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对策

2024-04-17

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对策(共8篇)

篇1: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对策

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对策

近年来,以多种所有制形式为特征的中小企业迅猛发展,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这些中小企业数量增多、规模的扩大,其对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但由于种种原因,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成因

(一)企业方面

1.中小企业缺乏科学论证,先天不足,后天乏力。部分中小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科技含量较低,不符合国家政策。其特点表现为“三多三少”:资源性粗加工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大同产品多,优特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科技产品少。一些企业为污染企业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禁止发展对象。

2.抗风险能力较差,信用观念淡薄。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弱,抗风险能力较差。家庭式管理情况普遍,未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账务报表不真实、不完整,使银行很难掌握其真实的生产资金运用情况。同时,有部分企业趁改制之机,悬空银行贷款。

3.经营粗放,效益低下。多数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经营业绩不稳定,销售渠道不畅。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缺少有发展潜力的拳头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效益低下。一些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存在经营风险。

4.中小企业资信等级低,抵押担保不符合贷款的条件。近年来,各商业银行陆续上市,信贷管理更加严格,增量贷款普遍要求投向资信A级或A级以上企业,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因达不到规定的资信等级被银行拒之门外。

(二)政策方面

1.一些地方贯彻国家促进中小企业法律规章不到位,扶持政策不配套。一些地方政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落实上缺乏有力的配套措施和制度,把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停留在文件上。部分领导对中小企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还没有充分的认识,而是把目光放在引进大资金、大项目和扶持大企业上,致使在政策导向、扶持措施上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融资。

2.股票债券市场门槛过高,多数企业难以逾越。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融资。主要原因是多数企业不符合《公司法》规定的上市融资条件。债券市场的准入条件更是有过之而不及,符合发行债券条件的中小企业企业寥寥无几,中小企业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融资举步维艰。

3.配套服务不到位,抵押手续繁杂,中间收费高,企业难以承受。一是中小企业贷款抵押的有效资产不足;二是抵押物评估登记部门分散、手续烦琐、环节多、收费高;三是资产评估中介服务不规范,不按市场准确评估抵押物现象仍然存在。如企业办理不动产抵押贷款,按照现行有关法律及制度规定,需办理评估、登记等有关权证手续。以厂房抵押为例,既要办理房产登记,又要办理土地登记,中间收费水平一般在贷款金额的5—8%左右,企业的融资是雪上加霜。

(三)银行方面

1、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不相适应,企业望贷兴叹。四大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制度制约中小企业贷款。一是在经营战略上,商业银行经营的赢利性原则决定了其“重批发轻零售”将经营重点放在了“大城市、大客户”上,使得信贷资金更多地流向了大型企业;二是信贷管理体制与中小企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商业银行对贷款审批权限实行严格的分级管理,上收了基层机构的审批权。而且审批环节过多,手续复杂,一笔贷款往往要经过八、九道审批手续。在贷款微机操作过程中,如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就无法完成全部过程。贷款审批手续的繁杂和权限的高度集中与中小企业点多面广、资金需求高频率、小金额、快周转、强时效之间形成了矛盾。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300多万户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仅占16%左右。

2、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大,收益差,放款积极性受挫。由于中小企业的财务不健全,信用等级低,因而贷款的风险相对较大。而且中小企业的贷款频率高、金额小的特点,加大了融资的管理成本。在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的前提下,对中小企业贷款积极性不高。同时,为了防范信贷风险,各商业银行普遍实行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和贷款风险终身追究制度。当贷款出现

风险时,对贷款第一责任人、签批人的责任追究十分严厉,因此,银行信贷人员产生“贷不如不贷,多贷不如少贷”的心理,形成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回避现象。

3、商业银行贷款发放的操作时限与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不相适应。商业银行在办理贷款时的审查标准和办法复杂,县级支行除小额质押贷款外,均需向上级行申请,再加上贷款审批和发放都实行三级审批制,企业要获得一笔贷款至少需7-10天,不能适应中小企业贷款时间紧的特点。

二、解决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一)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以及银行要充分认识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对吸纳劳动力就业,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增强做好中小企业服务的责任感和大局意识,切实改变管理和服务理念,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二)构建政府主导的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管理机构。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专门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税费优惠、贷款担保、基金扶持等方面提供有效的帮助;二是建立专门服务与中小企业的专业化金融机构。集中办理中小企业的融资业务,这部分资金来源于吸收公众存款、财政拨付和建立中小企业创投基金来筹集。同时,政府还应当给予财政政策和利率浮动上的优惠;三是加快地方金融组建步伐,发挥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作用,进一步完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四是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引导中小企业利用民间资金或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五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贷款建立一个真正信用担保机构;六是加强中小企业诚信教育,央行和政府共同营造优质高效的融资环境。

(三)提高企业合法诚信经营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一是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新起步的科技民营企业,要努力提高企业家素质和管理能力,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现代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把自然人产权转变为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完善企业经济责任追究制度,合法经营、规范管理,尽快进入银行的授信范围,取得金融支持;二是中小企业要讲信用。要严格加强财务制度管理,配备财务专业人员,完善和秩序财务管理制度,定期向社会各有关部门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逐步树立起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形象,取得银行的信任。三是中小企业要加强规范管理,增强信用观念,全面提升自身素

质。企业管理者要把信誉视为企业的生命,重合同、守信用,自觉地坚持诚实经营、履约守信,提高企业的资信度,靠良好的信誉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以信用求得发展。

(四)各银行、信用社要改进信贷管理运行机制,要把改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扩大中小企业信贷投放作为银行、信用社开展信贷经营业务的重要战略,强化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意识,切实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一是要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改进贷款授权授信制度,疏通中小企业贷款瓶颈;二是要允许基层行在核定的贷款额度内自主审查发放贷款。减少贷款管理层次,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审批速度,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要按 “三性”原则掌握发放贷款,将有发展潜力。诚实守信的中小企业客户群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确保中小企业贷款逐年增长;防止信贷资金向大企业、大项目过度集中;四是要有效运用多种贷款保障方式,增强银行贷款的安全性。通过银行承兑汇票、保函、票据贴现、金融租赁等业务的开展,使中小企业融资方式趋向多样化;五是要健全贷款营销的约束和激励机制,鼓励信贷人员积极培育和发展中小企业客户,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六是充分发挥商业银行自身优势,利用现有的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结算、财务管理和信息咨询等多种金融服务。

篇2: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对策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到世界各地,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这对于资金本来就不十分充裕的中小型企业来说,真的是冬季的到来。目前情况下,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形势的稳定、劳动力就业、扩大内需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1、银行贷款条件相对更加苛刻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银行加大风险控制,贷款条件要求更加苛刻。目前虽然国家施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中小企业融资依然面临“宽货币、紧信贷”的问题。而银行又是我国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的主要渠道,银行的“断供”往往会成为压死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2、抵押物价值被低估,中小企业贷款能力下降

一些中小企业反映,目前评估机构对抵押物价值评估普遍存在低估现象,一般只评到70%,这样一来,银行的风险系数微乎其微,但与此相对应的却是企业贷款能力大幅下降,资金需求愈趋紧张。

3、担保公司受到很大冲击

担保机构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贡献不小,但在危机中,一些担保公司“自身难保”,受到很大冲击,担保机构和银行合作几率不高,代写论文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下,民间借贷成本迅速上升,风险急剧放大

民间借贷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是把双刃剑,在解决中小企业急需资金的同时,也使它们负担起了更高的融资成本。同时国家对民间借贷活动也缺乏有效的监管,它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从银行难以贷款时,企业不得已转向社会和民间借贷,高利吸收资金维持经营,一旦资金链断裂必将引发严重后果,目前已有极个别这样的例子。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

1、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资本市场缺乏层次,直接融资存在结构缺陷

我国目前债券和股票市场的发行和流通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广大中小企业仍然难以跻身其中,大型企业依然占据优势。加之在债券市场投资者的构成当中,机构投资者一直是绝对的主力,当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偏小、流动性受限时,对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通常有限。

2、间接融资体系存在制度缺陷,大企业对小企业形成明显的“排挤效应”,县域中小企业融资出现真空

由于历史沿革和现行的管理体制,四大行的主要客户群体依然为国有大企业,中小企业很难得到贷款。从金融体制方面分析,与众多的中小企业相比,我国中小银行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诸多障碍,无力满足县域经济中广大中小企业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

3、缺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正规制度安排和相应配套措施

(1)法律制度和实践对信贷人权利保护不利。在我国的整个法律制度安排中,缺乏对信贷人权利的保护,严重影响到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性和可得性。加之金融机构债权保护手段严重不足,通常运用的追偿、行使抵押权、诉诸法律等手段的运用效果不佳。2000年以来,虽然金融机构将90%以上的债务企业破产案件诉诸了法律,但通常法律保护的也只是账面债权,债务企业的财产已经被转移,金融机构债权实际上被悬空。形成了在一些产权保护差的地区,借款企业逃废债严重,银行惜贷、被动防守、信贷结构进一步恶化,中小企业融资更为困难的恶性循环局面。

(2)大多数中小企业对信息披露重要性的意识淡薄,征信体系尚未建立。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对于信息披露重要性的认识虽然有所加强,但远未达到完善的程度,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形成重视对外信用度和企业道德的商业习惯。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对于“市场交易”的前景和重要性还缺乏认识,“市场交易”的场所制度很不完善、全国性的征信体系尚未建立。

(3)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实力较弱,风险补偿机制缺位。我国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呈现出多样化特征,但其总体实力较弱、担保风险累积,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其在中小企业融资中作用的发挥

三、对策

1、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股票融资对于整个融资体系的建设,起着一个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因此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上市,首先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同时又增加资本金的支持,它又会带动信贷的进一步扩大,带动股权投资,使私募股权投资和VC有了更好的退出渠道。因此,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会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基础和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2、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与大型金融机构的经营取向不同,中小金融机构比较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这除因为它们资金少、无力为大企业融资外,主要是因为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方面拥信息上的优势。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是地方性金融机构,专门为地方中小企业服务。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小金融机构对地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渐增加,这就有助于解决存在于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即使中小金融机构不能真正了解地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但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合作组织中的中小企业之间会实施自我监督。一般来说,这种监督要比金融机构的监督更加有效。

3、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正规制度安排和相应配套措施

(1)增强信贷人权利保护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根本途径。近几年来,代写管理论文为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与这些政策配套的法律、法规尚不完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法律体系总体上显得较为单薄和原则,执行时遇到了许多障碍和空白点。因此,建议我国加强对债权人保护,进一步完善贷款担保的法律制度特别是扩大可抵押资产的范围,建立统一的财产抵押登记体系,建立高效的破产制度,使债权人能够低成本地实现担保利益。

(2)搭建中小企业信用社会化服务平台。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途径是营造社会信用环境、提升企业的信用意识和信用能力。推进建立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以信用记录、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级、信用发布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信用制度,构建企业守信褒扬、失信惩戒机制。

篇3: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主要有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两种方式, 其中内源性融资分为企业自筹资金、企业固定资产变现和留存收益三种形式, 它的好处在于降低了交易和融资的成本, 但受企业规模和实力的限制, 可获取的资金量十分有限。外源性融资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形式, 直接融资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从社会募集资金, 间接融资则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各种短期或中长期的贷款来筹集资金, 它的优点在于可以获取足够数量的资金, 但门槛以及融资成本较高, 企业负担重。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资金需求量大

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 企业为了扩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以及增加科技力量, 急需投入更多的资金来保证其顺利实施。同时通货膨胀、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受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 资金刚性需求大、资金周转时间延长, 这些都使得当前众多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

(二) 地区间严重失衡

沿海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领航者, 中小企业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其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都很强, 并已成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因此当地政府和银行对本地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较大, 政策相对宽松, 同时民间借贷体系也较为发达和成熟, 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尚可, 但是东北、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就远没有那么好的条件, 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 制约着这些地区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 正规渠道融资难

2011年起, 随着人民币升值、欧债危机、美国持续量化宽松政策和我国紧缩的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 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发放门槛提高, 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与此同时, 受企业规模和实力限制, 中小企业也很难进入股票和债券市场募集资金, 造成众多中小企业很难通过正规融资渠道获取资金。

(四) 融资成本高

无论是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资金, 还是通过民间进行借贷, 中小企业在融资上所付出的代价都是十分高昂的。银行对中小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区别对待的信贷政策, 使广大中小企业得不到信贷优惠, 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本金50%的状况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中小企业在融资上的成本压力巨大。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

(一) 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诚信度低下

由于中小企业大多都是个人创业或家族产业, 在管理上往往是企业家一个人说了算, 缺乏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的缺失和混乱, 令银行与企业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企业为了获取贷款, 往往瞒报财务数据, 银行不能准确、及时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很难让银行放手给企业贷款, 同时企业管理者素质的良莠不齐, 为规避债务而跑路的现象时有发生, 更是令银行为了降低信贷风险而审慎的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

(二) 受规模和实力限制

中小企业在规模和实力上都有限, 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贷款上往往又偏重于固定资产抵押;同时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性企业, 市场竞争力不强,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下, 存在着较大的经营风险。在既缺乏可抵押物又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状况下, 银行自然不愿意给这些企业发放贷款。

(三) 我国的金融体系尚不健全

当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建设与中小企业的现实发展还远不相符, 国有大型银行在融资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它们往往把融资重点放在了大型企业上, 缺乏相当数量的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专门性的银行或融资机构, 金融体系的不健全是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四) 法律法规缺失、经济体制滞后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为本国中小企业提供的众多融资优惠政策比较, 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紧缩政策都不利于中小企业顺利地获取所需的资金。同时保护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存在缺失的问题, 虽然国家也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等, 但在具体执行时很难被真正有效贯彻和落实, 法律和体制上的缺失和滞后都使得中小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三、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应对策略

(一) 实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诚信度

中小企业融资难虽然在全世界范围都具有普遍性, 但我国中小企业也有发展时间短、起点低、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低等自身的特点, 这些都导致了众多的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低下, 财务制度混乱和不透明, 企业市场竞争力不足, 缺乏诚信, 自然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认可。因此要解决融资难题, 首先广大的中小企业要从改变自身的缺点做起, 企业管理者应提升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 在企业内实行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 规范并公开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通过产品的畅销获取尽可能多的资金积累, 从而减少企业发展的资金缺口, 减轻资金压力。同时企业诚信的建立也很重要, 按时还款和企业信息公开透明, 才能够获得金融机构的信任, 获取企业发展急需的资金。

(二) 健全和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

首先是应大力发展股权融资, 企业通过出让股份来获得更多资金的注入;其次是建立更多的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的地方性的中小型金融机构, 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相比, 各级地方政府出于扶持本地中小企业发展的目的, 会给这些地方性的银行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和帮助。同时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 它们的经营方式更为灵活, 通过积极的市场竞争追寻利益的最大化, 在自有资金和实力上考虑, 也更愿意与中小企业开展业务, 积极推出各种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产品。

(三) 政府的积极干预

要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没有政府的有效参与是不行的, 但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所出台的各种针对中小企业的帮扶政策和法律法规, 同中小企业为国民经济所做的贡献和地位是远远不相符的, 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也是不利的。因此国家和各级政府应该想方设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为它们保驾护航。首先是设立各种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基金, 通过政府的财政拨款或企业缴纳一定资金的形式, 对创业、技术更新改造、风险投资等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或信用担保。其次是在法律法规层面帮扶中小企业, 通过完善法律体系来保护中小企业在法制的轨道上顺利前进, 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通过专门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来执行, 依靠法律的手段将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三方的责任、义务、融资方法和保障措施进行规范。最后就是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中小企业相当的优惠, 国家税务部门可以通过放宽和简化办税程序、对企业的部分经营行为给予税收优惠, 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以及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等方式, 最大限度地给中小企业减负, 使它们在发展中能够积累到更多的资金。

(四) 积极建设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我国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特点, 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成立能够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要的信用担保机构, 要着力建设一批以盈利为辅以服务中小企业为主要目的的中介机构, 在银企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在为抵押不足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同时, 与银行分担风险, 一同评估和监督中小企业, 追索贷款, 这样既解决了众多中小企业信用不足的问题, 又可以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同时将我国的信用担保制度和社会服务体系相结合, 全方位的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政府应积极引导和帮扶这些信用担保机构, 使这些机构能够顺利地从社会募集资金, 增强资本实力, 通过资源整合进行多元化的投资, 确保这些机构可延续性的发展下去。

最近国务院出台多项措施, 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对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三年内免征印花税;将小微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将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延长至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150亿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主要支持初创小微企业;建立和完善4 000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和支持3 000家小企业创业基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就“应对今年的经济困难”提出了“一是支持实体经济, 特别是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二是放活民间资本,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两条重要途径。这些表明政府不仅要从融资上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 也将从制度建设和发展环境上给予帮助。相信随着这一系列政策的贯彻落实, 实施到位, 困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定会得到破解。

参考文献

[1].何雯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商业研究, 2003, (20) .

[2].黄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08, (12) .

[3].王颖, 孟康.浅谈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及其对策[J].时代报告, 2011, (8) .

[4].唐新贵, 冯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创新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 2006, (8) .

[5].尹晓冰, 冯景雯.中小企业困难:根本原因和现实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 2003, (3) .

篇4: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对策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 融资困境 成因 对策

据统计资料,我国非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数量目前已经超过了15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7%左右,几乎涵盖了生产、服务领域的各个行业,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到了75%和50%,提供了大约四分之三还要多的城镇就业机会。中小型企业不但在市场活跃度、就业面广度、技术创新深度及出口创汇增长度等诸多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拉动竞争机会均等、增强合理分配经济资源的活力上,没有人再会质疑它们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经济日益活跃的助推器。

然而,目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制约中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因素依然不少,最为突出、最为核心的问题是融资困难,不着手解决中小型微型企业资金不足、资金周转贫乏的问题,强调促进中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上台阶将是一句空话。由于资金短缺,部分企业陷入难以维计,设备更新、技术创新等更是束手无策,只有在解决资金融资畅通的前提下,才有可能逐步突破,寻求发展。

一、中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权威调研数据显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2012年2月发布中国企业家系统调查结果,认为难以从银行得到贷款:中型企业为74.7%,小型企业为82%。认为从银行贷款“有难度、比较难、非常难”选项中,中型企业回答为30.7%、19.9%、17.4%,小型企业回答为28.8%、27.9%、25.3%。另外据统计,占企业数总量0.5%的大型企业实质拥有55%以上贷款份额,并且只升不降,近九成的中小型企业贷款份额不足20%。又过一年多了,这一调研结论虽有所改观,但仍不十分明显,即大格局没有太多变化。

我国中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小型微型企业本身在创业阶段与发展阶段存在许多先天性不足,随之在企业管理和经营中留下了先天性的缺陷。加上我国的融资服务体系尚未有一系列针对性很强、措施得当、创新服务模式的配套政策出台,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相关政策不到位,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理念跟不上,加上市场经济需求等综合性因素叠加而成。

(一)融资难的影响因素

1、生存周期。产品周期或新产品研发周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对于始终在挣扎中求发展,想突围的中小型微型企业更是如此。产品周期即为中小型微型企业的生命周期,是直接、直观衡量和评估企业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数。据权威数据调查,中小型企业5年将大量更替或淘汰,且高达70%的淘汰率,折射出中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稳定性差的特点。就这两点,任何一家银行在贷款操作时,都会慎之又慎。

2、“亚健康”状态。根据2009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报告评价,全国中小型企业平均健康指数为6.57分(满分10分),诊断称为“亚健康”状态不为过分。事隔3年多,客观上部分中型企业向前发展,扩充或步入大型企业。中小型微型企业总数量是动态指数,有进有出,总趋势升多降少。通过这几年综合治理、管理改善,但总体上还不能有足够理由或有足够数据来判定为健康指数。

3、“草根”管理。中小型微型企业管理存在法人治理框架不完善、不健全,普遍内控机制不尽合理,企业管理和经营水平低下,习惯于传统型、家族型、家庭型的管理模式,体现是“家长”式、“武断”式管理作风和办事风格。大多数企业还未涉及或谈不上推行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

4、信用薄弱。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融资的核心环节,是必须现场查看和账本查阅企业财务管理现况,核实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会计科目的完整性、资金管理与运行状态。相当部分中小型微型企业财务是传统型、家族型,甚至有的企业是家庭型家长式的单一管理模式。当然,其中部分企业生存、发展前景看好,也有扩张、拓展的空间,但“草根”式劣性依然存在,没有从根本上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和健全会计科目,提供规范、真实的财务报表还是一件难事。所以,要重视对企业信用建设,一是要求企业有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的财务运作,会计科目清晰;二是要体现法人诚信记录。假设连最基本的、最起码的信用都无法体现或提供,就严重削弱了甚至无法证实企业的诚信经营,没有难以令人信服的法人信用度,企业融资能力必然受阻。

5、管理粗放。一是缺乏法人治理。中小型微型企业明显存在法人治理不健全、不完善,尤其小型微型企业更加突出,不少是家族型、家庭型企业,其管理方式是独裁型、家长型模式,管理手段和方式单一、粗放;二是股权结构单一。企业的股权构成不清晰,产权不清晰,无法得到金融有效扶植,导致企业发展缓慢,几经折腾企业稳定性减弱;三是交叉经营模式。中小型微型企业中采用家庭型、家族型生产和经营,或者部分企业产权和经营又渗透上合伙经营方式,其产权结构与关系模糊,且理不清,说不清楚。在扩展、扩张上带来自身上的先天性发展阻力,这样企业管理水平在诊断“亚健康”层面上,而实际情况还显得更“虚弱”,几乎属于“带病”管理,“带病”运行。

6、抵押缺乏。中小型微型企业融资的担保条件,一是常常受限于先天性缺陷或“病根”存在,发展规模受限;二是可供评估的固定资产比重偏小偏低;三是部分企业地处偏远,其资产的流动性偏弱,可置换、可转让性偏差;四是能完全符合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要求的有效抵押物明显缺乏。

7、担保缺位。就目前能为中小型微型企业担保的机构不多,也不普及,并没有形成金融全方位服务的大气候。绝大多数企业存在担保难,可抵押物又难于出手,作为大型企业来说,一般不愿意为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提供实责担保。

(二)融资难的门槛endprint

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在融资贷款操作中“审了又审、看了又看、比了又比、慎之又慎”,经常是“争大弃小”,这是银行家本能反应,无可指责。但仔细研究、换位思考,应属于一种很“无奈”的抉择。讨论中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的成因,所分析的见解恰恰都是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的眼里所紧盯的主要方向、主要审题,甚至各专业银行毫不客气将其一一“对号入座”,对号分析,逐一解剖、逐点判定。这样,谨慎的琢磨分析得出结论,应属于比较客观、中肯的意见。

1、企业发展前景。中小型微型企业在市场经济运作中,生命力如何、生命周期多长、企业前景展望且价值估值多少、现有产品销路前景、市场占有率和客户分布状态,通过这些综合数据评估归纳后,就得出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测试结论。

2、规范的财务运作。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通常要求精细化、规范化的财务报表,且符合会计科目要求等,这多数恰是中小型微型企业财务管理和企业运行中的硬伤。因为资金紧缺是生存发展的“瓶颈”,有时出现难于维计,为了企业正常运转,这部分企业就铤而走险向民间借高利贷。现实一点看,这部分企业有时无法一切都按“条条框框”办事,他们要真实面对生存,现实面对困难。这与规范地推行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相差甚远,与现代管理模式的商业银行日趋要求的法规化、规范化、精细化财务管理之间存在莫大的差距。

3、资产拥有能力。中小型微型企业都要有一定规模、一定程度上的资产积累。多数企业拥有的资产总量无法达到专业银行在传统上对公授信的准入门槛。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受限于融资难的最大困惑所在。

4、专项服务缺失。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处在不断完善,不断充实、不断创新阶段,金融市场体制改革也很难一蹴而就。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始终紧盯央企、国有资产控股大型企业,尤其追随股本结构完善、产权清晰的企业,非常习惯于“求大、求强、求全”。这一现象不奇怪,不只是我国商业银行特有的运作模式,也是国际银行投资家的普遍性思维惯性,是银行的天性决定的。我们只是强调和呼吁,中小型微型企业数已经占了企业的绝大多数,并且还在不断上升中,它们的生存发展直接涉及社会就业面,税收贡献率也不低,又事关社会稳定和谐等诸多因素。因此,社会舆论、新闻媒体一直呼吁,积极扶植中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关心他们生存和发展的质量,这也引起各级政府的关注。但从全国银行业看,没有成立针对性、专项性的商业银行或基金组织,出台能为中小型微型企业贷款服务的整套设计和配套政策,仅有少量商业银行有处于试验试点阶段的安排,如果商业银行积极性高一点就多做一点业务,热情不高的宁可少做少碰,有的个别银行则选择放弃。就目前状况看,金融体制改革还不是很到位,全方位服务于中小型微型企业金融项目、金融产品是明显的缺失、缺位。

5、追求最大利润。中小型微型企业贷款数量小、时效强、周转快、工作量大,与央企、大企业、大财团比,手续来往量大、繁琐,这对于银行而言贷款平均成本高、数量小、风险高,且稳定性差。那么,由于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不断追寻利润的最大化,所以常常戴着“有色”墨镜看企业是正常的事。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及中央银行一定要做到,特别要为中小型微型企业设立贷款指标,有独特的监管指标、监控模式,要有专门、专项的设计和配套政策,专用指标用之专项扶持。只有不能缺位的政府政令以及进一步完善、健全的一整套专门扶持中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来保驾护航,才能使广大中小型微型企业在市场经济搏杀中,再不会被“卡死”、“淹死”。

二、当前市场呼唤金融生态环境

当前市场经济一直呼唤金融系统在良性、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发挥更好、更大、更突出的作用。在这大背景下,商业银行传统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受到空前的挑战。

(一)银行经营环境严峻

也许不少业内人还没察觉,银行业经营环境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这主要有:

1、资本约束严格化。经济资本管理已被推广应用到我国商业银行,对各银行的经营模式和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资本约束限定。一是随着资本监管条例和标准日趋严格,不再可能出现过去承载特大型客户或大型客户的巨资融资需求;二是中央调控,逐步限制各地方债发行量和融资平台,彻底改变原来这类客户群工程项目和资金需求,商业银行原来所依赖的这一经营方向,至关重要客户群彻底化解了、改变了;三是房地产开发、城镇基础设施改、扩建等项目,融资规模动辄成百上千亿,原来客户和项目对商业银行意义大,在受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严格限制,且经济资本系数较高,经济资本占用额大,贷款期限长,资本回报率相应比以前偏低;其次,“金融脱媒”加快。我国“金融脱媒”加快总趋势已不可逆转,明显受到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资本市场融资方式的冲击,迫使调整商业银行经营方式;第三,客户群体质量下降。所有专业银行客户群体数量和质量难免逐年逐步下降,这也是不可避免的,随之带来的是风险加剧;第四,来自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冲击。一旦激发广大投资者的信心,社会直接融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逐一替代了原来商业银行核心客户的优质资产,而优质企业流动资金或需求资金已绕开了原来的银行系统,这彻底动摇了银企间的“铁交椅”,并带头砸掉银行的“铁饭碗”是不争的事实;第五,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崛起,有相当惊人的资产规模,具备调配能力,其发展趋势有增无减,直接冲击对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贷款结构的稳定性,逐步替代银行融资数量的计划安排,来自这部分财团型企业的冲击是致命的。

2、利率市场化压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国际金融大背景下的总趋势,中央银行只对利率进行宏观掌控,将分步扩大贷款利率的弹性空间,这就从根本上颠覆商业银行现有的盈利模式,中小银行实际利润率会下降更多。通过银行之间比价轮动,自然形成多层次的利率级差,以规模扩张、业务范围的大小决胜负。

3、促使战略调整。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单纯依靠“大财团、大客户、大项目”的盈利模式已受到冲击和挑战,必须转轨向市场有相当空间、相当潜力需求的中小型微型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用不了太长时间,商业银行将从根本上扭转原来对这层面的市场不感兴趣或视而不见的传统偏见。现在乃至今后,商业银行可能就得主动去靠近、去发掘这一市场需求量,这是我国金融改革方向的大势所趋,是大战略上的转移与抉择的时候。endprint

(二)提供全方位融资服务

我国资本市场正朝着逐步完善,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多方位去满足广大投资者需求的方向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的决策必须对客户群结构做出战略性、方向性大调整,在银企博弈中要认真思考金融服务的全方位战略和战术,那种“不愁没米下锅”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商业银行要改变“坐、等、靠”客户主动上门的习惯做法。要彻底扭转、打破传统业务旧模式,推行全方位服务于中小型企业群体。应积极倡导走出去、蹲基层、找对“户”、开“闸门”,进而不断扩大经营范围,满足市场空间广阔的中小型微型企业市场业务需求。

市场的需求就是金融业服务的对象。特别,针对中小型微型企业需求期限短、规模小、频率高、时间急、分布散、风险大的特点,商业银行如何面对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能主动服务于有急切资金需求的客户大群体。近几年,中国银行福建分行曾试点“典石通宝”、“木艺通宝”等创新产品,根据地理、经济区域的特色、特点,针对企业具体产品特征,设计适应性强、针对性强又有产品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受到客户群体的好评,助推了区域经济腾飞,得到当地政府的肯定。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义乌通宝”产品很有代表性,非常生动有效地解决义乌商户遭遇融资难问题,使义乌货郎的“小买卖”转变为举世闻名的“大市场”,体现了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由“官风”、“官商”、“官企”服务转变为“民风”、“民商”、“民企”服务。这些金融改革启迪我们,若再不积极开拓市场空间,再不努力挖掘金融新产品,将被日益发展的资本市场所围困、所困惑。

(三)注重全新金融实践

中国改革开放前,国外学者将企业管理工程理论广泛地推广于现代金融银行,提出了银行流程再造概念,即在为获取管理成本、质量、效能等引入银行业考核机制,以流程为核心进行根本性变革,这对大胆地改革我国传统银行管理模式,是一大冲击、一大促进。

虽然,我国金融银行业绝大部分推行了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但对“信贷工厂”模式的推广还处于试验阶段,不少人对新型管理模式持有偏见,总是对金融市场出现新鲜事物理解慢、反应迟钝,观望情绪浓厚,直呼对银行实施中小型微型企业业务的规模化、精细化、流程化的类似“工厂车间”的操作模块看不懂,对开拓信贷业务的“蓝海领域”更是有忧虑。当今金融市场一定要彻底摆脱现代化金融银行业传统的、沿袭的经营管理模式,金融产品导向必须向客户导向转轨,这才是唯一出路。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 五年来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情况与2008年工作重点[J].中小企业简报,2008(1)

[2]周天勇. 中国究竟有多少中小企业[N].中华工商时报,2003—10—14

[3]池仁勇.2005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综述[J].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年鉴,2006

[4]广东省中小企业局课题组.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调研报告[J].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年鉴,2006

[5]王永鸿.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国际启示[J]. 大经贸,2006(6)

[6]申义,糜仲春. 中小企业融资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7]徐洪水,金融缺口和交易成本最小化: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成因与政策路径[J]. 金融研究,2001(11)

[8]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课题组.关于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体系的研究[J].金融论坛,2003(12)

篇5: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对策

形 式:

层 次:

年 级: 专 业: 会计 姓 名:

一、题目: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二、设计要求(包括原始数据和主要指标):

1、确定论文题目,拟定论文写作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和开题申请表;

2、查阅整理文献资料,完成文献综述和外文文献翻译工作;

3、查找和整理所选领域的各种相关数据和资料;

4、选取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

5、按照《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基本规范》完成论文初稿,最终修改定稿。

指导老师:

三、设计说明(论文)内容:

第一部分(引言)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外研究现状,给出主要研

究内容。

第二部分(第一章)介绍相关概念及理论的发展。

第三部分(第二章)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案例分析。第四部分(第三章)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第五部分(第四章)给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对策建议 第六部分(总结)对全文进行总结。

本文采用文献归纳法、案例研究法与定性分析,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先阐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再根据案例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从而指出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四、参考文献:

[1] 杨洁:金融危机下外向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评论推荐[J].财经界,2010:99-100 [2] 丁辰, 张宏梅, 赵华, 王逸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路径选择评论推荐[J].

篇6: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与对策

内容摘要:我国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存在企业本身﹑金融机制﹑政府三个层面的原因,为此要制定相应的治理对策:企业要加快发展,切实提高盈利能力,增强自身信用观念,努力拓展融资渠道和方式;金融机构要解放思想积极创新,逐步消除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抑制,建立多层次的信用担保制度;政府要完善政策法律法规,加大对企业制度支持和金融扶持力度。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问题 信用探析 政府机制

一、认识中小企业融资及其现状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的界定通常分为定量界定和定性界定两种方法。定量界定涉及的指标主要有以下三类,即雇用人数﹑资本规模和年均经营额。在欧美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通常是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在这些国家的定性分析一般包括中小企业的三个核心特点:一是企业的独立所有;二是企业的自主经营;三是企业只有较小的市场份额,不具有垄断的嫌疑。明确中小企业的界定方法,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一般原因。

(二)中小企业的融资

中小企业的融资包含以下两层含义,即中小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其中融资方式又涉及融资渠道和融资体制的问题。

1、融资能力

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形成需要具备诸多的条件和因素,主要有企业的资产规模﹑风险﹑进行融资的相关知识和信息﹑信用程度﹑企业未来成长的期望等。企业资产规模包括实物资产﹑金融资产以及人力资本,一般来说企业资产规模与其融资能力正相关,企业资产规摸越大,融资能力越强;企业风险种类较多,诸如创业风险、授权风险、领导风险、持续经营风险等等。风险越大,机会成本也越大,资本收益率随之下降,风险的增加往往导致外部对企业的投资减少,因此企业风险与其融资能力成负相关;后面三项均与企业融资能力正相关,不赘述。讨论以上诸因素与融资能力之间的关系,可以明确中小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提高自身融资能力,从而突破融资困难的约束。

2、融资方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结起来就是两种方式: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如发行股票﹑债券,或者接受企业外部的直接投资;间接融资,如从金融机构或政府获得贷款,中国目前的中小企业大多采用此方式。融资方式所

1涉及的各个市场主体和政府机构的有机结合便成了融资渠道,畅通的融资渠道是中小企业顺利融资的有力保证,而融资渠道的通畅需要以健全的融资体制作依托。因此,在讨论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时,就不得不考虑融资体制。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在我国已相当严重,对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组建民生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鼓励和支持国有大型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和风险投资系统等。目前,融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银行和民生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小,期限短

2、担保公司和各类基金杯水车薪

3、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大门基本对中小企业是关闭的二、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深层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决不是单独哪个方面的问题,而是企业自身融资能力有限、金融体制不完善、政府制度供给及金融扶持不足等微观和宏观约束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从企业﹑金融机制﹑政府三个层面来探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企业层面

中小企业自身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其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客观上中小企业有许多弱点,增加了融资难度,主观上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是造成其融资难的重要原因,总体来说分为以下几点:

1、经营风险大。

2、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观念淡薄。

3、中小企业缺乏可抵押资产,影响间接融资。

(二)金融机制层面

1、金融抑制问题

金融的作用在于促进储蓄者的储蓄向投资者的投资转化,最终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必要条件。而在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存在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经济生活存在着过多的金融管制措施,而受到压制的金融又反过来阻滞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情况,这就是金融抑制。

金融抑制不但妨碍了金融体系自身的发展,更严重阻碍了正常的融资活动的开展。国有企业和大企业融资困难,可以依赖政府主导的信贷配给;中小企业融资无路,则往往求助于不规范的、非市场化的内源融资,又进一步强化了政府金融管制和信贷配给的决心。

结果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寸步难行,而国有企业、大企业则过度依赖银行信贷配给,造成信贷配给比例的严重失调,使两者的竞争一开始就处在不公平的起点上。

2、信用问题

现代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信用关系是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信用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3、信息不对称问题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缺乏规范的财务信息核算和披露机制,财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信息不对称”。管理水平低下是目前中小企业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财务管理水平低,报表帐册不全,内控制度不严,财务信息失真严重,信息披露意识极差,使金融机构无法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三)政府层面

政府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到底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不可能是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利用国家信用“代而行之”,市场经济里政府对企业主要起引导作用。当然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无疑是极其必要的,首先应该是制度供给,然后还要有一定的金融扶持。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表明,经济制度对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路径往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诺斯)。这篇论文讲的制度供给主要是法律制度供给,包括政府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等。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希望从法律上对中小企业提供保障,为中小企业的融资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提供制度保障。

1、融资问题的法律实质是信用问题

金融,或者说融资问题,其法律本质是一个信用和产权问题。信用,前面已经提到,就是有保障的借贷关系,它包括以回收本息为条件的付出和以归还为义务的收入。信用得以维系的关键条件是法律而非道德或其他。不维系信用,债权人就没有利益保障,他决不愿意发生资金使用权的让渡或转移,也就不会有融资活动。不保护信用,也就消灭了融资活动。要顺利开展融资活动,先决条件就是保护信用。

2、信用的维系主要依靠制度供给

建立信用制度从而确保信用得以维系的立法和法律执行活动绝非是民间的市场行为,只有而且也只能依靠政府的强制力来提供。因为,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理所当然应该有立法机关、政府和司法体系给予提供,而且是强制的提供而非自愿的提供。

和国外相比,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还远远不如。根据国外经验,政府对企业的金融扶持一般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

第二,设立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政府专项基金

三、多方努力整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目前的情况是:首先政府付出了不少财力,其次银行左右为难,再次中小企业并没有得到太多好处,反而形成恶性竞争。可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对比其原因,我们同样需要从企业本身﹑金融机制和政府三方面着手整合解决。

(一)企业层面

1、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关键还在于中小企业本身

首先,中小企业要想方设法扩大人力资本以克服中小企业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不足。其次,中小企业要想取得银行的支持,一方面固然必须解决好自身的发展问题,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还款能力;另一方面还必须牢固树立借债必还的思想,增强自身的信用观念,建立完整的信用体系。

2、努力拓展融资渠道,开辟融资新方式

中小企业在充分利用传统渠道﹑方式的同时,要努力拓展融资视野,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在融资渠道方面,企业既要依靠银行资金,而且还要利用好非银行资金,甚至大胆采用采取成本相对较高的私募基金和个人闲散资金。在融资方式方面,企业也要大胆开辟新途径,比如可以采用典当和商品融资新方式。其中所谓典当就是将企业暂时不用的物品到有资金的银行机构﹑非银行机构﹑团体和个人进行质押,到期赎回的方式;所谓商品贸易融资就是给基础商品的贸易提供金融服务,通过这种服务向商品生产企业或者消费者融通资金的新型融资方式。

(二)金融机制层面

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消除金融抑制

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要进一步将已出台的支持中小企业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另外还要加快金融创新。

2、尽快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多层次﹑多渠道的信用担保制度及机构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的主要现实障碍在于中小企业在贷款担保方面缺乏制度性保障,而信用担保制度是提高中小企业融资信誉度的有效方式,也是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政府机制层面

1、加强政府的制度支持力度

主要是加强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法力”力度。要加强中小企业经营和融资的法

律法规建设,改善企业融资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

2、扩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

首先,中国人民银行应大力发展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以援助中小企业。其次,政府应适时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项基金贷款。此外,政府还应鼓励设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基金,多渠道﹑多形式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范围。

四、结论

总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工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中小企业自身,金融机制,政府。核心部分在于中小企业自身能力提升,基础部分则在于金融机制的改进配合相适应和政府积极且恰当的引导和支持。而信用问题始终贯穿于这三个方面,是它们的交集。解决这一课题,不仅仅是资金量上的支持,更要提高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和信誉度;注重金融体制创新,消除金融抑制;改善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职能,加强制度供给和金融扶持,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这些都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何雯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治理对策》,商业研究,2003年2月

2、王婷,《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企业研究,2009年6月

3、李宝鸣,《中小企业融资难隐含利益交叉》,经营管理者,2005第22期

4、李伟,《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4月

篇7: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对策

中小企业是指规模较小或处于创立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企业。当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国有大型企业逐步淡出,成长性强、机制灵活的中小企业顺理成章地步入前台,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领头羊,对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方便人民生活、推进技术进步和保障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积淀的历史问题与现实矛

盾错综交杂,使融资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最大瓶颈,也成为我们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资金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稳定的融资渠道是保障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重要前提条件。资金匮乏和融资渠道单

一、不畅,是当前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窘境。

1、贷款效益较差。贷款的中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不高,以亏损者居多;企业产品积压及材料筹备负担较重,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大、速动比率较小,资金流动乏力;许多企业资产状况不良,包袱沉重,流动比率相对较低,短期偿债能力弱。

2、贷款结构不尽合理。2003年,国有及集体中小企业贷款户数、余额分别占统计样本总额的62和83,而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等其它所有制企业仅分别占38和

17。贷款明显向国有及集体中小企业倾斜,其他企业贷款不足。

3、贷款增量明显不足。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情况复杂,银行现行信贷管理体制远远滞后于中小企业发展,造成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使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难以申请到银行贷款,出现所获银行贷款增量趋缓的局面。

4、直接融资难度较大。国内货币市场不发达,资本市场尚处逐步成熟阶段,中小企业从证券市场获得资金的可能性很小,外部融资还主要依赖银行贷款,在发达城市上海的中小企业外部融资中,银行贷款融资占73,而有价证券融资只占2。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成因

之所以形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与金融体制、政策导向、外部环境的制约密切相关。多种因素交织作用,致使中小企业倍受资金短缺煎熬。

1、中小企业规模小、效益不稳定,难以形成对信贷资金的吸附力。商业银行为防范金融风险,加强了内部监管,严格限制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致使信用贷款数量大幅缩水。中小企业短期贷款行为多、贷款金额相对较小,调查、评估、监督等贷款发放程序、经办环节与大企业大致相同,导致施贷银行经营成本和监督费用上升、既得效益较低,银行从自身“经济性”角度出发,不愿为其贷款。

2、中小企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抗风险能力不强。多数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产权制度不合理,财务制度不完善;产品开发和市场研究缺乏科学依据,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企业一旦遇到市场波动,金融部门将承担较大贷款风险;少数中小企业诚信度不高,逃、废银行贷款现象较为严重,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查、发放较为严格和慎重。

3、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影响信贷投入。中小企业可抵押物较少,且折扣率较高,平均高达46.7,高于国有企业20多个百分点。评估登记部门分散、手续繁琐、收费高,企业办理一笔抵押贷款,须经工商、房产部门评估登记,并到法律公证处公证,由此导致贷款费用较高,中小企业难以负担。

4、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缺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在政策制定和资金运作中,政府将关注的集点和扶持的重点过多向牵动力较强的大型企业倾斜,对分散、弱小、创税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有所忽视,更缺少对中小企业融通资金的相应优惠政策;在发展直接融资、培植资本市场时也相应忽视了中小企业的需要,在中小企业立法、培育中小企业支持服务体

系方面仍显不够。

5、启动民资的机制尚不健全,中小企业难以通过民间渠道融通资金。因为国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得不从非正式的金融市场上寻找融资渠道,把申请借贷的方向转向民间投资者。但由于缺少法律和制度的规范,民间高利贷等违法活动相当普遍,中小企业很难以合理的利率融得资金。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其进一步做大做强,必须从解决制约发展的症结入手,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创新金融制度,完善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政策扶持和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创业添注生机和活力。

一是实施区域信贷扶持政策。在切实防范风险前提下,选准信贷支持重点,积极扶持信誉观念强、经营管理规范、风险度低的中小企业走产业化发展之路。重点支持科技型、农产品深加工型、出口创汇型中小企业,加速培育优质客户,促进中小企业向“高”、“精”、“尖”、“专”方向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将银、政、企合作拓展到中小企业领域,建立金融机构与 贷环境。完善人民银行再贷款调控和利率调控手续,在信贷政策上对中小企业给予倾斜。对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确有资金需求的银行、信用社,由人民银行在再贷款方面予以支持。实行央行再贴现与支持中小企业贷款比例挂钩、多贷多贴,帮助银行、信用社培育新的优良客户群体。灵活运行利率手段体现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对利用再贷款、再贴现增加的贷款

投放,其利率可适当优惠。鼓励银行、信用社选择一批产品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提供专项、贴息等多种形式的优惠贷款。

二是构建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体系。引导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信贷管理运作机制,特别是授权授信方式,适当下放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降低对基层行的贷款限制,制定简捷高效的贷款管理程序。倡导商业银行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部,积极、有效地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业务。在全力开展信贷支持基础上,利用银行点多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在结算、汇兑及财务管理、咨询评估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对中小企业推广使用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办理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业务,支持企业扩大票据融资。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办法,减少对企业报表的过分依赖,突出实地检查,实事求是地评价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并根据企业经营者素质、风险保障能力、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及信用记录、发展前景等指标,综合评定信用等级,作为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决策和重点扶持的依据。

三是建立完善贷款担保机制。由地方政府积极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加速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制。探索组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由政府牵头并出资成立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按照“企业化管理、商业化运作”模式,支持发展与防范风险、政府扶持与市场操作、开展担保与提高信用相结合,为中小企业小额、短期、急需贷款提供担保。建立信贷担保基金,资金可由地方财政拨款、中小企业出资以入股形式筹集,采取会员制管理;为进一步扩大资金来源,政府可出面进行担保,允许基金向外发行债券;遵循市场原则规范运作担保基金,确保担保基金充分发挥作用。选择合适的贷款担保方式,积极运用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方式,或运用企业互保、联保、贷款保险等形式,优化担保结构,多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问题。

四是培育、优化信用环境。由地方政府协调经济管理、司法、新闻宣传和金融等部门,扎实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教育和引导企业树立信用意识,强化信用文化建设,重诺守信,规范改制,坚决制止和依法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增大违约成本,全力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为顺利开展融资奠定基础。政府组织、银行参

篇8: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对策

(一) 企业内部环境制约因素

1.中小企业存在很高的经营风险。我国多数小微企业成立时间短、规模小, 自有资金较少, 积累又有限, 抵御风险的能力极其薄弱。加之当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环境, 使得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很大, 随时有倒闭的可能。因此, 很少有银行等金融机构愿意把款借给企业使用。

2.中小企业资产规模有限。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和实力小, 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贷款上往往又偏重资产抵押。随着金融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 银行在商业化经营管理制度的约束下为了降低贷款风险, 一般要求贷款企业提供连带担保或资产抵押, 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条件则更为严格。由于中小企业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 因此大多数企业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 寻求贷款非常困难。

3.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 管理模式落后。由于企业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的缺失和运作不规范, 缺乏足够的经财务审计部门承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连续的经营业绩。由于财务管理混乱, 决策方法不科学, 令银行与企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企业为了获取贷款, 往往瞒报财务数据, 致使银行不能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很难放心给企业贷款。同时, 由于企业管理者素质的良莠不齐, 规避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 更是令银行为了降低信贷风险而审慎地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二) 外部环境制约因素

1.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 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小。由于证券市场设置的门槛高使中小企业无法进入, 因此, 中小企业从证券市场融资就非常困难。政府扶持政策少, 未为中小企业的贷款进行担保、保险的建立专门机构, 这在客观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同时, 我国的金融体系尚不健全。当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建设与中小企业的现实发展还远不相符, 国有大型银行在融资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他们往往把融资重点放在大型企业上, 缺乏相当数量的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专门性银行或融资机构, 金融体系的不健全是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另外, 近几年, 为了整顿金融秩序,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国家关闭了一批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基层小金融机构, 这使得中小企业原有的一些融资渠道不复存在, 更加导致中小企业贷款无门。

2.法律法规缺失, 金融体制滞后。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为本国中小企业提供众多的融资优惠政策比较, 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紧缩政策都不利于中小企业顺利的获取所需要的资金。同时保护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存在着缺失问题, 虽然国家也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等, 但在具体执行时很难被真正有效贯彻和落实, 法律和体制上的缺失和滞后都使得中小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二、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提高企业的融资水平

(一) 政府要积极推进经济改革, 给予中小企业各种政策支持

现阶段, 要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没有政府的有效参与是不行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中小企业在金融系统中的劣势地位越加明显, 这就促使政府要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给予积极的扶持。首先, 税收优惠政策。这是最直接的资金援助方式, 政府可利用降低税率, 税收减免, 提高税收起征点和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等方法对中小企业给予金融支持。另外, 国家税务部门可以通过放宽和简化纳税程序, 对企业的部分经营行为给予税收优惠, 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以及取消不合理收费方式。其次, 政府财政补贴方式。政府可采取就业补贴、研究与开发补贴、出口补贴等形式对中小企业给予金融支持。最后是设立各种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基金, 通过政府的财政拨款或企业缴纳一定的保证金的形式, 对创业、技术更新改造、风险投资等有融资需求的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和信用担保。经过政府的积极干预, 可以最大限度地给中小企业减负, 使他们在发展中能够积累到更多的资金。

(二) 加快银行等金融系统改革, 改善和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 建立专门的金融机构或在金融机构中设立专门的融资服务部门。发展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机构, 加快公有制金融机构的发展, 如可组建政策性和商业性的中小企业银行, 主要解决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对中长期贷款的需求, 对需要扶持的中小企业发放免息、贴息和低息贷款, 专门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相比, 地区性的中小金融机构有自身的优势, 为了生存和发展, 它们的经营方式更为灵活, 通过积极的市场竞争追寻利益的最大化, 在自有资金和实力上考虑, 也更愿意与中小企业开展业务, 积极推出各种适合中小的融资产品。

(三) 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信用担保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抵押难的有效方式, 我国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特点, 建立和完善担保体系。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担保, 成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 应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 从市场准入、税收、资信共享等方面提供支持。另外, 要建立再担保机构, 降低担保机构的风险。担保是一项高风险事业, 如果仅靠担保机构自身的资金实力, 是很难实现持续经营的。因此, 可以组建全国范围和省内范围的两级再担保机构, 与直接面向中小企业各种形式的担保机构一起形成担保体系, 来共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 将我国的信用担保制度和社会服务体系相结合, 全方位地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政府应积极引导和帮扶这些信用担保机构, 这些机构能够顺利地从社会上募集资金, 增强资本实力, 通过资源整合进行多元化的投资, 确保这些机构可延续的发展下去。

(四)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目前, 我国的企业立法和有关政策是按照所有制的性质来制定的, 尤其在与融资有关的立法和政策上一直是严重向国有大企业倾斜。因此, 使得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与大企业处在不同的竞争起跑线上, 这很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在法律法规层面帮扶中小企业, 通过完善法律体系来保护中小企业在法治的轨道上顺利前进, 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通过专门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来执行, 依靠法律的手段将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三方的责任、业务、融资方法和保障措施进行规范, 才能更好地为中小企业融资保驾护航。

(五) 加强内部管理, 全方位提高中小企业综合素质

1.制定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强化内部管理。良好的内部管理, 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要加强人财物、供产销各个环节的管理,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尽快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在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中, 经营规模指标占有相当高的权重, 这使得经营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在信用评级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 应更加重视企业经营效益, 改善企业信用评级中的评定标准等级。

3.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水平。企业管理者应提升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 在企业内实行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同时, 要大力引进优秀管理人才和先进技术。要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合法经营, 规范管理, 引进优秀人才, 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来管理企业, 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总之, 中小企业只有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 才能在资本市场上成功地进行融资活动, 进而发展壮大。

上一篇:幸福吉祥的元旦祝福语下一篇:节省节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