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慧梅让自主互助学习激活初中语文课堂

2024-04-18

柳慧梅让自主互助学习激活初中语文课堂(精选3篇)

篇1:柳慧梅让自主互助学习激活初中语文课堂

柳慧梅让自主互助学习激活初中语文课堂

让自主互助学习激活初中语文课堂

富蕴县教育局 柳慧梅

实施新课程标准,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但由于传统教学 思想的影响,在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误区。一些 教师往往还是滔滔不绝地唱“独角戏”,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一 些老师仍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教学 ,学生兴趣索然,大大伤害了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自主互助学习是改变学生语文学习方式、充分挖掘学 生潜能的最佳模式。它关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强调的是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更关注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的方法和途径。所以,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依靠自主互助学习来 激活初中语文课堂。

一、自主互助学习的方法和原则

1、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 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实践,使学生在活泼、有序的探究活动中自 主质疑、乐于质疑、自主创新、乐于创新。

2、注重学生探究中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理解和发现。让学生有 自己的理性思考,独立的探究、衡量、比较、鉴别,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独特的见解,不惟书,不惟上,突破固有思维模式,求新求异,敢于向权威挑战。

3、面向全体学生和关照个别差异相结合。给予每个学生探究的 机会,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承担探究的权利与任务。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4、师生、生生要学会倾听、合作与交流。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需要合作,包括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相互接纳、分享,赞赏与互助。

5、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师生关系应开放。教学双方应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要善于进行角色 的互换,做学生学习语文的顾问和引导者、参与者,甚至将自己定位 为学生学习中的兄长、朋友或学生中的一员。

二、如何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是在相关教学理论指导下,在自主互助 学习型课堂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 养其科学态度及精神,建构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结构策略体系。笔者 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任务驱动,出示学习任务和目标。上课伊始,教师要告知学 生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目标。也可以向学生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明确、实在的任务驱动学习。目标宜少不宜多,宜小不宜 大。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课堂提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设法引用实例、故事,运用图片、影片或表演等方式,呈 现出人际冲突的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刺激学生发现问题所 在。所呈现的情境,必须是“未解决”状态,并务求做到清楚、明确。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自主性。因此,学生是否自主地开展探讨合 作性学习,是衡量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志。“语 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实践,使学生在 活泼、有序的探讨合作活动中自主质疑,乐于质疑,自主学习,乐于 学习。

3、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的 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重视过程而不只 看重结论,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 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充分时间,充分自由,引导学生用他们自己的方 式发现问题,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提出各种问题,质疑问难。这可以 算是“脑力激荡”的活动,教师切勿代学生提出问题。

4、创造氛围,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初中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 堂教学的原则是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课堂讨论可以深化学生对 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也可以促使学 生独立思考、主动创新。教师在这个步骤中,要善于进行角色的转换,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顾问和参与者,引导学生依据一定目的,把 握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照个别差异相结合,给予每一个学生探讨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承担自主学习的权利 与任务,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相互接纳、分享、赞赏和互助。

5、交流讨论,开拓求异空间。在交流讨论结果的过程中,师生、生生要学会倾听、合作与交流。教师、学生不要急于用自己认为最好 的答案去打断发言者,而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能畅所欲言。对 学生即使是不完整、不周密的发言,教师也可不予置评,不宜匆忙打 断,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中独特的感受、体 验、理解和发现。要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 提出自已的看法,发表独特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6、总结反思,完善互助学习课堂。课堂反思不仅能能帮助教师 及时总结课堂的得失,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 成长,而且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语文课堂要反思课堂上我们有 没有抓住学生心理,给学生兴趣和幽默,有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有没有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没有达到预期教育教学效果,问题的根源 所在,良好效果的抓手是什么,等等。通过总结和反思,进一步改进 课堂教学。

三、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预期效果

1、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能促使语文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 观、学生观,寻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促进教师 不断反思教学行为,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及时总结和积累教学经 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在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

2、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能大大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方式,解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 题,有效激活初中语文课堂,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篇2:柳慧梅让自主互助学习激活初中语文课堂

一、走进鲁迅 (为配合《纪念刘和珍君》、《阿Q正传》的教学

这是学生第一次活动, 为切合学生的实际, 本次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学生在互助中能更好地完成这次活动。活动主要通过如下步骤进行:

1.复习、整理学过的鲁迅作品

(1) 小说 (《社戏》、《故乡》、《孔乙己》等) ;

(2) 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

2.网上查找, 了解鲁迅的生平, 了解鲁迅的主要作品:小说集、散文集、诗歌、杂文等, 强调鲁迅的从文经历

3.确定研读方向和选题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 可根据自己兴趣较浓厚的方向选题, 确定必读书目和参考书目。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研读方向和选题, 可向学生提供参考题目。

4.以小组为单位, 完成研读、研究报告

按选题确定小组, 明确研读、研究以小组为单位, 完成研读、研究报告。

5.成果展示、交流

在课堂上展示各小组的研读、研究成果,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比较优秀的成果可在校刊上发表, 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这次语文互助活动, 学生不仅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了鲁迅, 在教学《纪念刘和珍君》、《阿Q正传》时, 激发了学生极大的热情;而且, 他们更好地领悟了鲁迅文学的深邃思想、艺术特色, 并进一步继承和发扬鲁迅精神, 完成了教育教学的双重任务。一些学生还就鲁迅的“立国必先立人”的思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二、与先贤孔子的对话 (为配合《论语七则》的教学)

针对这场虚拟的对话, 在活动前, 我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

1.搜集材料, 了解孔子

在对话前, 要收集对方的有关资料, 对他的基本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比如:孔子的生平、他的主要经历、核心思想、教育教学思想、主要作品、对后来者的影响 (包括政治上的和道德观念上的) 等等。

2.确定话题, 拟好提纲

对话是形式, 内容不能漫无目的, 应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在确定主题的基础上, 进一步充实所收集的材料, 然后拟定写作提纲。

3.问要明确, 答要具体

在这场虚拟的对话中, 学生主要是提问的角色, 所提的问题不许明确、具体和合理, 回答时可以针对特定的人或事展开合理的想象, 但要注意回答时符合孔子的身份和思想。

经过一阶段的准备, 每个同学都写出了一篇具有一定质量的“对话”, 有的学生提出了又要继承, 又要发展的观念;有的同学甚至谈到了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的不同, 最后连“孔子”都不得不接受了我们学生的建议, 答应以后一定好好学习现代技术, 改革以前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

前阶段的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后阶段的工作老师和学生都驾轻就熟。于是, 很快地, 学生又完成了两个活动:

1.感受大自然, 享受大自然

学生完成了一篇环保方面的报告, 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2.阅读诗歌, 鉴赏诗歌

学生对我国的诗歌发展有了更多的了解, 提高了诗歌鉴赏能力。并开始学写诗歌, 表达真情。最后, 我们成功地进行了一场诗歌朗诵比赛。

通过一学期尝试性的活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有了提高。学生更愿意自己去发现问题, 去解决问题。这样, 教室就慢慢地变成了学生“学”的课堂, 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了。

后来我将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用到了作文中, 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的自评和互评。使他们从评改中体会作文写作的方法, 并逐步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 使学生慢慢地把修改自己或他人的作文变成一种自觉的要求,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学生学习兴趣及习惯的养成, 绝非一朝一夕的事。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发展迅猛。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是有限的, 只有逐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并通过训练形成学习技能, 才能使学生适应时代需求, 终生受益。在互助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也正是新形式下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 是素质教育模式下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进取, 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放开手脚, 要敢于“放开”, 大胆地让学生自己或通过学习小组互相合作, 去获取知识。

篇3:自主学习,激活语文课堂

关键词:兴趣 质疑 自我探究 自主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初中正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以及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切实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养成独立思考,探究学习的习惯。在养成学习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对此,笔者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角度,谈一些个人的意见。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语文教学生过程中,我非常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并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去探索,去思考。例如,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我发给学生一篇范文《那一件小事激励着我》。学生看完之后,我问他们有何感想。他们只说文中的“我”太可怜了,连饭都吃不饱,而对文中的描写竟然视若无睹。我就慢慢引导他们试着找出文中的人物描写。有几个学生找出了“父亲那沟壑纵横的脸上有一对饱含深情的眼睛”。接着,我再引导他们理解小作者为什么说父亲的那张脸是“沟壑纵横”的。学生说是为了体现父亲劳动的艰辛,也体现了父亲对“我”的爱。我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然后,我又让他们从文中找出环境描写。不一会儿,他们找到了“夏雨总是不期而至地来到大地。刹那间,狂风大作,乌云密布,天空一声巨响后,雨便‘哗啦啦’地落了下来,树木,庄稼,农田张开大嘴巴拼命地吮吸这份及时的养料”。还没等我开口问这环境描写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学生就异口同声地说出了答案。其实,每次作文课中,我都会融入阅读教学,让作文与阅读互相参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与阅读的能力,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家做过这样的研究,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事情,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而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则只能发挥20%。学习活动也是如此。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对某件事感兴趣的时候,往往能促进血液的循环,使大脑得到营养,并把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因素都调动起来。所以,兴趣是学习是动力。

对联具有极强的艺术概括力和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它以凝练短小,富有哲理与个性见长。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或拟写对联,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与欣赏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领会作品精髓。例如,在教《出师表》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篇课文,我用对联“报先帝鞠躬尽瘁,忠后主死而后已”为导语,让学生思考此联与诸葛亮的联系,探究它与课文内容的联系,使得学生兴趣倍增。接着,我要求学生以对联概括课文,领会内容。果不其然,学生拟出了好多对联,而且非常恰当,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亲贤远小,先汉所以兴隆;亲小远贤,后汉所以倾颓”“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等。在总结课文时,我又指导学生联系《隆中对》,拟定了一副“隆中对,条分缕析,预知数十年后天下事;出师表,慷慨陈词,划定几万里九州势”的对联,使学生较好地领悟了诸葛亮具有远见卓识,为建立蜀国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思想情操。对联的拟写体现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现了他们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阵营。教师如果能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将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因为学生的心理会受外界的环境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动作、语言和表情要让学生感受到亲切,要通过自己的讲解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出现的困难,让学生有成就感和愉快感。例如,教学《木兰诗》一文,当讲解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一句时,一位学生马上问道:“老师,怎么会十二年都没人知道木兰是女郎呢?难道那时候的人就那么笨吗?”全班学生顿时哄堂大笑。但我并没有生气、制止,而是表扬了那位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并因势利导,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是周围的人真不知道呢,还是木兰小心谨慎地掩藏?或是文章要表现什么主题?立刻,学生就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了讨论,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可见,这样的学习氛围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讨论的欲望,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我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有很强的依赖性,遇到问题,总要等着教师或同学来帮助解决,而很少学生会迎难而上。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在引导学生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地产生学习的需求。因此,恰当的“问题”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还能激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角色。

(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而今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占据讲台喋喋不休:一时代背景,二作者简介,三内容分析,四写作特点等等。这净是些条条框框,理智分析。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得多,学生实践少,把有思想、有情感、有发展潜能的学生当成瓷器进行灌注。那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我认为,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即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之自觉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感知美、探索美、创造美。

总之,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要注意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的前景必将春光无限。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2).

[2]金坤荣.情趣:让语文课堂充满灵气.语文教学之友,2006(3).

[3]张焘.“三主一练”语文大课堂教学方案.中华活页文选,2013(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柳慧梅让自主互助学习激活初中语文课堂】相关文章:

上一篇:地产活动邀请函通用下一篇:幼儿园大班保育员教育随笔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