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真正

2024-06-25

让语文课堂真正(通用8篇)

篇1:让语文课堂真正

让语文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让语文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浙江省临安市於潜一小 何利群 [ 案例 ] : 一年级语文课上,老师教了生字“马、米、土…… ”后,为了巩固这几个生字,老师让学生做游戏,每个学生的胸前都有一个字,让学生离开座位找朋友,两个朋友的字能组成词语拼读。这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游戏。大家马上离开座位活动起来,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大家晃来晃去,一片嘈杂,有的小朋友很快找到能和自己拼的字,就拉着手在玩;有的小朋友马上离开座位去找自己平时喜欢一起玩的朋友去聊天了;有的小朋友有点莫名其妙的在座位上,看着别人,也许不知怎样干……过了几分钟,在老师声嘶力竭中,学生安静下来,老师拉出几对朋友,让学生拼读。然后,老师马上接着“猜一猜”的游戏,让学生看拼音猜苹果树中苹果下是什么字(其实就是读拼音拼汉字)。对猜的孩子每人奖励一只苹果,学生情绪一下子被煽了起来。由于苹果有限,结果奖励到苹果的孩子拿着苹果沾沾自喜,摸着苹果,也不注意老师还在要求他们下一项学习活动――念儿歌;没有奖励到的孩子,眼睛也羡慕地注意看着苹果;有个别孩子还从抽屉里拿出自己的零食,以示自己也不比别人差,也有吃的东西。学生的注意力都分散了。虽然看上去这堂课学生的情绪始终是高涨的,但是学到的东西不得而知。 像这样空热闹,假互动的案例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并不少见。我想:我们用新的课改理念、新的语文课标和新的培养目标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就是要彻底摒弃教师机械训练,学生被动学习的语文教学模式,应该像这位老师那样积极倡导让孩子多实践,多合作的游戏活动,让孩子在新教材的实验中,在课堂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表现机会。但是,总不是新教材的课堂教学就是这样乱哄哄的吧!也许有的教师认为强调课堂常规要求,就会扼止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和“活”性。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玩游戏都有一定的规则,更何况是在课堂中学习知识呢!课堂学习更要有规范要求,这是学习效果的保证。 怎样区分“乱”和“活”呢?专家指出:“评价课堂教学乱不乱,要看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不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叫乱,如果学生没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又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叫乱。”由此可见,虽然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且伴着“给我”的声音;虽然为了弄清学习上的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虽然学生为了探究一个问题而离开了座位、学习小组,但都始终围绕着学习这个主旋律。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上看似乎有点“乱”,实际上是“活”。但这种“活”中也要有新的规范,过于放纵,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让课堂规范就要掌握调控策略,要求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来,教师应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那么教师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与课堂常规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引起注意。 一、正确的认识 1 、课堂上的“活”与课堂常规是统一的。 课堂常规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课堂常规管理上要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对学生“活”的内涵教师也要有正确的的认识,“活”不等于不要课堂常规,它不是指“乱哄哄”,表面上的“热闹”,而是指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喜爱兴趣,学习中的好心情及投入程度,能主动探索、专注倾听、积极交流、勤于动手,以及对成功的愉悦之

[1][2]

篇2:让语文课堂真正

崔爽

【摘要】:本文论述中学生阅读名著的问题。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目前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展仍存在许多困难。作者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分析学生冷落名著阅读的原因,提出培养学生阅读方法的措施,应由课堂教学引导课外名著阅读,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关键词】: 名著阅读 现状 原因 对策 【分类号】:G633.3 【正文快照】:

一、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经典名著之所以经得起时间和社会变迁的考验,是因为它们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对了解历史,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人生是大有裨益的。经典名著通过形象的故事,生动的语言与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情感和人格的熏陶。《新课标》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要求更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所以,名著阅读应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中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少有学生能有耐心读完一部经典名著,就连我国传统的四大古典名著,九成多的学生对其部分情节和人物有一些简单了解,更有甚者,四大名著及其作者还经常混淆。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影视剧或是老师上课时偶尔的讲解来了解的,而对于外国的一些经典名著,学生则普遍都知之甚少。这与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相差太远。中学时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推荐经典名著并引导他们阅读,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审美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净化他们的心灵。

二、学生冷落名著的原因

引导学生对经典名著的回归,就要了解名著阅读低迷状况产生的原因。从学生方面来看,首先,他们还未阅读名著就产生了畏惧心理。因为经典名著大多文字比较多,看到厚厚的一本书,学生就已经犯愁什么时候才能读完了。以这样的心态看待名著,阅读效果可想而知。其次,学生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较少,课余时间都被各学科的作业占据了。再次,有些经典名著距离现实太遥远,主题难以把握不说,有些文字的意思都读不懂,久而久之,自然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最后,班级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有些学生虽然阅读了,但是没有人同他分享心得体会,他体会不到自己的收获,也没有小小的“成就感”,最终在紧张的学习中把名著束之高阁了。从教师方面来看,由于名著阅读在试卷中所占比例很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这方面的指导也是有限的。教材中有几篇名著的选段,受到课时的限制,也只能处理相应的几个问题,学生的收获并不多。我原来教学生读课外阅读名著时只是结合课本中的“名著欣赏专题”讲解书中所设的几个问题,让学生看看名著、写写心得而已。平时,教师缺少对学生名著阅读的关注与考察,没有了“监督机制”,学生就会慢慢懈怠。再有,教师追求“短期效益”,只是就题讲题,试卷出了什么关于名著知识的题,就讲解那两三道题,对名著内容的延伸并不多,最终导致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既满足不了考试的需要,又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为了学生能“应付”考试,更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在名著教学这方面,我进行了尝试与探索,将名著阅读指导与常规的语文教学相结合,使二者不再“各自为政”,而是相辅相成。

三、让名著走进语文教学中应采取的措施

以《陌上桑》为例,它是长春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课文,是汉乐府中一篇出色的叙事诗,讲述了在路边桑林中一个美丽聪慧的采桑女子罗敷与居心不良的使君斗智斗勇的故事。课堂教学中分析罗敷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描写人物可以从正面对人物进行刻画,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肖像,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描写人物也可以把镜头移开对准其他人或其他物让外界事物充当最佳配角从不同的侧面烘托某个人物,以期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至高境界,这就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或以物衬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刻画此人,使所描绘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汉乐府诗《陌上桑》中描写采桑女罗敷美貌到极点,不是正面刻画,而是用她周围的人的神态、动作来烘托、渲染。诗中这样描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与动作,种种表现聚焦在一点,即采桑女罗敷貌美惊人。如果正面刻画,就不够含蓄,不能留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的余地。与同学们分析到这里,我趁热打铁,对同学们说,我国著名的一部古典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塑造了一个叫范进的人物形象,他出身低微,穷困潦倒,可他一心只想做个读书人。他久经科场,老大不悔,屡败屡战,到54岁终于考进秀才,中举后,他喜极而疯,被他的丈人胡屠户一打一骂后才清醒。《范进中举》一文中对范进中举时的描写一连进行了三次侧面描写。一写众人的看法:“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一语点破发疯的原因。二写为范进治疯。报录人出主意,提出治病的药方——打掉范进的欢喜,只说并不曾中;胡屠户执行,打范进的嘴巴,并凶神似的说:“该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疯是欢喜得痰迷心窍,是心病,治心病就是从侧面烘托出范进中毒之深,醉心于科举、功名而不可自拔。这就从深一层次进行揭露。三是胡屠户打范进嘴巴时众人和邻居的反应:“忍不住的笑。”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刻画了范进追求功名利禄可怜、可鄙、可悲、可笑的形象。如果同学们想继续了解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科举制度殉道者的形象,就走进《儒林外史》,走进《范进中举》。同学们听得尽兴,我继续简单介绍书中的典型人物和情节,比如严监生,因为临终时仍在可惜灯盏中点着两茎灯草一直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而成为吝啬人物的典型,等等。这时已经充分燃烧起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与热情,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儒林外史》的愿望。又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对生机盎然的百草园充满向往之情,对能讲美女蛇故事的阿长产生极强的好奇心,我顺势对学生说:“这篇课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要想知道鲁迅更多的童年趣事,要想了解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大家阅读原著。”这样,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到名著面前,使他们对作品有一种向往和期待,读起来自然就有亲近感。反之,强行摊派阅读任务,常会令学生感到沉重的负担,从而对名著敬而远之。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进名著,抓住恰当的时机,适时引导,才是最重要的。

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才是名著阅读“千里之行”的第一步,要把这种兴趣持续下去,渐渐变成一种习惯,师生还要作出许多努力。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一批名著,必须将名著阅读要求落实到语文常规教学中,利用语文课堂的有限资源,将名著阅读的措施与方法落到实处。

1.明确篇目,制订计划。

古今中外的名著作品都是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的优秀作品。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和教科书的要求向学生推荐阅读的相应篇目,还可以根据时间的长短和学生的理解能力设计相应的阅读内容:平时零碎时间,可读一些短小精悍的作品,寒暑假可读那些长篇名著;低年级的学生,可安排学生阅读《格林童话》、《西游记》等浅显有趣的作品。到八九年级,学生的思想和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可推荐学生阅读结构复杂、内容较深的名著,如《战争与和平》、《红楼梦》等。通过阅读扩大自己的阅读量,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陶冶自己的情操。

2.指导方法,养成习惯。

要让学生一时的兴趣成为终生的热爱,使他们与作品产生心灵的碰撞与交流,就必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他们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如下阅读方法:(1)博览。一位名人曾说:“见多识广义,学才遍天地。”为了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广泛地阅读大量有营养、有价值的书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和特点,浏览自己所要的信息,经过自己的捕捉、获取、汇集,学生进一步明确,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提高阅读速度,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更丰富的知识,从而提高语文能力,特别是课外阅读能力的兴趣。(2)精读。认真指导学生,对作品的重要细节,关键情节,话外之音,静心细读,慢慢品味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等,获取一定的认知或情感体验。教师可以从中找重点片段进行指导阅读,甚至指导学生找出哪一句话最生动,它有什么意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反映人的什么样的品质,等等?都要认真指导学生精读。

3.开设活动,营造氛围。

由于主观、客观等方面的原因,要让初中生长期坚持阅读名著有较大的困难,这就必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磨炼他们的阅读意志。教师应该组织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名著的浓厚兴趣,可以尝试开展如下活动:(1)班专门设计一个园地——凡是有好的心得体会、读书方法、读书笔记,就张贴出来,让全班同学学习,每一个月评比一次,互相学习,取长补短。(2)开展新书推介的活动,让学生介绍自己阅读的内容及感受。这一活动使学生介绍新知识时,得到大家的赞赏,这种成功的喜悦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学生的独到见解,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好奇心,引领他们从书籍中探宝。(3)开展“名著知识知多少”竞赛。(4)讲名著故事比赛,等等。我深信,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同学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会越来越浓,阅读水平会越来越高。

引导学生走进名著,爱上名著,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语文教师应正确引领学生进行名著阅读,让名著阅读真正走进语文课堂,让名著伴随学生左右,体验名著阅读的乐趣,并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从而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篇3:让小学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怎样区分“乱”和“活”呢?专家指出:“评价课堂教学乱不乱,要看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不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叫乱,如果学生没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又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叫乱。”由此可见,虽然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且伴着“给我”的声音;虽然为了弄清学习上的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虽然为了探究一个问题而离开了座位、学习小组,但都始终围绕着学习这个主旋律。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上看似乎有点“乱”,实际上是“活”。但这种“活”中也要有新的规范,过于放纵,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让课堂规范就要掌握调控策略,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来,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那么教师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与课堂常规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引起注意。

一、正确的认识

1. 课堂上的“活”与课堂常规是统一的

课堂常规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课堂常规管理上要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对学生“活”的内涵教师也要有正确的认识,“活”不等于不要课堂常规,它不是指“乱哄哄”,表面上的“热闹”,而是指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喜爱兴趣,学习中的好心情及投入程度,能主动探索、专注倾听、积极交流、勤于动手,以及对成功的愉悦之情等的表现,其实质也正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课堂常规内容,学生的“活”应体现在这里。课堂中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轻松和谐、师生亲密无间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悦。但要做到活而不乱,动而不滥,乐而不散。教师要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每节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一,贯穿渗透于学习活动之中,贯穿于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得课堂教学中形成“活而不乱”,呈现出平等、宽松、和谐、欢乐的学习氛围。

2. 课堂上的“活”是有前提的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自主、参与、合作的学习方法。但是应该看到,我们现在的大多数班级人数往往在40人至60人之间,就算小班也在30人左右,这么多的人互动,能真正起到自主、参与、合作学习的作用吗?还是表面热热闹闹,其实连教学目标都没有完成的假互动呢?因此,有些“活”的教学方法是要在真正的小班里才能进行的,否则事倍功半。教师要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放”与“管”,才能让学生真正“活”起来,“活”得有度,“活”得有效。

二、正确的引导

学生的“活”离不开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堂常规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规范学习的行为,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虽然它不强调机械化、模式化,强调坐姿、掌声等的整齐划一,强调过多地让学生齐念“课堂常规口诀”,但是教师应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个体学习时、小组讨论时、集体游戏时、作业时等不同情况下应该注意怎样学习。

1. 明确目标

教师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心里很清楚这节课要达到哪些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体现三个维度,这样才能避免教学变成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避免学生的讨论交流教师不能把握,任由学生牵着鼻子走,虽然场面很“活”,学生发言积极,但是离开了教学目标,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师教学目标明确了,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力,落实自主学习。同时教师也应该以一个合作学习首席的身份参与其中,和孩子共同学习探究。在探究当中灵活地根据心中的目标提出学习的任务和要求,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有效指导结合起来,使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2. 动静有度

语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全方位地动起来,包括听、看、说、读、思、写,唱、跳、演,画、做、玩。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要求,应有不同的“动”法,使课堂“活”起来。“动”是一种学习形式,而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不能为“动”而动。课堂上应动静结合,放收有度。就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而言,什么内容什么环节宜于自主学习,什么内容什么环节宜于合作学习,教师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使之恰到好处,不能让学生整堂课都处于活动状态,使学生整堂课的精神处于亢奋之中。像上面案例中,游戏一个接一个,看看很“活”的一堂课,学生的收效却不大,连最起码静心学知识的常规都不能训练到位,难道学生的知识都是在这样环境中获得的吗?

3. 安排有序。

比如本文开头的案例中,在课堂游戏前,教师应该将班内40余名学生平均分成4个小组,让学生在每个小组活动圈内找朋友,找到朋友后站在“光荣圈”内。那么学生开始活动就不会满教室跑,到处漫无目标地晃动。学生找到各自可以组成词语的朋友后,就手拉手站在“光荣圈”内,学生就不会找到后两个人就自顾自玩,站在“光荣圈”内的学生会有一种自豪感、成功感,这样剩下的学生(没有找到朋友)少了,他们也会尽快地去找朋友,教师也用不着声嘶力竭地去组织了,就能一目了然地看清了哪些学生已经找到了朋友。这样教室里就减少了吵闹的机会。另外教师在平时的游戏中要强调应该注意哪些事项,要常常在游戏中渗透训练。

4. 训练方法

篇4:让语文课堂真正充满语文味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课程改革 语文味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248

一、引言

“语文味”是指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美感,陶醉于文学意境之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这种语文味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同文字进行情感交流,身处其中,感悟能力获得提升。以往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趋于工具化,讲究思维逻辑,知识作为学习知识的载体,并没有多少潜意识的熏陶作用,变得机械刻板,注重句子成分划分、段落划分、大意概括等应试技巧,失去了它的文学气息,与生活也相去甚远,不贴近学生的实际思维,也无法丰富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起不到教化作用。因此,实行语文教育的改革使它更贴近“语文”,具有语文味就变得意义非凡。一直以来的改革也是颇见成效,语文课堂越来越注重发现语文的美,注重品读优秀文学,在学习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二、语文味缺失的原因

语文课堂缺乏语文味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主要依赖于教师和授课方式。

(一)教师教学方式的偏失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应试教学的风格,但是很多教师并未引起注意,为了追求业绩依然我行我素,改革停留于表面,未触动实质。没有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教学没有围绕学生的需求展开,只是注重考试成绩,很多教师都没有做到引领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掌握教学进度,也不注重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表述,没有留给他们充分的发言机会和讨论机会,也失去了很多独立思考的机会。正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模式不当,语文课堂才失去了语文味。

(二)对现代科技的依赖

现行的教学模式也已运用现代科技辅助,就像多媒体进入课堂,毋庸置疑,多媒体教学确实丰富了课堂教学环节,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通过制作幻灯片课件代替了黑板板书,运用音频、视频文件,减少了学生的阅读。对于选入语文课本的文学名著,教师可能采用播放其同名影视作品的方法,之后进行简单的讨论,最后书写观后感这样简单的模式,而没有很多的阅读课文,深刻体会文字蕴含的意义,这些是影视作品无法传达的,这样的语文课堂无异于走马观花,没有办法展现出语文的味道。

三、如何使语文课堂真正富有语文味

(一)让语文课堂排出杂物,回归淳朴

语文课堂承担着太重的压力,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扩充词汇量、强化思维逻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综合性越来越强,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多,它的主要特点变成了一种教学手段,课堂氛围活跃,语文味越来越淡,把本质渐渐掩盖了,其实语文就是展现文学魅力的文字,是环绕文学美感的篇章。应该让语文课褪去复杂的面纱,露出纯净的本质,在语文课堂上细细品味语文的文学魅力。

(二)让语文课堂充满情感

语文课堂由一篇篇文学作品组成,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心灵的感悟,是真情的流露,在学习课文,解读文章时,要把握住每一句话,把其中想要表达的意思加以揣摩,在体会语言氛围、解读文字深意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升华,品味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融入到文章描绘的意境里面,以作者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用心聆听作者的声音,让文学作品拥有清晰的轮廓、深厚的情感。

(三)让语文课堂开阔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的学习要给予学生更加广阔的视野,教材中能够学习到的文学作品数量是有限的,但是现存的文学宝库是无限的,不可能用有限的精力学完无限的作品,所以我们学到的作品可以作为一把钥匙,一把通向文学海洋的钥匙。教师和学生要精细地研究选入教材的有限作品,理解语言运用的能力,以此为基础,拓展到所有相关的文学作品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要做合理的引导,不要拘泥于课本,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培养学生的开阔性思维。

(四)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作用,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必须提高,包括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师的教学要有目的性,把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作为第一目的,教学语言要有逻辑性、欣赏性,既要表述清晰,又要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

四、结语

语文是艺术和文化的载体,充满丰富的民族气息。在课改的进程中,语文课堂逐渐蜕变,教师、学生、教学方式的共同改变,使语文的美感和情感充分表露出来,文学味道更加浓烈。

参考文献:

[1]李慧春.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创新的活力.素质教育论坛.2009(11).

[2]姚仲辉.焕发活力的小学语文教学——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网络资源的有效应用与开发.学周刊,2012(10).

篇5:让语文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丹阳市埤城中心小学郦慧娟

[案例]:一年级语文课上,老师教了生字“黑、画、竹 …… ”后,为了巩固这几个生字,老师让学生做游戏,每个学生的胸前都有一个字,让学生离开座位找朋友,两个朋友的字能组成词语拼读。这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游戏。大家马上离开座位活动起来,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大家晃来晃去,一片嘈杂,有的小朋友很快找到能和自己拼的字,就拉着手在玩;有的小朋友马上离开座位去找自己平时喜欢一起玩的朋友去聊天了;有的小朋友有点莫名其妙的在座位上,看着别人,也许不知怎样干……过了几分钟,在老师声嘶力竭中,学生安静下来,老师拉出几对朋友,让学生拼读。然后,老师马上接着“猜一猜”的游戏,让学生看拼音猜苹果树中苹果下是什么字(其实就是读拼音拼汉字)。对猜的孩子每人奖励一只苹果,学生情绪一下子被煽了起来。由于苹果有限,结果奖励到苹果的孩子拿着苹果沾沾自喜,摸着苹果,也不注意老师还在要求他们下一项学习活动——念儿歌;没有奖励到的孩子,眼睛也羡慕地注意看着苹果;有个别孩子还从抽屉里拿出自己的零食,以示自己也不比别人差,也有吃的东西。学生的注意力都分散了。虽然看上去这堂课学生的情绪始终是高涨的,但是学到的东西不得而知。

像这样空热闹,假互动的案例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并不少见。我想:我们用新的课改理念、新的语文课标和新的培养目标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育,就是要彻底摒弃教师机械训练,学生被动学习的语文教学模式,应该像这位老师那样积极倡导让孩子多实践,多合作的游戏活动,让孩子在新教材的实验中,在课堂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表现机会。但是,总不是新教材的课堂教学就是这样乱哄哄的吧!也许有的教师认为强调课堂常规要求,就会扼止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和“活”性。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玩游戏都有一定的规则,更何况是在课堂中学习知识呢!课堂学习更要有规范要求,这是学习效果的保证。

怎样区分“乱”和“活”呢?专家指出:“评价课堂教学乱不乱,要看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不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叫乱,如果学生没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又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叫乱。”由此可见,虽然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且伴着“我来”的声音;虽然为了弄清学习上的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虽然学生为了探究一个问题而离开了座位、学习小组,但都始终围绕着学习这个主旋律。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上看似乎有点“乱”,实际上是“活”。但这种“活”中也要有新的规范,过于放纵,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让课堂规范就要掌握调控策略,要求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来,教师应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那么教师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与课堂常规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引起注意。

一、正确的认识

1、课堂上的“活”与课堂常规是统一的。

课堂常规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课堂常规管理上要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对学生“活”的内涵教师也要有正确的的认识,“活”不等于不要课堂常规,它不是指“乱哄哄”,表面上的“热闹”,而是指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喜爱兴趣,学习中的好心情及投入程度,能主动探索、专注倾听、积极交流、勤于动手,以及对成功的愉悦之情等的表现,其实质也正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及课堂常规内容,学生的“活”应体现在这里。课堂中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轻松和谐,师生亲密无间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悦。但要做到活而不乱,动而不滥,乐而不散。教师要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每节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一,贯穿渗透于学习活动之中,贯穿于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得课堂教学中形成“活而不乱”,呈现出平等、宽松、和谐、欢乐的学习氛围。

2、课堂上的“活”是有前提的。

是的,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自主、参与、合作的学习方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现在的大多数班级人数往往在40人至60人之间,就算小班也在30人左右,这么多的人互动,能真正起到自主、参与、合作学习的作用吗?还是表面热热闹闹,其实连教学目标都没有完成的假互动呢?因此,有些“活”的教学方法是要在真正的小班里才能进行的,否则事倍功半。教师要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放”与“管”,才能让学生真正“活”起来,“活”得有度,“活”得有效。

二、正确的引导

学生的“活”离不开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堂常规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规范学习的行为,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但常规训练虽然不能强调机械化、模式化,不要过分强调坐姿、掌声等的整齐划一,不要过多地让学生齐念“课堂常规口诀”。但是教师应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个体学习时、小组讨论时、集体游戏时、作业时等等不同情况下应该注意怎样学习。

1、明确目标。教师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心里很清楚这节课要达到哪些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体现三个维度,这样才能避免教学变成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避免学生的讨论交流中教师不能把握,任由学生牵着鼻子走,虽然场面很“活”,学生发言积极,但是离开了教学目标,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师教学目标明确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力,落实自主学习。同时教师也应该以一个合作学习中的首席的身份参与其中,和孩子共同学习探究。在探究当中

灵活地根据心中的目标来提出学习的任务和要求,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有效指导结合起来,使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2、动静有度。语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全方位地动起来,包括听、看、说、读、思、写,唱、跳、演,画、做、玩。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要求,应有不同的“动”法,使课堂“活”起来。“动”是一种学习形式,而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不能为“动”而动。课堂上应动静结合,放收有度。就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而言,什么内容什么环节宜于自主学习,什么内容什么环节宜于合作学习,教师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使之恰到好处,不能让学生整堂课都处于活动状态,使学生整堂课的精神处于亢奋之中。像上面案例中,游戏一个接一个,看看很“活”的一堂课,学生的收效却不大,连最起码静心学知识的常规都不能训练到位,难道我们的知识都是在这样环境中获得的吗?

3、安排有序。比如本文开头的案例中,课堂游戏前,教师应该将班内40余名学生平均分成4个小组,让学生在每个小组活动圈内找朋友,找到朋友后站在“光荣圈”内。那么学生开始活动就不会满教室跑,到处漫无目标地晃动。学生找到各自可以组成词语的朋友后,就手拉手站在“光荣圈”内,学生就不会找到后两个人就自顾自玩,站在“光荣圈”内的学生会有一种自豪感、成功感,这样剩下的学生(没有找到朋友)少了,他们也会尽快地去找朋友,老师也用不着声嘶力竭地去组织了,一目了然就看清了哪些学生已经找到了朋友。这样教室里就减少了吵闹的机会。另外老师在平时的游戏中要强调应该注意哪些事项,要常常在游戏中渗透训练。

4、训练方法。要让学生参与讨论形成新的规范,让学生通过讨论形成统一认识——上课要听从老师的统一指挥;要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发言;发言要找准适当的机会;不能在课堂上做与本节课学习无关的事等。例如在让学生学会倾听的常规训练中,要求他们学会要用眼睛注意说话的老师或同学,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能记在心中或听出差异进行补充。对那些别人说话时,只顾自己,不善于倾听的学生要加以引导、鼓励,让学生都能加入到听的行列中来。再如,围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应该注意轻轻讨论,遇到问题相互议论,评议,不能大声争论,分配任务时要有责任感和合作精神等等。那么,案例中拿出零食吃的行为还会发生吗?

5、尊重学生。学生有活生生的思想,他们在活动中肯定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规范的同时,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自主与合作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讨论中形成知识、方法的结论,在交流中产生情感共鸣,在运用中获得成功的满足。对于偶发事件,教师应采取“宽容的策略、转换的策略、停顿的策略、幽默的策略、诱导的策略、暗示的策略,冷却的策略、糊涂的策略”等。如案例中发生学生吃零食的事件,教师可以幽默地说:“啊,你的零食好香啊,可是老师这里还有比零食更香的东西,那就是——比一比,谁能把儿歌读得好!”。也可以转换学生的注意力:“刚才有6个小朋友得到了老师的奖励——苹果,接下去,我们要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更好地朗读儿歌,得到知识的金苹果。”而不能严厉地去呵斥学生。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如案例中老师可以采用下面的评价,让学生投入到下一轮学习中。夸张评价法——“你们看,这位小朋友多爱学习,他已经把自己的奖品放到脑后,投入学习儿歌中去了,老师相信他还能得到更多的金苹果。”赞美评价法——“这位小朋友的做法与众不同,请大家给予掌声鼓励。”榜样评价法——“这位小朋友真懂事,做得真好,希望小朋友也能像他那样。”假设评价法——“如果你把零食放到下课再吃,那多好啊!你能改正吗?”等,使学生在老师的赞赏中领略到成功的自豪感,改正不足之处。

另外,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在学生主体性越来越被强调的今天,许多教师在课堂上面对越来越活跃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教师都遇到了

篇6:让语文课堂真正

应试教育以考试分数来衡量教育成果,它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致使语文教学陷入“教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的困境。要走出困境,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育必须遵循主体和谐民主的原则。着眼于能力的培养,健全完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素质教育走进课堂。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一)诵读、乐说、细品、仿写交融运用,激发学生参与。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它关注的不再是学生是否参与,而在于学生如何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运用灵活创造性的措施,确保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全过程地参与,每个学生参与。

1、诵读。语文教学宜“诵读为先”。朱熹曾说:“凡读书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叶老也说过:“学生读的好,才能写得好。”诵读的确重要。在诗词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畅游在中华古诗词的海洋里,尽情融合凝聚在诗中的意境、智慧、风骨,以加深学生文化蕴含,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审美的意识。文章不是无情物,它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并以这感染读者。诵读时,应引导学生披文以人情,沿波深源,启迪学生之情感与作品之情感产生共鸣,让学生走出课文的艺术之宫,对琳琅满目的语言珍宝品味鉴赏,寻幽探胜,受课文多姿多彩的美的魅力感染,灵性为之开窍。人情入境人理地汲取文章中的丰富营养,取得一个又一个的顿悟,实现主体接受的最优化。

2、乐说。为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能力,养成参与习惯,教师应特别注意学生的“说”。起初让学生由敢说、大声说、人人说发展到深层次的正确说,愉快地说。对学生的“说”采取容忍激励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开展“五分钟演说”,“说自己,评同学”等活动。给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鼓励学生在课上“想说就说”。免去了举手须经老师同意后才发言的规矩。实践证明,经过长期锻炼,学生们由怕说到敢说,进而会说、说对、说得好、乐于说。“说”表现了思维,“说”本身就是一种参与,实现了主体接受的自主独立性。

3、细品。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文质优美。要使学生陶醉于作品的优美意境之中。获得愉快,美感,情趣,就得对美文佳句细细品味。中学语文课本中如《春》、《济南的冬天》等课文描绘了祖国山河的优美壮丽景色,学生美读品味,可以激发爱自然,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当然教读课文,教师应引导学生细品教材中的传神之处,点睛之笔。执教《荔枝蜜》,我紧抓结尾句“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揣摩研讨,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建设美好生活的愿望,领悟作者积极健康的生活真谛,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细品。使主体接受创造性得以实现。

4、仿写。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模仿性又是作文教学显著的特征之一。朱熹曾指出:“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之作,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诚然,模仿决不是意味着鼓励学生抄袭或简单的摹写,而应是“似范其貌,实取其神”。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美文章,让学生模仿并创造性地想象,在内心情感的驱动下,运用典型化的手法。对以往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表达美,创造美。仿写是进行美的教育和培养美的创造能力的重要方式,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及主观能动性。

(二)重视学路,合作互动,促使主体参与。

现代教学十分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教学效果明显与否,取决于学生参与的程度。教学时。我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难点的突破。都包孕着学生思考、创造。课堂上师生互动。相互启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教学内容符合求知实际。主体接受因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之特点。因而学法指导极为重要。教师应重视学路,顺应学情,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把暴露的教学矛盾视为最可贵的教学机遇,在“山穷水尽”处共同探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

二、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思想家王守仁也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可见古人重视“乐学”,强调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欢悦中思维。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需坚持两个原则:

(一)民主平等

现代教育强调要把学生看作学习活动的主体,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教学时,教师应把学生看作与自己人格平等的朋友和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应尊重他们的人格情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观点。学生可与老师争论。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对学生探索中出现的错误,不能求全责备,要构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语文教学应成为一个多元的`主体交叉的对话空间。所有的人在此对话空间中皆是自主、平等、独立、友善的。

(二)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公平是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尽管每个学生在时间、课程、设备、师资、学习生活上是平等的,但各自的内因不尽相同,势必造成学习结果的不平等。素质教育不是扩大这种不平等,相反正是弥补差异,使每个学生达到基本的素质要求。因此,教师应努力做到:“心中有人人,人人在心中”。设置问题要有梯度,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思考,使他们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后进生的身信心不足,教师要多为他们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把他们连自己都不清楚的潜力推向前台,使他们产生成功意识,得到成功的体验。教师寓教于乐,使学生学有所乐,这正是素质教育所企盼的。

三、科学训练,开启思维,促进发展

启发学生思维,发展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要实现此目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坚持主体训练之模式,让学生去阅读、去讨论、去动手练习,教师重在点拨引导,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和。

(一)传授基础知识,重在启发提示。

例如:讲授“嗟来之食”成语时,并不将成语之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推断它的意义,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实。讨论时有同学说:“‘嗟来之食’就是不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得到的食物。”针对此答案,我就势反问:“我们每天吃的饭都是妈妈亲手做的,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按刚才这个同学解释,我们的一日三餐都是‘嗟来之食’了。”这样一提示,学生顿觉回答得不对,就改口说:“是施舍的意思,”我立即赞许道:“施舍这个词用得好,”问题到这个地步,我继续反问:“什么样的施舍?你满怀同情和怜悯递给乞讨者一碗饭,这种施舍能否叫‘嗟来之食’?”受我的启发学生顿悟,找到了答案:“嗟来之食――带有侮辱性的施舍。”事实证明,通过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学习的知识扎实、可靠,用起来得心应手,举一反二。

(二)课文的理解与分析,旨在思维创新。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学中除了找准知识重点之外,我还努力找出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思维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执教《石壕吏》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你们说说,谁在泣幽咽?”此问题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学生打开了思维的闸门。有同学说:“定是乳下孙受了惊吓,因长时间哭叫而无力在泣幽咽。”有的说:“或许是‘出人无完裙’的儿媳,想到今后无法生活而泣。”有的说:“是逾墙逃走。深夜潜回家的老翁,想到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遭遇,老泪纵横,幽咽而泣!”还有的同学说:“我理解为别的几家有人在‘泣幽咽’。”对老翁一家来说。安史之乱带来的深重灾难,已经使他们欲泣无泪,欲哭无声了。我们鉴赏这首诗不应只停留在老翁一家人的不幸遭遇这个“点”上。应由此联想到当时社会生活的那个“面”。这样才更准确地认识诗歌的主旨,才更准确地理解杜甫的诗为什么被誉为“诗史”。学生们富有创见的想象,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审美价值。

(三)写作训练,注重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点拨法强调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自然离不开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传统的语文教学对任何问题都以一个标准答案来评判,抑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尤其是写作过程中那种过细死板的指导,死扣命题的审题,都在无形中使学生的思维单一、呆滞和迟钝。为克服写作训练的弊病,开发学生思维,拟定作文题目既不能太窄。又不能过于笼统,像《我的老师》类似的题目,学生写起来无非是老师带病上课,雨夜家访等内容,很难写出新意来。不妨将之改为《老师的……》,这样所写的东西很多,如老师的眼睛、笑容、皱纹、教鞭、生日、星期天……经过点拨,学生多角度思考,老师的形象就写活了。此外。我还加强学生审题立意时拓展思维的练习,要求学生写出人所未想。人所未思的内容。意蕴引导学生从老师的工作、生活、家庭等全方位去思考,促进学生浮想联翩,心领神会而自动腾飞。写出来的作品很有分量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篇7: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儿童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笔者以为:

一、真诚面对学生,还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一)平等、合作、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敢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惟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使课堂成为交流的“沙龙”。

(二)倾听、赏识、激励

新课程重视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这对于向来认为“隔行如隔山”的学科型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怎么办?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一个教人者转化为学习者,真诚的学会倾听,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唯有此,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再则教师还要做个性张扬的激励者,让每个学生在教师个性张扬的激励氛围中得到尊重,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课堂还给学生,用心灵怦击思维火花。

(一)“爱意”充满课堂

没有“爱意”的课堂算不上是理想课堂。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意”,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会自由自在地学;课堂上有了“爱意”,师生间才会互相尊重和理解,教师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学生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课堂上有了“爱意”,教师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如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可以说“你行的,再好好想想!”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不妨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试,轻轻地说给老师听听” “我就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说得多好、多响亮呀!”……在教师暖暖的爱意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的学习和发展。

(二)“创意”引领课堂

只有营造和谐、自主、创意的课堂氛围,摒弃那种教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从而才会提出一些极具创新思维的问题。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年、月、日”知识的了解,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同学们各抒己见。这时我因势利导,让他们打开书看书上的日历,通过看书你还了解了哪些“年、月、日”的知识,你能比较系统的把这些知识归类吗?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把所了解的知识填进相应的表格(事先提供)。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思想开始无拘无束,有了自主思考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灵感、创新思维,使课堂成为了他们快乐学习的乐园。

三、生活融乳数学,让学生体味数学乐趣

实践表明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地将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

(一)生活实例融入数学

结合身边的实例融入到数学课,让教与学跳出教本,走到现实生活中,使数学课堂大起来.超市的价格标签,银行的利率,家装材料的购买面积估计以及食堂菜谱的调查统计表等等,都可以成为学习数学的源素材.如教学《两步应用题》时,结合学校运动会场景设置“三年级三个班各有六位运动员,以及有两位裁判”的场景,请学生根据画面提出数学问题,一步计算的问题直接口答解决,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两步应用题从而导入新内容的教学。这样的学习无疑是极大的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二)数学问题回归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比如在教学完《相遇应用题》例题后,教师问“现实生活中,只有例题这一种行走的情况吗?”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列举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合情合理的实际情况后,教师可让学生将提出的问题重新编成应用题,自己探究解决;又如《元、角、分》教学中,开展模拟购物活动,给你10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样文具?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等……只有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既对数学内容进行了拓宽,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达到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篇8: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有效

为什么平时上课不能像上公开课那样上呢?除了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自身的惰性等等之外, 最主要的是, 这些公开课大多是花架子, 中看不中用, 流于形式, 效率较低, 效果较差。但平时上的课, 只管自己讲得清楚, 讲得全面, 讲得顺畅……不考虑学生的个人需求和自主权, 这样的课效率也不会高, 效果不会好。但是和公开课比, 课前花的时间精力少, 省事, 所以现在不少教师平时上课仍是老样子, 只有到上公开课的时候, 才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拿来, 当标签贴上。这种现象表明, 新课程改革经历了这么多年, 虽然理念上深入人心, 但是实践上还是困难重重。而解决困难的关键, 在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 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的指引下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有效呢?

一、目标, 制定、排列好

目标有终极目标和中间目标之分。一堂语文课, 终极目标不能多, 一两个, 过多了教学思路就会乱, 也不能够全面充分实现。终极目标定得比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要略高, 估计上游的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基本实现, 通过课堂教学能够全面充实实现;中游的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勉强地基本实现, 通过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地全面实现;下游的学生通过自学不能够实现, 通过课堂教学能够勉强地全面实现。这样制定比较合理, 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会有所收获。如果把终极目标比作汽车驶向的终点站, 那么中间目标就是临时停靠站。终极目标确立之后, 再把它分解为一个一个的中间目标, 中间目标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 可多可少, 但是无论多少, 终极目标和中间目标制定好后, 按顺序、分层次排列好, 把教学思路再整理一遍。需要指出的是, 我所说的终极目标和中间目标只是指三维目标中的知识、技能目标, 因为在三维目标中, 过程、方法与情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因此, 教师要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 更不能歧视差生, 班级要形成关心理解的亲密和谐的关系, 让学生在班集体彼此尊重、共享快乐, 从而真正满足主体的最大需要。

第四, 教师运用策略, 学生实现目标。活动性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是常用的策略。所谓活动性策略就是在教学活动中, 充分挖掘教学中的活动因素, 创设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课堂环境, 开放的课外发展环境, 使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它是促使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目标的统一协调、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 其核心是努力创设一种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具体实施的方法有: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交流、辩论、竞赛等, 感、态度、价值观这两维目标是在知识、技能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附带实现的, 而且缺乏客观的度量标准和行之有效的度量方法, 所以不能把他们作为可度量的显性目标。

二、训练, 设计、实施好

目标制定、排列好以后, 还需要设计一系列听说读写等训练的来实现这些目标。训练的内容要紧扣目标和课文中的知识点, 当然也可以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 温故知新, 举一反三;也可以联系课外书籍和生活实际, 博采广收, 适当拓展。训练的方式、数量、深度、广度等则根据实现目标的需要妥善处理, 方式尽量灵活多变, 这样学生兴趣更浓, 积极性更高;难的和容易的尽量掺杂起来, 这样有张有弛, 自始至终, 学生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过, 不管是什么样的训练, 都要保证连下游的学生也能参与进来, 有他们发挥作用的空间, 有他们表演的舞台, 让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有所为、有所乐。训练设计好了, 还要实施好。上课不同于烤面包, 只要温度和时间设定好, 到时香喷喷的面包就出来了, 而课堂教学存在许多变数, 预想的和实际情况不大一样, 有时还大不一样, 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下一步的教学活动。目标是难以变更的, 目标变, 教学思路就变, 这动的是大手术;训练变一变是小手术, 容易, 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 多点也行, 少点也行, 难点也行, 容易点也行, 换个方式也行。训练实施得好, 目标就实现得好, 目标实现得好, 课堂教学不就是很有效的吗?

三、评价, 斟酌、表达好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及时, 但不要着急, 要先斟酌好, 该表扬还是该批评, 该怎样表扬怎么批评, 要把握好评价的标准、方式, 以鼓励为原则, 组织好评价的语言, 然后用恰当的姿势、表情、语气、语调表达出来。教师的正确的评价能纠正他们的错误、完善他们的答案, 而不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能肯定他们的成绩, 鼓起他们学习的热情, 而不使他们自傲癫狂;能启发他们找寻解决问题的途径;能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总之, 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教学目标更快更好地实现。另外, 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途径还有很多, 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在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众多因素中, 我认为教师是最主要的, 只要我们教师积极学习, 敢于创新, 努力实践, 认真反思, 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有效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如皋市丁堰镇中)

达成教学目标;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动手操作活动, 尝试错误和成功, 进而完成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认知活动、创新活动、各种内容的实践活动, 培养并发展个性特长。

总之, 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应注意给学生留出充足时间, 让学生去认知、去思考、去理解、去讨论、去整理、去巩固、去运用, 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同时, 要敢于放手, 课本让学生看, 问题让学生讲, 疑难让学生议, 规律让学生找, 中心让学生归纳, 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做到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多样性,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上一篇:会计培训总结下一篇:幼儿园防邪反邪教育1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