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档案建设

2024-05-21

旅游档案建设(精选九篇)

旅游档案建设 篇1

一、旅游档案的含义

无论是山川景观, 还是民族风情, 生态旅游还是红色之旅, 无一不体现本地区长期积淀下来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和反映时代变革的社会发展的历程。我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在华夏大地上抒写了璀璨的文化诗篇, 留下了上古遗存和近现代革命遗迹。在近现代历史上把这片土地赋予他们的精神竖起座座丰碑。人们在书写历史也在发掘历史, 所以才有了影响深远的中华文明的代代传承。文明要传承和发展, 就必须将现有的文字记载和历史遗存、以及民间的传承系统化、理论化, 用之来教育后人, 以此来记忆和传承昔日的文化与文明景象。可见历史档案是对地域文化、历史记载、社会发展的再现和帮助人们理解一地域的社会现象、社会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旅游档案可以理解为在旅游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而归档保存起来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 并能反映了人们在过去和现在的旅游活动过程中“足迹”的历史记录, 它是旅游发展历史的积淀, 同时也是旅游活动历史的再现。简而言之, 旅游档案是指能够对我们今天的旅游业的发展发挥作用的事物。

二、旅游档案建设的必要性

(一) 加强旅游档案建设是构造数字化旅游模式的需要

数字化旅游模式就是信息科学技术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 也就是把各种有关旅游的信息转化为数字化的形式, 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网络, 给旅游的供需两方提供及时而准确的信息, 使旅游业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动态均衡,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 加强旅游档案建设是实现旅游行业规划化管理的需要

旅游档案为旅游产业发展储备信息资源, 两者是共生共长的关系。旅游档案本身是一种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旅游档案是旅游开发中为景点的科学论证、科学规划、科学建设提供依据, 尤其在是红色旅游开发中, 旅游档案的作用更是至关重要。旅游档案也是旅游宣传促销的素材, 建立旅游档案可以加强旅游行业管理, 提高旅游行业工作人员的素质, 提高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从而实现旅游行业的规范化管理。

(三) 加强旅游档案建设是提高旅游文化品味和内涵的需要

积极合理利用文物资源、民间有史可考的旅游景点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 对历史档案中的旅游文化的挖掘, 都有利于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 提高旅游文化的品味, 能充分释放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这是旅游档案建立的内涵。因此尽快建立和完善旅游档案, 不仅是文化旅游发展的迫切需要, 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紧迫任务和具体措施之一。

(四) 加强旅游档案建设是实现旅游产业良性发展的需要

旅游业本身是一项涉及面广、关联带动性强的产业, 而且旅游业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旅游业与其他行业之间必须保持协调一致, 才能使旅游经济运行顺畅。旅游业的运行需要整体的配合和资源的共享, 旅游管理的效率和利益的提高同样离不开全局的合作, 而这需要各有关部门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信息。加强旅游档案建设, 为旅游业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实现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从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有机配合, 是21世纪我国旅游业兴旺发达的一个前提条件。

三、旅游档案建设工作存在问题

近年来, 各级地方政府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深度开发旅游资源, 着力延伸旅游产业链, 大力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 激活市场主体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 旅游产业已成为支柱或重点发展扶植产业, 为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旅游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与之共生的旅游档案工作明显滞后。

(一) 缺乏旅游档案收集保护的意识

我国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 旅游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编研、统计、利用服务工作还处于各自为政的分散状态。档案与旅游研究和职能部门缺乏沟通了解, 虽然少数学者有所涉及, 但因为专业限制和现实操作而未能有所突破, 在旅游档案建立的认识研究上缺乏一致性。造成了档案部门不能为旅游部门提供较为系统全面的档案资源支持, 旅游部门在旅游开发规划进行资源调查时孤军奋战, 但对收集来的材料又缺少专业的归档能力, 从而造成旅游档案资源及其附加文化经济价值的无形流失。

(二) 缺乏专门的旅游档案类别

由于旅游档案比一般的档案在提供利用等方面有自身的特点, 目前没有专门的旅游档案分类, 从而衍生的许许多多的问题, 如这些档案的归属问题、鉴定问题、保管问题等等都面临的巨大的考验。从目前各省档案馆馆藏来看, 馆藏以文书档案为主, 亦有科技及其他门类档案。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 许多的资料尤其档案馆馆藏里以历史、革命题材的资料已经被广泛运用到红色旅游当中, 这样给游客, 旅游职能部门及从业人员的查找带来极大不便。

(三) 缺乏专业的旅游档案门户网站

在现有的旅游相关网络资源中, 还缺乏全面而有特色的旅游档案门户网站, 限制了旅游者在出行前的资料收集与返程后信息回馈, 缺乏一个导游及旅游从业人员交流的网络平台, 这些都依赖于旅游档案的建设, 是旅游档案建设工作亟待解决课题。

(四) 缺乏有效的旅游档案法制建设

依法治档意识不强, 宣传教育不力, 导致档案部门征集不到旅游档案, 而相关部门和社会人士拥有高价值档案而未发挥效用, 或者对旅游档案的范围缺乏广义的理解而导致档案种类的单一。更甚者不知道旅游档案也是一种文化资源具有潜在的价值。

四、我国旅游档案建设工作的策略

旅游档案建立无论是对档案学科发展还是对旅游部门的开发实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 我们要提高旅游档案的保护意识, 加强旅游档案的收集工作, 为我国建设旅游文化大国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打造独特的旅游文化名片、实现富民强国战略作贡献, 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 强化旅游档案建设意识

强化旅游档案意识, 树立旅游档案信息观念, 理顺组织领导关系。旅游档案是一种旅游信息资源, 旅游档案部门是一个旅游信息部门, 旅游档案部门要开发旅游档案信息资源, 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就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建立相应的旅游档案管理机构, 有条件的单位或部门还应建立旅游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心, 建立旅游信息网络, 选派高素质的领导成员分管, 切实加强对旅游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二) 明确旅游档案归档范围

但凡在旅游活动中形成的, 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 音像等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相关文字材料及实物均属于收集范围, 具体包括:

1、旅游政策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档案, 包括: (1) 旅游景区 (点) 建设方面的档案, 如旅游景区行政管理、人事、教育培训、财务、审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环保、风景名胜和文物保护等专项建设相关文件材料。 (2) 旅行社档案, 如旅行社在接待、产品、价格、导游人员培训和考核等方面形成的文件、导游风采展示等资料。 (3) 饭店企业档案, 如旅游饭店在经营管理、旅游服务以及星级评定等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旅游宣传、促销方面的档案旅游、安全方面的档案及旅游部门在会计核算中形成的档案、酒店从业人员如“金钥匙”之类档案。

2、名胜、文物档案, 包括红色革命历史题材在文艺、文学创作过程中形成的资料;红色旅游建设和发展中形成的各类声像文件材料、电子文件材料和实物;著名人物的题词、字画、书信、留言、录音、录像等原始记录。

3、非物质文化档案, 包括地方性文艺节目的音像资料地方志、民间传说、习俗、传统手工艺品等方面的文字记录等。

4、旅游商品方面的档案, 包括旅游商品的设计, 图片等。

同时, 我们要借鉴阅览服务、外借服务、复制服务、展览服务等在档案研究中已经比较成熟的方式、相关方法、注意事项。为了实现旅游档案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经济价值, 实现资源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 在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网络迅速发展的背景下, 旅游档案这一在旅游时尚中产生的新事物也应突破原有的苑囿, 寻找新的途径。依托湖南强势的传媒优势, 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 打造数字化旅游档案平台

收集、整理旅游档案资源, 任务重要求较高, 需要旅游部门与档案部门密切配合, 工作人员要具备专业的档案知识, 又要有丰富的旅游知识和较强的业务水平, 面对烦琐而量大的资料, 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保证工作的质量, 所以要联合部门学习专业知识, 根据《新时期旅游局档案建设与标准化管理实务全书》进行规范化操作。

由于我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旅游档案整理工作复杂量多, 因此, 可以采取区域分工。可以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东南等片区划分, 统一口径, 最后再进行统一对接, 在归档中做到一步到位, 系统全面收集, 暂时缺位的要做好记录。同时采用缩微技术、光盘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优势, 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图片、照片制成缩微品或进行扫描, 另外可选取介绍性、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相关旅游文字档案录入计算机。这些数字化内容可通过在档案馆网站或各地政府、旅游局信息网上开辟旅游专栏予以动态发布。以不同的形式打造我国数字化旅游档案平台, 让文化吸引游客, 也让游客通过平台反馈意见, 进一步深化对旅游中的体验性学习, 这样可以优化开发效果, 树立品牌形象, 提高知名度。

五、结束语

文化内涵是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动力。我国要做大做强和文化产业和旅游业, 以国际化视野谋划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独具魅力的旅游精品, 使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旅游档案能天然的把二者沟通起来。因此, 在下一步旅游开发建设中, 我们要更加注重旅游档案建设的实务研究, 把旅游与档案结合起来, 建设完备的旅游档案, 挖掘旅游档案负载的文化厚重度, 为旅游发展服务。

摘要:旅游档案作为迅速崛起的旅游业发展的产物, 是旅游资源的重要载体和旅游文化的表现形式。研究建立旅游档案对于构造为旅游发展服务的档案平台, 对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阐述旅游业与旅游档案的相互联系, 论证旅游档案建设的必要性及依据湖南省旅游档案工作现状, 分析旅游档案滞后的原因, 提出加强旅游档案工作实现资源效用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旅游发展,旅游档案,策略

参考文献

[1]、江正荣.建立旅游档案的思考[J].四川档案, 2005 (5) .

[2]、于平.旅游档案的特点、管理与利用[J].档案学研究, 2006 (3) .

[3]、陈淼淼.谈档案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6 (3) .

[4]、唐跃工.档案的旅游资源效用及开发路径探析[J].档案时空, 2006 (4) .

[5]、于洁.旅游资源档案的开发利用[J].理工高教研究, 2007 (2) .

[6]、胡磊, 董莉莉.论我国数字旅游的发展[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 (4) .

旅游局档案工作自查报告 篇2

1、领导重视,经费保证。

我局档案工作有领导分管,有专人具体负责,并将此项工作列入了组织工作的议事日程,同时安排,同时布置,同时检查。我局现有人员17名,在文化旅游工作方面,承担着相对繁重的任务,在人手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配备了档案工作人员1名,并给予档案工作经费保障。

2、加强指导,强化审核

为了加强指导,强化工作,在档案工作中,严把入口关,更好地为文旅工作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我局制定了档案工作管理各项制度,对应归档的文件和案卷材料,做到全部归档。严格档案销毁登记,不随便销毁文件。

3、严格执行制度,确保档案安全。

建立制度是基础,执行制度是保障。在档案的管理工作中,我局严格执行各项制度,特别在执行档案查(借)阅制度方面,做到不徇私情,一视同仁,必须手续完备方可查(借)阅档案。为了方便工作,更好地为文旅工作服务,严格保密制度,确保重要档案材料的保密和安全。

4、树立优质服务观念,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

在坚持制度、查(借)阅手续完备的前提下,随时保证查(借)工作档案。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局档案工作在夯实基础、巩固成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管档人员业务不太熟悉,刚刚接手档案工作,还需进行系统培训。二是由于我局人手紧张,档案工作管理上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

三、下步工作打算

1、加强培训,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适时对管档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能训练,不断提高管档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工作。

2、加强指导,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档案管理与旅游文化建设 篇3

搞好旅游业就要有充足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 是旅游业的基础, 它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自然风景主要来源于自然存在, 如山川、河流 (如我县境内的长白山) 。人文景观包括人文景物, 文化传统, 民情风俗, 体育娱乐等。

我县地处东北地区, 由于气候、地理位置等原因, 旅游资源相比长江、黄河流域要少得多, 而原来拥有的长白山这一自然景观虽然从行政区划仍属我县, 但经营权属划规长白山管委会,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的目光就要放得更宽、更远, 人文景观少不等于没有, 要使这一资源不断得到丰富, 就需要我们有创造性的工作, 在困难面前有所作为, 这就需要我们档案管理部门、文化宣传部门加强协作, 资源共享, 放下包袱, 开动脑筋, 创造奇迹。

安图县历史悠久, 早在2.6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安图人”穴洞而居, 为中国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清王朝将安图境内资源丰富、景观神奇的长白山主峰区奉为满族远祖降生圣地和天朝帝国龙脉根基, 因而划安图为皇朝封禁地, 以求“安龙脉、图兴昌”。

安图又是革命老区, 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早在上世纪20年代, 中国共产党就在这里播下革命火种, 抗日战争时期, 国共两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在安图大地上奋勇抗击日寇, 谱写了无数篇可歌可泣的状丽篇章, 多处崇山峻岭成为抗日战士奋勇抗敌的战场。安图境内居住着朝鲜族、满族、回族、蒙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 其中朝鲜族、满族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历史和神话传说为人们津津乐道。

上述这些涉及历史沿革, 民俗文化的宝贵资源都应成为我们开发旅游资源的宝库。笔者认为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会同文化、宣传、民宗等部门广泛搜集和收集这些宝贵资料, 一方面整理归档, 丰富我县档案资源, 一方面通过艺术的加工创造使之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传播, 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和吸引力, 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如满清曾把安图划为皇朝封地, 求:“龙安脉, 图兴昌”。档案部门应一方面从现存的地理历史资料中找到依据, 一方面会同文化、宣传部门根据这些资料进行艺术创造, 编写充满神奇的历史故事或神话小说以传播, 并根据故事和小说情节选择适宜地区和地形进行人工创造, 利用灯光、网络等科学技术模拟神话场景来增强这些宝贵资源的吸引功能。

在现存的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档案中有东满翁声砬子党团会议地址, 我们可以根据档案记载的人物和事迹进行现场模拟, 复原当时的历史状况, 在老金厂、大沙河等战迹地模拟当时的激战场面, 再现当时的壮烈场景, 一方面引起人们的旅游兴趣, 一方面使人们在旅游观光过程中培养爱国情怀。

前几年, 我们建立了万宝红旗朝鲜族民俗村, 由于2010年7.28洪水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这就需要从档案资料中更详尽地查找我县境内早期朝鲜族、满族生产、生活的历史资料, 以便更详尽生动的展现他们的民族风情, 在我县通往长白山公路两侧建立和完善民俗村落, 从饮食、婚庆、文化、娱乐等多方面, 多层次地展现民俗风情以吸引游客。

总之, 在旅游文化资源的丰富和再创造中, 档案管理部门应发挥积极作用, 充分利用档案资源, 深挖潜力, 在旅游文化建设中有所作为。

摘要:本文就档案管理如何与当地旅游业结合起来, 促进旅游文化建设和发展谈几点初浅认识。

旅游档案建设 篇4

一、填空

1、档案作为一种宝贵的信息资源,对科学决策、资源利用、提高效率、产品开发等都有着 影响;档案作为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将发挥巨大作用;档案作为一门科学,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通过对它的管理和利用,就可以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为社会创造财富。

2、直接形成的是城建档案最重要的特征,随着城市建设的进展和工程项目进度,要同步形成相应的文件材料或档案。

3、城建档案是以城市为单位,它产生的地域范围是城市的行政辖区,而不是规划区。

5、所有的文件材料,必须是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记录的第一手材料,而不是事后另行编写、复印、复制的间接的第二手、第三手文件材料。

6、明确规定了城建档案形成的地域范围是整个城市区域,不是城市的某一个范围。

8、分项工程产生的档案有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施工记录(施工员填写)、各种施工检查验收记录(包括隐检)、各种材料试验、检验记录、施工日记。

9、建设工程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过程及装修工程。

10、建设工程文件:指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包括工程准备阶段文

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及竣工验收文件,也可简称为工程文件。

11、城建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标、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基础书2页)

14、城建档案是一切建(构)筑物维修改建、扩建的依据。

16、城建档案是城市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

17、城建档案室进行城市规划的基础(选择)。

18、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选择)

19、城建档案监督包括对城建档案工作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资金来源、职称评定的监

督。

20、城建档案业务指导的范围:城建档案如何收集和归档,如何整理、分类和编号,如何鉴定、保管和统计。

二、判断:

1、城建档案形成的地域范围是整个城市区域。(√)

2、有些在特殊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虽然对今后使用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但规定中没有要求归档,所以就不归档。(×)

3、城建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只负责对城建档案进行业务指导,以及收集、保管城建档案,而不具有城建档案监督功能。(×)

3、分部工程系指单位工程中不可以独立组织施工的工程。(×)

三、单选

1、档案作为一门科学,是一种(C)。

A、学问B、技术C、潜在的生产力D、方法

2、(C)是城建档案最重要的特征。

A、间接形成 B、回忆形成 C、直接形成、E、其它方式形成。

3、城建档案归档的原则是(B)的文件材料。

A、无保存价值B、国家的社会具有保存价值

C、齐全完整D、真实准确

四、多选

1、建设项目的构成为:(ABCDE)

A建设项目B单项工程C单位工程

D分部工程E分项工程

2、建设工程文件包括:(ABCDE)

A工程准备阶段文件B监理文件C施工文件

D竣工图E竣工验收文件

3、城建档案具有(ABCDE)的特点。

A、综合性B、成套性C、专业性D、动态性E4、城建档案是(ACD)的重要法律依据。

A、征用土地B、城市规划C、房地产产权

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究 篇5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1、技术手段落后。

目前, 旅游系统计算机应用仍然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数据处理上, 无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水平, 还是互联网的认知度、参与度等都远低于其它行业。工作方式基本上是接收移交档案, 编目立卷、存储入库、查阅调卷。管理介质绝大多数仍为纸质档案, 光盘技术和机读方式虽然已经有运用, 但十分有限, 数据库的建设与当今信息传输技术的要求相差甚远, 档案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专业人才匮乏。

熟练录入档案信息, 方便、快捷管理使用档案, 要有一些在计算机信息化方面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 同时这些专业人才还应具备一定的档案专业知识, 这样才能为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保障。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都不具备上述条件, 而且年龄相差悬殊, 能力素质参差不齐, 相互协调配合不够, 没有专人维护, 不及时更新信息, 致使降低了网络化办公、信息化建设速度。

3、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 我们在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上, 重大程度上受到资金的制约。购置计算机、扫描仪、缩微设备、打印等有关设备, 开通内部局域网, 连接外部因特网, 进行信息安全防护等等, 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 政府财政经费对我们的资金投入有限, 不能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二、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在问题的分析

1、主观方面, 畏难思想和满足感阻碍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一是档案管理信息化还未能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没有科学、统一的监督检查机制, 促使一些领导和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实施和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 困难重重, 在资金、人才、协调等有关方面都存在难点问题, 解决困难需要投入的精力相当大, 促使一些领导和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产生畏难情绪;三是纵横对比, 以及近阶段档案管理在整个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看, 没有明显的变化, 促使一些领导和工作人员产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满足感, 影响档案信息化建设推进发展。

2、客观方面, 没有充足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做保障, 阻碍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一是资金和设备方面没有保障, 投入严重不足, 信息设备不足和落后, 不能确保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专业人才很难留住, 既会档案管理、又会计算机操作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少, 完善和落实优秀专业人才关心激励机制不够, 良好的工作环境还没有形成, 优秀专业人才流动性强, 所以工作效率低, 质量差;三是工作任务量大, 所耗时间长是档案信息化现状的又一因素, 现阶段档案信息只能靠人工输入, 输完后还要校对、修改、管理、维护、数据备份, 能够胜任工作的人员极少, 使得档案作息化建设实际操作举步难艰;四是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一些政策、机制和制度还没有过健全和完善,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依据不充分, 档案信息化建设各项任务推进措施落实不力。

以上两个方面, 相互影响, 共同作用, 阻碍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三、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深化思想, 充分认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

计算机、多媒体、光盘以及其他技术的广泛应用, 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应认识到, 以计算机及档案管理软件等管理应用为主, 是档案管理手段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系统档案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旅游系统档案作为社会信息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手段来管理使用档案信息资源, 必将极大地提高档案资源的开发能力和利用效率, 促进提高旅游系统档案管理整体水平。

2、保障经费, 促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正常运转。

各级领导不但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 而且还要在行动上大力支持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保证和加强必要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机构、人员、办公条件, 要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 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同时, 要积极协调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提供坚强的组织和物质保障。

3、激发动力, 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加强人员的教育培训, 制定落实激励机制, 调动档案工作者开拓进取、创新发展的积极性。促使其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充分利用计算机与档案管理软件, 对档案的收集、存档、查找、借阅甚至统计等等实现电脑化, 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 提高收集信息、档案管理和使用的能力水平, 做到安全保管和科学利用, 逐渐实现旅游系统档案法制化、规范化, 加速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大引进专业人才力度, 落实专业人才优惠政策和关怀、激励机制, 注重吸引既具有计算机操作又会档案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改善人才结构, 促使他们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上发挥重要作用。

4、加强宣传, 制定出台档案信息的相关性政策体系。

按照国家有关政策, 制定出台地方、部门相关政策, 努力构筑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责任体系, 建立有效的工作指导机制和评估机制, 改善工作环境。要建立工作量与工资福利相挂钩奖励制度, 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 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地推介出去, 让领导和社会知晓, 营造浓厚良好的舆论氛围, 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度。

5、强化措施, 推进档案管理数字化进程。

实现档案数字化是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建立健全旅游系统数字档案, 首先要把握好节点有偿访问。一般性查询、检索无论传统服务还是远程服务均可无偿义务提供, 但网上深入查询或特殊专题检索、下载等应为有偿服务。关于档案开放范围和权限问题, 要设立相应的访问权限, 对于那些可以对公众开放的档案, 公众可在公共网上查询、利用, 而只可对内部人员开放的档案, 只能通过上内部局域网查询利用。旅游系统开放数字档案的建立必将会进一步提升旅游系统的宣传、服务和经营功能, 巩固和扩大我市旅游系统良好形象。

6、优化功能, 完善档案信息归集、检索系统。

为了全面、准确地收集信息, 就要将旅游系统档案信息系统与旅游行业有关信息有机地结合, 将行业信息自动归入档案信息系统, 形成文本信息。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分类、组合、检索、调阅、复制等功能, 建立完整准确的档案数据库。实时控制档案数据库的更新、管理、维护, 保证旅游系统档案信息与旅游行业状况的同步变动。充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检索功能, 建立高效的档案信息检索系统, 实现计算机检索与手工检索互补的档案信息检索体系, 提供高效、便捷的查询服务。

7、细化分析, 建立准确的档案数据分析系统。

旅游档案建设 篇6

一、关于旅游景区档案建设的概述

(一) 档案的归类。

1.规划建档。这一类档案主要是景区从开发之初对于各类项目设施建设的规划、论证等资料, 既包括景区主体的整体布局与细节规划, 也包括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明细。2.资源开发建档。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景区内存在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这两大类, 自然资源建档主要包括景区内的植被、土地、河流、野生动物等的原始档案与开发档案。而人文资源则是景区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传统建筑、文人墨迹、书画作品、碑刻壁画等的原始档案以及开发档案。3.环境保护建档。这里的环境同样包括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即景区资源保护、动植物保护、污染监测保护、人工绿化以及人文资源保护等相关规划、措施、细则的档案建设。4.景区管理建档。这一类档案建设内容较为繁杂, 主要包含了基础项目的档案、旅游秩序规定的档案、景区发布纪念品的相关档案、票据档案、举行的特色活动档案、名人到此旅游的档案等。景区管理建档是档案建设的主体部分, 且需要不断更新, 做到与时俱进。5.行政管理建档。这类档案是针对旅游景区行政建设中所使用到的材料、文件等进行建档, 例如人力资源管理档案、财务支出审计、景区评估等。

(二) 旅游景区建档的重要性。

1.为加强旅游景区的管理提供了依据。通过将景区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管理细节记录在案, 能够为景区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根据分析这些档案, 能够发现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并及时调整管理方针, 保证景区管理的科学性与先进性。2.能够保证景区的稳定高效发展。当前, 我国对景区质量作了分级, 因此游客在衡量一个景区好坏时往往先看其质量等级。而国家针对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也设定了不同的指标, 除了基本的经济效益之外, 还注重对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评定。而对景区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建档归案, 能够给管理方提供足够的研究材料, 从而为景区的发展指明方向。与此同时, 这些档案在申遗、等级评定时也会发挥重要的作用。3.是景区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有效方式。一方面, 旅游景区的档案建设囊括了景区开发建设的方方面面, 不仅仅是景区当前的发展资料, 还包括了其历史渊源、人文资源等。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景区文化, 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 景区管理方在对外宣传时往往会公开一些档案, 通过这些档案能够让大众了解景区的历史文化与精神财富, 从而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以吸引更多的游客。4.能够进一步促进景区的开发。旅游景区吸引游客的不仅仅是优美的自然景观, 还包含了其中所蕴藏的人文精神与历史价值。而景区档案建设注重的是景区人文方面的建设, 是一种延续景区历史的做法。在档案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帮助景区管理方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中所潜藏的历史文化价值, 从而为打造具有独特性的旅游资源提供依据, 有利于景区的后续发展。5.能够促进景区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对于特定景区来说, 档案建设并不仅仅是一种历史记录的方式, 更能够成为旅游的直接消费品。例如抗战纪念馆中的展览馆就是依据从档案中所提取的信息而建立的。再如根据档案记载而发行的纪念图册, 同样能够成为特色旅游中的一个消费热点。除此之外, 档案的建设能够为旅游景区的后续建设提供一定的依据, 通过对其他景点档案的分析来提炼出对本景区有效的观点, 从而招揽更多的参观者, 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当前景区档案建设的现状

(一) 信息化程度不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当前许多景区建设中都借助了科技的优势, 出现了“旅游信息产业”这一新兴的产业。但是在景区档案建设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效率却十分低下, 相关软硬件设施设备建设相对滞后, 档案信息化建设没有完全实现, 其中景区档案数字化管理较为落后, 开发程度极低, 不方便查阅, 致使档案建设效率不高。

(二) 档案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由于旅游景区不断开发建设, 档案收集整理的数量与种类也在不断更新, 尽管景区的档案建设工作一直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着, 但是大部分档案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档案的建设能够反映出景区在开发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如果管理部门对景区档案不重视, 不能有效利用档案对景点的文化历史等内涵进行开发, 就会使得一些较为严重的错误被忽视, 在做决定时没有充分的依据作为支撑, 从而影响景区的稳定发展。

(三) 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首先, 由于景区档案数量大、种类多, 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政策法规。因此不同地方对旅游档案建设的要求不同, 各地方建档时五花八门, 使得在管理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许多景区管理方对这方面不够重视, 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导致档案建设时人力资源分散。其次, 由于责任划分不够明确, 在对不同档案进行整理时, 很可能将重要的档案分散开来整理, 容易造成档案记录出错。最后, 档案存放保管不利, 由于档案建设信息化程度不高、发展落后, 再加上部分流传下来的古代档案不易保存, 因此当前许多景区的档案都是纸质的, 可能会因为人为的原因导致档案的丢失、破损。

三、提高景区档案建设有效性的措施

(一) 加强信息技术在档案建设中的应用。

首先, 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方或者当地政府应当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积极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 构建档案数据库。其次, 要加强对电子档案的备份与管理。对现有的电子档案进行归类备份, 并构建相应的数据平台来对所有电子档案数据进行统一的存储与管理, 有效提高景区数字化程度, 方便查阅和利用。同时, 进行必要宣传, 增加档案的使用频率。最后, 要安排专业人员对电子档案进行管理, 能够做到基本的数据处理、备份、归类, 尽可能避免因为人为原因而导致的档案丢失损坏。

(二) 多渠道地提高档案使用率。

首先, 旅游景区的档案不仅仅是用作对事件的记录, 也可以作为旅游消费品来加以开发, 将之作为景点参观的一部分, 不但能够让游客更加了解本景区的人文价值, 从而提升对游客吸引力, 还能够进一步创造额外的经济收入, 以促进景区的不断发展。其次, 档案也可作为对外宣传的一种手段。一是可以根据景区档案的记载结合宣传营销工作来设计制作大型宣传片, 让游客更加深刻了解景区产品。二是景区档案管理部门还可以从档案中精选领导对景区建设发展的指示指导、领导视察景区的照片、题词、名人书法以及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留下的信息、精美诗句、话语等进行收集整理, 形成旅游景区特色档案资料, 在今后景区宣传营销工作中加以利用, 可起到事半功倍效果。三是风景区特色档案还可以进行展示及出售, 这样不仅能提高景区知名度, 还能实现档案的多元化利用。最后, 在旅游景区制定新项目与新规划时, 要对现有的档案进行分析与归纳, 从中总结出经验、挖掘新的旅游热点, 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案, 从而满足景区长远发展的需要。

(三) 明细职责, 划分职能, 构建相关政策法规。

首先, 景区管理方应当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与责任追究制度, 对档案部门人员的职能进行合理的划分, 将不同数量不同种类档案的建设工作落实到不同人员的头上, 并由专人进行记录。一旦建档出错, 则根据记录追究到个人头上, 以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针对重要的古籍资料与纸质文献, 应当建设专门的档案保管室, 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并定期对这部分档案进行整理与维护, 以保证其完整性。其次, 应在深入研究分析, 综合考虑的情况下, 以《档案法》和《旅游法》等作为参考, 制定出一套具有科学性、完整性, 有助于景区档案建立、建设的日常法规和规章制度, 确保景区档案规范整理。

(四)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首先, 要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 以保证其有足够的能力承担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以提高建档的效率, 保证档案的有效性。其次, 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素养方面的培训, 进一步提升其责任意识与道德修养, 能够胜任档案建设的工作, 并以足够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最后, 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训, 在以满足电子建档的需求, 使其能够快速而有效率地将档案数据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 并能将电子档案进行归类整理。

四、结束语

针对旅游景区开发与发展的全过程进行建档归案, 能够为景区的综合管理与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 同时也能对现有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用文字记录下来, 为后人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因此景区管理方要重视档案建设工作, 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以提升景区档案建设的效率, 以促进景区更好发展。

摘要:档案建设是旅游景区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将景区资源以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一种手段。本文在对我国景区档案加以概述的基础上, 分析了档案建设面临的现状, 并针对这些现状制定了几点解决措施。

关键词:旅游景区,档案建设,旅游文化,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池梦祎.我国旅游景区档案建设问题与对策分析[J].兰台世界, 2015 (08) :23-24.

[2]丁颖.浅议旅游景区办公室电子档案管理模式[J].黑龙江史志, 2014 (18) :88.

[3]冀波.旅游景区档案建设问题与对策分析[J].旅游纵览 (下半月) , 2015 (09) :21.

[4]宋素娟.从5A旅游景区评定看旅游档案的重要性[J].黑龙江档案, 2015 (06) :59.

浅谈旅游档案的管理 篇7

一、建立旅游档案是旅游产业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强力支撑

旅游档案是在旅游事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价值而保存起来的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它既有旅游产业开发前进途中成功经验的精彩展示, 也有工作实践中失败教训的醒目警诫;它既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真实依据, 又是旅游科学规划的可信依据, 还是保护旅游资源免遭破坏的有力根据。旅游档案是一把尺子, 它可以使旅游产业开发有章可循, 按章办事, 克服盲目性, 增强科学性;克服随意性, 增强规范性;变被动为主动, 变蛮干为有序。旅游档案是一台“调控器”, 它可以对旅游产业开发起到及时监控、准确鉴证、有效保护、积极促进的作用。

二、旅游档案的基本内容

在旅游行政管理、旅游建设、旅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表、声像等门类和载体的各种原始记录都应该收集归档为旅游档案。具体包括: (1) 旅游政策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档案。如旅游主管部门形成的有关旅游法规文件、行政规章、会议文件、领导人讲话等材料。 (2) 旅游景区 (点) 建设方面的档案。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旅游设施兴建、扩建、维护过程中形成的文件、图纸和技术资料等。 (3) 旅行社档案。旅行社在接待、产品、价格、导游人员培训和考核等方面形成的文件、资料。 (4) 饭店企业档案。旅游饭店在经营管理、旅游服务以及星级评定等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5) 旅游宣传、促销方面的档案。如开发旅游项目, 举行旅游大型活动、旅游展销会以及在宣传旅游景点、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的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6) 旅游统计方面的档案。如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和饭店企业在出入境旅游、国内旅游、旅游教育、旅游基本建设、旅游资源调查等工作中形成的统计报表、分析材料等。 (7) 旅游部门在会计核算中形成的档案。如会计报表、账本、凭证等原始记录。 (8) 旅游安全方面的档案。包括旅游安全、投诉案件和事故处理、现场取证、保险与理赔、紧急救援等工作中形成的原始记录。 (9) 旅游商品方面的档案。主要包括旅游商品在设计、生产、流通各环节中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 (10) 红色旅游方面的档案。例如, 接收和征集的革命历史文物史料、图片、创作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材料等。 (11) 名人档案。著名人物的题词、画、书信、留言、录音、录像等原始记录。 (12) 旅游文化档案。如地方性文艺节目的音像资料, 地方志、民间传说、传统手工艺品等方面的文字记录等。

三、旅游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就档案业务角度而言, 旅游档案由其形成部门立案归档, 个人或部门向旅游档案管理机构移交档案, 都属收集工作。旅游档案来源广泛, 内容丰富多样。要保证档案收集的齐全完整, 需要旅游局、各旅行社、导游公司、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游景点及旅游工作相关部门、旅游工作者个人的共同参与, 保证收集渠道的畅通。对于部门来说, 可以采取成批移交的方式, 由旅游档案的形成部门 (特别是旅游企、事业单位) 按照统一的组卷要求组好卷, 将其在一定时期内 (如每一年或按旺季、淡季) 形成的旅游档案成批向档案管理机构移交。这是一种较为规范的收集方法。一些零散的材料, 也可随时移交。个人手中存放或由个人形成的个别旅游档案材料也应及时转交相关部门或档案管理机构, 必要时直接索取, 以防散失。

旅游档案材料的收集, 是一项贯彻始终的经常性任务, 不能单纯依靠突击工作, 应建立交送传递制度, 注意清理核对, 及时将所缺材料收集上来。由于旅游档案内容较广、涉及面较宽, 各种类别的旅游档案数量不一、形式多样, 缺乏一个专门、统一的集中管理机构, 因而处于相对零散的状态。为了使旅游档案便于保管和利用, 必须使整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在整理旅游档案材料的过程中, 必须结合旅游档案材料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尽量保持其成套性、整体性。

目前, 现有的旅游档案材料还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一是部分旅游工作者写材料潦草、不认真;二是一些旅游工作人员由于习惯的原因, 用圆珠笔抄写的材料较多, 不便长期保存;三是一些旅游材料内容简单、粗陋, 缺少应有的保存价值。对于这些问题, 必须加强宣传教育, 强调旅游档案的使用价值和建立旅游档案的必要性。对于已经成为档案的这种不够规范的材料, 可通过整理加以完善, 如重新抄写, 用复印件代替, 责令责任者修改等。

四、旅游档案的保管与利用

旅游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产业。伴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 产生了数量浩繁、内容丰富的旅游档案。各级档案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旅游档案工作的领导和业务指导, 组织业务骨干, 深入到相关单位和旅游景区、景点, 帮助、指导建立旅游档案。要制定旅游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制度, 积极开展档案的利用工作。如红色旅游重点区域和景点所在地的档案馆要发挥所存大量珍贵革命历史档案的优势, 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 编辑出版革命历史史料和宣传材料, 为发展红色旅游事业服务;要将红色旅游档案建设纳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规划中, 建立红色档案陈列室, 举办红色档案展览活动, 使之成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堂。

旅游档案建设 篇8

一、旅游档案与5A级景区评定的关系

(一) 旅游档案是5A级景区评定的基础。旅游档案是旅游业发展的产物, 是以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不同载体保存起来的旅游业历史记录, 是具有记忆功能, 并为旅游业发展储备了各种信息的重要资源。2004 年国家旅游总局出台《国家5A级景区审定标准》, 标准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环境质量与服务质量, 8 大项, 44 个分项, 总分1 000 分;第二部分是景观质量, 分为2 大项, 9 个分项, 分值100 分, 第三部分是现场游客意见调查, 分值100 分。景区如果要达到5A级景区标准, 三部分分值不能低于950 分、95 分和90分。5A级景区评定主要有三种途径, 分别为:一是看材料, 即按照5A级景区审定标准将旅游档案整理、加工、汇编而成的支撑材料;二是听汇报, 根据景区旅游档案资料整理出来的领导汇报材料;三是现场调查, 即游客意见调查等。在评定过程中, 由于受时间和人为因素等影响, 听汇报和现场调查等只能反映景区的局部信息, 无法了解景区全貌。只有通过大量的档案材料而形成的评定材料, 才能对景区形成客观、准确、全面的评定, 因此, 完整、准确、系统的旅游档案则是搞好评定的基础。

(二) 旅游档案是5A级景区评定的重要凭证。5A级景区标准系统是一套庞大的评比系统, 评比项高达100 多项, 覆盖面之广、标准要求之高是空前的。因此, 准备评定材料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要做好这项工作, 没有档案的支撑是无法想象的。景区工作人员以档案室所藏档案为基础, 根据评定标准对档案资料进行必要的补充、整理, 使之成为景区工作的缩影, 全面、准确、系统地反映景区情况, 供专家查阅, 可以充分发挥旅游档案的重要凭证作用。

(三) 5A级景区评定工作全面促进旅游档案的发展。通过评定工作, 景区领导能够以战略的眼光看待旅游档案, 充分认识档案工作重要性, 配备足够的人员和档案设备, 不断完善各项制度, 档案软硬件发展得到有效促进。同时评定工作需要大量的档案材料, 旅游档案部门就会增强旅游档案工作的责任感, 努力实现档案的科学化、现代化和规范化, 因此, 5A级评定工作有力提高了旅游档案的地位。

二、5A级景区评定中旅游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对旅游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以来, 部分景区没有充分认识到旅游档案的重要性, 将旅游档案看作是一项无关紧要的材料, 没有把档案管理工作摆上重要日程,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旅游档案的科学管理及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 旅游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收集不规范。旅游档案内容复杂, 数量众多, 由于缺乏必要的旅游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资料整理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 因此部分景区出现了文件材料不归档、漏归档的现象, 个别旅游档案随着工作人员的工作调动, 而变成了个人材料或丢失, 再加上景区档案人员缺乏必要的旅游知识及建档的意识, 使一些有价值的旅游档案零散存放未被系统整理, 一些非常重要的旅游档案被尘封在高高的档案架上, 无人知晓, 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三) 信息化技术缺乏, 信息共享意识淡。5A景区申报时, 要先对景区质量进行评估, 达标后再进入后续程序, 所以景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就成为创5A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而旅游业的旅游信息主要依托网络、报刊等媒体, 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宣传, 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部分景区旅游档案信息技术缺乏深度, 没有建立档案信息库, 也没有建立相关网站, 因而档案利用水平低, 利用人次少, 除能满足内部的查阅外, 不能充分地为其他需要了解景区旅游相关情况的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不能引起游人的重视, 在5A级评定中处于弱势地位, 旅游档案的利用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加强旅游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 充分认识加强旅游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强化旅游档案意识, 完善旅游档案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景区领导要重视档案工作, 根据实际情况, 成立旅游档案管理小组, 做好旅游档案的收集、整理等工作, 同时要从长远的观点出发, 加强该项工作的资金投入, 改善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 建立健全旅游档案管理制度。评定工作也是对景区档案利用效果的检验, 因此旅游景区要加强对评定档案的管理, 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 使评定工作有章可循。档案部门要制定、完善旅游档案管理办法, 确定旅游档案归档范围, 加强档案收集、整理、利用及服务等工作, 使档案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三) 打造旅游档案的数字化平台。随着科技在旅游行业中的广泛应用, 旅游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了让游客的出行更加便捷, 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景区也必须提升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水平, 构建旅游档案的数字化平台, 这是旅游景区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 更是旅游在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景区通过建立旅游档案数据库、景区网站等形式, 采用缩微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媒体, 打破时间、空间对旅游的限制, 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种信息, 确保档案信息的质量及网络环境下, 完成档案数据的通用、共享和交换, 成为景区创5A的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麻夸吉.档案在高校评估中的作用.攀登, 2007.2

民族档案与旅游发展的共赢与对策 篇9

关键词:民族档案,旅游发展,共赢与对策

民族档案作为民族文化的原始记录, 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在民族地区的旅游迅速发展的今天, 民族文化日益成为民族地区旅游业中的强势品牌。因此, 对民族档案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有益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有利于促进民族档案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 促进民族档案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一、民族档案的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明确了档案的含义: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民族档案是少数民族档案的简称, 从1960年在国家档案局召开的少数民族档案工作会议上提出“少数民族档案”这个概念, 档案界对其界定就存在不同的意见, 可以归结为少数民族政权组织或个人形成的档案, 反映少数民族问题的档案和少数民族地区产生的档案等三种观点。笔者认为民族档案就是反映民族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科技等情况, 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符号、实物等的原始记录。民族档案包括时间和形态两个维度。从时间维度看可分为建国前和建国后两部分的内容;从形态维度看, 实物档案往往与符号形式的档案相关联产生, 具有民族特殊性。正确理解民族档案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包括民族文化典籍和民间百姓生活档案的内容;另一方面民族是“活”的档案, 是不断增长和不断丰富的。这意味着民族档案就数量而言是不断增加的, 就内容而言是不断丰富的, 它依附于民族主体而存在, 构成民族档案全宗。民族档案的内容非常丰富, 包括民族文化经卷、绘画、舞谱、画像、壁画、工艺、舞蹈、音乐、吟唱等等一系列原始记录, 还包括民族政治、经济、历史、科技、军事、文艺、伦理、文学、哲学、宗教、语言、礼仪、风俗、天文、历法、医药等多方面内容;既包括各时期政府机关的行政档案, 又包括不同时期人物档案和书画档案, 还包括不同时期的各种实物档案和建国后反映民族地方的重要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档案。

二、民族档案与旅游业的共赢发展

1. 民族档案与旅游业之间具有天然的共赢关系。

作为文化资源的民族档案与旅游业存在着天生的内在联系:民族档案学术研究的兴盛促进了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兴旺, 民族档案作为旅游的异质文化资源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兴盛又反过来促进了民族档案的研究与保护, 民族档案与民族地区旅游业是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赢发展中得到了扩展。正是因为民族文化这条纽带联系着民族档案与民族区域旅游发展结缘。

旅游业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经济, 其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旅游资源。祁庆富先生曾说:“从文化自身的角度对它们进行保护、传承。认识、理解到旅游是一种文化, 对于‘合理利用’是个重要的前提……”[1]3旅游对于民族文化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从积极方面来看, 旅游促使人们认识民族档案的价值, 促进民族档案的保管与开发。旅游业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感, 对民族主体意识的增强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此基础上民族主体越来越关注自己民族文化的变迁及传承问题。从消极的方面来看, 在旅游热潮的冲击下, 某些民族地区为迎合旅游者及获取经济利益对民族档案进行了一些曲解使得民族文化内涵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旅游发展中的急功近利行为使很多商家把民族文化变成了一种招牌商品, 贴上醒目的商标变成新鲜的商品去谋取利益。在商品化时代急功近利的趋同思路之下, 应用于旅游的民族档案的开发与利用工作亦是热火朝天。人们纷纷从民族文化上做文章, 良莠不分、鱼目混珠, 商业性非常突出, 导致开发利用表面化、商业化。例如丽江古城的过度商业化就是这样:人们好像已经完全把丽江当成了一个浮躁的舞台, 已经忘记了丽江的本来面貌——旅游房地产开发大肆泛滥, 过度商业化越来越严重, 外来移民代替了当地纳西居民, 成为古城内的主体居民;而古城的纳西人将住房和铺面, 租给外来移民经营, 自己纷纷外迁, 使纳西人和纳西文化濒临“边缘化”。

2. 民族档案具有旅游资源效用。

民族档案是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一种记忆工具, 是原汁原味的民族记忆的载体, 真实地记录着民族地区社会历史的原貌, 使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在其中得到最真实、最实在的体现, 是民族文化发展的产物。在旅游业发展的今天, 民族档案和旅游业有着不解之缘。各级档案馆保存的大量的历史古迹资料及相关人文历史档案都是具有旅游价值的文化资源, 在文物古迹的修复与保护、旅游景观文化内涵的拓展与延展、旅游宣传与促销及旅游形象与品牌树立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般而言, 民族档案具有资源潜在效用、文物景观附属原始档案资源效用和旅游宣传素材效应多方面旅游资源效用。

3. 民族档案在旅游开发中得到价值实现。

在日益发展的旅游业中, 民族档案和档案工作如何为旅游业服务已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 民族档案积淀的民族文化应以积极姿态活跃于旅游市场。例如丽江紧抓大地震以后恢复重建以及1997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机遇, 创造了一个享誉全球的神话, 促使丽江地区旅游业突飞猛进, 这其中纳西民族档案的文化价值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民族档案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 是民族文化的集大成, 其价值的实现除了通常为人们所关注的本身涵盖的史料及研究价值之外, 旅游业的发展为民族档案的价值实现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民族地区日新月异的旅游业对异质文化的寻求使民族档案的价值实现主要以价值主体的扩展和价值形态的变化而得以实现。

(1) 价值主体的扩展与档案价值扩展。民族档案随着时间推移,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研究民族档案的价值, 使用者需求的范围不断得以拓宽, 由此导致了民族档案价值扩展, 这意味着社会需求引发了民族档案价值的扩展。这种社会需求是一种对异质文化的感同身受之渴望, 是民族地区旅游业的亮点和卖点。

(2) 价值形态的变化与档案价值扩展。民族主体或利用者开发利用民族档案具有多维性。民族主体或利用者利用民族档案的多方面作用使其具有不同的价值形态和表现形式, 其价值形态会由最初的备忘记事扩展到语言学、文字学、文学、史学、艺术、宗教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在旅游发展的热潮中, 民族档案的艺术价值形态备受关注, 使其艺术价值形态得到最为充分的挖掘, 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得到更进一步价值扩展和表现。

目前民族档案价值扩展只是对民族档案中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浅层次发掘, 旅游产品基本以低层次输出为主, 主要集中在民族文化的表层上, 旅游产品商业气息浓重, 精神文化内涵传递不充分, 感官刺激较多, 心理认同感较少。从游客需求来看, 国内外游客更注重原生态文化, 兴趣更集中于真实质朴的民俗文化等, 这对民族档案的深度发掘提出了挑战, 同时也传递出在民族档案价值的实现与扩展过程中, 必须注重文化内涵, 注重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例如大理五朵金花, 石林阿诗玛都树立起高知名度旅游文化形象就充分说明民族地区旅游开发要突出民族性和特色。因此, 要实现民族档案的深层次发掘, 要关注民族档案中的乡间民俗、神话传说、宗教内涵等内容的挖掘, 以实现民族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旅游发展背景下民族档案的发展对策

在旅游发展的背景下, 民族档案和档案工作需要转变角色, 突出人文关注, 关注文化内涵, 以实现自身发展与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使得档案业和旅游业实现更好地良性互动。

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实现档案与档案工作的角色转变。

民族档案作为本民族的集体记忆而存在, 但是在旅游发展关注异质文化体验的时代, 档案和档案工作成为了世界关注的对象, 应该成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文化源泉。英国档案学者迈克尔·库克说:“整个社会应该把档案馆看做是一个文化机构, 即使给档案馆贴上‘文化娱乐’, 甚至‘消遣’的标签也是无可厚非的。”[2]28在旅游发展的热潮中要做好民族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 要增加人文关注, 把民族文化体验传递给每一个希望体验的游客。同时, 档案和档案工作要关注民族档案的文化价值, 要发挥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 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以增强民族地区的旅游的吸引力、提高民族地区的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明确民族档案编研的价值取向。

民族档案的保存和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科学的民族档案编研工作。民族档案编研工作应开展足够的能为将来考虑的文化保存工作, 应选择特色、传播民族文化精髓, 关注现代人的文化需求, 要全方位关照利用群体, 易于提供利用的选题和程式, 以促进民族档案编研与民族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宗晓莲.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

[2]彼得·瓦尔纳, 现代档案与文件管理选读[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1992.

上一篇:教育培养活动下一篇:CO中毒的急救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