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思想

2024-06-22

儒家“和”思想(精选十篇)

儒家“和”思想 篇1

一、传统儒家孝道思想的起源

从古代社会开始, 人们对于孝从各个方面进行过诠释。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中说“孝, 善事父母者。从老省, 从子, 子承老也”。他认为“孝”字从结构上看是个会意字, 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下面的“子”字结合成的, 本义是子在下面侍奉上面的老人。而甲骨文的“孝”字像个曲背的老人手抚幼子之头, 表示长辈对于晚辈的亲爱之意。在西周铭文中, 孝被定义为“追思”“孝祀”以及“孝养”。孔子结合当时所处的时代, 吸收各家之长, 第一次对孝行做出了深刻的诠释, 并且创立了传统儒家孝道思想。他的孝道思想认为:“孝”不仅指子女从物质上满足父母, 使父母衣食周全, 更重要的是要尊敬父母, 给他们以精神上的安慰。子游问孝, 孔子回答:“今之孝者, 是谓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1]《论语》记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 弟子服其劳, 有酒先生撰, 曾以为孝乎?”这就提出了子女对待父母双亲该如何赡养的问题。这既是理论上的一个原则, 也有具体的道德要求。《孝经》引孔子的话说:“孝子之事亲也, 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 丧则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 五者备矣, 然后能事亲。”[2]“敬”“乐”“忧”都更加彰显了情感层面的内容。孔子总结了人类生产活动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尊敬和赡养长辈的道德规律, 并将这一规律加了一定的限制, 形成了我国重要的道德规范,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它协调了家庭和家庭内部的各种关系, 使其井然有序,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的伦理思想也奠定于传统儒家孝的思想之上。

二、传统儒家孝道的演变

春秋是儒家“孝”思想的形成时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起源于儒家的道德思想, 其中“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把“孝”认为是“仁”的基础。而且它还在孝养的基础上提出了敬养, 把“敬”引入“孝”, 拓展了儒家孝道的内容, 使它上升到一种精神层面。孟子进一步发挥孝仁的思想, 认为应该把最初从亲子关系出发的孝观念推及至家族再到国家。“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孝仁”思想被不断地得到加强, 甚至上升成为一种理论。秦汉以后, 这时的封建专制在不断加强, 孝道

责任编辑:党伟莉

在这时也已经逾越了家庭伦理道德的范围, 而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有了统领性的认识。“孝”不仅协调了家庭内部成员的各种关系, 而且有力地维护了古代的宗法制度, 成为一种行为准则。[3]因此到了汉朝, 申明“以孝治天下”, 甚至出现了如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等死后皇帝以“孝”冠之以谥号。“举孝廉”就是这时候用以取士的重要依据。孝在当时被附加了强有力的政治色彩。在孝的诠释上也增加了新的内容。如“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就是把师长与弟子关系用父子关系来解释。

魏晋也同样标榜“以孝治天下”, 颇有汉代遗风。其中还出现了“孝子传”作为正史。《晋书》中专辟用以记述一代著名孝子的孝行, 可见当时的孝行已在全社会得到了推广。

隋唐时期, 孝行得到进一步的社会教化。虽然一度由于佛教冲击有了一定的淡化, 但在韩愈等饱学之士的强烈推崇下, 又有了很大的改观。

孝道在两宋时期, 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孝行遍天下。但在这一时期孝行教化也因日益鼎盛而变得更加权威, 从而走向了偏面和僵化, 强调绝对服从。元朝的孝道教化在民间以趋于通俗的趋势, 相对于以前出现了重大转向。《二十四孝》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明清时期, 封建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为了维护封建的宗法制度, 统治者也就更加强调孝道。

辛亥革命后, 传统的儒家孝道思想经历了“凤凰涅槃”的过程。五四时期, 虽然仍以“尊老敬老爱老”为核心, 但对于传统的孝道, 以陈独秀为首的反传统人士却在进行猛烈的批判。由于受民国初年的帝制运动和孔教运动的强烈刺激, 学者们批判传统孝道的虚伪和保守, 从而认为传统儒家孝道的愚孝行为有悖于人道。进入20世纪30年代, 学者们对于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儒家的孝道思想进行反思, 以精神文明和道德构建为出发点, 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传统孝道进行辩证的分析, 从而使新儒家应运而生。新儒家十分重视对“孝”的研究, 其思想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20世纪20年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这一阶段比较注重儒家孝道的意义, 代表人物是梁潄溟、马一浮、冯友兰、贺麟。第二阶段 (50年代至70年代末) , 这一时期对孝道观阐发弘扬贡献较大者为徐复观、唐君毅。第三阶段 (70年代末至今) 杜淮明等对孝道精神做出了重要的诠释。

参考文献

[1]论语.宪问[M].[1]论语.宪问[M].

[2]孝经.三才第七章[M].[2]孝经.三才第七章[M].

儒家的德治思想和今天的以德治国 篇2

儒家的德治思想和今天的以德治国

中国德治思想的产生由来已久,从西周到现在,已历经三千余年.但今天的“以德治国”方略决不是传统“德治”思想的翻版和简单移植,而是在不断批判继承基础上的不断创新,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文章重点阐述了儒家德治思想的`合理内核对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以德治国”方略的镜鉴作用;以及如何从理论上、制度上、方法上创新“以德治国”思想;如何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统一起来,达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功效.文章最后提出了坚持“以德治国”方略,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坚持广泛的宣传教育,坚持党的干部路线,做到以德“选人用人”,坚持继承、发展和创新并举的方针等建议.

作 者:周先进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刊 名:高等农业教育英文刊名: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年,卷(期):2003“”(7)分类号:B82-052关键词:儒家思想 德治思想 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

儒家“和”思想 篇3

[关键词]和谐 和谐社会

“和谐”一词,是“调和”与“谐合”的复合词,《广雅·释诂三》记:“和,谐也。”《尔雅·释诂》曰:“谐,和也。”说明“和”与“谐”两者可以互训。最初,人们试图从功能上把“和”解释为酒器与乐器,《广韵·戈韵》中记载:“和,不坚不柔也,”其意又引申为一种恰到好处的适中状态。“和谐”思想是中国儒家哲学思想中重要的研究范畴之一,儒家思想主要是通过内省外修,进而推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儒家和谐思想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庸》说:“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把人与自然的发展变化看作是相辅相成的和谐、平衡运动。《道德经》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天、地、人之间的自然共生,共同遵循自然法则的天人和谐。我国西汉时期哲学家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思想。儒家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是天地万物的有机部分,认为要顺应自然,依循事物的自然本性,从而实现“太和”景观:“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大传·彖传》)即自然界万物并存共育的盛况。[1]马克思则认为人与自然的相通不是泛神论意义上的相通,而是自然意义上的相通,是现实意义上的相通。他把这种“天人合一”思想建立在辩证法的基础之上,他把“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然的本质”辩证地统一起来。指出:“因为人和自然的现实性,即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已经成为实际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所以关于某种异己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问题,即包含着对自然界的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无神论,作为对这种非实在性的否定,已不再有任何意义。”[2]人与自然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因此,当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尤为重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当前人类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对自然界进行毫无节制的索取,森林滥伐、江河与空气污染、不可再生资源的肆意开采等等,都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不谐调发展,而人类也在不断承受由此带来的后果。目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广泛受到各国的重视,中国政府适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保持自身内外和谐

儒家思想强调人身心内外的和谐,认为人与自身的和谐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的根本。孟子指出:天下之大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中庸》也说“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知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孟子.离娄上》)而提到修养身心的方法,儒家强调要“惠而不患,老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要保持中和的态度,实现自身内外和谐,所谓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是天下一切情感和道理的根据,和是对待万物的普遍原则,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就会“万物并育于其间而不相害,四时日月,错行代明而不相悖,”万物各得其所而生和发育,实现天地人的和谐发展。[3]同时,儒家也非常讲求修身,“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仅使个体达到了安身立命,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也最终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正所谓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而修身的最终落脚点在于“躬行”,只有先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践行社会行为规范,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寻求自身的和谐。[4]事实上,每个社会成员自身的和谐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社会各因素的和谐发展必须以实现个人内外兼修为基础。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日益迫切,一种传统道德感的缺失正在困扰越来越多的人们,往往产生莫名的孤独感、焦虑感、不平衡感等等,所以传统儒家所倡导的内外兼修的思想在今天则具有更加重要的启示意义。

提倡“仁者爱人”、“和而不同”思想

人与人和谐包括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群体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在人与人关系上,儒家传统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等思想是促进“人和”的道德原则,尤其推崇人与人之间相处之道必须以“仁”作为根本立足点,正如《论语·颜渊》中提到的“仁者,爱人也”。同时,指出人与人间应互相帮助,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自己所不愿意的也不强加于他人,这就是儒家所提出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强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不断忍让并与人为善,这就是其一直遵守的“忠恕”思想,而这种处理人与人间关系的思想延伸扩展到整个社会,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将小爱升华为大爱,把小我转化为大我,这样人际间的和谐相处最终便会延伸到一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共同进步与和谐发展,正所谓“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无耻矣;士不知有耻,为国家大耻。士荣在于施仁,士辱在于施不仁”(龚自珍〈明良论二〉)同时,儒家强调和而不同的思想,体现出了事物多样性的辩证统一,主张把握事物的差别性,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形成以和谐为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5]《礼记.礼运篇》中又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份,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当今世界逐步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民族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等不尽相同,目前在求同存异中谋求共同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对外交往的共识。现阶段,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提供一种解决各种矛盾调解冲突的机制,有效调节、疏导各种社会矛盾,最终形成总体上的平衡与和谐。[6]

中国传统儒家和谐思想对于我们所提倡的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它为和谐社会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继承与批判中国传统儒家和谐思想的基础上,其内涵必将进一步拓展和丰富,最终实现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合理、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岱年著,文化与价值[M],新华出版社,2004,P219.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2.

[3]黎昕.儒家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J].东南学术,2008(4):135.

[4]李申.简明儒学史[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12.

[5]覃翠玲.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前沿,2008(6):180.

[6]黎昕.儒家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J].东南学术,2008(4):135.

儒家“和”思想 篇4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庸》说:“万物并齐而不相害, 道并齐而不相悖”, 把人与自然的发展变化看作是相辅相成的和谐、平衡运动。《道德经》称:“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主张天、地、人之间的自然共生, 共同遵循自然法则的天人和谐。我国西汉时期哲学家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思想。儒家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是天地万物的有机部分, 认为要顺应自然, 依循事物的自然本性, 从而实现“太和”景观:“乾道变化, 各正性命, 保合太和, 乃利贞, ” (《周易大传·彖传》) 即自然界万物并存共育的盛况。[1]马克思则认为人与自然的相通不是泛神论意义上的相通, 而是自然意义上的相通, 是现实意义上的相通。他把这种“天人合一”思想建立在辩证法的基础之上, 他把“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然的本质”辩证地统一起来。指出:“因为人和自然的现实性, 即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 已经成为实际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 所以关于某种异己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问题, 即包含着对自然界的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 实际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无神论, 作为对这种非实在性的否定, 已不再有任何意义。”[2]人与自然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因此, 当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尤为重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当前人类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对自然界进行毫无节制的索取, 森林滥伐、江河与空气污染、不可再生资源的肆意开采等等, 都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不谐调发展, 而人类也在不断承受由此带来的后果。目前,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广泛受到各国的重视, 中国政府适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 就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保持自身内外和谐

儒家思想强调人身心内外的和谐, 认为人与自身的和谐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的根本。孟子指出:天下蹾之大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中庸》也说“知所以修身, 则知所以治人, 知所以知人, 则知所以治天怤下国家矣。” (《孟子.离娄上》) 而提到修养身心的方法, 儒家强调要“惠而不患, 老而不怨, 欲而不贪, 泰而不骄, 威而不猛”, 要保持中和的态之者下度中, 一天袙, 。切实下情发N现之感而自达和皆身道道中内也理节外。, 的致根和谓中据谐之和, 和, 所, 。和天是谓中地对中也位待和者焉, , 万“, 物天喜万的下怒物普之哀育p遍大乐焉原本之。也”则未慛;中, 发和是达, 谓也天到了中和的境界, 就会“万物并育于其间而不相害, 四时日月, 错行代明而不相悖, ”万物各得其所而生和发育, 实现天地人的和谐发展。[3]同时, 儒家也非常讲求修身, “自天子以至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不仅使个体达到了安身立命, 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同时也最终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 正所谓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P而后扤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而修身的最终落脚点在于“躬行”, 只有先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践行社会行为规范, 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寻求自身的和谐。[4]事实上, 每个社会成员自身的和谐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 因此, 社会各因素的和谐发展必须以实现个人内外兼修为基础。而在现代社会中,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日益迫切, 一种传统道德感的缺失正在困扰越来越多的人们, 往往产生莫名的孤独感、焦虑感、不平衡感等等, 所以传统儒家所倡导的内外兼修的思想在今天则具有更加重要的启示意义。

提倡“仁者爱人”、“和而不同”思想

人与人和谐包括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群体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在人与人关系上, 儒家传统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等思想是促进“人和”的道德原则, 尤其推崇人与人之间相处之道必须以“仁”作为根本立足点, 正如《论语·颜渊》中提到的“仁者, 爱人也”。同时, 指出人与人间应互相帮助,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自己所不愿意的也不强加于他人, 这就是儒家所提出的“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儒家强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不断忍让并与人为善, 这就是其一直遵守的“忠恕”思想, 而这种处理人与人间关系的思想延伸扩展到整个社会, 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无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将小爱升华为大爱, 把小我转化为大我, 这样人际间的和谐相处最终便会延伸到一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共同进步与和谐发展, 正所谓“士皆知有耻, 则国家无耻矣;士不知有耻, 为国家大耻。士荣在于施仁, 士辱在于施不仁” (龚自珍〈明良论二〉) 同时, 儒家强调和而不同的思想, 体现出了事物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主张把握事物的差别性, 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终形成以和谐为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5]《礼记.礼运篇》中又说:“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男有份, 女有归。货, 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 恶其不出于身, 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当今世界逐步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民族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等不尽相同, 目前在求同存异中谋求共同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对外交往的共识。现阶段, 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是要提供一种解决各种矛盾调解冲突的机制, 有效调节、疏导各种社会矛盾, 最终形成总体上的平衡与和谐。[6]

中国传统儒家和谐思想对于我们所提倡的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它为和谐社会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继承与批判中国传统儒家和谐思想的基础上, 其内涵必将进一步拓展和丰富, 最终实现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合理、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摘要:和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理论精髓, 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内核。它所蕴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等诸多方面的和谐, 对现阶段所提出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作用。深入探究儒家和谐思想, 对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 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和谐,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岱年著, 文化与价值[M], 新华出版社, 2004, P219.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92.

[3]黎昕.儒家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J].东南学术, 2008 (4) :135.

[4]李申.简明儒学史[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3-12.

[5]覃翠玲.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前沿, 2008 (6) :180.

和谐社会下的孔子儒家思想 篇5

作者:陈晓霞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创造力。中华民族名人辈出,文化荟萃,具有极为可贵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现代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继承儒学精髓,是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的举措,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思想广阔,为我们的文化建设提供思想基础,那么,追究儒家文化所反映出来的“和谐”要先了解何为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确立及儒家文化的发展史。

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空前活跃,文化极度繁荣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诸子并作,儒家、道家、法家等百家蜂起,出现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并且,也由此奠基了中华文化的基本框架,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儒家学说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个学说体系。

追究其渊源,儒家学说是春秋末期孔子所创立的学派,是当时百家争鸣中重要的一家,居于世家之首。并且后来著有《论语》、《孟子》、《荀子》等著名著作,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作品。儒家思想从狭义上理解,是指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从广义上理解,是指源远流长的儒家学派的思想。但无论是从狭义上还是广义上理解,有三点是共同,即主张“礼乐”、“仁义”、“忠恕”和不偏不倚,无过之而无不及的“中庸”之道,提出“德治”、“仁政”和王道,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自我修养,这些思想在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也是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春秋时期怒国人,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及教育学家,孔子提出的思想中的“礼”、“仁”、“中庸”构成了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从“礼”出发,发展了“仁”的思想,总结出自觉的“中庸”观念体系,因而是儒学发展成为了一宗学派,“礼”的观念只是孔子对传统的继承和综合,而“仁”和“中庸”则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孟子,战国时期人,孟子得以发展和扩大了儒家思想文化,他的思想是“孔子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后世及世界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孟子》一书体现了孟子的思想,其思想的核心是“仁政”,而“仁政”的提出的根据是人性善,并且一直影响着孟子的整个思想及人生的处事态度。

荀子处于百家争鸣的晚期,以儒学为基本立场,兼诸子百家的思想,形成了一种比较开放的儒家学说,综其三大儒家的思想,都离不开“和”、“仁”、“德”的思想,因此,对后世的影响较为深远,儒家思想称为现代思想的基础,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思想基础。

一、儒家思想中“和”的观念

“和”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古老的观念,早期的《尚书》、《诗经》、《国语》等重要的文献中,已经出现了“和”这一个名词及思想观念。大体而言,“和”既有天道观的意义又有人道观的内涵,从天道观上看,“和”主要理解为事物的生成、运行、存在的条件和方式,《荀子 天论》中荀子的说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淮南子》说到:“阴阳合而万物生”到董仲舒的“和者,天地之所生成者”都把“和”视为不同要素或不同力量之间的互相统一。从人道主义上说,“和”往往表现于一种价值观念,人与天或人与自然的一种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两个维度。在传统的儒学中,“和”即既与天人之辩相关,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

《论语 学而》篇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即“礼之用,和为贵。”儒家所说的礼,即指普通的规范体系,又包括社会政治制度,“和”则更多的表现为一种体现于交往过程的伦理原则。《荀子 王制》篇中提到:人,力不如牛,走不如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所以在荀子看来,人的存在总是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组织,“和”构成了社会凝聚的条件。

孔子拈出“中庸”作为最高道德准则,便是以“中和”为常道。《老子》篇中说道:“长短之相行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长短、高下、声音,先后对待的互形、互盈、互和、互随,这是自然的永恒现象,这种永恒的现象意蕴着“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不仅中与和对称,而且为阴阳协和的气,阴阳对待。庄子认为,中和的自然转向此自然是人化自然,换言之是人关照下的自然,是人视域内的自然。《庄子 天道》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地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以人和,天和,人和人乐,天和天乐,而达天下和乐的中和之美境,儒家的孟子、荀子以仁义为乐的人为中和为美为其重要标志的。孟子的学说凸显人的价值和作用,是基于天地人三者之中,人是最重要的体现,孟子早就告诉我们“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便可协调天时和地利,使天时和地利有着人的发展和智能创造。荀子集先秦思想之成,既不否定道与自然的中和之美,并协调儒家有为中和之美。他认为“中”即指合乎礼仪和先王之道,“乐和同,礼别异”、“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人情之极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这些都体现着儒家思想的有关中和的论道,进而我们可以从中便可得知“中和”一直以来是我国儒家思想学说推崇的,站起重要的地位。

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儒家学说中,很早就提到有关自我境界的提高,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孟子的性本善的观点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的内容:一方面,圣人与我同类,皆有向善之心。孟子说到:“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圣人既然与我辈同类,那么圣人的本性与我辈的本性是相同的,圣人与我辈的区别仅仅在于因为圣人的先知先觉,孟子认为人人皆有向善之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孝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四种向善之心,总结起来就是仁、义、礼、智。这是人的四种基本美德,而且这些都是人的基本本性,所以孟子认为人皆有向善之心,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就和谐了。《孟子 梁惠王上》说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告诉人们以爱人之心来爱别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之,人皆敬之”《论语》中提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些都是儒家学说的有关于仁义的和人与人之间的有爱的论述,儒家在很早的时候就有告诫人们人与人之间应该友善,孟子用他的人性向善论就已经告诉人们人性本善,任何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和谐相处了社会也就和谐了。

三、人与自然的统一——“天人合一”

中国儒家历来倡导“天使、地利、人和”,把“天人合一”看做是人际和谐、社会有序的生态环的基础,中国儒家推崇“天人合一”思想即使宇宙观或世界观,又是一种伦理道德观,《孟子 尽心上》中谈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无免。”另一个和是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无道“指自然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人道”指人类行为的客观规律和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在儒家的学说中,只有做到天人合一,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孔孟继承了古代的天命思想,肯定了天道与人道的一致性。天不仅是自然万物的主宰,也是道德义理的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道德意义。孔子以自然主义的观念和态度对待“天”及其运动变化。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导则修养,表现为外在道德规范寻找内在根据的思想一句,以及将外在规范转化问内在的求得理论追求,我们一直以来都认为,在中国传统农耕自认经济模式下,个体的人是不存在的,这种观点则是体现在儒家思想的这一方面,在这里,人是被作为一种群体对象来加以阐释和规劝的,人得天兽的主张本身就地理仁德以和天德,体现出人的主体性特征虚幻化的特征,具有浓厚的的会伦理道德的教化色彩,强调的是宗法制社会伦理道德的归顺和皈依。这种浓厚的伦理道德观念,消弱了原始自然观念中借由自然天真。淳朴的信赖而表现出来的个体的自然人性,得人具有更多的社会“自然醒”特征,通过“吾日三省吾身”“存心”“养性”“思诚”等人在“天德”面前的反省,体现出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实现了自然的“天德”到社会的“仁德”的过渡。

四、社会的“和”

老子给孔子讲了一个寓言故事,展示了两种“和谐“的境界:”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口句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前者主张相濡以沫的和谐社会,以儒家为代表,后者主张相忘于江湖的和谐社会,以道家为代表,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对相濡以沫的社会和谐理论的论述,注重于人性的考察和分析及人性的发掘培养,孔子以“仁者爱人”为前提除法,主张通过个体的“为仁”实现社会和谐,孟子则从人性善的角度分析入手,进一步为孔子的“为仁”学说提供了人性的根据,这两位被后人称为至圣之师及亚圣的儒家学者为社会和谐的理想模式所进行的额理论探索及思想成果,在两千年时间的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而影响。从儒家的学说中看到社会的和谐,从孔子的“为仁”到孟子的“仁政”都在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认识儒家民本思想 篇6

孔子的“仁”思想是儒家民本思想的重要体现。勤政爱民是“仁政”的灵魂和基础。孔子要求统治者治理国家要信实无欺,取信于民,节约费用,爱惜民力。孔子提倡统治者治国必须为政以德,齐之以礼,正身律己,扶正驱恶,奖赏惩恶。《论语•为政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体现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是民本思想的重要体现。孔子注重百姓意志,以百姓的意志作为权衡的标准;孔子维护贵族的权益,主张捍卫君权,但更关心百姓命运,以百姓的命运作为治国的前提。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较明确的提出民本哲学思想的人。他对以民为本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详细阐述,提出了“民贵君轻”、“与民同乐”和“仁政”学说,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本思想体系。君民关系上,他主张“民贵君轻”,指出人民才是最根本的,君主只有顺应民心,施行仁政,才能统一天下。在经济方面,孟子主张要“制民之产”和减轻征税给人民以物质上的保障。衣食住行得到保障,是安定人民的首要措施。管理内政方面,孟子认为,无论选拔人才还是杀人国君都要尊重民意,并非以国君的意向为标准,而是以国人的意向为依据。在教育方面他提出先富后教,兴办教育,教化人民马提高人民道德素质,建立起一个道德、和谐、安定的社会。

荀子是孔子和孟子之后又一位著名民本思想家,他的民本思想吸收了前两位的重要内容,并且又有了新的发展。他的著作《荀子•王制》篇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就是荀子的君舟民水论,意思是老百姓可以扶持你做君主,也可以推翻你,故民才是国家的根本。荀子还认为,一个诸侯国要想富强,必须有老百姓的支持。荀子曰:“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得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百姓乃国家之根本,国君对民应该保民如赤子,对民要宽厚,要使他们在有条理稳定的环境下生活。主张减轻农民的负担,少兴力役,不夺农时。只有老百姓富了,国家才能收取赋税。荀子深知节用裕民和裕民以国富的道理。君主要以民为本,才能国富民安君安。

民本思想提倡:“爱民”“贵民”“重民”,重视民众的社会作用,认识到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只有不轻视人民,培固根本,才能实现国治邦宁。民本思想提倡:“富民”“安民”“宽民”。使民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维护人民的切实根本利益,使人民富裕起来,才能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更多财富,且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和谐安定。它提倡社会“公平”“均衡”,建议给民众政治经济权利,防止因社会阶层分离和对立导致社会和政治秩序的崩解。它同时也强调生活水平的均衡,反对过大的贫富差距,强调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权利和普遍福利,这种解决社会人民生计问题的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极具借鉴意义。

在当时的封建化社会里,儒家民本思想的诞生肯定了人在封建社会中的价值。因此“以人为本”的真正含义是“以人为贵”。“重人轻神”“人是万物之灵”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命题,这一重要思想引导中国文化走出原始宗教的思想束缚,确定人在自然、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儒家对于自然,对于鬼神有着十分详尽的叙述和分析,认为人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是恒定万物的尺度,人应该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等等。

儒家思想在漫长的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中为统治阶级服务,使得原本是矛盾的两方面的君和民和谐相处,缓解阶级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儒家民本思想的基础正是强调以民为本。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观念强调的正是“民”的基础性地位。这一观念无论对于民主社会还是专制社会都是同样适应的,而且都是基础性的。今天发展现代民主,理所当然应以民为本,传承儒家传统政治文化的民本主义。今天,我们正积极倡导建设和谐社会,重民是成功的基础。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许多被后人传颂的清官、好官,就是身体力行儒家民本思想的典范。探讨儒家民本思想的思想内容和历史意义,无疑对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是有现实的重要意义的。领导阶层必须强化“公仆” 意识,在管理社会的过程中充分尊重社会心声,才能使广大民众看到希望,并自觉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同时,必须为广大民众,特别是为社会弱势群体量身定做合适的保护圈,也就是要加强法制建设,使民本的精神通过先进的法律文化加以确认,并健康持续发展。

儒家“和”思想 篇7

从象形文化来看,有“禾”入“口”即为“和”,“和”的基本条件可以理解为满足温饱。站在如今的角度,“和”是和平稳定,“和”是安宁祥和,“和”是和睦平等,“和”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文化,广而言之,“和”是一种人类向往和追求的生活状态[1]。儒家的“和”思想,也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

(一)“大和”———“仁”

“仁”是中国儒家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也是一个含义很广的道德内容,“仁”“义”“礼”“信”一直以来就是基本的道德准则。而孔子对“仁”的看法和理解却有所不同。“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定义的“仁”为“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仁义说”,从民生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施行仁政,倡导富民爱民。同时,孟子也提出了“性善说”,指出人性本善,向往“仁爱”,追求和谐是每个人生而有之的本性。

(二)“中和”———“庸”

“庸”,即中庸。中庸不是平庸,而是一种处事的态度。最初的“中庸之道”主要是指人的自我修养,通过自觉地改善自身以求达到人性的完满。《中庸》一书中提出为人处事中的基本要义———“忠恕之道”。忠恕之道主要是指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心无二心,了己了人。“忠”是忠实诚恳,“恕”是豁达宽恕,孔子思想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正是在此基础上得来。“中庸之道”也是在要求人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在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对他人报以一种宽容的态度。

(三)“小和”———“同”

“同”,即和而不同,春秋时期郑国的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就是儒家思想中达到了孔子心目中道德标准的人,“同”不是毫无标准地附和,也不是为了妥协而达成的一致。“同”应当是结合了多方意见,而使大家都能由衷接受的看法。孔子认为,真正的“同”不是建立在暴力或是强权的基础上,而是一种君子协定。

二、物业管理理念的核心———物业人际关系

所谓人际关系,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是人们在为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而采取的自觉自主的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形成的关系。实质上来说,人际关系是一种心理关系,好的人际关系在于满足对方的需要的程度。通常而言,一个人人际关系的好坏,取决于此人的修养和文化;物业管理中的人际关系,既是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又是一个团队、一个企业的人际关系,而这类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取决于企业的核心思想和文化理念[2]。物业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的特殊形式,作为人文服务行业,物业管理品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业主对物业服务满意程度的高低,因而建立良好的物业人际关系,是物业管理的服务根本和业务目标。物业人际关系包含的内容很多,既有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的人际关系、物业管理企业与员工的人际关系、业主与业主之间的人际关系等服务中的人际关系,又有物业管理企业与社会的人际关系、物业管理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的人际关系等公关中的人际关系。本文主要讨论物业管理服务中的人际关系,即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的人际关系、物业管理企业与员工的人际关系、业主与业主之间的人际关系三个方面。

(一)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之间的人际关系

物业管理,管理是手段,服务是内涵。而管理服务的对象是“人”,提供管理服务的也是“人”,因而物业管理就是人和人之间发生服务关系的一个过程。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业主对物业管理企业管理过程的支持度上。处理好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的人际关系,更容易得到业主的认可、社会的认同,使物业管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中国的物业管理企业没有品牌化、规模化,除了法律法规方面的不完善之外,企业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许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建立良好的物业人际关系,是多数物业管理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物业管理企业内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

从根本上讲,人际关系是以情感为纽带的,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些不同的情感体验又反过来淡化或加深这种人际关系。在一个物业管理企业中,企业本身是一个整体,而员工是组成这一整体的个体,物业管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就主要体现在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在利益观念和目标认同上的一致性。处理好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能使员工自觉地履行企业赋予的义务与责任,忠诚于企业,同时也使员工产生合作共赢的积极想法。员工对企业有较高的认同度,则员工能自觉完成工作任务,更好地服务业主。

(三)业主与业主之间的人际关系

应该说,大部分业主之间并没有直接的人际关系,但是在生活交往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诸多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例如邻里关系、同乡关系、校友关系等等。物业管理面向的是一个业主群体,面对物业服务时,业主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会有不同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个长期沟通了解的过程,而业主之间的交往,是在物业管理提供的物业环境中进行的,因而物业管理企业既是创造交流条件的中间人,也是缔造交流环境的管理者。

三、儒家“和”思想与物业人际关系的有机契合

(一)儒家“大和”思想与物业人际关系的契合

儒家“大和”思想的核心在于“仁”“爱”,强调“仁者爱人”和“亲民贵民”。“仁者爱人”主要体现在物业管理企业和员工的人际关系管理中;“亲民贵民”主要体现在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的人际关系管理中。

第一,物业管理以人为本,契合儒家“仁者爱人”的“大和”思想。“仁者爱人”,这是儒家思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也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之一,包含着对人们基本权利承认和肯定的内容。“仁”包括两个方面:“内仁”和“外仁”。

“外仁”主要体现在日常服务中,在处理物业人际关系问题时,“仁”主要表现为以仁待人、以诚服人。用包容、博爱的心对待业主,仁爱管理,诚信服务,才能得到业主发自内心的认可。“内仁”主要体现在物业管理企业内部管理方面,是指加强同事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来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融洽的内部关系是企业顺利运营的根本,也只有内部和谐才能达到对外的统一。在坚持原则制度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考虑每个员工的实际情况,只有上下一心,统一目标,获得员工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物业管理服务的工作效率。

第二,物业管理服务群众,契合儒家“亲民贵民”的“大和”思想。亲民贵民是由孟子总结孔子思想后提出的,以民为贵,民贵君轻。在这里,“亲民”应当理解为亲近民众,让民众仁爱敦睦、明理向善。作为物业管理企业,不能脱离实际、脱离业主进行管理,而应当充分考虑到业主的意志和利益,视其为民,爱民如子,才能获得业主的肯定和认可。而“贵民”则是强调在面对利益分歧时,应该以业主利益为重,将服务放在第一位,正因为物业管理是一个长期的服务过程,所以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应更多考虑长远的发展空间,而这正需要业主的认同和肯定。

(二)儒家“中和”思想与物业人际关系的契合

儒家“中和”思想的核心在于“庸”“合”,强调“中庸之道”和“知行合一”。“中庸之道”是一种温和的施政纲领和为人之法,“知行合一”则是理论实践有机结合的手段。

第一,物业管理推己及人,契合“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在日常服务中,作为物业管理企业,首先要严格要求自身,敢于发现问题,敢于自我归因,通过不断的自我总结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其次要将业主视为亲友,设身处地,多站在业主的角度来发现、思考问题。同时,应当以德服人,以教育培训为主,促其自觉,面对业主违背《业主公约》和管理条例的行为,企业应当以沟通说服教育为主。以“中庸之道”进行管理服务,不仅能有效提高服务水平,更能体现出一个物业管理企业的形象和气度。

第二,物业管理讲求实效,契合“知行合一”的中和思想。物业管理是一个实践重于理论,操作多于方法的行业,物业管理企业不能照本宣科,盲目照抄,而应该结合当前面临的实际情况来处理、解决问题。

(三)儒家“小和”思想与物业人际关系的契合

儒家“小和”思想的核心在于“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物业管理企业在日常服务中事务繁杂,且面对的业主也是形形色色。每个业主追求的价值不同,需求的服务不同,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面临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大家的思想就很难统一,而这也是经常会导致物业管理纠纷的情况发生[3]。物业管理的对象是群体性的,不可能满足每个个体的个人需求,那么,“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

“和而不同”就是一种有机结合的手段,并不是把意见生硬地归于一起,而是充分征求大家的看法,进行广泛的交流协商,将不同板块的意见打磨整理,最终平和地形成共识。通过这样的方法,物业管理企业才能在事务处理中游刃有余,八面玲珑。具体来说,物业管理企业在面对分歧和争执时应该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和业主大会的作用,针对不同的具体问题,多和业主进行沟通交流,采纳业主的不同意见,考虑业主的个人需求。

参考文献

[1]郑红峰.中国哲学史[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86-89.

[2]张捷岩.新加坡社区管理模式[J].中国经济周刊,2005,(9).

儒家“和”思想 篇8

一、儒家思想的产生及内涵

1. 儒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儒家思想真正产生于诸侯纷争的春秋时期。当时社会正处于大变革时期,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劳动效率, 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新的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这一时期国家之间相互斗争, 社会进程加快, 旧的思维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洗礼, 思想流派纷呈, 形成“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局面。而在当时以孔子, 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人物倡导“为政以德”, 试图通过“仁”和“德”改善暴虐统治, 感化统治者和人民, 结束混乱纷争局面, 建立有秩序的社会。

2. 儒家思想的内涵

儒家“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文化, 渗透到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

(1) “仁”。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的境界。视“仁”为各种善德的概括, 包括恕、信、恭、忠、勇、孝、悌。“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其核心的价值就在于:仁者爱人。爱人就是“克己复礼”、“修己以安百姓”。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 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之人, 由亲亲扩大到大众。

(2) “礼”。“礼”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 儒家思想强调“克己复礼以为仁”本质是加强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按照礼要求的规则行事, 通过“礼”实现“仁”, 从而使社会呈现崇尚仁义的局面, 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3) “义”。儒学倡导“舍生取义”, 正所谓“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孔子明言:“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孔子把义与利拔高到做人的道德境界上来认识, 舍利者为义, 取利者为不义。这是儒学所推崇的人生境界观。

(4) “信”。儒家思想倡导言行一致, 言而有信。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 是贤者必备的品德, 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 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 当权者讲信用, 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5)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三军可以夺志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正是这种人生态度, 培养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 积极进取的精神, 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6) 和合精神。儒家宣扬天人调适和人际和谐, 即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做到人与自然“天人合一”, 人与人之间要“和而不同”。“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强调人际和谐, 团结协作, 以求达到共同发展。

总之, 儒家思想的内涵包括了各个方面, 体现了国家、社会以及个人之间的关系。它的精华对现在社会及个人的影响巨大, 尤其是伦理思想, 倡导积极入世,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既要加强个人修养, 又要树立政治理想。儒家思想对加强公民的道德素质, 发展先进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都有重要意义。

二、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所谓和谐社会, 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具体说, 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 儒家仁政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政, 而仁政的基本内容主要是伦理文化, 即“三纲五常”。它强调宗法伦理观念,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有明确的界限和等级观念。在日常行为中, 以“仁、义、礼、智、信”为行为准则, 主张“性善论”把人心视为一切美好价值的观念的源头, 从而把治理国家看作是“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过程。

(1) 儒家的伦理思想对家庭社会和谐的影响。儒家的家庭伦理思想, 是儒家关于如何处理家庭关系的主张。《论语·学而》云:“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认为, 孝悌是仁之本, 即每一个有道德的人都要孝顺父母, 敬爱兄长。孔子在《颜渊》中说:“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也就是说, 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的约束检点, 使之达到礼的高度, 这就是仁。如果有一天, 人们都能克己复礼, 天下就都归于仁了。

中国古代社会以农耕为本, 以家庭为社会基本单位。因此, 古代社会十分重视家庭伦理, “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一家仁, 一国兴仁;一家让, 一国兴让”。儒家关于家庭伦理的学说, 在家庭中以亲父子, 以睦夫妇, 以友兄弟, 使家庭中的成员相亲相爱, 使家庭稳定幸福, 每一个家庭的稳定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2) 儒家的礼乐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 它用“礼”与“乐”的相辅相成来追求秩序与和谐的统一, 并以此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理想目标。儒家认为, “礼”的本质是“序”, “乐”的本质是“和”。所谓“序”, 主要是指一种道德规范, 意味着等级、秩序。儒家思想认为, 只有社会形成一定的秩序, 形成社会共有的道德规范, 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 即实现秩序和和谐的统一。“乐者, 天地之和也;礼者, 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 序故群物皆别”。所谓“和”, 意味着和合、和谐。和谐与秩序是对立统一的。儒家提出“和为贵”的思想, 认为它不以无规则的秩序存在, 而是以建立生态和谐社会为根本指导原则, 在遵守一定规则和遵循一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实现生态和谐, 进而实现人际和谐和社会和谐。儒家的这种思想在今天对构建和谐社会, 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地位具有积极的意义。

2. 儒家和合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儒家的“和合”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中源远流长, 以“中庸”为方法的“天人合一”思想, 是最高的自然法则。如果人们能在一切事情上恰到好处, 则“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我国思想家运用和合概念, 从总体上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及其相互关系, 除强调团结、协作的意思外, 更有向心、凝聚的含义, 特指事物与其所处的环境和相联系的总体结构实现融和统一, 这就是中华和合文化所体现的有中国特色的整体系统思想。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 也是和谐社会重要的文化内涵。《中庸》说:“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所谓“执中致和”, 就是通过正确方法, 实现美好理想, 达到事物发展的最佳境界。故此, 和谐社会应该是各种要素相互协调, 结构合理, 运行有序, 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具有良好的生长和发展环境的社会。和合思想又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提出的“天人合一”, 即顺应天道, 人要同自然和谐统一。自然万物、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力, 它们又存在于一定关系之中, 破坏了这种关系也就破坏了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严峻, 人口膨胀、能源枯竭、自然资源紧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才能真正做到“天人和谐”。

中国思想史上也有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内容, 如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 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等。天地中万物都有生命, 人必须尊重自然发展规律, 不要破坏生态环境,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才能实现生态环境和谐, 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真正做到“天人合一”。

(2) 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和合思想中贯穿着儒家民本主义的社会政治观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观。如“以天下为己任”、“公而忘私”、谋求国富民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责任感和使命感;“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远大抱负;“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道德意识和生生不息的进取精神。它的这些思想对现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一定程度上能改变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思想体系。

(3)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合文化强调通过调整人际关系以解决矛盾冲突。其基本原则就是“推己及人”, 理解人、尊重人。如“给予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等等。在处理内外远近的民族关系上, 主张慎用武力, 重视教化抚绥。孔子曰:“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儒家思想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基本思路是“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 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 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 是社会事务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 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 真正做到尊重相互的价值观, 不要强加自己的意志给别人, 尊重他人的独立自主, 求得和谐统一, 以求共同发展。

总之,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思想, 具有强大的兼容性、柔韧度和渗透力, 对人们修身立德、积极进取, 扬善抑恶、提高素养, 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治国方略的提出, 既扎根于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 又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所以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儒家思想, 对于我们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 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影响。

摘要: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政和和合思想对当今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影响深远。

关键词:儒家思想,和谐社会,和合思想

参考文献

[1]孟子.《孟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2]孔子.《论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3]阎钢.《简论儒家仁政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代价值》.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5

[4]李玉洁, 黄有汗.《论儒家伦理思想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关系》中国期刊网, 2005

[5]汤一介.《孔子儒家思想——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 2005

儒家“和”思想 篇9

一、儒家“和”思想的演化及释意

“和”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西周末年, 当时郑国的思想家史伯提出: 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 《国语·郑语》) 。“和”指事物多样性的统一, “同”指无差别性的单一事物, 意为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这是关于世界起源的朴素辩证法观点, 表达了只有矛盾双方共存方能长出万物的思想。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进一步提出: 和与同异 ( 《左传·昭公二十年》) , 认为只有矛盾对立才是相辅的、只有承认不同才是相济的, 表达了处理君臣关系的理想状态。

孔子理念中的“和”意为协调矛盾与差异, 使之和谐与统一。也就是说, 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和谐、友善, 但对具体问题的看法却不必迎合别人口味、苟同于对方。“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重要规律, 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 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儒家思想对“和”的演化及释意反应了中国传统文化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对于当代人的行事、处世、学习、工作、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儒家“和”思想中蕴含的团队合作理念

团队精神、团队融入及团队合作能力已越来越成为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成功的必备素质。国务院早在1999 年即提出高校的素质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合作精神”。团队合作学习 ( cooperative learning) 的理论基础由社会心理学家Morton Deutsch于1949 年在比较了合作、竞争与个体三种学习模式异同基础上首次提出, 之后广泛应用于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教育过程中。实际上, 早在二千多年前儒家“和”的思想中就已闪耀了“团队合作”理念的光辉。

( 一) “和”揭示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和实生物”告诉我们, 单一物质相杂方成万物, 即单一物质和万物是相辅相成的, 个人成就了群体、群体也离不开个人, 提出了“团队”的雏形。儒家思想的传承人荀子提出: ……人能群, 彼不能群……故人生不能无群 ( 《荀子·王制篇》) ; 上下一心, 三军同力, 名声足以暴炙之, 威强足以捶笞之 ( 《荀子·国富篇》) 。荀子从战争角度揭示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对现今社会各个领域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孟子对于团队合作精神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家必自毁, 而后人毁之; 国必自伐, 而后人伐之 ( 《孟子·离娄上》) , 意即丧失团队合作精神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 告诉我们: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胜利。孟子“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也说明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 二) “和”决定了团队成员的差异性

“团队合作”, 顾名思义, 需要由多个个体共同参与方能构成团队。凡是个体都存在差异, 学习动机、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智商、情商、性格等诸多方面均有所不同, 甚至是彼此对立的、矛盾的。那么, 构成一个团队的成员是需要“同”还是需要“异”? 儒家的“和”思想已经揭示了答案: 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和与同异。这就是说, 团队其实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它需要不同思想的撞击才能迸发出火花。

( 三) “和”蕴含了团队合作的原则性

“礼之用, 和为贵” ( 《论语, 学而第一》) 告诉我们团队合作的一个简单法则: 包容互助、合作发展。“和为贵”并非一团和气、和稀泥、附和他人、缺乏原则。“同则不继”“和与同异”“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流”是团队成员在团队里的处世原则: 因为团队成员是由文化、背景、性格等不同的个体组成的, 所以首先应该承认矛盾与差异存在的合理性, 能够彼此接纳, 然后尽量协调矛盾, 争取和谐、统一, 避免团队稳定性遭受破坏, 这就是“和”的理念。“同”只是简单的一致, 缺乏创新, 这样的团队名存实亡。“和”的团队有如动听音乐是“和六律”的结果、美味佳肴是“和五味”的结果; “同”的团队有如“以水济水, 谁能食之”、“琴瑟之专壹, 谁能听之”。

三、儒家“和”思想对大学生团队合作学习的指导意义

当代大学生最缺失的精神是团队合作精神, 主要原因是应试教育使家长和教师过度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而忽视了人格的培养, 最终导致孩子融入能力的缺失。而大学生是未来的“社会人”, 他需要学会融入社会方能被社会所接纳。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桥梁, 儒家“和”思想可以通过团队合作学习模式帮助大学生建立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创造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更有利于大学生被未来社会所接纳。

( 一) “和”思想帮助建立团队合作学习理念

“和实生物”告诉我们, 团结合作方能协调发展。国际社会的发展、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未来社会的需要均要求大学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这种精神要在大学生迈出校园之前建立起来。因此, 高校及高校教师有责任帮助大学生建立起团队合作理念。儒家“和”思想可以实现这一历史重任。

( 二) “和”思想帮助指导团队合作学习模式

儒家“和”思想不仅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建立团队合作学习理念, 更能很好地指导大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学习。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 正在大力深化医学教育改革, MOOC、SPOC、PBL、CBL、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但无论哪种教育模式都离不开团队合作。“和”思想贯穿了各种教育模式, 能有效指导医学教育改革。

1. 整合课程。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卫生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 试行) 》, 迎接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学校正在以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为指导, 遵循医学教育规律, 顺应社会发展需求, 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先导, 以整合课程设置为主线, 以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为重点, 以完善评价体系为驱动, 实施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基础医学整合课程要求以“器官系统”为核心, 结合系统模块知识要求和能力培养特点、基础与临床特点、师资特点、执业医师考试要求及科研进展等, 打破学科界限, 围绕系统整合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6 门课程中关于该系统及与系统疾病相关的内容, 系统阐述系统各器官的发生发育、正常结构和功能及病理情况下各种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病理联系等。基础医学课程整合过程中便贯穿了儒家“和”的思想, 以“和谐统一”为主线, 打破传统学科观念, 建立器官系统意识。

2. 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 基础医学阶段重点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 ( PBL) , 临床医学阶段重点开展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 ( CBL) , 规模较大教学班重点开展基于团队的学习 ( TBL) 。先进的网络在线教学也冲击着大学校园: 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 ( MOOC)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 SPOC) 已成为教育新时代的宠儿。但无论何种教育模式均离不开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是新时代大学生学习的基本模式。传统的学习模式以竞争为主要途径和目的, 这种学习模式会促使学生将学习作为一种竞争商品, 将他人作为竞争对手, 将取得成就作为获胜目标, 将他人表现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大融通的社会, 这种单打独斗的学习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它需要团队的合作, 团队合作可以彰显合作魅力及合作效率。

团队合作精神现已作为人的品德正在成为人才素质内涵的核心构成, 而医学对患者的有效救治离不开医护人员的团队合作。儒家“和”思想是高校培养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指导医学生“团队合作学习”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高等医学教育要以“和”思想理解和谐; 以“和”理念鼓励创新; 以“和”文化开创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里程碑!

参考文献

[1]贾俊花, 石柱君.先秦儒家思想与团队合作精神[J].社会科学论坛, 2006, 10:108-110.

[2]易亮, 曲敏, 黄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行为训练法[J].价值工程, 2012, (13) :222.

[3]农智杰.“90后”大学新生团队合作精神研究[J].学工视窗, 2010, (11) 80-81.

儒家“和”思想 篇10

孝道思想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一直处于“百善孝为先”的首要地位, 对国人性格心理和道德规范以及整个中国历史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 传统中国文化可称为孝道文化, 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上的社会。由于历代儒学之士皆大力宣扬孝道观念, 关于孝道的论述比比皆是, 再加上封建统治者屡屡推行“以孝治天下”, 孝道政治大行其道, 以至于曾国藩曾说“读尽天下书, 无非是一个‘孝’字”;著名学者黎鸣也在《中国人性分析报告》中指出, 中国人最主要的生活习俗是孝敬父母, “孝”是唯一显示中国人的精神的真诚之处, 中国就是靠“孝”支撑了两千多年的文明。从《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古代启蒙书籍中的孝道教化, 到岳父、文天祥、邓世昌等众多仁人志士的“精忠报国”, 再到皇帝儒士集注《孝经》、选官任贤“举孝廉”、严刑厉法惩“不孝”等等, 孝道思想几乎渗透到整个封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影响到其中的每个成员。

几千年来, 孝道思想在塑造国民性格、维系家庭和谐和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而对孝道思想影响最为重大和深远的, 当首推秦汉之际由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 (清代纪昀《四库全书总目》) 编纂而成的《孝经》和元代郭居敬撰辑的《二十四孝》。从古至今, 只要人们讨论起孝子孝心、孝行孝道, 大抵都会对《孝经》中的“夫孝,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夫孝, 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等至理名言推崇备至, 还会对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等《二十四孝》中的孝子孝行赞叹不已。《孝经》被看作是“孔子述作, 垂范将来”的经典, 是我国古代孝道思想的总纲, 在唐代即被尊为儒家经书, 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 其所宣扬的“忠孝”思想形成了我国传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基本道德规范, 被人们冠之以“人伦的至理”。《二十四孝》则是对《孝经》经义配以案例进行阐发的民间读本, 是对普通民众进行孝道教育的普及性教材, 其产生后还被后人配以图画诗歌、刻为石刻铭文、编成说唱材料而在民间广泛流传, 所选孝子也被誉为“几千年孝道的典型人物”。

《孝经》在形式上是孔子和曾子师生二人的对话经整理而成, 在内容上则以“孝”为中心集中阐述了儒家的孝道观念, 认为“孝”是天规民行、天经地义之事:“夫孝,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认为“孝”是诸德之本:“夫孝, 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 “人之行, 莫大于孝”;还认为“不孝”是最大的罪过:“五刑之属三千, 而罪莫大于不孝”。《孝经》还移孝作忠, 认为“忠”是“孝”的升华, 首次把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君子之事亲孝, 故忠可移于君”, “夫孝, 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总之, 庶民用“孝”可以修身理家, 统治者用“孝”可以“治国平天下”, “孝”甚至无所不能:“孝悌之至, 通于神明, 光于四海, 无所不通”。《孝经》主张把“孝”贯穿于人生的始终, “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 并提出了“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 丧则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等五个方面行孝的具体要求。此外, 《孝经》还详细规定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等不同等级的人行孝的不同内容。综而观之, “孝”既鲜明地体现了儒家“敬而已矣”的“礼”, 又突出地体现了其“亲亲”和“爱人”思想的“仁”, 确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最高道德准则。事实上, 儒家正是把“孝”作为“修身齐家”的基础, 并以孝劝忠, 从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最高政治目的——封建“忠孝一体”的思想即出于此, 孝道政治化也从此开始。

由于儒家的孝道观迎合了普通百姓“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父慈子孝”、“家和业兴”等人生需要, “以孝治天下”又适应了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稳定统治的需要, 所以在历代儒家学者和封建帝王的倡导推动之下, 孝悌观念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社会道德原则, 几千年来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并合力促成了在民间更具影响力的《二十四孝》的产生。《二十四孝》集中了从唐尧时期到北宋年代的二十四个孝子竭诚孝亲的典型故事, 包括虞舜“孝感动天”、汉文帝“亲尝汤药”、曾参“啮指心痛”、闵损“单衣顺母”等等。这些孝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 他们不仅都是《孝经》经义的忠实实践者, 而且多数的帝王、卿大夫和儒学弟子还是“孝”的“传道士”和“卫道士”, 为社会各类成员树立了孝行榜样, 成为历代孝道教化的典范。

《孝经》与《二十四孝》是理论与实践、根源与果实的关系:《孝经》是《二十四孝》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根据, 《二十四孝》则是《孝经》的具体实践和成功范例。尽管《孝经》和《二十四孝》中有很多糟粕, 充斥着因果报应、天赐神助、蒙昧愚蠢等封建迷信的色彩和荒诞残暴的内容, 但其中也确有精华之处, 也有很多可信、可敬甚至可学的地方, 尤其是“忠孝一体”的国家观念和竭心尽力为父母排忧解难的真情实意, 已浸透入历代中国人的血脉之中, 成为孜孜以求、建功立业者的精神支柱和广大老百姓津津乐道、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孝经》与《二十四孝》在中国封建社会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具体而深刻地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观和伦理内涵, 成为中国古代“孝道”的集大成者和经典案例。

新近发布的《二十四孝》是对《孝经》和古《二十四孝》的扬弃, 是在古《二十四孝》基础上的创新。新《二十四孝》的内容集中体现在“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两个方面, 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孝道思想中最关键的因素和最合理的内核, 又摒弃了夹杂其中的糟粕成分和政治化倾向, 更加科学合理和富有人性化。新《二十四孝》语言平易, 标准具体, 与时俱进, 非常贴近现代人的生活, 如“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内容, 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 儒家孝道思想最基本和核心的涵义就是“善事父母”, 最重要的就是子女能发自内心地关爱父母, 对其“敬”爱有加;不仅要在物质上赡养亲人, 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抚慰亲人, 使其“乐”享天年。孔子曾强调说:“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此言正指明了行孝的关键所在,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似乎更有针对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绝大多数人已丰衣足食, 供养父母的吃、穿、用等物品也基本不成问题, 但不能“善事父母”、对父母予以尊重并使其心情愉快的问题则在不少人身上相当突出。究其主要原因, 一方面是这些人对中国传统的孝道思想学习的不好、继承的不够, 没有弄清楚行孝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也与缺少新时期行孝的范式有关, 不知道该如何行孝——总不至于再全拿古《二十四孝》的模式去行孝, 况且也无仿效的“条件”和可能了。诚然, 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文化事业的昌明, 我们现在的物质条件、社会关系、生活方式、科技文化以及道德观念等都已与封建时代大为不同, 新时期的孝道观念和行孝方式也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新时期要求父母与子女在政治、法律和人格上相互平等、独立, 行孝不只强调子女应对父母关爱、遵从父母的决定, 还更多提倡互尊互爱, 对父母也不能像庚黔娄 (尝粪忧心) 、郭巨 (埋儿奉母) 一样丧失人格、侵犯人权。绝大多数人也不会再去相信虞舜 (孝感动天) 、董永 (卖身葬父) 等惊天动地的神话故事, 也不用像仲由 (百里负米) 、吴猛 (恣蚊饱血) 那样艰难痛苦地生活, 更不会效仿王祥“卧冰求鲤”、丁兰“刻木事亲”等迷信愚昧的荒诞之举;取而代之的是注重“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等日常小事。还有“移孝作忠”的“忠君”思想也被扬弃为忠于人民、报效祖国之志。因此, 新《二十四孝》是一脉相承传统孝道思想的合理内核并应运而生的, 且简洁易懂、简便易行。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的繁杂忙碌和人们各自修养与处境的不同, 新《二十四孝》倡导的孝行标准并非人人都能全部做到, 它只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其积极意义就在于引导和提示人们, 无论怎样都要多多关爱自己的父母, 设身处地地为父母着想, 使他们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颐养天年, 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各种条条框框之中。这也正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传统孝道思想的关键因所在。

总之, 孝道思想是中华文明的一支奇葩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它不仅带给人们情感的寄托和终极的关怀, 也促进了中国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更塑造了中华民族爱国爱家、孝亲敬老、广施博爱、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家的孝道思想,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使尊老孝亲、博爱互助的优良传统在当今时代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吴崇恕, 李守义.《二十四孝》与《孝经》的关系及其扬弃[J].孝感学院学报, 2004, 24 (4) :10-13.

[2]兰辉耀.《孝经》的孝道思想探析[J].孝感学院学报, 2012, 32 (1) :12-16.

上一篇:扣件式钢管支架下一篇:电视新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