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2024-05-09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精选十篇)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篇1

一、提前预习, 让学生“动”起来

我们的学生不是容器, 他们是有思想、有灵魂的, 不是学习的被动接收者, 是学习的主人。如果如果把一堂课看做是一场戏, 学生就应该是这出戏的“主角”, 而老师只是这出戏的“导演”, 戏演得好不好, 主要看演员的演技怎么样。而演员的演技怎么样就看他平时做的功课了。因此, 我每上一篇课文之前都要让学生先做好预习工作, 不仅要读通课文, 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 还要学会查阅资料。例如, 在上《斑羚飞渡》一课时, 我先让学生自己搜集有关斑羚的资料, 让学生了解斑羚的样子、斑羚的生长地方、斑羚的特点、斑羚的生活习性等;在上《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时, 我不仅要求学生通读课文, 自学生字词, 还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李大钊的生平事迹, 了解当时的背景, 特别是让学生对李大钊所从事的革命工作的危险性有初步的了解。学生读得多了, 搜集得多了, 了解得也就多了, 那么课堂上就不会出现“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尴尬场面。因此, 我经常对学生说:“绝不打无准备的仗。”

二、大胆质疑, 让学生“转”起来

学生虽然失聪, 但是他们智力没有问题, 因此完全可以让他们的思维“转”起来。这里简单介绍几种质疑方法:

1. 紧扣文题质疑

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时, 我问学生读完题目想知道什么。学生们纷纷举手, 有的问董存瑞有多大, 哪儿人, 是干什么的;有的问“暗堡”有什么作用, 它是什么样子的;有的问为什么要炸暗堡, 怎样炸的。通过提问,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已经透过题目知道了课文要讲的内容, 所以只要对这些问题稍加梳理, 学生就很容易抓住课文的重点——董存瑞是怎样舍身炸暗堡的?

2. 抓重点词质疑

比如, 《古井》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 哺育着她的儿女。”教学时, 我问学生“哺育”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查字典知道“哺育”就是“喂养、教育”的意思。紧接着我问:课文哪些地方讲古井“喂养”了乡亲们, 哪些地方讲古井“教育”了乡亲们?学生通过朗读很容易发现, 乡亲们都到古井取水吃是因为古井“喂养”了乡亲们, 乡亲们帮助两位老人挑水不要报酬是讲古井“教育”了乡亲们。学生借助“哺育”这个词, 把握了课文的重点。

3. 找中心句质疑

例如, 《苦柚》一文中, 有这样一句话:“凭你这颗善良的心, 苦柚子也会变甜的。”在教学时, 我问学生柚子是苦的, 为什么会变甜呢?引导学生体会我们在得到别人的帮助、关心时, 心中是什么感受, 来理解“苦柚”为什么变甜。从而让他们感受小姑娘处处为他人着想的良好品质。在教学中, 只要引导他们从课文中找出小姑娘为他人着想的语句细心品读就够了, 根本不需要“支离破碎”的解析。

4. 巧借插图质疑

例如, 《登山》一文, 有这样一幅插图:列宁和巴果茨基正通过那条悬崖边狭窄的小路, 身体紧贴着石壁, 脚下就是悬崖峭壁。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人是谁, 他们在干什么。找出相应语段读一读, 说一说从描写中你明白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地会说出列宁很害怕, 然后让学生去品读、赏析, 体会列宁当时的恐惧。接着再问:列宁很害怕, 为什么回来时还要坚持走那条小路?学生通过学习就会明白, 列宁第一次走是迫不得已, 第二次走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 从两次的对比中, 使学生的思想逐步深入, 认识到列宁不被困难所吓倒的意志品质。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挖掘问题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这也是育人之道吧!

三、搭建平台, 让学生“吐”出来

俗话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学生有了充分的预习, 就会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理解文本, 往往会产生许多独到的见解,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在教学中, 我们老师就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一定要让学生做到“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让学生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而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经常看到的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使我们的课堂失去了应有的灵动性, 这或许就是学生厌倦上课的原因——单调、乏味。为此, 在教学中, 我不仅让学生敢说, 想说, 还教育他们要耐心倾听, 做最好的听众, 这样才能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 对某一问题重新构建, 真正学有所获。比如, 在提问董存瑞为什么炸暗堡时, 当有学生回答“敌人的暗堡冒出六条火舌, 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时, 我没有就此打住, 而是问学生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学生们各抒己见, 有的从“火舌”“封锁”的字面来理解, 有的从暗堡的样子来理解, 有的从下文“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战士倒下了”来理解, 有的从后文的“火网”来理解。我接着问学生从这些词语、句子中明白了什么。有的说可以看出敌人的火力很猛, 突出炸堡的困难;有的说可以看出敌人的狡猾, 更加衬托董存瑞的机智、勇敢。通过这样的分析, 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升, 对为什么炸暗堡也就有了充分的理解。

四、触类旁通, 让学生“飞”起来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2001年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专题报告中, 诙谐地说道:“是不是毛主席拨了拨灯芯, 红色政权就建立了。”这句话看似玩笑, 却向我们道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语文教学还存在“画地为牢”的现象, 还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简单解析中。这种“支离破碎”的解析, 不仅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缺乏创新, 缺乏灵动, 也扼杀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远远背离了我们语文教学的初衷——教是为了不教。例如, 在教学《孔乙己》这篇课文时, 我找了《少年闰土》《故乡》《藤野先生》等许多鲁迅的文章, 让他们对比着阅读、学习, 让他们自己找一找这些课文有哪些共同点。学生通过对比, 不难发现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正是当时的各种制度, 造成了他们的贫穷, 让他们成为社会的牺牲品, 使他们失去了自我, 变得麻木不仁。学生通过比较, 不仅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 也对鲁迅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拓宽学生的视野, 更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让他们真正具备“飞”起来的本领。

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回归语文 篇2

——兼评《羚羊木雕》“导学式”教学

10月17日,我有幸作为片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竞赛的评委,听取了三个教师的三堂语文阅读教学课。应该说,三位教师,都尽心做了充分的准备,对所授课文,进行了用心解读,精心设计。其中,《羚羊木雕》的执教者顺应时代要求,精心设计了“导学案”:字词教学、文章感知、角色朗读与表演、人物性格的体会、文章主题探究、达成效果检测等环节。但就课堂教学的实施看,需要强调一句: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回归语文。

叶圣陶先生说:“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该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因此,语文阅读课堂应该着眼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着手于文本的“示范”。

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篇3

关键词:语文课堂 阅读 创设形象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阅读和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评价”等。而长期以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往往用文章结构分析来置换、代替阅读信息处理,从写作的角度来解读文章,使学生产生过分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因此,作为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如何走出传统的教学误区,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创建一个适宜语文课堂学习的情境,是新语文课程标准下每位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像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像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像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篇4

一、实施情境教学,活跃阅读思维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题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良好情境的创设能够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切合阅读文本主题。情境的设立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活跃思维,其根本的作用是服务于阅读这一中心任务。设立的情境应紧密围绕阅读的各个目标,不能华而不实,热热闹闹却流于形式;教学情境创设应使学生获得轻松愉悦的体验。学生在设立的情境中感受到了美的境界,触发了心灵的共鸣,学生的阅读才更为积极主动。

阅读教学情境的设立主要有三种:

1.多媒体创设情境。借助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播放影视作品、音乐、歌曲、短剧、ppt等视听素材,展现人物形象,表现环境氛围,调动想象思维,激发感知共鸣,以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将学生的心绪与阅读文本紧密契合到一起。

2.语言描绘情境。即教师就特定的场合、背景,以富有感情的语言表述出来,通过情绪的渲染,感悟的渐进,增强学生的主观感知,将学生带入到设定的情境中。

3.问题设定情境。教师设计一系列相互关联、具有逻辑性的问题勾勒出文本的梗概或是重点内容,形成学生对阅读文本的“趣”和“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文本,驰骋想象。

二、引导自主阅读,深化个性感知

自主阅读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计划、探索、总结、感悟的思维活动过程。学生以自身掌握的经验、知识与阅读文本沟通获取新知识、提高阅读能力,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在阅读教学课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能够活跃思维、激发情感想象、发展个性理解,是提升阅读成效的保障。

自主阅读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设计者、引导者、疏解者。教师要总体把握学生阅读的方向,科学地设计各个环节和问题,要给学生探究问题、挖掘内涵、领会主旨留出空间和余地。教师要进行读法的指导,让学生精通各个读法的作用和效果,针对不同的文本和目的采用恰当的读法。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疏导,开拓学生思路,推动学生深入探究。学生则是阅读活动的“主人”,是“主角”。首先要初读文本,整体把握,了解大意;其次,以教师的导读为依托,科学制定自己的阅读目标和任务,或是探究关键的词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意义,或是通过上下文攻克难理解的地方,或是挖掘文章深层次的内涵。目标和任务的制定依据自己的兴趣、探究的欲望、思维的广度,可以细而微,可以深且奥。第三,要迎难而上,不要弃难择易。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学生不甚了解的文章书本,要使他们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对于内容难以理解的地方,学生要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领悟,知识的获取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就是在品读与研悟中实现的。

作为阅读活动的实施者,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结构、审美情趣各不相同,也就决定了不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多元的,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文本的个性化理解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必然表现。教师要给予鼓励和肯定,并在分析、探究、感悟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支持,使学生探知的触角伸展得更远。

三、开展合作学习,共同释疑解难

合作学习是阅读教学中学生交流互动、增进文本理解,推动思维活动走向深入的重要途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合作研究,实现共同感悟、共同提高。

合作学习是阅读教学课的重要环节,教师对其重要性拥有共识,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

1.未形成异质小组。前后桌学生凑在一起或教师任意指定几个学生形成小组,未考虑知识水平、个性特点、阅读经验在组内的搭配。

2.流于形式。为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环节而安排小组讨论,时间安排不充足,讨论未充分展开;讨论内容价值性不高或未能进行真正的讨论;讨论参与度不高,个别学生盲从或保持沉默。

3.教师评价不到位。评语不具备针对性,未进行个性点评,千篇一律的“好”、“真棒”消磨了学生的积极性。

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以4-6人为宜,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小组的讨论内容应是自主阅读阶段的收获、疑问、感悟,由学生提出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或是由教师提出的引导阅读方向、加深阅读理解的关键点等。兴趣、求知欲、荣誉感是组员合作学习落到实处、产生实效的保障。教师要采取激趣、鼓励、引导、疏解等有效手段,保持学生的兴奋度和热情。

四、引入时代活水,广泛联系生活

“时代的活水要在课堂上流淌”(于漪)。阅读课所涉及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背景,是特定时期作者对社会的反思,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其源于生活、反映生活。阅读教学应坚持课堂内容的开放性原则,基于阅读文本,广泛联系生活,实现小课堂、大视野。

联系生活首先要求教师将阅读教学与时代的精神和要求相结合,引领学生自主探究、领会文本的主旨和内涵,发展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其次,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与阅读文本相结合,加深理解和感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实践于生活,回馈于社会。阅读教学课堂与生活的广泛对接,能够为学生搭建思维自由驰骋的平台,增进体验、感悟,做到“走出课堂、融于生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改中较为薄弱的环节,需要教师开拓视野,大胆实践,孜孜不倦的探索。教师要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摆正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位置,处理好“主体”和“主导”的关系,创建开放的教学内容,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鼓励学生质疑、创新,让阅读教学课真正成为学生发展思维、放飞情感、感悟生活、创建知识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整体阅读,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篇5

・整体阅读,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整体阅读”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课文侧重整体把握、整体理解的一种 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重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驾驭文章,领会文 章的主旨内涵,吸收文章的精髓。整体阅读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 。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大局观念。

2.帮助学生掌握整体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说明]整体意识、大局观念是21世纪人才素质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大局观念是思维认知结构健康 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现代人才观摒弃那种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只抓一点不及其余,只看局部,不管整体的狭 隘的局部意识和观念。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必须培养现代人才,语文教学是培养现代人才的途径之一。语文的阅读教学可 以帮助学生掌握整体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念。通过“整体阅 读”的语文教学模式,使学生做到:在纷繁的材料中能分清主次,在众多的现象中能看出本质,在复杂的事件 中能把握主旨。

二、教学原则

1、联系性原则

2、主导性原则

[说明]联系性原则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局部与局部的联系、局部与整体 的联系,“雕虫”莫忘“雕龙”。主导性原则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坚持认清主旨,把握读物思想的主导 倾向,辨清主次,分别轻重,区别表象与本质,在“雕龙”的前提下“雕虫”。这二种原则都与阅读教学的对 象有直接关系,我们阅读教学的对象是汉语言文字,汉语言文字具有整体性、意合性的特点,它与西方文字不 同。汉语确定的语义理解依存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一些有歧义的话进入上下文歧义就消除了,同一个词在不同 的语境中可能会获得截然相反的意义,句子和篇章的关系也是这样,如鲁迅《秋夜》开头一句话:“在我的后 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单看这个句子,看不出它的究竟,但是如果 我们从全篇着眼,就会发现,开头一句话是为了显示这个平淡无奇的环境――窗外只有两株枣树,别无它物, 多么单调而乏味的生活,是为联系性原则。西方语言有性、数、格、时、体、态之类的形态变化,各级语言单 位的组合主要靠语法手段,形式严谨而缺乏弹性,表达精确而底蕴不丰,而汉语则是一种非形态语言,字和词 在使用时没有形态的变化,各段语言单位的组合主要靠意义关系,即意合法。汉语形式灵活,富于弹性,“言 外之意”极为丰富,从整体上把握,可以领略其含蓄而巧妙之处;只有把握文章的主导思维倾向,才能真正认 清局部的细节的作用,比如鲁迅的《祝福》既说到封建政权对中国妇女的压迫,又说到封建族权、夫权、神权 对中国劳动妇女的`摧残,而其主导思想是揭露封建礼教对妇女的精神压迫和摧残,认识这一点我们才能进一步 弄清小说局部的作用和用意。比如小说提到鲁四老爷家的那半副对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又如小说中反 复提到的祭祖等等,都与作者的主导思想倾向有密切关系,这就是主导性原则,联系性原则和主导性原则二者 是相互关联的,都属于整体性范畴,好文章都有其畅达的思路,整体驾驭着局部,局部服从于整体,局部与局 部密切相联,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一章一节地拆卸,不时地截断文章的语文意流,势必破坏了文章内容的整 体性,也阻断了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结构

理论意义上的教学结构是指教师、学生、教材这三个基本要素的组合关系。实践意义上的教学结构包括纵 横两个方面:纵向结构是指教学过程中各阶段、环节、步骤之间的相互联系,表现为一定的程序;横向结构则 是指构成现实教学活动各要

语文课堂内外的阅读教学 篇6

【关键词】课堂内外 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

阅读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笔者认为主要能过以下几方面来训练:

一、课堂内

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要为师生互动交流提供平台。交流需要三方面的保障:一是时间保障,课堂务必留给学生1/3的交流时间;二是舞台保障,要让学生有交流的场所,有活动的范围,有任务的定向;三是机遇的保障,人人都有大显身手展示风采的机会,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交叉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学,并进行讨论,强化兴趣;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使他们养成自觉的阅读习惯。

课堂阅读环境较为特殊。它既能进行个体的独立思考,又会受到群体的阅读制约。阅读,说到底是个体对文本负载信息的涵咏、感悟和发现,个体徜徉于文本思想智慧的海洋之中,进行多元化的文化选择和多方法的文化品味,但群体的从众效应也影响着个体的独特视角,因此,阅读必须互动。交叉互动指的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2.三法互融。个性化思维,积累是帆,方法是舵。弘扬阅读精神,展示阅读主体,离不开方法的多样性。“生活联系”“逆向反弹”“审视批判”三法互融,阅读更见个性。

(1)生活联系法。生活是本无字书,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让生活走近阅读,让阅读亲近生活,生活和阅读相接,阅读优化生活,生活印证阅读。如此,阅读者生活的诗化程度愈深,阅读感悟就愈多,阅读所激发的思维就会活跃,阅读的智慧就会高。

(2)逆向反弹法。即对结论的反向思维,不以现有结论为定论,不受他人思想支配和左右,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就是成功的反弹。逆向反弹,观点出新,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是阅读创新的体现;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永远都会步人后尘。

(3)审视批判法。以挑剔的眼光对待文本,采用“拿来主义”,取精华,去糟粕,辩证思维。审视批判,当然不能以现代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来苛求文本,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化。同时,也应尊重时代差异。

二、课堂外

1.要扩大阅读的范围。大量的阅读,对于学生来说,能够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积累阅读的经验,提高阅读能力。

2.培养阅读的兴趣。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兴趣则是学习知识的动力,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带着自己的兴趣阅读,相比在某种压力下硬着头皮去阅读,能够收到更为积极的阅读效果。

3.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主要包括精读、略读、朗读、默读、速读等。根据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以及阅读的目的,应该选择相应的阅读方法。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能够大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要提高效率,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在阅读中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边读边画,边批边写。

三、阅读的体验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如此,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因为任何他人都无法替代阅读主体的阅读感受。个体的禀赋、素养,时代文化的差异,在阅读过程中会暴露无遗。教师作为阅读结论、反馈的中介和评价者,所传达出的信号必须是真诚的,负责任的,激励向上的。假若一味死抠“参考答案”,恪守“标准结论”,而忽略或藐视个体阅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结果误人子弟是必然的,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是“被动接受的容器”,珍视独特性个体阅读体验,要做到“二重二轻”。

1.重过程轻结论。只要学生认真阅读研习了,思维自然会得到历练和激活,创新之火就会时有闪现,在阅读过程中,阅读主体对文本信息要思考要筛选要组合要表述,结论也许几近乎对或几近乎错,这些都无关紧要,不能因为结论的对错而“封杀”,只要出于至诚,饱蘸真情,阅读个体的收益和感动远比单纯某一个结论重要得多。

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之管见 篇7

“新课标”在“实施与建议部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 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 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 探寻适合白已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 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的质量。”从“帮助”和“提高”的课标出发, 教师传统习惯的“析理分析”、“满堂灌输”、“接受适应”实在是该停止了, 取而代之的应是“主体实践, 合作学习, 互助互动, 团队精神”。“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 你就得亲口尝一尝”就是阅读教学的实践性。“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 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 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课堂阅读教学, 每一个学生都应主动行动起来, 与文本交流对话, 在交流对话中, 思考领悟、感受鉴赏、积累整合、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学生个体应该完成的实践体验过程, 任何一个老师, 任何一个演说家的讲演水平, 无论有多高, 都是不能代替的。教师的“帮助”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 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教师的“提高”, 应该是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 个人情操水平的提高, 协调沟通水平的提高, 倾听包容水平的提高, 从而释放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 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 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一定要善于组织学生, 激励学生, 成为阅读实践的主宰。孔子说:“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从学习方法上, 给学生指出了实践发展的方向。语文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 不断反思, 深刻领悟, 让学生主体主动阅读体验的好处, 教学相长, 做好学生阅读实践的组织者和带头人。

从信息论角度看, 学生的阅读过程, 是了解信息, 贮存信息, 处理信息的过程, 语文阅读, 无论是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 都离不开每个学生自身的实践, 只有学生自己参与阅读实践, 在审美方面才能获得知、情、意的全面发展。

社会在进步, 文化科技在发展, 语文教师在课改中应与时俱进, 注重学生课堂阅读的实践性。同时, 教师还要注意阅读教学的时效性。

时效性表现在, 在单位时间内, 完成规定的阅读任务, 收到较高评价水平的效果。具体内容是:

一、善于组织学生在单位时间内, 完成规定的阅读任务。收到事半功倍的评价效果。教师在组织学生的阅渎实践中, 激发、诱导学生主动积极展开阅读鉴赏活动, 不断充实精神生活, 完善自我人格, 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 富有个性, 善于分析判断、概括总结, 善于观察运用、表达交流。为达到这个目的, 教师必须熟悉学情, 面向全体学生, 当好阅读实践的向导。

二、善于正确处理精读、略读、浏览、泛读的关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激发作用, 重点的精读指导, 应折射出思考的光芒。方法技巧上, 让学生易学易懂。

三、作好科学评价。评价的原则是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 方式灵活多样, 调动一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激活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策略 篇8

长期以来,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处于教师过多的分析讲解和频繁的训练之中,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对作品的分析过于极端化、权威化, 遏制了学生的主体创造意识。有的教师观念陈旧, 教学内容单一, 使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激情, 不能自主地选择和吸收信息。此外, 阅读测试也陷入模式化的怪圈。因此, 如何激活阅读课堂,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具有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立有效平等的互动机制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十分投入地分析文章, 时常在不自觉中回避困难、绕过矛盾、义无反顾地奔向教师总结出的“终结真理”。而学生不是毫无反应, 就是应和般地回答“是”“不是”或“对”“不对”。偶有不同的意见, 则遭到教师的否定。

接受美学理论提醒我们:教师应尊重学生作为读者的地位, 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不能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宣布或判定文章的“确切”意思。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不仅是引导者, 还应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理解, 应善于观察学生已有的阅读及艺术经验, 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与作品、学生与作者间的交流。

二、变教师“淋漓尽致地讲解”为学生“自我感悟”

部分语文教师认为:一堂课如果不讲得口若悬河、神采飞扬, 就不算成功。其实, 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 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因此, 我们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应留给学生阅读理解的空间和想象的余地, 使之发散思维、完善形象、用心感悟, 从而“接受美感的经验, 得到人生的受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感悟”能力呢?

1. 教师少讲、精讲, 鼓励学生自我探究

夸美纽斯说:“寻求一种教学方法, 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 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要教师“少教”, 就是要求教师少讲、精讲。教师讲的多, 学生被动接受的就多。学生读课文后就能独立解决的问题, 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去看, 以读代讲。只有教师少讲, 学生才有思考领悟的空间;只有教师精讲, 学生才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求知快感。

一些教师把“精讲”误解为讲细、讲碎。这实际上是将一篇生动的文章肢解为一堆知识的大拼盘, 整个语文课堂成为一个大杂烩。学生宝贵的阅读时间就在这可有可无、牵强附会的“分析”中被耗费了。活泼的文字变得僵化, 鲜活的形象黯然失色。而汉语言尤重神韵, 没有形象的感受, 没有对字里行间情感的体会, 学生怎么能读好作品呢?所以, 我们应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创设自我探究、自我感悟的时空, 引导学生带着自己形成的阅读鉴赏能力去识别、理解课文, 使之经历“朗读领悟—探究感悟”的过程。

2. 在阅读教学中, 激发学生由“自读”向“议读”拓展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欣赏文学作品,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变“一言堂”为“大家堂”, 把阅读归还给读者, 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属于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个体阅读为基础的群体阅读, 根据“见仁见智”的阅读原则, 最宜实行“师与生, 生与生, 师生与作者”的多向交流, 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各抒己见, 再由教师适时点拨, 在“读读议议”中撞击出阅读心得的火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运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 领悟作品的内涵。”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我让学生采取两种合作方式: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在小组讨论时, 大家在独立阅读作品的基础上各自发表意见, 谈自己的看法、感想, 如果意见不能统一, 可以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 经过讨论、争辩, 达成比较一致的认识;即使一时意见不一致, 只要争论双方有理有据, 也是可以的。如《愚公移山》一文中关于“愚公移山的做法”的争议;《木兰诗》中“木兰为什么不做官”的讨论等。学生们在自主的合作学习中, 真正体验到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导读艺术尤显重要。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自读”的意趣, 拓展阅读思维的空间, 组织好讨论式的阅读, 并悉心倾听学生的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感悟和见解, 培养其阅读创新能力。

三、变“封闭型阅读”为“开放型阅读”

吕叔湘先生说:“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靠薄薄的课本解决不了问题”, “要大量阅读, 初中生每学期读它80万到100万字不为多”。课本提供的阅读量只有20万字左右, 且阅读内容有限。为此, 我们应以课内阅读为轴心, 开辟课外和校外阅读的课堂。

l.内容的开放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上课时如果固守教材, 学生则会感到毫无新鲜感, 课堂气氛也很难调动起来, 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要激活课堂, 首先要改革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热点以及与课文相关的文化知识和美文、佳作。每堂课教力求让学生保持高度亢奋的状态, 期盼着上语文课。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加强课外作品的阅读, 有了一定量的积累, 才会有语言的感受力, 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不付出任何努力就学好语文, 只是幻想。不背诵精美的课文, 不阅读经典名著, “能力”和“文化品位”都无从谈起。所以, 语文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上下工夫, 使学生爱阅读、会阅读。

当代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 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要成为这样一个优秀的教师, 教学中必须形成一系列正确的导向: (1) 通过组织语文活动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文, 使他们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2) 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 (3) 每周安排两节课让学生到阅览室自由阅读, 读自己最喜爱的书籍, 摘抄自己最感兴趣的文字。 (4) 与家长配合, 要求学生在双休日、寒暑假读名著,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手段的开放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与运用, —种新的阅读方式———超文本阅读, 越来越多地介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 实现了从平面向立体, 从单向到多向, 从文本阅读到超文本阅读的发展。生动的画图、和谐的音响等大大刺激着学生的视听, 使阅读方式近乎“全息”, 使阅读和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 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效率。超文本阅读方式的出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体现了信息社会对个体创新性学习能力的挑战与激发。但它同时也存在许多缺点:如阅读信息过多, 使学生难以取舍;图像、声音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 但无法取代对语言本身的阅读、吟诵等。面对这些缺点, 本人在引导学生进行超文本阅读时, 采取了以下对策:

(1) 提高学生对阅读信息的选择、分析能力, 以尽快适应超文本阅读的需要。家庭电脑的普及与网络的建立, 使当代中学生面临一个信息剧增的世界。面对这一现象, 我们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寻找工具去猎取自己所需的知识或信息, 懂得如何分拣、合成、提取、加工日益膨胀的阅读信息, 懂得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通过提高信息素养的教育, 使学生了解并学会利用超文本的阅读, 满足自己的学习需要, 成为学习的主人。

(2) 吸取传统阅读教学的精华, 强化诵读、领悟, 体味语言本身, 以弥补超文本阅读的欠缺。超文本阅读虽然有图文并茂的优点, 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兴趣, 但却无法取代对语言本身的阅读和吟诵。而我们的阅读教学十分讲究诵读, 正如古语所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诵读对于体味语言、学会表达均有积极独特的作用。在教授《观潮》一文时, 学生通过超文本的阅读已经欣赏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但我们还应该让学生再回到课文中去, 反复诵读“海潮的雄伟壮观、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弄潮健儿的英姿”这三段精美的文字, 使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 对文章的风采格调及作者的心潮起伏有更深的领悟, 从而强化对超文本阅读的认识与理解, 加深对作品的体会, 使超文本阅读与传统诵读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四、组织学生交流体会, 开设形式多样的文学欣赏活动

为了配合学生的阅读, 提高他们的文学品味和鉴赏能力, 以便学生能更好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每学期我还开设了文学欣赏活动课, 如“诗歌赏析”“名著欣赏”等。活动课上, 学生们诵读着自己喜爱的诗文, 陶醉在诗歌描绘的情境之中。通过这些活动, 将语文知识的渗透, 阅读能力的培养融于生动活泼的训练、游戏等活动之中, 开拓学生学习语文的天地, 进一步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文艺作品的鉴赏》。

大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篇9

一.心理暗示诱导法

关注时事、关心热点、热衷于爱情话题是年轻活泼的大学生们的共同心理。针对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在介绍作品时故意设置悬念, 说到精彩处嘎然而止, 三言两语暗示书中有更多精彩内容。这充分利用年轻人的猎奇心理, “诱惑”学生阅读。譬如在讲到艺术描写时, 我们提到《荷马史诗》中的一节, 借特洛伊长老们之口道出了海伦超群惊人的美:“她看来活象一个青春长驻的女神。/可是, 尽管她多美, 也让她乘船去吧, /别留这里给我们子子孙孙作祸根。”在希腊神话中也有这样一个细节:当海伦来到战船时, 丹内阿人立即为她无比的美丽所倾倒, 他们悄悄地说:“为了这个绝色美女, 跟着墨涅拉俄斯出海远征受了十年煎熬, 也是值得的。”为了争夺海伦爆发了十年的特洛伊战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海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她该有多美?我把问题留给了学生。结果, 我发现学生们争相传阅《荷马史诗》、《希腊神话故事》。

二.“刺激—反应”法

根据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格思里刺激一反应联结来解释学习行为的理论, “学习即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利用大学生自尊、好胜的心理, 在课堂上给予适当刺激, 促进阅读。有两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促使刺激情境的形成:

其一是课堂讨论。正如王宁教授所说:“我们必须选择能引发讨论的课题, 用少量的知识点燃自我学习和思考的热情, 没有这一点, 单纯的知识灌输再多, 也是没有长远效果的。”教师提前布置讨论话题, 给一点阅读建议, 上课时点名要求发言与学生主动发言相结合。一般情况, 主动发言的同学准备一定较为充分, 当他们慷慨陈词时, 准备不充分的同学可能会产生羡慕或惭愧的心理, 再加上教师适当的表扬与批评, 课后他们也就会自觉地找书看, 从而达到促进阅读的目的。在这里, 课堂讨论的氛围、部分同学流利作答、教师的表扬与批评构成了刺激要素, 随后可能发生的自觉地阅读行为, 也就是一种自然反应了。值得说明的是, 正如心理学家斯金纳所言, 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必须运用得当, 表扬的目的是为了强化积极行为, 批评的重点不在于它引起痛苦, 而在于它使个体作出行为, 两者只有很好地结合起来, 方能起得预期效果。

其二是练习评比。只有让学生多动笔, 他们才能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 才能体会到大量阅读对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性。这主要是通过布置练习, 评比练习来促进学生阅读, 这种评比可以横向展开, 也可以纵向展开。笔者曾开展过“重温经典———我读‘四大名著’”的主题活动, 要求学生每人写出自己的读书心得, 再分组讨论, 提交小组报告。这种方式不占用课堂时间而且效果明显, 学生在讨论中自觉完成了阅读。在学生自评和教师点评下, 评出了几个优秀小组。利用课前几分钟, 同学们朗诵了自己的优秀习作,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横向评比。但不能局限于此, 要设法开拓学生的眼界,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论教育》中说:“在中学阶段, 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 他应该站起来, 四处了望。”教师自身也可以参与进来, 写出自己的读书体会和学生交流, 还可以把一些名家名作介绍给大家。自己、老师、名家三者作品的纵向比较, 让学生感受到差异。这也是刺激要素之一。

三.指疑求证法

许多社会工作者都认同1980年代后出生的孩子们身上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叛逆性格”, 应该说这并不完全是件坏事, “叛逆者”往往不迷信, 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叛逆”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客观地说, 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版本繁多, 良莠不齐, 有争议或费解乃至错误之处层出不穷。教师如果能够指出教材中的可疑或费解之处, 让学生自己去求证, 那一定会让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求证的过程中必然要查阅工具书, 搜集资料, 这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知识, 深入阅读的过程。同时, 还培养了学生不迷信教材、不迷信权威、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有利于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四.专题对比法

以教材为基点, 通过对古今中外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纵横联系与比较, 然后以专题介绍的方式给学生提供阅读指导。这不同于开讲座, 它不受严格的时间限制, 形式更自由, 内容更丰富, 可操作性强;而且授课对象更明确。可以要求学生提前阅读相关的作品, 学生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听教师归纳, 效果更好。至于问题的选择, 可以从大处入手, 也可以从细节出发。文学风格形态万千, 有比较才见特色。不论比较的结果如何, 对于读者来说, 这是一种深入阅读培养分析作品能力的极佳办法。《史记》记载了项羽“东城快战”得一个场面:“是时, 赤泉侯为骑将, 追项王, 项王嗔目而叱之, 赤泉候人马俱惊, 辟易数里。”展露了项羽无比勇猛的英姿。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板桥”中, 猛张飞“倒竖虎须, 圆睁眼睛, 手绰蛇矛, 立马桥上, 三声断喝, 喊声未绝, 曹操身边夏候杰惊得肝胆碎裂, 倒撞于马下”, 曹军向西逃走, 人仰马翻。让学生自己比较分析两者异同, 然后教师进行总结, 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 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阅读原著的兴趣。再从大的专题来看, 如《诗经》、《左传》、《史记》、《三国演义》中都有写战争的篇章, 而且手法各异, 内容丰富, 结合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描写战争的作品, 作有关“战争文学”的专题介绍。既强化了学生听课效果, 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教后问查法

有人说教后问查是教师的事, 对学生会产生影响吗?当然。首先, 教师课后及时总结, 问自己, 问学生, 问同事, 自己可以及时获得信息, 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其次, 对学生而言, 反馈的信息能让他们明确对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找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 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另外, 反馈的信息不仅能调节教学活动, 而且又可以激励学生学习。我们面对的是思想较为成熟的大学生, 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是非善恶观, 教师的问查行为也能反馈给学生信息:教师是严谨、认真的, 这无形中形成了一种鞭策力量。以上就一般教学内容而言, 具体到课堂阅读教学同样适用。通过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阅读种类,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给予具体的指导, 做到有的放矢。

有论者认为:“大学语文理应更加注重学生体验感悟过程, 也就是说, 对具体作品的品读比知识的讲授更重要更根本。”的确如此, 学生不愿意读书或者仅仅在课堂上读书, 那会收效甚微, 也是远远不够的。既然阅读是拓宽知识面的重要途径, 是写作的前提, 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那么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都是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问题。我们旨在探索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策略, 试图让学生能真正喜爱上阅读, 让他们在不断地阅读中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 产生终身受益的智慧。

摘要:阅读教学是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阅读, 是课堂阅读教学的重难点所在。我们以教育心理学为指导, 结合实际教学经验, 提出了刺激—反应、心理暗示、专题对比等六种教学策略。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 (德) 施瓦布著.刘超之译.希腊神话故事[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6:432.

[2]冯忠良等著.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109.

[3]王宁.高校母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课[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6) .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篇10

一、注重课堂精读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 提高阅读效率, 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 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 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 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预习的基础之上, 在课堂上的精读是阅读教学中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老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渲染是创设情境的很好方式。例如, 教学《美丽的公鸡》, 当公鸡的图像出现在孩子眼前时, 老师若以富有情感色彩的形象化的语言加以描绘:“看, 这是一只多么美丽的大公鸡, 它红红的冠子, 漂亮华丽的外衣, 脚上还穿着一双金黄色的高筒皮靴, 多酷啊!”学生听了老师的描绘, 便能充分感受公鸡的美丽。教师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 能培养学生正确敏锐的语感能力, 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联想, 体会其情境。又如, 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 老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 你是从哪此地方读懂‘纹丝不动’的?”老师抓住“纹丝不动”这个词语组织教学, 从大处着眼, 有效地为学生感悟文本并和文本进行对话设下广阔的背景, 紧扣文本, 让学生对“纹丝不动”的感悟层层深入;从对“纹丝不动”的字面意思到“纹丝不动”的原因及“纹丝不动”的结果, 最后至不“纹丝不动”的后果, 对话剥笋似的不断深入, 学生做到了多元解读文本, 全方位感受英雄的伟大形象, 体现老师精湛的阅读教学艺术和高效率的教学课堂。再如, 教师在教学《船过三峡》这篇课文时, 让学生用潜心涵咏、诵读体味、激活想象、切己体察等多种感悟策略, 感受三峡的“山奇”、“水急”、“船险”, 及课文谴词造句之真义、表情达意之魅力后, 挖掘它们的内蕴。

二、重视学生的质疑

疑问是一切学习的基本支撑点。课堂中的疑问恰是学生求知欲强烈的体现。这一步实现的基本条件, 是提升学生自身能力的最佳方法, 以提问的形式理解文章, 不仅能使学生口述能力得以提高, 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己能尽快地掌握文章的中心含义。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 通过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叙述, 引起了同学们的无限同情, 即文中人为什么对如此黑暗社会的悲惨结局会出现“微笑、幸福、美丽”的字眼呢?这样, 在精读后提出的质疑都较高, 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 使学生了解到这些字眼是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是对小姑娘的无限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憎恨。因而看似快乐的微笑与幸福, 却浸透了多少辛酸的痛苦和泪水呀。这也是对黑暗社会无声的控诉和抗争。然后, 老师和同学们分别带有感情地反复读, 老师朗读时令人窒息的语调, 学生的情绪随着文章的内容进入情景。

阅读教学中, “导”是前提, “读”是途径, “悟”是关键。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容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得出来的。自悟, 即自己用心去领悟, 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和激励下, 学生自己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 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 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对于学生, 是“导”而不是“牵”, 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优化阅读教学过程, 一定要变教师的包办代替为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以语言文字为凭借, 进行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活动, 以达到思有所悟, 学有所得。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新大纲十分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强调指出:“教师要发挥创造性, 针对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要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 要重视语言的积累。”这正是叶圣陶先生一贯倡导的语文教育思想。可见, 只有教师致力于导, 学生循导学读, 才能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读书, 学会创造。在课堂上, 老师要让学生运用扩散思维的方法, 合理想象, 揣摩作品中人物的心理, 关注人物的命运, 真正“进入角色”, 强化感受, 由“动情”到“悟理”。如在《浅水洼里的小鱼》中小男孩捡鱼这一片段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他在捡鱼扔鱼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激活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设身处地为小鱼着想, 为小男孩着想。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得学生始终能以饱满的情绪参与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在这里, 要特别指出的两点, 第一,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教师的语文素养决定了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能够感悟和把握文本, 需要两种功夫:第一, 是对文本的理解力;第二, 是对文本的悟性。语文教师的感悟力和理解力不是自然天成的, 也不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具备的。对于想成为优秀语文教师的人来说, 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唯一的途径就是终身学习, 热爱阅读。第三, 教师要注重激励评价,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其树立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 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如对学生朗读的评价, 不采用“读得不错, 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 要根据学生朗读实际水平评价, “读得有感情, 把诗人心情都表达出来了”;“语音很准确, 并且没有漏字。”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采用鼓励、引导、点拨、开窍。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 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 但思路要换一换”, “这个问题, 答对了一半, 也是一分贡献, 另一半, 再想想, 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教师的评价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后进生主动发言, 而且在发言的质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这样来进行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 评价中肯, 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 以良好心态投入学习。

四、结束语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 是写作的前提。它既能训练思维, 发展能力, 又能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阅读习惯, 注重课堂精读, 掌握学习方法, 形成一种学习能力;重视学生的质疑,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得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引导学生做好课堂阅读,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加强, 一定会提升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郑杰.基于目标整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科学教育, 2008, (2) .

[2]江瑞相.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探究及反思[J].科学教育研究, 2007, (5) .

上一篇:医院绩效核算体系下一篇:人生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