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当代的影响

2024-06-04

儒家思想对当代的影响(精选十篇)

儒家思想对当代的影响 篇1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 中国在世界上的发展不仅需要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 在文化软实力方面也必须要独占鳌头, 文化作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对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产生了巨大助力。大量的实践证明, 一个国家在国际文化中一旦赢得了中心地位, 那么别国自然会向它靠拢。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 我们有必要分析和掌握其对于我国当代社会各领域的影响, 并有选择、有针对性的取其精华, 以促进我国当代文化软实力建设, 提升国家在世界上地位, 奠定国家发展的根基。

1. 儒家思想对当代经济的影响

儒家思想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想文化, 在今天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人们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再加上对外开放随之而来的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和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背道而驰的现象:“有钱能使鬼推磨”, “金钱万能”的拜金主义有了市场;唯利是图, 尔虞我诈的极端个人主义泛滥成灾。在目前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除了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外, 有必要借鉴儒家思想, 用传统思想去启发他们的良知。用代代相传, 在人们的脑海中打下烙印的儒家思想教育人有时候比直接用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人效果更为明显些。如何借鉴儒家思想, 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方法只有一个, 即兴利除弊,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为我所用。以“仁爱”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为例, 儒家思想中的“仁爱”能够对企业推行“软管理”起到明显的助力作用,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大多数都是建立在利益之上, 企业内部员工由于利益分配不均, 也难免会产生摩擦和隔阂, 员工之间的关系不融洽, 就会导致人心不稳, 内在隐患增加, 这非常不利于企业的管理发展, 而儒家“仁爱”思想提倡宽恕、有爱, 它的运用能够推进企业内部和谐人际环境的构建, 员工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工作, 工作效率才会更高。

2. 儒家思想对当代文化的影响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新秩序重构、国际冲突加剧的形势下, 世界各国为了可以缓解不断恶化的国际环境, 挣脱物质万能的西方文化的束缚, 解决不断突出的精神信仰危机, 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整合价值则显得更加难得和可贵。中国特色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促进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加, 而儒家思想文化是历经千百年沉积下来的, 其中所蕴藏的传统文化精髓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很多国外学者对中国茶文化都非常感兴趣, 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诗书礼仪”以及人文精神非常吸引人, 非常值得学习。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中国儒家思想的独特号召力与感染力, 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以及强大的辐射力。我们必须要认识到, 软实力的核心是文化价值的统一性、认同性, 尤其是在中国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方面, 其体现出来的作用更加明显, 意义也不言而喻。我国也有很多学者对中国优秀儒家思想文化提出了见解, 他们认为中国儒家思想文化对于当今世界文化的贡献, 不仅仅局限于亚洲, 在欧洲文化体系中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在不断传播和论释的过程中, 会更具时代精神以及价值整合功能, 同时也具有深远的全球意义。

3. 儒家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中国是礼仪之邦,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有以茶待客, 敬茶为礼的习惯, 新婚夫妇对父母警察表示对父母恭敬、尊重、敬爱, 朋友之间敬茶, 表示朋友之间的友爱、关怀, 敬茶为礼就是我国儒家思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体现。同样的这种礼仪品行在当代教育中也具有深远影响。我国目前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儒家思想在当代教育的渗透和普及,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依旧修养, 是奠定学生未来学习以及工作良好心态的手段, 也能够把帮助学生完善人格, 树立更加积极、正面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随着历史车轮不断向前碾压, 儒家思想不断积淀, 在高等院校学生的道德塑造方面有意识的引入各种儒家文化的教育形式或者活动, 通过各种茶艺表演、争做文明大学生演讲活动、主题班会、文艺表演等众多形式, 宣传儒家文化思想, 普及中国茶文化中的礼仪之美、待客之道, 将儒家思想精髓融入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建立一个祥和、宁静、和谐的校园环境, 以“德”为中心的儒家思想, 必然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下, 学生也会具备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优良品德, 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与德育教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时它也是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的良好平台,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加以利用和普及, 在提升了学生思想文化修养的同时, 也弘扬和传承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结束语

本文针对儒家思想在我国当代经济、文化、教育三大领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能够发现, 儒家文化的内涵丰富, 对于我国当今社会各个领域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合理运用儒家文化, 发展儒家文化, 必然会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以及国家软实力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声柏, 张晓辉.全德之名与全体大用——孔子之“仁”再认识[J].孔子研究, 2014 (04) .

[2]赵法生.内圣外王之道的重构与儒家的现代转型[J].开放时代, 2011 (06) .

儒家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影响 篇2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华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批判地继承中国文学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核心价值,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过程中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古代文学; 儒家思想;素质教育启示

作为人类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很早就形成了完整的素质教育的观念体系,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与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而丰富的儒家文化,既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也规定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的主要内容。素质教育的根本点是树立和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弘扬平等自由和谐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于中国主流社会来讲,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理想中的儒家精神思想。

一、儒家思想与素质教育

(一)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儒家以修身为本、以仁道为重心的人文理想是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历史和传统纽带,“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崇德修身”、“建功立业”“整体为止”、“仁爱和谐”。儒学中善的观念是以仁、义、礼、智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为基础的`,它以君臣、父子、夫妻的伦理关系为出发点,以“仁”为灵魂,以“礼”为框架。“仁”的基本精神以孔子的说法可以概括为“爱人”和“忠恕”, 而“爱人”和“忠恕”的根本途径是“克己复礼”,可以说“克己”与“修身”是孔子道德修养论的一大特色,他提倡通过个体以仁为目标的道德修养来调整整个社会关系。

(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中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当前的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素质教育,即弘扬人文精神的教育。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三)儒家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契合点

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是素质教育应贯穿于专业和课程教学始终。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以学生的实际和学习需求把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熏陶和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理念。因为中国古代文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教化色彩,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传统思想对古代文学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是大多数古代作家的共同人生目标;把文学作为道德教化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思想,“文以载道”是我国文学的基本精神。众多古代文学优秀作品具有极为丰富而深邃的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文学所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生活画卷,它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我们祖先的生活面貌,更真切地记录了他们心灵。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利用文学作品本身的教化作用,全面深入梳理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阐释其思想意义或价值,明其所载之“道”,阐释作品包蕴的真善美的光辉,以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能更深一层体会我国文学的基本精神。

二、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儒家思想

在中国古代文学价值理念大厦的构架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参阅文化历史不难发现,灿若星辰的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引领性的作用,大批优秀的作家群体、文学作品以及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批评、文学理念本身就映射着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优秀成分,并将这种精神以文学文本的形式进行凝聚、传承、强化和进一步升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理想之塔的构成博大而深邃,精美而瑰丽,千百年来扩散着无尽的阅读、评鉴、感悟的品格张力,不同的文学家、批评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和诠释不尽相同,常有精辟概括之词,不尽一致,各领风骚。中国古代文学中映现出来的儒家理想价值体系,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主流因素。

(一)诗歌

诗歌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的社会功能与人文价值,已被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化所认同。诗歌所蕴含的内涵主要体现为对人的生命价值、社会责任的实现与追求。

(二)散文

蕴含儒家思想的散文始终存在,作品反映的基本思想人生态度是积极用世,它的许多经世致用的优质是超越时空的,是中华民族文学永远的精神营养,在《论语》、《孟子》到《荀子》这些儒家哲理散文中,随处可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社稷的存亡、天下的安危,社会人生和伦理道德成了儒家散文最关注的主题。

(三)小说

不仅诗歌、散文蕴含儒家思想,极具教化作用,小说也具有这样的功能,其作者也总是明确地以自觉推行教化为目地。中国传统小说弥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处处显露着对人生存价值的思考和评判。

三、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儒家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示

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全经济球化时代对人整体性综合素质的看重,要求大学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和谐与法治并重、培育理想的人格和人性,而儒家人文思想的人本主义价值和当代大学教育的努力目标不谋而合。因此,提高大学生素质,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丰富素质教育内容,继承和发扬传统儒家人文思想价值体系,营造良好的弘扬儒家理想价值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再造和弘扬有着重要的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对生命价值精义的阐发,已深深渗透与中华民族的观念、习俗和思维方式之中,是民族传统拥有更多光华,使后人成长拥有更多钙质,为我们国人贮藏着取之不尽的营养。

参考文献:

[1] 徐放.杜甫诗今译[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5.10.

[2] 安徽俗话报[N].安徽;19.

儒家思想对当代的影响 篇3

关键词:儒家思想;艺术设计;影响

中图分类号:J505;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186-03

一、当代儒家思想的变化和意义

“儒道同源”是我们对儒家思想比较广泛的认识,然而,儒家思想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比道家思想要深刻和广泛得多。在中国,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社会统治思想的主导地位,而在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儒家思想在其社会思想体系中也有不可磨灭的地位。我国在追求变革的途中,也曾经打出“打倒孔家店”的旗号,但随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进而使儒家思想得以再度兴起。而目前,受到西方文化等的冲击,我国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也面临着适应当代社会的境况,而经过一定阶段的探索和发展,现在的儒家思想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取得了广泛的认可。

(一)儒家思想的要义

无论时代如何改变,一种思想的主流要义是应该保持其独立性的。而儒家思想的要义中,贯彻始终的是“仁”,其次是“义”、“礼”、“智”、“信”。这“五常”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之中。而儒家思想的道德制高点则在于“中庸”。尽管随着时代的变化,其内涵和解释方式呈现出多样化、阶梯性的发展,但是其核心内容仍然在社会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二)当代儒家思想的意义

1.当代儒家思想仍是人们道德体系的基石。尽管受到西方文化一定程度的冲击,当代的儒家思想仍然在大多数人的思想中占据基础而又重要的地位,进而形成人们的思想道德体系和价值体系。而“仁”、“义”始终处于大众道德体系的顶端,经过其自身的理解和演变,形成独特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对其精神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2.当代儒家思想仍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儒家思想所设立的行为标准并非遥不可及,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其在保持核心思想的基础上,已经产生多重衍生意义,并且在保持其现实性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因此,即使是普通的百姓,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或者遵循。例如,“诚实守信”的到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成为大多数人的行为准则。

3.当代儒家思想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儒家思想一直保持着“兼容并包”的特征,面对异质文化的冲击,其更加能够“独善其身”。但是,儒家思想并不拒绝承认个文化主体之间的矛盾,而是使其能够并行,进而和谐相处。站在较高格局而言,这对解决民族文化的冲突,构建和谐中国以及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中原地区主要的传统艺术形态及其特征

从五帝时代开始,中原地区的文明就一直带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并且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笔笔浓墨重彩,期间发展起来的广泛艺术形式,至今仍旧受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人民的追捧和探索,并且已经成为了中原地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原地区主要的传统艺术种类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在我们的祖先努力与自然环境做斗争的同时,将自身朴素的审美观念与实际的生活需要相结合,并且就地取材,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产物,甚至有的艺术种类直到如今,仍旧让人叹为观止。

1.中原地区的工艺美术资源。审美情趣的发展使依靠人民的实际生活体验为基础,并且使之与相应的技术结合,进一步产生精美的成果,继而陶冶人们的情操。中原地区资源丰富,文化发展繁荣,自然风光秀丽,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祖先制造了许多的工艺美术产品。例如在瓷器方面,有洛阳的唐三彩、宇宙的钧瓷;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朱仙镇的版画,将传统的工艺设计与中国的丰富文化结合在一起,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和欣赏价值,更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此外,南阳的玉雕也是一门精美的艺术,并繁荣发展至今,据多方考证,开国玉玺“和氏璧”即出于南阳。中原地區也是青铜器的故乡,青铜器的历史比唐三彩更悠久,价值也更高,因而也越来越受到瞩目。作为四大名砚之一的澄泥砚,其精品也出于中原,加之其上所雕刻的精美图案,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除此之外,仍旧值得一提的还有淮阳的泥泥狗以及中原某些地区发展成熟的剪纸艺术、以及洛阳宫灯即彩灯艺术等。

2.中原地区的其它艺术形态。除了传统的手工艺品等艺术资源之外,中原地区还有较多的其它艺术形态。例如从夏朝开始即形成一门艺术的舞蹈形态,从仅具祭祀性的舞蹈逐渐发展成为兼具娱乐欣赏功能的舞蹈,不仅受到了宫廷的重视和支持,也引发了出儒家之外的道家、法家等各个学派对乐舞的关注和评价,促进了中原乃至全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如今已经自成体系。另外,中原的音乐发展也时刻与文化和政治历史等深刻结合在一起,具有是跟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中原地区在服装的装饰方面,也发展了良好的艺术审美形态,例如中国传统刺绣工艺中的洛绣和汴绣等技术,其款式和图案都被赋予了美好的寓意,另外,服装的饰品诸如“荷包”等,不仅体现了古代女红的高超水平,更变大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以及人们之间美好的祝福。

(二)中原地区传统艺术的主要特征

1.传递情感、折射民俗。无论是荷包还是剪纸,都传递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至今看来,仍旧充满了弄弄的“人情味”。同时,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也承载着传播民俗的重要使命。其中的内同与神话传说、时令节气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其表达出来的形式则涵盖了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人物山水等方方面面。无论是传递人与人之间美好而纯粹的情感,还是表达对自然和信仰的敬畏和折服之情,这些传统的工艺品无不向我们展示着曾在这篇土地上生活的祖先以及他们的勤劳品性、智慧以及朴素的审美。

2.结合了各个时期的文化特征。中原民间艺术的形式种类繁杂,内容丰富多样,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主流文化都在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上得以深刻的体现。仅仅以一个小荷包而言,就能体现出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重要缩影。例如,荷包的形制千姿百态,颜色千差万别,皆因使用者的性别、等级不同而严格分类,这是传统儒家文化“礼”制中的尊卑、等级等的直观体现。再者,以中原地区的传统民间服饰而言,其中的装饰图案和款式设计都极力依照对称和均衡的形式美法则进行相应的设计,体现了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而具有美好寓意的各种装饰图案,则体现了中华文化中以善唯美的纯粹思想。

三、儒家思想对中原地区艺术设计发展的新影响

即使是在传统的中原艺术表达形式中,其所在时代对其艺术表达的方式、效果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甚至其文化特征、情感、民俗等都直接作用于艺术表达的过程和结果之中,继而展现出独特而又别致的审美情趣,为后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范本和线索。而在当代,随着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儒家思想再次成为影响着大多数人的主流思想,尤其是对于中原地区而言,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儒家思想发展和传播的重要地区。新时代赋予传统儒家思想的新意义势必会对中原地区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产生新的影响。

(一)对艺术设计理念的影响

设计理念是设计师对产品的概念等进行的构思,它直接体现在产品的设计成果中,并直接作用于产品的风格形成等。而设计理念的形成与设计师所处时代和社会的文化都具有重要的联系。设计师灵感的来源需要丰富的文化熏陶作为沃土,而儒学思想中的美学观念运用到如今的社会当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中庸”对设计理念的影响。“中庸”亦称“中和”,是儒家道德体系中的重要标准,运用在艺术设计中,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要求产品的设计效果与其周围环境等具有较高的切合度,尽管设计需要一定程度的创新,但是其产品不至于太过标新立异,从而导致与其应用环境格格不入。同时,产品的设计理念应当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当中,每个细节的考量都应该收到足够的重视,不偏不倚,从而达到完美的效果。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外来的先进理念保持平和的态度。在面对外来的优秀技术时,既不盲目追求其新意而导致忘本,又不过分拘泥于中国传统设计理念的限制进而使产品设计理念落伍,而是取两者之精华,并经过自身的感受进行一定的融合,使二者之间形成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有利状态,进而呈现出极致、完美的效果。

2.儒家“仁”学思想对设计理念的影响。“仁”的思想,其本意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但是运用在艺术设计中,它主要体现于对设计理念的考量过程中人文思想方面的运用。一方面是“爱人”。无论是传统艺术还是现代艺术,都是为人类服务的,其设计目的在于增加人类生活的方便程度,或者提高大众的审美情趣。因此,在有关的艺术设计中,理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各个因素所能影响到的人文情怀,与细枝末节中展现“爱人”的良好品德,使其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另一方面,是爱自然万物,以现代的理论而言,即为艺术设计中的环保理念,这是对自然界中生命的珍视和爱护,也是对其保持怜悯情怀。

(二)对艺术设计效果的影响

设计效果直接体现在产品的运用过程当中,这不仅包括对产品的实用效果的影响,也包括对产品的审美效果的影响,体现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其直接衡量标准就是大众的购买度和认可度。

1.“中庸”对设计效果的影响。大多数艺术设计面对的消费者人群是具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中层消费阶级,其对产品的接受度和认可度直接展示了设计效果。中原的消费者深受“中庸”思想的影响,并且,由于自身购买力的限制,大多数群众会选择价格适中、质量适中的产品,既不愿承受更大的经济压力购买价格高昂的产品,又不愿降低自身的需求选择质量较差的产品,这就是儒家“中庸思想”的间接体现。

2.儒家美学对设计效果的影响。儒家美学包含的方面极广,传统的儒家美学,以“仁”为本,将文化的智慧与艺术的审美充分结合,大气而不标新立异,并于微小细节之处体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高度和谐。而中原地区的群众深受这一影响,对产品的审美需求既不停留在较为陈旧的审美观念中,又不盲目追求标新立异的方式,而是将智慧之美与产品的设计效果相结合,进而选择既适于自身又落落大方的产品。

(三)对现代设计师的影响

对中原地区的艺术设计师而言,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植根的这篇土地,其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历史可以借鉴和引用,同时其艺术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的主导思想在这里兴盛和传播,每一件传统艺术品都充分体现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压力也是十分重大的,资源的利用似乎已近极致,这对他们的创新性要求更高。

1.儒学思想幫助设计师保持平和心境。面对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层出不穷的艺术设计产品及其飞快的更迭和淘汰速度,如何抵抗这样纷乱的干扰,而是关注于产品设计的本身,同时,保持自身特有的审美观念,对设计师而言是一种重要的考验。在这样的大环境中,面对压力和诱惑,设计师保持自身的平和心境,专注于对设计的精确考量,不断积淀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修养,继而拿出优秀的艺术产品,才能取得最深层次的广泛认可,这也是儒学思想的积极作用真实的体现。

2.儒学思想帮助设计师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一个成熟的艺术设计师,必然有自己引以为傲,同时广受他人认可的设计风格,这也是将自己及自己的成果与他人进行区分的重要途径。而自身风格的形成,必然需要不断的积累和创新。在保持自身风格稳定性的同时,追求其细节等方面的动态变化,并吸收相应时代和地域的特点,加以借鉴,进而使自己的成果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更久远的流传。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经历了一定的发展变化,而中原地区的多种传统艺术形式深受其影响,二者的结合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封德平.儒家思想的当代意义及其现代性转化[J].理论导刊,2014,(12):37-41.

〔2〕王晓予.中原民间艺术的地域表征与社会意蕴[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172-173.

〔3〕周冰.中原地区艺术形态的传播与传承[J].美术大观,2013,(11):66.

〔4〕高飞,王乐松.中原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发展关系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105-107.

〔5〕李艺.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儒家思想对当代的影响 篇4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了儒家“整体精神”,其中蕴含着的精神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团结合作等等。孔子认为人的最终价值集中体现在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大小上。“国家国家,以国为家”,传统社会的“我”首先表现为大家的、社会的我,而不是孤独的、个体的我。

1.爱国主义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早在古代,人们就强调这一点。《诗经》中的“夙夜在公”,《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治安策》中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都强调国家、集体的利益。后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都是强调以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为重,体现着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之心。

2.团结协作精神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孟子》中提到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子·谋攻篇》中“上下同欲者胜”,都意在表达团结协作是赢取胜利的重要条件;《周易·系辞上》中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也说明了齐心协力的意义。这些世人熟知的名言,还有“人心齐,泰山移”,“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等等,都一再强调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二、当代大学生“利己主义”的表现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80末和90后,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以自我为中心。另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正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以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入世后的经济运行也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大学生身处中西价值观交互存在且相互冲突的环境中。西方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价值观深深影响了当代大学生。90后追崇非主流文化即人的个性需要得到充分张扬,人的个体价值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致使他们自我意识浓厚,社会责任感缺乏,思想道德境界不高。中国传统的“整体精神”遭受挑战。必然导致当代大学生缺失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1.社会责任感不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当代大学生面对的就业压力是前所未有的。高校大学生普遍表现为重个人前途,轻社会思想,在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中,他们认为前者更为现实和实惠,后者太远大空、遥不可及,重前轻后。因而,当代大学生缺乏整体意识、社会责任感以及对自己负有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社会公民,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2.团结协作精神欠缺

国务院16号文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做出了客观的评价,在充分肯定大学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也指出了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其中就包括大学生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由于当代大学生多为80末和90后,大多都加入到独生子女的行列,从小生活的环境导致缺乏集体荣誉感及合作精神。

(1)班级凝聚力不强。高校中存在部分班集体凝聚力不够,班级同学的团结合作及纪律观念不强的现象。80末和90后的当代大学生,他们作为班级成员,往往做事大多从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对自己有利的就做,反之则不做,大局观念欠缺,致使班集体的合作、团结,以及纪律观念不强,造成班、宿舍的凝聚力不强的现象。

(2)人际交往淡漠。受当代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许多同学将人际交往的关系建立在经济利益关系之上,在交友时,有利则交,反之不交,轻义重利,相互间缺少相互帮助的热情,无论是同学之间的感情,还是与老师的感情,都不注重培养和维系,人际交往方面淡漠。

(3)活动参与意识不够。高校校园文化是丰富多彩的,通常有涉及各个领域的活动,以便符合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但是,当今学生对参加学校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能不参加则不参加。为了毕业后个人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把更多的经历放在考证,考级上,甚至在学生之间形成不良的攀比之风。除了这个现实原因之外,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对群体活动的参与意识不够,团结协作的意识不强。但是,只有懂得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传统文化中的整体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祖国美好的未来,民族发展的希望,都寄托在当代大学生身上,所以,大学生在掌握丰富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更需要培养自己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成为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个人,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经济全球化,使得发展更为迅猛,竞争更为激烈,分工也更加细密,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更需要我们的大学生具备整体意识、全局观念,学会相互帮助,协作进步,为社会发展献出一份力量。当前,将“整体”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从古至今,有许多名言警句都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映射出整体和全局观念,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时,中国历史上也涌现出了很多的民族革命英雄,如林则徐,屈原、郑成功、戚继光等。当代大学生应该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或观看短片的方式学习民族英雄的伟大事迹,发挥优秀典型人物榜样作用,这样有助于使大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祖国而学习的理想,学习整体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有助于团结协作精神的增强

荀子曾说“人生不能无群”,他认为人和禽兽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人属于社会的角色之一,而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每一个人其实在这个世界上都是渺小的,但是当我们融入到集体中,价值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在社会生活中,任何人都只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的整体中,脱离将无法生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立足,所以我们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3.有助于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当前,80末90后的许多大学生为独生子女,从小的生活环境和成长因素,使得他们把大部分的关注力集中于自身,对自我的关注度较高,自我意识较强,对社会生活、时事等缺乏热情,思想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颓废空虚,社会责任感也较为缺失。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精华,整体精神即为其中之一,认真学习儒家“整体”精神,可以熏陶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对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格魅力。

4.有助于整体着眼思维方式的树立

儒家“整体”精神,讲求从整体大局着眼着手,当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以后者为重,强调的是整体着眼的思维方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崇尚自我、个性的发展。当个人、集体、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当贡献和索取发生冲突时,部分学生集体精神、奉献精神、整体观念缺乏,全局意识较为淡薄。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应该要有整体意识,在日常生活当中,处理问题时,应该树立从整体着眼的思维方式,儒家“整体”精神有利于大学生在当前的环境中,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中,坚持集体、整体主义价值取向。

5.有助于良好校园氛围的营造

大学生的主要学习、生活场所,是校园。校园氛围和风气的好坏,将对大学生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浓厚的学术氛围、诚信的道德准则、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等,都是良好校园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中的整体精神,倡导团结友爱、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关心他人和集体,这些优良传统,都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言行当中关心他人、集体,形成一种良好的校园氛围,促成;良好校园风气的形成。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精神”有助于帮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刘可.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7(5).

[2]耿丽萍.浅谈当代大学生的自我中心倾向[J].当代教育论坛,2005,(3).

[3]张洪伟.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J].2010,5(3).

[4]高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2007,1.

[5]余源培,吴晓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39.

[6]曲建武,张贵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体系研究[J].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6.

儒家思想对当代的影响 篇5

引言

对于任何国家和民族来说,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需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各个国家,各民族的文化相互渗透,并且相互冲击。西方工业的迅猛发展,已经显露出了很多弊端,一些人思想空虚,精神颓废,陷入吸毒,酗酒,嫖娼,邪教以及同性恋的深渊而不能自拔,有的甚至走上集体自杀的道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强化了人们对科学教育的价值的推崇,同时带来了人文价值的失落,人类文明的另一半被人们有意无意的割裂,贬抑和冷落,这在我国高校中也有明显的表现。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的糟粕文化冲击着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得很多人迷失方向。据我所知这种现象在当代大学生中尤为突出,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晴雨表,多元价值的困惑的社会状况自然要辐射和影响到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现在大学生上了大学,不知如何度日,他们的目的就是逛街买东西,看电影,打游戏,谈恋爱,喝酒讲义气,打麻将都成为消遣的方式。他们的生活紧凑,被一些极其无聊的东西充斥着,似乎日日开心,但还是感到很空虚。还有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甚至说“为爱活着”。有的想玩,但理智告诉他竞争的现实不允许他这么做;想学习,自己却对自己说生活不能只围绕着书本转,所以都茫然了。很多学生整天抱有“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乐观态度。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的把自己光明的“前途”比喻为“钱途”,认为多挣一块钱,多买一栋房子,要比“知识是真理什么”来的更重要,更实惠。甚至怀疑“读书有用”的发问。一切都与利益挂钩,上大学是为了获得奖学金,通过各种资格证,为了更多的奖学金。这样的上学态度已经失去了上学的根本理念。面对这些病症,我们有必要来探讨儒家优秀的成果,将是一剂非常对症的良药。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已有五千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华民族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世世代代劳动,生息,繁衍,形成了灿烂的文化,儒家伦理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流地位,蕴含着丰富的有益于后世的精华。儒家理想人格主要体现在《大学》,《论语》,《中庸》等儒家经典著作里。其“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的博爱思想,经世济民的传统,注重气节的精神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文化形态已经深层次地在中华民族的国魂之中,成为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向往和追求的理想人格的典范。儒家的理想人格主要表现为理想人格的特征和目标,理想人格的内涵和意义,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实现。

一、儒家理想人格的特征和目标

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圣贤,他们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是尧,舜,禹,周公等古代的贤人。其共同的特征就是“内圣外王”。所谓“内圣”就是主体通过道德心性修养达到品德高尚的境界;所谓“外王”就是主体通过修养所得到的结果推广到外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精神普及整个社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要自己做到自我奋发,永不停息。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都是自强不息的生动写照。君子要实现这个理想必须要在道德心性上进行修养,其目标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既要发扬光大美好的道德,要爱民,亲民,最后达到最美好,最完善的道德境界,而这恰恰是“内圣外王”要实现的终极目标。这种境界要在践行与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

二、儒家理想人格的内涵和意义

儒家理想人格内涵包括,博爱的意识,经世济民的传统,注重气节的精神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

1.“博爱”意识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首要内容。“博爱”思想以“仁爱”为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境界,即使是现实的要求,又是理想的追求。“博爱”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是“爱人”。这里的“人”泛指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也泛指穷人和富人,贱者和贵者。子夏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种爱人的境界使对整个社会处于和谐,邻里和睦,家人团结。另一方面“忠恕”。这是“爱人”实现的具体途径和做法,一个是从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讲,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于别人。另一个是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想自己立足于世界,就应该同时想到别人也要立足于世界,并且只有别人能够立足于世界的时候,你自己才能够最终立足于世界;自己想要飞黄腾达,实现自己的价值理想,就应该同时想到别人也想实现他们的价值理想,并且也只有别人都实现自己的价值理想的同时,才能够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理想。毫无疑问,这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社群思想和人文关怀,对我们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依然是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经世济民的传统。儒家从“内圣外王”出发,其最终落脚点和归宿是“外王”,让道德修养的成果践行于社会。不只是讲道德修养,而是具有积极进取的入世态度,让每个人都来参与社会的事务当中来。这种观念无形当中给中国人的心灵撒下了对社会责任的种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性的动物”。从中我们都会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有了这种观念后,应该尽自己的所能也要为社会做一点贡献是值得的。“人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说明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不仅要追求人的自然属性所需的东西,更要追求社会属性所需的东西,要想到集体的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牺牲个人利益来维护集体利益,但集体要尊重个人。

3.注重气节和献身精神。孔子提出“杀身成仁”思想,大力提倡做人的志向和气节;而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的气贯长虹。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把人的德性尊严置于人的自然生命至上,表现了儒家为人格尊严而牺牲的殉道精神,体现了孟子哲学超乎自然生命之上的价值极至。4.改过迁善,宽容不愠。这种观点对自己以及对他人错误的态度和看法。在对待自己的错误方面,主张“改过迁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强调人们干什么都免不了这样和那样的错误,但一定要客观的,正确的态度去认识错误。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认为犯了错误,不去改正就犯了大错误。在对待他人的关系方面,要求人们在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的情况下,采取宽容的态度,克制的态度来缓和紧张的人际关系。在对待别人的错误上,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宽容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溶滑剂。“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说大地博厚宽广,君子仿效其德,就应当向大地那样,能容在万物。这是我们民族宽厚包容精神的体现。

三、儒家理想的追求与实现

在儒家看来要实现“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就必须要进行心性的修养,通过一系列的环节去达到“内圣外王”的道德的境界。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实现“内圣”向“外王”转化的途径和技术,在修身过程中修养的主体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在整个修养过程中贯穿的主体能动性,即主体自身的选择,评价,建构。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经过这样环节的主体心性修养就会更加坚定,能够锲而不舍的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四、儒家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民教育需要民族精神作粮食,大学生教育更需要民族精神作支撑。联系当今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发掘民族精神的优秀遗产,用以启迪教育当代大学生,对于培养塑造当代大学生的优良品性,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树立起完美人格,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应培养大学生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可以激励大学生在成就事业,奉献社会的征程中努力奋斗,永不停息。当代大学生在成才的道路上,尤其需要这种精神来武装自己,他们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在实践中进行长期的艰苦的磨练,要不断更新知识的学习,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在艰苦的生活中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生气蓬勃,永远向前冲。

2.应培养大学生的“厚德载物”的精神,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增强宽厚包容意识,虚怀若谷,宽厚大度地去理解人、关心人、体谅人。只有这样才能和众乐群,是人们和谐相处,同心同德的干好工作。

3.警示大学生要有“天下为公”的精神,可以激励他们的爱国情怀,自觉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积极投身民族复兴大业,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以公义战胜私欲,要求人们去私尚公,关心整体利益,献身于国家,民族的共同事业。

4.要培养大学生的“勤劳俭朴”的精神,可以启迪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优秀品质,成为自食其力、艰苦奋斗的新一代。勤劳俭朴是我国劳动人民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民族强国兴邦的根本需要,不仅过去对中华民族文明的进步产生过十分积极地影响,而且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仍然有其不可忽视的现实价值。

5.要培养大学生的“见利思义”的精神,可以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处理道德与金钱的关系,自觉抵制拜金主义的侵蚀,为反腐倡廉做出新贡献。

6.要培养大学生的“博爱大众”的精神,可以激励他们坚持“以人为本”,热爱人民,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终身目标,努力奋斗。当代大学生是人民用血汗培养出来的,人民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要用实际行动回报人民,回报社会,这就需要用“博爱大众”精神来培养自己,自觉对人民群奉献爱心。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的一系列优秀民族精神,都闪烁着灿烂光芒,高照人间。它们对于帮助当代大学生塑造优良品性,陶冶高尚情操,树立完美人格,同时也全面增强其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健康成长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其不可忽视的重大现实价值,值得我们好好发掘,努力弘扬。

儒家思想对当代的影响 篇6

关键词: 儒家 廉政 道德 修养

一、廉政文化的内涵

廉政文化是一种以廉政为核心,以文化对人的影响为表现形式的文化样态,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設相结合的产物。根据廉政文化的历史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从文化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定义,可以对廉政文化做出如下界定:所谓廉政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民族、社会团体以及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和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形成的关于廉政的知识理论、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以及社会评价的文化总和。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廉政文化是以正确行使公共权力为价值本位的文化

廉政文化是个人权利与公共权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博弈的产物,为了保护公共利益和个人的合法权利,就必须要求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可以说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是廉政文化的价值取向。社会成员希望为政者能够以身作则,不与民争利,时刻为民谋利,公共利益能够得到切实保护。廉政可以说是社会成员对保护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不受侵害的合理期待,是对为政者提出的最基本、最合理的为政要求。普遍意义上的廉政文化要求为政者要“不贪不渎,反贪反腐”,而更高层次的廉政则要求为政者做到廉政、勤政、善政。公民希望为政者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以廉政作为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的文化影响,使自己分清公民权利和公共权力的界限。

(二)廉政文化是内在信仰与外在约束相统一的文化

廉政文化是关于廉政的内在信仰和与廉政为指向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其志洁,其行廉”可以看出,中华廉政文化从自形成时期就将内在价值观与外在行为规范进行了高度的统一,即政是廉的活动载体和目标指向,廉是政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影响,即强调为政者以廉作为内在精神动力的价值观去实为政治行为。就廉政文化本身来说,一方面公共权力服务于社会大众,另一方面社会大众既要服从于公共权力的权威又要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与约束。也就是说,廉政文化首先产生于认可公共权力权威的前提下,在公共权力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法律体系、为政者的价值观念、社会道德风尚等原因,公众对公共权力和政府权威的不信任而希望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监督。社会公众扮演着公共权力的服从者也是公共权力的监督者双重角色,在这两种看似紧张对立的关系背景下廉政作为一种均衡协调的文化应运而生。因此,廉政文化关系到个体利益、全党、全社会共同利益,是内在信仰与外在约束相统一的文化,二者共同指向公共权力运行过程中的腐败现象。

(三)廉政文化是公众广泛参与的大众化文化

廉政文化是关于廉政的知识、理论、观念、信仰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以及社会评价的文化总和,廉政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在人们广泛参与的前提下产生的。社会公众出于对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关注必然期盼廉政氛围的形成,在有足够力量支持和丰富监督载体的前提下,公众的广泛参与必然会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强大社会力量。中华廉政文化从萌芽到形成,经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成为具有现代社会主义廉政文化,这一过程都是在公众的广泛参与下完成的。

儒家廉政思想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儒家关于廉政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社会风气的积累。儒家廉政思想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积累流传下来的文化见证,每个民族的成员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其影响。优秀的文化成果对人类的思想观念具有积极作用,认真地总结、鉴别、继承儒家文化中的廉政思想,对今天建设廉政文化来说非常重要。

二、儒家廉政思想是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儒家廉政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对廉政道德的重视是造就中华民族历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学者史密斯对此曾经说到:“我们想重点强调一下儒家思想体系的优点,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些优点,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中国人。它们使中国人具备了一种服从道德的卓绝能力……中国人的思想统一,也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每一位候选者都把政府的稳定当成自己成功的前提,这无疑就是中华民族繁衍至今的首要因素。”[1]史密斯的这段话说出儒家道德的影响力已经渗透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尤其在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等方面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从而有力巩固了中国的封建统治。儒家廉政思想对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有:

(一)引导为政者注重道德自律的影响力

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是儒家廉政思想的基本内容。一般来说,有两种路径可选:一种是强制控制,即用严明法律规章;另一种是廉政道德修养和廉政道德教化,即通过使人心向善,统一思想来实现。儒家选择的是第二种路径。儒家的廉政思想强调为政者的道德修养,因为他们知道,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必须得民心,而得民心关键在于为政者的道德状况。因此儒家把廉政道德修养当作为政之要务,其目的是使统治者能够有效地确保自身的统治地位和维持社会的稳定。

第一,以修身为本加强廉政道德修养。儒家认为廉政道德修养的内在要求就是修仁义之心。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朱子对“烁”的解释是“以火销金之名,言自外相内也”[2],是将仁义礼智进行内化的过程。而廉政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礼,即个人对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遵守。只有具备仁礼的人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为政者。儒家强调修身要内外兼修,这也是当前廉政文化建设的关注点。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为人处事之本,提高个体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由于内外兼修,才使得个人对外界环境的能够处理得当。现实社会中的廉政行为归根到底是由于为政者具有廉政道德修养。一个人要在道德修养上有所成就,就要有所磨砺,才能达到内外兼修的境界。孟子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3]。自身修养的缺乏会导致一系列问题,腐败现象是为政者无法用一个正确的态度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因此,为政者要应对各种状况,就必须以仁义礼智为内容进行内外兼修,用一个根本的为人处事的态度为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的能力,进而自如地处理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礼”与“仁”互为表里,只有内心具备仁德之人,才能常修为政之德,才能为社会和民众服务。否则,即使有很高的为政才能,也没有资格谈做人,更不能做官。所以,内外兼修是为政者进行自我修养的要领,也是为政者为政的根基。

第二,以为政以德为本加强道德自律。道德自律对于为政者来说历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廉政文化建设包含廉政制度文化、廉政精神文化和廉政物质文化建设等内容。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在加强廉政制度文化的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廉政精神文化建设,而儒家的道德自律思想在历史上对为政者和民众起到过好处和作用不容质疑,有效地缓解和减轻了社会矛盾。

儒家迫切地希望通过为政者通过其表率行为来达到净化社会风气,从而实现其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孔子特别重视为政者的廉政道德培养。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4]詹世友在分析孔子“为政以德”思想时认为孔子坚信“抉发人的道德良知,培养人们特别是统治者和广大士人的道德美德,一定是所有政治问题的最终解决之道,原因是有道德的人自愿为善,美德可以赋予人们的所有行为以道德动机和道德价值”[5]。儒家希望为政者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高尚的道德操守,以此作为为政者公正廉洁的基本前提,并在些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德治”理论。其价值观的终极追求就是要尊重人民的价值和尊严,肯定人民在国家长治久安中的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应该肯定“德政”思想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而是将这种优秀的廉政文化发扬光大。

儒家把统治者修德示范作为治国前提,以提高为政者道德修养作为治国关键,在重视廉政道德教育的同时,主张“德主刑辅”。在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注重法制建设,并且将法制与德治进行结合。邓小平在强调法制的重要性时说:“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6]江泽民同志则首次正式提出“依法治國”。党的十七大提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党的十八大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些既是对儒家廉政思想的继承,也是对儒家廉政思想的创新和完善,它们的实施,既为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二)引导为政者追求理想人格

理想人格是儒家倡导的一种人生境界,君子通过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去实现自身的道德完善和人生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人们依然保持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期,需要大量的具有为政知识,同时又具备较强的道德自律精神的优秀人才。为政者要具有道德自律的自制能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同住在地球村,各种价值观相互影响,为政者不但要具有广阔的世界眼光和出众的为政才能,同时还要在各种利益诱惑面前保持廉洁自律,使自身的为政才能得到最有效的影响力。

第一,理想人格是廉政道德修养应有之义。儒家的理想人格集多种美德于一身,其中包括孝、弟、仁、礼、义等内容,这些内容如今已被中国人民广泛接受,成为为政者必备的道德品质,是为政者加强廉政道德修养的应有之义。我国正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强化公仆意识来为广大人民服务,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借鉴儒家追求理想人格思想为当代为政者加强廉政道德修养提供了思考路径。

现代社会要求为政者除了具有为政才能以外,还要坚持道德操守,要能在利益面前正确处理义利关系等等。现代社会的发展表明,为政者是否合格,不仅看其是否具备出色的为政才能,而且还取决于其道德品行的修养程度。凡是能够得到人民爱戴的为政者,无不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而这种境界需要通过修身来达到。一个没有道德自律精神的人,很容易在物欲诱惑下失去道德原则。一个合格的为政者,应该在实现理想人格的过程中不断促进廉政道德的自我提升,将追求理想人格与提升为政才能联系起来。

第二,理想人格是廉政道德修养的目标。理想人格是廉政道德修养的目标所在,没有目标廉政道德修养就会失去方向,缺乏崇高的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是当前为政者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有出现以为政才华为主的思想,为政者主要关注其政绩而非道德状况,有的甚至以能力替代道德,导致为政者应有的廉政示范功能得不到强化,道德要求与能力要求错位。不可否认,为政能力非常重要,廉政道德与为政能力作为当代廉政要求的一体两面,二者不可偏废。如果廉政道德被和道德教育弱化,最终将表现为为政者道德信仰缺失,理想人格目标淡化,腐败丛生。

因此,要调整廉政修养的内容结构,让廉政道德修养能够针对当前社会环境的特点和需要,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将我国丰厚的廉政道德修养思想进行学习与传承。在此过程中以理想人格为目标,形成坚定的廉政信仰,培养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和利益观,是当前为政者进行廉政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儒家廉政道德修养思想的宣传

以修身为本,是儒家廉政自律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修身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因为当今信息传播渠道丰富,为政者的行为时刻暴露在众人面前,其不道德的行为会被广泛传播,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二是信息来源多,各种不道德的信息会对意志不坚定的为政者产生反面示范作用。因此,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加强廉政道德修养思想宣传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当今为政者的廉政道德修养需要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进行宣传和引导,共同营造廉洁的社会氛围,让为政者能够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并能作用于社会,引领社会廉洁氛围的形成。近几年,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为政者廉政道德修养的宣传教育。学校和机关以及各种媒体在引导廉政道德修养上已经开始突显其积极作用。各种关于廉政道德修养的宣传片轮流在不同媒体上播放,廉政道德修养的相关知识和方法也在电视台、网络上以及各种宣传栏上不断出现,这些都是宣传廉政道德修养思想的有效途径。

总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种新问题、新现象不断涌现。“当下,历史步入文化多元化时代,民族文化在文化交往中要继承优秀传统,继续关注民族文化的人文精神,突破不合理的传统成份,使民族文化实现超越,同时又要在其他民族文化中吸取精华,在与他者的交流进路中实现创新与发展。”[7]廉政教育经验表明,儒家修身固本、廉洁自律的思想是我们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可资借鉴的宝贵思想资源,对当代乃至未来的廉政文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美]亚瑟·亨·史密斯,乐爱国、张华玉译:《中国人的性格》,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9-251页

[2][ P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8页

[3] [ P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8页

[4] 闫少华《多元化视野中的文化冲突与共生》,求索,2010(1):76

[5]詹世友,王涵林《“为政以德”:孔子政治伦理思想的内在逻辑理路》,伦理学研究,2010(4):99

儒家思想对当代的影响 篇7

中国法制建设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现代化的司法制度之建构, 意味着司法文明价值体系的巨大创新, 因而是一个突破固有的制度而在司法领域显示出来的深刻变革。因此,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 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思想的积极意义成为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法制建设面临的现状

1.治安形势日益严峻, 社会遭遇道德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繁荣背后, 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犯罪率开始急剧上升, 社会道德体系千疮百孔, 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有人说我们的社会已经陷入道德危机、信仰危机、诚信危机。对于这些问题, 我们近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奉为至理的法律至上、司法独立、司法公正、程序正义等一系列西方的法律理念似乎无能为力。

2.司法成本日益增大, 社会矛盾却越来越尖锐

改革开放以来, 公民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各类诉讼案件不断增加。然而结果却收效甚微:相当一部分的公民纠纷并没有因法院的审判此而得到化解, 相反的是缠讼、上访甚至是由民事案件转化为恶性刑事案件的情况时有发生。这说明现代司法在真正化解人际纠纷、协调人与人的冲突方面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这些情况的存在使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 并积极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

二、对儒家几种重要思想及其对当代法制建设意义的分析

在我国, 儒家传统思想占有重要作用, 它的“和合”、“仁”等观念深入人心, 而这也与我们当前“和谐社会”的理念相契合, 这些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和为贵的思想、“仁”的思想及中庸的处世观念

“和合”思想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孔子曰:“礼之用, 和为贵”, 他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 提倡“贵和尚中”。当出现纠纷时, 中国人通常采用“劝讼”与“息讼”的调解方式来解决问题, 最终目的是使当事人相互谅解, 以保持个人间的和睦与社会的和谐。

中国传统哲学主张人际关系和谐, 提倡宽容, 儒家“仁”的思想是这种传统主张的典型表现。孔子说:“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如果将古代“仁”的思想应用于刑事纠纷, 必然提倡对犯罪人的宽恕并帮助其改善更生。

“中庸”思想对上面提到的问题也有积极作用。所谓的中庸就是“致中和”, 就是“执其两端, 用其中于民。”这一思想和以和为贵的“和合”思想一致, 重视当事人和谐关系的修复, 并且通过调解以“劝讼”、“息讼”, 避免行为人被贴上罪犯的标签, 以利于其回归社会, 这与我们当前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有积极意义。

2.“无讼”、“慎刑”的传统理念

中国社会是一个因血缘及地缘上的密切关系而结成的“熟人社会”、“亲情社会”, 重视人际关系的讲信修睦。人们形成了“以诉讼为耻, 以无讼为德”的观念。孔子就多次声称:“听讼, 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这种主张在刑事政策上表现为反对苛政、滥刑、重罚, 主张恤刑慎杀, 德主刑辅, 这是一种“慎刑”的理念。就像宋代包拯所认为的:“治平之世, 明盛之君, 必务德泽, 罕用刑法。”总之, “无讼”与“慎刑”的观念提倡通过协商和解来解决刑事纠纷, 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今天, 司法的宗旨仍然是定分止争, 化解矛盾, 为社会提供法治保障。古代的“无讼”观念以及古人为此理想所作的努力对我们今天社会的法制建设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3.道德教化的传统

儒家文化向来注重道德教化, 儒家认为人性无论善恶, 都可以凭借道德的力量进行教化。《论语·为政》就主张:“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在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中, 违法犯罪被认为是未受到教化或教化不彻底所致, 应当再次对其进行教化, 而不是一味苛求刑罚制裁,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治平”之效。当今中国社会的社会矛盾、道德的危机、信仰的危机不是仅靠法律就能解决的, 法治社会的法律必须具有神圣至上的权威, 也只有这样的法律, 才能实现法治的目标。

儒家的上述思想, 历经几千年传承, 已经根植于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其影响至今仍然广泛地存在着, 具有强大的历史惯性。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社会转型的今天, 中国的现代法制建设必需要立足本国的实际, 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之处, 使其能在今天的建设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子路.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1980, 12.

[2]杨伯峻.论语.雍也.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1980, 12.

[3]杨伯峻.礼记.中庸.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1980, 12.

[4]杨伯峻.论语.颜渊.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1980, 12.

[5]杨伯峻.礼记.中庸.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1980, 12.

儒家思想对当代的影响 篇8

学生管理工作历来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还存在重管制,轻教育;重“刚性”,轻“柔性”等问题。具体表现在:管理理念未能突出服务性和“生本”意识,仍然以“管学生”“训学生”为主导思想;管理制度方面应有的政策、法规不健全,其中既包括国家层面也包括学校层面的;管理方式过于硬性,简单地把学生摆在被管理的位置上“以惩代管”;管理队伍自身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职业化、专业化明显不足,缺少专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专家型”人才。

如何转变管理模式,实施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学生管理,成为摆在各高校面前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国古代社会文明绵延几千年而没有中断,其中必然隐藏着出色的管理智慧和管理哲学。澳大利亚学者雷吉 · 利特尔和沃伦 · 里德在其所著的《儒家的复兴》一书中说:“儒学正在复兴。儒学的复兴已经明确地指出,它将在世界文明的核心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将带领世界进入21世纪,即将成为21世纪的管理主流。”[1]20世纪80 年代,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宣言》中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 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与古人对话将为我们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1 世纪,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也面临极大挑战。伴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增加,各种各样的学生问题更是层出不穷,这无疑给高校的管理者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想要真正解决好这些问题,高校管理人员就应端正态度,迎难而上,高度重视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目前,我国的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管理理念未突出“生本”意识和服务性

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是自上而下“领导式”“命令式”的,管理者习惯上把学生放在被监督、被管理的位置上。在具体工作中强化管理,疏于服务。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过程流于形式。一方面,管理者主观认为自己与学生是指挥与服从的关系,时时处处“以事为中心”,认为管理学生理应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等硬性手段。岂料这样做非但难以实现高校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时甚至会导致学生情绪和行为上的对立。另一方面,管理者缺少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真诚沟通。在对学生学习和生活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仅对制度层面的问题予以关注,至于学生关心的就业、感情、专业发展、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往往不能提供必要的帮助、指导和服务,师生交流犹如例行公事。

由于长期受此传统学生管理理念的支配,本应作为管理主体的学生仅能就执行层面的问题发表建议,至于决策过程则无权参与。布鲁贝克认为,“给学生以学院或大学的成员地位, 很明显地高于把他当作一般市场中商店顾客的地位。学生必须被‘吸收’进学院或研究生院。”[2]因此,真正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落实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必然选择是引导大学生全员参与,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

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新中国结束了高校学生不交学杂费的历史,高校普遍实行缴费上学,这就要求高校转变学生管理理念, 由管好学生转向服务学生。对学生事务的管理应更多地体现“以生为本”的服务性,树立“生本”意识,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本质,即为学生提供专业性服务。[3]

(二)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复杂性大大增加。然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国家或学校层面缺少健全、系统的规章制度作保障,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得不到规范调节,这一方面造成管理部门在从事管理的过程中无章可循,另一方面导致大学生应有的正当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学校规章制度有两个基本取向:科层取向和专业取向。由于长期受行政管理思想的影响,科层取向一直在高校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在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不仅存在规章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而且对制度缺乏必要的监督落实,加上人们“制度”观念较为薄弱,导致制度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对行动缺少应有的约束力。因此,对高校来说,在制度完善的过程中特别要加强的是“能”执行与“能”监督的制度。只有建立适度的制度,辅之以严格的监督,才能保证制度不可或缺的权威性,从而起到规范学生行为的作用。

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背景下,专业取向的思想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学生多元化的个性发展对学校制度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由于学生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一定是建立在学生自身需求的基础上,所以学生不只是全面发展的对象,更是全面发展的主体。离开了学生内在的需求和自律的行为,学生全面发展就有可能只是空谈。从这一角度出发,如果高校仅仅依靠原有的行政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而忽视学校系统的人文性,就有可能表现出某些不适应。因此,在改革学校行政管理制度的同时,更需要建立一套与“学生是自身全面、协调发展的主人”这一思想相匹配的专业取向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

总之,通过制度管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驯化”学生服从制度的权威,更重要的是将管理中的“他控”转为“自控”,由“他律”变为“自律”,这样最终实现学生行为由被迫改变发展成自觉改变。

(三)管理方式过于硬性

由于长期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高校管理者习惯于把学生定位在从属的“被管理者”角色上,简单地认为自己与学生是上下级的关系,学生服从管理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造成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方式过于简单粗暴,“以罚代管”“以罚代教”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管理,听从安排,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应有发挥。

所谓管理方式过于硬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管理手段缺乏柔性,另一方面忽视隐性化管理。长期以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一直采用的是以行政命令手段为主导的“大一统”的管理方式,管理办法忽视“因材施教”,不顾学生个体差异和具体需求,对全体学生均施行“无情”的强制性统一管理。不论何时何地照章办事,想法设法抓住学生的过失,力求以压制、惩罚的手段“驯服”学生。这种管理方式看似“实用高效”,实则严重伤害了大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随着教育管理生态观的确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正逐步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依然采取以政治说教、纪律约束为主的学生管理方式,管理工作既不够贴近生活,也不够联系实际,忽视在生活的实际情境中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管理。由于管理手段背离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经验,往往出现学生“不服管”的问题。在人文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基于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参与的高校学生管理方式备受现代社会推崇。唯有结合校情实际和生活情境的管理方式,才能克服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单纯依靠校规校纪,对事大包大揽,缺乏必要的启发、引导造成的大学生依赖性强的问题;才能焕发大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真正感受到学生管理工作的本意在于激励其多方位自主发展,更好地实现自身社会化。

(四)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良好的管理效果,取决于一流素质的管理者。目前,我国的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在数量上大体能满足需求,但管理者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作为高校管理育人的主力军,尚没有形成一支具备优良的思想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精湛的业务素质的管理队伍。

在现如今的高校中还时常能看到一种现象,本应作为校规校纪捍卫者的管理人员,仅要求学生遵守各类规章,却将自己置身于校规校纪之外,不受约束,更谈不上要求自己成为率先垂范者。管理人员明知故犯、言而无信。差别对待不同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不会因为管理者的说教而行动,反而会出现“上行下效”的问题。倘若管理者能够身体力行,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行动起来。管理者只有管好自己,发挥表率作用,才能赢得民心,真正搞好学生管理。

增长是一切问题的根源,随着在校生人数大幅增加,学生管理工作越来越倾向于复杂化、专业化。管理人员单纯依靠一腔热情、固有经验,已经很难应对学生管理工作中涌现的新变化、新问题。然而,就我国高校的现状来看,由于国内尚未开设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相关的专业,从事学生工作的大都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转行”人员,缺乏心理学、法学、行政管理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业务能力不过关。更有甚者没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去,导致该项工作不能充分有效开展。

二、儒家管理思想及其对当代高校学生管理的启示

(一)管理理念——“以生为本”

以人为本一直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孟子在《梁惠王》中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荀况在《王制》中提到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人作为一种资源,是最宝贵的“第一资源”,我们的祖先把人民比作水,把君王比作舟,是对人民力量的最形象比喻,充分体现了人民力量的强大与不可忽视性。

儒家“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对高校学生工作有重要的启发作用,高校要牢牢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这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以生为本”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以生为本”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要求高校管理人员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而是以此为出发点,把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作为重点。另一方面,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就要求高校放权,让大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管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管理。大学生是具有较强主观能动性的一个群体;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丰富知识的一个群体,只有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而大学生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力的发挥取决于他们的思想、感情,因此,高校学生管理要顺利开展,就必须得到大学生的认同,使大学生发自内心地产生归属感。“以生为本”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最高境界。

(二)管理制度——必也正名

儒家“必也正名”的治事思想,在我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 · 子路》)。在孔子看来,凡事都得有个正当的名义,如果名分不正,言语就不顺;言语不顺,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国家的礼乐制度就不能兴建起来;礼乐制度兴建不起来,刑法的制定、实施就不会公正合理;刑法的制定、实施不公正合理,人民就手足无措。所以凡事若没有正当名义,就失去了号召力,执行过程中就会遇到阻力。

“必也正名”的管理理论启示高校管理者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建立起明确、细化的制度与章程,这是进行群体管理的必要手段,也是达到团结和谐的重要保障。在高校中每个学生都有相对应的职责,都应按照自己的角色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行事,各安其分。现实中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涉及面广、环节多等复杂性特点,倘若没有明确的学生管理规程,高校学生工作就会陷入各行其是的混乱中,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制度是“规范化、定型化了的行为方式与交往关系的体现”, 是“管束、支配、调节和统一人们行为的规则和程序” 。[4]制度的建立对管理异常重要,有了制度,管理才有说服力,更加有效果。因此,建立系统的学生管理制度,才能使人人有规可行,事事有章可循。

然而,孔子正名的部分具体主张,之所以没有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原因在于正名的依据不符合实际需要。这一教训,告诫我们“正名”的重要前提是“名”要符合实际需要,要与时俱进。否则,不符合实际需要,或者过时的“名”,是“正”不了的。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也应与时俱进,制度的制定者要善于发现和把握创新点不断推出新制度。新制度的创设要以实践为前提,管理者要善于体察民意,切不可拍脑袋作决策。制度的创设应本着激励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鼓励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促进自我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

总之,制度是把双刃剑,它能约束学生的不规范行为,也能束缚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所以在日常管理事务中,不拘泥于制度和法规的表面形式,而是从学生发展、学生利益着眼,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开展各项工作,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和支持。

(三)管理方式——以和为贵,执两用中

儒家在管理上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和为贵是儒家管理思想所提倡的基本管理方式,《礼记》中有言“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 公孙丑下》),可见“和”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万事达成目标的必然选择。“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说“和则兴,不和则衰”。

高校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自由发展,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目标,高校的管理者与作为被管理者的学生之间必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避免双方的矛盾与冲突。只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团结协作,才能充分调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实现双赢。所谓“和”的管理方式即要求高校管理人员应多与学生沟通,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提高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切不可在管理工作中摆出一副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姿态。同时学生之间也要努力营造互帮互助,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和谐氛围,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

尽管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坚持“和为贵”的原则,达到“和为贵”的效果。但在遇到问题时也不能逃避,不能回避矛盾。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 子路》)。“同”是面子上的赞同和一致,而“和”才是一种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而不同”既是我们祖先追求的一种生活和社会理想,又是他们所推崇的一种为人处事之道。[5]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独特个性,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努力做到求同存异,使不同个性、不同意见的人和谐相处。但也要避免一味的求同,表面看似一团和气,背后却是“貌合神离”,面和心不合,应该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意见。儒家“和”的管理思想正是通过调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而达成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对的是一群主观能动性较强,但世界观又尚未定型的学生,他们思考问题时难免会感情用事,有失偏颇,这就要求高校管理人员运用“中庸之道”恰到好处地化解、调和矛盾。值得说明的是,这种折中、调和不是无谓的,而是慎重选择的对待事物的最佳角度。孔子对“中庸”的解释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之道反对处事走极端,主张凡事适“度”,恰到好处,认为过犹不及。这里的“度”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应因时因地选取适当的管理标准和方法。

(四)管理策略——宽严相济

孔子主张“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左传 · 昭公二十年》)的治理策略。孔子认为,治国之道应以宽厚来补充刚猛,以刚猛来补充宽厚,这样政事才会调和。“政之不行也,教之不成也,爵禄不足劝也,刑罚不足耻也。故上不可以亵刑而轻爵”(《礼记·缁衣》)。正所谓,政令之所以不能推行,教化之所以败坏,是因为赐予爵禄过于宽松,不足以鼓励人向善,刑罚实施不公平,不足以使人感到羞耻。太过宽宏大量会让人误以为软弱,从而得寸进尺,变本加厉;而过分的严厉又容易导致残暴,从而引起反抗。所以,宽与猛必须相互调和,才能避免走向极端造成不良后果。今天,我们治理国家既提倡德治,又提倡法制,正是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只有做到宽严相济,一个国家才能得到有效治理,才能让人心服口服的遵纪守法。不仅国家如此,对部门、对组织亦然。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高等学校的管理对象主要是学生,对他们进行管理原则上应该少管少教,重在引导。传统治校观念有宽严二说,一派认为对学生进行管理应该多约束、重管制,制定惩罚性条文,禁令式规章,这样才能有个好学风、好校风。另一派则主张从宽治校,从少管到放任不管,各种规章制度都形同虚设。客观地说,这两种管理策略都太过片面。过为严厉的管治,只会挫伤大学生的积极性,阻碍大学生创造性和潜能的发挥。而没有纪律的约束,对大学生的培养没有基本的规格要求,就无法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因此,高校对大学生的管理策略应该是宽严相济、有宽有严。一方面,对涉及大学生培养规格方面的问题,即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知识技能等方面应该从严要求。另一方面,对关乎大学生学术见解、兴趣爱好、正当社团活动等方面的问题,应从宽要求,不仅不能过多干涉,反而应该积极鼓励、多多扶持,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要做到宽严适度,就必须注意“审时度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宽是严,并无定法。

就个体学生而言,宽严更多涉及的是赏罚。赏与罚的作用各有侧重,赏是激励机制,运用适当会使人积极性成倍提高;罚是纠正机制,能让犯错误的人从错误的方向上改正过来。如果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罚要比赏更为有效。但高校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时,应宽容多一点,惩罚少一点。学生是各方面正在发展的个体,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难免会犯各种错误。管理者对待学生如果能宽容一点,多包容他们的小错误,学生往往会加倍努力,争取做得更好,甚至能激发出他们的潜力。

(五)管理队伍建设——为政有道

为政有道是中国政治哲学的中心思想。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 ·颜渊》)。就是说做君王的、做臣子的、做父亲的、做子女的都要有合乎自己的标准。依照孔子的观点,管理者无论做什么,都应该找对自己的位置,恪守自己的本分,做自己该做的事。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主要是高校管理人员和学生的互动。作为管理者应该加强自身修养,端正自身态度,谨慎处事,以身示范。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论语 · 子路》),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管理者只有严于律己,才能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水平,才能化解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所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 卫灵公》)正是这个道理。作为高校的管理者最重要的是以自身的道德人格力量来实施管理,发挥人格的示范作用和榜样力量,使大学生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教育,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人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 · 述而》)。在孔子看来,一个管理者拥有的最宝贵品质莫过于言而有信。取信于学生,是治理学生的根基。只有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才能达到“政通人和”的效果,任何管理者开展工作都离不开诚信这个基础。高校管理者取得学生信任的最佳途径就在于加强自身的修养。

儒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更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自古便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然而由于受制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儒家管理思想也并非十全十美,其中难免具有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会给高校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作为学校管理人员,应该认真研究儒家管理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高校管理所用。

摘要:自汉朝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文化作为主导思想在中国长期存在。它要求人们积极进取,倡导以仁爱为基础的人本思想在管理学上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当代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在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队伍等多方面存在诸多不足,解决这些问题,儒家管理思想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儒家管理思想,高校,学生管理

注释

1[1]吴友富.管理学发展的东方主张[DB/OL].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5/5088600.html,2006-11-26,2014-6-7.

2[2](美)约翰·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41.

3[3]金茵.浅析国内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经验与实践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1,(26):72-74.

4[4]高兆明.制度公正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儒家思想对当代的影响 篇9

儒家思想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丰富、最悠久的文化之一。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思想教育等方面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应当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资源, 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自身修养。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陈旧的体制受到了新思想和新潮流的冲击, 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 伦理道德都在发生重大改变, 这些改变对精神塑造期的大学生影响很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面对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遇到的各种复杂矛盾, 面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出现的严重挫折, 面对西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的思想文化渗透, 一些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精神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1. 人生理想模糊, 理想追求现实化

信息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这些影响有利有弊。有些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在逐渐地淡化, 以眼前的利益为理想, 用经济价值衡量自己的言行, 追求物质享受, 精神空虚、思想麻木, 呈现出各种颓废的生活现状, 丧失了重要的精神支柱—理想和信念。

2. 崇尚实际, 物质需求持续高涨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 一些负面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偏差。有些同学在市场经济的趋利下, 一切都要向“钱”看, 以为只要追求了最大的物质利益就实现了人生价值, 导致了他们形成了只索取不奉献的思想。有些同学政治意识薄弱, 言必及利, 拜金主义思想泛滥, 导致学习和生活散漫, 甚至误入歧途, 走上犯罪的道路。

3. 个人诚信责任缺失

诚信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基石。但目前关于大学生诚信的问题仍然存在。在学习方面, 最突出的现象有考试作弊、论文剽窃等。毕业离校后, 助学贷款到期仍不予归还, 甚至多年拖欠学费。在就业的过程中, 造假简历中的情况为数不少。

4. 社会责任感缺乏

商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使得物质空前丰富, 而另一方面拜金主义使得大学生迷失了自我, 很多大学生追求物质享受, 一切向钱看, 集体意识淡漠, 自私自利, 缺乏公德心等等, 缺乏公德心, 损人利己, 损坏公共设施等等现象时有发生。

5. 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 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 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现在不少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忽视了他人的感受;或在交往的过程中过于拘谨, 不愿与同学接触交往, 缺乏人际交往方面的锻炼, 不利于自身素质全面发展;或交往范围过于狭窄, 甚至过度沉迷和依赖网络。以上这些现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需要重视的问题, 由此看出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二、儒家思想文化

作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思想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丰富、最悠久的精神传统之一。儒家思想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家学说, 始于殷商时代, 由孔子把儒术变为儒学, 并据之创立起儒家学派。孔子的弟子孟子等将儒家学说补充扩大, 形成了一整套以“仁孝”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学说。在儒家思想中, 蕴含着“仁、义、礼、智、信”的优秀思想。汉武帝时“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从而奠定了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受儒家“仁”的主张, 一个爱的态度是对待家人一样对待所有的人;“不想做, ”, “推己及人”, 就是将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 其他人应该理解, 宽容的心;“给予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是在他们自己的有人的前提下, 积极帮助别人。儒家的“仁”的思想, 主张要友好, 帮助他人, 宽容的心,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这是一种价值原则和价值取向的推崇儒学。

儒家思想文化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其教育思想。中国古代的教育, 始终强调学习“做人”。儒家的教育理念, 重视经典的人文教养, 以君子榜样为学习的模范, 以德行优于知识, 以理想的圣人人格为教育的培养目标, 突出“好学”和自我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 使人逐步成为德行高尚的人。

三、传统儒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示

1. 儒家文化对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

儒家以强烈的生命意识来透析死亡意识, 追求生命的不朽, 必要时献身于仁义和集体利益, 如“大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 此之谓不朽” (《左传》) , “宁以义死, 不苟幸生, 而视死如归” (《欧阳修全集﹒居士集》) , 探讨了死的价值。形成了明显的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价值观念。孔子认为追求荣誉应坚持“仁”、“义”的标准, “仁”是人格的重要内涵。如孔子以“义利”作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分, 认为“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 孟子也说“仁则荣, 不仁则辱”。这些思想在当下仍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对树立正确的信念仍有指导意义。我们应将儒家的义利观念灌输给大学生, 把乐于奉献、遵守社会公德作为教育的核心。高扬正确的意识, 拓宽健康精神, 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儒家文化倡导胸怀天下、忘身报国, 对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文化强调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所谓“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人人都应承担救国救民的责任, 应该把国家昌盛、民族富强、百姓福祉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说:“位卑未敢忘忧国”;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流传至今。儒家文化中饱含着浓厚的爱国情愫, 有利于熏陶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儒家文化强调“宽以待人”、“谦恭礼让”和诚信精神, 对当代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转型, 当代大学生的竞争观念不断加强, 自我意识不断觉醒, 当代大学生基本为“90”后, 大部分为独生子女, 有优越的生活条件, 张扬个性自我。现代化社会不仅需要自我的发展, 也需要集体的合作。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显得及其重要。过分的自我, 对人际关系的发展相当不利。儒家思想主张“严己宽人”和“谦恭礼让”。《尚书》倡导:“与人不求备, 检身若不及”;明代大儒洪应明在其著作《菜根谭》中指出:“处事让一步为高, 待人宽一分是福”。《增广贤文》教人:“责人之心责己, 恕己之心恕人”, “用心计较般般错, 退步思量事事宽”。诚信是一个人能够持续发展, 立足社会的根本。孔子教导我们:“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兢, 小车无辄。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其寓意为做人没有信誉, 寸步难行。运用儒家思想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来引导当代大学生, 使得宽容、合作和诚信的良好品德能融入学生的言行之中。

4. 儒家文化强调自我修养, 自我约束, 对大学生良好品质养成具有积极意义

孔子说:“知耻近乎勇” (《札记·中庸》) 。羞耻心是儒家自律的内在心理机制, 体现了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及个体的觉悟。青年时期是人生理想容易动摇的阶段, 要做好自我的调整, 求荣避辱, 改善自我, 发展自我。在这个阶段加强大学生自我修养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迫切。儒家文化主张内省以提高人的自我修养, 加强道德建设, 发展个人的内在良知。儒家文化倡导自强、自立、自信的思想, 对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年的成长有积极的影响。尤其在这充满挑战的信息全球化时代, 更需用全面、深远的视野去吸收借鉴。我们应仔细了解儒家思想并且能够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除了了解儒家思想文化的理论价值外, 高校的思想工作者应更多地将其运用在教育上, 使其发挥良好的作用, 使大学生将儒家文化与现实生活融合, 逐步完善自我, 更好地服务社会, 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l]孔颖达.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l999.

[2]杨伯峻, 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3]周桂钿, 中国儒学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 2008.

[4]万丽华, 蓝旭.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儒家思想对当代的影响 篇10

一、“仁”的思想

“仁”的思想是儒家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范畴, 儒学家们把“仁”看成是人立基的根本, 《中庸》曾道“仁者, 人也”, 可见, “仁”对人有本质的象征意义。

“仁”是人由内而发的一种自觉的道德情感, 根植于人的本性之中, 是一种人生之为人的固有特性, 是一种“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胸襟情怀, 《大学》中用“絮矩之道”来表述这种人与人的共通情感, 在他人经受危难之时, 不自觉的生出感同身受的“同情心”, 那是种不忍与怜悯的道德情愫。但儒家的学者们没有把这种情感局限在思想中, “仁”有更多实践的内涵, 子张问仁,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 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 宽则得众, 信则任人焉, 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樊迟问仁, 孔子曰:“居处恭, 执事敬, 与人忠”。可见, 仁是一种实践道德, 融入在实践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要求执事待人时宽厚、忠敬, 诚信、聪颖等, 这些都是“仁”在实践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一个真正知“仁”者, 必会在实践生活中践行仁德。

二、“礼”的思想

如果说“仁”是人内发的一种道德情感, 那么“礼”就是“仁”的外化表现。孔子用“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来教导弟子, 要遵从道德规范及礼仪制度。在孔子看来“礼”是对人行为的一种外在约束, 一个人应该严格的要求与约束自己, 并不断的提升自己, 来符合“礼”数, 遵礼的过程就是修“仁”的过程, 因此,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如果一个人的自发的外在行为符合礼数, 那么他也必定是仁德之人。

所以说仁和礼是本末一体的, 并不想违背, 如果仁是人们内在的一种美好的道德情感, 那么礼就是这种美好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 礼与仁是合一的。

“仁”本是人最真诚的一种情感, 是人的本真之情, 但是人心的日渐被遮蔽所表现出恶的方面就需要有礼去约束, 这样能更有效迅速的使人回归到本真的“仁”的状态。可以说礼是达到“仁”的一个中介,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 礼又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

但从根本上说, 儒家还是把“仁”放在更基础性的地位的, 在《孟子·礼论》中说道:“人生而有欲, 欲而不得, 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 则不能不争;争则乱, 乱则灾。先王恶其乱也, 故制礼义以分之……”这就是说儒家认为礼是用来治理人性中恶的方面的手段, 以此达到本真的“仁”的境地。

三、仁礼合一思想在中国法制社会建设中的应用性价值

“仁”是儒家追求的最理想的精神状态, 礼既是“仁”的道德境界的一种外在表现, 也是通达“仁”的一种手段, “仁”与“礼”二者相辅相成, 仁礼合一, 这对我国在法制社会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孟子发展了孔子思想中“仁”的要素, 认为人性善, 提出了“仁政”思想;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注重礼的约束作用, 韩非子沿袭荀子的思想提出了“法”的思想。在今天“礼”与“法”更加相近, 因此“仁”与“礼”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法制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法”是对人最低的道德底线的要求, 国家的发展不能仅仅满足于人民不违法, 要想社会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还必须要有“仁”即“德治”。不能把德治与法治分开来看, 二者应是合一的。

中国是不太热衷西方人格神的国家, 神对人们外在行为的约束没有西方那么的明显, 但我们自古以来就信良心, 信天理, 以仁的态度对待他人与他物。仁的思想自古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与实践之中, 是对社会法律的一种价值补充。如果片面强调依法治国, 丢掉了以德治国, 那么在中国这个对宗教不太热衷的国家, 用什么使人民超越“法”的最低道德底线达到更高的道德素养。所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 不能丢掉深埋在中国文化土壤里的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精华“仁”。在当代的中国, 我们仍相信“天地良心”, 这对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中国在当前产生的工业异化, 文化异化, 人之间的异化的苗头有很好的和合作用。

其实“法治”和“德治”是统一的, 就像“礼”与“仁”一样, 如果说“法治”是第一层的社会建设, 那么德治就是对“法治”的超越, 基于更高一层的社会建设, 在“法治”的地基打牢后, 对德治要有适当的倾斜, 去构建更高的层次的道德社会, 法治和德治都是社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也都是社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 这二者是不可偏废其一的。但是中国自古存在的问题就是“法治”发展先天不良, 后来也一直没构建起来, 而中国的“德治”自古就超前发展了, 这可能是深受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的影响的原因, 所以现在的要务是把中国的法制体系健全起来, 但同时不能丢掉“德治”, 因为在“法治”健全后, 不可避免的要构建“德治”, 如果现在就把深入中国文化骨子里的优良的东西丢掉了, 那时再捡起, 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台湾:鹅湖出版社, 1984.[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台湾:鹅湖出版社, 1984.

[2]《阳货》[A].//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 1986.[2]《阳货》[A].//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3]《子路》[A].//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 1986.[3]《子路》[A].//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上一篇:国家审计项目下一篇:技能培训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