标准化生产管理

2024-06-23

标准化生产管理(共6篇)

篇1:标准化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的含义: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一,如何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

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

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安全工作管理既强调管到底,又强调理到位。理到位就是要理出头序。

理顺关系;就是要不断完善安全工作行为准则,检查制度和标准,考核奖惩办法。管到底,就是要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人心,要严抓细管,刚性考核,绝不姑息任何违章行为。

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

以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责任制为基础,以落实反事故措施、反违章、推行标准化工作为原则,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检查落实、考核落实,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

二、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规范化,作业行为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在“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规范化,作业行为标准化”方面做了扎实工作。一方面,积极认真开展“三无”活动,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细化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办法,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三、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可靠保证:

安全管理工作应以人为本,围绕人的行为,规范各项管理措施,采取“多层次、低重心”的管理手段,将工作的中心下移,放在生产一线的班组,开展从管理层到执行层多层次管理,才能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中的每一项工作,人都是第一要素,而且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提高人员素质。

结合生产实际需要,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形式,增强安全意识,激励职工钻研专业技术,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结合各阶段安全生产特点,加强了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大大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四、安全生产工作重在管理监督到位:

安全工作重在管理监督到位,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是要根据生产不断发展的需求,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及时纠正和查处违章,实现安全监督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过程监督的转变,实现单位、班组、个人三级安全目标。

安全监督管理,应突出强调敢抓、敢管、敢考核。我们要十分注重“以人为本,重在教育和预防”的原则,注意发现、表彰安全工作中的好人好事。

总结和推广安全管理中的好做法,积极探索安全管理的新路子,激发和保护了班组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违章作业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形成了有效的生产流程安全监督机制。

五,安全管理目标与任务

安全管理目标:“四无一杜”和“一创建”。“四无”即无工伤死亡事故,负伤率3‰以下,无工地交通死亡事故,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无火灾、洪灾事故,“一杜绝”即杜绝重伤事故;“一创建”即创建安全文明工地。

实施安全管理目标:建立严格的经济责任制是实施安全管理目标的中心环节,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管理从严,做好事故的超前防范工作,为实现安全管理目标打下更好的基础。

安全管理制度与办法:

1.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方面的技术规范、文件,认真执行制定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专项安全防护管理措施。

2.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维护工地正常的生产秩序,强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反习惯性违章力度。

3.脚手架严格按架子工程搭设安全管理有关规程,规定搭设,随时检查其牢固性、稳定性,堆物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值,脚手架拆除时严禁抛掷。

4.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标,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施工现场总负责人的姓名、开、竣工日期。施工单位负责施工现场标牌的保护工作。技术工人应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不具备相应技术水平的人员不得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

5.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一律要求戴安全帽,管理人员、工人应戴不同颜色安全帽,交叉工程及高空作业等施工人员应按规定配备相应安全防护装备。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严禁赤膊、穿拖鞋。要求施工人员文明驾驶、文明作业。

篇2:标准化生产管理

变电站标准化作业管理标准

1.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靖远县供电公司变电站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的管理部门及职责,指导书和现场作业卡编制、工作程序的管理及检查与考核等内容。

1.2 本标准适用于变电站生产现场标准化管理工作。

1.3 本标准所称的标准化作业是指企业对电网送、变、配电设备运行、检修、技改和试验等现场生产作业的全过程为主要内容,按照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与要求,制订作业程序和工艺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1.4 本标准所称的全过程控制是指针对现场作业过程中每一项具体的操作,按照电力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的要求,对电力生产现场的作业活动全过程进行细化、量化、标准化、程序化,保证作业过程处于“可控、在控”状态,不出现偏差和错误,以获得最佳秩序与效果。

1.5 本标准所称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指对每一项作业按照全过程控制的要求,对作业计划、准备、实施、总结等各个环节,明确具体操作的方法、步骤、措施、标准和人员责任,依据工作流程组合成的执行文件。对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起指导作用,并作为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平时学习和生产培训主要教材。

1.6 本标准所称的现场作业工序工艺标准卡是指对每项作业过程中的组织措施、作业步骤、主要工艺标准、危险点及控制、工作负责人和作业人员确认签字等为主要内容的现场作业卡(以下简称标准卡)。标准卡供作业人员和现场工作负责人使用,一项(类)作业一份标准卡。

2.管理部门及职责

2.1 变电站负责标准化作业归口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变电设备运行、检修和试验等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负责拟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培训内容和考核标准, 负责指导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全过程管理。

2.2 生产技术部督部负责标准化作业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现场标准化执行情况的监督,与安监部共同审查标准卡。负责监督生产一线人员的培训质量。

2.3 变电站负责生产一线人员培训的组织实施,指导员工制定个人学习培训计划,并检查落实。

3.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现场作业卡的编制

3.1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由变电站牵头组织各专业班组的技术人员,依据公司颁发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导则(试行)》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结合安全生产管理特点和相关技术规程、规范进行统一编制,以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目的。编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具体要求如下:

3.3.1 针对每项具体工作,将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进行分解和细化到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中的各个作业阶段。

3.3.2 对生产现场作业的全过程控制,对作业人员的全过程管理。明确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有针对性的现场监护。

3.3.4 围绕安全、质量两条主线,实现安全与质量的综合控制,优化作业方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4 现场作业工序工艺标准卡由生产技术部牵头组织,依据我局编制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在作业前由各生产单位及供电所编制现场作业工序工艺标准卡。编制标准卡的具体要求如下:

3.4.1 编制标准卡应将危险点及控制措施具体细化到作业过程的各个阶段,并明确劳动力组织和各级作业人员的职责。

3.4.2 体现标准化作业的针对性和唯一性。同类设备针对不同的安装位置和

检修重点的不同,要求制订不同的标准卡,确保现场作业标准卡的唯一性。

3.4.3 安全措施必须与现场实际相结合,保证安全措施正确、完整、可靠。

3.4.5 工器具放置与现场位置相结合,现场工器具应定置管理。

3.4.6 作业人员与工作任务相结合,保证作业人员技术素质和工作状态能够胜任工作。

3.4.7 标准卡应体现责任到人,编写、审核、批准和执行应签字齐全。

3.4.8 依据作业对象,按专业和作业内容分别编制一份现场作业标准卡。

3.5 标准卡必须履行审批手续,实行责任跟踪制度。

大修项目的标准卡由变电站牵头,生技部、安全监察部参加审查,主管生产副局长批准。

3.6 标准卡必须有作业人员和工作负责人签字。

4.现场标准化作业的程序和管理

4.1 现场标准化作业应当按照公司下达的标准化作业流程执行。

4.2 生产作业现场应具备下列资料:

4.2.1 现场勘察报告

4.2.2 现场作业工序工艺标准卡

4.2.3 工作票

凡列入年、月度生产计划的检修、预试等作业应编制现场工序工艺标准卡。

4.3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应当按照以下先后顺序和要求实施:

4.3.1 根据生产计划和任务,工作负责人应进行现场勘察,并做好记录;

4.3.2 收集设备缺陷和往年设备修试报告等历史档案,整理出设备状态诊断报告,详细列出作业中的安全措施和工作危险点。

4.3.3 拟定各级作业人员职责,劳动力组织分配分工情况,工器具、仪器仪表、物资材料和备品备件明细表,现场作业定置图,工器具使用记录表等。

4.3.4 编制现场作业流程图、制订作业进度计划表,编制标准卡并报相关部门审查和批准。

4.3.5 工作负责人和作业人员应认真清理核实工器具、仪器仪表、备品备件数量和车辆落实情况。

4.3.6 作业人员到达作业现场后,工作负责人应针对现场情况,认真讲解标准卡载明的作业项目、作业工序、作业方法、质量标准、危险点分析、安全措施、作业人员签字等主要内容。

现场作业人员应对照标准卡逐项作业并确认和签字,不得漏项和越项作业。

4.4 各专业班组自检工作完毕后,应申请验收。验收合格后,履行工作票终结手续,作好记录。

4.5 设备投运后,工作负责人应在七日内将使用过的标准卡,报主管部门审核评价后保存并归档。

5.检查与考核

篇3:晋祠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

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晋源区种植的抗病虫、抗逆性强、熟期适宜的中早粳中熟水稻品种, 如晋稻6号、7号、8号等。

2 栽培技术

2.1 种子处理

晒种—选种—消毒—浸种, 选用质量分数为3%的生石灰水浸种消毒。消毒时, 生石灰水层要高出谷种10~15 cm, 不要搅拌, 消毒时间一般在常温情况下72 h, 浸种消毒后需用清水洗净, 再放到清水中待播或催芽。

2.2 育苗

采用塑料薄膜平铺湿润育秧和旱育秧, 湿润育秧秧本田比例为1誜10~1誜15, 旱育秧秧本田比例一般为1誜60~1誜80。2.2.1整地作床秧田地要选择背风、向阳、平坦、水源方便的地块, 可旱整地旱作床也可水整地水作床, 床面底肥 (有机肥和磷肥) 应结合整地施入, 氮肥则在最后一次平床前施入。旱育秧参考北方有孔地膜隔离层旱育秧技术进行营养土配制及置床与调节酸碱度。

2.2.2 播种

(1) 播种期。根据气候和品种熟期确定适宜的播种期, 一般在4月上旬下种。 (2) 播种量。播种时要将种子均匀的撒在苗床上, 湿润育秧150~200 g/m2, 旱育秧播催芽谷300 g/m2。 (3) 覆土。覆土一般用细沙土或粉煤灰, 厚度以不露种子为标准。旱育秧参考旱育秧技术标准。 (4) 盖膜。把地膜平铺在秧床上, 四周用泥压好。旱育秧采用开闭式弓棚法。

2.3 秧田管理

2.3.1 湿润育秧秧田管理

播种到齐苗这一时期, 为了促进幼苗早出根, 薄膜四周要封紧封严, 加强保温保湿。当秧苗1叶1心到2叶1心时必须进行通风炼苗, 这一时期膜内温度必须控制在25℃~35℃, 如超过35℃就应打开薄膜一头或两头降温, 到半下午盖回。2叶时着重炼苗7 d, 通风时揭开膜的一头、两头以至膜的中间边缘, 逐步扩大通风面积, 至揭膜前2~3 d可以日夜通风, 使内外温度相接近。这时如遇大风或温度过高, 应先灌水后通风炼苗, 以防烫苗和青枯。在外界温度达到14℃以上, 苗高7~10 cm时揭膜, 揭膜时以先灌水后揭膜为好。揭膜后灌水至苗高的2/3, 护苗2~3 d后再排浅水。如揭膜时气温较低, 可采取白天浅灌晚上深灌的办法保温护苗。当秧苗长到2~3片叶时, 要适时追秧田肥, 根据秧苗叶片颜色, 每667 m2追尿素15~20 kg或硝铵磷20~25 kg, 分2次施入, 间隔7 d左右。移栽前5~6 d每667 m2追10 kg硝铵磷或尿素作为送嫁肥。在追肥的同时, 每667 m2用1袋神锄或禾大壮农药进行化学除草, 人工除草为辅。

2.3.2 旱育秧秧田管理

从播种到齐苗, 主要是保温保湿以利于出苗, 床面温度如达35℃以上应采取小开口通风降温, 温度要控制在35℃以下, 下午应早闭膜, 床面干燥及时补喷浇水。从齐苗到3叶初期, 防止苗床过湿和高温, 白天控制床温在20℃~25℃, 根据膜开口多少和大小来调节温度, 晚上要盖回膜。如遇雨天或大风降温, 必须盖好膜 (或两头开小通风口) , 期间若床面干燥, 应及时在早晨或傍晚喷浇透水。同时要补喷肥。从3叶初期至移栽, 正是秧苗吸收大量水分和养分的时期, 几乎每天都要浇透水, 不要引水漫灌。无特殊气候, 夜间温度不低于12℃时要全天揭膜, 进行通风炼苗。移栽前4~5 d要进行第2次追肥, 1 m2地用20 g尿素+3 kg水进行喷施, 并及时用清水冲洗。

2.4 移栽

2.4.1 移栽时间

根据秧苗长势情况和优质稻抽穗时间的要求, 一般在5月10日-6月10日期间, 为移栽适期, 秧龄在4~5叶。

2.4.2 本田整地

移栽前3~5 d灌水泡田, 做到整平耙细。

2.4.3 合理密植

根据本田土壤条件采取30 cm×10 cm的株行距, 每667 m2插秧2.2万穴, 成穗数保证在22万~30万穗。

2.5 科学施肥

2.5.1 施肥原则

施肥原则是, 增施有机肥, 重施分蘖肥, 少施穗肥, 尽量不施粒肥。施肥总量依据地力确定, 提倡测土配方施肥, 一般有机肥占总施肥量的30%以上, 氮、磷、钾肥比例应为1誜0.5誜0.5。

2.5.2 施肥方法与时期

(1) 底肥。耙地前每667 m2施农家肥1 t, 纯氮3~4 kg, 磷4~5 kg, 钾1.5~2 kg, 盐碱地增施锌肥量为0.5~1 kg。 (2) 蘖肥。移栽7 d后每667 m2施纯氮4~5 kg。 (3) 穗肥。出穗前35 d, 每667m2施纯氮1 kg、钾肥2 kg。 (4) 粒肥。如抽穗后水稻生长量不足, 可喷施叶面肥作补充。

2.5.3 安全间隔期

15d以上。

2.6 灌溉

2.6.1 移栽至有效分蘖末期

移栽时保持1 cm水层, 移栽后至返青采用深水护苗, 水深一般在5~7 cm, 返青后至有效分蘖末期, 采用浅水灌溉, 水深保持在3~5 cm为宜。

2.6.2 有效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期 (6月下旬-7月上旬)

采用深水灌溉或间断湿润灌溉, 苗数达到穗数的80%~90%时开始排水、晒田, 以控制无效分蘖。

2.6.3 幼穗分化至抽穗扬花期 (7月上旬-8月上旬)

采用1~2 cm浅水灌溉, 若孕穗期遇17℃以下低温, 应施行深灌 (10~20 cm) 护胎。

2.6.4 灌浆至成熟期 (8月中旬-9月下旬)

此期稻田应保持土壤湿润, 间断灌溉, 干湿交替, 在收获前7~10 d断水。

2.7 病虫草害防治

2.7.1 农业防治

品种定期轮换, 保持品种抗性。采用合理耕作制度, 培育壮苗、适时插秧、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科学灌溉, 消除病稻草及渠埂上杂草。

2.7.2 生物防治

通过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化学农药, 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 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等措施, 保护天敌;利用及释放天敌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

2.7.3 物理防治

采用黑光灯、震频式杀虫灯等机械物理装置诱杀、捕杀害虫。

2.7.4 主要病虫草害的药剂防治

(1) 稻瘟病。依据GB/T15790的规定, 当稻瘟病的中心病团出现时, 用体积分数为40%的富士一号乳油, 每667m2使用50~100 m L兑60~75 kg水进行喷雾;也可用质量分数为13%的灭稻瘟一号或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用量为每667m2用100 g兑水500倍液进行喷雾。 (2) 水稻二化螟和蝗虫。依据NY/T59水稻二化螟防治标准规定, 在6月中下旬-7月上旬二化螟产卵盛期和孵化期用杀虫双、杀虫单、三唑磷、杀螟松等进行喷雾或喷浇。蝗虫要求在6月下旬在地边田埂喷符合无公害水稻生产要求的农药进行防治, 7月中旬以后视发生情况及时喷药防治。 (3) 本田杂草防治。秧苗返青后, 结合施肥, 每667m2用50 g神锄二号或禾大壮化学除草剂防治杂草;每667m2用质量分数为60%的丁草胺乳油100g+10%的草克星可湿性粉剂15 g拌20 kg细沙子或潮土撒施, 施药后保持水层4~5 cm (7 d) , 主要防治稗草、野慈菇、鸭舌草、泽泻。如果杂草防效差, 可每667m2用体积分数为48%的草达松乳剂100 g+体积分数为25%的敌稗乳油0.5 kg兑水20kg, 在6月中下旬排干稻田水后进行叶面喷雾, 2 d后灌水, 主要防治三棱草与稗草。

3 收获

3.1 收割

依据籽粒变黄程度确定收割期。当籽粒的90%以上变黄成熟, 穗轴有1/3变黄, 基部有很少一部分绿色籽粒存在时为最适收割期。

3.2 脱粒

当稻谷水分≤15%时, 可进行脱粒。

3.3 晾晒

篇4:标准化生产管理

1 适宜的栽植密度

红阳猕猴桃宜用“T”型架,株行距为1.5~2米×3~3.5米,亩栽植115~140株。选择和红阳花期一致雄株做授粉树,雌雄株比例为8∶1。

2 土肥水管理

2.1 幼树期肥水管理

施肥:结合灌水,每株施复合肥50~100克。秋季或发芽前要饱施有机肥、油渣和复合肥等。

灌水:一般年灌水4次。若遇天旱时注意勤灌水。

间作套种:1~3年生幼园行间空隙较大,可适当种植药材、油菜、玉米、小麦等。

开沟扩盘培肥地力:栽苗后,头1~2年冬要沿树盘两边开挖深度50~60厘米沟槽,埋入秸秆、麦草、锯末、土肥、复合肥等,让其腐烂,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促进旺盛生长。

2.2 盛果期肥水管理

(1)施肥。

①基肥。在秋季采果后落叶前,亩施腐熟牛粪等有机肥2500~3000千克,加过磷酸钙40~50千克。施肥深度一般在40厘米左右,可在树盘周围开环状圆形沟,施入有机肥,也可不开沟,将厩肥与化肥撒在地表面,浅锄复土,将肥料施入,施肥后浅灌水。

②追肥。2月下旬至3月上旬发芽前施入萌芽肥,以速效肥为主,每株生物有机肥1千克加尿素0.5千克;4月中旬施促花肥,每株生物有机肥1.5千克+尿素0.2千克;5月下旬追施膨大肥,每株施氮磷钾复合肥1.5千克,以使果实迅速膨大,枝梢生长旺盛。7月下旬施入优果肥,以磷钾肥为主,株施复合肥或复混肥0.6千克。

③叶面喷肥。全年喷布3~4次,生长前期尿素250~300倍液;中后期磷酸二氢钾250~300倍液。生长期每周可喷施沼液1次,有利于增加叶面营养,提高树体抗病性,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2)水分管理。生长期要求土壤湿度保持在80%左右,果实迅速膨大期视土壤墒情可灌水2~3次;果实缓慢生长期至成熟期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状况可适当灌水;注意采收前20天左右应停止灌水,以免引起后期果子软化皱缩,影响产量和品质;越冬前应灌1次透水,采用小沟灌、隔行灌和滴灌、渗灌、微喷等,不可大水漫灌。雨季注意排水,做到雨停地干。

(3)果园生草。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树盘或全园种植优质绿肥,种三叶草和毛苕子。亩种三叶草种子1千克,或毛苕子2~2.5千克,可于10月上旬至10月底秋播或4月上中旬春播,以提高土壤有机质。

3 花果管理

(1)疏蕾。在4月上中旬侧花蕾分离后开始进行疏蕾。一般先疏除基部的幼小蕾,尽量保留结果枝中部的花蕾。疏除较小的花蕾和畸形蕾。结果母枝上每侧间隔15~20厘米留一个结果枝,将结果母枝上过密的、生长较弱的结果枝疏除,保留强壮的结果枝。将保留的结果枝上的全部侧花蕾,以及畸形蕾、病虫危害蕾全部疏除,一般强壮长结果枝留4~5个花蕾,中庸结果枝留3~4个花蕾,短果枝留1~2个花蕾。

(2)充分授粉。

①对花授粉:在开花期每天上午7—10时,人工摘一个雄花直接蘸5~6个雌花,连续授粉3~4天。

②采集花粉授粉:早晨6—8点钟(阴天8—10时)采集即将开放或半开的雄花,采摘下的雄花,用牙刷、剪刀、镊子等取花药平摊于纸上,在25~28℃下放置20~24小时阴干,花粉散出过筛,贮藏于玻璃容器中,花粉应贮放于阴凉干燥处,48小时内授完效果最好。

贮藏的花粉可采用毛笔点授、娃哈哈奶瓶喷授、医用针管粘授等方法,或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商品花粉,用授粉枪授粉,纯花粉可对滑石粉稀释50倍授粉。

(3)疏果定果。

疏果在盛花后2周左右开始,首先疏去授粉受精不良的畸形果、扁平果、伤果、小果、病虫危害果等,保留果梗粗壮、发育良好的正常果。一般生长健壮的长结果枝留3~4个果,中庸结果枝留2~3个果,短果枝留1个果,每平方米架面留果20个左右,每株大约留果150~200个果,按平均单果重80克计算,每亩产量控制在1000~1500千克。

4 果实套袋

在眉县红阳适宜的套袋时期为6月上中旬至6月底,过早易对果柄造成伤害,影响果实增大。套袋前首先要喷1次杀虫杀菌剂,可选用70%福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功夫1000倍液防治褐斑病、灰霉病和小薪甲、蝽象等危害,等药剂风干后立即套袋。袋子选用160厘米×110厘米规格的浅褐色单层木浆纸袋,果袋底部不封口。套袋前一天将要用的纸袋口在水中蘸湿3厘米,套时将纸袋口吹开,把果子放入袋中间,然后将袋口打折到果柄部位,用扎丝轻轻扎住,注意不要把扎丝扎到果柄上。

5 病虫害综合防治

红阳猕猴桃树势弱、叶片小,抗病力较差,特别要注意猕猴桃溃疡病、花腐病和褐斑病的预防工作。防治上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法,加强树体管理,合理负载,原则上全年做好5个关键防治时期:一是冬季清园,树干刷白,全园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二是萌芽前全园喷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噻菌酮,及时剪除溃疡病病枝,涂抹噻霉酮杀菌保护剪口;三是花前喷菌毒清、农用链霉素等杀菌剂1次;四是花后全园喷功夫加多菌灵或福星防金龟子、叶蝉和红蜘蛛虫害和叶部病害;五是抓好采果前、采果后、冬季修剪后、落叶后的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工作,全园进行药剂喷施,可选用农用链霉素、菌毒清、施纳宁、噻菌铜、氢氧化铜等药剂。

6 科学修剪

(1)冬季修剪。一般在12月中旬至元月底进行,疏除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适量短截。对长果枝剪留8~12个芽,中果枝剪留7~9个芽,短果枝剪留4~6个芽,短缩状果枝可以不短截。结果母枝必须及时更新,结果枝长中短结合,单株留芽量控制在200芽左右。

(2)夏季修剪。主要集中在4月至8月,重点是控制徒长枝,疏除无用枝。红阳猕猴桃树冠紧凑,新梢生长量小,枝细而柔软。生长季节注意适当摘心,少抹芽,多留枝。

7 适时采收

一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5%以上时为采收适期,红阳猕猴桃在眉县地区采收时间在9月上旬,坚决制止早采,避免果实品质差,不耐贮藏。采收时,要轻采、轻放,小心装运,避免碰压伤。

篇5:晋祠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

晋祠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

指明晋源区水稻适宜的品种.并从种子处理、育苗、秧田管理、移栽、科学施肥、灌溉、痛虫害防治等七个方面介绍了水稻栽培技术,以及介绍了水稻收获后的收割、脱粒、晾晒环节.

作 者:原有明 郝永亮 Yuan youming Hao yongliang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源区农技推广中心,030025 刊 名:农业技术与装备 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TECHNOLOGY & EQUIPMENT 年,卷(期): “”(14) 分类号:S511.2+2 关键词:水稻   品种选择   栽培技术  

篇6: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指南

第一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术语和定义

一、危险因素

在生产过程中,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出性损坏的因素。

二、有害因素

在生产过程中,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导致疾病(含职业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三、机械的危险与有害因素

机械加工设备直接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灾害性因素。

四、非机械的危险与有害因素

在机械加工设备生产过程及作业坏境中能导致伤亡(非机械性损伤)事故或诱发职业病的因素。

五、地板

构成通道或平台地面并且直接与脚接触的各构件的组合。

六、通道

由一个工作平台通向另一个工作平台的水平表面。

七、工作平台

为进行操作、维修、检验、修理、抽样和与机械有关的其他工作所用的水平表面。

八、防滑表面

为增加附着力而设计的地板表面。

九、挤压区

人体或其部位在其中可能受到挤压危险的区域。

十、用电

电气装置在安装、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后的整个操作、使用、检查和维护过程。

十一、电气装置

一定的空间或场所中若干个互相连接的电气设备的组合。

十二、安全防护

防止操作者在作业时身体某部位误入危险区域或接触有害物质而采取的各种防护措施。

十三、安全评价

对系统中的潜在危险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估,并以规定的指标、等级或概率值做出定量的表示。

十四、事故隐患

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等随时可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的危险因素。

十五、机械伤害

受设备或工具的机械运动所引起的绞、辗、割、戳、切和碰撞等对人体的伤害事故。

十六、安全距离

防止人体触及机械危险部位的最小距离。

十七、防护罩 对危险部位全部或部分封闭的隔离装置。

十八、危险作业

有可能导致人身伤亡或引起重大事故的作业。如高处作业、带电作业、剧毒作业、辐射作业等。

十九、交叉作业

两个或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作业,称为交叉作业。

二十、事故管理

对事故的登记、统计、调查处理和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事故的办法及建立管理事故档案的工作。二

十一、重大事故源

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二

十二、重大事故隐患

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二

十三、高危设备

指特种设备或其他危险性较大的设备。二

十四、安全目标管理

企业安全负责人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在充分吸收企业员工及相关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企业安全总目标。然后层层展开、逐级落实,形成一个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管理体系。二

十五、安全措施

为消除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防止伤害和职业危害、改善劳动条件保证生产安全所采取的有关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二

十六、劳动防护用品

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

第二节

生产安全标准化基本安全管理

一、方针目标

1、企业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

2、企业应根据国家、省、市和行业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制定安全生产目标。

3、企业应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机构人员

1、企业的法人代表或主要生产管理者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各自分管业务范围内安全活动负领导责任。

2、在聘用的注册安全主任中,中级以上注册安全主任的比例应当不少一三分之一。

三、规章制度

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和范围,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延伸。企业应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各类生产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人、机、物、环境的损害,确保企业安全文明生产。

2、企业要建立和健全下列规章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4)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5)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6)安全生产值班制度; 7)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8)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9)事故管理制度; 10)三同时管理制度; 11)承发包管理制度; 12)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4)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5)场内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16)用电安全管理规定; 17)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8)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9)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20)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21)各种生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22)各工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四、教育培训

1、主要负责人应当按《安全生产条例的有关规定,经过安全生产培训、具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经考核合格并取得《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

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经过安全生产培训,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3、从业人员应经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4、对新从业人员,应进行厂级、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生产培训。

5、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的、应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培训。

6、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2以上从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车间安全生产培训。

7、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并按期复审。

8、从事新工段工作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机械安全技术培训,见习或学徒期满,经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后才能操作。新上岗位和变换工种的工人不能担任主值班或其他工段工作的主操作人。

9、应当安排用于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

五、过程控制

1、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分管范围的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

2、生产管理人员应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落实做好“五同时”的工作,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3、实行全面、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做到人人、处处、事事都有安全生产管理。

4、进行危险危害因素辨识,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28128_2000),确定重大危险源及化学品的名称、规模、位置及其他相关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六、检查监督

1、结合安全生产的实际,开展综合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和日常检查等行之有效的安全检查工作。

1)综合性检查主要以查领导、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差隐患、差整改以及查安全措施为内容所进行的全面检查。

2)专业性检查主要对危险物品、电气装置、机械设备、特种设备、厂房建筑、运输车辆、安全装置以及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等进行专业性检查。

3)季节性检查主要是根据所在地地理和气候特点,对防火防爆、防雨防汛、防雷电、防暑降温、防台防风等进行针对性检查。

4)日常检查主要是对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履行情况,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各级管理人员各自业务情况进行检查。

2、安全检查工作,必须有组织地进行,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内容和具体计划

3、制定安全检查表,并按检查表的内容逐项检查。

4、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隐患的整改要实行“三定”(定措施、定时间、定负责人)、“四不推”(班组能解决的,不推到工段;工段能解决的,不推到车间;车间能解决的,不推到厂;厂能解决的,不推到上级)的原则,并配套相应的监督机制。

5、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进行评估,及时制定计划、落实资金、人员,切实做好整改工作,并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6、对于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书面向隶属的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

7、对物质技术条件暂时不具备整改的重大隐患事故,必须采取应急的防护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

8、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及时整理归档,重大事故隐患及整改情况必须登记建档。

七、应急救援

1、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均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2、按照要求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并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3、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人员、物资、器材和资金。

4、定期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针对演练发现的问题,应立即整改,并记录建档。

八、事故管理

1、对于事故的预防,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

2、事故的控制应采取保险的方法,补偿因事故或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所以从业人员均应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3、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发生重伤、死亡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如实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工会和生产经营单位主管部门。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动事故现场(电力、铁路等特殊行业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5、对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应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令第75号)进行处理;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要按《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34号)进行处理。

6、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事故处理,坚持事故未查清原因不放过,不采取改善措施不放过,广大员工不受到教育不放过,与事故有关的领导和责任人不查处不放过。

7、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将有关材料整理成册,归档保存。

九、档案信息

1、法律法规标准信息:收集并及时更新适用于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信息:安全生产责任、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处理等管理规章。

3、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信息:全员职责、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立、人员任命、履职考评情况等。

4、职业安全设施审查信息:项目职业安全预评价报告、初步设计、验收审批报告及各种证照领取记录、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生产投入计划等。

5、安全宣传教育材料信息: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计划,安全月、知识竞赛活动记录,厂长(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安全培训、持证记录,职工安全教育记录,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消防安全培训,持证上岗记录、违章记录及安全奖惩记录。

6、安全检查记录信息:本单位和上级单位历次安全检查记录,关键部位、专项安全检查记录等。

7、隐患整改记录信息:事故隐患登记,应急防范措施,整改要求,计划措施,整改结果等。

8、事故处理记录信息:工伤事故档案、事故上、登记记录,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处理结案材料、事故防范措施等。

9、设备设施台帐;设备使用玩好情况,检修记录等。

10、消防设施管理信息:消防器材名称、品种、数量、存放地点、玩好情况。

11、重大危险源档案。

1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计划、记录等。

13、职业卫生检测数据、环境监测数据。

14、劳保品购置、发放、更新回收及检验记录。

15、员工体检、特种作业及危险作业人员健康档案、职业病患者医治记录、职业危险动态观察及职业健康统计报表档案。

第三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专项安全管理

一、安全收入

1、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应有必要的资金投入,大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减少和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3、应当依法保证用于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

4、专门配备购买劳动防护用品的资金,并应专款专用。

5、依法保证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救援演练所需的费用。

6、应根据规定按不低于其销售总额的2%提取安全费用,用于安全设施及安全技术措施经费、重大危险源评价和监控以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整改等费用。

7、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依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向事故伤亡者或家属支付赔偿金。二、三同时管理

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建设项目的三同时报批审查和安全评价工作。

3、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4、按规定需进行“安全预评价”的建设项目,应在项目试运行正常后,在申报验收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项目“安全验收评价”,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5、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三、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及高危设备管理

1、按照《最大危险源辨识》、《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辨识生产过程中产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根据使用、加工过程中产生机械伤害事故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辨识高危设备。

2、应当每两年至少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出具安全评估报告。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严重程度,重大危险源等级,安全对策措施,应急救援措施和评估结论等。安全评估报告应报当地安全监督部门备案。

3、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过程以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发生变化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从新进行安全评估,并将有关情况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

4、对于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及高危设备,均应制定相关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行重点监控,防范事故的发生。应急救援员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 —厂区的基本情况

—危险目标的数量和分布图

—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装备及通讯网络的联络方式 —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和训练

—预防事故的措施

—事故的处置 —工程抢险抢修 —现场医疗救护 —紧急安全疏散

—后勤保障

—社会支援

5、对于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及高危设备要做好登记建档工作,实行专人管理。

6、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情况,包括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措施、应急预案等,要报当地安监管理部门备案。

7、对重大危险源极高危设备均应制定管理和技术措施,并将所有的危险源通过各种途径通报给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熟知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8、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及时制定计划,落实资金、人员,切实做好整改工作,同事要做好记录和建档工作。

四、危险作业管理

1、企业应根据危险作业的特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划分危险作业范围,确定出本单位常见的危险作业类型。

2、对实施本企入范围的危险作业其控制管理程序一般可以是:提出申请;下达指令;审批前的准备;作业审批;下达任务;作业前的准备;作业前的检查;进行作业;作业中的监督检查;作业总结和建档。对于相对比较简单的作业可酌情适当简化。

3、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交叉作业时,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明确各自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五、承发包和租赁管理

1、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及个人。

2、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书面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应由生产经营单位和承包方和承租方双方签订认可,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必须具体、明确。

3、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六、劳动防护管理

1、应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规定,做好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发放、使用、报废等管理工作。

2、新购进的劳动保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即定点生产许可证或者生产批准书、检验合格证和安鉴证,3、按照规定向作业人员配发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4、在有毒、腐蚀性作业场所应设置冲洗设备和被配备简单的应急救护用品。

七、职业健康管理

1、新从业人员进入企业后,应进行健康检查,要妥善安排好职业禁忌症和过敏症患者的工作。

2、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员工,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对从事有毒、有害物质作业的人员,应逐步实行轮换、短期脱离、缩短工时,进行预防性治疗等措施,对患职业禁忌症者,应及时隔离。

4、对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5、按照劳动保护的规定,做好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6、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应定期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7、工作操作应该备有急救箱。

第四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安全管理

一、场所环境

1、工作场所应该保持整齐清洁,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废料的堆放,应实行定制堆放。同时设置提放定置图。

2、机器和工作台等设备的布置,应便于工人安全操作。设备(施)与墙、柱间以及一流有足够的距离和安全隔离各种操作不会成为他不会应符合人机工程的距离要求。

3、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如:易燃、易爆场所、有毒气体场所、易造成触电、机械伤害等危险场所、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标明规定的安全色。

二、危险物料

1、危险物料的存放,应符合《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GB15603)的要求,对易燃、易爆、腐蚀性、毒害性的物料,存放时应符合《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4)、《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的要求。

2、剧毒化学品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双人验收,双人保管,双人发货,双把锁,双本帐的管理制度。

3、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以及使用剧毒化学品和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和使用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按规定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

4、对危险物料的发放,要建立发放管理制度。

5、车间应根据生产需要,规定危险物品的存放时间、地点和最高允许存放量,生产备料性质相抵触的物料不得放在同一区域。

6、盛装腐蚀性物品的容器应认真选择,具有氧化性酸类物品不能与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燃烧物品混装,酸类物品严禁与氰化物相遇。

7、压缩气体和液化气瓶使用时,永久气体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雨0.05MPa;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

8、焊接和切割用的乙炔站发生器(瓶),氧气瓶的存放和使用必须距离明火10米以上;乙炔发生器(瓶)与氧气瓶的距离应在5米以上,并不准在阳光下曝晒。

9、氧气瓶要有瓶盖和安全阀,严防油脂沾染,并且不能和可燃气瓶同放一处。

10、放射性物品,剧毒物品不能与其他物品同存一库。

11、氧化剂或具有氧化性的酸不能与易燃物品同存一库。

12、遇水燃烧,易燃自燃及液化气体等危险物品不可在低洼仓库或露天场地堆放。

13、甲、乙类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堆放应保证作业和包装物承重安全。

三、机械安全

1、由机械产生的危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械危险,包括:挤压危险、剪切危险、切割或切断危险、缠绕危险、引入或卷入危险、冲击危险、刺伤或扎穿危险、摩擦或磨损危险、高压流体喷射危险等;另一类是非机械危险,包括:电气危险、热危险、噪声危险、振动危险、辐射危险、材料的物质产生的危险、机械设计时忽略人类工效学原则而产生的危险等。

机械行业企业使用相关设施、设备时应防止以上危险的产生。

2、机器设备和工具要定期检修。如果损坏,应该立即修理,确保其处于安全状态。

3、按要求装设齐全、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煅压机械、木工机械、塑料机械、机床等设备、设施其动作机构均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装置、如:固定安全装置、联锁安全装置、控制安全装置、自动安全装置、隔离安全装置、可调安全装置、自动调节安全设置、跳闸安全装置、双手控制安全装置等。安全装置的选择尽可能满足以下要求:

1)在系统正常运转,不需要进行危险区域时安装固定安全设置、隔离装置、跳闸装置;

2)在系统正常运转,需要进入危险区域时安装联锁安全装置、自动安全设置跳闸装置、可调安全装置、自动调节安全设置、双手控制安全装置。

4、工作场所防止人体触及机械设备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如人体自身肢体的上伸、下伸、向前、越过、旋转及伸入的动作所及机械设备危险部位的空间)应满足有关标准要求。

5、机械的润滑系统应首选自动加油润滑系统,无法设置时,应选用蓄油器式的加油润滑装置;如果采用人工加油的,应使用长嘴注油器,难于加油润滑的部位应明确规定采用停机注油润滑或班前/班后加油润滑。

6、设备上易发生故障或危险性较大的地方,必须加设防护装置或安全装置,无法设置安全防护装置的必须配置报警和醒目的警示标志。防止由机械产生的危险,对人员发生伤害。

7、检修和清扫机器时,必须停机,并挂“检修中”等标牌。

8、加强作业时的配合和联络,自动化机器运行时,不得冒险进入机器的活动范围。

四、特种设备

1、机械行业企业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要求进行特种设备管理。

2、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由已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

3、新装、异地移装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等应按规定向当地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申报批准后才能进行施工。

4、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厂内机动车辆等应经地方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才可使用。

5、起重机应该标明起重吨位,并且要有信号装置。桥式起重机应该有卷扬限制器、起重量控制器、行程限制器、缓冲器和自动联锁装置。钢丝绳的断次数、腐蚀(磨损)量、变形量,使用长度和固定状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吊钩等取物装置应无裂纹、明显变形和磨损超标等缺陷,紧固装置完好;制动器工作可靠,连接件无超标使用,安装与制动力矩符合要求;各类行程限位、限量开关与联锁保护装置完好可靠;紧停开关、缓冲器和终端止挡器等停车保护装置有效;各类防护罩、盖、栏、护板等完备可靠,安装符合要求;露天作业起重机的防雨罩、夹轨器或锚定装置使用有效;各类吊索具管理有序,完好使用。

6、受压容器必须有完好的压力表,安全阀;乙炔瓶需有乙炔压力调节装置。

7、锅炉、压力容器等的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等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并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才准运行使用。

8、场内机动车辆的离合器分离彻底,结合平稳可靠、无异常声音;转向装置调整适当,操作方便灵活、可靠;燃油、机油箱无泄漏;手脚制动调整适当,制动距离应符合要求;仪表、照明、信号及各附属安全装置性能良好;车况良好,箱板、轮胎等齐全可靠。应进行定期检验。

五、电气安全

1、电气安全设施一般要求做好接零、接地、绝缘、屏蔽、隔离、防过载、防漏电等防护措施。

2、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必须良好,应无破损、老化龟裂等现象,应有绝缘的带电点不应裸露,绝缘电阻符合规定值,安全间距符合规定要求。

3、裸露的带电导体安装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防止人员触碰,带电裸露导体应有安全防护措施,电气系统电箱应有明显的警告标志。凡有可能被人接触造成电气事故的电气裸露和有触电危险的区域,应设置符合安全要求的屏护措施和明显的警示标志。

4、发生大量蒸汽、气体、粉尘的工作场所,要使用密闭式电气设备;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或者粉尘的工作场所,要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5、对变压器等重要电气设备要坚持巡视制度,并做必要的记录,新安装的设备要验收。

6、建筑物必须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设置防雷装置,并取得合格证书,每年应定期复查。

7、电气安全管理

1)管理机构的人员。机械行业企业技术部门应当由专人负责电气安全工作,动力部门和电力部门也应有专人负责用电安全工作。

2)规章制度。企业应有安全操作规程,运行管理和维护检修制度及其他规章,应执行国家和主管部门的相关标准规范、规程,如《电气安全工作规程》等,应建立与企业相适应的电气设备运行管理规程和电气设备安装规程;电气设备应建立专人管理的责任制。

上一篇:化工厂合成氨实习报告下一篇:大学农学专业介绍:植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