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推广体系构建实施方案

2024-05-02

农技推广体系构建实施方案(共9篇)

篇1:农技推广体系构建实施方案

为解决我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保障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3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着眼于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精简人员、充实一线、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措施,逐步构建起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二、基本原则

坚持精干高效,科学设置机构,优化队伍结构,合理配置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多元化发展,有效履行政府公益性职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与市乡机构改革相衔接,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

三、主要内容

范文网【】

㈠强化公益性职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主要是:关键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监督;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作物苗情监测、土壤测试;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检测、检疫和强制检验;在农民中开展技术培训,宣传贯彻农业法律、法规,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供销信息和其它信息服务;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

㈢理顺管理体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机构性质不变,管理体制由委托制改为派驻制,属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其人、财、物、事由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人员统一聘用、统一调配。“以钱养事”经费直接拨付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考核情况发放。在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工作考核、人员调配、考评和晋升等方面实行市乡双重管理,以市管理为主。

㈣实行人员聘用管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择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聘期3年。参加竞聘上岗的人员必须具备竞聘岗位相应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取得国家农业中级执业资格以上证书。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原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够的可面向社会招聘。对已经达到退休年龄的农技人员原则上不再聘用,确因工作需要的可以延长聘用期。人员的进、管、出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人事管理权限办理。

㈤切实提高人员素质。建立并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情况,科学制定培训计划,确保每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任期内接受脱产培训30天以上。在抓好培训的同时,要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指导。

㈥建立健全绩效考评机制。由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各乡(镇、办)农业生产特点,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各推广站和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对象及内容,量化工作指标和任务要求,签订责任状,推行工作日志和考勤制度。建立市级业务主管部门、乡(镇、办)、服务对象三方共同考核的机制,考核结果作为农业技术人员晋级、续聘和公费参加培训的主要依据。对连续两年考评不合格的人员,视情况予以调整,任期考评不合格者做缓聘处理。将农业技术人员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激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深入农村第一线。

㈦建立村级服务站点。依托村级农技员、植保员、科技示范户等,利用现有办公场所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服务设施,采取民办公助、技物结合、开放运行的方式,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使其成为连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广大农民的纽带,成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点,农业生产经营信息服务点,党的农业政策的宣传点。

㈧推进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发展。大力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壮大龙头企业队伍,多渠道培育农村经纪人和致富带头人,创建各类服务实体,扶持民间农业科技组织和民营企业,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制定优惠政策,支持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项目单位农业技术人员在我市农业生产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保障措施

㈠加强领导。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工作由市农业局具体负责,市编办、市财政局、市综改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配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职责,通力协作,确保取得实效。

㈡保障经费。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财政投入;要抓紧建立对重大农业技术项目推广和基础设施设备补助机制。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农民科技培训、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等工作的力度。

㈢加强宣传。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既是农业推广网络的配套和完善,也关系到农技人员的切实利益,各单位要紧紧围绕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使农技人员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政策,打消思想顾虑,进一步发扬心系农民、献身农业、服务农村的好传统,找准定位,争取更大作为。

篇2:农技推广体系构建实施方案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快,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林业的发展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林业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自然环境的保护、还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目前,梅州市在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为了梅州市林业发展取得更多的成就和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尽快建立起来,我们今天就以此为题,进行一番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梅州市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丰富。在这样的状况下,林业技术的发展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梅州市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已经成为了林农和涉林企业的第一需求,因此,我们更要细致的分析当前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程度。今天,我们就以梅州市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为题,分别从梅州市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构建遇到的问题以及梅州市构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策略等方面,简单的探讨此问题,希望可以对梅州市的林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梅州市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构建遇到的问题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简单的阐述了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在目前的形势下,梅州市在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中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无法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梅州市林业经济的向前发展。主要的问题包括: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知识老化、推广手段非常落后、推广的体制不够完善等等。下面,我们就详细谈谈梅州市在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中遇到的问题:

(一)、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受到限制

梅州市构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了,在这段时间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梅州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出现了老化的问题,同时,林业部门给予工作人员的报酬也非常的低。关于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知识老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很少有机会接受更加先进、更加完善的知识培训[1],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及时的更新知识体系,难以达到林业技术所要求的标准。比如:梅州市近十几年以来在林业技术推广方面没有招收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就连大中专毕业的工作人员也寥寥无几,在这些人中还有不少缺乏实际的操作能力、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使得他们难以达到林业技术推广服务所要求的标准。

(二)、林业技术推广方法过于落后

梅州市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遇到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推广的方法过于落后。这个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上面说到的工作人员知识水平老化所引起的[2]。由于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有限,导致在林业技术推广中所运用到的设备不够完善,最终导致林业技术推广的方式过于落后。目前,梅州市在林业技术推广中所采用的方式依旧局限于科技下乡、技术培训、咨询等等的方面。这些陈旧的方式导致信息化管理水平受限、市场开发受到限制、专家服务的水平也受到限制。最终导致林业技术推广管理水平低下、效率不高、林业技术推广所达到的收益并不明显。

(三)、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制不完善

由于在上文中出现的工作人员知识水平老化、林业技术推广方法过于落后两个问题的出现,最终导致出现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制不完善这样的一个问题。目前,梅州市在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方面仅仅局限于以林业为主,推广的范围也大大的受到了限制,知识局限于狭小的.区域。这主要是由于推广服务体制方面的落后、林业部门之间没有很好的配合所导致的,使得最终难以达到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实现更多的收益。

二、梅州市构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策略

在上面一个版块的内容当中,我们主要阐述了目前梅州市在进行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构建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就梅州市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更快的完善构建,特此提出以下建设性的意见:

(一)优化林业技术人员的知识体系

如果我们想要使得梅州市的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更快的建立起来,必须要从林业技术人员方面入手,尽快的加强和完善林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方面的不足。主要的措施包括:定期对林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结构体系的培训、安排相关的林业技术人员到各地考察实习,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邀请业内一些专业的人员对林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加以改进、在招聘的过程中要大量的招收本科、研究生毕业的人员,以加强林业技术团队的整体素质[3]。

(二)、完善林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的方法

梅州市想要更快的构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就必须创新林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的方法。在这方面梅州市林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组建起专业技术协会,与林业专业协会、合作社合作,及时的引进实用、先进、成熟的科学技术支撑自己的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最终实现林业技术推广效益的增加。结语:总而言之,如果梅州市想要尽快的建立起自己的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必须加快改善以上内容中所遇到的问题。林业部门也必须重视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分别从梅州市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构建遇到的问题以及梅州市构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策略等方面,简单的探讨了梅州市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问题,希望可以对梅州市的林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尤奋,陈杰,张晓凡.林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以岛东林场林业技术推广为视角[J].热带林业.(02)

[2]林岳,贺刘军,黄艳,祝冬燕.浅谈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革的必要性[J].农业科技与信息.(19)

篇3:建德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构建

1 建德市概况

建德市位于浙江省西部, 钱塘江中游。全市行政区域面积为2 321 km2, 设3个街道办事处, 12个镇, 1个乡, 232个行政村, 25个社区, 17个居民区。全市总人口513 871人, 其中农业人口402 832人, 耕地总面积17 214.93 hm2, 全市基本形成了六大支柱产业, 其中茶叶种植面积5 000 hm2;柑橘种植面积6 666.67 hm2;板栗种植面积4 000 hm2;莲子种植面积333.33 hm2;草莓种植面积1 333.33 hm2, “新安江牌草莓”荣获浙江省名牌产品和浙江省国际农博会金奖;禽蛋业600多万羽, 是浙江省最大的禽业基地。

2 建德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构建

2.1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技推广组织体系

以市农业经济为基础, 以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依据, 合理设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责任农技人员[2]。市级农技推广机构主要设置市农技推广中心、市畜牧兽医局、市农机服务总站、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和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乡镇级设置乡镇 (街道) 事业综合服务中心, 责任农技人员主要设置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和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

根据市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的实际情况, 设置草莓、柑桔、茶叶、畜牧兽医、粮油、蔬菜、蚕桑、农机、水产、竹林、经济林、用材林等12个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岗位。担任首席农技推广专家的条件:一是市级农技推广机构具有中级以上农业专业技术职称;二是其专业水平和技术水平在建德市同行业中具有权威性;三是具有较高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指导服务能力。首席农技推广专家采取公开竞争上岗的办法产生, 程序为:公开报名;成立评议小组;竞岗演讲;评议小组民主评议;市主管部门审核、聘任。

责任农技员由各乡镇 (街道) 会同市级主管部门从乡镇 (街道) 事业综合服务中心中现在编的具有初级职称以上的农技推广人员中聘任。责任农技员岗位因需设置、因乡镇 (街道) 设置, 农业特色产业比较明显的乡镇 (街道) 可设置相应专业的责任农技员, 原则上每个乡镇 (街道) 应设置粮油、畜牧兽医、林业各1名责任农技员, 该市责任农技员岗位共设置98个, 其中专业责任农技员33个。

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民营科技组织、基层农资服务站、原乡镇 (街道) 兽医员等社会化科技力量积极参与农技推广活动, 各乡镇 (街道) 按照“村村都有科技示范户”的要求, 大力培养农村各类科技示范户, 并对乡镇 (街道) 所辖范围内的各类社会化科技力量加以扶持和引导, 充分发挥其对农业科技的“传、帮、带”作用[3]。由于当前畜禽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要求各乡镇 (街道) 优先将该区域内参与畜禽防疫工作的原乡镇兽医确定为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 并加强监督管理, 落实责任。

2.2 建立和完善农技推广人员责任体系

首席农技推广专家的岗位职责为: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 熟练掌握本专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熟悉相关专业知识, 及时了解本专业国内最新科技动态和市场需求;根据建德市农业生产的源头性需求, 研究提出相应专业领域的产业发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等方案;组织农技指导员和责任农技员完成上级政府和部门提出的目标任务;协调解决当地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生产技术问题, 及时解决农业突发事件;带头开展农技试验、示范, 为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提供相关信息和咨询服务, 并承担相关培训工作;为该市农业产业制定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及其重大农业科技决策提供咨询。

农技指导员的岗位职责为: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 以及本专业有关标准、规范和法规, 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及本专业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和市场需求;重点承担面上的农技工作指导和咨询培训, 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示范;联系乡镇 (街道) 责任农技员、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重点示范户等, 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工作。

责任农技员的岗位职责为:了解本专业技术知识, 及其相关标准和法规;全面负责若干村全体农户的农技推广服务工作, 重点联系若干个种养业科技示范户;责任农技员通过现场指导和“农民信箱”、“建德农业信息网”、“农技110”等手段, 对责任区域的科技示范户、普通农户开展技术指导, 协助市级农技推广机构做好技术示范方建设;及时解答责任区域内农民提出的各类技术问题, 不能解决的要向市级农技推广机构人员寻求帮助。同时, 要完成市级农技推广机构、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等交办的其他农技推广任务。

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的岗位职责为: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引进、试验等活动, 参加或组织开展面向社会的农业科技咨询、技术承包、技术培训等有偿或无偿服务, 重点是完成政府“花钱买服务”的任务。

2.3 建立和完善农技推广人员考核体系

对首席农技推广专家的考核, 由市主管部门、各乡镇 (街道) 和主要服务对象等3方面按4∶3∶3的权重进行。其中, 市主管部门主要对其德、能、勤、绩、廉进行综合考核, 乡镇 (街道) 主要考核其技术指导服务的质量、效果和满意度;主要服务对象主要考核工作满意度。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实行动态管理, 优胜劣汰, 对考核不合格的, 取消下一年度的首席农技推广专家称号, 并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新的首席农技推广专家。

对农技指导员的考核, 采取市主管部门和服务对象二方面按5∶5的权重进行。市主管部门主要对其德、能、勤、绩、廉进行综合考核, 服务对象主要考核满意度。

对责任农技员的考核, 按照“谁主管, 谁牵头”的原则, 由乡镇 (街道) 、市主管部门和服务对象等三方面按4∶3∶3权重进行, 其中乡、镇 (街道) 主要对责任农技员的德、能、勤、绩、廉进行综合考核, 市主管部门主要考核责任农技员的业绩, 服务对象主要考核满意度。

对承担政府“花钱买服务”任务的社会化农技推广组织的考核, 主要考评其承担“花钱买服务”任务完成情况、实际效果等。

年度考核优秀、成绩突出的各类责任农技推广人员, 按有关规定推荐参评各级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 并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

2.4 建立和完善农技推广人员培训体系

建立与完善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 根据市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知识更新培训[3,4,5]。市级主管部门、首席农技推广专家要认真制定培训计划, 积极组织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和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开展业务培训, 原则上每年业务培训时间不少于12 d, 参加专业相符的教育时间等同业务培训时间。在培训中充分利用“农民信箱”、“农技110”、“建德农业信息网”、“远程教育系统”等现代化工具, 发布相关信息, 开办专题培训讲座, 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2.5 建立和完善农技推广保障体系

确保农技推广人员特别是责任农技员集中精力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乡镇 (街道) 在安排工作中, 责任农技员不再安排其他工作, 确保责任农技员全年有2/3的工作时间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进一步加大财政保障力度, 确保农技推广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市财政建立农技推广专项资金, 经费主要由市财政预算安排, 在农发基金、科技“三项经费”、土地出让金中按一定比例提取, 并确保农技推广专项资金随着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同步增长[6,7,8]。每年安排农技推广科研经费100万元用于12个农业产业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对聘为首席农技推广专家的, 每年根据科研成果和技术推广需要从农技推广专项资金中安排不少于5万元的科研经费, 用于专项支出。同时, 对聘为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和乡镇责任农技员的, 分别给予每月200、100元的岗位补贴, 责任农技员的岗位补贴从乡镇 (街道) 财政中列支。对考核合格的农技推广人员享受单位年终奖和其他福利待遇, 对表现优秀的农技推广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享受岗位补助, 年终一次性扣回已发的每月岗位补贴, 并不得享受年终奖。

优化农技推广队伍结构, 确保农技推广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在确定责任农技推广人员时, 优先聘用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农技推广人员;在责任农技推广岗位设置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责任农技推广人员的交流调配力度[9]。责任农技推广人员的补充, 一方面从在编农技推广人员中进行补充, 另一方面由市人事局通过公开招考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择优录用。

3 结语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 在人事局、财政局、农口各局积极配合下, 建德市通过以上5个体系建设, 构建了基层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为该市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为该市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摘要:介绍了建德市农业经济发展概况, 阐述了该市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构建中采取的措施, 妈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技推广组织体系、农技推广人员责任体系、农技推广人员考核体系、农技推广人员培训体系和农技推广保障体系, 以为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农枝推广体系,建设,对策,浙江建德

参考文献

[1]邵洁, 陈锦其, 马伟冬, 等.基层责任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 2010 (2) :427-430.

[2]周建发, 王建玮, 吴丽娜.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 2009, 25 (8) :9.

[3]祝建国.岳西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初探[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1) :305, 307.

[4]田张厚, 孙胜杰.渭南市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 :25-27.

[5]马元新, 王修明.金安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及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4) :127, 129.

[6]刘涛.新形式下基层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 (16) :59-61.

[7]王凤梅.博州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几点建议[J].新疆农业科技, 2010 (1) :2-3.

[8]张洪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能力建设的思考[J].天津农林科技, 2010 (1) :7-8.

篇4:农技推广体系构建实施方案

关键词: 吉林;多元化农业;构建;推广体系

中图分类号: S3-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2.015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解决好三农问题十分重要。吉林地区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大型基地,在整个国民农业发展中占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构建吉林地区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于吉林地区整体的农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如何加强吉林地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作出简要分析。

1加强吉林地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需要准确把握现行农技改革方向

农技改革的方向决定改革的成败,构建良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必须严格把握改革方向,将重点落实到以下几点:改革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构建多元化的技术推广体系,现行的单元化推广体系不能适应逐渐发展的农业国民经济,运行体制不健全,不适应我国现阶段的国民农业生产与发展,因此现行的推广机制对于构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有着主导性作用;注重理念的创新,改进工作方法,有计划的扩大推广对象,由传统的向专业性科技人员渗透到农民阶层,提高农民整体的科技素养,使他们能提高对现代化科技的应用能力;转变用人机制,实行“竞争上岗”的新政策,加强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提供岗前培训、考核机制等多种工作评估方式,提高科技团队的综合能力,为多元化农业技术体系的推广提供专业性强的团队;提供多层次的技术培训项目,为地方性农业提供技术性人才,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农民科技教育工作,健全农民的科技素养,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同时鼓励科研人员深入推广前线,实地教研,使农民更直观、更清晰地了解科技在农业技术推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加强吉林地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需要加强农业科研技术的推广

构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需要农业科研技术的大力支持,因此,在现行阶段,增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主力性,加强农业科研技术的成熟化进程。作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主体之一,农业科研以其专业性的技术向导在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科研机构提供了大量的自主创新型人才,他们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引导性作用,同时也使得高科技技术成果得以推广,使得科技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对农业技术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贡献作用;其次,科研技术核心竞争力很大,明确科研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形成农业科研、农业技术与农业教育的相互关联,实现三者相互之间的良性循环,为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技术问题提供良好的保障。科技人员参与到农业科技中,不但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也有效地缩短了科技成果推广时间以及信息反馈周期,科研人员不断获得新的信息有助于更好地完善相关体系,不断拓宽研究领域,为新的科研课题提供新的灵感,更好地适应不断进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为农村技术推广以及普及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在科研人员与农业相关人员的接触过程中,农民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对农民技术培训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指引性。

3加强吉林地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作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体,在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首先,政府作为由国家成立、代表国家并指导各级发展,是研究与决策重大问题的主体,政府的相关推广机构直接指导基层农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同时,政府作为推动农资机构与农村信贷机构以及经销企业相互合作的机构,在农业技术相关领域与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政府作为推广机构,在向农民传达国家相关农业政策、协调各种矛盾以及向政府反馈农民意见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科技作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核心,而政府拥有科技资源,通常来说,政府的推广机构会与科技资源研究机构有机结合在一起,这就使得推广过程变得简单、易操作。因此,充分地运用政府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主导作用,有效构建吉林地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加强吉林地区农村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应大力推广科技,增强农村地区综合市场竞争力,完善农业科研技术,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人类,服务大众,构建多元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使农村经济为国民经济带来更多的活力。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燕.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J].农村经济,2011,(2):45-47.

[2] 刘建宇.影响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构建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中国农资,2013,(40):56-58.

[3] 杜丽华.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11,(11):39-40.

篇5:农技推广体系构建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推进会精神,切实加快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依据XXXX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前农技服务体系现状

XX县辖X镇X个三农发展服务中心,X个行政村;总人口X万人,其中农业人口X万人;国土面积X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X万亩,人均耕地X亩。全年粮食播种总面积X万亩,总产X万吨;油料播种面积X万亩,总产X万吨;大蒜X万亩,年产蒜苔X万吨,蒜头X万吨,辣椒X万亩,果树 万亩,年产果品 万吨,蔬菜 万亩,年产鲜菜 万吨。生猪存栏X万头,笼养鸡X万只,奶牛、肉牛养殖X万头。201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全县共有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事业机构X个,全部为全额预算单位。编制总额X人,实有干部职工X人,其中:高级X人,中级X人,初X人。共有基层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X个,均为乡镇级全额拨款单位,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管理体制。共有编制X名,实有干部X名,全县共有畜牧兽医县站X个,全部为全额预算单位,编制总额X人,实有干部职工X人;乡镇畜牧兽医站X个,均为全额拨款单位,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管理体制。共有编制X名,实有干部X名。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县级机构职责分工不明确,人员不能集中于农技推广;二是乡镇服务机构与县级服务机构脱节,不能起到应有的技术推广作用;三是知识结构、推广技能、人员素质难以适应当前农业

技术推广需要;四是基础设施落后,办公条件差,服务交通条件不具备,难以适应需求。五是村级农技推广网点和有效机制尚未形成,处于线断、网烂、人散的现状。

二、改革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改革和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优化机构设置,创新服务方式,加强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提高服务益能,加快构建设制度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到位、农民满意的基层推广体系。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2、基本原则

以优化县级、强化基层的思路,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整合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和人员,建立健全以县级机构为龙头,区域综合站为依托,镇综合站为辅助、村级服务站为延伸的农技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创新运行机制,提升服务职能。同时优化人员结构,加强队伍建设,保证必要经费开支。

3、目标任务

1、理顺管理体制。实行“三权归县”管理,县乡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对其编制、职能进行整合,将区域(乡,镇)农技、农机、畜牧推广机构作为县级农技推广机构的派出机构,纳入统一管理的体系。

2、优化机构设置。按照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突出县域和区域产业特色,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科学设置基层(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3、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资格准予、竞聘上岗、职务任命、职

称聘任、绩效考核等农技推广工作新的运行机制。

4、提升服务能力。突出基础装备建设,提高推广服务能力。主要对办公条件、推广手段、服务设施进行完善和建设,为履行公益性职能创造条件。

三、机构设置及职能界定

按照科学合理、有效管理、加强一线基层服务力量、有利于业务开展和履行公益性职能的原则,设置我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并履行各自职责,设立如下机构及给予职能界定。

1、县级机构

(1)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整合县农技站、植保站、园林站、种子站、农村能源办5单位职能,合并设置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加挂县林业站牌子。正科级建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县农业局管理。

主要职能:承担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植物病虫害防控、园林技术推广,种子、苗木、肥料及农药市场管理及农资市场综合执法工作;农村能源建设;农业信息服务等职能。

(2)成立武功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已建成)(3)县畜牧兽医管理中心

整合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县动物疾病防疫防控中心、动物卫生监督3个单位职能,合并设置县畜牧兽医管理中心。正科级规格,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县畜牧局管理。

主要职能:宣传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有关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承担法律法规授权的动物防疫执法工作:负责开展动物疫情监测、报告;负责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工作:组织开展畜牧生产的质量安全监测和

动物药品质量安全监督:负责畜牧技术和畜禽良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开展畜牧兽医技术培训、咨询与普及推广:负责畜禽品种、饲草,饲料的检验、管理和推广工作。

(4)县农机技术推广中心。

整合县级农机技术推广站、农机管理站、农机监理站3个单位职能,合并设置县农业农机技术推广中心,正科级规格,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县农林局管理。

主要职能:承担农业机械化推广、农机安全监理职能。宣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农业机械化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组织农机生产,并负责农机作业质量监测;组织开展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培训和农机技术培训;为农民、农机户提供信息服务和实施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安全宣传教育等公益性职能。

(5)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不列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所承担的各项管理职能列入政府职能,隶属县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继续保留原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职能职责不变。

2、乡镇区域综合站设置

乡镇区域综合站按照“就近服务、方便指导”的原则,根据农业产业布局、特色产业开发、自然地理条件和交通状况等实际,整合乡镇农技、农机、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一体,设置区域性农技综合服务站,加挂农产品质量安全站牌子。规范整合原有X镇X中心农技站合并为X个乡镇区域农技推广站,副科级建制,金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县农林局,实行独立法人和独立财务核算的“三权归县”管理。具体为:

(1)XX区域农技综合服务站:范围为:原XX镇农技站辖属。

(2)XX区域农技综合服务站:范围为原X镇辖属。

(3)X区域农技综合服务站:范围为原X镇辖属。

(4)X区域农技综合服务站:范围为原X镇辖属。

(5)X区域农技综合服务站:范围为原X镇、X三农发展服务中心辖属。

(6)X区域农技综合服务站:范围为原X镇、X三农发展服务中心辖属。

(7)X区域农技综合服务站:范围为原X镇、X三农发展服务中心辖属。

(8)X区域农技综合服务站:范围为原X镇、X街三农发展服务中心辖属。

3、村级农业技术服务站建设

全县x个行村以村为单位配套建立村级服务站,办公场所设在村委会,每个村级服务站落实1-2名农技推广员,协助乡镇区域站做好组织、联络、协调、信息与宣传等工作,人员主要从种养大户、农村能人、科技示范户或村组干中选聘。

四、核定人员编制

全县现有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实有编制 人,现有农技人员 人(除去经营管理编制,乡级人员按实有人数核定)。本次改革涉及的县农技站、县植保站、县园林站、县种子站、县能源办等单位实有编制 人,现有农技人员 人,根据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履行公益性职能的需要,科学核定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确保乡镇区域站农技推广人员控制在农技人员总编制的三分之二左右。

1、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编制 人。其中:

①县级机构编制政府 人。

②乡镇区域站编制 人(每个区域站设编 人)。

2、县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编制 人。

3、县畜牧推广中心编制 人。

4、县农机推广中心编制 人。

五、管理体制及经费保障

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正科级事业单位,乡镇区域站为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派出机构(副科级单位)。县农林局负责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业务、经费统一管理:具体负责任免区域站农技推广机构的负责人;调配区域站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负责区域站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业务考核等工作;管理推广经费、房屋资产及技术推广设备设施。所在乡(镇)政府配合县农林局负责组织农业执法以及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等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组织动员群众落实重大技术措施;提供农技推广机构建设用地;保障农技推广机构的房屋、试验基地、仪器设备等财产的安全等。

对县、乡镇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的人员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履行公益性职能所需的正常业务工作经费,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村级农技推广员的报酬由乡镇人民政府比照同村村干部报酬标准纳入乡镇综合预算,不足部分由县级财政补贴。

六、完善制度建设

1、实行人员聘用制度

转换用人机制,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县乡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建立岗位管理制

度,在编制数额内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岗位,坚持按需设岗、竟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要根据岗位的职责和聘用条件,在岗位空缺条件下,按照公开招聘、竟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人员。聘用人员应优先从现有正式工作人员中选聘。新进人员一律按照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2、健全考核评价制度

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考核评价工作。按照国家和省市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要求,坚持对工作人员进行全员考核,并不断创新考核办法。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明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职责、任务和要求,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业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

3、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资格准入制度

根据人事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暂行办法》规定,对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全面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必须通过由人事、农业职业技能鉴定部门组织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考试考核,取得农业技术推广相应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并经过注册登记,方可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4、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根据新阶段农业发展特点、农民需求变化和农业技术推广规律,积极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创新,提高推广效果。要立足当地农业生产需求,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包村联户制度,逐步形成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的科技入户机制,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5、建立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教育制度

制定培训规划,切实加强培训教育工作,保障人力资源储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每年组织县、乡两级农业技术人员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每年培训人员不少于农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2,力争每两年将县农技人员轮训一次。同时,每年选派 50 名县乡农技骨干人员到省、市两级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所进行业务研修。

6、落实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

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对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财政资金投入,将公益性推广机构的人员和履行公益性职能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七、实施步骤

按照省、市要求,全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务必于XX年底前完成,改革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1、制定方案阶段。于 X月底前研究制定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方案,完善实施细则。

2、组织实施阶段。于X年X月按照方案要求,开展宣传动员,组织实施,完成机构设置、编制调整、竞聘上岗,X月底完成改革任务。

3、总结验收阶段。改革结束后,对照建设任务做好自查,于X 年X月底前形成书面工作总结报告,迎接省市检查验收。

八、加强组织领导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事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了加强对我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的指导和组织协调,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完成,县上成立了x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分管农业副县长担任,成员由农林、发改、人社、编办、监察等部门以及各乡镇的行政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林局。办公室下设三个工

篇6:农技推广体系构建实施方案

2011—2012年度技术指导方案

根据我乡的实际情况,实行科技示范带动,重点是选用良种,简化栽培,减少污染,深化改制,提高质量,突出效益,重点做好以下的技术推广和指导。

第一做好良种选择。重点是选用抗病性好,品质优良,高产稳产的小麦良种,主要选用川麦

39、川麦

42、川育

19、内麦8号、内麦9号等高抗品种。

第二是做好旱地改制,小春谋划大春。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因素,避灾增产,错开农活。认真做好双三O,推广麦玉豆、麦玉苕模式。

第三搞好配方施肥,增产增收。当前我乡的化肥施用技术急需提高,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大力选用配方肥,改变农民偏施的现象。

第四大力推广化学除草和免耕技术、稻草覆盖等简化栽培技术。

第五做好农产品安全工作,控制农药的施用,推行病虫综合防治技术。重点是抓好小麦条锈病的防治,首先在2月底前进行调查,重点防治,3月初进行小麦普防工作,建议进行统防统治,并根据情况10天后再用药一次,防止大面积爆发。药剂选用高效低毒,主要有12。5%禾果利30克/亩;15%三唑酮100克/亩;25%三唑酮60克/亩;施药时可与蚜虫防治兼治。

第六是推广小型农机具,提高农业效率。配合国家的农机补贴政策,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推进,重点是播种机、脱粒机等。

第七对农民加强农业政策、法规培训,让农业充分利用现在的大好农业政策,提高法律水平。

篇7:农技推广体系构建实施方案

2010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

实施情况工作总结(种植业)

2010年是我市沙坡头区实施农业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第二年。自项目实施以来,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落实,目前,项目实施的各项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下面就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

(一)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情况。

我市2008年实施了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将镇乡农技站划归市农牧局和所在镇乡双重管理考核,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运行,我们理顺了人员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通过竞聘上岗,优化人员配置,严格管理考核,充分调动了农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了农技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中卫市沙坡头区农技推广机构在编人员共61人,其中,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31人,初级职称24人;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23人、大专30人、中专7人。沙坡头区12个镇乡农技服务站均具有必要的办公用房,乡镇农技服务站仪器设备总价在7-14万元的7个,7万元以下的5个。

(二)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中卫市沙坡头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种植业确定了优质粮食、设施蔬菜、硒砂瓜作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三大主导产业。在去年的基础上,确定了推广新品种21个,其中,优质粮食作物4个,设施蔬菜14个,硒砂瓜3个,新技术19项,其中,粮食作物3个,设施蔬菜10个,硒砂瓜5个;精选了科技示范示范户700户,其中,优质粮食科技示范户200户,设施蔬菜科技示范户300户,硒砂瓜科技示范户200户;建设了5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重点示范推广农业提质增效实用技术,切实起到示范推广作用,分别是:宣和镇山羊场单种玉米示范基地;东园镇黑山村水稻标准化示范基地;常乐镇硒砂瓜科技示范基地;柔远镇日光温室培肥改土提质增效示范基地;东园镇日光温室提质增效示范基地;沙漠日光温室有机瓜菜种植示范基地。每个基地有专门的负责人和技术指导员,前期做好实施方案,中期做好田间调查记录,后期做好总结。并且在不同的生产环节组织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及辐射户到基地参观学习。

(三)项目实施的主要成效。

通过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切实理顺了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发掘了各方面的潜在力量,提高了广大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快了新技术、新品种的推 广,广大技术人员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通过培育科技示范户,群众对科技兴农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出现了“村看村,户看户,群众都看示范户”的新景象。示范户和示范基地产量和效益也十分明显,我们对示范户做了经济效益调查,设施蔬菜以70米×8米的大棚为例,种植品种为我们主推的品种西甜瓜NO1,秋茬西甜瓜棚产量达到1800公斤,棚收入15300元,亩产量2186公斤,亩收入18012元。比一般示范户亩产增448公斤,亩收入增11342元。优质粮食示范户产量比非示范户提高10%,效益增9.5%。硒砂瓜示范户产量比非示范户亩增150公斤,亩增产200元。示范基地节本增效显著,我们也对东园镇、镇罗镇以增施有机肥为主的示范基地进行了调查,80米×8米的示范棚棚均产量10180公斤,产值25450元,产量比非示范区提高1866公斤,增22%,每亩增收3097元。香山压砂瓜旱作节水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产量比非示范区产量增加26%,商品瓜率提高20%。粮食高产示范基地玉米核心示范田每亩达953.8公斤,水稻亩产达885.03公斤,较普通大田每亩分别增100.98公斤和54.15公斤。沙漠日光温室有机瓜菜种植示范基地成为去年下半年经济观摩的亮点,接待中央首长、国内外、省内外参观、考察学习百余场次,受到了各界好评,为单位名争得了荣誉,为中卫争得了荣誉。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精简技术力量。

为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区、市有关文件精神和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要求。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2010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示范县 项目实施方案》。8月10日,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下达了项目实施时间表。8月15日,召开了中卫市沙坡头区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启动大会,提出了建设目标。继续聘请自治区和市上在优质粮食、硒砂瓜产业有建树的专家10名,组成了项目实施专家团,负责制定技术规程、开展技术培训和试验基地的技术指导工作。从去年90名科技指导员员中筛选聘任了70名责任心强,有较强业务实践能力,有组织群众工作经验和良好作风,勇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农技人员担任技术指导员,为项目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精心培育科技示范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根据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我们积极实践探索了“农业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模式,建立了农技人员抓示范户、示范户带动辐射户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一是精心筛选技术指导员。在去年项目90名科技科指导员中,我们遴选了70名素质高、业务精、技术过硬的人员作为技术指导员,兼顾项目实施的三个主导产业,其优质粮食专业技术人员20人、设施蔬菜专业技术人员30人、硒砂瓜专业技术人员20人。二是精选科技示范户。在去年900名科技示范户中,我们经过效益对比和示范带动能力对比,选定了700名作为科技示范户,其中优质粮食产业200户、设施蔬菜产业300户、硒砂瓜产业200户,每名技术指导员指导和培训示范户10户。为确保指导员发挥应有作用,我们还明确了技术指导员的工作职责,每个技术指导员分别与市农牧局、科技示范户签订技术服务协议,明确了双方权利和义务。目前,所有技术指导员均已在入户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分户指导方案,填写了《技术指导员手册》、《示 范户手册》,分门别类地指导农业生产技术,发放技术指导资料,示范户物化补贴也已全部发放到示范户手中。三是切实加强技术培训。我们切实加强了对70名基层农技指导员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现代农业发展形势、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农业新技术与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形式采取专家授课、基地实习和外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并将培训成绩与目标考核相结合,培训成绩和结业证书载入个人档案,作为提拔、评优、评先和年终个人考核的重要依据。为使示范县项目取得实效,进一步提科技示范户带动辐射能力和农民种植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我们切实加强对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工作。一是集中对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进行培训,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二是派出农技人员直接送技术到乡进村,组织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开展新型农民培训。三是以市农技中心牵头,组织沙坡头区农技服务单位和各大种苗公司每月开展一次“拉网”式技术服务工作,成立三个科技服务团,分片区进行拉网式科技入大棚技术服务和现场培训;三是围绕设施蔬菜、硒砂瓜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搞培训。着力提高产业科技水平,我们重点培训农民在掌握传统农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进行培训工作。今年共进乡村培训230场次,培训指导农民2.5万多人,发放技术资料3万多份。按时、质优、足额发放了物化技术补贴。

(三)抓好示范基地建设,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我们结合产业分布和种植特色,建设了5个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各示范基地都制定了详细具体的实施方案,市农技中心组织5名高级农艺师,成立了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建设技术专家组,负责技术方案的编制、高产栽培核心技术组装配套、制定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在每个基地明确了一名负责人和一名技术指导专家,负责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为切实搞好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我们整合项目资金,完善了各项配套设施。如,东园镇日光温室提质增效示范基地,投资50多万元,完成了基地桥、路、水电、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组织基层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到试验示范基地现场观摩和学习,充分发挥了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区农业专家、市主要领导多次到东园镇日光温室提质增效示范基地和沙漠日光温室有机瓜菜种植示范基地基地进行参观考察,对基地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四)严格项目管理,确保项目资金落到实处。

为确保项目资金落到实处,我们建立了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专项使用。资金支出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拨付2009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补助资金的通知》相关要求执行,全部用于农技人员下乡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费用、农业科技示范户的物化技术补助、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补助、专家组费用、农技人员和新型农民培训费用、技术资料印刷和制度建设、工作考评等费用等6个方面。

一年来,我市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具体工作中也发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如:机构工作环境、设备设施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农民的科技水平有待提高;辐射带动作用还不强,有的示范户经过培训后,不能及时的将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其他农户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针对各类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加 大督查力度,定期下乡对科技指导员工作到位情况进行督查;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定期举办科技培训班,组织人员到村、户开展服务指导工作,确保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为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0一一年三月十九日

报送:市农牧局。

篇8:农技推广体系构建实施方案

“抓农业要抓'第三产业, 抓高附加值, 流通领域首当其冲。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科技的属性是公共的、基础的、社会的。它包含公益性, 但远远宽于公益性, 需要全社会参与。”张来武说。

张来武表示, 改革开放34年, 我国农业进步如此之大。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基本没有解决, 反而有扩大趋势。究其原因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农业附加值比较低, 科技、资金、人才要素往利润高处走, 这是市场规律。

“现在在流通领域里搞专项就是因为如果流通不抓好, 农产品高附加值就不能实现。农业的科研、农业的工业在产业链中脱节, 农民只能停留在低端的一产里生产。”张来武说。

篇9:农技推广体系构建实施方案

党的十八大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四川作为拥有1.56亿亩集体林地林业资源大省,广大农民依托这些资源增收致富的潜力巨大。农民作为林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掌握林业科技知识对提高林地产出率增加收入十分重要。因此,如何深化林业推广体系改革,解决好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素质不高、保障不足的问题,加快构建机制完善、运转高效、富有活力的新型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对广大林农掌握相关技术、加快生态四川建设显得十分必要。

科技推广已网络覆盖

目前,四川已建成了比较健全的省、市、县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共有省级推广站1个、市(州)级推广站(中心)18个、县级推广机构127个,省级、市(州)林业科研院所12个(参与推广工作)。初步形成了以省级院所为龙头,以市(州)科研推广机构为骨干,以县(区)、乡(镇)科技推广和服务机构为基础的林业科研与推广服务体系。近年来,各地在实施林业生态建设、促进林业产业发展中,以提升林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质量标准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实施实用技术培训、科技项目示范带动为抓手,加快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推广工作成效明显。

——针对实际需求,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围绕林业两大体系建设,以资源培育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林业科技推广机构推广了一批技术先进、见效快、效益显著的林业科技成果。围绕产业发展重点,开展了核桃、油橄榄、油茶等丰产栽培技术以及核桃栽培、管理、嫁接技术和竹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一系列技术培训,新建和改造提升林业科技试验示范园、示范基地、示范点150个,面积90万亩,推广辐射900万亩,近5年共推广科技成果125项,有力推动了全省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

——突出区域特色,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各地依托科技项目,积极开展技术集成、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雅安市林业局与川农大开展科技合作,重点开展核桃、花椒新品种的推广和示范。省上结合27种主要树种的适生区域、优良品种和栽培技术,组织编写了《四川分区域主要树种栽培技术手册》,深受全省各地林业部门、林农欢迎。甘孜州共建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经济林果标准化栽培、珍稀树木示范基地、经济类作物栽培示范区或示范点126个。

——保护知识产权,推进林业标准化工作。各地积极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按照标准设计、施工、生产和验收,努力把标准的意识和作用贯穿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巴中市林业局和南江县林业局编制了《优质核桃坚果质量标准》等5项地方标准,其利用社会科研机构——巴中市光雾山植物研究所,搭建了一个基础研究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平台,通过研发、示范、推广,成果优异,已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项;成都市完成制定5个省级和10个成都市主要花卉植物市级标准;凉山州共选育出包括核桃、花椒和油橄榄等23个省级审(认)定的优良品种并先后获得“核桃鸭舌嫁接技术”“油橄榄两段式育苗”等6项国家专利。

——服务基层林农,拓展林业科技内涵。各地结合“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科技富民工程”、“文科卫三下乡”、“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科技活动周等活动,采取培训班、座谈会、科技展览、发放技术资料、放映科教影视以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形式,宣传推广林业新技术成果,为生态建设、林业产业、灾区生态修复等工程,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仅2014年,各地共计派出林业科技人员3000余人次,培训林农和基层技术人员40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200余万份。

五大问题亟待解决

——认识问题。基层林业部门对科技的认识有偏差,认为林业生产是硬任务,科技推广是软任务;另一方面由于科技、职称等政策上的导向误区,导致部分科技人员存在严重的重科研轻推广现象。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全省各市县林业部门实际上都成立过林业科技推广机构,以此争取到建站补助,但目前,林业科技推广体系正不断弱化,公益性不能很好发挥。

——机构问题。部分县区没有成立推广机构,或者原先成立有推广机构,但机构改革时又取消了。由于推广体系滞后,新技术推广能力弱,林业先进技术推广运用不普遍,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缓慢。部分县区虽说推广机构有独立编制,但并未单独开展工作,与林业局其他内设股室合并,造成权责不清,淡化了林业科技推广的职能。

——投入问题。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要因素。没有充足稳定的工作经费,极大地影响了工作的推进和队伍的稳定。基层林业推广部门在办公设备、交通工具、通讯设施等基础条件上相对陈旧和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完成现有工作任务的要求。推广机构自有的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缓慢,自我发展能力不强。

——人才问题。在县级林业机构,林业科技人才和各类林业应用型人才严重短缺,林业科技队伍青黄不接。究其原因,有进人渠道不畅的问题,也有工作没理顺、未形成体系的问题。现有工作人员中,相当一部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知识,真正能从事科技推广工作的林业科技人员不多。在科技推广队伍中,了解林业科技前沿技术、懂管理善经营的科技人才更是缺乏。

——能力问题。基层林业科技推广人员技能亟待提高,特别是乡镇一级林业科技推广人员普遍存在知识老化的问题,他们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的机会,导致对现代林业的新技术、新成果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足。很多基层推广工作没有专人负责,基层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推广还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科技与生产结合还不够紧密。

构建新型体系迫在眉睫

面对新的形势,传统的林业科技推广方式和林业科技信息传播手段周期长、时效差,远远不能满足林业企业和林农的迫切需求。必须实现林业科技推广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化、优质、便捷、高效的科技推广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林业科技推广组织形态、运作机制和工作手段的创新,为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真正实现林业生产经营者、林农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市场的对接、与先进林业科技对接、与新型产业化对接,促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和农村发展。

——进一步创新林业科技推广机制。突出政府在林业公益性科技推广工作中的主导地位,抓好省级林业科技推广规划,带动地方各级政府支持林业科技普及和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利益分配中的作用,有步骤、有计划、全面推进林业科技改革与服务机制创新,充分调动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

——进一步创新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在加强政府支持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林业技术中介机构和其他服务组织,加强林业技术推广部门与农村技术协会、科研院校、林农、林业企业间的联系,形成政府支持的林业科技推广机构、林业企事业单位和其他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的新型推广服务体系,为广大林农提供技术、人才、培训、市场、信息等全方位的服务。

——进一步创新林业科技推广形式。在大批林业新科技成果中,选择一批针对性强、辐射面广、带动力大,并能产生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林业技术进行推广示范。尤其筛选一批特色与优势明显、生产与市场需求大的重大项目进行产业化开发,探索林业科技产业化的发展模式。积极支持林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科工贸一体化,企业+农户、专合组织+农户,市场+农户和家庭林场的林业科技产业化模式。

——进一步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模式。坚持推广、示范、产业化示范基地并重发展,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鼓励市、县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建立自主经营的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通过划拨、租赁、承包等形式明晰经营权,其收入作为科技推广经费不足的补充。通过基地建设,实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和科技培训等综合功能。

——进一步创新信息交流方式。逐步建立内引外联的省级林业科技成果信息平台,围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推广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促进林业生产经营者和林农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先进林业科技对接、与市场对接、与林业产业化对接,促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和林区发展。通过加强信息交流,筛选引进实用的林业科技成果,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前往基层讲学,传授知识,创办科研基地,鼓励林业科技人员深入乡村以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承包等形式开展有偿服务,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

(作者系四川省林业厅科技处处长)

上一篇:游湖的小学作文700字下一篇:双鱼座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