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作文在活动中

2024-06-21

让小学生作文在活动中(共6篇)

篇1:让小学生作文在活动中

让小学生作文在社会实践中

“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的半边天是作文教学。作文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作文时不是“无米之炊”,就是泛泛而谈,原因是没有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作文时只是胡编乱造、生搬硬套而已。要想学生能写出内容丰富、条理清楚、语言生动的文章,就必须让孩子走向社会、融入大自然。拾起生活中的奇闻轶事,获得真情实感,为写作准备“粮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现代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于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息。”这些都说明写作离不开生活的点滴。

小学生作文,一般都是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开始的。要达到课标的要求,就只有让学生融入生活,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观察人、物、事、景;去寻找丰富的写作源泉和搜集充实的写作素材。有了这些亲身的感受,才能写出内容充实、情感丰富的文章,否则,只能闭门造车,画虎类犬了。

一、生活实践是小学生作文“生根、发芽”的好沃土

作文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那么,生活实践应该是作文教学的第二课堂。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是练习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说是写的先导和基础”。正确引导学生去接触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无忧无虑的去说、去唱、去跳、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去体验生活中的乐趣,去获得情感。在他们情意盎然之际,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他们说出活动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人或事,再把它们逐一记录下来,整理成册,这样在他们的脑海里就形成了一个记事链,为他们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生活实践是滋润小学生作文“长叶”的好甘露

任何生活的体验都必须通过某种活动才能得到实施,而活动又应在“动”字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实际中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在亲自实践和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我在教学第七册语文第二组“观察动物”的习作时,我出的作文题目是“小狗和小猫”,一看题目,孩子们就争先恐后的说开了:先写小猫、小狗长什么样;它们都吃什么;小猫会捉老鼠;小狗能看家„„,等等,等等。这些同学虽说的有模有样,真让他们写起来却又是一篇没有条理的“杂文”了。还有的坐在那里抓耳挠腮无从下笔。于是,我就捉来一只小花猫和一只纯白的狮子狗。让他们观察小猫、小狗的外形,走路的形态。当小猫和小狗发生战争时:小猫呲着牙,咧着嘴,竖起了全身的羽毛,并发出怒吼声;小狗也不示弱“汪汪”地叫个不停。这时就有为小猫加油的,有为小狗鼓劲的。孩子们津津有味,兴趣盎然。活动过后,我就让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并结合平时观察到小猫小狗的一些生活习性写下来。谁知他们个个都栩栩如生地写出了小猫小狗的生活习性以及驯服时的可爱和发怒时的可怕。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三、生活实践是小学生作文“开花”的好膏泽

体验生活就是要注意调动学生手、脑、眼、口等多种感官的有效配合。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地感受到轻松与快活。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活动中要顺应孩子的天性,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例如:在教学改写(唐·张籍)的《秋思》、(清·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我利用课外活动进行讲故事比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诗意和插图编一个故事,并讲给大家听,然后再让他们进行改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情节生动,感情丰沛。

如果说校内的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那么,校外活动则有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拓宽写作思路。学生在登山时,开始兴致勃勃,个个不甘落后;不久就有人望而却步;有人还是勇往直前;有人大汗淋漓、叫苦不迭;有人依树而立,小憩片刻;有人首尾相顾、团结互助。先者登临峰顶,领略无限风光;后者不甘落伍之虚名,锲而不舍,在众人的加油声中吃力地爬到山顶。先者那滋味,怎用一个“爽”字了得!后者那感受,怎用一个“乏”字形容!但学生回来后,一篇篇洋溢着真情实感的习作流泄笔端:有的从爬山遇到的困难入手,提炼出“只要有战胜困难勇气和力量就可以达到目的”的主题;有的从活动中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真正含义;有的从“爬山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坚持就是胜利”这个角度去写;还有的从登山活动中要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着手。可见一次活动,就能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写出这么多优秀的习作。不是亲身体验能有这样的效果吗?答案是肯定的!所以我认为让学生接触生活,体验生活是拓展他们视野和写作思路、丰富习作素材,提升小学生作文的人文素养,将是一项有益的举措。

四、生活实践是小学生作文“结出果实”的好阳光 由于受课堂教学内容、时间和诸多条件的限制,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就只能在生活实践中去培养了。通过拼一拼,捏一捏,剪一剪,缝一缝等,让孩子们手巧心更灵。指导学生亲手做实验、制作贺卡、课程表、手抄报、设计图书角、自制成长记录袋、整理书包等,让他们在动手过程中体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什么要重点做,使孩子们在活动中体会出怎样开头,怎么结尾,也就悟出了怎样去布局谋篇。

当代女作家王安亿曾说:“其实生活本身只有那么一点内容,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样的生活,大家观察到的也都差不多,而大家写出来的作品都不一样”。我从这句话中深深领悟到:只有创造条件让学生直接参与生活,做生活的主人,才会感悟生活;只有让学生直接参与生活,亲身体验事情的经过,才能具有生动的感情基础;只有让学生直接参与生活才会富有生命活力;也只有通过这样的体验,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

篇2:让小学生作文在活动中

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海棠

爱国主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和主要内容,我校领导和教师已形成共识。但爱国主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内容较广,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接受能力、认识程度又极其有限,这些无疑给我们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使爱国主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在小学真正落在实处,“让爱国主义在幼小的心里就深深扎根”,几年来,我们以系列、渐进、有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然激趣、促情、受益,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实践中,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基本形成了“活动育人”的特色。

一、科学确定活动内容

按照《爱国主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实施纲要》中的要求,主要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内容包括八个方面: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国国情,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国防和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平统一、一 国两制”方针等。我们按照“筛选定位、分类按序、切实可行”的原则去实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正如李铁映同志所指出的:“历史和国情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蕴含着不同的认识层次,在进行这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时,应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指导原则,对不同年龄和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是我们确定爱国主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内容的正确指导方针。

1.确定学科活动内容。

《纲要》强调:“特别是发挥好课堂教学渠道的作用”,这是因为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多有直接或蕴含爱国主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内容,这些学科又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思想品德课就有着直接性和系统性的优点,为此,我们将每册含有爱国主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因素的课文加以提炼,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体系,然后在教学活动中加以体现,“潺潺流水”就自然地润进了学生的心田。

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课文中本身就溶铸着爱国主义内容,同样可以提炼组合。还有数学等学科,亦可将课文中显性的和隐性的爱国主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强调挖掘。?就是班队活动,我们在“总体方案”中亦按“引知、激情、促行“,确定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总目标”和年级“具体目标和内容”。因此,我们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实验前,要求各学科在学校《爱国主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实施方案》的统筹下,发挥各科优势,拟定本学科的专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活动方案,并按确定的内容进行学科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活动,还注意积累和总结。

2.确定课外活动内容

课外活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主要是在学校统一安排下,每学期确定主题内容,并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全校性的教育(www.xfhttp.

篇3: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数学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设计一:利用车轮的装置, 体会圆的形成过程, 理解并掌握圆的本质特征。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呢?这样的问题为学生从认识生活中的物体到认识数学上的几何图形, 架起了一座桥梁,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 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车轮的装置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教师巧妙地将这一生活现象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 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题材, 也隐含着数学知识的生长点, 为学生认识圆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表象。

设计二:创设情境, 感知体验, 提出问题。师:科学家牛顿由苹果从树上落下来这一生活现象时, 提出疑问, 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瓦特看到烧开的壶水把壶盖顶起来, 从中受到启发发明蒸汽机, 这两位科学家都能透过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那么, 我们大家能不能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他们存在的道理呢? (电脑出示:种表、汽车、井盖、杯子) , 请大家仔细观察, 这些实物图片有什么共同特征? (电脑闪烁) 让学生具体说一说这些物体哪部分是圆的。师: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或轮廓是圆的?当你看到这么多圆形物体时有什么想法?这一教学设计, 利用科学家的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他们在列举圆形物体过程中, 体验圆的存在, 并能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寻找圆存在的道理, 从而提出数学问题, 强化学习动机。

三、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

设计三:人们根据圆的形成过程, 制造了画圆的工具—圆规, 你能用它试着画一个圆吗?布鲁纳曾经说过, “探索与创造是数学的生命线。”要让每个学生都会用自己的内被调动起来了, 他们都愿意尝试。通过交流, 学生都能从自己的亲身体验出发, 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 知道了画圆的步骤……学生互动的过程就是教学资源, 老师利用这一学习资源, 提高学生参与的能力。

四、关注学生的应用意识

设计四:你能利用圆的特征解释生活中物体为什么设计成圆吗?由于学生在学习圆的特征的时候都是他们主动获得的知识, 他们有更深的体验, 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能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时学生对圆的认识与上课前发生了质的变化, 由一些表面上的, 肤浅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 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学生眼中的生活有了新的色彩。

篇4: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作文

一、活动前,明要求

活动作文,组织好活动是作文课堂的关键。这么多活动哪里来?开始时我也为此犯难,可在后来的操作中,发现活动无处不在:丢手绢、吹泡泡、科学小实验、一次小竞赛、成语接龙、智力游戏、模仿表演等等。有了活动素材,指导活动作文也就得心应手。活动,作为作文教学的一种平台,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活动前还要把好三个环节。一是动员要充分,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作文的好处在于激发儿童的兴趣、情感,给他们以真切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人人都能参与、都愿参与,破除了作文的神秘感,拉近作文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距离。活动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与老师的动员是否充分有很大关系。二是引导要具体,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和思考。一般地说,当学生听说要做活动,个个都精神抖擞,兴趣十足,连平时最不活跃的同学也会兴奋起来,蠢蠢欲动。因为玩是孩子的天性,活动是孩子的最爱。有了好的气氛,教师就可以要求每个学生要精力集中,注意观察,并讲明活动后要完成作文。三是鼓励要及时要积极,对学生在活动中的优点要适时予以表扬。只要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热情高涨,有了强烈的参与欲望,就为活动作文打下基础。

二、活动时,玩尽兴

来到选定的活动场所中,学生开始了尽情的活动。也许,此时一个学生被另一个学生绊倒而哭泣,没关系,那是一个作文的精彩瞬间。也许,拉拉队们喊声通天,那是学生兴趣所在。如果在活动中,老师过多的限制,“不许讲话”“不许做小动作”“声音悄悄的”,那这样的活动也少了生机,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也没了趣味的光彩。

活动时人人参与,个个痛快。孩子们尽情蹦跳,心情无比舒畅,人人参与,个个投入。高高兴兴地玩,才有心情愉快地去写;有激情,有感受,才有话可写;作文才更真切,更具体,才有了孩子们在习作中的精彩表现。《吹泡泡》活动中,“同学们各个鼓起腮帮子,使劲吹泡泡,那泡泡好大呦,晃晃悠悠地往上飘,有的在空中就破灭了,大大小小,漫天飞舞,同学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高兴得手舞足蹈。”《玩雪》活动中,“同学们有的用手攒成球,手冻得红红的,还兴致勃勃地滚雪球,打雪仗;有的同学堆雪人,可有意思啦!他们用铁锹堆个大雪堆,用毛笔画眼睛,用辣椒插鼻子,用红色绳子做围巾……”《实验活动》中“只见同学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就像被拎起的鹅,目不转睛地盯着杯子,让学生模仿老师做实验时,有的同学因为观察错误错尝了蘸了醋的大拇指,做出鬼脸,同学们哈哈大笑……”

三、活动后,耘习作

活动帮助学生消除作文畏惧心理,为学生提供作文素材,增强学生的作文兴趣。活动做完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回忆活动过程,把先前记录下来的词句连起来,并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连结成句,完成口头作文。我一般用“故作神秘法”充分调动起了他们的积极性,等他们活动后,我立刻“趁热打铁”,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老师”。例如“贴鼻子”活动后,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步骤进行提问引导:

1.先问他们“玩得怎么样?”,孩子们纷纷回答“好玩!”“有意思!”“快乐!”,维持他们的兴奋度。

2. 我在黑板上事先写好的活动名称“贴鼻子”前加了“有趣的”三个字,告诉他们,这就是本次作文的题目,让他们把刚才看到的精彩之处给大家说一说。顿时,我的面前出现了一片手的海洋。“老师,你开始时抖出的长布条就像变魔术一样,变到了王刚的眼睛上!”“老师,王宇为了检查同学的长布条是否蒙得严实,竖起两个手指问陈立名是几,陈立名毫不犹豫就说三!”“老师,张林把鼻子贴在脸框外,好像脸蛋上挂耳朵!”……真是趣味横生呀!如果没有亲眼所见,是说不出这么丰富的细节的。

3.我接着提问:“谁能说说在活动的时候,你们自己有什么感受?”“我贴鼻子时脑子一片空白,就像一个木偶被同学支配着。”“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我们这组参赛同学失败,于是拼命指挥,嗓子都差点喊破了。”还有人自曝丑闻:“同学贴鼻子时,我的鼻涕掉出来了,可我只顾给同学加油,顾不上去擦一下,就这样掉进了嘴里,味道咸咸的,哈哈哈哈哈。”

就这样,有了亲身经历,孩子们已经把细节描绘得活灵活现,再写起来当然就没什么困难了。接着,我又给他们梳理了一下结构:开头的猜测、规则的宣布、比赛开始、结果与感受,中间还可以加插曲。当然最重要的是细节描写。怎么才能把细节写得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怎么才能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就看他们自己的工夫了。一声令下之后,孩子们鸦雀无声,甚至不用打草稿,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就呈现在我的眼前。

篇5: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历;感受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数学活动都冠以“基本”,称作“四基”。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之一。数学教学不仅是结果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过程的教学,应该结合具体内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程”,让学生在亲历中体验,在体验中累积。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大数,我在周末布置了一项作业:数一千粒米,有老师认为这没有数学价值,我让学生数这一千粒米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后面的一亿有多大做准备和铺垫,二是看看学生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来完成这项作业,后一个目的是我更为注重的。

学生对这样的作业很好奇也很积极,周一很多学生把用袋子装着的自己数好的米带到了课堂,孩子们兴奋地举着自己的米粒要和我分享,我趁机问他们是怎么数这一千粒米的,学生纷纷告诉我他们数的方法和过程,有一粒一粒地数的,但大多数学生都在不断地调整,之后就有三粒三粒数,最后更多的是五粒五粒地数,我问是从1数到1000吗?学生都否定了这种数法,说后面的数太难数了,基本上都是一百一百地数,有的是数成10堆(很明确10个一百是一千),有的是边数边画正字(统计意识就出来了),也有数到300粒就不愿再那样数下去的,她巴拉了和刚才300粒差不多的两堆又多了一些,(学生把倍数关系也应用上了,并且用得还很准确)。

通过这项作业可以看出学生在操作当中自然地用上了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学数学我们并不是只是教会学生做题,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看看学生把这一数学活动过程写成的数学日记吧!

学生数学日记:数一千粒米

今天漆老师告诉我们:“今天回家你们都要数一千粒米。”我一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数一千粒米?用来吃吗?数学作业?”只好带着疑问回到家。

我倒出一堆米在餐桌上,就用手一粒一粒数起来,数到100粒米,我已经被折腾得手臂酸痛了,这样数既难记又会把米粘到手上,可不可以用东西拨呢?我拿起牙签拨起来。五、十……这下速度快多了,每拨到一百粒米,我就堆成一堆,这样不仅快,还很方便。一百、二百……到一千了!我十分激动,我以为一千粒米有很多,但是在杯子里却只有一点点。可我还想知道我一餐要吃多少粒米,我们一家两餐吃三量杯米,我把一千粒米倒在量杯里,估计一下,我一餐要吃大约四千粒米呢!

有了数一千粒米的经历,学生对大数有了一定的感受,但是对于非常大的数如“一亿有多大”如何让学生来体会呢?在课堂上我收集学生数的一千粒米,让学生猜想,当场称量、计算,学生对一亿的认识感受很深。

学生日记:一亿有多大

最近我们在学大数的认识,虽然经过学习我们对大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一亿的概念我们依然不清楚。于是漆老师专门给我们上了一节课,名叫“一亿有多大”。上了课以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一粒米有多大?在生活中米可称得上是最小的东西,我们数了一千粒米很少,老师先收集了十个同学手中的一千粒米,共一万粒米,捧在手里说:“一万粒米有我的手捧起来一样多,那么一亿粒米有多少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嚷了起来,纷纷举手发言。之后老师用电脑上的计算器和同学们一起算了算,这才揭开了“真相”,一亿粒米用家用的米袋子可以装一百多袋,放在教室里要占用半个教室那么大,同学们非常惊讶。老师又接着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全国13亿人口每人浪费一粒米,那么13亿粒米够一家3口吃多久呢?教室里有了嗡嗡的响声,又通过一番计算,结果是:“13亿粒米够一家3口吃一辈子”,一粒米是人们经常忽略的东西,但同样是这一粒米却可以创造奇迹,我一定要珍惜粮食。

一亿有多大?让我们感受太深了。

我们的教学目标不能仅限于基础知识,应有长远的眼光,立足使学生终生受益。在平时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老师们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运用数学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技巧,总结经验和方法……使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这种经历生成的思想经验才是最具价值的。

参考文献:

舒俊.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数学知识[J].数学学习与研究,(09).

篇6: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活动中识字

——<<自己试一试>>课例研究报告

长江中心小学

凌美勤

一、研究的背景分析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我县已进行了四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同时,在阶段目标中,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的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少数同学、轻全体同学”的现象。陈旧的教学观念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识字教学也是这样,都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学识字总是在重复朗读字音,分析字形,讲解字义这枯燥的三部曲,这种机械单-的识字教学,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在教师教棒的指挥下,学习的愿望不够强烈,学得比较被动,效率也不高。整个课堂没有感情交流,一片死寂。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低年段的学生在接受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深深地领悟到: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是识字教学的重中之重。结合新教材“新、实、活、宽’’的特点,教师如能充分利用低年段学生的童心纯真、童心无邪和学生们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华”在识字教学中,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在《自己试一试》一课的识字教学中我作了这方面的尝试和研究。

二、研究过程:

《自己试一试》的教学目标是: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明白、通顺地复述课文。

2、学会16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上的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明白认真思考,亲身尝试的重要,初步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4、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结合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我在设计教学方法时,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运用了熟字加部首、换部首、加部首等方法,让孩子们通过课前预习,课中同桌自主学习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识字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使学生成为学习生字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得到了在快乐的学习活动中识字的情感体验。

第一次上课教学片段

1、创设情境,谈话揭题。

师:同学们,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思考了吗?你是怎么做的呢?

生:我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会动脑筋,比如,我不会煮饭,我会叫妈妈教我。

生: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我不会动脑筋。

师: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就是伊伦娜(课件出示伊伦娜小时候的图片)

出示生字 “伊伦娜”,学生齐读,伊伦娜遇到问题的时候,她会怎么做呢?

师板书课题:

8、自己试一试,(生齐读课题,指名读“试”字)

师: 你是怎样记住“试”字。

生:用熟字加部首记的。

生:我是这样记“试”字的,左边是言字旁,右边是式字,注意不加一笔撇,也不要漏掉点。

师:这个同学真聪明,想出了一种识生字的方法,后面这位同学还注意了不写错别字,同学们鼓掌表扬他。

2、读课文识字。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懂的字词。同桌互读,不懂的多读几遍(自由读课文,画出课后的生字,再读两遍。)。

教师范读课文,没有画出的生字学生看着老师的书画出来。

师:大家都很认真去读,你们能读给我听吗? 学生齐声读。

师:你是怎样记住字形的?

生:我是这样记“提”字的,左边一个“提手旁”,右边一个“是”字,左右结构,组成了“提”字。

师:这位同学说得真好,这个“提”字是熟字加偏旁。这课书还有熟字加偏旁的字吗?

生:还有“校”字、“科”字、“颗”字、“意”字、“确”、“案”、“误”字。

师:你是什么方法记“颗”字的?

生:我是这样记“颗”字的,左边一个“果”字,右边“页字部”旁,组成了“颗”字。

师:这位同学也说得不错,除了这些方法外,我们还可以看用偏旁想字义来记“提”字。

师指导学生分析其它生字,说部首、结构、领学生朗读。

师:你能用这些字扩词吗?

学生说,老师奖励一颗五角星给说得好的学生。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由认读。指名认读后,开火车认读。

3、交流识字方法。

师:你还有其它方法识记生字吗?(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生字)

生:我们还可以用“编字谜识字”的方法学习生字。如:“运动会上都有它”,谜底“云”字;“一口咬掉牛尾巴”谜底“告”字;“上边竹子下边毛,写字画画离不了”,“笔”字;“日出”,“由”字;“两人坐在土堆上”,谜底“坐”字;“四周不透风,十字在当中”,“田”字;“四周不透风,口字在当 中”。“回”字。

生:多音字识记如:“夹、觉”等字。

„„

师:同学们太聪明了,说出很多识字的方法。

„„

课后反思:

教师小组讨论时一致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愉快的学习。如课中通过图文结合,引出课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在学习生字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通过读准音;分析字形;理解字义;通过口头扩词、用喜欢的词说一句话来学习生字。

但是,教学中还存在下面的多个问题:

1、教师没有指导学生预习好课文。

2、教师让学生读课文时没有提出要求。

3、田字格没有讲清楚,学生写的字不够好。鼓励的语言很生硬,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没有把生字词放到课文里去读。

听了同事们的评价,我也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找到了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1、教师没有认真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在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人,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2、教师导入新课后让学生自主读书时没有提出要求。

3、没有发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作用,激励的语言很生硬,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没有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喜欢识字。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又处于观察的敏感期。唯一的识字训练场所是教室,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真正的识字环境,只能通过口头假想一个场景,使学生被动地进入角色进行操练,生硬地看着生字卡片,或者一字不差地死记硬背,这只是让学生为了识字而识字,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唤起他们自觉主动有目的地识字的意识和愿望,没有使学生成为学习生字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因而使识字教学不能切实有效地达到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目的。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作了如下改进:

1、要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2、教师让学生自主读课文时要提出要求。

3、表扬学生,语气要亲切,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田字格,写好田字格里的生字。

5、把学过的生字词放到课文里去,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第二次上课片段:

我带着老师们的建议,我进行了第二轮的教学研究和实践:

(课前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朗读一次课文,用“——”画出二会字和用“圆圈”画出四会字,四会字要求每一个查字典,每个字组三个词。选一个词说一句话。)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思考了吗?你是怎么做的呢?

生:我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会动脑筋,比如,我不会煮饭,我会叫妈妈教我。

生: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我不会动脑筋。

师:同学们都能按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说明你们有进步。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就是伊伦娜(课件出示伊伦娜小时候的图片)

出示生字“伊、伦、娜”,学生齐读。

师:伊伦娜遇到问题的时候,她会怎么做呢?

师板书课题:

8、自己试一试,(生齐读课题,指名读“试”字)

师: 你是怎样记住“试”字。生:用熟字加部首记的。

生:我是这样记“试”字的,左边是言字旁,右边是式字,注意不加一笔撇,也不要漏掉点。

师:这个同学真聪明,想出了一种识生字的方法,后面这位同学还注意了不写错别字,同学们鼓掌表扬他。

师: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读边用“——”线画出不懂的字词。用“圆圈”画出四会字,同桌互读,不懂的多读几遍。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

1、科学家做了什么实验?提了什么问题?两个同学怎么回答的?

2、伊伦娜作了什么实验?提了什么问题?科学家怎么回答的?

3、伊伦娜后来成了什么样的人? 师:大家都很认真去读生字,读课文,你们能把生字读给我听吗?

学生齐声读。

师:你是怎样记住字形的?

生:我是这样记“提”字的,左边一个“提手旁”,右边一个“是”字,左右结构,组

成了“提”字。

师:这位同学说得真好,这个“提”字是熟字加偏旁。这课书还有熟字加偏旁的字吗?

生:还有“校”字、“科”字、“颗”字、“意”字、“确”、“案”、“误”字。

师:你是什么方法记“颗”字的?

生:我是这样记“颗”字的,左边一个“果”字,右边“页字部”旁,组成了“颗”字。

师:这位同学也说得不错,除了这些方法外,我们还可以看用偏旁想字义来记“提” 字。

师指导学生分析其它生字,说部首、结构、领学生朗读。师:你能用这些字扩词吗?

学生说,老师及时用红蝴蝶奖励说得好的学生。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由认读。指名认读后,开火车认读。

师: 你还有其它方法识记生字吗?(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生字)

生:我们还可以用“编字谜识字”的方法学习生字,如“运动会上都有它,谜底“云”字;“一口咬掉牛尾巴”谜底“告”字;“上边竹子下边毛,写字画画离不了”,“笔”字;“日出”,“由”字;“立在木头上”,“亲”字。“两人坐在地上”,谜底“坐”;

生:看实物识字的方法,如:缸 字。

生:多音字识记如:夹、觉。

„„

师: 同学们太聪明了,说出很多识字的方法。

师:你们已经按识字的方法学会了生字,你能把生字写好吗? 让学生观察田字格,指名说说哪个生字最难写,教师再板书较难写的字,教师指出容易写错的字,如“试”字不要加一笔,最后一笔不要漏了一点,“觉”字最后一笔是“竖弯钩”,不是“点”等。

让学生上黑板写。教师板书生字,学生描红,表扬写得好的学生。

师: 请你们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自己在田字格里描一个。

让学生扩词,用自己喜欢的词说一句话。

生:我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生:我们如果遇到问题,就要去试一试。

生:我长大了要当一位科学家。

师:同学们真聪明,说得太棒了。

师:你学会了生字,你能把生字词放到课文里去读吗?

指名4个学生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师生评议。

„„

课后反思:

我认为这节课做得最成功的地方是:

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学习生字过程中,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识字,教给了学生学习多种学习生字的方法,如运用熟字加部首、看实物识字、多音字识字、编字谜识字、部首加字法识字、形声字识字等识字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其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发挥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通过趣味识字,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巩固生字时,运用了形式多样的方法。如制作生字卡片让学生开火车(分小组进行)。老师说:“小火车开起来。”学生说:“开到我这里来!”这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又如去音节读、学生抢读、学生领读等来巩固生字。

4、老师指导学生写字很有效果,主要是让学生认真观察了田字格。学生写得字比上第一轮课例研究课有很大进步。

5、整节课教师的激励语言用得恰到好处,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这一节课与第一节相比,教师较注重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因此学生学起生字来比较顺利,学生说的句子也特别通顺,学习的方法也比较灵活。在写字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了田字格的指导,学生的书写也比较工整,字体漂亮多了。再就是教师注重指导了学生的朗读,使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

听课的老师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仔细回想整个教学过程,教学中的确存还在下面的几点不足:

1、田字格教师还是没有讲清楚,学生写的字还是不够好。最好能把学生写的字用实物投影给学生看。

2、教师鼓励的语言还是不够亲切,学生的积极性不够高。

3、课文读得还是太少,语气较平淡,没有感情。

4、一节识字课不能脱离课文,没有讲课文。

听了同事们的中肯评价,我也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找到了这节课的不尽人意之处:

1、学生写的字还是不够好。教师没有把学生写的字用实物投影给学生看。我发现这两次上的课,还有部分学生对田字格不清楚,所以有一部分学生写的字不够好。

2、教师鼓励的语言还是不够亲切,学生的积极性不够高。

3、一节识字课不能为识字而识字,脱离课文,按照新课标理念最好能随文识字在读书中识字。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作了如下改进:

1、教师首先放手让学生认真观察田字格,提出要求,然后让学生说出较难写的字,最好教师让学生描红,让学生上黑板书写,把学生写的字用实物投影给学生看,学生互相指正。

2、教师鼓励的语气要亲切,如课堂上多用“你真聪明!”“你的问题提得真妙!”“我喜欢你!”“说得好!”“感谢你”“夸夸你,你真棒“。

3、尽量把识字时间缩短,用一些时间来学课文,识字与课文相结合。

第三次上课片段:

我带着老师们的建议,我进行了第三轮的教学研究实践:(课前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朗读一次课文,用“——”画出二会字和用“圆圈”画出四会字,四会字要求每一个查字典,每个字组三个词。选一个词说一句话。)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思考了吗?你是怎么做的呢?

生:我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会动脑筋,比如,我不会煮饭,我会叫妈妈教我。

生: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我不会动脑筋。

师:同学们都能按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说明你们有进步。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就是伊伦娜(课件出示伊伦娜小时候的图片)

出示生字“伊、伦、娜”,学生齐读,伊伦娜遇到问题的时候,她会怎么做呢?

师板书课题:

8、自己试一试,(生齐读课题,指名读“试”字)

师: 你是怎样记住“试”字。生:用熟字加部首记的。

生:我是这样记“试”字的,左边是言字旁,右边是式字,注意不加一笔撇,也不要漏掉点。

师:这个同学真聪明,想出了一种识生字的方法,后面这位同学还注意了不写错别字,同学们鼓掌表扬他。

师: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读边用“——”线画出不懂的字词。用“圆圈”画出四会字,同桌互读,不懂的多读几遍。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

1、科学家做了什么实验?提了什么问题?两个同学怎么回答的?

2、伊伦娜作了什么实验?提了什么问题?科学家怎么回答的?

3、伊伦娜后来成了什么样的人?

师:你是怎样记住字形的?

生:我是这样记“提”字的,左边一个“提手旁”,右边一个“是”字,左右结构,组 成了“提”字。

师:这位同学说得真好,感谢你,这个“提”字是熟字加偏旁。这课书还有熟字加偏旁的字吗?

生:还有“校”字、“科”字、“颗”字、“意”字、“确”、“案”、“误”字。

师:你是什么方法记“颗”字的?

生:我是这样记“颗”字的,左边一个“果”字,右边“页字部”旁,组成了“颗”字。

师:这位同学也说得不错,除了这些方法外,我们还可以看用偏旁想字义来记“提” 字。

师指导学生分析其它生字,说部首、结构、领学生朗读。

师:你能用这些字扩词吗?

学生说,老师奖励一颗五角星给说得好的学生。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由认读。指名认读后,开火车认读。

师: 你还有其它方法识记生字吗?(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生字)

„„

师: 同学们太聪明了,说出很多识字的方法。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词说一句话。

生:我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生:我们如果遇到问题,就要去试一试。

生:我长大了要当一位科学家。

„„

师:同学们真聪明,夸夸你,你们真棒!

师:你们已经按识字的方法学会了生字,你能把生字写好吗?

教师首先放手让学生认真观察田字格,提出要求,然后让学生说出较难写的字,教师让学生描红,请学生上黑板书写,把学生写的字用实物投影给学生看,表扬写得好的学生。学生互相指正,教师再板书较难写的字,教师指出容易写错的字,如“试”字不要加一笔,最后一笔不要漏了一点,“觉”字最后一笔是“竖弯钩”,不是“点”等。

师: 同学们通过读、画、说、议、写等方法学会了生字,你们太棒了。

师:你们学会了生字,你能把生字词放到课文里去读吗? 指名4个学生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师生评议。

接着教师首先邀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做实验。

师:你需要什么?跟老师讲,老师给你准备。

生:水。

(老师拿出杯子故意倒了一点水。):

师:够了吗?

(学生点点头,突然之间又像领悟了什么似的)

生:不够。

(于是老师不断续水,直到水满满的,学生说够为止。学生拿起小石子往水里一放。全班小朋友亲眼看见水沿着杯子流了出来。这时,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看书,学习书面语言。)

师:书上怎么说的?读书上的句子。

全班小朋友很快找到了句子并起劲地读了出来:“杯子里的水便漫了出来。” 接着教师又让一位男同学上台做实验,与前面一位同学不同的是,他把石子丢进了杯子,水漫得更快更明显了。

老师抓住时机说:“这位男同学的动作就叫‘丢’。”

孩子们恍然大悟,明白了“丢”与“放”在力度上的区别。

师: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弄明白的?你能告诉我吗?

„„

课后反思:

通过三轮的教学研究我认为本人在《自己试一试》一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有几个成功之处是可以在识字教学中值得借鉴和运用:

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学习生字过程中,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识字,教给了学生学习多种学习生字的方法,如运用熟字加部首、看实物识字、多音字识字、编字谜识字、加减法识字、部首加字法识字、形声字识字等识字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其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发挥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通过趣味识字,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巩固生字时,运用了形式多样的方法。如制作生字卡片让学生开火车(分小组进行)。老师说:“小火车开起来。”学生说:“开到我这里来!”这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又如去音节读、学生抢读、学生领读等来巩固生字。

4、老师指导学生写字很有效果,主要是让学生认真观察了田字格。学生写得字比上第二轮课例研究课有很大进步。

5、整节课教师的激励语言用得恰到好处,起到鼓励学生的作用,如课堂上多用“你真聪明!”“你的问题提得真妙!”“我喜欢你!”“说得好!感谢你”“夸夸你,你真棒“。你能读得比他更好吗?等等。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6、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多读,读的方法要灵活多样。如: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齐读等,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7、用做实验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也得到了一些体会:

1、美国教育家娜丹戴克说的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思:“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过去的课堂上,我们告诉得太多了,传授得太多了,忽视了作为一个主体的主动参与,感悟体验和全身心投入,培养出来的学生当然只是知识的容器,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正如《新课程的课到底该怎么上》一文中所说的,“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同样“给”只能造就思维上的懒汉,“导”却能燃起自信,培养独立思考、勤于探索的习惯。发现真理,永远比给予真理更重要。我们做老师的不妨也放手让学生动手试一试,我们会发现学生是有潜能的,会发现学生体验更深刻,能把知识真正学到手,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我们还会发现学生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自我的力量,或许还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2、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中,教学中做到:课文让学生“读 ”,例子让学生“举”,是非让学生“辨,观点让学生“谈”,问题让学生“提”,方法让学生“比”,实验让学生“做”,结论让学生“说”等等,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3、赏识教育就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每一点点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使学生每天都在进步和成长。教师对学生获得的成功和进步应给予真诚的肯定与赞扬,这是最好的教育,是对学生尊重的教育,是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的教育,少责备和惩罚学生,尤其是那些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应该多给他们关心、鼓励和常识。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公开地予以肯定,哪怕他们说错了,也要对他们的勇气精神予以充分的肯定。让他多得些认同,少些失落感、失败感。当一个人被认可、被信任、被尊重时,他的爱心、善心也会不断地被强化。他的自尊,也就会逐渐地提升,当一个具有了自尊、自信,这个人就会走向真、善、美的境界。学生就会越来越优秀。

附第三次研究实践课堂教学设计与实录 【教学目标】

1、学会16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上的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明白、通顺地复述课文。

3、明白认真思考,亲身尝试的重要,初步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学家的用意。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读中感悟科学家的用意。【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思考了吗?你是怎么做的呢?

生:我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会动脑筋,比如,我不会煮饭,我会叫妈妈教我。

生: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我不会动脑筋。

师:同学们都能按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说明你们有进步。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就是伊伦娜(课件出示伊伦娜小时候的图片)

出示生字“伊、伦、娜”,学生齐读。

设疑:伊伦娜遇到问题的时候,她会怎么做呢?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8 自己试一试

2、激趣识字

生齐读课题,指名读“试”字。师: 你是怎样记住“试”字。生:用熟字加部首记的。生:我是这样记“试”字的,左边是言字旁,右边是式字,注意不加一笔撇,也不要漏掉点。

师:这两个同学真聪明,想出了一种识生字的方法,后面这位同学还注意了不写错别字,同学们鼓掌表扬他。

二、读文识字

(课前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朗读一次课文,用“——”画出二会字和用“圆圈”画出四会字,四会字要求每一个查字典,每个字组三个词。选一个词说一句话。)

师: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读边用“——”线画出不懂的字词。用“圆圈”画出四会字,同桌互读,不懂的多读几遍。并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

1、科学家做了什么实验?提了什么问题?两个同学怎么回答的?

2、伊伦娜作了什么实验?提了什么问题?科学家怎么回答的?

3、伊伦娜后来成了什么样的人?

三、检查识字效果

师:你是怎样记住字形的?

生:我是这样记“提”字的,左边一个“提手旁”,右边一个“是”字,左右结构,组成了“提”字。

师:这位同学说得真好,感谢你,这个“提”字是熟字加偏旁。这课书还有熟字加偏旁的字吗?

生:还有“校”字、“科”字、“颗”字、“意”字、“确”、“案”、“误”字。

师:你是什么方法记“颗”字的?

生:我是这样记“颗”字的,左边一个“果”字,右边“页字部”旁,组成了“颗”字。

师:这位同学也说得不错,除了这些方法外,我们还可以看用偏旁想字义来记“提”字。

师指导学生分析其它生字,说部首、结构、领学生朗读。

师:你能用这些字扩词吗?

学生说,老师红蝴蝶奖励说得好的学生。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由认读。指名认读后,开火车认读。

师: 你还有其它方法识记生字吗?(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生字)

„„

师: 同学们太聪明了,说出很多识字的方法。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词说一句话。

生:我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生:我们如果遇到问题,就要去试一试。

生:我长大了要当一位科学家。

„„

师:同学们真聪明,夸夸你,你们真棒!

四、指导写字

师:你们已经按识字的方法学会了生字,你能把生字写好吗?

教师首先放手让学生认真观察田字格,提出要求,然后让学生说出较难写的字,教师让学生描红,请学生上黑板书写,把学生写的字用实物投影给学生看,表扬写得好的学生。学生互相指正,教师再板书较难写的字,教师指出容易写错的字,如“试”字不要加一笔,最后一笔不要漏了一点,“觉”字最后一笔是“竖弯钩”,不是“点”等。

五、学文,指导实验,明白道理。

师: 同学们通过读、画、说、议、写等方法学会了生字,你们太棒了。

师:你们学会了生字,你能把生字词放到课文里去读吗?

指名4个学生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师生评议。

邀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做实验。

师:你需要什么?跟老师讲,老师给你准备。

生:水。

(老师拿出杯子故意倒了一点水。):

师:够了吗?

(学生点点头,突然之间又像领悟了什么似的)

生:不够。

(于是老师不断续水,直到水满满的,学生说够为止。学生拿起小石子往水里一放。全班小朋友亲眼看见水沿着杯子流了出来。这时,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看书,学习书面语言。)

师:书上怎么说的?读书上的句子。

全班小朋友很快找到了句子并起劲地读了出来:“杯子里的水便漫了出来。” 接着教师又让一位男同学上台做实验,与前面一位同学不同的是,他把石子丢进了杯子,水漫得更快更明显了。

老师抓住时机说:“这位男同学的动作就叫‘丢’。”

孩子们恍然大悟,明白了“丢”与“放”在力度上的区别。

结合学生的实验情况,引导学生读课文第8至10自然段,体会科学家的用意。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六、引导学生质疑

师:同学们,学习了本课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弄明白的?你能告诉我吗?

七、运用与拓展

1、“我会写”每个写两遍,把自己认为写得“漂亮”的展现给大家看看。

2、用两个自己喜欢的词各写一句话。

上一篇:商业回函格式范文下一篇:16-17学年第二学期贞丰三中教学教研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