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资与中小企业

2024-05-29

投融资与中小企业(精选8篇)

篇1:投融资与中小企业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中小企业投融资与发展论坛”狮子湖举办

5月8日,由南方日报社主办,广东清远颐杰鸿泰狮子湖集团冠名的“中小企业投融资与发展论坛”在清远狮子湖成功举办。此次论坛主办方邀请了原爱多VCD总裁,现任利于不败公司总顾问胡志标作为主讲嘉宾。当日到场的嘉宾还有天津标至投资基金总裁骞保民,渣打银行总裁刘悦敏,原东宁高路华黄仕灵,南方日报广告部副总经理李有祥以及广东清远颐杰鸿泰狮子湖集团副总裁董兴宝。此次论坛主要的目的也主要是为目前国内各大中小企业就共同关心的投融资问题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打造高端商务旅游物业

董兴宝副总裁告诉记者:“很多中小企业在迅猛发展后会遇到一个瓶颈,有些企业拥有大量的资金却找不到好的项目,但有的企业有项目却缺少资金,举办此次活动,就是让企业家们能更多沟能交流,达到共赢。”同时他也表示,之所以在狮子湖项目举办此次论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狮子湖的设计理念就是为商务人士提供一个更好的商务洽谈场所,这里不仅仅是旅游胜地,更是商务旅游胜地。举行高端商务活动,为成功人士提供交流平台这是狮子湖的一大理念。”而在此次论坛中,董兴宝向各位中小企业家介绍狮子湖的时候,更是提出了他对于豪宅,特别是高端豪宅的七大观点。在他认为,在今后的国内房地产市场中,“高端商务旅游将是朝阳产业,而像狮子湖这一类型的定制高尔夫别墅将成为聚焦高端圈层的新潮流。”

传奇人物现身分享经验

在论坛中,胡志标主要与到座的企业家分享了他自己个人从创办企业到事业巅峰再到失败这一过程。他认为,“企业家第一目标是为了赚钱,第二目标就是权力,就是管理企业,第三阶段就是维系企业。人有了信念后,发现就是钱和权力,发展到最高阶段,就是做慈善,例如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他们做的是全世界。”

而天津标至投资基金总裁骞保民在此次论坛中提出,现在在国内企业家都是将自己的企业当孩子一样对待,“在国外,企业家将经营企业是当作养猪一样的,将企业抚养起来后就会将企业卖出去,之后再找有发展和可以高速成长的企业,进行兼并等等”。因此,骞保民认为,国内的中小企业家也应该关注到这一点,关注PE热其实就是要学会享受一个企业最高速发展时期。

篇2:投融资与中小企业

为切实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36条),《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法规和政策文件。强调要“抓紧完善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政、能源等领域”,规范各类借贷行为,合理引导民间融资,鼓励并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

中小企业融资长期以来是中国经济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在近年国进民退、宏观调控与经济减速的大环境中,此问题变本加厉,连民间融资一向活跃的沿海地区都出现了“金融危机”的现象,信用干枯、资金链断裂、企业纷纷倒闭,而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处境更可想而知。中小企业是中国私营经济的核心支柱,是创造就业、税收与社会流动性的关键主体。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善融资环境,中小企业今后的发展将步履维艰,中国经济的活力将会显著下降,未来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增长将受到严重威胁。

那么,如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银融金贷携手中美银融金贷国际金融研究院超豪华专家团,打造高端精华培训与一对一咨询课程——《中国投融资与小微信贷实战总裁研修班》。该班以“现场落地”为主旨,具有“古典现代化、国际本土化、兵法通俗化、经验模块化”的体系特色,兼有“实战、实务、实用、实例”教学特色,一站式铸就投融资与小微信贷行家,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中国投融资与小微信贷实战总裁研修班》博采众长,现场传授投融资与小微信贷“十八般武艺”实战技能,现场进行项目价值评估,1对1专家项目咨询、现场答疑解惑,打造中国民间资本运作最佳平台!

篇3:投融资与中小企业

在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的同时, 一些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风险评估方式做出了改变, 它们开始从企业所在的产业链的角度来考察潜在融资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融资需求, 由此, 促使了供应链融资 (supply chain financing, SCF) 的诞生。与担保融资不同的是, 供应链融资强调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联系起来一起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担保融资和供应链融资作为当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方法, 引起了很多学者浓厚的兴趣。在信用担保行业方面, 袁圆[3]、高倩[4]详细介绍了自信用担保行业产生以来的发展历程, 并对信用担保公司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林平等[5]以广东省信用担保机构为例对信用担保机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王红[6]在我国国情下, 对信用担保行业的发展趋势前景作了详尽的分析;然而, 张吉光等[7]对我国信用担保行业的发展指出了让人担忧的相关问题, 并提出了应对的建议;同时, 李嘉玲[8]基于天津担保企业提出的相关发展对策值得全国担保行业借鉴;张兰[2]从法律的角度对担保行业存在的风险进行了透彻的分析, 希望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增加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改善行业中存在的资金不实、信用欺诈等问题。与信用担保机构相比, 供应链融资更加年轻, 但是供应链融资给供应链企业带来的作用同样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对于我国金融现状以及中小企业在供应链融资中的地位, 谭敏[9]、余菊英[10]、张晓晖[11]等学者从融资环境角度, 论述了供应链融资相比传统银行信贷业务的巨大优势及其在我国长期存在的必要性, 并得出了供应链融资能有效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结论;丁汀[12]、杨静[13]等学者从供应链融资模式入手, 探讨了中小企业应用供应链融资的策略及风险;何宜庆等[14]运用博弈论对三种供应基本融资模式 (信用担保、存货抵押和应收账款质押) 下中小企业的融资行为进行了相关分析, 并对各种融资模式进行了优劣比较, 进而提出了促进供应链融资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目前大多数学者都是从定性角度对信用担保行业与供应链融资进行了相关分析, 而缺乏对他们对中小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产业影响的定量研究。本文以欲融资的中小企业为研究主体,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对以上两种融资方式进行比较。研究表明, 当该企业经营核心企业利润率较高的产品时, 它将通过供应链融资方式向外界融资;而当经营商品的核心企业利润率较低时, 中小企业将通过第三方担保的方式获得贷款。本文将为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帮助。

1 问题描述

本文研究对象是一个由于自由资金不足, 而需向金融机构融资以扩大经营的中小零售企业。然而由于自身信贷以及抵押实力等相关问题, 银行可能不予发放贷款。因此, 此零售商需要借助其他力量来帮助融资。目前, 零售商有两种途径可供选择, 一是通过信用担保机构, 这样可以获得银行提供的贷款, 且贷款利率较低, 但是需要向担保机构提交一定比例的费用作为风险回报;二是与所在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协商, 希望核心企业从供应链全局出发, 为零售商提供部分担保, 从而帮助零售商从银行成功融资, 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的贷款利率较高, 但是不需要向核心企业支付风险回扣。本文将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分析, 帮助零售商选择何种途径进行融资。首先, 本文相关参数假设请见表1。假设零售商欲以批发价ω向制造商订购一种生产成本为c的产品, 并在市场上以零售价p卖出, 在此零售价下, 市场需求为ξ, 其密度函数与累积分布函数分别为和

, 在产品销售季结束后, 剩余产品的残值为0。设零售商的产品订购量为q, 自有资金数量为b, 而D表示在自由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向银行融资的数量。同时我们假设市场上的无风险利率为, 银行发向零售商的贷款利率记为r。当零售商通过担保机构贷款时, 需向担保机构支付的手续费金额为, 而当零售商希望作为核心企业的制造商为其提供担保时, 制造商愿意为零售商提供部分担保的金额为制造商能够提供的最大支持。本文进一步假设产品的市场属性是所有决策参与人的共同知识, 同时假设参与者均为风险中性和完全理性的。

表1参数设置

在零售商自有资金和贷款融资均用于产品的订购的情况下, 当零售商自有资金为b、向银行融资D时, 零售商的产品订购量为:

在产品销售结束或者银行贷款到期后, 零售商需向银行归还数量为的本息和, 如若零售商收益不足以支付贷款本息, 零售商将会破产, 总体收益为零。因此, 零售商能够偿还债务而不破产的临界市场需求为:

2 模型

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收益, 资金不足的中小型零售商企业将像外界融资, 但由于自身信用不足及经营风险较大, 银行可能不予批准。因此, 零售商将借助外界的担保来获得资金。首先根据经营产品的市场前景及自身实际情况确定产品的订购量以及欲融资的数量;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融资方式——通过第三方担保公司或通过制造商担保进行融资;银行根据零售商融资额与相关担保确定贷款利率并发放贷款。在贷款合同到期或销售季结束后, 零售商向银行偿还贷款本息。若由于经营不善导致无力偿还, 零售商将破产, 收益为零, 银行则从相关担保人处获得担保金。整个事件的事件序列如图1所示。

首先我们分析银行对中小企业两种融资途径的反应。假设零售商的融资额为D并承诺销售季结束后想银行归还的贷款本息, 如果破产导致无力偿还, 则由相关担保人承担相关责任。因此在市场需求得到确认后, 我们可以对银行的收益进行分析。首先, 我们用表示零售商破产时担保方向银行支付的担保金, 那么银行的收益为

这里表示零售商能够偿还贷款本息的临时市场需求。当市场需求不小于时, 零售商可以偿还贷款;然而当市场需求严重低于零售商预期而小于时, 零售商将被迫破产, 收益为零, 而由相关担保人支付零售商贷款本息。因此银行在贷款期限达到后的收益可以表示为以为分界点的期望形式:

银行只有在期末能够得到等同于无风险情况下的价值回报的情况下才会发放贷款, 即发放贷款的期望收益要等于无风险情况下的收益。因此有:

因此, 通过表达式和可以得到银行提供给零售商的合理贷款利率。

3 分析

本节中我们主要对第三节中的模型进行分析, 并得出相关结论。首先, 在不影响数理性质的前提下, 我们做出如下假设:假设产品在价P时的市场需求服从的均匀分布, 即, 。

3.1 零售商自由资金充足的情形

首先我们通过对本小节的分析得出零售商在资金充足情况下的最优订购量以及最大收益, 从而可以得到零售商的融资额。在此情形下, 零售商以批发价ω订购q数量的产品并以价格p在市场上销售, 市场需求为ξ, 因此在市场无风险利率为的情况下, 零售商的收益为:

其中表示市场需求低于零售商订购量时的收益, 同理表示市场需求超出零售商订购量时零售商的期望收益。

根据零售商收益函数的一阶条件即解可以求得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满足:

进而可得零售商最优产品订购量为:

将代入零售商期望收益表达式可得此时零售商最优收益为:

从以上分析可知, 零售商要得到相应产品的最优订购量, 应至少有资金数量为:, 因此, 当零售商自由资金b小于B时需要向外界融资。下面我们对两种融资途径进行对比分析。

3.2 零售商融资途径选择

首先, 我们根据第三部分模型中银行的保本条件以及决策函数和可以求得银行对于不同的融资额以及担保给出的贷款利率反应函数:

命题1:银行贷款利率随担保金额的增大而降低。

证明:由可得贷款利率关于担保金额的一阶导数为:

如果, 那么贷款利率将随担保金额的增加而减小。

也即:, 此式成立, 因而贷款利率关于担保金额的导数小于零, 证毕。

下面我们对两种不同的融资渠道进行分析。

(1) 若零售商通过第三方担保公司获得贷款。由于担保公司为零售商提供全额担保, 即担保公司的担保金额数量为, 因而银行对零售商的这笔贷款没有风险, 因此此时银行给出的贷款利率即为无风险利率。然而根据第三方担保公司与零售商之间的合同关系, 零售商需要向担保公司支付比例为的费用作为担保公司的风险成本。也即, 零售商虽然获得利率为的银行贷款, 但还要向担保公司支付的提成费用。综上, 零售商通过第三方获得贷款所支出的成本为贷款数量的, 即相当于贷款利率为。

(2) 若零售商通过核心企业制造商担保来获得贷款。我们首先假设制造商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 为零售商提供最大可能的担保金额, 然而基于利润的驱使与风险控制的原因, 制造商不能为零售商提供全额担保。由于零售商的对外融资均用来购买制造商的产品, 因此, 由融资额购买的产品数量为。制造商的生产成本为c, 因此零售商融资给制造商带来的利润收益为, 所以制造商能够为零售商提供的最大担保额为。在零售商融资额与制造商担保额确定后, 我们可以通过银行反应函数得到此时银行提供的贷款利率为:

其中。

命题2:此时零售商获得的银行贷款利率大于市场的无风险利率, 即。

要证明, 只需以下表达式成立:

将上式展开化简可得:, 即:, 此式成立。因此此时零售商获得的银行贷款利率大于市场的无风险利率。

由4.1的分析我门知道零售商的融资额为, 进而由可得此时零售商获得的银行贷款利率为:

此时制造商为零售商提供的担保金额为, 又由命题1我们知道, 银行贷款利率随着担保金额的增加而降低, 因此对于制造商存在一个合适的使得此时的银行贷款利率等于零售商通过担保公司融资时的利率。当制造商提供能够提供的最大担保金额小于时, 零售商将通过第三方担保公司的方式向银行融资;反之, 当大于时, 零售商将放弃担保公司, 通过由制造商提供担保的供应链融资的方式获得贷款。

通过制造商能够提供的最大担保金额及命题1可知, 若制造商产品的利润率越高, 即越大, 零售商从制造商处获得的担保金额越大, 从而获得的贷款利率也将越小。因此, 当制造商产品利润率较高时, 零售商将通过供应链融资的方式进行融资, 而对于制造商利润率相对较低的产品, 因为制造商不能为零售商提供足够的担保, 零售商将通过担保公司担保的方式获得融资。

4 结语

融资性担保公司与供应链融资的出现, 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了由于信用水平较低而难以获得融资的问题, 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了资金短缺的发展瓶颈问题, 成为了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桥梁纽带。他们在帮助中小企业与银行的同时, 自身也可从中获利, 真正实现多方共赢, 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篇4: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融资对策研究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方式;融资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在波折中前进,从开始的被轻视到后来被重视,在这个过程中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中小企业是就业的主要阵地,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能够使我国的就业稳定;其次,中小企业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够增加地方财政的收入;最后,中小企业最贴近市场,能够快速的适应市场的需求,是市场经济的风向标。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快速成长和经营的高风险性,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成为抑制其发展的瓶颈之一,为了稳定及提高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其能为国民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加快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被提上日程,在这个过程中,融资方式的选择显得尤其的重要,因为最优的融资方式不仅关系到企业能否成功融资,更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融资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融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融资是指资金在投资者之间流动,包括资金的融入和资金的融出两个方面,即包括投资、筹资和集资。而狭义的融资仅指资金的融入,即只包括筹资和集资。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血液,如果一个企业资金不足或者已有的资金不能再产生新的资金,那么这个企业最终将走向灭亡。

(一)融资解决中小企业的生存问题

很多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深受重创,有一些甚至面临破产的局面,在这些受到创击的中小企业中绝大部分都是因为在金融危机时期资金不足、资金链断裂,而资金链的断裂使得一些中小企业直接倒闭。中小企业本身规模就比较小,而且经营方式还比较单一,所以中小企业自身积累的资金量非常的有限,当面临大的冲击时,中小企业要想靠一己之力来解决问题是很难的。当中小企业面临已有资金很难或者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产经营时,这就需要企业进行融资了。实时的融资能够让中小企业维持其正常的生产经营,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再次崛起。如果中小企业在面临缺乏资金的困境时没能够及时的融入资金,那么企业就不能够维持自身正常的生产经营,企业就会面临破产的局面。

(二)融资解决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

当中小企业完成起步之后,企业就会进入扩大规模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设备,需要扩大自己的市场,需要扩大生产的规模,但是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需要的这些资金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积累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就需要中小企业实时的融资,只有实时的融资才能帮助中小企业扩大自身的发展规模。

二、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

在市场经济中,根据企业资金的来源不同,可以将企业的融资方式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一)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就是指企业将自身通过经营所得盈余,或者说是将自身累计的资金投入到企业中,使得企业获得资金能更好的发展。内源融资是中小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融资方式,内源融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的保留盈余和折旧,以及包括业主从创业人员和亲戚、家族中筹集的资金,这都是内源融资。内源融资不需要企业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者股息,所以没有实际的现金流出企业。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规模限制,其不可能有太多的内部资金供其使用,中小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从外部获得资金,即从资本市场上获得资金是必不可少的,可见外源融资对中小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外源融资

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外部的资本市场获得资金来供其投资,而不是通过企业自身的经济活动来筹集资金的方式。根据资金产权关系的不同,可以将外源融资划分为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

股权融资也称为企业的所有权融资,股权融资所得到的资金即是企业的所有权资金,股权融资一般发生在企业创办初期或者当企业想增资扩股时,股权融资获得的资金一般是来自于企业的股东,也有来自于政府出资的或者风险投资的或者个人投资的。股权融资的优点是增强了企业的举债能力和资信,因为一个企业负债的基础就是这个企业的股权融资规模,企业借债规模的大小受到股本大小的影响,股权融资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股权融资的缺点就是容易分散企业的控制权,不利于企业的产权交易,而且股权融资一般是企业的初始融资,所以融资成本也较大。

债务融资不同于股权融资,股权融资一般发生在企业初始创办时期,而债券融资可以发生在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债券、银行贷款、民间借贷等方式从企业的债权人那里筹集资金,债务融资获得的资金代表着企业的债务,所以这种资金也称为企业的负债资金或者负债资本。债券融资的优点是具有财务杠杆的作用,它可以提高企业所有权资金的回报率。债务融资的缺点是债务融资获得的资金毕竟不是企业自己的资金,企业只有资金的使用权而没有资金的所有权,企业不仅要为使用这些资金而付一定的资金使用费即利息,而且到期时还得把筹集的资金还给债权人,另一方面,相比较股权融资而言,债务融资也有可能带来债权人对企业的干预问题。

除了上面所说的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企业还可能有其他的融资方式,比如租赁融资、商业信用融资、商业票据贴现、典当等等。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不会只选择一种融资方式,而是选择几种融资方式同时进行,当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企业会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来使企业健康的发展。

三、中小企业如何选择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除了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方式之外还有很多的其他融资方式可供选择,每一种融资方式都会给企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在中小企业选择其融资方式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企业处于什么样的行业以及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一)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类型选择融资方式

1.高新科技中小企业。高新科技中小企业和传统的中小企业一样,在融资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限制,但是它优于传统中小企业的一点就是具有概念优势,所谓的概念优势就是“高新科技”这个概念。这个概念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受到很多具有冒险精神的投资者的青睐,而且高新科技中小企业的巨大盈利的发展前景也吸引了一批传统投资领域的投资者的重视。另一方面,高新科技中小企业对国家的发展也是相当的重要,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国家也会对这类企业给予充分的政策、法律、甚至是直接的资金支持。

2.传统中小企业。传统中小企业虽然没有高新科技中小企业那样获得国家的很多方面的支持,但是它也有其自身方面的优势。传统中小企业市场比较成熟,产品需求比较稳定,而且有形资产相比无形资产要多,抗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强,所以传统的中小企业能够较容易的从亲友中獲得所需要的资金,而且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来进行融资。

(二)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选择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四个:种子阶段、创业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是不一样的。

1.种子阶段——内源融资为主。在种子阶段,企业技术不成熟、没有销售规模也没有销售渠道,这一阶段的企业面临的风险很高、风险承担能力极低很容易失败,而且企业的市场前景也不明确,生产也未正式开始,可供企业抵押的资产非常至少,这时的企业即使是想获得普通的贷款也是非常的难。所以种子阶段的企业大都是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解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2.创业阶段——权益融资为主,债务融资为辅。中小企业进入创业阶段之后,就意味着企业已经有了自己较完善较成熟的生产方式,企业在这一阶段需要做的就是利用自己已掌握的生产方式来生产产品,这时的企业已经有了较好的融资条件,内部也已经积累了较多的资金,这时的融资方式应该以权益融资为主,债务融资为辅。

3.成长阶段——银行信贷为主。中小企业进入到成长期就意味着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时的企业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形象,顾客群也较为稳定,财务风险也比较低,中小企业可以利用自己良好的信用记录来获取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而且这时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一般应该避免稀释股权,所以不应以股权融资为主。

4.成熟阶段——资本市场大规模融资。中小企业进入到成熟的发展阶段就意味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很完善、管理经验也较为丰富、盈利持续增长,处于成熟阶段的中小企业可以考虑通过资本市场来获取所需的资金,在资本市场上,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方式融资。对于发展较好的中小企业,要想接下来把企业做的更强大,那么在满足上市条件的时候应及时上市,通过上市来做强做大自己。

四、结束语

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决定了我国必须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关注,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帮助中小企业充分认识到自身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融资方式来更好的发展壮大自己。在选择融资方式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所处的行业类型和发展阶段来考虑适合自身的融资方式。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冲出融资困境,更好的发展自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广奇,魏婷婷.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与比较[J].哈尔滨金融学学报,2012(3).

2.蒋宁.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融资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2(11).

3.于迪.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4.俞雅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及其对策[J].财经视点,2012(1).

篇5:融资与企业价值

人的股东以及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为简化分析,我们以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为例进行分析。

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为负债契约签订后,股东有可能从事各种损害债权人利益或降低企业价值,导致代理成本发生的道德风险行为。股东道德风险行为,或者说,负债融资中代理成本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股东存在着将本属于债权人的权益转移到自己手中,以提高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的内在动因。当然,仅有动因的存在,道德风险行为并不一定会发生。关键在于,企业利用负债融资时,股份制企业的股东有限责任等内在特征为股东从事道德风险行为提供了可能。

因负债融资引起的股东道德风险行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股东有可能将本属于外部债权人的权益通过一定方式转移到自己手中;二是有可能出现因企业债务超过而使股东放弃对债权人或股东有利的投资项目的投资不足现象。

(1)债权人权益的转移

股东以及作为股东利益代表者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转移本应属于外部债券人权益的手段主要有三种,即股利政策操作、现有债权价值的稀薄化以及资产代替行为。

①股利政策操作。企业利用负债融资后,股东可以在不改变预订的投资项目计划,或在投资项目计划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将通过负债筹集到资金用作股利分配的来源,分配给股东;而在投资政策可以改变的情况下,股东以及企业经营管理者有可能通过削减投资项目的方式,减少投资支出,增加股东的股利分配,使股东的利益增加;更为极端的情况是,当企业经营状况恶化时,股东及企业经营管理者有可能将企业的负债资产采取股利的方式分配给股东,以逃避对债权人的债务。

②现有债权价值的稀薄化。在企业市场价值和现有营业收益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经营管理者可通过发行与现有债权具有同等或同等以上优先权益的证券,使现有债权人的债权价值被稀薄化,达到转移现有债权人权益的目的。

③资产代替。资产代替使指企业在负债融资后,股东在投资决策时,放弃低风险低收益投资项目,而将负债资金转向高风险高收益投资项目的行为。

一般地,投资项目的收益与其风险时成正比的。股东放弃低风险投资项目,选择高风险投资项目,如果成功,由于债权人只获取负债契约中约定的固定收益,超过低风险投资项目收益的超额部分全部归股东所得;如果失败,股东本来应承担投资决策失误的全部损失,但是在股东有限责任制下,超过股东出资部分的损失则全部由债权人负担。这种股东有限责任制下与债权人之间收益与风险分摊的非对称性使得股东在从事投资替代行为的动机。

(2)债务超过和投资不足

企业利用负债融资有可能使企业因负债过多而导致企业对较高收益的投资项目无法融资、融资能力低下的债务超过现象,还有可能使股东主动放弃对债权人有利的投资项目。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企业投资发生投资不足。

最早分析了负债融资引起企业出现投资不足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耶斯认为,企业是一个发展的经济主体,企业的价值不仅包含市场对企业现有资产的评价价值,而且还包括市场对企业将来投资机会的市场评价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其所拥有的投资机会并非一定能够或一定愿意实际投入资金,企业在决定对其所拥有的投资项目是否进行资金投入时,企业的现有负债余额、现有负债的时间构成以及即将借入的新增负债额的多少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现有负债余额、负债期间以及新增负债额对企业股东和经营管理者新项目投资决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①被动放弃对股东有利益的投资项目,出现投资不足。当企业拥有较多的负债余额而又缺乏偿还资金时,企业可能会因此导致融资能力降低,从而不得不放弃收益较高的项目。

②主动放弃对债权人有利的投资项目,出现投资不足。当企业拥有的投资机会的净现值为正,但该现值小于或等于企业现有负债余额或即将借入的负债额时,尽管对债权人而言,这种投资机会有利(投资机会的净现值为正),应该投入资金,实施该项目。但从股东的角度来看,并非一定愿意投入资金。原因很简单,股东项目所获的投资收益将全部归债权人所有,股东自身得不到任何收益。

上述因负债融资引起的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或股东的道德风险行为,都会导致代理成本的发生。代理成本发生的原因在于,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上,合理的债权投资者在购买企业债券或向企业提供债务时,会充分考虑企业负债融资中的这种利益冲突

以及股东可能从事的各种道德风险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债券价值进行评价或确定负债契约的利率水平,其结果势必导致资本市场上企业债券价格降低或负债契约利率上升。债券价格降低或负债契约利率上升的成本最终由股东负担。

因此,从股东的角度来看,在利用负债进行融资时,由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股东与债权人利益的冲突,降低负债融资的代理成本,其有效途径是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股票优先认购权公司债券或可赎回公司债券,以及选择合理的债券期限等。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以一种附带企业普通股股票转换权的公司债券。债券的持有者享有债券发行时事先确定的一定期限内,按一定的转换价格或转换比率将所持有的债券转换成公司普通股的权利。可转换债券在为转换为普通股股票以前,作为一种单纯的债券,债权人可以按期得到应有的债券票面利息,并可照样获得一般债券的安全性。

股票优先认购权公司债券时债券的持有人可以在事先确定的一定期限内,按一定的价格购买企业普通股股票权利的一种公司债券。债权人享有的购买权包括企业即发股票、新发股票和未来预定发行股票的权利。

可转换公司债券和股票优先认购权公司债券两者具有非常相似的性质。对债权人而言,两者都类似于一种股票看张期权。所不同的是,可转换公司债券一旦转换为公司普通股股票,债权人也就转变为公司普通股股东;而股票优先认购权公司债券持有者行使股票认购权后,其作为债权人公司所享有的债权权利并未发生变化,而且还作为公司股票持有者享有普通股股东的权利。

正因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和股票优先认购权公司债券对融资而言具有股票看涨期权的性质,所以,发行这两种债券来融资,有利于克服因普通公司债发行而有可能导致的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特别是股东和资产替代行为的发生等。

前述分析表明,当企业利用普通公司债券融资时,选择相对高风险的投资项目,对股东较为有利,所以,股东存在着从事资产替代行为的动机。如果债权人能合理地预期到股东地这种行为,市场上企业债券地价格就会相应地被低估,发生代理成本。当企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和普通股优先认购权公司债券时,两种公司债券地市场价值将随企业普通股股票地市场价值的上升而上升。两种公司债券所拥有的这种性质将有利于抑制股东从事使企业价值低下的高风险投资行为。比如,在企业所发行的债券全部为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情况下,如果企业的股东选择高风险的投资项目使其股票价值上升。企业可转换债券价值也必然上升。在企业股票和债券价值都上升的情况下,企业的市场价值也必然上升,但是,在资本市场上,如果投资者预期股东会从事高风险的投资,企业的市场价值应下降。显然,在企业价值方面的前后两种结果相互矛盾,其实际结果是企业股票价值的下降。因此,股东也就不会有从事资产替代行为的动机。

可见,在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都存在代理成本的情况下,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选择应该使两种代理成本最小。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为筹集外部资金而发行的金融证券不仅仅只是企业现金收益的要求权,而且,还内含与企业所有权相关的剩余支配权和经营决定权的配置。这样,企业价值的提高显然就与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

股权结构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来影响其治理效绩,进而影响到企业价值。公司治理机制使基于治理结构的企业内在运行状况,使将其核心资源配置在一起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契约关系(张五常,1998),也是协调和规范各利益主体间关系的制度安排。当企业的经营因企业各利益相关主体间的权利和责任不对称,使得各种代理成本和交易费用发生时,企业治理机制就是用以处理企业不同利益主体指甲索尼得权利和责任,以达到企业效率的一套制度安排;当企业被看作使一个不完备契约时,企业所有权包括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有效结合时企业效率经营的关键。股权结构作为这种制度安排的基础,对结构的形成和作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既分权又互相制衡的制度来降低代理成本和代理风险,防止经营者背离所有者的利益是公司治理的主要目的。因此,股权结构决定着治理结构,首先通过股东大会形成公司最高决策,进而决定对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的授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则构成治理结构中的四大利益主体,彼此间形成有效的制衡关系。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之间这种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分离构成了股份制企业的根本特征。不同的股权结构中,所有者及其代表对代理人的控制能力与积极性不同,因为他们对代理人行为承担的风险及从中获取的收益是不同的,而不同的股权安排就会有不同的组织效率,并导致不通的企业行为。

篇6: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创新

2008-05-30 10:20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当前我国的融资服务链还不完善和融资体系尚不健全;另一方面,我国的中小企业本身也存在许多不足和先天的缺陷。

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为他们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改善和创新融资方式,建立一系列新的融资品种供中小企业选择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

目前国内企业在进行投资时采用的融资方式有股权性融资、债权性融资、企业保留盈余三种,此外,还有项目融资、政府基金等方式,这些方式之间虽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在企业进行融集资金方面却有着紧密的互补关系。

1.股权性融资(直接融资)。股权是公司的股东投资到公司的资本。股权在不同的财产组织形式上有着不同的体现方式。也产生了不同的股权融资工具。(1)资本的融集速度。股份有限公司比有限责任公司快。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也称之为股份,是股份公司的全部资本等额划分的,股份的实物表现形式就是股票,每一股份金额很小,小的投资者也能投资,可以加速资本的集中;而有限公司股权,也称之为出资额,其具体实物表现形式是出资证明书,每一个股东的出资证明书都不是等额的,由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最多只能50人,要吸收股权资本时,每一股东的出资额会较大,从而使得小的投资者无法投资,影响了资本的融集。(2)股票的流动性比出资证明书的流动性大。股份公司的股票经过批准后可以上市流通,流动性大,使得股票成为一种融资工具。而有限责任公司只能通过股权转让或增加新股东而实现资金的融集。其转让只能协议转让,发行也只能协议发行。

2.债权性融资(间接融资)。债权资金是在一定期限满后企业必须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的资金,这部分资金不是股东的资本,但可利用这种资金为股东带来利益。债权性融资主要有向金融机构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两种形式。发行企业债券有着较多的政策规定,目前中小企业主要是采用向金融机构贷款的方式。债权融资的工具有抵押贷款、信用贷款、质押贷款等。

3.企业保留盈余。企业保留盈余主要是企业要增加投资时用应付给股东的利润进行再投资,其融资的性质相当于股权融资。这种方式比较适合股份有限公司。

4.BOT项目融资。BOT即建设—经营—转让。企业投资公共工程时,政府给予企业项目建设的特许权时,通常采用这种方式。采用BOT方式比较容易得到一些财团的支持,其在融资时主要是将项目抵押给财团或金融机构,然后进行建设,建设后从经营的利润还款;然后以这个公司为工程建设承建主体,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政府通过银行给予一定的金融支持,并给公司一定的经营期限进行经营,经营期限满后,整个项目工程就归政府所有。

5.政府基金。目前政府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建立了许多基金,比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创业基金、科技发展基金、扶持农业基金、技术改造基金等。这些基金的特点是利息低,偿还的期限长,甚至不用偿还。不过要获得这些基金必须符合一定的政策条件。

而作为创新融资的金融租赁业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具有其他金融手段所不具备的特殊优势,是解决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可行选择。

金融租赁也称融资金融租赁,是将传统的租赁、贸易与金融方式有机组合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交易方式。金融租赁的基本含义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选定的租赁设备和供应厂商,以对承租人提供资金融通为目的而购买该设备,承租人通过与出租人签定融资租赁合同,以支付租金为代价,而获得该设备的长期使用权。对承租人而言,采用融资租赁方式,通过融物的方式实现了融资的目的。它的实质是附带传统租赁商的金融交易,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产品。

篇7: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与解决对策

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与解决对策

丹东市人民检察院孙富海

摘要: 中小企业在加快经济发展 ,在提高经济增长效率、提高解决就业等方面 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但是 ,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却遭遇了几大难题:用地难、融资难----本文就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融资难的原因,现状及解决的对策做一小探,试图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难;解决对策;

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 ,普遍存在着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世界各国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采取了各种不同的对策。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过程中,各国政府都不遗余力的采取了财政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相结合的方法。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不同国家、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及原因;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家、地区,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表现都是不同的。由于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为了探讨化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我们先对国际上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融资难问题的原因,特点及各国政府为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而采取的政策措施作简单的回顾,从中得到启发,借鉴成功的经验。

一、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综述

(一)、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特点和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西方国家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是各有侧重的:美国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的国家,因此比较重视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意大利比较注重制造业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融资问题,这与其着力解决南部相对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该地区经济活力和 “造血”功能有直接的关系。法国比较重视就业问题,因此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重点主要放在了就业潜力比较大的服务业型中小企业上。瑞士和西班牙(包括法国)则在解决社区型中小企业(包括街道手工工业)上具有特色。

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对融资有不同要求,从企业创办一直到企业因种种原因而退出,都有对融资的不同的要求。

从中小企业的特点来看,中小企业易受经营环境的影响,变数大、风险大,难以吸引投资者的注意。中小企业资产少,负债能力有限。

从金融业的特殊性来看,金融业实行的谨慎原则,不利于风险性较高的中小企业的融资。谨慎原则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但在客观上也给风险性较高的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往往会使一些中小企业丧失极好的发展机会。金融企业融资手续繁琐、耗时耗精力,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积极性。金融部门为安全起见,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时,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融资手续,这就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简单快捷的要求。

(二)、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和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的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自筹,二是直接融资,三是间接融资,四是政府扶持资金等。

1、从自筹资金方面看,它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有业主(或合伙人、股东)自有资金;向亲戚朋友借用的资金;个人投资资金,即“安琪儿”资金;风险投资资金;中小企业间的互助机构的贷款等等。

2、从直接融资方面看,指以债券和股票的形式公开向社会筹集资金的渠道。这种筹资方式只有公司制中小企业才有权使用,一般公司制中小企业的债券和股票只能以柜台交易方式发行,只有极少数符合严格条件的公司制中小企业才能获得公开上市的机会,或进入“第二板块市畅进行融资。

3、从间接融资方面看,包括各种短期和中长期贷款。贷款方式(即金融产品)主要有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等。

4、政府的资金支持是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各国的情况来看,政府的资金支持一般能占到中小企业外来资金10%左右,具体是多少则决定于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相对重视程度以及各国企业文化的传统。各国对中小企业资金援助的方式主要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风险投资和开辟直接融资渠道等。

以上分析的是国际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特点、主要原因及融资的主要方式。由于我国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各种经济成分的不断出现,非公有经济的壮大,各类中小企业的出现和发展,中小企业在我国发展过程中也必会遭遇融资难这一国际性难题。结合中国的实际,具体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特点,以期提出化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观点:

(一)、中小企业自身方面:

1、中小企业的体制不健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银企关系中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给银行造成严重的损失风险,影响银行给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很多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仍然沿用的是经验式和家庭式的管理方式,缺乏科学决策机制,且内部管理混乱,财务制度不健全,更无法为银行提供完整的财务表和信息资料。为避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的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审查格外严格。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必然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采取严格的审查标准。这样,很多中小企业不能获得银行提供的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就在情理之中了。

2、企业信用观念淡薄,失去了银行支持的信心。企业法人个人信用程度低,造成企业信用行为扭曲,存在着逃债、赖债、甩债等观念;企业历史客观原因,表现为企业信用观念差,一些企业负债大,包袱重,还贷难度大,企业主观不存在逃债意识,企业法人一直对无力还贷深表对金融部门的歉意。这种情况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越来越成为一个影响银行在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时考虑的因素。在信用环境比较好的地区,那些效益好的中小企业纷纷成为银行竞争的重点,中小企业融资并非难事,浙江省的情况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

3、抵押担保能力不足,不能为银行提供完整的信贷手续,影响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融资的成功率。抵押担保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取得贷款的主要问题,在私营中小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一些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都是好的,于是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发放的贷款必然以抵押、担保贷款为主。但是银行在对其进行考察时, 企业缺乏必要的抵押品和没有担保,往往受制于中小企业无法提供正常的担保信贷手续而不能够对其进行融资,必然形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

(二)、从金融结构与金融体系方面看:

1、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是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没有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现阶段中国金融市场还是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比较发达的间接融资体系。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金余缺问题通过银行来调剂解决,银行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建设刚起步不久,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的完善尚在过程中,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大金融”很难满足“数量少,批次多”的中小企业的需求。

2、随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商业化、股份化的改造和市场化的运作,银行开始回归企业的市场地位,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在企业服务的过程中越来越树立市场意识,逐渐摆脱在经营过程中的行政干预,经营决策越来越自主化。这就必然使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越来越重视风险意识,在发放贷款等金融服务中产生了强烈的自主选择性,各家银行都把追求质优的、有发展潜力前景动力的大企业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而忽视了大量中小企业的正常融资需求。同时,银行从成本、风险收益的角度考虑时,也往往把贷款成本高、风险大、收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竞争激烈、发展前景不明、各项管理制度不健全的中小企业排斥在服务范围之外。

3、金融改革的深化,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上推行了授信授权制度。风险管理强化,考核力度加大,银行贷款更加谨慎。目前,商业银行加大了对基层行的考核力度,对信贷人员实行以资产质量为主要指标的考核,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度,这就形成了在贷款管理上只有责任而没有利益,从而使得银行信贷人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产业“惧贷”心理。依法收贷环境差,削弱了银行放贷积极性。

4、中小金融机构不够发达,没有形成面向中小企业的具有专业性质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导致对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不全面,没有针对性。从而加大了银行发放贷款的风险,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打击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性。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对策

(一)、加快中小企业自身建设,改革中小企业经营机制,尽快建立健全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经营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财务制度,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透明度与科学性,充分实现信息公开,解决银企关系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这就要求中小企业进款转换经营机制,寻找经营发展最优的有利于企业经营信息公开、决策科学透明的经营管理机制。基于现阶段以银行贷款为融资主渠道的现实,而银行在对企业发放贷款可行性分析时重要一环是财务分析,中小企业应尽快建立完善财务制度,编制各种有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以便于对企业经营能力及潜力进行分析的完善的报表。这有利于降低银企信息的不对称性,有利于社会中介机构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资信状况的了解,便于对其进行信用评级,降低银行获取信息的成本,降

低银行发放贷款的风险,从而提高其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二)、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能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金融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建立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形成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这可以结合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进行。在中小企业分布较多的县及以下经济区域范围内建立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在国有商业银行退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控股等形式进行改造,在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中小商业银行。

2、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打开中小企业融资的直接渠道,拓宽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范肃清主板市场,建立恢复投资者信心。研究推进建立二板市场的可行性及其运行所需的环境并加快建设以适应其的推出。研究推出场外交易及股权互换的方式,多种措施并进,推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的建立。

3、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基于现阶段中国风险投资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这一现实,这需要我们更多的从国外吸收成功的经验,研究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进行协调与解决,为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穿现阶段,中国风险投资基金应以政府倡导为主,有各种形式资金进入的、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形成风险管理体制健全、投资经营决策科学民主、内控制度健全完善的投资基金。它应该主要以成长型、科技型、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有发展前景的竞争性中小企业作为投资对象,通过提供发展所需资金及经营管理咨询等服务的形式介入中小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还要探讨风险基金的退出机制,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退出一个企业而转向另一个中小企业,实现风险投资基金的良性循环和保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在这方面,美国风险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尤其值得借鉴!

(三)、转换政府职能,由过去的单纯管理型逐步向服务型转变,理顺政企关系,积极疏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各级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立从政策上引导、由企业自主决定破产、兼并、变卖等改制方式的机制。引导和鼓励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各类中介机构,给予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同的国民待遇。一是要制定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出台具体的可操作的政策性融资措施,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步伐并实现担保行为的规范化。二是建立和规范中小企业税收支持政策,加强财政对中小企业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基金支持力度;三是要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加快中小企业的产权流动,积极招商引资,扩大中小企业担保的受惠面;要为那些有市场潜力的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担保,对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要积极争取上市,通过股票发行募集社会资金,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四是要成立各级中小企业发展中心,联合各相关服务机构,在资金、信息、技术市场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一站式金融、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服务,架起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间沟通、联系的桥梁,促进银企合作与共同发展。五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一方面可以依托现有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及有关大专院校,优先安排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创新培训、工商管理培训及技术、财务等专业骨干的业和技能培训,在培训收费等方面提供优惠。另一方面,鼓励中小企业创办 “学习型组织”,积极开展自主培训,发展中小企业人才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张秀生 《国外中小企业发展概况》 ― 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9 年 1 月第 1 版

2、锁箭《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3、张彩霞,王光玲《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对策》 ―《经济论坛》 2004年第7期

4、周显志,杨泽涛试析《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施现状及其改善 ―《南方经济》2004年第3期

5、康立 《民营经济融资渠道拓展问题研究》 ―《华南金融研究》 2001年4月第2期

6、王元京,慕海平等《中国私营经济投资分析》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年第3期

7、林毅夫《金融体系、信用和中小企业融资》 http://.cn/New_Product/expert/showdoc.asp?doc_id=130055

篇8:投融资与中小企业

1. 民间融资现状。

民间融资的形式有多种, 大体上包括民间借贷、民间集资、地下钱庄、农村合作基金、租赁典当等形式。民间融资的规模究竟有多大?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2006年公布的数据显示:重庆市中小企业自有资金比例占四成以上, 其中, 微小企业 (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 的自有资金比例占了六成以上。大部分中小企业在银行没有账户, 或者账户上余额比较少, 日常主要依靠现金交易。在被调查的162家企业中, 存在民间融资行为的有64家, 约占四成。民间融资是微小企业最主要的外部融资渠道, 约占其资金来源的45%。

重庆市自2008年8月启动小额贷款公司业务, 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为重庆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据了解, 目前重庆市有52家小额贷款公司, 分布于全市31个区县 (自治县) , 其中有13家已正式运营, 截至2010年2月末, 累计发放贷款12.2亿元。2009年将继续在全市推广, 确保我市每个区县至少有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已成立三家融资租赁公司, 资本金规模达100亿元以上。

2. 诱因。

(1) 资金缺口大, 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中小企业是一个比较独特的融资群体。从资金需求角度看, 单个企业资金的需求量相对于大企业来说并不大, 但几乎所有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现象, 整体上存在一个较大的资金需求总量。调查显示, 截至2007年底, 重庆全市中小企业达15.1万户, 约71%的企业认为贷款不能满足其资金需求。由于资金需求难以被满足, 使52.7%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困难, 43.5%的企业规模扩大受影响, 39.6%的企业设备陈旧而无法更新, 30.4%的企业技术开发不能顺利进行, 25.8%的企业产品不能实现更新换代。

(2) 银行贷款困难, 融资渠道狭窄。根据重庆市企业调查队于2004年年底对全市283户中小企业开展的相关调查,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 中小企业除业主自有资金外, 虽然商业银行贷款是当前全市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 只有10%左右的银行资金在为中小企业服务。我国的银行贷款结构长期存在不均衡的情况, 以贷款组合来看, 大型企业仍是偏重的对象, 7家最大的商业银行的平均贷款有43.3%集中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 只有6.8%的贷款用在低于1 000万元的项目。从2008年来看, 十几家主要商业银行有60%的贷款集中在20%的大企业。此外, 按揭贷款和零售贷款的比例也比较小, 分别占到整个贷款组合的12.8%和4.7%。

(3) 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较差。重庆市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自有资金缺乏, 缺少抵押担保物, 风险投资又不活跃, 制约了重庆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加上受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 中小企业出现资金流动性不足的情况, 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 使得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更加困难。重庆投融资中介机构实力较弱, 中小企业担保难。重庆担保公司近60家, 有实力的不多, 有些担保公司银行并不认可。

二、民间融资的优势与风险分析

1. 民间融资的优势。

(1) 信息优势。中小企业经营运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企业信息不透明, 这也被认为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民间金融由于地域、人缘和血缘等原因, 交易双方可保持相对频繁的接触, 收集和处理借款人的信息成本很低, 避免或减少了因信息不对称而出现的逆向选择等问题。这种较透明信息的把握使得贷款人能够较为及时地了解贷款的风险大小, 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而这一点恰恰是传统融资渠道所不具备的, 也解决了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这一最大的融资障碍。

(2) 成本优势。民间金融操作简便, 可以针对企业的不同信用状况、资金用途等设计个性化的信贷合同, 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即可办理好一笔贷款业务。而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手续比较繁琐, 贷款审批所需时间较长, 和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短、频、急”的特点不相适应, 等贷款审批下来可能已经错过了企业的投资时机, 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方式无法适应中小企业的需求。相比之下, 民间金融更具有交易灵活的优势。再者, 民间金融的借贷双方空间距离比较接近, 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 大家倾向于长期的互惠合作。如果借款人违约, 其违约成本会非常高昂, 尤其是社会成本和信用成本损失巨大。这就为低成本的社会监督创造了条件, 有助于民间金融借贷契约的履行。

(3) 信用优势。民间金融是一种合约双方自愿达成交易的市场化融资机制, 借贷双方在充分了解的前提下, 在没有任何行政干预的情况下自主地把资金投放到还款能力最有保证的借款人手中或预期收益最佳的投资项目上, 放贷时一般不要求抵押或担保, 或者用一些不被正规金融机构认可为担保物的财物作为民间金融活动的担保物。借贷主要以个人信用为基础, 即所发生的是一种个人之间的关系, 借款人对借款有着无限责任, 一旦借款人违约, 那么这种信用关系将会被破坏, 其带来的损失可能会抵消或大于违约带来的收益, 这就强化了借款人的信用约束和还款责任, 对借款人的行为构成约束, 有助于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活动的开展。

2. 民间融资的风险。

(1)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直接产生于交易双方的商业选择, 可以细分为违约风险和由于交易对手信用状况和履约能力变化导致债权人资产价值产生变动, 从而遭受损失的风险。正规金融机构在信用风险的管理上采取了抵押、担保、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等诸多措施来规避信用风险, 而民间金融是关系型合约而非契约型合约, 这种合约具有的特点是以建立在血缘、亲缘、业缘和地缘之上的信用为基础, 借贷一般不要求抵押或担保, 合约的达成和履行具有较低的交易成本, 在这种纯信用的软约束 (无抵押、无担保) 下, 一旦出现危机, 如借款人亏损、破产导致无力偿还时, 必然导致大量违约情况的发生, 从而增大民间金融的信用风险。

(2) 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水平的变化引起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而可能带来的损失。既然中小企业从银行正规渠道贷不到款, 那么这种需求势必会营造出另外一个市场, 由于民间金融的融资期限多为短期, 所以借贷合约具有利率较高和期限较短的特点, 而且在市场不均衡时向上攀升的幅度大, 往往对整个社会资金供求缺口呈现一种放大反应。在国家紧缩银根的情况下, 使得银行信贷边缘的企业更不容易获取资金, 企业的资金需求迅速转向民间借贷, 在需求的推动下, 利率注定攀升, 更重要的一点是, 紧缩银根会释放出一个信号———社会资本利率在上升, 民间借贷利率很有可能也会“水涨船高”。

(3) 社会风险。民间金融的存在尽管有它的必然性, 但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由于民间金融的手续不规范, 且涉及人员较多, 金额较大, 一旦不能到期偿付, 容易引发社会风险。此外, 民间借贷存在较大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不利于资金规模和投资方向上的控制, 不利于产业政策的实施, 不利于信贷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容易造成不合理的社会资金投向。

三、规范民间融资, 寻求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出路

1. 培育合格的民间金融主体。

民间融资目前仍处于“灰色地带”, 国家在这方面还没有明确规定, 要充分发挥民间融资的优势作用, 首当其冲的是为民间融资“正名”, 将实际存在的民间融资行为合法化。如果企业融资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 并向有关部门申报备案了, 手续齐全, 资金运行良好, 没有对借款对象造成伤害, 应当予以许可和支持。

一是引导民间融资公开登记。对于民间融资行为, 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对民间融资行为进行规范, 对融资主体进行资格审查, 要求民间融资申报备案, 建立健全民间融资担保机制。对于不经过金融监管机构和政府部门备案同意的融资行为, 进行严厉查处, 使民间融资的自发行为置于国家政策法规的有效监管之下, 尽可能减轻资金风险, 建立良好的社会金融秩序。

二是规范民间融资经营。建立和完善民间融资机构和行业协会, 规范和指导民间融资业务的开展。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开放多种形式的直接融资渠道, 明确借贷的最高限额、利率, 并指导民间融资主体按规定进行登记, 向税务机关纳税, 到公证机关进行公证, 引导民间融资走上正轨。否则, 堵住民间融资的正规化渠道, 事实上就是主动放弃对其进行监管的机会。如果让民间融资长期游离于整个金融监管体系之外, 很容易使其成为洗钱、诈骗等犯罪行为的捷径。

2. 建立健全有关民间融资的法规体系。

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发展民间金融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因此, 建议以《合同法》、《公司法》等现有法律法规为基础, 从法律上明确界定正当融资与非法融资的界限, 将具有真实的生产性或消费性支出背景、利率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融资视为正当融资, 而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金融诈骗、高息揽存、高利贷、洗钱等融资活动应视为非法融资。此外, 要对民间融资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交易方式、契约要件、期限利率、税务征收、违约责任和权益保障等方面加以明确界定, 通过法律手段使民间融资逐步走上契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国家有关部门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如银监会和央行在2008年5月颁布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 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的行为。笔者认为, 健全有关民间金融的法律法规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3. 加大监管力度, 建立民间融资监测机制。

一是加强民间融资发展状态的监测和预警。银监部门要密切关注民间融资的动向, 定期对民间融资情况进行调查, 做好借贷风险防范工作;二是深入探索适合民间金融发展的监管机制。组织相关人员对民间融资利率实行定期监测、分析、通报, 为提高风险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三是加强法律法规、经济金融政策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四是建立与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政府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要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 加大执行力度, 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务的行为。

4. 完善信用担保服务体系, 控制民间融资风险。

促进民间融资业务健康发展, 要建立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分散民间金融组织的贷款风险, 为民营中小企业创造宽松的融资环境, 也为民间金融发展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信用担保机构主要从完善担保体系、降低银保合作门槛、建立银保风险分担机制、规范行业管理等方面入手, 做大做强担保行业, 充分发挥担保资金的信用增级作用。

一是建立完善的担保体系。加快发展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伞形担保体系, 力争每个园区至少设立一个担保公司, 专门为园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 同时, 组建市级园区担保机构, 为区县园区担保公司提供再担保;同时, 推动各类民营和外资担保公司的发展, 每个区县至少要成立一家担保公司。二是引导建立银保风险分担机制。在担保机构承担全部风险的情况下, 银行不再收取保证金;如果银行收取保证金, 则相应承担贷款风险, 放贷损失由担保公司与银行按一定比例分担。三是规范担保行业管理。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担保行业协会的作用, 加强行业自律, 遏制担保公司向企业转嫁银行保证金等行为。

5. 加强民间金融与政府、银行、企业的交流协作。

一是组建中小企业融资领导小组, 定期研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突出问题。二是建立稳定的政府、银行、企业信息交流机制, 消除银企信息不对称, 促进银企对接。三是加大政府部门融资服务力度, 切实落实担保公司反担保物的登记制度, 推行动产抵押、农村宅基地抵押、股权质押、商标权质押、林权质押等新型抵 (质) 押方式, 有效解决中小企业担保贷款抵 (质) 押难的问题。加强民间金融与政府、银行、企业的合作, 可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使正规金融机构利用民间金融部门的信息优势降低其信息搜寻成本和监督成本;民间金融部门能够利用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优势弥补民间金融部门资金量的不足, 提高整个市场的金融交易水平。协作将有助于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破解。

6. 加强宣传, 合理引导, 优化外部融资环境。

加快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信用征集、评级发布制度以及奖惩机制, 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 对资信等级较高的企业, 有关登记审核机构应简化年检、备案手续。要强化企业信用意识, 加强中小企业内部信用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面向中小企业和个人包括信息采集、处理、交流等内容的信用体系, 要注重社会信用信息系统的网络化、统一化建设和使用, 形成有利于社会共享的信用信息平台。人民银行、银监会、工商管理等部门应加强对民间借贷利率的管理, 允许在合理的利率范围内开展民间借贷, 严厉打击个别高利贷行为, 维护社会安定和金融秩序。同时, 在具体办理贷款手续时, 要引导中小企业按照银行办理贷款的程序, 有凭有据, 大额的贷款要实行公证, 防止产生不必要的经济纠纷, 正确引导中小企业将从民间借贷的资金用于经济发展和正常消费, 尽量降低民间融资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嘉思瑶, 宋若峰.中小企业民间融资行为探讨.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4

[2].秦颐, 田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基于民间金融的视角.中国集体经济, 2008;5

上一篇:为了明确职责下一篇:高考政治生活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