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县域经济发力

2024-06-19

中部县域经济发力(精选六篇)

中部县域经济发力 篇1

一、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 谋求跨越式发展, 必须发展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 区域辽阔, 资源丰富, 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 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 全国现有2070个县域经济体。这些县域经济体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4%, 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60%, 财政收入占全国的24%。具体到中部6省的县域经济数据见表1。

中部6省地处内陆腹地, 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0.7%, 人口总数占全国的28.1%, 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5左右。中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历史资源, 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也比较突出。这里有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能源基地和重要的原材料生产基地, 拥有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这里是我国区域关联度最强的地区, 承东启西、接南近北, 吸纳四面、辐射八方, 发挥着独特的东西互动的桥梁纽带作用。

但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在6倍以上, 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上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人口众多、经济结构不尽合“三农问题”依然严峻、城市化率低等问题十分突兀。这种严峻的形势使我们认识到:发展县域经济是一条促进中部崛起、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 对加快工业化、城镇化, 推进农业现代化, 提升中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既有利于发挥各自比较优势, 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也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还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举措, 县域经济发展壮大了, 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提高了, 就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二、构筑县域经济新的管理体制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离不开创新, 必须用新的思路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这不仅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县级政府要大胆探索、努力实践, 制定一套新的管理机制:

大力推进政府体制和机制创新, 加快职能转变步伐, 强化服务, 规范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培育市场化的投融资主体, 拓展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 明确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 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 切实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 提高服务效率, 建立健全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倾力打造服务政府和诚信政府, 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对于县域工业发展问题, 一要扶持, 二要创新。具体而言, 可以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扶持体系, 如创业辅导中心、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 要为初创和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方面的、财务方面的服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企业体制创新。县属企业在采取包、租、股、卖等改制办法的同时, 要着力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培育和壮大懂经营、会管理、善营销、素质高的企业家队伍, 还要通过企业联合、兼并重组和资本运营等方式, 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整体创新。要团结一切愿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 鼓励他们创业, 保护其合法权益。大力加强创业文化建设, 发动群众创业致富, 营造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完善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消除制约全民创业的体制性障碍。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抓住培养、吸引、使用3个关键环节, 重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建设, 开创广罗人才、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发展县域经济还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措施。要坚持“扶持、赦税、让利”的方针,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付、依法减免税费等各种措施, 减轻基层企业和农民负担, 壮大县乡财力。要因地制宜, 哪种政策措施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 能够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就采取哪种政策措施。

吸引资金发展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放宽市场准入, 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事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方面, 与其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这一规定为吸引资金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了政策依据。

县域经济融资方面要创新 (以小城镇建设为例) 。积极运用多种先进的运营模式, 提高城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水平。除了要继续推广BOT (建设-经营-转让) 及TOT (转让-经营-转让) 等业已成熟的模式外, 要大胆尝试国外近年来兴起的PPP (公共民营合作制) 、ABS (资产收益抵押) 、DOT (开发-运营-移交) 、FBOOT (筹资-建设-所有-经营-移交) 、BLT (建设-租赁-移交) 及BOO (建设-所有-经营) 等新的融资建设模式。

要着力抓好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在保护粮食安全的前提下, 积极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并把调整的重点放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优化布局上来, 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 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快发展畜牧业, 加大良种引进和繁育力度, 搞好重点养殖场建设, 因地制宜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推动优势农产品带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的主体, 培育龙头企业可以带动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进而促进小城镇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要通过政策、资金扶持, 积极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落实好对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 引导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农民之间建立起有法律保障的互惠互利关系。支持农民按照自愿的原则, 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搞活农产品流通。

加快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继续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 鼓励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 大力发展有资源优势的农畜产品加工业、运销业和农村服务业, 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小城镇经济, 发挥其在产业聚集和吸纳就业方面的作用。按照“公平对待, 合理引导, 完善管理, 搞好服务”的原则, 创造良好的人口流动、迁移、居住的政策环境, 引导农民到城镇务工和就业, 加强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 搞好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组织协调和信息服务工作。改善就业环境, 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努力拓展外部增收空间。继续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在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 加大对人畜饮水、节水灌溉、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基础教育、文化设施和公共卫生等公益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在项目实施中, 尽可能多地吸收广大农民参与工程建设, 直接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积极推进农村改革, 坚持不懈地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村扶贫工作。

另外, 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环境是促进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搞好县域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的同时, 高度重视软环境建设, 大力营造团结奋进的用人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务实高效的服务环境和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 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经济转型

宏观环境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固然重要, 但作为县域经济本身如何定位, 每个具体县选择发展战略和思路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 发展特色, 形成模式

大体说来, 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模式:

“资源拉动型”模式。以自己丰富的资源和能源为龙头, 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指出的是, 过分依赖资源, 必须不断调整自身发展与环境容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

“开放带动型”模式。“引进来”——招商引资吸引外部资本进驻, “走出去”——促使产品市场国际化。“走出去”的要注意提高产品附加值, “引进来”的要注意土地及其他相关政策。

“产业集群型”模式。即将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同类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中间服务业高度密集地集中在一起, 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以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农业产业化带动型”模式。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 通过突出龙头带动作用, 培育农业合作组织, 实施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化生产, 走出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路子。河南的鄢陵、汤阴等就是其典型代表。

“回归经济型”模式。这实际上是“劳务经济”的一种延伸, 即“打工者”将外出的劳务收入变成在家乡的资本投资, 转换身份为“创业者”, 兴办工厂,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 县域经济的发展, 中部地区的崛起, 也同样需要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 (circular economy) 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 (closing materials cycle) 经济的简称, 是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经济而言的。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与线性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后者内部是一些相互不发生关系的线性物质流的叠加, 由此造成出入系统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内部相互交流的物质流, 形成“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经济特征;而前者则要求系统内部要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 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 达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结果。根据中部6省的实际, 县域经济的发展要走“以现代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是一条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较为理想的经济发展之路。为此, 要倡导绿色消费, 推动公众参与。实施清洁生产, 建立生态系统, 建设生态型城镇。

此外, 在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上, 要抓好主导产业和战略产业。所谓主导产业就是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即一些非农产业和第二、三产业。所谓战略产业, 主要是第一产业、流通业和生态农业。

参考文献

[1]、范慧抿.关于实现中原崛起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06 (3上) .

[2]、陈群胜, 罗兰.中原崛起推行循环经济的理性思考[EB/OL].http://www.cqvip.com.

中部县域经济发力 篇2

一、我国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⒈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整体竞争力较弱。我国中部地区县域经济无论是从经济总量、经济集中度,还是财政收入和整体竞争力上,与东部比都存在较大差距。一是经济总量不到东部的二分之一。××年,东部地区县平均规模为亿元,是全国县域平均规模亿元的倍;而中部县平均只有亿元,比全国平均规模少亿元,仅是东部地区的%。二是经济集中度不及东部的三分之。××年,东部县超过亿元的个,占全国总数个的%;而中部县超过亿元的只有个,仅占全国总数的%(附表一)。此外在去年全国百强县评选中,中部仅获席,而东部达到席。三是财政收入仅为东部的三分之一。××年,东部县财政平均收入亿元,是全国平均水平亿元的倍;而同期中部县财政收入只有亿元,与全国基本持平,与东部相比差了近倍(附表二)。四是整体竞争力只有东部四分之一,根据第三届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结果,东部地区县竞争力评为级达个,占全国总数的%,而中部只有个,仅占%。由此可见,中部县域经济无论是发展水平还是竞争力,相对东部都处于明显劣势。

⒉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调整依然滞后。一直以来,中部地区是全国商品粮的重要生产基地,县域经济第一产业占有很高的比重,典型的农业经济特征明显,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近几年虽有所发展,但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很小;第二产业优势不够突出,资源性加工企业规模小,能力弱;现代高科技企业起点低,数量少,产业的技术含量仍然较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较快,但因起步晚,规模小,不足以支撑整体经济发展。目前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正处于工业化早中期阶段;而东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表明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开始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由此可见,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相对东部地区而言,整整慢了一个阶段(见附表四)。附表四: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与全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对比

⒊经济自主增长乏力,县级财政运转困难。经济自主增长乏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县域投资面临困境。中部县域自然资源相对东部丰富,但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限制,年中部地区社会投资总额只有亿元,而东部地区达亿元,其总额仅为东部的%、占全国的%。二是县域工业发展水平低。目前中部县域工业大多是一些传统工业,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大众产品多,名牌产品少,××年中部地区驰名商标在全国的占有率只有%,市场活力明显不足。三是县域消费市场低迷。××年中部县实现社会商品消费总额亿元,仅为全国的%;而东部县达到亿元,占全国比例高达%。由于以上原因,当前中部县级财政运转比较困难。财政收入占县比重比东部地区低了个百分点。而中部县财政刚性支出直线上升,目前有半数以上县级财政入不敷出,运转十分艰难。附表五:(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商报期刊网、中国统计信息网和国家商标信息网数据整理)

⒋生产要素大量外流,对外开放程度偏低。一是资金严重短缺。由于县级财政拮据,加之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级以下业务,使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深受“失血”之痛,××年中部地区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只有亿元,而同期东部地区县级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高达亿元,贷款余额仅为东部地区的%。二是人才大量外流。受中部地区县的待遇、人居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大中专学生回县率很低,到县级企业工作更少,在待遇和事业留人方面缺乏强久吸引力,%的人才去了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三是产品科技含量低。年中部地区科技产品总产值的全国占有量只有,而东部高达%,与东部相比差了个百分点(附表六)。四是对外开放度偏低。××年中部地区县域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占全国的;××年中部地区县域出口总额亿美元,仅为全国的,只有东部的%。由此可见,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国际联系及其产品国际市场依存度是相对比较低的。

二、推进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中部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相差巨大;与西部相比,优势并不突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目前,东部县域经济有民间投资的高速增长,西部有国家投资和政策的强力推动,而中部地区由于缺乏内外推动力量,县域经济发展呈明显劣势。客观地讲,中部县域经济落后东部地区既有自然方面的因素,又有历史方面的原因,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任何单一的发展思路对中部县域经济发展都是无能为力的。发展中部县域经济必须要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眼光,要立足自身经济发展阶段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实施整体战略来解决。

“新野模式”让县域经济持续发力 篇3

“五个着力”:促使新野县域经济亮点纷呈

一个县经济发展的快与慢、好与坏,主要取决于其发展的路径是否科学、方法是否符合实际。在这方面,新野县就找到一条很好的发展路子和科学方法。

首先,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新野着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其实就是说新野找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切入点。新野作为传统农区,找准了这个切入点非常重要。同时,新野的这一做法事实上也是顺应了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发展趋势。21世纪的产业创新方式就是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这种发展方式可以为农业增效、体制健全找到抓手并提供很好的路径。

其次,新野根据实际发展状况,着力培育现代产业集群。根据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研究表明,“产业若要有竞争力,首先要是集群发展”,他把竞争力分为四大要素,也就是著名的“钻石体系”,即资源条件、市场状况、产业关联和企业战略。只有产业集群发展了,企业的交易成本才比较低,进而才能享受技术创新的外溢效应。换句话说,技术创新在集群和企业之间的传播速度是比较快的。所以,从产业发展的规律来讲,产业的竞争力来自于企业集群发展。新野从产业发展角度出发,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因此产业集群能够顺利、健康地发展,这与新野对集群培育的重视密不可分。

第三,新野着力拉深产业发展链条。新野的全链条发展也为培育产业的竞争优势提供了良好条件。粮食发展了,一切都会应势而起,这也是产业发展的一个规律。毋庸置疑,新野不仅顺应了这一发展规律,而且也很好把握了这一规律。

第四,新野着力完善产业服务体系。产业发展实际上是一种生态的概念,具体讲就是产业生态集聚、产业生态系统。当然,要想让产业生态系统逐步完善,服务体系的完善很重要。产业要形成激励效应,关键在于服务体系是否完善,产业链条是否完善。比如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等方面的有效融合。只有这样,产业的生态系统或者说是生态环境才能比较优良。在这方面,新野做得很到位,亦是新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亮点。

最后,新野着力厚植产业特色和优势。从县域经济发展角度讲,特别是县域产业体系的培育和完善,我们要遵循两个原则。一个原则是突出区域特色,另一个原则是突出区域比较优势。这种特色和优势来自于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市场环境和产业基础。新野在这方面抓住了重点。比方说,无论是花生产业集群还是科尔沁肉牛产业集群,或者是蔬菜产业集群,事实上新野都突出了本区域的产业特色和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这就把自己的产业特色和优势突显出来了。同时,这也体现了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

“五个有效”:助推新野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新野县域经济发展的“五个着力”,大大推进了其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成果明显,成效显著。

第一个有效是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形势下,转型升级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主线。不管哪个地方,都需要产业的转型升级,因为产业毕竟有生命周期,在这一情况下,无论是产业的链式发展、产业的集群发展也好,还是完善产业的生态体系、生态系统也好,或是厚植这种产业的优势也好,都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第二个有效是提升了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国家的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我们从发展理念和模式方面讲,过去追求的是速度和规模,现在我们追求的就应该是质量和效益。那么,产业发展的质量事实上就是产业的竞争力。比如,我们的农业就是弱势产业,效益比较低,我们就要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来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同时农业的产业竞争力也就会随之有效提升。另外,效益也会随之明显提高。这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第三个有效是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农业产业化本身就体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因为县域经济的一二三产业一般情况来说是比较容易脱节的。然而在新野,这种一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效应却是很好地凸显出来了。新野围绕着农业去发展工业,工业发展上来了再带动服务业的发展,事实上这就是产业发展中的规律性。

第四个有效是推动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现在“三农”最突出的是小农生产方式的问题,这实际上是制约农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我国的农业生产率比较低,抵御不了国外的粮食进口,根本原因就是国外的农业生产率比较高。事实上,这属于农业规模经营跟不上的问题。但是,新野在这一方面做得还是很好的。

第五个有效是破解了粮农征收难这一问题。现在的粮农征收难,是一个全国性难题。但是通过调研考察发现,新野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际上把这个问题有效地破解了。

“五个找准”:理清新野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新野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经验,为省内其他县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了思路与方法,这主要得益于新野找准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切入点、着力点、支撑点和结合点。

一是找准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这个关键点是什么,就是有一个符合新野县情的,遵循了经济发展规律、产业发展规律,顺应了产业发展趋势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这个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和重要保障。

二是找准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事实上就是产业创新。产业要想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就要不断创新。这个创新就要像中央现在提的,它包括了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也包括了产业的模式创新或形态创新。在调研中的几个企业,使我们深有感受,他们在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成效显著。因此,可以说新野找准了县域经济的有效切入点。

三是找准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这个着力点实际上就是产业的转型升级。另外,就是围绕农业上工业,这对县域经济非常重要。对于传统农区而言,它存在着工业化起点较低等问题,也就是我们怎么把工业化推进的问题。新野在这方面,着力点找得很准,就是围绕农业上工业,农业工业互动发展。同时,还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这都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因此,谁找准了着力点,谁的县域经济发展潜能就可以释放出来。

四是找准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所谓支撑点就是产业支撑。把县域产业做大做强不是一句空话,它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也就是说既要重视产业体系的培育,还要把这个产业里面的生态环境和体系优化。新野从这个方面讲,既重视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又重视了培育新型产业,进而使得其主导产业明晰,产业轮廓清晰,找准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五是找准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最基础单元,在这一情况下,县域经济要想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就是要突出一个协调。从这一点上讲,新野的结合点找的应该说还是比较准确的。比如说,新野既重视了经济发展,又重视了民生建设;既重视了城,又重视了乡;既重视了“三化协调”,又重视了“四化同步”等,在发展过程中,“弹钢琴”的发展理念体现得比较充分。可以说,从县域经济发展角度看,新野县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在全省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广、复制价值。

新野的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方法科学且符合实际,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新野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要继续探索、不断努力,要以发展平台经济、创新经济、品牌经济、人才经济和共享经济为重点。期待在“十三五”时期乃至更加长远的未来,新野的县域经济得到更好更快发展。

中部县域经济发力 篇4

一、劳动者就业空间与其家庭永久居住空间相异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在“三化”协调发展路径中, 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断裂, 即户籍及相关制度造成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时, 并没有同步实现城镇化, 劳动者就业空间与其家庭永久居住空间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使我国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 逐渐暴露出建设用地供应紧张、内需不足、农业现代化徘徊不前等难题。

劳动者就业空间与其家庭永久居住空间的不一致至少造成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建设用地供应不足

理论上说, 工业化与城镇化不但不应该造成耕地减少, 还会由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增加耕地。众所周知, 城镇单位土地所能容纳的人口远远高于农村, 单位工业用地所创造的财富和就业机会也是农业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所以与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与居住方式相比, 工业化与城镇化显然能够更集约、更高效地使用土地。现实中造成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不在于工业化与城镇化本身, 而在于工业化与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就业空间与其家庭永久居住空间不一致, 农民工在城镇与农村“双重占地”。特殊的国情与户籍政策使我国的农民工具有双重身份:从就业看, 他们已经在城镇实现了非农就业,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在城镇就业时都会或多或少地增加建设用地的占用;而从户籍与其家庭永久居住空间上看, 他们的身份还是农民, 他们的户籍还在农村,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家庭人口还生活在农村, 因此所占用的农村宅基地没有减少。也就是说, 在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的同时, 农村建设用地 (主要是宅基地) 不但没有相应减少甚至还在增加, 以至于占用耕地成为增加建设用地供给的主要甚至唯一渠道, 不但工业化、城镇化集约使用土地的效应显现不出来, 反而单方面呈现耕地减少。所以, 造成耕地保护与增加建设用地供给这一矛盾如此突出的原因不是工业化与城镇化本身, 而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在空间上的不协调, 是劳动者就业空间与其家庭永久居住空间的不一致。

劳动者就业空间与其家庭永久居住空间不一致的另一面是农村空巢现象严重。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 农村住宅的空置现象非常普遍。这实际上是一种浪费, 既是资金的浪费, 也是建设用地的浪费。农村住宅的空置实际上意味着其所占用的建设用地处于闲置状态, 使得农村建设用地闲置与城镇建设用地供应紧张同时存在。

2.内需不足

由于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时, 并没有同步实现城镇化, 即农村剩余劳动力虽然实现了非农就业, 收入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但是由于他们的家庭永久居住地还在农村, 所以他们在城市很少消费, 将所赚的绝大部分钱寄回农村。虽然不少外出务工人员在农村盖了新房, 但房子里的东西与城市是显然不同的, 因为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足以支持他们购买现代化的生活消费品。这样, 农村非农就业家庭的消费能力不能充分释放出来, 突出表现为储蓄多、消费少, 结果是出现明显的内需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 过去30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快速增长是因为我们的产品大量出口, 靠国外市场来吸纳我们生产的消费品, 并因此而成为世界工厂。但当我们把全世界的需求都满足了的时候, 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出现与持续, 外部市场需求难以扩大, 这就是我们目前遇到的困难。解决这一困难要靠扩大内需, 而扩大内需只能靠城镇化, 靠将实现了非农就业的劳动力举家迁移到城镇居住与生活, 使劳动者就业空间与家庭永久居住空间趋于一致。

3.限制了劳动力供给的增加

城镇化滞后还限制了劳动力供给的增加。目前我们一方面面临广泛的用工荒, 另一方面农村还有大量富余人口。就中部地区来说, 虽然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在农村基本上已经不多了, 但30岁以上的女性劳动力还很多。由于家里的男性劳动力都外出了, 这些女性劳动力在家带孩子、照顾老人。但在城市不是这样, 城市里一家两口都上班, 孩子送托儿所、幼儿园, 照顾孩子的工作基本上可以在工作之余完成。这是因为城市里有一套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些人专职从事照顾孩子、照顾老人的工作, 通过分工产生了规模效应, 所以城市的劳动力利用率比农村要高得多。通过城镇化就可以把农村大量30岁以上的女性劳动力释放出来, 增加劳动力的供应。

4.制约了农业经营规模的提高

劳动者就业空间与家庭永久居住空间不一致, 不但造成建设用地供给不足与耕地减少, 而且还意味着大量可以转向城市的农村人口滞留在了农村, 造成农村人口没有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而相应减少。所以, 劳动者就业空间与家庭永久居住空间不一致也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二、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三化”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

从整个中部地区的角度看, 在东部发达地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庭向务工城市永久性迁移无疑对中部地区实现“三化”协调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帮助, 但这不是中部地区自身能够左右与解决的问题, 因为这主要取决于国家的宏观政策与其他省份尤其是发达省份吸纳务工人员融入与落户的政策。同样, 从县域的角度来看, 在县外务工人员及其家庭融入务工城市更不是县级政府能够左右与解决的问题。那么, 县域经济实现“三化”协调发展要关注哪些问题呢?或者说在县域内如何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呢?笔者认为至少应该有以下三个方面需要注意。

1.用“三化”协调的理念, 对县域范围内产业、人口、城镇等的空间布局通盘考虑, 科学规划

现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对“三化”协调重视不够, 或者说认识不够、认识不深刻, 往往是就工业讲工业、就城镇化讲城镇化、就农业现代化讲农业现代化。这种割裂地看待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做法, 最终总会面临空间不足、无法持续的问题, 也就是土地不够用的问题。

在占用耕地必须严格保障“占补平衡”的背景下, 靠将大面积的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时代可以说已经过去了 (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中部地区是不公平的, 但讨价还价的余地已经很小或者说基本上已经没有, 所以只能承认现实) 。从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来看, 将来中部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都会大幅度提高, 如城市化率要达到50%、60%, 甚至更多, 这必然也要求更多的产业支撑, 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如果不未雨绸缪, 对县域范围内产业、人口、城镇等的总体布局进行通盘考虑, 做出长远的规划, 而是今天在这儿找块地发展工业, 明天在那边找块地扩大城镇, 最终必然会走向死胡同。反过来, 如果从“三化”协调的角度, 将工业化、城镇化与人口迁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 土地制约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比如未来十年中部某一个县 (市) 城镇化率要提高十五个百分点, 假设这个县有100万人, 那么意味着有15万农村人口要转变为城镇人口, 这15万人口中的大部分 (比如10万) 会进入县城, 那么县城就要从现在开始对将来这10万人在哪儿居住有一个清晰的规划, 否则肯定是混乱不堪。除了居住以外, 这10万人还要工作 (当然是非农就业) , 那么县城及周边要有这10万人 (意味着5万劳动力) 的就业机会, 否则就支撑不起这个城市化率。为5万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的当然是产业, 进而又涉及到发展什么产业、把产业摆放在什么地方的问题, 这既是一个工业发展的问题, 又是一个空间问题, 同样需要长远考虑与科学规划。

城镇化率提高十五个百分点的另一面是农村人口的减少 (同样按100万人的县计算农村人口要减少15万) , 不但大部分行政村的人口要减少, 部分乡镇镇区的人口同样要减少。这15万农村人口的减少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农村居民点 (宅基地) 占地要减少, 也就是说一部分农村建设用地要腾出来, 可以复耕后通过占补平衡成为县城可以使用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从而就可以解决城镇化率提高所需要的建设用地问题。二是大部分乡镇镇区的人口要减少。道理很简单, 县城人口增加了10万, 肯定是从各行政村与乡镇镇区转移过去的, 一些没有产业基础的乡镇吸纳人口的能力十分有限, 在目前的情况下其人口减少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增加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没有产业基础的乡镇的人口会减少甚至在数年之后会完全消失。因此, 对县域内产业、人口、城镇布局进行规划时就要考虑发展的不平衡, 不能规划每个乡镇镇区都做大。但目前每个乡镇自己都是规划主体, 肯定每个乡镇都要做大做强, 恐怕没有哪一个乡镇做发展规划时说将来自己的镇区与人口会萎缩。但这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 县城要做大, 每个乡镇要做大, 城镇化率都要提高, 哪来那么多人口呢?将来在中部地区的县域结构中, 恐怕是50%以上的人口在县城, 再有30%左右的人口在几个大的乡镇镇区, 其他镇以及大部分农村都是要消失的。所以县域规划时一定要考虑到产业与人口集聚的趋势, 考虑到发展的不平衡性, 否则就会不可避免地造成无谓的建设、无谓的浪费。

2.壮大产业基础, 用产业发展来支撑“三化”协调战略的有效推进

产业是支撑“三化”协调发展最根本的力量:有了产业才能有收入, 有钱才能建城市, 城镇化才能推进;有了产业才能有就业, 有了就业, 人口才能向城镇转移;在非农就业与城镇化的基础上农村人口才能减少, 农业经营规模才能提高, 农业现代化才能实现。所以, 要把以上描述的“三化”协调发展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关键是要有产业发展作为基本支撑。

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根据本地比较优势对产业发展方向进行明确定位。目前不少县市对产业发展的方向并不是很清楚, 突出表现在招商工作中, “眉毛胡子一把抓”、“挖到篮子都是菜”, 短期来看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长远来看这是不科学的, 也是不成功的。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 其投资的目的很明确, 就是要赚钱, 如果一个县市的条件不适合他们所投资行业的发展, 或者说在他们所投资的行业没有比较优势, 企业落地后就不容易生存与发展。这样, 精明的投资者就不会来这里投资, 即使来了由于很难赚到钱最终还会走。同样的道理, 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 如果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不符合本地比较优势, 产业不容易生存与发展, 那么发展的速度肯定相对要慢得多, 这样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就达不到应有的效率与速度。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 如果产业发展方向很明确, 各级干部在开展招商工作时自然会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如果在出去招商之前已经明确自己要引进哪些行业, 就可以搜集国内外哪些地区有自己所引进的行业, 哪些地区的先进、哪些地区的落后、哪些地区的需要转移, 自己在承接方面具备什么优势, 这样就可以知道自己要和哪些投资者沟通, 并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与其进行深入的交流, 招商成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反过来, 如果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 招商工作就很难有针对性, 陷入广泛撒网——到处参加各种各样的招商活动, 虽然很热闹, 但很难与投资者进行深入的交流, 真实的收获自然有限, 最终会陷入“欲速则不达”的窘境。

那么, 每个县市的比较优势是什么呢?这是需要根据每个县市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历史传统、人口、产业基础等具体分析的, 不同的县市肯定不同。但是可能有些县市与兄弟县市相比确实找不到自己的优势, 这时可能有两种发展前途。一是虽然没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但本县市各种要素自身还是有差别的, 依托自己最有竞争力的要素确定产业发展方向, 虽然比别人慢, 但还是会逐步发展起来。二是走向衰落乃至消失。前面讲了, 有些乡镇会消失就是因为经济发展是一个不平衡的过程, 人口、产业向发展条件更好的地方集聚是一个客观规律, 如果一个地方真的不具备发展条件, 那么其人口与生产要素就会向相对有优势的地方转移, 最后成为一个单纯农业区的可能也是有的。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因为最后这里的人口也少了, 这小部分人口单纯依靠农业是可以过上幸福生活的。

3.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的原则, 创造条件让实现非农就业的农民工及其家庭进城安家落户

过去30年我国“三化”不协调最重要的原因是户籍及相关制度造成农民工的就业空间与家庭永久居住空间分离, 造成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那么我们现在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 就要解决非农就业农民工就业空间与家庭永久居住空间分离, 而且在县域范围内这一问题已经具备了解决的条件。

(1) 什么样的农民进城。实现非农就业的农民进城, 这也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应有之意, 也是“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那么, 实现了非农就业的农民工有没有能力进城呢?现在看来已经有了条件, 一个突出的证据是县城的房地产开始发展了, 而且势头良好, 有不少农民工已经开始在县城买房了。目前用工紧张的局面在中部地区也比较普遍了, 工资上升的趋势也已经比较明显, 大部分县城的务工工资大概也到了1000元以上, 所以, 实现非农就业的农民工在县城安家落户的能力应该是有的。

(2) 农民进城要解决哪些问题。①社会保障问题。目前不少人在向转户进城农民提供城镇普通居民社会保障方面存在模糊认识, 主要是担心为转户进城农民提供与城镇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会增加财政负担。笔者调研发现, 这种看法是似是而非、是想当然的。城镇居民享受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大社会保障中, 除医保外, 养老、工伤、失业、生育其他四个保障, 城镇职工是职工与企业负担保费享受保险相关待遇, 城镇居民是自己缴费享受保险待遇, 地方政府不需要负担。只有医保政府要出资, 但地方政府新农合出资比例比城镇居民更高, 所以这些方面不会增加地方政府的负担。一个可能要政府出钱的是最低生活保障, 农村保障标准低而且没有做到应保尽保, 城市保障标准高而且要求做到应保尽保, 但是如果规定在城镇有稳定工作 (也就是实现非农就业) 的农民能够进城的话, 那么也不一定会增加政府负担, 因为有稳定工作的人一般不应该是低保对象。②承包地与宅基地的处理问题。首先, 土地承包经营权如何处理是影响农民进城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现在农民进城所享受的城镇居民权利在含金量上与过去已经有很大不同, 而且大都是自己掏钱买的, 基本不需要政府财力的支持, 所以没有理由在农民进城后把其土地经营权收回。退一步讲, 即使将进城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收回, 收回后交给谁经营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也不一定能处理好, 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在农民转户进城后将其土地经营权收回。也就是说, 收回转户进城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只是一个想当然的想法而已, 实际操作起来可能比不收回更难, 所以既不合理也没有必要。反过来, 如果在农民进城落户后保留其在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那么农民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土地承包经营权就不会成为农民进城的障碍。而且, 一旦农民进入城市定居, 自己耕种的成本会增加, 他们自己就会想办法流转出去。流转虽然会造成其农业收益减少一部分, 但从土地上彻底脱离出来后也能够增加务工收入。其次, 宅基地是比土地承包经营权更重要的一个问题, 因为在占用耕地必须“占卜平衡”的条件下, 属于建设用地性质的农村宅基地是工业与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的最主要的来源, 升值空间较大, 如果与农民进城落户挂钩, 农民可能就不愿进城了。这时要与农民进城落户分开处理, 对其宅基地进行确权, 并建立一个能够变现的渠道, 让农民能够将之交易, 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

4.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适度提高农业经营规模、改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目前制约中国的农业现代化, 尤其是制约中部平原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是经营规模, 而农业经营规模是由农村的人地关系决定的。[1]如果农村与农业人口仍很多, 那么规模经营可能性就不太大, 因为农业是一个规模收益不明显的行业, 也就是说经营规模的扩大不会对农业产出的增加产生显著影响。比如, 当1亩地由一个农户单独经营时, 单产是1000斤小麦、1200斤玉米;当这1亩地由一个经营100亩的规模经营者来经营时, 单产仍是1000斤小麦、1200斤玉米, 即使有增加也不会太大。在这样的情况下, 农村土地流转就会面临一些困难:由于耕地是承包到每一个农户家庭的, 他们对耕地有完全的收益权。在他们自己经营可以每亩收获1000斤小麦、1200斤玉米的情况下, 只有放弃经营可以得到高于1000斤小麦、1200斤玉米的收入, 他们才会将土地流转出去。按照这样的逻辑, 农户把他们所经营的土地流转出去的情况有四种。一是有人愿意提供比1000斤小麦、1200斤玉米更高的价格。这对于拿到土地仍然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规模经营者没有吸引力 (因为没有钱赚) , 对于种植经济作物的规模经营者可能会有吸引力, 但目前我国耕地中的绝大部分是要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 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的比例不可能太高, 所以种植经济作物的规模经营行为没有普遍意义。二是农户家里没有能够种地的劳动力时, 他们会把土地以低于1000斤小麦、1200斤玉米的价格流转给别的经营者, 具体分成比例取决于双方的讨价还价。那么就中部平原地区来说, 哪些农户家里没有能够种地的劳动力呢?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由于机械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劳动时间也大大缩短, 只要家里还有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妇女或老人, 就可以把地种好, 所以那些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 但家里还有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妇女或老人的家庭不符合条件, 真正符合条件的只有那些完全没有劳动力的孤寡家庭。三是农户家里还有劳动力, 但这些劳动力在本地实现了非农就业, 将种地所需时间投入非农工作能够得到更多的收益。这样的农户也会把土地以低于1000斤小麦、1200斤玉米的价格流转给别的经营者, 具体分成比例同样取决于双方的讨价还价。四是已经全家迁出农村的家庭。如果他们回家种地需要付出的交通与误工成本高于种地收入的话, 他们也会把土地以低于1000斤小麦、1200斤玉米的价格流转给别的经营主体, 具体分成比例也取决于双方的讨价还价。

综上, 第一种情况 (土地流转后用于种植经济作物) 的比例不允许太高, 不是发展方向;第二种情况 (孤寡家庭) 所占的比例不可能太高, 不具有实质意义;第三种情况 (本地非农就业) 现在所占比例不高, 将来比例能否提高取决于本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水平, 这是一个发展方向;第四种情况 (已经全家迁出农村的家庭) 现在所占比例也不高, 将来比例能否提高取决于在外务工的劳动力及其家庭能不能彻底迁入城市, 根据以上分析这也应该是一个发展方面。由此可见, 农村土地流转规模能不能扩大、农业经营规模能不能提高, 包括最终农业现代化能够发展到什么水平, 实际上取决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能够将多少农业与农村人口彻底迁入城镇, 这也决定了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只能是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推进适度提高农业经营规模, 改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摘要:与刘易斯提出的工业化驱动下的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协调发展的标准模型相比, 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不同步的, 突出表现为劳动者就业空间与家庭永久居住空间相异, 并由此而导致城镇建设用地供应不足、内需不足、农村劳动力利用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这一系列矛盾在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的中部省份表现得尤其突出。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实现“三化”协调应该以工业发展为动力, 统筹产业、城镇与人口的空间布局, 并适度推进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县域经济,三化协调,扩大内需

参考文献

中部县域经济发力 篇5

(一) 中部地区“三农问题”依然严峻,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随着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及中央加大农业补助力度等政策的实施, 中部地区农业发展较快, 农民收入也有较大的提高。但是伴随着物价的上涨, 农药、化肥和人工等农业生产成本明显的提高, 同时农业是随着投入增加, 边际收益递减的行业, 所以加大农业的投入不能给农业带来更大的收入, 这导致农业增长乏力, 农民的纯收入增加十分有限, 中部地区农业水资源和光照温度等资源存在分布不均衡, 利用率较低, 灾害较严重等原因, 导致中部地区农民的实质性的收入较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 中部地区多以农民家庭作坊式经营为主, 由于农民多数对土地看得较重, 不愿出让自家土地, 这使得中部地区农业很难实现大型承包经营和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这种局面导致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落后, 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经常出现洪灾、旱灾、虫害等现象。同时中部地区农村底子薄, 政策没能波及到或政策实施力度不够, 导致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和乡镇基础建设相对落后, 特别在农村垃圾的处理、饮用水工程的建设、道路的修建等领域落后较大, 小城镇居民和农民在体育、文化、娱乐方面的设施设备建设基本处于空白。

(二) 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 城乡统筹建设程度不高。

中部地区6省包括707个县级行政区划, 其中市辖区208个, 县 (市) 域499个, 县域经济占省域经济半壁江山有余,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0年, 中部地区县域平均人口达59.13万, 县域平均GDP达70.70亿, 县域平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2.76亿, 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县域发展水平, 和东北地区县域发展差距不大, 仅仅比西部地区县域发展情况要好一点。 (详见表一、表二)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 中部地区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各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 各县域经济总量和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部分县域在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中转为市辖区。2010年中部地区百强县 (市) 的平均规模:人口73.31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173.59亿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44亿元,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960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80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6220元, 其分别比2009年增长0.46%、13.61%、21.12%、13.16%、11.69%、9.85%。目前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与城镇化的统筹不够, 二元经济结构严重, 特别是与大城市圈相隔距离较远的城镇, 政策没能波及到, 大城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 出现更大的两极分化。

数据来源: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 中国县域经济网

数据来源: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 中国县域经济网

(三) 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整体素质不高, 部分县域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中部地区的很多县 (市) , 工业化初期的任务尚未完成, 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科技水平明显落后, 经济结构不尽合理,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经济增长质量不佳, 经济增长效益不高。很多数据表明:依靠大量的物质要素的投入, 包括资本要素、土地资源要素、劳动要素等而产生的经济增长是粗放的、低资金效率的。工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一个没有产业支撑的县域, 容易带来各种各样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之时, 要充分利用这个大好时机, 实现城镇产业化, 合理布局城镇产业, 在突出自身资源优势的同时还要协调其它产业的发展, 提高城镇产业的质量。当前中部地区面临着城镇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 产业结构较粗放, 没有主打产业、产业单一和品牌意识不强等现象, 城镇产业化发展被忽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有着非常紧密的互动关系, 工业化的加快发展即能促进农产品的加工与保藏;加快城镇化进程, 又能使相关产业合理聚集,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使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得到了提高。目前中部地区这三者的互动关系还不够, 没能形成一个较好的循环与相互促进的机制。

二、坚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加快中部地区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

(一) 建立不同功能区的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中部地区各个县域之间差异较大, 对经济发展的调控, 应根据资源环境的特点分别指导, 从而增强针对性、有效性和公平性。对优化开发的中部地区县域绩效考核时, 强化对经济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科技的创新和对外来人口、公共服务等指标的评价。对重点开发的地区, 以实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优先的绩效考核评价。对于限制开发的中部地区县域的农产品主产区, 要强化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考核;对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主要是强化它对于生态功能的保护和对提供生态产品能力的考核。而对于禁止开发的中部地区县域, 主要是强化对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的考核。

(二) 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中部地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中部地区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并不是使经济总量在城乡和各县平均分布, 并不是简单地缩小县域生产总值的差距, 而是要从“人人享有小康社会幸福生活”出发, 使生活在中部地区不同县域的人们都能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坚持互相依存、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合作共赢的原则, 不断优化县域土地、资金、劳动力、服务等资源配置,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积极参与和推动区域更广范围内资源有效配置, 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均衡配置、自由流通, 努力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会拉大中部地区的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的差距。中部地区各地政府要缩小的差距主要是公共服务方面、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 以及基础设施之间的差距。不管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差异性有多大, 不管县域处在主体功能区的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 还是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活在每块国土上的公民应该享受到均等化的富裕程度和社会文明。为此, 中部地区各省财政应该增加了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帮助这些地区健全公共服务、建设基础设施。要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谋求经济合理布局的角度, 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推动中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三) 坚持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积极践行为民宗旨。

坚持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内在统一是中部地区县域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在促进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 更加要注重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更加要注重改善民生, 更加要注重社会建设。加大对教育、养老、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的投入, 完善教育、养老保险、医疗及户籍体系建设, 更加适应农村人口的流动, 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增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让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商业、服务业和制造业中就业。促进城镇居民及农民工增收, 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幸福指数, 提高城镇化水平。深入推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福利制度,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 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这样中部地区县域范围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就能在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过程中得到较好的满足。

摘要:区域的总体发展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 对推动中部地区县域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缩小县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有利于制定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县域发展政策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战略,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方式

参考文献

[1] .发展改革委出台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若干政策意见[N].经济日报, 2013, 7 (8) :14

[2]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N].经济日报, 2010-11-26

中部县域经济发力 篇6

县域经济, 是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 以县城为中心、乡 (镇) 为纽带、农村为腹地, 以市场为导向, 并且具有地域特色和完备的功能的行政区域性经济, 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 是在一定区域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事业, 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系统。

“十一五”时期, 汉川市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近几年来, 汉川市坚持以调整经济结构、增加经济总量为主线, 大力推进各项改革, 努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使得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均取得了重大进展, 推动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下具体分析汉川市在“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发展状况。

(一)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经济效益持续提高

2010年, 地区生产总值 (GDP) 实现196.6亿元, 5年年均增长16.9%;人均GDP达到17 360元, 比2005年增长108.9%。

在工业方面, 汉川市形成了集群发展格局, 三大支柱产业 (金属制品、纺织服装、食品医药) 产值逾百亿。在农业方面, 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7.34亿元, 5年年均增长11.5%。畜牧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 实现年销售收入120.5亿元, 比2005年增长279.1%。在第三产业方面, 实现增加值52.04亿元, 5年年均增长14.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1亿元, 5年年均增长18.2%。

2010年财政收入实现11.1亿元, 5年年均增长16.4%。通过数据分析, 不难看出, 2010年, 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6.1%。近5年, 汉川市农业产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 同时,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加, 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

(二)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2010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 5年年均增长37.7%。例如, 完成近10家乡镇水厂改造工程, 全市整险加固大中型涵闸, 更新改造汉川泵站等大中型泵站多处, 动工建设城区污水处理厂、城区垃圾填埋厂, 新增绿化面积80万平方米, 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9个, 新增高产稳产农田面积25.5万亩,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投入近1.5亿元, 城乡电网改造全部完成。

近5年期间, 全市环境保护投入增加, 环境宣传力度加大, 环境管理能力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市5年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超过30%, 超省市下达的降幅水平的10个百分点以上。全市无公害食品基地面积56.6万亩, 占全市耕地面积58.1%,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39平方米, 生态文明水平不断提高。

(三)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010年, 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等民生方面的投入达5.7亿元, 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比率达95.2%, 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80%, 新建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8万平方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共有1.6万名下岗工人实现再就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2005年分别提高6 616元、3 175元。

义务教育普及率进一步提高, 同时,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近5年, 全市投入1.4亿元已初步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各类文化体育设施逐步增加, 建成高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 文化资源信息共享村服务点等。

此外, 汉川市处于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层, 大武汉对汉川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其良好的发展基础为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汉川只是整个中部地区众多县域中的一个代表, 纵观全局, 不难发现, 我国中部地区县域经济总体的发展现状如下。

1. 县域经济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已经占据了相当高的份额。

2. 一些发达县域的经济快速发展, 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一个亮点。

3. 全国涌现出了一批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

例如, 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广东模式;完全依托市场, 结合市场需求,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民营经济的江浙模式;既依托毗邻日韩的区域优势实施对外开放, 又依托专业化市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山东模式等。

二、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近几年汉川市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 也应清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例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特色经济发展不明显, 生产技术配套能力差, 加快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矛盾日益显露等等, 尤其是以下问题表现最为突出。

(一) 第三产业发展力度不够

近年来, 汉川市工业发展位居全省前列, 而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日益成为制约汉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

2006年, 到汉川旅游的人约2万人左右, 而重庆市大足县一位农民办的千亩荷花庄园, 一年却招来40多万游客。这足以令百万人口的汉川旅游产业颜面扫地。

汉川旅游业发展严重滞后, 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没有选准发展突破口, 全而不精。例如, 刁汊湖生态旅游区, “吃、住、行、玩、娱、购”六要素都有所发展, 但没有亮点, 导致其旅游业整体上没有大的发展。二是没有找到市场定位点和目标客户群。三是没有整合旅游资源, 定位集中发展。四是没有加大宣传力度, 知名度不高。汉川虽想大力发展旅游业, 却并未在宣传上投入足够的人力财力。

(二) 弱势困难群体现状不容乐观

据有关部门统计, 2006年汉川市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750元的困难家庭为7 386户, 共计19 192人;全市符合五保条件的4 067人, 城镇特困职工7 000多人, 五类残疾人4.5万多人。在这些弱势群体中, 很大一部分人在较长时期内很难靠自身能力走出发展困境, 他们生活质量低、生活状况十分艰难。弱势群体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劳动知识和技能缺乏, 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而微薄的收入又难以支撑额外的培训教育支出, 使得这种情况一时难以改变,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 直接威胁到社会和谐与稳定。

近年来, 中部地区在发展县域经济的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一些显著成就, 但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 还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 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性。从大的区域来看, 发达的县分布在东部地区, 而落后的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第二, 农民增收的极端困难性, 农村公共物品不足,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素质低、转岗就业困难。第三, 大多数县域产业结构不合理, 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 产业发展的难度高。第四, 基本生产要素不足:土地供应紧张, 发展资金匮乏, 缺乏管理技术人才。第五, 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过程过于盲目, 有限财力的低效率投入以及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

三、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途径

为了推进汉川市的发展, 必须把握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与此同时, 由点到面, 我们可以从中部这一整体来寻找解决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现实途径。积极转化区位, 政策, 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等等优势为经济优势, 改善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一)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

众所周知, 中部六省矿产资源丰富, 又是中国的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在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 中部省份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该地区的山西、安徽、河南、江西等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中部地区的发展无疑有利于提高中国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 缓解资源约束。

中部六省人口农村人口2.44亿人, 占全国农村人口近1/3, 在这一地区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将有利于中国“三农”问题的破解, 并通过农民增收最终推动整体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汉川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 紧邻九省通衢的特大城市武汉, 距国际天河机场仅45公里, 水陆交通发达, 区位优势明显。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 应充分发挥毗邻武汉的优势, 增强汉川与武汉、孝感等城市的同城效应;实施多段公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汉川段建设;加强汉江航道疏浚, 实施汉北河整治, 通畅水上交通。在发展经济开发区方面, 应紧紧抓住武汉“1+8”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良机, 着力改善投资环境, 提升园区发展功能, 建成食品加工基地、特色金属制品开发基地、纺织服装与劳保用品制造基地。

(二) 合理运用政策优势

党中央、国务院在2005年的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中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实施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中部地区崛起还列入了2006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 规划明确提出了要增强中部地区粮食生产能力、支持该地区煤炭基地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建设精品原材料基地、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等内容。 (1)

如果中部地区能合理运用这些政策优势, 那么中部崛起中的县域经济实现飞速发展将指日可待。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 中央加大了对中部地区的支持力度, 沿海产业加快向内地转移, 湖北在全国交通枢纽的地位开始显现。而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两圈一带”战略, 作为“两型”社会试点的武汉城市圈, 可以从多个方面争取到更多的国家政策支持。汉川市处于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层, 大武汉对其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汉川市应努力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注重加强政策引导, 针对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实际, 不断创优政策环境,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推动县域经济飞速发展。

(三) 妥善处理环境问题

中部六省498个县 (市) 的县域经济发展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 呈现加速发展态势。而且沿海地区正面临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不少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有向中部县域转移的趋势。一方面, 中部县域经济发展对中部崛起乃至中国的经济振兴具有战略意义;另一方面, 中部地区作为我国的内陆腹地, 其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的关系, 选择适合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

只有科学处理人与资源、人与环境的关系, 协调好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合理开发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 才能更利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代表, 汉川市应以新河、杨林、城隍等蔬菜种植基地为重点, 开展农药和化肥减量化工程;以刁汊湖和东西汊湖养殖业为重点, 开展清洁种植和清水养殖工程等, 创建环境优美城镇, 生态示范区、示范镇和农业示范点。

在水利基础设施方面, 重点加强病险涵闸除险加固、水能资源开发、水生态修复和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逐步实现水资源的安全、可持续利用, 从而构筑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水环境保障的三大保障体系。

(四) 高效弘扬传统文化

中部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人才层出不穷, 是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中心, 中华文化在此诞生并一步步走向繁荣。这里诞生了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与全球华人血脉相连;这里创造了古老而优美的汉字;这里孕育了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这里占据了中国八大古都的半壁江山……它是民族之根, 是文字之根, 是科技之根, 更是城市之根。浓厚的文化气息是中部省份最宝贵的财富, 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则成为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支撑力。红色旅游、古色旅游, 正在成为中部省份新的经济增长点。只要中部地区能成分运用其各项优势, 一定能后来居上, 与东西部地区齐头并进, 实现全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以汉川市为例, 在弘扬特色文化传统方面, 可广泛开展孝文化活动评选活动;积极参加武汉城市圈内的大型文化活动, 大力推广地方特色文艺精品等。积极规划建设汉川文化产业园, 吸引沿海和武汉文化企业落户产业园, 培育一批龙头文化企业, 并形成文化发展品牌, 有计划、分阶段、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全力调动和激发全市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努力营造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加速和谐社会的构建。

摘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与支撑, 要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必须了解其自身优劣势, 选择、打造和充分发挥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 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优势经济, 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于中部地区的某个具体县域而言, 其经济发展模式与中部崛起战略中的的整体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紧密联系, 因此, 通过对某个县域的研究, 由个别到一般, 结合中部崛起战略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中部崛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汉川市发改局.汉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2011-03-23.

[2]刘胜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研究综述[J].经济问题, 2008, (1) .

上一篇:摩擦磨损机理下一篇:会计递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