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秋天的愁绪的古诗句

2024-05-22

表达秋天的愁绪的古诗句(精选7篇)

篇1:表达秋天的愁绪的古诗句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注释: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2)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林黛玉

注释:此诗句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黛玉《问菊》,这首诗是黛玉三首咏菊诗中写得最为新颖别致,也最能代表黛玉个性的一首诗。一般的花都在春天竞开,唯独菊花迟到秋天才开,而且经霜仍抱枝不落。晋陶渊明爱菊,陶渊明是隐者,因此人们也都称菊花为花中隐者。隐者孤标傲世,品格清高,遗世而独立。

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注释:“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总之,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这种昼夜h环)缠绵往复的感情,仍然表现着痛苦而执着的心曲。

4)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

注释:综观全诗,既无“愁”字也无“秋”字,那么作者是怎样来表现他的“秋愁”的呢?妙就妙在诗的开头两个字和最后一个字!原来,开头的“西陆”两个字意为“秋天”,最后落笔在“心”字上,将此诗首尾相连,“秋天的心”不正是一个“愁”字吗!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注释:“无言独上西楼”,这一句叙述,通过动作揭示人的思想感情。语言通俗明白,而又十分精炼准确。写的动作是“上西楼”,单从这三个字,看不出人的情感。如果是爱妃宫娥,前呼后拥上西楼,那倒是十分欢乐热闹的。然而这却是“独上西楼”,并且还是“无言”!“白鸟无言定是愁”,何况人呢?李后主愁恨满怀,踽踽独上的形象跃然纸上,呈现眼前。“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两句描景,写后主所处的凄凉环境。他登上西楼,举头见新月如钩,钩起一串旧恨新愁;低头看桐荫深锁,锁住了满院清秋。凄凉的景物中,蕴含着深深的愁恨,景中有情,情溢景外。

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注释:“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旧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

7)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

注释:三湘:湖南有湘潭)湘乡)湘阴,合称“三湘”,这里指湖南境内。这两句大意是:在悲凉萧瑟的秋色里,我两鬓如霜向三湘走去;离家万里,心驰故乡,面对着明月,我思归之情更加迫切。安史之乱中,诗人被迫浪迹异乡,这首诗是他由鄂州(湖北武昌)往湖南去的时候写的。诗人的故乡在蒲州(山西永济),而今只身一人飘泊三湘,又逢秋色遍地,明月对愁的夜晚.万里乡思怎么能以自禁呢?于是情来笔至,写下这借景抒怀的思乡名句。

8)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注释:这是一首吊古怀乡的佳作。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昔人驾鹤登仙,如今已杳无踪迹,眼前只剩下了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于是诗人登临古迹,睹物思人,即景生情,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写下了这首千古不朽的名作。

9)秋草秋霜秋风冷,秋雁秋声秋雨频。一叶秋枫知秋意,怨秋怜秋为秋心。――佚名

注释:短短28个字中,竟有11个“秋”字,将作者的“秋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10)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宋】陆游 《秋兴》

注释:陆游是个高产作家,仅以秋兴为题目的诗就有十几首。这是他晚年的作品,是壮志未酬后的遗憾之语。这两句更是直抒胸臆,告诉人们,不要说我身闲无事,我还每夜在孤灯下独自一个写抒发凄凉)愁闷情绪的诗。与他在《枕上作》诗中写的情绪是一样的:“犹有少年风味在, 吴笺著句写清愁。”

11)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注释:“楼高”,“明月”,先为愁绪渲染气氛;“酒”则是古今千年触发仇怨的最佳载体‘愁肠二字直接写明心中感情,而“酒”最终化作“泪”则更加体现出愁浓情切。这首词是作者羁旅他乡途中所作,通过上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尽情渲染苍凉,自然引出下片直接抒情。深切表现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旅途中孤寂的感怀。情感真挚,意象及手法别具风格,是范仲淹名作之一。

12)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林黛玉

注释:满纸自怜题素怨”,写出了黛玉平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情状;“片言谁解诉秋心”,道出了自己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闷。最後把同菊花关系最深的诗人陶渊明拉出来,歌咏菊花的亮节高风,也把自己高洁的品格暗示出来了。

13)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

注释: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1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注释: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本篇为作者离开汴京南下时与恋人惜别之作。词中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一幅秋江别离图。

更多

篇2:表达秋天的愁绪的古诗句

2.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____杨冠卿《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3. 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____朱庭玉《天净沙·秋》

4.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____杜审言《登襄阳城》

5. 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____潘希白《大有·九日》

6.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____李贺《开愁歌》

7.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____宋祁《九日置酒》

8.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____李白《九日》

9.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____庾信《重别周尚书》

10.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____蒋捷《声声慢·秋声》

11.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____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12.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____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13. 最伤情、送客咸阳,佩结西风怨。____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14. 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____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15. 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____张炎《疏影·咏荷叶》

16.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____白居易《空闺怨》

篇3:《相见欢》的愁绪表达

词人起笔就道“无言独上西楼”。“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 “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 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 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喻的多少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啊!“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寥寥12个字, 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 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 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 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 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俯视庭院, 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 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 怎能不“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 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 然而“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 孤寂的心, 思乡的情, 亡国的恨, 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 此景此情, “愁”何以堪?古典诗词中常借梧桐抒发内心的愁闷。温庭筠“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更漏子》) ;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写雨中梧桐, 最能表现诗人内心的愁苦。写缺月梧桐, 则又是一番境界。苏轼的“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卜算子》) 即是如此。缺月、梧桐、深院、清秋, 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份凄凉的境界, 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 为下片抒情做好铺垫。“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用丝喻愁, 新颖而别致。前人以“丝”谐音“思”, 用来比喻思念, 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 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 丝乱可以整理, 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 理还乱”。那么, 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涌动的是怎样的离愁别绪呢?是追忆“红日已高三丈后, 金炉次第添金兽, 红锦地衣随步皱” (《浣溪沙》) 的荣华富贵, 是思恋“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破阵子》) 的故国家园, 还是悔失“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河山” (《破阵子》) 的帝王江山?然而, 时过境迁, 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 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 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 帝王江山毁于一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 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 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而今是尝尽愁滋味, 而这滋味又怎一个愁字了得。“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愁的体验与感受。以滋味喻愁, 而味在酸甜之外, 它根植于人的内心尊的天子, 如今成了阶下囚徒, 备受屈辱, 遍历愁苦, 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 还是恨……恐怕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 岂又是常人所能体会得到的呢?若是常人, 倒可以嚎啕倾诉, 而李煜不能。他是亡国之君, 即使有满腹愁苦, 也只能“无言独上西楼”, 眼望残月如钩、梧桐清秋, 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

在这首词中, 李煜把自己的离愁别恨刻画得丝丝入扣, 形象生动, 真不愧是写愁情的高手。在他的另外一些词作中也有写愁的句子, 最有名的两句应该是“离恨恰似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清平乐》)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前一句把愁比作春草, 以远接天涯、绵绵无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恨, 生动形象, 自然贴切, 以遍天下之春草, 把人人心中所欲言而又不能言的东西, 写得让人心里感受得到, 眼里似乎也看得到, 手里几乎还能触摸得到:春草一望无际, 是离愁浩渺无边;春草尖细绵密, 是离愁绵绵郁结;春草破土而萌, 是离愁割之不尽……这是李煜以春草喻恨的名句, 的确是传神之笔。后一句把愁比作了一江春水。古代诗词中以水喻愁的佳句不少, 但李煜的这一句最负盛名。不过, 用水来比喻愁, 李煜并不是第一个。李白曾经说过“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这是我们大家熟悉的诗句。他在《金陵酒肆留别》中也曾用水来比喻离别的愁情:“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说别情的长短可以跟东流水比, 别情能量长短吗?东流水虽然有长短但不能用尺子去量, 诗人用不能丈量的别情与长得无法丈量的东流水作比, 真是别出心裁。但李白的诗跟李煜的这一句一比, 却比出了长短。因为李白的诗是在金陵 (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写的, 这个东流水指的是长江, 而李煜的词是在汴京 (今开封) 被囚禁中写的, 白是用眼前的景物作比, 李煜的词是用远离自己的长江作比, 长江成为怀念故国的一部分, 这个比喻里就有怀念故国的深切感受, 比李白的“别意”深厚多了。这是李白不如李煜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东流水”只能让人感受流水的方向, 而“一江春水向东流”不仅有方向, 而且还能让人想象出:滔滔滚滚的一江春水, 波涛汹涌, 奔流不息, 而词人的离家之愁、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就如这一江春水无穷无尽、日夜奔腾。这两个人的愁情谁更深更浓也就比出了高下。

李煜之后, 用水来比喻愁的诗家词家就越来越多了。北宋名臣寇准也曾用春水来写愁情。他说:“日暮汀洲一望时, 柔情不断如春水。” (《夜度娘》) 这里用春水比柔情, 跟李白的句意相似, 可以说是模仿李白, 所以更不能与李煜的词句相比。欧阳修的“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秦观的“春去也, 飞红万点愁如海” (《千秋岁》) 、“便做春江都是泪, 流不动, 许多愁” (《江城子》) , 贺铸“漫将江水比闲愁, 水尽江头愁不尽”:都用春水比闲愁, 让人触目惊心。

这中间比较有名的是欧阳修的“离愁渐行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这两句很显然受了李煜的影响, 把他用春草、春水喻愁的名句合二为一了, 写出了离愁的绵延不绝。秦观的《江城子》中“便做春江都是泪, 流不动, 许多愁”也是写愁的名句, 其实秦观的这一句也借用了李煜的创意, 但不是照搬照抄, 而是反用了他的意思, 创造出更新的意境。“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 可以用细丝乱麻比喻它的繁乱、无头无绪, 用春草比喻它绵延不绝, 用一江春水比喻它无穷无尽, 但它又怎么能够流动呢?仔细品味一下, 原来作者经历了这样一个化合过程:心中之愁———眼中之泪———江中之水, 于是作者的“愁”就可以尽情流淌了, 而且“满江都是泪”, 说明作者的泪多、愁深。是“流不尽”词人眼中的泪、心中的愁。词人的泪之多、愁之深几乎难以言传, 唯有神会, 全凭你去想象了。

秦观几乎把愁写到极致, 由南唐入宋的郑文宝后来在他的《柳枝词》中又翻新意, 他说:“不管烟波与风雨, 载将离恨过江南。”你看, 这“愁”不仅可以流淌, 还可以用“船”来载了。于是在此基础上, 出现了宋代写愁堪称愁绝的女词人———李清照, 她的词作中写愁的句子简直太多了。在她的笔下, “愁”这个抽象的感情概念, 变成了无数鲜明、具体、可感的形象。“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 许多愁”, “愁”有了重量,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愁又似乎可以游走了,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愁有了“雨打梧桐”似的声音, 它能够从清晨到黄昏, 又有了绵延不断的时间感。真是出神入化, 处处都是绝妙之笔!

篇4:《相见欢》的愁绪表达

词人起笔就道“无言独上西楼”。“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喻的多少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啊!“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怎能不“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然而“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愁”何以堪?古典诗词中常借梧桐抒发内心的愁闷。温庭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写雨中梧桐,最能表现诗人内心的愁苦。写缺月梧桐,则又是一番境界。苏轼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即是如此。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份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为下片抒情做好铺垫。“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前人以“丝”谐音“思”,用来比喻思念,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那么,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涌动的是怎样的离愁别绪呢?是追忆“红日已高三丈后,金炉次第添金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浣溪沙》)的荣华富贵,是思恋“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破阵子》)的故国家园,还是悔失“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河山”(《破阵子》)的帝王江山?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而今是尝尽愁滋味,而这滋味又怎一个愁字了得。“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愁的体验与感受。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别是”二字极佳,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徒,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恐怕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岂又是常人所能体会得到的呢?若是常人,倒可以嚎啕倾诉,而李煜不能。他是亡国之君,即使有满腹愁苦,也只能“无言独上西楼”,眼望残月如钩、梧桐清秋,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

在这首词中,李煜把自己的离愁别恨刻画得丝丝入扣,形象生动,真不愧是写愁情的高手。在他的另外一些词作中也有写愁的句子,最有名的两句应该是“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前一句把愁比作春草,以远接天涯、绵绵无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恨,生动形象,自然贴切,以遍天下之春草,把人人心中所欲言而又不能言的东西,写得让人心里感受得到,眼里似乎也看得到,手里几乎还能触摸得到:春草一望无际,是离愁浩渺无边;春草尖细绵密,是离愁绵绵郁结;春草破土而萌,是离愁割之不尽……这是李煜以春草喻恨的名句,的确是传神之笔。后一句把愁比作了一江春水。古代诗词中以水喻愁的佳句不少,但李煜的这一句最负盛名。不过,用水来比喻愁,李煜并不是第一个。李白曾经说过“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是我们大家熟悉的诗句。他在《金陵酒肆留别》中也曾用水来比喻离别的愁情:“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说别情的长短可以跟东流水比,别情能量长短吗?东流水虽然有长短但不能用尺子去量,诗人用不能丈量的别情与长得无法丈量的东流水作比,真是别出心裁。但李白的诗跟李煜的这一句一比,却比出了长短。因为李白的诗是在金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写的,这个东流水指的是长江,而李煜的词是在汴京(今开封)被囚禁中写的,他的“一江春水”指的也是长江,李白是用眼前的景物作比,李煜的词是用远离自己的长江作比,长江成为怀念故国的一部分,这个比喻里就有怀念故国的深切感受,比李白的“别意”深厚多了。这是李白不如李煜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东流水”只能让人感受流水的方向,而“一江春水向东流”不仅有方向,而且还能让人想象出:滔滔滚滚的一江春水,波涛汹涌,奔流不息,而词人的离家之愁、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就如这一江春水无穷无尽、日夜奔腾。这两个人的愁情谁更深更浓也就比出了高下。

李煜之后,用水来比喻愁的诗家词家就越来越多了。北宋名臣寇准也曾用春水来写愁情。他说:“日暮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夜度娘》)这里用春水比柔情,跟李白的句意相似,可以说是模仿李白,所以更不能与李煜的词句相比。欧阳修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的“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动,许多愁”(《江城子》),贺铸“漫将江水比闲愁,水尽江头愁不尽”:都用春水比闲愁,让人触目惊心。

这中间比较有名的是欧阳修的“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这两句很显然受了李煜的影响,把他用春草、春水喻愁的名句合二为一了,写出了离愁的绵延不绝。秦观的《江城子》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动,许多愁”也是写愁的名句,其实秦观的这一句也借用了李煜的创意,但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反用了他的意思,创造出更新的意境。“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可以用细丝乱麻比喻它的繁乱、无头无绪,用春草比喻它绵延不绝,用一江春水比喻它无穷无尽,但它又怎么能够流动呢?仔细品味一下,原来作者经历了这样一个化合过程:心中之愁——眼中之泪——江中之水,于是作者的“愁”就可以尽情流淌了,而且“满江都是泪”,说明作者的泪多、愁深。然而,浩荡春江即便日夜奔流,也还是“流不尽”词人眼中的泪、心中的愁。词人的泪之多、愁之深几乎难以言传,唯有神会,全凭你去想象了。

秦观几乎把愁写到极致,由南唐入宋的郑文宝后来在他的《柳枝词》中又翻新意,他说:“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你看,这“愁”不仅可以流淌,还可以用“船”来载了。于是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宋代写愁堪称愁绝的女词人——李清照,她的词作中写愁的句子简直太多了。在她的笔下,“愁”这个抽象的感情概念,变成了无数鲜明、具体、可感的形象。“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有了重量,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愁又似乎可以游走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有了“雨打梧桐”似的声音,它能够从清晨到黄昏,又有了绵延不断的时间感。真是出神入化,处处都是绝妙之笔!

上面所说的这些愁,不论是如细丝乱麻、如春草春水,还是能流淌、有重量、可游走、有声音,但它总还是可以明确感受到的,并可以通过具体形象表达出来,而《相见欢》中的最后一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却是词人最质朴、最直白、最深沉的感叹,决非一个“愁”字所能概括!“别是一般滋味”,到底是什么滋味呢?它似乎不可捉摸,但又隐约感觉得到,似乎未曾经历,又似曾相识,说不清道不明。如果说上面的比喻是用有形的事物来比喻无形的情感,那么这一句就是用无形来比喻无形,而这种无形是词人难以说破、无法说破的情感,可见作者体验之深、愁情之苦。所以明代人沈际飞说道: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破之浅,不破之深。“别是”句妙。所以个人认为,前面品析了这么多写愁的词句,还是这一句格外的深挚浑厚,感人肺腑。

篇5:秋天美景的古诗句

2、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元稹《菊花》

3、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4、秋景最清尤在夜,客居虽好总怀乡。——高鼎《秋宵怀湖上》

5、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

6、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薛昭蕴《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7、春山碧树秋重绿,人在武陵溪。——刘基《眼儿媚·秋思》

8、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9、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10、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王维《山中》

1、枫林霜叶舞,荞麦雪花飘,又一年秋事了。——周德清《红绣鞋·郊行》

2、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佚名《长歌行》

3、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李白《古风·其五十九》

5、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6、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7、枫叶微红近有霜,碧云秋色满吴乡。——韩偓《秋郊闲望有感》

8、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叶正惊秋。——刘长卿《送崔使君赴寿州》

9、一叶江头枫叶丹,秋容惨淡客悲酸。——吕江《秋思》

篇6:描写秋天的古诗句

2.金秋十月,许多树叶都变黄了,在风中,那些顽皮的小叶娃娃飞了下来,把大地妆点得更加美丽!在这美好的季节中,我不禁放下手中的书本,走进这五彩的童话中去。

3.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4.伫立在山颠的秋阳,宛如一尊威武的战神,抖落血染的战袍,溅在草丛中,渗入山下的小溪,泛着数不清的涟漪,呜咽地向外流淌,从古流到今,从辽远的过去流向那茫茫的未来。

5.秋姑娘慢慢地来到了,把大地打扮得一片金黄。地上的小草黄了,像披上了一条黄地毯,树上的`叶子黄了,一阵秋风吹来,一片片叶子像一只只彩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6.曾经的神伤,曾经的惆怅,曾经的痴迷,曾经的疯狂,每一个跳动的音符还在眼前,每一曲悠扬的旋律还在耳畔,我庆幸,我拥有过这一切;我悲伤,我又失去了这一切。

7.秋天的气息已划过脸颊,爽朗中夹裹着丝丝凉意,而今年的秋天却无落叶纷飞、清凉萧瑟之感,也许是自然的季节仍未到深秋时分,也许是自己的心景逐已越过落叶纷飞的萧景,恬静地迷恋着硕实金秋的美。

8.秋天到了,果子熟了。黄澄澄的是梨,红通通的是萍果,亮晶晶的是葡萄。一阵凉风吹来,果儿点头,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儿。

9.虽说入秋已久,但今年盛夏酷暑那整天泡在臭汗中的滋味,那随手一摸,一手滚烫的感觉却刻骨铭心,似乎盛夏的余威还迟迟不退却。

篇7:描写秋天的古诗句

1、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2、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3、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4、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秋登宣城谢x北楼》

5、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李白《秋登宣城谢x北楼》

6、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唐寅《菊花》

7、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8、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9、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10、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1、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12、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13、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柳》

14、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5、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16、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李商隐《菊花》

17、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秦观《秋日・月团新碾瀹花瓷》

18、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19、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白居易《空闺怨》

20、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贺《李凭箜篌引》

21、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22、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韦应物《送杨氏女》

23、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马戴《灞上秋居》

24、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25、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26、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27、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28、笑艳秋莲生绿浦。――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29、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30、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骆宾王《送别》

31、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32、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33、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34、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

35、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36、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杜甫《宿府》

37、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38、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曾几《苏秀道中》

39、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40、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41、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杜牧《齐安郡晚秋》

42、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刘彻《秋风辞》

43、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4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45、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马戴《灞上秋居》

46、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47、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48、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宋之问《始安秋日》

49、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赵嘏《长安晚秋》

50、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51、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52、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53、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杜牧《齐安郡晚秋》

54、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李白《长相思・其一》

55、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56、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程颢《秋日》

57、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清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

58、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59、山亭水榭秋方半。――朱淑真《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上一篇:杨受成自传《争气》受读者爱戴 张敬轩如愿投英皇下一篇:研发部门管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