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家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022-09-10

一、儒家思想的特点

儒家学说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其产生以后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内容上来讲, 儒家思想对个人修养问题历来非常的重视, 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求无愧于我心”的观点, 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对个人修养的要求。从整体来看, 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君子”, 君子具有了儒家所要求的“六德”、“六行”、“六艺”, 因此儒家的对于个人要求的基本内容就是学做“君子”。从特点来看, 儒家首重德行, 德对个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学做“君子”, 具有一个“君子”应该具有的品德。其次, 儒家提倡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讲义和利的选择时, 明确的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在讲道和功时, 要求“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儒家对于价值的取向是义和道, 而不是利和功。第三, 儒家重礼, 这里的礼包括但不限于礼仪, 还是一种对于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要求, 要求人们在生活秉承“礼”的要求, 循礼守法, 才能有长治久安。第四, 儒家秉承救世济民的传统, 并以此为己任。从“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到“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呐喊都无不包含着儒家思想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精髓所在。

儒家思想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 学习儒家理论对于当前大学生来讲是对个人修养的提高方式, 是培养健康心智的重要途径, 也是国家和民族对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的必然要求。

二、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思想困境

首先是由于社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盛行, 以及西方腐化思想的入侵, 导致当前大学生道德滑坡和传统美德的缺失。其次,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丧失。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受到许多不同文化的影响, 特别是由于近年来外国文化入侵的影响, 大学生对于外国文化有着盲目的崇拜, 造成了大学生国家民族意识的弱化和对民族文化自信心的丧失。许多大学生只看到了传统文化不好的一面, 把历史虚无主义当成有文化, 有个性的表现。第三, 当前思政教育主要在于对于学生思想要求一味的拔高, 没有注重到大学生本身的现实利益需求, 只是一味要求学生学习舍利取义, 没有注重到青年学生的正常的利益需求。第四, 在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上缺乏容和让的社会责任感和君子以德服人的自觉, 思想激进歪曲, 凡事剑走偏锋, 以武压人。

三、传统文化教育对于解决大学思政教育困境的意义

1) 儒家思想有利于提高青年学生的个人修养, 培养健康心智。我国现在的用人原则就是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 足可见对个人品德的重视, 而传统文化教育对个人修养的要求, 正是对品德的正面要求, 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个人品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而学习儒家思想, 就是要在生活中、工作中践行这些优秀的道德品质,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 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道德、诚信的崩塌, 因而重视儒家思想精髓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更加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

3) 有利于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形成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儒家思想讲求以己学之力而救世济民, 这将促使学生以天下为己任, 以国家发展为己任, 为国家的不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4) 有利于学生加强自律精神。“君子慎独”, “三省吾身”,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都是儒家思想对个人自律提出的要求, 只有严格自律才能避免青年学生不思进取、贪图享受, 进而发展为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四、如何加强儒家思想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1) 在大学生学科中开设传统文化教育的科目, 将儒家思想精髓渗透到思政教育的日常工作中来。如结合当前社会形势和世界形势发展, 阐述儒家思想对这些事物的看法, 展开讨论。把儒家学说的精髓与思政教育理论结合起来, 如儒家学说对个人要求要忠, 古代是指忠于君王, 现在就是忠于人民, 要不断的顺应社会发展形势,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将儒家学说的精髓传达给青年学生。

2) 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以兴趣促学习。例如深入开展诵读经典活动和读书活动, 开展朗诵比赛或者开展古代模拟课堂等活动, 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 让青年学生能够提高修养, 启迪思维, 陶冶情操。

3) 拓宽学习途径, 建立多元化的学习渠道。通过邀请国学专家、现役教师、学生代表等不同领域, 不同行业的代表来给学生“说儒家”, 开展我眼中的儒家学说等活动, 向学生展现儒家学说在不同领域的表现方式。组织学生在人文气息浓厚的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加强学生的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同时, 加强与学生家庭的双向联系, 一是向家长传达学校的目的, 二是不断吸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从而将学习推向纵深发展。

五、结语

中国早在几千年前的就将道德融入到“三字经”中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教育方式被逐渐改变, 这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流失, 也是思政教育的断层。青年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一直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中之重, 更是难中之难。从青年学生现状来看, 大学生普遍对传统文化的漠不关心, 思想受西方腐化意识侵袭严重。因此, 在青年思政教育工作中充分宣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显得尤为重要, 将这些精髓不断的融入思政教育工作中去, 才能做好思政教育工作, 才有助于当代青年学生加强自我修养, 提升道德品质, 培养自律、自强、创新意识。

摘要: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 由于多元价值观的不断进入大学校园, 造成大学生价值观混乱和冲突, 道德滑坡和价值观偏离的情形已经越来越普遍, 大学思政教育面临着严峻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讲话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植根在中国人内心,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须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灵魂, 因而儒家思想应该成为当代大学思政教育沃土, 也应该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儒家思想,思政教育,影响,意义

上一篇: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机结合策略及现实意义研究下一篇:“营改增”后企业税负征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