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县域经济

2024-06-22

民族县域经济(精选十篇)

民族县域经济 篇1

一、云南省边境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分析

边境民族地区发展县域经济, 首先要分析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要素。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功能, 一般把县域经济发展要素分为四个类型:自生性要素、再生性要素、引导性要素、规范性要素。

(一) 自生性要素——县域的自然资源和历史基础

县域的自然资源是大自然所赋予的, 县域的历史基础是县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凝集。包括县域的地理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和土地、生物及矿藏资源等等在内的自然资源条件, 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这些要素相互关联及其运动规律, 对边境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一, 它影响着边境民族地区的县域产业结构, 由于气候、水文和地形地貌的多种差异,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同农业内部的结构就大为不同;其二, 它影响着县域内的生产力发展;其三, 它影响着县域社会文化进步。自然资源条件对县域经济的其他要素, 比如人口、劳动力、资金的流动和技术的地域推移, 对市场的兴衰等等, 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边境民族地区特殊的县域经济、文化、技术和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历史基础, 作为一种不可改变的自生性要素, 对县域的经济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历史形成的社会生产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 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可超越性特征, 要求县域的生产力发展必须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滚动发展。生产力的历史基础越雄厚。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就越顺利。

(二) 再生性要素——县城人口、资金和技术

人口、资金和技术是边境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这些要素的形态和作用尽管不同, 但它们都具有流动和衍生的特征, 因而统称为再生性因素。

1.人作为消费者和劳动者, 对县域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为保证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必须正确处理人口和就业问题。在一定的消费水平条件下, 须严格控制边境民族地区县域人口增长, 同时, 在现有的劳动生产条件下, 必须实现充分就业。

2.资金因素对县城经济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就资金因素来讲, 边境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增长是以固定资产的数量及其产出系数和新增投资的数量及其产出系数为基础的增量, 而在资金量确定的情况下, 为取得投人少产出多的效果, 资金投向就十分重要, 必须把资金投入到解决边境民族地区最需要的地方。

3.技术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 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而发挥出巨大的物质力量。发挥技术要素在边境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必须提高平均推广率。由于技术要素的流动性很强, 对科技成果的吸收面越宽、推广面越广, 对边境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就越大;其次, 要提高推广的平均成效率。这就要求从边境民族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客观实际出发, 既要对推广项目予以合理的选择, 更应以科学的态度扎扎实实地应用。

(三) 引导性要素——市场

市场对县域经济的作用和影响, 已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市场要素凝集着供给与需求关系, 它以价格符号显示出供给和需求的形象, 通过供与需之间的不断反馈, 调节县域经济运动。市场对边境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多层次、多类型、多方位的引导, 使之作为县域经济发展要素的影响作用日益增强, 并且最终要反映到县域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就是说, 多元的市场结构将引导县域经济结构的发展, 市场要素的作用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对此, 边境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建设者和决策者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忽视。

(四) 规范性要素——组织、管理

组织和管理作为一种类型的要素, 体现着经济运行机制的作用。县域经济是多种门类的综合经济, 组织与管理作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要素, 已为大众公认。边境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组织和管理, 首先在于边境民族地区社会生产的地域组织。把县域生产要素流向最合理、最有效益的综合层次。其次是边境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划和计划。规划和计划是县域经济组织和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 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计划, 能使县域生产要素得以充分利用, 不仅可以用相同的投入得到更多的产出, 而且能保证县域经济的稳定、持续和健康的发展。再次是边境民族地区县域经济运动的调节。县域经济的有序发展, 必须有对县域经济运动的有效调节, 调节的有效程度, 集中体现着组织和管理功能效应。

二、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劳动生产力不发达, 经济发展滞后

受自生性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及其运动规律的影响, 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的生产力不发达, 经济发展滞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多是“直过区”, 远离中心城市, 发展起步晚, 基础薄、条件差, 除了像河口、打洛、瑞丽、畹町等少数口岸地区以外, 绝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007年, 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3.8%, 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多在700元-1500元之间, 低于2250多元的全省平均水平, 个别地方还在700元以下, 还有63万多人收入在绝对贫困线以下, 占农村总人口的12.7%。由于崇山峻岭的阻隔, 边境民族地区交通不便, 通讯不发达、能源不足、资金短缺, 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 这严重影响了边境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偏低

基础教育比较薄弱,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不足, 中小学生的辍学率较高, 边境民族地区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云南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中还有许多不会说汉语, 接受教育的能力比较差, 文盲半文盲高达29%以上, 基础教育薄弱形成中老年文盲未扫, 青少年文盲又出的局面。实行统一考试后, 许多自然村, 至今还没有出过一个大专生。近几年全省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只占20%左右, 与其34%的人口比例极不相称。人口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基础要素之一, 其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 决定了边境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三) 交通不便, 贫困落后

25个边境县 (市) 地处边陲, 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6%。山高坡陡, 地势狭窄, 地质灾害频繁,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各边境县 (市) 通往州 (市) 府所在地和口岸的公路, 分别还有38%和25%的路面达不到三级油路的标准, 县乡公路路面差、等级低, 大部分还是四级以下砂石路面, 晴通雨阻, 特别是沿边一线公路建设严重滞后。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群众生存环境恶劣, 生产生活方式落后, 25个边境县 (市) 中有17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6个, 云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个) ;2007年人均年收入在625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还有63.19万人, 占边境地区农村总人口的12.67%。

(四) 经济发展水平低, 地方财政困难

由于工业基础薄弱, 缺乏支柱产业, 边境地区县级财政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 绝大多数边境县都是吃财政饭, 除了靠上级的拨款投入外, 很难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建设, 这使得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缺乏动力, 经济发展与全省、全国相比, 差距明显。2007年, 25个边境县 (市) 人均GDP到去年底仅为3571元, 比全省的5619元低2048元, 比全国的9073元低5502元;人均财政收入仅为240元, 比全省低925元, 比全国低1444元;平均财政自给率仅为30.28%。

三、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建议

由于边境民族地区多为集“边疆、民族、宗教、直过、贫困、高山峡谷和资源富集”七位为一体的县份, 其县域经济收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因此, 理清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思路、加快振兴县域经济, 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扎实推进“兴边富民”工程, 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兴边富民”工程是加快边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决策, 是事关云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实现边疆少数民族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和一项惠民、稳边、固防的民心工程。民族团结、边疆和谐稳定是发展边境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前提。各县应做好各项工作, 扎实推进“兴边富民”工程, 营造团结、和谐, 稳定的社会环境, 促进边境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二) 以招商引资为重点,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边境民族地区发展县域经济, 主要是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 单纯依靠自身的积累去发展, 无疑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过招商引资, 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沿海先进县市的成功经验, 边境民族地区县域要想在这方面有大的突破, 就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力度。一是扩大招商的范围, 不仅对边境线国家实行海外招商, 而且要对沿海、对大中城市招商, 承接沿海和云南省内城市因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产业梯度转移。二是打好资源牌, 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边境民族地区县域资源比较丰富, 劳动力价格低廉, 在毛纺工业、皮革工业、食品加工业、矿产加工业、能源工业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可以重点在这些领域推出招商项目。三是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 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应该说在这方面边境民族地区与沿海、省内其他地区还有较大的差距, 越是落后的地方, 政策越死, 环境越差, 这也是吸引不来外资的主要原因。必须加大投资环境整治力度, 以优势的环境吸引客商, 树立良好的信誉, 以诚招商。四是积极发展边境贸易和口岸经济。国家已在边境线上建设了11个国家级一类口岸和8个二类口岸, 要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优势, 比照沿海地区的先进做法, 加大对毗邻国家的开放力度。

(三) 以发展科技教育为支撑,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知识和信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日益缩短, 知识人才、知识产业、知识管理以至知识经济成为必然趋势。边境民族地区县域经济要大有作为, 实现跳跃式发展, 必须培养和吸引大批人才, 充分发挥科技这一生产力作用。一是要紧紧围绕科教兴国战略, 以巩固“两基”成果和提高“两基”水平为重点, 落实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全面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工作。二是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 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办学, 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 提高高中入学率, 加快教育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要拓宽思路采取多种形式, 大力推进非义务教育阶段后勤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发展, 努力扩大招生规模,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同时, 要制定和完善吸引人才和储备人才机制。制定和完善一个好的用人、引人机制, 吸引外地人才, 更要重视留住本地人才。要进行人才储备, 对暂时安排不了的人才, 放到基层去锻炼, 然后通过择优录用, 为回乡的人才创造一个重才的环境。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经济年鉴2008.云南:云南统计局, 2008.

[2]李小三, 徐鸣.关于县域经济理论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 2000, (3) .

[3]李春平, 张二勋, 段艺芳.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聊城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1) .

民族县域经济 篇2

徐 新

2012年第5期 ——经济建设

湖北省农信联社自2005年成立以来,坚持立足社区、面向“三农”、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主三化”,大力实施“铺天盖地”和“顶天立地”两大工程,不遗余力支持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2011年,累计投放贷款1724亿元,净投放404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达1730亿元。农信社县域贷款总量、贷款增量均居全省第一,66家县域行(社)中51家贷款市场份额居当地第一,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2009至2011年,湖北省人民政府连续三年授予省农信社“支持湖北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

三个对接:支持县域工业化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全省农信社主动实施“三个对接”:对接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对接工业园区建设,对接招商引资项目,累计发放贷款285亿元,支持县域骨干企业2590家,着力推进工业化。

——对接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对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各级行(社)及时落实贷款支持。全省农信社共向十堰堵河潘口水电公司、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贷款52亿元。

——对接工业园区建设。采取“园区(开发区)+企业(商户)”的捆绑融资方式,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各类产业集群、物流园区的支持,提升园区的聚集效应,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全省农信社共对襄阳光彩台商产业园等107个工业园区的1910家企业和商户贷款125亿元。

——对接招商引资项目。各地农信社主动承接招商引资项目,采取存货抵押、母公司担保等方式解决了企业固定资产抵押少、抵押手续繁琐的困难,吸引外地企业投资,确保招得进、稳得住;共向亚通塑胶、三利新材料、金威麦芽等680家招商引资企业贷款108亿元。

三块联动:推进农业现代化

建设产业基地,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全省农信社围绕当地支柱产业,累计发放贷款430多亿元,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涉农龙头企业发展,三块联动,通过金融手段提高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现代化。

——支持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促进农业集约经营。全省农信社结合各地实际,大力支持优质稻、双低油菜等种植、养殖业板块基地建设。共向仙洪试验区优质稻种植基地、宜昌茶叶种植基地、麻城蔬菜种植基地、恩施药材种植基地、潜江小龙虾养殖基地等150多个基地的22万农户贷款160多亿元。

——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促进小生产对接大市场。采取合作组织成员联保方式,创新粮油协会联保贷款、柑桔协会联保贷款等20多个贷款产品,支持合作组织做大做强。全省农信社贷款95亿元,支持宜城粮油协会、宜都柑桔协会、罗田板栗协会、仙桃水产协会、大悟花生协会等150多个专业合作组织及成员融资发展。2011年4月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题报道了我省大悟联社贷款支持花生协会发展情况。

——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做长产业链。围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大力支持国家、省、市、县四级涉农龙头企业发展,延伸产业链,促进农副产品转化增值,做大优势产业。累计发放贷款176亿元,支持稻花香集团、萧氏茶业集团、奥星粮油公司等78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三新融合:缓解民营经济融资难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中小企业是民营经济的主体。由于中小企业风险相对较大、担保机制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世界性难题。全省农信社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创新担保方式、创新联保机制,缓解“融资难”,累计发放贷款550多亿元,支持6220家中小企业发展。

——创新信贷产品。对中小企业除广泛使用常规机器设备、土地、房产等不动产抵押外,允许把股权、商标权、经营权、收费权、应收账款、活物等一切有效资产用于贷款担保,创新了商标专用权抵押贷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大宗农副产品仓储动产质押贷款、活物抵押贷款。2011年,向福娃集团发放商标权抵押贷款8000万元,向京山昌盛水产发放活龟抵押贷款1000万元,向其他2320家企业共发放各类不动产、动产抵质押贷款306亿元。

——创新担保方式。引进担保公司担保,是借助外力突破中小企业自身抵押不足瓶颈、扩大融资的重要途径。农信社积极与担保公司合作,协调担保公司为民营企业担保,推出“农信社+担保公司+中小企业”贷款模式,进一步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全省农信社共与黄石、十堰等地70多家担保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担保业务覆盖所有县(市、区)。2011年,向2070家企业发放担保贷款135亿元。

——创新联保机制。中小企业面临的难题除需要借助外力解决外,也需要企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共同做大。我们创新“信用共同体担保”机制,积极鼓励、引导、支持中小企业相互联合,组成信用共同体,相互为贷款提供担保,进一步解决实物抵押与担保公司担保不足的问题。全省农信社通过联保方式向2030家企业贷款109亿元。

三法并举:提升县域金融服务效能

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信贷支持,同时也需要优质、快捷、现代化的金融服务。在全力提供贷款支持的同时,全省农信社努力创新机制、改进方法、提高效率,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全面开展上门服务。2011年,全省农信社开展了“万名信贷员进万企入万户”活动,县级行(社)领导人员作为大客户经理包大户、包重点企业,其他信贷人员包中小企业,开展上门服务,建立企业信息库,开展评级授信工作。通过联席会、恳谈会等形式建立社企交流平台,跟进服务,加强合作。2011年,全省共召开社企交流会320余次,建立企业档案超过2.4万份。

——全面实施“阳光信贷”工程。实行贷款“六公开”,向客户公开贷款条件、资料清单、期限额度、利率政策、服务流程、监督方式,提高办贷效率;实行贷款“零费用”制度,减少办贷费用,降低客户成本。

——全面推广“金融套餐”服务。我省农信社系统整合服务措施,在做好信贷服务的同时,向客户推出理财、财务辅导、市场信息咨询、资金结算等“金融套餐”服务,让企业享受全方位金融服务。

五点思考:谋求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共赢

县域金融是县域经济的核心。加大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对实现湖北“十二五”规划战略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还相当薄弱,必须多方给力,建立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机制,抑制县域资金外流,促使县域资金切实服务县域经济;进一步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推进金融服务创新,不断提升县域金融服务功能,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县域金融要勇担社会责任,支持县域发展。县域金融必须准确把握市场定位,切实落实“十二五”规划要求,在促进县域工业化、改善“三农”服务水平、发展县域绿色低碳经济和提高老百姓幸福指数等方面发挥作用,才能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问题,缓解春运期间交通拥堵、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生活等社会矛盾。一方面,要发挥政策性金融的资金投入导向作用,引导其他金融机构参与支持县域基本建设。另一方面,要按照“金融支农力度决不能削弱、涉农信贷投放决不能减少”的要求,创新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切实化解贷款难。

——整合县域金融资源,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整合县域金融资源,一是加快推进农信社组建农村银行进程,加强城商行和农信社等地方性金融的机构整合。做大农信社统一法人,壮大资本实力,形成规模效应,满足县域中小企业及农村经营大户的大额资金需求。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和银行业协会的指导、协调作用,加强县域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之间的资源整合。要引导县域金融机构既要公平竞争,又要合作共赢,通过银团贷款、社团贷款等方式,满足县域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三是加快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本土化金融机构,加强民间及县域的资本整合。

——构建信用担保体系,切实解决担保难题。突破融资担保瓶颈制约,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强力推进县域信贷担保体系的创新。一是要充分发挥地方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放大效应,引导组建多形式的担保机构,积极扶持涉农担保机构做大担保实力,发挥担保效力,切实缓解“三农”贷款抵押担保难。二是要放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让农村闲置资产活起来,进一步拓宽贷款投放渠道,增加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投入。三是要切实改进社会中介机构的服务,减轻贷户负担。四是要加大县域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建立金融风险规避机制。县域金融面对的信贷主体,主要是中小企业和“三农”等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村金融处于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经营劣势,迫切需要完善政策扶持和风险补偿机制。一是建立政策性补偿机制。二是建立经营性补偿机制。三是建立商业性补偿机制。

——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县域信用环境是推进金融服务的一个重要前提。信用体系越健全,金融服务的约束条件越少,县域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水平越高,信贷投放的空间也会更大更灵活。一是要通过立法加强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整合金融、司法、工商、税务、劳动等部门的信息,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二是以各级政府为主导建立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考核体系,通过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组、信用农户评比活动,大力倡导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诚信氛围,全力推进信用县市创建工程。三是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坚决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

民族县域经济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能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还能促进了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发展。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是指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县域劳动者为主体,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县域为范围,以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为主题,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的行政性区域经济。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1)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就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者经济部门依据本区域、部门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分析和估量而制定出来的指导经济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实施途径。经济发展战略从所涉及的范围又分为: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中观经济发展战略和微观经济发展战略。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属于中观经济发展战略,是根据县域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县域在所属的经济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其在较长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而进行的具有全局性、综合性的谋划。(2)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从少数民族地区出发,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各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各因素、条件等进行分析,研究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采取全局性、综合性的方针、政策的指导,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发展。在此发展目标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教育、卫生、医疗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得到了全面发展,产值增幅较大;人均收入得到了提高,就业人口数量增加,缓解了就业压力。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从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范围来看,仍然处于不利地位,表现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发展不平衡等。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1)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经济发展主体不明确。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过于依赖各级政府的扶持和干预,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较弱;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相脱节,经济发展的促进性较弱。(2)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比重特别是传统农业比重较高,工业和商业比重较低,产业结构层次不合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由于长期受重传统重农轻商思想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只注重农业的发展,忽视了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严重失衡。(3)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规模小,城镇化发展落后,经济结构单一。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城镇密度和面积小,城镇化水平低,规模经济效应得不到发挥,经济力量薄弱,城镇经济的辐射功能差,经济发展较慢。

三、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1)明确经济发展主体原则。明确县域经济的发展主体,才能发展县域经济。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者。认真处理好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与县域经济活动的主导地位的关系,才能有效调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2)实施工业化导向原则。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受到传统农业思想的影响,技术相对落后,工业化程度低。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努力改变生产技术,使其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化发展,改变贫穷落后的经济现状。(3)发展特色,突出特色原则。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相对特殊,其县域内资源、文化等相对特殊。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要从特色出发,体现经济的特色优越性和特色潜力,以特色作为出发点,打造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4)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原则。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中,处理好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中心城市与农村等发展的关系,发展县城、乡镇的经济辐射作用,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5)构建循环经济,实行可持续发展原则。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丰富。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积极构建循环经济,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1)确定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县域经济发展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和保障,但是与其他县域相比,其素质技能较低。少数民族地区可以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推行中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等,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实现传统农业化向现代工业化的转变。(2)突出特色,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特色经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必然要求突出特色,强调特色,以特色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利用优势资源,不断开拓创新,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工业、特色旅游业、特色文化产业等,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3)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立文明的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4)政府及职能部门健全市场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属于行政性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少数民族地区县域政府及职能部门运用有效的政策和法规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扶持和宏观调控,建立县域经济服务性的政府,健全市场机制,合理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战略的统筹和指导。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不仅能调动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积极性,还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 廖乐焕.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谈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特色经济发展 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县域,特色经济,毛南族

在当代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县为国之基。壮大县域经济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广大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鲜有全国百强县 (市) , 它们大多分布在“穷山恶水”之间, 产业大多以农牧业为主, 种植业经济效益不高, 加上群众科技文化水平不高, 种植养殖科技含量低, 管理粗放, 信息不灵, 交通不便, 销售渠道不畅等原因, 往往造成增产却减收的尴尬局面, 要实现与全国发展同步任务艰巨。所以, 只有立足实际, 充分挖掘和发挥区别优势, 利用本地资源, 发展特色产品产业, 走一条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特色经济道路, 才能赢得发展。

一、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现状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以下简称环江县) , 位于广西西北部, 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该县物产资源丰富, 是中国香猪原产地、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兰花之乡、中国菜牛之乡、广西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广西十佳桑蚕生产基地。有木论自然保护区、九万山自然保护区、明伦北宋牌坊、新坡农业生态园、琼园生态园、华山生态园、黔桂古道、洛阳文雅天坑、明伦牛角寨瀑布群等主要旅游景区 (点) 。有煤、铅锌、铁、锡、滑石等20多种矿产资源。有香猪、菜牛、香鸭、香糯、香粳、香菌、西瓜、油茶、石崖茶等著名地方产品。由于受地理位置偏僻, 自然条件恶劣, 交通落后等影响, 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经济规模小, 综合财力小, 竞争力弱。2013年, 环江县地区生产总值35.86亿元, 全区排名77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 016元, 全区排名73位;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5.5%, 全区排名83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 507元, 全区排名82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 665元, 全区排名69位。

二、环江县特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经济规模小, 综合财力不强。

从增长速度看, 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从规模上看, 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占全市的6.78%、5.28%、6.24%、3.81%和8.02%。

2、乡镇工业经济规模不大, 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

桑蚕养殖以南部的大才、思恩, 中部的洛阳、川山等乡镇发展较快;北部的长美、明伦、龙岩和西部的下南等乡镇发展缓慢。林业方面, 全县各乡镇都具有林业传统种植优势, 但当地的加工企业很少, 产品低端, 利润低。2013年底, 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仅有20家,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仅为130, 445万元。

3、品牌意识薄弱, 整合营销传播力度不够。

环江县物产资源丰富, 在桑蚕种植、有色金属、文化旅游、香猪养殖、生态种植等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品牌意识薄弱, 能进入大众视野且被记住的品牌寥寥无几, 且整合营销传播力度不够, 资源不能得到最优的组合配置, 导致产业附加价值低, 综合效益偏低, 比较优势得不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严重制约了整个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4、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特色优势不明显。

一是农业劳动力素质低, 主要依靠老、弱、妇女, 生产技术落后;二是有些乡镇虽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但由于资金、土地、市场、观念等因素的制约, 难以形成拳头产品。有的乡镇虽然特色产业达到了一定规模, 但由于产品单一, 产业链短, 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农户与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利益链接机制, 难以形成专业化生产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三、环江县特色经济发展对策思考

1、优化产业布局, 强力推进深加工, 提高有色金属产业的经济效益。

环江县应主动投入到河池市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总体规划内, 充分利用河池市“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头在外”开放带动战略, 推动环江县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河池有色金属产业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人才队伍、成熟的工艺技术和广泛的购销网络, 对接东南亚和澳洲国家丰富的矿产资源, 为环江县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的、稳定的和多元化的原材料供应渠道。

2、抓特色、创品牌、促规范, 大力推进香猪产业。

推进香猪生产标准化及设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加强无公害食品、生态食品、绿色食品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引导产品走向高端市场。加大宣传力度, 设立香猪产品专卖店, 打入宾馆、酒店、农家乐、超市等市场。加大财政政策扶持力度, 建立奖补机制, 完善“农贷、农保、农投、农担、农信”和“惠农卡”等服务政策, 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养殖户、家庭农场、妇女进入行业。同时, 还应建立稳定的价格机制, 消除群众后顾之忧, 保证农户养殖积极性。

3、以特色生态文化旅游为纽带, 进行立体式营销。

抓住“毛南族”的民族文化特色、喀斯特原始森林、文雅天坑等的优越生态环境和汉代茶马古道的历史积淀等现有优势, 找准定位, 打造特色生态文化旅游景区, 拓宽毛南族文化产业。环江县应坚持民族风情跟自然景观相结合, 通过展示毛南族历史文化、古建筑、民间服饰、民族歌舞、民族特色工艺品等, 让游客感受到风景优美的同时, 也领略独特的毛南族风情。

4、引进先进技术, 加快人才培养, 建立高效示范区, 确保桑蚕发展后续动力。

截至2012年底, 环江县桑园面积达16.25万亩, 蚕农卖茧收入突破6亿元大关, 蚕茧产量为15, 780吨, 产值突破6亿元。但在人才方面, 平均每个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人员不足5人。应加强人才管理, 大力引进先进人才, 举办蚕农技术培训, 鼓励蚕农积极学习和掌握种养技术。同时, 还应整合优势资源, 建立高效示范基地, 扩大产业影响力。加快招商引资步伐, 引入龙头企业, 扩大生产规模, 激发蚕茧需求动力, 解决蚕农卖茧后顾之忧, 最大限度激发蚕农积极性。引入先进技术, 加快产业升级, 扩大生产能力, 丰富产品种类。在继续培育传统的缫丝、丝绵、织稠、服饰和家纺等, 同时扩大开发桑枝使用菌类栽培, 在“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十强县”的基础上, 做强做大做优食用菌产业, 使桑树从头到脚都得到高效利用、变废为宝, 提高农田资源转化成经济资源效率, 促进农民增收。

5、扶持龙头企业, 加快产业转型, 做强糖业和林业。

环江县应充分发挥洛阳、思恩、大安、大才等甘蔗产量大乡 (镇) 的示范作用, 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 积极落实稳健的价格调节机制, 研究培育优良品种, 提高蔗糖产量, 加快蔗糖料深加工, 提高综合利用效率。比如, 蔗渣可以深加工成造纸原料, 可加工成有机化肥等, 不仅提高综合使用效率, 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促进糖业发展良性循环。同时, 在现有的远丰、丰林、锦林、佳禾等几家大企业的基础上, 积极鼓励资金和技术雄厚的投资主体兴办绿色产业, 建立商品林基地, 充分利用林业资源, 鼓励引导林农投入, 建立“公司+农户”模式。采取形式多样的养殖方式, 推动林下产业发展, 实现“一林带多”的经营模式, 提高林业资源使用效率。目前, 适合环江县林下养殖的范围很广, 包括下南菜牛、各类家禽、兔子、山羊、肉猪和黄牛等。

6、加快招商引资和资源整合, 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营销模式。

县域经济发展 篇5

发展县域经济是加快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胡锦涛

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加快城镇的建设,能很好地为中小企业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推进农业产业化,形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有利于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带动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的综合素质,改善生活质量,加快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共同富裕。近年来,我省坚持以科学规划为指导,多元化筹措资金创新体制,发挥潜能,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取得了显著成绩。

到2008年底,全省有10个地级市,1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3个县级市,907个建制镇,其中县城镇80个,2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全省城镇建成区面积达1937.01平方公里,目前实际居住在城镇人口达到1583.8万,城镇化达到42.1%。

加强以西安都市区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建设

以西安都市区为核心,陇海铁路为轴线,配合关中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依托“一线两带”,积极促进产业和人口聚集,加快关中城市群建设。

关中城市群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城市功能,促进特大城市与周围卫星城镇的有机结合,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和实力。以高等级公路、陇海铁路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骨架,提高运输网络密度,优化交通结构,建设城际快速干道体系,提高道路等级和通达深度。建立秦岭北麓景观保护区和渭河及其支流沿河自然景观保护带,保护森林植被、河流水系及生态湿地等自然景观资源,构筑网络型的生态结构,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品质。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现代化城市建设之间的协调。整合关中地区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塑造城镇特色,创造宜人的多样性城乡生活空间。

大力推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城镇群建设

随着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步伐的加快,陕北地区已经显示出具有发展区域性城镇群的潜力,要以榆林、延安为中心,以西包铁路为主轴线,以拟建的青岛—银川高速公路和太原—中卫、神木—朔州铁路为副轴线,积极推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城镇群建设。

结合陕北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布局,着力建设一批发展条件较好的县城和重点镇,提高对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承载能力,促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城镇群的形成。合理确定城镇规模、产业结构和资源开发强度;加强区内交通建设,重点建设中心城市与县城、重点镇和主要工矿区之间的快速交通干道;加强水资源保护力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大力推广节水技术设备和管理措施,做好城镇和工矿区供水规划,严防水源污染和矿山开采导致的水资源破坏,警惕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生态灾难;加强城镇绿化防护,搞好城镇周边地区防风固沙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切实保护好城镇生态环境;在《我省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并实施《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城镇体系规划》,协调好区域内城镇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和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和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关系,保障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积极促进陕南汉江沿岸城镇群形成

陕南地区要发挥生物、矿产、水力等资源优势,以汉江和阳安铁路为轴线,以汉中、安康两中心城市为核心,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为重点区域,大力发展以食品、制药、水电、旅游等绿色产业为主导的特色专业化城镇,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间快捷交通与信息网络建设,促进陕南城镇群的形成和发展。

汉中市要努力建成以现代制造业、旅游、商贸为主的大城市,成为陕、甘、川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安康市要以建成集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商品集散、特色产业、商贸旅游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型城市为目标,拓展城市组团用地,以江北组团建设为重点,把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绿色食品和生物制药企业集群作为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重点发展食品、生物制药、旅游、水电等绿色产业,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市区基础设施,建成以商贸、旅游、资源加工业为主的中等城市。商洛市要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强与西安都市区的有机融合,促进西合、西康铁路沿线小城镇发展。发挥生物多样性的优势,以中药、茶、林特产品为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和绿色食品产业,加快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建成以绿色产业、资源加工、商贸和旅游为主的中等城市。

加快以县城和重点镇为核心的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要以县城和重点镇为核心。县城和重点镇发展要以培育专业化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增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引力。关中城镇密集地区要加强小城镇与中心城市大中型企业协作配套,重点加强已具有产业集群萌芽的城镇的发展,通过加强引导和培育,促进集群规模壮大或技术升级,形成一批由核心企业带动、关联企业配套,分工协作紧密、规模效应显著的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城镇。陕北地区要做好能源化工基地项目的建设布局与城镇规划的协调工作,配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发展一批资源开发与加工型的专业化小城镇。在陕南地区,要围绕中药材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因地制宜、集中力量发展一批专业化特色鲜明的城镇。“十一五”期间,县城建设要以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功能为重点,户县、岐山、凤翔、蒲城、富平、大荔、乾县、黄陵、神木、府谷、靖边、绥德、勉县、城固、略阳等县达到设市标准。另外,选择100个交通条件便利、经济基础较好、资源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进行专业化特色城镇建设示范,以带动农村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改善城市交通条件。“十一五”末城市道路长度达到7450公里,道路面积达到13100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0平方米,实现大中城市道路(街道)照明装置率100%。西安市实施地铁建设和铁路枢纽扩能建设工程,建设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力争使地铁2号线建成通车。加强城市道路、立交桥、停车场库及行人过街桥涵的建设,形成“六纵七横三环”城市道路骨架网建设,基本缓解西安交通拥挤问题。宝鸡、咸阳、汉中、榆林、延安等城市要适当提高道路建设标准和养护标准,加快建设机动车、非机动车分离的道路系统,加强停车场建设,搞好进出城通道的建设,处理好与区域性干线交通的联系,提高路网通行效率。县级市和建制镇要加强过境路建设和相关用地规划控制,解决好过境路与城镇道路相互影响问题。继续建设和完善“一主四辅”航空运输格局,加快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改造扩建工程,完成榆林机场迁建工程,做好延安、汉中机场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民族县域经济 篇6

关键词:县域经济;香蕉产业;勐腊县

中图分类号:F3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4-0038-02

1云南省少数民族县域香蕉产业概括

香蕉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引起贸易战的农产品之一,在世界水果业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到2008年为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3大香蕉生产国,仅次于印度和巴西,其产量和种植面积在世界排名分别为第3 位和第6 位。

1.1种植面积分布情况

云南香蕉种植历史长,在全省14 个地、州(市)的60多个少数民族县都有香蕉种植。集中分布在红河流域的新平、元江、金平、河口、屏边和怒江流域的隆阳区、陇川、盈江、梁河、潞西、瑞丽以及澜沧江流域的西双版纳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在云南省农业厅制订的《云南省种植业区划》中,确定香蕉最适宜区和适宜区有24个县(区、市),占全省县(区、市)的18.75%,其具体划分是:

最适宜县:年均气温20℃以上,大于等于10℃,年活动积温6000℃以上,夏季月均温20℃以上,1月均温10℃以上;无霜冻,无风害;年降雨量1 300 mm以上(若雨量满足不了则要有灌溉设施);四季均可供应香蕉。最适宜区有河口、金平、个旧(部分区)、元阳、红河、景洪、勐腊、元江、瑞丽、景谷、景东、新平(部分区)等12个县(区、市)。

适应县:一般年均气温18℃以上,夏季月均温不低于19℃,大于等于10℃,年活动积温6 000℃,1月均温10℃以上;冬春无霜冻灾害,无风灾;年降雨量1 000 mm以上。适宜区有:开远、潞西、盈江、富宁、巧家、华坪、澜沧、江城、西盟、双江、云县、耿马等12个县(区、市)。

1.2香蕉产业发展情况

通过实际调研,笔者了解到香蕉几乎各县的生产种植规模小而且分散,多以“一家一户”

形式为主,种植面积几亩到十几亩不等(很少有超过百亩以上的)。云南大部分热区为山地,

香蕉大都种在海拔500~1 000 m 区域,加之云南交通条件跟不上、技术相对落后、经营观念封闭等因素的影响,香蕉业的产业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导致了香蕉总体产量低、外观质量差,产品在国内乃至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不能充分体现出内在品质优势。

2勐腊县发展香蕉产业的区位优势分析

云南省是香蕉的原产地之一,而勐腊县就是西双版纳的三县之一,也是在云南省农业厅制订的《云南省种植业区划》中,被确定为香蕉最适宜区之一。

2.1与多国接壤和比邻,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

勐腊县位于云南省最南端的一个边境县,地处北纬21°08'至22°25',东经101°06'至100°50'之间,东部和南部与老挝接壤,西边与缅甸隔江相望。县城离省城昆明725 km,距离州府允竟洪171 km,距离国家一级口岸磨憨58 km,距“澜沧江上第一港”—关累码头110 km,距举世闻名的”金三角“仅230 km,现有5条公路直达老挝、缅甸边境口岸,其中有3条柏油公路直通老挝北部三省省会。勐腊还是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美称的澜沧江——眉公诃黄金水道的结合部,是中国大陆通向中南半岛的走廊。沿澜沧江顺江而下可打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诸国,进而可出太平洋到南亚个国,是澜沧江——眉公河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门户,为香蕉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2.2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香蕉种植的理想环境

勐腊县国土面积7 081.2 km2,县境南北最大120 km,最大横距57 km。山区面积为6 783.32 km2,占95.63%,山间盆地只占4.37%,其中万亩以上的平坝有6个。全县平均海拔1 100 m,年平均气温21.0℃,年平均降雨量1 418.3 mm,是香蕉种植的理想宝地。

3勐腊县香蕉产业的发展现状

3.1种植情况

由于勐腊县的60%~70%的农用山地种植橡胶,30%~40%的农用山地种植其他经济作物,而香蕉业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产业,所以勐腊的香蕉几乎种植在田坝。到目前为止,勐腊县的香蕉种99%的初产品销往内地(上海、武汉等地),只有1%的初产品出现在本地市场上。勐腊县香蕉产业的生产种植规模也很小而且分散,也多以“一家一户”形式为主,种植面积几亩到十几亩不等。据勐腊县经济作物管理站副站长史永忠农艺师估计,勐腊县香蕉一亩可产2.8~3.5 t,一年销售一次,三到四年种植一次,27 km2左右需2个劳动力。

3.2采取的种植模式

通过实际调研笔者了解到香蕉业是勐腊县近几年才兴起的产业,属于新兴产业。采用的模式是农户——种植老板(外地老板)——收购商——销售商,是一个开环模式。也就是,农户只与种植老板存在地租关系,而与收购商和销售商无关;种植老板除了与农户存在地租关系,还与收购商存在卖买关系,而与销售商无关;收购商除了与种植老板存在卖买关系还与销售商存在卖买关系,而已农户无关;销售商只与收购商存在买卖关系,而与农户和种植老板无关。具体来说,农户出租土地,按年收费,老板雇佣外地(一般是红河州劳动力)劳动力,按颗数收取劳动报酬,一颗30元,一颗投入30元成本(除工资)。种植技术由香蕉种植老板提供,一般是老板自己或老板请技术人员。

到目前为止,勐腊县只有唯一的一个村子(曼降)是农户自己种植香蕉,但由于种植比分散,资金、技术短缺,政府不重视,导致产量、品质在市场竞争中显的不堪一击。

4勐腊县香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生产设施和技术低下

勐腊县虽然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但是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生产设施和技术跟不上,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由于勐腊县的气候半年降雨半年干旱,而灌溉条件有限,灌溉设施和技术跟不上,导致只能在平坝种植,丢失了在山区种植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香蕉采收的机械程度较低,主要依靠人工采收,容易造成外皮刮伤,影响外观,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4.2种植技术参差不齐,不便于政府管理

种植分散、技术不统一,导致种植水平、产品质量不统一,加大了政府宏观管理的难度,是政府制定统一规范的钉子。

4.3政府没有对香蕉产业给予重视

由于勐腊县的主导产业较多,香蕉业又是才兴起的产业。因此,县政府对香蕉没有给予重视,对产业引导不足,没有制定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和提供交易平台。导致生产出来的香蕉不知要销往哪里,是当地农民不愿意自己种植香蕉的主要原因之一。

4.4外来劳动力增多,导致本地剩余劳动力增多,引起众多社会问题

一方面,由于外来劳动力比当地劳动力廉价,老板出于考虑成本问题,选择外来劳动力。这就导致外来人口增多,社会治安问题越来越突出,市民的安定生活的不到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当地的经济和教育问题,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没有想要就业的观念。这就导致了产生生产与我无关的念头,除了做好地主,就是整天出入娱乐场所(喝酒、赌博等)。接踵而来的是杀人、打架、斗殴等犯罪行为。

4.5市场不稳定,存在较大的风险

由于香蕉的生长期只是3~4年,与其他作物相比时间较短。因此其市场不稳定,价格忽高忽低,不能有效的预测市场需求量,存在较大的风险。

摘要:县域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文章以勐腊县香蕉产业为例,在深入分析了勐腊县发展香蕉产业的区位优势和现存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发展勐腊县香蕉产业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县域经济;香蕉产业;勐腊县

中图分类号:F3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4-0038-02

1云南省少数民族县域香蕉产业概括

香蕉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引起贸易战的农产品之一,在世界水果业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到2008年为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3大香蕉生产国,仅次于印度和巴西,其产量和种植面积在世界排名分别为第3 位和第6 位。

1.1种植面积分布情况

云南香蕉种植历史长,在全省14 个地、州(市)的60多个少数民族县都有香蕉种植。集中分布在红河流域的新平、元江、金平、河口、屏边和怒江流域的隆阳区、陇川、盈江、梁河、潞西、瑞丽以及澜沧江流域的西双版纳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在云南省农业厅制订的《云南省种植业区划》中,确定香蕉最适宜区和适宜区有24个县(区、市),占全省县(区、市)的18.75%,其具体划分是:

最适宜县:年均气温20℃以上,大于等于10℃,年活动积温6000℃以上,夏季月均温20℃以上,1月均温10℃以上;无霜冻,无风害;年降雨量1 300 mm以上(若雨量满足不了则要有灌溉设施);四季均可供应香蕉。最适宜区有河口、金平、个旧(部分区)、元阳、红河、景洪、勐腊、元江、瑞丽、景谷、景东、新平(部分区)等12个县(区、市)。

适应县:一般年均气温18℃以上,夏季月均温不低于19℃,大于等于10℃,年活动积温6 000℃,1月均温10℃以上;冬春无霜冻灾害,无风灾;年降雨量1 000 mm以上。适宜区有:开远、潞西、盈江、富宁、巧家、华坪、澜沧、江城、西盟、双江、云县、耿马等12个县(区、市)。

1.2香蕉产业发展情况

通过实际调研,笔者了解到香蕉几乎各县的生产种植规模小而且分散,多以“一家一户”

形式为主,种植面积几亩到十几亩不等(很少有超过百亩以上的)。云南大部分热区为山地,

香蕉大都种在海拔500~1 000 m 区域,加之云南交通条件跟不上、技术相对落后、经营观念封闭等因素的影响,香蕉业的产业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导致了香蕉总体产量低、外观质量差,产品在国内乃至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不能充分体现出内在品质优势。

2勐腊县发展香蕉产业的区位优势分析

云南省是香蕉的原产地之一,而勐腊县就是西双版纳的三县之一,也是在云南省农业厅制订的《云南省种植业区划》中,被确定为香蕉最适宜区之一。

2.1与多国接壤和比邻,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

勐腊县位于云南省最南端的一个边境县,地处北纬21°08'至22°25',东经101°06'至100°50'之间,东部和南部与老挝接壤,西边与缅甸隔江相望。县城离省城昆明725 km,距离州府允竟洪171 km,距离国家一级口岸磨憨58 km,距“澜沧江上第一港”—关累码头110 km,距举世闻名的”金三角“仅230 km,现有5条公路直达老挝、缅甸边境口岸,其中有3条柏油公路直通老挝北部三省省会。勐腊还是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美称的澜沧江——眉公诃黄金水道的结合部,是中国大陆通向中南半岛的走廊。沿澜沧江顺江而下可打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诸国,进而可出太平洋到南亚个国,是澜沧江——眉公河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门户,为香蕉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2.2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香蕉种植的理想环境

勐腊县国土面积7 081.2 km2,县境南北最大120 km,最大横距57 km。山区面积为6 783.32 km2,占95.63%,山间盆地只占4.37%,其中万亩以上的平坝有6个。全县平均海拔1 100 m,年平均气温21.0℃,年平均降雨量1 418.3 mm,是香蕉种植的理想宝地。

3勐腊县香蕉产业的发展现状

3.1种植情况

由于勐腊县的60%~70%的农用山地种植橡胶,30%~40%的农用山地种植其他经济作物,而香蕉业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产业,所以勐腊的香蕉几乎种植在田坝。到目前为止,勐腊县的香蕉种99%的初产品销往内地(上海、武汉等地),只有1%的初产品出现在本地市场上。勐腊县香蕉产业的生产种植规模也很小而且分散,也多以“一家一户”形式为主,种植面积几亩到十几亩不等。据勐腊县经济作物管理站副站长史永忠农艺师估计,勐腊县香蕉一亩可产2.8~3.5 t,一年销售一次,三到四年种植一次,27 km2左右需2个劳动力。

3.2采取的种植模式

通过实际调研笔者了解到香蕉业是勐腊县近几年才兴起的产业,属于新兴产业。采用的模式是农户——种植老板(外地老板)——收购商——销售商,是一个开环模式。也就是,农户只与种植老板存在地租关系,而与收购商和销售商无关;种植老板除了与农户存在地租关系,还与收购商存在卖买关系,而与销售商无关;收购商除了与种植老板存在卖买关系还与销售商存在卖买关系,而已农户无关;销售商只与收购商存在买卖关系,而与农户和种植老板无关。具体来说,农户出租土地,按年收费,老板雇佣外地(一般是红河州劳动力)劳动力,按颗数收取劳动报酬,一颗30元,一颗投入30元成本(除工资)。种植技术由香蕉种植老板提供,一般是老板自己或老板请技术人员。

到目前为止,勐腊县只有唯一的一个村子(曼降)是农户自己种植香蕉,但由于种植比分散,资金、技术短缺,政府不重视,导致产量、品质在市场竞争中显的不堪一击。

4勐腊县香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生产设施和技术低下

勐腊县虽然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但是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生产设施和技术跟不上,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由于勐腊县的气候半年降雨半年干旱,而灌溉条件有限,灌溉设施和技术跟不上,导致只能在平坝种植,丢失了在山区种植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香蕉采收的机械程度较低,主要依靠人工采收,容易造成外皮刮伤,影响外观,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4.2种植技术参差不齐,不便于政府管理

种植分散、技术不统一,导致种植水平、产品质量不统一,加大了政府宏观管理的难度,是政府制定统一规范的钉子。

4.3政府没有对香蕉产业给予重视

由于勐腊县的主导产业较多,香蕉业又是才兴起的产业。因此,县政府对香蕉没有给予重视,对产业引导不足,没有制定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和提供交易平台。导致生产出来的香蕉不知要销往哪里,是当地农民不愿意自己种植香蕉的主要原因之一。

4.4外来劳动力增多,导致本地剩余劳动力增多,引起众多社会问题

一方面,由于外来劳动力比当地劳动力廉价,老板出于考虑成本问题,选择外来劳动力。这就导致外来人口增多,社会治安问题越来越突出,市民的安定生活的不到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当地的经济和教育问题,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没有想要就业的观念。这就导致了产生生产与我无关的念头,除了做好地主,就是整天出入娱乐场所(喝酒、赌博等)。接踵而来的是杀人、打架、斗殴等犯罪行为。

4.5市场不稳定,存在较大的风险

民族县域经济 篇7

关键词: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工业化,二元经济结构

1 防城港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防城港市总面积6181平方公里, 总人口80万, 辖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上思县四个区、县 (市) 。全市县域总面积6122平方公里, 总人口 79.8万。2007上半年, 县域生产总值增速加快。四个区、县 (市) 实现生产总值47.52亿元, 占全市比重的69.2%, 增长19.7%, 同比提高了3.4个百分点。防城港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态势, 在“十五”时期GDP取得了年均增长9.2%的成效, 尤其在中后期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工业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1.4个百分点。其中县域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83.3%, 带动农民增收35.05%。工业主导经济增长、旅游业为辅的格局已经形成, 经济态势呈现出以下特点:

(1) 防城港市县域工业农业发展迅速, 有效引入各种投资, 形成了钢铁、粮油加工等支柱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较快, 新投产企业增势迅猛, 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节节攀升, 其快速的发展已成为防城港市的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2) 大企业的引入步伐加快。近几年来, 防城港市各县大胆引进规模企业, 坚持走工业强县的路子, 充分发挥企业的辐射效应。通过企业形成了产业链条的联动, 带动了当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 防城港市各县域充分发挥其自身资源优势, 发展临港重工业基地、城郊工业基地、沿海沿边出口加工基地、工业原材料基地。通过这些基地联动发展工农业, 有效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4) 防城港市沿海沿边, 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圈和大西南经济圈的中心结合部, 全市有海岸线580多公里, 边境线230多公里, 是我国西部最大的海港。目前, 防城港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多个港口建立了通航和贸易关系, 是大西南出海通道主门户, 2007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 达到5053万吨, 为2002年3.8倍, 同比增长49.4%, 为建市以来最高增幅, 同时实现了连续两年每年增加1000万吨的目标。

(5) 在旅游业上防城港市拥有“边、海、山”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加上京、壮、瑶等别具一格的少数民族风情, 发展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近几年来, 政府大力实施“旅游旺市”的发展战略, 旅游业发展迅猛, 目前已经形成以中越边境跨国旅游为龙头, 以滨海休闲度假游、森林疗养度假游、民俗风情游、商贸游为主的旅游产品体系。

(6) 防城港市位置亦东亦西, 享受沿海开放城市、国家级边境合作区、民族自治区域以及西部大开发等多项国家优惠政策, 成为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密集区。凭借着这些优势, 防城港市成为广西南部资金、信息、资源、管理等的汇合点和辐射点。

2 防城港市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产业化程度不够高, 城乡差距拉大。县域经济结构调整还局限在工业化初期建设阶段, 农村的工农业产业化建设、服务业发展、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的调整实施力度不到位。县域经济产业层次仍然很低, 总体上处于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 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偏重于种植业、养殖业的结构状态, 工业化水平低, 支柱产业属于初步形成阶段, 产业配套能力较弱, 工业企业规模和数量偏小。非农产业发展缓慢, 第三产业以商贸流通业、餐饮业等传统产业为主, 缺乏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力强的优秀企业, 导致四县区市农业经济与城镇差异进一步扩大。

(2) 县域工业规模偏小, 竞争力不强。防城港市四县区市工业化起步晚, 其县域工业多以钢铁、食品加工为主, 工业主要产品较为单一, 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 导致产品受市场需求约束较大, 市场潜力较大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产品基本上没有, 与发达地区相比产品档次还处于中低水平。今年以来, 受人民币汇率的升高影响, 防城港市县域工业产品出口更是受到强烈冲击, 县域工业产品的档次制约了县域工业本身的发展。

(3) 人力资源素质不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较为困难。防城港市由于县域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特别是农村教育和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薄弱, 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人口综合素质低, 自主创业和就业竞争能力弱。现在, 全国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非农产业, 大量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和进城务工, 而防城港市从事非农产业和劳务输出的不足劳动力的六分之一,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耕地上, 影响农民增收和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4) 县乡财政困难, 经济缺乏自主增长力, 县乡财政困难使政府失去支持发展信息产业, 推动新型工业化应有的财政力度。县级财政困难现象十分普遍, 加之体制因素造成的机构臃肿, 使许多县连公务人员工资都不能按期发放。防城港市初港口区、东兴市 (县级) 外其余县均为依靠财政转移支付解决县级财政周转问题, 赤字现象比较严重。县级财政只能疲于应付人头费用, 由于县域财政的拮据, 导致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社会事业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 消弱了县级财政调控和支持经济发展的职能, 造成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活力严重不足, 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十分有限。由于县域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经济发展环境还没有得到很好改善, 所以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

(5) 旅游产业在空间布局上过于分散, 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目前, 防城港市已形成“上山、下海、出国”的旅游格局。但是这种旅游格局, 从旅游的属性上讲, 东兴的“出国”游, 属于“通道”旅游经济, 其规模大小, 并不完全依赖于当地的旅游资源, 而是受制于中越二国的旅游政策、旅游产品的营销等影响;而京岛旅游度假区、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与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 不仅海、山之间距离较远, 而且规模不大, 在空间布局上比较分散, 四区县市各自管理难于形成规模效益。这些, 都将影响县域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提高整体的竞争力。

(6) 城镇化水平低, 城镇的辐射力不强。防城港市县域城镇在分布上较为分散, 大部分小城镇的公共基础设施缺乏, 各个城镇规模太小, 消息交通闭塞。小城镇的工业以及商业产业缺乏, 不能形成有效的支撑, 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模小, 导致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起步艰难。缺乏城镇的辐射吸引力, 这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形成有效转移的原因。

3 加快防城港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1) 发展临海工业, 同时发展高新技术工业园区。

依托港口的区位优势, 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以及其先进技术, 加快县域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 围绕促进支柱企业、龙头企业发展, 形成有效产业链推动上下游产品及其关联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人才、技术、设备的储备力度。并抓住北部湾经济区成立的有利时机, 积极承接东部、中部工业转移 (例如武钢) 、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 吸引FDI, 实现产业提升。

(2) 加强人力资本建设。

大力支持教育投资, 以科教兴国战略为主旨, 通过人力资本带动发展县域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是我国实施新型工业化的基础和前提。而促使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关键是教育。只有形成了有效的人力教育体系, 尤其是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才能更好地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有效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

(3) 加快城镇化建设, 不断完善城镇体系。

首先是迅速发展壮大现有城镇, 辐射带动周边小城镇发展, 形成城镇梯度网络式发展模式。其次要做好县城和中心城镇的发展规划和建设, 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 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入区发展服务业, 完善城镇功能, 发挥防城港地域性旅游、贸易中心作用。

(4)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 增强工业产品竞争力。

防城港市县域工业应该应对当前国际贸易形势,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积极有效地研发高科技附加值的工业产品, 丰富产品结构的多样性, 从而加强企业出口竞争优势, 实现产业内贸易的结构升级。

(5) 提高政府职能水平, 营造经济发展的优越环境。

防城港各县级政府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 从客观上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引入FDI、引入民营资本和先进技术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防止重复建设, 形成合理规划, 统筹城乡的协调稳定发展。其次, 要提高干部队伍的资历和业务水平, 选择好真正能立竿见影地带领群众致富的实干人。第三要落实、完善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全面落实我国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促进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同时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增强县域经济活力。通过进一步的解放思想、遵照市场客观规律, 推动、鼓励民营企业的建立和发展。

(6) 放手发展县域非公有制经济, 增强县域经济活力。

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 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县域非公有制经济。首先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利用市场配置资源,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有效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作用。同时鼓励、支持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体到县域小城镇中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并创造一个良好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 保证非公有制经济体的正当利益, 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稳步发展。

(7) 坚持以工促农, 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综观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开展工业反哺农业的路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欧美式的农产品货币化补贴型;日本式的农产品产量价格政策调控型;有韩国开展“新村运动”式的援助型等等。鉴于防城港市的自身环境, 因地制宜, 首先利用防城港市的优势特色农业资源, 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 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市场”模式。这种模式能有效降低农民的风险, 可以快速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其次, 通过在城郊引进大企业形成辐射效应, 加快周边交通、教育、医疗、市场的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形成以城带乡的拉动型路径。从农业外部着手, 大力发展城市经济, 以其第二、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大量吸收和转移农民到城市就业、生活与居住, 实现城镇居民化。

参考文献

[1]庞隆昌.富民兴桂新跨越理论与实践[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2, (8) .

民族县域经济 篇8

1 新疆克州阿克陶县概况

1.1 阿克陶县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阿克陶县是1954年8月建县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州, 北部与乌恰县和疏附县为邻, 东北部以岳普湖河为界与疏附县、农三师四十一团 (草湖) 相望, 东部与英吉沙县、莎车县相连, 南部与塔什库尔干县相接, 西部、西南部分别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

阿克陶县辖2个镇、11个乡, 面积24555.06km2。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阿克陶县总人口163024人, 县境内有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汉族、塔吉克族等10个常住民族。2012年, 阿克陶县实现生产总值16.02亿元, 比2011年增长15.1%。

1.2 阿克陶县农业劳动力存量现状

阿克陶县总户数3.2万户, 农业总人口约17万人, 农业富余劳动力约5.4万人, 占农村人口的31.81%。劳动力构成如下:

按年龄结构分:16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2.8万人, 占富余劳动力总数的52%;35周岁至45周岁1.2万人, 占富余劳动力总数的22%;45周岁以上1.4万人, 占富余劳动力总数的26%;按性别结构分:男性3.1万人, 占富余劳动力总数的57%, 女性2.3万人, 占富余劳动力总数的43%;按文化程度分:初中以下2.62万人, 占富余劳动力总数的48.6%;初中2.56万人, 占富余劳动力总数的47.4%;高中及以上0.22万人, 仅占富余劳动力总数的4%。

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 通过就地、异地途径完成转移劳动力, 对发展县域经济, 维护地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职业教育、培训队劳动力的转移对破解人才限制, 对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劳务经济效益日渐扩大。2011年该县实现富余劳动力转移约4.5万人次 (其中疆外转移3192人) , 劳务创收达到1.3亿元;转移就业5.5万人 (次) , 实现劳务创收2.54亿元。2013年, 阿克陶县共组织培训各类人员14947人, 其中, 城镇失业人员培训611人, 农村劳动力培训14336人, 获取职业资格证书2153人。完成城镇就业、再就业20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5.5万人 (次) , 实现劳务创收2.54亿元。2014年上半年已完成富余劳动力转移2万余人次, 其中疆外转移1691人, 劳务创收1.02亿元。

2 克州、县政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的意义

2.1 从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

阿克陶县委、政府“四业”并举 (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工业、劳务输出业) , 紧紧抓住工业发展, 以工业化为核心, 建立工业园区, 打造工业发展引擎, 吸引企业进驻工业园区, 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县域经济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产生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该县处在欠发达的南疆地区, 对外部人力资源的吸引力不足。因此, 急需本地职业学校或培训部门培养本土人才, 职业教育与培训在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中作用更加突出。

职业教育对劳动力转移起着重要作用。职业教育作为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通过职业准入资格教育、劳动者转岗教育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培训、新型农民培训等教育方式, 对促进我国就业增长具有重大作用。据有关部门测算, 改革开放以来, 15~20%的经济增长是劳动力部门转移的贡献, 农村劳动力转移功不可没。

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 扩大劳务输出将会直接推动县内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 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素质, 对提高该县劳动者就业水平和经济收入具有直接的作用。

2.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发展职业教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和谐社会, 也需要把职业教育、培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是教育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 没有强有力的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就难以拉动农村经济发展, 难以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2.1.2 进一步发展县域经济需要加大职业培训。

发展劳务经济也是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之一。劳务经济是指农村劳动力利用体力和智力以及有限资金在家庭以外就业或从事非农产业的经济活动。发展劳务经济是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劳动力流动的增加, 是促进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劳动供给量的不断增大为经济的更广泛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劳动力的转移速度、规模依赖于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因此,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对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疆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慢, 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足, 技校生、中职生、职业高中、劳动力培训人员就业前景不太好, 没有充分的就业市场, 致使初、高中学毕业生不愿意上技校、职高等职业院校。加上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的村务认识, 加上家庭经济困难, 有些孩子在读小学、初中阶段就辍学在家, 无事可做, 也不愿去职业学校就读, 学习一门技术。以上原因致使新疆劳动力教育水平低, 缺少技术型人才,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 为教育, 尤其是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提供政策、资金支持, 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得到发展, 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劳动力, 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2.2 从新疆社会稳定角度认识职业培训、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中亚地区民族、宗教众多, 是“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三股势力”活动猖獗、泛滥地区。新疆境内长期以来存在着“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势力, “东突”势力与“三股势力”、“基地”组织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 经常以“民族独立”为幌子, 煽动舆论, 制造暴力恐怖活动, 破坏社会安定。打着“圣战”的旗号实施反人民的暴力恐怖事件。如2009年乌鲁木齐爆发的“7·5”事件, 2013年6·28事件、2014年的7·28事件9·28莎车事件等暴恐事件等给新疆的社会稳定带来恶劣影响。基于这样的形势, 新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进行劳动力培训与劳动力转移就业多了一层社会稳定因素的考虑, 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3 从法律、制度上认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要作用

2.3.1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领导及管理体制, 加强和改善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

为加强对阿克陶县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 该县成立职业教育领导组, 负责该县技工学校、职业高中以及人社局的培训工作。制定促进职教发展的政策和策略, 研究解决阿克陶县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提出职教发展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交由职教办具体落实, 促进全县职业教育发展。

2.3.2贯彻职教法规, 坚持依法治教, 落实优先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政策。

我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 使我国职业教育逐步走上了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轨道, 使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条例》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职业教育强化依法治理职业教育, 在法律制度环境下发展职业教育。要加大对《职业教育法》和新修订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教育条例》以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提高对职业教育、培训的认识。以举社会之力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落实优先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政策, 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 贯彻落实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措施, 促进新疆和阿克陶县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3 阿克陶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概况

3.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现状

阿克陶县2014年实现富余劳动力转移12718人次, 其中疆外转移2236人, 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等省份。该县是从2006年开始启动由政府组织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工作, 2007年实现了向疆外转移零的突破。通过多年的努力, 该县农业富余劳动力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有组织转移, 成效显著, 逐步使转移出去的农牧民尝到了甜头, 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认识, 使在家闲着的群众提高对外出打工的认识, 使他们认识到只要走出家门靠劳动就能挣到钱的道理。

目前该县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由刚开始政府组织演变为群众自发组织外出, 政府相关部门只是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对转移组织、机构予以规范和监督, 对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给予帮助和协调解决。

3.2 阿克陶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采取的措施

3.2.1 多渠道筹措职教经费, 改善职业学校、机构的办学条件。

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培训就要建立多渠道投入经费保障机制。经费来源包括县政府财政投入、向上级部门争取、学校或培训单位自筹以及社会力量资助等多种渠道。政府要按照上级要求, 按标准足额拨付职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职业学校收取的学费全部用于教育教学, 不得冲抵财政拨款, 任何部门不得截留或挪作他用;统筹安排教育、扶贫、劳动保障、农业、科技等部门的项目资金。采取措施集聚资金用于职教学校开展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特别要利用好国家政策资金, 引进项目创造条件加强对农民工的转业培训力度, 促进就业与再就业。

3.2.2 加强组织领导, 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 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做大做强劳务产业, 阿克陶县注重组织领导, 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由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的工作格局。统筹农村富余劳动力计划, 并于年初将全县年培训、转移就业培训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 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 并把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考核乡镇主要领导年终考评的主要内容。

3.2.3 充分发挥就业服务平台市场调节功能,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阿克陶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按照“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要求, 坚持人本服务理念, 以促进就业为目的, 免费为求职者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提高服务质量, 积极为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搭建沟通、交流、洽谈的桥梁, 充分发挥了就业服务工作中整合人力资源, 统筹城乡就业, 引导求职者合理流动的作用, 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质量, 更好服务于社会。

3.2.4 从语言、技能切入职业培训, 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为了力高该县劳动力转移就业, 突出劳务输出在全县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位置, 加大劳务输出目标管理考核, 形成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和工作合力, 为劳务输出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政府主要采取了五方面的措施。①大力开展就业常用汉语培训。按照“汉语培训不出村、技能培训不离乡”的要求, 利用冬闲时间, 由各乡镇在村“农民夜校”大力开展就业常用汉语言培训, 汉语培训合格后再组织进行技能培训。②大力开展“一户一人”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为了实现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智力型转变, 按照自治区提出的“一户一技”的转移培训目标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专项能力培训, 确保农民务工人员出得去、稳得住、能赚钱、形象好。在组织劳务输出过程中, 充分发挥培训基地作用, 制定劳务输出培训计划, 积极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 全面提高务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自身素质。2014年上半年完成各类技能培训2307人。③抓好劳动力输出后跟踪服务。为解除外出人员的后顾之忧, 便于管理, 为每名外出务工人员建立了信息档案, 在输入企业还专门安排政治过硬、精通“双语”的国家干部驻厂负责管理, 随时掌握务工人员在外思想、工作、生活、收入情况, 并与厂家 (企业) 协调有关事宜, 及时解决在外人员所遇到的难题, 维护外出劳务工人的权益, 如督促厂方按时结算务工人员工资、履行劳务合同等, 激发务工人员热情, 督促务工人员知守法, 安心工作。例如该县玉麦乡村民帕提古丽, 2014年22岁, 在一纺织厂不幸导致4个手指受伤, 经政府负责人与厂方协调, 进行伤残认定, 并赔付3万元, 并通过县人事局获取最低生活保障。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她出资1.5万元与其他返乡人员成立阿克陶县玉麦乡生活服务公司, 下设慕士塔格洗车场、幼儿园和家政服务公司。目前该公司运营正常, 工作人员成为劳动力转移后返乡自主创业的榜样, 同时也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状况, 提高了生活的信心与质量。④拓展就业渠道, 扩大就业服务。发挥本地优势, 积极开发就近就地转移劳动力。一方面充分利用来县投资企业提高就业。该县引资项目逐年增多, 劳动力需要不断扩大。县政府积极与本地企业联系, 根据企业用工的特点和要求, 利用本地农民工的优势, 开展有针对性的订单培训。该县冶炼、矿山如锰业, 棉花加工, 需要体力劳动工人, 该县协调矿山企业和轧花厂大量使用本地农民, 使农民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的“身份革命”;另一方面根据2014年抗震安居工程 (包括牧民定居) 建设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的实际情况, 各乡镇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帮助本地劳动力在当地实现转移就业。2014年上半年在当地实现就近转移的人数达10482人次。⑤广开门路, 积极开辟疆外劳务输出渠道。为了使劳务输出形成一定规模,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 县人社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通过多方联络, 积极开辟疆外输出途径。2014年该县向浙江、天津、福建、江西、广东等地输出2236人劳务工人。劳务输出业,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随着劳务输出规模增大, 阿克陶县劳务经济渐现效益。其中玉麦乡2014年外出务工人数6480人次, 创收2766.21万元, 比上年增收227.57元, 使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3.3 加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3.3.1 劳动力存量多, 由于受培训者的技能型人才较少, 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培养从培训农业富余劳动力情况来看, 在开展转移就业工作中, 需从提升技能入手。培训从短平快、见效快的行业或工种进行培训, 这种培训短期内就可学会的实用技能, 如建筑施工类的瓦工、木工、钢筋工, 交通行业的汽车驾驶员, 特种行业的挖掘机、矿山机械操作等。该县按照企业需求意向改变职业培训方向, 为企业培养熟练技术工;同时加大实训基地建设, 通过实训基地培养职业技术人才。2015年即将完工的实训基地。围绕基地培训目标设置22个职业 (工种) , 尽最大努力使广大农业富余劳动力输出前在本县就能接受专门的职业能力培训。在今后培训工作中由于农业富余劳动力中60~70%的文化水平低, 仍需强化汉语言培训。汉语交流能力差,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生产生活, 给转移就业带来不利的因素。采取多种措施, 提高务工人员文化素质、职业技能, 促进劳动力的转移素质、专业规模, 以提高就业, 进一步提高收入, 为新疆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社会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3.3.2 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 制约了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领域。

农业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 突出表现在低学历的居多, 高学历的少;体力型的多, 经过专业培训的技术型少。阿克陶县劳动力中初中以下2.62万人, 占富余劳动力总数的48.6%。受农业劳动力素质、技能低、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的客观条件影响, 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 多进入低端制造业就业。从各地经济发展的长远看,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 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将缩小。如该县工业园区的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多是体力型的, 技术岗多是企业从内地带来的技术工人。建议在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中加大技术型劳动力的培训, 同时在加强县乡职业能力建设方面优先给予资金支持。

3.3.3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日渐增大。

①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对流动人口的控制以及生产力水平、生产技术的飞速发展, 对素质较低的纯体力型民工进行了适当的限制, 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对外来劳动力需求量有所减少。我国制造业发展前景未卜, 产业发展影响就业市场, 产业工业就业压力大。如2014年诺基亚企业破产倒闭, 导致上游企业连锁倒闭, 几十万产业工人失业, 所以新疆向外输入势必受到影响。鉴于此, 大力培训技术型工人、第三产业人才, 为新疆本地企业、服务行业提供劳动力也是新疆的培训策略之一。②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较好地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但随着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必将会面临日益增加的城镇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双重压力。建议将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工作并轨,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 实行城乡劳动力靠素质和技能自主择业、公平竞争, 努力形成市场导向的公平就业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劳动中介组织、机构, 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鼓励中介组织承担社会责任, 明确中介职责, 充分利用其信息网络、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和跟踪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服务。

3.3.4 定岗、定向培训, 为驻县企业提供可用劳动力。

目前该县有中小型企业109家, 通过县经信委与各企业沟通了解, 县企业吸纳阿克陶籍员工数252人, 其中大中专毕业生33人, 就业困难人员219人。存在企业用工难与就业困难的现状, 驻县企业用工、缺工问题及成因:一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汉语水平低, 汉语不能进行日常交流, 交流不畅也不便于厂方管理人员管理;二是富余劳动力人员熟悉、掌握岗位要求、技术的能力弱, 技能水平不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三是大多数农民工思想观念落后, 就业、择业观念不正确, 不愿走出去, 认为在企业工作不是就业, 只有进入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才算就业, 加大了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解决驻县企业招工难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一是县人社局组织培训机构与企业对接, 开展定岗、定向培训, 提高劳动力的技能;二是与各乡、镇 (场) 沟通利用农民夜校和国家通用语言培训设施进行汉语培训, 提高汉语交流水平;三是加大就业政策宣传的力度, 让农民转变思想, 改变就业观念, 积极主动参加就业培训, 变“要我就业”为“我要就业”。职业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关乎民生, 涉及就业与生计问题。各级政府要根据人口特征, 产业发展制定富余劳动及培养规划, 在制度与政策、法律等方面保障职业教育的发展, 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 保证经费投入, 加强管理, 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阿克陶县自然经济状况.[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item.

[2]刘怀廉.劳务经济[M].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年12月

民族县域经济 篇9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震级和烈度最大、灾害损失最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5.12”汶川大地震对汶川县域经济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 全县经济损失近千亿, 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支系统。恢复与重建汶川县域经济系统, 是值得重视和探讨的一个大问题。

在以往学者的研究文献中, 对县域经济涉及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已较多, 例如宋德慈、张学栋讨论了县级政府的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孔祥建以河南省舞阳县为例研究了中部地区县域经济金融互动关系, 韩泽县、张伟探讨了县域经济融资难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等等。本文在“5.12”汶川大地震后汶川县域经济系统遭受重创的这个特殊时期, 对地震灾后地震震中县域经济的走向进行探讨与研究, 对汶川县域经济系统恢复与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二、汶川县域经济系统恢复与重建

县域经济系统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子系统, 是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支撑点。汶川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东南部的岷江两岸, 从地理位置来看, 是阿坝州的南大门;从区域经济及地理状况来看, 是阿坝州的工业基地, 县级经济综合势力位于四川省所有县的前列。汶川县域经济的发展影响着阿坝州经济的总体势力。“5.12”汶川特大地震致使汶川县13个乡镇全部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近642.59亿元。

灾后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5]。此次地震使灾区区域经济系统失衡, 使汶川县域经济系统陷于瘫痪。灾后县域经济恢复与重建工程中, 必须认清当前的问题与机遇。

1. 汶川县域经济系统恢复与重建工作中提出的新问题

汶川县域经济系统中产业结构问题、企业恢复重建问题、恢复重建中的融资问题成为重建工作中的问题。汶川县产业结构趋同、特色产业不显是当前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住地震灾后汶川重建的机遇, 针对汶川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合理布局, 调整汶川县域内的产业结构;县域经济的支撑点是企业, 有一大批良好的企业是搞好县域经济的基础, 川县域经济的支柱工矿企业在大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 产权结构不清晰也是汶川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问题;“5.12”汶川大地震致使汶川经济系统遭受严重破坏, 财政系统也无力支撑, 之前的良好经济态势毁于一旦, 在短期内融资问题将是困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2. 汶川县域经济系统恢复与重建带来的机遇

汶川作为地震震中, 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及全国人民的关怀与支援, 特别受到了对口支援省广东省的大力援助, 这些“资源”将是恢复重建的基础保障与重要机遇;在国家关于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框架下, 汶川县域内城乡布局、产业布局、人口安置、城镇建设、农村建设等方面的重构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会;地震灾害对汶川县旅游业带来新的机遇, 汶川县域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5.12”大地震严重影响了汶川县旅游产业, 致使旅游业的恢复与重建存在一定的困难, 但此次大地震也迅速提升了汶川的品牌知名度, 在旅游产业的重建规划中, 旅游产业的全新规划将会使旅游业成为汶川县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三、恢复与重建汶川县域经济体系中的措施

针对地震灾后汶川县域经济恢复和重建中发现的新问题与面临的新机遇, 在做好总体规划的基础上, 思考汶川县域发展方向,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采取有效、有力、合理的措施, 促进汶川县域经济体系的恢复与发展。

1. 科学规划国土空间, 思考汶川县域重建方向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按照国土开发强度、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人口集聚和城镇建设的适宜程度, 将规划区国土空间划分为适宜重建、适度重建、生态重建三种类型。汶川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灾害风险较大, 县域内的高原地区和山中峡谷地带, 如威州、绵池、雁门、克枯、龙溪等地带, 在控制规模前提下可适度重建县城、乡镇, 适度集聚人口和发展特定产业, 在一定区域内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 建成人口规模适度、生态环境良好、产业特色鲜明的区域;针对汶川县域内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低、灾害风险很大、建设用地严重匮乏、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代价极大、不适宜在原地重建城镇并较大规模集聚人口的区域, 如卧龙、耿达、草坡、映秀、漩口、银杏等地区, 要以保护和修复生态为主, 建成保护自然文化资源和珍贵动植物资源、少量人口分散居住的区域。

2. 合理规划汶川县域经济布局, 调整产业结构

建立合理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 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汶川县域经济遭受“5.12”大地震的严重摧毁后, 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 将结合汶川县域重建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新布局产业结构。对汶川县域产业结构的布局定位是:将县城打造为政治中心和全州物流中心;以促进国道213、省道317沿线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良性循环为目标, 构建适应于城市休闲旅游需求和现代时尚生活的新型生态文化走廊;把沿省道303线的乡镇功能定位在旅游事业发展上, 恢复重建“汶川卧龙大熊猫中心”, 新建“汶川大地震遗址公园”, 加快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打造以目的地旅游为目标的熊猫家园、地震遗址走廊。以水磨、三江等乡镇为基础, 打造教育、安居、旅游现代服务区;以映秀、漩口、银杏等乡镇为基础, 新建“汶川大地震遗址公园”, 打造地震遗址纪念区;以卧龙、耿达、草坡等乡镇为基础, 打造自然生态保护区;以威州、绵池、雁门、克枯、龙溪等乡镇为基础, 打造生态农业发展区和历史文化、羌禹文化保护区;科学规划、借助各方支援力量选择“飞地”, 打造“汶川广东现代产业园区”。

3. 抓好县域经济发展支撑, 做好企业重建

企业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 企业重建是汶川县域经济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关键。企业发展必须依靠产业竞争, 恢复重建给汶川县能源电力、水泥建材、农畜产品和旅游商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 给企业的发展壮大带来重大机遇。通过优惠的重建政策措施吸引资金、技术、人力、信息等各种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 做强优势产业、做大优势企业。抓住经济结构重新布局的有利时机, 引导优势行业、龙头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联合, 加快资产重组, 实现快速发展。鼓励优势企业积极参与恢复重建, 利用重建商机开拓市场, 创特色、扬优势、打品牌。完善对口援建机制, 争取广东省同行业、同类企业尤其是大型骨干企业对我县受灾较重的优势企业进行对口帮扶。通过联合, 加快设备更新、加速产品研发、扩大生产规模, 实现互利共赢。

4. 利用好对口援建资源, 推动对口援建工作

地震之后, 广东省为汶川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具大的贡献;灾后恢复重建时期, 广东省13个市一对一援建汶川县13个灾区乡镇, 对口援建省为灾区提供的人力、资金、技术支持等方面的保障将成为汶川县域振兴的坚强后盾。灾后县域经济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是做好规划, 重建规划要科学合理, 符合汶川县实际, 要利于汶川县长远发展;要加强与广东省对口支援方的沟通, 细化规划编制、专家咨询等服务需求;要认真分析本地区和本系统的灾后现状, 加强与对口援建单位的沟通协作, 利用广东省对口援建单位的各项资源;要建立良好的对口援建机制, 落实好有利于汶川县重建的各项政策措施, 不要让双方的沟通衔接成为项目启动的阻力, 加大力度推动汶川县重建工作顺利进行。

5. 寻求多方聚道, 解决县域经济融资问题

“融资难”的问题是困绕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推进汶川县域经济融资过程中, 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 采取短期措施与长期政策相结合、治标措施与治本政策相结合的策略, 从打造制度基础入手, 加强融资机制建设, 实行综合治理。一是县级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 改善政府行为, 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培育县域经济市场主体, 改善外部环境, 发展民营经济, 强化信用体系建设, 规范重建企业的机制组建行为, 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上;二是加快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 大力发展民营金融机构, 完善金融体系和现行的信贷管理体制;三是合理制定某些制度安排, 加强对农村的政策扶持, 进一步加大对地震后永久性农房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 打造县域经济融资基础;四是积极发挥好农村居委会的作用, 引导农民通过互助合作形成一定规模的农业组织, 努力探索金融机构服务末端与规模化农业组织相结合的农村信贷机制;五是利用好地震灾后重建契机, 加大宣传力度, 从对口援建、国家支持、社会捐赠等方面引进资金, 扩大融资聚道;六是做好汶川县产业布局、项目规划, 通过多种聚道招商引资, 为优势行业、优势产业的项目引进更多的资金, 增强融资力量;七是拓宽融资渠道, 发展项目融资担保业务, 解决项目融资困难的问题。

6. 抓好县域招商引资, 推进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需要资金, 抓好招商引资是保证项目实施的前提。如何抓好县域招商引资, 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落实的问题。经过“5.12”地震, 汶川已闻名于世界, 根植于全中国人民的心中, 汶川品牌已经打响。汶川县抓好招商引资需要从观念、政策、主体、载体、方法、服务六个方面进行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结合汶川实际为外商推出县域优势投资产业:一是成本导向型产业, 如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资源导向型产业, 如水电、矿山、农副产品、中药材等;三是政策导向型产业, 如利用汶川县特有的少数民族政策发展产业;四是文化导向型产业, 如藏、羌民族文化、农业生态游等产业。推出县域优势产业, 推动县域招商引资的进程。

推进汶川项目建设, 首先要抓好事关民生的项目;要坚持一手抓基础设施项目, 一手抓产业发展项目;一手抓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 一手抓受灾群众直接受益的项目, 切实增强投资项目的发展后劲。汶川县在此次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中, 还要重视中小企业的重建。一是做好汶川县域内优势行业等的规划;二是从各行业中建立适度的企业规模规划;三是对政府扶持的行业、企业要加大宣传力度, 对这些行业、企业实行利好政策;加强中小企业的宣传, 加强对重点项目的招商引资。

四、结束语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汶川县域经济造成了惨重损失, 严重破坏了汶川县域经济系统, 灾后恢复重建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社会各界也相当关注和支援汶川县的重建与走向。文章介绍了地震前后汶川县域经济系统, 分析概括了地震后汶川县域经济系统恢复与重建中的新问题与机遇, 讨论了在恢复与重建汶川县域经济系统中针对这些问题与机遇需要采取的措施, 从而对汶川县地震后县域经济的恢复重建作了简要探讨, 以期对汶川县恢复重建县域经济系统、发展汶川县域经济提供一定的参考。

摘要:“5.12”汶川大地震后, 汶川县域经济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恢复与重建汶川县域经济系统对汶川县的发展、对阿坝州经济的繁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震后恢复重建汶川县域经济是灾后重建的重中之重。认清地震灾后汶川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机遇, 探索恢复重建汶川县域经济系统采取的措施, 是汶川灾区重建和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县域经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汶川县域经济系统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Z].国务院, 国发[2008]31号.2008~9~19

[2]宋德慈张学栋:推进县级政府机构改革,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1 (1) :38~39

[3]孔祥建:中部地区县域经济金融互动关系实证分析—以河南省舞阳县为例[J].金融经济, 2008 (12) :74~75

[4]韩泽县张伟:县域经济融资难的现状、成因与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 :45~50

民族县域经济 篇10

1 台江县域概况

台江,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雷公山北麓, 清水江南岸,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部倾斜, 为典型高原山地地貌。县城驻地距州府凯里市4 8公里, 距省府贵阳市2 1 8公里。全县辖8个乡镇, 总面积为1 1 0 8平方公里。台江有1 4.5万人口, 有苗、侗、土家等1 5个少数民族, 其中苗族占境内总人数的97%以上, 是世界上苗族聚居最集中的县份, 堪称“天下苗族第一县”, 史称“苗疆腹地”。

台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 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588元。“台江属于工业经济弱小县、农业经济贫困县、科教文卫滞后县、旅游资源待开发县、城镇建设步伐缓慢县、金融投资不足县”[2], 如何抢抓新增中央投资机遇, 如何把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发挥出来, 如何实施“天下苗族第一县”品牌战略, 已成为台江县社会经济发展重大课题。

2 台江县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

台江县是一个聚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少数民族县份, 境内自然环境优雅迷人、民族风情古朴浓郁、人文景观奇特秀丽,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返璞归真, 重返大自然”十大景区之一。同时拥有“世界著名民族文化旅游大县”、“中国十佳最具原生态的旅游大县”和“中国十佳最具民族风情的旅游大县”三大品牌。

2.1 丰富多样性

台江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特殊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 造就了台江众多的山川、河流、森林、草地等自然景观:山花灿烂的红阳苗岭大草场、如诗如画的南宫森林公园百里画廊景区、“森林之漂”的南宫翁密河漂流、气势磅礴的白鸡山瀑布群、碧波荡漾的巴拉河景区等。

台江县境内苗族支系众多, 民族风情古朴浓郁, 其民间传说、音乐舞蹈、民族体育项目、民族建筑以及民族服饰等都极富有苗族特色。苗族人民能歌善舞, 音乐形式多种多样, 民歌、舞蹈、戏剧等充分反映了台江人民勤劳、勇敢、创新的生活风貌;“三里不同俗, 五里不同风”之称的丰富节日。民族体育项目丰富多彩, 斗牛、斗鸟、踩鼓、跳芦笙、反排木鼓舞、舞狮等各显特色。

2.2 不可替代性

苗族体育文化活动是苗族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由于受地理环境的限制, 台江县的很多苗族体育文化活动都很独特, 不可替代。“世界最长的节日”——祭祖节 (也称“世界第一俗”, 13年才过一次, 每次过3年时间) , “世界最古老的情人节”——姊妹节, “世界唯一的独木龙舟节”——施洞龙舟节, 遐迩闻名的“东方迪斯科”——反排木鼓舞, “世界上最疯狂的舞龙节”——舞龙嘘花, 这些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苗族文化瑰宝, 向世人展示着苗族风情文化“满园春色关不住”的青春活力。

2.3 功能多样性

得天独厚的苗族体育旅游资源决定其本身具有多功能的特点。精彩的斗牛、斗鸟、斗狗比赛、绝妙的, 惊险绝活的“上刀山, 下火海”都极具观赏性;反排木鼓舞、踩鼓、跳芦笙等都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亲身体验和感受, 极具健身性和参与性;姊妹节、独木龙舟节等美丽的传说, 每个体育项目、每一个节日不同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所包含的内涵等都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学者前来考察, 极具科学考察性。

3 台江县域体育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3.1 在民俗节日中的开发情况

台江苗族民俗节日丰富, 除1 3年一次的祭鼓节外, 一年一度的节日几乎月月都有, 且习俗和意义各有不同。传统节日盛会上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活动, 并且还有以单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命名的民族节日, 如龙船节、斗牛节, 这些民族体育活动都极具特色。目前, 台江县重点开发的民族节日有姊妹节、独木龙舟节、吃新节、苗年节等, 持续天数长, 参与人数多、规模大 (台江县主要节日及体育活动情况见表1) , 吸引了海内外各大媒体, 提升了台江县民族体育文化旅游的知名度, 同时也促进了体育旅游业的增长。2011年“姊妹节”和“龙舟节”期间, 仅施洞镇共接待游客2.8万人次, 创造旅游产值200万元。同时, 通过节庆招商引资, 2011年招商引资逾26亿元。但从整体上看, 这些节日中开发的体育旅游产品存在雷同现象, 并且以观赏性为主, 且相关的体育旅游商品未得到开发, 整个旅游开发环境和基础条件差致使体育旅游开发仅处于较低水平。

3.2 在民俗旅游村中的开发情况

随着民族旅游的不断发展, 打造民族旅游村已成为了台江县政府的重要举措。台江县现有阳芳、阳旺、反排、九摆、塘坝、偏寨、塘龙等1 0多个民族旅游村寨, 部分村寨每到周末节假日, 人来人往, 热闹不已。如阳芳村风俗旅游区、交宫民族文化旅游村、反排民族旅游村寨等, 均有自己的踩鼓场, 有专门的表演队, 在节庆时或旅游者需求时进行表演。但从整体上看, 这些民族旅游村所开发的民族体育产品几乎都一样, 除反排村的反排木鼓舞, 其他民族村平时表演的项目一般为踩鼓舞, 伴随苗族歌舞, 节庆时有斗牛、斗鸟、踩芦笙等。因为游客较少, 其表演没有固定时间, 由村长负责召集进行表演, 加上旅游接待能力有限, 旅游设施和服务落后, 一般都是当日游, 或节庆活动游, 一阵短暂的热闹过后就“烟消云散”, 属典型的“节庆型”和“接待型”模式。

3.3 利用自然资源开发的情况

近几年, 为加快凯里休闲旅游“后花园”建设步伐, 台江县大力发展原生态旅游业。目前, 南宫森林公园内的旅游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红阳草山海、南宫百里原始阔叶林画廊、玉龙潭、展水坪等景区正在开发打造, 翁密河漂流景区成功开漂, 生态旅游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这些旅游产品几乎均为观赏型, 作为参与性、体验性较强的体育旅游产品还未引起政府重视, 仅翁密河漂流发展较好。怎样利用台江县域良好的自然资源开发体育旅游产品从而进一步促进旅游的大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 民族县域台江县体育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4.1 开辟融资渠道, 聚合多元投资主体

资金的缺乏严重制约着对台江县域体育文化旅游市场的培育和开发。一方面, 除县级财政拨款外, 上级部门应在项目申报上给予大力支持;另一方面, 要积极引导社会投资意向和力量。鼓励各种形式的非国有体育经济成分, 如大的体育企业、大财团、合资企业以及私有企业投资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 形成多元化的台江县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格局。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服务接待能力

基础设施落后一直是台江县体育旅游发展的瓶颈。首先, 改善旅游交通状况, 尤其是乡村公路;其次, 供电线路, 饮水工程, 村容寨貌等也需要进一步改善, 设置常年性旅游项目和服务配套设施。最后, 搞好体育旅游服务, 成立体育旅游开发公司, 配备表演服务员、导游等, 整体上提高服务接待能力。

4.3 积极开发县域体育旅游产品

从总体上看, 台江县已开发的体育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大多依然停留在低层次的民族体育的展示、漂流、龙舟游等项目上, 并各地体育旅游产品雷同度较大, 缺乏参与性强、刺激性高的新产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 根据体育旅游细分市场的消费倾向和需求, 开发新的体育旅游产品。如:针对台江县独特的山川、森林、草地、河流等旅游资源, 可开发钓鱼、登山、骑马、游泳、滑草等休闲健身体育旅游, 探险、狩猎、激流、攀岩等刺激体育旅游;以民族节庆和民族村落为依托, 挖掘苗族体育项目, 促进民族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有机结合。确立旅游产品开发重点和热点产品, 充实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动, 优化旅游产品的空间结构, 达到旅游目的地整体吸引力与竞争力的提升。

4.4 加快体育旅游人才培养

台江县旅游行业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经验不足, 体育旅游管理方面人才缺口较大, 特别是民族体育文化生态旅游村寨规划、产品开发人员严重缺乏, 限制了体育文化旅游的深入开发。由此, 亟需通过多途径加快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一是加强现有人才的在岗培训, 加强其学习和提高;二是组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表演队伍, 培养表演人员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三是引进高级体育旅游专门人才。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指出贵州台江县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 阐述并分析台江县域体育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提出开辟融资渠道, 聚合多元投资主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服务接待能力、积极开发县域体育旅游产品、加快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等民族县域体育文化旅游发展思路。

关键词:民族县域,台江县,体育文化旅游

参考文献

[1]陈建设.民族县域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研究——以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为例[D].桂林工学院, 2007.

[2]杨光勇, 吴会武.风好凭借力, 融入促发展[N].黔东南日报, 2009-10-14.http://kxfz.people.com.cn/GB/136094/10160222.html.

[3]刘君昂, 杨飞, 杨华.贵州省台江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开发利用[J].中南林学院学报, 1999 (6) :58~61.

上一篇:富有个性下一篇:电脑综合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