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洲:办理刑事案件注意事项总结

2024-04-30

王荣洲:办理刑事案件注意事项总结(通用3篇)

篇1:王荣洲:办理刑事案件注意事项总结

律师办理刑事案件注意事项小结

王荣洲律师

1.如果侦查机关已经把人送进看守所了,说明证据基本已经固定了。不然要么放在哪个宾馆里监视居住,要么在自己的审讯室里连夜审讯。一旦放进看守所就不好变相刑讯逼供了,看守所有正常的工作时间,一到时间你就得走人。

2.把人放在军区看守所里,就是怕串供。军区看守所里人很少。一般看守所里人很多,很容易传话出去。

3.一个行贿人的自白:关系就是 的。你想想侦查机关就是审人的,就是专门玩这个的,一个正常人进去他都审不了你,那他们是干什么吃的。

8.材料要保密

任何书面材料都不要外传,要保密。当事人的亲友可以来律师事务所,你向他们说明情况,但绝不可复印带走,更不要愚蠢的通过email、QQ等传。刑事案件一定要避免过度服务。

律师复印的卷宗材料里面有证人证言,其中有证人的基本信息。一旦当事人的亲属知道证人的情况,就有可能跟证人沟通从而改变证人证言。你就有妨害作证的嫌疑。而且在表述时,表述成有证人证明,不要说成某某证人证明。

9.你跟没有经验的律师一起办刑事案件,你都后怕。他不知道风险在哪,不知道深浅,什么都敢做,敢调查取证,敢跟当事人亲友许诺我里面有人只要给钱就能把人弄出来,什么文件都敢给别人看。我们是不能试错的,我们是不能交学费的。一次可能整个律师生涯就结束。

10.需不需要重复问公诉人问过的问题

刑事案件中一定要准备发问提纲,虽然其中很多问题公诉人都会问的。但即使公诉人问了,你也要问,一来控辩双方身份不一样,所以问问题的角度和希望达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二来当事人的亲友都在下面坐着呢,公诉机关问过的问题你都不问了,那你在法庭上的工作量就会很少了,到最后发觉都没说几句话。当事人及其亲友没有看到你的劳动,他们就会怀疑请你的价值。就会有这样的疑问:请的是

什么律师,都没说几句话。

11.当事人在法庭上的表演

刑事案件要教你的当事人在法庭上的表演。这时一个悔罪态度问题。虽然法官可能看得很多,但是做和不做还是有区别的。

12.什么时候找人最合适

拘留后批捕这段时间找人是最合适的,如果沟通好了就不用批捕了。

13.跟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去会见的时候,事先备上烟,他耽误了半天时间陪你去会见,这都是劳动。不要忘了适时的递上名片,方便沟通联系。

14.当事人最后陈述的机会

事先要告诉当事人一定要善用当事人最后陈述的机会,一定要说,不要不说,不要错过机会,最后再陈述一下自己的态度。如果当事人的性格是哪种不怎么爱说的,可以告诉他事先把想说的写出来,最后向法庭提交。

15.不要跟证人见面

就说按照法律规定这是违规的作为托词。当事人会问那证人应给怎么说,你就说只要他把知道的如实说就可以了。如果真的没有办法要跟证人见面,最好做个录音。我们经常提醒别人要控制风险,恰恰忽略了提醒自己。

16.开庭时如果是两个人代理或辩护,一定要有所沟通、记记画画。当事人及其亲友都看着呢。

17.刑事案件开完庭,可以跟当事人的家人说,可以在庭审后抓住最后的机会跟法官沟通一下,争取最后的机会。8.看守所给烟

注意去看守所给烟时,一定要拆开来给,不要整包给。给烟时一定要点着了再给他,不要把火机给他自己点,这样很危险。他可能点完了就不给你了。在看守所里,烟容易弄到,但火机难弄到。9.给自己留有余地

考虑什么事情时一定要给自己留有空间、余地。很多事情你是无法预料的。不然的话时间会很紧。这也是一个策略。能三天完成,你就说五天才能完成,这样如果你三天完成了,当事人会觉得你尽力了,而且办事效率很高。

20.监视居住的目的

监视居住是为了更好的刑讯逼供。检察院提讯被告人时,被告人说被侦查机关刑讯逼供了,公安机关就把被告人监视居住,然后再进行刑讯逼供。

21.把案子拆分起诉的目的

本来是一个刑事案件,但如果到最后检察院拆成几个案件起诉,一般就是为了多杀几个,也便于提起公诉。还有把一个案子拆成几个案子是为了考评加分。

22.起诉书中谁排在前面,一般谁就是主犯。

23.案子判完了,当事人问什么事情,一般都回答可以。给他们希望。

24.诉讼策略的选择: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民事赔偿部分如果一些很小的出入就不要提出来。不然让法庭觉得没有和解诚意。

25.话得说漂亮了

上午去会见被告人王某某时,当向他落实8万时,他就不开心了,检察院都不起诉了,你老问干嘛。你老说检察院还有几笔没有起诉,你这话说的就很没有艺术,你什么意思,是不是检察院应该起诉。你这些话当事人都不爱听。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都爱听对其有利的话。对其不利的话最好不讲。如果发现说了一些他不爱听的话,一定要在后面说一些当事人爱听的话来弥补。

26.羁押期限从何时起算

通说认为,羁押期限应当从对犯罪嫌疑人采取拘留、逮捕强制措施之日起算。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拘留的,从其在拘留证上签字之日起起算;没有拘留而直接逮捕的,从其在拘留证上签字之日起起算。

(未完待续)

(作者系复旦大学法律硕士,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律师。)

篇2:王荣洲:办理刑事案件注意事项总结

1.1 管辖权的问题

是否有管辖权, 是有无实施处罚权的基础, 动物违法案件的管辖权, 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七条规定了动物防疫属地管理的原则。但农业部《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第七条, 第一款也规定了“违法行为发生地”管辖原则, 在第八条、九条、十一、十二条又同时规定了指定管辖, 级别管辖、和管辖权的转移, 还有移送管辖等特殊管辖形式。所以,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在实际办案过程中, 如果机械地运用“属地原则”则容易造成管辖权使用不当, 势必造成行政处罚行为无效或者引发行政诉讼。

1.2 立案时间的问题

根据《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除依法可以当场决定行政处罚的外, 执法人员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违法行为依法应当给与行政处罚的, ....应在七日内立案”。这就明确在办理动物防疫违法案件时, 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该首先立案, 然后才调查取证。在实际工作中, 有部分办案人员为追求效率, 不按规定和法定程序办理, 多是采取先调查取证再立案, 有的甚至在办理完结时才补办立案手续。这就明显违反《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1.3 立案审批的问题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法人员对应该给予行政处罚的案件, 应及时填写、制作《行政立案审批表》, 报请本部门负责人批准, 不得违反程序规定独自立案调查。

1.4 违法行为追溯时限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 不再给予行政处罚”。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不能违反行政处罚追溯时限办案, 如果违反追溯时限办案, 行政处罚将不发生任何法律效率。

1.5“一事不多罚”原则的问题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 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这就明确各级动物卫生监督结构不能为抓办案任务和罚没收入, 对已经由其他部门立案处罚的同一违法行为, 再次立案。同时, 对于未满14周岁的公民的动物防疫违法行为, 按规定应不予立案处罚。

2 在调查取证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2.1 在调查取证前,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人员要深入学习《行政处罚法》、《动物防疫法》、《畜牧法》以及相配套的法律、法规, 坚持以促进养殖业发展, 和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原则, 对案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调查, 收集各种证据。不能因为办理行政案件而损害养殖者的利益, 给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带来负面影响。

2.2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指派执法人员处理案件时, 应不得少于两人, 并需着装整齐, 配带标志, 携带和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监督员证》和《农业行政执法证》等证件, 表明身份。如有需要回避的现象, 应当依法申请回避。

2.3调查取证必须在一定范围内进行, 凡是与案件无关的, 或是没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 不得进行调查询问。涉及国家机密或者科技、商业秘密的要按有关规定办理, 并采取保密措施。

2.4《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 “行政执法人员在查处案件时, 询问当事人、证人应当制作“调查询问笔录”。询问笔录是案件的重要证据。当事人必须是与本案由关而且能够说明违法行为事实的人员, 具体对象应当是案件的当事人、证人、受害人。其他人员应不做或少做询问笔录。

2.5在调查询问时, 要了解被询问人的身份与违法主体的关系, 紧紧围绕违法事实展开全面详实的询问, 切实掌握询问过程中的主动权, 避免被询问人避重就轻, 或者回避违法事实的陈述。

2.6 询问笔录应言简意赅、文字要精炼, 字迹清楚, 语句通顺, 标点符号正确。做到一问一答, 严禁用“可能、大概”等模棱两可的模糊性语言和概念。

2.6 在询问笔录涂改和结尾部分, 必需有被询问人注明:“以上所述属实, 经核对无误”字样, 或者“以上笔录属实, 我看过”等字样, 并且被询问人要在笔录材料上逐页签名按手印。

3 在结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3.1 履行告知程序应注意的问题

行政处罚告知程序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作出行政处罚之前, 告知当事人拟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权的一项重要程序。当事人可在告知当中采用法定的救济途径。在实际办理案件过程中, 有的办案人员往往忽略这一重要程序。在没履行告知义务的情形下, 就匆忙下达行政处罚决定。

3.2《违法行为通知书》制作和送达时间

必须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下达之前, 向当事人告知拟给予的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并告知当事人在3日内享有申辩、陈述权。行政处罚告知程序有两个原则, 一是做出行政处罚之前做出, 这是《行政处罚法》严格要求的, 不能在处罚做出之后才告知, 出现执法程序错误;二是处罚拟定之后才做出告知, 即告知的内容是经过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人审核决定的, 具体办案人员不得擅做主张, 未经机构负责人同意而自行告知。

3.3 行政处罚事先告知

必须是以书面形式告知, 告知事项、内容应格式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不得因为告知程序繁琐, 而以口头告知代替《违法行为通知书》告知, 更不能省略告知程序。

3.4 行政处罚告知内容要全面而真实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告知行政处罚的事实不能过于简单, 不应有违法行为的理由不说明、依据不准确, 缺乏条、款、项等, 也不能随便改变告知内容, 特别是处罚种类、额度, 更不能随便提高处罚额度, 不能与当事人讨价还价, 作不正当交易。

3.5 复核申诉

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过程中, 不能把告知作为一种形式, 走过场, 而是应该告知后认真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和陈述, 对正确意见的要给予采纳, 如果对正确的申辩不复核采纳, 那就直接违反《行政处罚法》和《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损害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的形象。

3.6《行政处罚决定书》制作应注意的问题

应当注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违法时间、违法行为的发生地、违法事实, 定性处罚依据, 处罚额度等。处罚依据是指处罚内容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在制作时应写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规章的全称, 相关的条、款、项的序数。不能简单以《动物防疫法》代替, 注明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按照罚缴分离的原则, 应当写明代收金融机构的名称、地址, 如果不按时缴纳罚款应按每日%加罚等, 也要在处罚决定书上给予注明。同时注明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3.7《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时限

上应在宣布处罚决定时当场送达, 如当事人不在场的, 应予7日内送达被处罚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未在此规定期间送达, 也构成送达时限违法。

3.8 没收财物的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实施办法》等配套法规、规章的规定依法没收的动物、动物产品和非法所得等, 要严格执行《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五十六条:“除依法应当予以销毁的物品外, 依法没收的非法财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拍卖非法财物的款项, 必须全部上缴国库, 任何农业行政处罚机关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只有严于律己、严格执法, 才能切实树立国家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法的威信, 提高管理相对人的可接受度, 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建康, 促进我国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兽医体制改革以来, 各地都相继组建了动物防疫技术支持机构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和其他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由于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队伍是一支新组建的队伍,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在办理动物防疫违法案件的过程中, 往往在程序上, 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笔者结合实际工作, 谈谈办理动物卫生监督案件过程中碰到一些常见的应注意的问题与同行磋商共勉。

篇3:办理刑事和解的注意事项

笔者结合近年来参与处理刑事和解案件的经验,简要介绍一下办理轻微刑事案件和解应注意的事项。

一、什么是刑事和解

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沟通,共同协商,双方达成民事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追究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它包括经济赔偿和解和刑事责任处置两个程序过程。

刑事和解早已经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以前对刑事和解的法律规定较为零散,各地的规定也有差别,2013年实施的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使得刑事和解有了法律依据。

在此之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1年已经印发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当事人达成和解的轻微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对检察机关处理刑事和解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刑事和解的范围和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当事人达成和解的轻微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见》也对刑事和解案件适用范围作出了规定,总体来说可作如下总结:可以和解的刑事案件的前提是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单处罚金的刑事公诉案件。当然,这里只规定了公诉案件,自诉案件当事人有权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也可以放弃追究其刑事责任,当事人具有处分权,对于当事人的权利法律没有约束。因此,自诉案件也可自行和解。

除具备以上条件外,还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属于侵害特定被害人的故意犯罪或者有直接被害人的过失犯罪;(2)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认罪,并且已经切实履行和解协议。对于和解协议不能即时履行的,已经提供有效担保或者调解协议经人民法院确认;(4)当事人双方就赔偿损失、恢复原状、赔礼道歉、精神抚慰等事项达成和解;(5)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明确表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予以谅解,要求或者同意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理。对于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的过失犯罪,也可以适用刑事和解,比如交通肇事罪,但渎职过失犯罪除外。

但是,以下案件不适用刑事和解:(1)严重侵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危害社会公共秩序的犯罪案件;(2)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3)侵害不特定多数人合法权益的犯罪案件。

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七十周岁以上老年人犯罪的轻微刑事案件,人民检察院如符合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可以建议当事人进行和解,并告知相应的权利义务,必要时可以提供法律咨询。

二、刑事和解协议的内容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八条之规定: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和解协议主要是对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精神抚慰等事宜进行约定,只要内容合法,就可自行加以约定。许多被害人在和解时寻求律师的帮助,就是希望在和解过程中最大限度争取自己的权益;而作为嫌疑人、被告人一方,则是希望能够保障和解的效力,以换取较轻的处罚甚至是免予处罚。

对于刑事案件,如果按照原有的程序,很多损失法院是不会支持的,但刑事和解弥补了这一缺憾,只要当事人达成协议,超出法定标准的赔偿也是合法有效的。这也促使很多被害人倾向于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和解,尽可能地挽回损失。刑事案件发生后,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方,应及时赔偿被害人的医疗费用,并争取办理取保候审等非羁押的强制措施,同时争取后续谈判的主动权。

如不方便出面谈赔偿或协调,可以委托亲属进行办理,如对相关法律规定不甚了解,应当委托专业律师代为协商办理。达成和解协议后,应由被害人出具刑事谅解书,将上述文书一并交予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办理相关手续。作为被害人一方,应当注意把握整个程序的主动权,适时协助办理取保候审、刑事谅解。但注意一定要对自己的损失进行确认,尤其是手术较为复杂或需进行多次手术的,对后续手术费、康复费、护理费、误工费等应进行较为精准的确认,并预估伤残级别。无论刑事和解是否能顺利进行,被害人都要及时进行治疗,如因被害人自身原因导致病情加重和手术费增加的,增加部分只能由被害人自行承担。

无论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还是被害人,都要注意尽可能把握主动权,恰到好处地把握和解时机。而具体和解过程无非是一场民事谈判,哪一方准备充分,时机把握得好,和解协议就往往对其更有利。

上一篇:一德四新.新技能计划下一篇:关于以成长六年级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