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细节描写生动

2024-06-12

如何让细节描写生动(共8篇)

篇1:如何让细节描写生动

作文教案二如何让细节描写生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片段训练,使学生能进行细致的描写。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练习,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文 学的热情,陶冶学生的心情。

二、教学重点:片段练习

三、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掌握进行细致描写的技巧。

教学难点:

四、教学设想: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总结

五、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写作文,往往胶尽 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词语。其实,你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前人留给我们太多的宝藏,“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笔下的十二金钗,只要我们能多读好书,再掌 握一定的作文技巧,又何愁写不好作文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解 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 “怎么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讲授新课

1、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个纸飞机,用力射出去,然后飞机掉 到了地上。要求:(1)同学们要仔细观察,然后用一段话进行描写。

(2)同学们之间交流、分享。

2、摘录例句:

A、老师把纸飞机用力的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飞了一圈,掉到 了地上。

B、老师右手拿一个纸飞机,高高向斜后方举起,身体向右倾斜 45 度角,右脚后退一小步,头微微抬起,向斜上方看,用力的将 飞机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女子,画了一道优 美的弧线,轻轻地站在了地上。

3、分析:

这两段话,你认为哪段写的好?为什么?、分析:(学生们都认为第二名同学写的好)

4、教师引导分析:得出“描写三原则”

师:同学们看这两段话,共同的东西是什么? 生:老师和纸飞机。师:能不能去掉其中一样?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这是描写的主要对象。

师总结: 师总结:描写是什么呢?我认为描写就是把你看到的东西,可能是一 个人、一件物品、一个场景,告诉没有看到的人。如果你要告诉别人什么,首先一定要告诉别人,那里有什么?(板 书:有什么)刚刚同学们已经告诉我们了,那里有什么?

生齐答:有老师和飞机。

师:光告诉我们有什么还不够,我们还想知道他们的特征、动作、细 节,也就是要告诉我们,他们怎么样?(板书:怎么样)那老师怎么样?飞机又怎么样?生:老师在射飞机,飞机在空中飞,又落在了地上。

师:如果只是这样,那上面两名同学都写出来了,为什么你们一致认 为第二名同学写的好呢? 咱们先讨论下,第二名同学写老师射飞机那部分,写的好在哪?生:用了一系列的动词,描写的特别细致。

师:非常好,我们以后在描写时,也要细致(板书:细致)但是,这样感觉还

是不够,同学看看下面这段话,和第二名同学 的对比下,差在哪? 例句: 例句: 老师右手拿一个纸飞机,高高向斜后方举起,身体向右倾斜 45 度角,右脚后退一小步,头微微抬起,向斜上方看,用力将飞机射了 出去。飞机嗖的一声飞了出去,轻轻落在了地上。

生:缺少修辞,前面都一样,但上面那名同学把飞机比成了翩翩起舞 的女子,“站”字又用了拟人,而这段话没有。

师总结:描写时,除了告诉别人“有什么”“怎么样”外,还要告诉 别人“像什么”(板书:像什么)运用一定的修辞,这样才能使你的,作文生动形象。“有什么”,使我们明白了描写的对象,“怎么样”使描写具体起 来,而“像什么”使描写变得更形象、生动,这三点就是描写三原则。

5、下面,同学们按照描写的三原则,检验一下自己刚刚的描写,再进行修改。进行修改。

6、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评。

7、美文共赏: 朱自清的《春》 分析:春天里“有什么”? 春天里“怎么样”? 春天的事物“像什么”?

8、现场训练:

训练一

①.出示病文:

昨天英语测试,我几次想拿出来看,由于老师看得紧,都没有成功,最后还是被老师看见了,我觉得很不好意思。

②.学生诊断后明确:不具体,缺少生动形象的描写。

③修改(限时3分钟)。教师提示:结合平时同学作弊的过程进行思考。

④.教师示范。

可怕的英语考试开始了,平时上英语课挺“潇洒”的我,一时毛了手脚,这时突然想起了救命稻草——英语课本。但此时,严肃的“老英”的两只眼正像激光似地在教室内扫射呢!我的心怦怦直跳。“唉,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一咬牙,慢慢地将英语课本从课桌里拖了出来。“某某,干什么?!”只听“老英”一声断喝,我羞得差点钻到老鼠洞里去。

训练二

介绍自己班的一位“形象大使”(100字左右:5分钟)《我们班的男生》

开头:我们班可是个人才济济的“风水宝地”,女生且不说,光是29名男生就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故事。

(一)我们班的第三位形象大使出场了:他,朱学虎也。今天数学老师查作业,他只好装模作样地在桌里桌外掏来掏去,谁都心知肚明,他根本没做作业。朱学虎最大的特征是,一张嘴,永远不觉得累,整天张着,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要插嘴,在学习上还爱钻牛角尖,每次钻进去就不出来了。他还很能吹,常常将小蜗牛吹得比飞机还大。

(二)“唔啊,好香!”一阵香水味扑鼻而来,定神一看,远处走来我们班的臭美大师——程小飞。他留着三七开分头,头上锃亮,就像狗刚舔过一样,平时他总爱“摇头晃脑”地展现出“安在旭”的风姿,如果周日到校,你会发现他的头发贼亮贼亮的,那是因为他喷的“亮发素”太多了。怎样,你说他臭美不臭美?

结尾:怎么样,我们班的男生不错吧?想认识他们吗?那么请来我们班一游,我们可随时恭候哟!

学生现场作文:

9、板书设计:

三式妙法巧绘大千世界

描写三原则:

1、有什么(对象)

2、怎么样(细致)

3、像什么(修辞)

10、教学反思:

篇2:如何让细节描写生动

1、让学生感受细节描写的好处。学习和仿用细节描写,并用于写作之中。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细节描写是文章中的花朵,要使花朵漂亮,就要进行细节描写。我们要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如果用我们的眼睛,再用我们爱心去感受生活,我们生活的花朵同样回更加灿烂。如下面这段文字(见多媒体),作者对花作了详尽的描写,花的质地、气味、色彩、纹路,花蕾开放的整个过程,让人如临其境,写得细腻生动。从技巧上讲,细节描写是记叙文写作的第一步,也是美化记叙文语言的重要方法。【多媒体显示】

“天边那一弯新月发出淡淡的清辉,静静地洒在阳台上。迷朦的月色下,那些白天里姹紫嫣红的花,青翠欲滴的叶,都显得暗淡多了。这时候,几朵刚开的昙花冰清玉洁,散发出缕缕清香,沁人心脾。啊!还有一朵正含苞欲放的蕾儿,会不会开呢?我端详了好一会儿,忽然间,花蕾动了一下„„终于,花蕾尖上不知不觉裂开了一个小孔,接着,小孔缓缓地张开,然后花瓣一片片地逐渐舒展开来。那一片片花瓣象是水晶雕成的,连一条条花脉都看得清清楚楚;花心洁白柔嫩,花边透出了一层鹅黄。”

二、怎样进行细节描写。

(一)选择最佳的“点”进行细节描写。

1、什么是选点。

选点的这个“点”应该是对中心有作用的“点”,只有“点”到位,才不至于跑题和偏题。比如以“母爱”为话题,我们选点可以是妈妈给自己加上一件外衣的动作点,可以是妈妈注视自己模样的状态点,可以是告诉自己如何做人的语言点等,其实,这个选点在某种意义上和选材相关,但不管选哪个点,都应该是表现“母爱”主题的。当然,不能正确选择“点”,我们将无法展开描述,当然也就面临着跑题和偏题的可能性了。因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而这个最能表现主题的“点”也正是我们在写作时需要特写和加以浓墨重彩着力渲染之处。那么,选择什么样的点进行细节描写才是最好的呢?

我认为在记叙类的文章中应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动作点”,因为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个行动都受到自己思想、性格的制约。对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进行成功的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选择事情发生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动作点去描写,辅以其他描写方法、其他角度,才能把语言的力量集中到一处,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文字的功底。如果把动作发生以前、发生过程中、结束以后的情况等等全都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文章就没有了重点,我们只能知道人物每一步所做的内容;而且容易形成流水账,篇幅冗长,笔墨均分,乏味而平淡。这是同学们在记叙事情的时候,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动作进行的过程中必有精彩的亮点,把握住这个亮点进行具体描写,不仅能突出事情的重点部分,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等等,还给读者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2、选点举例及点评。

【多媒体显示】

“加油!加油!”同学们拼命地为单杠上的小勇鼓劲,他就要做第12个引体向上了,这是目前我们班至今无人突破的记录。只见他的身子前后摆了摆,仿佛在积蓄力量,就在身子再一次向前悠的时候,他猛地大喊一声“嗨!”立刻,全身都绷得紧紧的,双臂用力向上拉,身子哆哆嗦嗦地慢慢向上移动。他双眼紧闭,汗水顺着通红的脸颊往下流。胳膊上的肌肉像正在充气的气球一样逐渐鼓了起来,小臂上的青筋也鼓起来,像一条条青色的蚯蚓。单杠也好像在努力绷劲,好把小勇拉上去。小勇坚持着,坚持着,在同学们的呐喊声中,他的头慢慢地靠近单杠,超过了单杠!“成功了!”同学们欢呼起来!

点评:作者没有把小勇如何做准备活动、如何攀上单杠、怎样做引体向上、怎样完成最后一个动作、如何下杠等等全描写下来,而是选择了做引体向上最艰苦的一个镜头,动作点选取得很好,读起来仿佛亲眼目睹了小勇的顽强和努力。作者观察得很认真,依次看到了小勇的动作——“摆”“悠”“拉”“移动”“绷”“靠近”“超过”单杠等等;听到了他的呐喊声“嗨!”;观察到了他的神态——眼睛“紧闭”着,脸通红,汗水流下来;注意到了他全身都“绷得紧紧的”,身子是“哆哆嗦嗦”“慢慢”地向上移动,肌肉“逐渐鼓了起来”,小臂上的青筋“也鼓起来”;通过这些细致的描写,作者把小勇完成最后一个引体向上的经过生动地呈现给读者。同时,作者还注意到了单杠的状态和周围的同学,以此衬托出小勇的努力。

3、怎样选点。

(1)选择对中心起作用的点。选点对其进行综合细描,并不是为细描而细描,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中心为指导,表达一定的情感。而这个中心就是文章的主题、主旨,是作者通过写人或记事、绘景或状物所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道理。不同的中心,选择的进行细描的点也应该是不同的。在选点时,首要的原则就是要选择那些对中心起作用的点,也就是最能表现中心的点。

【多媒体显示】

一个学生一次写了一篇比较成功的习作,选材是拔河,通过拔河要表现的中心是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他很聪明,没有从头到尾叙述拔河过程,而是选择了拔河时他感觉最艰难的一个点进行了细描,描写己方同学们弯曲的双腿、紧绷的肌肉、倔强的眼神、努力的姿态„„一时间真是把那坚持的执着和那不屈的精神再现了出来——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后来,写另一篇文章,他又把自己这段得了高分的文字照搬了上去。但是,却得了很低的分。为什呢?因为文章的中心变了。后一篇习作所记的事件仍然是拔河比赛,但文章的中心却是写班主任老师宽厚慈祥的微笑给了他莫大的鼓励和温暖,这样一来,将大量篇幅放在拔河细描上显然是不合中心,至少也是详略不当或偏离文章中心。也就是说,文章中心要表现老师的微笑的力量,选点细描的地方应该是老师的“微笑”,围绕着这宽厚、慈祥的微笑展开细节描写,将这微笑的魅力浓墨重彩地渲染出来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文章中心。

所以,在综合细描之前,一定要根据中心先选择好对中心起作用的点,不能单纯为描写而描写,否则就会有跑题的嫌疑了。

(2)选择真实具体的点。选好点后,其实也就是选好了写作的素材,通过综合细描一个“点”反映整个事件的“面”,如果不能确切到一个明确而又具体的“点”,就会流于“面”的叙述。通过点体现面,让读者窥一斑而知全面的效果就达不到了。所以,选择的点一定要具体。选点除了要求具体外,还要真实。所谓的真实,是指艺术上的真实,不一定就是真人真事但却一定要符合生活的、逻辑的真实。过度的夸张或有悖于逻辑的“点”是背离文章“写真事、抒真情、达真意”的基本要求的。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选择对中心起作用且有真实、具体、生动的点,是进行综合细描的基础,没有这个点,细描就没有了依附的根基。选择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点,并对其进行细描的话,实际上就能紧紧围绕中心展开行文,表现中心的地方展开细描实际上就是详写;而其他地方不展开就是略写。这样文章的详略问题也就解决了。

那么,选好点后,怎么把这个点细细展开并且使其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表现力呢?这就关系到综合细描的角度问题。

(二)围绕选择的“点”展开细节描写。

一个点本来就一闪而过,如果不加以具体描写的话,三言两语就没有什么可写的了。怎样才能围绕选择的“点”展开细节描写呢?

1、选择角度

角度是细节描写的关键,下面以动作细描为例,选好事情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动作点之后,就要进行多角度观察,对这个动作点进行充分而细致的描写。要正面观察人物的动作,注意他的表情、语言,体会其心理,也要观察周围人物的反应。通过多角度的观察和描写,才能把这个动作点写得生动。

【多媒体显示】

角度A——动作本身,即动作发出者及其行为;

角度B——动作对象,即动作承受者及其行为;

角度C——动作环境,即动作发生时周围的环境,包括客观环境及其周围人物的反应;

角度D——动作心理,即动作发生时的心理活动。

这四类角度,既包括人物描写又包括环境描写,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既有动作描写,又有外貌、语言、心理的描写。

【多媒体显示】

老师走进教室以后,眉头一皱,仿佛一片乌云浮上脸庞(A)。正在抄作业的同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作业本收进了课桌;原来聊天的同学,立刻拿起了课本(C)。我赶紧摁手机,手却像得了帕金森病一样抖得厉害(B)。老师以威严的目光扫视了教室一圈,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A)。我提到嗓子眼的心总算放了下来(D)。

这个片段虽小,从角度来看却很全面。需要注意的是,角度A和B的划分是相对的,将老师定为A的话,那么“我”就成了B,若将“我”定为“A”,那么,老师就成了“B”。这要由文章的中心和主要人物决定,主要人物是谁,那谁就是动作的发出者——A。

2、组合角度

选择了角度,并不一定细节描写就精彩,还要注意角度的搭配与组合 【多媒体显示】

室内,我痛苦地坐在书桌前,被作业折磨得焦头烂额。苍白的书页上,蝌蚪般密密麻麻的文字,使我的眼睛酸胀。“滴滴嗒嗒”的钟声搅得我心乱如麻。手中的笔似乎有千斤之重,就是费九牛二虎之力也写不了几个字。堆成小山的书本魔爪一般把我压在下面,动弹不得。我扭了扭僵硬的脖子,望向窗外,空旷的路上寂寥无人,唯有狂风暴雪在肆虐,整个世界一片惨白,我心中不由地倍感悲凉,抱怨之词一古脑儿地从嘴中倾泻而出。

组合分析:ACCCACD。这个片段,选择A、C、D三类角度,其中角度A类,展开两处;角度D类一处;而角度C类,展开四处。角度组合灵活,展开充分、搭配合理、转换自如,且详略突出,重点描写了写作时的令人烦乱、焦躁的环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我”被作业折磨得焦头烂额的情景以及当时压抑甚而悲凉的心情。

(三)写好细节细描的三个要求

写好细节细描,不仅要选好表现中心的动作点,做到角度的灵活搭配和自由组合,还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多用修辞。修辞是美化语言的重要途径,而且不同的修辞会带来不同的表达效果,使我们的文章文采斐然,产生丰富多姿的艺术魅力。常用修辞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借代等10种,初中至少掌握前6种。

2.多用四字短语、成语、格言、警句、名人名言。

3.讲究词类活用。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妈妈转身的一刹那,我仿佛听到了妈妈眼泪落在地上摔碎的声音”等词汇的运用。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文字,点亮我们的整篇文章。【多媒体显示】

怯意,甚至有一点想回避的感觉。我必须接住这个球,因为我怕,我怕听见对手刺耳的嘲笑,怕看见对手讥讽的目光,但我更怕队友们悲伤的长叹和失望的目光。“我一定要接住它!”一团信念之火在我体内燃起。我深吸了一口气,弓着腰,目光聚焦在黑白相间的足球上。只见王子博文高抬大腿,“砰——”球像一颗流星,更像一个狞笑着的恶魔,冲着球门飞来。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足球,朝着球来的方向腾空跃起,双手伸向足球,就像老鹰伸出利爪,去抓捕猎物。“嘭!”球恶狠狠地撞进我的手里,我牢牢地抱住了它。在这一瞬间,我听见队友们热烈的欢呼声。

三、浅滩习泳,感悟技法 1.范例展示:

环境描写: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紧张的状态下,人会焦虑、烦躁等等,因而对声音、光线会产生与平时不同的感受。把这些经过眼睛选择过的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就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如:

【多媒体显示】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语言行动描写:语言行动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行动向外界传达。人在紧张的状态下他(她)的语言行动就会扭曲,就会与平时不同。写作时只要抓住这些不同,就能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紧张内心世界。如: 【多媒体显示】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内心独白描写: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讲不同的话,这不同的话就能反映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把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详尽地描写下来就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例如要描写上文中那位同学的紧张心理就可以这样写:

【多媒体显示】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注意在内心独白之前应加上“想”、“心说”等提示语。

幻觉描写法: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多媒体显示】

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走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2.指点迷津,方法分类: 【多媒体显示】

A、营造环境(正衬、反衬)渲染人物的处境 B、运用联想(相似、修辞)活化人物的性情 C、化虚为实(心理、幻觉)张显人物的心境 D、借助想象(动作、语言)揭示人物的体验

四、才艺比拼,学以致用 1.学生自主操练:

请运用今天学的知识,为下面一段话进行细节描写,看看谁更胜一筹: 【多媒体显示】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是一个同学的一段作文,写的是他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那么如何进行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呢?我们可以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对“紧张”这一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2、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600字的文章,要求要进行细节描写。①我的同桌

②难忘的语文老师

篇3:让学生学会细节描写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细节虽说是“细枝末节”, 但也决不简单地等同于一句话、一个动作, 或者一个神态。细节描写应当是最典型的最精炼的最有表现力的细部刻画。作家李凖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 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 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而优秀的文学作品, 正是因某一独特且极具个性的细节描写而令读者们过目不忘。

例如《三国演义》中就有对曹操的“三笑一哭”的细节描写。赤壁一战, 曹操大败, 奔逃途中“三笑一哭”前呼后应, 相映成趣。第一笑, 曹败心犹不服, 可见其刚愎自用的性格特点, 从而引出赵子龙。第二笑、第三笑是他的自我解嘲, 则体现了他的无奈和绝望。当曹仁置酒与曹操压惊时, 他捶胸大哭:“哀哉, 奉孝!痛哉, 奉孝!惜哉, 奉孝!”他连连遭败, 最后真情痛哭, 这一哭也暗含了曹操的别有用心, 他借机掩饰自己的过错, 羞辱众谋士的无能。“三笑一哭”的细节描写, 相当典型地表现了曹操奸诈、狡猾和自负的性格特点

再如钱钟书先生先生在《围城》中形容李梅亭的大白眼睛时写道:“两只大白眼睛像剥掉壳的煮熟的鸡蛋”。形容胖女人的手指时写道:“她手上生的五根香肠, 灵敏得很”, 这两个细节, 粗粗看去, 很容易被读者们忽略, 但仔细斟酌, 很有味道, 前者塑造了自私、势利、庸俗的小人形象, 后者使人读出了胖女人手指的脏和油腻。

可见, 细节描写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 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和盘托出, 让读者欣赏。细节描写不仅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具有独特的魅力, 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同样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巴尔扎克在《欧也妮·葛朗台》中写葛朗台死前, 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 “他却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 这一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这个细枝末节就活化出了这个守财奴贪婪成性、至死不变的丑恶形象。前苏联作家左琴柯有个短篇《带花的女人》, 作品写一个工程师, 平时似乎对妻子很好, 妻子淹死了, 他显得很悲伤, 当人们告诉他河边有一具女尸可能是他妻子时, 他去了, 却用鞋尖把女尸的脸转过来……左琴柯自己就评述说, 就是“鞋尖”这个细节, 构成了整篇小说, “鞋尖”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完成了对这个典型人物的塑造。

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可谓神妙必备, 点石成金, 如果我们能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平时写作之中, 定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然而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经常发现, 同样是写人的记叙文, 有的妙笔生花, 尽得风流, 有得枯燥乏味, 死气沉沉, 为什么呢?我们来比较一下下面两段文字: (A) 刚住校时, 我很想家, 就打电话回家, 接电话的是母亲, 我说妈妈, 我想你, 妈妈说也想我。 (B) 刚住校时, 我是多么的不适应,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 陌生的同学, 陌生的老师, 陌生的学习环境, 连自来水管里流出来的水都是陌生的, 晚上醒来, 想起妈妈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奶奶的唠叨、爷爷的叮咛, 泪水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从这两段文字中, 我们可以看出 (A) 段文字只见概述, 不见描写, 更不见细节, 语言枯燥, 人物形象模糊, 感情平淡, 让读者觉得味同嚼蜡。而修改后的 (B) 段文字增添了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 我的思家之情表现得真切了, 排比修辞使语势强烈多了。

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 细节描写一定要发掘感动点, 这样才能把人物的精神面貌集中传神地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进行细致的观察, 精心锤炼词语, 巧妙运用修辞, 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 写景则如临其境, 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们的作文更具体、生动。其实, 只要我们平时多加体会, 多做练习, 细节描写是容易掌握的。

某学生的《温馨》一文中, 写父亲尾随保护女儿被发现时, 女儿在幽僻狭长的小巷里猛回头, 闪躲不及的父亲“露出两排黄牙憨笑着”这个极具个性化的细节非常形象地表现了父亲的形象。

由此可见, 一个个传神的细节, 犹如人身上的细胞, 没有它, 人就失去了生命, 文章少了细节, 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 细节描写是让人物鲜活起来的金钥匙。

篇4:关注细节 生动描写

可爱的泥鳅

星期天,爸爸给我捉了几条小泥鳅,让我饲养。爸爸说是为了培养我对小动物的爱心,还为了让我写好观察日记。我可不管爸爸出于什么目的,反正我对养泥鳅很感兴趣。

这些小泥鳅的身子两侧长着像鱼一样的鳍(qí)。它们喜欢自由自在地游泳,小嘴一张一合,十分有趣。

我一点儿一点儿地喂食。它们不像别的动物那样抢着吃,而是远远地观察,直到没什么动静了,才游过来品尝美食。

怎么样?我家的泥鳅可爱吧?

【问诊就医】

这篇习作,层次是清楚的,结构也是完整的。为了表达“可爱”这一中心,作者写了小泥鳅的来历、饲养目的、观察所得以及自己的感受。然而小作者这样写小泥鳅,读者读了不但感觉不到小泥鳅可爱,反而觉得挺沉闷的。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你看,王老师和同学们正在议论呢——

泡泡:这篇习作一开头就介绍小泥鳅的来历、养泥鳅的目的,为后文仔细观察泥鳅做好了铺垫,很不错哟!

王老师:看得出来,小作者对小泥鳅很感兴趣,开头不错。不过读罢,总让人觉得小泥鳅可爱的特点不突出。

张敏:那怎么修改呢?

王老师:修改的入手处在于:关注细节,生动描写。虽然文中写了小泥鳅的外形特征,但只写了鳍和嘴,而小泥鳅颜色、表皮质感,用手摸小泥鳅的身子有什么感觉,都应该写一写。

张敏:我知道——小泥鳅的身上覆盖着土黄色的斑纹,用手摸上去非常滑溜。它小小的眼睛像两颗黑色的芝麻粒。我用手去抓它,感觉滑溜溜的。

王老师:嗯。那“滑溜”到什么程度?

张敏:我一抓它,它就迅速地从我的手指间滑溜出去了,我感觉手指上还留下一些滑滑的黏液。

王老师:还有,喂食的时候,小泥鳅是怎样游动的,怎样吃食的,怎样嬉戏的……

泡泡:我明白了,我们要关注细节,生动描写,突出小泥鳅的可爱。

王老师:对,细节要细致入微,描写要生动有趣。要让读者读了细节能产生如见其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

张敏:“关注细节,生动描写”,我马上修改!

星期天,爸爸带我到东水塘玩耍。他下水给我捉了几条小泥鳅,装在塑料袋中带回家,让我饲养;还说是为了培养我对小动物的爱心,是为了让我写好观察日记。我可不管爸爸出于什么目的,反正我对养那几条小泥鳅很感兴趣。

回到家,爸爸给我找来一个鱼缸,盛上水。我把小泥鳅从狭小的塑料袋里一下子倒到鱼缸里。这些小家伙高兴坏了,在鱼缸里快乐地游来游去。我好奇地观察起来,小泥鳅的身上覆盖着土黄色的斑纹,身子两侧长着像鱼一样的鳍,不停地摆动着。眼睛小小的,像两颗黑色的芝麻粒,一眨也不眨。它们在鱼缸里自由自在地游动,圆嘴一张一合的,不时会吐出一串串小泡泡,十分有趣。

爸爸不在跟前,我偷偷把手伸进鱼缸,用手抓小泥鳅,可它身上非常滑溜,刚抓住,它便从我的手指间迅速滑了出去。我感觉手指上留有一些滑滑的黏液。哎——你看,它们聚到一起啦!又分开了,一条从另一条的上面游过去……

我给它们喂食时,只能一点儿一点儿地投,因为它们不像别的动物那样抢着吃,而是先远远地观察,直到确定没什么危险了,才一摇一摆地游过来。哈哈——真是胆小鬼!它们游到食物跟前,短暂停一下,然后才慢慢靠近食物。食物在泥鳅面前不停浮动着,泥鳅突然张开嘴巴,迅速把食物吞了下去,然后快乐地摆动身子转身游走。

怎么样?我家的这群小泥鳅可爱吧?

【跟踪复查】

修改后的习作,注意抓细节,生动描写了小泥鳅的外形、游动、吃食等。更重要的是,小作者通过给小泥鳅喂食,写出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如果能在抓住小泥鳅主要特征的同时,再从它们的一举一动中注意体会和想象它们的喜怒哀乐,写出来的小泥鳅会更活泼、更可爱的。

篇5:让人物描写生动起来(教案)

磐石四中 卢丽敏

一、导入

同学们,首先看两段文字,那一段写得生动,为什么? 文段

(一)文字比较概括,但不具体;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比较准确,但不十分形象。

文段

(二)比文段

(一)要细致、形象、从而生动。同学们的评价很准确。两段文字描述的对象完全相同,但是使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给我们的感受就完全不同。因为第一段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而第二段用了生动的描写。

教师同时出示两幅图(一棵光秃秃的没有生命感的枯树;一棵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大树)

其实,我们写的文章就如这两棵树。如果只运用记叙,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只是一个大体的轮廓,像一棵不形象、不生动的枯树;如果运用生动的描写,就完全可以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有文采。

由此可见,描写在写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写作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生动的描写。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只对人物描写做一些探讨。

二、说一说

首先,请同学们观看语段并总结人物描写的方法 出示图片猜人物,让同学说出猜测的根据并讲解第一种方法-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包括几个方面。

外貌描写包括人物的衣着描写、人物的相貌描写。

1.描写人物的衣着可以让人直观的得到所描写人物的身份以及他的生活状况和生活习惯。2人物的相貌描写不仅能起到以上作用,主要的还是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的,精神状态等等信息。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来写,外貌描写要客观真实。其次,根据语段讲解动作描写

妙招一:动词+修饰语的方法

妙招二:再复杂、连贯的动作,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在观察和描写时,如果把动作分解成若干步骤,一步一步仔细观察,并选择恰当的动词一步一步地描写,就不难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动作拆分法,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大动作分成几个连贯的小动作,用慢镜头的方式一一描绘出来。我们都知道,在传统的武打动作或电视的慢镜头中,往往把一种行为分解成若干个部分,或者是把一个大动作细化为几个小动作,然后分别对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小动作按一定层次具体展示或描写,使整个动作行为栩栩如生。

运用这种动作拆分的方法,“敲门”这个简单的动作可以分解为如下几个小动作:①走到门前②停下③举起(右)手④弯曲手指⑤敲门。准确地描述出这几个连续动作,组成流畅的句子,就能具体地写出人物“敲门”的经过了。妙招三:准确运用词语

最后根据语段讲解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有两种情况,一是个人的语言,一是对话。很多学生作文中的语言描写不管哪种都有毛病。请看下面两例:不看其他毛病,单就对话的语言描写的作用而言,这两例语言描写有学生作文中通常犯的几个毛病:一是没有选择说话的内容,使描写的对话没有表现力,既看不出说话人的心情、态度,又看不出说话人的思想性格特点;二是对话与情节无关;三是提示语过密,给人罗嗦之感。这些毛病,学段越低越明显。

人物语言的描写与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等的描写结合起来,这样写出来的人物才会性格饱满、鲜明、充分、深刻,人物语言的意图才会更明显。

语言描写中提示语言的多少,有无,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来确定。不需要时,就不要,这样反而使人物语言有了话剧语言的精彩紧凑,有了相声语言的悬念魅力。语言描写要紧紧围绕人物的心理动态写,围绕个性写,贴近人物身份、文化背景等,充分表现人物典型性格。在描写的同时,也可结合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进行综合描写,以收到细致生动的效果。

二、医一医

既然描写在我们的作文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如果能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岂不是可以成为作文高手?

请大家回忆刚才我们的分析,归纳一下人物描写的技巧,我们要从哪些方面着力对人物进行刻画呢?

投影:抓住特征 用词准确 突出细节 善用修辞

三、改一改

那我们在写作中运用的情况如何呢?这里有一位学生的习作,写的是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老师办公室的情景。请大家来运用人物描写的技巧修改下面两段文字。

四、练一练

看来同学们已学会了运用人物描写的技巧,我们再来尝试着练习一下。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动的人物描写。电影的内容是可以重复播放的,而我们每天面对的生活则是瞬息万变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细致的观察,用敏锐的洞察力去捕捉生活中每一个瞬间的美,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去描绘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布置作业:请同学们用心捕捉家庭生活中某一个精彩瞬间,运用人物描写的技巧,再现这一精彩瞬间,不少于80个字。

教学反思

《作文课——描写让文章活起来》一课,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训练学生的观察和概括能力,通过学习与探究,思辩与训练,让学生基本学会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人物的鲜明特征。

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前面的铺垫工作还是做得比较好的。通过对一些语段内容的概括,让学生懂得生动的描写体现在用词的准确,突出的细节描写和运用恰当的修辞上。同时补充人物描写生动的有关片段,加深学生的印象。接着拿出两段学生习作,来评一评优缺点。最后进行课堂练笔,巩固所学知识。

篇6:如何让拼音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帮助儿童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但汉语拼音本身只是一些符号,没有特殊的意义,学起来枯燥乏味,怎样才能使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有效识记呢?

一、歌曲、儿歌串连,激发学习兴趣

有兴趣才有动力,有兴趣才有潜力,有兴趣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在入学时就让学生建立拼音字母的感性认识,在入学常规训练中,就教给《拼音字母用处大》的歌曲,并配合舞蹈动作,诱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单韵母时,教师可以先自己把一些简单的歌诀教给学生说一说,记一记: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张大嘴巴a a a,大公鸡起得早,清晨唱歌o o o,大白鹅水中游,清清倒影e e e等等,慢慢地让学生试着自己看图创编简单的儿歌,经过启发、观察,孩子们的思维一经打开,往往有许多精彩的歌诀不经意就产生了:“乌鸦做窝u u u,小鱼吹泡泡ü ü ü,伞柄朝上f f f,伞柄朝下t t t。像个6字b b b,6字反写d d d,像个9字q q q,9字反写p p p。9字加勾g g g 一把椅子hhh等等。又如:为巩固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把这样一首儿歌教给学生,帮助他们记忆理解:“i u ü,齐步走,大Y,大W来带头,大Y带小i,大W带小u,小ü眼泪擦干净,跟着大Y一起走。”这样一首儿歌既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整体认读音节不分离做为一个整体来读,学生易于接受,也记得快。优美的歌曲和琅琅上口的儿歌,配合动作表演,大大

调动了儿童学习拼音字母的兴趣,使儿童的大脑皮层始终保持兴奋状态,在愉悦的环境中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二、启发质疑,培养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主动,愉快的获取知识的状态,培养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汉语拼音第六课《jqx》中着部分学习内容,以往教学时,都是由教师告诉学生 jqx 与ü 相拼的省写规则。这次学习,教师调整了教学思路,首先板书了这部分内容,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没过多久,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有的学生说:ju,qu,xu中韵母ü上的两点怎么没有了?有的说:“本来韵母是ü,只是书写时省写了两点。这是因为,再普通话里,jqx不能和 ū相拼,所以和ü 相拼时,ü上的两点可以省去。你能编个儿歌记住这个规则吗?顿时,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纷纷发言:小 小ü有礼貌,见了 jqx 就脱帽。小ü 碰见jqx, 去掉两点还念 ü。。。此时,连教师也不得不佩服学生思维的活跃。可见,为学生创设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三、联系生活实际,巩固拼音

篇7:如何让语文课堂生动活泼论文

长期以来,人们把对语文的学习戏称为“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课堂时间没少花,收效却不大。如何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得有所用,知识和能力双丰收?这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思考的问题。面对教育改革,让我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教与学必须与时俱进,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把音乐、美术引进课堂,让语文课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下面就我个人实际教学谈谈我的语文教学观――五个“重视”。

一、重视读。

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分不同角色,以打擂台的.形式,看哪个组语气把握得好、人物性格突出、人物形象具体、动作语言到位。从课堂反应来看,大家积极性很高,兴趣也甚浓,精彩的“表演”还赢得了阵阵掌声,达到了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创新的教学理念。

二、重视画。

如我们品读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使至塞上》,称它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让学生理解深刻,感悟诗情画意,就让学生把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描绘出来,真正实现了在“画”中学、在乐中学。

三、重视做。

语文课不像理化课那样操作性强,但动手做也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动手做模型,既可以抓住书中问题的关键,也可以通过动手做来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挑战精神。如教学《中国石拱桥》一文时,我鼓励学生用筷子和橡皮筋来做桥的模型,教室变成展厅,气氛异常活跃。有的模型虽坚固,但美观不足;有的外观不错,又不够坚固;有的模型用料特多,光橡皮筋就用了十扎,可谓奢侈。最后经大家打分,我班刘江同学的模型获优秀奖,也被命名为“未来桥梁专家”。这个方法不仅让学生理解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征,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重视演。

如我在教学《羚羊木雕》一文时,指导学生演出了课本剧――谁之过。讲台变舞台,学生变演员,课堂上学生精彩的表演,并配上音乐,课堂气氛积极热烈。大家明白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父女之间、人与人之间友谊的重要,批评了家长重金钱轻友谊的错误作风,既很好地挖掘了主题又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深刻的认识,达到了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五、重视练。

如我在教学《斑羚飞渡》一课时,就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了如下作业:1.镰刀头羊组织了这次成功的飞渡,对羚羊们说了三次羊语,试把它译成汉语。2.野生动物我们要加以保护,请你设计三条广告语,呼吁全社会来关爱、保护野生动物。这些练习的设计,学生兴趣很高,精心完成,有效地巩固了课本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8:如何让生物课“生动”起来

生物学科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生物知识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意义深远。与初中阶段的生物课相比,高中生物具有难度高、较抽象等特点,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生物的时候会明显感到比初中的时候要吃力。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甚至最后放弃学习。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采取哪些办法让学生在学习生物时不至于觉得那么枯燥乏味呢?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生理和心理都在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往往具有思维活跃、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方法的选择,把课上得死气沉沉,是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的。那么我们究竟要通过哪些方法使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呢?

一、上好第一节生物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生物科学和我们》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课,由于这部分内容没有什么重要的知识点,很多教师把它一笔带过,这种做法其实是非常不科学的。《生物科学和我们》是高中生物学习的理论变得有趣生动,我认为这对中学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是一种尝试和突破。

4.对教材中现有实验的改进

如天津市扶轮中学的梁天真老师的《铝在氧气中的燃烧》。高中化学第二册原有实验中“把薄铝箔卷成筒状,内部裹一纸片,点燃纸片立即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这样做有时纸片引燃不了薄铝箔。为了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梁老师改进如下:先将滤纸剪成条状后用水浸湿,然后在滤纸上沾满铝粉,再把粘好铝粉的滤纸在阳光下晾干,引燃粘好铝粉的滤纸,立即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滤纸上的铝粉剧烈燃烧,火星飞溅,发出耀眼的白光。再如天津市静海一中的张希彬、李东平老师的《用滤纸做半透膜渗析实验》,他们首先对半透膜本身加以改进,将胶水均匀涂布在玻璃片上,晾干揭下即可。其次对实验装置与程序加以改进,在半透膜两面各放一张滤纸,在一张滤纸上滴加淀粉溶液,在另一张滤纸上滴加碘水,然后用玻璃片夹住,一分钟后将两张滤纸揭开,可以看到:滴加淀粉的滤纸变蓝色,另一张不变色,证明:半透膜准许小分子(碘分子)通过,而拒绝高分子(淀粉分子)通过。再如上海市闵行中学张顺鏕老师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由于原实验反应剧烈,苍白色火焰不便于观察,张老师用一个针管抽取一管氯气,在氢气燃烧的火焰内缓缓推出注射器中的氯气,这样可明显地长时间观察到火焰的苍白色。还有重庆市巴蜀中学钱胜老师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改进》,原来实验是用木炭粉,实验现象有时不太明显,钱老师把木炭粉改成了激光打印机用的墨粉(粉末极细,价格便宜),实验现象变得非常明显。另外,北京市密云县教研中心任连俊老师的《氯水见光分解实验改进》,就是为了克服教材上的氯水见光分解实验用时很长,一节课的时间根本无法看到明显现象的缺点,而自制了一个强光光源,把盛装氯水的平底烧瓶放到该光源上,反应变得非常迅速,几分钟即可完成此试验,并且实验现序幕,如果充分利用它,将会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影响。教材之所以设置《生物科学和我们》,就是希望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来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因此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注意内容的趣味性。教师可以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像是近年来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问题,我国几乎每年都会出现的旱涝灾害,以及“非典”、禽流感等疾病的肆虐,等等。教师通过这些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会使得学生觉得生物知识其实是离现实生活很近的,从而激起他们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将会使学生很快对这门课失去兴趣,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必要的选择,它对于课堂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巧用比喻,增加直观性。

高中生物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抽象性,因为很多生物现象是无法用眼睛观察到的,这时候就需要学生发挥一定的抽象思维,很多学生对于这种转变无法很快适应,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巧用一些比喻的方式来增加生物现象的直观性。例如教师在讲到蛋白质分子时,由于肉眼看不到,就可以找一些大家都很熟悉的在现实生活中常见到的东西来比喻,如把蛋象明显,分解后的氧气检验科学合理。还有辽宁省调兵山市第三中学的张艳萍、王崇庆老师的《石蜡蒸汽点燃改进》,教材中采用的是直接点火的方式,由于白烟(石蜡蒸汽与固体的混合态)容易散失,因此,点火时要求火柴离烛芯很近才能成功,这样学生会认为是烛芯被点燃,说服力不强,针对这一问题,张、王老师设计了一个螺旋铜丝圈,当蜡烛熄灭后,马上在其上方罩上这个螺旋铜丝圈,白烟顺着该圈上升,这时在圈的上方点燃白烟,现象明显,说服力很强。

5.改进、创新最基本的实验仪器

如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的王兴中、王伟老师的《复式试管夹》,就是为了克服现有的试管夹一个只能夹一个试管的不足而发明的,他们发明制作的复式试管夹既能夹一个试管,同时又能夹两个或三个粗细一样或粗细不等的试管,这就为中学化学某些对比实验的演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6.课本实验的延伸

如天津市杨村第二中学的任培文、杨士祥老师的《氢气验纯后试管中余焰的检验》。氢气验纯后试管内应有余焰,但是试管内的余焰却很难观察到,任、杨老师为了让学生确信试管中有余焰,设计了如下操作:验纯后立即把试管口朝上、微倾斜浸没在水槽中,水进入试管,氢气被排出,在试管口则可以看到剩余氢气继续燃烧的火焰,现象特别明显,该实验赢得了在场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以上这些作品都是比较成功的,有意义的,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和创新是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对其他教师以后的实验改进、实验创新也是有一定启示的。

教师实验探究、实验改进、实验创新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不过,中学化学实验改进、实验创新不能只是教师的事,教师要把它变成学生的事,要通过积极引导,有计划地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怎样培养初中生生物学习兴趣

韩昕蕾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初中部,江苏扬州

摘要:兴趣的培养应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在此谈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生物教学学习兴趣学生主体作用激励作用

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如果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就能维持良好的情绪,而积极的情绪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体内器官协调一致,有助于充分发挥机体潜在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兴趣的培养应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从教材的编排、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学习成果的评价三个方面优化生物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深度挖掘教材,培养学习兴趣

(一)引入著名科学家的典型事例,培养学习兴趣。

如讲到“近亲结婚的危害”时,向学生讲述“达尔文的悲剧”、“莫名其妙的痴呆”两个小故事:1839年达尔文与他的表妹爱玛结婚,他们6个孩子中竟有3人夭亡,其余3人终生不育。这件事情让达尔文百思不得其解。直至到了晚年,在研究植物白质分子比喻成花生米,这样就可使得学生对于蛋白质分子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从而有利于接下来的学习。

2.利用口诀帮助记忆。

在生物课中,有很多基础性的知识都是需要学生记忆下来的,如果不讲求任何的技巧性,只是强行记忆,学生会感到非常的困难,即使花了很多的时间记下来,过不了多久也会忘记,这就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教师如果能够编一些“顺口溜”、口诀之类的东西帮助学生记忆,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到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时可以把它编成一个句子“携一两本淡色书来”;在讲到有丝分裂时期特点时,可以把这些特点记成“间期复制、前期三体、中期排队、后期分家”。通过这种方式来记忆,学生会感到轻松有趣,还能达到理想的记忆效果。

3.让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科幻电影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的一种电影类型。科幻电影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里面有着很多天马行空的科学幻想,虽然这些幻想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还无法实现,但是很多事实表明,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科幻电影中的幻想已经在现实生活中变为现实了。我们在上生物科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依据一定的生物知识,大胆想象,这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开展教学实验,丰富课堂内容。

实验法是在很多理科学科的学习中常用到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多动手、多做实验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科学研究表明,多动手对于人们智力的发育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如果能够多开展一些生物实验,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

5.恰当地运用一些高科技教学仪器。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教学方面当然也不例外。现如今,很多学校都有一部分的科学教学仪器,如多媒体、投影仪、显微投影机等都在教学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应用这些教学仪器,能

的进化过程时发现,异花授粉的个体比自花授粉的个体结出的果实又大又多,而自花授粉的个体非常容易被大自然淘汰,达尔文才恍然大悟:大自然讨厌近亲结婚。美国著名遗传学家摩尔根与表妹玛丽结婚后,他们的女儿都患有“莫名其妙的痴呆”,并过早地离开了人间。他们唯一的男孩也有明显的智力残疾。后来他发现:“没有血缘亲属关系的民族之间的婚姻,才能制造出体质上和智力上都更为强健的人种。”学生听后,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个个若有所思,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重要意义。

(二)联系社会热点,培养学习兴趣。

热点问题最富吸引力,选择热点问题,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例如2003年非典流行、2009年甲流肆虐都为我们讲解“传染病的预防”提供了鲜活的资料。这样既可活化课堂教学,又可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结合最新生物科学成就,培养学习兴趣。

人类天性对新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如讲到“计划免疫”时,先“调查学生出生后的预防接种情况”,接着介绍“今后疫苗怎么用”———目前的疫苗制品绝大多数是针剂,儿童在接使教学工作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教学时能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借助于这些教学仪器,教师可以把很多枯燥的知识转化成生动活泼、有声有色的画面,使得这些抽象知识更具直观性。同时多媒体的应用还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节省时间和空间,使得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的视野无限扩大。高科技教学仪器的种种优势对于现如今的生物教学都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条件,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6.理论联系实际。

同其它的学科知识一样,生物学科最终的目的也是应用于实际,例如仿生科技就是生物学实际应用的实例。如果教师在教授生物知识的时候能够联系实际,不仅会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的实用性,而且能为生物知识的实际应用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7.适当的开展课外活动。

生物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大自然中的各种生命,学生被关在教室里学习生物是无法领略到生物知识的精髓的。教师要努力创造各种课外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去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这种身临其境的教育方式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可让学生在感受自然的神奇的同时,接受和掌握生物知识。

三、用语言的“艺术”感染学生。

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运用口头语言的“艺术”,在上课时采用一些幽默风趣、富于哲理的语言,即使所学的内容很枯燥,在这种幽默风趣的语言感染下,学生也会感受到轻松快乐。

上一篇:勤政廉政树公仆演讲稿下一篇:优点与缺点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