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唤醒的记忆范文

2022-06-02

第一篇:雪唤醒的记忆范文

[4月征文]是那春天的味道唤醒了我春天的记忆

冬意渐渐消失,迎来的是春暖花开的春天,今年的春天好像没原来那般暖和,是啊,春天来了,倦意也开始了,此时我正有些睡意的写着这篇文章,我有位朋友说今年春天的味道很好闻,我也闻了闻,春天熟悉的味道弥漫而来,我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在操场上,看着同学们睡到在操场上,耀眼的阳光正在同学们的衣服上,脸上照耀,此时是最舒服的时候,享受着春天的气息春天的温暖,那温暖包裹着我们。

记得那年春天,我们曾在田野上奔跑,曾在田野上放风筝,曾在草坪中与小伙伴打打闹闹,我忘记了那时的味道,但是春风吹过,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没错,是春天的味道。

春天没有说话,我却听到她的笑,我闻到她身上独特的味道,没错,是春天的味道。

小草萌生,是春天的象征,春天真是让人充满回忆的季节

是吗,那年春天,朋友跟我说过,每次春天的到来就觉得是种重生,我曾经在满是春光遮掩的树荫下读书,他捡了一片刚萌芽的树叶放在我正看得书上,他说,春天都到来了,你怎么还那么慵懒。我笑着说,春天本来就是令人慵懒的时节啊。他笑了笑不再说话

好多年的春天给我了好多年的味道,我想起了好多的事情,现在的那个他不知去向何方,记忆还在停留,我稍微触碰,那味道弥漫开来,我记得那是春天的味道。

我明白那是春天的味道唤醒了我春天的记忆。

高一:张博文

第二篇:记忆里的故乡雪散文

每逢冬季来临,我都会在等一场雪的到来。我喜欢看着雪花在空中飘飘然然的模样,就像满天飞舞的片片花瓣,又好似带着缕缕幽香,瞬间就萦满我的心怀。雪,不仅扮靓了冬季最美的容颜,也带来了严寒中最华美的一场梨花盛筵,因为每当我看到雪花飘落在枝头,或者停留在树杈上,总会想起那句最著名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一直都很喜欢雪。曾经在青春花季的时候,每逢下雪,我总会情不自禁地走到屋外,慢步于雪花之中。我喜欢让雪花轻轻扑落在我的脸上,就像一个个白色的小精灵亲吻着我的脸,让我体会到它们的丝丝清凉。我也喜欢让雪花柔柔飘落在我的头上,如同一朵朵白色的小花,插满我的长发之间。我甚至喜欢穿上一件白色的羽绒服,然后拉着朋友的手,尽情流连于雪中,或者在镜头前留下一个美丽的身影,心中还想着要与雪比一比,看谁

每次凝望一场雪,总会让我的心海产生缕缕涟漪,尘封的往事就如同丝丝缕缕的烟霞,慢慢从心中升腾,然后穿过岁月的时光,带着我的思绪重新回到了静美的故乡,并让我细细回味记忆里的故乡雪。

故乡的村子,地处辽宁省西北部的山区。一年四季中,这里的冬季是最漫长的,从每年的十月下旬开始,一直到第二年的四月初才结束。在我的童年时代,最不喜欢就是冬季,因为在冬季里,不但寒风吹在脸上就像刀割一样,而且大地也是一片萧瑟和冷清。这个季节,田野上没有翠绿的谷叶,小河里也没有潺潺的流水,山路边更没有青青的草丛和飘香的小花,整个世界真好似“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模样。在我小的时候,农村的生活都不富裕,家中的玩具也很少,小孩子往往将田野看做是乐园,大自然中所有的一切都看做是玩伴。可是冬季由于屋外刺骨的寒冷和冰冻的土地,即便是性格好动的我,也不由得待在家里,看着窗外的一片毫无生机的景象叹息。那时候,在我幼小的心中,对于冬季的唯一盼望,就是等候一场雪的到来。因为在漫长的冬季,只有雪才能激起我们的乐趣。

每逢下雪,我就如同盼到了一位久别重逢的好朋友,心里别提有多么高兴。也许是因为春夏两季干旱少雨的缘故,因此冬天的雪,就格外地青睐故乡。在我的回忆中,每逢下雪都很大很厚。当鹅毛一样的雪花纷纷扬扬落下时,我们小孩子早就心花怒放般扒在窗台上向外看张望了。有时不等雪停,只要有人在屋外喊一声:“大家快出来玩呀!”,我们就立刻飞奔出去。此时就算是家中大人,也都不会阻拦我们,而是让我们尽情地玩个够。在我的眼里,故乡的雪是很洁白的,就像一张很大很宽的毛茸茸地毯,铺满了屋前院后的空地,铺满了村前村后的山路,也铺满了整个田野和山岗。我们在雪地上尽情地奔跑着、追逐着,脚下踩着软绵绵的雪,耳畔听着“咯吱咯吱”的声音,偶尔再回头看一看自己留在雪地上的小脚印,心里别提有多么开心和惬意。等到我们跑累了,就开始在雪地上堆雪人。我们会堆一个大大的、胖胖的雪人,然后用捡来的黑色石子作为它的眼睛和嘴,甚至拿来一个木盆给雪人当做帽子。等我们把雪人堆好后,无事可做了,男孩子的坏心眼就来了。他们会突然笑着朝我们女孩子的身上抛洒大把大把的雪,弄得我们不仅是身上,就连头发上、脸上也都沾满了雪花。我们生气了,于是也朝他们扔雪球,他们总是笑着跑开了。我们追不上他们,只能跺着脚,嘴里骂他们。可是过了一会,他们又会主动跑回来,重新和我们一起玩。我们女孩子当然故意也扬他们一身雪花作为报复,可是他们却哈哈笑着,也不还手。其实,小孩子都是不记仇的,我们马上又和好如初了。

我们有时也会跑到村外的山岗上,将蓬松的积雪踩平为一条雪道,然后顺着滑下来。这条雪道,我们都叫做“滑雪梯”。这种滑雪梯是我童年最喜欢玩的游戏,只要我往雪梯上一躺,身子就会顺着光滑的雪道,一路快速地滑行下来。我喜欢看着身边的景物快速向身后飞去,也喜欢享受这种越来越快滑行的快乐。有时,我的身体已经滑到了山岗脚下,还不由自主地又向前冲出很长一段距离才停下。当我爬起来后,还会再来一次滑雪梯。我们直到玩到天色渐黑,这才依依不舍地返回家。那时候,雪后山村的上空,始终回荡着我们欢快的笑声。

在我的印象中,不光是我喜爱雪,父亲也很喜欢雪。每次雪停之后,父亲总要去自家的田地去看一看,而且一去就是很长时间。每当父亲回来后,脸上的表情都会非常高兴,并且晚饭时也总会喝上一杯烧酒。在平时,父亲是寡言少语的,喝酒也并不多,可是只要从雪后的田地回来,在饭桌上却格外的健谈。他会跟母亲详细地说起雪后自家田地的情况,而且一说就是很多很多的话,眼神里也充满了欣喜。我那时年纪小,不明白为什么父亲会对雪后的土地那么感兴趣,直到后来我长大后,才逐渐明白对于故乡干旱贫瘠的土地来说,一场雪是多么重要。因为只要冬季下一场大雪,来年春天的土地就会很肥沃,秋后的收成就会更好。瑞雪兆丰年,这始终是山村人所期盼的事情。

后来,我到了上学的年龄。我先是跟随哥哥一起去山下的镇子上小学,小学毕业后又去县城上中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加上忙于学习的缘故,我早就不再像儿时那样贪玩了。可是,我还是从心里期盼每一年的冬季都能够下雪。当然,我的愿望总是会实现的。当每一场雪来临时,我还是会像小时候那样非常高兴。不过,这时的我已经长大了,性情也变得文静了,再也不会像小孩时那样玩堆雪人、打雪仗或滑雪梯的游戏了。尽管如此,只要下雪,我还是会忍不住在雪后天晴时,走出家门,走出山村,去欣赏雪后故乡的风光。我会在山路上踏雪而行,或者登山高高的山岗,眺望山下一片银装素裹的田野。在我的眼里,雪后的山村是美妙的。我的头上是湛蓝的天,就像一颗晶莹剔透的宝石,把这里的一切全都包裹在里面。我的脚下是银白的雪,就像一件蓬松宽厚的绸缎,将山岗、田野和村落,全都轻柔地覆盖在怀中。雪后的山村是宁静的,就像襁褓中的小宝宝一样,依偎在大地母亲用雪做的摇篮里甜甜地酣睡。雪后的空气是清新的,那一股透心凉的感觉让人的心情格外愉悦。偶尔,我还会看见几只小鸟,在我面前“啾啾”地叫着,然后飞到空中,欢快地盘旋起来。我想,小鸟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徜徉忘返于雪景之中,而不愿早早归巢?

故乡的雪是晶莹的,故乡的雪也是不染的。我偶尔会停下脚步,俯身掬起一把雪,捧在手中,就像呵护一件宝贝似的,静静看着它慢慢溶化成水,然后让每一粒纯净的小水珠儿慢慢从掌心中滑落。我也喜欢来到村外的山林中,随意捏一个不大不小的雪球,用树枝为它刻上一个笑脸,然后把它轻轻放在树杈之间。当一阵微风吹过,树枝上的片片雪花就会飘落下来,落在它的身上,也映在我的眼里。这一刻,我看到它在雪花中那甜甜的笑脸时,嘴角边就不觉荡起一丝浅浅的微笑。

当我中学毕业后,考上了省城的大学,也就走出了山村,远赴异地求学。大学毕业后,我没有回到故乡,而是留在了城市工作和生活。城市的冬天,虽然也下雪,可是我心中觉得这种被各种工业气体和汽车尾气熏染过的雪,总不如山村的雪那样洁净和美丽。当然,还有那一片已经被林立的高楼分割成一块块补丁似的天空,也总不如山村的天空那样广阔无际。每每想到这里,我的心中就不由得生出一丝淡淡的遗憾,也就更加回忆故乡的雪。

每逢冬季,当我目染满天飞舞的雪花,总会唤醒珍藏在脑海深处故乡雪的记忆。在这记忆里,有湛蓝的天,有洁白的雪,有银装素裹的村落山岗与河流田野,还有在雪中孩子们欢笑玩耍的身影。这所有的一切,都会慢慢在眼前定格成一幅氤氲的画卷。这幅画卷,珍藏有我儿时的欢乐和童年的往事,也珍藏有故乡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让我回眸间,一股温馨和甜蜜就会荡漾在心头。

记忆里的故乡雪,伴随着曾经过往的点点滴滴,也伴随着曾经天真烂漫的童年,陪伴我走过了每一个冬季。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已经无法回到从前,但那份故乡雪却始终扎根在我的脑海,并给我留下一道无法忘怀的印记。这道印记,随着时光的叠加愈加浓郁,愈加散发出沁人的芳香,让我在回味中,心中就不由得产生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第三篇:一场温暖了记忆的雪散文

被一阵声音扰醒,应该已是深夜。四周的寂静将那声音衬得特别热闹而欢畅。霹雳扒拉敲击着窗棂,明快而清脆,一定是雪粒!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终究还是落了下来!听这摧枯拉朽的阵势,不知明晨可否见着世界“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新颜呢?

睡意像不听话的孩子,与思维背道而驰。

雪粒用它晶莹的身躯奋力的叩响着记忆之门,将我带到了小时候。

提到川河界的冬天,外地感受过的人都会说“面前大火烤,后背像水浇”。雪,是川河界每年冬天都会如约而至的客人,或十天半月,或整个绵长的冬季。这里的人习惯了冬日里漫过膝盖的积雪,习惯了屋檐口参差着小腿粗的冰棱,习惯了早上用铁锤敲水缸里的冰。小孩们,也习惯了脚上穿着绑有稻谷草搓成的麻绳的鞋,手里拿着火盆去学校。

趁我边吃早饭,母亲会将火坑里红通通的火籽一铲一铲的倒进一个特制的火盆里,那火笼是父亲找一个烂瓷盆再在盆沿上打四个孔,穿上两节铁丝做成,几乎每家的小孩都人手一个这样的火盆。装满了火籽,在上面再踏一层厚的热灰,母亲说这样经烤一些。

备好了火,母亲又会将筒靴和我前一天用过的麻绳一并拿来。

一到四年级的小伙伴组成的

七、八人的上学队伍,出发了。原本在平时,

这都只是一条羊肠小道,大雪一盖,就很难分清哪里是土,哪里是田,哪里是路。好在有挖煤的矿工比我们走得更早,我们踩着前人的脚印,小心翼翼往前走,生怕摔进了田里,或者是踩进白雪掩盖的深沟里,摔进路旁的一座天坑,更是不得了的事。平时半小时的路程,雪天得花上一小时。

只要能到校,迟到是不用担心会挨批评的。

中午下课,刨开火盆的火,只剩点儿火星星了,不用愁,有的是法子。对面的小山坡上有的是柴!找来干柴,用草稿纸引燃。为了让雨雪淋过的柴燃得更快一点,我们便像蛤蟆一样,鼓足了气趴在地上吹,或者干脆拿住火盆上的铁丝将火盆不停的抡圈,这样才燃得更大一点。往往一个中午下来,同学们都成了花猫儿,但谁都没取笑谁,因为我们在乎的是谁的火大一点,谁得到的火籽多一点,不是说小了就会冷,实在是小时的好胜心在作祟。

那时,衣服烧破了不算什么,手烫着了也就那么回事,但盗火籽,绝对是大案件,一个冬天,老师都要断好多回这样的案子呢!

下午的两节课,马马虎虎凑合着过去了。

放学了,田里的冰还没融化,我们就三五个一起在上面溜冰,玩耍,把自己狠狠的摔在冰上,欢乐大过疼痛,笑声穿过冰雪,传出很

远……

为看雪,早早便给女儿穿好起床。推开门,不是想象中银装粉砌的世界,心里竟也不感失落。一场转瞬即逝的雪,仍然温暖了我的记忆,映亮了萧瑟了一冬的心情。

第四篇:记忆中的雪散文

记忆中的雪是家乡的雪,是少年时代的雪,洁白而深厚。我的家乡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江汉平原,这里没有崇山峻岭,只有一望无垠广袤的土地和星罗棋布的河流,一场雪的降临让整个大地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雪是冬天的产物,雪是冬天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没有一场雪似乎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冬天。冬天草木凋零,小河干涸,光秃秃的树干在寒风中摇曳,大地一片萧条,而一场雪的降临,让一切似乎焕然一新,春有百花秋有月,而冬雪似乎更有一番韵味。记忆中的大雪一般是从下午开始降落的,父亲说天色昏黄色下雪的前兆,果然一片片鹅毛般的大雪从铅色的天空中悄无声息地飘落下来,北风呼呼地刮着,雪花晶莹剔透,落地无声,一片片一朵朵雪花如无数只小小的棉花团从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不一会儿,地上、屋顶上、树梢上…..全白了。黄昏时分,雪更大了,大雪

我和伙伴们早就迫不及待地冲进雪地里,滚雪球,打雪仗,堆雪人…最好玩的就是滚雪球了,小小雪球在我们脚下越滚越大,像一块大大圆圆的石头,我把这个庞然大物一脚踹下河边,过了半个月它都没有完全融化。我们在雪地上嬉戏打闹,欢声笑语似乎把树枝上的雪都快震落了。下雪的夜晚比较明亮,我们带上小狗去田野里追野兔,奔跑,好像完全不知道寒冷和疲倦。

记忆中的雪好像都是和新年在一起的,一场大让年味更浓了,窗外雪花飞舞家里热气腾腾,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可口的饭菜,气氛是那样的和谐和美好。外面的雪更大了,家里的气氛更浓了。第二天,我和哥哥去舅舅家拜年,道路两旁的树枝上挂着一条条的冰晶,在太阳的照射下亮晶晶,闪闪发光,如一串串水晶一样漂亮。我们走在路上,偶尔也会有冰晶掉落下来,我们赶紧闪开,逗得我们一阵阵欢呼,笑声回荡在白茫茫的雪中。

记忆中雪后的第二天早上是最冷的,冰雪消融,小河里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我们就踏着冰面去上学,有个同学由于身材较胖,一不小心将冰踏破了,他吓得慌忙往河边跑,可身后留下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冰窟窿!看着这情形,我们笑得合不拢嘴。

上初三那年冬天的那场雪,也许是我记忆中最大的一场雪,由于雪太大,那天早晨我步行去十几里远的学校,大雪淹没了我的膝盖,路上白茫茫的一片,路上人很少,偶尔碰见几个和我一样步行的人,后面留下一排排深深浅浅的脚印。我终于走进教室,正好上的语文课,教室里很暖和,窗户上也附着了一层白白的雪。

记忆中的雪就是这样洁白而深厚,它带给了我无穷的欢乐和回忆!时光匆匆,转眼二十年左右过去了,家乡的雪变得越来越少了,偶尔也会下一场小雪,可是地上如撒了一层薄盐,树上、屋顶上也是零星地点缀一点点,不到二个小时就全部融化了。去年冬天的一天,北风呼啸,淅淅沥沥的雨水下了一天,傍晚时分下起来雪粒子,我满以为晚上会下大雪,可是第二天早上,推开门一看,只有雨没有雪。

雪是雨的固态形式,只有当地面温度低于零摄氏度,并且有充足的水汽条件时,雨才会变成雪降落。现在由于汽车的不断增加,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尾气的排放,环境的破坏等因素导致的温室效应,使得气候不断地变暖,冬天变得越来越暖和了,所以雪变得越来越少了。雪可以净化空气,可以供给土壤水分,俗话说“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冬天下几场大雪,来年的收成似乎会很好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响应政府的号召,爱护环境,少开一些车多一些环保出行,让我们生活的地球变得更加美好吧!

第五篇:唤醒生命的教育

——听《亲情测试作文课》有感

长沙市天心区黄兴小学陈晓群

一年一度接待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见习生的工作又开始了,学校安排六年级的黄金老师上一堂语文课,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真实、精彩地展示给未来的小学教师们。黄金老师本人师从名师,酷爱文学,语文教学能力很强。每次聆听她的课,都能感受到她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生命的尊重、热爱,更能触及到自己的灵魂,引起自己灵魂深处的激荡,进行一次心灵的洗礼。

我怀着期待走进了黄老师的课堂。

课堂情景再现:

黄老师:今天,我们上一堂“三无”作文课,一无课本,二无课件;三无板书。(学生很是惊奇,兴趣来了。)

黄老师:我们来玩一个亲情测试的游戏,请同学们在A4的纸上写下你认为最爱的5个人,一要是最爱,二要是5个。你写下这5个人的时候,你是怎样的感受?(学生很高兴,低头认真写着,偶尔有几个学生还笑着偷看别人写的。写完后,同学们积极地举手发言,说出自己写的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5个人及感受。同时学生记下:亲切、幸福、温暖、快乐)

黄老师:生命无常,世事难料。现在,我们要在自己写好的5个人当中选择一个人划掉,当你划掉这个你最爱的人后,他(她)就永远地从你的生活中消失了,离开了你。(学生有的划掉过世的亲人——其中一个学生讲到自己划掉了表姐,因为她在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却车祸去世了,难过地哭了起来;有的划掉年长的亲人,原因是不久他(她)就会离开人世,其他人还很年轻;有的划掉自己,不忍心划掉其他最爱的人;有的没有选择,划掉谁都不忍心,呆坐在那里。此时教室里已有3位学生开始哭泣了。同时学生记下:难过、愧疚、忍痛割爱)

黄老师:你们一定认为黄老师很残忍,但你们一定要划掉一个你最爱的人,

我们的游戏才能继续下去。现在请同学们划掉第二个你最爱的人。(一小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抽泣,站起来发言的学生此时说自己的感受。)当你划掉第二人的时候也划掉了什么?(亲切、幸福、温暖、快乐也一起被划掉了。)

黄老师:接下来,我们再划掉第三个你最爱的人。你的脑海浮现出什么场景?(一半的学生已经泪流满面,不分男女生都伏在课桌上伤心地哭着,个别学生还在谈自己的感受。)

黄老师(黄老师自己也哭了,擦了擦眼泪)说:生命就是这样无常的,黄老师跟你们一样也经历着这样的痛苦。最后,请大家把剩下的最后两个你最爱的人划掉。(有的学生哭着叫起来:“黄老师,我不能划,划掉他们我就没有父母亲了。”此时的孩子已经是悲伤至极,大部分学生都哭出了声。听课的老师和一师范的见习生有的也在流泪,心情都很沉重,教室里的气氛很悲伤。)

黄老师:你们的痛苦我能体会,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生命也非单纯的开始。每个人的生命凝结着成千上万逝者的智慧、性格与创造。这只是一个游戏,黄老师只不过是现在带着你们远行一次,提前经历你们生命中会经历到的事情——面对最爱的人的离去。我们已经体会到了,面对最爱的人的离去,我们会很悲伤难受,黄老师给大家说声对不起!那么,我们回到现在,现在我们最爱的人都好好地活着,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学生讲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给我们的不止滴水之恩。黄老师忍不住板书: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一堂《亲情测试作文课》在孩子们哭泣声和难过中很快就过去了,但教室里的沉闷和悲伤还在萦绕,孩子们的哭泣使我感受到了鲜活生命的唤醒,他们激发的爱是对生命的敬畏。看着孩子们擦着眼泪,默不作声地离开多媒体教室,我的灵魂深处久久不能平静。

有感一:只有唤醒生命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教育。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的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动其自由天

性。”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更重要的是需要有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关注到生命教育,才能用自己的灵魂去唤醒孩子们的灵魂。

现在的教育有时会回避一些问题,譬如“死亡”,不告诉孩子们真相,善意的欺骗也是对孩子们的一种伤害。孔子的学生向孔子请教“死”是什么?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位大教育家、思想家也只想谈生不想谈死。但也有人说:“不知死,焉知生?”。生命都是向死而生的,如果一个人没有思考过死亡的意义,不太可能拥有太多意义的人生。黄老师勇敢地面对“死亡”这个问题,把它大胆地设计到自己的作文教学中来,利用游戏的方式,为学生巧妙提供一个死亡教育的入门,激发学生真实的情感,唤起学生用爱善待生活和生命的意识。因为尊重父母是青春期这个年龄孩子所欠缺的,专家指出:10一20岁轻视父母;30岁理解父母;40岁更深地爱父母。黄老师没有让自己的学生等到4 0岁再来爱自己的父母,提前唤醒孩子们的生命,带着孩子们进行了一次“爱”的远行。

有感二: 情感教育是唤醒生命的另一半。人的生命不仅是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的和谐统一,而且价值生命重要达到真善美、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的统一。认知是人的智能的认识活动,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的心理体验。列宁曾深刻地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黄老师深知情感教育不能脱离知识的教学而单独训练,只有在知识教学中,不断地感悟,不断地体验,才能使情感油然而生。只有融入知识、智慧之中的情感教育,才会激扬理性的生命,真正提升生命的质量。

纵览古今中外名著佳篇,都能触及读者的灵魂,除了思想的碰撞之外,就是情感的交融了。写作也就是激发生命灵动地飞舞,把情感宣泄与笔记。俗话说的好“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情。”如果在小学

作文教学中,老师只是一味强调写作手法,优美词句的堆砌,开头怎么写,结尾怎么写,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写的文章大家是感受不到生命的灵动的。这无疑是一堂成功的作文课,事后一同事说:“不知道儿子上了一堂什么作文课,晚上写作文一口气就写了四版,还缠着我要我看他写的作文,平时要他写600字,都跟要他命似的,半天写不出。”我笑笑说:“你儿子的这篇作文一定写得很好,你要好好欣赏一下。”教育就是生命,关注生命,面对生命,体会生命,知识教育只是生命教育的一半,还有一半就是情感教育。黄老师今天把教育完美演绎出来,自己忍不住亲自当面对她说:“黄老师,真的感谢您,没有您的引导就没有孩子情感的真实体验和表露,有感而发的作文一定会写得很精彩,这堂课会成为他们人生的一笔财富。”黄老师很淡然,她说自己平时在教学和生活中时时不忘对孩子们生命教育的关注,不但教孩子知识,还引领孩子的精神世界。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有感三:更好唤醒生命的前提是尊重。灵动生命的教育,首先要求我们高度尊重儿童,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内在本性,而不是用成人的世界、用成人的眼光去过滤他们的生活,使他们被迫服从。黄老师本人在游戏中也几度落泪,教师适度地开放自己,会使孩子们获得安全感,他们会感受到被尊重,也就会更开放地探寻自己的情感世界而不加遮掩。但这样的亲情测试它是虚拟的,当教师在游戏中如果发现大部分孩子都不愿意继续下去后,就不要在进行下去,不要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强行进行下去,这样也会伤到孩子的心理,因为孩子已经走进了悲伤世界,思维就停止在那里,随教师说什么他们是无法听进去的,引导、修复心理的效果自然就不会好了。教师要把伤害降低到最小,尊重生命,尊重孩子们真实的感受。

我在听课的同时,也在走自己的心路历程,敬佩黄老师的大胆,把孩子们带到情感的远方,如何修复他们悲伤的心?这样的生命教育

课,面对的是青春前期的孩子,他们的心智还未完全成熟,除了带入体验后,带出悲伤情景也很重要,要有充足时间进行带出,积极地引导很关键,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发言的机会,他们需要分享表达,思想碰撞,才能体会到自己情绪和言语的表达都是恰当的,大家都一样,因为这是展示课,有的孩子的隐私被暴露了,心里会难过和自责,还有就是悲伤的情绪会留在孩子们心里,甚至于个别孩子会一段时间都会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在后来与黄老师的交流中了解到,她在下午的班队活动课中进行了“最珍贵的瞬间”的谈话,孩子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已经能勇敢地面对“死亡”这个话题,并用笑容驱赶了心中的阴霾,为生命增添了爱的力量。

事后听教师说,这样的课也有一位教育专家上过一次,9000多人听过,5000多人表扬,4000多人批评,这位教育专家就再也没有上过这种类型的课了。生命是教育之本,是教育的内核。希望在我身边能多看到如黄金老师这样大智的老师,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带领孩子领悟生命的真谛,打开爱的阀门,让爱的源泉汩汩流淌起来,心中装着爱去远行,然后再回到当下,让爱慢慢成长,同时更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显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

上一篇:小记者风采录范文下一篇:项目简介红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