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细节描写在小学生作文中(经验总结)

2024-04-28

让细节描写在小学生作文中(经验总结)(共9篇)

篇1:让细节描写在小学生作文中(经验总结)

让细节描写在小学生作文中“裙袂飞扬”

丹灶金沙小学徐菊芳

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是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拿到一篇学生写好的作文,从头到尾读上几遍,你会发现,层次也清楚,语句也通顺,用词也准确,老师讲到的学生都写了。但总感觉缺少点什么!让人读后生涩呆板,没有意思感染力。这就是因为学生缺少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

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是最有表现力的手法,是构成一篇最有生命力的文章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分很多种,比如说: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环境烘托等等。

文章有了细节的描写,就显得血肉丰满;文章的主题思想就更加鲜明突出;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就和盘托出。所以说这是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感悟能力的平台。但细节的描写最容易在小学生作文中被忽略,被掩盖。我们应如何指导学生把细节描写的作用发挥出来,让它在文中闪耀“裙袂飞扬”的风采呢?以下是我们的经验总结。

一、重视课文范例。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掌握写作方法,做到学以致用„„”其实,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精品之作,它们都极具代表性。在这些好文章中,精彩的细节描写随处可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选择那些典型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感悟方法。例如在《自然之道》一课中,有这么一句话:“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鬼,朝大海走去。”就可以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体会“不情愿”写出了什么?这样让学生明白,原来细节描写虽细小,却能“以小见大”,使文章更生动,更具体,更能有效突出表达效果。

二、寻找课文“空白”

其实,我们教师只要认真研究自己的文本,就会发现:课文中有神态细节,动作细节,有对话细节„„但字里行间往往留有“空白”,给我们留下无限的细节描写空间。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空白”点,重视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细节加工训练,做到读写结合。例如在《半截蜡烛》一课的教学中,有这么一处“空

白”: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补白”:此时此刻伯诺德夫人会想些什么呢?她的心中会有什么期盼呢?„„通过这种心里细节描写,既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感悟出习作方法。长此以往这样训练,学生在习作中,就会有意识做到细节描写,从而使习作更生动、有趣!

三、于细微之处显真情,此时无声胜有声。

一位推崇真实作文的教师一定影响着他学生在不自觉中努力观察生活,用稚嫩的笔描写身边的人与事,以特有的童心感受世界的丰富多彩,但写实不是一味地玩流水账,不是没有情感渗透地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也不是对经历的直白翻板,而是在生活素描的基础上,“于细微之处显真情”抓住生活中细小环节或情节进行描写,往往丰富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从而起到烘托,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作用,使文章真实、生动、感人,同时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例:同样写《我的同桌》,有人这样写:

1、她有一双柳叶眉,柳叶眉下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她的鼻子扁扁的。

2、也有人这样写:他那双智慧的眼睛从没停止过思考,大概由于这个原因,小小年纪的他,俊挺的鼻梁上方已有浅浅的几道弯了,那永不变的发型和他倔强的竖着的留海是他独特的象征„

很显然例2的描写比较精彩,抓住了人物的眼睛、鼻梁、皱纹以及发型等外貌,细微而无声地把一个人爱思考、沉静、倔强的性格特点生动地刻画出来,鲜明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可见语言表达的最高境界是字斟句酌,推敲锤炼。文能达意,文从字顺是真,知多识广,文情并茂是美,学生习作以文真笔实为底线,以言深意远为追求。虽一样的“真实”,却蕴藏着不同的韵味,于细微之处显真情,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韵味难道不是学生习作时所向往和追求的文学美感,难道在表达的过程中不予人审美的享受吗?

四、虚实相生,同辉相映。

“实”即“实境”,指直接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则是“虚境”,是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又是伴随这种具象联想而产生的情、神、意的体味和感悟。一句话,现实描写与想象描写的相结合,是语感实践的重要体现。例一个学生这样写《校园的塔松》:它们披着庄严的面纱.就

像几经沧桑的老人.平时很少有人去探访,只有校长会偶尔给它浇水施肥而已!除了我和朋友有空在那玩耍之外.其实那里还是一个人间天堂.读书时,它像隔音墙,隔去外界吵杂的闲音.玩耍时,它回给你一个开敞的环境.....当你在那里高声朗读一篇文章时,它们便会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你的文章,当你读的好时,它们会轻轻点头,那可能是在赞许你吧!或者是在为你高兴!它们伫立在那里仿佛是为我们而生,为这校园而生,为这片土地而生„„我爱那美丽而庄严的塔松!这一部分的描写,乍一看写的是塔松,可描写塔松的实景却又有多少呢?呈现于我们眼前的分明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一位默默奉献的校长,一位精心培育我们的老师„„这些由塔松的沧桑萌发的虚景无不生动地叙述了作者心中的那些人和事。这种由实境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并非是照抄生活,而是要在设想中的虚境指导下对生活物象进行选择提炼和加工。这就是一种感悟能力的体现,是创造性思维的开拓,是虚实相生、同辉相映的体现,它具有无限的蕴含力。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作文缺乏联想就像一塘死水缺少活源,大胆想象、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被激活了,语感的表达就会更美了。

五、评改侧重“细节”。

习作评改是语文写作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将细节纳入评改教学的重点是很有必要的。在习作评改课上,教师不但要讲全班习作的“共性问题”,更应该抓住其中的代表,从一篇篇具体的习作中,让学生感悟到细节描写的魅力。比如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习作最得意的一处细节描写,读出来,全班评议,在这种及时的交流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细节描写的关注。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不但适用于生活,也同样适用于习作。只要方法科学,持之以恒,就一定逐步提高习作能力!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虽然小学生习作并不是为了培养作家,但是引领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与博大精深的魅力,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却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不遗余力和责无旁贷的崇高目的。

春节作文

写春节作文前,我们可以先回忆下过春节是我们参加过的活动,如贴倒福、分压岁钱、吃饺子、掸扬尘、贴年画、贴剪纸、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挂千千结、贴春联等,然后挑一个我们印象深刻的上网查些资料,可以到百度搜春节的八个习俗,春节的由来与传说等,也可以上作文网作文素材频道找到相关资料再进行介绍。

作文题目可以自拟,如欢度春节,春节游文庙,除夕之夜,美丽的春节,春节花会

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

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

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每个部分举例:

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

例: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元宵节一过,春节也就算过完了,所以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热闹的。过元宵节的节目丰富多彩,有充满乐趣的看花灯猜灯谜,有喜气洋洋的舞龙,还有热闹非凡的赛龙船。不过,最吸引我们小孩子的却是那多姿多彩的烟花。

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例:春联代表着欢乐祥和。在我们中国,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一幅幅春联不仅带来了吉祥和祝福,还带来了中国古老的浓浓的文化气息。瞧!“大地春光好,长天晓日红”、“岁岁皆如意,年年尽平安”、“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春风送春处处***美,喜鹊报喜家家喜事多”…… 幅幅春联让千家万户喜气盈门。春联的种类比较多。按照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因此,贴的位置也不同,如“门心”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横批”贴在门楣的横木上。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

例:记得去年元宵节的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去工人体育馆看烟花。八点整,只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窜上了天空,几声脆响,夜空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真是绚丽多彩。随着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例:我看着那散发着传统文化芳香的中华结,仿佛品味到了中华民族远古的神秘和东方的灵秀。它的古香古色,它的千变万化,让我神往,让我遐想……

《春节的街头》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早晨我还没醒,就听到了鞭炮的声音。平静的社区,今日显得热闹非凡。这热闹的喧嚣,把我的睡意一股脑的全都打撒开来。于是,起床穿上了新衣服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就冲到门外,看着各家各户的炮竹,烟花。接着就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去走街串巷——拜年!

“李伯伯,新年快乐”“王阿姨,工作顺了”“刘奶奶,身体健康”〃〃〃跟所有的长辈们拜过年之后,妈妈提议说:一会,去街上看看,感受下新年的气氛。一上街,街上可就更热闹了。人们手里有提着大袋大袋的菜,身边的孩子手上握着一大把小花炮,蹦蹦跳跳地跑着。看!我左边的一位四、五岁左右的小女孩,跑到前面去。一下子又转过头对一位满手是鼓鼓的袋子的大人喊着:“爸爸,快点!我要回去放炮玩呢!”。有拿着那边超市发的小气球的,红的,黄的,绿的,还有蓝的。也有三五成群,手挽着手说说笑笑的姑娘们,小伙子们,忙绿了一年,辛苦了一年,我想这个时候应该是大家最放松,最高兴的时候。你看,路灯上还挂着两个小红灯,喜气洋洋的。就像在说,“我们也要过新年,我们也要过新年”。

一进菜市场,那才更热闹呢!人流窜动,一眼望去,什么也看不见,全是人。还有那翠绿的黄瓜,可真新鲜哪,你看,那金黄色的小花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多么的生机勃勃啊。那鲫鱼,鲢鱼,青鱼,草鱼等等在水里游来游去,真是印证了我们中国的老话:年年有鱼(余)!黄的韭菜,红的番茄,黑的木耳,白的萝卜〃〃〃真是要什么有什么呀。“哎哟!可真够挤的。”我嘀咕了一句。跟着妈妈买了几个我爱吃的菜,结完帐就走出了菜场。超市里的收银台前也早已排起了长龙。傍晚时分,街上,又渐渐安静下来。店主们把店子关了,超市也比往常早了些许关门。大家都提着东西回家过年去了。

到了晚上6点左右,社区渐渐安静,孩子们都回家吃团圆饭去了。吃完团圆饭7、8点的样子社区又重新热闹起来。孩子们全都出来放花炮了。这个放个“降落伞,”那个又放个“天女撒花”〃〃〃〃各式各样的花炮全有。每放完一个都会聚集好几个孩子,他们在讨论谁的花炮最美丽,谁的花炮颜色最多,之后又是阵阵欢笑。大人们或几个坐在一起打牌,打麻将;或几个坐在一起嗑瓜子,剥花生;或看着自己的孩子放花炮,偶尔还要帮他们一下。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自己独立操作完成。

夜,更深了。人们陆陆续续的回家了,有些不肯回家的孩子也在父母的劝说下,不情愿的回了家,一天的热闹景象渐渐被夜幕包围。我不禁感叹又是一年到,时间过得可真快呀!

春节见闻

“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家家户户的门上早已贴上了或火红或金黄的对联,每一家的老老少少都乐得合不拢嘴。兴奋的孩子们有的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品尝着一年一度的晚会大餐――春节晚会;有的急着给自己的长辈拜年,发短信,打电话,所有新年的祝福话语仿佛怎么也说不完;调皮的孩子正在向自己的父辈们 “讨要”压岁钱;屋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炸开了锅,五彩的烟花更是把这个特殊的夜晚点缀得绚丽多姿。

正月初一,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迎着人们的喜悦祥和而来。我这个平时最赖床的懒汉,今天却起了个大早,因为我极想穿上我那美丽的新衣,出去好好炫耀一翻。我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我们小孩子走在拜年队伍的前面,见到长辈们拜个年,说几句吉利话,就可以收获一大把的压岁钱,然后拿到街上去买自己喜爱的东西――玩具、零食、鞭炮……,家长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对我们的放纵是那么的宽容,一切都有了!这就是过年的感觉。

“放鞭炮喽!”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小孩子们很快都聚在了一起。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响声震天,四处飞溅,仿佛要把一个个美好的愿望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炮竹声接连不断,热闹非凡。

到了吃饭的时候,望着满桌子平时最爱吃的菜肴,我们小孩子却一点儿也不觉得饿。大人们在推杯换盏之间,谈论最多是:今非昔比啊!今天的幸福生活从餐桌上最能说明问题,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天天就像在过年!

奔波在走亲访友的路途上,我见到了春意盎然的田间大地,一条条新修的高速公路缩短了我们的行程,通往乡村的泥巴路也被“村村通”的水泥路所覆盖,城市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年一个变化……

春节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那就是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是新的!

篇2:让细节描写在小学生作文中(经验总结)

倪小兵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细心观察、用心捕捉生活中的细节。2.理解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3.学习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于写作实践。

二、教学重点: 运用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 恰当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样一句名言,细节决定成败,你能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事业的成功往往取决于细节)同样,作文也是如此。好的细节能为文章增色,能让文中人物个性鲜明。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探讨如何让人物在细节描写中鲜活起来。

板书:让人物在细节描写中鲜活

(二)牛刀小试

出示:下课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王雨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他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是我们同学作文中的一个片段,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看看写得怎样。

这个片段写得好吗?谁来评价一下。如果满分10分,你给他打几分,为什么?(缺少细节描写)

哪里可以用上细节描写呢?(紧张、伤心)

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括叙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

下面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把你的细节描写写下来。学生自由写两分钟。我们来交流一下。

学生读,指名点评,教师点拨修改。5个 老师也帮他修改了一下,请大家齐读。

出示:下课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王雨紧张得一会儿站,一会儿坐,不知如何是好。试卷拿到手以后,一看居然不及格,平时一向挺潇洒的他,立刻目光呆滞,耷拉着脑袋,静静地站在自己的座位上。忽然,猛地往下一坐,长叹一声:“这下完了!”

给我几分?为什么?因为有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 描写,让王雨同学仿佛就在我们面前。

同学们,通过练习,你可知道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人物的细节描写?

板书: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三)再显身手

请同学们再看一段文字。

出示:爸爸是个出了名的孝子。家中的新房子刚盖好,周末爸爸就去老家把年迈的爷爷接过来住。晚上,妈妈做了一桌子的好菜。席间,爸爸不断给爷爷夹菜。睡觉前,爸爸还为爷爷倒好洗脚水让爷爷洗脚。

齐读。

你能为这段话中的人物添加细节描写,让文章生动起来吗?

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把你添加的细节描写写下来。学生自由写五分钟。

二人小组交流,评出小组写得最好的同学,交流点评再修改。5个

适时点拨。

(四)更上一层楼

对于人物的细节描写,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再来练一练,看谁写得更出色!

出示:请以“家长会之后,脾气火爆的爸爸(妈妈)回来了。”为开头,写一段话。

学生自由写五分钟。

二人小组交流,评出小组写得最好的同学。实物投影展示。5个 方法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实践知道了怎样才能让人物在细节描写中鲜活起来呢?

灵活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并努力做到精准传神。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也许紧张忙碌的生活让我们的心灵变得粗糙,但我还是衷心地希望大家在以后的作文中善于捕捉细节、描写细节,让细节这把金钥匙为你所用,使你的文章因细节而精彩!

(六)布置作业: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请同学们课后以“上课铃声响了,老师已走进教室,这时一个同学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这一情境,运用细节描写,写一段文字。

(七)板书设计:

让人物在细节描写中鲜活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篇3:让细节描写在小学生作文中(经验总结)

关键词:习作,细节,动词

新课改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着眼点, 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任何一处小细节对于培养学生语感、发展思维的作用。动作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物的描写, 它是对人物某一个细小的动作进行深入细致地剖析, 有时还把一些看似无意的, 很短暂的动作扩大化, 成为系列性的人物动作, 这样连贯性的写法就使人物更加有血有肉。

从小学生的作文现状来看, 动作细节的教学还存在着三大问题:

一是作文教学整个大环境的因素。在主题方面, 没有处理好政治与语文的关系, 学生的作文存在着大量的大话、假话和空话, 什么都要贴上一张政治方面或道德方面的标签。二是教师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念。在教学方法上, 我们给学生灌输了不少先入为主的思想理念, 以至于造成了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朝思维的相同方向靠近, 写出的文章多数为一个腔调, “个性”不足。三是学生在写作时, 只是注意怎样把事件记叙完整, 却完全忽略人物的动作细节描写对刻划人物的重要性。

在此, 我只针对教师和学生在动作细节描写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谈谈看法。

一、用词达义要精准

福楼拜告诫学生莫泊桑:“描写一个对象, 要选择唯一一个能表达准确的形容词。”这位大师无非是想说遣词造句要准确贴切, 这是任何一个教师都懂的道理, 但实施起来却决非易事。

一位学生在一篇《捉鱼》的习作中, 描写小鱼藏在石头下, 而后伸出小脑袋时, 用了一个“看”字。我觉得不妥, 便给他举了贾岛的例子。之后, 他改了个“瞥”字。理由是:当时, “我”是在和小鱼打游击战, 当时“我”还没开始捉鱼, 所以小鱼才有胆子伸出脑袋, 可是这个时候小鱼又已经感觉到了危险和害怕, 所以它不可能很轻松地“看”, 而是用很快的速度“侦察”外面的动静。这么一改, 小鱼的胆小、可爱的形象便活灵活现, 也让学生尝到了炼义的滋味。

二、选词表达要灵活

我曾让学生描写一个参观某建筑工地的片断。 (虽然这也不完全算细节描写, 但和动作细节描写道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也比较典型。) 学生写到工人干活这一处时, 一片死气沉沉:木工拿起锤子和铁钉, 左手捏稳铁钉, 右手拿起锤子, 对准钉帽, “叮”的一声, 铁钉钉进板里。他又拿起两根木条, 呈“人”字形钉在门上……要使动词“动”起来, 就要把文句中可用的动词合理地排列出来, 比较优劣, 择优用之, 如上文加黑体的动词依次换为这些有特点的动词:抓起、钻、截好, 就显得活了。当然, 老师在布置观察任务, 指导观察过程中, 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还要让学生从观察中感受到乐趣, 为培养学生平时细心

三、行文描写要真实

曾经有一位学生在作文《我最尊敬的人》中, 写到老师带病为他补课时, “不禁泪流满面”。在作文讲评课上, 当他说到写这篇习作的感想时, 竟然说道:“我认为不管写什么作文, 只要朝着它好的方面猛下功夫, 使得这篇作文意义深刻就行了!”一语惊醒梦中人, 自此, 我才发觉以前的作文教学似乎对学生起了一种误导作用。在作文教学中, 我要求他们抓住中心思想进行精心选材, 巧妙构思, 尽情表达, 但是物极必反, 我忽视了这个规律:单纯的学生在我极力渲染中心思想的重要, 尽力说明感染读者的重要时, 就会朝着极端发展, 从而便产生以上的写作心理。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生活空间, 有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 应该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事物, 抒发真情实感。否则虚假的作品, 虚假的感情会源源不断而来。

四、动作描写要巧妙

在一些譬如《有趣的XXX》之类的作文教学中, 我尽量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使他们明白, 要使自己文章中的人物语言妙趣横生, 必须做到笔调有韵趣, 哲理有理趣, 形象有情趣, 使人读后或哑然失笑, 或忍俊不禁, 而要达到这些目标, 动作细节描写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

一位学生在他《有趣的小欣欣》的习作中, 描写他和小表妹小欣欣捉迷藏时, 小欣欣耍赖, 趁他在用东西蒙住眼睛时, 悄悄“溜”出规定的范围。这个“溜”字比较诙谐, 写出了“小欣欣”偷偷摸摸、溜之大吉的心理, 把“小欣欣”的可爱刻划得淋漓尽致。

当然, 生活中给人欢笑的动作还有好多, 尤其是学生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 更是绚丽多彩, 充满欢声笑语。要让这些趣味十足的动作成为学生作文中的亮点, 那还得要求学生平时注意观察。观察越细致, 积累越多, 动词的选择范围就越广。

五、感情表达要有蕴味

小学生的习作, 同样也是用语言文字表达他们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 同样也反映了他们的“思想与人格”。有些学生虽然想表达内心的真正感情, 苦于把握不准词语运用, 特别是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描写, 学生就更加不以为意, 因此多多少少就少了那份蕴味。

《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在作文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文中有一个相当精致的动作细节描写, 即“当”我把小转椅的上面部分带歪的时候, “他 (周总理) 过来把我的转椅扶正, 然后就走进后面去了。”这一“扶”是一个细微的极其平凡的动作, 也正是这一“扶”, 扶出了文章的真谛, 说明了总理对一件小事都一丝不苟, 无形之中借助一个小小的动词从一个侧面歌颂了总理极其负责的工作精神。

总而言之, 刻划人物 (包括当作人来写的各类生物) , 动作在细节处的作用是不容我们忽视的。不经意之间, 一个运用不恰当的动词会成为文章的败笔, 而一个巧妙的动词会使文章产生感人的艺术力量。当你想勾勒出一条绚丽的习作彩虹时, 切莫忘记让动作在细节处神采飞扬!

参考文献

[1].贾志敏, 《贾老师评改作文》[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10

[2].王文惠, 《最新小学生作文描写辞典》[M], 农村读物出版社, 2001.08

篇4:细节描写让学生的作文更出彩

但是在我们学生的作文中,有许多作文的内容不丰富,缺少的不是把某件事写完整的能力,而是缺少细节捕捉描写的能力。这些缺失细节描写的文章读来生涩呆板、平淡无味,自然也就无精彩可言了。

如何指导学生学会细节描写是目前作文教学中一大困惑。如果我们善于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有助于文章中心内容的细节,学生就不会对作文缺乏自信,也不会对作文感到难了,更能让学生的文章出彩。以下四点是笔者在作文细节描写方面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活用课程资源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它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教材中的许多选文都文质兼美,贴近生活,富有文化内涵,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从选材立意到文章风格,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如果能活用课程资源,领悟经典细节描写的方法,创设读写结合的机会,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七上语文魏巍的《我的老师》中写蔡老师举起教鞭好像要打人,但“轻轻地敲在石板上”,而且随着大伙的笑声,“她也笑了”。这些对举动、神情的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蔡老师对学生的宽容和爱。面对学生的淘气,她似乎发怒了,但是“轻轻地敲”表明她的怒是假,爱是真,于是师生都发出了会心的笑。两个“笑”字,把师生的感情融化在一起了。作者把自己对蔡老师的浓浓深情蕴含在叙述事情过程的字里行间,通过传神的细节描写,将最动人的一瞬间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物形象丰满,情感细腻深刻。再看杨绛的《老王》中的一段神态描写:“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他简直就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老王这个人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作者从神态的细节描写入手来突出老王这个人物的性格,一个善良的普通人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好的细节描写,就好像一座座精美的灵魂,有了它就能使人物有血有肉,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生起来。

鲁迅曾经说过:“如要创作,第一要须观察”,这就明确地指出学会观察对写作的决定性作用。文本中的细节描写,为我们学生学写细节描写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只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模仿,就能演绎出自己作文的精彩。学生也曾仿写出这样的片段:“爷爷老了,那苍白的头发稀稀疏疏的,那张苍老的脸上一条条的皱纹平“地”而起,如果有一只蚊子落在上面,只要爷爷皱一下眉毛,那皱纹就把它夹死了,粗而密的眉毛下面有一双慈祥的眼睛,但已失去了往日的光芒,爷爷真的老了。”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典型的、生动的细节,人物才能刻画得真切、自然。

二、精选恰当词语

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好的细节,往往可以“窥一斑而略知全豹,以一目而尽传精神”。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精心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力求一字传神。如琦君的《春酒》中有一句“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着一大包回家。”“蜜蜂”这个词用得妙不可言,既写出了小孩子肚子吃得圆鼓鼓的心满意足、憨态可掬的模样,而且蜜蜂又让人联想到采蜜,采蜜又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春酒之香甜。同时蜜蜂每天飞到东飞到西勤劳地采蜜,而“我”则是走东家串西家地去喝春酒,这种忙碌和欢喜正体现了小孩子特有的天真幼稚!体现了独特的细节之美。又如课外语段《鸟的天堂》中:“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堆”“照耀”“颤动”寥寥几个词语生动地突出榕树的叶子绿、密、充满生命力的特点。

在细节描写中,启发学生选择恰当的词语,用精炼的语言,反映出丰富的内容。文学大师福楼拜曾教导他的学生莫泊桑时这样说:“无论你描写什么事物,要说明它,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动词;要区别它的性质,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形容词。你必须不断地推敲,直到找准这个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为止。你不能满足于差不多,不能逃避困难,用似是而非的语句去敷衍。”可见,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是每个作者应该担当的责任。有学生这样写“菲特台风”时的片段 ----雨一直在下着,地上的水已经涨到了一米多高了,我从楼上的窗户凝望着下面的水,心里想着:“为什么这雨老是下着呢?要这样下去又该怎么办呀?”那时候,家里断水又断电,没有灯,没有电视,又没有电脑;更要命的是,家里的粮食都已经快没有了,难道我们要活活地被困死在这栋小楼里面吗?“菲特台风”带来百年难得一遇的特大洪水侵占整个姚城,这段话中的“凝望”一词真切地写出了那时全余姚人的心绪:迷茫、无奈、无助、害怕……从神态的细节描写中可以感知人物的精神状态,这也是细节描写的魅力。

三、积累生活细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像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我们的文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学生只有在生活中熟悉各种人物,留心各类事物,学会观察、捕捉、积累,才可能在写作时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文章才丰满、真切,刻画人物和书写情怀,才会生动、传神。学生作文如日常生活中做饭,如果不能自己拥有一块水田,尽情去耕耘、播种、管理、收获,哪来的“米”做出香喷喷的饭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随时记录生活中的细节,日积月累,才能提炼出典型的细节,写作时就有素材可写。endprint

细节描写犹如文章中的花朵,想使花朵漂亮,就要进行细节描写。我们要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如果用好我们的眼睛,再细心地去感受生活,我们生活的花朵同样会鲜艳灿烂。学生有习作如下:每次发完试卷,同学们总有不同的表现:优秀的学生脸上神采飞扬,嘴里哼着小调,两只手晃来晃去,好像乐队的指挥员,眼睛盯着试卷上满意的分数,眉梢都往上翘了;而考得差的同学,脸上像是被一场暴风雨打了,变得很僵硬很僵硬的,全身的骨头好像被一根根挑掉了一样,软软地趴在桌子上,看不到他的脸,唯有隐隐约约的抽泣声。只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加以夸张演绎,文笔之花就会越开越灿烂。

四、提升写作能力

学是对信息的吸收,写是对信息的输出,二者可以使语文知识进入周转流通状态,形成语文学习一个完整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细节描写,并让他们的细节描写具体、生动起来,还得在感悟写法的基础上多多进行实践操练,提升写作能力。

本人课堂上曾做过这样尝试:

出示例句:1.有个硬币落在地上。

2.有个硬币,从桌上滚下来,落在地上丁丁当当地跳着。

问题:1.你认为哪一个句子好?为什么?

2.你说说第2句比第1句增补了哪些内容?

运用这样直观的例子进行比较,学生容易发现细节描写的魅力,并且也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教会了学生这些,再让学生把下面一个概括性的句子修改成具体形象的描写句:

“我看见一个小男孩,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首先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小”到什么程度?怎么个“瘦法”?穿得有多“差”?其次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发挥想象。最后学生进行局部描写。

曾有学生这样写:“我看见一个小男孩,大约七八岁,瘦瘦黑黑的脸,瘦弱的身上穿着破旧的衣裤,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可见学生颇受启发,效果不错。

“一沙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其实,大大的生活,是由无数小小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是美的源泉,情的聚焦。生活中的细节之美,看在眼里,它便是风景;握在掌心,它便是花朵;拥进怀中,它便是温暖;写在笔端,它当然是精彩。总之,灵活、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某些特定的人或物,会起到画龙点睛的良好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捕捉细节、运用细节,让学生的文章散发出熠熠光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黄士力.架起文本和写作的桥梁[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

篇5:如何在作文中运用细节描写

(五)如何在作文中运用细节描写

班别 姓名 学号

一、感受文章中的细节。

1、动作细节描写。

▲▲比较下列两组描写,你认为哪一组更生动。试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艰难地穿过铁道。

(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2、肖像(外貌)细节描写。

▲▲比较下列两组描写,你认为哪一组更生动。试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站在门框里,他脸色非常难看,整个人看起来很瘦,可以让人感受到他有病,并且病得很重。

(2)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3、心理活动细节描写。

▲▲比较下列两组描写,你认为哪一组更生动。试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1)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2)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有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二、方法解析。

1、什么是细节描写?

答:细节描写是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

2、细节描写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通过感受上面的细节后,你试归纳。)答:

三、在写作文时如何运用细节描写呢?

(一)动作细节描写

1、动作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细小的动作的描写。简单一点说就是具体写出动作的过程。

描写人物行动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更要写出他在怎样做,特别是他“怎样做”常常被人忽略的细枝末节,即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动作”,以此来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的、品格的、性格的、心理的以及习惯的等等,这就是“细节传神”。

2、小试牛刀,你一定行:自己动手,写出下面人物动作的过程。(1)例句:那天,我捉住了一只小鸟。

(2)展开想像,写出“我”捉住小鸟时的动作过程。

(二)肖像(外貌)细节描写

▲▲例句:我看见一个小男孩,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1、方法指导:①“小”到什么程度?②怎么个“瘦法”?③穿得有多“差”? 当中可以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来描写。

2、小试牛刀,你一定行:根据“方法指导”中的提示,对小男孩的外貌进行细致描写。

(三)神态细节描写。(注:神态描写其实包含在外貌描写当中,这里特别将它独立出来讲述。)

▲▲例句:有一次,我弟弟的数学考了100分,他得意极了。

1、方法指导:①脸部表情怎么样?②眼神怎么样?③嘴角、手势、头部姿势等怎么样?

2、小试牛刀,你一定行:根据“方法指导”中的提示,对我的弟弟的神态进行细致描写。

(四)运用多种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丰满。▲▲例句:父亲骂他混蛋。(尽你最大的努力,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运用你的想象,可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景等。

1、添加动作描写。如:父亲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2、添加肖像描写。

父亲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于是怒睁双目,用手指着他儿子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3、添加心理描写。

父亲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他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他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双目,用手指着他儿子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篇6:让细节描写照亮作文

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描写是对事物的具体状态作描绘和摹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缺少细节描写,作文就会记叙不具体、不生动。越来越感觉到学生缺少的不是把某件事写完整的能力,而是缺少细节捕捉描写的能力。这些细节描写缺失的文章读来生涩呆板,不见一丝的感染力。缺少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实在是一个制约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瓶颈。怎样才能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写好作文中的细节描写,使文章熠熠生辉呢?笔者认为以下要点需要注意: 叶梅:南京市共青团路小学副校长,教育硕士,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德育先进工作者,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实验工作先进个人。作为一名身在教学一线的青年教师,始终没有停止专业发展的追求。2006年以来,参加3次全国语文教学竞赛均获二等奖,3次参加南京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暨CAI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均获一等奖,《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初探》等20余篇文章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对话精神引领下的小学语文“生本”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方案》等10余篇文章在市级以上评比中获奖。

留心观察,捕捉细节

万千的事物,我们不可能一一观察,怎么办?那就是要多读,多思,多写,在大量的阅读中掌握生活常识,了解万物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性,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得大量的素材。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

如:“雨点儿落在黄地上,溅起一层层灰尘;落在水泥地上,宛然绽放了一朵小花。雨打在树叶上,‘噗噗’直响,打在房顶上,一片‘哒哒’的响声。冷不防,一个闪电,接着是震耳的雷声,轰隆轰隆„„像是巨大的滚筒,滚着滚着,渐渐远去了。这个声音还没完全消失,轰隆隆,又一个大雷炸开„„一会儿,雨住了,尽管太阳当空,但凉风习习,芬芳的泥土味儿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这段描写夏日骤雨的文字,主要是从听觉上来描写声音,运用了大量的拟声词,生动地再现了雷雨时的情景,写雨后的文字则是从嗅觉上(泥土的芬芳)和触觉(凉风习习)上来写,多种感官的运用,有形有声有味,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突出典型,放大细节

什么叫典型呢?通俗地说,就是有“代表性”,就是要选取鲜活、典型、感人的细节去表现文章的中心。那么怎样才能放大细节?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精心修饰

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风一起,它就会毫不留情地把树上残余的叶子卷起,一片也不留;风一起,不管人们穿多少衣服,它都像一条泥鳅一样,顺着袖口、领口钻进衣服里面,贴着你的皮肤到处游动;风一起,它就像一把没有磨好的钝刀,狠狠地割在脸上、手上,看不见伤口却仍能感受到辣辣的疼。

可以看到小作者独具匠心的选择一个切入点——风,来写“冷”。排比、比喻、拟人,用最常见的修辞手法却极其生动地写出了冬天的感觉。没有“冷”字,可“冷”就贯穿在字里行间!这就是修辞的妙用!(2)融入情感

意义在于过程,幸福在于细节。班上有位学生在写日记中提及自己的妈妈:看到妈妈总把我的被子晒在阳光最充足的地方。于是由这一生活的细节联想起许多母爱的细节,深深地感悟到“母亲是最温暖的阳光”。这些情节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它其中的一些小的细节能触动人们的心弦。如果没有类似这样一些生动的细节,作品就不会有那么大的艺术魅力。所以,只有用真情去感悟细节,用细节来表现真情,才能真正写好文章。(3)展开联想

联想,就是把见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与未曾见到却想象得到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对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的同时,要大胆想象,用心去感悟。

一学生展开想象这样写蒙汉同胞惜别的情景:夕阳西下,余晖染红了半边天。放眼天底下,一碧千里的草原笼罩在淡红色的晚霞中,好像披上了一件轻盈的纱衣。羊群“咩咩”地叫着,似乎在挽留汉族同胞。汉族同胞和蒙古族同胞站在蒙古包外,眺望着这如画的美景,可他们谁也没有兴致欣赏。蒙汉同胞有的互相握着热乎乎的手,握住不放;有的你看着我,我望着你,眼神里流露出无限的不舍;有的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嘴里不停地重复着:“再见!再见!”„„

这段文字由于作者充分展开联想,使读者沉醉其中,流连忘返,不能不说是联想在拨动人们的心弦。

篇7:细节描写让作文增光添彩

一、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是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

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初中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运用细节描写的例子。

二、总结常见的几种细节描写:

(1)肖像细节描写,即对人物肖像进行细节描写。

(2)语言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某一典型语言进行仔细描写。

(3)行动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典型行动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

(4)心理活动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

(5)表情变化细节描写,即对人物表情的变化过程进行细致的描绘。

(6)服饰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衣着进行仔细的描写。要通过服饰描写看得出来这个人的职业特点,同时,也看得出来在职业特点之外的个性特征,这才是好的关于服饰的细节描写。

(7)事物细节描写,即对某一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细致的描写。比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对鲁提辖如何三拳打死镇关西的这个部分的描写就可以看作是对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细节描写。

三、揣摩细节描写之妙

行动细节描写

一、(他)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

透过这段看似平淡质朴的细节描写,我们看到一个家道艰难、年老多病的老父亲对儿子真挚而又深沉的爱。这就是人称“一滴水中的太阳”的细节描写所展现的独特魅力。例二: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作者安排夏天睡觉这样一个细节,表现作者对“阿长”的厌恶,一个 “挤”字表明与前文“她生得黄胖而矮”相照应,此段文字又与课文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相吻合。一个其貌不扬的人,作者由最初对她的种种行为“憎恶”、“讨厌”,因为阿长为自己买回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最后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和怀念。一个细节让人物鲜活起来,让人过目不忘。场景细节描写

例如: 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都德《最后一课》)

以上是对社会环境的描述,真实、简单地交代自己的国土已被敌人占领。在法兰西绿草如茵的土地上,敌人在这里操练和践踏,大煞了这个法国东北部小镇幽美的风景。这个细节,向读者揭示“最后一课”这场悲剧的社会根源,服饰细节描写

例如: 这藤野先生,据说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鲁迅《藤野先生》)

这是留级学生讲关于藤野先生的掌故,一方面表现藤野先生的生活俭朴,一方面表现他的生活随和、不拘小节、马虎、不讲究的性格特征。

心理细节描写

例如: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都德《最后一课》)

当小弗郎士听到学校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时,内心表现出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径的轻蔑、憎恨和珍视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

“于细微处见真情”。细节描写种类繁多。文章中每一细节描写都蕴含新意,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我们阅读时一定要认真揣摩其绝妙之处。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可见描写运用的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深化文章主题,生动、形象,让文章富有表现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四、如何让细节描写具体、生动起来

(1)细致观察感悟;(2)精心锤炼词语;(3)巧妙运用修辞。

例句:1.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

2.有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下来,落在地上丁丁当当地跳着。

他看着重拾进篮子的梨,对我充满了感激。

这个句子叙述简明,但不具体,要使它具体形象,需要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这个人”是个什么身份、年龄的人?

(2)“这样一个人”得到帮助时会有什么反应?

(3)“这个人”表示感激时是什么模样的?

(4)“这样的人”一般以什么方式表达感激?

(5)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会怎样面对别人的感激之情?

归纳公式:具体形象=步步追问+想像延伸+局部细写

五、梳理小结,提炼技法

运用细节描写应注意以下事项:

1、真实,要符合生活实际;

2、新颖,要有代表性;

3、有选择,为表现中心服务。

怎样才能在自己的作文中安排好细节描写呢?请记住:优秀作品常熟读,留心生活细观察,用心揣摩思妙用,勤奋练笔方学成。

六、写好细节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用典型细节。

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而应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事。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比如,鲁迅在《祝福》里几次写到鲁四老爷“皱一皱眉”,这种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便深刻地暴露出封建绅士厌恶寡妇、维护旧礼教的反动立场和丑恶灵魂。

2、细致观察事物。

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每个人说话、做事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自己的性格。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去观察,然后把它积累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写人是这样,细节描写用于写景、状物时,则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3、细节描写要服从表现中心的需要,力求使细节具有深刻意义。

细节描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方法。细节的分量虽轻,容量却大,在我们选择细节的时候要从细微处着手、从大处着眼、小中见大,让小的细节反映人的思想状况、社会风貌。鲁迅在他的小说《孔乙己》中写孔乙已第一次出场,在买酒时他“排出九文大钱”,这一细节表现出孔乙己作为底层文人讲面子、好显摆、穷酸迂腐的个性,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人的迫害。

4、细节描写必须典型真实。

所谓真实,是指细节描写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所谓典型,是指描写的细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通过个别的、细小的事物,反映一般与全貌,由现象揭示本质。比如朱自清在《背影》中对父亲爬月台时吃力样子和动作的描写,突出了父亲对我无私的爱,让每个读者感动不已。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对父亲动作的细致观察和准确地表达。

5、精心锤炼词语。

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

6、巧妙运用修辞。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总之,细节虽小,但不可小视其作用。好的细节描写能够使人物性格鲜明,活灵活现,增强内容的真实性、生动性和感染力。细节描写是场面中的一个个点,没有它也就构不成场面;它还是情节中的一粒粒珠子,失去它情节就不会连贯起来。

七、归纳细节描写的特征:这样不断地实践和思索,我们就不难得出有关描写的最基本的理论:

⑴成功的描写语段都是客观景物与作者主观感情的有机结合;

⑵成功的描写语段都离不开作者仔细的观察和大胆的想象;

⑶成功的描写语段总将形象的画面与生动的语言结合在一起的。

细节描写:童年往事

孩提时,迷恋西瓜,现在长大啦,有时还真怀念那种透心凉的感觉。街头小摊抑或是屏幕画面的瓜影映入眼帘,童年吃瓜的那一刻又浮现在眼前:

夏日里,余日的光辉沉入天角,燥热也渐渐消逝。在晚风的吹拂下,人们的精神格外舒畅。这时西瓜的清香气息弥漫在街道里,时强时弱,若有若无。我(大概五六岁)双手合抱膝盖,如猫逮耗子似的,蹲坐在小板凳上,乌黑的小眼睛瞟着西瓜在水中上下打转儿。透过水面,脸上的汗珠早已风干,一道一道的,像瀑布一样遥挂“前川”。蚊子在耳边“周游”,心里也丝毫不在意。一张灿烂的笑脸下,有一颗期待的心在等待—瓜囊的甜丝丝。

待到西瓜切成一块块的:只见西瓜子如黑珍珠镶嵌在红彤彤的瓜肉中;而瓜肉透着些许凉意;瓜汁顺着明镜似的瓜面流下来,一滴,两滴;瓜面的纹理就像彩瓷表面工笔细描的线条…… 最最幸福的时刻是:冰镇的西瓜捧在手里,全身似乎有一股寒流来回飘荡。

篇8:让细节描写在小学生作文中(经验总结)

一、品味名篇佳作, 体会细节描写的妙处

1.认知名家名作中的典型细节描写, 勇于模仿。一些名家名作中的经典细节描写, 也能让我们感知真实动人的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地位, 进而主动去在细节描写上多动脑筋, 多下工夫, 这样在作文中就有比较好的情感载体。比如我们课本中学过的《背影》《项脊轩志》和《我与地坛》中都有很多经典细节描写的例子。

2.品读高考作文中具有生动感人细节描写的文章, 让学生感受细节描写的妙用, 从而发自心底对细节描写产生认同感, 进而在自己的作文中也努力去用细节描写表情达意。

比如2009年浙江的满分作文《绿叶·情意》, 里面很多的细节描写感人至深, 像“爷爷开始品冲泡了四遍的陈年龙井”, 这个细节很好, 表达了爷爷很长时间在那坐着, 可见爷爷对奶奶的想念和追思。“四遍的陈年龙井”, 这个交代我觉得很有深意, 这个龙井茶可能是奶奶生前亲手采摘炒制的, 喝了一遍又一遍, 舍不得换掉, 也很含蓄地表达爷爷对奶奶的想念和依依不舍的相伴之情, 为下文的描写作准备。

二、认真观察思考, 学会细节描写的方法

要使得细节描写生动形象, 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 对事物作非常仔细的观察。细节描写要抓住典型细节来突出文章的中心, 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在细节描写中, 我们要找准恰当的词语,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 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变抽象为具体, 使无形变有形, 选择合理的写作手法, 从而使读者通过阅读文字, 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画面, 让具体的画面成为打动读者的动情点。

1.一词一句总关情。选用准确的、唯一恰当的词语永远是写作者追求的一大目标。福楼拜教导学生莫泊桑要细心观察细节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对描写对象作动态造型, 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的方法。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 一个蹲着, 一个半跪着, 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 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这段描写形象地体现了伯父和爸爸关心、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这种美好品质通过“蹲、跪、夹、洗”一系列细小动作的描写来充分展示。

2.修辞增文采。优秀作品除了其深刻的思想、深远的社会意义之外, 让人回味无穷的当数其中运用修辞的语句。钱钟书在《围城》里形容李梅亭大白眼睛时说“像剥掉壳的煮熟的鸡蛋”。鲁迅的《药》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 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 颈项都伸得很长, 仿佛许多鸭, 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 向上提着。”这种细节, 这种巧用比喻的生动形象的描写, 读后会在脑海中顿生某种形象, 或在眼前再现如浮雕一般的影像, 让人有一种“所言极是”的感慨。巧用修辞有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细节对比用。有比较才有鉴别, 我们在着意刻画细节的时候, 除了在锤炼词句、找准修辞手法之外, 还可以巧妙地将传神的细节联系起来, 通过对比使不同之处更加凸显。鲁迅的小说《祝福》在刻画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时, 有多处描写祥林嫂眼神的细节。她初到鲁镇时, 是“顺着眼, 不开一句口, 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当过了两年, 她第二次“站在四叔家堂前”时, “她顺着眼, 角上带些泪痕, 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从她“没有神采的眼睛”里, 我们可以看到, 经历了再嫁、再寡、夫死子亡的极度悲痛之后, 她的身心受到了巨大的创伤。然而, 祸不单行, 经历种种摧残, 她只是“直着眼, 和大家讲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从“顺着眼”到“直着眼”, 这眼神前后差异的对比中, 读者不难发现, 是封建社会和吃人的宗教制度, 使她失去了做人的资格。细节的对比描写, 还可以用来展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

篇9:让细节描写在小学生作文中(经验总结)

关键词:景物细节描写;人物细节描写;事件细致摹写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67-01

学生习作枯燥无味、缺乏感染力的原因,我认为不外乎以下三点:一是习作常常用无味叙述代替细致形象的描写;二是词句直白,不加任何修饰语,缺乏形象的形容词和传神的动词;三是情节叙写不细,三言两语地带过。而这三点归结起来就是我们的学生不能抓住典型的细节描绘来感染读者,让作文有亮点。

什么叫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对环境、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意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它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景物的细节描写

除了写景抒情的文章外,其他记叙类文章的景物细节描写常以环境描写的形式呈现。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芦花荡》和七年级下册的《登上地球之巅》的环境描写就非常典型。当然,这种环境描写或烘托人物心情,或渲染某种特定气氛,或推动情节发展,但都必须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为揭示作品意义和主题思想服务的,否则就失去了它们的存在意义。

景物的细节描写,我想借朱自清的“春花图”来谈谈掌握细节的方法和技巧。如果我们的同学来写春花,会写“春天来了,百花盛开,有桃花、梨花、杏花,还有遍地的各种野花,美极了、漂亮极了。”而我们熟悉的春花图,朱自清是这样安排的:先用一组排比和艳丽的颜色词将桃花、杏花、梨花写活了,“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更是用拟人的修辞和整齐的句式,写出百花争奇斗艳,生机勃勃的情态。进而展开联想,由春花想到秋实,虚实结合,丰富了春花的层次感,然后荡开一笔,写蜜蜂和蝴蝶的“闹”与“飞”,用精准传神的动词,赋予春花动态的美感,将读者带入一个“踏花归去马蹄香”的诗的意境。朱自清不愧为大师,他首先将春花细化为花色艳、花朵多、花味香甜三个方面。运用修辞、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和各种富有表现力的词类来描绘春花,并按树上、花下、遍地的顺序,从上到下有序地展开来写,从而把春花图描绘得鲜活而有层次感,为春景增色,从而抒发了作者爱春赞春的情怀。

归结一下,景物描写的方法不外乎三点:一是将景物细化为几个方面,多角度地描绘;二是调动各种描写手段将景写活;三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不紊地描绘,写出层次感。

二、人物的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是指必须调动诸如外貌、神态、衣着、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进行细腻而具体的描写。首先,人物的细节描写要有意义。即为凸显中心、刻画人物个性而服务,如鲁迅的《孔乙己》中“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就是典型的衣着方面的细节描写,既写出了他的穷困潦倒、其懒无比,更表现了他死要面子的特征,将孔乙己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矛盾集为一体,揭示了其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可以说细节都是为直接或间接揭示作品意义和主题思想服务的。其次,人物的细节描写必须要“典型”。许多同学写到外貌常是 “高高的个儿,短短的头发,圆圆的脸,弯弯的眉毛,黑黑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下是一张小小的嘴巴。”这样的作文总是“高高”“短短”“圆圆”“弯弯”的,这样的人物一抓一把,所描写的人物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更没有通过外貌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特点,这种的描写仅仅是为了写外貌而写外貌,却没有抓住典型的特点。在把握了“有意义”和“典型”两方面,我们着重来以《背影》中的“背影”为例,探讨一下如何细腻地描写。如果我们来写,可能会写:“父亲艰难地走过铁道,爬上月台,为我买了几个橘子,看着父亲的背影,让我感动得哭了。”这就仅仅是客观的叙述,缺乏细致入微的描绘,“哭”就显得突兀,有无病呻吟之嫌。朱自清是这样写的:首先突出衣着“黑布小帽”“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这番细节,表现了父亲的节俭落魄和家事衰微。颜色词“黑”和“深青”更是给人一种如梗在喉的沉重感觉,再用“攀”“縮”“微倾”等动词,传神地写出父亲买橘的艰难,随着细致入微的描写,读者的泪和作者一起流了下来,这就是感染力,这就是精彩。作者用心感受,融入真情,从衣着和动作两个方面把心细如发、爱子如母的父亲写得可亲可感、打动人心,绘出了“心中永远的背影”!

三、事件的细致摹写

这也包括情节、场面描写(事件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的正面描写)。1.抓住精彩,用具体的画面来感染读者的心。“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精彩片断,就是用具体的画面来感染读者的心。施耐庵是这样写的: 第一拳:“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第二拳:“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拨儿、饶儿一齐响。”三拳不是劈头盖脑的乱打,而是有顺序、有步骤地一拳打一个部位,次序井然。作者不直接写怎么打的,而是从郑屠被打的不同部位所产生的不同感觉来写三拳的效果:打鼻子,从嗅觉写,咸酸辣;打眼睛,从视觉写,红黑紫;打太阳穴(近耳根),从听觉写。把三拳写得有声有色有味,画面感极强,不仅塑造了一个粗中有细、嫉恶如仇的英雄形象,也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从而打动读者的心。

2.特写造型,让读者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注:“法兰西万岁”:在法语中是两个单词。)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韩麦尔先生那悲愤不屈的抗争造型让读者久久难忘并肃然起敬。

上一篇:如何理解管理的含义下一篇:现代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