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公积会计核算论文

2022-04-19

新准则将资本公积重新定义为: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的份额以及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符合该定义的才确认为资本公积并予以计量。新准则下资本公积只设两个二级科目,即“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分别核算资本(或股本)溢价以及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资本溢价(股本溢价)”科目核算内容与以往的会计准则、制度相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本公积会计核算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资本公积会计核算论文 篇1:

资本公积会计核算探讨

【摘要】 在企业所有者权益项目中,资本公积的核算是现行会计制度变化最频繁的内容,其会计核算比较复杂,本文就新准则下资本公积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对实务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资本公积 会计核算 资本溢价 公允价值

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新准则”)中,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拟对新准则下资本公积科目设置及主要账务处理进行分析,以期对新准则的理解和运用有所帮助。

1. 资本公积概述

资本公积是指企业收到投资者的超出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资本公积与实收资本虽然都属于投入资本范畴,但两者有区别。实收资本一般是投资者投入的,实收资本在来源和资金上,都有严格限制;资本公积有特定来源,另外有些来源形成的资本公积,并不需要由原投资者投入,也并不一定需要谋求投资利益。

资本公积与净利润不同。资本公积是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一部分,具有资本属性,与企业净利润无关,所以不能作为净利润的一部分。

2. 资本公积的会计核算

新准则中规定,企业形成的资本公积在“资本公积”账户核算。该账户按“资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两个明细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其贷方登记企业资本公积的增加数,借方登记资本公积的减少数,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资本公积实有数。

2.1资本溢价

2.1.1一般企业资本溢价

企业创立时,要经过筹建、试生产经营、开辟市场等过程,这种投资具有风险性。所以新加入的投资者要付出大于原投资者的出资额,才能取得与原有投资者相同的投资比例。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中按其投资比例计算的出资额部分,应计入“实收资本”账户,超出部分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账户。

2.1.2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溢价

在股票溢价发行时,公司发行股票的收入,相当于股票面值部分计入“股本”账户,超过股票面值的溢价收入(含股票发行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计入“资本公积”账户。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直接相关的手续费、佣金等交易费用,借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等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

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收购本公司股票方式减资的,按股票面值和注销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借记“股本”科目,按所注销的库存股的账面余额,贷记“库存股”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账户,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应借记“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低于面值总额的,应按股票面值余额,贷记“库存股”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应借记“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2.1.3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涉及的资本公积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在合并日按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享有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贷记有关资产科目或借记有关负债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科目;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应借记“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2.1.4拨款转入形成的资本公积

新准则规定,企业收到国家拨入的专门用于技术改造、技术研究等的拨款项目完成后,形成各项资产的部分,应按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有关科目,同时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2.2其他资本公积

2.2.1股权投资价值变动

股权投资价值变动是投资单位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投资单位按其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将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增减而增加或减少,以使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基本保持一致。

2.2.2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按该项房地产在转换日的账面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账户;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或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摊销”、“累计折旧”账户;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存货跌价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库存商品”、“无形资产”、“固定资产”账户。同时,按该项房地产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账户,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

2.2.3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在重分类日按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公允价值,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账户;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账户;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

2.2.4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企业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资产,应在重分类日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等账户;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对于有固定到期日的,与其相关的原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的余额,应在该项金融资产的剩余期限内,在资产负债表日,按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的摊销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账户。

2.2.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及减值损失

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 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 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确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账户,按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按其差额,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2.6套期保值产生利得或损失

资产负债表日,满足运用套期会计方法条件的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产生的利得,属于有效套期的,应按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借记“套期工具”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被套期项目产生损失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2.7递延所得税涉及的资本公积

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中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于晓镭徐兴恩:《新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指南与讲解》,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单位: 上海建工(辽宁)建设有限公司)

作者:刘丽

资本公积会计核算论文 篇2:

资本公积会计核算浅析

新准则将资本公积重新定义为: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的份额以及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符合该定义的才确认为资本公积并予以计量。新准则下资本公积只设两个二级科目,即“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分别核算资本(或股本)溢价以及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资本溢价(股本溢价)”科目核算内容与以往的会计准则、制度相同。“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内容具体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下,被投资方除净损益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引起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变动;企业根据以权益结算的股利支付计划授予职工或其他方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现金流量套期中,有效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因市场供求关系而导致公允价值上下波动,在资产负债表日,需将公允价值变动部分予以确认并计入资本公积。

[例1]甲公司2008年1月3日购入可以上市交易的乙公司2008年1月1日发行的面值为2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8%的3年期债券,该债券每半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共支付价款20.8万元,税费0.4万元。甲公司将该债券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该债券投资的实际利率为(半年)2.9%。2008年6月30日,债券市价为20.1万元。2008年12月31日,债券市价为19.6万元。

(1)购入债券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00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12000

贷:银行存款——212000

(2)2008年6月30日,摊销溢价并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时

应收利息=200000×8%/2=8000(元)

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实际利率=212000×2.9%=6148(元)

溢价摊销=应收利息-投资收益=8000-6148=1852(元)

借:应收利息8000

贷:投资收益 614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1852

至此,债券账面价值210148元(212000-1852),债券市价201000元。市价低于账面价值9148元,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并计入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148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914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本公积累计额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置转出,计入投资收益。

二、权益法下被投资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变动

权益法核算下,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或承担的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

[例2]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0%的股份,当期乙公司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为600万元,除该事项外,乙公司当期实现的净损益为3200万元。假定甲公司与乙公司适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相同,投资时有关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亦相同。不考虑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甲公司应确认的资本公积=600×30%=18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9600000

——乙公司(其他权益变动1800000

贷:投资收益 960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800000

三、企业授予职工或其他方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提供服务的,应当以授予职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资本公积。

[例3]2008年4月1日,甲公司向其1000名职工每名授予100股,当日股份公允价值为6元/股。股权授予日职工即可行权。 借:管理费用等 60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00000

行权时

借:资本公積——其他资本公积600000

贷:股本 600000

如果所授予的权益性工具只有在对方完成了某一特定期间的劳务以后才能行权,在等待期间内,企业应在对方提供劳务时对其进行会计处理,并相应增加权益。

[例4]2008年1月1日,甲公司向其1000名办公室人员每人授予100股,当日股票价格6元/股。授予的条件是要求职工必须自授予日起在公司工作三年。

(1)2008年1月1日

借:长期待摊费用 60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00000

(2)等待期内,甲公司在以后三个资产负债表日(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年末) 借:管理费用 200000

贷:长期待摊费用 200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00000

贷:股本 200000

(3)2011年1月1日,1000名员工均行使了权利,购买了股票,则甲公司不作任何会计处理。

四、现金流量套期中有效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

现金流量套期符合运用套期会计方法条件的,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应直接确认为资本公积;属于无效套期的部分应当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例5]2008年3月1日,甲公司决定采用衍生工具对库存商品预期3个月后出售相关的现金流量变动进行套期。当日库存商品成本总额为360000元,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为零,库存商品的预期销售数量为200件,预期销售单价为2200元。套期期间结束时,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上升3500元,库存商品实际售价总额下降25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

(1)2008年3月1日,套期开始时

借:被套期项目——库存商品360000

贷:库存商品 360000

(2)2008年6月1日,套期结束时

借:套期工具 35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5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500

贷:被套期项目——库存商品 2500

(3)销售商品并结算金融工具时

借:银行存款 437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375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57500

贷:被套期项目——库存商品 357500

借:银行存款 3500

贷:套期工具 35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000

五、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

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如果将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应按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入账,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人资本公积。

[例6]甲公司2008年9月1日将自用的一栋办公楼用于出租,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当日该办公楼账面余额为1285万元,累计折旧515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600万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6000000

累计折旧 5150000

贷:固定资产 1800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150000

作者:李 梅

资本公积会计核算论文 篇3:

资本公积的会计核算问题及其改进建议

【摘要】自1992年我国会计制度改革首次提出“资本公积”的概念以来,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已几经变更,本文指出了新准则中有关“资本公积”规定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初步的调整建议。

【关键词】资本公积  会计准则  问题改进

早于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发布,使得原本的资本公积核算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新准则下,资本公积核算内容得到了减少,但是剩余的内容却与其用途不相一致,從而导致了资本公积的会计核算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新准则的实施虽然使“资本公积”科目进行了一次大瘦身,但该科目的会计核算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资本公积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复杂

资本公积原本的用途是为了帮助资金所有者,将投入的超过法定注册资金的部分价值转入到企业的注册资本中。但是新出台的会计准则中,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却包含了“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与损失”,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递延所得税费用等内容的核算,而这些核算内容需要均涉及到资本公积变更。这样一来,不仅“资本公积”科目的核算变得频繁而复杂,就连“资本公积”本身的含义和“资本储备”的性质也发生了改变,除了可以用于转增资本的资本溢价和股本溢价外,也包含了各种途径形成的未实现损益。

(二)资本公积的泡沫程度严重

资本公积的作为储备资金,转变为企业的注册资本,可以使企业的规模得到扩大。然而就目前而言,现有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属于“准备性项目”。(即前述资本公积核算内容构成的第三部分,既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一方面,受市场变化以及现金流量不定的影响,该差额将被计入到资本公积中。这代表着资本公家讲授市场变化影响,从而使其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由公允价值变化带来的损益只有在相关资产处置或转让时才能真正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之前提到的其他资本公积项目金额成为了虚数。这使得资本公积金额不具有实际的价值。而当资产被处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真正以现金流的形式实现时,这部分金额又从“资本公积”中转出、计入利润中参与分配了。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金额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根本不能算是资本公积。

(三)资本公积用途模糊

旧会计准则规定资本公积的用途为转增资本和弥补亏损,并且明确提出“准备性”项目不得直接转增资本。自新《公司法》实行以来,原本的资本公积补亏用途遭到了禁止。这里暂且不讨论资本公积补亏的合理性,仅就转增资本这一用途来看,新的会计准则只规定了资本溢价可以直接转增资本。但是,并为对其他资本公积项目的转增问题进行明确。在这种情况下,某些企业可能会为了达到转增资本的目的而滥用公允价值,从而虚增资本公积。所以,新会计准则的实行,使得资本公积的用途变得模糊不清。

(四)相关财务信息失准

前已述及,资本公积的用途是为了转增资本。所以,资本公积常常被当作是企业资本扩张能力的衡量指标。但是,现有的“资本公积”规则中同时包含了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而他们通常在将来转入当期损益,并不是真正的储备资本。因此,资本公积的账面价值所传递的信息真实性变低。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公积的绝对额大,并不代表企业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的可能性就大。而受到资本公积真实性降低的影响,与其相关的财务之便也丧失了准确性。

二、完善资本公积核算的初步建议

针对前述现行会计准则下资本公积核算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初步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资本公积科目的重新分配

就目前而言,资本公积有“资本(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两个明细科目。其中,“资本(股本)溢价”的账户名称和其核算内容较为匹配。因此,可以保留该科目。然而,“其他资本公积”相关描述不够清晰,且其核算内容也较为复杂。因此,建议取消“其他资本公积”明细科目,设置新的明细科目。一方面,将由可转换公司债券、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所形成的、原来计入“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的金额,改计入“待转资本公积”明细科目。另一方面,可以将准改项目该计为“准备性资本公积”,从而明确该项目的用途。再者,可以将与递延所得税费用对应的“其他资本公积”计入“递延资本公积”。这样,资本公积科目共有四个明细科目——资本(股本)溢价、待转资本公积、准备性资本公积和递延资本公积。重新划分后,各自的科目将代表着不同来源的资本公积。总之,将资本公积科目重新分配,就可以使资本公积得到进一步的规范,从而加强其可靠性。

(二)资本公积用途的明确

在资本公积得到重新划分以后,有关转增资本的规范也应该被落实。从来源来看,“资本(股本)溢价”和“待转资本公积”都有“准资本”的性质,可以用于转增资本;而“准备性资本公积”和“递延资本公积”由于其“未实现损益”的性质,则不能用来转增资本。所以,可以根据来源的不同进行相关的用途分析,从而明确各类资本公积的用途。

(三)报表信息及财务指标的修改

1.资产负债表。在资产负债表中“资本公积”一项下面增加两行,列示出“其中:资本(股本)溢价”和“待转资本公积”两个明细科目。这样,投资者就可以根据这两科目的数据,进行企业转增资本能力大小的判断。

2.与净资产相关的各项财务指标的修改。其中包含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增长率等。建议在计算净资产时,剔除与损益性项目有关的资本公积。具体来说,就是利用调整后的资产负债表上“资本(股本)溢价”和“待转资本公积”两个明细科目之和作为净资产的组成部分。

3.每股资本公积的修改。以能否转增资本为条件,进行每股资本公积的修改。将其改为“每股可转资本公积”,而相应公式变为:每股可转资本公积=[资本(股本)溢价+待转资本公积]÷普通股数。这样修改,不仅可以消除不能转增资本对资本公积的影响,还可以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资本转增情况,从而方便投资者进行选择。

作者:王曰清 毛新润

上一篇:技术管理广播电视论文下一篇:地面无线数字电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