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中小企业集群

2024-05-19

县域中小企业集群(精选九篇)

县域中小企业集群 篇1

一、中小企业集群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能力

根据A·马歇尔的观点, 集聚现象是“滚雪球效应”的产物, 不断增加的经济行为人愿意聚集起来以获得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因此, 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的内在驱动力在于企业对这种聚集经济效益的追求。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提高了群内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而在影响县域经济竞争力因素中, 企业竞争力处于核心地位。根据数据显示, 一个城市价值的大小最终的决定因素取决于这个城市的企业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包括发展能力、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单个中小企业受资金、人才、管理、经验的限制, 难以与世界强势经济竞争。通过集群获得的规模经济和低交易费用, 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有利于县域中小企业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同时, 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可以使企业利用地理空间上的接近性, 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一体化生产、销售, 以其“柔性生产体系”满足市场个性和多样化的需求, 以集群这个整体的合力切入到全球生产链。这就是波特“钻石结构”的力量。集群内部通过专业化分工, 可以整合企业内外资源, 获得规模经济, 使平均成本得到明显降低。垂直一体化降低物流成本, 信息流动效应降低信息成本, 企业集聚降低交易成本, 人才集聚效应降低人才搜寻成本, 集群还极大提高了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间存在着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关系, 它有利于信息的集中、传递和扩散, 有利于经验、技巧的相互学习, 能激发企业的创新。企业的技术知识往往是隐性的,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的非正式交流获得。研究成果表明, 科学家40%的知识是通过非正式交流得到, 工程师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得的知识则高达6 0%以上。

二、影响县域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

企业集群作为一种地方根植性网络组织表现出很强的创新优势与竞争能力, 并成为许多企业制定企业战略的分析工具。在我国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历程中, 可以看到虽然企业之间逐步形成了纵向专业化市场分工, 产生了内部专业市场和各种专业村、专业镇, 集群内部的激烈竞争导致企业生产效率的迅速提高, 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影响县域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在集群中企业数量稀少, 规模较小, 档次较低, 布局分散, 不能形成上下游整合的企业集群发挥集群效应;第二, 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研发投入少, 产品的科技含量低, 附加价值低, 很少进行产品的研究开发。企业间的互相抄袭, 模仿者往往用偷工减料的方法来降低成本, 加之省掉了产品开发费用, 造成了不平等竞争。第三, 特色不明显, 与当地特色资源 (自然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人力资源等) 的结合不紧密甚至没有结合, 严重脱离农民与当地资源现象严重, 竞争力低下, 己很难适应目前现状。第四, 梯度转移的污染企业日益增多, 治理污染的理念或者政策不到位, 污染日益严重, 不仅破坏生态, 还危及民众的身体健康;第五, 在中小企业集群中, 低水平的重复投资较多, 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间的竞争基本上是一种无序竞争, 其程度己达白热化。企业间专业化水平和合作意识均不够高, 从而造成许多企业开工不足, 有的甚至处于一种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第六, 集群内企业发展不平衡, 企业素质普遍较低, 产业结构也不合理, 急需加快产业升级, 面临技术提升与结构性调整的繁重仟务。为此, 必须认真分析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由此可能产生的风险, 发展高素质的中小企业集群, 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三、县域经济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风险

县域经济的特殊性, 以及中小企业集群的一些特征, 使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比较特殊的风险。下面基于县域经济的特殊性, 以及政府在推进中小企业集群形成中的作用等, 分析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形成发展存在的主要风险:

一是人力资源风险。中小企业集群的建立需要相应的人力资源来支撑, 产业集聚需要人力资源的集聚。广大的县域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但是基本上未进行过专业技能的培训。而一个企业集群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有一定技能的熟练工人。

二是集而不聚风险。县域政府制定优惠政策,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趋利的企业很快聚集起来。聚集很多企业, 一方面显得优惠政策与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 另一方面也使工业园区显得很有人气。但是, 迅速集聚的企业处于不同产业, 行业分散, 与其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未进入园区, 与企业运行相关的产业链不能形成, 企业的产供销容易脱节。企业之间的协调, 使企业在储存、运输、人力资源等方面的运营成本上升, 达不到产业集聚的集群效应。由于集而不聚, 加大了企业向己形成集群的区域流动或者流动到正在形成集群的区域的概率。

三是环境污染风险。“污染的梯度转移”理论说明, 污染型企业逐步从东部向西部、从城市向农村、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 这使得县域经济在引资的过程中经常遭遇污染型企业转移的风险。污染型企业不仅威胁甚至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危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减缓甚至阻碍其他企业在当地的投资发展, 危害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

四是产业链的风险。经济高速增长容易造成企业原材料、燃料供应出现短缺, 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而经济萧条会使产品库存成本的上升。目前, 我国大多数企业集群所进入的市场是轻纺工业, 这些工业本身链条不长, 企业的生产往往由集中于这些产业链的某些环节, 尤其是终端产品生产商, 同类产品的市场细分特征不明显, 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缺乏产业链的有机配套, 实际上大部分是产业扎堆, 没有真正形成企业集群。

五是地域根植性风险。社会网络理论认为, 经济行为根植 (或嵌入) 在社会关系之中对经济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Uzzi认为, 根植性的功能包括信任、细密信息传递、集体解决问题等方面。集群内大量企业通过根植性关系交织成网络, 在这种内聚性网络中, 维系集群系统的力量不但是经济利益和交易, 还包括企业主之间的私人关系, 这势必增加外部企业进入集群, 以及群内企业退出的成本。

四、县域中小企业集群风险预警的具体对策措施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 县域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存在较多问题, 面临多种风险, 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来理顺, 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鉴于此, 笔者结合县域经济的特点, 提出应对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的具体对策措施, 以达到预防风险目的, 促进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健康发展, 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层次。

一是提高当地劳动者素质。有针对性地培养中小企业集群需要的相关劳动力, 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 吸引企业与缓解就业并进。政府通过相关机构举办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班 (可以免费或者低费用) , 大量培训当地农民, 提高他们相应的职业技能, 为入园与即将入园的企业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做到一举两得, 既为企业服务, 又能够解决当地的剩余劳动力。

二是增强地方的综合实力。提升地方的综合实力, 从人力资源提高、产业链完善、政府服务水平提升与基础设施拓展等诸多方面入手, 推进当地经济环境、人文环境, 以及工业园区与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

三是严格控制梯度转移污染企业在当地的开办与运作后的管理, 特别对可能严重污染环境的中小企业集群从引资开始到其开办、运营的全过程实施严格的监管。县域经济己经成为污染梯度转移的重灾区, 地方政府, 以及上一级政府需要严格把关控制污染企业。现在的污染很多是可控的, 但是需要大量的资金与高端的技术, 而逐利的企业看重县域的重要原因是政府及民间的控制力比较弱、优惠政策很多, 以及对污染等方面的监控比较薄弱等, 他们就努力钻政策的空子甚至游走政策的边缘。

四是构建完善的产业链, 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产业链的形成需要时间, 也需要政府着力解决。对于上游或下游企业, 在聚集到一定程度之后它们都会自动聚集, 但在中小企业集群形成初期, 需要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 逐步完善与之配套的相关企业, 促进上下游产业集聚, 完善产业链, 降低运行成本, 加大企业对地域与产业链的依赖性, 提高企业收入, 稳定企业发展。

五是集群内的企业必须扎根于当地的社会文化, 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群内的企业创新优势存在于企业之外, 甚至产业之外, 而留驻在这些企业集聚的区域或集群企业要与其他企业一道, 与各种专业化的中介机构和地方权力机构一起, 共同关注相近产业, 结合县域经济特色, 利用环境中的各种资源, 联合产生新形式的本地化生产组织, 把合适的相关的上下游企业请进来, 用政策与发展机遇吸引企业, 增强企业信心, 稳住企业家的心, 使其植根当地, 实现多赢之目的。

构建和谐企业与工会责任探析

赵昌洲范志红胡晓红河南油田物资供销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政治命题, 也是我们党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又一重大理论创新。企业依存于社会, 社会离不开企业, 企业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企业, 工会组织承担着重要责任, 也有着广阔的工作领域及特有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笔者认为, 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积极作用, 必须紧密联系工会自身特点和工作实际, 把握定位, 突出特色, 主动承担和不断强化“三大责任”:

一、主动承担和不断强化企业工会的经济责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积极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企业工会组织的职能定位必须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着力点, 因为企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必要条件, 更是对职工群众经济权益的最大维护。为此, 在实践中, 首先, 要注重并把握新时期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经济属性和利益机制, 立足于企业党政工作的大局和工会工作的全局, 紧紧围绕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增产增效和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等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问题, 组织职工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竞赛活动。把蕴藏在职工中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出来, 促进劳动竞赛由生产向经营管理领域的转变, 由产量向利润效益方面的转变, 使企业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和尽可能少的投入, 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 在实现利润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过程中, 提高职工的经济收入, 保障职工的经济权益, 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的经济权益。

其次, 要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维护职工的生命权益。安全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更是职工的最大福利, 同时也是企业劳动竞赛的主攻方向和大有作为的战场。在开展劳动竞赛过程中, 我们要切实把握好安全生产这一关键环节, 并特别注重把危害职工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作为劳动竞赛的主要内容来抓, 以竞赛夯实企业安全基础工作, 筑牢企业安全生产防线, 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维护职工的生命权益, 实现对职工权益的最大维护, 使企业在和谐、稳定的环境中健康发展。

再次, 要创新理念, 赋予劳动竞赛新的活力。

1. 抓住三个层面。

即劳动者、管理者和监督者。要启发劳动者的觉悟, 抓住劳动者最关心而又是企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把竞赛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要把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引进竞赛, 通过有效管理, 把劳动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关心企业、搞活企业上来。同时要通过监督机制来确保竞赛活动的公平、公开、公正。

2. 把握三个结合。

对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 篇2

一、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内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理论上讲,产业集群是指相关产业在一定区域或特定地点上的集中现象,是聚集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实际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相关产业的联动,含前向和后向关联,纵向和横向关联,这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内容;二是地理上的集中,这种集中往往通过自然优势聚集力,规模经济聚集力和人文聚集力来实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不是靠单打独斗去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是组成特色产业集群,以集群的力量与大公司、大企业论短长。比如,因为有了硅谷和128公路这样的高科技信息产业集群,美国才能引领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因为有了医用手术器械产业集群,巴基斯坦才能占领世界医疗手术器械市场的20%。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在我国,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省份,依靠产业集群这种产业组织形式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浙江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据统计,至2002年底,该省已形成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519个,总产值5993亿元。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已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珠三角404个建制镇中,有四分之一的镇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这些集群企业的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一般在20%-30%,高者占50%以上。江苏省提出,将用五年时间,在全省着力培育100个产业集群。为此,江苏省政府将对现有产业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20个产业集群给予重点培育,力争到2007年,这20个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

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形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大企业的内部分工外部化,将某一特定产品的制造过程分解为众多零部件的生产环节,并分别由专业化程度高的中小企业进行生产和组装,形成完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集群整体对外相当于一个具有市场垄断能力的大企业,而集群内企业则是平等互助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外部的垄断性与内部的有效竞争并存,使产业集群产生了1+1>2的竞争优势。其竞争优势体现在:

(一)有利于节约成本。由于企业相对集中,可充分利用水、电、路、通讯服务、“三废”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使平摊到单个企业的环境成本大大节约;大量同一产业的企业共聚一处,且长期的合作使企业之间关系密切,有关市场、技术等信息在群内传播更加迅速,大大节省了企业搜索信息的时间和费用;同一产业的大量聚集往往造成原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的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文秘知音网站聚集,原材料的大批量购买使单位支出更低,并使原料和设备备件的库存降至最低;集群也往往造成大批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的聚集,大大降低了企业在招聘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工人时的搜寻费用;产业集群的企业在长期的竞争与合作中形成了一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节约了签订合同和监督合同执行的成本。

(二)有利于推进技术创新。在同一区域内存在大量的竞争对手,充分的竞争压力形成强大的创新动力,使集群内每个企业都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步伐;集群内大量的同类企业集中在一起,面对面的交流容易激发创新的灵感,有利于形成创新的网络组织和服务体系。由于一个企业只负责某一个零部件甚至是一道工序的生产,企业可以通过有限的投资,迅速实现技术创新的目标,从而提高创新效率。同时,企业聚集一地,业务联系紧,信息交流快,某一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研发了新产品、引进了先进设备、提高了管理技巧,在集群内很容易扩散,从而提高整个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有利于开拓市场。市场经济是品牌经济,品牌又分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企业的聚集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扩大在采购商和消费者中的品牌效应;大量生产同类型产品的企业同聚一地和群内企业产品的差异性及产品功能的多样性,使整个集群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配套性,有利于形成专业市场吸引客户,特别对那些采购小批量、多品种的客户吸引力更强。同时,群内企业的模仿效应,使一个企业取得的市场开拓经验,群内所有企业受益。

(四)有利于规模扩张。集群所产生的大量的、集中的市场需求,降低了设立新企业的投资风险,在集群中更容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既可不断吸引新的投资和其他生产要素进入,也使企业裂变的频率高,产业链的延长更加迅速。

二、西峡县产业现状及发展产业集群的战略意义

(一)产业现状

1、形成了明晰的特色产业。近年来,西峡县根据宏观经济走势和县域经济阶段性变化,充分发挥资源、交通、区位三大比较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了明晰的特色产业。一是农业“菌果药”三大主导产业稳步推进;二是四大工业基地初具规模,竞争优势日渐凸现;三是以“山、水、龙、园”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如火如荼。2003年,全县GDp完成了23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9.6亿元、15.4亿元和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661万元,增长22.2%;综合经济实力由1997年的全省79位前移到42位。

2、产业集群还没有真正形成。一是经济总量偏小。近年来,经过历届县领导及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虽然成绩斐然,纵向比成绩不小,但横向比差距仍很大。2002年GDp在13个县市区中占11位,比相邻的内乡、淅川分别低7亿元和5.7亿元。2003年,西峡人均GDp为7477元,仅比全市平均值6818元高659元,比全国年均值8700元低1223元,与人均3000美元的小康目标相差1.7万元。从GDp的增速看,这几年西峡县平均增速为11.5%左右,而沿海发达地区GDp增速都在15—25%之间;从地方财政收入看,西峡县2003年人均202元,但巩义是660元。二是经济结构不优。三次产业呈“二、一、三”结构,与发达社会“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相差很远。2003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7亿元、15.4亿元和9.6亿元,分别增长8.3%、15.1%和

10.1%,统计显示,一产比重偏大,三产比重过小,二产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开放程度不够。对外开放步伐不快,招商引资项目和利用外资产业几乎为空白,外资依存度低于全国、全省和全市水平,尤其是改革开放至今仍无国家投资或外地投资的生产性项目落户西峡。经济总量不高,产业结构不优,外资依存度偏低等诸多因素,致使各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度不高,核心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区域竞争优势不明显。因此,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

(二)应坚持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纵观国内外经济发展,一股产业集群热正在逐渐升温蔓延。立足西峡县情,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来培育和发展具有西峡县特色的产业集群,才能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发展产业集群是竞争的需要。创新的动力来自于竞争的压力。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西峡县现有的产业能否经得住市场的考验,能否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关键取决于能否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扎木成排,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共同抵御市场风浪。比如西峡县的汽车配件产业,曾一度出现相互压级压价争夺市场的恶性竞争,近期看伤害的是企业,长远看,最终伤害的是整个产业。因此,一个产业要想永保青春,唯有走联合竞争之路,在竞争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2、发展产业集群是推动西峡县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推动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产业集群内同类企业的激烈竞争,使每个企业都面临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差异化的压力,使相当一批企业由彼此竞争的关系转向上下游配套或分工更细的合作伙伴关系。飞龙铸造和西泵特铸的协作关系就是很好的明证。二是推动新的中小企业的诞生。比如,围绕宛药、西排、西泵、西保、龙成等核心企业派生出一大批配套服务型的中小企业。

3、发展产业集群是促进西峡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需要。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是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产业集群提供了中小企业诞生的便利性,其持续进行的知识、管理、技术创新导致农民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大大增加,农民更容易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而政府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和创业环境的建设本身就能推进城镇化进程。

三、西峡县发展产业集群的构想

争创产业的新优势是西峡县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从西峡的实际情况看,要切实将现有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应高度关注意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关联性及其梯次结构连接。笔者认为,发展以宛西电厂为主的能源产业集群、以汽车铸件为主的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宛药为主的中药制药业产业集群、以龙成炼轧钢厂为主的炼钢产业集群和以双龙香菇市场为主的农产品专业市场产业集群是切实可行之策。我们可以向这个方向来谋划西峡产业的发展。

(一)立足传统优势产业及资源优势精心培育“五大产业集群”

1、能源产业集群。西峡县位于华东电网和西北电网末梢,但境内水资源丰富,大小河流526条,理论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3.4万千瓦,可开发潜能巨大。县内现有小水电79座,总装机122台,装机容量1.98亿千瓦/时,创造的入网价值是1600多万元。如果把淇河、鹳河开发统筹考虑,可开发达6000—7000万元产值,宛西电厂4×60KW项目初步可行性报告已通过省计委审批报国家计委立项,它的建成,将形成以宛西电厂为核心的能源产业集群,实现“西峡成为鄂、豫、陕毗邻地区的能源基地”的战略目标。

2、钢铁产业集群。西峡县现有炼钢保护材料企业24家,产值15亿元左右,矿产资源开发企业318家,总产值7.16亿元,如果围绕龙成钢厂这个核心企业,加大采矿、运输、加工的关联度,可新增产值8—10亿元,形成钢铁产业集群。

3、汽车配件制造业产业集群。立足汽车配件铸造产品的开发,西峡县现有生产厂家24家,产品50个种类1050个品种,产值5亿元,如果抓住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机遇,把目光放在大众、东风、一汽等汽车工业集团的固定供应基地建设上,提高科技含量,扩大品种规模,在以西排、飞龙铸造为核心的基础上,扩大类似西泵、天马制泵等一大批以提供零部件或半成品为主的中小企业,共同分享市场、技术、劳动力以及各种信息,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那么我们的汽车配件制造业产业集群就能够达到8—10亿元的产值。

4、中药制药产业集群。以宛药为核心的中药制药产业,如果在培育20万亩GAp山茱萸基地的基础上,企业控制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和品牌包装,把诸如中药银片等粗加工环节转嫁给药农,可使从事简单的药材种植的20万药农转变为与宛药同呼吸共命运的产业工人,这样不仅拉长了产业链条,而且还可使核心企业有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加快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和新市场的开拓,最终形成年销售收入20亿元的中药制药产业集群。

5、基于专业市场的产业集群。市场是这类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这类产业集群的特点是: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彼此间联系松散,技术含量较低,管理水平不高,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都很低。被誉为“世界纽扣之都”的浙江温州永嘉桥头纽扣产业集群就属这类产业集群。我们西峡有全国最大的双龙香菇市场,有猕猴桃专业市场,现有以香菇、猕猴桃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5家,保鲜储藏冷库100多座,香菇分检粗加工作坊 1000多家,农民购销员8000余人,年创效益在15亿元以上。如果各企业之间进一步加强协作,统一品牌,一个以专业市场为核心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完全可以形成。

(二)围绕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政府及企业应努力的方向

美国经济学家波特曾指出:“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集中表现在这个国家以集聚形态出现的产业上,一个地区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产业集群优势”。在激烈的县域经济竞争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1、坚持科学发展观,确立发展产业集群的战略思想。要把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作为县域工业发展的主要形式,根据国家的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西峡县资源禀赋特点、产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形成规律,制定和发布全县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性目录,明确支持重点,引导招商引资方向。应坚持市场导向,结合小城镇建设,选择最具有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产品,重点培育1--2个特色主导产业。要以园区建设为重点,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富有西峡特色、功能定位独特的民营生态工业园区,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向园区集中,以提高产业的集中度。

2、要大力培育和激发民众强烈的创业激情。这是产业集群发展内在的无可替代的动力源泉。政府要大力培育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心理和创业理念,倡导坚韧不拔、吃苦耐劳、追求财富的奋斗精神,要加快实施西峡县企业家创业家园工程,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创业致富光荣”、“当老板光荣”的社会氛围,坚定民众的创业信心,激发民众的创业激情。

3、转变职能,为发展产业集群提供一流的服务环境。政府要牢固确立“放水养鱼、促进发展”的理念,营造宽松的投资创业环境,要尽快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政策规定》,保护企业家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尽可能地降低投资、创业、企业经营和企业扩张的成本,调动创业的积极性。

4、要依靠科技进步,增强集群企业的竞争力。提高政府对通用技术的开发投入,鼓励产业集群同大学、科研院所联姻。围绕产业集群的发展选择技术攻关课题,组织行业关键技术、工艺的研究开发,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通过建立重点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基金,运用财政贴息、税收返还等政策手段,引导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逐步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

金融支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篇3

关键词:金融支持 县域产业集群

一、县域产业集群的内涵分析

县域产业集群是一群相互关联的,或是一群相似的嵌入到县域经济发展的范围之内的企业群体,它们之间彼此共享社会资源、市场机会与信息,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效用,共同应对外界市场的不确定风险。县域产业集群的主体包括县域政府、企业、员工、农民及相关服务机构(金融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及交通运输机构等)。县域产业集群的客体主要指产业集群外在的支持体系(生态环境、县域的制度政策及县域的资源禀赋、风土文化等)。

二、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意义

1、县域产业集群——推进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

县域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的空间组合,它把集群产业的发展通过专业化分工的方式紧密地与县域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具有群体竞争优势和规模效益,从而优化了县域的经济结构,推动了产品的升级,衍生出更多的新生企业,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形式,提升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品质。

2、县域产业集群——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县域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效带动周边地区农、林、牧、副、渔等产业的发展,丰富了产业结构,扩大了周围人群的收入空间,拓宽了就业渠道,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的增收问题,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3、县域产业集群——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助推器

县域产业集群的分布呈放射型轴向推进,利于辐射带动县域周边其他产业的发展,催生和吸引流通业和中介服务机构在产业集群区域内集聚,为城镇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外在条件,有利于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三、金融支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1、对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偏差。没有科学把握产业集群的内涵,片面认为企业扎堆在一块就是产业集群,忽略了县域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关联关系。

2、金融服务不灵活,难以满足集群企业的金融需求。一方面,银行网点设置与产业集群发展需求不匹配,国有商业银行基层经营网点大量撤并,影响到县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外源性资金供给。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创新能力不强,金融产品单一,信贷业务品种与业务操作不能适应集群内企业贷款需求急、频次高、额度相对较小的特点,不能有效地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以满足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集群企业的金融需求,难以与集群企业的发展进程相适应。

3、金融产品供给缺乏针对性。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会产生不同的金融需求,应当根据企业和产业集群发展的特定阶段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

4、严格的信贷政策局限了金融对县域产业集群企业的信贷支持。主要表现:一方面银行信贷评级授信标准高。现行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标准普遍严格,县域产业集群经济中的企业普遍受企业规模等条件约束,难以达到授信要求;同时还存在严格的抵押担保条款。另一方面是商业银行贷款程序繁杂冗长。现行的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流程长,不能适应企业的资金需求。

四、金融支持县域产业集群之政策建议

1、从政府角度讲,支持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要建立在对县域产业集群的深入调查分析基础上,从而更好地发挥区域优势与特点,切实制定县域产业集群金融服务与政策扶持方案。要抓住我国目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大对重点产业集群的支持力度,明确服务目标,服务方向及支持重点,配套出台政策与措施,完善政府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建设征信系统。对于服务县域及“三农”经济的金融机构,要适当给予财政补贴,通过银行贷款间接服务于县域产业集群。

2、从县域产业集群内企业角度讲,集群内企业要增强自身的价值链条,提高竞争力,有效地整合内部资源,完善营销机制与拓宽营销渠道,加强县域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联动营销,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经营水平。

3、从金融服务的角度讲,挖掘客户需求,加快产品服务的创新,提升支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能力。一方面,积极探索适应于县域产业集群企业特点的担保方式和融资模式。扩大担保范围,由单一的担保方式转向多元资产抵押担保新模式,为县域产业集内规模小、抵押能力弱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与支持,有利于县域产业集结构性成长。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依据生命周期理论,加大金融服务与产品的研发;跟踪同业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进程,强化创新领先與跟进机制,使创新产品与服务更适应于县域产业集群内企业的资金需求层次与特点;研究集群内企业融资方式、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特点与潜在需求,力争实现产品与创新,提供一揽子综合化的金融服务新方案,增加县域产业集群内高端客户的占比,从而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4、从金融支持县域产业集群的总体战略角度讲,要强化县域产业集群整体的风险管控机制,严防系统性风险。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具有典型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因此,要结合县域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特点与风险防控的要求,从客户准入、信贷授权、贷后管理等多个环节入手,强化风险防范,切实防控系统性风险。

参考文献:

[1]郭金生,亚瑞华.金融支持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以安阳市为例[J].工业论坛,2011.7

[2]卢建明,查小燕.我国县域金融服务模式探讨研究[J].时代商贸,2011

县域中小企业集群 篇4

关键词:黑龙江省,县域中小企业集群,问题分析,对策探讨

目前,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强县域经济和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已成为当前政府工作的三个重要方向。县域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强有力地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 对黑龙江省内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找出相应地解决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黑龙江省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规模普遍偏小

目前, 黑龙江省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尚处于起步阶段, 省内各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规模普遍偏小, 集中度较低, 无法充分地发挥县域中小企业的规模效益。根据黑龙江省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 当前, 省内拥有的各类中小企业集群大约50多个, 年销售总额达到200亿元。

黑龙江省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多在“一厂一品”、“一村一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规模相对偏小。此外, 省内县域中小集群化发展缺少与之配套的专业市场, 省内许多县域地区的中小企业之间都未能形成一个横向与纵向分工相结合的集群网络体系, 进而延缓了集群发展规模的扩大。

(二) 县域中小企业集群整体性布局不统一

由于黑龙江省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 因此, 计划经济体制对省内各县域地区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影响较大, 省内许多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具有明显计划型产业集聚特征。黑龙江省内许多县域地区的中小企业集群由政府进行集群产业选择及产业定位, 政府过于强大的宏观调控力度使得省内县域中小企业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较少, 已经形成的产业集群缺乏鲜明的产业特色, 并出现了产业结构趋同的情况。许多县域地区的中小企业集群仅仅是地理空间上的集聚, 群内各中小企业之间普遍缺乏相互关联、配套与协调机制, 进而造成省内一些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无主次之分, 无优势特色产业, 分工及专业化水平低下。

(三) 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内组织化程度低

对于黑龙江省各县域中小企业集群来说, 现有的组织化水平仍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 企业间尚未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大多数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简单, 规模较小, 对整个产业发展的战略不够明确或是没有规划。同时, 县域地区内各中小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生产过程中缺乏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与沟通, 集群内部缺少处于中间地位的中介机构, 也未能建立很好的技术营销网络。在技术创新方面, 黑龙江省内大部分县域中小企业缺少一种系统性的技术研发模式, 未能形成集群特有的网络组织结构。

(四) 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融资困难

黑龙江省内县域中小企业集群以从事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 对资金具有较大的需求量。但由于受财政、经济及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融资困难依然是黑龙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瓶颈。当前, 银行信贷融资依然是黑龙江省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手段, 风险投资、金融租赁、民间融资等融资方法尚在摸索和实践中, 短时间内仍无法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同时, 黑龙江省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数量较少, 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不足, 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此外, 县域地区内中小企业社会信用环境也是制约集群内企业进行融资重要影响因素。激烈的市场竞争更是促使黑龙江省大量中小企业放宽自身的信用等级水平, 造成信用缺失, 严重影响省内各县域地区中小企业资本筹措能力。

(五) 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县域中小企业的发展实践可以发现, 县域地区内中小企业的的兴起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群内企业的创新力度, 与国内外发达地区县域中小集群相比, 黑龙江省县域中小集群的技术创新力量相对薄弱, 技术创新尚未成为集群内企业获利及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式。各县域地区内的中小企业整体创新意识不强, 对于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中小企业获取市场的主要手段仍是低价、直销。多数企业集群缺少全局性的技术创新规划理念。同时, 科技创新人才的匮乏, 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集群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六) 缺乏有效的创业机制

由于黑龙江省县域中小企业采用集群式发展模式较江浙地区晚, 县域中小企业的数量远低于江浙地区, 因此在企业规模方面制约了省内中小企业集群形成和发展。同时, 县域中小企业采用集群式发展方式起步的滞后使得黑龙江省各县域地区未能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 省内各县域中小企业集群缺乏本土的创业文化, 创业意识不强, “小富即安”、“重官轻商”思想严重阻碍了地区中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此外, 制度因素依然是制约黑龙江省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重要因素, 中小企业在许多方面还不能与国有企业、合资企业享有同等政策和待遇。另外, 政府职能的发挥对于县域中小企业集群服务支持力度的不足以及支持创业活动的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滞后。

二、促进黑龙江省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对策探讨

(一) 稳步扩大黑龙江省县域中小企业集群的规模

首先, 培育区域化专业市场, 在培育区域化专业市场过程中既要注重专业产品市场的培育, 又要注重专业要素市场的培育。在实践过程中, 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县域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 应针对县域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特点定位区域专业市场, 同时政府应利用经济、法律及行政调控手段协调好区域专业市场与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关系。其次, 加大地区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结合各县域中小企业集群的基本情况及特点在政策上对具有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给予支持, 促进县域产业集群的合理布局, 鼓励县域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培育企业集群。再次, 构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推介平台。为了促使县域中小企业集群更好地发展, 不仅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 企业自身的发展, 而且还要依托于与集群发展相关的制度建设, 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服务。

(二) 合理规划集群的整体布局

首先, 充分发挥地区资源禀赋及政府对集群布局的引导作用, 突出区位服务特色, 诱导中小企业集群形成。以市场为导向,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 以产业园区为载体, 以特色产业为基础, 促进县域中小企业向集群化发展。在发展方式上变“小而全”为“大协作”, 在布局结构上变“小集中”为“大集聚”, 在产品结构上变“小品牌”为“大战略”, 加快培育功能互补、协作有序、结构优化、产业链完整、服务体系健全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其次, 制定集群定位和升级的全局性发展规划,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推动具有经济技术关联的中小企业集聚, 促进企业集群有序发展。

(三) 保障集群内中小企业的顺利融资

首先, 拓宽县域中小企业集群的融资渠道, 搭建新型且具有广泛覆盖面的融资平台, 实现新型金融资本与县域中小企业的有效对接, 同时积极引导县域中小企业逐渐转变融资观念, 创新融资模式, 以达到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其次, 建立促进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基金及风投基金, 促使县域中小企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 便于引进新技术及新工序。再次, 建立完备的集群信用评价体系, 建立并完善县域中小企业集群的信用评级制度, 强化企业信用观念。

(四) 加大县域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首先, 构建集群式技术创新模式。通过构建县域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平台, 合作创新的不同主体间可以实现资源、信息、科研场所等诸多方面的共享, 进而节省收集信息的成本, 降低创新的风险, 提升集群内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在企业集群内, 随着集聚水平的不断提高, 集群式创新模式的优势会逐渐显现出来。通过与高校、地区内的职业学校、相关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 在共建技术研发中心的基础上, 推行联合开发的模式, 发挥企业集群的技术扩散效应, 为县域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其次, 设立集群企业创新基金, 通过税收减免政策、财政的专项拨款、集群内部各中小企业自筹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形成用于推动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实施技术创新的资金池, 进而在集群式创新模式的带动下, 与本地高校、科研院所等联合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提高企业集群的持续成长能力。

(五) 建立适合吸纳与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创业机制

首先, 营造本土化的创业文化。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县域经济的发展时间表明, 创业文化是创业最终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营造县域地区的创业文化, 可以有效的促进区域内中小企业的衍生发展, 并形成县域经济的吸引力, 黑龙江省各县域地区应充分发挥东北地区既有文化的作用, 营造龙江地区特有的创业文化。通过树立勇于进取、实干诚信的创业理念, 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不断更新地区文化理念, 采取合理的方式培育一个鼓励创业、支持创业的氛围, 将创业文化的营造与地区创业机制的构建, 企业家素质的培养, 创业园区的建设结合起来, 积极发挥省内既有的典型县域中小企业集群的示范作用, 不断壮大县域中小企业的队伍, 推动省内县域地区经济的增长。其次, 培养优秀的企业家, 对于黑龙江省来说, 县域地区内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转型与升级必须要有一批富有创业精神的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给予保障, 省内各县域中小企业集群要根据行业特点, 建立和完善配套的培训机构, 加大专业性人才队伍的建设。集群内的企业也应增强学习和交流的意识, 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通过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建立的互动平台, 进行经验交流, 扩大知识构成, 获取更为广泛的社会资本, 进而带动黑龙江省县域中小企业集群的稳步成长。

参考文献

[1].Feldman, M.a.F, J.Entrepreneurs andthe Form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A].Complxity and Industrial Clusters-Dynam-ics models, Milan, Ttaly:National cases[C].2001.

[2].陈沫.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J].黑龙江省社会科学, 2012 (1) .

[3].马骥, 孙俐婧.黑龙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6) .

[4].王博雅.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 2010 (8) .

咸宁市县域产业集群升级探析 篇5

“十五”以来, 咸宁市各县 (市) 通过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等政策措施扶持当地产业集群发展, 在政府部门的积极干预下, 咸宁市县域产业集群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 发展至今, 已初具规模:纺织、电力、机械制造、建材、冶金、医药医疗等产业集群产值已达数十亿元,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县域产业集群 (表1) 和6个较大规模的企业集团 (表2) 。

在县域产业集群的带动之下, 全市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县域GDP由2000年的122.77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25.28亿元, 增长近一倍, 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到了96.01%。各县 (市) 的产业集群逐渐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切入点。以通城县为例, 通城形成的涂附磨具、云母制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4个特色产业集群, 产值和税收在全县规模工业中的比重达85%和87%。

目前咸宁市县域产业集群发展方兴未艾, 但整体看来, 仍处于产业集聚的初级阶段:以中小企业为主体, 以传统产业作为支撑, 以低成本竞争为主, 走产业低端发展路线。普遍存在分工协作不紧密、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科技含量低、产品档次低、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产业集群的基本运行规律是不进则退。在日趋激烈的开放市场竞争环境下, 面对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压力以及技术、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变化产生的威胁, 咸宁市县域产业集群只有持续升级, 实现从低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 提高竞争力, 才能避免走向衰退甚至死亡。

2 研究产业集群的有效工具——钻石模型

迈克尔·波特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指出, 国家竞争优势取决于国内若干区域形成的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而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是由基本影响因素 (要素条件, 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撑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 以及附加影响因素 (政府、机遇) 综合作用的结果, 上述因素共同构成了著名的“钻石模型”。

生产要素——物产资源、劳动力资源等基本生产要素和人才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高级生产要素。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技术进步”和“创新”在产业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需求——主要包括需求的构成、需求的规模和增长形式以及国内需求偏好传播到国外市场的机制等。市场需求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相关及支撑性产业——共用某些技术、共享营销渠道或服务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或具有互补性的产业, 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生产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供应商, 下游的销售渠道和客户以及向侧面扩展的辅助性产品制造商等。相关及支撑性产业的发展能极大促进专业化生产, 为集群技术创新和升级提供坚实的基础。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包括企业建立、组织和管理的环境以及竞争的性质。

机遇——成本、金融、需求、政治、自然等各方面发展环境的变化所造成的机遇与挑战。机遇事件常常会消除已有竞争者所建立起来的竞争优势, 并在新的条件下为新的企业赢得新的竞争优势创造条件。

政府——政府的作用在于它能对钻石模型的4个基本要素施加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从而对竞争优势形成、产业发展产生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非常重要, 尽管其作用是有限的。

按照波特的理论分析, 只有钻石模型内的每一个构成因素都积极参与、相互强化、共同构筑激励创新的动态竞争环境, 产业集群才能够成为一个自我强化、自我发展的系统, 持续创新与升级, 从而获得持久竞争力。产业集群钻石模型理论为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 指导产业集群发展升级,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 基于钻石模型的咸宁市县域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3.1 生产要素

咸宁“六山一水二分田”, 是湖北省重要的林业、能源、原材料、农产品加工和供应基地, 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矿业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基本劳动力资源, 地理位置上处于湘赣鄂三省交界, 是武汉经济圈的南大门, 最临近武汉城市圈。因此咸宁市县域目前在基本生产要素上是比较充分的, 但是在高级生产要素上却十分缺乏。①人才资源。虽然基本劳动力可以满足, 但是高技能、高素质的高层次人才欠缺,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人才存量少、人才素质偏低、人才引进困难、人才“外飞”现象严重。②资本资源。咸宁县域产业集群内中小私营企业发展和投资主要靠自有资本积累或高利率从民间拆借, 缺少正规的顺畅的融资渠道, 融资困难严重制约了企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③基础设施。县域产业集群在交通、电力、通讯、供水、市场等基础设施方面较为薄弱, 制约了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对通城、通山等地集群调研发现, 虽然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覆盖面、交通便捷性还相对滞后, 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 增加了运输成本, 制约了外来投资、外来人才的充分流动。

3.2 需求条件

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动力, 如何实现产品销售、满足市场需求是集群产业生存和升级的关键性因素。咸宁市县域产业集群产品营销方式还比较低端, 主要依靠农民个体销售大军, 他们走南闯北, 洞察市场行情, 是企业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既向外推销商品, 又把市场最新需求信息及时反馈给企业。这种自然营销模式使得咸宁市县域产业集群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如通城县云母产业集群主导产品——云母目前占有国内市场40%的份额。然而产业集群要想获得持久发展, 单单靠低层次的自然营销是不够的, 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专业化和多样化的市场服务体系和构建集群品牌。目前, 咸宁市县域产业集群在专业市场建设方面相对滞后, 缺乏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专业市场, 在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方面也缺乏国内外知名的地方品牌。

3.3 相关、支撑性产业

产业集群的发展一般表现为少数大企业和一大批专业化的配套小企业所组成的本地化生产网络, 这不仅有利于大企业集中资源发展核心竞争力, 同时也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 咸宁市县域产业集群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产业集群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协作逐步细化, 形成了新的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分工的协作体系, 相关环节逐渐独立成为新的企业。如赤壁以蒲纺工业园区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产业, 已跻身全省52家重点产业集群发展行列, 现已发展到规模以上企业47家, 其中亿元企业7家, 中小企业70余家, 总资产达20亿元以上, 基本形成了纺纱、针织、印染、服装为一体的产业体系。

然而总体来说, 咸宁市县域产业集群内产业间的关联度低, 不管是水平分工还是垂直分工水平都比较低, 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 主导产业所依赖的技术、人才、信息等配套服务体系相对滞后, 产业链较短, 本地化生产体系不完整, 而且由于行业协会等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难以协调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产业联系, 公共资源难于共享。

3.4 企业战略、经营机制、同业竞争

近年来, 咸宁市县域产业集群内企业在战略上都比较重视技术创新, 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 总的来说咸宁市县域在技术研发创新上投入成本不足, 自主研发能力较弱, 管理较落后, 很多企业采用价格或低成本作为竞争手段, 部分企业沿用的还是传统的家庭式经营管理方式, 由创业的农民企业家负责管理, 企业组织结构的亲缘、血缘、地缘性较强, 股权结构单一, 人治家治色彩浓重。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在企业发展的初期, 能有效的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和委托代理成本, 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 其弊端逐渐显现, 制约了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产业集群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 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是产业集群发展、升级的根本动力。咸宁市县域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相互联系合作少、缺乏信任, 价格竞争、劳动力竞争、原材料竞争过于激烈, 企业之间竞相压价, 抢夺熟练技术工人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咸宁的麻棉纺企业, 仅咸安大大小小就有26家, 但合作少, 竞争大, 形不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通城有十几家纱布厂, 却内部相互杀价。怀着同行是冤家的老观念, 永远走不出共荣双赢的大发展之路。这种过度竞争导致产业利润全线下滑和企业进一步发展空间被扼杀, 更严重的是容易形成“柠檬市场”, 使得产业集群基本上成为劣等产品的集散地, 知名度和美誉度难以提高。

3.5 机遇

咸宁市紧邻武汉城市圈, 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 与岳阳、九江构成三角, 在原材料生产、加工制造、能源、矿产、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前景, 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可与其形成较强的互补性, 收到互惠共赢之效。因此咸宁县域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武汉城市圈”分工合作, 大力推进行业技术改造和战略性重组, 着力延伸产业链条, 提高产业集中度, 争取成为中东部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 能源、医药、原材料供应和加工基地以及现代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基地。

3.6 政府角色

近年来, 湖北省和咸宁市各级政府对提升县域产业集群都比较重视, 各县 (市) 都把产业集群的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但对如何引导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普遍都不够深入, 公共政策框架还不够清晰, 扶持措施还不够到位;多数县域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特色不明、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和密切的经济联系, 不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离真正的产业集群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4 咸宁市县域产业集群升级的对策建议

4.1 加快园区建设, 健全行业集中布局体系

咸宁市县域现有7个工业园区:咸安区凤凰工业园、赤壁市经济开发区、嘉鱼县经济开发区、通城县隽水工业园区、崇阳县天城工业园区、崇阳县青山工业园区、通山县石材工业园。工业园是各地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 要实现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必须强化工业园区建设。①通过加强园区硬基础建设, 提升园区层次。②加大宣传, 优化服务。各县根据实际, 重点引导相关联企业入园, 吸引企业“落地生根”, 延伸壮大, 推动土地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 积极引导工业园区向产业园区转型。③加强行业联合, 集聚特色产业研发中心, 整合创新资源, 使工业园区成为研发园区、“创新源”区和集群园区。咸宁各工业园区的部分产业具有相似性、重叠性, 如纺织、医药、森工、造纸等, 可以成立行业协会、行业研发中心等合作机构, 在技术、人才、市场等各方面资源分享, 共同壮大。

4.2 加强内部协作, 积极参与外部分工

(1) 完善集群内企业间竞争合作机制, 确保集群内企业间有序竞争, 倡导资源共享、分工协作。咸宁县域集群产业目前大品牌、大规模企业少, 大多是成长型的中小型企业, 集群内企业要抛弃同行是冤家的老观念, 营造有序竞争与分工协作相协调的良好氛围, 达到资源共享, 互利共赢的效果。

(2) 加强集群内企业与集群内其他相关机构的合作。比如, 畅通和创新渠道与金融机构合作, 改善融资环境。地方政府鼓励商业银行创新培育产业集群的信贷品种和服务手段,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理财、资本运作等综合金融服务。

(3) 积极参与外部分工。在地区间的经济分工合作中发挥作用, 利用资源和市场吸引外部企业走进来, 创造条件让集群的企业走出去, 把地区性企业发展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性企业, 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关键步骤。一方面, 在吸引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要有所舍弃, 重点引进与咸宁产业集群有关联的产业, 有自主创新能力、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另一方面, 集群内企业要努力参与到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建设、中部崛起战略、两型社会建设中, 在成为武汉及周边地区的原材料、配套产品生产基地的同时力争提升产业层次, 实现跨越发展。

4.3 完善产业配套环境

(1) 产业链的构建。

仅仅有龙头企业而缺乏为其提供配套的中小企业群, 龙头是舞不起来的。咸宁市县域产业集群要根据实际, 有龙头的地区应当着力增强配套能力, 配套能力强的地区则应当下功夫引进或培育龙头企业。

(2) 加强软性配套, 健全产业集群保障体系。

配套服务, 尤其是软性配套的完善, 能够降低产业集群的交易成本, 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备条件。产业集群的升级不仅仅要求相关制造业的大量发展, 同时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现代服务业。应该通过建立健全人才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物流服务、法律服务以及各类中介服务, 促进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尤其是要加强人才建设, 一方面减少当地高级人才外流, 鼓励其回乡就业创业;另一方面, 要充分利用武汉高校多的优势, 营造“待遇引人才、大胆用人才、各层重人才、事业留人才”的良好氛围, 优化人才结构, 扫除地区发展的人才障碍。

(3) 政府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政府除了高效率地提供各种行政审批、许可等服务外, 在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指导企业建立自己的标准和采用国家标准、国际标准, 实施知识产权保护, 帮助企业上市融资, 组织企业开拓市场, 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合作, 推动诚信体系建设, 依法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 均有大量工作可做。一个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运行的政府是推动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保证。

4.4 提升产业层次, 健全区域自主创新体系

(1) 建立技术创新平台, 培养产业集群创新功能。

自主创新是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集群能力的关键。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要制定有效率、有利于创新的法规标准, 鼓励企业淘汰陈旧设备, 加大技术改造投入, 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引导扶持高科技优势企业设立自己独立的技术开发机构, 进行新技术开发和储备。针对集群内多为中小企业, 无力设立正式的产品开发机构, 政府和中介组织要充分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 通过创建生产力促进中心, 召开科技项目对接会, 举办科技专家论坛等方式, 帮助集群产业与武汉等高等院校、研究所建立合作协调关系, 加强集群与国内外同行业集群的交流与合作, 搭建集群技术创新平台, 促进产学研联合和远距离创新网络的形成, 解决产业集群技术供给瓶颈。

(2)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着力打造一批精品名牌。

政府可以分类指导, 通过财税金融支持, 鼓励集群企业开展科研创新, 以技术进步带动品牌发展。但政府在实施品牌战略中的作用决不是保护, 而是要营造良好市场氛围, 鼓励竞争, 只有在市场优胜劣汰才能真正打造一批精品名牌。当前可以重点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关联度大、经济效益好的精品名牌产品, 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深入研究市场、关注需求、把握消费走势, 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龙头企业可以是本地自生自长的, 也可以是从外部引进的。在咸宁县域的欠发达地区, 让出本地的优势资源和市场, 吸引行业内的龙头企业落地生根, 进而带动整个产业形成优势是聪明而快捷的做法。

(3) 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和产业信息化发展。

全面推进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促进集群发展。在现有基础上大力鼓励发展现代电子信息产业, 积极参与“武汉·中国光谷”电子产业的分工, 构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生产基地, 促其成为咸宁市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新的增长点。

(4) 注重政策导向, 健全集群政策制度体系。

要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最新进展, 及时梳理原有涉及鼓励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 对部分政策意见进行必要的修订, 适时出台促进咸宁市县域产业集群发展升级的意见, 及时出台扶持新兴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政策, 为加快低加工度到高加工度、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演进搭好政策平台。

摘要:近年来咸宁市县域产业经济发展很快, 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但还处于初级阶段, 存在诸多问题, 如规模小、产业链短、管理低效、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弱, 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 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 对咸宁市县域产业集群现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指出咸宁市县域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并探讨咸宁市县域产业集群发展升级的途径。

关键词:钻石模型,咸宁市,产业集群,升级

参考文献

[1]符正平.中小企业集群生产机制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

保定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篇6

一、保定县域产业集群的分布情况

多年来, 县域经济始终占保定市总量的70%以上。保定产业集群内聚集企业2.4万家, 占全市工业总数26.7%;吸纳从业人员56万人, 占全市工业从业人员的38.9%。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1885亿元、增加值487.2亿元、上缴税金35.9亿元, 分别增长14.7%、19.9%和21.3%, 对全市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8.4%。其中14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达到1227.4亿元, 占全部产业集群收入的65%。作为龙头的高阳纺织、容城服装、白沟箱包等重点集群目前已经形成了分工合作、相互配套、产业链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2012年龙头产业集群收入均接近200亿元, 占区域经济的比重都达到80%以上, 对财政的贡献率接近50%。形成了以安国药材、曲阳石雕、望都辣椒加工等传统产业;白沟箱包、高阳纺织、容城服装等特色产业;汽车制造及零部件、新能源及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三大类”共存并进的产业聚集格局。

目前, 保定共有各类产业集群44个, 其中省级产业集群14个 (高阳纺织、容城服装、白沟箱包等) ;省级示范产业集群3个 (高阳纺织、容城服装、白沟箱包) 。根据统筹布局:徐水县工业基础雄厚将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同时加快吊装、石油物探装备等产业;安国市中药产业发挥传统优势, 打造集种植、研发、生产、流通为一体的中药产业基地;区位条件好、工业基础较为雄厚的涿州、高碑店、清苑、雄县、高阳5县 (市) 通过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清苑县以汽车及零部件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方向, 重点培育中汽零、风帆等龙头企业;蠡县、涞源、定兴、满城、易县、安新6县工业园区多而散、小而弱, 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容城、唐县、涞水、曲阳、顺平、望都、博野、阜平8县加大扶贫力度,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二、保定县域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

保定县域产业集群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辉煌的过程, 已经具备了初始资金、人力、社会资本的基本条件, 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发展却出现滞后。因此, 需要对保定县域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一) 独特的区位特征

保定位于太行山北部东麓, 冀中平原西部, 地处北京、天津、石家庄三角地带, 北邻北京市和张家口市, 东接廊坊市和沧州市, 南与石家庄市和衡水市相连, 西部与山西省接壤。市中心北距北京140公里, 东距天津145公里, 西南距河北省会石家庄125公里。保定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交通的高速和便捷, 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条件, 如京广铁路、京昆高速公路、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等使保定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由京港澳高速、荣乌高速、京昆高速、保沧-保阜高速在保定周边互通连接, 形成高速外环。京石客运专线和保津城际铁路的建设将实现到北京30分钟和到天津40分钟的公交化联系, 进一步巩固区位地位, 为保定的产业体系融入到京津冀都市圈的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支撑。

(二) 多样性的资源特征

保定的自然资源丰富, 种类多样, 如气候、土地、矿产、能源、动植物、水等。保定的气候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2℃, 年降水量550毫米, 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冬季寒冷有雪, 夏季炎热干燥, 春秋季多风沙, 多层次的气候条件使保定成为兼有平原、湖泊、湿地、丘陵、山地、亚高山草甸的地区, 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保定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的条件, 是直接形成各具特色的县域农业经济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初期发展起来的望都辣椒、安国中药材、留史皮毛、皮革及毛纺等产业集群就得益于县域自然资源分布的集中。从总体来看, 保定的自然资源分布呈现出的特点是:农业资源集中在物产相对丰富的平原地区, 而森林、矿产相对集中在西部山区地带。产业集群的分布也因此而具有明显的地域特性, 呈现出分散的特点, 产业集群的发展呈现条块状分布。

(三) 鲜明的地域商业文化

商业文化是建立在特有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独特的政治条件、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的。保定所辖县域众多, 各个县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商业文化, 但是总体看, 由于历史上受农业文化的影响, 工商业不够发达。虽然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但在政治条件的影响下, 经济发展受到抑制, 还缺乏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实力的动力和合力。改革开放初期, 市场经济的发展曾经带来了保定县域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 说明保定县域具有发展壮大产业集群的基础和意识。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本上都是传统产业, 多以家庭手工作坊为主要生产方式, 区域内有这种诚信产业文化的基础, 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与规范。发展优势没能继续保持下去, 也与保守、分散、封闭的商业文化有一定的关系。

(四) 政府的推动作用

适宜当地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加强集群内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营造适宜当地产业发展的区域诚信为标志的商业文化环境, 建立多元的融资渠道等都是培育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 这些条件的建立都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保定县域产业集群的辉煌时期正是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的时期。政府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引导、疏导、监督的作用, 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而政府培育产业集群的耐心、科学布局、协调统筹会成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保定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保定县域产业集群无论从硬件条件还是技术条件、人才条件、管理经验都有了一定的积累, 为未来的发展打好了基础。同时, 发展中的不成熟、没有形成高效的集群效应、生产多处于低端生产等问题仍然存在, 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究其原因, 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产业集群的功能发挥不充分

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得益于企业间、企业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企业与相关的中介机构等之间的良性互动。但是, 保定现有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首先是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彼此分工和合作较少, 缺乏优势资源的整合, 导致企业的运营成本的上升和创新能力的不足。其次, 中介机构的作用形同虚设。顺畅的沟通是中介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建立律师事务所、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等基本上是空白。因此, 难以形成合力是保定县域产业集群发展停滞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规模小、产业链条短, 集群优势不突出

保定县域产业集群表现出的特点是规模小, 产业链短, 集群优势不突出。以下的数字可以说明这一点:44个产业集群20~50亿元以上的16个, 50~100亿元以上的5个, 100亿元以上的5个, 20亿元以下的占41%, 50亿元以下的占80%。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巨大, 即使在河北省内也属层次较低的, 而邢台、沧州经济总量与保定相近, 仅300亿以上规模的产业集群有2-3个。规模小, 就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集群的优势就难以发挥出来。加上这些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国际贸易壁垒重重, 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阻力巨大。白沟箱包号称是中国第一箱包生产、交易市场, 但没有“国字号”品牌, 只有少数几个“省字号”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其他产业集群大多数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三) 公共服务平台力量不足

保定市拥有省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6个, 公共服务机构的数量还不能够满足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公共服务机构的分布也不均衡, 在经济落后的县域尚无公共服务平台的技术支持和较成熟的平台辐射。公共服务平台力量不足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二是技术人才缺乏;三是资金支持不足。几年来、国家、省对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 但市级财政对技术平台的支持几乎为零, 严重阻碍了产业集群间产业间的转化升级步伐, 影响了集群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四) 产业集群低碳发展存在重重障碍

转变发展方式, 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的任务对于保定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来说依然比较艰巨。以矿业发展为例, 矿业已成为保定西部山区九县的重要经济支柱。多年来, 大规模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甚至浪费, 对矿山周边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部分矿山 (区) 引发的地质灾害比较突出。在产业集群形成初期, 形成的传统粗放式的生产、生活方式必须得到有效遏制, 在这一过程中,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地方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不可避免, 政府有效遏制对环境的破坏行为, 大力推进以能源节约、新型能源推广应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低碳发展模式才是现阶段产业集群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四、保定县域产业集群发展、升级的路径

县域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需要时间、人才、物力、财力、文化的积累和沉淀, 不能一蹴而就, 更不能拔苗助长。所以, 保定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应按照整体发展的思路, 以科学发展为前提, 统筹规划, 因地制宜, 谋求持续发展。

(一) 统筹优化县域经济生产力布局

县域经济是个综合的系统、复杂的系统, 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势必离不开与县域经济密切相关的城市经济、工业经济、农村经济、商贸经济、生态经济等的协调发展, 积极引导、协调各类生产要素, 统筹安排, 分阶段、分层次地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助力。首先,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集群发展结合。充分利用城市的基础设施、资金、人才、技术优势, 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规划建设与产业带相配套的小城镇;其次是优化产业链。围绕核心产业, 提高辐射力, 带动上下游产业的联动, 集中发展产业集群;第三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人才培养多层次化, 引进来、留得住、走出去的培育模式有利于当地建成人才汇聚区。

(二) 把工业园区整合为产业功能区

各县应在各自的辖区内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 统筹内外资源, 实现资源优化利用, 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空间布局扩容和功能提升出发, 整合工业园区, 做到一是规模化发展;二是市场化运作;三是集约化推进;四是突出产业空间集聚。园区建设始终围绕满足项目入驻、企业发展和产业发展需要, 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 增强产业园区承载力, 增强园区的核心竞争力, 加快培育主导产业, 增强园区经济活力。

(三) 把产业链做成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脉

产业集群的定位要符合县域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这就需要把产业链做成特色产业集群的主脉。首先, 选择适宜当地发展的项目, 突出以产业为主要投向, 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 以增量投入带动产业布局的优化, 整合产业优势, 推进产业升级;其次, 依托大项目做成大产业, 有针对性地布点, 充分预留产业链伸展的空间, 拉长产业价值链条;再次, 变大企业规模拉动为产业带动, 加强与产业价值链的中小企业的紧密联系, 大企业要在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中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优化, 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四是加强产业内部联系, 整合地方生产网络, 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和分工合作;五是完善产业发展体制, 协调区域内招商引资的产业导向与项目运作及协调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利益冲突。

(四) 创新产业集群的体制和机制环境

理顺体制, 健全制度营造产业集中的氛围需要:一要塑造区域文化。采取俱乐部、联谊会和协会等形式, 扩大企业交流, 促进信息、知识等转移扩散;二要建立区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中介机构, 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 大力发展服务出口代理商、生产力中心、技术信息中心等集群发展机构、在投融资、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人才培训、产业损害预测预警和反倾销等方面发挥作用;三是建立专业化市场。统筹市场布点, 引导流通。以特色产业为依托, 建设零部件配套、成品批发等专业化市场和辐射全国的网上商城。重视建设生产要素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四是建立政府间会晤机制。

(五)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政府需要做到: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 特别是要为建立产业带、产业园区提供必需的基础设施等;加大对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公共投入力度, 培养有技能的劳动力群体;增加信息服务。如收集行业的市场与技术信息, 制定行业标准, 强化本地厂商的产品质量意识与管理, 建立公共培训机构, 组织联合技术攻关, 建立与厂商之间的对话机制, 共同制定产业集群发展的远景与战略规划等等;推动建立企业之间的协作网络, 促使企业之间知识、信息和经验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区域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创造良好环境。各级政府应增加政府直接投资、银行贷款和财政补助, 采取发行建设债券、建立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 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参考文献

[1]王德弟.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2.

县域中小企业集群 篇7

一、湖北县域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产业集群规模小、实力弱, 园区型产业集群关联程度不高

湖北县域产业集群大多属横向产业集群, 集群内的企业之间缺乏产业化分工与协作机制, 大多数的企业与集群内部的其他企业联系较少, 专业化不明显, 这样的集群仅形成简单的企业集聚, 难以形成合力, 不利于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且多数地区的产业集群经济规模占县域经济总量的比重偏低, 产品技术含量低, 附加值不高, 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较弱。如各地都有工业园区, 但园区内产业集群的关联度却不高。而浙江经济能保持持续、快速的发展, 关键在于其经济的基础是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的基础正是关联度很高的产业集群。目前, 湖北省部分市、县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前瞻性不够, 集群内产业分工不完善, 产品的市场细分特色不明显, 系列化产品不丰富, 技术联系不紧密, “饥不择食”上了一些结构趋同的企业和项目。企业规模偏小, 市场份额不高, 品牌竞争能力弱, 对地方经济拉动力不强, 对社会和财政贡献不大。

2、集群发展特色不够突出, 缺少本地根植性

从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 特色是其发展的必然方向。县域经济产业只有注重挖掘自己潜在的力量, 培育地方特色产业群, 形成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 充分运用产业集群的战略优势, 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才能够使县域经济发展走上持续快速增长的轨道。目前湖北许多县域经济产业集群, 往往自身并没有什么特色产业, 或者没有根据自己原来的产业发展特点确定特色产业, 而是盲目吸引“外资”, 使得整个产业集群发展没有特色, 或是随意复制其他地方的特色产业, 什么流行上马什么, 使得产业集群的发展与本地经济不兼容, 缺少本地根植性, 最终导致产业集群的衰败甚至崩溃。

一般情况下, 产业集群是一种具有较强地方植根性的经济群落, 即它与当地区域具有较紧密的联系 (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本、分工网络体系和要素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及集体效率) 而不宜迁往他地, 从而可以长久地服务于当地经济。但有时候某些内部或外部因素的滋长与刺激也会打破这一均衡, 引起集群内某些重要企业甚至整个产业集群的外出与搬迁, 从而引发集群和当地经济的毁灭性危机。此前发生的台商电子产业集群大规模从东莞迁往苏杭地区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湖北省部分县域产业集群也面临着这样的隐忧。具体来讲, 可能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以具有超强实力的外资旗舰企业为支撑的县域集群, 这些支撑企业如果发现其他地区还有更好的投资场所而当地又没有更好的分工网络牵绊的话, 其选择迁出的机率就比较大, 当地集群与产业就会因此而面临结构性风险的强大压力。二是湖北省土生土长的县域集群。当其逐步壮大后, 一些积聚了一定实力的龙头企业就会考虑到外面具有更好生存环境的大城市或区域去发展;鉴于它们对当地集群和经济的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它们的突然迁出显然也会引发一系列结构性空洞问题。

3、产业集群之间协作关联度低, 缺乏有效的竞争与合作

湖北省目前形成的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良好, 但是就湖北省整体而言, 各产业集群分布比较分散, 产业集群之间协作关联度低, 缺乏有效的竞争与合作。而随着湖北各县域经济中产业集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产业集群跨地区合作也越来越频繁, 各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势必会突破县域行政区划的界限, 实现各县域间资金、人才、技术的自由流动, 形成以建设跨区域的产业集群为主的板块式经济发展道路。

跨区域的产业集群的形成, 有利于加速经济活动的空间配置, 加强县域经济的分工协作, 从而提高地区的总体竞争力。因此, 各产业集群以点带面、联动发展是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对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快速推进建设以大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圈”和“经济带”等区域经济联合体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湖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

当前, 湖北县域经济正面临着工业化进程的重大转折期, 因此, 应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 引导现有企业加快改造升级, 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扶持力度。以特色产业为核心作为引领县域经济成长的强大引擎, 做优、做大、做强县域工业经济, 走出一条适合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如何结合县域经济的特点, 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来发展县域产业集群, 从而有效地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实施品牌战略, 打造县域特色集群

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 一般都是从当地的实际出发, 选准了适合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的特色产业的地方。因此, 发展县域产业集群, 就是要充分认识并开发好县域内的特色资源, 制定一个有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计划并且连续执行, 逐步形成由几个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县域经济构架, 最终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这些成功的产业集群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很好地挖掘了本地已经有一定基础的传统产业, 这样发展起来的产业有很好的本地根植性, 具有先天的优势。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因县制宜。由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社会文化背景等不同, 适合地区发展的产业也就不同, 因此, 在发展产业集群时一定要从本县实际出发, 要按照产业链的形成规律, 充分发挥县域资源和地域空间比较优势, 依托当地的特色产业、社会文化背景, 形成特色, 更好地发挥聚集效应, 进行重点培育, 尽快把企业群体做大, 产业链做长, 完善产业体系。二是充分利用县域资源, 走特色产业之路, 推动中小产业的本地化的分工协作, 促进企业聚集, 形成有竞争能力的地方产业集群。三是全力扶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 使之做大做强, 成为集群的核心主体。

2、要高起点打造工业园区建设, 增强企业优势

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工业化发展, 而推进工业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工业园区的建设。要发展县域经济, 各地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资源等方面优势, 抓好工业园区建设, 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型产业基地。要狠抓重大项目建设, 将其作为县域发展的重中之重, 以更大的力度、更有力的措施, 推动项目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全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有利于搞好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项目建设;有利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和农民增收问题;有利于形成和扩展区域市场, 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加快实现产业发展集群化, 集群发展园区化。目前湖北省工业园区多数规模偏小, 因此, 要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基本依托, 搞好园区的整合、扩容和提升, 使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要高起点制定总体规划, 根据国家的产业发展规划, 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产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形成规律, 以园区建设为重点, 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富有地方特色、功能定位独特的各类工业园区、农业园区。通过园区的规模化聚集、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 选择具有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产品, 促进分散、初级的工业结构向高加工度、高附加值和高技术演进, 促进产业集群有序发展。城区新建工业项目必须要进入当地的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招商引资要设置必要的环境门槛,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转移进入。总之, 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加快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为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必将拉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3、加强管理, 实现产业集群有序化发展

集群经济除了具有集聚效应、协同效应等正外部性外, 还存在一些负外部性, 如集群内的机会主义行为。所以要加强管理, 实现产业集群有序发展。首先, 可以通过培育以信任为基础的区域文化, 使集群内企业相信预期的协作收益将高于违背竞争规则所导致的好处, 或者大大提高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 促进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其次, 地方政府应借助舆论的力量, 大力宣传, 引导集群诚信文化的形成。再次, 政府职能部门与社会中介机构联合建立集群内相应的信用机制, 对集群内的企业进行公正客观的评级, 并在集群内外进行公布。最后, 地方政府还应该积极引导和推动建立行业自律性社团组织, 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行为并举, 共同规范市场秩序, 制止无序竞争。根据块状经济发展的实际, 当前要着重发展行业协会、咨询和培训两大类中介组织, 为县域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建立有利于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壮大的政策机制, 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政府通过提供政策支持、宏观调控、优质服务, 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环境。政府在工作中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引导规范行业优胜劣汰, 整合资源, 提档升级;引导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促进产业集群的产品、技术升级;引进先进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工艺设备, 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 使现有企业提档升级;引导投产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达标、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 带动地区经济的新一轮发展。

摘要:产业集群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将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近年来, 湖北县域产业集群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总体来讲, 其发展还相对滞后。因此, 研究和分析湖北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 对促进湖北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 提升湖北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湖北县域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的对策。

关键词:产业集群,县域经济,工业园

参考文献

[1]王联锋: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l0 (4) .

[2]王维平、刘书明:产业政策创新与县城经济发展[J].南方经济, 2011 (7) .

[3]柏玲: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J].经济论坛, 2009 (2) .

[4]刘宝珍:发展产业集群壮大县域经济[J].北方经济, 2008 (3) .

县域中小企业集群 篇8

1 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创新是指处于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空间范围内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企业发挥各自能力、投入各类创新资源, 并在政府、科研院所、服务中介、金融机构等创新相关组织的协同支持下, 进行和实施各类创新行为并产生创新集聚效应进而获得创新优势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的内涵主要包括:

第一, 由于大量的同类企业、关联企业以及相关机构集聚于县域这一空间范围内, 产生了大量的创业与就业机会, 因而能够形成较大的人才需求效应, 从而使创新所需的各类人才在产业集群内集聚, 形成了人才的数量优势、类型优势、组合优势以及本地化与国际化优势。

第二, 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能够使原本实力较为弱小的企业通过建立技术联盟、战略合作等将有限的创新资金进行整合从而形成较大规模的创新资本投入, 也有利于获得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创新资金贷款或项目资助、补贴。

第三, 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在创新活动中有可能形成链接各个创新主体的网络系统, 从而能够联合同类企业、关联企业以及相关机构的知识、经验、资源、技巧和能力共同创造某种技术、产品以及服务, 实质上是对创新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利用和把握市场机会的过程。

第四, 由于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在县域这一特定地理区位集聚, 因而可以加快知识、技术、制度在产业集群内传播速度和效率, 促进创新的形成以及技术、产品的更新换代。

第五, 当体育用品制造产业价值链中某一环节上出现和采用新的技术, 往往能给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行为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正确的方向, 从而使产业集群内企业较为容易、快捷地把握创新的方向与趋势, 从而降低创新风险。

2 当前中国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创新面临的环境与机遇

2.1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引致创新需求产生

第一, 中国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内的代工企业因OEM的委托方即跨国公司已经设定了产品设计要求、质量标准并提供产品原材料、生产设备与生产技术, 代工企业自主创新的空间与激励不足因而造成创新能力缺失。同时中国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内自有品牌企业由于受制于创新资源缺乏、技术研发成本投入高、知识产权保护不利导致创新风险较大, 因而主要采取以“模仿”为主要特征的低成本创新、研发模式导致企业难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从而与国际产业巨头之间的差距愈来愈大。

第二, 中国许多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属于走“低端道路” (Low Road) 发展路径的低成本型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 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但与美国、德国等体育用品制造强国相比, 尚未建立结构完整、功能完备的集群创新系统, 创新动力机制功能缺乏、效率低下。

2.2 社会经济发展必然要求产业集群进行创新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资源已开始步入到“刘易斯拐点”的窗口期, 劳动力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城镇化速度加快, 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将加速, 从而导致城市就业岗位数量增长与城市就业岗位需求数量增长不同步的矛盾出现。从产业性质来看, 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 体育用品制造产业的人力资源结构总体上向初级技能劳动者倾斜, 同时对于劳动者的学历、技能要求较低, 因而能够大量地解决中低端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看, 由于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属于复合型产业, 拥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以及产业渗透力, 因而被许多国家扶持作为极具增长力和就业机会空间的产业[1]。从产业组织来看, 目前构成中国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的市场主体主要是民营中小企业甚至是家庭作坊。经济学家认为中小企业的主要功能是大量安排劳动力就业, 从而谋求社会的稳定。因而中央及各地政府需要通过产业规划、政策扶持、资金配套、服务升级, 积极引导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通过积极创新实现转型与升级, 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3 步入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导致创新需求产生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受益于体育用品国际市场高速发展, 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高位, 但对外依存度也达到50%以上, 明显高于技术资本密集型、技术劳动密集型体育用品制造产业。进入到21世纪,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逐渐弱化, 劳动密集型体育用品制造产业的简单加工、组装制成品利润空间在不断压缩, 边际回报率已经处于下行区间, 产业发展已经陷入了“低端锁定”。为应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攀升至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全球价值链两端的高附加值环节, 需要大力发展拥有技术、资本、人力资本等良好要素结构的技术资本密集型、技术劳动密集型体育用品制造产业。从发展战略角度来看, 在“十二五”时期包括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在内的制造产业正逐步致力于从主要由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组成的垂直分工和垂直竞争体系, 进入到主要由经济发达国家组成的水平分工和水平竞争体系[2]。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产群也在谋求转型升级, 这必将导致其发展中的技术要素含量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导致企业积极实施各类创新战略。

3 中国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的动力机制及其优化对策

3.1 中国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系统构成

该系统是由内部动力机制系统及外部动力机制系统两大系统构建而成。内部动力机制系统主要包括创新文化、竞争效应和创新收益等因素;外部动力机制系统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及政府政策等因素。

3.1.1 创新文化及其推动作用

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它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对创新的作用;二是如何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内所存在的创新文化, 对于推动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内企业由于共存于同一地理区位, 因而企业之间存在着相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单一企业发展过程中容易形成有关产品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等隐含于企业员工心智中的隐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 , 这些隐性知识对于推进产业集群生产技术与管理知识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企业员工往往通过人力资源流动、聚会、研讨等非正式途径在产业集群内进行传播与溢出 (Spillover) , 并因其植根性成为产业集群外企业不易模仿的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内的隐性知识与当地政府部门所构建的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以及开拓创新的企业家精神进行融合, 从而形成了产业集群内的创新文化。产业集群创新文化成为促进产业集群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3.1.2 竞争效应及其驱动作用

对于中国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而言, 由于大量企业集中于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全球价值链中的加工制造环节、过度依赖加工贸易, 造成企业之间同质化竞争十分激烈。当产业集群内某一企业率先进行创新并由此获取超额垄断利益时, 将打破产业集群内的竞争格局与企业间的利益分配格局, 其他企业既往的创新成果将会贬值或完全失去价值, 由此这些企业将处于市场竞争的不利地位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创新落后的企业为获得生存与发展必然要进行创新。从长期动态的角度来看, 企业间在创新上的你追我赶将会由量变转变为质变, 推动产业集群创新的可持续进行。例如福建晋江运动鞋制造产业集群内集聚了3000多家生产经营企业造成该产业集群内竞争激烈, 由此规模以上企业均自行配套产品研发机构进行技术研发, 目前产业集群内企业掌握了2000多种核心技术、拥有189项专利[3]。另一方面, 产业集群内企业由于根植于共同的当地社会与文化之中, 因而通过非正式传播途径率先创新企业的知识将会在整个产业集群内溢出 (Spillover) , 处于落后地位的企业将会得到创新的信息与成果, 甚至有些落后企业进行模仿创新或者在创新先行企业成果基础之上进行二次创新, 由此推进产业集群的整体创新。

3.1.3 创新收益及其诱导作用

当产业集群内某一企业所进行的突破性创新获得成功时, 会给企业带来高额的垄断利润, 并由此树立企业在产业集群内的领导地位, 同时企业通过创新获得市场成功的案例也会给产业集群内其他企业进行创新形成激励。例如在2012年品牌价值达到133亿元、被誉为中国体育产业的第一品牌的泰山体育集团自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创新, 始终将核心技术视为企业的生命线, 拥有技术研发人员有180人, 占企业总人数近10%, 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7%~10%。在2012年第30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与英、法、美等35个国家的客商达成5.7亿元订单。在泰山集团创新示范效应引领下, 乐陵50余家规模以上体育用品制造企业集聚发展、积极创新使乐陵这一县级市成为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

3.1.4 市场需求及其拉动作用

创新需求拉动理论认为, 创新是企业针对市场变化为谋求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本能反应。当今体育用品市场需求呈现出专业化、多样化、个性化、时尚化的鲜明特征, 从而驱使企业不断地进行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例如被称之为南非世界杯最强噪音的呜呜祖拉 (Vuvuzela) 本来是南非当地居民用锡制作用以驱赶动物的工具, 生产制造成本比较高, 后有球迷将其带到球场, 从而受到广大球迷的欢迎。南非世界杯前, 中国义乌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敏锐的意识到呜呜祖拉的市场前景, 经过技术创新采用塑料制造出呜呜祖拉, 这种塑料制造的呜呜祖拉成本仅为1~2元人民币, 义乌制造的呜呜祖拉在南非世界杯期间卖出了2000万个, 带来了2000万欧元的销售额。

3.1.5 政府政策及其引导作用

台湾以及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 在20世纪60~70年代承接了欧美以及日本的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国际转移。在这一过程中, 台湾以及韩国政府积极实施各项产业集群政策, 由此促进了台湾、韩国的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发展、壮大, 形成了一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从而被国际经济学界誉为“东亚模式”。由此可见, 政府政策对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创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2 中国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优化对策

3.2.1 营造良好的集群创新文化

为有效发挥创新文化对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的推动作用, 首先, 政府应根据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所依托的人文环境特点, 建构起具有县域特色的集群创新社会意识及价值观念, 并内化成为集群内企业及其员工的共同意识及观念, 从而形成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的意识文化, 引领创新行为不断涌现。其次, 政府需要依据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目标, 制定和实施多种扶持创新的政策、法规、制度, 同时引导行业协会将各种有关创新的企业内部惯例与规则外化为集群企业共同遵循的行业规例, 从而形成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的制度文化。最后, 政府、行业协会以及企业需要通过通力合作、科学规划以及有效实施形成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良好的整体形象以及集群品牌 (Industrial Cluster Brand) , 从而形成集群创新环境文化。

3.2.2 通过竞争与合作促进集群创新

为有效发挥竞争效应对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的驱动作用, 首先, 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供应商、客户等相关利益群体, 应在原有的产业链关系基础之上, 通过强化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利益, 形成一个共同促进集群创新的创新网络体系, 从而产生乘数效应 (Multiplier Effect) , 促进创新效率提升。其次, 企业需要更加注重产学研联盟的效能发挥, 建立起由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以及创新中介服务组织所形成的创新平台, 从而在更大范围内调动起各项创新资源, 促进集群创新集成化、纵深化发展。最后, 不同地区的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需要打破区域封闭, 促进创新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并实现优化组合, 从而促进创新多样化、互补化, 加速创新成果的流通。

3.2.3 形成多元主体创新格局

为发挥创新收益对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的诱导作用, 一方面, 从提高创新收益的目的出发, 采取多样化的有效举措促进企业创新:通过学历教育、在职培训等方式提升技术研发人员的素质;为企业创新提供专项资金扶持和金融借贷;在产品、生产技术、组织架构、营销等诸多方面实施整合创新;积极实施“技术外取”、“借力外脑”的创新路径与形式, 引入国际创新资源促进国内企业创新。另一方面, 采取科学的价值评估体系以及利益分配及保障机制, 保障社会化的创新成果的利益回报, 同时通过技术入股、专利加盟、项目合作等方式, 将各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孤岛”化的创新成果引入企业, 由此转化为现实的创新收益。

3.2.4 发挥市场需求作用引导产品创新

为发挥创新收益对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的诱导作用, 一方面, 需要追踪市场需求变化, 通过创新推出新型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 通过有效的营销战略, 创造市场需求并通过提供创新性产品来获得收益。

3.2.5 整合政府政策促进集群创新

为发挥政府政策对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的引导作用, 第一, 政府需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产业集群创新政策 (Clusterbased Innovation Policy) , 从而协调和引导集群内各个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第二, 为更大程度发挥集群创新中介服务组织的创新中介服务, 政府需要通过制定各项政策, 一方面合理界定自身职能定位从而为集群创新中介服务组织介入创新留下发挥空间, 另一方面需要在金融借贷、项目审批与管理、项目设置及评估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 引导集群创新中介服务组织积极发挥自身功能。第三, 政府需要通过实施各项政策, 营建起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环境, 从而保障企业创新成果获得应有回报, 降低创新风险。第四, 政府需要通过各项优惠政策以及绿灯条款, 建立起能够有效促进集群创新行为发生的高科技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园区、企业孵化器。

摘要:当前中国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创新面临的环境与机遇主要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引致创新需求产生;社会经济发展必然要求产业集群进行创新;步入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导致创新需求产生。中国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系统是由内部动力机制系统及外部动力机制系统两大系统构建而成。内部动力机制系统主要包括创新文化、竞争效应和创新收益等因素;外部动力机制系统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及政府政策等因素。为促进中国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创新, 需要完善产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系统。

关键词:县域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

参考文献

[1]陶娟, 杨明.现代化理论视域下的体育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 2013 (4) .

[2]石奇, 孔群喜.实施基于比较优势要素和比较优势环节的新式产业政策[J].中国工业经济, 2012 (12) .

县域中小企业集群 篇9

关键词:产业集群,黑龙江省,县域经济

一、培植产业集群对促进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 产业集群是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实践证实, 借助产业集群, 通过相关产业的横向拓展, 继而扩展成关联度高的企业集群和完整的产业链, 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提高产业竞争力。同时, 在集群内企业通过相互合作, 相互学习, 相互竞争, 形成良好的创新基础和条件, 可提升县域经济的创新能力。

(二) 产业集群是推进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走向城市化道路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县域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体现, 其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城市化。农村实现城市化必须依靠产业支撑,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农村工业化推动城镇化, 实现农村工业化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发动农民就地创办小企业, 甚至小作坊与家庭手工业, 促使农民就地转化为产业员工。产业集群能够促进小企业发展, 而产业集群中的技术溢出和衍生企业的便利性能够促进创新企业不断产生, 可以有效地弥补农村企业的先天不足, 从而加快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三) 产业集群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

目前, 我国绝大多数产业集群都是在农村和小城镇兴起的。产业集群的发展, 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 也带动了周边农村地区的农牧副等产业发展, 这样既增加了农村的集体积累, 推动了小城镇建设, 又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换句话说, 产业集群促进了两个反哺, 即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反哺农村。

(四) 产业集群是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强大载体

培育和构建产业集群已成为各国参与全球竞争、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培育产业集群可以使县域经济具有群体竞争优势和集群发展的规模效益。产业集群在经济发达地区蔚然成风, 并且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多种机制, 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产业集群可以充分发挥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 积极规划、引导、培育和发展既具有县域特色、又有较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品牌产品。

二、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 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 登上新台阶

2008年, 在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各项监测评价指标仍保持快速增长, 县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72亿元, 比上年增加512.8亿元, 增长16.9%, 增幅提高2.7个百分点, 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 首次突破3000亿元, 县域经济总量实现了新跨越, 登上新台阶。其中肇东、双城两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200亿元 (肇东232.7亿元、双城200.4亿元) ;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总量由上年的37.6%上升到38.2%, 提高0.6个百分点。

(二) “工业立县”步伐加快, 产业园区辐射带动力度增强

2008年全省县域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8.1%, 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其中完成工业增加值833亿元, 比上年增长19.8%, 超过全省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 工业增加值超过50亿元的有5个县, 分别是肇东65.1亿元、双城65亿元、呼兰59亿元、尚志53.5亿元、阿城52.3亿元,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28%、32.5%、36.9%、39.1%、37.1%, 均高于全省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经过几年的发展, 各县 (市) 已经跳出依靠农业单一结构模式, 发展优势产业园区, 增强市场竞争力, 形成各具特色的适合自身发展的多样格局, 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三) 县域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

在全省13个市 (地) 中, 哈尔滨、牡丹江所辖县 (市) 的县域经济平均实力较强, 其中哈尔滨市所辖的12个县 (市、区) 中有5个县 (市、区) 位居前十位, 占42%;牡丹江市所辖的6个县 (市) 中有3个县 (市) 位居前十位, 穆棱市、宁安市分别位居11位、12位。绥化市所辖的10个县 (市、区) 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两极分化, 其中肇东、安达两市分别位居第1位、第6位, 5个县居后十位, 占50%。齐齐哈尔市所辖的9个县 (市、区) 中有7个县位次排在50名之后。

(四) 主导产业不明显, 基础设施薄弱

绥芬河市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海伦、龙江、依安、甘南等以农业为主的县,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50%以上, 工业不发达, 主导产业不明显, 基础设施薄弱, 招商引资环境较弱, 县域经济发展较慢,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 位次后移。

三、培植优势产业集群与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一) 培植优势产业集群, 有利于发挥县域比较优势, 培育地方特色产业

与大中城市相比, 黑龙江省县域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相对匮乏, 而土地、资源、劳动力等相对比较丰富, 通过产业集群, 专业化分工, 可以发挥黑龙江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 形成竞争优势。目前由于黑龙江省一些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 没有形成县域主导产业链和特色产业集群, 积极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不仅能造就优质的产业链, 产生巨大的集聚效应, 可以使企业节约成本, 将本地资源优势转化为比较优势, 从而提高竞争优势。

(二) 通过产业集群, 引导县域中小企业形成外部规模经济

黑龙江省中小企业通过产业集群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黑龙江省县域中小企业生产相近或相关的产品, 会吸引大量劳动力向该集群转移, 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同时劳动力在一定空间的聚集, 会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 降低劳动力的培训费用;产业集群还会带来信息技术成本的降低。

(三) 培植优势产业集群, 有利于推动城镇化进程

目前, 黑龙江省城镇化水平低, 城镇功能单一, 受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 特别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大量失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农村贫困户的问题凸现。通过优势产业集群, 可以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 有助于城乡发展;通过产业集群使得县域二次产业比重上升, 必然会使为二次产业服务的以交通、通讯、餐饮、旅游为代表的三次产业迅速发展, 使得资源、人口、资本进一步向产业集群聚集, 推动县域的城镇化进程, 有助于形成经济增长极推动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

四、培植优势产业集群促进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 做强做大一批高成长性的县域工业园区

黑龙江省应以增强产业聚集度和关联度为重点, 做强做大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工业园区, 在加强产业配套, 增长产业集聚度和关联度上狠下工夫。各工业园区按照土地集约化经营, 资源循环式利用的要求, 搞好建设规划。同时要注重搞好产业规划, 依托地区优势, 突出产品特色, 为产业集群留有充分发展的空间。通过对县域内招商引资, 不断提高园区产业配套能力, 做大做强一批布局集中、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成长性的县域工业园区。

(二) 以发展规划为龙头, 加强产业集群的宏观管理

黑龙江省的产业集群基本上是以乡镇个体加工为基础自发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政府没有针对产业集群的发展编制专项规划, 这就造成了产业集群布局零乱、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 当前迫切需要将黑龙江省县域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与产业集群的实际情况、区域特征相结合,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统筹发展, 逐步提升产业集群整体优势。坚持以“规划带项目”的原则, 引导市场有效配置资源并且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 逐步推进黑龙江省产业集群朝着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布局优化、结构合理的方向发展。

(三) 充分发挥优势, 实施重点突破, 大力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近年来, 黑龙江省一些县市在发展县域经济工作中, 坚持从实际出发, 扬长避短, 发挥优势, 走出了不同的发展路子。目前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型, 如双城、肇东、青冈、克山等县市, 依托丰富的农畜产品优势, 招商引资上大项目,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资源开发型, 如勃利、鸡东等县市, 依托丰富的煤炭矿产资源, 发展精深加工, 走出了依托矿产资源, 进行系列产品深度开发;园区建设型, 如宾县、呼兰等县区, 发挥毗邻大城市和交通便利等区位优势, 建设科技产业园区, 筑巢引凤, 集群式发展;口岸牵动型, 如绥芬河、东宁、同江等县市, 依托边境口岸优势, 积极发展对俄经贸合作, 并开始实现由单一贸易合作向进出口加工型经济转变, 形成了口岸牵动型的经济发展格局;场县共建型。一些县市利用与农场、林业局毗邻, 且经济发展互补的条件, 开展场 (局) 县共建合作, 走出了互补发展的路子。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各有特点, 但没有形成产业集群, 应通过县域的特色经济,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四) 引导产业集结, 促进集群龙头企业的发育和壮大

在产业组织建设上, 应大力促进集群内企业之间、企业和机构之间信赖和合作关系的建立以及集群内部龙头企业的形成。在黑龙江省县域内要精心打造一批龙头企业, 可选择有一定生产规模、管理水平较高、经营者素质较好并具有较强产业链发展意识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使之成为产业集群核心。政府给予税收优惠等政策, 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利用品牌和核心技术优势, 做强做大, 把周边小企业吸纳、整合到产业分工体系和配套产业链上来。在大企业进入或形成集群后, 本地资源将被整合到产业链中, 形成相互需求的合作网络, 提升集群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统计局.2008年我省县域经济社会监测评价分析.

[2]白雪.影响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 (2) .

上一篇:肿瘤坏死因子-2下一篇:大跨度桥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