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部门管理思路

2024-05-22

研发部门管理思路(通用6篇)

篇1:研发部门管理思路

研发部门管理制度

1、根据公司总体战略规划及年度经营目标,围绕销售部门制订的产品计划,制订本部门工作计划。

2、遵守公司管理制度,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维护公司信誉。

3、服从工作安排,对待工作不得敷衍了事、借事推塞责任,对所负责的工作争取时效,做到不拖延、不积压。

4、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上应力求精益求精。

5、维护同事间的良好关系,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不得吵闹、挑拨离间、扳弄是非等破坏工作秩序的行为。

6、办公时间内不得使用公司配套设施办私事,不得在办公室区域内打闹,喧哗,吃零食,玩网络游戏及看电视或做工作无关的事情;外出办事需向部门主管报告去向,并保持联系。

7、非研发部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技术部操作设备或挪用其它物件,须要经过研发人员同意方可;

8、本部门电脑实行专人专用,未经使用者同意,不得随意开启或使用他人电脑;工作时间不得下载与工作无关的东西,以免影响网速,规范使用。

9、及时与业务部沟通,进行销售跟踪,根据客户反馈信息,及时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良,使产品性能达到客户要求。

10、负责组织产品设计过程中的设计评审,技术验证和技术确认。

11、负责相关技术、工艺文件、标准样品的制定、审批、归档。

12、负责产品的研制及研发成本的控制。

13、保证产品性能的各项记录、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14、保持办公桌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创造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

15、做好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提高效率,促进各项工作。

16、部门离职人员必须在离职日前,一周内移交所有项目的相关资料和项目进度给指定的交接人,方可离职。

17、对原料样品登记妥善保管,对所用设备定期检查保养保证安全使用因本部门涉及公司商业利益,因此对部分资料未经许可不得私自泄露

篇2:研发部门管理思路

研发部门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探讨

第一、几个基本的工作准则

一、组织协同,避免缺乏组织,让事情放任自流,一盘散沙,这是产品日常管理责任人、项目负责人的责任。

二、难点问题即时支援攻克,避免员工工作粘滞影响进度。

三、经验不断总结并标准化,避免低水平重复工作。

四、立项严谨,避免折腾。

五、我们需要一支有原则的队伍,“我要什么时间完成这个工作,你必须何时提供这个东西给我,有问题请你和你的上司商量,这个问题请尽快办!”避免老好人、避免漫无目的、避免无原则,到头来才说是别人没按时给你。

六、有困难立即找上级协助解决,面谈、打电话、邮件都可以。

七、“举手制”——变更必须沟通协调,避免不沟通导致的失误和损失,我们就像一架奔跑的四马拉的战车,任何一匹马要改变方向或者速度,都会带来其余三匹马的问题。

八、我们必须是一个全能型的精灵,我们处在一个高度讲求效率和快速反应的行业里,反应要快,要能坚持。

九、产品风险大,必须严谨、再严谨,防呆、放错、多方验证必须是每个工程师的基本认识。

十、“我们是一伙的”——我们还处在需要快速成长的阶段,我们的产品积累不够,产品线不完善,还不能完全覆盖所有客户的各种需求,应客户需求进行开发的事情较多,一边沟通了解、一边设计、一边生产,交货时间紧迫。这类特征要求我们必须是一个高度讲求效率、高度讲求沟通协调,高度讲求工作质量、高度讲求一次就尽力把事情做好的组织。

十一、持续改善提高,不断完善和总结。

第二、组织协同的重要性:

1、什么是组织协同,就是需要安排什么人做?何时完成?谁的工作会影响谁?出现问题该如何沟通和解决?每个人上下游关系是谁?有问题时该即时和谁沟通?有困难时该找谁?

2、谁来组织?怎样组织?没有有效组织就无法谈协同。

谁来组织,是一切的关键。

为说清楚这个问题,我先讲几个基本逻辑:

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⑵、沟通事情,问直接当事人,问最了解情况的人最快。

⑶、我们是一个更强调服务的企业,为什么?我们只有用自己真诚的服务打动客

户,这就必然导致我们不能教条,必须灵活。

⑷、技术难度高,专家型特点突出。

正是这几个基本逻辑,导致我们的信息分散,管理难度大,为什么?该怎样解决?——决策重心下移,加强沟通和检查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①、产品日常管理责任人是各类项目、任务分解落实的组织者

②、部门管理人员是各类项目任务落实到本部门具体人员时的保障完成者,是任务、项目仅仅分配到本部门的工作分解落实者。

③、所有干部是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工作按时完成的促进者、保障者、教练、检查着、引导者、指导者。

④、研发管理办:

A、所有交到研发管理办的工作计划的系统推进者,各产品日常管理责任人或项目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把各自组织落实分解的跨部门协同工作推进计划可以交由研发管理办组织检查推进,每天督促检查的工作量大,仅仅依靠部门推进的难度大,这时就可以交由研发管理办按各部门提供的工作计划推进检查,研发管理办必须把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任务交待者。

B、各类任务、项目汇集成一张总计划,把运行在研发部门的全部任务和项目汇制一张全局运行图,《研发总计划》可以看到各个任务、项目的计划完成时间和进展情况,以及各类资源的运用情况。

C、研发人员任务分布分析,也就是资源运用情况分析,可以分析出每个人的任务情况,工作量是否过于集中在某几个人,他们的工作量过大时该如何支援?

D、PM专员:研发还没完全量产或者说没正式转产的产品系统跟进者,是研发和生产的衔接者,研发与生产混合阶段的计划执行推进检查者,运作差异即时发现者,系统监控这一阶段的运行情况并即时上报信息给决策人员。没有正式量产或者说没正式转生产,代表着研发可能还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需要加强研发和生产、采购等各方面的沟通和协调。PM专员必须强化这方面的沟通组织和总结经验,因为这方面的不确定性和快速反应要求更多。研发投产申请流经PM,PM会根据投产申请编制推进计划跟进,并将意外事情及时反馈给当事人,把重大事情汇报领导。

3、计划即时跟进检查和组织调整

一边研发一边投产的项目,往往会出现计划没有变化快,前一天刚协调好的工作计划,可能第二天就又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很多,其中可能存在的因素是研发设计没能按时完成、追加设计、修改设计、某些物料采购周期太长、生产估计不足、品质出现异常等,面对这类问题该怎样解决?——加强沟通,即时把变化信息反馈给工作组织者,几个基本原则必须把握:

⑴、每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自己的完成时间,这是一种工作承诺,遵守承诺是一种好品格。

⑵、上一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尽力了,加班加点都无法按时完成的,必须第一时间将这一情况即时反馈给工作组织者,工作组织者必须第一时间通知下一个环节工作人员,必须和下一个环节的工作人员一起解释,取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并和下一个环节的工作人员一起研究,该怎样设法抢回耽误的时间。

⑶、绝对禁止不沟通,时间耽误了,必须立即组织沟通,必须立即举手,不沟通会导致全盘皆输,这必须是每个管理人员时时要牢记的教训。

⑷、兵败仅仅是因为我们被突破了一个点后麻木的放任自流,不立即在第二个节点立即组织阻击,绝对禁止随意把耽误的时间往后推移,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必

篇3:药企研发部门的知识管理

制药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 尤其是药物研发部门, 大部分员工是知识型员工, 这些知识型员工往往有着其自身的个性与特点, 有着比普通员工更强的自尊心。因此, 如何更好地通过科学化的管理对知识型员工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成为制药企业需要着力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我国制药企业药物研发部门知识资本的特点和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并对如何做好药物研发部门的知识管理提出建议, 为我国制药企业药物研发部门知识管理作一参考。

制药企业药物研发部门知识资本的特点

1. 知识需求既专业又全面, 知识积累需要长期的过程

药物研究开发人员所需要的知识不仅非常专业, 而且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与制药企业中的生产人员或质量管理人员相比, 生产人员或质量管理人员往往专业涉及面较窄, 多数是对企业现有品种的生产技术、质量控制技术及GMP管理掌握较透, 但对其他品种或其他领域接触较少。然而, 药物研发部门所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需求远比生产或质量管理部门的要广很多, 包括从采购、仓贮、研发、注册、生产、质量控制、GMP、国内外法规动态、检索技能, 甚至还需要了解销售、市场及医疗服务等知识。知识需求量非常大, 且随部门研究开发所涉及的品种 (或领城) 变化而变化, 这些知识均需要企业及个人知识资本的长期积累。尤其是那些决定着产品研发成败或质量优劣的核心知识难以表达与传递的, 常因核心员工的流失, 没能及时转化为企业知识资本, 也延长了企业知识资本的积累周期。

2.核心知识多数是隐性知识, 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药物研发相关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部分。把知识比作冰山, 显性知识主要是指那些漂浮在海面上的药物理论基础或医药法规条款等, 这些知识容易表达传递, 且可以任意分享, 但这只是药物研发知识冰山的一角。在水下的那一大部分被称为隐性知识, 它在企业知识资本中占的比重非常大, 且对企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隐性知识主要是指那些难以言传表达的工作经验、思维方式、工作技巧、特殊能力、价值观、信仰等。这些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专业知识, 是在长期理论滋养与工作实践中积累下来的, 但难以表达更难以传递与共享的知识。这些隐性知识往往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这部分少数人员就是企业的核心员工。药物研发部门核心员工的隐性知识在制药企业中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它决定了企业产品的生产方式和运作效率, 更对企业在新产品开发、生产技术创新、产品长远规划方面具有突出的重要作用。

3.核心员工具有较强的个性及自尊心, 通常难以管理

那些少数掌握药物研发必不可少的核心知识的核心员工, 由于他的知识掌握经历了一个漫长、坚苦的学习积累过程, 在工作中往往具有较强的个性与自尊。其中有部分员工把其核心知识当成是个人独有的、排他性的工作技能, 他们往往以核心知识占有的优势来维护他们在企业内的地位和待遇, 不愿意将其知识分享, 这使得员工在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方面具有竞争性, 这种自然的竞争性导致了员工间的沟通障碍。也有部分员工由于认为薪酬不均衡、得不到应得的荣誉等原因, 加上他们强烈的自尊心, 往往心里会产生对企业管理上的不满, 不愿意将其知识传递给新员工, 尤其是核心的隐性知识。与他们交往时, 往往也不太愿意谈及一些核心的内容。传统的官僚管理作风也只会使他们的隐性知识更加封闭隐藏, 这些核心员工隐性知识的封闭隐藏将是企业知识资本有效积累的最大障碍, 这也是很多企业整体研发水平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

制药企业药物研发部门知识管理的作用

1. 利于形成具有独特卓越的企业知识资本风格

传统资本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是有形的, 是可以计量, 可以入账的。而知识资本有些是有形的, 如专利等;有些则是无形的, 如人的思维方式、创新精神等, 这些是不可计量、难以入账的。药物研发相关显性知识, 如研发理论基础或医药法规条款等知识可以通过归纳、分类、共享等知识管理工具进行合理管理, 可建立相关数据库系统, 以利于相关知识的共享与传递。这些知识资本的管理不需要很强的专业技能, 实施起来相对较简单, 但这些知识往往是公开的大众化的, 管理的目的更多的是方便使用过程中快速检索, 这些知识形成不了独具特色的企业知识资本风格, 更形成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只有强化企业知识管理, 将核心员工的难以言传的隐性知识显性化, 并通过强而有效的特殊知识管理工具, 将其隐性化的核心知识进行特殊方式的科学表达、归类、共享及传递, 才能真正形成独特卓越风格的企业知识资本。如仿制药由仿标准到仿品种理念的转变, 质量源于设计、质量风险管理、CTD、设计空间等理念在药物新产品开发中的实际应用需要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能将这些理念与研发部门的立项调研报告、工艺开发方案、质量研究方案、试验总结报告、注册申报材料等形式与风格完美结合, 定能够形成企业药物研发方面的独特风格。这些独特风格的企业知识资本才是制药企业药物研发部门知识中的核心部分, 也只有这些知识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利于将企业知识资本快速有效地转化为个人知识资本

个人知识资本主要是指个人掌握的基础知识理论、工作经验与技能、思维方式、价值观等, 是企业知识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知识资本的积累与企业知识资本积累一样, 也需要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 如没有掌握很好的学习积累方法, 往往难以有成效, 容易造成个人知识资本积累过程中时间的大量浪费。高效的知识管理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将个人知识资本转化为企业知识资本, 促进企业对知识资本的更有效控制和利用, 减少由于人才流动带来的知识资本的损失;另一方面也利于将企业知识资本快速转化为个人知识资本, 加速员工个人水平的提升, 以快速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3. 利于形成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植根于知识资本沃土中的大树, 没有知识资本就没有企业核心竞争力。良好的知识管理有利于将核心员工的隐性知识成功地转化为显性知识, 并有助于企业知识资本与个人知识资本的相互传递, 从而实现企业知识资本共享的良好氛围, 使知识共享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知识共享是指企业在不损坏专用知识秘密, 保证经营安全的前提下, 尽可能公开组织内的信息和知识, 使每一个员工都能接触和使用, 使组织内的知识能够得到充分全面的利用, 以提高知识的效率。良好的知识共享文化氛围, 一方面促进了企业知识资本独特卓越风格的完善, 更有助于形成排他性的企业竞争资源;另一方面, 利于快速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技能, 养成良好健康的工作态度, 从面提升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

对制药企业药物研发部门知识管理的建议

1.构建知识管理部门, 制订知识管理相关制度

我国大多数制药企业没有设置知识管理部门, 甚至没有设置知识管理岗位, 缺乏专业的知识管理人员, 以致企业知识资本得不到很好地积累。一方面, 个人知识资本的提升更多地是靠个人在长期实践中学习和体会获得, 这造成大量重复性的学习和时间浪费;另一方面, 在核心员工流失的同时也带走了他们所掌握的核心的知识资源, 这也造成了企业严重的损失, 使企业竞争力下降。因此, 企业应建立知识管理部门, 由专职人员对企业知识资本及个人知识资本进行科学的知识管理, 充分体现企业领导对知识管理工作的高度认同。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促进员工之间的知识交流, 激励核心员工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强化企业知识资本与个人知识资本的相互传递与转化。

2.形成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氛围

知识不同于传统的资产, 它只有在共享时才会不断地增长, 知识被越多的人共享, 知识的拥有者就能获得越大的收益。充分而有效的知识共享是知识创新的基础, 有效的知识交流也为知识共享提供了通畅的途径。知识的封闭与隐藏, 尤其是核心知识的封闭与隐藏只会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知识管理的难点是要如何使大家相信, 知识共享不仅对公司有利, 同样对他们自己也有益。因此, 企业应大力培养员工的价值观和奉献精神, 不断强化共享意识, 并让员工看到知识共享带来的益处, 这样他们才会乐于共享自己的知识。把知识共享当作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不断激励员工进行共享活动, 提倡无私奉献精神, 形成有利知识传递与共享的企业文化氛围。

3. 充分发挥核心员工在知识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核心员工是指那些在企业中掌握核心业务、拥有专门技能、控制关键资源并且对企业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员工, 毫无疑问, 核心员工是企业的中流砥柱。核心员工的隐性知识在企业中的价值不言而喻, 对制造型企业在生产技术创新、长远发展具有突出的作用。由于核心员工是企业的稀缺资源, 难以替代, 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关键是要将核心员工的隐性知识在开发技术团队中传递和共享。因此, 制药企业, 尤其是药物研发部门要倡导核心员工的自我奉献精神, 营造核心员工受尊重的团队氛围及加强各部门核心员工的交流学习, 以充分发挥核心员工的核心作用。

4. 强化知识型员工的人性化管理

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分析及应用能力, 因而主观能动性也较强, 但常常不按常规处事。与他们交往时, 传统的官僚管理作风只会碰壁。应建立一种乐于倾听而不是充满说教的组织形式, 使信息能够多渠道地有效沟通, 也使得员工能够积极充分地参与决策, 而非被动地接受指令。在药物研发过程中, 管理者要经常与员工进行目标、任务与方法的探讨与评价, 吸取他们的有用意见或建议, 求得知识型员工, 尤其是核心员工对决策的理解与支持。药物研发需要一支高素质知识人才团队, 但有了人才并不一定就会出成果、出效益。人力资源显性或是隐性的浪费在许多企业十分严重, 只有真正了解知识型员工的欲望与需求, 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特点, 本着以诚相待、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力, 释放他们的能量, 让人力资本回报实现最大化。

5. 构建岗位知识库和个人知识库

制药企业的药物研发部门基本都有其机构及岗位设置, 并编写了岗位说明书及岗位技能要求。站在知识管理层面, 常规的岗位技能要求只是根据岗位说明书制定的笼统的概括性的技能描述, 难以考核与评价。针对这种现状, 企业可以按知识管理中的知识类别, 分类构建岗位知识库和个人知识库。岗位知识库应包含岗位说明书、岗位相关规章制度、岗位技能要求及岗位知识库管理等内容;个人知识库应包含个人基本信息表、个人技能评价表及个人知识库管理等内容。其中岗位技能要求及个人技能评价表的修订可根据企业研发方向与目标, 设置岗位或个人主要工作情景, 根据设置的工作情景修订详细的工作流程及技能要求, 并以此作为知识库管理的最主要内容。

6. 强化情景化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

与传统知识管理不同, 情景化的知识管理是智能化知识管理系统, 它“知道”哪个开发人员会受益于哪个存在的知识, 并能在恰当的时候将恰当的知识传送给恰当的开发人员。情景化在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 然而没有查阅到情景化在制药企业, 尤其是在药物研发部门中的灵活应用。情景化知识管理要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起来, 知识的收集与再利用只有与特定的业务流程紧密联系, 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实践证明, 情景化知识管理在制药企业药物研发部门的灵活应用可以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可以将大多数隐性知识显性化, 将复杂的工作流程化、简单化, 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以片剂药物开发为例, 企业可以采用情景化知识管理工具, 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及不同片剂特点, 模拟主要工作情景, 根据模拟的工作情景制定一系列相关的开发工作流程 (或工作模板) 。如片剂开发相关工作流程应包含立项调研流程、处方工艺开发流程、质量研究流程、稳定性研究流程及注册申报流程等, 片剂开发相关模板可以包括立项可行性报告、工艺验证、注册工艺、设计方案及各阶段试制总结格式化书写模板等。情景化知识管理有利于实现创新知识的快速复制与推广应用, 目的是使新员工也能以最短的时间做出最好的成绩。

7. 知识资本的积累需要长期的过程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企业知识资本及个人知识资本的积累也是一样, 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因此, 企业应根据知识管理目标制定长远规划, 逐步积累及完善知识资本体系建设, 并将企业知识资本及个人知识资本的体系建设与企业工作流程、岗位技能要求及个人技能评价表完美给合。同时, 还应注重各类专业人才的吸纳, 强调“唯才是用”的人才政策, 要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在人才选聘时要重能力而非只看学历。新员工进入公司后要经过一系列的岗位培训, 将企业知识资本快速转化为个人知识资本后才能上岗。

篇4:研发部门管理思路

关键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部门预算编制;部门预算支出评价;部门预算监督

中图分类号:F8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39(2008)06-0075-05

Evalu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reform of departmental

budget and its deepening thoughts

SUN Ke-jing

(Graduate College,Northeast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Liaoning Dalian 116025,China)

Abstract: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dea has been recognized by financial and public departments, the related regulations have been made, department budget expenditur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is initially set up, and department budget supervision has been consolidated. However, government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has not been basically reformed because reform theory research needs to be enhanced, reform restriction factors are too many, reform organization and insurance ability is not enough and reform examination system needs to be completed. Overall and systematic department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should be set up by taking budget output and result as core, by taking department budget and output items as initial points, and by including department budget establishment, expenditure evaluation, organization and supervision and so on.

Key words: department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department budget establishment; department budget expenditure evaluation; department budget supervision

一、我国部门预算改革及其绩效管理制度创新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政府预算管理制度也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改革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尽快实现政府预算管理活动的科学化,提高预算管理的绩效。主要的改革内容包括:部门预算改革、复式预算改革、预算收支分类改革以及公共支出管理改革等。其中,部门预算改革作为其他预算管理改革的具体制度载体及其追求绩效的改革方向与创新理念逐渐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并已不同程度地付诸实践。

1.我国部门预算改革进程

2000年是我国部门预算改革的起始之年,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前编制预算,延长预算编制时间,按照法定时间批复预算;将以往自上而下的代编方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汇总方式,从基层预算单位开始编制预算;采取综合预算编制方法,要求部门将所有收支统一纳入部门预算;实现“一个部门一本预算”的统筹安排,将一个部门所有的收支都按照统一的编报内容和形式在一本预算中反映;开始向全国人大报送部门预算等。之后,我国部门预算改革逐步深入。2002年,正式按照新的方法编制部门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按照新的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细化部门预算编制;正式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加大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力度,试行“收支两条线”管理。2005年,部门基本支出预算定员定额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并扩大管理范围;加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研究制定部门预算绩效考评管理办法。2007年,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积极进行项目支出经济分类试点。[1]此外,项目支出预算滚动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金财工程”、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加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等改革内容都在不断完善和推进之中。

然而,我国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尚处于初始阶段,目前的改革仍只是主要以对预算资金投入的控制为导向。随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推进,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滞后必将制约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总体效能的发挥。因此,作为部门预算改革的延续、提升,乃至制度变革,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构建已经成为确保我国政府预算制度适应社会发展与财政体制制度改革新形势并高效科学运行的重要管理措施。

2.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探索孙克竞: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评价与深化思路

目前,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相关探索主要表现在以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为代表的改革实践。[2][3]同时,将绩效管理与部门预算改革相结合的理论研究与国外借鉴也正逐步深入。

我国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后不久,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实践探索也随之展开。从2003年起,财政部就开始制定部分行业的绩效考评管理办法,组织部分中央部门开展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试点工作。这些实践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部门预算支出效果的管理,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了绩效管理理念的普及。2005年,财政部研究制定了《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2006年,财政部选定了农业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等4个项目进行绩效考评试点;2007年,财政部选择了教育部“高校建设节约型社会”等6个项目继续进行绩效考评试点。此外,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与部门预算单位也制定了一系列绩效考评工作规范,并逐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2][3]同时,近年来,无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无论财政部门还是各部门预算单位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和学者,都对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制度创新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各自深入的理论研究。

二、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总体评价

通过近几年中央预算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围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展开试点工作,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践已经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仍然任重而道远。

1.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首先,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已经得到各级财政和公共部门的广泛认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此体系的建立可使公共财政框架下的预算支出范围更加具体化、准确化,有利于我国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提高我国政府决策水平、转变政府治理模式和建立高效廉洁政府的客观需要。经过近几年的理论研究、经验学习和改革试点,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无论是出自部门自身利益考虑,还是遵循统一的改革安排,都对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有了必要的认识,并取得了广泛的改革共识,这为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其次,建立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有关制度。开展改革试点工作以来,许多试点部门和地方相继制定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或支出绩效评价实施办法、专家咨询组工作规则、中介机构参与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或支出评价工作管理办法、自评报告撰写规则与上报复核程序以及评价结果审核标准等一系列工作规范。同时,初步形成了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的试点工作组织体系,加强了财政部门、试点部门、中介机构及有关专家的协调配合,目前,基本形成了财政部门统一领导、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的改革分工体系。以上工作成果,为规范今后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行为和程序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和框架基础。

再次,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初步建立,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所提高。当前,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是以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现已摸索出一套较为合理的工作流程,并初步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和绩效评价方法。指标评价体系主要分为共性评价指标和个性评价指标,共性指标又可分为绩效目标完成程度、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管理状况、经济和社会效益、资产配置和使用情况等。同时,采用长期效益评价和短期效益评价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统一指标和专门指标相结合的评价办法。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对提高部门预算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试点部门增强“成本—效益”观念、及时发现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为今后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奠定了技术基础。

最后,部门预算监督得到加强,透明度有所提高。通过改革试点,部门加强了对预算资金落实情况、实际支出情况、财务信息质量、财务管理状况等的绩效管理与考评,更加清楚地掌握了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流向,加强了对项目资金使用环节的监督。同时,一些部门在试点中将考评结果在部门内部公开,增强了部门预算管理的透明度。

2.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目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部门预算管理中引入了绩效理念,但由于将绩效管理与部门预算相融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论在中央层面还是地方层面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总结实践成效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在理论研究、制度建设、基础条件、组织实施、技术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改革的理论研究亟待加强。目前,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理论研究以借鉴国外经验居多,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创新较少,特别是与我国现行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紧密结合的预算绩效管理理论研究不够。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绩效考评的认识仍存在不足之处,这就急需用有中国特色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理论指导我国的改革实践,让改革者客观理性地认识到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改革目标与内容;同时,指导制定出现实可行的改革规划,不但要避免人们对改革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更应坚定信心,在改革困难面前消除悲观情绪。

第二,当前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探索与创新,仍未实现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的根本变革,仍是传统预算管理制度本身的调整与转换,是形式与细节方面的变化,而并没有改变或是脱离投入控制型的预算管理模式。一方面,部门预算的编制至今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财政部门与经费申请部门之间的讨价还价,预算编制带有较重的经验决策色彩,部门预算编制与部门事业发展目标之间缺乏直接的联系,即没有明确的部门预算产出和结果的要求。另一方面,部门预算管理重视对预算资金投入的控制,而对预算支出效果的评价与考核则较为薄弱,结果往往是只管投放进度、不问投入效果,只管使用合规、不问效益大小,只强调支出的财务责任、不考核项目的执行效率与质量,从而造成部门预算资金浪费和效益较低等问题。这样的预算管理水平显然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成为公共财政框架建立中的重要制约因素。

第三,改革的基础条件尚不健全,制约因素较多。[4]一是仍需进一步树立科学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观念,转变一些人内心深处认为部门预算资金和公共资源是“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以及支出编制与耗费使用只要合乎规定而不必考虑结果的错误观念。二是财政体制改革还不到位,公共部门事权划分仍不明确,制约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选择与考核体系的建立。三是部门预算编制更多的是依据政策法规、会议决定和党政领导的批示,而不是部门的绩效战略目标和项目及资金运行的绩效,预算编制的自主性和可预见性较差。四是在部门预算执行与监督上,真正追求和尊重预算产出与结果的制度、机制仍未建立起来,部门预算“只能做加法,不能做减法”,预算结余的绩效概念未被理性认识。同时,预算监督体系不健全,缺乏绩效追踪问责,重投入、轻绩效的监督手段还未根本改变。五是技术基础与管理手段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以部门预算产出和结果为标准的数据信息收集系统还未建立,具体的绩效指标和标准仍较难确定。同时,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仍未在我国全面展开,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会计基础并未建立。

第四,改革的组织保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受传统“重投入、轻产出”观念的影响,一些政府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不足,政府行政管理水平不高,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改革尚未形成合力。当前,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财政部门提出来的,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发达国家的经验,愿意在预算改革之路上走得快些。但由于传统控制型政府治理理念的惯性,政府系统整体的改革动作相对财政部门的改革愿望则存在一定差距。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需要政府行政体系、制度建设的整体推进和思想改造,仅靠财政部门是无法完成的。

第五,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考核体系建设仍有待完善。现行的绩效考评实施程序同规范的程序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使得绩效考评很可能成为事后预算执行情况的总结或项目竣工验收。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中依然存在定性考评指标较多而定量考评指标较少、投入考评指标较多而产出考评指标较少、合规性指标较多而结果性指标较少等问题。同时,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绩效考评结果的真实性也有待提高。

三、未来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

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是我国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转变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重要制度创新,也是提高我国预算管理水平的关键步骤。通过推动试点,不断总结经验,未来我国此项改革的基本思路可以阐述为:按照建设公共财政的总体步骤和要求,把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部门预算管理,依据“客观真实、内容多样、透明公开、广泛参与、渐进推动、富有前瞻性”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以预算产出与结果为核心,以部门预算及其项目支出为切入点,包括部门预算编制、支出评价、组织监督等内容在内的,全面系统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同时,要结合我国预算管理改革实际,分步实施,并为远期绩效预算探索道路。

1.基本原则

一是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无论是绩效目标的设定,还是产出结果的核实都必须满足规划客观、数据真实可靠的要求。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则,避免跟风式的改革作秀,弄虚作假,改革才有现实意义,这还需要不断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予以保障。

二是由于政府部门职能分工的不同,各公共部门所要实现的绩效目标与内容也就存在显著区别,改革中应注意处理好改革基本要求与部门特点相融合的问题,鼓励内容多样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设计,充分发挥部门改革的积极性。

三是改革要坚持透明公开、广泛参与的原则。政府部门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其绩效责任与目标的制定、结果的考核需要得到广大公众的认同,过程也需要民众、媒体、政府、中介机构、监察部门的广泛参与,只有真正做到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公开透明、广泛参与,改革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也才能更有实效。

四是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在我国还是一项全新的改革事业,需要稳步推进、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应以部门预算改革为依托,项目支出为重点,统筹安排预算绩效编制、支出评价、结果运用等改革步骤,注重试点改革的重要性,充分尊重我国预算管理改革的现实基础,坚持渐进的改革方式。

五是此项改革应坚持前瞻性的原则。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体现了我国预算管理改革追求公平、效率,特别是效率的基本内涵,毋庸置疑,预算效率与效益的改进是建设公共财政必须要做,也是一定要做好的核心内容之一。虽然,当前改革刚刚起步,但改革的艰巨性和重要意义要求改革者具备广阔的视野、创新的精神,对改革进行不断的前瞻性思考,这样才能使改革永远充满活力与生机。

2.范围与内容界定

目前,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范围与内容可界定为:以部门预算为基础,以项目支出为重点,以产出绩效为核心,兼顾结果绩效。

从部门预算的具体结构来看,其编制主要是根据支出功能分类,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其中基本支出由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组成。目前的人员经费是“养人”支出,与部门绩效关系不大,所以,这部分支出可不作为绩效管理的对象。公用支出是用来维持一个部门的正常工作和运转的需要,和部门提供的一些公共服务密切相关,目前这部分支出编制主要采用定员定额的方法。从理论上讲,这部分经费由财政部门根据多重综合的指标来核定,并且这部分经费的核算考虑了部门的工作性质和业务量,或者说公用经费与部门的产出或提供的服务相关。但是从实践上看,公用经费包罗万象,部门间也存在很大差异,对公用经费的绩效管理很难大范围开展。[5]首先,由于公用经费的复杂多样,对每一项公用支出都作绩效分析是不可能的,只会为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推行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而且在目前部门抱怨公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对这部分支出做过细的评价只会招来部门的反感。其次,有些公用支出和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或者说很难确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对部门的会议经费,有两个建议:一是采用产出分析法,可用次数考察,不必一定要测量这些会议产生的成果;二是采用定性的方法,只需说明会议的召开有利于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和人员、公用经费相比,项目预算具有较为明确的支出目的和标准要求,是目前推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最佳选择。目前,我国部门对中长期和短期目标缺少明确的绩效规划,可能是没有制度要求和操作习惯,更可能是没有把握规划实现的能力。部门只能对现实的产出负责,而对于结果绩效应该由政策的制定者负责。而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从选民到被选举的人大代表和官员,到公共政策的制定,再到预算的决策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政策制定者和预算决策人被淹没在长而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链条中,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很难用预算绩效管理来评判和约束。所以,建议改革初期还是侧重于对部门预算产出的评价,部门预算绩效报告中必须明确产出,对支出结果,只要说明目标的产出有助于产生特定的结果就可以了,待改革进一步深入再研究部门对预算结果的责任问题。

3.改革步骤设想

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从时间上可区分为近期改革与远景规划。目前,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是改革探索的主要体现,应该明确其只是部门预算管理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探路先锋。在逐渐完善此项实践工作的同时,要努力尝试在部门预算绩效规划编制、产出与结果数据审计监督、绩效报告撰写、绩效结果公示与运用等方面健全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内容,并建立合理的管理程序。此外,还要尽快夯实改革的技术基础。一是部门要提高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和短期计划的能力,加强对部门和项目产出、结果的定义;二是预算会计制度的转变和预算账户的调整,将改革重点放在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建立和调整上;三是培养部门领导和财务人员的绩效概念,从技术层面培训基层绩效分析人员;四是要不断完善绩效管理的方法、指标与标准体系。最终,在近期内建立起包括以上内容的公共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

在远景规划方面,要彻底实现预算管理模式从投入控制型向产出结果型的转变以及各预算管理参与者权利与义务的转换,强调管理权利的灵活性对应的是更多的产出义务与效益责任。要进一步研究绩效文化的形成问题,如果真能使预算绩效管理对预算资源分配产生有效影响,可能最终是一种缓慢的、持续的文化变革的结果,要将绩效文化渗透到政策制定过程中。同时,应注意各项配套措施的完善。一是建立健全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加强部门运用预算绩效管理的能力建设,包括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执行能力等。最终,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并通过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现中国式的“政府治理”模式创新。

最后,改革的具体路径选择应该发挥多方优势。中央层面可以确立改革的原则和方向,并给予技术指导,发挥中央部委统筹全局的优势,实现自上而下的纵向改革推动;同时,通过试点改革,鼓励地方政府自下而上的改革创新;此外,各级政府内部部门间也要相互学习借鉴,并在此级政府的统一规划下科学有序地横向推动改革。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预算司.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指南(2008)[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 刘昆.绩效预算:国外经验与借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 过剑飞.绩效预算:浦东政府治理模式的新视角[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4] 王祺扬.试论构建公共部门绩效预算制度[J].财政研究,2007(1):34 –36.

[5] 张志超.美国政府绩效预算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篇5:研发部门管理思路

一、我国部门预算改革及其绩效管理制度创新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政府预算管理制度也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改革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尽快实现政府预算管理活动的科学化,提高预算管理的绩效。主要的改革内容包括:部门预算改革、复式预算改革、预算收支改革以及公共支出管理改革等。其中,部门预算改革作为其他预算管理改革的具体制度载体及其追求绩效的改革方向与创新理念逐渐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并已不同程度地付诸实践。

1.我国部门预算改革进程

2000年是我国部门预算改革的起始之年,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前编制预算,延长预算编制时间,按照法定时间批复预算;将以往自上而下的代编方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汇总方式,从基层预算单位开始编制预算;采取综合预算编制方法,要求部门将所有收支统一纳入部门预算;实现“一个部门一本预算”的统筹安排,将一个部门所有的收支都按照统一的编报内容和形式在一本预算中反映;开始向全国人大报送部门预算等。之后,我国部门预算改革逐步深入。2002年,正式按照新的方法编制部门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按照新的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细化部门预算编制;正式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加大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力度,试行“收支两条线”管理。2005年,部门基本支出预算定员定额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并扩大管理范围;加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研究制定部门预算绩效考评管理办法。2007年,全面实施政府收支改革,积极进行项目支出经济试点。[1]此外,项目支出预算滚动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金财工程”、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加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等改革内容都在不断完善和推进之中。

然而,我国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尚处于初始阶段,目前的改革仍只是主要以对预算资金投入的控制为导向。随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推进,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滞后必将制约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总体效能的发挥。因此,作为部门预算改革的延续、提升,乃至制度变革,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构建已经成为确保我国政府预算制度适应社会发展与财政体制制度改革新形势并高效科学运行的重要管理措施。

2.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探索孙克竞: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评价与深化思路

目前,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相关探索主要表现在以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为代表的改革实践。[2][3]同时,将绩效管理与部门预算改革相结合的理论研究与国外借鉴也正逐步深入。

我国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后不久,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实践探索也随之展开。从2003年起,财政部就开始制定部分行业的绩效考评管理办法,组织部分中央部门开展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试点工作。这些实践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部门预算支出效果的管理,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了绩效管理理念的普及。2005年,财政部研究制定了《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2006年,财政部选定了农业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等4个项目进行绩效考评试点;2007年,财政部选择了教育部“高校建设节约型社会”等6个项目继续进行绩效考评试点。此外,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与部门预算单位也制定了一系列绩效考评工作规范,并逐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2][3]同时,近年来,无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无论财政部门还是各部门预算单位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和学者,都对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制度创新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各自深入的理论研究。

二、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总体评价

通过近几年中央预算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围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展开试点工作,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践已经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仍然任重而道远。

1.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首先,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已经得到各级财政和公共部门的广泛认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此体系的建立可使公共财政框架下的预算支出范围更加具体化、准确化,有利于我国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提高我国政府决策水平、转变政府治理模式和建立高效廉洁政府的客观需要。经过近几年的理论研究、经验学习和改革试点,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无论是出自部门自身利益考虑,还是遵循统一的改革安排,都对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有了必要的认识,并取得了广泛的改革共识,这为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其次,建立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有关制度。开展改革试点工作以来,许多试点部门和地方相继制定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或支出绩效评价实施办法、专家咨询组工作规则、中介机构参与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或支出评价工作管理办法、自评报告撰写规则与上报复核程序以及评价结果审核标准等一系列工作规范。同时,初步形成了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的试点工作组织体系,加强了财政部门、试点部门、中介机构及有关专家的协调配合,目前,基本形成了财政部门统一领导、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的改革分工体系。以上工作成果,为规范今后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行为和程序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和框架基础。

再次,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初步建立,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所提高。当前,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是以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现已摸索出一套较为合理的工作流程,并初步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和绩效评价方法。指标评价体系主要分为共性评价指标和个性评价指标,共性指标又可分为绩效目标完成程度、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管理状况、经济和社会效益、资产配置和使用情况等。同时,采用长期效益评价和短期效益评价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统一指标和专门指标相结合的评价办法。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对提高部门预算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试点部门增强“成本—效益”观念、及时发现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为今后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奠定了技术基础。

最后,部门预算监督得到加强,透明度有所提高。通过改革试点,部门加强了对预算资金落实情况、实际支出情况、财务信息质量、财务管理状况等的绩效管理与考评,更加清楚地掌握了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流向,加强了对项目资金使用环节的监督。同时,一些部门在试点中将考评结果在部门内部公开,增强了部门预算管理的透明度。

2.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目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部门预算管理中引入了绩效理念,但由于将绩效管理与部门预算相融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论在中央层面还是地方层面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总结实践成效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在理论研究、制度建设、基础条件、组织实施、技术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改革的理论研究亟待加强。目前,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理论研究以借鉴国外经验居多,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创新较少,特别是与我国现行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紧密结合的预算绩效管理理论研究不够。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绩效考评的认识仍存在不足之处,这就急需用有中国特色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理论指导我国的改革实践,让改革者客观理性地认识到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改革目标与内容;同时,指导制定出现实可行的改革规划,不但要避免人们对改革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更应坚定信心,在改革困难面前消除悲观情绪。

第二,当前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探索与创新,仍未实现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的根本变革,仍是传统预算管理制度本身的调整与转换,是形式与细节方面的变化,而并没有改变或是脱离投入控制型的预算管理模式。一方面,部门预算的编制至今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财政部门与经费申请部门之间的讨价还价,预算编制带有较重的经验决策色彩,部门预算编制与部门事业发展目标之间缺乏直接的联系,即没有明确的部门预算产出和结果的要求。另一方面,部门预算管理重视对预算资金投入的控制,而对预算支出效果的评价与考核则较为薄弱,结果往往是只管投放进度、不问投入效果,只管使用合规、不问效益大小,只强调支出的财务责任、不考核项目的执行效率与质量,从而造成部门预算资金浪费和效益较低等问题。这样的预算管理水平显然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成为公共财政框架建立中的重要制约因素。

第三,改革的基础条件尚不健全,制约因素较多。[4]一是仍需进一步树立科学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观念,转变一些人内心深处认为部门预算资金和公共资源是“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以及支出编制与耗费使用只要合乎规定而不必考虑结果的错误观念。二是财政体制改革还不到位,公共部门事权划分仍不明确,制约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选择与考核体系的建立。三是部门预算编制更多的是依据政策法规、会议决定和党政领导的批示,而不是部门的绩效战略目标和项目及资金运行的绩效,预算编制的自主性和可预见性较差。四是在部门预算执行与监督上,真正追求和尊重预算产出与结果的制度、机制仍未建立起来,部门预算“只能做加法,不能做减法”,预算结余的绩效概念未被理性认识。同时,预算监督体系不健全,缺乏绩效追踪问责,重投入、轻绩效的监督手段还未根本改变。五是技术基础与管理手段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以部门预算产出和结果为标准的数据信息收集系统还未建立,具体的绩效指标和标准仍较难确定。同时,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仍未在我国全面展开,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会计基础并未建立。

第四,改革的组织保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受传统“重投入、轻产出”观念的影响,一些政府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不足,政府行政管理水平不高,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改革尚未形成合力。当前,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财政部门提出来的,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发达国家的经验,愿意在预算改革之路上走得快些。但由于传统控制型政府治理理念的惯性,政府系统整体的改革动作相对财政部门的改革愿望则存在一定差距。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需要政府行政体系、制度建设的整体推进和思想改造,仅靠财政部门是无法完成的。

第五,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考核体系建设仍有待完善。现行的绩效考评实施程序同规范的程序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使得绩效考评很可能成为事后预算执行情况的总结或项目竣工验收。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中依然存在定性考评指标较多而定量考评指标较少、投入考评指标较多而产出考评指标较少、合规性指标较多而结果性指标较少等问题。同时,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绩效考评结果的真实性也有待提高。

三、未来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

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是我国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转变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重要制度创新,也是提高我国预算管理水平的关键步骤。通过推动试点,不断总结经验,未来我国此项改革的基本思路可以阐述为:按照建设公共财政的总体步骤和要求,把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部门预算管理,依据“客观真实、内容多样、透明公开、广泛参与、渐进推动、富有前瞻性”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以预算产出与结果为核心,以部门预算及其项目支出为切入点,包括部门预算编制、支出评价、组织监督等内容在内的,全面系统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同时,要结合我国预算管理改革实际,分步实施,并为远期绩效预算探索道路。

1.基本原则

一是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无论是绩效目标的设定,还是产出结果的核实都必须满足规划客观、数据真实可靠的要求。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则,避免跟风式的改革作秀,弄虚作假,改革才有现实意义,这还需要不断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予以保障。

二是由于政府部门职能分工的不同,各公共部门所要实现的绩效目标与内容也就存在显著区别,改革中应注意处理好改革基本要求与部门特点相融合的问题,鼓励内容多样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设计,充分发挥部门改革的积极性。

三是改革要坚持透明公开、广泛参与的原则。政府部门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其绩效责任与目标的制定、结果的考核需要得到广大公众的认同,过程也需要民众、媒体、政府、中介机构、监察部门的广泛参与,只有真正做到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公开透明、广泛参与,改革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也才能更有实效。

四是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在我国还是一项全新的改革事业,需要稳步推进、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应以部门预算改革为依托,项目支出为重点,统筹安排预算绩效编制、支出评价、结果运用等改革步骤,注重试点改革的重要性,充分尊重我国预算管理改革的现实基础,坚持渐进的改革方式。

五是此项改革应坚持前瞻性的原则。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体现了我国预算管理改革追求公平、效率,特别是效率的基本内涵,毋庸置疑,预算效率与效益的改进是建设公共财政必须要做,也是一定要做好的核心内容之一。虽然,当前改革刚刚起步,但改革的艰巨性和重要意义要求改革者具备广阔的视野、创新的精神,对改革进行不断的前瞻性思考,这样才能使改革永远充满活力与生机。

2.范围与内容界定

目前,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范围与内容可界定为:以部门预算为基础,以项目支出为重点,以产出绩效为核心,兼顾结果绩效。

从部门预算的具体结构来看,其编制主要是根据支出功能,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其中基本支出由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组成。目前的人员经费是“养人”支出,与部门绩效关系不大,所以,这部分支出可不作为绩效管理的对象。公用支出是用来维持一个部门的正常工作和运转的需要,和部门提供的一些公共服务密切相关,目前这部分支出编制主要采用定员定额的方法。从理论上讲,这部分经费由财政部门根据多重综合的指标来核定,并且这部分经费的核算考虑了部门的工作性质和业务量,或者说公用经费与部门的产出或提供的服务相关。但是从实践上看,公用经费包罗万象,部门间也存在很大差异,对公用经费的绩效管理很难大范围开展。[5]首先,由于公用经费的复杂多样,对每一项公用支出都作绩效分析是不可能的,只会为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推行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而且在目前部门抱怨公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对这部分支出做过细的评价只会招来部门的反感。其次,有些公用支出和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或者说很难确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对部门的会议经费,有两个建议:一是采用产出分析法,可用次数考察,不必一定要测量这些会议产生的成果;二是采用定性的方法,只需说明会议的召开有利于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和人员、公用经费相比,项目预算具有较为明确的支出目的和标准要求,是目前推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最佳选择。目前,我国部门对中长期和短期目标缺少明确的绩效规划,可能是没有制度要求和操作习惯,更可能是没有把握规划实现的能力。部门只能对现实的产出负责,而对于结果绩效应该由政策的制定者负责。而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从选民到被选举的人大代表和官员,到公共政策的制定,再到预算的决策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政策制定者和预算决策人被淹没在长而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链条中,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很难用预算绩效管理来评判和约束。所以,建议改革初期还是侧重于对部门预算产出的评价,部门预算绩效报告中必须明确产出,对支出结果,只要说明目标的产出有助于产生特定的结果就可以了,待改革进一步深入再研究部门对预算结果的责任问题。

3.改革步骤设想

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从时间上可区分为近期改革与远景规划。目前,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是改革探索的主要体现,应该明确其只是部门预算管理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探路先锋。在逐渐完善此项实践工作的同时,要努力尝试在部门预算绩效规划编制、产出与结果数据审计监督、绩效报告撰写、绩效结果公示与运用等方面健全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内容,并建立合理的管理程序。此外,还要尽快夯实改革的技术基础。一是部门要提高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和短期计划的能力,加强对部门和项目产出、结果的定义;二是预算会计制度的转变和预算账户的调整,将改革重点放在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建立和调整上;三是培养部门领导和财务人员的绩效概念,从技术层面培训基层绩效分析人员;四是要不断完善绩效管理的方法、指标与标准体系。最终,在近期内建立起包括以上内容的公共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

在远景规划方面,要彻底实现预算管理模式从投入控制型向产出结果型的转变以及各预算管理参与者权利与义务的转换,强调管理权利的灵活性对应的是更多的产出义务与效益责任。要进一步研究绩效文化的形成问题,如果真能使预算绩效管理对预算资源分配产生有效影响,可能最终是一种缓慢的、持续的文化变革的结果,要将绩效文化渗透到政策制定过程中。同时,应注意各项配套措施的完善。一是建立健全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加强部门运用预算绩效管理的能力建设,包括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执行能力等。最终,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并通过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现中国式的“政府治理”模式创新。

篇6:自己的研发部门

有一次被读者问到:“我想请教侯老师,我大学毕业后在现在的职场上工作已经满五年了,可是我在这份工作中找不到任何令我喜欢的人事物,每天上班就是疲惫。我努力撑着这份工作,是因为找不到比现在薪水更优渥的工作,我现在该如何是好?”

这个无奈涵括了大部分无奈的人普遍的问题,那就是不寻求改变。

首先,提这个问题的人被动地在一个不喜欢的工作里5年。除了找“薪水更优渥”的工作外,我们似乎没有看到他有其它的作为。虽然乍看之下是“努力地撑着”工作,但心态上,却是“被动”的,也因为心态被动,因此没有任何改变的行动力。再来,我们看到,这个认为不喜欢自己工作的人,并没有告诉我们,他“喜欢”什么?也因为如此,他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也因为没有热情,看不出任何对“喜欢”的追求。

我原本的工作是医师,辞去医师工作成为专业作家,常有人问我:“就算有自己喜欢的事,真的可以像你那么幸运,把兴趣当饭吃吗?”

事实上,在成为专业作家之前,有将近十年我也在问自己同样问题。

年轻时我其实没有答案,但我告诉自己,何不给自己一个机会试试?反正将来命运会告诉我答案。那时候,每次值班24小时之后,有一天的休息时间。我就强迫自己利用那天下午睡醒后二三个小时的时间写作。因为那样,我记得年轻时有五六年时间,没有一天是睡饱的。但回想起来,那段时间,是人生很满足的时光。以当时写作能得到的回报,当然比不上医师。那时候就有别的医生不解地问我:“你干嘛浪费那个时间做那个?”我说,人得有自己的研发部门啊——从公司年度的支出中,拿出一定的比例作为未来产品的研究发展费用。尽管从现在看,研发部门跟现盈余一点关系都没有,但那个研发部门所研发出来的成果,或许是未来公司生存下去非常重要的关键。

所以,十年后,等我掌握了自己的写作风格,也拥有了比较多的读者群后,我辞去医师的工作、成为一个作家的决定,其实已没有那么大的障碍了。我当然是幸运的,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但少了这个研发部门的想法和努力,就算幸运降临了,我可能也会因为准备不足,不敢接受。

这是改变的行动力的重要性。

有人问我:如果写了十年,结果证明我不适合当一个作家呢?

我的答案是:至少我努力过了。这个努力让我的人生没有后悔。

上一篇:表达秋天的愁绪的古诗句下一篇:动物情感故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