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细节描写

2024-06-18

教会学生细节描写(精选七篇)

教会学生细节描写 篇1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细节虽说是“细枝末节”, 但也决不简单地等同于一句话、一个动作, 或者一个神态。细节描写应当是最典型的最精炼的最有表现力的细部刻画。作家李凖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 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 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而优秀的文学作品, 正是因某一独特且极具个性的细节描写而令读者们过目不忘。

例如《三国演义》中就有对曹操的“三笑一哭”的细节描写。赤壁一战, 曹操大败, 奔逃途中“三笑一哭”前呼后应, 相映成趣。第一笑, 曹败心犹不服, 可见其刚愎自用的性格特点, 从而引出赵子龙。第二笑、第三笑是他的自我解嘲, 则体现了他的无奈和绝望。当曹仁置酒与曹操压惊时, 他捶胸大哭:“哀哉, 奉孝!痛哉, 奉孝!惜哉, 奉孝!”他连连遭败, 最后真情痛哭, 这一哭也暗含了曹操的别有用心, 他借机掩饰自己的过错, 羞辱众谋士的无能。“三笑一哭”的细节描写, 相当典型地表现了曹操奸诈、狡猾和自负的性格特点

再如钱钟书先生先生在《围城》中形容李梅亭的大白眼睛时写道:“两只大白眼睛像剥掉壳的煮熟的鸡蛋”。形容胖女人的手指时写道:“她手上生的五根香肠, 灵敏得很”, 这两个细节, 粗粗看去, 很容易被读者们忽略, 但仔细斟酌, 很有味道, 前者塑造了自私、势利、庸俗的小人形象, 后者使人读出了胖女人手指的脏和油腻。

可见, 细节描写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 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和盘托出, 让读者欣赏。细节描写不仅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具有独特的魅力, 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同样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巴尔扎克在《欧也妮·葛朗台》中写葛朗台死前, 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 “他却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 这一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这个细枝末节就活化出了这个守财奴贪婪成性、至死不变的丑恶形象。前苏联作家左琴柯有个短篇《带花的女人》, 作品写一个工程师, 平时似乎对妻子很好, 妻子淹死了, 他显得很悲伤, 当人们告诉他河边有一具女尸可能是他妻子时, 他去了, 却用鞋尖把女尸的脸转过来……左琴柯自己就评述说, 就是“鞋尖”这个细节, 构成了整篇小说, “鞋尖”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完成了对这个典型人物的塑造。

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可谓神妙必备, 点石成金, 如果我们能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平时写作之中, 定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然而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经常发现, 同样是写人的记叙文, 有的妙笔生花, 尽得风流, 有得枯燥乏味, 死气沉沉, 为什么呢?我们来比较一下下面两段文字: (A) 刚住校时, 我很想家, 就打电话回家, 接电话的是母亲, 我说妈妈, 我想你, 妈妈说也想我。 (B) 刚住校时, 我是多么的不适应,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 陌生的同学, 陌生的老师, 陌生的学习环境, 连自来水管里流出来的水都是陌生的, 晚上醒来, 想起妈妈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奶奶的唠叨、爷爷的叮咛, 泪水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从这两段文字中, 我们可以看出 (A) 段文字只见概述, 不见描写, 更不见细节, 语言枯燥, 人物形象模糊, 感情平淡, 让读者觉得味同嚼蜡。而修改后的 (B) 段文字增添了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 我的思家之情表现得真切了, 排比修辞使语势强烈多了。

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 细节描写一定要发掘感动点, 这样才能把人物的精神面貌集中传神地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进行细致的观察, 精心锤炼词语, 巧妙运用修辞, 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 写景则如临其境, 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们的作文更具体、生动。其实, 只要我们平时多加体会, 多做练习, 细节描写是容易掌握的。

某学生的《温馨》一文中, 写父亲尾随保护女儿被发现时, 女儿在幽僻狭长的小巷里猛回头, 闪躲不及的父亲“露出两排黄牙憨笑着”这个极具个性化的细节非常形象地表现了父亲的形象。

由此可见, 一个个传神的细节, 犹如人身上的细胞, 没有它, 人就失去了生命, 文章少了细节, 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 细节描写是让人物鲜活起来的金钥匙。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 篇2

铜山区三堡镇中心中学 陈美侠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90%的学生最怕上作文课,最怕写作文。问其怕的原因,答曰不会写或写不好。面对这一普遍现象,中学作文教学应该怎么办呢?

一.注重作文中的细节描写

作文是什么?作文就是对生活的感悟,就是自我的真情表白,就是张扬自我的风采,就是展示自己的内心,就是表达对美的人或物的感受。然而,常常发现同学们写的作文总是内容枯燥、语言干瘪、表达模糊、主题肤浅,空洞无物,文章总写不长,内容不详实。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写作目标”中要求学生“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在作文中,为了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文章更加生动真实,就应该学会巧妙运用细节描写。

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生动逼真的细节来呢?

1、锤炼词语,突出特征

以教材《背影》中父亲过铁道买橘子一段为例,来分析。师问:“如果让你来写这一特定情节,你会如何表述?“(学生快速思考,作深思状。)

学生1:“父亲蹒跚地走过铁道,艰难地爬上月台,为我买一堆橘子。看着父亲的背影,我感动得哭了”。

学生2:“父亲慢慢越过铁道,用力爬上月台,给我买了几个黄橙橙的橘子。看到他吃力的样子,我热泪盈眶。”

师问:“大家觉得这两位同学表达得如何,会另你感动吗?”

学生3:“我认为第二个同学表达得细致一些,他能运用一些形容词。” 学生4:“我认为他们说得都太浅显,而且语言不美,并不能让人感动。” 教师:对于现实生活中这一平凡普通的小事,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较为具体,但是这样的表述,难以打动人心,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下面我们来欣赏朱自清先生对这一情景的描写。

师问:“你从中有了怎样的发现?说说另你感动的语句。”

学生1:“作者写了父亲的身材肥胖和衣着穿戴,表明他过月台的不容易,表明对儿子的疼爱,这里让我感动。”

学生2:“这里运用恰当的动词,如‘走’、‘探身’、‘攀’、‘缩’、‘微倾’,把当时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去买橘子的动作写得具体细致。”

学生3:“另人如临其境,感受到这位父亲对儿子的照顾真可谓无微不至,令人回味无穷。”

学生4:“文中还写了父亲买橘子回来时的情形,这样有去有回,显得很完整。” 教师:“同学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有一颗敏感的心,对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的很到位,也正是由于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所以读者的泪会随着作者一起流下来。那么如何让你自己的文章也生动细致感人至深呢?”

学生1:描写人物时要运用恰当的动词和形容词。学生2:要有自己的心理感受。

学生3:要把人物的动作用“慢镜头”的形式来写,这样可以把事情的过程写得很详细,很感人。

(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

教师: 通过对一些精彩动词和形容词的锤炼,可以对描写的内容加以修饰和限制,让文章更生动,达到一字传神的效果。

学生质疑:描写人物可以运用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等方法,使人物丰富,那么在作文中如何描写景物呢?是否也有好的方法让我们去学习呢? 教师:你的问题非常有针对性,这也正是老师想要让学生思考的。有关如何描写景物,我们同样可以从经典作品中加以借鉴。

2、巧用修辞,运用五觉

教师问:在我们所学过的课文中,你对哪些景物印象最深?(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1:朱自清的《春》,如“桃花、杏花、梨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学生2:鲁迅的“百草园”,如“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学生3:鲁迅的《社戏》,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教师:同学们找得很好,这些都是名家名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在这些景物描写中,我们就可以从大家身上借鉴一些写法和技巧。开动你的脑力和智慧,你能找出蕴含在其中的方法吗?

(学生思考,讨论。)学生1:在描写景物时要运用的修辞,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如朱自清先生的《春》。

教师: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变平淡质朴为文采斐然,当然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还有同学要评述吗?

学生 2:在描写景物时要多角度观察,多层次多方面来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师:他们对这两篇文章的景物写法分析得很准确,你们还有谁要补充吗? 学生3:还可以调动人的多种感觉器官来描写,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

学生4:还可以从不同的时令季节来描写景物。

学生5:还可以从不同时间段来描写景物,如白天与夜晚时的不同景色,这样描写的内容就丰富多彩了。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总结得也很准确。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一则片段,来领会细节描写的作用。(板书细节描写的方法)

(由此进入赏析环节)。

二、赏析范文,领会作用,感悟方法

师问:比较下面所给出的片段,领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师生共同赏析,感悟细节描写的作用)

A、缺乏细节描写的文章片段:

例句1: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接电话的是母亲,我说,妈妈我想你,妈妈说她也想我„„

师问:这几句话只见概述不见描写,更不见细节,语言枯燥,人物形象模糊,感情平淡。

B、有细节描写的片段:

学生1:初一刚住校,我是那么的不适应,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同学,陌生的教师,陌生的教室,陌生的学习内容,连自来水里流出来的水都是陌生的,晚上醒来,想起妈妈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奶奶的唠叨,爷爷的叮咛,泪水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师点评:增添了心理细节、肖像细节描写。“我”的思家之情表现得更真更切,排比修辞使语势强烈。

学生2: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叮„„叮„„”电话通了,我仿佛看见妈妈正在洗衣,听到铃声,她立即放下衣服,跌跌撞撞地奔向电话,嘴里还不停地说:“别着急,我来了!”她哪里知道我根本听不到!“喂?秀,是你吗?”是妈妈的声音!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妈,我想你!我„„”我说不下去。“我也想„„想你!”我感受到妈妈的颤抖,她一定是一边笑着,一边流着泪„„

师点评:增添了心理、语言细节描写。“我”与母亲相思之情表现得更真实、更生动、更浓烈,语言生动。

师小结:细节描写的作用——使文章从枯燥走向生动,从模糊走向真实,从平淡走向深刻。(板书细节描写的作用)

衔接语:我们已经了解了细节描写的内涵、作用,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想一试身手。下面我们通过语段训练来看看同学们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段如何,并从中领会细节描写的要求是什么。

小结:细节描写的要求:真实、典型、细微、生动、新颖

三、文海拾贝,采撷精品 投影有关细节描写中需用到的词语:

作文中经常需要有这样的描写:

一个眼神

赞许、讽刺、冰冷、无奈、呆滞、惶恐、惊讶、征求、乞求、渴望、焦虑、难过、鼓舞、失望、绝望、希冀„„ 一句话语

讽刺、鼓励、振奋人心、痛心、热情、悔恨、伤透人心„„ 一个动作

微笑、握手、摸头、拥抱、伫立、拍肩膀、拍屁股„„ 一处景物:

春夏秋冬、雾雨雷电、风霜雨雪、河流水滩、花鸟鱼虫、奇石怪木、森林洞穴、车来人往、高楼大厦、亭台轩榭„„ 一番感受

希冀、沮丧、颓唐、惆怅、孤独、恼怒、嫉妒、痛苦、快乐、惭愧、慌乱、无助、感激、绝望、无奈„„

师总结: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一处景物、一番感受,这些内容往往都是突出中心的重点,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忽略了或是在描写能力上的欠缺,这些精彩部分从我们笔间溜走了。所以,我们要把细节写细。让画面具体可感知使之成为打动读者的动情点。

要使细节描写生动形象,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仔细的观察;细节描写要抓住典型细节,来突出文章的中心,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有形。使读者通过阅读文字,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画面。让具体的画面成为打动读者的动情点。

写好细节的技巧:(板书)认真观察,选择经典细节 准确用词,串联情境细节 运用修辞,特写传神细节 想像联想,生成魅力细节

四、牛刀小试,品位成功

1、口头作文,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描述班中某位同学,其中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细节描写,最后让同学猜猜描述的是谁。

2、书面描写:现在是初冬时节,对于我们美丽的校园,你能用一双巧手描画出她的美丽吗?

要求:

1、要有恰当的细节描写,用词准确生动。

2、能使用恰当的修辞方法。

3、可运用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加入想象和联想。

4、三百字左右。

3、欣赏学生作品:

我们的校园 滕文正

那两棵高大的广玉兰站立在校园之中已经许多年,风的雕刻,雨的洗刷,云的轻抚,终于造就了如玉一般的广玉兰花。

广玉兰花开了,玉质的花瓣向四个方向伸展开去,像是拥抱这美好的陌生的世界,它把芳香送向校园的每个角落,蜜蜂与它相伴,小鸟为它歌舞,我们手捧课本在树边朗读,书香与花香完美的融合,沁人肺腑。

这两棵广玉兰是我们学校的标志,它代表着坚韧与生命力量。笼罩着学校的香味鼓励一代代堡中学子奋发图强,终长大成人。

我们节节高升,坚强勇敢,又如同学校角的翠竹。我们身处竞争之中,正如竹子破立风中。风暴来临,狂风摧残着竹子,令它几乎伏于地上,但是当狂风过去时,竹子不仅没有被狂风折断,反而在风雨中更加茁壮,更加翠绿,成为了校园中的一道绿色风景线。我们也在竞争中越飞越高,如同暴风骤雨中高飞的海燕;我们也在竞争中越挫越勇,如同风雪交加中挺拔的青松。

围栏边有许多白色的不知名的小花,正如你我美好纯洁的内心,花坛里盛开的菊花,显示了我们青春的激情与活力。

校园中的一草一木装点了我们的校园,其中的一石一竹记录了我们成长的足迹;一花一叶见证了我们的青葱岁月;一鸟一鱼品鉴了我们的嘹亮的歌声。我们在美丽的校园中幸福成长,愉快向前,奔向美好的未来。我爱我的校园—堡中。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从片段作文的角度学习了细节描写的含义、作用、要求和方法,但再精彩的片段也是服务于整篇文章的,细节是服务于表达中心的,因此我们在进行细节描写时,应有全文观。如果说细节是人体身上的细胞,那整篇文章就是人的生命;如果说细节是明艳的花朵,那整篇文章就是生机盎然的花园;如果说细节是洁白的浪花,那整篇文章就是那蔚蓝奔腾的大海;如果说细节是一个人的精神,那整篇文章就是一个人的体魄。让我们用细节之花去点缀文章之园,用细节之浪去激荡文章之海,用细节之神,去鲜活文章之体。

六、课外作文实践

1、“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生活中总有许多细节让我们感动不已,观察下面几幅图画,任选一幅,捕捉画面中让你感动最深的细节,写一段话。发挥你的想象,可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和场景等。

细节描写点亮学生习作 篇3

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顶上千言万语,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场景更加真实也更具有表现力。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个种表情、一个特征用特写的镜头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见其景”。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场面等的描写之中。

一、细致的观察感悟是获取学生写作素材的先决条件

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观察事物可以获得更加真实的生活实感,这是作文的先决条件。在作文教学上,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联结。

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和调查,让学生明确观察或调查的意义,从思想上启发学生,使学生把所接触的事物同他们的思想感情紧紧结合在一起。在观察过程中,还要给学生一些切实可行的且可用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注意到事物的特征及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各个阶段不同季节的特征。有一次我把乡土民俗与写作结合起来进行写作训练,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能写出生动的习作。有一学生是这样描写结婚场景中的“闹茶”的:贡川婚茶中最热闹的当属“闹茶”。通过闹茶以求“人发大财,茶发新芽”。由新人双双抬一茶盘向客人献茶,按民俗,茶令要由喝茶人说一句,新娘和新郎学一句,茶令不雅而荤,但解释出妙趣横生,于是新娘羞得满脸通红,众人哄笑。因为写的内容都是学生熟悉的,所以学生能从形色味等方面细致观察,能用准确的语句生动表达。

其次要与教材紧密联结。为了使阅读成为写作的基础,有必要对全部的阅读材料做研究,统计出哪些教材,在哪些方面有益于学生的作文,然后确定采用什么方法,在什么程度上发挥阅读教材的作用。例如我对九年级上的语文教材进行分析,《故乡》《智取生辰纲》《孤独之旅》等都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环境描写的一些细节,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特别是《孤独之旅》中暴风雨的描写,紧紧抓住乌云的颜色变化,风的变化,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我的叔叔于勒》可以体会对人物细节描写,如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体现人物的性格。

二、引导学生注重语言的积累和感悟

精心锤炼词语是表现作品内容的基本材料,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细节描写的词汇、句子,这是学生的写作材料。

1.对词汇进行分类。在平时教学中,常常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操练,能把典型的细节描绘得形象些。对人物的描写,可以设置一些这样的问题:可以用什么词语描写人物性格特点?不同性格的人用什么样的词语恰当?写几个描写人物动作特点的词语;写几个描写人物语言特点的词语;写几个描写人物神态特点的词语;写几个描写人物语言特点的词语,这样的问题设置有利于学生对平时所积累的词语进行恰当分类。对环境的描写,可以设置一些这样的问题:写夜晚的黑可以用哪些词?写月亮的形状可以用哪些词语?写月亮的光可以用哪些词?写花草的形状、颜色可以用哪些词?等等。

2.积累一些好句。每个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将自己平时看到的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并作简单点评,还可以对优美的对句子进行仿造,每周要检查一次。通过反复训练,积累的好语句就会逐渐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3.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练笔。如设计这样一道题:“我忘记和妈妈说今晚会晚些回家了,我飞快地向家奔去。不禁加快了脚步。”在练笔时部分,学生都能生动地描写出来当时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我透过树枝与树枝间的缝隙向家里的窗口望去,啊,一个人影!那是妈妈!妈妈伸长了脖子,向我回家的路上眺望着,随即又向我平时不常走的小巷子张望了几眼。”我不禁心头一热,这写得多好啊。

三、学会巧妙运用修辞是增强作品内容生动性的有效方法

修辞运用得好,表达内容会更加准确,也更加生动形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不同的修辞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对比起突出强调的作用,比喻起生动形象的作用,排比可以增强语言气势,等等。因此,要让学生准确运用修辞。例如写人的眼睛常可以用哪些修辞?有学生这样写“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如炮膛一样铮铮发亮”。写人的高大可以用哪些修辞?有学生这样写“一副高大的身材。如炮座一般结实,健壮”。写环境的乱可以用哪些修辞?等等。经常操练,学生就可以灵活巧妙地运用修辞进行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文内容更加生动。

四、学会准确的捕捉细节,就能写出震撼人心的细节

叶圣陶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那么如何才能捕捉到生动的细节呢?(1)可以同中找异。如与众不同的肖像、语言、动作、服装、表情、打扮、音调、姿态、风度与身材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手法。(2)可以面上找点。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过: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见景生情”、“睹物思人”,因此,在写作中就要精心选取具有不同色彩的景物,用以衬托不同人物的内心情绪。如鲁迅的《故乡》中开头的那段环境描写:“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它写出景物的荒凉,也渲染了“我”的忧郁、悲哀的心绪,使情和景交融起来。(3)可以小中找大。如描写人物居住的环境,可以间接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因为人物室内的物品的摆设,往往可以反映出它的主人的阶级地位、经济状况、文化素养、精神面貌等。要学会从简单的摆设及朴实话语中捕捉具有深刻意义、富有哲理的言行。

总之在进作文写作指导时要教会学生方法,只有方法掌握了,运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写出的作文才会生动才会感人。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范纯正.作文自我训练点拨[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教会学生细节描写 篇4

一、心理描写在记叙文中的应用

指导学生将心理描写应用到记叙文中,这个想法源于我们学校一位老师的一堂作文课。一直苦于学生流水账般的作文教学无从入手,直到那天听了许老师的课,感受颇深。许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写作的一个新方法,将其概括为矛盾纠结法。他举了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李森祥的《台阶》。《台阶》主要表述的是父亲物质与精神上的差距,父亲始终无法协调这两者之间的矛盾。通过这个例子,许老师希望学生能理解矛盾的心理描写并能应用到写作中去。后来,我专门给学生上了一堂如何将心理描写落实到记叙文中的作文课,重点传授了许老师的矛盾纠结法。结果写上来的作文效果非常好。学生对这一方法学得很快,且应用得恰到好处。一个班级40几个学生,只有寥寥无几的孩子作文字数不到。如描写一个在马路上拾到钱包的人的心理活动,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钱包归自己还是还给失主呢?这是拾到的又不是偷的,归了自己谁也不知道。但这时他耳边响起了老师教过的话。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以后,决定把失物归还失主。但是去哪里找失主呢?把失物拿去派出所,又怕失主返回路上找。怎么办呢?最后他决定把失物拿到派出所。这样,通过一连串的心理描写,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充实更具体了。由此可见,在一篇记叙文中若能恰到好处地用上一些描写手法,不仅会使文章具体充实,而且能让文章有真情实感,会生动不少。

二、细节描写在记叙文中的应用

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曾说:“细节是生动的,像春天的树干上生出的绿叶和花朵。有了它,文章就有了生气。”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描写包括肖像细节描写、行动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心理活动细节描写等。这里举一个例子,在杨绛的《老王》一文中,有这样一处细节描写:“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这里,我们要注意动词,尤其是这个“攥”字,我们可以设问:老王为什么要把钱攥在手里?也许是因为对钱的珍惜,也许是对作者帮助他的理解,也许还有更深层的意思,但通过这个动词,老王这一形象真实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再来看“滞笨”一词,会让人想到当时的老王那种羸弱不堪的模样,同时我们是不是还能揣测老王当时内心的一种矛盾,他是真心要来感谢作者但最后却无奈地接受这份钱财。通过这一细节描写,人物形象变得更为丰满,文章内容更为具体。细节描写确实能使学生作文增色不少,那么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在细节描写时要注意什么呢?

(1)细节描写要真实。一篇优秀的文章一定是具有真情实感的,它取材于生活实际而又高于生活。好的细节也一定来源于生活,而且必须是细心观察的人才能捕捉得到,不能为写细节而瞎编乱造。我曾经读到过学生写母亲半夜背他去医院看病这个细节,觉得很是真实感人。他是这样写的:“我母亲是一个很瘦的女人,而我是个正长个子的高大后生。那天她背着我下楼的时候我真实地听到她急促而不均匀的喘气声。在尽管昏暗的楼梯灯光下,我分明看见她额头沁出的汗珠一滴滴落了下来……”这个细节很是逼真传神。他一定是用心在感悟母爱,所以才观察得这样细微。这样的细节如果不是自己亲身经历,又怎能写得如此传神呢?因此,要写出一个好的细节还必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能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

(2)细节描写要典型。典型,就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表现文章中心的细节来写。正如张允玫在《瞬间的闪光———谈谈细节描写的典型性》中所言:细节描写虽然细小,却不以多取胜,它贵在传神,细小描写必须典型,具有代表性,能够通过真实的、个别的、细小的事物,反映一般与全貌,现象与本质。我们这里也举一个例子,《核舟记》中对佛印的描写:“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佛印这一出家人洒脱不羁的形象。这就是抓住了人物典型的性格特征,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3)细节描写要简明。细节描写不是越细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一篇优秀的文章中,能够抓住几个细节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性格就足够了,更不能用累赘的词语反复表述同一层意思。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描写他父亲如何过铁道的情景:“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仅寥寥数语,却将父亲如何过铁道真实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描写教会了我坚持的满分作文 篇5

“是你让我看透生命之东西,四个字,坚持到底。”这本是阿杜的成名曲,如今却是我们每个人的奋斗曲。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但是我们不放弃,坚持到底。因为我们始终坚信明天会更好。挫折是磨练我们意志的绊脚石,也是我们人生动铺路石。它带来痛苦,却战胜后又是成功的欢喜。

高考犹如一次长跑,总有人坚持到底,总有人半途放弃。有甲,乙,丙参加长跑,甲早已遥遥领先,乙次居,丙末尾。在甲距终点还有20xx公里,他回头看了看后面,发现他远远超过别人,于是他想第一稳是他,与此同时,不由得放慢了脚步。

而当乙距终点还有20xx公里时,他看见甲早已超过他了,于是他放弃了长跑,休息他那麻木的脚。然而并却与众不同,他思考着自己所处的地段,决定再加把劲,勇往直前,终于在距终点还有20xx公里时,他追上了乙,顿时让他自信大增,不由得更加快了步伐。结果不想而知,丙最终夺得桂冠,人生就如一次长跑,只要你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但也不能学甲稍有放松,人生如此,高考也是如此。

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是实现理想最佳最快的途径。好好把握现在的一分一秒,每天都有不一样的`变化,高考,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因此坚持到底是我们不懈的动力。

坚持到底,是人生中一笔财富。爱迪生面对失败一千多次,耳朵也被做实验给振聋了,可他坚持到底,一直走下去,因此发明了电灯等,他是伟大的,不仅仅是他的成就,也更是他那坚强的品格,他不畏艰难,不为失败,因为他始终坚信失败是成功之母,给了他动力和失败汲取的经验。

坚持到底,让阿杜一夜成名,也让爱迪生永留史册,也更让千千万万的人们实现理想,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教会学生细节描写 篇6

我曾经调查过许多同学,问他们作文到底难写在哪?他们的回答几乎惊人的一致:不知道怎样写具体、写生动。针对学生作文普遍存在“写不具体,写不生动”的事实,我为此专门设计了一节“如何进行细节描写”的习作教学课,自认为效果还不错。下面笔者针对自己的这节课做一个简单的回顾与反思。

一、抓准学生习作中存在的症结,对症下药

学生怕写作文,作文写不好,肯定有其内在的原因,而且这个症结只有让学生自己找到,才能有的放矢,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解决。为此,我的课堂设计第一个大环节就是:找出学生习作中存在的症结。

师:想想看,你平时为什么会怕作文?在作文中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生1:写不长,无话可说……

生2:写不具体,写不生动……

师:对,也就是缺乏具体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一篇文章中,如果有几处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那这篇文章就不但内容具体了,而且也鲜活了。

通过教师引导谈话,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写不好文章的真正原因,使他们对自己的认识非常清楚,找的原因也非常准确。

二、依托材料分析,打开学生思路

学生找到了原因,为解决问题打下了很好的铺垫。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也许都不清楚。如果课堂上老师只是概念性地给学生介绍一番,学生肯定也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我为此在课堂上以鲜活的材料为媒介,依托材料,打开学生的思路。

材料一: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舍不得吞下……

师:这一段你认为写得好吗,为什么你觉得写得好?

生:描写得很具体、很生动形象。

此时教师抓住时机再出示以下几个片段材料,并按照以上的学习方法进行分析。

材料二(心理描写):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材料三(神态描写):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依托以上具体材料的引导分析,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要把文章内容写得具体,要把人物写得鲜活生动,就要在文章中有适当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外貌等方面具体的描写。

三、实践中加深理解、体会

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老师批改作业”的哑剧表演(学生推荐一名同学与老师一起表演)。表演前提出要求:(1)表演时,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演者的动作、神态前后有什么变化,想象他们之间会有什么语言对话?(2)表演后,学生根据刚才观察到的情形,加上自己想象的,马上动手写一个片段,里面要有具体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细节的描写。

通过这个环节,不但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还锻炼了学生作文的语言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把刚才学到的知识马上运用到实践中去。

四、展示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

这节课由于前面的铺垫工作做得比较到位,学生既体会到了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又掌握了一些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在写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得心应手了。不少学生能够在几分钟之内就写出了非常生动形象的片段。如从红霞同学写的一个片段:

“小红呀,你的作业做得挺好啊!”老师抚摸着小红的头笑盈盈地说,还对她竖起了大拇指呢。

小红心里甭提有多高兴,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老师翻开了下一页,此时他好像发现了一个错误,脸色突然凝重起来了。小红脸上的得意劲也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垂下了头。老师越改越生气了。突然,他脸上乌云翻滚,指着作业批评小红:“你怎么搞得,前面的做得那么好,后面的却做得一塌糊涂!昨天刚讲过的东西,你怎么还做错呢!”

听着老师的话,小红心头犹如万根钢针在扎,恨不得挖个地道钻进去,豆大的泪珠也不住地往下滴。老师看到小红哭得那么伤心,脸色又阴转晴了。他用手轻轻地拍拍小红的肩膀,和蔼地说:“小红,别伤心,一时做错了不要紧,关键是要找出出错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别哭,知错就改,就是个好孩子。”老师边安慰边拿着纸巾擦去小红脸上的泪水。

听着老师鼓励的话,小红心里又像喝了点蜜汁,头也抬起来了。

教会学生细节描写 篇7

细节, 是文章的生命。一篇文章, 尤其是故事性较强的文章, 有出色的细节描写, 读起来就生动有趣, 就觉得真实可信;反之, 文章情节再曲折, 思想主题再深刻, 也只能是干巴巴的, 让读者觉得味同嚼蜡, 缺乏感染力。

文章中的细节描写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突出人物的性格。

细节描写, 是刻画人物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典型而具体的细小动作和生活情节描写不仅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 还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生活中充满细节, 有许多细节反映着人物的某些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要使人物刻画得有声有色, 有血有肉, 有立体感, 细节描写是必不可少的。

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有一段阿Q临刑前画押的细节描写, 具体、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阿Q的性格特点——直到死还恪守着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当人们读到这一细节描写时, 谁又能不“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进而深思国民劣根性呢?像这样的细节描写, 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说简直俯拾皆是。文学作品中的许多形象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学画廊中历久而不衰, 与细节描写有着很大的关系。

二、用描写细节来展开情节, 使文章内容更加具体、生动。

细节描写是展开情节的最好手段, 在故事情节中多作一些典型的细节描写, 不但能使情节更充实, 而且更生动。有一篇《让小草沐浴阳光》的作文, 写树下面一棵嫩绿的小草让一块大石头压住了, “为了让小草沐浴阳光”, “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同学们准备把大石头推开, 作者描写了推大石头的细节:

“洋洋第一个走到大石头旁。她长得很瘦弱, 先用脚朝石头踢一踢, 那石头纹丝不动。她不罢休, 用力一脚, 朝石头踢去。‘啊唷’她突然惊叫一声, 石头把她的脚底心碰得很痛, 眼泪都快流了出来。她没有哭, 朝两只手的手心哈了口气, 双手搓了搓, 憋住气, 嘴里喊着‘嗨’, 脸涨得通红通红, 但石头仍在原地一动也不动。”这段写洋洋搬石头的情景, 由于作者具体地写了几个细节:“石头把她的脚底心碰得很痛”, 但她没有哭, “朝两只手的手心哈了口气, 双手搓了搓, 憋住气……”, 寥寥数笔, 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便跃然于纸上。

细节的魔力令人叹服, 正所谓“虽是微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那么, 我们怎样指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呢?

一、用好教材, 学会仿写课文中的细节。

怎样进行细节描写?在什么地方采用细节描写?——教材就是很好的借鉴。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而教材中的经典课文, 又往往是最好的例子。因此, 应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 让学生对经典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进行批注, 引领学生悉心揣摩作者独具匠心的细节描写, 逐步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

课文中细节描写的常见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运用动词, 对描写对象作动态造型。《芦花荡》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当主人公老头子护送两个女孩穿越封锁线被敌人的探照灯发现时, 老头子“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 踏着水用两手推着小船前进”。作者用“一抽身”、“跳”、“踏”、“推”这几个动作, 传神地刻画了老头子水上功夫的娴熟和自信的性格特征。

二是前后呼应, 首尾贯通。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中写“我”流泪的细节出现了四次, 每次流泪所表现的情感都有所不同, 让读者在这反复出现的泪光中一步步体会到父爱感人至深。

三是善用修辞, 生动传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 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变抽象为具体, 使无形变为有形。鲁迅的《药》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 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 颈项都伸得很长, 仿佛许多鸭, 被无形的手捏住了似的, 向上提着。”这一细节用比喻的手法, 生动形象, 使当时的景象如浮雕一般展现于读者的眼前。

四是巧用道具。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里奥楚蔑洛夫身上穿的那件大衣就是作者用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而精心设计的“道具”, 四次出现的大衣把奥楚蔑洛夫沙皇走狗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借鉴了教材这些例子, 学生们就会发现, 细节描写有时候是集中的描写, 有时候是信手一笔;有时候是整个段落, 有时候穿插在课文之间……随着不断的阅读和揣摩, 学生就会用头脑中已有的写作模式来理解并丰富这些写作模式, 并会对写作过程中的所有行为 (包括立意、选材、布局、遣词造句) 起着引导和规范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引领学生悉心揣摩作者独具匠心的细节描写, 启发学生在描写中精挑细选词语, 选用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深刻反映主题、服从中心需要的典型细节, 学习从细微处着手、小中见大, 用细小而真实的细节反映人的思想状况和社会风貌。

二、细心观察, 捕捉生活的细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只有细致用心的观察, 才能获得对事物清晰、具体的认识, 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生动逼真, 从而走出千篇一律的俗套。

细节何处寻?在细雨下, 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 送来枫叶蝶。正所谓“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 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眼神、语言等, 只要细细咂摸都有丰富的意蕴存在。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时, 除了要系统地感知事物的各个方面, 还要变换观察点, 多层次地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和各种关系, 从而抓住事物、景物和人物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山如此, 观察一个人、一件物、一件事也如此。

一位学生在《又见丝瓜挂满架》一文中写道:“一场风雨过后, 丝瓜花洒落一地, 但不久的几天里, 就又露出了毛茸茸的小脑袋。而外婆呢?却再也直不起她的腰, 甚至走路也有困难了。今年丝瓜依旧挂满架, 终不见那采摘的人影了, 那孤零零的丝瓜只能挂在枝头, 等待着衰老、死去。一日下楼, 突然又发现了那个熟悉的背影, 是外婆!我忙跑过去, 说道:‘外婆, 你生病了还来采丝瓜, 是不是病好了!’外婆一手拿着三四根丝瓜, 一手还在伸向枝上的另一条, 笑道:‘病是怎么得好, 只是怕丝瓜长老了, 不好吃了。’我不知道说什么, 只觉得有股心酸的感觉在心口窜动。”这名学生正是抓住了“外婆”语言、动作的细微之处, 调用多种感官进行描写, 才使得作者对外婆的这种情感变得真实而细腻。

由此可见, 细节描写一是取材要小而具体, 二是描写要细致入微, 有时可综合调动多种感官。

三、运用修辞, 细节描写才会文采飞扬

虽说细节的成功源于对生活的观察, 源于真情实感, 但是恰当的修辞手法等描写技巧的运用, 能把观察和感悟有效而艺术地传递出来, 能使文学语言更富形象性, 情感也更浓烈, 从而产生一定的艺术美感。

朱自清先生的《春》中这样描写春雨:“像牛毛, 像花针, 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比喻修辞的运用很细微地写出了雨丝的细密这一特点, 使人恍如置身于烟雨朦胧的江南春雨中。

上一篇:会计沙盘模型下一篇:高职学生婚恋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