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城市水文化的记忆

2024-06-17

唤醒城市水文化的记忆(精选三篇)

唤醒城市水文化的记忆 篇1

一、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

“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城市公共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是链接城市公共空间与其中活动的人们的纽带和媒介。公共环境艺术小品包括城市雕塑、城市公共设施和园林景观小品等,它们除了具有美化环境和实用性两大功能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公共环境艺术的设计必须要立足于地域文化的基石上,凸显城市公共环境的地域个性,向人们传递着该城市的个性特征与精神风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一个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该城市精神气质的好坏与文化品位的高低。现在虽然国内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已纷纷开始重视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设计,但是真正能够体现出本地区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并不多。公共艺术小品的形式仍比较单一,其造型设计上仍存在抄袭与雷同现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南京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 南京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现状

南京是六朝古都,有着浓郁的地域文化与鲜明的城市特色,素有着“人文之都”、“绿色之都”的美誉。但是,从目前南京的公共环境艺术小品设计来看,实事求是的说,真正能够体现出地域文化特征的公共艺术作品很少。

试从南京两件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设计讲起,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南京古城的文化与历史。一件是1912步行街的入口雕塑小品,由“1”、“9”、“1”、“2”四个大小不同的数字重复堆叠而起,直观形象地体现了南京民国文化的地域特色。(如图1、图2)记得当时在征集步行街名字之初,有关部门还特地在网上做了市民调查问卷,广泛采集市民的意见。从这件作品的设计中可以看出,设计者把公共艺术设计的重心由艺术家转到日常生活中,由公众去发现和感悟艺术,充分表现出对公众的尊重,对城市的尊重。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次富有创新的艺术行为,为南京这座古城增添了当代艺术的气息,同时也体现着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与城市记忆。另一件体现民国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作品要数位于中山南路和中山北路之间的孙中山雕像了。这座雕像经历了从“搬走”到“搬来”的变迁,并且它位于南京市的正中心——最为繁华的地段,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是民国文化的再现,也是南京地域文化特征的有力见证。

(二) 南京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存在问题

1. 公共艺术造型缺乏地域特色与历史文化特征

公共环境艺术如同一个个城市的部件,与城市建筑、景观等构成一个整体,它作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视觉艺术形象,在城市形象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常常与一个城市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产生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城市的形象,铭刻城市记忆。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其外观造型最能给人以直接的视觉感受。而目前南京城内的公共艺术,从城市雕塑到公共座椅,从广告牌到公共设施,其造型单一,大都没有和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相结合,没有体现出城市的历史与城市记忆。比如南京水木秦淮休闲街区的雕塑小品,大多制作工艺粗糙,造型简单,没有和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相结合,形象特色过于庞杂——“或中或西”,艺术形象缺乏时代感!这些水品不高的雕塑小品不但起不到美化环境、陶冶市民情操的作用,反而还会让观者产生歧义。最具代表性的要算立于河沿绿化带中的运动员系列七尊立雕。不论从艺术手法,还是表现技巧看都不能算是完美作品。既没有形体结构的美感也没有线条块面的节奏,更谈不上表现运动健儿轻盈矫健身姿的韵律感,给人的直觉感受就是粗糙、简陋。

2. 公共艺术小品形式单一,缺乏联系性与整体性,没有和周围环境相结合

公共艺术小品的形式单一,从整体布局上看缺乏联系性与整体性,分布较为零乱,不够系统,且大都没有和周围环境相结合。这是南京公共艺术小品存在的问题之一。

公共艺术小品不是装饰城市,重要的是要与城市空间环境、公众行为融为一体。公共艺术小品是生活场景的再现,是地域文化的表现,也是城市记忆的印记。因此,公共艺术小品的设计应与城市周围环境相结合。只要是去过纽约和巴黎的人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这是两个有着不同历史文化的城市。漫步于纽约曼哈顿和游走在塞纳河畔,当目光触及到那一渐渐雕塑小品时,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与之相关的环境融为一体,记录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铭刻着与城市相关的记忆,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

3. 公共艺术小品材质选择单一,设计缺乏人文关怀

南京公共艺术小品在材质选择上体现出两大问题:一是材质单一。二是缺乏人文关怀。说到公共环境小品的材质选择就不得不提到上海世纪公园。世纪公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行政文化中心,是上海内环线中心区域内最大的富有自然特征的生态型城市公园。公园犹如一枚绿色的翡翠镶接于壮观的世纪大道终点,充分体现了“人、自然、和谐”的高尚主题。

上海世纪公园的公共艺术小品,在材质的选择上以植物造型为主要表现方式,拉近了公共艺术小品与公众间的距离,体现了亲切感与人文关怀。这些植物小品记录了上海世博会的全过程,它们以静止的方式记录了上海这座城市的重大事件,也记载着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记。“世纪花钟”是世纪公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艺术小品,也是公园的标志性景点,它背靠镜天湖,面向世纪大道。圆形的花坛直径达12米,以绿色的瓜子黄杨为刻度,以花卉作点缀,整个花钟绚丽多彩。世纪花钟由卫星仪器控制定时,误差仅0.03秒,既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又具有实用性。该公园于2000年4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为纪念这个具有跨世纪的意义,加之该钟处于世纪大道末端,故称为世纪花钟。 (如图3) 镜天湖上的海豚水景小品同样是以植物造型为主要表现方式,六只海豚呈中心对称式依次排开,造型栩栩如生,动静结合的处理手法,拉近了公共艺术小品与公众间的距离,体现了亲切感与人文关怀。 (如图4)

如图5是北京长安街公共电话亭设计方案,该设计是为庆祝国庆60周年而设计的两款公共电话亭方案。设计者运用了“中国结”和“古钱币”元素,分别象征“吉祥如意,和谐北京”和“天圆地方和谐中华”的含义。设计构思紧扣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色彩明快亮丽。在每款公共电话亭的旁边还分别设计了一个残疾人专用电话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也让每个经过这里的人深深地感到温暖。

三、地域文化在南京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以2014南京青奥会公共座椅设计为例

(一) 南京市地域文化与城市特征

南京作为一个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其实可以挖掘的设计元素很多。南京有着六朝古都的历史积淀,有着悠久的文化和丰富的典故,近代有着民国文化的浸润,有着东西方融合的脉络延续。⑴比如说体现民国文化、六朝文化的明城墙元素,金陵秦淮文化,以地方手工艺为代表的云锦和金箔艺术,辟邪,市花梅花等元素,将这些元素加以提炼、组合都可以运用到公共艺术设计中。

(二) 青奥会公共座椅设计

南京青奥会的主题是“绿色南京”、“人文南京”,那么在进行南京青奥会公共座椅设计时也要将这一理念贯穿其中。在青奥会座椅造型设计上既要体现出南京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要和青奥会主题元素相结合。

1. 造型设计

(1) 体育项目元素

如图6是将“体育项目元素”作为青奥会公共座椅造型的设计,将“青奥会”、“2014”数字元素与举重、骑车等体育项目相结合,通过明亮轻快的色彩和直观的体育项目相结合的形式,突出青年人的盛会这一主题。两个充满活力的体育健将,打破了座椅的宁静。用现代设计方法轻松直观的演绎地域元素,具有很强可识别性。

(2) 明城墙元素与市花梅花元素相结合

明城墙是南京六朝文化的缩影,也是南京地域文化特色的代表。而梅花作为南京的市花,这是最能代表南京这座城市文化的现代元素。如图7是就是灵感来源于南京明城墙元素与市花梅花元素相结合进行的公共座椅设计,造型简洁大方。将明城墙元素加以提炼,配上玻璃材质的梅花图案,主题鲜明直观,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充分展现了南京的地域文化特色。材质采用清水石砖和木质椅面相结合,让观者能够自然感受到一种亲切感与人文关怀。这一设计手法引发回味思,在青奥会公共艺术小品设计加入本土元素,能够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和怀念,引发情感的共鸣。

2. 功能设计探讨

在功能设计方面,可以打破静止的思维局限,结合高科技将其设计成一组可自由升降的多功能座椅。(如图8)可升降式座椅可以根据人群的数量合理组合,通过升降按钮可以将有的部分升高变成桌子,打破的以往公共座椅的单一性与静止性,让使用者能够自然感受到一种亲切感与人文关怀。

结语

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与品味的高低。一件好的公共环境艺术作品能够唤起一座城市的记忆。因此,在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小品设计中,我们应该多挖掘一些与城市的历史和地域文化特征相关的元素为原型,加以提炼,并合理运用到设计中。只有这样,我们的设计才更具地域特色,更具说服力!

参考文献

[1]周橙旻.公共户内座椅产品开发设计探讨[J].江南大学学报, 2005 (6) :119-120.

[2]周橙旻, 福昌.南京青奥会公共座椅家具设计策略探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1 (5) :157-160.

唤醒城市水文化的记忆 篇2

以往, 我在教学本单元时大多停留在感受民风、民俗的层面上, 总感觉意犹未尽, 也为此听过其他老师的课, 并请教了更多的同行, 但都没能获得什么新突破。而今, 再次教学这一单元, 我多方面收集资料, 深入钻研文本, 突然顿悟:源远流长的民风民俗只是表象, 斑斓多彩的节日文化才是我们民族的根, 这才真正是本单元几篇课文的精髓!

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 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传统节日蕴涵着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 是凝聚一个民族感情和行动的文化核心点, 它体现的是各民族的信仰、理想、价值观, 是我们民族之根。许多传统节日的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 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例如, 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纪念屈原的端午节、象征团圆的中秋节……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敬老爱幼、勤劳善良、与人为善、忧国爱民等优良品德。然而, 长期以来, 传统节日文化所具备的教育功能却常常被忽视或忽略了。

新课标明确指出, 语文教学应突出其人文性。“人文”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从现代意义上讲, “人文”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人文素质教育, 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 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内化成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 从而成为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传统节日文化在语文人文教育中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当前,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现状又是如何呢?我曾看过一则报道:一名韩国留学生曾经到上海, 想看看传统的端午节究竟是什么样子, 结果却大失所望, 他发觉中国的端午节气氛甚至比不上韩国国内。有人说韩国“端午祭”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国端午节没有申报太遗憾了, 这不也能说明我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漠视吗?上海某中学对100名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 问题是“你能说出几个中国传统节日”。以答对三题为及格的话, 几乎80%的学生都处在及格线以下。去年, 在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送培到县”的活动中, 在我展示的一节省级优质课《端午日》上, 当我引导学生说说知道的我国传统节日时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多数学生表示过洋节是时髦, 传统节日没气氛。不可否认, 在90后的新生代意识里, 我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之根在漂泊!

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之根在漂泊, 我想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经济的转型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外来文化的输入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大众传媒的兴起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挤压等。但是, 学校教育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冷落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以说, 在“韩流”“日流”“欧美流”正严重冲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况下, 语文教学中重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对青少年重新树起民族文化的旗帜,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肩负起将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使命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呢?

一、思想上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认识

节日文化的重要性, 主要是它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绝大部分节日中, 都留有大量神话故事、文人作品、民间谚语, 如人祖传说、屈原故事、节日诗词等。节日文化还包含着绘画艺术, 民间在过春节、立春、清明、冬至时, 留下许多鞭春牛、游春、九九寒消图画等。在上元、中元、下元的三元节中, 祭祖时多绘有祖先神像, 这都是民间绘画的形式之一。节日文化中饮食文化也很丰富, 如春节的饺子、年糕, 元宵节的汤圆, 端午节的粽子, 中秋节的月饼, 重阳节的菊花酒, 腊八节的腊八粥等等, 都是中国最著名的饮食, 至今仍是广大城乡居民的饮食佳品。节日期间所进行的文化娱乐活动, 诸如踩高跷、扭秧歌、划龙舟等, 这对活跃城乡文化生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中许多文艺形式是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新文艺的土壤。

二、课堂上强化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语文课本涉及传统节日文化以及各地不同的民俗风情的作品还有很多, 上这些课文时教师可以穿插进行相关的节日文化和民风民俗教育。由于它的知识性、趣味性, 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 更能培养学生对节日文化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畅谈自己所了解的节日文化, 交流各自不同的认识, 辩论中西文化的冲突;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相关的节日文化汇编成讲义, 课后分发给学生阅读, 增加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感性认识。我教学本单元时, 就汇编了“端午节文化”“春节文化”“中秋节文化”等讲义。如“端午节文化”, 包括端午节的来历、传说、习俗、歌谣、诗词、图画、少数民族过端午、海外华人过端午等多项内容。我还穿插播放了2006年春节期间央视十套播放的系列节目《我们的节日》的视频。学生读后、观后反应相当强烈, 拓展了教材的广度和深度, 真正实现了用教材而不是仅仅教教材。

三、组织“节日文化”系列活动

在校园内, 教师可以通过讲座、演讲、报告、知识竞赛、主题班会、征文、手抄报等形式, 把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给学生, 用传统节日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点燃起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内在情感。例如, 我们在学习本单元时, 就利用课外时间分两次对全年级的学生做了“节日诗词”的专题讲座。学完本单元后, 就要求学生办一期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手抄报。同学们各显其能, 涌现了一批内容充实、形式新颖、色彩缤纷的好作品。我们从中挑选了部分优秀作品在学校画廊中展出, 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赞誉。

此外, 由于传统节日文化本身产于民间生活, 因此对孩子的传统节日文化的培养更要延伸到课外去。因为了解本地的民俗文化比课本的讲授更有生命力和趣味性。教师可利用每个传统节日进行节日文化教育, 让学生真正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历和文化内涵, 如清明节扫墓等一系列活动, 表达了对祖先或逝者的怀念, 回顾和重温了家庭之源、民族之根。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极其可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 是我们的根。我们在感受民俗风情的同时, 必须重视传承节日文化, 让学生在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中开阔历史与文化的视野, 形成健康的价值判断, 生成情感道德的需求, 获得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一个没有自己文明的民族是可悲的, 一个丧失自己文明的民族是可怕的, 只有使自己的文明不断进步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让我们留住我们的根!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初中专项课题《初中语文新课程弘扬传统文化的研究》 (编号:E-c/2009/052) 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民俗风情、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培养一个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 是我们民族的根。初中语文课本中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 包含诸多传统节日文化,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 让青少年热爱祖国传统节日文化,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城改工作中的城市记忆与文化传承 篇3

城市需要记忆

就时下而言, 保存和传承城市记忆有它重大的现实意义。“一个城市的形象取决于人们对它的历史记忆”, 这已经成为方方面面人们的共识。城市记忆的传承无疑是一种文化的接续, 它延续着一个城市的历史, 播撒着建构城市内蕴的人文精神。毫不夸张地说, 城市记忆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纵向地记忆着城市的史脉, 横向地展示着城市宽广深厚的阅历, 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每个城市独有的个性。追踪我国的城市记忆, 以建筑作为个性标志的记忆是最具代表性的, 就此而言, 凡是具有历史、人文传承的城市几乎都有其独具个性的记忆性建筑。金碧辉煌的皇家故宫是首都北京个性记忆的展示, 精巧雅致的园林景观则是江南名城苏州的特色回味。这些城市记忆的载体昭示着所属城市的“与众不同”, 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引发世人由衷赞叹的同时, 也塑造着城市人民的文化性格。

拥有深厚记忆的城市往往也是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城市记忆是城市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实的标注, 它记录着城市的历史, 建构着城市的未来, 蕴涵并营造着城市的文化氛围、人文精神和先进的理念, 可以起到明显地提升城市品牌效应, 是城市吸引力能否得以彰显的关键。一个人对一座城市的选择, 城市文化氛围、城市人文精神是重要参考。人文精神缺失、毫无文化特色的平庸城市是缺乏凝聚力的, 而一座不仅经济发达, 而且具有厚重文化的城市无疑能够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要增强这种吸引力、凝聚力, 建设先进文化, 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就必须高度重视城市记忆的开发, 增强城市文化氛围、塑造昂扬的城市人文精神。

传承城市记忆, 具有维护民族文化安全的重大政治意义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大战略意义。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 文化方面的竞争是最核心、最高层次的竞争, 城市记忆对保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 抵御外来文化糟粕, 发扬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个身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城市, 如果淡漠了城市记忆, 城市的历史将失去最权威的见证, 优秀文化的最具传承性的符号面临断裂, 地方文化以及地域特色的逐渐丧失, 城市将不可避免地在异质文化的强势冲击下迷失自我, 甚而可能成为异质文化的俘虏。

城市记忆面临的问题

城市个性的丧失。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设, 使城市失去了各自的记忆, 穿上了共同的外衣, 城市改造调整了城市的整体风貌, 加速了城市现代化的步伐, 促使了城市文化的统一协调。摩天大厦、纵横的高速公路、宽广的街道是其代表。在几乎是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下, 具有悠久地方文化传承的建筑遗迹被无情地吞噬。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性街道名称被所谓的规范化名称所取代。

历史文化传承在城市改造过程中的断裂。因为记忆的丰富多彩和多维度, 中华民族拥有了世界上最浑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但城市改造中盲从、随波逐流的现象普遍发生, 追求快、大、新, 忽略了已有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比如一些中小城市, 尤其是城镇的改造忽略了城市与城镇、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原有历史文化联系, 过分强调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在没有合理的城市文化规划下盲目地进行城市改造, 成为一个完全崭新的城市, 没有丝毫历史的气息。地方文化特色已经不再是一种令地方本身引以为豪的认同来源, 而是正在逐渐转变为难以追忆的书本中的记录。

“厚此薄彼”让我们后人失去了对前人瞻仰的机会。从城市的发展历史来看, 城市就像是一座博物馆, 博物馆中的收藏物都各具特色, 因为它们的不同而具有了不同的参观价值。“厚此薄彼”、“贱古贵今”等心态, 影响着城市的发展状况, 尤其是地方领导者的心态。大规模地清理、改造城市的原生态, 建立在经济、效益、政绩上的畸形城市观念正严重地被摧残、践踏着既有的城市文化, 后辈人将不得不承受前人犯下的错误。

现代、后现代主义文化冲击着城市建设空间。出于种种原因, 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建筑模式被接受, 原来较为协调的城市空间因此割裂开来。现代主义重视功能、技术和经济的影响, 忽视和切断新建筑和传统建筑的联系, 而后现代主义者所关心的主要是装饰、象征、隐喻传统、历史, 而忽视了许多实际问题。在形式问题上, 后现代主义者搞的是新的折衷主义和手法主义, 是表面的东西。我们先撇开现代和后现代的问题不谈, 实际情况是现代主义建筑几乎占据了城市的整个空间, 后现代的发起与原有建筑格格不入。饱受诟病的中央电视台“大裤衩”可谓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后现代建筑, 它对文化平衡的打破是显而易见的。

以文化传承的形式保留城市记忆

要盘点城市记忆, 精选文化品牌, 创建品牌城市。在发展城市的时候, 要找到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 找到支撑文化特色的基本板块。从原有的城市特色发展城市文化, 不能失去传统的脉络, 更不能失去文化的基因。我们可以在普查、评估的基础上, 把本地的文化品牌, 包括历史古迹、名人、自然资源等全部纳入到城市名片的管理体系中, 通过量化的方式, 找到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 从而产生城市品牌效应。如何通过文化产业的运作, 把城市记忆这种文化资源转变成一种现实竞争力、转变成一种城市综合实力, 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关键所在。如果说自然风光是无本万利的旅游资源, 历史古迹是一本万利的建筑资源、历史资源, 那么城市观光产业就是永久、增值的文化资源。文化本身就是无形的, 把无形的赋予有形的城市建筑, 让有形成为依托, 从而有形的城市建筑与无形的城市文化休戚相关, 用有形发扬无形, 用无形带动有形。

给有时代特色的建筑、雕塑等城市个体穿上保护的外衣。文物保护部门要意识到特色建筑的价值。文物保护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 而是永久性、持之以恒的工作。留有时代痕迹的建筑犹如车轮碾过的沟壑, 虽然不平整、不美观, 可恰恰因为它证明了车轮曾经走过, 岁月曾经侵蚀过。在城市改造中, 这些特色建筑和雕塑可能成为同一色彩和模式背景中很不协调的一部分, 影响了现代化城市的统一面貌, 但是换个角度, 我们也不难发现, 因为它们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城市的悠久历史、城市的底蕴乃至城市的灵魂。当然, 我们也不应该让某个历史建筑影响到整个城市改造的步伐, “建筑物平移”就是针对时下城市改造古建筑让位的一个好办法。同时, 文物保护部门也要加强宣传和社会认同感, 当社会大众都能自觉地保护文物时, 保护工作就不会成为人们的负担, 有了群众基础的保护, 就会成为公民潜意识的责任感。那么特色城市个体的保护, 对于传承文化, 保存城市记忆具有无法言喻的重要意义。

寻找城市改造与城市记忆、文化传承的对接点。对城市记忆的存留、保护、发掘和宣传的过程, 其实也就是城市精神的挖掘、提炼、塑造与弘扬的过程。城市记忆、文化传承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 媒体的特色宣传, 承办意义重大的活动;城市改造力求独具特色, 保留有代表意义的建筑、雕塑, 开发已有文化品牌的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等。在众多的方法中寻求一种默契和一致, 绝非容易的事。这种对接点应该既是对城市历史的铭记, 也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憧憬和预测。

总之, 城市改造是城市发展进程的势在必行, 是城市的进步, 同时这种进步也离不开文化的链接与传承, 我们应当寻求的是城市改造和城市记忆、城市文化的同步发展, 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鲍如斯:《城市的记忆——改造与拆迁》, 《安徽建筑》, 2002年。

[2].张颐武:《文化产业和文化自觉》, 《民主》, 2006 (11) 。

[3].孙成仁:《中国城市现代性、文化风险与未来选择》, 《城市规划》, 2004 (12) 。

[4].罗杰·特兰西克[美]:《国外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译丛: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年版。

[5].唐军:《城市记忆——城市规划中传统与现代的思考》, 《工程建设与档案》, 2005 (3) 。

上一篇:补充资料下一篇:素质教育应从幼儿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