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2024-05-24

激活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精选十篇)

激活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篇1

长期以来,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处于教师过多的分析讲解和频繁的训练之中,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对作品的分析过于极端化、权威化, 遏制了学生的主体创造意识。有的教师观念陈旧, 教学内容单一, 使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激情, 不能自主地选择和吸收信息。此外, 阅读测试也陷入模式化的怪圈。因此, 如何激活阅读课堂,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具有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立有效平等的互动机制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十分投入地分析文章, 时常在不自觉中回避困难、绕过矛盾、义无反顾地奔向教师总结出的“终结真理”。而学生不是毫无反应, 就是应和般地回答“是”“不是”或“对”“不对”。偶有不同的意见, 则遭到教师的否定。

接受美学理论提醒我们:教师应尊重学生作为读者的地位, 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不能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宣布或判定文章的“确切”意思。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不仅是引导者, 还应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理解, 应善于观察学生已有的阅读及艺术经验, 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与作品、学生与作者间的交流。

二、变教师“淋漓尽致地讲解”为学生“自我感悟”

部分语文教师认为:一堂课如果不讲得口若悬河、神采飞扬, 就不算成功。其实, 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 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因此, 我们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应留给学生阅读理解的空间和想象的余地, 使之发散思维、完善形象、用心感悟, 从而“接受美感的经验, 得到人生的受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感悟”能力呢?

1. 教师少讲、精讲, 鼓励学生自我探究

夸美纽斯说:“寻求一种教学方法, 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 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要教师“少教”, 就是要求教师少讲、精讲。教师讲的多, 学生被动接受的就多。学生读课文后就能独立解决的问题, 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去看, 以读代讲。只有教师少讲, 学生才有思考领悟的空间;只有教师精讲, 学生才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求知快感。

一些教师把“精讲”误解为讲细、讲碎。这实际上是将一篇生动的文章肢解为一堆知识的大拼盘, 整个语文课堂成为一个大杂烩。学生宝贵的阅读时间就在这可有可无、牵强附会的“分析”中被耗费了。活泼的文字变得僵化, 鲜活的形象黯然失色。而汉语言尤重神韵, 没有形象的感受, 没有对字里行间情感的体会, 学生怎么能读好作品呢?所以, 我们应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创设自我探究、自我感悟的时空, 引导学生带着自己形成的阅读鉴赏能力去识别、理解课文, 使之经历“朗读领悟—探究感悟”的过程。

2. 在阅读教学中, 激发学生由“自读”向“议读”拓展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欣赏文学作品,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变“一言堂”为“大家堂”, 把阅读归还给读者, 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属于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个体阅读为基础的群体阅读, 根据“见仁见智”的阅读原则, 最宜实行“师与生, 生与生, 师生与作者”的多向交流, 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各抒己见, 再由教师适时点拨, 在“读读议议”中撞击出阅读心得的火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运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 领悟作品的内涵。”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我让学生采取两种合作方式: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在小组讨论时, 大家在独立阅读作品的基础上各自发表意见, 谈自己的看法、感想, 如果意见不能统一, 可以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 经过讨论、争辩, 达成比较一致的认识;即使一时意见不一致, 只要争论双方有理有据, 也是可以的。如《愚公移山》一文中关于“愚公移山的做法”的争议;《木兰诗》中“木兰为什么不做官”的讨论等。学生们在自主的合作学习中, 真正体验到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导读艺术尤显重要。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自读”的意趣, 拓展阅读思维的空间, 组织好讨论式的阅读, 并悉心倾听学生的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感悟和见解, 培养其阅读创新能力。

三、变“封闭型阅读”为“开放型阅读”

吕叔湘先生说:“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靠薄薄的课本解决不了问题”, “要大量阅读, 初中生每学期读它80万到100万字不为多”。课本提供的阅读量只有20万字左右, 且阅读内容有限。为此, 我们应以课内阅读为轴心, 开辟课外和校外阅读的课堂。

l.内容的开放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上课时如果固守教材, 学生则会感到毫无新鲜感, 课堂气氛也很难调动起来, 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要激活课堂, 首先要改革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热点以及与课文相关的文化知识和美文、佳作。每堂课教力求让学生保持高度亢奋的状态, 期盼着上语文课。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加强课外作品的阅读, 有了一定量的积累, 才会有语言的感受力, 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不付出任何努力就学好语文, 只是幻想。不背诵精美的课文, 不阅读经典名著, “能力”和“文化品位”都无从谈起。所以, 语文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上下工夫, 使学生爱阅读、会阅读。

当代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 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要成为这样一个优秀的教师, 教学中必须形成一系列正确的导向: (1) 通过组织语文活动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文, 使他们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2) 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 (3) 每周安排两节课让学生到阅览室自由阅读, 读自己最喜爱的书籍, 摘抄自己最感兴趣的文字。 (4) 与家长配合, 要求学生在双休日、寒暑假读名著,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手段的开放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与运用, —种新的阅读方式———超文本阅读, 越来越多地介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 实现了从平面向立体, 从单向到多向, 从文本阅读到超文本阅读的发展。生动的画图、和谐的音响等大大刺激着学生的视听, 使阅读方式近乎“全息”, 使阅读和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 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效率。超文本阅读方式的出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体现了信息社会对个体创新性学习能力的挑战与激发。但它同时也存在许多缺点:如阅读信息过多, 使学生难以取舍;图像、声音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 但无法取代对语言本身的阅读、吟诵等。面对这些缺点, 本人在引导学生进行超文本阅读时, 采取了以下对策:

(1) 提高学生对阅读信息的选择、分析能力, 以尽快适应超文本阅读的需要。家庭电脑的普及与网络的建立, 使当代中学生面临一个信息剧增的世界。面对这一现象, 我们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寻找工具去猎取自己所需的知识或信息, 懂得如何分拣、合成、提取、加工日益膨胀的阅读信息, 懂得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通过提高信息素养的教育, 使学生了解并学会利用超文本的阅读, 满足自己的学习需要, 成为学习的主人。

(2) 吸取传统阅读教学的精华, 强化诵读、领悟, 体味语言本身, 以弥补超文本阅读的欠缺。超文本阅读虽然有图文并茂的优点, 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兴趣, 但却无法取代对语言本身的阅读和吟诵。而我们的阅读教学十分讲究诵读, 正如古语所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诵读对于体味语言、学会表达均有积极独特的作用。在教授《观潮》一文时, 学生通过超文本的阅读已经欣赏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但我们还应该让学生再回到课文中去, 反复诵读“海潮的雄伟壮观、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弄潮健儿的英姿”这三段精美的文字, 使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 对文章的风采格调及作者的心潮起伏有更深的领悟, 从而强化对超文本阅读的认识与理解, 加深对作品的体会, 使超文本阅读与传统诵读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四、组织学生交流体会, 开设形式多样的文学欣赏活动

为了配合学生的阅读, 提高他们的文学品味和鉴赏能力, 以便学生能更好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每学期我还开设了文学欣赏活动课, 如“诗歌赏析”“名著欣赏”等。活动课上, 学生们诵读着自己喜爱的诗文, 陶醉在诗歌描绘的情境之中。通过这些活动, 将语文知识的渗透, 阅读能力的培养融于生动活泼的训练、游戏等活动之中, 开拓学生学习语文的天地, 进一步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文艺作品的鉴赏》。

运用阅读期待激活语文课堂 篇2

【摘要】从社会化的要求看,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三个世界的丰富和成熟,即社会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语文教师站在关注生命成长的高度寻求师生对文本和自然、社会的共鸣,调动生活的积淀,参悟生活真谛,是优化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生长点。本课题以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期待为突破口,变传统的课堂语文为发展性的语文课堂,营造和谐的语文课堂教育生态,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人生中一段生命经历”,让师生的心灵在交流、撞击和放飞中得到“生命的满足”。

【关键词】阅读期待语文课堂生命成长教育生态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989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人类在享受社会、科技带来的巨大利益与进步的同时,应深刻反省现代科技带来的种种灾难性破坏,警惕精神家园的迷失。作为人类精神文明传播重要载体的语文教育,也应从精确的科技文化转向和谐的生态文化。

追溯中国教育历史,在农村经济、君主专制、封建主义所构成的文化格局中,人的自由发展被严重压抑,但是,正是这种“抑我”,迫使中国文人去追求一种忘我、无我、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哲学思想使中国文化传统呈现出一种生态化的教育特征,可以说,中国的古代文明就是一种生态化的文明。但是上层建筑作用于意识形态的结果使得传统教育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进入E时代,崭新的按钮文化、精密的资讯网住了人的精神世界,枕着功利主义的现代人用戏谑、不恭的眼光看待文化、消解文化,这种对历史和文化的玩弄与颠覆,正是当代人精神桃源失落、人文基因缺乏的表现。《新课程标准》正是在时代精神与传统教育的碰撞中应运而生,引领人们关注作为生命体的人的发展和成长。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期待现状的分析

1.学生:阅读期待的视野狭窄

当今的主流文化是网络文化,它是以音像为载体的;这对以文字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是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同样危及到语文课堂教学。学生的阅读期待视野仅仅局限于并无多大文学价值的网络小说、动漫等,师生之间基于文化的对话难以进行,语文课堂的人文价值被削弱。

2.教师:阅读期待的心理弱化

在长期的应试桎梏下,语文教师的率性难以在课堂上发挥,原本的文人气质渐渐消失,教师自身的阅读视野也不知不觉局限在教材和教辅资料,再加上繁琐的事物性工作,阅读期待的心理弱化,这严重地造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恶性循环。

三.运用阅读期待的理论思考

(一)概念界定

“阅读期待”源自接受美学,是接受者在某种外部和内部因素(问题、动机、兴趣)刺激下产生的对下一次阅读的期待。但是,当我们将这种理论迁移到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去的时候,我们发现它介入了其他的读者——教师及阅读同伴。而教师的介入程度及介入方式从某种程度来说决定了学生的阅读效果。因此,教师应善于洞察学生已有的阅读“期待视野”,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与作品间的交互深入,让学生在富有成效的阅读活动中提高自身的阅读“期待视野”。

(二)理论基础

1.阅读期待是实践《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迫切需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格鲁吉亚杰出教育家阿莫那什

维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读期待环节的创设。

2.阅读期待是和谐课堂教育生态的重要途径

现代教育观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语文课堂教育生态所关注的是指包括知识生态和心灵生态在内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所形成的课堂教育氛围。阅读期待正视学生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相互生成关系,通过提升学生的阅读期待品质,让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学习的幸福”。

四.阅读期待运用策略

(一)对话唤醒阅读期待

1.与自己对话——自省

新课程改革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将来自文本的间接经验整合、改造转化为儿童的直接经验,成为儿童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语文教育焕发出发展人的价值。

中学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经典之作,学生在书本世界中徜徉时,往往难以达到与作者及文中的人物的共鸣。教师要敏锐地洞察学生的生活积累和阅读风格,在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之前首先实现与自己生活经验的对话,在静态的文本世界和学生丰富的生活世界之间架设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在《走一步,再走一步》前,让学生回忆自己的一次冒险经历,体会自己的父母在这次冒险活动中的反应,进行交流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水到渠成地追问:“如果这件事发生美国家庭,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种种假设,学生不仅对本文的阅读充满期待,对中西方文化的特征也充满了阅读期待,这种期待会促使学生主动地阅读,形成阅读教学的良好心理氛围。

2、与文本对话——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关注学生获得开阔的智力活动背景,提供给学生大量的自由阅读时间。这种重阅读重体验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从心灵深处养育学生的人文精神。的确,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孕育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而学生反应的独特性和多元性则体现了语文教学过程的生命体验、运动、成长本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阅读地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地同时能够阅读。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在注重情境渲染的同时,要珍视课堂上的“静场”和“空白”,留给学生自由默读、静静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学会用思考的大脑领会字里行间的信息和情感,使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增长。

本学期,我进行了关联作文的尝试。所谓关联作文,是根据课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阅读体悟,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独特的阅读要求,学生有选择地进行专项阅读,对课文进行再创造或利用课文中的材料写成文章。学生可以通过续写、改写,对课文深层阅读、深入钻研之后的再创作;还通过评论、读后感,尝试文学鉴赏,将阅读推向高层次。关联作文坚持教师设计与学生自我设计相结合,保证学生的阅读期待得以满足和有效引导。(设计见附件)

3.与同伴对话——成长

“对话”作为课堂教学的新形态,意味着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挑战教师,大胆展示自己心灵的自由,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因此,教师要将自己当作学习共同体中的普通一员,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批判,在批判中建树。

当然,与教师对话必然交织着生生之间的对话。而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促进师生、生生交流的有效手段,并能将课堂阅读期待延伸到课外。课程改革的实施使教师和学生对新初一语文教材都有着强烈地阅读期待,第一周,我先用三堂课的时间和学生一起阅读整册教

材,又用两堂课的时间和学生进行阅读交流。趁着学生意犹未尽,组成有相同阅读期待的文学小组,进行定期的阅读交流和研讨,组员利用每周一次的阅读课定期交流阅读心得,推荐阅读书目,教师积极参与其中。这样,学生和教师的阅读不断有“源头活水”。

(二)情境激发阅读期待

1.问题情境

罗杰斯认为,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让学生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①在冲突中生成问题

冲突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契机。教师要善于打破学生头脑中地“平静”,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地“波澜”,引导他们在生疑——质疑——释疑地循环往复中探索新知,发展智力。上《土地的誓言》(人教版七年级下)一文时,作者对故土地那种“泛滥的热情”深深地震撼了学生,学生地民族感情升腾。当时正是两会期间,我有意将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答日本记者问的内容引入课堂,历史与现实的冲突使学生情不自禁发问:“日本人如此可恨,为什么我们还要与他们建立友好关系呢?”我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谈到了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政府修改中小学课本,珠海集体嫖娼事件,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后,我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历史,理智地看待中国政府的决策,学生的认识能力增强,思想境界提高。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在问题情景中不断生成问题,问题意识不断提升,阅读的视野不断扩大。教师的心情也得到宣泄,有一种牵着学生从过去走向未来的成就感,语文课堂成了师生的精神家园。

①在疑惑中生成问题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随着学生与作品的深入交流,学生在获得阅读的满足时,常常会因为阅历等原因,对文本中的某种表达产生疑惑,同时因为疑惑而产生渴望,这时,教师不要急于解答,而是让学生在强烈的阅读期待的支配下,带着问题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如《紫藤罗瀑布》反映文化大革命时期生活部分,学生对“花与生活腐败有着必然的关系”很不解。教师应引导在疑惑中形成渴望,在自主释疑中形成新的阅读期待。

②在悬念中生成问题

悬念,是指欣赏戏剧、电影和文学作品时,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注心情。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设者,巧设悬念,尤其是在上课的前几分钟抓住学生的注意,对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有积极的意义。

在上《土地的誓言》的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语:如果现在让你永远的离开杭州,你最想带走的是什么东西?学生议论纷纷。我再次发问:在古代,背井离乡的人们常常会带什么东西?两次提问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猜测的同时自觉探索土地对于人们的重要意义,对课文自然充满了解读的欲望。

2.媒体情境

多媒体手段便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展现多层次多形态的情感场景,能诱导、激励、唤起学生感悟,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上《生命,生命》(人教版七年级下)一文时,我让学生观看生命孕育过程的片断,适时引导学生:生命的诞生是父亲最强壮的精子与母亲的卵子的结合,因此,每一个生命的诞生本身就意味着是强者,那么又是什么使生命有了强者与弱者之分呢?可见,多种媒体为语文课堂教学构建了情景交融的教学情境,把要强制学生有意注意接受的知识,变为无意注意而轻松获得,因此,恰当地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协同运用,可以促进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和谐,教法与学法的和谐,课堂状态的和谐,培养学生协作、自主地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3.生活情境

语文教学资源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而更应关注生活、借鉴生活,将语文课堂有限的空间延伸到广阔的生活中去。设计生活情景的有效策略是举办各种的文学沙龙。因为文学沙龙可以聚合具有相同阅读爱好的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能促进学生深入了解作品,有助于班级阅读氛围的形成。

在上《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人教版七年级下)时,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我模拟“文学沙龙”的形式,让闻一多先生召集有一定影响的爱国文人,聚会商讨有关事宜。学生以闻一多的身份寻找邀请对象,并发邀请函。一星期后,文学沙龙在教室正式举行。学生不仅对《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自己邀请的文人的作品、人品、文风都有细致入微的了解。可见,创设和谐愉悦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情境交融地进入角色,通过耳、眼、脑、口等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成功实现“情感转移”,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认同语文学习的价值,内化学习需要,阅读期待便会源源不断。

(三)评价延长阅读期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评价改革的方向:评价要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

1.评价的艺术性

在语文课堂交流中,教师可以用自己极富文学性的语言给学生以艺术的熏陶和评价。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做精彩的描述性评价;也可以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与某位大师做比较,指出独特性。还可以借用古诗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文学性评价。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应赞叹不已:“科学的发现总是属于孜孜不倦、顽强探索的人”;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呢。”艺术的评价渗透在课堂教学的每个过程,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耕耘的文学园地。

2.评价的幽默性

在课堂这样一个群体环境中,学生的回答主要是在表达自我的同时获得成功的自信,任何不恰当的评价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从而削弱其语文学习的热情。这时,教师可以借助语文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语言表达方式的丰富性,创造出一种能使师生双方摆脱对抗的课堂氛围,使课堂生态得以和谐。

在上《木兰诗》(人教版七年级下)的时候,我让学生讲述木兰从军的故事。没想到,一位学生站起来大讲被改编得面目全非的电视剧,面对这样的局面,如果直接否定,势必会引起全班同学的哄笑;如果避开内容加以评价,会误导包括该学生在内的部分同学。于是,我笑着说:“某同学给我们讲的是现代版的《木兰从军》,口才很好,那么哪位同学再来给我们讲一下古代版的《木兰从军》?”然后,因势利导,让学生比较两位同学讲的《木兰从军》,让学生学会辨别影视片中的历史剧与历史的不同。教师的幽默评价不仅消除了学生的尴尬,而且让学生学会理智的看待历史剧,教师也因自己再课堂上创造性的表现获得学生的信任和亲近,师生的情感融洽,课堂的氛围轻松而有建树。

3.评价的指向性

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要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产生大量的互动,实施个体化的诊断、评价与教学补救,以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建构良好的阅读品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给学生明确的指向。激起矛盾——肯定一面——回归作品——换位思考——重新评价是我在运用指向性时基本思路。

在文言文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面对历史与现实的观念冲突,如愚公移山的精神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东施效颦适得其反的可笑与大胆追求美的思想交锋,教师应在充分肯定学

生思维的发散性的同时,指导学生站在当时历史的角度,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应对作品全盘否定。

让阅读激活语文课堂 篇3

【关键词】内在需求;关联;过程;情感体验

一、阅读,是语文课堂的内在需求

我在一个山区学校工作,时常听淳朴的山里人把送孩子上学叫送孩子“念书”,我认为这句话实在是道出了语文学习的关键。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辉。而语文课上没有琅琅书声,一如鱼儿离开了水。而事实上,高中课程改革后的语文教材的很多文章本身也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很适合朗读。基于此,假如老师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将文章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学生也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并在模仿和感悟中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这样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像《荷塘月色》这样优美的散文,如果老师只是关注其结构、主题和手法的分析和讲解,那还有什么味道呢?像《再别康桥》这样的诗,连教师都读不出美感来,学生还有什么兴趣?光教师读那也只能是孤芳自赏,要达到和谐的课堂效果,必须让学生和你一样读得声情并茂,读得慷慨激昂!散文要朗读,自不待说,其他文体的文章也离不开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读”的好习惯,不同的课文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读,并逐步提高读的技巧,从而领悟读的乐趣,提高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并让他们“读有所感”,在阅读过程用自己的思维来理解原文的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让作者与读者心灵产生“碰撞”,进而将文章的思想内化成自己的思想,保存在显意识或潜意识领域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的融合。同时,教师要认识到在阅读中感悟是靠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师可以示范引导,但不能越俎代庖,引导学生按照“感物——体情”或“寻言——悟道”的顺序展开阅读,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言感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如果说素质教育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我认为语文课堂更应该把阅读还给学生!

二、合理安排语文的阅读教学要注重各环节的内在关联

当然,要使阅读真正成为激活语文课堂的有效方式,就要合理地安排阅读与其他教学环节的层次关系,使“课堂阅读”高效有序地付诸实践,从而对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

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做到:

1.妙设导语,学生初读

通过文章背景巧妙设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地从作品的语言人手,体会作品的形式美,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基调。

2.把握精髓,教师范读

教师在准确地把握作品的精髓,领悟作者的感情的基础上,用规范、流利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激昂处还它激昂,委婉处还它委婉,让自身感情的抒发一如作者的情感沉淀,这样一来,学生便可将适才的“初读”与现时的“倾听”有效地融合,从而得到丰富的感官享受,也加深了对作品的整体感知,从而触及作者的情感轨迹。

3.挖掘主旨,用心品读

当“读”和“听”的初步效果产生之后,这时候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追本溯源,通过品读,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充分挖掘出文章的主旨,品味作品意蕴,享受文章的无穷韵致。在这方面,可以采用配乐朗诵等做法,让学生进入到作品所创设的意境中去,因为身临其境,自然体情至深。

4.学以致用,整合通读

这里的通读,既指再次的通览全文,又指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再回味,因为学生在品读后获得的信息往往不够系统和连贯,所以,借助再次通读课文的机会,让作者的感情主线串联起学生思想的碎片,使学生的思维再回到对作品的整体认识上,将会使学生的认知和感受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以达到与作者感情的共鸣。并经过整体认知后,通过语言表达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语言特点、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如此反复、整合,不仅使学生对作品的整体印象有了新的发展,培养了他们的系统思维能力,而且让他们明白作者是怎样将若干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从而合理、巧妙地组织语言的,并在今后的知识应用和写作过程中有意识的借鉴和发扬。作文之道,贵有感而发,既然登山可以情满于山,观海可以意溢于海,赏文者为什么不可以心倾于文呢?在品味鉴赏之后,此时作文,何愁言之无理、言之无序。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精读是为了更深入思索,更流畅的写作,也在更深层次上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三、阅读是学生情感体验的内化过程

作为一名有追求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上不仅要把语文作为一种语言来教,更要充分体现它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内涵,而这种立意是不能仅靠对语文知识点的教学就能奏效的。因为语文学习的过程可以说是学生的心灵历程,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要引导学生体会月下荷塘的静美和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态;读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不只是理解封建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戕害,更要领悟那个时代的凄凉!读《岳阳楼记》,要引发学生倾听作者的心声,感受作者忧在天下人先、乐在天下人后的博大胸襟……因此,语文教学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保持对语文学习的那份用心和敏感,在生活中用语文、学语文,教会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里和批判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遇到疑难时,要善于提出假设;产生分歧时,要敢于进行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发现空白时,要以自己的眼光去审视、填补,最终达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对文意的整体感悟有机结合。把语文课上成纯理论课,是语文学习的误区,何况在崇尚个性张扬的今天,语文教师也不能囿于教参的解释和传统的定论,要容得下学生的见仁见智,并积极引导学生养成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学习习惯和向上、创新的探究精神,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开展更加宽泛的大语文教学。

当然,要使语文课堂具有生命力,在做好学生引导的同时,语文教师还应该把语言当作一种文化来解读,这包括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学风格,思维境界和人格魅力,甚至是对民族精神的见解和对语言历史的独特解构。只有教师对语文理解的很生活、很自然,语文课才具有灵气;只有教师对语言文化和历史了解的更充分,语文课才具有底蕴;只有教师用心感悟并通过分层阅读向学生传递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让阅读成为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媒介,学生才会在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语文的学习内化一种生命自身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构建生命的课堂,在在新课堂阅读教学“读”中的发现.陕西教育.2004年第03期

[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陕西教育.2008年第01期

[3]让阅读展现活力.陕西教育.2005年第07期

依托课外阅读, 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篇4

一、扩大视野,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阅读中教师不光要教给学生知识, 更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 精心准备阅读内容

如学完《将相和》后, 笔者想到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有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于是, 笔者找到了这首词, 并通过网络查到了一些有关廉颇的故事, 学生很感兴趣。他们不但了解了廉颇这位古代大将壮志难酬的老年生活, 也记住了辛弃疾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笔者还常常以作者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阅读, 如必背古诗里有很多首是苏轼写的, 于是笔者便推荐苏轼的词, 《水调歌头》《赤壁怀古》……有时还通过某一经典诗句推荐整首词, 如南唐·李煜的《虞美人》中有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笔者出示这句话时, 竟有学生哼唱了起来, 笔者顺水推舟, 引出李煜以及《虞美人》,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2. 精心组织教学语言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精心组织语言, 多引用历史典故以及各种好词好句, 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学完《飞夺泸定桥》后, 笔者问学生:大渡桥横铁索寒。知道毛主席是怎样描写这次战争的?在学生冥思苦想时, 笔者又说:“俗话说得好, 眉头一皱, 计上心头。你们已皱起眉头, 相信马上要计上心头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 任何强加给他们的知识, 他们都会持抗拒的心理, 所以如果教师能精心组织语言, 在看似不经意间, 让好词好句脱口而出, 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会被我们调动起来。

二、合理规划, 引导有选择地读书

由于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 所以他们自己选择课外书有一定盲目性, 这就要求教师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书刊。有选择地读书, 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更多的好书, 取得最好的阅读效果。

一是课外阅读, 主要是由教师推荐一些名著, 让学生去读, 如每个周末, 笔者都布置学生阅读两小时, 要求家长签名, 有时为了检查阅读情况, 安排一次知识竞赛或者寻找一些题目, 让学生先做再讨论。具体有以下几点:

1. 注重推荐名家名篇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现代著名作家的文章, 教师在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如:六年级有老舍的《草原》、巴金的《鸟的天堂》、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等。在学完课文后, 教师可让学生说一说你还读过这位作家的哪些作品, 如果感兴趣, 课外还可以找一些文章来读读。教师可趁机推荐老舍的《骆驼祥子》, 冰心的《繁星》《春水》。有时为了配合学习课文, 教师也可事先推荐, 如四年级下册有课文《三顾茅庐》, 教师可在开学初便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 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面。

2. 推荐贴近学生校园生活的书籍

杨红缨、郭敬明等作家的作品反映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如《淘气包马小跳》《女生日记》《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等。这些作品的主角都是中小学生, 主人公的经历和孩子们相似, 学生可以从书中学到很多与朋友相处的技巧, 等等。此外, 这类书籍语言诙谐幽默, 值得推荐给学生看。

二是课内阅读, 主要是以简短的诗词、成语的积累为主, 可利用每节语文课的前10分钟或是20分钟的写字课进行。日日积累, 月月检测, 水滴石穿, 使学生的课外知识越来越丰富。

三、榜样示范, 引领学生走向阅读

在课堂阅读指导中, 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 展示出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另外, 如果教师读到一篇好文章, 可以给学生讲一讲这篇文章以及自己阅读后的感触。当然, 要做学生的榜样, 教师自己要有一定的积累才行, 特别是推荐给学生看的书, 自己首先要阅读过。要求学生背诵的, 最好自己能背诵。教师要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面, 提高自己的阅读深度, 以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开展活动, 展示课外阅读成果

经常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课, 能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如举行朗诵会、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课本剧的表演、读书心得座谈会、读书知识会、辩论会、优秀读书笔记展评等。教师应尽可能地将这些活动交给学生自己去组织, 最后对学生的阅读活动作出评价, 肯定优点, 指出不足, 提出修改意见,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笔者使用较多的是知识的展示, 如从网络上寻找一些情境诗句填空, 模拟电视中猜一猜节目, 说一段书中人物介绍, 学生猜测是哪位人物, 等等。这种展示, 趣味性较浓, 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阅读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三部曲 篇5

内容摘要:崔峦老师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结发言中指出:“今后一个阶段,改革阅读教学建议抓住两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语言’,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他还指出:“激活思。即激活思维,发展思维。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课堂充满思维的张力„„”阅读教学中如何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本文结合阅读教学中的实例,从“和谐氛围”、“有效提问”、“创设情境”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激活思维、和谐氛围、有效提问、创设情境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指出:“教师是领导者”,“是一个社会团体的明智的领导者”。他认为最能使教师展现出领导才能的地方当属教师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教师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领路人。同时,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

崔峦老师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结发言中指出:“今后一个阶段,改革阅读教学建议抓住两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语言’,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他还指出:“激活思。即激活思维,发展思维。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课堂充满思维的张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任务,“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激活学生的思维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实效的关键所在。那么,作为教师,怎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呢?

一、和谐氛围,激活思维。

学习氛围主要指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的状态。陶行知认为民主与自由是创造力发挥的基本条件。学生只有感到自由、愉快、宽松、坦然,没有任何压抑或强制才能自由自主地思考与探究。在课堂上,要想使学生思维“动”起来,必须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用真诚的微笑去面对每一位学生,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要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而不要觉得学生回答正确是理所当然的;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够理想时,要善于发现他们回答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当所提问题学生不会回答时,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切忌不耐烦,态度粗暴,甚至讽刺挖苦。另外,学生与学生之间要有团结合作、共同学习、共同探究的和谐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课堂上才能积极思考,畅所欲言。

二、有效提问,激活思维。

要想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注意提问的有效性。如果所提的问题没有一定的开放性,是封闭的,那也就是无效的,也就不可能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我曾读过这样一个案例:

关于《刘胡兰》的“问”

教师在教授《刘胡兰》这篇文章。老师一开始就问:“这篇课文是写谁的?” 学生举手说:“是写刘胡兰的。” 老师问:“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答:“题目就是刘胡兰。” 老师问:“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学生答:“1947年1月4日。” 老师问:“你们怎么知道的?” 学生答:“课文第一句就这么写的。” 老师问:“这个云周西村在什么地方?” 学生有的回答说:“在陕北。”有的说:“在延安。”„„但都说不清楚。老师也说不清楚。老师最后说:“云周西村在革命根据地。” 课文里,敌人跟刘胡兰说:“你说出一个共产党员给你一百块钱。” 老师就问:“谁知道那时发什么钱?”

学生有的说发银元,有的说发铜板,也有的说:“那时候的钱中间有窟窿的。” 老师说:“反正那时候的钱比现在的钱值钱。” 本案例中教师所提的6个问题都是信手拈来、随口说出。其中4个问题的答案在文中已交待得很清楚,学生还用通过思考再来回答吗?而另外两个问题学生回答不上来,老师也不能解答。老师所提问的这6个问题是毫无用处的,因为学生的思维没有“动”不起来。可见,能否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的提问至关重要。

教师要注意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太简单,学生不用经过多少思考就能回答,这样的问题难以让学生的思维处于适度的紧张状态,也就难以激活学生的思维。问题太难,学生会感到很茫然,无从回答。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把握好所提问题的难易度,所提问题要让学生达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目的。这样的问题,学生才会去积极思考,乐于回答。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问题。

一篇课文,总会有“牵一发动全身”的点,如重点的词句、主要的人物形象等。教师如能抓住这一“点”,精心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就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主动性。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抓住小说的最后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来设计问题。

师:作者在这儿用了“大约”和“的确”这两个词,那么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稍停一下)请同学们先说出自己的观点再说明理由。

(学生分组讨论,不一会儿,就有学生发言了。)

生一:我认为孔乙己的确死了。因为他生计无法维持。从文中可知:当时物价上涨厉害,原来花四文钱买一碗酒,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原先他能花九文钱买两碗酒和一碟茴香豆,后来他只能买一碗酒,欠着的十九文钱已无力偿还。还有他好喝懒做,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

生二:我同意这个观点。因为孔乙己经常遭受毒打,他的脸上经常添上新伤疤。偷了何家的书,被吊着打;偷到丁举人家里,被打断了腿。毒打使他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只能用手支撑地面走来。

生三:孔乙己除肉体受毒打外,精神也受到摧残。他每次到酒店,都受到人们的嘲笑和挖苦。笑他偷东西被打,笑他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他无力争辩,不敢回击,精神上所蒙受的痛苦是十分巨大的。

生四:孔乙己体质虚弱。他脸色青白,很不健康;腿被打断后,脸上又黑又瘦,不成样子。小伙计整天靠着火,已须穿上棉袄,而体质虚弱的孔乙己只穿一件破夹袄,无法御寒。

生五:从时间上也可以证实他死去了。从头一年初冬,到第二年端午中秋,再到年关,孔乙己始终没有露面。

师:刚才有五位同学都认为孔乙己的确死了,并且各自说出理由来证明。那么,致孔乙己 2

于死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生六:联系故事发生的时间可以看出,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的毒害,封建制度的迫害。师:既然孔乙己的确死了,那作者为什么又用上“大约”一词呢?(学生讨论后,又有学生站起来回答了。)

生七:用上“大约”是因为文中的“我”没有看见孔乙己死,也没有听到他死的消息。生八:还有孔乙己的死活根本没人关心,文中说“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可见用上“大约”,不是不能确定他的死,而是说他死的很寂寞。

另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中也抓住了小说的最后一句话来进行提问。他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一句中同时用了“大约”和“的确”这两个词是否矛盾,为什么?学生在答出“不矛盾”后,课堂上一片沉默。原因何在?这位教师的问题问得太宽、太广,学生无从下嘴。相比之下,第一位教师的提问就比较具有艺术性。他设计了几个小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学生比较容易就明白了为什么这两个词同时用在这一句中不矛盾。并且,第一位教师所提的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又不是唯一的,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在文中找到原因后,还需要自己动脑去组织语言进行表达,从而使学生的思维 “动”起来。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能否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的提问至关重要。

三、创设情境,激活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谓想象,就是人脑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引发学生想象的思维情境,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菲利普在船长那儿证实那个卖牡蛎的就是自己的亲弟弟后神色狼狈,嘟哝着:“出大乱子了!”克拉丽丝暴怒起来并大骂他是“贼”“流氓”,一改以前的“盼”于勒、“赞”于勒,于是小说在“躲”于勒中结束。我在教学中设置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事情真像于勒第二封信所说的那样,于勒发了财回到了哈佛尔,那故事的情节又将如何发展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即刻被调动了起来,投入到想象写作之中。过了一会儿,就有学生起来发言。

生甲:于勒跟随“特快号”返回祖国。船在哲尔赛岛稍作停留,继续向哈佛尔进发。午饭后于勒到甲板上散步,一抬头,望见了菲利普。于勒大声喊道:“喂,菲利普!哥哥!”顺着喊声,菲利普定眼一看:“天呢,这是于勒吗?这么年轻,这么气派,这么华贵!这就是我们全家日夜盼望的于勒吗?如果不是亲耳听到他喊我哥哥,就是他走到我跟前,我也不敢相认啊!你看他上身穿光滑的皮衣,下身着笔挺的西裤,脚上是锃亮的皮鞋,手提一个皮包,这表明于勒在外头肯定是混发了!上帝保佑,我们一家可有依靠了。”菲利普还在发愣时,于勒已来到他面前。菲利普张开口,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半天说了一句:“弟弟,你当真发财了?”于勒说:“那还用说,你瞧瞧我的穿着吧。”菲利普满脸笑容,忙说:“那是,那是,我们一家可把你盼来了,我们一家今后全靠你了„„”

生乙:话说于勒发了财回到了哈佛尔,经过打听终于找到了兄嫂的住处。这一天,他敲开了菲利普家的大门。为他开门的是菲利普的二女儿,这位二女儿看到这么一位穿着考究的男子立在她家门口,立刻惊住了。她结结巴巴地说:“先生,您找谁呀?”于勒说:“这是菲利普夫妇的家吗?我是他的弟弟于勒。”二女儿高兴地跳起来:“您就是我的叔叔于勒?”没等于勒回答,她又往屋里喊:“妈,我的亲叔叔回来了!”菲利普夫妇闻声出来,一看是这样一位气派的男子,高兴地说:“弟弟,你可想死我们了!我们终于把你盼来了!快屋里坐。”边说边把于勒手中的皮箱接了过来。他们进屋后,可忙坏了克拉丽丝。只见她先将家里最好的椅子擦了又擦 3

后请于勒坐下,吩咐道:“快,孩子们,快来拜见你们日夜盼望的亲叔叔。”拜见后,她又忙说:“孩子,你们快上街去买些上等的好鱼、好肉、好酒,我们来为叔叔接风洗尘。菲利普呢,你就赔弟弟说说话,我呢,要亲自为弟弟沏上一杯好茶。”

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都想一读为快。可以看出,创设情境进行想象写作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起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快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就能使他们享受到这种快乐!

参考书目:《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李长娟著)

激活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篇6

关键词:阅读期待;课题导入;创设情境;关注差异;恰当评价;积累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345-02

一、概述

早在1989年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已经再我国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在会上提出了人类在享受社会与科技所带来的巨大的利益和进步的同时,也应该及时的深刻的反省现代科技所带来的一些难以挽回的破坏,要警惕精神家园的迷失。而作为人类精神文明传播重要载体的语文教育,更是应该从精确的科技文化转向和谐的生态文化,为下一代传播正能量。其实追溯我国的教育历史,在我国的农村经济、封建主义以及君主专制等所构成的文化格局中,人们的发展自由是被压印着的,但是压印有事也可以成为一种激发人们前进的动力,正是这股动力激发了我国很多的文人去追求那种忘我、无我且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这种哲学思想也导致我国的文化传统上表现出一种生态化的教育特点,也可以这样说,我国古代的文明就是一种生态化了的文明。虽然上层建筑作用于意识形态的结果会导致传统的教育模式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等多种问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文化、资讯等都把人的精神世界捆绑起来了,若是还用功利主义眼光戏谑、不恭敬的看待文化、理解文化,那么其实也是对历史以及文化的玩弄与颠覆,而《新课程标准》正是在时代精神与传统教育的碰撞中所产生的,所以天发挥着引领人们关注作为生命体的人的发展以及成长,而这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期待的现状

1、从学生的角度分析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主流文化就是网络文化,其最要的载体就是以音像,而这种文化对我国传统的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化是有着十分巨大的冲击的,而现在,这种冲击已经危及到了语文课堂的教学了。学生的阅读期待的视野多都被一些没有太大的文学价值的网络小说、动漫等所局限了,这也导致师生之间的文化对话更加的难以进行,让语文课堂的人文价值逐渐的被削弱了。

2、从教室的角度分析

我国一直是应试教育,长期在这种教育模式的桎梏下的语文教师,很多率性都很难在课堂上发挥出来,渐渐的,教师身上的文人气质也会被磨灭掉,教师自身的阅读视野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从以往涉猎很广泛的文学读物中局限到教材与教辅资料上,同时还有很多反锁的事务性的工作,这些都会让教师逐渐的弱化阅读期待的心理,这样一来,又会影响到学生的阅读期待,最终会很严重的造成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恶性循环,对学生和教师都不利。

三、运用阅读期待的理论思考

1、概念的界定

其实,“阅读期待”这一词是来源于接受美学的,也就是接受者在某种外部与内部因素诸如问题、动机以及兴趣等因素的刺激下所产生的一种对下一次阅读的期待。但是若是教师把这种理论运用到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的时候又会很轻易的发现,其实它是接入了其他的读者也就是教师与阅读的同伴。所以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看出来,教师的介入程度以及介入的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自身的阅读效果,所以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的时候应该先了解学生已有的阅读“期待视野”,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进而促进学生和作品之间的了解与深入,让学生可以在十分有成效的阅读活动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阅读“期待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加全面丰富的知识。

2、理论基础

(1)是实践《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迫切需要

其实在《语文新课程标准》就已经比较明确的对“阅读期待”提出了规定,也就是要提倡多角度的且有创意的阅读,让教师巧妙的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以及批判等多个环节,来不断的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阅读质量能有所提升。著名的教育学家阿莫纳什维也认为衡量一名教师是否合格的很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他所带的学生有没有阅读的愿望,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教师必须要重视阅读期待在教学中的作用。

(2)是和谐课堂 教育生态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育观也是在不断的进步,现在的教育观以及从过去的强调教材的单因素转变成了重视教师、学生、内容以及环境这四个因素的结合,让课堂变得更加的合理、生动。而阅读期待正式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互相生成的一种关系,教师通过不断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品质让自己的课堂更加的高效,也让学生更加的享受课堂的教学。

四、将阅读期待运用到初中语文课堂的策略

1、课题导入并激发阅读期待

首先从教材来看,每篇课文都有自己的题目,而题目也正是最先进入读者的阅读视野的,同样也是最可以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引起读者的注意的。正是由于题目具有这么多作用,所以对于一篇文章来说,题目就是它的灵魂,因此教师的教学就应该最先从课文的题目入手,先引领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然后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步的读懂课文的内容,真正的理解课文的中心。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反复对课题进行质疑问难,让学生的阅读激情可以不断的得到激发。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首先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就会觉得很奇怪、不理解因为皇帝应该有很多的衣服才对,为什么还要写皇帝的新装呢?这时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些像“大家想一想皇帝的新装应该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写皇帝的新装呢?皇帝有那么多的衣服为什么要专门写这一件新衣服?……”这类的问题,因为课文的题目首先就已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那么教师在进行恰当的引导就可以让学生更加期待去阅读这篇文章,想要在文章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接触他们心中的疑惑。确实,在中学的教材中有很多像这篇课文一样的童话故事,这类文章具备生动的形象性以及巨大的语言张力的文章,可以为学生提供无限的瞎想与阅读空间,引起学生一系列的疑问与联想,这样就可以很有效的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与欲望,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就增加了,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

2、创设情境并制造阅读期待

其实语文一直是一门具有十分强的文学性的学科,所以在语文教材中就会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文章,也会有很多种不同的情感等待着学生们在阅读中自己去体验,同时也具备十分丰富的人文内涵等待着学生们自己主动的去挖掘,因此怎么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创设什么样的情境,营造什么样的课堂氛围都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也是构建一个类似于充满着强大引力的磁场,通过这些来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可以产生主动探究课文的激情,这样一来就可以为阅读期待提供更多的动力,课堂也就会更高效。比如在学习《最后一课》(七年级下册)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播放国际歌,让学生先领悟一下法语到底是什么样的语言,然后再根据文章的标题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如果大家现在都长大了,并且成为了一名教师,那么在你们要上的最后一堂课你们想教给你们的学生一些什么?想告诉他们一些什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不仅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融入到课文的角色当中去,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更加感兴趣,课堂的氛围也会更加的积极、热烈。

3、关注学生差异并保持阅读期待

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为学生的差异会导致他们对“阅读期待”的理解也出现很大的差别,所以这也就要求教师不能把学生的阅读期待统一定式。教师在开始教授学生一篇课文的时候,每个学生都在一名教师的指导下也会因为自身的差异而产生或是体会到不一样的感悟,有时甚至是同一名学生在不同的时间与环境中对同一篇课文也会有不同的感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个性体验,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持学生的阅读期待。比如在学习《珍珠鸟》(七年级下册)这篇课文的时候,讲解到“一个小脑袋探出来”这一句话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用的最好,为什么,学生们一般都会说“探”字用的好,然后再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这个“探”字用的好,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探的恰到好处”;有的学生会说“探字表现了鸟的羞涩、腼腆”;有的学生会评价说“比较简练、生动、形象”;还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在读落字的时候要读的轻且快”。通过学生们的探讨,不仅从很多的不一样的角度认识了小珍珠鸟的淘气可爱,还对“探”字的使用有了很深的感悟。从学生们的不同的回答就可以看出这就是学生的个性差异所导致的,同样也正是由于学生们的差异,才可以很好的保持了他们的阅读期待,进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的有生机、有活力,同时也更加的高效。

4、恰当评价并及时调整阅读期待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去主动的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然后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学生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可以每时每刻都可以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可以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比如在学习《海燕》(八年级下册)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对文章中的海燕和困难做斗争的场面进行多描绘,从修辞手法、抒情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积极的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再结合着情感有感情的朗读出来,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看过的一些和困难做斗争的有关的文章,教师再加以点评进行鼓励,学生在受到了教师的鼓励之后,就会有学习下去的动力,就会自我调整,最终可以达到“课尽而情未了”的效果,让学生对阅读有新的欲望,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5、积累拓展并延续阅读期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同时还要经常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阅读材料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因为语文的学习是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与课堂的,所以学生的“阅读期待”也不能被课堂与教材所禁锢,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并协助学生拓展空间,从课内期待延伸到课外去,从课文上的文章延伸到课外的读物中午,为学生的阅读期待创造更大、更广的空间,这样的话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不断的得到提高。在学习完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后可以开展一个主题活动,以“寻找春天的足迹”为主题组织一个为期半个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课外分组合作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去“搜集、采访、餐馆、课外阅读”等诸多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去感受春天是怎样慢慢的靠近我们的,是在哪些我们没有注意到的小角落偷偷的绽放春天的气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春天是怎样悄悄的来临、怎样悄悄的吹绿的大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变化,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更加的了解春天大地是怎样复苏的,同时也可以更加的重视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增加对春天的热爱。。再比如,在介绍一些关于春天的或者是描写春天来临的格言以及古诗词的时候,就可以编制一些以“春天,你在哪里?”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与作文作品集,也可以办一期“春天知多少”的知识竞赛活动,让同学们互相分享自己掌握的有关春天的知识或者是生活小技巧。还可以做一个春天故事讲述的活动等等之类的。或者还可以专门为学生安排一节“春天就在我们身边”活动成果展示课,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有可以让学生的阅读期待能被激发起来,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实现教学的目标。

总之,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去思考、研究,让自己的课堂可以更加的吸引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可以自觉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积极的参与互动,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都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也更加具有活力,教学的质量也会越来越高,学生也会越来越喜欢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燕兰《让“阅读期待”点亮语文课堂》学周刊,2014(04):5.

[2] 吴思剑《用阅读期待优化语文课堂结尾》广西教育,2013(10):1.

[3] 陈彩霞白继芬;《“阅读期待”让语文课堂更精彩》小学教学研究,2003(07):5.

[4] 刘国琴《阅读期待,让语文课堂精彩无限》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11)20.

[5] 冯声扬《“阅读期待”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珠江教育论坛,2010(08):30.

[6] 任蓉《善用阅读期待激活语文课堂——浅谈新课导入中的阅读期待》内蒙古教育,2008(10):15.

[7] 栾成勇《让阅读成为学生个性释放的过程——对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思考》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2)15.

用“矛盾”激活语文阅读教学 篇7

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笔者认为,“矛盾”是激活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即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产生“矛盾”,然后通过有效的课堂活动探究“矛盾”,从而达到消除“矛盾”,发展认知的过程。

一、“矛盾”来自作者匠心

阅读教学在于有效解密文本密码,深入领会作者意图。如果流于表面,就人所共见的一些内容反复地讲授,不仅达不到培育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更可能使学生的阅读体验肤浅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善于发现作者的匠心,在平庸与非凡的比对中找到“矛盾”——文本的亮点和突破点。一旦找到“矛盾”,教师便可以作为引导者,启发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促使学生投身到人所不清,甚至是人所未知的阅读领域中去,在求索中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

【案例一】郁达夫为什么反复写“散步”呢?

以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为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会极尽细致地分析五幅冬景图,即曝背谈天图、冬郊植被图、微雨寒村图、江南雪景图和旱冬闲步图。进而得出江南冬天可爱、生机、悠闲、宁静等特点。更有老师以此收束全文,称全文表达了郁达夫对于江南冬天的热爱之情。课堂教学活动如果就此结束,总觉得对文本的阅读是浅尝辄止;而学生的听课反应则是睡意昏沉。

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以为最根本的是教师忽视了作者——郁达夫——独具的匠心,把《江南的冬景》降格为一般的写景散文,使得教学失去了新鲜度,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其实教师细读文本,便可以发现郁达夫对“散步”似乎情有独钟,文中多次提到“散步”。据此可以提出问题:既然本文以描写江南冬景为主,为什么作者又反复写“散步”呢?如此一问,文本的亮点——矛盾——被凸显出来,学生一下有了阅读兴奋点。

细细察之,文章第5自然段作者说“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第6小节联想到德国作家喜爱“散步”,与江南的寒郊散步比较,再次强调江南的冬天很适合散步;第9小节作者又说即使在旱冬,也要去郊外闲步逍遥,还联想到徒步旅行的日本人、德国人;结尾处更是急切地说“上湖上散散步罢”。这些都是明写,还有暗写。如对比北方冬天躲在“屋里”而南方冬天营“屋外的生涯”——不就是到屋外活动吗?再如冬郊植被图、微雨寒村图,试想如果没有“散步”,怎能让如此动人的景象尽收眼底呢?由此可见,以“散步”串联全文正是郁达夫构思本文的匠心所在。

再来探究“散步”的内涵。第六自然段写道“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简而言之,作者认为在江南的冬天散步是异惠。此时可以提醒学生注意文中相似的表述。另外两处表述分别为:北方冬天“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闽粤冬天是“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通过对“异惠”、“异境”和“异状”辨析,引导学生体会作为“清福”的“散步”是指一种轻松、安闲、满足的生命状态。郁达夫对“散步”的情有独钟,就是对于这一生命状态的追求。

通过对“散步”的分析解读,不论在结构层面还是主题层面,学生对《江南的冬景》这个文本有了更为新颖透彻的认识,也获得了求新求异的阅读体验,而语文课堂也因此而弥散着审美的生机和诗意。

二、“矛盾”来自个体差异

毋庸置疑,面对一篇篇课文、一部部作品时,我们实际上带着自己对这个世界初步的观察、感受与思考,带着自己对这个世界朴素的认识。换句话说,带着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由于不同读者有不同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他们看待问题的立场、观点、角度必然会存在差异。这种个体认识上的差异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就产生了“矛盾”。这些“矛盾”存在于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矛盾”产生后,教师切忌草草下定论,应当引导学生就“矛盾”展开辨析、争论,在激辩中加深理解。

【案例二】张岱见到湖心亭的两位金陵人高兴吗?

《湖心亭看雪》记述了张岱冬日前往西湖湖心亭看雪的一段经历。当张岱来“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对此有学生提问作者见湖心亭有金陵人是喜还是不喜。不同的学生就此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个体认识的“矛盾”产生了,教师可以因“矛盾”而利导,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展开争辩。

学生一陈述:我认为是雪中相逢、巧遇知己的惊喜。因为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表现了他们相互之间的赏识,有一种人生难得一知音的感慨。2“强饮三大白”的“强饮”,是说本不能饮,但在此时、对此景、逢此人,不得不饮。为了不辜负自然的美景,为了不辜负知己的盛情,勉力而为,痛饮三大杯。3临别问起对方姓氏,知是金陵人客居于此,原来和作者一样,同为异乡人,也是有着相同性情志趣的清雅脱俗之人。

学生二反驳:“强饮三大白”的“强饮”恰恰体现张岱不愿意在此时此地碰上这三个人。不想喝,勉强喝下而已。1张岱与金陵客在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方面虽可谓志同道合,但在性格气质方面却有一些差异。金陵客赏雪,是二人结伴同行,见到“我”这个不速之客,他们是“大喜”、强邀,足见此二人胸襟开阔、热情爽朗。相形之下,张岱是“独往湖心亭看雪”,比较清高自傲、我行我素。2再说喝酒,你看“见余大喜”,主语是金陵人,可没说“我”高兴;别人盛情相邀,作者却“强饮三大白而别”,这个“而”字,(下转第174页)表前后两个动作的承接,酒一喝完,马上作别,似有些敷衍之意。

由此,课堂因为学生的你一言我一语而热闹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活动被充分激发,大家都在为自己的观点摇旗呐喊。作为教师的笔者见此情景心想,其实争辩的结果并不重要,争辩本身就是意义——因为它是高质量的语言活动。

三、“矛盾”来自阅读深度

有些篇目的内容、主题似乎是一望而知的。教师、学生也不作深入的分析,仅仅是想当然地贴上一些概念标签,导致这些文本在师生看来如同鸡肋,颇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感。此时阅读的“矛盾”突出表现为文本的深刻内涵和我们的肤浅认识之间的矛盾。

【案例三】河伯真正摆脱了“殆”吗?

教授《秋水(节选)》时,学生觉得故事简单,寓意显而易见。其逻辑推理如下: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而欣然自喜;“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河伯就望洋兴叹,自惭形秽。河伯感叹道:“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故事的寓意是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真的是这样吗?照此逻辑不禁让人想起许多名句:

满招损,谦受益。—语出《尚书·大禹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语出《左传·宣公二年》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语出《论语·子张》

但是这些句子分明都来自儒家的经典著作。庄子会为儒家站队吗?他可是道家的巨擘。此时教师可以乘势向学生抛出这样的问题——河伯真正摆脱了“殆”吗?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势瞬间被打破,阅读向深处漫溯。

在道家思想的观照下,河伯的“殆”是什么呢?让我们回到文本,再看看河伯的话——“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现在相信仲尼之闻少,伯夷之义轻。仲尼之闻究竟是多还是少,伯夷之义是轻还是重呢?此时教师可以展示《秋水》中海神若的回答: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引导学生就此深入探究,分析可得出庄子非大非小、非强非弱、非贵非贱、非善非恶、非常非变的相对思想。也就是说河伯真正的“殆”是有大小的观念。因此故事的寓意可以完善为:世间万物大小相对、强弱相对、贵贱相对。骄傲自满固然不可取,但也没有必要自惭形秽,重要的是不要迷失自我,准确定位自己。

激活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篇8

学生视野所及, 不光是知名品牌如《读者》《青年文摘》, 还有《直觉》《智慧与思维》, 甚至《读品》《共同关注》《幸福悦读》;不光是志鸿优化设计丛书《智慧背囊》《时文选粹》, 还有《今文芳园》系列———心香花束、智慧眼睛、心灵氧吧、生命刺梅、妙语人生;不光是中文报刊杂志如《作文周刊》《中学作文指导》, 还有中英文的《双语作文》也被用在了语文课堂上;还有出自学生“摘抄本”“剪贴本”的……真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积学以储宝!

由此看出, “五分钟”的背后是学生对精品经典的鉴别, 是对时代脉搏的把握。孔令凯有段点评:“教学要结合生活现实。一本时尚杂志, 一首流行歌曲, 一部火爆电影, 一本畅销书, 这些都可纳入语文教学, 这才是学生感兴趣的。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载体, 传授语文知识, 培养语文素养, 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确实如此, 每次讲完, 学生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 脸上露出近乎夸张的表情, 那份受用真让人羡慕。正是青年人的竞争心理使得“说”这块短板越来越长。

其实,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 很多优秀人才因不能把自己的优势表达出来而被用人单位冷落, 如陈景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所以说, 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学生走入社会后不被淘汰的状况, 就应从学生时期紧抓说话能力的培养。毕竟, 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忆等很多方面。“五分钟阅读演讲”正好可以弥补这一漏洞。

一、“五分钟阅读演讲”可以弥补目前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有学校提出“课堂教学应坚持1/3原则”, 即一节课45分钟, 1/3的时间教师讲授, 1/3的时间学生练习, 1/3的时间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总结。这不失为一剂良药。那么在学生练习的1/3时间内应该做些什么呢?显然不能光做题, 还得练练嘴皮子。这就需要时间, 提供实战锻炼的舞台, 充分利用“五分钟阅读演讲”来获取课堂效果的提高。

二、“五分钟阅读演讲”可以弥补目前只重读写的考试模式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 全国各地高考试卷都没有考查说话能力。每年各个学校都有数场各种主题的演讲赛、辩论赛, 每场比赛都会有一些选手脱颖而出。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学生并不一定是学习成绩最好的, 但当他们进入社会后, 却多数会成为各自单位的中坚力量而更快地融入社会之中。

三、“五分钟阅读演讲”可以弥补目前只重技能忽视口头表达的家庭教育模式

现在的家长动不动就给孩子报特长班, 如电子琴、钢琴、小提琴、舞蹈、武术、跆拳道、美术、绘画等, 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只想着“艺不压身”, 殊不知各种补习培训会把孩子压在起跑线上。当然, 有口才好的学生跟父母争论、交流、沟通, 能选择出真正适合自己、自己真正喜爱的去练习,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五分钟阅读演讲”可以弥补目前学生课外涉猎偏少的阅读模式

长期以来, 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看课外书, 让他 (她) 说说对某本书、某个人物发表点意见看法, 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有的倒是能说出花来, 但都是电视、网络上篡改过的戏说, 根本没有一点可取之处。所以说, 通过“五分钟阅读演讲”, 让学生主动由易到难地突破自己, 找回自信, 逐步提升自己, 为将来打下了坚实的口才基础。相信大家都看过《演讲与口才》这本杂志, 它之所以销量大, 就是因为需要它的人多。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阅读、演讲是现代人一种非常重要的生存能力。

激活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篇9

课堂不是教学活动和任务的杂乱无章的堆积, 它需要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 (葛文2012)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 牛津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在使用了七年后, 阅读课堂逐渐出现了教学步骤模式化、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略读 (skimming) 、详读 (scanning) 、讨论 (discussion) 等这样的环节反复出现, 使阅读课堂千篇一律, 缺少内在的联系。如果课堂中各个任务之间联系微小, 甚至没有联系, 课堂活动肯定是松散、低效的。摆脱僵化的阅读步骤、凸显课堂任务的内在联系性迫在眉睫。英语阅读课需要“量身定做”一条明晰的教学主线来串联起多个课堂任务。明晰的教学主线就好比是一条“精品旅游路线”, 把学生带进“一处处风光秀丽的景点”, 使一堂课显得有条有理、环环相扣, 而且重点突出、精彩纷呈 (黄新亮2007) 。教学主线的组织方法多样, 例如, 以故事情节为主线, 以教材图片为主线, 以文中小标题为主线等。英语阅读教学主线的设计是一项非常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笔者以牛津高中英语第六模块Unit 1 laughter is good for you的阅读部分Stand up for your health为例, 尝试在英语阅读课堂中使用“人物式教学主线”, 促成文本的有效解读与处理。

人物式主线教学, 是以人物为发展脉络, 贯穿课堂教学首尾, 并据此分层布点, 层层推进, 力求各教学点之间内通外联, 实现局部教学目标与整体教学目标相契合, 进而明晰学习思路, 引导学生与文本、教师之间高效对话的一种教学方式 (李新华2012) 。

二、教学实践

本课是笔者在某个省级颁奖活动中开设的一节展示课。教学文本Stand up for your health从定义、分类、代表人物等角度出发, 介绍了stand-up单口喜剧这种艺术形式, 最后总结了笑对人体的好处, 揭示了人们爱笑、爱看喜剧表演的原因。文本中生词较多、学生对西方艺术文化了解较少, 是阻碍学生阅读兴趣的主要原因。笔者尝试从导入到文本处理再到读后活动, 均围绕一条人物主线来展开, 使整个课堂一气呵成, 主题突出。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在阅读文本之前, 笔者抛出精心设计的教学主线, 引发读前导入活动, 带领学生观看著名喜剧演员周立波表演的节目。在阅读过程中, 笔者围绕主线设计多项任务, 使课堂条理明晰, 环环相扣。借助已知喜剧演员的资料解决文章的第一、二段后, 再将学生的视野引入未知的人物———比利·克里斯托, 因势利导, 逐层深入。在读后环节, 笔者升华主线, 推出“中西合璧”的喜剧人物黄西, 以其勤奋执着、大胆创新的特征来激励学生, 实现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一) 设身处地, 巧置人物“入情境”

在上课前笔者和所教的学生互不相识, 笔者是以客人老师的身份走进课堂。叶圣陶在《教学二十韵》中写道“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此时, 学生心中充满了对“客人”的好奇和期待, 老师需要入其情境才能与他们亲近起来。因此, 在自我介绍之后, 笔者突出自己是“客人”这个概念, 中国人向来好客, 笔者巧妙地将“客人”的范围扩大, 邀请三位喜剧演员来“今天的课堂”做客, 他们是周立波、比利·克里斯托和黄西, 学生看到“有朋自远方来”, 自然不亦乐乎, 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所谓三个“名人”一台戏, 这节课的主线便由这三个人物来引领, 这样的设计既快速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拉近了“客人”老师与学生的距离。然而, 为什么邀请的是这三位名人来做客, 他们将带来什么样的表演, 哪一位先出场, 学生心中不免好奇, 通过设置这些悬念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为整个课堂的发展、文章阅读的推进埋下伏笔。

只有设身处地安排教学主线, 用真情实景去引导学生,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内驱力, 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入情境是设计主线时应首要考虑的因素, 一条“应景”“入境”的主线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快速融入课堂, 形成与课堂氛围浑然一体的感觉。

(二) 化“生”为“熟”, 利用人物引“共鸣”

教学主线的设计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 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符合, 这样才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学主线的创设如果能激发起学生对熟悉事物的兴奋点, 将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在一堂成功的英语阅读课堂中,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形成“心理共鸣, 观点共振, 思维共享”, 因此, 主线的设置应考虑到师生共同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历。

1. 启动主线, 打开局面

首先表演的“客人”是周立波。文章第一段在描述单口喜剧的定义和特点时, 涵盖了较多的生词, 如stand-up, comedian, tease, previous等, 如果采用传统的skimming和scanning的阅读步骤, 直接设置问题要求学生读后回答, 则难度太大, 会挫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使整个课堂气氛变得沉闷。周立波是国内知名的喜剧明星, 他的单口喜剧作品《笑侃三十年》《壹周立波秀》等红遍荧幕, 笔者首先播放了一段某期《壹周立波秀》开场表演片段, 约三分钟, 待学生观看结束后立即展开师生问答:

T: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on the stage?

Ss:Only one person on the stage.

T:Who is Mr.Zhou talking to?

Ss:He is talking to the audience.

T:Are the audience laughing?

Ss:Yes, they are amused by Mr.Zhou’s performance.

根据视频的内容, 学生轻松地回答出了这三个问题, 答案中的三个关键词正是stand-up这种表演形式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键点:单人表演、与观众互动、逗乐观众。笔者抓住契机, 进一步提问:What kind of art form does his performance belong to?并引导学生依托课本, 阅读文章第一段, 寻找答案。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文中所描述的stand-up和周立波表演视频的形式和特点一致时, 他们面露喜色, 纷纷充满自信的举手回答, 笔者在给予学生充分肯定之后, 进一步对stand-up的定义概括总结, 以填空的形式 (见下框) 检验学生的理解, 使关键词重现:

这样的问题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充分利用视频内容, 上一个问题是下一个问题的铺垫, 下一个问题是上一个问题的延伸, 具有逻辑关联性、逐步深入的“问题串”使学生思维顺畅, 自然连贯, 能够紧跟教师前进的步伐。

2. 紧扣主线, 设置趣味任务

学生都很喜欢周立波的表演, 但是要真正理解单口喜剧表演, 必须了解更多关于单口喜剧的知识。在表演中, 喜剧演员会使用多种艺术手法和技巧向观众传递信息, 课文第二段正是介绍了单口喜剧的四种类型。此段是全文篇幅最长的一段, 信息较为零碎, 过渡词不明显, 学生在阅读时不易理清这四种类型的划分。笔者尝试将课本文字与生活中的实例结合起来。学生与话题相关的原有知识越多, 阅读理解的难度就会越小, 教师应最大化地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 使其与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为阅读扫除障碍 (梁美珍2014) 。因此, 笔者还是选用大家熟悉的周立波表演的图片, 以连线题的形式 (见图1) 帮助他们快速抓住四种类型的关键点:

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的例子来检测其对文字的理解, 通过仔细的阅读, 学生有能力判断出这三张图片的表演类型。主线人物周立波的又一次登场, 帮助学生最大化地将已有知识与新学知识联系起来, 大大降低了阅读理解的难度。这样生活化的主线, 在课堂中形成了共同参与、共同思考、共同协作的良好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 因势利导, 适时延伸主线

对单口喜剧的了解如果只停留在中国演员、中文表演的层面是不够的。《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 (实验) 》 (教育部2003;以下简称《课标》) 中提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 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 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 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 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单口喜剧是一种全球性的表演形式, 作为英语学习者, 国际视野很重要, 以熟悉的国内明星周立波引出国际明星———比利·克里斯托,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比利·克里斯托是美国著名演员, 曾九次担任奥斯卡金像奖主持人, 每次颁奖之前, 他都会表演一段单口喜剧, 逗乐观众, 活跃气氛。在一次颁奖典礼现场, 他成功地化解了设备故障带来的尴尬。凭借多年的表演经验和个人的机智幽默, 他在表演中的即兴创作都令观众赞不绝口。然而, 中国的高中生对他并不熟悉, 所以从国内放眼到国外的衔接过渡必不可少。在这位“名人”出场之前, 笔者以“名片式”的介绍将他的基本资料呈现在学生面前, 尤其突出他与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的不解情缘, 再以他的最新主持奥斯卡金像奖的视频 (选取单口喜剧表演部分) 作为补充, 使学生对其有直观认识。当要求学生阅读文章第三段了解比利·克里斯托的更多故事的时候, 学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不再对这位外国人完全陌生。

(四) 升华主线, 实现三维目标

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主线应以三维立体目标为依据, 除了语言知识本身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也不容忽视。《课标》要求:在高中阶段, 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 以使他们树立较强的自信心, 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 乐于与他人合作, 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因此, 在读后环节, 笔者首先提问What do Mr.Zhou and Billy Crystal have in common?学生回答:Both of them are hard-working and humorous.笔者尝试从人物品质的角度出发, 引导学生树立榜样、克服自身的弱点, 勇敢地进行公开表演。为了加强这些优良品质的感染力, 此时请出最后一个主线人物黄西———一位相貌平庸、英语发音算不上纯正却在国外迅速走红的单口喜剧明星。黄西的中国面孔和中国式英语发音为什么能走红?他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笔者设计了一段黄西的简介作为拓展阅读材料:

Joe Wong is a Chinese American comedian and chemical engineer.His family moved from Korea to China three generations ago.He graduated from Jilin University an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fore he went to further study chemistry at Rice University in Texas in 1994.He moved to Boston in2001 and began to perform his comedy at All Asia Bar, at Stash’s Comedy Jam.Although he had won numerous awards, he did not attract nationwide attention until after his appearance on 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 on April 17, 2009.Wong is not handsome and his pronunciation is not perfect.Each time, Wong documented his performances in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discussing his limitations and style in Chinese humor.He holds the belief:Humor is an attitude towards life.

这段阅读材料基于课本, 又是课本的延伸。在学生阅读了黄西的故事后, 笔者顺势激励学生:不需要最美的长相, 不需要最高的英语水平, 只要能给大家带来欢笑、锻炼自身能力, 就应该珍惜上台来表达的机会。学生深深地为黄西的品质所感染, 无形中增加了表达英语的信心和勇气、增强了学好英语的信念。笔者这样的主线设计有效避免了公开课的场合可能出现的冷场情况, 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情感, 实现了三维立体的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教学主线在阅读文本的解读和处理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 教学主线的设计和引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笔者以人物为主线的教学实践有些地方仍需要继续反思、再实践、再完善。如何科学地设计英语阅读课教学主线, 不拘一格、大胆创新, 达成各个教学环节的阅读目标, 值得所有一线英语教师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摘要:高中英语阅读课普遍使用略读、详读和讨论等“阅读环节”, 存在模式固化、缺乏内在联系的问题。教学主线的设计需要教师积极创新、大胆尝试、不断探索。本文以牛津高中英语第六模块Unit 1阅读部分Stand up for your health为例, 尝试以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人物作为课堂主线, 巧妙地引领学生进入课堂情境, 有效地促成阅读文本的解读与处理。

关键词:人物式主线,入境,生活化,三维目标

参考文献

葛文山.2012.优化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切入点---以一节评优课的教学设计为例[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1) :5-10.

黄新亮.2007.巧设主线---让课堂明晰起来[J].教学与管理, (2) :45-46.

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新华.2012.凸显人物主线, 提高英语复习教学的有效性[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3) :62-65

梁美珍.2014.基于课例的阅读课教学有效性分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1) :12-18.

激活语文课堂,提高教学实效 篇10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即主体参与认识的行为实践不是强制的、勉强的、被动的,而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高。因此,我们应创设情境,给予学生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应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学以思为贵”。爱因斯坦说 :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学问学问,既学又问。问是读书的钥匙,是思考的起点,是探钻的体现。凡是学习好的学生都善于提问题, 而学习差的同学往往提不出什么问题,他们对学习不精心,囫囵吞枣,即使发问,也不愿深入思考,因此往往似懂非懂。当然,好问应有一定的方法,也是需要培养的。通过实践,我认为可尝试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学生会提问的能力:一是注意课前预习的作用。预习不仅是对字、词预先学习,更重要的是对新文章进行提问质疑。可在读第一遍课文时把不理解的问题记在本上,带着问题再读文,把能解决的问题打上“√”,课堂上拿出一定时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交流汇报自己预习时解决了什么问题,讨论未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对表现好的同学大张旗鼓地表扬,这样学生读书质疑、思考解疑的积极性就更高了。预习不是走马观花, 而是以疑促思, 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词、句、段引导学生提问,进而组织学生通过读书解决。尝试让学生在读文时在书上进行圈画、批注,抓住了重点内容,就不愁没有问题可思考了。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独立思考、积极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坚持不懈方见效果。只有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主动学习,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只有在学生个体潜力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更有实效。

二、探究教学方法

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 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质量。首先,教师只有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 才能解除学生紧张恐惧的心理,才不会让学生产生冷漠呆滞的神情,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敢于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孩子的思维发展是从疑问开始的,不懂的应敢于问出来,学生融入课堂,自然而然就成了课堂的主人。如果因为教师讲课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遗漏忽略了一些问题, 那么教学的质量再好也是老师的,而不是学生的。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努力求知。“课堂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共同创造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角色应定位于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引导者。”教师不仅要解惑,而且要激疑,每一个学生都有对事物探知的欲望,教师应该以趣为导,如果没有兴趣和热情,则不会激发学生好问的兴趣,课堂则会变得没有灵气和活力,这种呆板的教学下将不会有创新的学生。再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怎样提问,问得既精又巧。开始时,学生可能会问得很琐碎和零乱,千奇百怪,有时可能还会重复性提问,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题、重点词句、课后习题等处寻找问题,并且希望学生自己思考,给予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期待学生解答。最后,教师应重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利用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的时机,互相启发,在讨论中形成探究的氛围,使全班从整体上具有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在有趣的学习中满足求知欲,在趣中探知,在探知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体现主动参与意识,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语感、情感,从而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

三、创新多元评价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 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用合适的方式,提高评价效率。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情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首先从评价的功能方面来看,加强了诊断和促进的功能,削弱了甄别的功能。正如有些专家所说:对学生的评价要像一个“泵”,不断给学生加油,而不要成为“筛子”,使一部分人成为失败者或淘汰者,对于学习终生厌烦。评价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单纯是期末或毕业前的单一的成绩考查, 打破了一张考卷定终身的局面。评价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不强调与他人的比较,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有自信;评价更强调语文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仅关注语文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学生由于某些原因,虽然目前学习处于后进状态,但对参加语文教学活动很感兴趣, 对语文学习经常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现象,这样学生就会慢慢进步。

上一篇:基层篮球比赛下一篇:慢性泪囊炎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