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提问题

2024-06-17

教会学生提问题(精选四篇)

教会学生提问题 篇1

一、教师要启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著名教育学家说: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由一个适宜的经验环境开始;主动学习研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他们积极思考, 主动发现问题。现实中大部分学生认为没问题可问, 或者盲目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令, “是, 不是”“好, 不好”等没有一点主观思考, 更不要提创意二字了, 是否能发现问题并成功提出问题是检验一个学生是否有问题意识的重要标志, 一次教学观摩中看到了如下的情境, 教师给学生演奏了一首完整的古筝曲, 让学生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表达出来, 并进行讨论, 这下学生发现了许多问题, 为什么拨动琴弦会发出声音手势动作的大小跟强弱有关系吗?音的强弱变化与人的情绪有关吗?问题“蜂拥而至”。

二、要让学生敢于提问题

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的提问题和思考问题, 教师应尊重学生, 不要把自己的看法强加在学生身上, 努力营造一个平等, 民主氛围, 建立互相信任的课堂气氛,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为学生主动提问题创造平台, 教师要创立师生合作, 生生合作的积极情景, 万万不可以自我为中心,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一种民主平等的气氛中敢于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真正的做一个学习的主人特别是对待差生, 要以宽容的心态看待他们, 努力找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加以正确引导用期待的眼光对待他们的每一点进步, 用欣赏的眼光关注学生的每一分成功。去年我遇到了一位很胆怯的小女孩, 她只有6岁智力很好, 学东西很快, 就是不爱讲话更别说提问题了。因为她胆小教学中我从不大声讲话, 为了引导她提问题我设置了许多有趣的教学情节:比如采用大量儿歌改编的钢琴曲, 一边弹还一边讲这首儿歌的故事, 生动之处突然提一问题, 她就会情不自禁的回答上来, 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 我慢慢的由发问变为诱导她提问, 哪怕她提的问题不着边际, 我也会若有所思地回答她。现在这个小女孩非常的爱提问题, 特别是钢琴课上。

三、标新立异是学生乐于探究问题的根本

实际当中学生是有很强的好奇心的, 他们往往喜欢求新, 求异对周围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 特别愿意追问为什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变接受为探究。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勤于思考, 勤于讨论特别是提出质疑。比如在讲解速度与情感关系时, 我给学生弹奏了一首‘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快板, 这是一首贝多芬的顶级名作, 作者用断奏和不断上升的形式表述第一主题, 呈现出汹涌起伏, 不可遏制的热情激流。而开头的慢板却给人带来一种悲怆、停滞、绝望的感觉, 庄严的慢板好像是沉重的压力和痛苦的叹息, 两种不同感觉的体验均来自不同的速度, 这时我反问学生快速的曲子是否很忧伤?慢速的曲子是否很快乐?学生一开始谁也不讲话, 一会有几个学生悄悄的说:“老师你说的正好相反, 应该是快速的作品给人带来欢乐感, 慢速的作品给人带来忧伤”, 一石激起千层浪, 所有学生都争先恐后回答这同一答案的问题, 这种反问法能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

伟大的科学家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意识是创造, 创新的原动力”。中国要强盛民族药立林, 这样就迫切需要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请大家想一下, 一个习惯于接受现成答案而不能产生问题的学生, 何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国外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有问题”如果学生提的问题教师也答不上来, 那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 不但要讲好课, 而且要善于启发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教导学生要发现问题, 敢于提问题。更有兴趣去探索问题, 这才是成功的教育。

关键词: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敬.教育心理学.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教会学生提问题 篇2

【关键词】敢于提问 学会提问 善于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080-01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了问题才会思考问题该如何解决,新课程也强调了要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创设了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思维,提升数学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有价值,该怎样培养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哪?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提问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疑乐问

莎士比亚说: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也就是说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学生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应向“问题教学”倾斜,注重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的思想在课堂上充分得以展现,只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能够唤起学生求知欲,学生就会想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樣”。

其次,创设能够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氛围。其一,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能够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易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力;而紧张、压抑以及受限制的教学氛围则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且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善于发问、善于质疑,让学生发表其独立见解。其二,创设宽松、和谐、自由的班级和课堂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身心处于自由状态,思维更为活跃,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形成。其三,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评价意识,而且建立的评价体系应以鼓励为主,学生想提问题,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鼓励他;学生问题提得有偏差,教师要用鼓励的语言启发他;学生问题提得好,教师要用欣赏的态度赞扬他。并且允许学生提出多样化问题,多样化的答案。这样的评价体系易于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敢于提出自己更多的疑惑。提问题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二、教会学生会提善问的方法,把握好知识的问题点,掌握提问要领

教学中不但要多学生的敢疑乐问进行及时的鼓励,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会提善问的方法,让学生能把问题提到点子上。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教师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结合课堂内容,充分利用小组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找到问题所在。提问题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哪?

1.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提出问题。例如:学“四则混合运算的中括号”一课,笔者首先问大家看到这个题目会想到什么问题,学生立即活跃起来联想到以前学过的小括号,纷纷举手说出自己想到的问题。“什么是中括号”、“中括号和小括号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让他们找到要学的知识和已学的知识有没有相类似的地方,这是让孩子们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提出问题。

2.在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处提出问题。课堂中探究新知的环节中,要不断地鼓励学生根据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还是“中括号”这节课,笔者问他们除了什么是中括号,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哪?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的问题,“中括号的作用”、“有了小括号为什么还需要中括号”,而这又恰好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这提出的问题一定是有价值的问题。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分析,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认定了自己提的问题是本节课的要点所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促进了学生的思维。

除此还要教会学生在下面这些地方提问:学习过程中的疑惑之处、法则规律结合处、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中、算理推倒的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以及动手操作的实践中。这样的反复训练,既可以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找到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也提升了孩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在什么地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还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使其善于提问。由于不同情况下问题的内容、性质各有特点,因而提问的方法和形式也应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处地提问,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反之,提问方法不当,不但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厌烦。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

1.趣味解读法。把问题趣味化,或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把问题引出,这种提问容易使对方的注意力集中和定向,引人入胜。学生也很容易掌握,例如:讲图形的认识时,老师让同学把自己在家里做的图形拿出来,挑选出不同的图形,让同法学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看谁和谁可以做朋友并说明理由,小组同学很快就在愉快的合作中理清了思路。图形按位置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平面图形按直线和曲线分为多边形和圆,多边形按边的数量有分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

2.打破砂锅法。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顺着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所谓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其表现形式一般直接采用“为什么?”。例如:在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时,笔者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小棒拿出来,问他们:观察一下大家准备的小棒的长度有几种情况。经过讨论得出:(1)三根同样长;(2)两根同样长并且长度长于第三根;(3)两根同样长并且长度短于第三根;(4)三根长度长短不一。“那么用你手里的小棒快速的摆出三角形吧”。提出问题后小组合作,很快同学们发现不是所有的小棒都能摆成三角形,这是为什么哪?经过小组交流,找到问题的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差小于第三边”三角形边的关系就是这样,也只有符合这样的条件的三条边才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3.鉴别比较法。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和性质的相互联系,通过鉴别和比较把问题提出。总之,在教学中要想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勤于提问、善于提问。

让学生养成提问题的好习惯 篇3

一、为什么学生少提问题

(1) 不敢问。“这样的问题还要问?你上课时是怎样听讲的?……”这类语言正是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无形杀手。尤其是有的学生本身就存在胆怯或自卑心理, 这样学生以后尽管有问题也不敢问了。

(2) 无问题可问。尽管课堂上教师讲得头头是道, 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 但当一节课将要结束时, 老师问:“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吧!”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没有!全懂了!”似乎课堂效果不错, 但实际表明学生思索的脚步到此停止, 对知识的追求已经心满意足了, 缺乏对知识的深入探究和拓展。

(3) 不知该怎样问。有的学生由于基础差, 或者缺乏相应思维能力而不知道自己该怎样问。

(4) 不想问。部分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 他们的问题较为新异、尖锐, 如果经常得不到教师的明确回答, 没有老师及时地鼓励, 就容易挫伤他们提问的积极性。

二、该如何使学生多提问题

1. 为学生构造心理安全区域, 让学生敢问

一节课中学生主动提问的机会有多少, 学生有创意的回答有多少, 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广开思路、探索求是, 不过于牵制学生的思路或用自己的思路取代学生的探索过程;提倡对习以为常的现象敢于持怀疑、分析、批判的态度而不是一味盲从, 让学生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思维习惯。创建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氛围, 使学生可以大胆地提出问题。

例如, “练习显微镜的使用”一课, 其中一个知识点是让学生知道实验材料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一个“倒”像。当学生纷纷掌握了怎样操作显微镜, 并且通过显微镜找到洋葱表皮细胞时, 人人都显得十分自信。此时我让学生拿出一把透明尺子, 自己试着把尺子上的“6”对准通光孔, “通过显微镜你们看到什么呢?”不一会儿, 有一个很小的声音自言自语地说:“为什么是9?”不少的学生此时对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像”半信半疑。于是我问:“你们找到的像是‘6’吗?”大部分学生答道:“是!”此时我看到有好几个学生立刻把尺子反过来, 跟着说:“我看到的也是6!”当学生正等待着我宣布答案, 我并没有急着告诉他们, 而是问他们有没有听过《皇帝的新装》这则寓言故事。在学生正为此故事说得兴起时, 我公布答案是:“9”!在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时,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求学态度, 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体会和感受到“我要自信地学习、主动思考、敢于发问”是十分重要的!

2. 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让学生好问

著名的“跳蚤实验”, 跳蚤之所以变成“爬蚤”, 并非跳蚤已经丧失了跳跃的能力, 而是跳蚤由于一次次地受挫, 玻璃罩已经罩在了潜意识里, 罩在了心灵上, 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自己扼杀!同样道理, 如果在课堂上教师总是想着学生按着自己的教案按部就班, 老师讲、学生听, 老师问、学生答的方式进行。时间一长, 学生本身具有的扩散性思维就会因此退化。现在的课堂并不是学生提不出问题, 而是教师有没有为学生创设环境。在教学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学生为主体, 鼓励学生乐思, 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

3.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让学生善问

“敢问、好问”只是学生“提问”的基础。在此基础上, 教师要因势利导, 启发学生掌握“提问”的思路和方向, 提出思考性问题, 以达到“善问”之效。问题来源于对事物以及已有知识的观察和思考, 学生观察得越仔细, 思考得越深入, 提出的问题就越多。

(1) 联系“生活”提问题。例如在学习“人的性别遗传”一节后便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双胞胎有的是龙凤胎, 有的是性别相同的胎儿?为什么有的双胞胎差不多一模一样, 有的双胞胎却截然不同呢?这些都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 他们迫切想知道问题的答案, 然而学生只要通过网络查询或翻看书籍不难找到答案。所以我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 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下节课进行相互交流。这样比老师当堂讲解来得有效!

(2) 联系“实验”提问题。做实验并不是为了验证什么, 而是为了让学生发现什么。例如在进行教材的探究性实验时, 我提倡学生多问几个问题:实验的材料是唯一的吗?实验的方法只有一种吗, 实验的操作是最简便的吗, 可以改进吗?例如“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中, 制作临时装片与染色可以同时做, 使实验变得更简便。

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这是创新教育的起点, 意在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消极状态, 以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提问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通过提出问题, 突出学生的参与性,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自主学习与探索学习, 逐步形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彭钢, 张晓东.课程理念的更新[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教会学生提问题 篇4

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是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揭示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等。我国传统教育过于注重接受式学习, 常常是老师提出已成定论的理论, 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理论成功地解决问题、解释现象, 即大功告成。老师心目中好学生的标准是:对教材毫无疑义, 能解出老师提出的所有问题, 而解题能力差、总要提问的学生当然不是好学生。新课程倡导的让学生“学会探究”“乐于探究”, 那么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体验、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尽全力解答学生的疑惑。

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学会提问题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产生问题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思维能力是问题意识的基础, 要让学生在数学课中产生问题, 教师必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他们用数学学科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生活中各种现象的习惯, 从中发现问题。教师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提问和思维技巧的指导, 帮助学生拓展思维, 提高思维品质, 让学生学会提问。因此, 教师要深入研究, 具体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 因势利导地把握好问题空间, 使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处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促使他们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求知欲, 从而激发质疑的兴趣, 趣中生疑, 由疑引思, 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课堂上留出问题空间, 让学生产生问题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 作为教师, 确实要解答学生的疑难, 消除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但不能越俎代庖, 替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问题的答案, 而应在获得结论的同时, 引导学生在解决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 并想办法解决。以问题为纽带组织教学, 让问题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即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 以产生新的问题终。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要留有余地, 生成要以学生的需要为本。也就是说,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的思维获得充分的活动空间, 能够畅所欲言, 产生新的灵感、新的想象和新的创意, 甚至是各种异想天开的想法和问题。没有必要将课堂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掉, 完全可以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给学生, 这实际上是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手段。

三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敢于提问

学生惧怕犯错误的心理是阻碍问题意识萌发的重要因素。学生如果缺乏问题意识, 就不可能触动思维因子, 思考和感悟自然无从谈起, 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也就不复存在。要让学生敢于质疑提问, 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消除心理障碍, 鼓励学生敢问、多问, 只要是自己疑惑的都可以问。二是让学生相互解疑, 其实有的问题学生也能相互解答, 老师对能提出问题的学生和主动解答问题的学生都要给予鼓励。要有意识地关注羞于课堂发言的学生和“后进生”, 要预留问题给他们。其次改变课堂教学绝对的“话语权威”的角色, 应平等、善意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共同探索、交流。力求创设出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消除学生课堂上的紧张感和压抑感, 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质疑问难, 使数学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对学生提出的哪怕是简单的问题, 教师都不应泼冷水, 横加指责, 都须给予热情鼓励,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自信, 引导他们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莫让问题止于教师, 问题意识强的学生, 往往会有偏离常人思维习惯的倾向。对此, 教师要表现出足够的容忍和支持。对于学生提出的非教师能力范围的问题, 教师应采取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 坦率地面对自身不足, 而不是似是而非的搪塞。因为学生对教师的崇拜, 这种似是而非的回答, 往往会中止其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一些颇有价值的问题就可能被束之高阁。因此, 教师一定要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提问, 与学生共同研讨和思考, 而不能让问题止于教师, 这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形成激励思考、勇于创新、不怕出错和露短的氛围大有好处。

四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使其提出更多问题

好奇心人皆有之, 激发好奇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措施。但教学实践中, 多数学生的好奇心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 并没有转化为问题意识, 教师必须悉心保护学生创新求异的本能和欲望, 不能教条地、机械地用同一标准、同一模式衡量他们, 而应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索, 赞赏他们的奇思异想, 允许出错, 并创造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如课堂上可经常用微笑、注视、点头、手势等方式进行鼓励;在学生积极主动提问题时, 教师都认真解答, 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 让他们有成就感;充分利用一切时间走近学生, 共同探讨他们感兴趣的数学问题。

总之, 数学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就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努力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成为数学知识的积极探索者。

上一篇:高校人事下一篇:人员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