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本理论

2024-05-06

文化资本理论(精选十篇)

文化资本理论 篇1

一、社会资本概念和特征

社会资本概念是从西方引进的, 自从皮埃尔·布迪厄第一次正式提出“社会资本”概念以来, 西方对“社会资本”概念的理解真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不同的学者和组织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了不同的界定[1]。但是在中国影响最大的还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罗伯特·D.帕特南对社会资本概念的理解。罗伯特·D.帕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征, 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 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2]像其他形式的资本一样, 社会资本也是生产性的, 它使得某些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 而在缺乏这些社会资本的情况下, 上述目标就无法实现……例如, 一个团体, 如果其成员是可以信赖的, 并且成员之间存在着广泛的互信, 那么, 它将能够比缺乏这些资本的相应团体取得更大的成就。”[2]社会资本有几个显著特征, 一是社会资本, 如信任、规范和网络, 一般说来都是公共用品, 而常规资本一般则是私人用品。社会资本并非是任何从中获益者的私人财产, 这是个人寄身期间的社会结构的一个特征。像所有的公共用品一样, 社会资本也受到了私人当事者的低估, 他们对社会资本的供应也是不足的。二是信任是社会资本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社会信任长期以来是伦理道德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维持了经济发展的动力, 确保了政府的绩效。在一个共同体中, 信任水平越高, 合作的可能性越大。而且, 合作本身也会带来信任。社会资本的稳步发展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可靠保障。三是在现代的复杂社会里, 社会信任能从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产生, 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

二、社会资本为中国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社会资本理论主要揭示的是保证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的文化因素和制度因素, 文化建设也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有效的展开。良好的社会资本不仅仅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而且也是中国文化建设的有力助推。

1. 信任与中国文化建设

信任是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 也是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决定》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指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 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 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3]由此可见信任在中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同时, 良好的信任环境也是进行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作为信任研究的开启者、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齐美尔认为, 没有人们相互间享有的普遍的信任, 社会本身将瓦解。几乎没有一种关系是建立在对他人的确切了解之上的。如果信任不能像理性证据或亲自观察一样, 或更为强有力, 几乎一切关系都不能持久……现代生活在远比通常了解得更大程度上建立在对他人的诚实的信任之上。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一种人们精神层面的一种提升和精神产品的发展和繁荣, 而这些离开人们之间的信任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信任对中国的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首先, 信任提升了人自身的文明程度。很难想象一个对他人和社会不信任、充满敌意和对抗的人自身会取得怎样的发展, 他很有可能被社会所抛弃, 甚至走向社会的反面, 这样, 人的发展就会走向歧途, 而人的发展是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根本目标, 没有人的发展, 就不会有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 同时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了人的发展。其次, 信任促进了人们之间的文化交往。著名经济学家阿罗认为信任是经济交换的润滑剂, 我认为信任同时也是文化交往的润滑剂。小到人与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 大到民族与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往, 信任都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认为, 信任是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 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 没有信任个人将寸步难行, 人们之间的文化交往也不可能实现。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往也是这样, 在这样一个文化全球交往的时代, 任何文化都不能将自己置身于文化交往之外, 没有起码的信任, 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也不可能实现, 我们坚持认为合作比对抗好, 文化之间可以求同存异, 不能搞文化侵略和文化霸权, 只要我们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文化, 文化交往对我们的文化建设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 信任将繁荣文化生产。现代社会的生产将是一个社会化的大生产, 文化产品的生产也不例外, 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良好的信任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合作, 从而丰富和繁荣文化生产。特别是现代社会很多文化产品都是由文化企业生产的, 而不像古代社会, 个人就能进行大部分的文化生产。比如现代要生产一部电影、电视剧、歌剧等, 那将涉及众多的部门, 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而相互之间的信任将会促进文化产品的顺利生产, 从而繁荣文化生产。

2. 规范与中国文化建设

规范也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正式规范主要指国家制定的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制度体系, 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订立的约束性契约;而非正式规范主要是指舆论、习惯、社会习俗等道德性约束体系。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模式, 与中国文化建设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从正式规范来看, 首先, 正式规范作为一种制度体系, 是中国进行文化建设的前提, 它能有效推动中国的文化建设。可以说《决定》本身就是一项正式规范, 它是中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它的颁布和实施无疑对中国的文化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 正式规范也是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就是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这些需要正式规范去约束。比如作为中国文化建设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它们既是正式规范, 又是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从非正式规范来看, 习惯和规范、习俗、道德等非正式规范既是社会资本的基本形式, 也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 它也是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 非正式规范是内生性的, 它具有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维护社会团结和稳定等功能, 对内可以提升国家内部凝聚力, 对外可以提高国家的外部吸引力, 可以促进中国的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3. 网络与中国文化建设

网络是社会资本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指嵌入社会中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组织、组织与组织等之间关系构成的复杂网络。公民参与网络有助于解决国家发展的内外困境, 提升国家内外良好形象, 从而促进中国文化建设。首先, 公民参与网络有助于合作的开展和社会的和谐, 能提高社会凝聚力。在共同体内, 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个体与政府之间以及组织与政府之间通过不断的交往和交流, 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与合作, 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同时个体、组织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 能够提高个体对政府的认同和支持, 增强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从而为中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 公民参与网络能提高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促进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进而推进中国的文化建设。最后, 公民参与网络有助于促进文化产品的生产。公民参与网络可以促进各文化产品生产主体之间的了解, 在了解中合作, 在合作中不断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 从而促进文化产品的生产。

三、发展社会资本, 推进文化建设

社会资本是促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采取有效的政策, 积极培育社会资本。可以说, 发展适应文化建设的现代型社会资本是促进中国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首先, 我们要动员政府和社会的力量, 培育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普遍信任关系。其次, 我们要以政府为主导, 加强社会正式规范建设, 同时发动民间的力量, 强化互惠性的非正式规范。最后, 积极扶持民间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发展公民参与网络, 为公民的利益表达提供畅通的渠道。通过发展现代型社会资本, 可以有效的促进文化建设, 实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西方“社会资本”概念综述[J].理论界, 2006, (7) .

[2]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 赖海榕, 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195-196.

3人力资本理论 篇2

第三章 人力资本理论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论述人力资本的概念、性质和特点,人力资本理论的来源、理论观点、价值、发展及应用等。

学习目标:

1、掌握人力资本理论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2、了解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3、了解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

4、深入了解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理论培训人力资本价值

一、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人力资本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思想派别,或称理论派别,也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主要代表人物:舒尔茨。

来源: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

概念: 人力资本指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本。主要代表人物:舒尔茨、丹尼森、贝克尔

性质:

 稀缺性

 生产性——最基本性质

 可变性

 功利性

特点:

 人力资本存在于人体之中,与其承载者不可分离(根本特点)

 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不能直接转让或买卖,不能被继承

 人力资本既有资本的性质,也具有效应性质

 人力资本形成及其作用发挥的程度与人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具有局限性特点

 人力资本不不仅是一种经济来源,也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同时还是一种社会资源,可

以带来外溢的社会效益

要素构成及其内容

 教育资本——最基本要素

指用于教育的费用,以培养和提高在职和未来劳动者的能力,可称之为能力资本。 知识和技术资本——核心要素

指用于专门技术教育的费用。

 健康资本——先决条件和基本保证

指用于医疗卫生的费用。

 迁移与流动资本——实质是资源配置资本

也称国外人才吸流资本。指用于国外劳动者流动和国际人才吸流、智力引进的费

用,以利用调剂和合理调配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利于发挥他们的特长,增加效率。这种流动具有临时性。

 培训资本

基本观点:

 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 人力资本投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作用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因此,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要追加教育投资总量 教育收益率是可以测算的(公式:收益/成本=收益率)

 代表人物的观点

1)舒尔茨

 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长的源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是通过提高人们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的集体方案实现的 人类时间是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 教育也是使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处于平等的因素 教育不是生产中的单独因素,是生产中人力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 教育因素和教育投资指的是受正规教育年限的多少 “知识增进”是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 正规教育因素只有其中的3/5在对经济增长起作用 人力资本投资的目的,既要考虑当地的经济收益,又要考虑未来的经济收益 在职培训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 收集信息、情报资料也是人力资本内容之一,同样具有经济价值 提出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计算公式 提出年龄—收入曲线 用具体数学计算和实证研究说明了高等教育收益率,同时比较了不同教育等级

之间的收益差别

教育的人力资本价值

 教育在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中的价值:揭示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关键环节或主要因

 教育在人力资本要素构成中的地位:最基本构成要素和主要内容

 教育对于人力资本发挥效能具有重要作用

 教育产权有一部分包含在人力资本产权中 2)丹尼森(西方人力资本计量代表人物)3)贝克尔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一)教育经济学第二代理论:

1、筛选假设理论

 同意人力资本理论把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看成正比例关系

 认为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比例关系是通过教育的筛选作用形成的2、社会化理论

 批评早期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现代化社会中教育的作用在于其社会化作用

 教育的作用反应在经济效益和教育与社会不平等关系上

3、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 认为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认为受教育程度与劳动工资的关系在主要劳动市场成正比例关系,而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对这种正相关关系持怀疑态度,说明教育有把人等级化的作用

(二)人力资本理论评析

1、价值和奉献

经济理论的一场革命。

2、实践意义

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支撑点

3、某些合理性

 在经济理论上改变了以物质资本投资为主导的理论格局;

 “全资本”的概念指出了人的作用胜于物的作用,对人投资超过对物投资的观点也是

可取的 重视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这对探讨人口问题、劳动力结构性就业和人才质量问题是有

意义的 把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观点是合理的4、社会局限性

 从人性和道德角度分析,把一切资本化,贬低人的价值

 从政治角度分析,宣扬的是符合资本主义制度和阶级差别需要的价值观念

 从方法论上,把数量分析完全脱离生产关系的制约,把人数量化,与物完全混同起来

三、人力资本理论的扩展与实践应用

(一)人力资本理论时代发展特点

1、由研究人力资本形成转向研究人力资本的运用于管理

2、由研究人力资本要素构成转向研究人力资本产权问题

3、对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内在机理的认识逐步加深

4、由研究宏观经济层面的问题转向研究企业微观层面问题

(二)知识资本理论中的人力资本

1、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的关系

不仅是大小范畴的关系,而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部分内容相互重叠的关系

2、知识资本中的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理论是知识资本理论的基础。人力资本理论本身就是知识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人力资本产权问题研究

1、产权观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

必然性、可能性

2、产权观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 定义:人力资本产权是市场交易过剩中人力资本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支配

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总称,是制约人们行使这些权利的规则,本质上是人

们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

 特征 :

 天然归属个人 完备性和关闭功能 功能 激励功能、配置功能、分配功能 实质

赋予劳动者与其人力资本对等的产权功能、权益和权责,使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

等要素共同参与收益分配和风险承担。

(四)企业人力资源资本化运营

1、人力资本股权化的实质 人力资本股权化是指在现代公司制度下,将企业内部成员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直接作资入股,使之从企业经营净收入中,在价值上不仅得到补偿性汇报,而且得到增值性或剩余性收益。实质上,就是将自身人力资本外在化为非人力资本(货币形式)再股份化

2、历史沿革

3、现实性

人力资本可抵押性 专业人力资本具有稀缺性 人力资本实现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般人力资本股权化员工持股计划 专业人力资本股权化经理层持股(具体途径:经理层收购;经理期权股)

4、途径

要点小结

人力资本理论是西方教育经济学家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本的内容包括教育资本、知识与技术资本、健康资本、劳动力的迁移和流动资本以及培训资本等。

主要观点有: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教育投资收益率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教育投资是收益率是可以计算的。

文化资本理论 篇3

关键词: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社会资本;公共文化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

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它属于非政府组织的一种,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一定的规模,承担了一部分组织农村文化生活的职责,通常由农民视自身需求自发形成,不接受政府的直接干预,因此,不仅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还能相对独立的自治这种自发性使得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呈现出一种志愿者的特点,其积极性不可小觑。具有纽带、组织和价值导向的作用。

(二)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资本的一种类型,但是社会资本却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资本,它的价值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演变中,需要长时间才能得以形成。“社会资本”是从新经济社会学演化出来的一个最有影响的理论概念。[1]最先对社会资本做出理论阐述的是柯尔曼,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使得有些目的有可能实现,而没有它则不可能实现”。[2]他认为信任的源泉是理性选择理论的核心。波次对社会资本也做了全面地描述。他把社会资本定义为“… …个人通过他们的成员资格在网络中或者在更宽泛的社会结构中获取短缺资源的能力… …获取(社会资本)的能力不是个人固有的,而是个人与他人关系中包含着的一种资产。社会资本是嵌入的结果”。

托马斯·福特·布朗在《社会资本理论综述》一文中,对社会资本的理论本身做出了更为修正性的定义。之前对于社会资本的论述中总是少了一些,社会资本自身的复杂性使得有些对于它的研究不够系统、全面、深入,最主要的是不能够使我们对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理解明晰透彻。福特把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分成三个维度,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维度合并整合最终形成了一个对于社会资本的概念。微观层面是嵌入自我的观点,主要讲个体自我通过社会网络调动资源的潜力;中观层面是结构的观点,社会资本特定网络的结构化,该网络中的自我之间联系的定型,特定社会资本网络包含在政治经济体系中的方式,以及包含在更大的文化或规范体系中的方式以及资源因其特殊结构而通过该网络流动的方式;宏观层面的观点是嵌入结构的观点。这三个层面的分析并不相互排斥。它们相互作用,根据讨论问题的不同而各有侧重。一个分析层面出现必然会带出另一个分析层面。任何给定的问题都需要在三个分析层面上进行分析,以便对作为社会结构主要过程的社会资本有一个全面的了解。[3]社会资本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个比较成熟的范式,普遍信任范式、民众参与范式、嵌入网络范式。若是单纯的讨论这三个范式就显得非常的单薄,但若是把三个范式融入到社会资本理论的三个维度中,就变得厚实了。本文对于培育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的研究就是从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中的三个范式进行。

二、培育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的现实困境

(一)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的发展在地区和类型上的不平衡性

不同地域之间经济、地理、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同时在培育组织的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包含信仰类、宗教类、认同类的组织体系。[4]农村中的文化类民间组织相对于城市的民间组织在发展商呈现出更多的劣势,发展的势头也没有城市猛烈。

(二)数量少、规模小、人力资源匮乏、资金无保障

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势必引导着人力资源与资金的流动,人力资源与资金都具有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特性,我国专文化类民间组织起步较晚,社会上对这一组织形成的认识与认同十分有限,这一点在农村地区更为明显。这也决定了与之相关的人力资源培养与输送相对滞后,无论是私人资本还是政府财政很难投入到该领域。

(三)制度化、系统化程度不高

我国文化组织的培育工作开展得较晚、组织结构也不成熟,组织内部没有明确固定的规范、制度来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和引导组织发展方向,组织也因此缺乏科学系统的组织结构设计,较低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使得组织难以形成合力。尤其是農村,在这些方面呈现出的弱势更加明显、突出,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方面更加的落后。

三、以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产生现存困境的根源

(一)民众参与范式缺失导致农村文化类民间团体融资渠道狭窄

在微观层面上,民众参与范式强调公民参与对组织的影响。由于缺乏良好的民众参与范式,使得其组织规模有限它的融资渠道狭窄,导致了其组织的生命力有限,并且由于没有农民的广泛参与,不能群力群策,缺乏创造力和生机。

(二)普遍信任资本缺乏导致农民缺乏组织文化类民间团体的价值认同

在中观层面上,普遍信任范式主要求组织的成立与发展是建立在高度信任的密集型网络中,促进组织中成员相互的责任、规范和制裁。然而在农村存在着两种信任缺失,一种是对当地政府及政府官员的不信任,另一种是普遍的社会不信任。

(三)缺少嵌入网络导致了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制度化程度低

在宏观层面上,社会资本的培育不仅需要网路,还需要把网络嵌入到大的社会环境中,与社会的经济、政治、体制、制度、法律等连接起来。主要体现在在培育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的过程中并没有相应的具体的制度规范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的行为,也就是说,其自身的合作网络没有有效地与外界环境传递能量。

四、培育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的路径

(一)培养农民对于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的价值认同,形成组织成员之间的普遍信任

过去乃至现在的农村文化类组织是相对脆弱的,缺乏农民的价值认同,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不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提高服务意识,提高认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指导协调作用,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对于这一组织的认知和价值认同。在共同的认知和价值认同约束下,就会形成稳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关系,也就构建起了组织成员之间的普遍信任。

(二)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模式,拓宽融资渠道

在培育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的过程中,农民是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的绝对核心主体,而农民素质的高低是农民能否很好的行使这一主体权力的关键,因此,必须要综合利用图书、广播、电视、会议等形式提高农民素质,加大财政支持,吸纳更多的人力资本和资金流,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主体参与模式下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发展的民众参与范式,通过农民以及其他主体的参与,形成一个有效地合作网络,让其成为发展的资本。

(三)政府要放松对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的管制,为培育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创造条件

对于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的培育,政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必须要在宏观上把握全局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经济上、制度上、政策上的支持,是农村文化类组织在自身合作并形成网络的基础上,让其嵌入到整个社会环境中去,使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托马斯.福特.布朗.社会资本理论综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41

[2]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邓方,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354.

[3]托马斯.福特.布朗.社会资本理论综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42

文化资本理论 篇4

1.1 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

文化资本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布迪厄在对马克思的资本理论进行非经济学解读之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布迪厄把资本分成三种基本类型:经济资本 (economic capital) 、社会资本 (social capital) 、文化资本 (cultural capital) 。在他看来, 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并不具有经济资本那样的基本特征,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本, 而只是体现了与经济资本的相似性。对于文化资本, 并不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是一种“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人们倾向于认为在经济资本的场域中, 个人追求金钱物质利益, 而在非经济场域中, 每个人的行为是非功利性的, 与经济行为大相径庭。在布迪厄看来, 行为者在不同的场域追逐着不同的符号资本, 在这一方面, 所谓非利益的或者超功利的公正是不存在的。所以, 只有引进资本的所有形式, 而不只是被经济理论所承认的那一种形式, 才能解释社会世界的结构和作用。

1.2 文化资本理论的三种形式

布迪厄通过三种形式类别划分来说明文化资本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种是身体化的文化资本。即文化资本以精神或身体的持久“性情”形式存在, 这种身体化的文化资本通常也被称为文化能力。文化能力储存于身体之中, 需要身体力行进行学习, 不能由他人代替。布迪厄曾形象地说:“文化能力的获得必须由投资者亲历亲为, 就像肌肉发达的体格或被太阳晒黑的皮肤, 不能通过他人的锻炼来获得那样。”第二种是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当文化资本转变为建筑、书籍、古董、工具、机器之类的物质性东西时, 文化资本就是以这种客观化的方式而存在, 故也称文化产品。文化产品是文化资本的客观化形式, 是对相对虚拟的文化观念和文化能力的物化, 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象征性。因为文化产品的物质性, 文化资本在其物质方面是可以传递 (传承) 的, 身体化形态的文化便是以这些“物化物”为载体, 并通过其得以传播、传承, 为外界所认知和接受;第三种是制度形态的文化资本。制度形态的文化资本是经过某种制度确认的文化资本, “是一种将个人层面的身体形态文化资本转换成集体层面客观形态文化资本的方式”。这种确认赋予了已获得的文化资本一种社会价值和社会权力, 而与它者相区别。

1.3 民族文化资本与民族体育文化资本

那么都底什么才是民族文化资本?根据布迪厄资本理论观点, 有学者把民族文化资本定义为:文化资本是以财富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的积累, 并以有形与无形的形式存在。有形的文化资本指民族文化遗迹、民居、服饰、饮食、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及工艺品等, 诸如民族地区的古寨古村落、土家族的西兰卡普, 以及苗族的刺绣、蜡染等手工艺品;而无形的文化资本包含一系列与既定族群相符的伦理思想、传统实践、表演、戏剧、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 如土家族伦理与哲学思想、壮族那文化、苗族理词、侗族大歌等等[1]。“任何文化资源, 不论是文化能力、文化习性还是文化产品,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也表现为一定的稀缺性, 成为不同社会主体和社会阶级的争夺对象。占有这类资源就可以获取一定的物质的和象征利润。在这种情况下, 文化资源就开始成为文化资本[2]。”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本作为民族文化资本的一个分支, 可以将其具体化为生活形态、物质形态、精神艺术形态、制度形态 (见图1) 。

2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资本

2.1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本”基本情况

2.1.1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身体化的文化资本

广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形式多样, 内容十分丰富 (见表1) , 有表现生产生活情节的扁担舞、桐子镖、捞鱼乐等, 有反映宗教祭祀活动的打铜鼓、抢花炮、龙舟竞渡等, 有表现民俗风情习俗的抛绣球、舞龙舞狮等, 有展现军事武技的射弩、武术等, 有满足民族群众文化娱乐的武术、毽球、板鞋竞速、打陀螺、高脚马等等。

2广西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资本

2.1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本”基本情况

2.1.1 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身体化的文化资本

广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形式多样, 内容十分丰富 (见表1) , 有表现生产生活情节的扁担舞、桐子镖、捞鱼乐等, 有反映宗教祭祀活动的打铜鼓、抢花炮、龙舟竞渡等, 有表现民俗风情习俗的抛绣球、舞龙舞狮等, 有展现军事武技的射弩、武术等, 有满足民族群众文化娱乐的武术、毽球、板鞋竞速、打陀螺、高脚马等等。

这些繁繁种种的体育项目都是人们运用身体的形式来表现的, 因此参加民族体育实践和体育能力的获得过程, 可以看作是资本的积累过程。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时间的投入, 需要习得者在学习和练习中自历亲为才能获得, 而且少数民族体育能力一经习得, 便具有不可剥夺性, 它深深地内化于个体之中。“这种具体化的资本, 是转化成为个人的组成部分的外部财富, 它 (不像钱财产权、甚至贵族头衔) 无法通过礼物或馈赠、购买或交换来即时性地传递[4]。

2.1.2 众多开放的民族传统体育场地设施——客观化的文化资本

客观化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本是以民族体育文化设施、民族体育文化商品的形式存在, 它是民族体育文化能力的物化。地处南方的广西山脉延绵、雨水丰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亚热带区域性的气候条件, 自然生态基础良好。广西各族人民依山傍水, 以河池、桂林等地方开发了山地户外体育, 以防城港、柳州、梧州等地方开发了江海民族娱乐体育。根据本地区的生活生产习情, 许多村寨建有民族传统体育健身草坪或平整空地, 大部分县市拥有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广场, 一些县乡如马山县、田阳县、环江县、三江县富禄乡等还建设有民族传统体育传承馆。这些众多的体育活动场所, 以及广西各族人民流传下来的体育器具, 都是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本客观状态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 广西还有建设有各种现代特色的民族体育健身园, 如南宁李宁体育园、柳州静兰水上娱乐运动中心、来宾红水河民族文化体育产业园、崇左“中国——东盟快乐缘”体育主题园、大新明仕田园体育休闲基地等。

2.1.3 制定实施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政策——制度化的文化资本

民族体育制度化的文化资本指民族体育文化场域中的制度、法律、体制、意识形态、身份、情感以及价值等形式内容是得到国家和民族认可。当前, 广西区党委、政府明确提出了“重振广西体育雄风, 建设西体育强区”的奋斗目标, 制定了许多政策来保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工作的开展。在实施的保护规划工程中, 广西不断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和地域优势, 建立了11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 打造出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中越龙舟对抗赛等多项品牌赛事, 认定了河池市里湖瑶族乡、柳州富禄苗族乡等10个民族传统体育特色之乡, 另外孙子奇、莫菊花等20人被命名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人[5]。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整理、挖掘、传承与创新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花炮、板鞋竞速已经成为民族体育品牌项目, 在社会上的得到普及与提高。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广西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2.2 当前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本面临的问题

2.2.1 文化资本具体化——文化能力薄弱

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力是这个民族千百年来长期积累下来的特有的文化内涵、文化品质、文化认知。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丰富多彩、独具特色。文化能力作为文化资本的身体化形式,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资源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工业化、城镇化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急剧变化, 根植于农业社会发展起来的少数传统体育文化正在逐渐失去其生存的土壤, 很多人无暇学习和传承传统体育文化, 现代娱乐内容逐渐代替传统体育活动。在学校, 现代竞技体育仍是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与学习逐步减少, 参与人数不断萎缩。因而, 部分民族体育文化状况不容乐观, 文化基础相对薄弱。

2.2.2 文化资本客观化——文化产品的缺乏与流失

文化产品源于具体文化, 是具体文化的物质反映和物质表达。文化能力的薄弱, 随之造成的便是文化产品的缺乏和流失。近年来城镇化的推进,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场地被房屋建造和道路修建侵占、拆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设施建设基本处于未规划、无项目、缺资金的状况。许多民间传统体育技艺的绝技、绝活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境遇, 一些传统体育技艺濒临失传;体育器物文化好因保护不够造成部分残破不全、价值受损, 甚至是永久性破坏, 许多珍贵实物和资料严重流失。而这些正是布迪厄文化资本中不可缺少的客观形态, 它包含着少数民族文化价值、文化观念, 恰恰是少数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传播和发展的最重要载体。

2.2.3 文化资本制度化——文化体制落实的缺失

尽管广西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不少关于弘扬少数民族体育优秀文化、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的政策文件, 但应该看到, 一些促进民族体育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还有待进一步落实。有些县市对民族体育活动的开展不够重视, 财政对民族文化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大, 对民族文化保护的文件仅限于原则性的表述, 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还没有制定出具体的措施, 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部分传统节庆活动规模与影响力逐渐衰退, 村寨性的节庆活动逐渐减少, 在节庆中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内容不断减少, 如果没有政府组织, 村级和个人自发组织开展传统文体活动更是寥寥无几。同时, 广西民族文化产业市场运行机制还不健全, 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民间资本进入民族文化产业不多, 民族文化投资渠道单一, 这些情况造成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较慢, 其文化资源优势尚未转变为产业优势。基于以上情况,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和长效化机制还有待加强。

3 文化资本的转化与再生产: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化实践路径的探索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要变为文化资本, 必须把它与相关服务相连结, 由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相关的服务不断流动, 而产生文化资本的累积再由“文化资本”转为“经济资本”。布迪厄提出的文化资本的三种存在形式对帮助探索践行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3.1 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化

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化的实质, 是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符合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 按产业的要求组织民族体育旅游的各种生产要素, 发挥民族体育的旅游经济功能, 形成民族体育旅游的良性循环发展的过程。广西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项目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为广西旅游资源提供了可利用的宝贵资源。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化的运作, 一方面可依托一些著名旅游景点或旅游度假区部署开发一些民族性、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突出的体育旅游活动, 供游人观赏, 并能直接参与娱乐、竞技, 如板鞋竞速、抛绣球、划龙舟、荡秋千、射弩、斗鸡、赛马、打铜鼓、民族体育舞蹈等等, 以活跃旅游景点的欢乐气氛, 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 提高旅游景点的收益;另一方面以自然与人文景观不错的民族村寨为基础, 将自然风光与民族特色溶于一村一寨, 把包括民族体育在内的本地民族文化通过展演后, 组织邀请游客参与活动, 让他们亲身体验少数民族体育的运动魅力, 如龙胜银水侗寨、融水的田头苗寨等就开设有部分民族体育项目供游客参与。另外, 还可以以百色的德峨乡, 河池的里湖瑶族乡、东山乡、隘洞镇, 柳州的富禄苗族乡等广西“十大体育特色之乡”为资源, 推出民族体育专线。

3.2 民族体育节庆经济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文化的资本性质, 发现它与其他劳动产品一样也可以转变为商品, 与经济资本一样能带来物质利益, 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在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 可以把利用文化资本作为发展经济的一种策略和手段。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如河池市的民族体育欢乐节、武鸣壮族的“三月三”歌节、融水苗族的芦笙节、三江侗族的花炮节、恭城瑶族的盘王节、防城港京族的哈节等等, 利用这些传统节日庆典符号的形式和功能, 在传播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扩大各民族地区的知名度、树立各地文明与和谐的形象等方面都会发挥出积极而深远的作用和价值。

3.3 民族体育器具商业化

广西的少数民族体育器具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乡土色彩, 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许多器具是粗糙、简陋, 需要大力加以改进和包装, 使它在发挥体育器材的功能之外, 也兼备民族文化工艺品的功能, 并通过市场作为商品销售。近年来, 广西的部分民族乡寨建起供游人参观的民俗村落, 民间体育艺人以特色民族体育表演为平台, 集工艺制作、表演、收集、陈列、研究、培训、销售于一体, 一边制作, 一边授“徒”, 游客可以参观, 也可以亲手制作各种简单有趣的手工艺品。以靖西绣球为例, 绣球作为壮族“抛绣球”的体育器具, 同时也是壮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信物, 它纯手工制作, 做工细致美观。靖西旧州街的壮民就把绣球作为旅游工艺品推向市场, 迸发出经济活力, 仅2009年旧州绣球年产量达到21万只, 全村仅绣球一项收入就达330万元[6], 人均年收入3000元~6000元, 靖西绣球的民族文化资本化成功运作既使地方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和弘扬, 又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

3.4 民族体育文化品牌化

文化品牌既是商品的标志, 也是人与人之间基于商品而构建社会关系的符号表达[7]。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品牌创建的过程是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过程。在柳州市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就是重点打造侗族抢花炮的文化品牌, 通过举行抢花炮活动, 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调动人们对民族体育文化的亲切感、信任感、自豪感和认同感, 形成一种无形资产, 推动一个综合的经济体系的发展, 带来经济效益和有形资产。而经过规模化经济开发后的抢花炮活动, 反过来随着三江侗族自治县经济的发展而得到传承、弘扬和发展。在广西的其他民族地区, 也同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民族地域风情, 很多不同内容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在过去曾经以各种不同的艺术形态出现, 涌现许多的辉煌, 在当今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 这些传统体育文化其实还可以通过更新的开发途径即现代的文化市场化策略 (策划、包装、宣传) 来开发一系列前途无量的新的民族体育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沈再新.文化资本视角下散杂居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J].湖北社会科学, 2012 (2) :63.

[2]姚俭建, 岑文忠.试论文化资本的积累机制[J].社会发展论坛, 2004 (3) .

[3]陆元兆.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综合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6, 42 (3) :65.

[4]包亚明.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189-192.

[5]广西体育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规划 (2011-2015年) .广西体育局内部资料, 2011.10.

[6]池伟, 周德光.旧州街去年刺绣产品收入328万元[N].右江日报, 2010-2-15.

资本结构理论的回顾 篇5

[关键词] 资本结构 权衡理论 信息不对称 代理理论

资本结构理论是研究企业资本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基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研究资本结构中长期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构成比例的变动及其对企业总价值的影响。

资本结构理论以1958年MM定理的产生,划分了传统资本结构理论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本文简要回顾了以MM定理为起点的现代资本结构理论逐步引入权衡理论、非对称信息论、代理理论等的发展过程。

一、权衡理论

权衡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学术界所形成的一般观点,这一观点认为企业最优资本结构是在负债的税收利益与破产成本现值之间进行权衡”(Bradley,Jarrel,King,1984)。权衡理论也往往被称为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理论。权衡理论认为企业具有最佳的债务比率,企业会权衡其负债的成本与收益(Scott,1976)。权衡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企业具有最优的资本结构,也就是具有最佳的负债比率。

第二,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受到两方面的影响,第一方面来自债务的好处,包括债务的税收挡板的作用、负债的激励作用;另外一方面来自负债的坏处,包括负债的破产成本、代理成本、财务困境成本。最优资本结构来自于这两方面的权衡。

二、信息不对称资本结构理论

1.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资本结构理论讨论的是在不对称信息下,企业怎样通过适当的方法向市场传递有关企业价值的信号,以此来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内幕人对外部投资者更为直接地了解到企业内部情况,掌握有关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投资机会和盈利的内幕消息。但是内幕人必须通过适当的企业行为才能向市场传递有关信号,向外部投资者表达企业的真实价值。如果存在信号均衡,外部投资者就能在资本市场上依据内幕人选择的信号进行竞争并支付合理的价格.外部人也就可以通过对内幕人决策行为信号来观察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与此相适应,内部管理者根据由此产生的市场价格变化来选择新的财务政策来达到个人所得最大化。利兰-派尔(Leland-Pyle)模型与罗斯模型是最经典的理论模型。

(1)利兰-派尔(Leland-Pyle)模型

在利兰-派尔模型中,基于风险厌恶,利兰和派尔提出了两个定理:

①如果并且也只有当企业家对投资项目中的权益需求呈正常状态时,市场对信号反应的均衡估价函数与信号在相关领域里才呈递增关系。

②在信号均衡里,具有正常需求的企业家比在无成本交流时更情愿对投资项目作更多的投资。利兰和派尔最后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均衡模型中,如果企业家认为投资项目需要权益融资时,他们会比无代价地向市场传递信息更为愿意本身进行投资。

按照这个模型,对于高质量的投资项目,企业家应该通过增持公司股票或者增加负债比例来提高持股比例,然而,利兰、派尔认为,由于增加持股数量会使得风险厌恶的企业家的效用下降,因此,唯有提高负债数量,也就是提高负债比例,来相对的提高企业家的持股比例,从而向市场传递好信息。因此,这个理论预测,具有高质量项目的公司,负债比例应该更高。

(2)罗斯模型

罗斯模型的创造性的贡献在于将经理人的激励方案引入到信号传递模型里面。在罗斯模型中,企业经理知道企业利润的真实分布函数,投资者不知道,企业利润分布函数是根据一阶随机占优排序的(即越是好的企业,高利润的概率越高).经理的效用是企业市场价值的增函数,但如果企业破产,经理受到处罚(包括失去工作、名誉损失等)。为了使得自身报酬收入最大化,经理在选择融资方案时是在传递给市场的信号的价值与激励报酬之间的权衡。经理使用企业的负债率向投资者传递企业利润分布的信息,投资者把较高的负债率看作是企业高质量的表现,这是因为破产概率与企业质量负相关、与企业负债率正相关,低质量的企业不敢用过度负债的方法模仿高质量的企业。这理论预测是,越是好的企业,负债率越高。资本结构作为讯号传递工具,表明代理人改变资本结构直接影响投资和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评价。

信号传递理论除了对负债的数量进行研究之外,还研究了负债的期限结构。当公司知道他们具有很好的债务质量却被给予了更低的评级的时候,他们将选择发行短期债务以便使得他们的评级被提高(Flannery, 1986; Kale and Noe, 1990)。Barclay 和 Smith(1995)认为,由于长期负债将产生比短期负债更大的信息不对称,因此,高成长的公司将更可能发行短期债务,以减少这种信息的不对称程度。

2.融资次序理论

Myers和Majluf (1984)发表了《企业知道投资者不知道信息时的融资和投资决策》。他们指出,信息不对称源于控制权与管理权的分离,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经理人员作为内部人比市场或投资者(外部人)更了解企业收益和投资的真实情况。外部人只能根据内部人所传递的信号来重新评价自己的投资决策。企业资本结构、融资决策或股利政策都是内部人传递信号的手段。假设企业现有一个新的高盈利性投资项目,且该项目一旦付诸实施,一定能使企业价值上升。当存在不对称信息时,投资者对这个项目的盈利能力缺乏足够的认识。此时,企业若选择发行新股筹资,往往被市场误认为其资金周转失灵。因此其公司股票价格将下降,而不是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最为稳妥的融资选择是以保留盈余进行内部融资。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外部融资所造成的企业价值下降,而且可以确保原有股东的利益。在企业保留盈余不足以满足项目投资的资金需求的情况下,企业外部融资的最优选择应该是债务融资。因为,利用债务融资其成本只是固定的利息,成本较低。再者,债务融资以企业资产为抵押,通常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一般采取的融资顺序是:内部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即企业总是尽可能地优先利用内部积累资金,其次是进行债务融资,直到债务融资导致企业可能发生财务危机时,最后才考虑股权融资。这也表明,融资次序理论考察的是增量资金的融资行为。

3.企业金融成长理论(此部分的理论参考张捷,王霄(2002))

金融成长周期理论认为,伴随着企业成长周期而发生的信息约束条件、企业规模和资金需求的变化,是影响企业融资结构变化 的基本因素(Berger和 Udell,1998)。在企业创立初期,由于资产规模小、缺乏业务记录和财务审计,企业信息是封闭的,因而外源融资的获得性很低,企业不得不主要依赖内源融资;当企业进入成长阶段,追加扩张投资使企业的资金需求猛增,同时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可用于抵押的资产增加,并有了初步的业务记录,信息透明度有所提高,于是企业开始更多地依赖金融中介的外源融资;在进入稳定增长的成熟阶段后,企业的业务记录和财务制度趋于完备,逐渐具备进入公开市场发行有价证券的条件。随着来自公开市场可持续融资渠道的打通,来自金融中介债务融资的比重下降,股权融资的比重上升,部分优秀的中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

三、代理理论

Jensen和Meckling(1976)把代理成本理沦引入了财务学的分析框架里。他们提出了两类利益冲突: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利益冲突及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最优资本结构源于代理成本的收益与成本的平衡。

1.股东和经理之间的代理成本

股东和经理之间的代理成本是由于管理层并没有持有所经营公司的全部股份而引起的。Jensen (1986)指出,偿还债务利息和本金会减少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否则,经理会滥用自由现金流量。因此提高负债率可能促使经理努力的工作,不投资自己喜欢的但对股东不利的项目,减少过度在职消费等。因此,负债带来的股东与经理利益冲突的减少构成了债务融资的好处。

2.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起源于股票的期权性质。公司的股票实际上是给了股东一个随时买入卖出的权力。负债能够产生三种效应,一种是资产替代(Jensen和Meckling,1976),一种是投资不足(Myers,1977),还有一种是投资过度(Jensen,1986)。

(1)资产替代问题

当企业负债率很高的时候,股东可以投资于净现值为负数的高风险项目而获益。股东受益来自对债权人的剥夺,债权人愿意为债券支付的价格就会因此而降低。由债务引起的股东投资高风险项日的成本到头来还是由股东本人承担。这一效应就是债务融资的代理成本。这种将高负债公司倾向于投资高风险项目的现象被称为资产替代效应. 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可以通过债务融资代理成本与债务的利益所得进行权衡,获得最优资本结构。财务杠杆比率提高时,负债利益将会减小,负债成本将会增大。当负债融资的边际成本等于负债融资的边际收益时,资本结构达到最优。

(2)投资不足问题

Myers (1977)指出,投资决策会受到公司目前资本结构里面的长期负债的影响。当他们意识到项目的利润将只是足够支付债权人的利息的时候,股东有可能投资不足,他们会拒绝那种NPV大于0的项目。这种成本在成长性的公司里面可能会存在。他指出,公司可以限制长期借款的数量,或者采用短期负债来解决这个问题。Froot, Scharfstein, and Stein (1993)指出,公司可以套期或者保持财务弹性来避免投资不足的成本。

(3)投资过度问题

Jensen(1986)认为,当企业拥有较多的自由现金流时,即使项目的净现值为负,但是管理者仍然存在着将自由现金流投资于这类新项目上的动机,这就是过度投资的动机。投资于这类项目很明显会损害股东利益,但由于这类项目的投资能够扩大了企业的规模,而当企业规模扩大时,管理者可以获得更多的金钱与非金钱收益,因此管理者会为了私利而投资于这些项目。因此,减少自由现金流成为抑制管理者过度投资动机的有力手段。而由于短期负债有利于经常性的减少自由现金流,另外还增加了企业出现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因此,增加短期负债可以抑制管理者的过度投资的动机、激励管理者做出有效的投资决策。因此,容易出现过度投资的企业,短期负债的数量应该更多。

四、产品市场理论

产品市场理论也被称为战略资本结构理论,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兴起的资本结构的重要理论分支。Titman (1984) 考虑债务水平与企业客户、供货商、雇员等利益相关者以及竞争对手之间的互动关系,他指出,利益相关者都会关注公司的财务状况。财务危机将改变顾客、供货商、雇员及竞争者对公司的看法,影响公司运营及公司和这些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如果顾客觉得公司会破产,顾客就不会购买企业的产品,尤其是当这种产品是唯一的。因此那种制造独特产品的公司将避免采用负债。Brander与Lewis (1986)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寡头垄断条件下的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关系,指出公司在选择最优资本结构时,需权衡债务对产量的战略影响及预期破产成本,而公司采用坚固的债务,能够提供给竞争者公司不会减少生产的消息。Schuhmacher(2002)认为,是否使用战略债务取决于寡头垄断市场中不确定性的类型:需求不确定时,债务增加将引起公司利润下降,公司不应该负债;成本不确定时,债务增加将引起公司利润上升,公司应该增加财务杠杆。

五、控制权市场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期,公司控制权市场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受到研究者关注。由于普通股有投票权而债务则没有,因此资本结构必然影响企业控制权。

Haris和Raviv (1990)考察了经理人员持股、资本结构与接管市场之问的关系,他们指出,资本结构会受到公司的控制权之争以及公司管理层的持股比率的影响。他们假定经理人员既从其所持股份又从其控制权获益。由于在任经理人员与其竞争对手的经营能力不同,企业价值取决于接管市场竞争的结果。接管市场竞争的结果反过来又受经理人员持股比例的影响。因此,必须对经理人员持股比例进行权衡:一方面,随着经理人员持股比例的提高,其掌握企业控制权的概率增大,其收益也随之增大;另一方面,如果在任经理人员持股比例过大,企业价值及相应的经理人员持股价值就会下降,这是因为更有能力的潜在竞争者成功的概率变小。在任经理人员通过权衡其持股收益与控股损失确定其最优持股比率。具体而言,假定在任经理人员所持股份固定不变(可用其初始股份代表),他们可以通过提高企业负债水平,回购消极投资者所持股份,增加其持股比例,从而最大化其个人收益。最后,他们认为,代理权之争需要负债,而确保企业不被接管则需要更多的负债,因此接管标的公司通常会提高其负债水平。

六、债务期限匹配理论

期限匹配是指将企业债务的期限要与企业资产的期限匹配。资产期限是指资产产生现金流的期限模式。债务期限匹配理论是由Morris(1976)提出的。他认为,将资产和债务的期限匹配起来,能够减少由于企业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可能不足以用来支付利息和投资需要而带来的风险:一方面,如果债务期限比资产期限短,则资产也许不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来偿还债务;另一方面,如果债务期限比资产期限长,则在资产可能已经停止产生收益时还要偿还债务。Emery(2001)的研究表明,债务和资产期限的匹配可以避免债务的期限贴水,这证明了这一理论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Aghion P , Bolton P .A n Incomplete Contracts Approach to Financial Contracting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2, 59

[2]David F Scot. Evidence on the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Structure. Financial Management,1972 ,Summer:4 5-50

[3]Francesca Recanatini, Scott JJ,Wallsten,徐立新,“企业问卷调查:世界银行的经验”,经济学评论,2002.2卷.第一期

[4]Harris, Milton , Artur Raviv,1988,Corporate control contest sand capital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 0,5 5-86

[5]Jensen,M .and Meckling, W . .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 and capital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 305 -360

[6]John R. Graham, Campbell R. Harvey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rporate finance: evidence from the field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60 (2001) 187---243

[7]Modigliani, F., Miller, M. h. Capital Cost Enterprises and Investment Theory.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19 58,48

[8]Myers, S.C Nicholas S. Majluf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4,1 3:187- 221

文化资本理论 篇6

一、智力资本研究成果概述与发展趋势

“智力资本”被视为经济学里以机器设备、存货和自然资源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之外的非物质资本, 亦可称为智慧资本。20世纪80年代以后,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美国新经济和知识经济命题的出现, 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 人们关于智力资本的研究迅速升温, 世界各地的经济学家都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界对于智力资本的研究, 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或层次:关于智力资本概念的讨论、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智力资本的特征、智力资本的计量以及智力资本报告。

(一) 智力资本的涵义

西尼尔 (Senior) 早在1836年就提出了智力资本 (Intellectual capital) 一词, 但当时只是作为人力资本的同义词出现, 意指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及技能。加尔布雷斯于1969年发展了智力资本的概念, 他指出, 智力资本不仅包括纯知识形态的知识, 还包括相应的智力活动, 智力资本不是静态的, 而是一个有效利用知识的动态过程。安妮·布鲁金 (1996) 认为, 智力资本是对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和。斯图尔特 (1997) 将智力资本界定为“公司中每个员工所拥有的、能为公司创造竞争优势的一切知识和能力的总和”, 凡是能够用来创造财富的知识、信息、智力资产及经验等都是智力资本。埃德文森和马隆 (1997) 认为, 智力资本是企业市场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主要由能够为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知识资源组成。Lev (2001) 从另外的角度指出, 智力资本是指企业对未来收益非实物形态的要求权。董必荣 (2009) 则认为智力资本是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带来竞争优势的所有知识和能力的综合, 也代表了企业对未来收益非实物形态的要求权。

(二) 智力资本构成要素

大多数学者认为, 智力资本可以大致划分为2~4个主要构成要素。具有代表性并为国内外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分类方法是斯图尔特 (1997) 的观点。他提出了H-S-C的机构模型, 即企业的智力资本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构成。埃德文森和沙利文 (1996) 将企业的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源和结构资本两部分, 其中人力资源指组织中所有与人的因素有关的方面, 包括企业的所有者、雇员、合伙人、供应商以及所有将自己的能力、诀窍和技能带到企业的个人。结构性资本指不依附于企业人力资源而存在的组织的其他所有能力。这种二分法同时认为结构资本可以进一步分为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安妮·布鲁金 (1996) 提出的M-K-H-O结构是把智力资本分为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才资产和基础结构资产四个部分。如果将二分法和三分法中的结构资本进一步划分为知识产权资产和基础结构资产则三者都是一致的。关于智力资本分类的方法还有其他一些, 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和实务界基本认同将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三部分。

(三) 智力资本的特征

由于对智力资本内涵和分类的不同认识, 国内外学者对于智力资本特征的意见也不一致。万君康 (2006) 认为企业智力资本有如下六个特征:智力资本的投入性;智力资本的价值性和高增值性;智力资本的耐用性;智力资本的无形性;智力资本的共享性;智力资本的不稳定性。还有学者认为智力资本的特征可以总结为:稀缺性;活力;不确定性;长期收益性。人们通常认为, 智力是无限的, 之所以称智力资本还具有稀缺性, 是因为“土地和资金等物质资本都可以从市场上购得, 而智力资本的形成需要靠智力劳动者长期积累。除了一些外购的知识产权外, 大量的智力资本都不是轻而易举获得的。正因为如此, 智力资本具有比物质资本更高的稀缺性” (张虎等, 2006) 。

(四) 智力资本的计量

一般而言, 对于智力资本的计量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货币计量, 主要方法有市场-账面价值法、托宾Q值法、无形价值计量法、经济增加值法等;二是非货币计量, 常用的方法有ANP法、平衡计分卡法、智力资本导航器和智力资本指数 (ROOS) 等。智力资本不同于传统的资本形态, 由于其无形性, 大多赞同采用货币与非货币计量相结合的指标评价法。平衡计分卡是卡普兰和诺顿为研究公司绩效的管理体系而设定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平衡计分卡强调, 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项 (落后的结果因素) , 但无法评估企业前瞻性的投资 (领先的驱动因素) 。因此, 必须改用一组由财务、顾客、企业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项观点组成的绩效指标架构来评价组织的绩效。另一种被广为推崇的智力资本计量方法是斯堪迪亚模型 (又称SKANDIA公司智力资本模型) 。该模型是由斯堪迪亚公司的首席智力资本主管埃德文森提出的, 以顾客、财务、流程、人力、更新和发展五个方面为重点, 设定了164个具体指标, 对企业智力资本的衡量比较全面。

(五) 智力资本报告

实证研究表明, “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关于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客户资本等构成的智力资本信息内容已经存在”, 而且“企业越来越愿意披露智力资本信息”, “我国企业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市价影响显著” (张丹, 2008) 。1997年, 斯坎迪亚保险公司首次以智力资本报告表的形式对外公布其智力资本情况。另外的智力资本报告方式还有智力资本星相图、智力资本指数法等。对于智力资本的报告, 很多国家或地区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如何报告, 但提出了一些有指导意义的指南, 以规范和引导企业的智力资本报告方式内容, 如在1998年到2002年间由丹麦政府资助的一个丹麦研究项目提出的DMSTI指南, 由欧洲委员会支持、以欧洲的六个国家共同开展的研究计划提出的Metrium指南等。

二、知识资本理论文献综述

(一) 要素资本理论

智力资本是针对西方市场和企业提出的, 具有典型的西方色彩。鉴于这种情况, 有学者在2000年前后基于中国的国情, 提出了要素资本命题 (罗福凯, 连建辉;2001) , 厘清了技术与人力资本、物质设备及自然资源资本、信息资本、知识资本的区别, 解释了技术如何转变为技术资本的内在逻辑机制。这是对企业投入生产要素的重新划分, 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之后, 我国学界对要素资本理论进行了系列研究 (罗福凯, 2001、2003、2005、2008、2009、2010) 。

要素资本研究团队认为, 当今世界的生产力要素主要有人力资源、财务货币、物质设备及自然资源, 以及技术、知识和信息。这些生产要素被人们生产出来之后, 经过其产权的确认和交易过程, 就转化为企业或个人的要素资本。企业的利润是要素资本共同创造的。

在企业, 技术是生产过程中的技能、技巧和技艺, 以及其术用载体。技术的载体和形态可以是高技术含量的人工制品、人工文件, 以及人的特别行为。这些高技术含量人工制品、人工文件和特别行为, 都是私人商品, 而非公共产品。在经济过程中, 高技术含量人工制品、人工文件和特别行为被企业购买后, 便形成企业的技术资本。企业的技术主要有专利技术、专有技术、软件, 以及技术研发组织等。生产过程是资本产生的必要条件, 完成交易过程则是资本产生的充分条件。技术、知识和信息都是人们生产劳动的产物, 这些劳动成果在拥有了所有权凭证之后, 所有人可以出售而获得财务货币, 出售之后的技术、知识和信息, 则变为其新的所有者的资本。一项新产业、新产品的投资比例和优化, 经常依赖于其他与之互补和相连续的投资活动。一个新工厂机器设备投资和员工的招聘, 其设计生产能力的实现, 必须有与之配套的技术、信息和知识投资, 以及员工培训。如果设备精良而无先进的新产品、原材料和文明的员工, 技术先进、员工文明而无科学的资本配置机制, 也不会生产出高质量的人们喜欢的产品。

要素资本理论主要包括其命题、两个定理和一个工具, 其中, 两个定理是: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员工数量成反比, 技术与劳动的替代率远高于机器设备与劳动的替代率。一个工具, 则是为测算要素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率和效益而研制的要素资本平衡表。知识是要素资本理论的关键范畴, 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心。

(二) 知识资本

知识资本是要素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以往对于要素资本的研究相对较少, 而且集中于作为整体研究, 所以关于知识资本的单独研究还比较少。知识是人们认知和识别自然与社会的信念、理念和意志, 以及知理识事的合称。信念是构成知识的必要条件, 却不是充分条件。没有信念就必然没有知识。信念是形成知识的第一个条件或构成知识的主体因素。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提到的知识必须要能够满足如下三个条件:信念的条件、真的条件和证实的条件。知识是企业生产和交易所必须从市场上获取的科学文化知识, 含购买知识产权、引进管理经验、聘请经济咨询和购买经济决策等专有资产。企业知识可以分为技术性知识和制度性知识。技术性知识是对技术、技巧和技艺的科学描述和文化总结, 制度性知识则侧重企业的组织、文化以及员工之间的配合等软因素。汪丁丁 (1997) 认为, 技术性知识是社会分工逐渐细化所形成的, 而制度性知识的发展有助于将不同类型的知识整合起来发挥巨大作用。技术性知识的重要性正在下降, 而制度性知识的重要性正在增强。

要素资本平衡表中知识资本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 品牌商誉:企业产品质量信誉、售后服务信誉、重要顾客维持制度、营销网络和顾客、公司品牌效应。这些资产的创立是通过长期积累与经常性的维护和补充而形成的, 发生的费用一般于当期计入营业费用。 (2) 公司理念与制度文件:公司管理文化和价值观、管理制度、权责管理和激励制度、业绩度量和评价、团队合作、现代管理方法的应用程度。这些项目在现行的会计核算上均不做计量、确认和披露, 但它们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基础资产。 (3) 党团工会经费:这是针对我国企业情况提出的特殊指标。并非每一个企业都拥有大额的此项支出。党团经费在某些企业中可能支出额较小, 而工会经费是每个企业必须缴纳的 (2%) 。作为通用的指标设计, 此项需要列示在指标体系之内, 没有此类费用发生的企业可能不产生此项指标的具体内容列支。 (4) 购买知识产权支出 (含商标权) :知识产权资产包括专利权、版权、设计权、特许权、植物新品种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是典型的智力成果, 也称为智力成果权, 是受法律保护的资源, 企业通过在市场上买卖知识产权获得知识资源的流通。作为经济知识的基础范畴, 知识产权是最具有明晰性的知识资本之一。

三、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异同分析

(一) 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的发展历程

智力资本的发展是从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开始的, 最早提出智力资本一词的西尼尔 (Senior) 就是把它作为人力资本的同义词应用的。现在的有关智力资本的文献也都同意把人力资本作为智力资本的核心内容研究。复旦大学的芮明杰教授在对智力资本研究多年的基础上提出, 智力资本分为三个层次, 狭义的智力资本就是指人力资本, 中观的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组织结构资本, 宏观的智力资本则包括人力资本、组织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三个方面。可见, 无论从哪个层次研究, 人力资本都是智力资本的核心和起点。

知识资本是从对企业生产要素的重新划分角度进行描述的, 以知识为起点。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指出, 知识是经过证实的真的信念。由这种信念发展到企业资本的研究再发展成为今天的知识资本。企业中只有事关企业信念, 并且能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的资源才能被划分为知识资本的组成成分。秦江萍等人认为, “知识与智力都是最重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 但其含义还是有区别的。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智力指‘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经济时代, 经济学术语中的知识被赋予新的含义, 其内涵应是很深刻的, ‘专指那种能够作为资源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并在生产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现代知识’”。关于知识的讨论, 是知识资本研究的逻辑起点。

(二) 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涵义

安妮·布鲁金 (1996) 认为智力资本是对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和, 他提出了“企业=有形资产+智力资本”, 这种方法企图绕过对智力资本的直接定义, 从有形资产的角度倒挤出智力资本的内容。埃德文森和马隆 (1997) 认为, 智力资本是企业市场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智力资本内容虽然有个大致的范围, 但具体边界在哪里, 至今没有人能说得清, 人力、科学技术、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和客户关系等都有所涉及。具体智力资本涵盖哪些内容出现了“因人而异”的尴尬局面。

相比智力资本, 知识资本研究的范围明显要小得多。人力资本、技术资本、信息资本和知识资本的区别划分, 使知识资本的研究集中于企业理念的层面。知识资本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凝聚力, 同时它又是企业的活力所在。企业将搜寻解决问题方法的经历存储于组织记忆中, 称为企业拥有知识。组织记忆的外在表现是企业的“惯例”, 包括行动的指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等明晰的惯例, 以及企业组织心智模式等默会性的惯例。企业的知识就是企业成员共享的知识。经济知识的基础范畴是知识产权, 知识资本不单包括知识产权的主要内容, 也包括企业的客户关系投资、理念制度惯例和政治资源等。知识资本的边界在于企业中理念的范畴, 超出理念范畴的技术、信息等不能称为知识。

(三) 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的划分

智力资本一般倾向于划分为三个组成成分, 即人力资本、组织结构资本和客户关系资本。进一步把组织结构资本分为知识产权资本和基础结构资本。这种划分方法与知识资本所含内容有交叉重叠的成分。知识资本的研究内容也应当包括知识产权资本、基础结构资本和客户关系资本等。可见, 不同的研究方法所涉及的企业内容应该是一致的, 只是研究的角度不一样。

在要素资本平衡表中, 为了便于会计确认和计量, 将知识资本划分为四个部分:品牌商誉、公司理念与制度文件、党团工会经费和购买知识产权支出 (含商标权) 。品牌商誉可以从整体的角度衡量企业的客户关系和与市场的对接;公司理念与制度文件反映企业在战略、文化和组织结构方面的投入情况;党团工会经费是对政企关系的一个描述, 这种投入会给企业带来一些固定的政治资源;购买知识产权支出 (含商标权) 反映了企业外购知识资本的情况, 通过在市场上买卖各种权利体现出了知识资本的流动性特征。

(四) 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的度量

关于智力资本的具体计量方法, 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可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方式。由于智力资本范围比较广泛, 相应的指标设定也较多, 以斯堪迪亚模型为例, 就设定了164个指标进行度量。台湾学者陈振东和陈佩筠试图用模糊数法进行智力资本的总体测度, 其原理也是非财务指标的应用。知识资本也可以采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度。由于知识资本侧重于公司理念, 而且范围比智力资本要小, 因此, 采用非财务指标测算的比例也比智力资本要大。非财务指标的好处在于可以考虑很多不易用货币衡量的因素, 如政策的变更、政企关系、企业文化等。通过专家打分或者其他方式评估出来的非财务指标对于智力资本的衡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智力资本的总体状况。但非财务指标的应用也有其不容忽视的问题, 即精确度的问题。非财务指标可以定性地描述一个企业的发展和资源存在状况, 但很难实现不同企业之间的对比分析, 以及解决主观评估中的客观性问题。如何实现资本报告标准化和精确化仍然是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理论发展中共同的难题。

四、结论

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虽然在研究内容上有所重叠, 但两者在内涵、划分和计量等方面却存在较大差异。理论研究中应当首先搞清概念问题, 不能简单地将两者混为一谈。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是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企业资源问题的, 可谓各有特点, 如果简单地视为同一概念, 势必会在研究中引起混乱。

通常认为细化的研究能使研究更加深入和有效, 这也是研究智力资本的学者还要继续将智力资本细化分类的原因。但由于智力资本概念尚不明晰, 范围也存在争议, 进一步细分会给研究工作带来一些困难。知识资本的内容范围相对较小, 对于进一步的应用和研究工作都要相对容易一些。概念的划分是研究的第一步, 目前, 学术界中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概念的混淆已经造成了研究的一些障碍。如果正确恰当地区分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知识资本和信息资本, 那么无论对于知识资本本身的研究, 还是对于智力资本的研究, 都将是一个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董必荣:《企业对外智力资本报告研究》, 《会计研究》2009年第11期。

[2]张丹:《我国企业智力资本报告建立的现实基础:来自上市公司年报的检验》, 《会计研究》2008年第1期。

[3]罗福凯:《论要素资本》,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1期。

[4]张虎、冯华、王志勇:《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无形资产的比较研究》, 《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第11期。

[5]李冬琴、黄晓春:《智力资本:概念、结构和计量述评》, 《科学学研究》2003年第11期。

[6]罗福凯:《论公司财务的价值创造功能》, 《财会通讯》 (学术版) 2004年第4期。

[7]罗福凯:《要素资本平衡表:一种新的内部资产负债表》, 《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2期。

[8]傅元略:《企业智力资本与企业资本结构优化》, 《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3期。

[9]董必荣、李虎、路国平:《论智力资本报告的标准化》, 《经济管理》2008年第14期。

[10]曾洁琼:《企业智力资本计量问题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3期。

[11]万君康、梅小安:《企业知识资本管理及其绩效评价》,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企业知识资本理论述评 篇7

关键词:知识资本,要素资本

一、引言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 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使得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数字化及信息革命将知识经济推向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已经跨越大机器工业经济, 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即将成为经济社会的主流。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 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知识资本已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之一, 其生产、使用和分配决定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企业的知识管理和知识资本管理, 已成为大多数有识之士关注的话题之一, 为此, 本文通过研究中西方知识资本理论的演进和最新企业知识资本理论, 提出从要素资本角度研究和管理知识资本的观点, 期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二、西方的知识资本理论文献述评

(一) 哲学领域对知识的研究

虽然直到20世纪“知识”一词才出现在经济领域, 而哲学对知识的研究却源远流长。首先, 哲学的一个分支——认识论对知识下了一个传统的定义“有充分根据的确信” (Justifiedtruebelief) 。其次, 是如何认识“确信”。受康德哲学“物自体”不可知论的主导性影响, 欧陆哲学传统上倾向于“自圆其说理论” (CoherenceTheory) , 即若一套信念是正确的, 当且仅当该信念是自恰 (无矛盾) 的体系;而英美哲学由于受洛克和休漠经验论的主导性影响, 倾向于“对应理论” (CorrespondenceTheory) , 即真实可信的东西要对应外在于信仰的某些东西。思想大师柏拉图、叔本华、罗索等人都曾对知识进行过论述和探索, 形成了很多流派。直至当今, 对知识的认识难以统一, 很多学者要么简化、要么回避、要么干脆否认知识的主观性, 认为知识即是“真理”。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 (ExplicitKnowledge) 和隐性知识 (TacitKnowledge) , 前者是指能以系统的形式表达的知识, 后者则是高度个体化、难以形式化的知识。

(二) 经济学领域对知识的研究

将知识最先导入经济学的当属哈耶克, 他认为“社会上的经济学问题不仅仅是如何分配‘给定’资源的问题”, 而且是“一个利用知识的问题, 而这个知识从来没有完整地给过任何人” (Hayek, 1945) 。哈耶克因此对经济学提出了诘难:劳动分工导致了知识的分工, 每个人只占有人类知识宝库中的一个极小片断, 如何协调这一个个小片段的知识利用效率问题便成了衡量制度优劣的重要标准。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Nelson (1959) 、Arrow (1962) 等人全面论述了科学知识的生产问题, 指出知识的共有性和私有性问题, 以及生产者不能成功占有自己知识产品的情况下知识生产的资源配置能否或如何达到最优的问题。到20世纪80年代末, 知识经济理论研究朝着两个方向快速发展。一是沿着经济增长理论方向发展, 罗默 (Romer) 将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纳入经济增长模型, 创立了新经济增长理论。二是科学经济学的构建, 达斯古普塔 (DasguptaP.) 和大卫 (David, PaulA) 等人从科学经济学角度对科学技术活动进行研究。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在其《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则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科学系统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知识经济的测度等问题, 并把知识看作是土地、资本之后的最重要生产要素, 首次提出把知识纳入生产函数中去的设想。OECD提出将知识分为四类:即Know-what (“知道是什么”的知识) 、Know-why (“知道为什么”的知识) 、Know-how (“知识如何做”的知识) 以及Know-who (“知道是谁”的知识) 。

相对知识资本的产生而言, 以上对知识经济的研究至少有两点不足, 一是都是从社会角度而不是企业角度研究知识, 而知识资本主要产生于企业知识活动的差异;二是知识的外延太窄, 除哈耶克外, 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知识即科学知识, 事实上, 人类知识至少包含四个方面:一是事实方面的知识, 如某地人口多少等;二是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 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是做某些事的技艺和能力, 如不同的职业能力;四是深埋于社会和人头脑中的知识, 也包括人的心智、智力创造的知识产权等。可见, 企业的竞争力不仅来自前三方面的技术领先, 还来源于第四方面的知识, 即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品牌和制度等。

(三) 西方知识资本理论研究的进展

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 (J.K.Galbrainth, 1969) 第一个提出了知识资本的概念, 他提出知识资本是一种知识性的活动, 是一种动态的资本而不是静态的资本。美国《财富》杂志的编辑, 托马斯·斯特瓦特致力于推动知识资本理论研究思潮。他于1991年发表的《知识资本:如何成为美国最有价值的资产》也提出了知识资本的概念, 并指出知识资本已成为美国最重要的资产。他在其后发表的专著《知识资本:组织的新财富》成为第一本讨论如何将组织中的未成型的、未编码的知识转化为企业最强大的竞争武器的专著。他认为知识资本是无法触摸的, 但却是能使人富有的东西, 指出员工的技能和知识、顾客的忠诚以及公司的组织文化、制度和运作中所包含的集体知识, 都体现着知识资本 (斯图尔特, 1997) , 即著名的“H-S-C”结构。1996年, 列夫·埃德文森 (LeifEdvinsson) 和帕特里克·沙里文 (PatrickSullivan) 指出, 知识资本是企业真正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距。他们通过对八个热衷于管理知识资本的跨国公司的调查研究后认为, 企业的知识资本包括人力资源 (HumanResource) 和结构性资本 (StructuralCapital) ,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所有新老雇员、合伙人、供应商以及所有将个人的能力、决窍和技能转让给企业的人, 其代表了企业解决问题的个人能力, 因为这种能力是依附于个人的, 当个人将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转化为编码后的企业知识, 即失去了所有权。相应地, 结构性资本即代表着企业解决问题的组织能力, 其中无形部分可包括企业的信息技术、用户数据库、经营流程、战略计划、企业文化、企业的历史和企业的远景、企业目标和价值观等。而有形部分则包括财务资产、设施和企业资产表中有价值的所有项目。他们得出“知识资本=人力资源 (未编码知识) +结构性资本[包括编码知识 (即知识资产) 和经营性资产 (包括顾客资本) 等]”的表达式。瑞典经济学家斯维比 (Karl.Eric.Sveiby, 1996) 指出知识资本是企业一种以相对无限的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 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他将知识资本定义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而不包括有形资产部分。

除了知识资本的概念和构成外, 西方经济学家还开展了知识资本计量的研究。斯维比教授在知识资本计量方面推出了“无形资产监测器” (IntangibleAssetsMonitor) 理论, 以“增长和创新”、“效率”、“稳定性”等动态的指标来反映企业的外部结构、内部结构、雇员能力等内容。卡普兰 (Kaplan) 和诺顿Norton创建的平衡计分卡 (BalancedScore-cards) 1996年被用来计量知识资本, 其中, 顾客、企业内部流程、学习及创新构成了企业的知识资本, 并与企业的财务资本一起, 共同创造企业的价值。列夫·埃德文森总结前人研究, 创建了“斯堪迪亚导航仪”理论, 希望该模型可以像航行时的导航仪一样帮助航行者 (企业) 随时掌握目前所处的位置 (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 , 并确定未来航行的方向 (企业的发展方向) 。该模型包括5个要素:财务、客户、过程、更新与发展和人力资本, 它们分别代表了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其中企业的财务资本反映了企业过去经营的情况;人力资本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企业其他四方面的目标都要通过人力资本得以实现;企业的过程和顾客体现了企业现在的能力;企业更新和发展资本则预示着其未来的发展潜力。纽约大学Stem管理学院列夫教授 (BaruchLev) 提出了“价值链计分卡” (TheValueChainScore-board) 理论, “价值链计分卡”是一个约由30个指标构成的非财务指标的矩阵, 该指标体系被分为:发明/学习 (内部创新、获得能力、网络联盟) 、工具 (知识产权、技术可能性、英特网) 、商业化 (消费者、绩效、增值前景) 三大类, 用于评价和报告企业的创新过程。

从知识资本计量的模式来看, 有是否按货币计量和是否识别要素两个维度。直接知识资本计量模型需要识别企业知识资本的构成要素, 并分别对各要素进行货币价值计量, 当企业知识资本要素的价值量分别被准确计量时, 即可获得企业知识资本总量。市值模型将企业的市场价值和账面净资产的差额作为知识资本价值, 其不分辨知识资本的单个要素。资产收益模型将ROA (平均税前盈余/平均有形资产) 与行业平均值比较的差异乘以企业平均有形资产, 得到无形资产年平均收益;再将该收益除以企业平均资产成本或利率, 计算得到企业知识资本的价值。计分卡模型主要依据知识资本的构成要素设计一系列指标, 制作相应的计分卡和图表, 以此评估企业的知识资本。

(四) 西方知识资本理论述评

西方学者对于知识资本的研究较早, 普遍认为知识资本是企业利用知识来管理公司的一种核心能力。其从研究知识的主要载体, 即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角度研究知识资本, 是一种很好的思路。但由于西方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切入点各有不同, 造成对知识资本的概念至今难以统一, 从而导致对知识资本的构成的理解和对知识资本计量的方法各异。西方对知识资本的计量和管理还很难达成一致, 造成知识资本的应用还处于初级和试验的阶段。

西方对知识资本的研究是从知识开始的, 沿着知识经济走向知识资本, 其对资本的研究很少, 不能反映知识作为一种资本的价值创造功能。无论是“H-S-C”法、还是市账差法等, 都没有提到资本只有通过生产和交换两个环节才能真正产生的基本道理。

另外, 西方关于知识资本的研究, 将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技术资本与知识资本没有进行区分, 甚至普遍认为人力资本是知识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遍认为科学技术即是知识。这些认识导致对知识资本的“资本”本质认识不足, 忽略了知识管理的基本循环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换) 。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都只是知识资本的载体, 就如同货币资本是以资金、实物等形式表现出来一样。知识资本是企业的品牌、品德和智慧, 体现了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知道, 如果将企业比作一个“人”, 知识资本即是这个“人”大脑中的知识素养、品德、待人接物、行为和处事方式等内在综合素质, 而不是“人”本身, 也不是其所掌握的处事的“技术”。

三、我国学者关于知识资本的研究综述

关于知识经济, 我国经济学家成思危 (2009) 将其归纳为四点特征:一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主要地位;二是知识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以全要素生产力的角度看, 知识要占60%;三是它是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经济的力量源泉;四是知识在劳动力、生产力的构成中起主导作用。

(一) 总体研究情况综述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知识资本的概念被引入我国, 国内的一些学者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袁丽 (2000) 认为, 知识资本是可以给企业带来未来收益的智力资源。王勇和许庆瑞 (2008) 认为, 知识资本是一种组织现象, 是各种知识元素在特定企业中被有效整合后所表现出的能够用于创造财富的企业能力。严若森 (2004) 认为, 企业知识资本就其本质而言, 是整合于企业组织结构、制度安排、企业文化、员工素质以及企业经营关系等之中的企业无形资产。我国学者基本上是从不同的角度承继了西方学者关于知识资本的概念和构成的研究成果, 大部分文献是介绍西方关于知识资本的概念、构成、计量和管理的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关于知识资本的研究, 主要体现在知识资本的计量方面。范徵 (2000) 提出用5大要素 (人力资本、组织资本、技术资本、市场资本、社会资本) 共61个指标 (12个定性指标、49个定量指标) 来计量知识资本, 通过用语义差别隶属赋值法将定性指标量化并赋值, 用模糊隶属赋值法将定量指标无量纲处理, 最后用判断矩阵确定评价指标的权数, 从而得出ICV=∑RijAij的结论 (式中:ICV为知识资本综合评价值;Rij为知识资本第i项要素第j项指标评价值;Aij为知识资本第i项要素第j项指标对总目标的权数) 。刘善球, 李自如 (2004) 提出从人力资本、组织资本、技术资本、市场资本角度用模糊评价法来度量企业知识资本。

此后的研究集中于用实证分析法计量某一个行业的知识资本。谭章禄、张同建 (2007) 从人力资本、管理资本、技术资本和市场资本角度利用20个指标 (通过SPSS11.5和LISREL8.7软件) 测度大中型煤矿企业知识资本。王瑞茜 (2010) 借助EVIEWS5.1软件从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角度用主成份分析法研究科研院所的知识资本评估。

我国学者认为知识资本是能够给企业带来核心竞争能力的知识力。但大部分学者认为知识资本的构成包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社会资本和市场资本等, 并以此为出发点探讨知识资本的计量问题。正是因为大部分学者对知识资本的概念和组成不太计较, 承继西方关于知识资本的理论研究成果, 大都采用务实的观点, 着眼于将西方的理论成果运用于企业的实践, 因而在知识资本计量方面也取得不错的研究思路和成果。综合来说, 我国学者关于知识资本的研究局限于对知识资本本质的认识不足, 从而造成研究的创新性不强, 但其通过实证方法对知识资本进行计量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研究思路。

笔者认为, 虽然企业知识资本蕴含在人的智慧之中, 但没有经过转换 (市场交易) 的则暂时不能作为企业的知识资本, 只能以人力资本方式独立存在。技术资本也是一种单独的资本, 不应该与知识资本混为一谈。社会方面的资源在没有交易前也不属于企业, 因此不应该成为给企业带来价值的资本。

(二) 要素资本理论和知识资本

我国对知识资本的本质进行理性思考并形成系统理论的是罗福凯教授, 他自2000年开始发表一系列文章, 从资本理论的演进历程和财务效率等角度, 指出生产要素不仅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货币资本、机器设备和原材料, 还包括技术 (技能、技巧和技艺以及其术用载体) 、信息 (新情况、新变化) 和知识 (信念、理念和意志) 等新兴生产要素, 这些生产要素经过生产和交易的过程, 转化成企业的要素资本。罗福凯 (2009) 提出要素资本理论, 对要素资本基本命题和概念、理论假说进行了阐述, 并于2010年发明了要素资本的管理工具:要素资本平衡表。技术资本、信息资本和知识资本是要素资本理论最基本的三个概念, 技术之与劳动替代率大于机器之与劳动的替代率、企业的技术水平高低与其员工数量成反比, 是要素资本理论的二个重要假说。在物质资本、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对匮乏和有限的情况下, 技术、信息和知识由于其专有的可再生性、无限性和可创新性特征而具有先天的优越性。

罗福凯教授认为, 知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信念的条件、真的条件和可证实的条件, 是信念、理念和意志的结合体。经济领域中的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经过交易过程进入企业, 形成知识资本。知识资本分为技术性知识和制度性知识。技术性知识包括有关技巧的描述、生产操作方法和通用的技术知识等;制度性知识包括企业中部通过合作产生的默契与情感, 以及通过正规教育所获得的公共性知识, 以惯例形式存储于组织记忆中。这些存储在组织记忆中的知识即惯例。在要素资本平衡表中, 知识资产包括五个方面:商誉品牌、思想品德、公司理念和制度文件、党团工会经费、购买知识产权支出。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研究,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要素资本理论关于知识资本的论述, 摈弃了西方学者将人力资本、技术资本、信息资本混同于或构成于知识资本的做法, 将真正属于企业知识的部分从企业新兴生产要素中明确出来。这种抓住知识资本的本质并将其从其他生产要素中分离出来的做法, 有助于企业明确知识资本管理的方向, 从而使企业的制度和文化、品牌不断升值, 持续创造价值。当然, 要素资本理论中的知识资本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在确认和计量方面尚需不断摸索, 并借鉴西方和国内知识资本计量的方式和方法, 使其真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参考文献

[1]、王开明.企业的知识资本-资源基础论的观点[M].中国地质出版社, 2006.

[2]、罗福凯.财务学的边界[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0.

[3]、成思危.成思危谈知识资本和知识经济[J].今日中国论谈, 2009 (10) .

[4]、唐绍欣, 刘文.西方知识资本理论述评[J].经济科学, 1999 (2) .

[5]、李存金等.国外知识资本理论研究的若干进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0 (8) .

[6]、张福学, 董向荣.国外知识资本理论研究进展[J].理论与探索, 2002 (1) .

[7]、戚啸艳, 胡明, 程俊瑜.西方知识资本计量理论评述[J].东南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5 (11) .

[8]、王瑞茜.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科研院所知识资本评估及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7) .

文化资本理论 篇8

一、资本结构及其理论

1. 资本结构的涵义

现在大部分文献中对资本结构的定义是“公司的债务与权益的比例”,学术界一般把资本结构看作是股票与债券之间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实际上有三重含义:第一种是最窄范围的资本结构定义,是指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各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通常称之为股权结构和负债结构;第二种是最常见的定义,习惯上被称为融资结构,是指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三种是适应知识经济的资本结构定义,是指物质资本(包括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2. 资本结构理论的演进

(1)传统资本结构理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杜兰特总结了传统资本结构的三种理论:净收益理论、净经营收益理论和传统折衷理论。净收益理论的特征是按股本净收益来确定企业的总价值,并认为利用负债筹资可降低企业资本成本,因为它可以提高企业股本净收益,故企业采用负债筹资总是有利的。所以,负债程度越高,综合资本成本越低,企业价值越大,当负债比率达到100%时,企业价值将达到最大。净经营收益理论认为,不论企业财务杠杆作用如何变化,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固定的,因此对企业总价值没有影响,该理论认为企业不存在最优资本结构。如果说净收益理论与净经营收益理论是两种极端观点的话,传统理论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折中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确实存在一个通过运用财务杠杆来获得的资本结构使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和最优。

(2)现代资本结构理论:(1)MM理论。MM定理建立在严格的假设之上,定理Ⅰ认为任何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企业价值由未来预期收入按所适用的风险等级的报酬率折现决定。该定理意味着:企业的价值不会受资本结构的影响;有负债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等于同该企业属于相同风险等级的无负债企业的权益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或权益成本的高低视企业的风险等级而定。定理Ⅰ是整个MM定理的中心,定理Ⅱ是定理Ⅰ在资本成本理论领域的运用,定理Ⅲ则是定理Ⅰ和定理Ⅱ在投资决策上的应用。MM定理在资本结构理论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首次把资本结构研究从应用型、描述性的传统财务学领域纳入一般均衡分析的理论框架,力求探寻公司资本结构的规律,从而找出公司价值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2)米勒模型。1977年,Miller将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引入模型来估计负债杠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米勒模型得出了如下结论:负债杠杆对企业价值和资本成本有影响,如果企业负债率达到100%时,企业价值将最大,而资本成本最小。这个结论和有企业税的MM模型相同,米勒模型是在MM理论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3)权衡理论。权衡理论又称最优融资结构理论,相对于MM理论,权衡理论既考虑了负债给公司带来的利益,又考虑了它给公司带来的财务风险和各种费用。该理论在MM定理的基础上加入更多的现实因素,引入了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的资本结构理论。早期的权衡理论建立在纯粹的税收利益和破产成本相互权衡的基础之上,该理论认为公司在负债的税收利益和破产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可以得出最优资本结构。后期的权衡理论把税收利益从原来所单纯讨论的负债税收利益引申到非负债税收利益方面,同时又从破产成本扩展到代理成本、财务拮据成本和非负债税收利益损失等方面,最优资本结构应该在减税收益与财务拮据成本、代理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3)新资本结构理论:(1)代理(激励)理论。Jensen和Meckling首次提出代理成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他们认为从企业融资的角度来看,分为两类代理成本,一种是股权代理成本,另一种是债务代理成本。他们认为要使资本结构达到最优,可以通过权衡股权代理成本与债权代理成本。负债的比例高,债务代理成本也会增加,股票投资的比例减少,股权代理成本也将减少,所以当负债融资的边际成本与边际利益相等的时候,总代理成本最低,企业的资本结构达到最优。(2)信号传递理论。早期的MM定理中认为管理者和投资者他们所掌握的信息是完全对称的,信息都是完全一样的,但是现实生活中这种假设是不可能的。公司管理者可能会通过发布一些虚假信息来吸引更过的投资者来提高公司的价值,公司的内部管理者总会比外部管理者掌握公司更多的经济活动信息。在1977年,Ross提出了资本结构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其基本思想是公司的负债比率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价值与破产概率,公司的负债比率越高,表明公司的发展状况越好,盈利状况好的公司所保持的负债比率要比盈利状况差的公司高。(3)优序融资理论。1984年,Myers和Majluf提出了优序融资理论,该理论认为,公司对外融资需要支付各种成本,对外融资中股权融资比例与债权融资比例的多少会使公司对外传递一个信号,这个信号可能不利于公司的发展,公司首先会选择内部融资,当内部融资满足不了公司的需要时,公司就会选择对外融资,而在对外融资者首选是债务融资,其次是股权融资。

二、资本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启示

1. 资本结构理论简单评述

上述资本结构理论分别从不同侧面探讨了企业各种因素对资本结构形成的影响,研究资本结构理论对我们研究资本结构优化及其实际应用有很大帮助。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MM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都为我们研究资本优化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首先,资本结构理论为解决股权资本与债务资本之间的最优关系问题提供一种思路。其次,虽然资本结构理论依据的各种假设往往没考虑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一些现实因素,这些理论在面对现实的经济问题并不可行,但是它对最优资本结构存在性的证明以及对具体财务实践的指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要了解资本结构的优化作用,需要仔细的考察资本结构与经营相关因素的关系。最后,资本结构理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但是如果我们想对资本结构优化问题进行更好的研究就应该把资本结构理论与其他财务管理理论及经济管理理论有效的结合起来。

2. 对研究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启示

资本结构理论在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上对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我们要合理有效的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和结构状况影响和制约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程度,有效的资本市场是资本结构理论从多方面研究企业资本结构对企业行为和企业价值影响的基础,合理有效的发展包括股票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是优化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的前提。其次,强化债务约束机制。企业债务是企业资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举债能够起到财务杠杆作用,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加强对经营者的约束,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面临信用度低和负债过度的状况,要改变现状,必须强化债务约束机制,否则其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最后,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必须加强与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联系。

三、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现状

1. 资产负债率过高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负债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我国企业债务数量大,负债比率高,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0%—80%,一直居高不下,许多国有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已达到80%,其中有些企业资产负债率突破了破产警戒线。宏观经济形势欠佳,高负债的资本结构可能形成沉重的财务费用负担,财务风险会加剧经营风险,使企业陷入困境。我国国有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高负债经营状态,国家拨给企业的资本金已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只能通过银行解决其资金的不足,高额负债带来的息税收益已不足以抵消利息支出,导致企业整体效益较低。所以,我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是制约其资本结构优化的原因,也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国有企业要取得长远发展必须解决资产负债率过高的问题。

2. 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失衡

国有企业有三类股东,分别是个人股东,法人股东和国有股东。其中个人股东的身份最明显,投资目的最强;法人股东能够对公司的治理实施监督,为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他们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积极参与公司的治理。国有股最终所有权是国家,在国有企业占一半以上,因为国有股的委托代理关系层次太多,出现了模糊治理现象,投资主体不明确,弱化了对国有企业的约束,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企业的代理成本也上升。研究结构表明:国有企业国有股比重过高不利于公司治理,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3. 直接融资比例低,负债结构不合理

近几年,我国国有企业直接融资迅速发展,包括股票,债券在内的直接融资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资金紧张,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我国证券市场处于刚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不合理和不规范的现象,一方面,从企业新融资的构成来看,企业融资仍然以银行贷款为主;另一面,我国证券市场规模小,尚不能满足企业融资的需要;最后,金融资产品种单一,投资渠道狭窄,有价证券等金融资产持有比例过低。

4. 偿债能力差,效益差

国有企业的流动比率低于国际标准值,从整体情况看,企业自有的营运资本非常匮乏,企业的流动资产很大程度是靠流动负债支撑的。国有企业的速动比率低于国际标准值,随时会面临因无力偿还到期债务而被迫中断生产经营的危险。已获利息倍数远远低于国际标准值,这表明,企业的利息负担相当沉重,企业的当期收益支付利息费用后所剩无几,根本无力偿还到期本金,更无法增加储备资金,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差。

四、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措施

1. 坚持存量调整和增减量调整相结合的治理方式

企业资本结构的存量调整就是不改变资本总额,只进行负债、权益之间的转化,即改变各种资金的比例关系。坚持存量调整可以对旧债提前偿还,再举新债,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搭配,利用可转换证券。国家通过债权转换为股权能迅速改变企业高负债率问题,企业国有股权的减持和出让有助于企业股权的分散化,内部存量资本调整模式投资少、见效快。增减量调整就是通过增减资本总额而改变各种资金的比例关系。通过增减调整结合的方式可以使企业经营的更有灵活性,起到优化资本结构的作用。增减量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当资产负债比率过高,但偿债压力正常,又需要追加资金,可增资发股;当资产负债比率过低,企业资金需求下降,可实行减资措施。

2. 完善国有企业债务约束机制

债务是企业资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地举债不仅能够发挥债务的税盾和财务杠杆作用,提高权益资本净利率,而且还能够改善企业资本结构,提高企业的治理效率。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债务的治理功能较弱,债务水平不合理,已经影响了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消极因素,必须要完善国有企业的债务约束机制。完善国有企业的债务约束机制,首先,要完善信用评估制度,目前我国的信用评估市场是一个不规范的市场。完善信用评估制度是加强对企业、融资机构等市场主体按时偿还债务的能力和意愿进行综合评估工作的前提。其次,要完善债务合约,债务合约的内容要尽可能做到详细、明确和完善。最后,还要发挥声誉的作用,在信息不对称的金融市场上,一个企业能否筹到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声誉,而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声誉作用得以发挥的重要保障。

3. 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筹资结构体系

目前,我国的筹资方式比较单一,企业难以成为独立的筹资主体,要保证企业资本结构健康发展,就必须建立严格的筹资运行机制。在筹资的过程中,首先要认识到市场融资的重要性,要把以国家为主的融资方式转向以市场为主的融资方式;把单一的间接融资方式转向直接和间接相结合的融资方式。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筹资结构体系,保证企业资本结构的健康发展。

4. 加快金融体系的建设

金融体系是由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构成的资金集中与分配的系统。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要取得相应的资金,这些资金的筹得需要通过特定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行。健全合理的金融体系有利于企业尽快筹集到所需资金,有利于企业的资金得到合理运用。企业必须要在金融市场里进行发展,金融市场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外部环境,但从微观来看,金融市场也是影响企业资本结(转42页)(接18页)构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快金融体系的建设,才能形成一个高效有序的金融市场,企业才能筹集到发展的资金,进行各种资本的有效调剂和融通,使企业的资本结构更加合理优化。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钱建豪.资本结构理论与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南京社会科学,2005(9).

[2].文静.对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探索.财政论坛,2009(49).

[3].李小萍.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思考.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10).

[4].卢茂,秦丽娜.资本结构理论及资本结构优化探讨.技术与市场,2010(10).

[5].杨瑾.资本结构优化理论探析.财会月刊,2000(20).

[6].傅元略.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理论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理论综述 篇9

上世纪中期, 美国掀起大规模并购浪潮, 造就了一批多元化联合大企业。由于集团资本需要进行流通配置, 各部门可以从内部调集或融通资金, 各部门之间产生了类似于外部市场竞争机制的获取资金的竞争, 阿尔钦 (1969) 威廉姆森 (1970) 称之为内部资本市场。内部资本市场相较于外部资本市场在哪些方面更具效率和优势, 是内部资本市场自被提出后首先被关注的问题。不同角度和理论、实证模型得到了不同的结论, 本文将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作较为系统的回顾和总结。

二、内部资本市场有效论

1. 内部资本市场促进资源的高效率配置

威廉姆森 (1975) 内部资本市场具有信息优势, 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信息披露是集体合作的行为;总部掌握各分部更充分全面的信息, 便于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格特尔、沙夫斯坦和斯坦因 (1994) 构建了GSS模型, 他们认为剩余控制权的所有者是总部, 即企业总部是各部门使用的资本的所有者, 所以相较于外部资本市场, 内部资本市场能够激励企业总部对资金的分配和部门管理者实施有效地监督。斯坦因 (1997) 认为内部资本市场存在竞争与“优胜者选拔”效应, 公司有更大的动力和权力进行优秀项目的选拔, 将资源配置到最具效率的项目上。

苏东蔚 (2005) 建立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程度的相关数据库, 估计上市公司和外部资本市场融资的依赖程度, 从而检验内部资本市场和多元化决策之间的关系, 发现是由于价值高的企业更倾向于多元化经营才导致多元化溢价, 而且我国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是较为有效的。谢军、王娃宜 (2010) 用140家国有集团附属上市公司与100家非集团国有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为样本, 从双重代理关系的视角实证分析证实了内部资本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金。

2. 缓解融资约束

当企业面临的外部资本市场不完善时, 内部资本市场能对其进行有效替代。斯图尔兹 (1990) 认为融资约束会导致一些项目, 即使其净现值为正也没有办法顺利融入充足资金, 而内部资本市场可以缓解这一问题。内部资本市场缓解融资约束主要有两个方式:一是通过内部资金缓解。由于共同控制权, 母公司将一个子公司的现金流或资产作为另一个公司的融资。二是通过外部资金缓解融资约束。在资本市场中,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借贷给一个独立企业或者一组独立企业组成的投资组合不如借给多元化企业更有利, 多元化集团更容易在外部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

周业安、韩梅 (2003) 通过对华联超市借壳上市的案例进行分析, 认为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内部资本市场是存在的, 且它有效放松了融资约束。企业对内部资本市场进行有效设计, 使其能够和外部资本市场相补充, 使得集团能够募集足够的资金用于各个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 而且内部资本市场的构造可以同时放松集团整体和各个下属公司的融资约束。

三、内部资本市场无效论

1980年代许多多元化公司解体成为独立公司, 使得有的学者怀疑多元化公司的内部资本市场是否真的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高效率。内部资本市场降低企业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代表性的观点:

首先是代理问题和寻租行为的提出。沙夫斯坦、斯坦因 (2000) 通过双层代理模型分析出较差的投资项目会从较好的投资项目上得到补贴, 他们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部门经理人的寻租行为。公司对于发展前景不好的部门最好是将其解散或出售, 但是由于公司总部和分部的经理都要追求私人利益, 弱分部的经理会采取各种方法努力增大外部选择权, 迫使总部给予更多的资本补偿, 造成内部资本市场的低效率。

其次是交叉补贴和平均社会主义的问题。拉詹等 (2000) 认为企业总部为了使经理人采取总部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才会对缺乏潜力的部门进行补贴, 所以可能造成公司总部在资本配置过程中偏离最优效率点, 出现一种“平均主义”现象。杨棉之 (2006) 对华通天香集团进行分析认为, 如果公司治理尚不完善、代理问题严重, 那么金字塔结构股权结构的存在, 可能导致内部资本市场部分地被异化为进行“利益输送”的渠道。

第三, 有学者认为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公司治理水平。Claessens等 (1999) 对香港、印尼等九个亚洲国家1991至1996年的1200家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 发现附属于集团的公司占了75%, 而且相较于非附属于集团的公司, 这些公司的业绩还要低3个百分点, 他们认为这是由于集团附属公司现金流分配权与控股权的不对称而产生的“利益掠夺”导致的。

内部资本市场是有效还是无效并不是绝对的, 重要的是要把它们联系起来, 弄清楚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发挥优势更具效率。目前我国企业内部资本市场一方面是对我国不完善的外部资本市场的一种补充和替代;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企业公司治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内部资本市场很容易被大股东利用, 作为转移资金利益输出的渠道。在这种情况下, 对内部资本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对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摘要:内部资本市场是研究企业内部资金配置最重要的理论, 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到现在, 国内外学者对内部资本市场做了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将对研究内部资本市场效率问题的文献进行归纳和梳理。

关键词: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综述

参考文献

[1]Stein, J·C, 1997,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 and theCompetition for Corporate Resources·Journalof Finance, 52, 111-134.

[2]苏冬蔚.2005.多元化经营与企业价值: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溢价的实证分析.经济学.第4卷增刊.154-155.

[3]谢军, 王娃宜.2010.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基于双重代理关系的分析.经济评论.第1期103.

消费资本化理论与应用 篇10

(一)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依次呈现出三种资本形态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只有一种资本,即货币资本。但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事实并非如此。人们通过对市场经济发展史的研究,尤其是对最近200年的市场经济的研究,逐渐认识到:完整的市场经济应包括货币资本、知识资本和消费资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单一的或者唯一的货币资本。换言之,是三种资本共同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仅是单一的货币资本。

但多年以来,我们的市场经济一直是货币资本一枝独秀,它的作用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货币资本所有者的权益也得到充分的保证。而知识资本和知识资本的所有者、特别是消费资本和消费资本的所有者,却长期处在被淡化甚至缺位的状况,从而使他们长期处于被动的消极状态,形成单一地依靠货币资本发展经济的局面。虽然经济也能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地依靠货币资本这一单一要素发展经济,资本短缺、创新乏力、消费萎缩的问题不可避免。

近年来,知识资本的作用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认识到,新的科学技术即人类知识的结晶,对所创造的财富起着重大的作用。也就是说,除货币资本以外,还有一种形式的资本即人类的知识结晶——高新技术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这就是后来人们认识到的第二种形式的资本即知识资本。它的具体作用表现为:当货币资本不能充分满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经济发展需要的时候,知识资本就起到一种点石成金的作用,它可以几倍、十几倍地扩大现有货币资本的实力,推动地区和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创造大量的财富。这种货币资本同知识资本相结合的经济增长方式,比之依靠单一货币资本的经济增长方式,给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支持力和推动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到:消费者才是市场竞争的最终决定性力量。因为消费者既是市场的主人,又是给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资本动力的源泉。因此,谁能赢得最多的消费者,谁就能拥有最大的市场和巨额的资本注入。消费资本由此而生,“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构建也以此为基础。

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将消费向生产领域和经营领域延伸。当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时,生产厂家和商业企业应把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采购视同是对本企业的投资,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把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返给消费者。此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已不再是单纯的消费,他的消费行为同时变成了一种储蓄行为和参与企业生产的投资行为。于是消费者同时又是投资者,消费转化为资本。

这实际上是把消费者从产品链的末端以投资者的身份提升到前端,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既能分享企业成长的成果,同时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使消费和投资有机结合。从而使买卖双方在这种条件下合二为一,完成消费转化为资本的过程。这样,消费作为一种资本,它同货币资本、知识资本一样,成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二)消费资本化理论是资本理论新的里程碑,是新的资本理论体系完成的标志

消费资本化理论,是突破西方传统市场经济理论的局限,而提出的新的资本理论。它科学地论证了消费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指出消费即是投资,从而在世界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提出消费资本这一新的资本形态,并以完整的理论体系把社会经济发展中消费和消费资本的力量系统地揭示出来。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提出,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观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以崭新的视角和思维模式,分析了消费同生产一样,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以往的经济学家,包括一些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他们理论上一个共同的缺陷,是重生产轻消费。他们从资本的高度分析生产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但却没有一位经济学家从资本的高度分析消费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他们对生产和生产资本进行了十分深入的研究,详细地阐述了生产资本的属性、作用和意义,而从没有提出一种理论把消费和消费资本的力量系统地揭示出来。

其实,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生产和消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从生产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单方面的、局部的分析。唯有从资本的高度并同时从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分析社会经济发展,才是全面的、科学的分析。

以往的经济学家在理论上存在这一共同缺陷的原因,是在于他们理论研究的前提失衡。因为他们研究的前提是“商品的生产过程”,而不是“商品经济全过程”。以“商品生产过程”为前提,其研究的重点是“生产的准备环节”和“生产环节”,而不是消费环节,或者说主要是“商品生产的准备过程”和“商品的生产过程”,而忽视了对“商品的消费过程”及其重大作用的深入研究。

因此,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前提应是“商品经济全过程”,而不只是“商品的生产过程”。否则,其研究及研究成果必然是不充分的。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的缺陷恰恰出在这里。

消费资本的确立和消费资本理论体系的建立,是21世纪资本理论的又一重大突破,是资本理论的第三次革命,是资本理论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至此,人们认识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三种资本形态。其实,三种资本形态在人类经济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存在了,它是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依次呈现出来。我的贡献在于,对已经呈现出的三种资本形态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根据三种资本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对新的资本理论的结构和内容以完整的理论系统地揭示出来,重建了到目前为止完整的新的资本理论体系。消费资本化理论则是新的资本理论体系完成的标志。

(三)消费资本化理论完善和发展了市场经济理论,是新的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标志

在对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深入研究中,进一步分析了人力资本,并把人力资本提升到知识资本,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市场经济资本构成体系,这是对市场经济资本理论的重大突破,并据此提出三种资本相互结合,共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而完成了新的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建设。

我们可以看到,新的市场经济理论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完整的市场经济是由货币资本、知识资本和消费资本三种资本构成;二是经济增长方式是由多种资本要素共同作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知识资本的确立和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提出,是市场经济理论不断发展的重大成果。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各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由于它从市场经济资本构成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方面突破了原有的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从而使市场经济理论本身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可以说,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提出是新的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标志。

(四)消费资本化理论揭示了企业利润形成的秘密——人类社会一次伟大的发现

新的资本理论体系的建立,特别是消费资本理论的提出,向人们揭示了商品经济全部的真实过程,从而揭示了并科学地论证了以往经济学家予以回避的、没有揭示出来的社会财富和企业利润形成的秘密。

这是由于,新时期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前提是“商品经济全过程”,而不只是“商品的生产过程”。

商品经济全过程包括如下三个环节或者说三个阶段:

生产资本由于购买了生产场地、原材料和零部件,而完成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商品生产的准备过程。

工程师、科技人员和能工巧匠(工人们)利用已有的生产场地,把原材料和零部件转化为产品——这是知识资本发挥作用的过程,即商品的生产过程。

产品只有在进入市场并由消费者购买之后,才能实现其价值和利润——这是商品的消费过程,这一过程是消费资本的载体——消费者完成的。

由此可以直接引申出如下几个结论:

1、市场经济的资本构成应包括生产资本、知识资本和消费资本三个部分,而不是唯一的生产资本;

2、社会财富,当然也包括企业利润,是由生产资本、知识资本和消费资本共同创造的。

3、三种资本的载体即三种资本所有者,应当共同参与社会财富和企业利润的分配。

对商品经济过程的分解,充分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全部真实过程,也深刻地揭示了企业利润形成的秘密,这一发现,从根本上动摇了流行几个世纪之久的不公平的分配制度。为彻底打破社会分配不公的格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是人类社会一次伟大的发现,由此将揭开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新的一页。

链接

上一篇:IPRAN网络下一篇:中学生的网络生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