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在记忆中的雪范文

2022-06-14

第一篇:飘在记忆中的雪范文

记忆中的雪散文

记忆中的雪是家乡的雪,是少年时代的雪,洁白而深厚。我的家乡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江汉平原,这里没有崇山峻岭,只有一望无垠广袤的土地和星罗棋布的河流,一场雪的降临让整个大地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雪是冬天的产物,雪是冬天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没有一场雪似乎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冬天。冬天草木凋零,小河干涸,光秃秃的树干在寒风中摇曳,大地一片萧条,而一场雪的降临,让一切似乎焕然一新,春有百花秋有月,而冬雪似乎更有一番韵味。记忆中的大雪一般是从下午开始降落的,父亲说天色昏黄色下雪的前兆,果然一片片鹅毛般的大雪从铅色的天空中悄无声息地飘落下来,北风呼呼地刮着,雪花晶莹剔透,落地无声,一片片一朵朵雪花如无数只小小的棉花团从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不一会儿,地上、屋顶上、树梢上…..全白了。黄昏时分,雪更大了,大雪

我和伙伴们早就迫不及待地冲进雪地里,滚雪球,打雪仗,堆雪人…最好玩的就是滚雪球了,小小雪球在我们脚下越滚越大,像一块大大圆圆的石头,我把这个庞然大物一脚踹下河边,过了半个月它都没有完全融化。我们在雪地上嬉戏打闹,欢声笑语似乎把树枝上的雪都快震落了。下雪的夜晚比较明亮,我们带上小狗去田野里追野兔,奔跑,好像完全不知道寒冷和疲倦。

记忆中的雪好像都是和新年在一起的,一场大让年味更浓了,窗外雪花飞舞家里热气腾腾,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可口的饭菜,气氛是那样的和谐和美好。外面的雪更大了,家里的气氛更浓了。第二天,我和哥哥去舅舅家拜年,道路两旁的树枝上挂着一条条的冰晶,在太阳的照射下亮晶晶,闪闪发光,如一串串水晶一样漂亮。我们走在路上,偶尔也会有冰晶掉落下来,我们赶紧闪开,逗得我们一阵阵欢呼,笑声回荡在白茫茫的雪中。

记忆中雪后的第二天早上是最冷的,冰雪消融,小河里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我们就踏着冰面去上学,有个同学由于身材较胖,一不小心将冰踏破了,他吓得慌忙往河边跑,可身后留下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冰窟窿!看着这情形,我们笑得合不拢嘴。

上初三那年冬天的那场雪,也许是我记忆中最大的一场雪,由于雪太大,那天早晨我步行去十几里远的学校,大雪淹没了我的膝盖,路上白茫茫的一片,路上人很少,偶尔碰见几个和我一样步行的人,后面留下一排排深深浅浅的脚印。我终于走进教室,正好上的语文课,教室里很暖和,窗户上也附着了一层白白的雪。

记忆中的雪就是这样洁白而深厚,它带给了我无穷的欢乐和回忆!时光匆匆,转眼二十年左右过去了,家乡的雪变得越来越少了,偶尔也会下一场小雪,可是地上如撒了一层薄盐,树上、屋顶上也是零星地点缀一点点,不到二个小时就全部融化了。去年冬天的一天,北风呼啸,淅淅沥沥的雨水下了一天,傍晚时分下起来雪粒子,我满以为晚上会下大雪,可是第二天早上,推开门一看,只有雨没有雪。

雪是雨的固态形式,只有当地面温度低于零摄氏度,并且有充足的水汽条件时,雨才会变成雪降落。现在由于汽车的不断增加,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尾气的排放,环境的破坏等因素导致的温室效应,使得气候不断地变暖,冬天变得越来越暖和了,所以雪变得越来越少了。雪可以净化空气,可以供给土壤水分,俗话说“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冬天下几场大雪,来年的收成似乎会很好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响应政府的号召,爱护环境,少开一些车多一些环保出行,让我们生活的地球变得更加美好吧!

第二篇:一场温暖了记忆的雪散文

被一阵声音扰醒,应该已是深夜。四周的寂静将那声音衬得特别热闹而欢畅。霹雳扒拉敲击着窗棂,明快而清脆,一定是雪粒!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终究还是落了下来!听这摧枯拉朽的阵势,不知明晨可否见着世界“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新颜呢?

睡意像不听话的孩子,与思维背道而驰。

雪粒用它晶莹的身躯奋力的叩响着记忆之门,将我带到了小时候。

提到川河界的冬天,外地感受过的人都会说“面前大火烤,后背像水浇”。雪,是川河界每年冬天都会如约而至的客人,或十天半月,或整个绵长的冬季。这里的人习惯了冬日里漫过膝盖的积雪,习惯了屋檐口参差着小腿粗的冰棱,习惯了早上用铁锤敲水缸里的冰。小孩们,也习惯了脚上穿着绑有稻谷草搓成的麻绳的鞋,手里拿着火盆去学校。

趁我边吃早饭,母亲会将火坑里红通通的火籽一铲一铲的倒进一个特制的火盆里,那火笼是父亲找一个烂瓷盆再在盆沿上打四个孔,穿上两节铁丝做成,几乎每家的小孩都人手一个这样的火盆。装满了火籽,在上面再踏一层厚的热灰,母亲说这样经烤一些。

备好了火,母亲又会将筒靴和我前一天用过的麻绳一并拿来。

一到四年级的小伙伴组成的

七、八人的上学队伍,出发了。原本在平时,

这都只是一条羊肠小道,大雪一盖,就很难分清哪里是土,哪里是田,哪里是路。好在有挖煤的矿工比我们走得更早,我们踩着前人的脚印,小心翼翼往前走,生怕摔进了田里,或者是踩进白雪掩盖的深沟里,摔进路旁的一座天坑,更是不得了的事。平时半小时的路程,雪天得花上一小时。

只要能到校,迟到是不用担心会挨批评的。

中午下课,刨开火盆的火,只剩点儿火星星了,不用愁,有的是法子。对面的小山坡上有的是柴!找来干柴,用草稿纸引燃。为了让雨雪淋过的柴燃得更快一点,我们便像蛤蟆一样,鼓足了气趴在地上吹,或者干脆拿住火盆上的铁丝将火盆不停的抡圈,这样才燃得更大一点。往往一个中午下来,同学们都成了花猫儿,但谁都没取笑谁,因为我们在乎的是谁的火大一点,谁得到的火籽多一点,不是说小了就会冷,实在是小时的好胜心在作祟。

那时,衣服烧破了不算什么,手烫着了也就那么回事,但盗火籽,绝对是大案件,一个冬天,老师都要断好多回这样的案子呢!

下午的两节课,马马虎虎凑合着过去了。

放学了,田里的冰还没融化,我们就三五个一起在上面溜冰,玩耍,把自己狠狠的摔在冰上,欢乐大过疼痛,笑声穿过冰雪,传出很

远……

为看雪,早早便给女儿穿好起床。推开门,不是想象中银装粉砌的世界,心里竟也不感失落。一场转瞬即逝的雪,仍然温暖了我的记忆,映亮了萧瑟了一冬的心情。

第三篇:端午的记忆和记忆中的端午

我们的节日——端午

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流传已久的传统节日,用来纪念我们伟大的民族英雄--屈原。明天就是2011年的端午节了。今天,我并没有多少对屈原的思念,也没有“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有的,只是回家的喜悦,以及自己对儿时端午的记忆。

离上次回家已经一个多月了。在学校等待回家的日子,是漫长的,也是幸福的。人总是这样,小的时候总想脱离家的束缚,然而真正远离家乡,成为一个游子时,却又如此思念家乡。对于端午,我想更多人也都和我一样,更重视的是放的那三天假吧。

在新世纪的这些年里,我们对传统文化由漠视变为重视,由陌生变为喜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我们流传多年的传统。所以国家才会将端午,清明,中秋这些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假日。因此回忆起过去,似乎对端午没有什么特殊的情感,只有一些零散的记忆。

小时候每当快到端午,放学回家后,家里便满是飘香的粽叶,奶奶就做在阳台边,和姑姑他们一起淘米,洗粽叶。小时候的我很是好奇,也想凑上去试试,可怎么也包不好,结果还被大人们抱怨浪费了粽叶。后来我慢慢长大,看见家人包粽子的场景也越来越少,端午就这样渐渐退出了我的记忆,只记得后来每到端午,晚上我们可以不用上晚自习,好像这是我中学时代看见的对端午唯一的纪念…

端午又一次进入我的记忆应该是2008年的端午。因为那是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一个民族节日。记得那一晚,和父母在家里看端午晚会,一点没有过节的气氛,反而充满了悲伤。是的,生命如此脆弱,当我们还在为端午佳节庆祝,而那些在灾难中逝去的人们,永远不会再有机会享受节日的喜悦了。于是,我们懂得了珍惜,珍惜每一个有理由庆祝的日子,也去珍惜这些似乎已经离我们远去了的传统节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屈原,端午,汨罗江,这些本毫无干系的名词就这样理所当然的联系了起来。对于一个民族,唯有真正的记住历史,宏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才会进步,我们的民族才会腾飞。在过去的一些年里,许多人误以为正是我们的文化阻碍了祖国的发展,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中国再一次成为世界最强国的时候,一定是依赖于我们的文化。你可以不知道端午开始于哪朝哪代,你也可以不知道屈原的生辰八字,但是作为华夏儿女,作为龙的传人,你必须知道,曾经有一位民族英雄,用生命诠释了国家和人民的意义,他叫屈原,后人为纪念他,特意为他选择了一个纪念日,就是今天的五月初五--端午节。

粽叶飘香五月五,家家户户过端午,在最后,祝所有朋友节日快乐,合家团圆!

第四篇:记忆中的你

前记:听了宋东野的董小姐,忽然有一种特殊的安心感,久违的感动在心头慢慢散开。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人的模样。这个人胖胖的,很憨的样子,身上带着文艺青年特有的小忧郁,不笑的时候看起来很糙,笑起来的时候还挺温暖的。下面的内容写给他,愿他能和自己喜欢的那个女孩走到一起。

记忆里的你

记忆里的你总是很憨,表情不多,张的不帅。

记忆里的你总是懒散,写写画画,书本不翻。

记忆里的你总是沉默,哦哦嗯嗯,符号不换。

记忆里的你总是恬淡,不去思考,顺其自然。

记忆里的你总是粗心,有一说一,不懂委婉。

记忆里的你总是青涩,表达爱意,有些奇怪。

记忆里的你总是温暖,不必多言,让人心安。

记忆里的你总是温和,不发脾气,背后使坏。

记忆里的你总是亲切,哑哑嗓音,听来不赖。

记忆里的你总是文艺,音乐绘画,爱好广泛。

记忆里关于你的零散片段,想来总让我嘴角弯弯。

你弹的童年清新自然,你认真的模样想当好看。

你画的小灰灰,可爱诙谐,惹人喜欢。

你就是我熟悉的那个他,你就是我记忆里的那个他,

你就是我青春回忆录里不可磨灭的那个人。

不曾相爱,没有喜欢,相处的方式有些意外,

一个男生一个女生,友情有时候比较自然。

不声不响,岁月静好,各自平安。

第五篇:记忆中的她

记忆中的她,是让人发泄不满,分享开心的;记忆中的她,是陪伴了我七年的日日夜夜;记忆中的她,是那么遥不可及,却又那么使人陶醉。她,就是作文。

古今中外的人用优美的语言描写她;用抒情的话语赞美地;用平凡的手法诠释她,而老师让我们用平凡的眼光对待她。

小时候,语文第一次拿100分,是因为作文写得好,当时有对不起,谢谢,您好—等词语。造一句话作文。我写的是“对不起—今天我把妈妈的花踩倒了,我对妈妈说了对不起;谢谢—今天小红送我一块橡皮,我对她说了谢谢„„”老师夸奖我写得好,前面虽然错了一个空,但老师破例给我100分。所以记忆中的她,是我的开心果。

长大一点后,老师告诉自己写作文,我虽说写了,但是老师并没有鼓励我,我开始沮丧了,觉得作文是个大坏蛋,老师让写,我就瞎应付,老师看出来了,对我说:“我对你很失望”而后来,我依然无动于衷,直到最后,老师要走了,我才突然悲伤起来了,用自己早已生疏的脑子为老师留下了最后的回忆。所以,记忆中的她,是美好的。

到现在,我长大了,开始觉得小时候是正确的,开始热爱作文,因为平常墨水有限,所以写不出什么佳作,只能凭借脑子,胡编乱造,但是,老师相信我,每一次的作文都是40分以上,所以记性中的她,是甜蜜的。

开始想想小时候的作文趣事,因为一篇《致表姐的一封信》,获得二等奖,因为一篇《老师请看着我们》被老师密密麻麻写了一大堆,获奖的次数不算多,但“以中有足乐者,不知„„”

因为从小在鼓励和信任中成长,我的那个“她”早已有认为可以了,但是从别的作文中看出,有些人因为自大骄傲,所以失败了,“她”心虚了,觉得自己依然没有很成功,所以,可以继续沉浸在我的快乐之中了。

“她”将会是我一生的伙伴,我会让她陪我一直向前走,在作文中找寻快乐,在快乐中自由成长。

山西省昔阳县乐平二中学校初三:郜薪

上一篇:拼音如何拼得快范文下一篇:培训安排计划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