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成本会计理论

2024-06-18

资本成本会计理论(精选十篇)

资本成本会计理论 篇1

一、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

资本成本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本应承担的机会成本, 市场经济条件下包括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两部分。债务资本成本是企业借款和发行债券的成本, 即会计核算中的利息费用, 权益资本成本是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获得资金而付出的成本, 在现行的会计核算中, 没有具体确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会计界开始了对资本成本会计理论的研究, 尤其以安东尼教授提出的理论构想最具代表性。综合而言, 资本成本会计是在金融市场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背景下, 以企业资本成本为对象, 通过在企业成本概念及计量方面引入产权概念而进行全面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资本成本信息而形成的一个新的会计领域。因此其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 资本成本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会计假设是整个财务会计结构的基础, 会计原则是会计假设的延伸。资本成本会计作为会计的分支, 在会计所处环境、核算对象等方面无很大区别, 因此, 会计的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依然适用于资本成本会计。

第二, 资本成本会计的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指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传统会计最基础的理论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资本成本会计中, 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主体权益。且主体的资本存在形态即为资产, 包括货币性项目、未耗用成本和各项投资。股东权益直接与股东提供的资本数额有关, 包括股东直接投入的资产, 以及这些资产的应计利息。因此, 在会计要素设置上, 资本成本会计中单独设置了“业主权益”要素取代传统的“净收益”要素, 在数量等于资产总额与负债和股东权益之和之间的差额。

第三, 资本成本会计的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会计系统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整体上来说, 资本成本会计的会计目标是为人们进行有目的的控制和决策提供全面的财务信息。但是由于现行的会计实务仅仅确认债务资本成本, 而没有确认权益资本成本, 而在企业的运营中, 资本成本中同时包括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两部分, 因此, 为了能够为人们提供控制和决策的财务信息, 在资本成本会计中要计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成本, 包括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

二、资本成本会计理论的影响

虽然目前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在实践中都没有得到运用, 但是却产生了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方面, 从会计理论来看, 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拓展了会计学的研究范围。传统会计学的理论基本是以资本为中心, 着重突出企业的主体权益, 资本会计理论通过对权益资本的核算, 不仅协调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会计分支学科的关系, 体现了会计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也架立了会计学和经济学的桥梁,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将产权经济学的内容也纳入了会计学的研究范围, 同时, 也将会计学的成本概念及其计量引入了产权领域。

另一方面, 会计的关键在于核算, 目标在于反应企业真实经营情况, 因此, 资本成本会计理论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

第一, 企业会计核算尤其是成本核算产生变化。在资本成本会计中, 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主体权益。因此在企业的成本核算中, “利息费用”同时包括了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 是属于企业的一项成本核算, 而不是企业的一项期间费用。

第二, 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中, 权益资本成本是作为净收益的组成部分, 直接提高了企业的净收益, 高估了企业的经营业绩, 优化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在资本成本会计中是对权益资本成本进行单独的计量后, 从而使企业的净收益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真实利润, 这样的作用不仅仅是将企业真正的经营成果反映给投资者, 便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更重要的是权益资本成本的确认与计量, 增加了投资者报酬的稳定性, 体现在股市中, 则是使股市成为投资者转让和投资股票的场所, 减少投机行为的发展, 为股市的健康平稳发展创造条件。

第三, 企业的结构适当发生改变。资本成本会计是以理想的奖励或激励报酬为基础, 不论企业的盈利与亏损, 投资者都可以得到权益资本成本, 但是将经营者的管理行为、管理决策与主体权益的创造紧密结合, 从而使得企业的经营风险由投资者逐渐转移至经营者, 增加了企业经营者的风险, 故企业必须赋予企业经营者更多的权力, 甚至包括重大决策的权力, 而董事会的权力则主要集中于监管和监督方面。因此, 资本成本会计使经营者能够更有效的摆脱短期利润的束缚, 敢于投资长期方能有效的项目, 更好的完成投资者的托付责任。当然, 经营者必须定期想监督机构递交财务报表。因此资本成本会计融合了经营者和投资者双方的利益, 有利于解决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 直接降低了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管理费用, 也能够更有效的约束经营者的偷懒行为。

虽然资本成本会计目前没有得到具体的实施, 但是代表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总而言之, 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直接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科学性, 同时, 赋予经营者更大的权力, 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玉明.关于会计主体概念及资本成本会计理论的思考.财经研究, 1998;4

[2]李百兴.刍谈权益资本成本会计.财会月刊, 1999;10

[3]汪晓林.资本成本会计刍议.上海会计, 2000;4

[4]黄平.对权益资本成本会计与传统会计的比较和反思.财经论坛, 2001;4

资本成本会计理论 篇2

一、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框架

关于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框架,会计理论界曾出现过许多的观点,尤其以安东尼教授提出的理论构想最具代表性,因此,我在此就在安东尼教授的观点引导下做一下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框架分析:

1.关于会计要素问题。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它把会计对象用会计特有的语言加以表述。另外,它还是财务报表的组成项目,会计恒等是描述了各个要素的数量关系,按照安东米教授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在资本成本会计中,会计恒等式应修改为:“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主体权益”。与此变化相适应,安东尼教授对会计要素及其相关问题也进行了讨论。①单独设置“业主权益”要素。会计要素及其设置数量的多少,主要应该取决于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虽然会计要素本身就是一种信息,但是它毕竟是一个综合信息,根据安东你教授所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构想应该单独设置“业主权益”要素取代原来的“净收益”或“全面收益”要素。它在数量等与资产总额与负债和股东权益之和之间的差额。其主要来源是主体的经营活动。②对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要素的重新定义。安东你教授认为现行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无法提供解释会计主体实际发生情况的信息,同时,它对“资产“要素的定义不具有实际操作性,因此,安东尼教授在资本成本会计中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的概念作了重新定义,具体表述如下:①资产是主体的资本存在形态。资产包括货币性项目、未耗用成本和各项投资。其数额未凝固在各种资本存在形态上的数额。②股东权益反映由股东提供的资本数额。它包括股东直接投入的资产以及这些资本的应计利息。

2.关于会计目标问题。会计目标是会计系统运行的必然趋势,是会计系统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表现位于其应达到的目的。它的基本目标时提供有助于人们进行有目的的控制和决策的财务信息计其他有关信息,这是一切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所共有的,并不以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变化,资本成本会计业不例外。但是,现行的财务会计实务中,仅仅确认显现成本,即债务资本成本,而没有确认隐含成本,即权益资本成本。安东尼教授认为资本成本中不仅包括债务资本成本,而且还包括权益资本成本,因此,在资本成本会计中,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有目的的控制和决策的财务信息中应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成本,既包括显现成本,又包括隐含成本。

3.关于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问题。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在西方财务会计文献中早已存在。例如:美国会计学会认为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必须符合相关性、可验证性、公正不偏性和可定量性四项准则。资本成本会计信息在质量特征方面也符合这四项准则。①就相关性而言,确认和计量资本成本中的隐含成本,对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游泳性,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的回答是肯定的。②就可验证性而言,对于资本成本会计的权益资本成本计量来说,它是指根据相同的数据和方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专业人员进行权益资本成本的结算,应该得到基本相同的结果。对于这一点,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计算权益资本成本得到相同的数据并不难以实现,因为在高度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条件下,模型中所取得有关变量树脂相同,计算结果也会基本相同。③就公正不偏性而言,它要求会计信息的提供和传递过程中不渗入个人偏见,以免损害其他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既然权益资本成本计量具有可验证性,那么,不同经济利益关系的集团,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就可以通过权益资本成本计量结果来进行验证,从而敦促会计信息系统遵循公正不偏性准则。④就可定量性而言,权益资本成本的计量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例证。

4.关于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原则问题。会计假设侍从会计实践中抽象出来的,是最基础的一个层次,使整个财务会计结构的基础,是会计理论的最高层次,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具有普遍有用性。资本成本会计作为会计的分支,它只是强调在

会计信息影响资本市场的理论分析 篇3

【关键词】会计信息 资本市场 股票

资本市场是进行证券买卖的市场,是一国市场体系中的核心,它不仅能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资产的有效率分布,而且还是信息的聚集地。证券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企业筹集长期资金的重要场所,它对于调节资金流向、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股票作为交易最为频繁的金融资产,其市场价格会对新信息迅速作出调整。如果将证券市场上的信息看做一个集合,对于该信息集合,股票价格能对集合中包含的所有或部分信息做出反应,投资者也能根据企业公布的会计信息,做出投资决策。本文将从理论角度展开会计信息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分析。

一、委托代理理论

1976年,詹森(Jensen)和麦肯(Mecking)提出:企业是一系列合约的集合。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企业主决定聘任一位专门从事企业管理的专业人士,加强对企业的管理。这位专业人士在企业主授权的范围内,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管理,而业主按约定给专业人士支付报酬,此时,委托代理关系产生。

委托代理关系在公司制企业的广泛存在使得委托代理问题产生,即代理人与委托人的目标不一致。代理人目标在于增加报酬和闲暇时间,同时尽可能的避免风险,而作为委托人的股东的目标在于投资资本保值增值。当代理人和委托人的目标不一致时,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产生。

会计信息的发布是指管理者向委托人(外部利益相关人)履行报告职责。它是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者获得投资企业信息的重要途径,能够缓解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防止经营管理者出现道德风险。即通过发布会计信息,使投资者获取更多信息,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督。

二、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

委托代理关系的广泛存在使得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拥有的信息不对称,表现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道德风险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比如增加报酬和闲暇时间,在作出决策时,不是尽最大努力去实现企业的目标,且并不承担决策不当造成的后果的现象。证券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信息供给方与信息需求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二是信息需求方相互之间拥有的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机构投资者和散户之间。

由于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对变更信息掌握的不同,也有可能导致逆向选择发生。管理人员参与了公司决策,对会计信息的认识更为全面,投资者远离企业,并不知道财务数据包含的全部信息,在无法判断会计信息质量高低时,会按照信息的平均质量水平去评价每一个上市公司的行为。

三、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是指有关公司的信息可以通过他们的行为,在市场上得以传递,并且行为比语言更具有影响力。投资者可以根据公司的发布的会计信息判断其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信号传递原则也促使公司更加注重自身的实践行动,而非公开发表的声明。

股价和成交量对某一事件做出反应是市场投资者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后,做出决策的结果。当上市公司披露某一信息时,该信息在证券市场上的传播使股价波动。股价波动的方向及幅度取决于投资者对这一信息做出分析后的对该行为给予的评价,多个投资者的行为集合起来,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股价走势。所以,会计信息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一个群体决策叠加的效果。

四、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EMH)是财务学家法玛(Fama)在其博士论文《股票市场价格行为》中提出的。资本市场是进行证券买卖的市场,有效市场假说,是指在资本市场上有效的前提下,股票作为交易最为频繁的金融资产,其市场价格能够反应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而且能够对新信息迅速作出调整。股票价格中包含的信息集合的大小不同,市场的有效性程度也不同。根据信息集合的大小,可以将市场有效性分成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强式有效市场三类。

(一)弱式有效市场

弱式有效市场上股票价格能包含的信息集合最小。该信息集合均为公司的历史交易信息,也就是说,股价没有对新信息做出反应。如果市场仅对历史信息做出反应,则该市场弱式有效。

(二)半强式有效市场

半强式有效市场上股票价格能包含的的信息集合大于弱式有效市场的信息集合。该集合的信息除了公司的历史交易信息,还包括公司发布的最新消息。如果股票价格反映了历史信息和新信息,则该市场半强式有效。

(三)强式有效市场

强式有效市场上股票价格包含的信息集合最大。该信息集合不仅包括公司的历史交易信息和最新交易信息,还包括未予以公开的仅为公司内部人员掌握的信息。如果股票价格反映了所有的与公司相关的公开以及未公开的信息,则该市场是强式有效。

有效市场假说同样可以应用于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在不同的有效市场上,股票价格对信息反应方向及程度不同。投资者能否在投资时,充分考虑变更信息,并将该信息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取决于我国资本市场有效性的类型。

综上,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信号传递原则、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上对募资投向变更公告及其引起的市场反应进行了分析。会计信息在证券市场上的传递会成为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参考依据。会计信息会影响投资者的预期和投资决策,使得股票价格变动。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投资者掌握的企业生产经营信息较少,不能判断信息含量,因此投资者可能会做出逆向选择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能否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有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任健华.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的市场反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2]田翠香.论会计信息和资本市场有效性[J].《当代财经》,2003(8).

[3]谭洪涛,南楠.资本市场金融企业上市与我国会计政策[J].金融会计,2003,(2).

[4]冯淑萍.市场经济与会计准则.会计研究[J],1999,(1).

[5]孙铮.论证券市场管理中的会计规范[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资本成本理论研究综述 篇4

一、资本成本基本概念

在我国有些学者认为资本成本是企业取得和使用资本时所付出的代价, 将资本成本概念和资金成本概念混同。所以汪平[1]在《资本成本论》论文研究中曾谈到, 资本成本也许是我国理财史上出现的理解最为混乱的概念;他认为出现混乱的原因也许是与国内学者翻译西方理财学对资本成本的概念有关。而宋琳[2]在《资金成本与资本成本的区别》一文中, 从概念、期限、风险公司治理等方面阐述了资本成本和资金成本的不同, 并指出如果资本成本和资金成本混同使用, 可能会导致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对财务理论把握不准确, 进而导致在对资本成本相关理论实践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邹颖、汪平[3] (2011) 认为正确理解资本成本概念是公司进行科学理财的基本前提, 资本成本是现代公司理财学的第一概念, 是公司理财目标的根本反应, 是公司理财行为的技术起点。

二、资本成本影响因素

影响资本成本的因素有很多, 本文主要从政府干预、制度因素、公司治理、新会计准则这几个方面阐述其对资本成本的影响。

(一) 政府干预对资本成本的影响

相比较而言, 与国外政府对资本成本的干预相比, 我国政府的干预明显更为显著, 对资本成本的影响效果更大。连军[4] (2012) 以2005-2008年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 实证检验不同市场环境下政治联系对民营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研究发现:不同地区政治关联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效果不同;政府干预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区域中可能会造成企业运营效益出现较高的不定性, 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承担着较高的权益资本成本;政府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干预相对较少, 政治关联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荣誉或良好的政商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便可以享有比其它未关联企业更低的权益资本成本;若投资者在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益输送中难以和政治关联企业之间实现利益共享, 这时政治关联企业需要担负的权益资本成本相对较高。

(二) 制度因素对资本成本影响

1. 信息披露对资本成本影响

信息披露是连接市场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的重要桥梁, 信息披露的数量以及质量历年来都是市场各个参与者关注的焦点。支晓强, 何天芮[5] (2010) 在《信息披露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一文研究中利用财务重述和自愿披露指数来衡量信息披露质量, 把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细分, 分为自愿信息披露质量和强制信息披露质量, 并检验了两者之间的联合影响, 他们从这一方面入手, 得出结论信息披露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 检验强制信息披露质量和自愿信息披露质量两者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共同影响要大于检验它们各自分别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在非财务信息披露的研究方面, 孟晓俊, 肖作平, 曲佳莉[6] (2010) 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的互动关系》一文中主要是站在信息不对称的角度上, 对于资本成本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行论述说明, 他们指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联系。沈洪涛等学者[7] (2010) 在《再融资环保核查、环境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中也将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关系的研究向非财务信息进行了拓展, 主要以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 针对资本成本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行论述, 并指出“绿色金融”政策对两者之间关系造成的影响。通过研究总结可以发现, 信息披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企业权益资本成本, 并且, 再融资环保核查政策执行力度可以对信息披露和资本成本之间关系产生一定影响。另外, 何玉、唐清亮、王开田[8] (2014) 在研究中指出碳信息披露是企业的理性选择, 企业披露碳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本成本。

2. 法律方面对资本成本影响

游家兴、刘淳[9] (2011) 在《嵌入性视角下的企业家社会资本与权益资本成本——来自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论文研究中指出, 企业家对社会资本的评价标准参数和资本成本之间存在一定负相关联系, 并且这种替代性保护机制的功效在投资者法律保护薄弱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除此之外, 还有许多研究结论都直接指出, 证券市场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对中小型投资者保护力度的加强及各种保护法律政策的出台, 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开始向着慢慢减少的过程发展。并且, 再加上受到宏观经济变量和控制公司自身特点影响, 对中小型投资者保护力度越强, 上市公司资本成本则越低, 两者有明显负相关关联。

(三) 公司治理对资本成本影响

所有权和经营权两者间的分离, 造成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使得投资者难以全面掌握企业具体情况和实际价值, 因此在投资过程中容易产生逆向选择行为, 从而增加企业的资本成本。公司治理的水平能够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问题, 防止投资者出现错误的逆向选择问题, 从而有效减少资本成本。蒋琰, 陆正飞[10]在《公司治理与股权融资成本——单一与综合机制的治理效应研究》中发现, 董事会治理工作效率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对股权融资成本具有一定影响, 高质量、高效率的治理工作可以显著降低股权融资成本, 而针对股权结构、管理阶级薪酬水平、控制权竞争等是否可以影响股权融资成本暂时还未通过实践研究证明。虽说对于部分单一的治理机制到底能不能对股权融资成本产生影响难以下一个准确定论, 但可以确定的是, 综合治理机制可以有效降低股权融资成本。蒋琰[11]在《权益成本、债务成本与公司治理:影响差异性研究》研究中, 以沪、深两市中具备配股和贷款资格的上市公司为分析对象, 在对综合治理水平的评价和衡量上, 主要是借助公司治理G指数来进行。蒋琰在论文研究中指出, 上市公司综合治理的高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权益融资成本及债务资本成本, 这进一步说明公司综合治理高低能够影响企业权益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 并且前者受影响程度大于后者。

(四) 新会计准则对资本成本影响

我国在2007年实施了新的会计准则。汪祥耀, 叶正虹[12] (2011) 在研究中借助2006年和2009年新准则实施前后两个年份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数据, 分析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资本成本产生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发现, 自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可以看出, 市场资本成本均出现一定的下降, 实现了预期目标, 但是这个结论并没有通过产业和行业的检验。郑伟光, 高洁, 陆强[13] (2014) 认为新会计准则通过对盈余透明度产生影响, 进而有效控制资本成本。郑伟光等学者在研究中表明, 盈余透明度和企业股权资本成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即盈余透明度越高, 股权资本成本则降低。

三、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

结合融资优序相关理论, 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最先需要斟酌的便是企业自身内部融资, 然后便是企业债务融资, 股权融资一般是最后需要考虑的因素。这一理论在国外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运用范围较广, 但在国内却难以有效实施。国内大多数上市公司为了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而采取股权融资, 这违背了融资优序理论。余剑梅[14] (2011) 在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中表明, 受到股权分置制度的制约以及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产生利益侵占的影响, 控股股东的股权融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小于债务融资成本, 这也是国内上市企业经常性进行股权融资的主要原因, 这是因为在上市公司被控股股东掌控的情况下, 融资中的控股股东成本才会直接对上市企业融资决策成本造成影响, 倘若股权融资对控股股东的有利程度大于了债券融资对控股股东的有利程度, 那么控股股东便会选择股权融资。但也有一些学者的观点与上述不一致。赫以雪、郑劬[15] (2013) 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表明, 股权融资成本不超过债券融资成本的主要因素在于, 其只是将融资形成的直接费用作为融资成本, 而并未充分结合融资方式对企业市值所带来的影响。研究学者借助于对纺织与服装行业、家庭耐用消费品行业展开分析, 得知在外部融资过程中, IPO后债券融资成本明显低于多次股权融资成本。另外, 还有研究认为在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的情况下, 融资成本偏低根本难以对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行为进行全面、有效的解释, 企业在股权融资方式选择上受到很多因素影响, 主要有企业资本规模、自由现金流量、净资产收益率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等。

四、资本成本估算研究

资本成本不能通过直观观察得出, 需要研究者借助科学、切当的估算来对其具体数值进行全面正确的估算。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资本成本估算是现代财务理论中的一大难题。我国最早对公司加权资本成本采取定量方式进行研究的学者是沈艺峰和田静, 其在研究中借助了米勒和莫迪格利安尼使用的平均资本成本方法, 以我国上市公司中的百货板块为样本, 对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实施定量研究。另外, 有研究学者将估算股权资本成本的方式总结为两种, 一种是基于股利以及现金流折现值等于股票价格的内含报酬率方式, 另外一种是风险补偿方式。另外, 在企业理财实务中, 汪平, 袁光华, 李阳阳[16] (2012) 在《我国企业资本成本估算及其估算值的合理界域》一文中提出以历史平均报酬率作为资本成本的一种替代, 这可谓是第三种方式。

五、结语

总之,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发展历史较短, 因而很多学者在针对财务理论研究上大都借助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成果, 由于我国对财务理论研究的起步较低, 因而在一定程度降低了我国财务理论研究的成熟度。所以, 在今后研究过程中, 我们还应重点加强对资本成本的基础理论、概念、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资本成本计量方法在投资与融资决策中的应用及其与企业价值和经营者绩效的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这也是今后资本成本理论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摘要:资本成本是现代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从企业的角度来看, 它是一个企业进行项目投资决策的最低标准, 即是企业进行项目投资决策的取舍率;而从投资者的角度看, 资本成本又可以看成是机会成本, 是企业在开展投资过程中对报酬率的最低需求。近年来, 结合大量文献参考及实践研究可以发现, 资本成本在投资决策、筹资决策、企业资金管理以及企业价值评估上运用较广泛。笔者在此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参考文献, 以我国对资本成本的相关研究内容为主, 针对资本成本概念、资本成本影响因素、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以及资本成本估算进行研究总结, 以期能为同行提供一定参考借鉴作用。

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篇5

一、科技、经济发展的契机

20世纪伊始,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交互作用越来越密切,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人的智力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在西方发达国家,科学与生产的密切结果,引起产业结构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模式,向以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模式转化;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是从事体力劳动、非熟练劳动的比例下降,而从事脑力劳动、熟练劳动的比例上升,这反映出在整个生产体系中人的地位相对于生产资料的提高;从消费结构的变化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支出从以食物、房屋等为主的物质消费向以教育、医疗保健等为主的精神消费转化,这已经可以被视作对人自身的投资。

二、近代经济思想的启迪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思想

威廉•配第在西方,首次使用人力资本概念的,一般认为是早期统计学家威廉•配第。他在分析生产要素创造劳动价值过程中,把人的“技艺”列为除了土地、物力资本和劳动以外的第四个特别重要的因素。配第还推算出当时英国“有生命的资本”的货币价值.这是第一次力图确定一个国家“人力资本”量的尝试.配第的劳动价值论和教育成果的货币表现价值观,为今后的人力资本理论奠定了初步基础.亚当•斯密首次论证了人力资本投资和劳动者技能如何影响个人收入和工作结构问题,而且把后天获得的有用能力看成资本,把投资于人的劳动都归于资本范畴1, 从他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第一,斯密认为人的能力及其差别主要是后天人力投资的结果,因而应视为资本.第二,学校教育或学徒生产实践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第三,经过教育和学徒而提高的生产能力会增加产出和国民财富.第四,人力资本投资要付出成本,需要获得收益来补偿,因而高技能职业通常要比低技能职业具有更高的工资水平.斯密的这些思想实际上已经给出了后来人力资本的精髓,被认为是人力资本理论先驱者.(二)庸俗经济学家的思想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他指出与作为“物质资本”相对应“精神资本”的概念:“个人所固有的或个人从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中得来的精神力量和体力”。这应该是人力资本理论史上最早的关于人力资本的资本专用性描述

2(三)新古典学派人力资本理论思想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明确提出了“所有的投资最有价值的就是对人本身的投资”这一经典论著.他强调教育的经济价值,认为教育可以为劳动者带来能力的提高;他用替代原理说明厂家在人的投资和物的投资方面选择的经济学意义;还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有关特征进行描述,提出可以将企业家加入到生产要素中3.马歇尔对人力资本理论影响是二重性的.一方面他对人力投资问题做了颇有见地的分析.可是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将人视为与机器等要素相类似的“资本”是不现实的.应当说,虽然马歇尔并没有明确承认人力资本这一概念,但是他关于人力投资的许多精辟论述对于后来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仍然有重要意义.4三、传统经济理论难解之谜

(一)经济增长资本决定论的矛盾

经济增长资本决定论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技术不变条件下,资本积累就成了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财富是资本的产物,劳动和知识是资本增值的条件,附属于资本。但是,人们发现在美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其资本形成的速度却下降了,这意味着相对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美国的净资本形成却在减少.在新发现的事实面前,理论尚存在缺陷.(二)现代增长理论解释不了所谓的“列昂惕夫之迷”

一般认为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理性选择应该是:如果资本生产要素充裕,那么就应该出口

资本密集型的商品;如果劳动要素密集,那么就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商品.美国是一个资本

充裕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根据W•列昂惕夫研究发现,美国出口商品的劳动密集程度超过资本密集程度,这种客观经济现象与传统的贸易理论相

左。

(三)对西德、日本迅速崛起的经验分析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国西德、日本,由于战争中大多数有形资本受

到破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然而事实上他们短短几年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复兴,进入发

达国家的行列。相反,战后一些独立国家,虽然得到发达国家给予的经济援助,但国民经济

增长一直比较缓慢,对此传统经济理论无法解释。

第二部分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一、经济学家的卓越贡献

舒尔茨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和贡献主要是

(一)舒尔茨批判了传统经济学关于

资本同质性的假定,认为研究经济发展动力应引进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内的总括性资

本概念;

(二)批驳了传统价值观念阻碍人们正视人力资本问题的种种说教,认为人们通过

向自己投资形成特定的人力资本,正是自由人可以得以增进其福利的一条正途;

(三)对人

力资本的基本含义进行了多方面的界定。

(四)把人力资本投资分为五大类,并对各项资本

形成特别是教育资本构成、计量方法和问题等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经验实证考察;

(五)论

证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要高于物质资

本收益率,以及人力资本较快地增长对于收入均等化的积极影响和国际经济关系改善的重大

作用等发展经济学重大课题。

贝克尔他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为这项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微观经济分析基

础,并使之数学化、精细化和一般化。

(一)对正规学校教育和在职培训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和培训投资的收入效应和收益率计量以及人们在这方面的决策行为进行

了深入的理论和经验分析。

(二)对家庭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家庭人力资本

投资问题进行了经典的理论实证和应用研究。此外,贝克尔还用人力资本理论解释其他一些

社会经济问题,并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

丹尼森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他开始根据美国的历史统计资料,对经济增长的因素进

行分析和估计,并度量它们所引起作用的大小,其中有关教育年限和知识增进等经济增长因

素的分析和计量,以及“因素分析法”计量方法,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框架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概念的界定

人力资本是指人们花费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资本。这种资本

就其实体形态来说,是活的人体所拥有的体力、健康、经验、知识和技能及其他精神存量的总称,它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

5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是有区别的。人力资源是一种数量化概念,人力资本则是一种质量

概念;人力资源反映不出人的素质差异,而人力资本则反映人的能力差异;人力资源是未开

发的资源,而人力资本则是人力资源开发结果;人力资源自然状况强,不能反映人的素质要

素的稀缺性,以及市场供求关系,而人力资本正与之相反。6

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也是有区别的。物力资本是体现在机器设备等物质生产资料上资

本;而人力资本是体现、凝结和贮存在特定的人身上,与其天然所有者须臾不可分。

(二)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

1.这种资本体现、凝结、贮存在特定的人身上,与其天然所有者的个体不可分离,不

能转让买卖,是一种具有显著个体性或私人性的资本。

2.人力资本是可以经过投资形成的,可以在未来获得预期收益的资本化的人力资产,是可以进行货币计量的。

3.人力资本形成与效能的发挥与个人的生命周期紧密联系在一起,受个体的体力、生

命年限、个人偏好等自然条件的限制。

4.人力资本不仅是个人经济资源,也是含义更为广泛的社会资源。

(三)人力资本的投资形式

人力资本是人口质量的投资,从形式上看,这种投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各

级正规教育。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正规学校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主要的形式。第二、在职培训。在职培训是提高劳动者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熟练程度的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

第三、医疗卫生保健。它包括影响一个人的寿命、力量强度、耐久力、精力、的所有费用。

目的是促进人的健康发展。既与人数量有关,也与人的质量有关。第四、劳动力国内流动费

用。第五、提高企业经营能力,以做出最佳决策。第六、家庭用于养育子女所花费的时间等,也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五)人力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确定人力资本投资和物力资本投自的合理比例,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资本积累的重点,就应该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

资本。

2.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第一、人力投资收益率大于物力投资收益

率。第二、人力资本在各生产要素之间的相互替代作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

不能单纯依赖自然资源和人的体力劳动,生产中需要更多的智力因素取代原有的生产要素。

(六)人力资本与教育的关系

1.教育作为生产性投资。舒尔茨认为教育是使隐藏在人体内的能力增长的一种生产活

动。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说,教育可以说是一种消费活动,但它主要是一项投资活动,其目的在于获取本领,以便将来增加未来的收入。

2.教育的经济价值。教育提高一个人的认知技能(人力资本),他的劳动生产率因此会

上升,教育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是成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与劳动力质量水平相关,而劳动力质量提高的关键在教育。教育的经济价值不仅体现在国民收入的增加上,而且也使

个人收入增加,收入分配趋于平等。

3.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计量: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不单是一种消费,而且还是一种

投资,因此要考虑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就要计量不同程度及不同种类的教育投资收益率。

比较有代表性的计算方法有:沃尔什的“现值计算法”,舒尔茨“教育投资收益率计算法”,丹尼森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

第三部分人力资本理论应用发展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

80年代后,“新经济增长理论”成为人力资本研究的主流力量,代表人物有保罗·罗默

和罗伯特·卢卡斯、凯文·墨菲等。他们将人力资本要素作为一个独立变量融入经济增长模

型,从而确立了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重要要素和他们自己在经济学界的重要地位。

二、制度激励思潮

进入21世纪以来,人力资本的研究较前期又有所改变:人力资本的概念得到发展和延

伸,知识资本、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力资本的代名词;现实中研究更多地从经济学

范畴向管理学范畴倾斜;在研究内容方面,目前研究人力资本构成及其作用途径,更多的人

主张通过制度激励增强人力资本的增量和构成水平。

三、在教育经济领域面临的挑战

人力资本理论一直被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20世纪70年代,西方教育经济学

家试图摆脱人力资本理论的束缚,采取新的方法和途径分析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如筛选假说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社会化理论等都是在反驳和发展这个主流理论的基

础上形成的。筛选假设理论认为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比例关系,是通过教育的筛选作用

形成的,认为教育只是反映能力,但不提高人的能力。教育本质就是信息,通过教育市场获

得经济效益;社会化理论认为,教育培养不同的个性特征的劳动力,能顺利地做好不同技术

水平的工作,使岗位职责对口、生产顺利,教育没有促进社会平等,还会再产生社会不平等;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分为两部分,即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这

一理论认为教育程度与劳动工资的关系,在主要劳动力市场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但在次在劳

动力市场,对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相关关系是持怀疑态度。

第四部分人力资本理论评说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理论贡献

(一)人力资本理论,对“全资本”概念加以论述,弥补了传统理论中“只见物、不见

人”的缺陷,使人们对“资本理论”有更全面的认识。

(二)人力资本理论重视劳动力质量的提高,重视人的知识技能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推

动经济学由“物质经济学”向“人本经济学”变革,实现经济学本质的回归。

(三)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观点,促使教育经济学理论的产生

和发展,使教育经济学从经济学领域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人力资本理论实践贡献

人力资本理论对社会实践和现实变革有深刻的影响。首先,从经济增长来看,人力资本

投资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其次,从经济结构来看,人力资本的智能含量提高,专业

化加快,市场配置日趋合理是产业结构合理化演进的主要推动力量。其三,从经济制度来看,人力资本的激励使用是制度创新和变革关键因素。其四,从经济福利来看,积累和发展人力

资本意味着人们改善自身福利的途径和机会增大。其五,人力资本理论提升了教育在现代社

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六,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的“神圣性”与“经济性”统一起来,将人

力资本投资作为获得个人“全面发展”这种个性的前提和手段。使教育价值观和人本价值观

更加充实和完善。

三、人力资本理论的局限性

(一)人力资本理论对“劳动力质量、劳动生产率、工资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述,尚有诸多疑问。将工资与受教育程度相连接,是人力资本理论较为薄弱的一环,也是筛选假

设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等反对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夸大了教育对收入平等所起的作用。社会公平和平等问题,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制度。教育虽然可以使劳动者收入有所增加,但并不能使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减少。就教育

本身来说,也可能造成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更加不平等。

(三)计算方法上的不科学性。人力资本的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率并不与受教育程度等

资本成本会计理论 篇6

摘要:文章整合个体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提出了职业成功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理论,并提出职业成功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四分法策略模型,增强了对职业成功的解释效力。

关键词:职业成功;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职业成功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理论;职业成功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四分法策略模型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全球化市场、竞争加剧以及通讯和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已有的经济运行环境和经济运行模式,这种新的经济运行环境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这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不可避免地对个人和组织产生重要的影响:个人需要职业成功,而企业需要盈利,并且两者是紧密联系的。当知识成为企业核心资源时,员工职业成功与企业盈利是相互促进的(周文霞,2007)。职业成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引起了理论界和实践界极大关注(Judge et al.,1995)。

因此,谋求员工的职业发展,协助其职业成功,成为企业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员工创造性和增强企业创新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是,现实情况是:企业因不知道如何提高员工的职业成功,而出现大量关键员工的流失;个体因不知道如何才能实现职业成功,而出现无法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人们在职业发展中到底如何才能获得职业成功?有何策略途径?这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二、 相关文献回顾

1. 相關概念界定。职业成功 职业成功是指一个人所累积的与工作相关的成果或心理上的成就感(周文霞, 孙健敏,2010)。学者们一般将职业成功分为客观成功和主观成功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较为完整的职业成功模型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Judge & Bretz, 1994)。职业成功有利于提高个人对职业生涯、工作角色、工作性质变化的满意度(Seibert et al., 1999)。本文综合多方研究,将职业成功的标志界定为:职业满意度(主观)、薪酬和晋升(客观)三个方面。

个体人力资本 个体人力资本是指个体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亦称“非物力资本”(周文霞,2006)。人力资本需要个体的长期积累,随着教育程度的越高、工作经验的丰富,以及参加培训次数的增多,个体的人力资本就会越高(周文霞,2006)。人力资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个人的职业是否会成功(Kirchmeyer,1998)。所以,人力资本理论从一定程度上为了解个人接近职业生涯的成功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有关人力资本是直接影响职业成功还是间接影响职业成功,还有待深入研究。

个体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的研究有三个流派,即以Lin为代表的社会资源观、以Coleman为代表的社会网络结构观、以Burt为代表的能力观。Lin(1999)指出,社会资本根植于社会网络之中,它是由个人的资源组成,这些资源嵌入在个人的网络和联系中,个人不可以直接占有社会资本,但是可以通过直接的或者间接的社会关系来获取。Coleman(1988,1990)指出,社会资本是个人拥有的资本财产,它嵌套在人际关系和各种结构里面,同时还为结构内部的个体提供种种优势,是一种社会结构资源。Burt(1992)提出,网络结构为网络中的个体提供信息和资源的程度和能力就是社会资本。虽然社会资本理论在解释职业成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非正式人际行为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探讨(Judge & Bretz,1994),这包括个体在职场中的社会资本的来源问题就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研究。特别是在中国这样重视人际关系国家,研究它们对职业成功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Luo,2005)。这些理论视角具有的潜在意义将相当程度上促进学者们加深对社会资本在职业成功中的作用的认识。

2. 个体人力资本对职业成功的影响。无论是入职时求职成功,还是在职中的职业成功,对于个体来说,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那么这种差异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已有有关人力资本的研究表明,职业成功的差异来自于个人能力差异,即人力资本差异(周文霞,2006)。根据交换理论,个体和组织之间是一种交换,通过个体的能力交换企业给予的直接或间接的利益,这种交换可能是社会交换,也可能是物质交换。当个体为企业做出了贡献,企业在将来以某种方式作为回报,就是社会交换;而企业直接以薪酬的方式作为回报,就是物质交换。

人力资本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企业长期盈利的关键。人力资本对企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正式教育对职业成功的影响。个体所受正式教育时间越长,个体的劳动潜能就越大,人力资本就越多。员工所受的正式教育是企业不需要先期投入的潜在资源。通过正式教育,个体可以学习到专业知识和创新知识、培养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因此,长期受到正式教育的员工是企业的潜在的核心资源。这些核心资源的发挥,将会成为企业创新的源泉和驱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企业创造价值。(2)工作经验对职业成功的影响。在某一工作中的劳动经验和经历越长,经验越丰富,则通过劳动过程所得到的技巧、技能、知识以及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就越高,越能为企业创造价值。(3)在职培训情况。因为学校学习不能学到具体的工作知识,通过在职培训,可以增加与岗位相关的技能和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因此在职培训可以增加个体的人力资本,在企业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根据交换理论,作为对员工贡献的回报,企业必将提供更多的职业成功的机会。企业将会为员工提供基于长期的职业成功机会,包括期望的薪酬、晋升的机会和职业满意度。但是现实生活中,具有高学历、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并不比其他人成功,而且这些人更对工作不满,缺乏职业成就感和满意度。这说明人力资本未必直接影响职业成功,很多情况下人力资本必须借助其他资源才能进一步发挥作用。

3. 个体社会资本对职业成功的影响。随着对职业成功研究的深入,大家从一开始仅仅关注人力资本转向社会资本的研究。因为人们普遍感觉,职业成功者用于社会网络交往的时间要远多于不成功的员工,广泛的社会网络可以发现工作机会并获得推荐,在职场中可以得到职场庇护和获得有利的信息(Seibert et al.,1999),因此,社会资本理论逐渐被用来解释如何影响职业成功。已有研究表明,在求职阶段,社会资本可以促使招聘单位和求职个体之间的了解,提升相互之间的信任程度。多数个体往往利用社会资本(尤指社会网络)找工作,社会网络能提供就业率。

社会资本对职业成功的影响的理论依据是:丰富的社会资本能够获得更广和更及时的信息渠道、更多的财务或物质资源获取渠道以及更多的关注度、合法性或庇护。这些信息优势、资源优势和职场庇护,将会是个体在职场中有更多的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更容易职业成功。很多学者都进行了广泛的实证研究,例如,Seibert等(1999)将前面的理论进行整合,提出了社会资本对职业成功的影响模型,该模型揭示了变量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网络结构(包括弱关系和结构洞)会影响到社会资源(这里的社会资源是指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以及与高层领导的关系),社会资源又会影响网络效果(涉及到信息和资源的获取,以及对个人职业的支持),最终,网络效果会影响个体的职业是否成功(用薪酬上升、职位晋升以及对职业的满意程度来衡量)。

现实生活同样发现,很多拥有良好的家庭背景、拥有广泛外部网络和资源的人并不比其他同事在职业上更成功,这可能表明,社会资本作用的发挥,需要其他必要的资源予以配合,比如要有较高的人力资本。

鉴于上述,有必要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结合起来研究它们共同对职业成功的影响。

三、 职业成功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理论及四分法策略模型

诚如前文分析所说,已有文献在研究职业成功的影响因素时,要么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研究,认为人力资本影响职业成功;要么从个体社会资本的角度去研究(虽然研究相对较少),认为个体社会资本影响职业成功,还没有从两者共同影响的角度来研究它们共同对职业成功的影响。本文整合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研究它们共同对职业成功的影响。本文认为个体社会资本对职业成功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人力资本对职业成功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而且,人力资本对职业成功的部分影响是通过个体的社会资本达到的。

已有研究要么从人力资本的作用、要么从社会资本的作用来研究它们各自对职业成功的影响,但是基于它们共同的作用效果研究相对较少,而且不是针对职业成功的。例如,项保华和刘丽珍(2007)对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互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顾琴轩和王莉红(2009)研究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创新行为的影响。

职场中的现实情况说明,虽然个体人力资本对职业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未必是直接的。有较高人力资本的人,未必能够获得管理者、同事等的认同、好感和支持,未必能够获得众人的信任。而这些也都是职业成功所必须的。由此,本文认为,人力资本为职业成功提供了可能,这种机会能否实现还取决于个体的社会资本。同样人力资本也只是为积累社会资本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通道,只有使用自己的人力资本来积累社会资本,才能有更大的可能性实现职业成功的机会。

人力资本对职业成功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直接影响相当于个人与企业的经济交换;间接影响相当于个人与企业的社会交换,增加机会。人力资本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积极开拓这种以社会交换为主的间接影响。而社会资本在这种间接影响中起到了中介和纽带作用。

拥有人力资本的人,可以在所处的职业网络中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本。原因如下:第一、拥有较高学历的个人,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在网络中具有专长权,从而容易获得其他人的信任、在职业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而增加社会资本;第二、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能够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处理各种问题、并拥有企业专有知识,使其能够获得同事的信赖,易于在职场网络中处于有利位置;第三、在职培训多的员工能够将自己已有知识基础与企业专有知识结合起来,能够帮助新员工迅速适应工作、提高工作技能等而获得他们的信任,并在职场中处于控制地位。因此,个体如果有意识地利用自己的人力资本去积累社会资本,必将进一步增大职业成功的机会。

个体如何利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理论实现个人的职业成功呢?有何策略途径可以参考呢?本文提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四分法策略模型(如图1示),为拥有不同程度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个体指出实现职业成功的策略途径。

低人力资本—低社会资本,即老黄牛型。此种类型,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均处于低限,为企业创造利润和价值的可能性较小,所以实现个人职业成功可能性的较小。此种类型,要实现个人职业成功,需要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或者社会资本的方式途径,实现向低人力资本—高社会资本或者高人力资本—低社会资本转化。

低人力资本—高社会资本,即蜘蛛型。此种类型,处于人力资本—社會资本处于人力资本的低限和社会资本的高限,虽然其学历低、经验不够丰富、在职培训少,但其能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建立和维护各种网络,并从网络中获取相应的资源,为企业创造价值,进而得到企业和同事的认可,也可能实现个人的较大职业成功。此种类型,要实现更大的个人职业成功,需要通过学历教育、参与更多事务增加经验、同时加强在职培训以提高个人人力资本,进而实现向高人力资本—高社会资本转化。

高人力资本—低社会资本,即老虎型。此种类型,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处于人力资本的高限和社会资本的低限,其学历高、经验丰富、在职培训多,各项个人能力较强,但其喜欢单打独斗,不善于建立和维护各种网络并从网络中获取相应的资源,可为企业在某个领域和行业创造一定的价值,进而得到企业和同事的认可,也可能实现个人的较大职业成功。此种类型,要实现更大的个人职业成功,需要学习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建立和维护各种网络,并从网络中获取相应的资源以提高个人社会资本,进而实现向高人力资本—高社会资本转化。

高人力资本—高社会资本,即头狼型。此种类型,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均处于高限,其学历高、经验丰富、在职培训多,各项个人能力较强,能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建立和维护各种网络,并从网络中获取相应的资源,为企业创造价值,进而得到企业和同事的认可,实现个人的最大职业成功。此种类型,是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最优类型,是其他各类的转化的最终目标。

四、 结论与意义

1. 研究结论。本文主要探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职业成功的影响,并提出了职业成功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理论。具体来说,本文认为,人力资本增加了职业成功的机会,这种机会的增加是通过两种机制来达到的,即直接影响机制和间接影响机制。直接影响机制是对所有拥有人力资本的人有同等的重要,是职业成功的无差别来源。而间接影响机制是因人而异,导致了职业成功机会的差异。本文进一步认为这种间接影响的差异来源于每个人积累的社会资本差异。也就是说,当个体利用自己的人力资本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资本时,将会大大增加职业成功的机会。最后,本文提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四分法策略模型,为拥有不同程度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个体指出实现职业成功的策略途径。

2. 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之一是将人力资本对职业成功的影响进一步细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通过这一探索,增加了对职业成功与否的解释。即直接影响属于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经济交换,对所有员工都是一致的,不能体现出职业成功机会的差异。而间接影响属于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社会交换,体现了员工职业成功机会的差异性。

本文的研究意义之二是引入社会学领域的社会资本理论来研究其对职业成功的影响。并认为当人力资本相同时,社会资本的差异是职业成功机会差异的来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力资本的间接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资本来实现的。当个人充分利用人力资本来积累社会资本时,将会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获得职业发展的广阔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职业成功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理论。

本文的研究意义之三是提出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四分法策略模型,为拥有不同程度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个体指出了实现职业成功的策略途径。

参考文献:

1. 周文霞,孙健敏.中国情境下职业成功观的内容与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3):124-133.

2. 周文霞.职业成功标准的思考与探讨.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12):59-62.

3. 周文霞.基于知识经济背景的职业成功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4):1-77.

4. 李颖.企业核心员工个体人力资本的整合.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7):48-50.

5. 项保华,刘丽珍.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互动机制研究.科学管理研,200,(6):77-80.

6. 顾琴轩,王莉红.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创新行為的影响——基于科研人员个体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09,(10):1564-157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创新驱动战略研究”(项目号:11&ZD00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自主创新型技术赶超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基于跨学科协同的多层次整合研究”(项目号:12&ZD20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号:12&ZD205)。

作者简介:施建军(1955-),男,汉族,安徽省无为县人,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理论;邓宏(1976-),男,汉族,四川省眉山市人,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管理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创新与组织变革。

资本成本会计理论 篇7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人力资源的英文表述为Human Resource,而人力资本的英文表述为Human Capital。两者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而又具有不同属性。

(一)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一词最早见之于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著的《管理实践》,其含义是指企业员工天然拥有的、并可自由支配的各种能力与技能。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人力”指人的劳力,人的力量。“资源”指物质资料和动力的天然来源。徐国君教授认为人力资源是指存在于人体内、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或为社会提供劳务和服务的脑力和体力的天然来源。张文贤教授指出人力资源是人口经济学的一种表述。人口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体。人口作为生产者就是劳动力,也就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与生俱来的。从这些概念可以看出,人力资源侧重于反映人的自然属性。

(二)人力资本

关于人力资本的概念,理论界众说纷纭,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有人认为,人力资本是人们以某种代价获得并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一种价格的能力或技能。它是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数量与质量的结合体。也有人认为,人力资本是指人力资源的使用权让渡给企业后所形成的企业的一种资金来源。它在性质上近似于实收资本。当劳动者即人力资源的载体成为某企业的成员时,与法定企业所有者投人企业的物质资本相对应,形成了有技能的、有产出价值的“人力资本”。这一概念的提出确立了人力资源的权益。我国学者李建民教授认为人力资本应该是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强调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方面。而根据张文贤教授的研究,人力资本是在人力资源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等投资而形成的资本,其最大的特点是“永久的会自行增大价值”(西斯蒙第)。

根据以上概念,人力资本侧重于反映人的社会属性。首先,人力资本具有一定的依附性,不能脱离劳动者而单独存在,而且以人具有劳动能力为条件。人们不能让渡其所有权,只能让渡其使用权。其次,人力资本是人格化的资本,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可变性,管理者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对人力资本效用的发挥会产生很大影响,它有可能会不断增加,亦有可能贬值,且其损耗过程是不可见的。再次,人力资本具有地域差异性。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比,在地理上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在我国,西部的人力资本显然不如东部具有更大的优势。总之,人力资本的价值体现于其所依从的经济实体,离开一定的经济实体,人力资本的价值将荡然无存。

二、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西方人力资本概念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威廉·佩第和亚当·斯密时代。据考证,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佩第于1676年把作战中军队、武器和其他军械的损失与人类的损失进行了比较,首次运用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之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在他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给出了“资本”的定义,并将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同时指出,固定资本不仅包括机器、工具、建筑物、改良的土地,而且还包括一个国家全体国民的所有后天获得的有用能力。大卫·李嘉图把这一思想推到那个时代西方经济学可以达到的最高点,指出一个国家全体居民所有后天获得的有用能力是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获得能力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所以它可以被看作是在每个人身上固定的、已经实现了的资本。到了19世纪,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1890)一书中也指出了劳动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并认为“所有资本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认为教育可以开发人的智力,能够使人获得发挥他们潜在能力所需要的起码的知识。

20世纪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费希尔认为任何可以带来收入的财富都是资本,并专门阐述了人力资本概念。到20世纪中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研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高速发展问题时发现,西方国家经济增长中除了物质资本与劳动数量的增长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这些因素通过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表现出来。为了能够客观、准确地分析评价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特殊作用,系统地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也因此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之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于人身体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他指出,人是国民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质资本已不是使人贫穷的主要因素,而人力资本才是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贫富的关键。

在同一时期,美国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尔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的学术观点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人力资本》一书当中。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F·丹尼森对美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为舒尔茨的观点提供了最为有力的证据。丹尼森对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对用传统经济分析方法估算劳动和资本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时产生的大量未被人们认识的、不能用劳动和资本的投入来加以解释的余数,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定量分析和解释。

三、我国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

我国人力资本思想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伟大的军事思想家孙武。据饶淑华、张文贤研究,《孙子兵法》第二章《作战篇》提到,“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亦即精通用兵之法的优秀将帅,是掌握人民生死命运的人,也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孙子兵法》第五章《势篇》曾提到“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说明人力资本的重要,即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把注意力放在作战态势上,而不苛求自己的部下,因而能够选择合适的人才来利用,以创造有利的态势。同样,企业若能知人善任,就能使自身处于有利的地位。

人力资源会计引入我国以来,国内许多学者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大多数的研究围绕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展开,有的学者提出以智力资本为中心的资本结构,认为人力资本与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同属于智力资本的范畴。智力资本强调与组织有关的人力资本的能力。张文贤教授则提出了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的资本结构,认为资本可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大类。李本光(2004)就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思考,认为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生产力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会计学和人事管理学。尽管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对人力资本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同样是创造社会财富的资本,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资本不再是单一的物质资本,而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是任何其他资本所不能代替的。人力资本理论的这一观念为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启示和结论

资本成本会计理论 篇8

关键词:资本结构,交易成本理论,负债结构,战略转型

一、引言

自中国加入WTO至2010 年,GDP平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3%左右,高于其他任何新兴市场及所有发达国家[1]。在持续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近年增长逐渐减缓,截至2014 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约7.4%,走向一种新常态。中国经济新常态区别于“旧常态”主要有以下特点: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下,完善资本市场、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促使金融结构逐渐走向自由化和民主化将是大势所趋。企业资本结构作为连接宏微观两个层面的桥梁,在宏观层面上与资本市场及金融领域的改革密切相关,在微观层面上影响企业公司监管激励[2,3],同时还影响企业各项决策的制定[4]。

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学术上一直具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国内外学者以研究股权结构对战略转型绩效的影响为主,对负债结构的影响研究很少。仅有部分国外学者基于代理理论研究负债的影响作用[2,5,6]。但是,在企业的外部融资中,债务融资比例最大,几乎超过90%[7],债权人与股东一样,直接或间接地利用话语权干涉公司各项决策。因此,在研究资本结构对企业转型绩效的影响时,债权人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将基于交易成本理论重点探讨企业负债对其战略转型绩效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战略转型内涵的研究

对企业战略转型问题的研究,部分国外学者基于资源基础观研究战略转型动因及转型能力[8,9,10,11];另有部分学者基于制度理论研究所有权与控制权所属关系对企业战略转型绩效的影响[12]。国内学者对企业战略转型的研究主要基于四个视角:理性视角、学习视角、认知视角及动态能力视角,如图1 所示。

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国内外学者对战略转型内涵的界定一直存在较大分歧,国内学者常将战略转型与战略更新、战略调整等概念混淆。战略更新和战略调整强调战略内容及战略要素的变化,是一个量变过程,不能引发战略本质的改变。战略转型一方面要实现原有战略要素特征或结构的系统性改变,另一方面要重新匹配新的战略要素,是组成企业战略的不同要素在新环境下重新组合的过程[13]。因此,战略转型是一个动态双重匹配过程,具有动态性和双重性。动态性是指战略转型在实现各层次战略内容变化的同时,过程也是动态变化的;双重性是指战略转型要同时实现战略要素的更新及战略要素的重新匹配。这两个性质的存在使得战略转型区别于战略更新及战略调整等一般性战略变化。

Ginsberg(1988)将战略转型的表现形式分为内容维度和过程维度,认为战略转型的发生一方面是战略目标、市场范围、竞争战略等内容维度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组织管理与环境关系过程维度的变化。其中内容维度可根据战略层次分为公司层、业务层及职能层。公司层转型是指组织边界的调整,包括业务或者地域范围的变化,相关、非相关多元化程度的调整,及横向、纵向一体化程度的变化使得组织边界变化[14];业务层转型是指竞争战略的变革,包括从一种竞争战略向另一种竞争战略的转型;职能层转型是指各职能部门战略内容的变化,例如缩小广告费用转向加大研发投入,改变渠道销售转为公司直销等。过程维度指企业实现组织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相匹配[15]、管理体系与战略定位相匹配、管理者的认知决策与战略目标相匹配的过程[16]。在企业战略内容及战略定位确定以后,管理者需要在实施战略的过程中进行决策,需要企业文化保障战略内容的实施,需要管理体系将一系列战略要素组织起来进行有效匹配。

因此,企业战略转型是指企业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改变组织战略要素,并为实现战略本质的改变重新匹配新的战略要素的行为,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过程。

(二)关于资本结构影响作用的研究

优序融资理论认为债务融资是企业优先选择的外部融资方式。债务融资使企业获得部分抵税收益、降低总资本成本的同时增加了企业不能定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风险[4]。无论站在经济学的角度还是战略的角度,企业在进行战略转型时都有寻求更多债务融资的倾向[17]。在对企业资本结构进行研究时,部分研究者认为较高的债务水平会限制经理人员手中的现金流,抑制经理人员在机会较少的业务中过度投资,对转型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5,18]。另有部分研究者认为,外部资本市场融资相对于内部生成资金来说成本更高,使得很多企业因为财务不够宽松放弃一些有价值的投资机会,从长远来看对企业战略转型绩效具有负向影响作用[19]。综上研究,前人基于代理理论所得结论相互矛盾,无法得到统一结论。

资源基础观一直是研究战略问题的重要理论之一,从资源基础观的角度来看,企业的战略转型离不开现有核心资源和关键能力的转移。企业通过内部共享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以求获取一定的租金收益[9,20],通过向新市场扩展以求获得减少成本的机会、获得发展新核心资源和能力的机会[21]。对企业战略转型动因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机会大于威胁之论,认为新市场的发展机会吸引企业进行战略转型;另一种是威胁大于机会之论,认为现有市场萎缩、前景不良迫使企业战略转型。企业选择一体化战略或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等战略转型的成败在于企业现有资源和能力在新环境中是否能够很好地适应。

企业战略转型的成本包括所有未来预期成本及机会成本,由资源及能力在新环境下的不适应造成的成本有可能是其代价最大的交易成本[22]。交易成本理论对企业治理提出两种治理机制:市场治理机制和科层治理机制。从对未来不确定性事件的适应性方面区分,市场治理机制通过合同和规则来引导自主适应,对经理实行高激励监控;科层治理机制通过行政裁决引导适应性,由董事会和股东进行相对灵活的监控[23]。在科层治理结构中,由于没有外部法院的干预,激励作用相对于市场治理结构来说更加温和。因此,当绩效目标明确时,市场治理机制自动激励经理层明确股东目标,其成本较低;当绩效目标不明确时,科层治理机制是最好的选择。

从战略层面上来讲,由于企业需要保证核心资源是不可模仿的,企业的战略资源必然异质性极强[24],当企业撬动现有战略资源在新市场发挥作用时,企业绩效会更好[25]。企业进行战略转型以求获得更好的绩效,需要将特异性强的核心战略资源转向新的行业或地域。在这种情况下,科层治理机制比市场治理机制更能有效地保障战略转型的连续性。将公司现有关键核心能力转移到新的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公司最有价值的功能是那些社会复杂性极强的隐性能力,甚至是内部经理人员都不可能完全理解的能力[9],这些能力通常是使企业获得很高绩效的关键所在。在企业战略转型时,会涉及这些能力的转移以期获得协同效应,但这些行为很难受高激励措施保证。带有确定性绩效目标的高激励方式将会阻碍企业最大化共享资源和能力,而科层治理机制能够更好地监督和引导知识共享。

代理理论以个人代理为分析单元,强调事前激励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以减少错误决策带来的损失;交易成本理论(TCE)以每次交易为分析单元,侧重于考虑影响企业选择治理机制的那些突发事件的本质。TCE不仅能够在解释企业战略转型行为方面对RBV、AT提供有价值的补充,而且能使战略转型的过程维度与内容维度在理论层面上达到统一[26,27,28]。

三、理论研究及模型构建

大多数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侧重于董事会组成、所有权结构等要素,往往忽视了企业资本结构的治理机制角色。TCE赋予负债具有治理机制的作用,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有利于全方面理解企业资本结构对经理层治理制度的影响。

(一)负债对战略转型绩效的影响

基于TCE,投资者通过债务或者股权的形式向一个公司提供资金,从保证自有资本层面上来看,资本结构是一种治理机制[29]。债权人通过一些严格的债务契约保护自有资本,即通过市场治理机制来保护权益,享有的是优先索取权,同时对经理人员拥有很高的激励。如前文分析,企业面对债务有不能定期还息、到期还本的财务风险或破产风险。经理遵循债务双方制定的合同要求,就拥有了适应不确定性的自主权,对经理的激励相对温和。相比之下,股东则通过科层治理方式保护自有资本[29],享有剩余索取权,股票持有者通过董事会行使终极决定权。董事会为了成功战略转型会搜集大量信息,使资源和能力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事实上,经理人员受科层治理机制监督还是受市场治理机制激励取决于产权结构。当债务水平较低时,主要由股东通过董事会实行科层治理机制。当债务水平较高时,债权人的市场治理激励将会掩盖科层治理机制给予经理人员的监管[5]。因此,当经理人员专注于高强度的短期激励时,董事会的监管有利于抑制经理人员的行为。

命题一:企业负债对其战略转型绩效存在消极影响作用。

(二)债券负债市场治理机制作用更强

尽管所有类型的债务都具有债务的某些关键特征,但债券负债和银行负债这两种负债有着相对明显的区别[30]。债券持有者通常具有多而散的特点,其话语权较少,没有选择余地。企业集中所有债券持有人监管管理层或者重新谈判债务合同的成本较高,因此,债券人主要依靠与企业签订严格的债务合同来保护自有资本,通过法律保护权益,其市场治理机制作用更强。相反,银行债务往往是集中持股,当企业面临财务危机时与企业重新谈判债务合同的成本低于债券人。而且银行选择客户时,能够收集企业更多的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甚至能在董事会中争得一席之地,参与企业各项决策。因此,银行债务更加类似于科层治理机制[31]。根据以上研究发现,在各种债务类型中,由于债券负债的市场治理机制特点更加明显,其对企业战略转型的消极影响作用更强。

命题二:企业债券负债对战略转型绩效的消极影响比银行负债更强。

(三)负债的影响作用受转型路径影响

本文以战略转型内容维度的公司层转型与过程维度为基础,将企业战略转型路径分为行业路径和地域路径[32,33]。行业路径一方面指由于现处行业市场萎缩,企业转向其他行业投资;另一方面指受其他行业潜在市场机会的吸引,实行产品多元化或一体化战略[34]。地域路径是指企业现有业务发展态势良好,市场占有率大、竞争力较强,企业为寻求发展继而扩大业务的地域范围,包括转向实行国际化战略[35]。

企业选择行业路径转型,一方面需要将企业在现有行业的战略资源转移至新行业,以减少沉没成本;另一方面需要将现有核心能力进行转移,尽可能的减少机会成本。企业的战略资源存在较高的异质性,往往异质性越强,对企业绩效的贡献越大[9]。同时,企业的隐性能力在行业中的转移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企业选择地域路径转型,主要将现有战略资源和能力向新的市场进行复制,资源异质性的影响和隐形能力转移的不确定性都小于行业路径转型。由于行业路径转型中,资源和能力的异质性和不确定性都强于地域路径转型,负债将不利于选择行业路径转型企业的战略资源在新环境中的适应。

命题三:选择行业转型企业,其负债对转型绩效的消极影响作用强于地域路径转型企业。

(四)负债的负向影响在研发密集型企业中作用更强

研发密集型企业战略资源和能力较其他企业而言,异质性及不确定性更强。虽然企业的研发活动能够给企业创造有价值的知识资源,但是这种研发活动除了具有非常强的异质性,其未来回报高度不确定[34]。企业撬动现有资源和能力进入新的市场,能够获得协同效应和减少沉没成本,但是研发密集型企业进行战略转型时,其隐性知识在新市场的转移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负债对这类型企业转型绩效的消极影响作用更强[4,31]。市场治理机制阻碍隐性知识的转移,影响高异质性的资源和能力在新环境下的适应性。

命题四:研发密集型企业的负债对战略转型绩效的消极影响作用更强。

四、研究结论及讨论

通过理论研究,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赋予负债具有治理机制的作用,研究得出负债影响企业战略资源和能力在新环境下的适应性,对企业战略转型绩效存在消极影响作用。通过比较不同类型负债的影响作用发现,债券负债比银行负债的消极影响更强;而当企业选择行业路径转型时,相对于选择地域路径转型而言,负债对企业战略转型绩效的消极影响更强;并且这种消极影响作用在研发密集型企业中更为显著。

资本成本会计理论 篇9

一、智力资本研究成果概述与发展趋势

“智力资本”被视为经济学里以机器设备、存货和自然资源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之外的非物质资本, 亦可称为智慧资本。20世纪80年代以后,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美国新经济和知识经济命题的出现, 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 人们关于智力资本的研究迅速升温, 世界各地的经济学家都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界对于智力资本的研究, 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或层次:关于智力资本概念的讨论、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智力资本的特征、智力资本的计量以及智力资本报告。

(一) 智力资本的涵义

西尼尔 (Senior) 早在1836年就提出了智力资本 (Intellectual capital) 一词, 但当时只是作为人力资本的同义词出现, 意指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及技能。加尔布雷斯于1969年发展了智力资本的概念, 他指出, 智力资本不仅包括纯知识形态的知识, 还包括相应的智力活动, 智力资本不是静态的, 而是一个有效利用知识的动态过程。安妮·布鲁金 (1996) 认为, 智力资本是对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和。斯图尔特 (1997) 将智力资本界定为“公司中每个员工所拥有的、能为公司创造竞争优势的一切知识和能力的总和”, 凡是能够用来创造财富的知识、信息、智力资产及经验等都是智力资本。埃德文森和马隆 (1997) 认为, 智力资本是企业市场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主要由能够为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知识资源组成。Lev (2001) 从另外的角度指出, 智力资本是指企业对未来收益非实物形态的要求权。董必荣 (2009) 则认为智力资本是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带来竞争优势的所有知识和能力的综合, 也代表了企业对未来收益非实物形态的要求权。

(二) 智力资本构成要素

大多数学者认为, 智力资本可以大致划分为2~4个主要构成要素。具有代表性并为国内外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分类方法是斯图尔特 (1997) 的观点。他提出了H-S-C的机构模型, 即企业的智力资本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构成。埃德文森和沙利文 (1996) 将企业的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源和结构资本两部分, 其中人力资源指组织中所有与人的因素有关的方面, 包括企业的所有者、雇员、合伙人、供应商以及所有将自己的能力、诀窍和技能带到企业的个人。结构性资本指不依附于企业人力资源而存在的组织的其他所有能力。这种二分法同时认为结构资本可以进一步分为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安妮·布鲁金 (1996) 提出的M-K-H-O结构是把智力资本分为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才资产和基础结构资产四个部分。如果将二分法和三分法中的结构资本进一步划分为知识产权资产和基础结构资产则三者都是一致的。关于智力资本分类的方法还有其他一些, 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和实务界基本认同将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三部分。

(三) 智力资本的特征

由于对智力资本内涵和分类的不同认识, 国内外学者对于智力资本特征的意见也不一致。万君康 (2006) 认为企业智力资本有如下六个特征:智力资本的投入性;智力资本的价值性和高增值性;智力资本的耐用性;智力资本的无形性;智力资本的共享性;智力资本的不稳定性。还有学者认为智力资本的特征可以总结为:稀缺性;活力;不确定性;长期收益性。人们通常认为, 智力是无限的, 之所以称智力资本还具有稀缺性, 是因为“土地和资金等物质资本都可以从市场上购得, 而智力资本的形成需要靠智力劳动者长期积累。除了一些外购的知识产权外, 大量的智力资本都不是轻而易举获得的。正因为如此, 智力资本具有比物质资本更高的稀缺性” (张虎等, 2006) 。

(四) 智力资本的计量

一般而言, 对于智力资本的计量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货币计量, 主要方法有市场-账面价值法、托宾Q值法、无形价值计量法、经济增加值法等;二是非货币计量, 常用的方法有ANP法、平衡计分卡法、智力资本导航器和智力资本指数 (ROOS) 等。智力资本不同于传统的资本形态, 由于其无形性, 大多赞同采用货币与非货币计量相结合的指标评价法。平衡计分卡是卡普兰和诺顿为研究公司绩效的管理体系而设定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平衡计分卡强调, 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项 (落后的结果因素) , 但无法评估企业前瞻性的投资 (领先的驱动因素) 。因此, 必须改用一组由财务、顾客、企业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项观点组成的绩效指标架构来评价组织的绩效。另一种被广为推崇的智力资本计量方法是斯堪迪亚模型 (又称SKANDIA公司智力资本模型) 。该模型是由斯堪迪亚公司的首席智力资本主管埃德文森提出的, 以顾客、财务、流程、人力、更新和发展五个方面为重点, 设定了164个具体指标, 对企业智力资本的衡量比较全面。

(五) 智力资本报告

实证研究表明, “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关于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客户资本等构成的智力资本信息内容已经存在”, 而且“企业越来越愿意披露智力资本信息”, “我国企业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市价影响显著” (张丹, 2008) 。1997年, 斯坎迪亚保险公司首次以智力资本报告表的形式对外公布其智力资本情况。另外的智力资本报告方式还有智力资本星相图、智力资本指数法等。对于智力资本的报告, 很多国家或地区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如何报告, 但提出了一些有指导意义的指南, 以规范和引导企业的智力资本报告方式内容, 如在1998年到2002年间由丹麦政府资助的一个丹麦研究项目提出的DMSTI指南, 由欧洲委员会支持、以欧洲的六个国家共同开展的研究计划提出的Metrium指南等。

二、知识资本理论文献综述

(一) 要素资本理论

智力资本是针对西方市场和企业提出的, 具有典型的西方色彩。鉴于这种情况, 有学者在2000年前后基于中国的国情, 提出了要素资本命题 (罗福凯, 连建辉;2001) , 厘清了技术与人力资本、物质设备及自然资源资本、信息资本、知识资本的区别, 解释了技术如何转变为技术资本的内在逻辑机制。这是对企业投入生产要素的重新划分, 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之后, 我国学界对要素资本理论进行了系列研究 (罗福凯, 2001、2003、2005、2008、2009、2010) 。

要素资本研究团队认为, 当今世界的生产力要素主要有人力资源、财务货币、物质设备及自然资源, 以及技术、知识和信息。这些生产要素被人们生产出来之后, 经过其产权的确认和交易过程, 就转化为企业或个人的要素资本。企业的利润是要素资本共同创造的。

在企业, 技术是生产过程中的技能、技巧和技艺, 以及其术用载体。技术的载体和形态可以是高技术含量的人工制品、人工文件, 以及人的特别行为。这些高技术含量人工制品、人工文件和特别行为, 都是私人商品, 而非公共产品。在经济过程中, 高技术含量人工制品、人工文件和特别行为被企业购买后, 便形成企业的技术资本。企业的技术主要有专利技术、专有技术、软件, 以及技术研发组织等。生产过程是资本产生的必要条件, 完成交易过程则是资本产生的充分条件。技术、知识和信息都是人们生产劳动的产物, 这些劳动成果在拥有了所有权凭证之后, 所有人可以出售而获得财务货币, 出售之后的技术、知识和信息, 则变为其新的所有者的资本。一项新产业、新产品的投资比例和优化, 经常依赖于其他与之互补和相连续的投资活动。一个新工厂机器设备投资和员工的招聘, 其设计生产能力的实现, 必须有与之配套的技术、信息和知识投资, 以及员工培训。如果设备精良而无先进的新产品、原材料和文明的员工, 技术先进、员工文明而无科学的资本配置机制, 也不会生产出高质量的人们喜欢的产品。

要素资本理论主要包括其命题、两个定理和一个工具, 其中, 两个定理是: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员工数量成反比, 技术与劳动的替代率远高于机器设备与劳动的替代率。一个工具, 则是为测算要素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率和效益而研制的要素资本平衡表。知识是要素资本理论的关键范畴, 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心。

(二) 知识资本

知识资本是要素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以往对于要素资本的研究相对较少, 而且集中于作为整体研究, 所以关于知识资本的单独研究还比较少。知识是人们认知和识别自然与社会的信念、理念和意志, 以及知理识事的合称。信念是构成知识的必要条件, 却不是充分条件。没有信念就必然没有知识。信念是形成知识的第一个条件或构成知识的主体因素。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提到的知识必须要能够满足如下三个条件:信念的条件、真的条件和证实的条件。知识是企业生产和交易所必须从市场上获取的科学文化知识, 含购买知识产权、引进管理经验、聘请经济咨询和购买经济决策等专有资产。企业知识可以分为技术性知识和制度性知识。技术性知识是对技术、技巧和技艺的科学描述和文化总结, 制度性知识则侧重企业的组织、文化以及员工之间的配合等软因素。汪丁丁 (1997) 认为, 技术性知识是社会分工逐渐细化所形成的, 而制度性知识的发展有助于将不同类型的知识整合起来发挥巨大作用。技术性知识的重要性正在下降, 而制度性知识的重要性正在增强。

要素资本平衡表中知识资本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 品牌商誉:企业产品质量信誉、售后服务信誉、重要顾客维持制度、营销网络和顾客、公司品牌效应。这些资产的创立是通过长期积累与经常性的维护和补充而形成的, 发生的费用一般于当期计入营业费用。 (2) 公司理念与制度文件:公司管理文化和价值观、管理制度、权责管理和激励制度、业绩度量和评价、团队合作、现代管理方法的应用程度。这些项目在现行的会计核算上均不做计量、确认和披露, 但它们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基础资产。 (3) 党团工会经费:这是针对我国企业情况提出的特殊指标。并非每一个企业都拥有大额的此项支出。党团经费在某些企业中可能支出额较小, 而工会经费是每个企业必须缴纳的 (2%) 。作为通用的指标设计, 此项需要列示在指标体系之内, 没有此类费用发生的企业可能不产生此项指标的具体内容列支。 (4) 购买知识产权支出 (含商标权) :知识产权资产包括专利权、版权、设计权、特许权、植物新品种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是典型的智力成果, 也称为智力成果权, 是受法律保护的资源, 企业通过在市场上买卖知识产权获得知识资源的流通。作为经济知识的基础范畴, 知识产权是最具有明晰性的知识资本之一。

三、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异同分析

(一) 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的发展历程

智力资本的发展是从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开始的, 最早提出智力资本一词的西尼尔 (Senior) 就是把它作为人力资本的同义词应用的。现在的有关智力资本的文献也都同意把人力资本作为智力资本的核心内容研究。复旦大学的芮明杰教授在对智力资本研究多年的基础上提出, 智力资本分为三个层次, 狭义的智力资本就是指人力资本, 中观的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组织结构资本, 宏观的智力资本则包括人力资本、组织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三个方面。可见, 无论从哪个层次研究, 人力资本都是智力资本的核心和起点。

知识资本是从对企业生产要素的重新划分角度进行描述的, 以知识为起点。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指出, 知识是经过证实的真的信念。由这种信念发展到企业资本的研究再发展成为今天的知识资本。企业中只有事关企业信念, 并且能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的资源才能被划分为知识资本的组成成分。秦江萍等人认为, “知识与智力都是最重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 但其含义还是有区别的。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智力指‘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经济时代, 经济学术语中的知识被赋予新的含义, 其内涵应是很深刻的, ‘专指那种能够作为资源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并在生产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现代知识’”。关于知识的讨论, 是知识资本研究的逻辑起点。

(二) 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涵义

安妮·布鲁金 (1996) 认为智力资本是对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和, 他提出了“企业=有形资产+智力资本”, 这种方法企图绕过对智力资本的直接定义, 从有形资产的角度倒挤出智力资本的内容。埃德文森和马隆 (1997) 认为, 智力资本是企业市场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智力资本内容虽然有个大致的范围, 但具体边界在哪里, 至今没有人能说得清, 人力、科学技术、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和客户关系等都有所涉及。具体智力资本涵盖哪些内容出现了“因人而异”的尴尬局面。

相比智力资本, 知识资本研究的范围明显要小得多。人力资本、技术资本、信息资本和知识资本的区别划分, 使知识资本的研究集中于企业理念的层面。知识资本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凝聚力, 同时它又是企业的活力所在。企业将搜寻解决问题方法的经历存储于组织记忆中, 称为企业拥有知识。组织记忆的外在表现是企业的“惯例”, 包括行动的指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等明晰的惯例, 以及企业组织心智模式等默会性的惯例。企业的知识就是企业成员共享的知识。经济知识的基础范畴是知识产权, 知识资本不单包括知识产权的主要内容, 也包括企业的客户关系投资、理念制度惯例和政治资源等。知识资本的边界在于企业中理念的范畴, 超出理念范畴的技术、信息等不能称为知识。

(三) 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的划分

智力资本一般倾向于划分为三个组成成分, 即人力资本、组织结构资本和客户关系资本。进一步把组织结构资本分为知识产权资本和基础结构资本。这种划分方法与知识资本所含内容有交叉重叠的成分。知识资本的研究内容也应当包括知识产权资本、基础结构资本和客户关系资本等。可见, 不同的研究方法所涉及的企业内容应该是一致的, 只是研究的角度不一样。

在要素资本平衡表中, 为了便于会计确认和计量, 将知识资本划分为四个部分:品牌商誉、公司理念与制度文件、党团工会经费和购买知识产权支出 (含商标权) 。品牌商誉可以从整体的角度衡量企业的客户关系和与市场的对接;公司理念与制度文件反映企业在战略、文化和组织结构方面的投入情况;党团工会经费是对政企关系的一个描述, 这种投入会给企业带来一些固定的政治资源;购买知识产权支出 (含商标权) 反映了企业外购知识资本的情况, 通过在市场上买卖各种权利体现出了知识资本的流动性特征。

(四) 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的度量

关于智力资本的具体计量方法, 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可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方式。由于智力资本范围比较广泛, 相应的指标设定也较多, 以斯堪迪亚模型为例, 就设定了164个指标进行度量。台湾学者陈振东和陈佩筠试图用模糊数法进行智力资本的总体测度, 其原理也是非财务指标的应用。知识资本也可以采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度。由于知识资本侧重于公司理念, 而且范围比智力资本要小, 因此, 采用非财务指标测算的比例也比智力资本要大。非财务指标的好处在于可以考虑很多不易用货币衡量的因素, 如政策的变更、政企关系、企业文化等。通过专家打分或者其他方式评估出来的非财务指标对于智力资本的衡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智力资本的总体状况。但非财务指标的应用也有其不容忽视的问题, 即精确度的问题。非财务指标可以定性地描述一个企业的发展和资源存在状况, 但很难实现不同企业之间的对比分析, 以及解决主观评估中的客观性问题。如何实现资本报告标准化和精确化仍然是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理论发展中共同的难题。

四、结论

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虽然在研究内容上有所重叠, 但两者在内涵、划分和计量等方面却存在较大差异。理论研究中应当首先搞清概念问题, 不能简单地将两者混为一谈。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是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企业资源问题的, 可谓各有特点, 如果简单地视为同一概念, 势必会在研究中引起混乱。

通常认为细化的研究能使研究更加深入和有效, 这也是研究智力资本的学者还要继续将智力资本细化分类的原因。但由于智力资本概念尚不明晰, 范围也存在争议, 进一步细分会给研究工作带来一些困难。知识资本的内容范围相对较小, 对于进一步的应用和研究工作都要相对容易一些。概念的划分是研究的第一步, 目前, 学术界中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概念的混淆已经造成了研究的一些障碍。如果正确恰当地区分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知识资本和信息资本, 那么无论对于知识资本本身的研究, 还是对于智力资本的研究, 都将是一个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董必荣:《企业对外智力资本报告研究》, 《会计研究》2009年第11期。

[2]张丹:《我国企业智力资本报告建立的现实基础:来自上市公司年报的检验》, 《会计研究》2008年第1期。

[3]罗福凯:《论要素资本》,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1期。

[4]张虎、冯华、王志勇:《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无形资产的比较研究》, 《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第11期。

[5]李冬琴、黄晓春:《智力资本:概念、结构和计量述评》, 《科学学研究》2003年第11期。

[6]罗福凯:《论公司财务的价值创造功能》, 《财会通讯》 (学术版) 2004年第4期。

[7]罗福凯:《要素资本平衡表:一种新的内部资产负债表》, 《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2期。

[8]傅元略:《企业智力资本与企业资本结构优化》, 《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3期。

[9]董必荣、李虎、路国平:《论智力资本报告的标准化》, 《经济管理》2008年第14期。

[10]曾洁琼:《企业智力资本计量问题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3期。

[11]万君康、梅小安:《企业知识资本管理及其绩效评价》,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企业知识资本理论述评 篇10

关键词:知识资本,要素资本

一、引言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 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使得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数字化及信息革命将知识经济推向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已经跨越大机器工业经济, 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即将成为经济社会的主流。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 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知识资本已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之一, 其生产、使用和分配决定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企业的知识管理和知识资本管理, 已成为大多数有识之士关注的话题之一, 为此, 本文通过研究中西方知识资本理论的演进和最新企业知识资本理论, 提出从要素资本角度研究和管理知识资本的观点, 期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二、西方的知识资本理论文献述评

(一) 哲学领域对知识的研究

虽然直到20世纪“知识”一词才出现在经济领域, 而哲学对知识的研究却源远流长。首先, 哲学的一个分支——认识论对知识下了一个传统的定义“有充分根据的确信” (Justifiedtruebelief) 。其次, 是如何认识“确信”。受康德哲学“物自体”不可知论的主导性影响, 欧陆哲学传统上倾向于“自圆其说理论” (CoherenceTheory) , 即若一套信念是正确的, 当且仅当该信念是自恰 (无矛盾) 的体系;而英美哲学由于受洛克和休漠经验论的主导性影响, 倾向于“对应理论” (CorrespondenceTheory) , 即真实可信的东西要对应外在于信仰的某些东西。思想大师柏拉图、叔本华、罗索等人都曾对知识进行过论述和探索, 形成了很多流派。直至当今, 对知识的认识难以统一, 很多学者要么简化、要么回避、要么干脆否认知识的主观性, 认为知识即是“真理”。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 (ExplicitKnowledge) 和隐性知识 (TacitKnowledge) , 前者是指能以系统的形式表达的知识, 后者则是高度个体化、难以形式化的知识。

(二) 经济学领域对知识的研究

将知识最先导入经济学的当属哈耶克, 他认为“社会上的经济学问题不仅仅是如何分配‘给定’资源的问题”, 而且是“一个利用知识的问题, 而这个知识从来没有完整地给过任何人” (Hayek, 1945) 。哈耶克因此对经济学提出了诘难:劳动分工导致了知识的分工, 每个人只占有人类知识宝库中的一个极小片断, 如何协调这一个个小片段的知识利用效率问题便成了衡量制度优劣的重要标准。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Nelson (1959) 、Arrow (1962) 等人全面论述了科学知识的生产问题, 指出知识的共有性和私有性问题, 以及生产者不能成功占有自己知识产品的情况下知识生产的资源配置能否或如何达到最优的问题。到20世纪80年代末, 知识经济理论研究朝着两个方向快速发展。一是沿着经济增长理论方向发展, 罗默 (Romer) 将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纳入经济增长模型, 创立了新经济增长理论。二是科学经济学的构建, 达斯古普塔 (DasguptaP.) 和大卫 (David, PaulA) 等人从科学经济学角度对科学技术活动进行研究。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在其《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则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科学系统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知识经济的测度等问题, 并把知识看作是土地、资本之后的最重要生产要素, 首次提出把知识纳入生产函数中去的设想。OECD提出将知识分为四类:即Know-what (“知道是什么”的知识) 、Know-why (“知道为什么”的知识) 、Know-how (“知识如何做”的知识) 以及Know-who (“知道是谁”的知识) 。

相对知识资本的产生而言, 以上对知识经济的研究至少有两点不足, 一是都是从社会角度而不是企业角度研究知识, 而知识资本主要产生于企业知识活动的差异;二是知识的外延太窄, 除哈耶克外, 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知识即科学知识, 事实上, 人类知识至少包含四个方面:一是事实方面的知识, 如某地人口多少等;二是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 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是做某些事的技艺和能力, 如不同的职业能力;四是深埋于社会和人头脑中的知识, 也包括人的心智、智力创造的知识产权等。可见, 企业的竞争力不仅来自前三方面的技术领先, 还来源于第四方面的知识, 即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品牌和制度等。

(三) 西方知识资本理论研究的进展

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 (J.K.Galbrainth, 1969) 第一个提出了知识资本的概念, 他提出知识资本是一种知识性的活动, 是一种动态的资本而不是静态的资本。美国《财富》杂志的编辑, 托马斯·斯特瓦特致力于推动知识资本理论研究思潮。他于1991年发表的《知识资本:如何成为美国最有价值的资产》也提出了知识资本的概念, 并指出知识资本已成为美国最重要的资产。他在其后发表的专著《知识资本:组织的新财富》成为第一本讨论如何将组织中的未成型的、未编码的知识转化为企业最强大的竞争武器的专著。他认为知识资本是无法触摸的, 但却是能使人富有的东西, 指出员工的技能和知识、顾客的忠诚以及公司的组织文化、制度和运作中所包含的集体知识, 都体现着知识资本 (斯图尔特, 1997) , 即著名的“H-S-C”结构。1996年, 列夫·埃德文森 (LeifEdvinsson) 和帕特里克·沙里文 (PatrickSullivan) 指出, 知识资本是企业真正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距。他们通过对八个热衷于管理知识资本的跨国公司的调查研究后认为, 企业的知识资本包括人力资源 (HumanResource) 和结构性资本 (StructuralCapital) ,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所有新老雇员、合伙人、供应商以及所有将个人的能力、决窍和技能转让给企业的人, 其代表了企业解决问题的个人能力, 因为这种能力是依附于个人的, 当个人将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转化为编码后的企业知识, 即失去了所有权。相应地, 结构性资本即代表着企业解决问题的组织能力, 其中无形部分可包括企业的信息技术、用户数据库、经营流程、战略计划、企业文化、企业的历史和企业的远景、企业目标和价值观等。而有形部分则包括财务资产、设施和企业资产表中有价值的所有项目。他们得出“知识资本=人力资源 (未编码知识) +结构性资本[包括编码知识 (即知识资产) 和经营性资产 (包括顾客资本) 等]”的表达式。瑞典经济学家斯维比 (Karl.Eric.Sveiby, 1996) 指出知识资本是企业一种以相对无限的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 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他将知识资本定义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而不包括有形资产部分。

除了知识资本的概念和构成外, 西方经济学家还开展了知识资本计量的研究。斯维比教授在知识资本计量方面推出了“无形资产监测器” (IntangibleAssetsMonitor) 理论, 以“增长和创新”、“效率”、“稳定性”等动态的指标来反映企业的外部结构、内部结构、雇员能力等内容。卡普兰 (Kaplan) 和诺顿Norton创建的平衡计分卡 (BalancedScore-cards) 1996年被用来计量知识资本, 其中, 顾客、企业内部流程、学习及创新构成了企业的知识资本, 并与企业的财务资本一起, 共同创造企业的价值。列夫·埃德文森总结前人研究, 创建了“斯堪迪亚导航仪”理论, 希望该模型可以像航行时的导航仪一样帮助航行者 (企业) 随时掌握目前所处的位置 (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 , 并确定未来航行的方向 (企业的发展方向) 。该模型包括5个要素:财务、客户、过程、更新与发展和人力资本, 它们分别代表了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其中企业的财务资本反映了企业过去经营的情况;人力资本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企业其他四方面的目标都要通过人力资本得以实现;企业的过程和顾客体现了企业现在的能力;企业更新和发展资本则预示着其未来的发展潜力。纽约大学Stem管理学院列夫教授 (BaruchLev) 提出了“价值链计分卡” (TheValueChainScore-board) 理论, “价值链计分卡”是一个约由30个指标构成的非财务指标的矩阵, 该指标体系被分为:发明/学习 (内部创新、获得能力、网络联盟) 、工具 (知识产权、技术可能性、英特网) 、商业化 (消费者、绩效、增值前景) 三大类, 用于评价和报告企业的创新过程。

从知识资本计量的模式来看, 有是否按货币计量和是否识别要素两个维度。直接知识资本计量模型需要识别企业知识资本的构成要素, 并分别对各要素进行货币价值计量, 当企业知识资本要素的价值量分别被准确计量时, 即可获得企业知识资本总量。市值模型将企业的市场价值和账面净资产的差额作为知识资本价值, 其不分辨知识资本的单个要素。资产收益模型将ROA (平均税前盈余/平均有形资产) 与行业平均值比较的差异乘以企业平均有形资产, 得到无形资产年平均收益;再将该收益除以企业平均资产成本或利率, 计算得到企业知识资本的价值。计分卡模型主要依据知识资本的构成要素设计一系列指标, 制作相应的计分卡和图表, 以此评估企业的知识资本。

(四) 西方知识资本理论述评

西方学者对于知识资本的研究较早, 普遍认为知识资本是企业利用知识来管理公司的一种核心能力。其从研究知识的主要载体, 即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角度研究知识资本, 是一种很好的思路。但由于西方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切入点各有不同, 造成对知识资本的概念至今难以统一, 从而导致对知识资本的构成的理解和对知识资本计量的方法各异。西方对知识资本的计量和管理还很难达成一致, 造成知识资本的应用还处于初级和试验的阶段。

西方对知识资本的研究是从知识开始的, 沿着知识经济走向知识资本, 其对资本的研究很少, 不能反映知识作为一种资本的价值创造功能。无论是“H-S-C”法、还是市账差法等, 都没有提到资本只有通过生产和交换两个环节才能真正产生的基本道理。

另外, 西方关于知识资本的研究, 将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技术资本与知识资本没有进行区分, 甚至普遍认为人力资本是知识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遍认为科学技术即是知识。这些认识导致对知识资本的“资本”本质认识不足, 忽略了知识管理的基本循环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换) 。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都只是知识资本的载体, 就如同货币资本是以资金、实物等形式表现出来一样。知识资本是企业的品牌、品德和智慧, 体现了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知道, 如果将企业比作一个“人”, 知识资本即是这个“人”大脑中的知识素养、品德、待人接物、行为和处事方式等内在综合素质, 而不是“人”本身, 也不是其所掌握的处事的“技术”。

三、我国学者关于知识资本的研究综述

关于知识经济, 我国经济学家成思危 (2009) 将其归纳为四点特征:一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主要地位;二是知识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以全要素生产力的角度看, 知识要占60%;三是它是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经济的力量源泉;四是知识在劳动力、生产力的构成中起主导作用。

(一) 总体研究情况综述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知识资本的概念被引入我国, 国内的一些学者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袁丽 (2000) 认为, 知识资本是可以给企业带来未来收益的智力资源。王勇和许庆瑞 (2008) 认为, 知识资本是一种组织现象, 是各种知识元素在特定企业中被有效整合后所表现出的能够用于创造财富的企业能力。严若森 (2004) 认为, 企业知识资本就其本质而言, 是整合于企业组织结构、制度安排、企业文化、员工素质以及企业经营关系等之中的企业无形资产。我国学者基本上是从不同的角度承继了西方学者关于知识资本的概念和构成的研究成果, 大部分文献是介绍西方关于知识资本的概念、构成、计量和管理的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关于知识资本的研究, 主要体现在知识资本的计量方面。范徵 (2000) 提出用5大要素 (人力资本、组织资本、技术资本、市场资本、社会资本) 共61个指标 (12个定性指标、49个定量指标) 来计量知识资本, 通过用语义差别隶属赋值法将定性指标量化并赋值, 用模糊隶属赋值法将定量指标无量纲处理, 最后用判断矩阵确定评价指标的权数, 从而得出ICV=∑RijAij的结论 (式中:ICV为知识资本综合评价值;Rij为知识资本第i项要素第j项指标评价值;Aij为知识资本第i项要素第j项指标对总目标的权数) 。刘善球, 李自如 (2004) 提出从人力资本、组织资本、技术资本、市场资本角度用模糊评价法来度量企业知识资本。

此后的研究集中于用实证分析法计量某一个行业的知识资本。谭章禄、张同建 (2007) 从人力资本、管理资本、技术资本和市场资本角度利用20个指标 (通过SPSS11.5和LISREL8.7软件) 测度大中型煤矿企业知识资本。王瑞茜 (2010) 借助EVIEWS5.1软件从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角度用主成份分析法研究科研院所的知识资本评估。

我国学者认为知识资本是能够给企业带来核心竞争能力的知识力。但大部分学者认为知识资本的构成包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社会资本和市场资本等, 并以此为出发点探讨知识资本的计量问题。正是因为大部分学者对知识资本的概念和组成不太计较, 承继西方关于知识资本的理论研究成果, 大都采用务实的观点, 着眼于将西方的理论成果运用于企业的实践, 因而在知识资本计量方面也取得不错的研究思路和成果。综合来说, 我国学者关于知识资本的研究局限于对知识资本本质的认识不足, 从而造成研究的创新性不强, 但其通过实证方法对知识资本进行计量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研究思路。

笔者认为, 虽然企业知识资本蕴含在人的智慧之中, 但没有经过转换 (市场交易) 的则暂时不能作为企业的知识资本, 只能以人力资本方式独立存在。技术资本也是一种单独的资本, 不应该与知识资本混为一谈。社会方面的资源在没有交易前也不属于企业, 因此不应该成为给企业带来价值的资本。

(二) 要素资本理论和知识资本

我国对知识资本的本质进行理性思考并形成系统理论的是罗福凯教授, 他自2000年开始发表一系列文章, 从资本理论的演进历程和财务效率等角度, 指出生产要素不仅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货币资本、机器设备和原材料, 还包括技术 (技能、技巧和技艺以及其术用载体) 、信息 (新情况、新变化) 和知识 (信念、理念和意志) 等新兴生产要素, 这些生产要素经过生产和交易的过程, 转化成企业的要素资本。罗福凯 (2009) 提出要素资本理论, 对要素资本基本命题和概念、理论假说进行了阐述, 并于2010年发明了要素资本的管理工具:要素资本平衡表。技术资本、信息资本和知识资本是要素资本理论最基本的三个概念, 技术之与劳动替代率大于机器之与劳动的替代率、企业的技术水平高低与其员工数量成反比, 是要素资本理论的二个重要假说。在物质资本、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对匮乏和有限的情况下, 技术、信息和知识由于其专有的可再生性、无限性和可创新性特征而具有先天的优越性。

罗福凯教授认为, 知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信念的条件、真的条件和可证实的条件, 是信念、理念和意志的结合体。经济领域中的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经过交易过程进入企业, 形成知识资本。知识资本分为技术性知识和制度性知识。技术性知识包括有关技巧的描述、生产操作方法和通用的技术知识等;制度性知识包括企业中部通过合作产生的默契与情感, 以及通过正规教育所获得的公共性知识, 以惯例形式存储于组织记忆中。这些存储在组织记忆中的知识即惯例。在要素资本平衡表中, 知识资产包括五个方面:商誉品牌、思想品德、公司理念和制度文件、党团工会经费、购买知识产权支出。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研究,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要素资本理论关于知识资本的论述, 摈弃了西方学者将人力资本、技术资本、信息资本混同于或构成于知识资本的做法, 将真正属于企业知识的部分从企业新兴生产要素中明确出来。这种抓住知识资本的本质并将其从其他生产要素中分离出来的做法, 有助于企业明确知识资本管理的方向, 从而使企业的制度和文化、品牌不断升值, 持续创造价值。当然, 要素资本理论中的知识资本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在确认和计量方面尚需不断摸索, 并借鉴西方和国内知识资本计量的方式和方法, 使其真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参考文献

[1]、王开明.企业的知识资本-资源基础论的观点[M].中国地质出版社, 2006.

[2]、罗福凯.财务学的边界[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0.

[3]、成思危.成思危谈知识资本和知识经济[J].今日中国论谈, 2009 (10) .

[4]、唐绍欣, 刘文.西方知识资本理论述评[J].经济科学, 1999 (2) .

[5]、李存金等.国外知识资本理论研究的若干进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0 (8) .

[6]、张福学, 董向荣.国外知识资本理论研究进展[J].理论与探索, 2002 (1) .

[7]、戚啸艳, 胡明, 程俊瑜.西方知识资本计量理论评述[J].东南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5 (11) .

[8]、王瑞茜.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科研院所知识资本评估及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7) .

上一篇:计算机应用能力下一篇:应用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