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课堂真正唤醒生命的语文

2024-04-13

让阅读课堂真正唤醒生命的语文(通用8篇)

篇1:让阅读课堂真正唤醒生命的语文

让名著阅读真正走进语文课堂

崔爽

【摘要】:本文论述中学生阅读名著的问题。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目前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展仍存在许多困难。作者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分析学生冷落名著阅读的原因,提出培养学生阅读方法的措施,应由课堂教学引导课外名著阅读,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关键词】: 名著阅读 现状 原因 对策 【分类号】:G633.3 【正文快照】:

一、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经典名著之所以经得起时间和社会变迁的考验,是因为它们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对了解历史,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人生是大有裨益的。经典名著通过形象的故事,生动的语言与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情感和人格的熏陶。《新课标》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要求更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所以,名著阅读应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中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少有学生能有耐心读完一部经典名著,就连我国传统的四大古典名著,九成多的学生对其部分情节和人物有一些简单了解,更有甚者,四大名著及其作者还经常混淆。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影视剧或是老师上课时偶尔的讲解来了解的,而对于外国的一些经典名著,学生则普遍都知之甚少。这与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相差太远。中学时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推荐经典名著并引导他们阅读,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审美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净化他们的心灵。

二、学生冷落名著的原因

引导学生对经典名著的回归,就要了解名著阅读低迷状况产生的原因。从学生方面来看,首先,他们还未阅读名著就产生了畏惧心理。因为经典名著大多文字比较多,看到厚厚的一本书,学生就已经犯愁什么时候才能读完了。以这样的心态看待名著,阅读效果可想而知。其次,学生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较少,课余时间都被各学科的作业占据了。再次,有些经典名著距离现实太遥远,主题难以把握不说,有些文字的意思都读不懂,久而久之,自然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最后,班级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有些学生虽然阅读了,但是没有人同他分享心得体会,他体会不到自己的收获,也没有小小的“成就感”,最终在紧张的学习中把名著束之高阁了。从教师方面来看,由于名著阅读在试卷中所占比例很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这方面的指导也是有限的。教材中有几篇名著的选段,受到课时的限制,也只能处理相应的几个问题,学生的收获并不多。我原来教学生读课外阅读名著时只是结合课本中的“名著欣赏专题”讲解书中所设的几个问题,让学生看看名著、写写心得而已。平时,教师缺少对学生名著阅读的关注与考察,没有了“监督机制”,学生就会慢慢懈怠。再有,教师追求“短期效益”,只是就题讲题,试卷出了什么关于名著知识的题,就讲解那两三道题,对名著内容的延伸并不多,最终导致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既满足不了考试的需要,又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为了学生能“应付”考试,更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在名著教学这方面,我进行了尝试与探索,将名著阅读指导与常规的语文教学相结合,使二者不再“各自为政”,而是相辅相成。

三、让名著走进语文教学中应采取的措施

以《陌上桑》为例,它是长春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课文,是汉乐府中一篇出色的叙事诗,讲述了在路边桑林中一个美丽聪慧的采桑女子罗敷与居心不良的使君斗智斗勇的故事。课堂教学中分析罗敷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描写人物可以从正面对人物进行刻画,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肖像,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描写人物也可以把镜头移开对准其他人或其他物让外界事物充当最佳配角从不同的侧面烘托某个人物,以期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至高境界,这就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或以物衬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刻画此人,使所描绘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汉乐府诗《陌上桑》中描写采桑女罗敷美貌到极点,不是正面刻画,而是用她周围的人的神态、动作来烘托、渲染。诗中这样描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与动作,种种表现聚焦在一点,即采桑女罗敷貌美惊人。如果正面刻画,就不够含蓄,不能留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的余地。与同学们分析到这里,我趁热打铁,对同学们说,我国著名的一部古典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塑造了一个叫范进的人物形象,他出身低微,穷困潦倒,可他一心只想做个读书人。他久经科场,老大不悔,屡败屡战,到54岁终于考进秀才,中举后,他喜极而疯,被他的丈人胡屠户一打一骂后才清醒。《范进中举》一文中对范进中举时的描写一连进行了三次侧面描写。一写众人的看法:“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一语点破发疯的原因。二写为范进治疯。报录人出主意,提出治病的药方——打掉范进的欢喜,只说并不曾中;胡屠户执行,打范进的嘴巴,并凶神似的说:“该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疯是欢喜得痰迷心窍,是心病,治心病就是从侧面烘托出范进中毒之深,醉心于科举、功名而不可自拔。这就从深一层次进行揭露。三是胡屠户打范进嘴巴时众人和邻居的反应:“忍不住的笑。”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刻画了范进追求功名利禄可怜、可鄙、可悲、可笑的形象。如果同学们想继续了解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科举制度殉道者的形象,就走进《儒林外史》,走进《范进中举》。同学们听得尽兴,我继续简单介绍书中的典型人物和情节,比如严监生,因为临终时仍在可惜灯盏中点着两茎灯草一直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而成为吝啬人物的典型,等等。这时已经充分燃烧起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与热情,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儒林外史》的愿望。又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对生机盎然的百草园充满向往之情,对能讲美女蛇故事的阿长产生极强的好奇心,我顺势对学生说:“这篇课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要想知道鲁迅更多的童年趣事,要想了解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大家阅读原著。”这样,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到名著面前,使他们对作品有一种向往和期待,读起来自然就有亲近感。反之,强行摊派阅读任务,常会令学生感到沉重的负担,从而对名著敬而远之。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进名著,抓住恰当的时机,适时引导,才是最重要的。

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才是名著阅读“千里之行”的第一步,要把这种兴趣持续下去,渐渐变成一种习惯,师生还要作出许多努力。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一批名著,必须将名著阅读要求落实到语文常规教学中,利用语文课堂的有限资源,将名著阅读的措施与方法落到实处。

1.明确篇目,制订计划。

古今中外的名著作品都是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的优秀作品。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和教科书的要求向学生推荐阅读的相应篇目,还可以根据时间的长短和学生的理解能力设计相应的阅读内容:平时零碎时间,可读一些短小精悍的作品,寒暑假可读那些长篇名著;低年级的学生,可安排学生阅读《格林童话》、《西游记》等浅显有趣的作品。到八九年级,学生的思想和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可推荐学生阅读结构复杂、内容较深的名著,如《战争与和平》、《红楼梦》等。通过阅读扩大自己的阅读量,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陶冶自己的情操。

2.指导方法,养成习惯。

要让学生一时的兴趣成为终生的热爱,使他们与作品产生心灵的碰撞与交流,就必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他们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如下阅读方法:(1)博览。一位名人曾说:“见多识广义,学才遍天地。”为了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广泛地阅读大量有营养、有价值的书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和特点,浏览自己所要的信息,经过自己的捕捉、获取、汇集,学生进一步明确,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提高阅读速度,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更丰富的知识,从而提高语文能力,特别是课外阅读能力的兴趣。(2)精读。认真指导学生,对作品的重要细节,关键情节,话外之音,静心细读,慢慢品味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等,获取一定的认知或情感体验。教师可以从中找重点片段进行指导阅读,甚至指导学生找出哪一句话最生动,它有什么意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反映人的什么样的品质,等等?都要认真指导学生精读。

3.开设活动,营造氛围。

由于主观、客观等方面的原因,要让初中生长期坚持阅读名著有较大的困难,这就必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磨炼他们的阅读意志。教师应该组织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名著的浓厚兴趣,可以尝试开展如下活动:(1)班专门设计一个园地——凡是有好的心得体会、读书方法、读书笔记,就张贴出来,让全班同学学习,每一个月评比一次,互相学习,取长补短。(2)开展新书推介的活动,让学生介绍自己阅读的内容及感受。这一活动使学生介绍新知识时,得到大家的赞赏,这种成功的喜悦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学生的独到见解,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好奇心,引领他们从书籍中探宝。(3)开展“名著知识知多少”竞赛。(4)讲名著故事比赛,等等。我深信,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同学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会越来越浓,阅读水平会越来越高。

引导学生走进名著,爱上名著,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语文教师应正确引领学生进行名著阅读,让名著阅读真正走进语文课堂,让名著伴随学生左右,体验名著阅读的乐趣,并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从而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张磊.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语文教学研究科技文,2007(1).[2]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3]呼玉山.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教育实践与研究[J].教学实践平台,2002(10).[4]李强.名著阅读教学的调查与指导.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第五期.

篇2:让阅读课堂真正唤醒生命的语文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新基础教育的灵魂。还什么,——时间、空间;为什么还,无需赘叙;怎样还,却是一个关系课堂生命力质量和效益的关键问题。因为课堂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自主发展的场所。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因此课堂就要真正成为一种探究、发现、创新、成功的体验的历程。我就此作了一些试验和尝试。

1.课堂准备:不妨蹲下来

新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学的最佳手段,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去主动认识客体,在认识客体中最终掌握方法去进行再创造。基于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不妨蹲下来,设身自己是学生,改传统的以“教”为核心的教学设计为以“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形成教与学的同步推进。教师要做好学习方法的示范,有针对性地设计学法训练;在各个环节上指导学生,并对学生提出相应的方法要求,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作为认识思考的对象,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形成学习方法——掌握运用——强化迁移的链式结构。

2.课堂引导:明目的,教方法

要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意识,自主思维、自主学习,首要的必须结合学科特点让学生明白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程序、学习方法、学习要求上进行指导,要求学生按照既定的学习规程进行训练和实践,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语文的学习,一般 包括预习、赏析、拓展等常规程序。预习时一般按“读——查——思——写”四个步骤进行自学;赏析则要求学生围绕“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三方面理解、欣赏课文内容、手法、构思等技巧,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各抒己见;拓展,则要求学生从拓展的途径、拓展的方式、拓展的最终目的等方面指导学生有意识地丰富知识,提高辨析、比较能力。

3.课堂生活:与生活世界沟通

篇3:让名著阅读真正走进语文课堂

经典名著之所以经得起时间和社会变迁的考验, 是因为它们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 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对了解历史, 了解自然, 了解社会, 了解人生是大有裨益的。经典名著通过形象的故事, 生动的语言与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情感和人格的熏陶。《新课标》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七到九年级的学生, 要求更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所以, 名著阅读应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中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不容乐观, 很少有学生能有耐心读完一部经典名著, 就连我国传统的四大古典名著, 九成多的学生对其部分情节和人物有一些简单了解, 更有甚者, 四大名著及其作者还经常混淆。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影视剧或是老师上课时偶尔的讲解来了解的, 而对于外国的一些经典名著, 学生则普遍都知之甚少。这与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相差太远。中学时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推荐经典名著并引导他们阅读,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审美能力, 拓宽他们的视野, 净化他们的心灵。

二、学生冷落名著的原因

引导学生对经典名著的回归, 就要了解名著阅读低迷状况产生的原因。从学生方面来看, 首先, 他们还未阅读名著就产生了畏惧心理。因为经典名著大多文字比较多, 看到厚厚的一本书, 学生就已经犯愁什么时候才能读完了。以这样的心态看待名著, 阅读效果可想而知。其次, 学生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较少, 课余时间都被各学科的作业占据了。再次, 有些经典名著距离现实太遥远, 主题难以把握不说, 有些文字的意思都读不懂, 久而久之, 自然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最后, 班级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有些学生虽然阅读了, 但是没有人同他分享心得体会, 他体会不到自己的收获, 也没有小小的“成就感”, 最终在紧张的学习中把名著束之高阁了。从教师方面来看, 由于名著阅读在试卷中所占比例很小,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在这方面的指导也是有限的。教材中有几篇名著的选段, 受到课时的限制, 也只能处理相应的几个问题, 学生的收获并不多。我原来教学生读课外阅读名著时只是结合课本中的“名著欣赏专题”讲解书中所设的几个问题, 让学生看看名著、写写心得而已。平时, 教师缺少对学生名著阅读的关注与考察, 没有了“监督机制”, 学生就会慢慢懈怠。再有, 教师追求“短期效益”, 只是就题讲题, 试卷出了什么关于名著知识的题, 就讲解那两三道题, 对名著内容的延伸并不多, 最终导致学生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既满足不了考试的需要, 又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为了学生能“应付”考试, 更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在名著教学这方面, 我进行了尝试与探索, 将名著阅读指导与常规的语文教学相结合, 使二者不再“各自为政”, 而是相辅相成。

三、让名著走进语文教学中应采取的措施

以《陌上桑》为例, 它是长春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课文, 是汉乐府中一篇出色的叙事诗, 讲述了在路边桑林中一个美丽聪慧的采桑女子罗敷与居心不良的使君斗智斗勇的故事。课堂教学中分析罗敷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描写人物可以从正面对人物进行刻画, 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 或写肖像, 或写语言, 或写动作, 或写心理。描写人物也可以把镜头移开对准其他人或其他物让外界事物充当最佳配角从不同的侧面烘托某个人物, 以期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至高境界, 这就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 或以物衬物, 或以景物烘托人物, 或借助他人刻画此人, 使所描绘的对象更鲜明, 更突出。汉乐府诗《陌上桑》中描写采桑女罗敷美貌到极点, 不是正面刻画, 而是用她周围的人的神态、动作来烘托、渲染。诗中这样描绘:“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与动作, 种种表现聚焦在一点, 即采桑女罗敷貌美惊人。如果正面刻画, 就不够含蓄, 不能留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的余地。与同学们分析到这里, 我趁热打铁, 对同学们说, 我国著名的一部古典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塑造了一个叫范进的人物形象, 他出身低微, 穷困潦倒, 可他一心只想做个读书人。他久经科场, 老大不悔, 屡败屡战, 到54岁终于考进秀才, 中举后, 他喜极而疯, 被他的丈人胡屠户一打一骂后才清醒。《范进中举》一文中对范进中举时的描写一连进行了三次侧面描写。一写众人的看法:“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一语点破发疯的原因。二写为范进治疯。报录人出主意, 提出治病的药方———打掉范进的欢喜, 只说并不曾中;胡屠户执行, 打范进的嘴巴, 并凶神似的说:“该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疯是欢喜得痰迷心窍, 是心病, 治心病就是从侧面烘托出范进中毒之深, 醉心于科举、功名而不可自拔。这就从深一层次进行揭露。三是胡屠户打范进嘴巴时众人和邻居的反应:“忍不住的笑。”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刻画了范进追求功名利禄可怜、可鄙、可悲、可笑的形象。如果同学们想继续了解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科举制度殉道者的形象, 就走进《儒林外史》, 走进《范进中举》。同学们听得尽兴, 我继续简单介绍书中的典型人物和情节, 比如严监生, 因为临终时仍在可惜灯盏中点着两茎灯草一直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而成为吝啬人物的典型, 等等。这时已经充分燃烧起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与热情, 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儒林外史》的愿望。又如, 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生对生机盎然的百草园充满向往之情, 对能讲美女蛇故事的阿长产生极强的好奇心, 我顺势对学生说:“这篇课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 要想知道鲁迅更多的童年趣事, 要想了解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大家阅读原著。”这样, 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到名著面前, 使他们对作品有一种向往和期待, 读起来自然就有亲近感。反之, 强行摊派阅读任务, 常会令学生感到沉重的负担, 从而对名著敬而远之。综上所述, 在语文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走进名著, 抓住恰当的时机, 适时引导, 才是最重要的。

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这才是名著阅读“千里之行”的第一步, 要把这种兴趣持续下去, 渐渐变成一种习惯, 师生还要作出许多努力。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一批名著, 必须将名著阅读要求落实到语文常规教学中, 利用语文课堂的有限资源, 将名著阅读的措施与方法落到实处。

1. 明确篇目, 制订计划。

古今中外的名著作品都是具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 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的优秀作品。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和教科书的要求向学生推荐阅读的相应篇目, 还可以根据时间的长短和学生的理解能力设计相应的阅读内容:平时零碎时间, 可读一些短小精悍的作品, 寒暑假可读那些长篇名著;低年级的学生, 可安排学生阅读《格林童话》、《西游记》等浅显有趣的作品。到八九年级, 学生的思想和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可推荐学生阅读结构复杂、内容较深的名著, 如《战争与和平》、《红楼梦》等。通过阅读扩大自己的阅读量, 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陶冶自己的情操。

2. 指导方法, 养成习惯。

要让学生一时的兴趣成为终生的热爱, 使他们与作品产生心灵的碰撞与交流, 就必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他们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如下阅读方法: (1) 博览。一位名人曾说:“见多识广义, 学才遍天地。”为了开阔学生视野, 丰富知识, 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广泛地阅读大量有营养、有价值的书籍,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和特点, 浏览自己所要的信息, 经过自己的捕捉、获取、汇集, 学生进一步明确, 只有博览群书, 才能提高阅读速度, 在较短的时间里, 获得更丰富的知识, 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特别是课外阅读能力的兴趣。 (2) 精读。认真指导学生, 对作品的重要细节, 关键情节, 话外之音, 静心细读, 慢慢品味体会立意构思, 揣摩布局谋篇, 欣赏妙词佳句等, 获取一定的认知或情感体验。教师可以从中找重点片段进行指导阅读, 甚至指导学生找出哪一句话最生动, 它有什么意思, 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反映人的什么样的品质, 等等?都要认真指导学生精读。

3. 开设活动, 营造氛围。

由于主观、客观等方面的原因, 要让初中生长期坚持阅读名著有较大的困难, 这就必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磨炼他们的阅读意志。教师应该组织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 激发学生对名著的浓厚兴趣, 可以尝试开展如下活动: (1) 班专门设计一个园地———凡是有好的心得体会、读书方法、读书笔记, 就张贴出来, 让全班同学学习, 每一个月评比一次, 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2) 开展新书推介的活动, 让学生介绍自己阅读的内容及感受。这一活动使学生介绍新知识时, 得到大家的赞赏, 这种成功的喜悦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 学生的独到见解, 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好奇心, 引领他们从书籍中探宝。 (3) 开展“名著知识知多少”竞赛。 (4) 讲名著故事比赛, 等等。我深信,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读书活动, 同学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会越来越浓, 阅读水平会越来越高。

引导学生走进名著, 爱上名著, 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语文教师应正确引领学生进行名著阅读, 让名著阅读真正走进语文课堂, 让名著伴随学生左右, 体验名著阅读的乐趣, 并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 从而受益终身。

摘要:本文论述中学生阅读名著的问题。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 目前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展仍存在许多困难。作者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分析学生冷落名著阅读的原因, 提出培养学生阅读方法的措施, 应由课堂教学引导课外名著阅读, 培养兴趣, 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

关键词:名著阅读,现状,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张磊.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语文教学研究科技文, 2007 (1) .

[2]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7.

[3]呼玉山.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教育实践与研究[J].教学实践平台, 2002 (10) .

篇4:让阅读课堂真正唤醒生命的语文

【关键词】语文课堂 阅读 悦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67-01

一、引言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教师知指导下,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实践,并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在小学语文课中,阅读教学占用的课时最多,我们在阅读教学上投入的精力也最大。阅读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目的能否完满实现,教学要求能否全面达到,关系到语文教学的全局。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本文就从对小学生语文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入手来谈谈在这方面的感想和做法。

二、激发阅读兴趣,喜欢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语文阅读,于漪老师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学会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需要为突破口,更新观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大家知道,学生通过阅读习得语言的过程大抵如下:首先通过自主阅读接触感性的语言,然后对其进行反复品味、鉴赏,并寻找、发现语言背后的东西 也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兴奋、愉悦、心领神会的满足,最后认可、接纳语言,并使之在头脑中存储起来,为今后的语言活动提供养料。

1.激励学生乐读

学生如果乐于读书,积极主动地探求思考,阅读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要设法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吸取知识的阳光雨露来激发他们读书欲望。

2.引导学生善读

学生不仅要乐于读书,而且要会读书。特别是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教师要告诉他们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有的文章要精读,要一个字一个词细细地读,仔细品味;有的文章要略读,一目十行,了解大意即可。要善于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去体会文章的精妙。只有这样,才能读有所获,读有所得。

3.提醒学生记读

“记读”就是要让学生阅读的时候手到、脑到。对于精彩的词句和语段,要用摘抄本把它抄下来,要用一定的时间对笔记本中特别好的内容进行背诵,为今后的写作提供模仿、创新的原料。对于感受很深的文章还可以写下读后感。教师最好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摘抄本检查,鼓励学生做好笔记。因为时间一长,学生的语言仓库里就会有充足的“粮食”,“肚里”就会有充足的“货物”,到那时写作将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得到全面提高。

三、挖掘文本的美,感受美读

语文课本上的经典作品之美无处不在,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可以说是精妙绝伦,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各具特色。它存在着自然美、情感美、语言美、画面美、音乐美等。如朱自清的《春》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的风光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语言美和画面美……把这些美充分挖掘出来,充分展现出来,就可以让学生得到无比的享受、无比的喜悦,这本身就是一种美。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作品的美,在阅读中引导学生领悟作品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在体验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生活美,在诵读中饱览作品的自然美,在品味中学习作品的语言美和艺术美,在阅读中深刻感受作者的人格美。 “美,无处不在,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雕塑家罗丹道出了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因此,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是没有美,而是我们没有发现美,没有用心去创造美。如果学生真正品味到了语文的美,上课变成了一种美的享受,学生定会有语文学习的兴趣,课堂不再沉寂,效果岂能不好?

四、运用美的语言,创造性美读

诗一般的语言美。诗一般的结构,还要运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的语言美在课堂是“催化剂”,它能直接地与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唤醒学生的各种体验。如果我们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运用诗一般的语言,或风趣幽默,或简洁凝练,或豪放激越,或婉转清新……那么学生在接受教师的所授的知,所传的道的同时,定会保持积极愉悦的心情,使语文学习成为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比如在讲一抒情散文的时候,老师有感情地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就能唤起学习读的欲望,使学生想学习,爱学习,形成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真正实现客观有效的教学。要想做到语言美,这要求我们老师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学识,做到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尊重学生的知识再创造,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五、总结

篇5:如何让语文课堂真正生动起来

库尔勒市四中 黄晓敏

范例一

《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这篇小说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世态,是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应该说,这是一篇大家都很熟悉的课文,如何在“一人一课”中上出新意呢?钱梦龙先生说过:“会读”才能“善教”。教读的根本问题在于教会学生读文章,而要真正教会学生读文章,首先是须有一位会读文章的语文教师。(见钱梦龙《导读的艺术》P108)于是我就把“ 教参”放在一边,重新细读起文章来。在阅读中也发现小说的一些特点,就随时记下点滴感受:

1、布局精巧。它没有一个中心情节贯穿始终,而是充分体现出“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的特点,人物的性格展现、命运起伏是构思的重点。

2、小说开头便描述咸亨酒店,为典型人物活动提供典型环境。以“我”——酒店小伙计的见闻为线索组接生活画面,选取孔乙己在酒店的几个生活片段展开情节,使人物性格脉络清楚。故事情节的展开线索分明,结构安排严谨完整,增强了亲切感和真实感。

3、以“笑”贯穿全文。让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最后在笑声中离开生活舞台,这样的安排既是对孔乙己性格的批判,也是对社会冷酷、群众麻木的批判,更是对罪恶的封建制度的无情鞭挞。

根据以上特点,在教学设计时也就忽略对情节的分析,而考虑以“人”为中心,设计上重点分析,了解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第二课时结合孔乙己在酒店生活的四个片段,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把握人物形象,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毒害;第三课时通过对孔乙己“被打折了腿”这一情节高潮的分析,领会封建制度的罪恶不仅仅在于摧残了孔乙己,还扭曲了丁举人以及周围的群众,最后总结归纳全文。

回顾整个备课的过程,不“搬”教参也没有刻意“避开”教参,而且更多的是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思考的快乐、收获的快乐。阅读之前还想着如何设计出 “新”的教法,但在阅读后却仿佛忘记了这一点,教学设计也就是根据课文内容自然而然地确定的,没有刻意编排的烦恼,只有一气呵气的快意。当然,现在看来,似乎没有考虑到作为主体的学生,但我了解我的学生们,相信我的学生们。写着写着,一丝遗憾涌上心头:因为自己平时的“懒”,有多少这样的快乐失去了呀!不过好在有了这样一个良好开端,“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范例二 关于教学过程的反思

重点回顾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导入从复习入手,第一课时已经分析过了社会环境的描写,首先要求学生复述咸亨酒店两种顾客的不同特点。这是上节课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难度也不高,这样上课伊始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也符合认识论的规律。在学生复述完毕后教师明确:两种顾客,两个阶级,严重对立,壁垒森严。引出孔乙己的出场。

在新授中,由“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入手,引发学生的争论:它究竟属于哪一类主顾?在争论中认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地位。

接下来,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探究话题展开讨论。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备课的一着“险棋”。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在他所作的小说里,自己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孔乙己这个人物可三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在此基础讲的东西太多了,一节课里如何能面面俱到呢?面对稿纸上“涂鸦”的几个话题:“从外貌看孔乙己”、“孔乙己与酒”、“说说孔乙己的‘偷’”、“孔乙己为何总被打”、“孔乙己与读书”„„我“灵机一动”,不如把这些话题交给学生,由学生来讨论。考虑到学生的情况,为了取得更好的讨论效果和理解效果,公开课的前一天,我布置了一项作业:出示以上话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其中之一,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小作文”。(当然,为了保证第二天上课的真实性,我没有让学生知道课堂上要讨论的环节,也没有告诉学生有老师来听课)作业虽然布置了,可上课前我还是捏了一把汗,学生准备得怎么样了呢?他们的表现的好坏可是从根本上决定了这节课的成败与否啊!

讨论开始了,写作同一话题的学生相对集中,组成了一个个讨论小组,交流、讨论、互为补充,每组形成统一的意见后推举一位代表发言。行间巡视,看着学生们一个个拿出准备的“小作文”,字数还不少,不错。再看,呀,居然辩得头头是道,我心头窃喜,忍不住加入其中„„

交流发言开始了,学生的发言彻底打消了我所有的顾虑,精彩的发言不时激发出阵阵掌声。虽然有些发言稍显稚嫩,但明显看出,学生是精心准备的。

一节课就这样在讨论、交流、发言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本来我也精心准备了一篇《一个充满笑声的悲剧》作为“压轴戏”的,可最后时间竟然没有允许我将它说完,但我不遗憾,因为这节课让我重新认识了我的学生: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可以那样的深入;他们探寻问题也可以找到那么多的资料;他们的合作讨论也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果;他们也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这是他们的课堂,这是他们的舞台。学生是主体,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原来真正做到了是这样的精彩,原来真正做到是这样的容易,只要你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大胆地给学生机会!

范例三 反思

学生提的问题有时看似不着边际,然而加以引导,就成了燎原的星星之火。但是燎原不是天马行空,教师在引导时尊重作者,尊重文本是解读文本的根本。在新课程课堂上创新入魔是一种病态的课堂,不信请看由此而衍生出的诸如“创造性阅读”、“补白式阅读”、“故事新编式阅读”等新形式。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新课程课堂上,老师扇情鼓动,学生十八般武艺用将出来应和,语文课堂成了一调味瓶,语文课也在创新外衣的掩盖下被调成了音乐课、美术课、表演课、社会课,甚至法庭课,惟独缺了语文这一味。这种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的创新活动由于离开了文本而信马由缰,学生只能在一个肤浅的水平上滑行,失去了对语言进行涵泳和浸润的机会。

听过这样一堂公开课,教师为了达到创新效果,将《孔已己》课堂设计成道德法庭,孔已己为原告,丁举人为被告,控辩双方在“丁举人是否是凶手”的问题上纠缠不休,争得面红耳赤,学生扮演的法官觉得双方都有理而一筹莫展,最后灵机一动宣布“本法官难断这个案子”而草草收场。教师的这种脱离文本赖以存在的社会、历史背景,一味鼓励学生追求所谓的“创新”,是对文本的一种亵渎。于是乎,有的学生读《愚公移山》读出了愚公真愚,因为愚公不会灵活变通,不会采取科学方法;读《皇帝的新装》读出了两个骗子真聪明,一个一眼就能看穿的骗局,竟然畅通无阻,令人佩服;读《背影》读出了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爬站台属于违反交通规则。如此“解读文本”,还美其名曰提高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真叫人哭笑不得。其实,创新也好,拓展延伸也好,说到底,都必须源于文本,再回到文本。脱了文本的创新,创新有多远,离语文就有多远。

“新课标”实施后,也听过不少“新”模式的课,为了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为了体现学生的探究、合作精神、课堂讨论似乎成了必备的形式之一。其实,对于动辄“讨论三分钟”的做法,表面上热闹非凡,实际上以“讨论”替代“思考”;对于这种没有效果的“讨论”,我向来是颇有非议,不敢苟同的。不过,这一次我居然也“讨论”了一把,但在课前考虑、课上实施时,注意了以下几个细节,我想,这也许是成功的因素吧。

1、“打有准备的仗”。如果课堂上提出个问题就由学生去讨论,因为学生没有准备,讨论当然就无从谈起。事实上,这样的讨论要不成为几个口才好的学生的“一言堂”,要不你一言我一语,谈得热闹,没有收获。所以这次我是课前将话题交给学生,由学生事先备好,讨论时拿出来,有理有据,而且事先声明,推举代表的发言必须是讨论组的统一意见。这样讨论的方向就不是辩论谁对谁错,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清(这也是很多讨论常犯的错误),而是虚心地取长补短,形成统一的认识,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讨论组共同受益的过程。

2、“做有兴趣的事”。在课前布置作业时,我特别强调,出示的几个话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也就是选择你最喜欢的、最有话可说的一个去写。记得当时话音一落,学生们居然有欣喜的神情。现在想来,其实也不足为奇,学生们每天面对那么多的作业,难道都是自己喜欢的?这次作业竟然有选择,岂不快哉?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那当然是乐意去钻研、去思考,“文思泉涌”也就顺理成章了。所以,我们在设计讨论话题时是不是也应该从学生实际入手、从学生爱好入手,去铺设一些学生们都愿意去尝试的台阶呢?

3、“有充足的时间”。这节课学生讨论的时间长达十三分钟,不是事先设计好的,而是课后总结时知道的。讨论的结束也不是教师宣布结束的,而是自然地小下来、静下来。其实,我向来觉得,讨论的话题倒不宜过多,一节课上动辄讨论一下显然是流于形式,但一讨论就得“尽兴”,就不必有时间的限制。否则,讨论还没开始,先规定“三分钟”、“五分钟”,谁还有心思尽情地把话讲清、说完呢?讨论的时间即使长一点,哪怕影响到以下环节的施行,也不必遗憾,因为课堂教学的设计本来就应该围绕学生进行,学生们能通过自己的活动“有所得”,这就是一节课最大的成功。

说起遗憾,我想,如果这些话题不是我给学生的,而是学生们自己根据课文内容找出来的,那该多好啊!我甚至还想,学生们说不定还能“挖掘”出更精彩的话题呢。

篇6:让语文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丹阳市埤城中心小学郦慧娟

[案例]:一年级语文课上,老师教了生字“黑、画、竹 …… ”后,为了巩固这几个生字,老师让学生做游戏,每个学生的胸前都有一个字,让学生离开座位找朋友,两个朋友的字能组成词语拼读。这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游戏。大家马上离开座位活动起来,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大家晃来晃去,一片嘈杂,有的小朋友很快找到能和自己拼的字,就拉着手在玩;有的小朋友马上离开座位去找自己平时喜欢一起玩的朋友去聊天了;有的小朋友有点莫名其妙的在座位上,看着别人,也许不知怎样干……过了几分钟,在老师声嘶力竭中,学生安静下来,老师拉出几对朋友,让学生拼读。然后,老师马上接着“猜一猜”的游戏,让学生看拼音猜苹果树中苹果下是什么字(其实就是读拼音拼汉字)。对猜的孩子每人奖励一只苹果,学生情绪一下子被煽了起来。由于苹果有限,结果奖励到苹果的孩子拿着苹果沾沾自喜,摸着苹果,也不注意老师还在要求他们下一项学习活动——念儿歌;没有奖励到的孩子,眼睛也羡慕地注意看着苹果;有个别孩子还从抽屉里拿出自己的零食,以示自己也不比别人差,也有吃的东西。学生的注意力都分散了。虽然看上去这堂课学生的情绪始终是高涨的,但是学到的东西不得而知。

像这样空热闹,假互动的案例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并不少见。我想:我们用新的课改理念、新的语文课标和新的培养目标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育,就是要彻底摒弃教师机械训练,学生被动学习的语文教学模式,应该像这位老师那样积极倡导让孩子多实践,多合作的游戏活动,让孩子在新教材的实验中,在课堂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表现机会。但是,总不是新教材的课堂教学就是这样乱哄哄的吧!也许有的教师认为强调课堂常规要求,就会扼止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和“活”性。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玩游戏都有一定的规则,更何况是在课堂中学习知识呢!课堂学习更要有规范要求,这是学习效果的保证。

怎样区分“乱”和“活”呢?专家指出:“评价课堂教学乱不乱,要看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不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叫乱,如果学生没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又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叫乱。”由此可见,虽然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且伴着“我来”的声音;虽然为了弄清学习上的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虽然学生为了探究一个问题而离开了座位、学习小组,但都始终围绕着学习这个主旋律。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上看似乎有点“乱”,实际上是“活”。但这种“活”中也要有新的规范,过于放纵,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让课堂规范就要掌握调控策略,要求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来,教师应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那么教师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与课堂常规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引起注意。

一、正确的认识

1、课堂上的“活”与课堂常规是统一的。

课堂常规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课堂常规管理上要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对学生“活”的内涵教师也要有正确的的认识,“活”不等于不要课堂常规,它不是指“乱哄哄”,表面上的“热闹”,而是指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喜爱兴趣,学习中的好心情及投入程度,能主动探索、专注倾听、积极交流、勤于动手,以及对成功的愉悦之情等的表现,其实质也正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及课堂常规内容,学生的“活”应体现在这里。课堂中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轻松和谐,师生亲密无间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悦。但要做到活而不乱,动而不滥,乐而不散。教师要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每节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一,贯穿渗透于学习活动之中,贯穿于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得课堂教学中形成“活而不乱”,呈现出平等、宽松、和谐、欢乐的学习氛围。

2、课堂上的“活”是有前提的。

是的,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自主、参与、合作的学习方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现在的大多数班级人数往往在40人至60人之间,就算小班也在30人左右,这么多的人互动,能真正起到自主、参与、合作学习的作用吗?还是表面热热闹闹,其实连教学目标都没有完成的假互动呢?因此,有些“活”的教学方法是要在真正的小班里才能进行的,否则事倍功半。教师要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放”与“管”,才能让学生真正“活”起来,“活”得有度,“活”得有效。

二、正确的引导

学生的“活”离不开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堂常规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规范学习的行为,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但常规训练虽然不能强调机械化、模式化,不要过分强调坐姿、掌声等的整齐划一,不要过多地让学生齐念“课堂常规口诀”。但是教师应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个体学习时、小组讨论时、集体游戏时、作业时等等不同情况下应该注意怎样学习。

1、明确目标。教师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心里很清楚这节课要达到哪些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体现三个维度,这样才能避免教学变成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避免学生的讨论交流中教师不能把握,任由学生牵着鼻子走,虽然场面很“活”,学生发言积极,但是离开了教学目标,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师教学目标明确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力,落实自主学习。同时教师也应该以一个合作学习中的首席的身份参与其中,和孩子共同学习探究。在探究当中

灵活地根据心中的目标来提出学习的任务和要求,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有效指导结合起来,使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2、动静有度。语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全方位地动起来,包括听、看、说、读、思、写,唱、跳、演,画、做、玩。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要求,应有不同的“动”法,使课堂“活”起来。“动”是一种学习形式,而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不能为“动”而动。课堂上应动静结合,放收有度。就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而言,什么内容什么环节宜于自主学习,什么内容什么环节宜于合作学习,教师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使之恰到好处,不能让学生整堂课都处于活动状态,使学生整堂课的精神处于亢奋之中。像上面案例中,游戏一个接一个,看看很“活”的一堂课,学生的收效却不大,连最起码静心学知识的常规都不能训练到位,难道我们的知识都是在这样环境中获得的吗?

3、安排有序。比如本文开头的案例中,课堂游戏前,教师应该将班内40余名学生平均分成4个小组,让学生在每个小组活动圈内找朋友,找到朋友后站在“光荣圈”内。那么学生开始活动就不会满教室跑,到处漫无目标地晃动。学生找到各自可以组成词语的朋友后,就手拉手站在“光荣圈”内,学生就不会找到后两个人就自顾自玩,站在“光荣圈”内的学生会有一种自豪感、成功感,这样剩下的学生(没有找到朋友)少了,他们也会尽快地去找朋友,老师也用不着声嘶力竭地去组织了,一目了然就看清了哪些学生已经找到了朋友。这样教室里就减少了吵闹的机会。另外老师在平时的游戏中要强调应该注意哪些事项,要常常在游戏中渗透训练。

4、训练方法。要让学生参与讨论形成新的规范,让学生通过讨论形成统一认识——上课要听从老师的统一指挥;要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发言;发言要找准适当的机会;不能在课堂上做与本节课学习无关的事等。例如在让学生学会倾听的常规训练中,要求他们学会要用眼睛注意说话的老师或同学,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能记在心中或听出差异进行补充。对那些别人说话时,只顾自己,不善于倾听的学生要加以引导、鼓励,让学生都能加入到听的行列中来。再如,围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应该注意轻轻讨论,遇到问题相互议论,评议,不能大声争论,分配任务时要有责任感和合作精神等等。那么,案例中拿出零食吃的行为还会发生吗?

5、尊重学生。学生有活生生的思想,他们在活动中肯定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规范的同时,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自主与合作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讨论中形成知识、方法的结论,在交流中产生情感共鸣,在运用中获得成功的满足。对于偶发事件,教师应采取“宽容的策略、转换的策略、停顿的策略、幽默的策略、诱导的策略、暗示的策略,冷却的策略、糊涂的策略”等。如案例中发生学生吃零食的事件,教师可以幽默地说:“啊,你的零食好香啊,可是老师这里还有比零食更香的东西,那就是——比一比,谁能把儿歌读得好!”。也可以转换学生的注意力:“刚才有6个小朋友得到了老师的奖励——苹果,接下去,我们要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更好地朗读儿歌,得到知识的金苹果。”而不能严厉地去呵斥学生。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如案例中老师可以采用下面的评价,让学生投入到下一轮学习中。夸张评价法——“你们看,这位小朋友多爱学习,他已经把自己的奖品放到脑后,投入学习儿歌中去了,老师相信他还能得到更多的金苹果。”赞美评价法——“这位小朋友的做法与众不同,请大家给予掌声鼓励。”榜样评价法——“这位小朋友真懂事,做得真好,希望小朋友也能像他那样。”假设评价法——“如果你把零食放到下课再吃,那多好啊!你能改正吗?”等,使学生在老师的赞赏中领略到成功的自豪感,改正不足之处。

另外,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在学生主体性越来越被强调的今天,许多教师在课堂上面对越来越活跃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教师都遇到了

篇7:让阅读课堂真正唤醒生命的语文

一、定向目标式的阅读教学模式

进行教学目标优化, 制订阅读目标不能凭主观意向, 既制订阅读目标, 又制订教育目标和发展目标。比如说一篇新的课文, 制订三个目标:第一条要求学生把课文反复读, 读正确, 读流利;第二条是理解性阅读, 读出感情, 读出语感, 了解课文大意, 弄懂写作意图;第三条是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遣词造句, 读出布局妙处, 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就达到了优化教学目标的要求, 最后在课堂中实施。如教学《爱之链》时, 制订了三个目标:第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能联系课文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 特别是最后一句话的意思的学习, 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第三是让学生感受人间的真情, 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时, 应给予无私的帮助。读者要注意根据每一条目标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 如精读与略读、朗读与默读等, 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评价性阅读”, 最终达成每一项目标。

二、自读、质疑、探究、拓展式阅读教学模式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 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 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下许多知识的瓶子, 通过反复阅读即可掌握技巧的人, 而完全忽视和抹杀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 更不要说形成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而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在导入新课后,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朗读、默读都可, 怎么有利于学生思考就怎么读, 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质疑。如《船长》这篇课文, 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会提出, 船长有什么权利和义务?他下达了哪些命令?为什么下达这些命令?最后又为什么选择与“诺曼底”号一起沉入大海?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探究, 通过讨论、合作交流, 能找到答案, 这就是他们的读书所得, 因为问题是创新学习的前提, 强调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本, 带着信息主动走向课堂, 找出自己最感动的地方, 全班交流自读的感受, 让他们在读中感悟自得, 在读中体会情感。对于课文中重点的段落,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 互相启发、互相讨论, 小组不能解决的, 可全班讨论, 教师作适当点拨, 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体会。在这个过程中, 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让学生积极议论、发问、回答, 甚至反驳、争辩, 老师不只是评判是非的“裁判”, 更应该是“教练”, 重点在理解上下工夫, 力求引导学生自得。同时, 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思维能力, 进行渗透性的教育。

拓展体现在迁移上, 达到“举一反三”, 由课内到课外, 用在语文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和形成的感悟能力, 去读课外书、读报纸杂志, 丰富自己的语言、丰富自己的感受, 从而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如学习《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这篇课文是教学生如何去读书、读完整的文学作品, 即了解大概意思, 读懂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抓住书中的重点句子进行思考, 从书中我们要学习什么样的品质?抨击什么样的人?等等。学生此时就能运用所学到的读书方法去读《草房子》、《男生日记》、《西游记》等名著。对学生进行号召、示范、检查、鼓励, 对家长进行动员, “四管齐一”, 从而从侧面提高课堂效率。

三、诵读、感悟、鉴赏式教学模式

“诵读感悟”对于学习语文很重要, 汉语言之美体现在音节的轻重缓急、音调的抑扬顿挫, 只有通过反复诵读, 才能准确地再现汉语语言的神韵, 语文教学应自始至终贯穿“诵读感悟”, 注重有层次地读、感知性读、品味性读、有重点地读, 因人而异, 有指导地读, 想象揣摩, 赏析体验, 深切感受语言的音韵美、形象美、情感美。

诵读感悟离不开情感, 一对学生有情, 二对课文有情, 三对上课有情。那么, 要做到这几方面, 要关注教材、关注学生, 课前老师和教材进行“对话”, 把教材读懂、掌握好, 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感情体会出来, 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感情基调, 课文的感情基调决定了老师上课时的感情基调。如《最后的姿势》感情基调是沉重的、敬佩的, 在上课的时候, 老师通过范读就把这种感情基调传递给学生, 运用语言的能力, 让孩子领悟到谭千秋老师的崇高精神。上课的时候, 通过耐心和激励、期待和鼓励、微笑和提醒把课文的情感传递给学生, 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内需。“范读”是老师的绝活, 在课堂上要使用“范读”, 因为声情并茂的朗读会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 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 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探究的需要和兴趣, 久而久之, 学生也能掌握基调, 对每一篇文章作适度的诵读。同时, 重感悟, 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 在老师指导下自己读书, 自己去领会, 原则是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尊重学习语文的规律。“悟”:悟什么, 悟其义, 悟其情, 悟其法。即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怎样悟, 一个字“读”, 一边读一边想。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 抓住肖邦弥留之际的语言:“我死后, 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 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反复读这句话, 理解意思、感悟情感, 体会肖邦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篇8:让生命课堂真正鲜活起来

【导入】

唐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一般来说,一个人能活多少年?倘若生活质量提高了,我们能活82年,请大家算一算,我们此生还剩多少天?在同学们动笔计算之后,师生共同走进教学主题:珍爱我们的生命!

人生漫长而又短暂,但八年级的学生还不可能有这样的人生感悟。教师的引导,一下子带出了一个敏感而又沉重的话题。显然,这样的导入是具有冲击力的,能够直接唤起学生对于生命的关注。

【明确学习目标】

唐老师简练、准确地在黑板右侧展示“学习目标”之后,学生齐读。

课堂学习活动正式开始之前,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是必要的。但是,目标必须“简练”,而且应或展示在黑板适当的位置上,或展示在学案中,学生才能学有方向。有的老师习惯用课件展示“目标”,这是不恰当的,因为课件瞬间即逝,学生心中难以留下深刻印象。唐老师不仅清楚地展示了目标,而且让学生齐声朗读,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

【课前预习交流】

教师引导和组织同学们将预习(完成“学案”上的预习任务)的成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彼此互查,同时,教师巡查。

认真预习,是课堂高效的前提。而“课前预习交流”则是督促和落实预习的重要措施。这种措施的运用,既可以鼓励预习完成得好的同学,同时,对于未认真预习的同学起到鞭策作用,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的自觉性。

【自主质疑、探究与展示】

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然后分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展示了“犯罪分子的生命值不值得关爱与尊重?”等三个问题。然后,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这一环节活动的设置非常好。第一,这些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学生已经过思考又不得其解,思维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第二,活动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自主性;第三,学习结果的展示和交流能让学生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遗憾的是,唐老师在学生展示问题之后,随即提问,让学生直接回答,显然拿捏不到位。如果唐老师为学生留出较为充分的时间,让其进行深入的探究之后,再回答展示,就会更有价值,更加精彩!因为,学生思维的灯塔和智慧的火花只有在探究中才能真正明亮起来。

【任务探究与展示】

这一环节,唐老师为学生设计了一次“生命的旅行”,共三站:为生命而感动、创造生命的奇迹、为生命而喝彩,且分别设置了不同的活动和探究任务。

生命的旅行之一:为生命而感动

这一站,唐老师设计了三个活动,并在学案上列出了“展示指南”。

活动1:回顾自己的生活,我有哪些关于生命的体验和感悟?想一想,然后写在这里。

教师引导之后,学生即进入回忆之中,并动笔书写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之后,教师组织学生相互交流体验与感悟。最后,教师提问,两名学生代表回答展示。如此,教师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并从自己的生活出发,从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出发,借助于反思,完成了一次具有独立意义的自主探究。如此安排,既找准了起点,又符合生活逻辑。

活动2:说说我的存在给哪些人带来了快乐和幸福?让我们一起感受自己生命的价值。

学生讨论发言之后,一个小组的代表集体上台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朗诵一首他们自己临时创作的小诗歌《因为有了我……》,最后由其它小组的代表进行点评。虽然诗歌很稚嫩,但情真意切,非常感人。此活动较上一个活动,更深一层。前者是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强调对于生命的体验和感悟;后者是想想与自己的生命、生活发生联系的人,思考自己对于对方的意义,强调对于生命的肯定与尊重。

活动3:高一学生张陆(化名),在打给某电台的新闻热线中说:“我现在感觉很孤独,学习压力比初中大多了,无形的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同学们相互竞争也更激烈,我不敢和同学交流。爸爸最近也失業了,家里气氛也不好,好多事我不能和他们交流。现在压力好大,真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第一问:怎样看待张陆对待生命的态度?

第二问:如果请你帮助他,你会怎么劝说他?

第三问:在组内交流后,从“为什么要珍爱自己生命”的角度写下你的感悟。

老师引导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动笔在学案上书写,最后派代表展示交流。“展示交流”环节,唐老师和学生一起分两步来完成。第一步,一个小组上台,以主持人主持电视节目的形式展示,包括三部分:一是主持人访谈2位学生;二是4人表演情景剧;三是张陆的2位“密友”给他提建议。之后,由另外一组的代表给予点评。第二步,是在第一步活动的同时,另有一个小组的代表上黑板(教室后面)展示第三问中的“感悟”,所以,第一步活动结束,该同学也展示完毕。学生的板书展示紧扣课文,条理清晰,字迹工整,显然是在认真阅读课本之后得出的答案。同时,学生点评,老师补充。这种回归教材的自主学习,是真正获得和内化道德认知的基本前提。于是,学生从感悟生命的故事中,懂得了悦纳和善待生命的道理。

生命的旅行之二:创造生命的奇迹

这一站,唐老师设计了一个学习活动,并呈现在学案中。

活动情境:《我还有一只脚》 ——周大观

贝多芬双耳失聪/郑龙水双眼失明/我还有一只脚/我要站在地球上

海伦凯勒双眼失明/郑丰喜双脚畸形/我还有一只脚/我要走遍美丽的世界

1.品味这首诗,说说你最欣赏诗中哪一句?它给你怎样的感受?

2.品味这首诗后,从“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的角度,写下你的感悟。

唐老师引导学生齐声朗读小诗之后,简要地介绍了这首诗的作者——周大观:台湾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小小年龄就得了软组织恶性肿瘤。在与癌症对抗的过程中,在失去一只脚的情况下,她创作了40首童诗,内容灵巧聪慧、真诚感人。《我还有一只脚》就是其中的一首。然后,与学生共同探讨上述两个问题。学生先在学案上动笔作答,然后部分同学口头展示第一问;同时,另有代表在黑板(教室后面长长的黑板上,每个小组都有固定的展示位置)上展示第二问。并且,唐老师也平等地参与活动,说出自己喜欢的诗句,以及感受和感悟。

这一环节的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典型情境,加之全体学生齐声朗读和老师的激情参与,平等诉说,所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参与交流和展示。另外,从黑板上展示的情况来看,学生从小诗到课文,进一步懂得了“怎样珍爱生命”的道理。同样,展示完毕,也有学生客观的点评。在这样的情境中,同学们的心灵在感染和震撼中完成了一次深层次的体验和感悟,并使原有的认知得到强化。尤其是当老师说到“我喜欢的一句是‘我要站在地球上’,因为这句不仅表明小作者周大观的身体要坚强地站立在地球上,更重要的是表明了她的精神站立在这个地球上”时,全班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生命的旅行之三:为生命而喝彩

这一站,唐老师设计了一个活动,并呈现在学案中。

活动:把你在这次旅途中的感悟和体会,用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表述为你的“生命箴言”。

依据学案上的要求,同学们先写,然后分小组派代表展示交流。同时,唐老师也说出了自己的生命箴言,并引导学生评选出最优秀的箴言。这是最后的一个活动,此活动把学生的生命引向未来,本质上是导行,即引领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做到珍爱自己的生命,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生活中走来的学生,又继续走向未来的生活。此活动设计既逻辑地延续了前面几个环节活动的内容,又采用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写箴言,加之“箴言”一般来说形象生动,富有哲理,也便于记忆。所以,结尾前的活动又带来了一次课堂的小高潮。

遗憾的是,此时下课铃声响起,唐老师只好匆匆地小结之后宣布下课。按照学案的呈现,师生共同小结之后,还应该有一个分量适中的“当堂检测”。为什么會出现这种情况呢?显然是因为活动偏多造成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活动的适切性,以保证活动的充分与高效。当然,我们平时上课,并不一味地要求课堂结构的完整,因为比这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充分地参与,忘我地投入,深入地体验,透彻地把握。

总的来说,民主、平等、有序、和谐而富有激情的课堂,彰显了积极的生成,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充分的展示,有效的回应,中肯的点评,以及源于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有利于主体德性的自主建构。尽管唐老师的课有的环节活动还不充分,流程设计也许并不十分合理,而且任务都还没有完成,但整个课堂的那份鲜活却总是历历在目。因为鲜活,同学们收获了激情与感动,丰富了体验与感悟,懂得了道理和人生。生活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是幸福的,老师也是幸福的。

(作者单位:常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常德 415000)

上一篇:石埠中心校庆祝2011年教师节活动总结下一篇:社区新年升国旗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