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2024-05-16

教会学生做好课堂笔记(精选12篇)

篇1:教会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对自己的学生不善于做笔记,只喜欢抄笔记的现象感到很无奈。更令人头疼的是,有些学生连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都抄不全或者干脆懒得抄。一个学期下来,只有小部分学生尚能将自己稀稀拉拉记下的笔记留下来,而相当多的学生找不出自己的笔记,不是抄一点丢一点,便是压根儿没有笔记。这与《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的“……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是大相径庭的。语文课堂学习,除了听讲,笔记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学会作笔记,养成良好的作笔记习惯,它将会对我们的语文学习大有裨益。不重视做笔记,不善于做笔记,是不可能真正学好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的。要教会学生做好课堂笔记,首先要向学生讲明白做笔记都有哪些好处。这好处大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课堂笔记记些啥

勤记笔记是语文学习方法中至关重要的一条。作笔记的好处很多,首先,它能促使学生们集中精力,认真听课;其次,记下来的有关知识,有利于今后的复习;再次,它能培养学生们的记录和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课堂笔记应该记些什么呢?下面结合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

1、记“新”知识:每节语文课的知识侧重点各不相同,知识都是新旧交织在一起的,为了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就要求学生要形成筛选新知识的意识。筛选出的新知识要及时记下来,记全记清,并要具有概括性。

2、记跨学科的知识要点:语文的学习会涉及到其它很多学科的知识,对于能引起我们知识结构迁移的,应该马上记下来,并注明自己需要补充的相关知识,可能要查找的资料等。这样,学生的知识面就会越来越宽,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那么,学生在不同内容、知识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就能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要求的语文实践能力。

3、记闪光的语言: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论是教师或学生,都会有精彩的思想火花儿迸发出来。将那些引起自己思想共鸣的、感动自己的语言以“凡人警句”的形式记录下来,无疑对学生积累词汇、丰富知识贮备有很好的帮助。同时,这些闪光的语言来自于自己身边的伙伴们,它会引起学生更多的思索:他们怎么会说出那么好的话?下次,我也来试试吧。4、记瞬间感悟: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实认真投入的思考了,那么,对于知识的理解,他们常常会产生一些瞬间的灵感。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灵感,及时记录在案。为了课下整理、完善这些学习灵感,可将自己即时的思绪用非常简练的词语记下来,因为,这些瞬间的火花稍纵即逝,很难再捕捉到。学生如果有了这种意识,学习的自觉性一定会加强,学习语文的触角也就会延伸到社会生活中。

二、课堂笔记怎样记

有些学生听课抓不住重点,不知道要记什么,有时低头记笔记,又耽误了听课,漏掉了重要的内容。应该怎样作好课堂笔记呢?希望下面的方法对大家有帮助。

1、提纲挈领的记:记笔记一定要有选择的记,有计划的记,简练的记,不能面面俱到。越想全面具体,越漏洞百出。因为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你能就一个问题深思熟虑。即使,你真的做到了,那么,你肯定遗漏了很多其它的知识。用自己明白的、概括化的语言将知识记录下来,课后再做整理,不仅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能锻炼听课的能力。

2、有个性的记:什么是有个性的记笔记呢?也就是要有自己的一套速记符号。这就要求学生要多动脑筋,自创符号并牢记符号的意义,熟练运用。圈点批划时作上不同的记号。这样,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课堂记笔记的速度,还可以加深听课的印象。另外,为了区别笔记的内容,便于复习,也可以使用不同色彩的笔。如:需要牢记的用红色的笔书写、需要请教教师的用绿色的笔书写、需要查找资料的用蓝色的笔书写……

3、有规划的记:也就是笔记记在哪里,自己要心中有数,不能乱记。一般我主张笔记记在课本上,最便于复习巩固。一是节省时间,不用一会翻书,一会翻笔记本,弄得手忙脚乱,影响听课,而且也容易保存。二是有助于知识的消化积累,相关的知识,集中理解,易于迁移。如果课本的“天头”、“地脚”或空白处不够空间,可以再添加插页,粘贴在课本的相应位置,并作好标记。井然有序的笔记对学习语文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课堂笔记应注意什么

1、不能听一句记一句,必须听完一个完整的意思,理解之后用自己的语言记录。捡个芝麻,丢了西瓜,是记笔记的大忌。

2、多动脑,勤动笔。“不动笔墨不读书”,古训意蕴丰富,富含哲理,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座右铭。

3、要养成习惯。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要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的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的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

四、做笔记的好处

一是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要想做好课堂笔记,思维就得跟着老师上课走。老师导向哪里,讲解哪里,学生就应该想到哪里,听到哪里。开小差是不行的,不然会漏掉要记的内容。

二是有助于培养动脑动手的能力。要能及时做下笔记,不仅要求听得懂,而且要求记得快。要能听得懂,就要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快速理解;要能记得快,一方面字词书写要熟练,另一方面书写速度不能慢。

三是有助于增强鉴别力与思维的敏捷性。做课堂笔记也要经过一番筛选。教材中哪一处是重要点,哪一处是次要点,老师哪些讲得详细,哪些讲得简略,学生要能在听课过程中作出自己的判断,要能对老师的分析、点拨作出敏捷的思维反应,经过及时的鉴别、筛选,准确地将老师的重要表述与总结的要点记下来。

四是有助于课后复习,收到消化巩固之效。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学完后,可以对课堂笔记作一番整理。这种整理过程也是对教材的温习与梳理的过程。在温习与梳理中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够较好地消化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懂得了做课堂笔记的好处,可能会重视做笔记的,但做好笔记的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若不能得到方法上的恰当指点与严格的训练,学生最终会失去做笔记的兴趣而依然故态,懒于做笔记。因此,语文课堂应加强做课堂笔记的严格训练,并在方法上给予恰当的指点。在训练做笔记的起始阶段,要采取“扶”的方法,可以告诉学生,需要做笔记的地方老师会予以强调、重复,对老师强调了、重复了的内容仍然不愿动手或不会动手做笔记的同学,应特别加以督促或指导。教师应考虑学生听记笔记的需要,适当放慢说话的速度,且字音要咬准,吐词要清晰,尽量避免长句子,多用短句子。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既保证写得完,又促使学生在写的同时能够去思维,去理解,避免学生只顾写不动脑思考。为了便于学生随着课堂节奏有层次地做好笔记,教师应在课堂结构的转折处做出明确的示意,既要承上作总结性的归纳,又要启下作简要的导入。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可以集中展示、交流学生的课堂笔记,让他们互相比较、借鉴,彼此取长补短。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使之保持做笔记的高昂热情,又能促使他们不断总结做笔记的经验,提高做笔记的能力。可以相信,学生重视做笔记了,善于做笔记了,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必然会增强,他们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必然会有切实的提高。学生养成了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形成了做课堂笔记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学生学会了学习,善于学习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

因此,教会学生做课堂笔记也是素质教育对语文课堂教学应有的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而且必须努力去做好。

[教会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篇2:教会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发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主渠道还要靠学生自己去开掘:从学海里自由汲取,从实践中获得。这样,教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根本目的应该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在生物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略谈浅见。

一、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步应从“还”字做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一言堂”居多,一堂课下来,教师累,学生倦。新的教学过程的形成,首先必须让学生的内在潜能发挥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从原来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主动参与生物课堂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1、每节至少有 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压缩课堂上教师讲授和指向个别学生的一问一答所占用的时间。

2、让学生在预习,独立思考基础上提出自己想问的`各种性质和类型的问题。

3、让学生参与自评与他评,发表感受,提意见、表扬和建议。

4、教学内容结构化,教会学生学习结构及掌握运用结构主动,独立学习。即把“时间、提问权、评议权、工具”还给学生。

总之以“还”为基础,向上跨上一台阶,达到“师生多向互动”。课堂上学生动起来,而老师在收集处理学生提供的信息的水平上,通过“重组”,完成更高水平的“动”,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

二、新课程改革的第二步应从“创造性使用教材”做起,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具体做法如下: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2、自制生物课件,网上下载有关生物图片,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生命的生理过程,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加深学生对生理过程的理解,这是学生能否真正掌握知识的关键。实践证明,以往的教学模式,单纯地靠教师讲解,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话很有道理。如运用电脑的动画功能模拟尿的形成的生理过程。先画一个肾单位模式图。用几种颜色的小圆点分别表示血液中的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画面显示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几种颜色的小圆点不断从肾小球里滤出来,形成原尿向肾小管流去。在肾小管的不同段形象显示原尿的重吸收过程,大部分代表水、无机盐的小圆点和全部代表葡萄糖的小圆点进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而代表尿素和尿酸的小圆点以及少量的代表水分和无机盐的小圆点则继续往前,流入收集管中形成终尿。教学中,让学生观看动画,看清楚各种颜色的点的来龙去脉,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代谢废物是从组织细胞里来的,由血液运送到肾脏,在肾脏这里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这些动画是用Animator Pro制作的。

即通过媒体结合显微演示,使微观生理过程变为宏观生理过程,学生再加以观察、思考,符合人的认识思维过程,这样比单纯的讲授生理过程效果要好得多。

通过开展媒体组合实验教学,不仅学生学得透彻,而且教师教得得心应手,使我们的生物显微实验教学如虎添翼,达到了新的水平。实践证明,发挥媒体组合优势,能大大增强显微实验效果,从而使生物实验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3:语文课堂教会学生记笔记

一、指导学生记笔记的方法

1. 笔记记什么

语文课堂上要记老师的板书,因为老师的板书一般都是很重要的内容;要记老师所讲的重要地方,如对时代背景的介绍,对结构的概括,对写作特点的分析,某些词语的用法等;要记老师补充的有关内容,要记自己没听懂的问题和文章的重难点,下课加强自己复习;还可记下自己听课时对某处的联想和感悟。

2. 笔记记在哪里

我一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直接记在课本上,笔记与内容挨门对户,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文及知识有更透彻的理解,更系统的阅读,但这一定程度上使书有碍观瞻。和单独用容量大,更有条理性的笔记本相比,这两种笔记是各有千秋。当然也可以两种同时结合用。所以我还让学生准备了适合整个中学阶段使用的结实的笔记本,记下一些每个学期都有用的语文知识。

3. 记笔记的方法

我教给了学生一套笔记符号,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上课及课后对课文的字、词、句、段、篇、题目、标点,自己的疑惑处等的下面标上相应的直线、曲线、竖线、波浪线、黑点、圆圈、惊叹号、问号、三角、方框等,每个人要形成自己的符号系统,相同类型的知识都用相同的符号勾画,班上的符号系统基本一致。我也教给了学生在原文顶上或课文后面的空白处或佳妙处加以相应的批注内容和方法,如顶上记背景,文后记主题的理解等,方法则称其为眉批、尾批、旁批等,涉及课文的方方面面。

学生记课堂笔记是花费不了多少时间的, 但笔记在课后还需要学生的整理。通过回忆,让学生对照课本和笔记,及时增补或删改相关的笔记,对有的笔记也可以加以编号、分类或摘抄。

二、做笔记也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

做笔记既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又需要学生的努力,自觉地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后,也不需老师再提醒他们了,这自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对学生课堂笔记的指导,教师也要注意养成一些好的习惯。

1. 精心地设计板书

好的板书应美观大方,有直观性,能涵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脉络和知识点,堂堂课如一,巩固学生形成的好习惯。这是我设计的《卖油翁》一课的板书:

这样的板书包括了课文的结构、内容和中心,是有利于学生理解复习课文的。

2. 给学生一定的言语暗示或明示

比如讲到重要的地方,用停顿、放慢速度、重复语言、音调音高的变化等来提示学生,或直接发出请你做上笔记的指令。

篇4:教会学生记笔记

一、重温“旧知”,做笔记巩固所学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荷塘月色》,大家文章有没有看过?(板书:荷塘月色)

……

师:嗯,很熟悉,我再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来写一些朱自清的字、号。你来。(一学生上黑板写,教师对其他学生)我们学过他的那些文章?

……

师:好,我们先来看黑板,他写的对不对?你们也该抄一抄,不会写的人要记住啊!这几个字,很容易错的。(写黑板的学生将“秋实”的“实”误写为“时”)

高一的学生,虽然初中时接触过朱自清,但时间毕竟很长了,有些知识肯定已经忘记了,教师明确要求学生抄下来,就是要求学生做笔记。这就告诉我们,对于那些学生虽然接触到过,但是时间间隔比较长的重要的知识点,重新遇到时,有必要要求学生做笔记。

二、易出错处,做笔记强化记忆

生:“实在”的“实”。

师:听到了吗?如果没有听到,你们就讲得响一点啊。他要听到了就有行动的。(对一些没动手的学生说)抄下来啊。

学生把“秋实”写成了“秋时”,也许是笔误,也许真的是忘记了,但不管怎么说,学生在这一知识点上出错了,而且,这种错误很可能不是只有他一个人会犯的,很可能是有代表性的(现在学生笔下的错别字很多,有论者分析出了很多原因,但作为老师在课堂上既然发现了,就要要求他们改正),郑老师要求学生记下来,就是要加深学生的印象,这一“记”,学生必然记得深刻、牢固、持久,以后不会再犯了。这就告诉我们,对于那些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应该要求学生当堂记下来,尽量避免同样的错误再犯第二次。

三、分析过程,做笔记理清思路

……

师:……我想问大家,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们能用几句话把它概括出来吗?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

生:荷塘到家。(板书:荷塘——家)

……

师:应该从家到荷塘再到家。(教师在“荷塘”前板书:——家)

……

师:看样子这个小路要往这边写一点,是不是啊?(板书修改为:家——小路——荷塘——小路——家)

……

接下来,教师在和学生一起分析课文的过程中,对板书不断的做修改;后面还分析到不同地方景物的特点以及作者情绪的变化,教师让学生上黑板板书,并且和学生一起对板书不断做了修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直没有明确要求学生做笔记,我想原因有二:板书一直是处于不断的修正过程中,没有最后定型的板书是不能要求学生记笔记的,学生在书上修改没有在黑板上修改那么简单;对老师在黑板上特意板书的内容,学生一般都知道主动做笔记的,教师不需要明确去要求。郑老师板书的内容,正是她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得出的结论,所以,她才引导学生对板书不断进行修改,她才设计了这样的板书。这就提醒我们教师,要重视板书的设计,要把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体现在板书中,这样一来,学生在复习时就很容易能回想起上课时分析的过程。

四、不明之处,记笔记有助明晰

……

师:这是他的第一个发现。前面是“阴森森的,有些怕人”,而这里出现了“今晚却很好”。他的语感非常好,除了刚刚讲的前面与“今晚却很好”产生一个对比,这一句在句式上还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啊?

生:承上启下。

师:承上启下是针对句式讲的吗?

生:是针对过渡讲的。

师:是过渡,而不是句式啊。记下来,过渡不是句式。谁家的孩子要放在谁家,不要搞错了。我们是高一(2)班的,把你送到高一(3)班你愿意吗?

教师提问是明确问“在句式上还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可是学生的回答却是“承上启下”,它是属于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而不是句式,学生的回答反映出他们在分析句式和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这两个知识点上存在认识不清的问题,鉴于此,教师及时明确要求学生记下来。这就告诉我们,当遇到学生认识不清、分辨不明的知识点时,一定要及时帮助他们明确下来,并要求记下来,避免“糊涂到底”。

五、起始年段,记笔记养成习惯

……

师:就是呀,你看这个地方:“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这是什么句式啊?

生:转折。

师:转折一般怎么说?

……

师:通常是这样,“虽然……但是……”、“虽然……却……”。可你看这个句子:“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虽然”是放在后面的,这是什么句式?

生:倒装。

师:(板书:倒装)记一下啊,不是你们不知道,有时候你们会忘记的。要有记笔记的意识。为什么要倒装啊?

这里教师明确提到让学生记笔记的目的:“不是你们不知道,有时候你们会忘记的。”并且提醒学生要有记笔记的意识,这样的提醒对于高一起始年段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一开始教师就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到后来上课就没有那么麻烦了,就不会再抱怨学生不知道记笔记了。除此以外,我以为教师还有一个目的是:暗示学生要特别注意现代文中出现的倒装句,为下面进一步分析倒装的作用张本——知道是“倒装”,才可能知道它的作用。

六、教学内容,记笔记凸显重点

……

生:接下来在荷塘,写荷叶和月色,他的心情调整的非常好了,很陶醉。

师:(板书:荷叶,月色,陶醉)(对学生)重点你都记下了吗?同学们记下了没有?他其实已经讲到了荷塘上的优美景象了。作者描写荷叶、月色,写的很美,语言可以说达到了极致,下节课我们再来推敲,今天我们主要分析作者的情绪、感受,他用了一个什么词?

教师明确说了本节课主要分析作者的情绪、感受,这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所以教师明确要求学生要把这些重点记下来,并且是连续两次提醒。这就提醒我们:对于重点的教学内容除了要引导学生好好分析外,一定要要求学生当堂在书上合适的地方记下来。重点的教学内容都没抓住,都没记牢,这样的语文学习几乎是无效的。王荣生教师多次提出,一堂语文课,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假设我们选择的教学内容是恰当的,而在课堂上没有让学生很好的掌握落实,那么再恰当的选择都是无益的。

……

师:最后回到家,该用哪个词语描述作者的情绪?

生:回到现实。

师:这一句抓得非常好,记下来,听他说说这个词的好处啊。

教师先是肯定了学生的回答,然后要求学生记下来,因为要记的正是教师要学生分析掌握的“作者的情绪、感受”,这又是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点。

七、精彩发言,记笔记积极鼓励

……

生:我认为荷塘是美食,(师生笑)因为朱自清在荷塘,高兴的时候可以——我认为是好吃的东西可以让他心情高亢,感觉荷塘也能理解他,但是荷塘的理解只是暂时的事情,没有永远的那种感触。

师:她又将我们的讨论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荷塘只是什么?

生:暂时的事情。

师:记笔记呀,这都是非常精彩的发言啊,这个肯定是要记下来的,这种陶醉是(板书:暂时的事情)“暂时的事情”,为什么呀?我们可以看结尾,结尾什么地方特别能够说明荷塘是暂时的?哪个词语特别能够说明?

教师几乎是以非常兴奋的话语要求学生记下来,并且明确说“这是非常精彩的发言”,这对发言的学生来说是多么大的鼓舞,对其他学生又是多么大的激励啊。这提醒我们:当遇到学生精彩的发言时,我们一定要要求学生记下来,这样做,学生记下的不仅仅是知识点,更是老师对他们的鼓励!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某一场合的发言得到主持人的充分肯定,并且要求其他人用笔记下来,这对我们的鼓舞该是多么的大啊!教师这样做,学生上课发言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的。

八、课堂总结,记笔记卒章显志

……

师:……大多数散文,往往描写自己的一段经历。因此,散文阅读,首先要理清作者的踪迹,再进一步理清作者情绪、思想变化的轨迹。(板书:行动踪迹——情绪轨迹)这是读懂这类文章很关键的一个途径。大的东西把握住,接下来再进入细节的、局部的体会。大家回去可以找一篇散文来检查一下。你们会去做吗?

这是这一节课结尾时教师最后的板书,教师在告诉学生该如何阅读散文,这是在传授阅读的方法,是在前面的分析的基础之上总结出来的方法,它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普遍实用性。教师在课后反思中也说到:“我教《荷塘月色》,不是像以往许多老师那样,直接引导学生欣赏朱自清优美的散文语言,而是要学生按照散文的模式,……学生用这样的‘图式’解读一篇散文,也可能用来解读其他类似的散文,这样,学生就能将一篇文章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以后的散文学习中去……”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所以老师没有一说而过,而是特意在黑板上板书出来。课堂总结不能因为就剩下最后几分钟而草草了事,教师意在“卒章显志”,所以就要要求学生记下来,否则,我们前面所做的努力,到最后产生的影响就小了很多。

……

以上是我结合郑桂华老师的一堂课做的分析,我想,只要我们能像郑老师那样,在课堂上有意识、有目的、有方法地让学生做好笔记,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生动活泼,而且实实在在——学生们入乎耳,存乎心,记乎书,他们在复习时就能有重点,有内容,有效果!

【参考资料】

《听郑桂华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篇5:怎么做好理财规划?4步教会你

理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资金应合理安排,哪些资金用于日常开销,哪些资金用于低风险投资,哪些资金可以用来投资高风险高收益产品,都应该事先做好规划。不要对投资能赚很多钱有过高的期望,避免过度投资。为了避免过度投资,就需要先明晰自己的理财目标。

二、评估风险承受能力

理财,能帮助合理分配资产,实现财富增值。但理财并非投机,在理财前必须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而避免过度投资或过度关注。

对于年轻人来说,刚工作虽然收入低,但其实风险承受能力还是较高的,年纪轻,各种机会多,还可以迅速的重新赚到钱。而到了中年,有了家庭、孩子后,顾虑多了风险承担能力自然有所下降。而老年时期,如果财富更是不宜有较大波动。故风险承受能力,跟年龄其实有一定的关系。年轻时期的理财投资,可稍进取一些,而中老年时期,则应偏稳健、稳定一些。

三、评估资金的流动性

评估资金的流动性也是及其必要的,通常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时间投资期限,变现能力、投资灵活性三个因素。投资前要先规划资金多久需要使用,这些资金可能不适合投向那些封闭期较长的投资品种,像信托,多数最低投资期限都是1年起,一般是2-3年,如果这期间想用钱,可能要面临麻烦。而短期的资金,需要的流动性较高的,其投资期限短且很灵活,包括一个月、三个月、半年或是更长时间的投资品种。

四、追踪关注理财动向

篇6:中学生如何做好课堂笔记

初中怎样做课前预习,怎样听好课,怎样做课后复习,怎样写考后总结等,那么,怎样做好学习笔记呢?

1、确定内容:记课堂笔记一定要明确记什么。一般要记好下面四个方面的内容:

1)是应抓住老师讲的“新”知识,“新”内容,记清记全,而对那些以前记过的,可以写上见何处就可以了。

2)是要集中精力记好自己所“缺少”的内容,通过记笔记来弥补自己知识的缺漏。

3)是要记好那些“实用”的内容,如自己训练或考试中容易出错的知识。

4)是要记“法”,即记好那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如怎样分析词的语境意、如何辩析同义词的细微差别等。还有那些与自己的爱好有关的、对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帮助的,或对自己的学习有启迪的知识,都是应该记录的。

2、抓住重点,提炼关键词:有的同学记笔记不善于抓重点,总以为老师的板书才是重点,便机械地一字不漏的照记不误,其实大可不必,应抓住重点内容记录,一是老师板书的课文的结构图解、关键性的内容等;二是老师特别强调的重点和难点;三是对你理解课文内容有帮助的一些关键性的知识。而不是从老师一开讲就埋下头来,结果是一节课下来,自己搞得头婚脑胀,对老师讲的知识很可能仍是糊里糊涂,不知所以,应该是以听为主以记为辅。

3、讲究方法:首先要注意记笔记的方式。记笔记有用笔记本的,有记在书上的,也有二者结合的。用笔记本结合书本的方式效果是比较好的。对老师板书的较为完整的、文字量比较多的内容,如课文结构图、人物及情节分析等,可记在笔记本上,使之一目了然;对字、词、句的分析,课文的段落层次以及有争议的地方,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等,可直接记在书中与之相应的地方,既省时,又方便复习。

其次要讲究方法。记笔记可以用符号法。符号有多种,最常见的是加圈点、划线以及标问号、叹号等。如用“|”或“||”表示段落层次,用“•”表示重点词语,用“ ”表示需要掌握的生词,用“~~”表示精彩的句子,用“——”表示中心句,用“?”表示疑问等。各种符号所表示的意思要始终一致。也可以用批注法。如对字词的注音解释,可以直接批注在字词的上面,也可以集中批注在书页上下的空白地带;对重点词句的分析,也可以批注在相应句段旁边的空白处,说明其含义或用法等。还可以用写意法,如对文章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意思可以记在段末篇尾。

4、注意速度:老师讲课的速度一般是每分钟90字左右,而学生听课作笔记的速度是每分钟20—40字,不少同学埋怨老师讲的太快,记不下来。其实,老师讲课的速度是有一个制约的,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这就要求我们在记笔记的时候注意记的速度,掌握一些速记的方法,用符号法记笔记不失为一种快速的方法。此外还可以用压缩的方法来记,即抓住老师讲课中的一些关键性的话,用简短的词句去概括一段话的意思。要提高记的速度,专心致志听讲是关键,只有对老师所讲的内容真正听懂了,理解了,才能进行准确的压缩、记录。

5,及时整理在课堂上作的笔记,为了跟得上老师的速度,难免有缺漏和笔误,因此,课后要趁热打铁,对照书本,及时回忆有关信息,对比出现的缺漏、跳跃、省略、简记等补充完整,对笔误的地方及时纠正,对错误之处或不够确切的地方进行修改。还可以编号分类,舍弃无关紧要的。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并巩固记忆的效果,而且可以培养我们严谨而周密的学习习惯,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

每上一节课,把老师在课中教的概念、公式、法则、原理等记下来,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还可以通过查资料来说明。每学完一章,一单元,自己来一次小结,把一章,一单元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系统地归纳整理在笔记本上,这些在课本上虽然有,但不系统,复习时不方便,通过摘抄提纲,既方便复习,也增强记忆,还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归纳综合能力和自学能力。

同学们在预习时多少会有一些自己的难以理解的问题,作业中也难免出现一些错误,那么上课时必须注意老师讲解疑难的地方,这些难点问题,哪怕课堂上已能解决,但时间一长又可能会遗忘,所以不妨把这些问题作一下记录,复习时多看一两遍,加深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

所谓记方法,是指老师讲解范例或习题时,让同学们记住解题技巧、思路和方法。总之,在课堂上记笔记要耳听眼看脑想手动。在听懂的前提下,对获取的知识信息通过大脑的思维,经过“选择——加工——归纳——浓缩——反馈”的过程,然后让手有重点地记录下来。记录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在学习中逐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综上所述,1、记提纲

2、记补充

3,记疑点

4,记问题

5、记解题方法

篇7:《做好学生有点累》读书笔记

这本书的主角是蔡一心。她是大家眼中的好学生,是班长、老师的宠儿and爸爸妈妈的骄傲。甚至当她犯了错,老师也会尽量护着她。但是,作为好学生的她,感到自己并非像别人想象的那么轻松、快乐。老师、父母的期待,都让她感到很累……

我觉得,她有的累还是有道理的,我也会有和她相似的现象,比如:我周三晚上有两个小时的英语课,我不仅要写作业,还要上课,当时也很累,但累得值,因为我学到了知识。难道,她认为自己不能受累吗?累累可是我们班干部应该的,付出才能得到啊!你看,每学期校级奖是不是几乎都有班长?

篇8:数学课堂要教会学生学习

新的教材, 需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来支撑。我们知道, 没有全新的教材, 是不会有全新的教法的, 然而有了全新的教材, 也不一定就有全新的教法。关键是要转变教育观念, 没有新的教育观念做支撑, 再好的教材教起来也会穿新鞋走老路。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现代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的角色也正由“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学应该是“授之以渔”, 而不是“授之以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教学生学。”可见教师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教, 更重要的是要如何指导学生学, 把“金钥匙”交给学生,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自学能力。“教”对于任何一个教师来说应该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但怎样通过这个“教”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使之具有强烈的主动感和自主学习的精神, 这当中就涉及了许多教学艺术问题。

教师很容易给学生讲懂, 但却不容易给学生讲会。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兴趣, 是学习的第一老师

1.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教学环节设疑

古人说:“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我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教学环节设疑, 使学生产生解疑的期望和需要, 引导学生在乐学的基础上探索, 体验探索的乐趣, 并最终以获取知识满足于期望与需要, 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使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获取、主动发展

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只有对所学材料有了兴趣, 才由被动变为主动。如在教学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初步认识时,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中, 眼、耳、手、脑同时并用, 通过学习知识提高智能素养, 获取正确的学习方法, 形成学习能力, 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 由肯学、乐学发展为善学, 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让学生“异想天开”, 发挥其潜在的创造思维和主动学习精神

任何创造发明都是为了客观环境的需要, 而人的思维能力也正是在这种适应过程中逐渐养成并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巧匠鲁班, 因手指被齿叶草划破而启发灵感, 发明了锯。作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一些的创造机缘, 让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

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源于实践, 根据素质教育的特征, 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

1. 从“教什么”逐渐向“学什么”转变

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 倡导和主张“教”是为了更好地“学”的理念。即要求教师不要在从成人主观的角度去考虑和实施自己的教学行为, 而是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发展出发, 根据学生最需要什么, 学生最想要什么, 然后依据《课程标准》, 实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 教给学生最需要的知识。而决不再是仅仅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应对考试的技能。

2. 从教会学生“学会”逐渐向教会学生“会学”转变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 教师始终考虑的最终教学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某种知识或技能, 实质上这种教育目的是极其狭隘的。 (1) 教师要弄清楚自己教学生学会的是什么知识, 即这种知识是否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用;什么技能, 即是应试技能还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会终身学习的技能。 (2)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 更要教会学生从教学过程中掌握“会学”的本领, 为其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在从教会学生“学会”转到教会学生“会学”过程中, 教师更应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使他们首先“乐学”, 然后“爱学”, 最终“会学”。

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主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要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 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在知识爆炸的时代, 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 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 世界各国都把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改革的方向。正因为如此,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 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 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 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与此同时, 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对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予以关注。

篇9:如何教会学生做化学笔记

关键词:学生;化学笔记;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012

刚升入九年级的同学,要增学一门新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要学好化学,记笔记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但是有许多学生不知道怎么记笔记。在平时上课时,笔者常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上课听讲的时候,有的学生可能很认真地听,为了不错过教师的一言一行,他可能认为没有时间做笔记,或者过分自信地认为自己已经理解了、记住了而不需要做笔记。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有句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应该告诉学生:可能当时真的听明白了,但那只是短期记忆,要把它转化为长期记忆,还需要课后巩固复习,没有笔记是不行的。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会集中精力只做两件事——“听”和“记录”,而不会跟着教师的思路好好思考问题。教师的每一个提问,他都会一字不漏地记下来,等其他同学回答或教师解答的时候,他再记下来。而他自己却没有时间去想,也没有意识去想。这样的学生,尽管很用心学习,付出了很多,但成绩不会很好。

因此,我们一定要教给学生一些做笔记的技巧。首先在课堂上做笔记时,不是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记下来,因为这样注意力不够,也找不到重点;要让学生记下他自己认为最重要、尤其是不理解的东西。至于一般的知识点和例题,则应该在课后整理。这样,既能记好笔记,又能有时间听讲和思考。一位成绩优异的中学生说:“为了提高记笔记的效率,我就用自己能看得懂的字符,比如用拼音或英语单词来提高记笔记的速度。我记笔记的字体虽然不好看,但只要我自已能看懂就行,也丝毫不会影响它的价值。处理好了听讲和记笔记的关系,我的学习效率也有了很大提高,全神贯注的精神状态也得到了保证。”

其次,要让学生明白,做笔记并不是越详细越好,而是要在用心听课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把已经理解透彻的内容重新写出来,那才有价值。所以,笔记的内容一定要简明扼要,要做到只需看上一眼就能想起那一堂课或读过的那本书的主要内容。

另外,由于化学的特殊性,笔者还和学生讲了有关记录化学笔记的类型。

1. 补充笔记。讲新课时做补充笔记,教师讲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将课本内容重新组织,突出重点加以讲解,记笔记是边看书,边听讲,边在书本上划记号,标出教师所讲的重点,并把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写的提纲和重点内容抄下来,还要把关键性的、规律性的、实质性的内容和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扼要地在书本上或笔记本上写上几句,把教师讲的但书上没有的例题记下来,课后再复习思考。

2. 实验笔记。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重在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原理或掌握化学性质或物质的制法操作。可做简明图解、补充笔记,把教师所做的演示实验的现象及讲解记下来,书上有实验插图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补充。例如,在氧气的性质实验时,(1)在硫在氧氣中燃烧的图边上记下教师讲的重点:硫在氧气中燃烧时要先在集气瓶中放少量的水,记:“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2)在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图边上记下教师讲的重点:铁在氧气中燃烧时要先在集气瓶中放少量的水或细沙,记:“是为了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图边上记下教师讲的重点:①药品不能堆积在试管底部,而应平铺在试管底部,记:“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药品受热均匀,气体容易逸出”;②给试管加热时,为什么要先把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加热,然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记:“让试管受热均匀,不易破裂”。

3. 改错笔记。习题或试卷评讲课是教师纠正学生在作业或试卷中的“常错题”和“易错题”,并指导解题思路、规律、技巧和方法的课。在听课时,不要只抄正确答案,关键是要用红笔订正,而且不要擦去自己的错解,以利于与正确答案作对比,找出答错的原因,过一段时间还应把以前做错的题再重做一遍,看看现在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这种笔记是在作业或试题空隙处做简明的“眉批”或“注释”。

4. 系统笔记。复习小结课时,教师把课本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是书上没有的,因此要做系统的笔记。将笔记每面一分为二,一半写板书的内容,一半记讲解,课后结合复习加以整理、修改和补充,成为一个整体,以利于加深、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归纳知识的能力和全面的复习。笔记的形式有:(1)提纲式,以文字表述为主,适用于概括教材的主要内容或归纳、整理公式、定理和概念要点;(2)纲要式,以化学式、关系式或关系框图来表述,适用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取及相互间的变化、计算知识的概括等;(3)图表式,以文字、表格、线图来表述,适用于有关概念、化学基本原理、物质的性质、实验等进行归类对比。由于课堂时间紧迫,教师传授知识内容多,信息量大,笔记中可能会出现缺陷,每堂课后要及时地补漏、勘误,对于简略之处要做必要的加工、追记,把课外获得的新知识、新体会在原来的笔记中进行批注,以充实笔记内容。但是,这种听课笔记只适合参考,若想把笔记整理成考前复习笔记,还应对过去所做的冗长笔记进行整理,把自己由薄到厚积累起来的资料,再由厚到薄进行提纯、精华,网络化的重新整理,做出一些比较简洁的复习笔记。笔者建议把它做成小卡片的形式,这样复习笔记很方便。整理笔记的过程,也是对所学知识咀嚼、消化、吸收、巩固和提高的过程,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牢牢记住很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大大提高了化学学习效率。

篇10:《做好学生有点累》读书笔记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好学生有点累》。这本书主要讲:文中的主人公蔡一心是大家眼里的“好学生”。她是班长,是老师的宠儿,是爸爸妈妈骄傲的女儿。甚至有时她犯错时,就连老师们也会尽量护着他。但是,作为“好学生”的蔡一心却感到自己并非如别人所想的那么轻松和快乐。同学的不理解,老师和父母的期待,都让她感到自己活得很累……

我是班里数学组长,结果这次考试不好受到了父母严厉的批评:“你不仅辜负了我们,还辜负了老师对你的期望啊!”;受到了老师的“鼓励”:“一鸣,怎么每次考试都要出一点小问题啊!”;受到了同学们质疑的目光,从那眼神中,我清楚地知道,他们想说:“张一鸣,平时考的也没这么差,这次怎么才考到92分哪?”我想发泄:“怎么我就不能考92分!”,我好想骂出来,但只能憋在心里,怕被别人抓住话柄,说我不是“好学生”

我想:唉!做“好学生”真的有点累啊!但累也值得,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呢?

篇11:《做好学生有点累》读书笔记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名叫蔡一心的女孩,她是班长,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同学们眼中的好榜样。她做错事时,老师尽量袒护她。每一次考试,老师都会帮她检查卷子,当老师看到错题时,总是会小声地提醒她。所以虽然每一次考试蔡一心都会考满分,但她却觉得这些满分都是虚伪的。她经常觉得做好学生很累,但是她不能辜负老师、家长对她的期望······

读完这本书后,我也产生了共感。我是班里的好学生,老师处处袒护我,同学处处让着我。但是当我考试考得不好时,老师会说“我对你太失望了······”同学会在背后拿我开涮。我很想当个坏孩子,不用考虑分数;被老师吵时可以厚着脸皮狡辩;可以不顾别人的眼光,做最真的自己。但是,我知道我做不到,因为我喜欢被别人捧在手心里,永远不服输的感觉。唉,做个第一名真的不像别人想象的那么风光和简单。

篇12:如何指导学生做好摘录笔记

现在,我主要谈谈如何指导学生做好摘录笔记。

首先,我们要教会学生怎样找文中的好词语。可以在预习的时候让学生勾画带生字的词语和四字词语,并进行摘录,在上课之前进行检查,对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展示,带动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其他不太会摘录词语的同学从身边的事例中学会方法。

摘录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文本中的好句子。这是一个难点。难在哪儿呢?一难:学生摘录的时候喜欢摘录简单的句子,此为懒惰型。二难:学生摘录的时候不知道该摘录什么样的句子,此为无助型。我想,只要解决了第二个难题,第一个难题就会迎刃而解。我是这样做的。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一些描写生动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朗读、体会,感受这些句子好在什么地方,让他们通过读和理解,体会到原来这样的句子就是好句子,知道以后摘录的时候就应该摘录这样的句子。教给方法后,还要对效果进行检验,以巩固学生的认识。放手让学生做后,可以通过展示、评改,让做得好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让暂时没做好的学生知道该怎样做。反复进行,大部分学生都能进行有效的摘录。

当然,我们的摘录不能仅限于语文课本之中,因为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要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因此,我们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进行摘录,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解决以后的将摘录运用于习作中的难题。

上一篇:印刷名词解释下一篇:关于励志的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