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4-06-20

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精选十篇)

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篇1

一、博学深究,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教学水平的高低, 强化教师素质的提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德为才之帅, 才为德之资。所以地理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地理教师的业务素质包括艰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宽厚的教育学科知识。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科的知识比较多, 老教师经过多年的积累已造诣较深, 但广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扩大知识面、更新老化知识的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二、充分备课, 提高教师课堂驾驭能力

教师在备课中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选择最优教学方法, 选编典型习题, 写出具体可行的教案, 并设计好板书及课堂小结。备人才培养方案、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设计、备教案讲稿和课后备课等多个环节及步骤, 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 备课工作才能做到扎实有效。

三、深化课改、贯彻:三全、五优化

三全:即全体、全面、全程。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全面:提升全面素质, 关注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全程:实施全程管理, 关注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五优化:即优化学习目标、优化问题设计、优化互动生成、优化自主体验、优化评价矫正。

四、提高兴趣、构建自主课堂

地理教师应该具有恰当的教学方法, 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还要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达到预期目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热情, 诱发学习动机, 调动学习积极性。具体做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 借助电教媒体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重要问题, 让学生集中观察、积极思维、相互探讨、作出反馈。教学中采用活泼的新形式, 改变古板单调的老面孔, 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 发展智力;另一方面又能充分体现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作用, 为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基础。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提高学习的高效性。

五、合作探究、构建互助课堂

教师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转化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行为转化为学生多样化的自主参与方式, 变先教后学的教学方式为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 变教师是主宰为学生是主人。合作探究互助型课堂的环节包括:教师布置任务, 学生自主预习,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同伴互助解决, 探究合作, 采用与同桌讨论, 再有问题在前后座就近讨论, 最后的问题由全班同学一起研究解决。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小组成员的发言代表整个小组的意见;再进行反馈矫正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 教师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 使全班学生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引领学生, 互相帮助、共享共赢, 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及共同发展。合作探究增加了学生表达、交流、思维、展示锻炼的机会, 提高了学生思、说等表达的能力。学生从个体学习为主转向了小组合作学习为主, 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交流的场所, 先生的讲堂真正变成了学生的学堂。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面向学生的认知差异, 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生动起来, 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为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六、确保三量、梯度达标

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对应学习过程中的感知阶段、理解阶段、练习阶段, 在课堂学习中, 要有足够的信息量, 其不仅有广度, 也要有深度, 从而使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加工。信息输入大脑后, 要经过大脑的加工和处理, 这个加工和处理的过程即思维和理解的过程, 教师应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的思维, 并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地理问题。要根据学生的水平, 设计掌握和提高两个层次的问题。问题设计要有层次, 分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以利于全班学生都能够思考和回答。

课堂教学要重效率, 优化限时训练, 精选训练题, 均衡训练量, 使各档次学生学有目标、有信心。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指定不同层次的训练题目, 待优生要低起点、小步上升;优秀生要抓重点、重深化和提高;特优生要超常标、高要求、高发展。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必做题、选做题、附加题, 让学生通过努力, 都能够跳一跳就能够摘到果子。加强对习题的检查和批改, 可以采用灵活的形式, 如小组检查、互相检查等。

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策略论文 篇2

摘要:如何适应时代变化,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是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 培养其学习地理能力, 逐渐让学生自主学习等几个方面入手, 探讨了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 高效课堂; 地理兴趣; 地理能力;

高效课堂的创设, 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地理方面的知识更加丰富,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使其运用于其他方面, 让自己得到全面发展, 成为综合型人才, 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社会。

一、以良好的感情基础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作为教师, 应摆脱之前高高在上的姿态, 主动放下教师身份, 在努力消弭与学生之间隔阂的基础上, 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朋友。在这种和谐、融洽的关系下, 学生便会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沉浸于学习知识中去。在地理教师这个朋友的指导下, 通过对地理知识的讲解, 学生既能感受到地里学科的独特魅力, 也逐渐锻炼了自身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能力。

另外, 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学生能够心无旁骛地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条件之一。高中阶段, 学生所承担的学习压力非常沉重, 若是任由学生如此发展, 会逐渐消磨掉他们的意志与斗志。而教师这个所谓的“过来人”则能够在学习以及生活上给他们提供帮助与建议。因此, 这个阶段, 教师与学生之间适时建立友好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与学生平等对话, 促使学生敞开心扉, 吐露心声。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心里变化并了解学生当前所面临的困难, 并为他们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样, 就能够为他们继续学习提供动力。

二、以灵活的教学方式打造高效地理高效课堂

素质教育下, 各学科教师纷纷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 以确保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对该学科产生较强的认知能力。由于科技飞速发展以及新观念地不断涌现, 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对我们高中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在的情况下, 我们必须紧跟时代变化, 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1. 借助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以其直观、形式多样的特点广受教师与学生的欢迎。地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善于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从而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如讲到“等高线”“等深线”“气压带的分布”等知识时, 教师便可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通过多媒体呈现出这些地理事物, 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知, 而不是通过想象力去学习这些知识。

学习地理知识最重要的是将其与地图结合起来, 只有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识图、读图, 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善于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以此打造高效课堂。

2. 采用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展开新课之前, 设置相关的教学任务, 引导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 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

如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这一内容时, 笔者便根据学习目标给学生设置了学习任务, 即通过学习, 了解“识记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等知识。如此, 学生就能根据教学任务完成教学目标。且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的自主性能得到很大提升与锻炼。如此,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这对提升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也极有帮助。

3. 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能够通过问题的带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 改进过去的单一教学策略, 丰富教学手段, 为提升课堂效率奠定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 让问题贯穿课堂始终, 这样一来, 学生就会一直跟随教师的思路学习知识, 这对他们高度掌握知识极有帮助。

如学习“气压带和风带”这一内容时, 笔者首先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 “你们知道你们所处环境处在哪个气压带吗?”等到学生回答完该问题之后, 笔者又问他们, “你们这种该气压带影响下的气候是什么?这种气候的特征是什么?”引导学生开始探讨知识;之后, 笔者又问学生, “你们知道气压带与风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吗?”在课程结束的时候, 笔者留给学生这样一个思考题, “大气运动与气压带和风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此, 整节课学生都在回答问题中度过, 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将会变得更加深刻。如此, 便能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地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为高效课堂奠定良好基础。

总之, 地理作为高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优秀人格的养成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影响。作为高中地理教师, 我们要重视自己在学生发展以及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充分发挥自身的辅导作用, 使他们在该阶段能够愉快地学习, 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曹娟.彰显新课程理念全面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成效[J].文理导航, , (02) .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篇3

【关键词】地理;教学;高效课堂;教学资源

中学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许多学生都认为地理很难学,有人称之为“文科中的理科”,部分同学甚至觉得比物理还要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地理中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 转变教学理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理利用课堂时间,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

一、当前初中地理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

目前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还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时期,为了进一步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教师要认识到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现状,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正确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1.当前地理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正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由素质向创新型教育转型阶段,而一些学校仍然受应试教育习惯的影响,一些学校目标管理上,依旧穿新鞋走老路,把学生考分的高低、班级名次前后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部分学校里,教学设备简陋,地理教具不齐全,老师在上课时往往画饼充饥,缺乏先进有效的教学设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改变了教学方式,增加了教学活动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条件。

2.当前学生学习地理的现状

在当前的地理学习中,学生们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地理学科情况,学习动力不足,缺乏激情,目标不明确,不珍惜时间也不会有效支配时间。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课前不重视预习,很少有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拓展知识面。课堂上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课后没有足够的复习,遇到不会的问题就放弃。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方式,但是其传统性教学观念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體地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能力也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

二、初中地理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教学

1.灵活的选择教学方式

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要充分认识到,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放在最主要的位置,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整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加工和处理,建立一个创新的知识体系,通过教材的活用,来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结合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经验,围绕地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合理,的教材整合,实现对教材的“再加工”、“再创造”。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基础,又有一定的灵活性。例如:教学“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时,我们就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设置了如下探究问题:①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②为什么南极比北极更寒冷?③为什么把南极地区称为“天然实验室”?组织学生对这些教学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就自然地将“讲堂”变成了“学堂”,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学生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求知,在“探究”中创新,既促进了地理新知识的增长,又切实体现了新课程“问题是教学的开端、主线和归宿”的教学理念。

2.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

创设教学情境已成为当今教师最常用的策略之一。新课改要求教与学的方式要加以改变。在地理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拉近学生与课本、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创设情境是生成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环节和方法。情境是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背景资料,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真实性、情感性、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共鸣,例如:在“人口的空间变化”一节讲述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我国的人口流动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情境:①我们的家乡,我们的亲邻中在农闲时有人员外出吗;②他们多到什么地方;③他们外出的目的是什么?④他们主要从事哪些职业;⑤促使他们在空间上移动的因素有哪些?这几个问题涉及的都是在我们学生身边,生活中发生的。创设这样的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从而降低教学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再如:在学习“气候”有关内容的时候,我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①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②你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为什么?③设计一条旅游线路:从淄博→太原→哈尔滨→苏杭地区→桂林→海南旅游,进一步深化,提问:①如果二月末你顺着这条路线旅游,你的着装应有什么变化?②如果以上六地进行房屋设计招标,你能帮助设计吗?为什么?③沿这一条线路旅游,景观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④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变化?⑤沿这条旅游路线人们的吃、穿、住、行方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得出:南北方在自然和人文地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造成如此大的差异的原因,就是南北方的气候不同。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初中地理课堂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学资源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手段。利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可以利用地理课件本身具有的特点,模拟显示地理景观,有效地解决学生无法感知的地理现象。同时能够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能把知识融于新颖别致的形式中,通过传递大量优质新异的刺激,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大脑较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达到开发智力的效果。例如:在讲自然带这一节课时,讲授新课前先放一段景观录像——非洲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和亚欧大陆上的温带草原景观。非洲草原上点缀着散生的乔木,时有斑马、长颈鹿、羚羊等出没于草原中;而亚欧大陆的草原景观呈现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视听教学改变和增加了对学生感官的刺激信号,依托学生好奇与求知的心理特征产生一种探求和向往的激情。为什么不同的地区景观不同,同是草原而为什么又呈现各异的景观呢?使调动情趣和引发思维融为一体,提高了教学效果。再如:在讲“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时,以用Flash制作的《沁园春·雪》和《村居》给同学们展示图、文、声并茂的课件:“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首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为我们描绘了哪个地区的壮丽画面?而下面这首诗中所呈现的又是哪个地区的迷人春色?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乘东风放纸鸢。”大家都能立即判断出它们分别代表的是北方和南方地区。本节课让我带领同学们去神游祖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总之,我们要突出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法;一定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仔细研究地理教材。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开展多种多样的地理课堂活动。通过各种课堂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从而有效提高地理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艳;韩雨薇,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效整合[J].才智.2012(1).

[2]高家宁.地理教学方法与地理教学模式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摆脱低效课堂,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 篇4

一、鼓励学生提前预习

在新课改的理念中, 我们反对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一味地知识灌输, 倡导采取一些灵活的教学方式, 如引导发现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然而, 很多教师在尝试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的时候往往很难得到学生的配合。例如, 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时候, 虽然给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 但是学生却不知道该如何把探究活动开展下去, 使得探究活动要么不了了之, 要么流于形式, 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性。事实上, 仔细分析一下, 我们就会发现, 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与学生缺乏课前的准备有很大的关系。一些学生在上课之前没有对所学习的知识有任何准备, 试想一些, 学生连本节课要上的内容都不清楚, 又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开展有效的主动学习活动呢?因此, 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提前预习, 通过预习熟悉教材知识、明确教学目标、认识教学重难点、了解基本的学习方法, 这样做了一系列的准备活动以后, 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主动学习和探究活动中, 从而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 教学目标科学与否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果教学目标制定得不合理, 就会导致整个教学活动失去准确的方向, 从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例如, 在讲到“大气环境”这节的内容时, 按照新课程的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当着眼于大气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影响, 如果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的时候把大气本身的物理原理作为教学的重点, 这样就会导致整个教学活动的倾斜, 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如果教师能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这样,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就会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而有了明确的目标指引以后, 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就会朝着目标有条不紊地行进, 从而有效保证地理课堂教学的科学与高效。

三、重视地图工具的运用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 没有地图就谈不上地理学科, 地图不仅是各种地理知识的载体, 更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然而, 很多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就偏偏忽略了地图这个重要的因素。一些教师遇到地图时, 往往含糊带过, 该用挂图的时候不用挂图, 而只是让学生对照着课本上的地图进行讲解。很多时候, 教师讲这里, 学生看那里, 既影响教学的效率, 又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善于运用地图工具, 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这样, 通过地图, 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 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便于学生更好地记忆。例如, 在讲到我国主要的铁路分布时, 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亲自动手把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大致地画一遍, 这样比起一遍又一遍的语言讲解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四、适当运用多媒体工具

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 多媒体工具开始广泛地运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中。与传统的教学工具相比, 多媒体工具能够将静态化的知识动态、立体地呈现出来, 而高中地理学科中, 有很多的知识都具有较强的抽象性, 如果能够运用多媒体工具来展示这些知识, 可以立刻让这些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 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学生印象, 拓展学生的思维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例如, 在“必修一”中, 关于地球的运动、地壳物质循环、水循环等知识相对来说就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在以往没有多媒体工具的情况下, 教师只能借助一些简单的模型加以演示, 很多时候, 学生都是听得半懂不懂, 既浪费时间又无法取得好的效果。而一旦把多媒体工具引入进来, 就可以利用一些动态的图片、动画等形式向学生展示这些抽象的知识, 从而使得学生一看就明白了, 从而大大提升了教学的效果。不仅如此,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教师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以及适当扩充课堂教学的容量, 由此可见, 在地理课堂上, 有了多媒体工具的参与, 地理课堂会变得更加高效。当然, 在运用多媒体工具的时候, 我们一定要遵循适度的原则, 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工具, 否则不但起不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 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 依照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努力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 通过多种途径活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使地理课堂能够摆脱低效教学, 实现高效教学。这样, 在高效的地理课堂上, 新课改中所制定的一系列的素质教育目标才能够得以顺利实现。

摘要:课堂教学是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 地理课堂教学高效与否会直接影响整个地理教学活动的质量。然而,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如今的地理课堂上, 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堂教学现象依然存在, 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 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地理课堂中的一些低效教学现状, 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 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逐渐摆脱低效课堂, 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加高效的课堂, 从而更好地推动地理学科朝着素质教育的目标前进。

关键词:高中地理,低效课堂,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付逐.如何打造高效高中地理课堂[J].新课程, 2011 (12) .

[2]郑传捷.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新探究[J].新课程学习, 2012 (2) .

浅谈如何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篇5

摘要: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初中地理教学应当突破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构建以“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教学方式。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中有计划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要效率较高地达到教学目标、效果较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的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地理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提出了几点认识。

关键词:地理教学;高效课堂;自主学习;有效引导 随着全国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地理课程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如初中地理会考、高考中的文科综合考试,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说明地理学科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并确保学生在学习时的时间投入。同时,还需要教师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学情,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地理思维能力。因此,针对初中地理教师而言,就必须在教学课堂利用有效时间来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跨度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怎样构建高效课堂才能确保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有效自主学习;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本人通过对新课改的学习和对实际课堂教学的经验总结,认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引导环节

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研读教材、教参和相关参考资料,确保上课内容的充实、完整。在具体的备课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一个课堂的引导环节将抽象的、逻辑性强的教学知识融入课堂的导入中,做到从上课的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教师做到:(1)吃透教材,将教材、教参和参考资料融为一体,结合学生学情有效地制定教学目标;(2)结合教学内容的性质将教学目标实行分层次设置,如一级识记、二级理解、三级应用、四级拓展;(3)结合分层次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课堂引导环节,要求教师要顾及学习程度、等级不同的学生。

例如,在《中国地理》中要讲的中国的人口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在调查自己家族(3~4代)、社区人口的增长变化状况,初步了解其变化的特点,并尝试分析引起变化的具体原因。这样可以分层次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有效的补充和点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如,在《世界地理》中,地形的形成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课堂短片展示,通过壮观的火山喷发、剧烈的地震以及模拟板块的运动过程等景象来吸引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精心设计导入,增强吸引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全神贯注的积极思维;有了兴趣。就有了探索奥秘的勇气和毅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会充满热情,因此,应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兴趣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该有的放矢,抛砖引玉,讲好每一节课,增强课堂魅力。讲好每一节课要特别注意新课的导入。可采用歌词、谜语、动漫图画、创设情境、寓言故事等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导入新课,通过观察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努力寻求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在高效的课堂气氛中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并且合理记住重难点。这对于教师来说,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使整个课堂实现了双赢。教师还可以应用简洁、风趣、恰当、幽默生动的导语,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其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形成教学高潮。比如,我在讲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中的第二节《中国的省级行政区》时,先让学生观察一些省区的轮廓,然后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进入课堂情境中。形象记忆一些容易记住的省份,如黑龙江省像只天鹅、内蒙古自治区像只展翅飞翔的老鹰、山西省像平行四边形、陕西省像一把钥匙或者跪着的兵马俑、山东省像攥起右手伸开拇指的拳头、青海省像只兔子、海南省像个菠萝、湖南省和江西省像兄妹的头像、辽宁省像个大问号等等。在本课小结时采用七字歌让学生记住省份。如: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还有港澳好河山。(“五江”指江苏、新疆、江西、黑龙江、浙江;“二宁”指宁夏和辽宁。)对于这些轮廓“四不像”的省区,记忆时不能“心急”,经常看看就可以记住。还可以找一张彩色的中国地图,贴在家里或者宿舍床的墙上,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网络化发展。所以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以现代化的手段来展现地理课程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直观地展现抽象的地理课程。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不仅能够表现静态下的地理图片,还能够演示出复杂的地理动态画面,并且结合声音,生动地再现地理中事物的场景,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比如,在讲到地震时,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找到有关地震的画面以及地震后的景象,这样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不仅如此,还能够给学生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吸引学生的眼球。

四、开放式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有机结合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开放式课堂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但不利于基础知识的传授,也不利于基本技能的训练。怎样将传统的讲授法教学与新课程的开放式课堂有机结合呢?我在“地势西高东低”的教学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我先用讲授法给学生介绍了中国地势的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并布置学生巩固好识记的重点;最后布置学生思考讨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征,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为什么?学生在这节课前面一阶段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过程中,前面的快速识记、快速思考知识密度较大,已经有点疲惫,大脑正要进入抑制状态。这时突然接受了不同的刺激,再次找到了兴奋点,于是,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有说有利的,也有说不利的,师生一起进行了辨析,最后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主要为有利方面:1.有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地,形成降水;2.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3.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在前面铺垫的基础上,通过讨论,让学生自主得出结论,水到渠成,完美收工。

五、分散学生识记或理解的难点

初中地理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和识记量大的知识高度集中,因此,很多学生感到地理这门课程非常难学,甚至出现不喜欢这门课的现象。所以,一个优秀的初中地理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分散教学中的难点,在某些地方降低教学难度,再在别的合适的地方弥补上来。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成功的尝试:“中国的主要地形区分布”涉及到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名称、位置、特征等方面,如果按照常规逻辑,将这么多内容集中讲述,一节课都讲不完,而且味同嚼蜡,学生不感兴趣。吸取了以往的教训,我在“地势西高东低”这部分内容教学的时候,就提前插入了“地形复杂多样”中的部分内容,将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分别对应到不同的地势阶梯上,在“地势西高东低”这个以理解为主的内容中,加入一部分识记的内容。学生很乐于接受,教学效果很好。

以“四化”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 篇6

一、学习方式“学讲”化

在课堂上实施“学讲”一体化,就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学习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建构的时间和空间,以遵循学生认知和发展规律的“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式,用尊重、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它强调以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来维持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以学生“学进去”的成就感和“教别人”的表现欲,满足学生认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比如我在讲述《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一节时,设计了一组关于南方与北方地区居民生活习俗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读图、思考、讨论、交流等方式,合作完成探究问题,让学生分别互相讲解,每组选择一名学生,接受其他学生的提问,鼓励内向的学生在自己信赖的同学面前大胆发言。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新课改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瞄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牢牢抓住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的心理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择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给学生创设富有情趣又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中、经历中感悟学习地理的乐趣,体会地理的魅力。引领学生从生活的视角发现、思考、解决地理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提升对家乡地理环境的理解能力,增强适应家乡环境的能力。又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欣赏我们家乡、祖国,极大地增强爱家、爱国的热情,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

三、教学问题情境化

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的问题设计,能启发学生思维,培养概括、处理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改变传统“满堂灌式”的学习。一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太过空泛,学生便会产生疑惑,没有发言的勇气。在日常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设计,导致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充分发挥。很多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普遍存在问题内容简单、呈现方式单一、设问缺乏情境性、问题呈现模式直接、缺乏思维性和探究性等缺点。“盐”很重要,但我们不能直接食用。同样,教师设计的问题缺乏情境,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无法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所以,教师要牢固树立“知识源于现实、知识源于生活”的基本思想,把教学主题中内含的关键问题、核心问题回归到真实(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使其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具体、变空洞为有意义,从而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及个体知识联结起来。比如,在讲授“地球公转”时,我引用“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并设置如下三个问题:①两个小孩在路边争论什么?②“孔子不能决”的问题,你们哪位能帮我解决?③孔子为什么不能决?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故事设问,学生兴趣盎然。又比如,在讲授《俄罗斯的自然环境》时,我设置了如下问题:我国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说法,在俄罗斯会有这样的说法吗?由此引入俄罗斯地形方面的教学。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应试教育依然轰轰烈烈的今天,很多教师为了达到短期的应试效果,课内“满堂灌”,课后“题海战”,剥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乐趣,也从根本上失去了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关怀,从而使学生彻底失去学习地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新课程要求地理课堂教学应该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实施“有效教学”。所谓“有效教学”,指的是教师以占用学生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的行动过程。只有有效教学才能让地理走出“死记硬背”的死胡同,才能让地理学科中蕴藏的科学道理深深地植入学生的心中。

为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模式,尝试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让学生上台讲课的“参与教学法”,强调学生动手操作的“操作学习法”,以及“知识竞赛法”“模拟旅游法”等等。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拉近师生情感,改变学生怕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引导师生双方明确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了,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总之,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精髓所在。地理老师努力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可让学生通过地理课,发展智商,提高情商,又会使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新的理解和发现,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达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谈地理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篇7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型学科,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科由于其与现实联系紧密、应用性强等特点, 更加需要以新型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 因此改变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开展地理高效课堂迫在眉睫。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就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 学生在教室里被动地听教师讲, 素材就是教材、练习题、复习资料等, 学生接受的只是枯燥的课本与材料, 没有生动鲜活的感知。显而易见, 这种教学模式已大大禁锢了学生的发展, 学生无法接触到真实的地理现象, 自然无法深刻理解地理知识。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应试为主要目标的教学, 已不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无法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新课标的背景下, 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 探讨如何构建真正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新型高效的地理课堂, 已成为地理教学的一大艰巨任务。

二、构建地理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课堂的45分钟十分宝贵, 要想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 构建高效课堂, 首先就要做好课前准备, 因此要构建地理高效课堂, 备课无疑是很关键的一环。

首先, 教师应备教材, 即依托新课标的要求, 筛选整理教材内容, 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教师要做到从宏观上把握教材, 把握章节间联系, 以求教学脉络清晰, 对教材做到利用而不是照本宣科, 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取舍, 分清重点难点, 重点讲解。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特点等选择合适的内容, 设计合适的情境进行教学。 新课标强调 “案例教学”, 地理教材中引用了大量的案例进行说明原理, 但由于地理差异性, 不同地区的学生所感受到的实际地理现象是各不相同的, 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取舍与甄别, 选择那些真正符合学生实际的案例来进行教学, 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讲整体性这一节时, 讲到5个要素 (气候, 水文、生物、地形、土壤) 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就可结合南通本地的例子:气候-湿润;水文-河流多, 季节变化大;生物-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地形-冲积平原;土壤-发育好, 肥力高。

其次, 要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所所有有的的教教学学活活动动都都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才能开展起来的,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目的, 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效果, 因此科学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成败的重要保障。课前确立明确科学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 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与基础。那么如何确立一个科学的教学目标呢?第一, 教学目标要合理, 可操作。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知水平、知识储备等情况, 据此依据教学进度安排, 制定符合学生实际, 他们努力一下能达到的目标。第二, 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 教学活动是面向许许多多学生的, 而每个学生又各不相同, 因此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地理学讲究因地制宜, 制定教学目标也要因人因时制宜。第三, 教学目标要全面, 教学目标不能仅限于教给学生地理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关于地理的情感、认知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提高学习兴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对于一节课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新课的导入对于构建高效课堂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巧妙合适的情境来营造氛围, 吸引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与教学内容, 在一节课开始时就设置一个悬念或提一个问题, 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学习, 学生在求知欲的驱动下自然注意力集中, 能较好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了。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能以较少的时间迅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外,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寻找一些合适的趣味小故事, 通过这些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增强其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探索欲, 加深其学习印象, 提升课堂氛围。还可以利用诗词歌谣来进行新课导入。诗词歌谣意境优美, 语言简练, 令人回味无穷, 在导入环节添加几句诗词歌谣, 可以让学生在感受诗词之美时学习地理知识, 如在讲气候时, 引导学生背诵岑参的诗:“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正当学生沉浸在诗情画意中时, 提问这两句诗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这样可以给单调的讲解引入一股别样清风, 从而调节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兴趣, 有利于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开展。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提高课堂有效性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真正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就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才能真正学有所得, 学有所乐, 学有所用。自主学习能力便是最重要的学习能力之一。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 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主动学习与探究, 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 也要注意加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提升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与技巧。例如在课堂上以小组形式布置任务, 开展学习探究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彼此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 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经历感悟式的学习方式有利于一些需要分析探索的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使学生能在实际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比如讲洋流规律时, 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洋流规律和名称;分析洋流的4个影响时, 可分四组分别讨论一个影响 (意义) , 再一起归纳总结, 这样既提高了效率, 又使学生学会了讨论和归纳。

(三) 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

1.创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学生正是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吸收知识的。古语云“教学相长”, 要想达到有效的互动,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障。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学生只有喜欢教师, 才会听从他的教导。新课标强调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高效课堂, 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而前提便是要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高效课堂的根本保障。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 既要做学生的引路人, 又要做学生的朋友。对于学生的进步, 教师要及时进行鼓励, 提高其自信心与积极性, 对于学生的错误, 教师应耐心给予指正, 这样学生就会对教师既亲又敬, 既热爱老师又信服其的教导。教师要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 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 这样不仅能及时发现问题, 而且学生由于感受到了老师真切的关爱与重视, 往往能激发起进步的信心与欲望。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积极良好的课堂氛围往往能带动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不自主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因此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一节课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是信息化的时代, 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中已是必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生动的优势来吸引学生注意, 提升课堂氛围。例如, 在教授昼夜长短变化这一课时, 就可以利用计算机来模拟出变化情况, 本来很抽象的知识一下子直观形象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 自然可以吸引学生关注,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 自然课堂氛围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金萍.如何提高地理课堂学习活动的有效性[J].地理教育, 2013 (4) .

[2]王翥.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24?) .

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策略研究 篇8

一、做最充分的课前准备

构建高效中学地理课堂,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至关重要的。要认真研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制订出教学目标。为此, 我认为需制作一个高效导学案, 导学案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主要依托。导学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过程、反思小结、课堂检测。“学习过程”是新授课学案中的核心部分, 相当于新授课教案中的“教学过程”。如果说教学过程的编写像“写剧本”, 那么学习过程的编写更像是“编游戏”, 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过关”中得到知识、提升能力、形成观念。学习过程的编写应该渗透学法指导, 体现知识结构化、结构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编写策略。

二、创设最佳的课堂环境

创设情境, 可以理解为导入新课。课堂教学导入要以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 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因此导入时间一般应控制在5分钟之内。同时, 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创设能让学生引起兴趣、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相吻合的情境, 并为本节课的研究课题服务。

(1) 地理教师在导入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精心设计生动的导入语言, 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或展示图片、演示实验, 就会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既有意义又富有趣味, 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倾向。例如, 在学习有关“产业转移”新课前, 先用多媒体播放耐克运动鞋是一个美国品牌, 但却“made in China”,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

(2) 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有了明确的认识, 学习过程就能主动和有序。上课伊始, 教师在导入过程中将即将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式预先告诉学生, 使之能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 从而吸引学生地理学习的注意力, 明确学习任务。

三、激发自主的探索欲望

自主是培养能力的第一步, 应始终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 去领悟。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 要因时、因地、因人、因学习内容而宜, 教师应根据学校和自身的条件,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积极尝试和探索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也具有最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 在学习“区域农业发展”时, 可设置问题: (1) 请同学们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相比, 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 (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 ? (2) 分四个小组分别讨论下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 (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新疆南部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 。首先, 要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其次, 要允许不同学生有不同见解;再次, 教师也要参与到合作探究过程中, 启发学生和调控探究过程。

四、运用激励性评价, 科学指导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鲁姆斯说:“人类本性最深处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和尊重。”希望得到尊重和赞美, 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愿望, 对于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 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进步, 教师都应该热情地予以肯定和赞扬, 使其对学习充满兴趣。另外, 现在教师普遍认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不该批评学生。这种错误导致了教学策略和管理策略的“软化”和“虚无化”, 导致了对学生错误行为的“宠惯”和“放任”。一般来说, 学生犯错误的时候, 恰恰是教育的良机, 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 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铭心。所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激励性评价,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寻找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 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但自主学习探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课堂点拨、科学指导则是体现老师教学智慧的有效教学之举, 更是教师主导作用最直接的体现。因此老师精讲效果如何, 直接关系到学生疑难问题能否解决, 教学目标能否达成, 是课堂效益高低的关键之举。精讲就是讲学生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识, 这要求老师从学生做的教学案题目中发现疑难之处, 从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疑难之处入手, 重点讲解;老师要授生以“渔”, 给学生讲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 “高效课堂”要以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每一个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地理老师变了, 我们也变了, 每堂地理课后, 我们都会有新的收获……学习地理已不再是我们的负担, 而是一种乐趣。”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 尤其是农村中学, 课堂低效一直是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 真正的高效率的教学是每位教师的共同追求。为了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更好地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新理念, 结合教学实践, 从四个方面阐述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参考文献

[1]陈玉玲.地理高效课堂初探:“情景—探究”整合模式[J].中国教育报, 2014 (04) .

构建地理高效课堂的原则及途径 篇9

近年来, 国家推行素质教育, 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手段, 改革原有教学模式, 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工夫,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 合理利用课堂每一分钟, 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构建地理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更好地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新理念。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我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构建高效中学地理课堂,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关键。 充分的课前准备包含两层含义:老师的课前准备和学生的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准备。 教师要认真研读 《 课程标准 》, 摸清学情, 依据学情制定适合学生实际的难易适中教学目标。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求教师广泛搜集与教学相关的地理文献、地理现象视频、影视剧、图片等资料, 以便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感觉, 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吸收与应用。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做好预习, 了解学生在预习中暴露出的问题, 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 有的放矢, 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导学稿, 并提前发放到学生手中, 要求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并在课前进行批改, 摸清学生预习情况及集中出现的问题。

2.学生课前准备。 学生的课前准备主要是依据导学稿预习课本知识, 形成对课本知识的基本认识, 同时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内合作探究及查阅相关资料等找出疑难问题, 以便在课上有的放矢地融入课堂。

二、创新教学是实施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要让课堂教学摆脱以往以老师为主的填鸭式费时费力又成效不大的教学,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观念, 研究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更新教育理念, 以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充分利用课堂教育教学主渠道, 向课堂要质量。

1.营造氛围, 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课堂上良好的学习氛围, 能够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充分、全面的完善和发展, 更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亲和力, 要善于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营造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一种自我、自主激励中, 不断地发现并努力获取自己所需求的知识与技能。

2.精心导入,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 地理课堂的导入应该精心构思, 巧妙设计, 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 扣人心弦。 如在学习《海陆的变迁》一课, 导入时课件出示有关火山喷发和地壳变化的短片, 让学生初步感知地球的无穷变化, 通过画面感知让学生产生走进地理的欲望, 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3.合作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根据目标或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充分发挥每个组员的作用, 从不同的信息源中寻找相关信息, 各自完成相关任务。 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可以启发和诱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思考, 帮助学生吸收和内化新知识。

4.趣味教学, 营造舒展愉悦的学习氛围。 一节课45分钟, 要让学生时时保持注意力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教师要适时抛出一些兴趣点,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地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 灵活选用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等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表达夏季风登陆时我国的气候状况, 用“春风不度玉门关”表示夏季风只能影响我国的东部地区, 用“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气温随高度的变化。 这样, 课堂不仅变得有趣, 不同学科知识的迁移进一步加深学生印象, 一举两得。

5.设计问题, 搭建思维平台。 课堂上问题情境设计应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设计的问题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是提出的问题难易要适中, 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够得着”;三是对于难度大的问题, 设计上要有梯度, 让学生感受在探究中获取知识的喜悦。

6.媒体应用, 丰富教学手段。 多媒体为高效课堂提供了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如通过制作PPT课件、浏览互联网网页、建设专题学习网站、观看录像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 可以增加地理教学素材, 使教学手段富有实效。 通过多媒体让地理教学大量的有关图片插入、动画、声音和地理知识结合变为可能, 图文并茂的效果, 使学生多方位、 立体型感知有些地理知识更容易掌握, 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 教学效果很好, 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7.合理评价, 催化学习动力。 课堂教学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激励功能, 是落实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课堂评价的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唤醒并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和创新欲望。 及时、准确、积极、有效的“即时评价”方式, 不仅对地理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而且对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更能高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为此, 我们在课堂上要积极倡导“立足过程, 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 使评价真正促进学生发展, 让评价成为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三、课后拓展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必要延伸

课后是课堂的延伸, 学生课后的学习是高效课堂启迪、感悟的必然, 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师要布置适当的练习巩固, 要引导学生课后去探究课堂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布置学生探究问题。 教师课后要善于回顾、总结课堂授课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 及时地写出课堂教学反思, 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技巧, 最终达到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

总之, 要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 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后善于总结反思提高。 这样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构建高效课堂, 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新课程理念下, 初中地理教学应当突破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构建以“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教学方式。只要师生在课前、课中、课后三管齐下, 有效协调, 创新理念与方法, 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地理教学,高效课堂,课前准备,创新教学,课后拓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编译.现代教学论的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浅谈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篇10

关键词:高中地理,高效课堂,兴趣,多媒体,理论联系实际

一、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莎士比亚曾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 方才可以得益。” 只有有了兴趣, 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才不会对这门课程产生厌恶和抵触心理, 因此,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 学习必修二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内容时, 我向学生展示了我市区图, 并让学生在区图上找出住宅、商业、工业等分布区域, 因为是学生所生活的环境, 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一个个跃跃欲试, 而且经过讨论为本节课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利用多媒体, 优化地理课堂结构

高中地理相对于初中地理来说, 难度更高, 内容也更难理解, 而且地理这门科目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 涉及的图形也很多, 如果教师利用传统教学工具粉笔和黑板作图的话, 会浪费大量宝贵的上课时间, 如果运用多媒体, 教师只需要轻轻点击鼠标, 整节课的学习内容都会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而且方式更为形象和生动, 起到了优化地理课堂结构的作用。如, 学习选修一第二单元《神奇的太阳系》的内容时, 我就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了关于太阳系的课件, 如太阳系的包括领域及各种天体的环绕位置等, 如此一来, 学生就能对整个太阳系有个大致了解, 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地理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所以,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 我们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让学生认识到掌握地理知识对他们将来的学习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而形成强烈的求知动机, 如, 选修五主要讲的是自然灾害, 这时我们就可向学生讲述2008年的汶川地震, 2013年的美国龙卷风等, 从我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经历出发, 使学生明白地理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上一篇: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下一篇:产品成本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