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化的时代

2024-07-03

娱乐化的时代(精选十篇)

娱乐化的时代 篇1

注意力的英文表述为Attention, 其中文意思为关注、关心, 可通俗地解释为人们关注一个主题、一个事件、一种行为和多种信息的持久程度。

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高德哈伯, 1997年他在美国著名的《Hot Wired》上发表了《注意力购买者》 (Attention Shoppers) , 文章指出注意力经济是指如何更有效地配置企业现有的资源, 以最低成本去吸引用户或消费者的注意力, 通过培养其潜在的消费群体, 以期获得最大的未来无形资产, 即经营消费者的注意力。

二、注意力成为新经济和新需求

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指出:“随着信息的发展, 有价值的不是信息, 而是注意力。”有限的注意力在无限的量中将会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 当今注意力已成为新经济和新需求。

首先, 后工业时期物质经济领域发展余地越来越小, 生产过剩导致了竞争目标的转移与变化。当今过剩的生产力同有限需求相比, 从不足到过剩直接导致了人们欲望的变化从外部转向内心世界, 竞争目标从直接经营商品转变为经营注意力。

其次, 信息处于膨胀爆炸的过剩状态导致注意力相对短缺。现在世界信息量的爆炸性发展和过剩打破了原来注意力的比例, 造成注意力相对短缺, 物以稀为贵, 注意力自然会形成价值。

最后,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注意力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手段, 在这里人们工作、学习、交流, 获取注意力, 而商家则在这里发现商机。

三、注意力经济时代:我们会娱乐至死吗

进入注意力经济时代, 吸引大众注意力成为商家经济活动的重心, 而要相当困难地吸引大众丰硕的注意力, 就意味着迎合大部分人的偏好, 那么, 娱乐化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打倾向。

“在西方社会, 不仅新闻被娱乐化, 政治也开始被娱乐化, 成为经济的操作元素。注意力经济大规模来临的一个迹象是不仅娱乐行业花在吸引观众上的费用超过了生产费用, 而且一般的消费品生产企业, 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费用也在不断上升, 占总成本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因为娱乐在吸引注意力方面有着特殊的能力, 因此经济中的娱乐因素也越来越多。”[1]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娱乐的注意力经济时代。新闻媒体要吸引观众需要娱乐化, 生产商家要吸引消费者需要娱乐化, 名人要吸引大众也逐渐走向娱乐化, 这是一个充满娱乐诱惑的时代, 娱乐无处不在。我们越来越明显地发现, 媒体对利润的追求犹如苍蝇逐臭之恶时, 而普通民众的品位如此不堪, 同时精英群体集体失语了。人的理性在这样极度娱乐化的社会将何去何从?这不仅仅是一场介乎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之间的论争, 而是对于人是否是理性以及理性够不够强大之争, 这里暂且不论。不可避免, 每个人都有私欲, 对事物有自己的偏好, 因而会选择性地对自己偏好的事物付诸注意力。未来注意力经济时代, 注意力经营者们为了赢得更多的注意力必将迎合大众的庸俗需求, 大众文化会得到极大地推广, 甚至是被煽动, 因此, 随着商业竞争而带来的过度娱乐化必将会导致一个大众文化的膨胀和理性的衰退。

“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了一点, 那就是我们的文化已经开始采用一种新的方式处理事务, 尤其是重要事务。随着娱乐业和非娱乐业的分界线变得越来越难划分, 文化语言的性质也改变了。我们的神父和总统, 我们的医生和律师, 我们的教育家和新闻播音员, 大家都不再关心如何担起各自领域内的职责, 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了如何让自己变得更上镜。”[2]娱乐化不仅成为了商家吸引消费者的手段, 也成为注意力经济时代人们追求虚荣的一大指向。这不禁让人这样设想, 纯注意力法则将导致社会的过度娱乐化, 而大众文化的自由发展将导致精英文化的衰退和人类理性的丧失。

事实上, 娱乐并不能成为大众幸福追求的本体。弗洛伊德提出快乐原则:“人类本能追求幸福的原则, 追求快乐与幸福是人的本能”。而幸福并不能同娱乐完全对等。在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娱乐化现实中, 大众被注意力经营者利用娱乐产品来满足虚假幸福需求, 获得短暂的所谓幸福体验, 在这种幸福的体验中, 人们淡漠艰辛, 不再执著于信念的认真, 不再有追求真理的向往, 甚至失去了探讨人生价值的热情, 这种注意力经营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绝境———极度的娱乐化, 并且沉浸于虚幻的人生幸福中。

如此, 我们是否将在这样的现实中——充满娱乐的注意力经济时代, 娱乐至死?这仍是一个亟待深思的问题。

摘要:人类社会发展至今, 物质经济领域发展的余地越来越小, 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已经不再那么强烈, 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名声, 而这种无休无止的争夺造成了注意力资源的短缺。在这场竞争注意力为主的战争中, 娱乐化作为一个主要手段来吸引人们昂贵的眼球。本文对注意力、注意力经济以及注意力经济时代娱乐化问题做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注意力,注意力经济,娱乐化

注释

1[1][美]波兹曼, 章艳等译, 娱乐至死[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电视娱乐化的理性审视 篇2

——以电视求职节目《非你莫属》为例

【摘要】:当前,电视娱乐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学者们对其的态度,以批判居多,认为电视已走向泛娱乐化,呈“三俗”现状。然而对于事物的认识不应仅从表面入手,而应深入事物的本质究其缘由。本文便是以一档大型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非你莫属》为例,对娱乐化内涵,电视特性和电视娱乐化的现实意义进行了论述,理性审视了电视娱乐化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娱乐;电视;电视娱乐化

引言

随着电视的诞生,人们的娱乐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曾经小范围的小众娱乐到如今线上线下的全民娱乐,通过电视来娱乐已成为现今人们娱乐的主要方式,电视娱乐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晰化。对于此种现象,大多学者们持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他们认为,当今的电视娱乐化风潮是大众传媒功能的走偏。娱乐自身所暗含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特性会使得人们远离崇高的理性追求,麻醉人的神经,使之处于虚幻的满足状态,狂欢式、低智化的娱乐使人越来越沉醉于表面浮夸的物欲享受,成为了真正的精神侏儒①。而早在半个多世纪前,英国作家赫胥黎在他的《美丽新世界》中对未来充满了隐忧,认为我们的文化将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人们由于享受将失去思想自由,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对此,尼尔•波兹曼似乎有了共识。在《娱乐至死》中,他表示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使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②。从古至今,随着电视的蓬勃发展,对于电视娱乐化的争议也此起彼伏,一直未有确实的定论。

直观现今,“超女”风暴的席卷,为电视娱乐化的大举入侵揭开了序幕。一时间,“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一大堆相亲交友类节目开始粉墨登场,“非你莫属”、“职来职往”等求职节目也开始亮相荧屏,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场娱乐狂潮,让众多学者诚惶诚恐,对此现象的影响、电视的发展忧心忡忡,电视

娱乐威胁论更是甚嚣尘上。在他们看来,电视娱乐节目形式上的浮夸炫目、手段上的嬉戏热闹、表现上的玩耍爆料解构了人们的审美取向,降低了人们的文化品位,消解了人文精神,加重了大众思维的理性倾向,弱化了电视文化知识的传承功能,挑战着我们的道德底线,使得电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逐渐谈化缺失乃至背道而驰③,在未来的某一天,电视媒体将毁于其自身的娱乐功能上,从而默然退出文化舞台。

然而,稍稍了解人类交流历史的人都知道,每一种思想的新工具的诞生都会达到某种平衡,有得必有失。而电视的娱乐化同样如此,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它的弊端,而忽视其可能具有的更大意义的益处。下文便以近期推出的一档大型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非你莫属》为例,在其因模仿《非诚勿扰》节目形式而备受质疑和争议的同时,对原本严肃的求职事件竟能搬上舞台,以一种娱乐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且受到较高评价的现象背后所存在的现实意义进行深入挖掘,以此提出自己对于电视娱乐化的一些浅析。

一、“娱乐化”内涵的透视

事实上,电视的“娱乐化”确有着泛滥的趋势,但学界对“娱乐化”的讨论 似乎也存在着泛滥的趋势。他们一度把“娱乐化”等同于“泛娱乐化”,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攻击与批斥,虚假、低俗、庸俗、媚俗、雷同、“性趣”化等等一系列的批判都是对其的描述。然而在下判断的同时,我们却应该对“娱乐化”的内涵有着本质、清晰的认识,才够力度去证明自己的论述。

“娱乐化”是由名词“娱乐”加上后缀“化”组成的一个动词,是形容媒体“某种性质或状态”的改变,其本身是不存在任何褒贬的。而“娱乐”一词本身有两个含义:一是使人快乐,二是快乐有趣的活动。无论哪种含义,它的终极目的都是让人感觉快乐。而人所感觉的快乐是根据个人有着不同的定义,于是娱乐便具有了个性化精神,它取决于每个人的动机、个人的心理状态以及人在进行传媒视听时的精神状态。而电视媒体的娱乐化之所以受到如此强烈的抨击,是因为各种以娱乐冠名的节目是从他们自己对娱乐的臆想和对市场的预见出发,用大量满足受众低层次精神需求的内容,把一个“成型”的娱乐呈现在受众面前,建构他们自己所谓的“娱乐”框架的④。一旦“试验”成功,他们便以为如此模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功能,于是各类相似的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眼前。

《非你莫属》便是借着《非诚勿扰》的“名声”乘势推出的。在《非诚勿扰》因女嘉宾的另类爱情、人生、价值观走红之后,《非你莫属》在充分了解当今社会职场竞争激烈的现状后,适时地推出,同样的现场布置,类似的节目环节想因移情作用以获得受众的亲睐。一开始遭受了很多有关同质化的批评,同时因为职场招聘具有严肃性,人们对其将如此严谨的事情搬上银幕就产生了诸多质疑。然而随着节目的陆续播出,尽管仍旧有人批判,但我却从中获得了不少乐趣与启迪。节目并不仅仅是从自身出来,而是真正站在应聘的角度出来,为其提供一份能真正上手的工作。同时节目中严肃与娱乐的完美结合、主持人的睿智幽默、嘉宾们的相互抬杠、选手们的自然情感流露一一让我印象深刻,快乐无穷。这就是娱乐,在为你提供资讯的同时,带给你快乐,如此简单,如此实在。

二、电视存在形态的造就

孙沛然先生在《影视文化导论》一书中说“电视是‘消遣第一的娱乐手段’,而英国学者阿伯克龙比在《电视与社会》中也说:电视主要是一种娱乐媒体,在电视上亮相的一切都具有娱乐性。娱乐化是电视本位的回归,电视与娱乐天生就是一对,这是由电视本身的存在形式所决定的。电视视听兼备、声画并行,向我们呈现的图像,浅显、直白,选择的是人的眼睛,内容转瞬即逝,无法让人进行深入思考,满足了人们的视觉快感⑤。同时其固有的零碎化的片段组合与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众声喧哗、缺乏权威、刻意反对权威--是相同的,这便与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的大众达成了某种默契,使其内容也倾向于大众化、通俗化⑥。

而另一方面,电视是一种公认的家用媒体,它给人们带来的是感觉上的轻松,而不是一味说教的沉重。它的内容也必定是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故而娱乐化走向是它的必然归宿。

职场招聘是每个人人生中都会经历的一件大事,如何在应聘方前有效地展现自己,如何清晰地看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以及如何准确地定义自己的未来人生规划等等都是人们经常困扰的问题。《非你莫属》便是基于电视的特有属性,果断地将职场招聘这一极具严肃性的事件搬上银屏,通过行业达人与求职者之间的对话,反映当下最热点的行业话题,产生观点的碰撞,通过不同行业职位的人群,不同的思维与视角展示社会的本来面目,通过理性、客观、全面、真实的分析,以直观、形象的表现方式向人们真实地展现了职场情况。同时,节目中请来的嘉

宾都是各企业的顶头上司,他们更多时候会从职业前景和职业生涯角度为求职者提供各种各样的解答和帮助。而电视前的受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将所获得有关职场的有意义的信息转化为自我认知与实际行动,时而把自己当做求职者对老板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时而又把自己当做老板对现场的求职者评头论足⑦。在这档电视节目中,电视媒体不仅展示了其作为一种新闻媒体所具有的引领社会向上的严肃一面(为受众提供真实具体的职场资讯),也表现了其作为一种娱乐媒体同大众亲和的一面(让受众内心产生某种共鸣)。

三、电视娱乐化的现实意义

技术的进步,使得大众传媒大大向前进了一步。而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其本身便是和大众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电视深入千家万户,以一种浅露的传播方式把审美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之中,带给受众快乐,这便是电视娱乐化的具体表现。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对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和思想观念的转变,生活节奏、压力也不断地加快增长,使得人们迫切需要娱乐来调剂生活,此时电视便成为他们的第一选择。然而一味地迎合大众低趣味的娱乐要求,则必然会导致电视的泛娱乐化,节目的“三俗”现象。而应该让娱乐回归文化愉悦大众的本位,拓实心灵书写的文化质感,填补价值缺失的人文精神⑧。故而,娱乐化与社会责任感的完美结合便是真正的电视娱乐化。

而在我觉得,电视节目《非你莫属》可说是真正回归了电视本位,在构建大众文化中承担起了引导者的责任。

1、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性

工作作为个体谋生的必要手段,一直是引发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特别是 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而对于此类问题的关注,往往局限于新闻类或社会类节目的报道,娱乐类节目很少涉及。《非你莫属》则通过电视手段,以一种娱乐又不失严肃的方式还原真实的招聘过程,为广大求职者提供了展现自己,寻找就业机会的平台,体现出一档电视节目应有的社会敏感性。

2、节目主持人的倾向性与引导性

无论在现实中还是电视节目中的招聘过程中,求职者作为被动一方,与招聘

方始终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下,是弱势的一方。节目主持人作为沟通求职者与招聘者的纽带,需多站在求职者这一弱势群体一方⑨。《非你莫属》主持张绍刚就很好的把握了这一点。他用幽默调侃的语言缓解了刚上场选手的紧张情绪,及时提醒选手在语言表述方面的不当之处,在招聘方面前也极力为求职者争取利益。同时也会注意对选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正确的纠正与引导。

3、去功利性的节目诉求

如同节目中波士团成员之一杜葵老板所说:“我们允许有差异,但每一个差异都应当有自己的价值。”节目最后留下的必定是真正有着工作需要又独具才能的求职者,对于一些只为在电视机前秀自己,增加曝光率以求成名的选手,张绍刚一律严词警告。如一次节目中,一位曾参加过《非诚勿扰》的海归来求职,通过一步步的环节,让我们觉得他仅仅是为搏出位而来秀自己,不禁为之气愤。而主持人在节目末尾就对这种现象进行了严厉地批斥,并保证以后一定严格筛选选手,让我们看到了节目的本质诉求。

4、有人文关怀但不煽情

节目是以平民化的视角触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不乏对弱势群体的关 注与关怀。如一次节目中来了为身体有残疾的求职者,在遭到公司无理解雇的悲痛后来到节目求职。一般情况下,节目都会上演一出大家看惯的煽情桥段,但节目中没有。主持人张绍刚反而一再提醒波士团成员,这不是慈善公益节目,而是一个求职找工作的平台,确有需要招此类员工的才可留下。如此严肃的一面,却让我们看到了理性与感性交织的光辉,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与支持。因为一时物质上的帮助并无法解决他们的长远困境,只有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幸福,才是真正的人文关怀。

由此可知,电视娱乐化是对社会大众的真实回应。它为人们看见和想看见的事物提供了大量优越机会,也使得大众地位得以提升与实现。同时它也体现出对社会大众的一种真正尊重,是大众寻求解放的一次自救。

现代文明是一种以娱乐为中心的文明,人类正进入娱乐社会,娱乐是人类一种正常的精神生活。未来的社会也将会是“娱乐的社会”,它强调的是未来社会娱乐价值的提升和娱乐日益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而电视的发展趋势又会是怎样的呢?在我看来,其娱乐化倾向是必然趋势。而未来的娱乐化更注重的是大众化

与互动化,提倡的是在分享中创造价值,更为贴近大众生活,呈现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同时也更加注重精神享受与情感感受,以期通过更深层次、全方位的体验与融入,充分感受快乐的本质和内涵。而无论未来电视娱乐如何的发展,追求健康、良性的娱乐化方式,引导我国电视文化朝着更有序、更快乐、更有活力的方向迈进,是所有媒体人应始终不断探索的目标。

注释:

娱乐化的时代 篇3

摘 要 从奥运金牌到如今倡导的全面健身,体育渐渐走进千家万户,体育娱乐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是体育本质的回归[5]。本文从江苏卫视“星跳水立方”节目模式出发,提出了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娱乐化的三原则:合理开发原则、正确引导原则和强强联合原则。最后通过分析模式的弊端,探讨了该模式对我国体育娱乐化结合的启示。

关键词 后奥运时代 “星跳水立方” 体育娱乐化 原则和启示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我国进入后奥运时代,体育项目和全面健身的理念渐渐走进千家万户。从最初的“墙来了”到近几年暑假热播的“冲关我最棒”到如今的“星跳水立方”,体育与娱乐可谓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在形式越来越丰富、满足观众越来越挑剔口味的前提下,体育娱乐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是体育本质的回归,将体育精神融入其中,宣传体育人文的同时,也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一、“星跳水立方”模式

2003年4月,江苏卫视正式启动“星跳水立方”节目的播出,成为国内第一档明星体育竞技节目。将体育项目(跳水)、体育场馆(水立方)和娱乐(一线明星)三者有机结合,是“星跳水立方”最大的亮点。笔者认为:如果不说明星、国际裁判、场地这些主观性较强的因素,单单这些严格的比赛规则和新颖的模式就赚足了噱头和眼球。

二、从“星跳水立方”分析我国体育娱乐化的原则

“星跳水立方”是随着后奥运时代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体育与娱乐结合的新型模式,它作为体育与娱乐的完美结合有着很强的代表性。笔者结合此模式和学者观点试着提出两者结合的原则:

(一)合理开发原则。跳水梦之队一直是民众关注和关心的队伍,而全面健身理念的介入也使民众更加了解跳水的真谛。“星跳水立方”根据民众需求,让多位明星跨界成为专业的跳水选手。通过合理开发,挖掘出体育与娱乐的契合点。

(二)正确引导原则。体育娱乐化的真正目的,是推广全民健身的理念,推广和普及竞技体育项目,让民众更好地理解体育精神和体育的内涵,让全民健身的观念深入人心,让体育拼搏向上、永不言弃的精神贯穿人生。这就需要进行正确引导的原则。

(三)强强联合原则。“星跳水立方”的制作团队是《非诚勿扰》——顶级的制作团队、王牌团队出动,其引进德国Banijay International模式,邀请奥运冠军担当教练,国际跳水裁判现场打分,完全按照奥运会跳水比赛转播规格,这些强有力的支持和专业是体育与娱乐结合的又一原则,即强强联合。

三、“星跳水立方”模式的弊端

(一)模仿性大。继“星跳水立方”之后,浙江卫视紧随其后,推出了同类节目“中国星跳跃”。虽然立足点和方向与“星跳水立方”不同,但节目同质化,有撞车之嫌,而这对于大众来说可能觉得重复或会有选择性地观看。

(二)准备时间长,投资大,风险大。“星跳水立方”从1998年便有了创办的想法,与2012年开始着手准备。且不说高额的版权费用,再加上所有一线明星、教练、裁判和现场维护等等的巨额支出,投资金额巨大。而大投资必然也带来高风险,而节目一旦未获得最初的目标,将损失惨重。

(三)易超越体育与娱乐的文化底线,安全风险高。体育娱乐化不断“探底”,明星运动员通过低俗的穿着来博眼球,通过跳水真人秀以出丑、惊险和花边来换取收视率,对体育精神是一种亵渎。这样的形式最终并不能使项目本身深入人心。而明星选手的零基础直接导致的安全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

四、对我国后奥运时代体育娱乐化的启示

(一)要不断创新,树立品牌。创新是灵魂,品牌是形象。我国体育娱乐化应抓住后奥运时代的良机,在合理开发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树立自己的品牌和形象。不管别人如何模仿,首先自己应练好内功,做好自己。

(二)要准备充分,抓住时机,规避风险。在选取体育与娱乐合理结合点的同时,也应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利弊优劣。在资金、资源、人力、物力等各项条件准备充分的前提下,厚积薄发,利用优秀的制作团队进行准备和策划、推广,抓住时机。此外,还应注意在整个运营中安全的重要性,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考虑,将损失降到最小。

(三)要把握体育与娱乐的相对平衡。体育与娱乐就像跷跷板上的两头,一边轻,另一边自然会往下。我们应把握好体育与娱乐的度,让两者达到相对的平衡,使体育在娱乐化的前提下,达到引导民众理解体育精神,推广全民健身的最终目的。

五、结论

后奥运时代,体育与娱乐结合越来越紧密,体育逐渐向娱乐化方向发展,这有利于更好地宣传体育人文精神,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娱乐化应遵循合理开发、正确引导和强强联合三原则。针对“星跳水立方”所出现的模仿性大;准备时间长,投资大,风险大;易超越体育与娱乐的文化底线,安全风险高等弊端,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不断创新,树立品牌;要准备充分,抓住时机,规避风险;要把握体育与娱乐的相对平衡。

参考文献:

[1] 肖斌,何彪.中国体育娱乐化之理性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12:15-16.

[2] 汪波,金大鸿.体育娱乐化在体育营销中的整合运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433-435.

[3] 陈志强,李雪岩.简述电视体育娱乐化现象[J].作家杂志.2013.1:191-192.

[4] 王凌娟.论媒体体育娱乐化与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J].中国报业.2012.5(下):175-176.

法制新闻娱乐化的限度 篇4

关键词:法制新闻娱乐化,限度,法治功能

法制新闻娱乐化是指采用各种娱乐化的方式以及其他各种易于受众接受的形式, 对有关立法、司法、法律监督等方面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所进行的报道。娱乐化法制新闻与其他娱乐新闻一样, 娱乐生活是其重要功能, 因此, 故事性是娱乐化法制新闻的重要特征, 但同其他娱乐新闻不同, 法制新闻娱乐化有其特有的限度或界限。

一、法治功能的限度:法制新闻娱乐化应以释法为己任

法制新闻节目在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以后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娱乐化法制新闻首先是法制新闻, 必须具备法制新闻的原本功能, 也就是法治功能。截止2008年底,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通过法律504件, 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800余件,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8000余件, 国务院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共制定地方性规章2万多件。这些法律和法规, 都要通过新闻传媒传播, 才能产生社会影响, 才能引起社会重视。而法制新闻的重要任务, 就是传达政令和国家、政府法令, 向广大受众传递上述法律信息。新闻传媒在传达国家和政府法令时, 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将上述法令全文刊登或播发, 如《人民日报》就经常全文刊登人大常委会新近通过的有关法律文件或法规。这种法制新闻的传播模式无疑是必须的, 也是至关重要的, 但娱乐化法制新闻的法治功能是传统法制新闻无法替代的。娱乐化法制新闻以弘扬法治精神为依归, 采用各种娱乐化的方式以及其他各种易于受众接受的形式, 调动受众的理性思维, 在娱乐轻松之余, 增强人们对法律的认知。这是娱乐化法制新闻的特有属性。它的娱乐性使其具有激烈的的矛盾冲突, 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 并且往往比较接近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在法、情、理的纠葛过程中, 法律问题出现了。受众的角色认同感往往会使其认真思考自己在同等条件下会如何去做, 如何守法, 如何在维护亲情的同时维护法律权威这样的问题。[1]这要比传统的法制新闻干巴巴地宣讲法律条文效果要好得多。

但法制新闻娱乐化只是手段, 不是目的, 不能让手段超越了目的。《新民晚报》的“法治视窗”栏目有一则娱乐化法制新闻, 说的是某一老汉杀死一人、重伤一人, 但“法官在大量调查访问后认定, 此案唯有走调解之路”, 最后的判决结果是, 将老汉的别墅出售后, 受害人及其亲属获赔80余万元了事。[2]该报道对于矛盾起因、凶案发生经过、法官的办案过程、别墅的分割都有详细的刻画, 悬念的描述使读者欲罢不能, 但这篇新闻最重要的缺陷是, 向读者传达了一个错误的信息:杀死重伤各一人还可以调解, 80万就可买命。这篇法制新闻过分注重娱乐化, 对法律适用语焉不详, 首先, 混淆了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区分, 刑事责任不能调解但民事赔偿可以协商调解。文中老汉80万元只是民事赔偿, 并不能免除其刑事责任。文中对刑事责任只字未提不禁让人误解。其次, 混淆了法律规定与司法常规的区分。该报道指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 有自首情节或因婚姻家庭矛盾引发的刑事案件, 一般不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 实上法律根本就没有这种规定。“自首情节或因婚姻家庭矛盾”只是法院在司法实践中考虑的一种量刑情节而已。

二、价值追求的限度:法制新闻娱乐化应以正面宣传为主导

法制新闻, 应该以宣传公平正义, 阐释法律的原则与精神, 弘扬社会正气为己任, 过分娱乐化的追求, 将会背离法制新闻的初衷。娱乐化法制新闻同其他类型的娱乐化新闻不同, 娱乐化法制新闻的素材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从杀人、放火、抢劫、强奸之类的恶性刑事案件, 行贿受贿、贪污腐化之类的职务犯罪案件, 酗酒闹事、卖淫嫖娼之类的治安案件, 到普通的民事经济纠纷, 在很大程度上这些都是社会的阴暗面。只有暴露这些阴暗面, 通过表现同这些社会丑恶现象的斗争, 社会正义和法治精神才能表现出来。但对于这些, 如果处理不当, 就很容易导致内容的低俗。更兼由于由于销售压力, 多数媒体都采取各种方法尽力吸纳受众资源, 而其中最常见、最便捷的方法就是降低认知水平, 迁就大多数受者的基本欲求。于是乎, 各种丑闻、意外、灾祸、体育、娱乐、社会事件和人情趣味等“立即报偿新闻”大行其道。这样的节目所造成的恶果是十分可怕的, 往往导致流于猎奇猎暴猎艳和悲情畸情煽情的故事。[3]如果把我国这一时期的娱乐化法制新闻与19世纪风靡美国的“黄色新闻”相对比, 我们就会发现二者存在很多共性, 比如, 以极度夸张的捏造情节的手段来渲染新闻事件, 特别是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事件, 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 不惜对不甚重要的情节进行大肆渲染, 使用煽动性的标题等等, 这些在网络法制新闻中体现的最为明显。法制新闻在选材上应该竭力避免为娱乐而娱乐, 要通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正面形象的宣传报道, 在娱乐化的同时弘扬社会正气。

三、内容选择的限度:法制新闻娱乐化应“言而有尽”

为了追求娱乐化, 对法制新闻事件进行详细刻画, 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 有时候也确实是必要的。比如有的报道对警察破案的手段、方式、侦破的方案甚至仪器都描写的清清楚楚、非常详细, 使得受众在阅读或者欣赏到这些法制新闻后, 感觉一目了然。但受众主体是复杂的, 这些报道可能会给受众中的特殊分子———蓄意犯罪的人员提供了相关信息。这些信息被他们掌握后, 增强了他们的反侦查能力。更为严重的是, 毫无选择的娱乐化可能导致某些特殊的受众对违法行为进行模仿, 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某台播出了一期访谈一个少年演员的节目, 主持人问少年最想演什么角色, 答曰:黑社会老大!且面露崇拜神色。主持人再问:那是坏人, 你为什么想演他?少年回答:觉得他帅![4]在实际生活中确实有青少年在学校里面拉帮结派, 对一些同学实行殴打, 模仿报道中的一些行为。2005年9月4日, 网络上到处都在刊登着来源于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网络版的一篇文章:《变态暴行15岁女孩全身惨遭刻字》[5], 并且配有大量的图片, 这名叫莉莉 (化名) 的小女孩, 年仅15岁, 被一名男子用刀片将她的脸划得伤痕累累, 还在她的胸部、大腿甚至下身, 都刻上“骚”、“淫”和一些不堪入目的话。紧接着, 在2005年12月媒体就刊登《民警拘禁情人百余天, 在其脸上刻字》的新闻;2006年4月4日, 《金陵晚报》网络版又刊载了一条身体上刻字的新闻:《野蛮女在男孩身上刻字单纯男孩为何遭此毒手》[6]。报道中, 受害人受到的摧残和忍受的痛苦非常类似, 因该说, 这种现象的一再出现和媒体报道启发了很多特殊的受众有很大的关系。

应该指出, 上述报道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发生的新闻事件的客观描述, 对细节的刻画就是为了法制新闻的生动、可读, 同时也是为了对受众进行法治教育。但由于报道对内容不加选择, 导致“教育”变成了“教唆”, 其中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四、报道方法的限度:法制新闻娱乐化应“循规蹈矩”

(一) 法制新闻娱乐化不应损害被报道对象的合法权利

新闻报道的对象是享有多样性权利的利益主体, 享有财产权、人身权、名誉权、荣辱权、隐私权等多项权利。随着社会的发展, 作为被报道对象的公民权利意识逐步增强, 同时新的权利形态也逐渐被创设出来, 隐私权就是这样一种被逐渐创设的权利。媒体在追求娱乐化的过程中采取的深度报道方法, 比如“偷拍”、“暗访”等方法固然可以增强新闻的真实感和娱乐性, 但大大增强了侵犯被报道对象权利的可能性。法制新闻娱乐化最可能侵犯的权利是名誉权和隐私权, 但侵犯其他权利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冷睡阳台食不果腹港童爬墙夜逃偷食》新闻报道后, 这个叫彤彤的女孩的遭遇牵动人心, 大批媒体记者前往彤彤生父继母住处要求对其进行采访, 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在彤彤生父继母明确拒绝采访的情况下, 部分媒体记者的行为, 比如长时间敲门等, 确实侵犯了彤彤生父继母的合法权利。他们认为“你们媒体的报道都不属实, 每天还来骚扰我们, 已经打乱我们的生活”, [7]不能说毫无道理。

(二) 法制新闻娱乐化不可演变为媒体审判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但法制新闻娱乐化的需要往往使得媒体突破这一界限, 造成“媒体审判”的后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董秀海寒假回丽水老家过年。因为卷入自己家和邻居家建房的冲突, 造成一人死亡, 接受警方调查。事发后, 众多媒体报道的标题都异常醒目———“清华博士涉嫌杀人”。随后, “涉嫌”两字很快被忽略, 变成了“博士杀人”。某知名门户网站甚至特别制作了名为“清华博士棒杀乡亲”的专题, 其中明确提出, “优秀学生干部如何成了宗族恶势力的代言人?”并引述专家的话称, “董秀海的道德水平没有随知识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已经丧失了一个社会公民最起码的道德修养, 这是导致悲剧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但法院最终裁决清华博士生无刑事责任, 这让众多急着跟风, 急着抢新闻先入为主的媒体尴尬不已。[8]《湖北石首法院原领导杀人抛尸被警方在医院抓获》的新闻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当事人余学滨只是涉嫌杀人而已, 但在新闻中已经被定性为杀人凶犯。

(三) 法制新闻娱乐化不可影响正在进行的侦查、检察、紧急事件的处理以及其他涉法机关的职务活动

“菲律宾人质”事件处理过程中菲律宾媒体追求娱乐化的过程给我们提出了警示。人们注意到, 在“菲律宾人质”事件的大部分时间内, 劫持歹徒的表现都是平静的, 要求警察提供食品和燃料补给, 并有数名人质被释放。若按照这一态势发展, 这场悲剧原本很有可能逐步化解, 变成“虚惊一场”。但是媒体在危机蔓延和爆发阶段的处理, 为了追求娱乐化, 过于注重过程的原貌和进程, 使得挟持人质的枪手通过车载电视能够随时掌握警方对此事件的应对动向, 尤其是枪手的弟弟被警方带走后, 更使枪手情绪失控。有媒体评论说:“失职的警察加上歇斯底里的记者, 导致了人质的悲剧。”[9]而且, 据菲律宾国家警察署发言人克鲁兹介绍, 有些媒体人曾经和枪手通话怂恿其不要接受警方条件。果真如此的话, 一些媒体就变成了丧失新闻道德追求残暴“热点”的帮凶。侦查、检察、紧急事件的处理以及其他涉法机关的职务活动都要遵循一定的程序, 切不可为了盲目追求娱乐化和吸引受众而盲目报道相关信息。

参考文献

[1]孙永兴.法律题材影视剧的功能评析[J].电影评介, 2008 (2) .

[2]敖颖婕, 鲁雁南.老汉刺死亲家母刺伤儿媳[N].新民晚报, 2008-11-21.

[3][4]孙永兴.评析法制节目娱乐化的危害[J].电影评介, 2008 (3) .

[5]李逢春.变态暴行十五岁女孩全身惨遭刻字[EB/OL]. (2005-09-04) http://news.sina.com.cn/c/2005-09-04/05296855227s.shtml.

[6]张玉宝, 吴东刚.野蛮女在男孩身上刻字单纯男孩为何遭此毒手[EB/OL]. (2006-04-04) http://news.zj.com/csj/jsxw/2006-04-04/572678.html.

[7]陈海生, 韩帮文等.记者与跳楼觅食女童父母隔门对话称将公布细节[EB/OL]. (2011-07-11) http://news.sohu.com/20110711/n312985193.shtml.

[8]旺宾宾.法制新闻中媒体越位现象探析[J].声屏世界, 2007 (8) .

娱乐化的胡润财富榜 篇5

于是在胡润这张榜单的背后,有人排队等着采访,有人排队等着质疑,有人排队等着评价;有人因为进了这张榜而悲喜莫名,有人因为出了这张榜而暗松一口气;更多的人,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等着听这张榜里的故事以及由这张榜引起的故事。

整个过程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是的,没错,大多演艺名人的八卦新闻就是严格按照这样的程序展开的。

五年前,胡润制造、以福布斯名义发布的首张中国榜单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却并非娱乐化的。那时候人们相信能够做出第一张中国财富榜的,就应该是以排行榜起家的权威商业刊物福布斯,众多工商人士也郑重的审视这张榜,并相信其会真正在中国开启财富文化的篇章。但随着胡润与福布斯的分道扬镳,随着胡润和他的小分队照样能发布一张财富榜,随着福布斯接着发布的榜单与前者异曲同工,曾经的神秘与权威烟消云散了,中国的排行榜经济也进入了更加闹剧的时代。

为了验证笔者的观点,请看一个月前的一则新闻例证:“2004年尚未过半即得出全年家电影响力排行榜”、“一个几个人的小公司也敢评‘由国家电50强’”……,近日,一个漏洞百出的行业排名终于惹下官司,“海信集团诉青岛帕勒品牌科技咨询公司侵害商誉权案”在青岛一法院初审审理终结。被告帕勒咨询公司因其非法发布数据不真实、标准不客观以及程序违法的排名活动被判败诉。

毕竟品牌的排行,对企业、对市场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相较之下,对个人财富的排行则有些无伤大雅,这也是近年一些入胡润榜者几欲诉讼却又每每作罢的原因。

今夏驶过北京东二环曾看到过某娱乐刊物的广告语,大意是其“真的很八卦”。遂钦佩起该同行的敬业精神来——你看看人家,知道时下的中国有大量无聊的人们以及大量无聊的时段,需要种种知名人物真实的或虚构的、狗仔般追踪来的或传说类冥想来的花边事件填补,便勇挑娱乐大众的重责,并首先将自己彻头彻尾的娱乐化了。

怎样能高效率的娱乐大众呢?最简单的方法便是拿名人说事儿,而富豪们正是名人。所以我们真的不要责怪为什么那么多媒介不辞辛劳的发布同一张榜单,受众需要嘛;其实入榜的当事人也理解这一点,有人指责胡润炒作富豪,更多的人为了不让胡润拿自己开涮干脆闭口不言,殊不知他们所有的态度,都被媒介奉献为胡润娱乐大餐的作料。亦有上榜富豪对此把戏看到透彻:“如果让我们说这个榜好,是不可能的。如果让我们说它不好,也是在帮它炒作。如果我们说没意见,还是帮它说话,所以,我们只能说,我们什么也没说。“但答得越精彩,也就越娱乐”。

面对已然从里到外、从背后到前台全盘娱乐化的财富榜,或许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奉劝同行,不要较真儿,不要指出胡润哪些排行出现错误,建议大家今后派出跑娱乐口的记者出席其新闻发布。作为品牌专家,有人问及当今排行榜有无品牌诞生,想来看到以上说辞也就一目了然了。若我是福布斯的品牌顾问,便劝其暂且毅然退出近两年的中国排行市场,任由他们群雄喜剧至索然无味,再图谋品牌重建。

体育新闻过度娱乐化的倾向 篇6

所谓“体育新闻娱乐化”, 是对体育报道的传统外延进行延伸, 将报道的内容从体育赛事本身扩展到跟赛事相关的人、事、物等方面。娱乐化的体育新闻在内容上强调文化和娱乐含量, 是在充满着阳刚之气和力度美的体育赛事中渗透进娱乐性, 让体育比赛好看起来, 让原来的面目可憎的技术战术分析和枯燥的数字轻松起来, 竭力从各种关于竞技体育的人和事中挖掘新闻的娱乐价值, 强调故事性、情节性, 加强贴切性。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 娱乐功能本来就是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之一, 娱乐性也是体育与传媒结合的基础性要素之一。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 因过分强调政治需求, 我国的体育报道忽视和压抑了个体、人性以及对体育美与娱乐性的追求。伴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 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 体育的政治化色彩已逐渐褪去, 游戏和娱乐功能开始回归。因此, 体育新闻娱乐化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与体育本身的娱乐特质一脉相承的。

在体育新闻报道中采取娱乐化的手法来吸引和招徕受众, 对于处于激烈竞争中的现代媒体而言是无可厚非的事情。问题是当前有一些媒体在体育新闻娱乐化大潮中, 已经大大超越了职业道德的底线, 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出现了一些过度娱乐化甚至庸俗化的倾向, 使体育新闻滑入了泛娱乐化的泥潭。

第一, 体育新闻报道中喧宾夺主的现象成为时尚。一些媒体在体育赛事的报道中, 不是将其报道的重点放在体育赛事本身上, 而是将关注的重点放在跟赛事相关的人、事、物上, 尤其是侧重于报道明星运动员的生活和花边新闻。有时一场大型赛事的报道, 读者却在众多版面中看不到什么关于比赛过程和结果的翔实报道和深入的评论。

第二, 体育新闻报道中低俗化趋势明显。一些媒体对“星”、“性”方面的内容表现出高度的关注, 在报道中倾向于用视觉的盛宴刺激受众的欲望, 用暧昧的文字挑逗人的理性。有些杂志甚至将半裸体或近乎裸体的女郎作为封面, 刻意放大那些稍纵即逝的时尚内容, 从而忽略了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事实, 而陷受众于无关紧要的、虚幻的娱乐之中。

第三, 体育新闻报道中措辞失当, 言语暴力现象严重。当前的体育新闻报道中, 媒体为了追求紧张、刺激, 更多地采用了武侠化的写作手法。如:在有些体育报道中, 教练成了“帅”、“掌门人”, 队员成了“炮弹”、“枪手”, 甚至“杀手”;比赛成了宣战、伏击、歼灭、生擒;“枪手死于自杀”, “流浪者去杀豪强”, 川深两军预谋”大屠杀”等。另外, 在描写国与国、队与队之间的比赛时, 诸如《德意志血洗英格兰》、《高丽战车碾过巴林》、《10分钟玩死阿曼》、《森林狼加时“咬死”国王》等充满血腥味的标题比比皆是。

第四, 体育新闻报道中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 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但是, 在当前的体育新闻报道中常常充斥着强烈的“拜金主义”情愫, 以成败论英雄。在体育新闻报道中, 名人、冠军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报道的主流, 而那些赛事成绩较差的运动员却鲜有报道。不仅如此, 一些媒体还对一些运动员一时的失败或挫折大肆宣扬, 置运动员的情感于不顾。

从中国体育娱乐化的历史和现状来看, 体育娱乐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的产物, 是适应时代的需要。但无论怎样娱乐化, “体育”是核心词, 即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本身是最根本的东西, 体育娱乐化不等于庸俗化, 更不同于色情化, 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 而是一种全新的观念。如果媒体将这种体育娱乐化的内容过度地进行庸俗化报道, 不仅对体育的健康发展没有任何好处, 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都没有好处。

体育新闻过度娱乐化倾向的负面效应

目前, 体育新闻娱乐化正日益成为中国传媒界的一种风潮。其积极意义不可抹杀, 但过度娱乐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

体育新闻过度娱乐化影响传媒的公信力。在传统的新闻传播学理论中, 新闻的首要功能是监督或守望环境, 为人们的行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而在当今“体育新闻娱乐化”的潮流中, 体育新闻在其价值取向上, 以“趣味性”作为首要标准, 表现在媒体内容上, 就是严肃新闻大幅下降, 而休闲性的“趣味新闻”大幅上升。这使体育新闻的首要功能变成了娱乐, 成为休闲生活的一部分。体育新闻中出现的过度娱乐化现象, 在给媒体带来表面和短暂收益的同时, 却蕴藏着巨大的潜在的负面影响, 对媒体的公信力构成了严重威胁。如果某个媒体过分关注一些奇闻轶事, 而对正常的赛事视而不见的话, 久而久之就会使那些忠实的体育迷因看不到“货真价实”的体育信息而放弃该类媒体。

大量低俗甚至色情化的报道内容, 也会让人们对媒体的“报格”或“台格”产生怀疑。当媒体上屡屡出现低俗和色情的内容时, 不仅会在公众中造成恶劣影响, 也会败坏媒体自身的形象。武侠小说式的捏造虚假新闻或者蓄意夸大某种情节, 还必然会使媒体招致众多读者的批评, 使媒体陷入一种信任危机之中。《南方体育》连续五年来一直使用的娱乐化手法不能不对其早早夭折负有责任。这一经典案例无疑为中国体育媒体的泛娱乐化倾向敲响了警钟。

体育新闻过度娱乐化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第一次把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 从而使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 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核心内容之一。众所周知, 体育新闻有个重要的功能, 那就是报道体育信息、传播体育文化、传承体育文明, 构建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体育文化最本质的内容就是教育, 它是一种很好的教化工具, 而充斥着语言暴力和缺少人文关怀的体育新闻报道与体育评论却与体育的精神南辕北辙, 在满足受众低俗的体育信息需求的同时, 也毁损了体育得以良性发展的社会基础, 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体育新闻过度娱乐化损害了体育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严重影响了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体育新闻报道中出现的种种过度娱乐化现象已经或正在给体育当事人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每一次大赛结束后, 众多媒体都会对一些冠军、明星作深入的采访报道, 然而, 有些媒体并没有深入地去采访、挖掘这些冠军获得者背后的艰辛以及家人的支持等正面的新闻, 而是为了吸引眼球, 进行“深入采访”后, 对明星的绯闻加以大肆传播。从王励勤、福源爱、“亮晶晶”到罗雪娟等一系列绯闻事件, 在近几年的体育新闻报道中屡见不鲜。这些报道对当事人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使被中伤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失去信心, 以至失去美好的运动前程。另外, 体育新闻报道过多地关注体育明星们的私生活、花边新闻、体育暴力及各种小道消息等, 使人们不仅不能接收到正常的体育信息, 还会对体育产生各种各样片面的甚至错误的判断。比如说人们会认为从事体育就能挣大钱, 可以“一掷千金”, 随意去享乐, 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滋长。

体育新闻过度娱乐化倾向的纠正

体育新闻的过度娱乐化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乃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国家和有关人士的高度重视。要改变目前体育新闻过度娱乐化的倾向, 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优化舆论导向手段。这包含两个方面:其一, 优化政府对社会大众的舆论导向, 用新时代的精神、新的价值取向、良性的新闻消费习惯等引导大众回归正确的、健康的体育新闻消费。其二, 优化对媒介的舆论导向。媒介是实现对社会舆论导向的阵地, 在健康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心理的形成方面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政府从媒介的实际出发, 探索媒介的常态增量空间, 提高对媒介态势、机遇、挑战等前瞻性的把握, 增加政府调控的可信度和质量, 这样才有助于媒体扭转体育新闻过度娱乐化的倾向。

建立、健全大众传媒业的法制、法规, 加强新闻行业的他律。一、要加快体育新闻立法的步伐、加速体育新闻传播相关法律的起草, 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 明确媒介及从业人员的职责与义务。二、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监管, 加大对违规媒体和个人的处罚力度。三、深化改革, 建立健全媒介良性发展的市场体制。寻求跨媒介、跨地域经营的理想途径, 多方拓展可行性融资渠道, 健全媒介竞争机制等, 尽量为大众媒介的发展创造政治的、经济的条件。

构建完整的学科体系, 加强职业道德培训。目前, 全国高校有600多所院校设有新闻传播专业, 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后都将进入新闻媒体工作, 因此, 构建完整的新闻传播学科体系, 特别是加强新闻传播伦理规范与原则的建设是学界的当务之急。努力争取在“源头”上杜绝新闻伦理道德失范的现象。职业道德培训是对记者加强教育的长期工作, 时刻不能放松, 常念“紧箍咒”才能确保新闻报道客观、公正。媒体应该加强对采编人员的培训, 提高媒体的竞争力。

塑造媒介个性, 培养依赖受众。现在媒体的信息高度同源, 提供的原创性新闻很少。所以, 真正能让媒介立于不败之地的不是刺激和低级趣味, 而是媒介在长期的采编过程中形成的媒介特色。如独特的洞察能力、高超的加工能力以及为媒介受众所依赖的价值判断体系等。打造品牌栏目, 培养受众对文章和节目的“期待意识”。

更新传播理念。一、体现人文关怀。体育新闻报道要体现对人在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解决;体现对个体的人的主体性及其存在方式的关怀, 对人的本性、价值、尊严等各方面的呼唤、保护和推崇, 对人的情感、理智、思想等全面的理解与尊重。改变以往单纯地以“欲求”信息代替其他信息的传播现象。二、优化体育新闻传播手段。对传统的专刊、副刊、频道进行“新闻化”处理, 通过体育行业焦点等突出新闻的冲击力, 同时增加新闻性来体现服务性;对体育新闻进行形态或梯度重组, 细化阅读路径、收视频道, 形成多头版、头条模式或者多重点栏目, 以提高报道中的新闻性。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 《人民日报》, 2005 (2) 。

[2].曹湘君:《体育概论》,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年版。

[3].邵培仁:《传播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新闻娱乐化的策略和发展 篇7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严肃新闻”时期。以央视《新闻联播》为典型代表,强调“权威发布”,信息内容讲究指导性和重大性。二是“民生新闻”时期。江苏卫视《南京零距离》为典型代表的“民生新闻”,强调“地域特色”,信息内容讲究地域性和接近性。三是电视新闻“娱乐化”时期。从各大卫视到各地方频道的新闻节目结合娱乐因子进行趣味性和娱乐性创作,新闻讲究故事化、情节化,新闻的内容也成为了一种视听上的享受。

二、新闻媒体娱乐化的主要原因

(一)新闻娱乐化的经济因素。

新闻媒介在近些年不断地推陈出新,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竞争和融合。在媒体种类和数量日益激增的情况下,媒体开始在新闻当中融入娱乐因子,让新闻的内容充满了悬疑、噱头、八卦等带给人更多期待感的内容,目的是为了满足观众的“娱乐”心理,所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新闻娱乐化成为了一种必然。

(二)新闻娱乐化的受众需求。

从传播学来看,受众指的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接收者或传播对象,如纸质媒体报刊杂志的读者、电视电影的收视受众、广播的听众,以及新媒体的互联网用户等。”[1]娱乐精神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快乐因子,新闻媒体要不断地尝试用一种更轻松的表达方式来增加新闻故事中的人情味和故事性,把早期的生硬难懂、官方表达的“硬新闻”赋予一种“软表达”,使其多了一种娱乐因子,这种表达能更多地满足受众的参与性,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三、新闻娱乐化衍生的问题

电视新闻过度娱乐化就会导致庸俗化,最终导致电视媒介的权威下降、公信力丧失、甚至危害社会风气。然而,庸俗化已经出现在某些电视新闻节目中。比如“美国CBS的《街头故事》、ABC的《没有公开的故事》和NBC的《没有结果的秘闻》,全是以真实的故事为基础,附加上道听途说,增加一些悬念和非真实夸张的表达,结果使新闻、实录类节目和娱乐性节目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2]电视新闻一旦完全“娱乐”,就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纠正不及时就会给整个社会营造出一种不真实的氛围,严重了会扰乱社会稳定,此时新闻不但失去了本身的道德底线和情怀,也丧失了教育功能和道德引导的作用。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仅仅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理需求,从人文角度,缺乏了人文关怀,漠视人的尊严。

四、如何规避新闻过度娱乐化

新闻从业人员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传播肩负着传播正确的价值取向,小到关系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能否正常进行,大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成败。新闻娱乐化不放弃其新闻本质的属性,是因为电视新闻媒体的政治属性所决定的,它是政府的喉舌,宣传内容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度。

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提出议程设置理论,即公众通过媒介来知晓事件或问题,并按照媒介对各种问题的重视程度来调整自己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看法,也就是说,媒介对某一事物的强调程度同公众对同一事物的重视程度构成正比关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也是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所要求的。这一实证性结论为舆论导向理论提供了基础,因为人们会通过媒介关注社会,因此媒介的想法也会影响受众的想法和关注度,媒介的影响力也因此变得尤为重要。此外,议程设置理论也提出了受众的关注度也会影响到政府职能部门的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这整个过程是一个影响与被影响的过程,所以说要想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媒介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维护国家稳定、推动社会进步也需要媒体从业人员的支持和参与。新闻娱乐化的发展过程中,一定不能忘却和漠视新闻所要承担的舆论引导功能。

总之,任何事物都存在它的两面性和合理性,新闻娱乐化也是一样,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同时也有它的优缺点,但都是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必然,然而,新闻娱乐化到这里肯定不是结束,它有着更多的未来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去认知。当然,媒体人要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改进娱乐化中的不足和坏的影响,同时也要不断完善一些评价机制,来监督娱乐化的内容,让新闻娱乐化朝着一个充满阳光、健康向上的道路上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关于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反思 篇8

1.1新闻与娱乐界限日渐模糊, 造成新闻社会功能的错位

目前的趋势是:电视新闻将新闻的首要功能异化为娱乐, 使之成为休闲生活的一部分, 并成为新闻价值取向的首要标准。具有议程设置功能的媒体更多的是把那些与受众没有利益关系的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故事做为成他们首选需要的新闻, 而对与他们生存和发展利益密切相关的诸如住房、就业、教育、就医、交通、安全等公共事务的报道注意力减弱。电视新闻栏目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求新闻的娱乐消遣价值, 把新闻报道的重点放在炒作上, 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把新闻做“软”上。就是对政治性相当高的人民代表大会的新闻, 也是始终将镜头焦点对准娱乐界公众人物。把庄严的“两会”会场当成了他们的歌舞场, 抖出许多“花絮”, 博得笑声一片。

在新闻娱乐化潜移默化下, 受众的思维能力更加消极, 大众被逐渐推向平庸与单调。媒体对重大敏感的政治公共事务报道的回避、减少或者省略, 导致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冷漠。而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冷漠反过来又导致媒体进一步减少对重大公共事务的报道。过度的新闻娱乐化现象恰恰是本末倒置, 这不能不让人担忧。”

1.2新闻出现低俗化、庸俗化的倾向

新闻的过度娱乐化所导致的新闻低俗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夸大次要的新闻题材, 将名人轶事、日常事件及细节化、夸张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报道重点, 偏离新闻的实质性而侧重于内容的故事性;突出花哨的传播技巧, 片面追求趣味性, 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 将读者的注意力从新闻内容本身引开, 而流于表达低俗化。充斥于银幕的这些血腥低俗的信息扑向没有抵抗的的大众, 它的影响不仅仅是改变受众的态度, 并且最终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受众的行为。

有些媒体还报道一些子虚乌有、没有根据的事情, 在社会上产生恐慌不安的负面影响。2003年某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某某村子里出现一座“鬼屋”, 而和这屋子有关联的人一段时间里先后都死掉了, 还呼吁有关专家来解开谜团。这一新闻让观众和村民都心生疑窦、备感不安, 几周后, 真相大白, 原来是有人借“鬼屋”之迷, 掩其杀人之罪。新闻媒体出于猎奇、不加思考地报道这类事情, 这样没有科学依据的新闻只会流于世俗、庸俗和媚俗。

1.3媒介公信力的下降

从媒介角度来讲, 媒介虽然作为一定社会权利的宣传工具而具有一定的强制力, 但绝非强制性社会组织;媒介虽然具有功利性, 需要将自己的信息产品转换为经济效益, 但又不能等同于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私有企业;媒介虽然具有宣传和意识形态功能, 但它们又不是单纯的宣传机构。英国新闻学者托斯塔尔简明扼要地将媒介组织的目标分为两个方面:经济收益目标与非经济收益目标, 认为报社的目标就是两者的综合体。在从事市场和经营活动的同时, 还具有重要的非经济收益目标。除了宣传目标之外, 还要达成公益目标。电视媒体是稀缺资源, 是对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 作为公共财产的的使用人, 它们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在中国, 新闻媒体归国家所有, 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 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 代表的国家的利益, 具有很强的可信度。但近年来由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对经济利益的追捧, 让一些媒体忘记了“公共代言人”的身份, 追求一些轰动性、煽情性的新闻, 更有丧失职业道德者编造假新闻, 欺骗大众。

二、对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应对之策2.1政府的合理规范

面对娱乐化浪潮的席卷, 在大众传媒受利益驱动, 行业自律还未达到一定水准的时候, 政府应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防范和抑制电视新闻异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任何一个社会都不会有绝对的新闻自由或传播自由, 政府常常通过立法来规定这些自由的界限和范围, 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对媒体实行不同程度的控制。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对本国新闻媒介的管理采取法律形式。在我国由于自身的特殊性, 政府与媒体是上下级的关系, 政府对媒体的控制管理主要体现在行政手段与法律手段。国家能够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 使新闻媒介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 确保不向大的方向出轨。

2.2媒体自身素质的提高

对于新闻日益被娱乐化的侵蚀, 必须媒介自身素质, 加强自律还要借助他律, 双管齐下把新闻娱乐化的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自律”和“他律”原是德国哲学家康德伦理学的用语, 其本义是指道德价值的根据是在人之外, 还是在人自身。由于新闻工作者的地位很特殊, 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 给新闻工作者带来巨大的活力和发展机遇, 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诱惑。有的媒体为了扩大发行, 提高收视率, 不少媒介的内容低俗、媚俗, 更有的做起有偿新闻的交易。这些如果只依靠道德自律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完善的新闻法规, 借助他律的规范促使、鼓励新闻工作者完成自己的社会使命。

2.3加强受众的舆论监督

媒体新闻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是人们的决策、参考的重大的依据。新闻内容的实用性或者真实性、内容的健康性等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受众的利益。因为受众对新闻媒体的活动拥有进行社会监督的正当权利。新闻媒体也要接受受众的监督, 使媒介的日常行为置于广大受众的监视之下, 促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受众应积极参与电视媒体的活动、表达对电视媒体的期望、积极给予建议与忠告。对电视媒体的不当行为或损及公共利益的报道, 应要求媒体纠正改善。总而言之, 受众具有监督媒介及其内部成员行为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受众的监督, 实现媒体的良性循环, 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 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

参考文献

娱乐化的时代 篇9

气象新闻的娱乐化发展

中央电视台于1981年7月1日开始口播由中央气象台发布的8个城市天气信息, 气象服务从这一天开始以“天气预报”的形式为人们所熟知。2003年, 《南方都市报》开通了“风云榜气象新闻版”, 用实用且立体的气象信息服务于都市生活, 这不仅打破了平面媒体在气象资源的利用和报道上的落后局面, 也掀起了一股气象新闻热潮。电视凭借其先天优势, 使得气象新闻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精彩纷呈、趣味十足。

电视娱乐主要体现在内容的娱乐性比重加大和节目形态的娱乐化。电视气象节目的娱乐化具体来说就是:内容上除了报道天气形势, 还穿插一些生活百科和天气趣闻;形式上追求故事性, 有些天气节目还模仿娱乐类节目的短信互动形式提高收视率, 部分天气节目主持人的服装打扮、语言风格与娱乐节目主持人相差无几。如2003年湖南娱乐频道推出的《星气象》节目, 完全颠覆了传统天气预报节目, 只是借助天气这个“幌子”来教人们如何在各种天气条件下穿衣打扮、保养身体;重要的是该节目的主持人不仅是一名风情万种、婀娜多姿的星姐, 而且播报时言语动作更是暧昧挑逗。当然, 这不是特例。

电视气象新闻娱乐化的原因。现如今, 电视气象新闻节目早已不再就天气说天气, 而是在传播天气概况的同时还传递天气会给我们的健康、心情和生存带来哪些影响的信息, 尽可能使天气预报的内容贴心和生活化。当“气象小姐”、“气象先生”出现在天气预报里时, 气象新闻节目更是朝着娱乐化或美女化“变脸”。 (1) 究其原因有三:

服务性在市场竞争的解读和体现。气象部门本是想借助电视向广大民众提供天气情况, 服务社会, 但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 气象新闻却成了电视这一媒体提高收视率、抢占广告市场的王牌。据“200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显示, 天气预报收视率位居榜首。我国每天有近10亿人次收看天气预报节目, 这形成了巨大的广告附加值。目前我国气象新闻节目整体而言形式单一、信息量少, 但是只要媒体找准了气象节目变革的突破口, 就极有可能赢得气象新闻所带来的巨大眼球经济。

消费文化催生了气象新闻的娱乐化。娱乐本是电视等传媒迎合受众需要的一种传播功能体现, 但在消费文化的刺激下成了眼球效应的宠儿。湖南卫视以“是天气, 还是流行, 每晚七点一刻, 等着你”来定位它的《星气象》节目, 让观众明白这不是在看天气, 而是在进行时尚消费。在消费时代里, 大众传媒实质上成为一架欲望的机器。 (2) 当漂亮或帅气的“气象小姐”、“气象先生”成功融入天气预报节目里时, 气象新闻不仅满足了观众的天气信息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成功实现了大众传媒对眼球经济的追逐。

科技信息传播通俗化、人情味的要求。天气信息尽管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 但是气象新闻的报道如果把握不好内容和报道形式, 就很容易陷入“内行不想看, 外行看不懂”的两难境地。气象新闻的娱乐化使得气象新闻通俗易懂, 充满了情趣。如山西气象影视以太原方言打造《老西说天气》和河南影视中心推出美女聊天式的《网罗天气》节目, 成功实现了科技新闻报道的通俗化, 同时, 像“明天的气温不算低, 但是风太大了, 所以感觉并不暖和”这样简单直白的气象信息预报更是温暖了老百姓的心。

气象新闻娱乐化的影响

英国的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认为电视主要是一种娱乐媒体, 通过电视这一平台传播的东西都具有娱乐性, 气象新闻节目也不例外。 (3) 与严肃的时政新闻相比, 气象新闻的表现手法可以新颖有趣, 内容尽可能娱乐化, 但是天气信息毕竟与老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 不能将科技新闻庸俗化。尽管一些气象节目本着贴心服务的原则花样百出, 精神可贵, 但是华丽的外表必定会冲淡气象信息的传播。主要原因在于许多“星气象”类节目的美女或明星主持人因为自身对于气象知识的掌握不够或理解不透, 导致了气象节目内容的权威性降低;其次是气象新闻节目的本质是要满足受众对气象信息的需求, 但如果一味地追逐短暂的眼球经济, 忽视内容的主体地位, 必定会降低气象新闻的诚信度与品牌。

气象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可行性探索

天气预报本是为大众服务的, 适当的娱乐是必要的, 但如果一切以“娱乐至上”, 必然会失去天气新闻的色彩。因此, 为了实现气象新闻需要性与娱乐性的双赢, 电视传播者必须控制好娱乐因素在天气节目中的分量和比重。

坚守内容为王, 实用且精确。据美国天气频道对观众调查发现, 只有33%的人是出于习惯坚持每天看天气节目, 但却有四成多的人是因为兴趣去看气象节目, 另外还有25%的人是为了计划明天的行程而看天气预报。这样一来, 因为兴趣和为了工作计划而看气象新闻的观众就成了气象节目制作者潜在的追逐目标。为了赢得更多的观众并保住原有的观众, 气象节目必须扩大服务领域, 加大宣传地球、大气和气候系统等科学知识的力度,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更多关注人与气象、环境以及社会与气象的相互关系。气象新闻除了实用还得精确。制作气象节目不是在煮八宝粥, 不能什么都有, 但又什么也说不清。如“长江中下游地区有降雨”, 到底是哪些地区以及是暴雨还是毛毛雨, 对百姓来说都迫切想知道得很清楚。因此, 气象新闻要尽可能精确, 不能你播你的, 我听我的, 最后谁都不明白。

播报语言要大众化、生活化。生活化的语言是营造气象新闻娱乐氛围的主要元素。相对于气象变化的专业术语, 老百姓更乐于接受通俗易懂、充满生活情趣的大众化语言。倪萍曾经在小品里表演公社队长播天气预报, 用浓郁的山东荣成口音说“西北风, 今儿刮, 明儿刮, 后儿还刮”, 这一小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秘诀仅在于它个性和生活化的语言。这对地方卫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如何“变脸”是一个启示。

主持人要拥有和节目吻合的气质。气象节目的主持人不能只是在“播报”, 也不能去炫酷。几乎全国的“气象先生”、“气象小姐”都能把卫星云图和气象小知识说得溜、讲得透, 甚至面对滔天洪水也能面含微笑、平心静气, 但这些人为的端庄、规范的魅力不能长久地吸引观众。像湖南《星气象》那样靓女播天气忽视了内容的主体地位, 易顾此失彼。《凤凰气象站》的成功在于主持人的选用不是因为漂亮而是在于主持人本身的素质与节目的吻合。尽管陈玉佳没有一板一眼的播音腔, 却能让气象信息传播得有声有色, 杨洁的青春活力更让气象节目轻松快活。

发挥音乐魅力, 紧跟时尚。《凤凰气象站》的娱乐性还表现在背景音乐在节目中的运用。其背景音乐大都是一些轻松舒缓的曲子, 像雅尼的《和兰花在一起》以及时下流行的一些曲目, 且不停变换。音乐是影视艺术中一个重要的元素, 它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通过与画面的结合, 可以更好地表现主题、渲染气氛、开拓意境。音乐在气象节目中的运用, 可以将相对独立的气象画面串联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使得观众能心情舒畅地接受天气信息。

天气情况是受众每天最需要获得的基本信息之一, 传媒不提供或没提供好就是失职。因此, 我们一方面要让电视天气节目“娱乐”起来, 另一方面要切记电视天气节目的本质是科教功能。气象节目的最终目的是向老百姓传递新的气候信息和实用有趣的科普知识, 宣传气象文化和科学精神。

摘要:“气象小姐”、“气象先生”的走马上任使得如今的天气预报节目不仅内容好看、形式多样, 而且充满了“星”气象。尽管在当前消费时代电视节目的娱乐特性得以张扬, 但是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必须把握好娱乐尺度, 坚持满足受众对天气信息需求的第一要义。

关键词:气象新闻,娱乐化,消费文化,眼球效应

参考文献

[1]罗映纯:《对气象新闻节目“变脸”的思考》,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5 (4) 。

[2]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蒙牛酸酸乳:娱乐化的立体营销 篇10

音乐的能量

《乐动青春》讲述了一个年轻人追逐音乐梦想的故事。当胡夏演唱的主题曲《翅膀》在剧中响起,那朗朗上口的歌词、极具青春气息的节奏仿佛直接将人带进梦想的跑道,告诉大家希望就在前方,努力就好。

这首歌也是蒙牛酸酸乳巨星梦想学院的主题曲。剧中蒙牛酸酸乳在主人公之间巧妙地穿针引线,带动人物迸发出年轻和梦想的火花,共同传递到观众的情感之中,从而也使得酸酸乳的梦想标签有效地得到了放大,延伸至消费者的感官和心灵。美妙的音乐、飞翔的翅膀、坚定的信念……《乐动青春》用“坚持与梦想”感动着每一个观众,蒙牛酸酸乳用《乐动青春》告诉每一个观众“追逐梦想,希望就会绽放,坚持是惟一的方向”。

该音乐剧获得了众多青少年粉丝的追捧。据统计,预告片利用新媒体微博进行传播,一经上线转发就达到了12549次,网友热评10222次;上线仅1个月,搜狐、优酷、土豆等多家媒体的累计播放量就达到6555万次。而主题曲《翅膀》更是引发无数人的争相传唱,收听率居高不下。有很多网友认为,《乐动青春》充满了励志的色彩,胡夏的本色出演十分可爱讨喜,音乐感觉恰到好处,值得回味。还有网友留言表示《乐动青春》的布局规划、画面搭配、故事构思都具特色,能带来视觉和心灵的双重享受。

娱乐营销的精髓

蒙牛乳业常温市场部总监、《乐动青春》总监制柴洪女士告诉记者,在音乐剧中可以运用明亮活泼的表现形式、时尚流行的音乐节奏,使之与年轻人产生情感共鸣,分享快乐,希望透过音乐故事剧能够与蒙牛酸酸乳的年轻消费群体达到最为有效的契合,这样可以在无形中增加品牌和产品的自主传播与二次传播,以形成好的口碑效应。

“所有的行业都是娱乐业”,蒙牛酸酸乳自品牌创立伊始,就以“娱乐-音乐”为营销重点,着重于将自己塑造成为乳饮料行业中的时尚潮流风向标。在消费者时间碎片化,口味善变的市场环境中,率先打破乳饮行业的营销局限,以“音乐梦想”为核心的营销策略,践行出了一条多元立体化的娱乐营销之路。从2006年创新推出大型音乐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开启娱乐消费新时代;到以“成就音乐梦想”为核心成功运作的2007年《蒙牛酸酸乳音乐风云榜》;至2010年,“蒙牛酸酸乳音乐梦想学院”的全新启动;再到2011年全面推出的音乐梦想学院升级版——“蒙牛酸酸乳巨星梦想学院”;现至《乐动青春》音乐故事剧的全新推出。短短6年之内,蒙牛酸酸乳便凭借其多元立体化的娱乐营销策略带动了销售量的不断攀升,其品牌“音乐、梦想、公益”属性也日益凸显。

上一篇:虚拟商务下一篇:应该二语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