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论文

2024-06-1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论文(精选8篇)

篇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论文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论文

音乐的发展其实是一种文化累积的过程,音乐文化总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在千年漫长的中世纪,教会是音乐发展的土壤,教堂是音乐发展的圣地,在中世纪及其前期,西方音乐的发展主要是以教会的音乐为中心。在这一时期,西方音乐是以教堂音乐为主要表现形式。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欧洲的确立与发展,欧州的音乐也逐步从宗教感情转向崇尚理性和追求人性的发展,同时,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在这种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从而创造了巴洛克音乐的辉煌并影响了此后整个欧洲的音乐文化。

公元5到1500年,基督教开始对西方世界干余年的文化进行彻底扫荡,基督教文化一统欧洲。为了宣扬教义,在基督教宗教仪式中用歌唱的方式赞美上帝是重要且普遍的形式,因此,在漫长的中世纪里,作为宗教圣乐的音乐有着特殊的地位,音乐完全被教会所垄断,中世纪前期的音乐也仅仅只有宗教音乐的声音。

中世纪欧洲教会音乐的发展是以格列高利圣咏作为基础的,整个西方音乐的发展与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时期的主要音乐活动,如记谱法的研究、音乐理论、复音音乐的兴起与发展等都是围绕格列高利圣咏去进行的。中世纪后期,欧洲民俗乐呈递进式发展,城市的复兴使多声部音乐逐渐发展起来,而这种发展与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是密不可分的。

在宗教圣乐笼罩下的欧洲,世俗的歌唱是伴随着城市的兴起而出现的。11世纪起,新兴的城市从欧洲封建统治相对薄弱的意大利兴起,并逐步成为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意大利各城市共和国的经济水平远远超过了欧洲其他地区。从13世纪起,商业及航海相对发达的意大利和北欧尼德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直接促进欧洲各地区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并在基督教神学的笼罩下逐步积累,西欧内部文化开始高涨。文化的发展变化自然地渗透到音乐领域,艺术也由宗教寺院及封建城堡的垄断中解放出来,进入老百姓的生活中。民族音乐和世俗音乐最初出现在意大利的城市中,并逐渐在西欧普及,民族音乐及世俗音乐在不同国家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出来,如:意大利牧歌、法国尚松、德国利德等。意大利牧歌原是田园诗,在14世纪时开始有音乐家为之谱曲。当时的为牧歌谱曲的意大利作曲家有乔瓦尼·达·卡夏、达·翡冷翠、弗朗切斯科·兰迪尼等。这一时期意大利的牧歌曲例是:一首诗通常有二或三个诗节,各为三行抑扬顿挫的五音步诗句,配以相同的音乐,最后是过门,配以另外的音乐。同时期,意大利还出现了狩猎曲。狩猎曲是14世纪的一种与狩猎、捕鱼或与普通生活有关的意大利诗歌,配以描绘性的活泼音乐。这个时代的民歌内容非常丰富,既采用神秘的宗教传说,也吟唱骑士的业绩,还歌唱爱情及自然景色,从而使音乐可以充分表达个人的感情,音乐与音乐家逐渐得到解放,音乐开始冲出封闭的教堂,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

14至16世纪,西欧各国封建社会内部先后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新兴的资本主义要求为自己的发展扫清道路,成长之初的资产阶级为了在政治上取得合法地位,首先向教会神学统治和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冲击。这种冲击的直接结果是导致了欧洲的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代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倡导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追求现世的幸福,注重尘世的欢乐,这一切逐渐唤醒了人的灵性和潜力,它使得人们对于知识地追求将逐渐超越对于纯粹神学信仰的追求,由原来的纯宗教性逐渐向世俗性方面转化。对于现世享受的追求及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逐渐重视,自然会影响到欧洲的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尽管在体裁、创作和手法上的革新与中世纪的音乐有着一定的承继关系,但由于人文主义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关怀人性的价值取向与经院哲学的恰恰相反,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艺术,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首先,这一时期的世俗体裁得到了极大发展。文艺复兴时期所涌现出的大批成就卓著的音乐大师中,有相当一部分对世俗体裁有浓厚的兴趣并丰富了世俗体裁的内容。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牧歌作为一种吉乐形式有了很大的发展,16世纪的牧歌歌词为自由体,最早结集出版的牧歌集于1553年问世,音乐风格由弗罗托拉歌派生而来。用这种风格写作的先有韦尔德洛、费斯塔、阿卡代尔特;继起者有维拉尔特及其门生奇普里亚诺·德·罗勒,他们在歌词的表现力和技巧手法的运用方面扩大了牧歌的范围。16世纪后半叶,意大利牧歌又有了新的奉展,它们采用模仿式复调写作,大多为五声部,歌词中建量采用描绘性词汇与象征手法,并逐步从模仿式牧歌过渡到由通奏低音伴奏的独唱;二重唱或三重唱的牧歌(即强调歌唱的戏剧性)。除牧歌外的其它世俗体裁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欧洲音乐史上佛兰德乐派的代表人物迪费创作的主要体裁除经文歌外就是世俗的歌谣曲;若斯坎·德普雷、L·奥布雷赫特和H·伊萨克还运用意大利、德国民间歌曲的形式,使作品更加富有感染力;这些新的体裁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感情,充满了对人性的关怀。此外,在16世纪后期,以歌唱家G·卡奇厄、作曲家蒙V·加利莱伊和业余作曲家P·斯特罗齐为代表,形成了一个自称“佛罗伦萨伙伴”的艺术小组。他们试图恢复古代音乐与戏剧、诗歌结合的形式,主张突出曲调,对位声部只作伴奏,开创了主调声乐和数字低音的风格,为音乐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文艺复兴音乐与近代音乐的衔接架起了桥梁。

其次,世俗的复调音乐取得了支配性的`地位。欧洲的世俗音乐起源于宗教音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促进了世俗音乐的繁荣,宗教音乐也受到了世俗音乐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而产生一些变革,从而使欧洲音乐超越了对纯粹神学韵的追求,而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的融合成就了后世西方音乐的辉煌;伴随着世俗音乐的兴起,宗教复调音乐也相应发生了变革。G·P·帕莱斯特里纳的创作受到世俗风格的强烈影响,寻求复调与和声的平衡,形成宁静、明朗、清澈、和谐的新的复调风格,并开创了无伴奏合唱的先例。从14世纪开始,中世纪的单乐章弥撒曲的固定歌调题材有的取材于世俗歌曲。到16世纪,新的经文歌更重视高声部旋律的生动和节奏的流动性,它本身不再被宗教礼仪所束缚。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从精神上承载着人文主义的伟大精神,从技术上进行了巨大革新,题材上的世俗化与写实精神,音乐家承上启下的伟大建树,体现了特殊的历史特征,推动了西方音乐历史的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直接导致了科学技术的进步,15、16世纪工业技术及自然科学的成就给音乐艺术带来了极大的变化。

14世纪初,在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也渗透到了乐器制作领域。从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意大利已有了分工细致的乐器作坊。乐器作坊的出现导致了乐器制作工艺的进步,从而使一些新的乐器被发现并制作出来,增加了供作曲家选择的乐器,为日后配器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出现的最重要的乐器是小提琴。从16世纪后期小提琴作为一种独立的乐器开始定型。小提琴制造业兴起于意大利北部城市克里莫纳,在那里出现了最早的小提琴制造家,他们把小提琴各部分的比例确定下来。到巴洛克时期,克里莫纳已经成为全欧洲最负盛名的小提琴制作中心。伴随小提琴制造业的发展,16世纪后期意大利出现了最早的小提琴演奏家,小提琴演奏技术也随之得到了发展。

伴随手工作坊的出现,印刷术广泛应用于音乐领域。15世纪后期意大利就已结集出版经文歌及弥撒曲,1553年最早结集出版的牧歌集问世。法国出版商阿唐南·皮埃尔(约1494-1552年)采用活字印刷术出版了大量的尚松、经文歌、弥撒曲、琉特曲与管风琴曲;铜版印刷术运用于音乐领域,促进音乐的传播。英国音乐出版商托马斯(约1535-16)在16世纪末出版了同时代英国作曲家的重要作品《诗篇、十四行诗和歌曲》、《阿尔卑斯山南音乐》、《拉丁语经文歌集》以及莫利、威尔比和贝特森韵牧欹。特别是在16世纪后期,铜版印刷术应用于音乐领域,以威尼斯为中心,乐谱印刷业产生了,音乐有了更为统一的版本,得以迅速而广泛的传播。

1566年和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在尼德兰与英国爆发。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为了在政治地位上取代封建贵族阶级,发起了强大的思想攻势。同一时期的意大利虽然没有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但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同时代的欧洲是最先进的。由于新兴资产阶级和带有小资产阶级性质的市民阶层的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变得空前活跃。世俗音乐活跃的直接结果是导致了歌剧的诞生,歌剧的诞生又促进了公共剧院、音乐厅的广泛建立,随之发展的是酒馆、集市等公共场合的音乐活动也日益频繁起来,这一切又促进了乐谱出版、乐器制造业的繁荣。这些都为新时代新音乐的创作与演出提供了充足的前提条件。

世俗音乐走向繁荣的重要标志是歌剧的诞生,于16世纪末脱胎于牧歌,歌剧出现不久就取代了宗教音乐的主导地位,并从意大利蔓延到整个西方世界。

最早的歌剧出现于1600年。歌剧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诞生标志着巴洛克音乐时代的开始。伴随歌剧诞生而出现的是公共剧院。1637年,威尼斯向普通市民开放了圣卡西亚诺剧院,这是历史上第一家公共歌剧院,歌剧从此开始走出王公贵族的宫廷,走向普通市民。17世纪中期,威尼斯便开始进入歌剧的黄金时期。全市共有16家歌剧院全年分几个演出季节上演歌剧,一大批有才华的音乐家和剧作家为之谱曲、写作。此后,法国、英国、德国等其他欧洲国家先后建立了剧院。剧院的出现,为音乐的普及和民间音乐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市民阶层对音乐的需求,使得高雅音乐不再仅仅为上层社会所垄断。

伴随城市的兴起,欧洲从14世纪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欧洲人民开始走出中世纪,迈进近代社会的门槛;欧洲的社会结构,由封建主义逐渐演变为资本主义。这是欧洲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革命。新型的社会关系使原本相互分离隔膜的人们,现在或主动或被动地进入到了共同生产生活的洪流中;原本强制性的人际关系,现在向着自觉自愿的分工协作关系转化。这种人际关系模式的转化,从根本上影响着欧洲的音乐。人性的解放,促进了人们对音乐的需求,在这场社会大变革中欧洲的世俗音乐得到了极大地发挥,单纯的牧歌演变成了牧歌剧,世俗歌谣曲也逐渐演绎成了田园剧。牧歌剧与田园剧发展的直接结果是促成了歌剧的产生。歌剧的产生真正地改变了欧洲的音乐生活,伴随歌剧而出现的剧院、音乐厅开始取代教堂成为音乐活动最重要的场所;歌剧因剧情发展的需要,重视发挥器乐伴奏的烘托作用,促进了器乐的改进与发明;歌剧这一生动活泼的新体裁后来又被教会所利用,产生了清唱剧(亦称圣剧或神剧)。音乐领域里的这一系列变化都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美]亨·房龙,齐植瑜等译:《人类的故事》,湖南教育出版社,版。

[2]高福进:《地球与人类文化编年:文明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版。

[3]刘志明:《西洋音乐史与风格》,台北大陆书店出版,1981年版。

[4]叶松荣:《西方音乐史略》,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5]《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上海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

篇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论文

旅游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专业 105班 魏鹏 2010220872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我们应本着批判和借鉴想结合的原则关注它、研究它,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 传统文化; 现代文明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标志着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它于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70、80年代在欧美达到巅峰。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形成于建筑和文化领域,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虽然自命或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人并不很多,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后现代主义自8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现象。《后现代的生存》中阐述:后现代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许多迹象表明,这种状态“正在以种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

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而它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后现代主义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复杂、特殊的传统,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工业、后工业西方社会奠定了后现代想象的基础,而处在从前现代到现代过渡的中国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进入,则应本着批判与借鉴的原则,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融合的和谐社会。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解释,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1.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哈贝马斯认为非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非理性主义则是以对传统理性的“非难”和批判为表征的,它反对任何人为设定的理论前提和结论,否认人能达到对事物总体本质的认识。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的灾难,因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

2.解构现代主体性。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

3.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中,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与反对“同一性”、“整体性”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分析和表述问题应从微观入手,反对所谓的“宏大叙事”,主张多元主义。由此派生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确定性的否定,强调不确定性。

总的来看,后现代主义实际上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的转换和变化。它并未向人们展示一幅完整的现代状态下的社会图像,而强调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构。

二、后现代主义的正面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代表着后现代社会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文化特征。作为一种思潮,它也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比较和反思,对科学与文明的审视,对人生价值的重新评估。

1.倡导多元论,尊重差异性。后现代主义拒斥人类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东方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彻底的相对主义的态度来张扬科学的怀疑精神。在知识领域里后现代主义拒绝对理性、本质和普遍绝对真理的信仰,反对直线进步的价值观,提倡多元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在社会关系领域中拒绝一切普遍主义的社会方案,主张社会关系中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兼容性,拒绝任何囊括世界历史全部内容的理论,强调社会生活中的相对主义、特殊主义和情境主义,要求人们尊重差异,学会宽容。

后现代主义号召人们要像读一首诗、一部神话一样解读哲学原著和哲学书 本,其用意也在于倡导一种多视角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德里达、福柯、德勒兹力倡导差异性、多样性、多元性,其目的就在于对抗形而上学的同性总体化、极权化的僵化的理论模式。

2.倡导创造性。后现代思想家最推崇的活动是创造性活动,最推崇的人生是创造性的人生,最欣赏的人是从事创造活动的人。后现代主义取向的核心是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现实的反映,而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基于此,后现代主义思潮极力倡导人们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寻求新的有价值的世界观,在社会生活领域内创建生活的价值意义,在社会关系领域内创造多样性、有差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新型关系。

3.力主平等。在后现代思想家看来,“个人主义已成为社会中各种问题的根源”。尤其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对现代精神和现代社会中的个人主义、二元论、男性中心主义进行文思和批判,指出:现代性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强调个人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二元论,在男人与女人的关系中强调男性主义,实际是强调人与人的不平等,证明人对自然的优越性,男性对女性的优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更为关注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应该如何更好地适应正在极速变化的信息化和高品化的高科技社会。

在全球化的今天,处在跨国文化的语境中的中国,以和而不同的差异性,强调不同民族、不同人群、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提倡创造性和平等,从而使得和谐对话逐渐取代文明冲突,以创建和谐富足的社会。

三、后现代主义的负面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表现了一部分西方知识分子对当代资本主义官僚政治秩序的强烈不满,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人的尊严的摧残的严历控拆,对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所带来的实际成就的深重优虑,对资本主义的文化基础之可靠性的深刻怀疑。”①自八十年代末以来,国家政治危机相对缓和,社会生活相对稳定,商品化逻辑无限扩张,大众传媒的迅速普及,后现代已经包围着中国人。在娱乐文化方面,后现代氛围日渐浓厚。流行音乐、排行榜、卡拉OK、通俗文学、畅销书、电视小品、连续剧甚至肥皂剧、武打片、言情片等等,消费文化市场已经形成,文化工业初具规模,艺术、理想、品德、情操、权威、价值等崇高的意义已经悄然引退,高雅和通俗的界限正在打破,无论政治还是文化,诸多领域已经渗透着资本的逻辑,甚至理论也成为一种实用主义的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传播、大众文化的流行提供了温床。

首先,后现代主义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印记,因而失去了美的崇高和独立的价值。后现代艺术对古典艺术、现代艺术的冲击,导致崇高和理想的衰落。社会理想、人生意义、国家前途、传统道德等等,在后现代主义的浸染下变得相当模糊、淡化,这就难免导致文化生态的平衡和社会大众文化素养的低俗化。

其次,文化传承的弱化,和文化自信的削弱。后现代主义的“复制性”导致“快餐文化”的泛滥,使千锤百炼、呕心沥血的文化力作、精品的出现,变得几乎没有可能。电影、电视、广播等电子传媒的出现,意味着不仅是对物质的复制也是对精神的复制,的确,后现代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复制的文化,它不仅是可以复制在胶片、磁带、激光唱盘上的批量生产的商品,而且它的类型、风格、模式,甚至语音也是复制出来的。人们当然会担心:在一个丧失了首创性和怀疑精神的社会中,我们的生存、发展,靠什么来得到保障?而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几件力作、经典的文化产品推出,那么,它的文化建设无疑是很不成功的。虽然,后现代主义也追求“独创性”,但这类“独创”并非真正的创新,而是以时尚的胡闹来博取轰动的新闻效应。这在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后现代艺术中表现得最为鲜明。

先进文化的先进性体现在它的正确性和真理性。也就是要求我们用真理去战胜谬误,而决不是听任或追随谬误去战胜真理。而后现代主义对真理、进步等价值的否定,将导致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在中国目前面临精神危机和道德失落的情况下,这种消解主义将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

最后一点,国家、民族认同的弱化。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既有促使大众从全球的视野思考人的存在与价值的积极一面,也有影响到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生成的消极一面。民族精神表现的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情感、信念与责任,而情感、信念与责任等都建立在对民族认同的基础上。西方文化思潮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生存方式,淡化了他们对国家、社会的情感,使他们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弱化。

当代的社会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宽松,人们享有更充分的自主和更多元的选择。他们既希望得到国家和他人的帮助,又不希望受到国家和他人的干扰。在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时,由于对个性和个人价值的过分推崇,容易淡化对集体、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畅通无阻,渗透于宽松的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如果没有足够牢固的“精神屏障”,它将迅速地同化中国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因此,在这多种观念相互激荡、多种思潮相互影响、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网络时代,大众的思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四、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她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对于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对于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尤其是对于不断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无不具有重要意义。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就要正确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我们既不能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切忌把传统文化极端商业化、粗俗化。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当今现实生活中,应做到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紧密结合,从而推陈出新,不断创新。

因此,在中国国情下,正确理解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建设的关系,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需要,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时代需要。

【注释】

①张国清.《现代性、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7(4): 10,P65.【参考文献】

篇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论文

西方早期音乐对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的影响, 从具体音乐形态上来说, 就音乐创作而言, 首先, 文艺复兴时期在复调音乐创作中, 四声部写作已经被常态化, 不仅如此, 模仿手法在复调音乐中已经开始出现了, 而且为了更好地体现歌词的含义, 衍生出了和声性的复调音乐思维, 为日后主调音乐的发展作了铺垫, 为古典主义时期主调音乐的辉煌发展做了铺垫, 随之而来的是声乐与器乐的逐渐分离, 演唱、演奏技巧日臻成熟完善形成独自发展的格局;其次, 在音乐的旋律上, 大、小三度被认为是协和音程, 对日后三和弦的发展有了更完备的前期准备, 并确定了不协和音的使用规则;第三, 在调式运用上, 增加了对民间伊奥尼亚调式和爱奥利亚调式的使用, 丰富了传统的教会调式体系 (最初只有8种) , 并且更自由地使用变化半音和转调;此外, 还运用了小节线和总谱等等, 这些都为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辉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音乐创作中主题、动机及其功能的形成来说, 西方早期音乐促进了各种新的体裁的产生以及音乐作品的主题和动机, 人们首先会想到巴罗克时期的赋格、古典时期的奏鸣曲式和十九世纪的标题交响音乐等, 然而, 就音乐史的角度而言, 主题、动机及其功能的形成是从萌芽到发展依次逐步成熟完善的, 所以我们有必要回溯到更为久远的中世纪时期, 去追寻这一孕育、成长的过程以兹更好地从根本上了解、梳理出西方早期音乐对后世风格特征和创作思维模式的影响。比如, 在中世纪早期的基督教格里高利圣咏里, 具有一定动机含义的乐逗已存在, 但这些最初的特殊意义的乐逗作为动机的含义却只限于材料上的使用含义, 对于功能含义而言尚未明确, 从主题、动机的历史生成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描述, 可从下面几点反映出:

1.素歌中具“前主题”“前动机”功能的乐逗和乐句

(1) 受歌词影响的“前动机”乐逗。基督教礼仪中圣经歌词必须由纯人声进行唱诵, 由此格里高利圣咏诞生, 其曲调是按照歌词的句式结构而创作的, 所以一些与词句有关的旋律常常出现在圣咏曲调中, 而那些在曲调中被反复强调和重复使用的乐逗就拥有了所谓动机的某些功能。

(2) 作为“音乐韵律”的乐逗、乐句也常常出现于圣咏曲调中, 它们具有一定的“前主题”“前动机”的基本含义。

(3) 作为有规律地重复、再现的段落标志的乐逗、乐句。作为声乐作品, 格里高利素歌中“前动机”乐逗的形成首先是与圣经歌词的句式结构有关, 歌词中那些一再重复的乐逗及其变体, 它是对材料的强调和一定含义的说明, 而这些乐逗又给予了歌词和音乐结构上的统一。“由此, 随之而来的是乐逗和乐句材料更多的被重复运用, 直接导致了音乐与歌词的分崩离解, 当然这也是音乐结构“自我意识”觉醒的体现, 进一步显现出其可以成为音乐结构重心的潜力”。

2.9世纪末的复调音乐中已出现节奏动机和音高动机, 中世纪的单旋律圣咏开始朝着纵横两方向发展进入复调音乐时期, 复调音乐纵向发展从平行奥尔加农开始, 经过华丽奥尔加农阶段, 至12世纪中期以后节奏模式被引入, 出现了第斯康特风格, 第斯康特风格的奥尔加农在巴黎圣母院音乐家佩罗坦的创作中达到高峰, 并直接引申出后来的经文歌这一体裁, 更甚有之, 14世纪经文歌创作中出现的等节奏手法也是被其影响的结果。因此, 在几百年的音乐历史发展中, 西方音乐从单音音乐向复音音乐发展, 由以歌词为主导的音乐向纯音乐发展, 主题、动机及有关的一些创作手法也在日臻成熟和完善。

3.从弥撒曲这一体裁中发展起来的前导动机、定旋律以及模仿动机。中世纪作曲家马肖所创作的《圣母弥撒曲》是最早的四声部五段体的常规弥撒, 发展至15世纪经过英国和勃艮第地区音乐家的努力, 弥撒曲这一大型音乐体裁迅速受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作曲家们的热捧。在对弥撒曲的创作中, 先后发展出前导动机、定旋律、自由定旋律和仿作等技法, 主题和主题动机及其功能也在其中成形。再者此时也出现了实际意义的“模仿动机”, 它篇幅短小, 在复调作品中尤其是以模仿手法为主的作品中具有主导能动性的意义 (而这正是主题动机所应具备的功能和作用) , 当然在经文歌和复调世俗歌曲的创作中相似的手法已经出现了, 如:若斯坎著名的经文歌《圣母颂》, 这对古典主义时期的主调和声的确立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主题、动机及其功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逐步生成的, 然而在古典时期维也纳乐派的贝多芬的作品中这种创作手法的运用达到了极致, 如他的经典交响曲作品《命运交响曲》就可以很好地反映出这种创作手法。前导动机的作用对于当时的弥撒曲体裁而言, 还不具备对作品的统一效用, 这一定程度的显示出在乐曲行进中一个静止的动机或是没有一定效用的动机它是有名但无实的, 但它对后世浪漫主义时期的标题音乐“固定乐思”“主导动机”等却做了必要的准备, 是前提也是基础, 因为它体现了音乐在造型和象征方面的潜力, 也是后世套曲各乐章统一手法的一个先例。

总而言之, 西方早期音乐形态上的发展对古典、浪漫主义音乐时期起到了预见和铺垫的深渊影响, 西方早期音乐更多的侧重于宗教音乐的高度发展上, 尤其在中世纪时期宗教音乐的发展从精神到行为上都对整个西方音乐产生重要影响, 在这期间世俗音乐也在发展, 但是是较单一的且是简单的单音音乐的发展, 然而经过文艺复兴时期的洗礼后, 西方音乐在中世纪的音乐基础上又朝着新的方向发展着, 为西方音乐史上古典、浪漫主义音乐时期诸多方面的辉煌发展埋下了“动机”。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杰·格劳特, 克劳德·帕里斯卡, 余志刚译.西方音乐史 (第六版) [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0.9.

[2]美·保罗·亨利·朗, 张洪岛等译.西方音乐文明中的音乐[M].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0.9.

[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7.

[4]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西洋音乐的风格和流派[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0.

[5]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

[6]黄虹.西方早期音乐创作中主题、动机及其功能的形成[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7 (2) .

篇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论文

金虹

苏俄音乐家在中国的活动主要源于三次较大的历史浪潮:第一次是19世纪末修建中东铁路的实际需求;第二次是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第三次是在新中国建国的初期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苏中文化合作协定》特定历史背景下。 本文着重探讨的是苏俄时期歌曲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音乐文化的影响,即苏俄音乐家在中国活动的第三个历史时期。

苏俄歌曲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中国音乐文化 影响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年度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C041;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C022。

中国近百年音乐文化(包括音乐教育、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研究、音乐出版等) 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复地向西方音乐文化和我国传统音乐深入学习、在艺术思想和艺术方法上不断大胆创新的过程。那么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两个时期的音乐文化一直影响着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历程。我国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左翼无产阶级音乐的发展,30年代和40年代苏联的许多音乐专家来华教学与演出,50年代新中国聘请前苏联音乐专家和派遣一批留学苏联的音乐专业学生,这期间有大量的苏联音乐特别是苏联歌曲在中国广为传唱。可以说,前苏联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成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音乐学习的榜样,并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音乐文化的发展方向。 由于特定的历史机遇,苏俄音乐成为了对我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最重要影响的外来音乐。

一、对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 新中国的音乐事业开始逐步步入发展阶段。 当时,在我国的音乐院校和音乐团体中,曾先后有30多位苏联的音乐专家在指挥、作曲、音乐学、演唱和演奏等专业教学,如巴拉肖夫、阿拉波夫、杜马索夫、阿尔扎马诺夫、美特维捷夫等。 还经常有苏联国家交响乐团等音乐团体来华演出,苏俄音乐论著被大量的翻译,新中国的音乐文化事业开始全面学习苏联。当时新中国还派出了一批音乐学生留学苏联,如歌唱家郭淑珍、徐宜等,指挥家李德伦、韩中杰、严良堃等,钢琴家刘诗昆、倪洪进等,小提琴家盛中国、林耀基和音乐家黄晓和等。

二、对音乐文化交流事业发展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 中苏音乐文化的交流形成了空前的高潮。 许多苏联一流的表演团体,如苏联国家交响乐团、苏联列宁格勒交响乐团、苏联红旗歌舞团等先后来华访问演出。许多世界级的苏联著名表演艺术家,如苏联钢琴大师杨波尔斯基和里赫特尔、苏联小提琴大师奥依斯特拉赫和柯冈、苏联男低音歌唱家葛美利亚、女高音歌唱家阿列尼琴科、女中音歌唱家达维多娃等,还有苏联作曲家查哈罗夫和穆拉杰里等,曾先后在这一时期来华进行讲学、访问等音乐学术活动。 同时,中国的实验歌剧院和“中国音乐家代表团”等,也曾先后出国访问和演出。 我国青年音乐家,如刘诗昆、殷承宗、顾圣婴、李名强和郭淑珍等,积极参加国际性音乐大赛,并频频获得优异成绩。 这一时期,《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伏尔加船夫曲》、《红梅花儿开》、《山楂树》、《三套车》以及《一条小路》等优秀苏联歌曲在我国广为传唱。1959年以后,中苏之间产生了政治分歧,中国与苏联的经济、文化等的关系逐渐处于冷却状态,只有少数学科的留学生交流还在维持。

薛范先生十分热爱苏俄歌曲并努力将其在中国进行传播,为了对薛范先生在中俄文化交流中的突出贡献进行表彰,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普京授予薛范“俄罗斯功勋奖章”,中国政府也曾授予薛范先生“中俄友谊奖章”。 在2009年举办的中俄音乐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薛范先生作了题为《俄罗斯歌曲在中国的传播》的会议发言,总结概括了建国以来我国对俄文歌曲的翻译和传播情况,并分析了苏俄歌曲能够在中国广为传唱的深刻原因,同时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投入到对俄罗斯歌曲的翻译工作中。毛宇宽先生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翻译苏联歌曲,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歌曲《俄罗斯的心飞向北京》是苏联作曲家向中国人民表达友情的最后一首作品,这首歌曲也是毛宇宽先生作曲的。我们要充分肯定苏俄歌曲的历史价值,因为它特别符合当时中国人的情感需求。薛范先生还认为在中国,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歌曲能像苏俄歌曲这样被翻译得如此大量和全面,传承得如此广泛而长久,给人们留下印象如此深刻而隽永,对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建设事业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对各类音乐创作发展的影响

在群众歌曲和少儿歌曲的创作方面,有影响的代表性作曲家及作品有,瞿希贤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李劫夫的《我们走在大路上》、寄明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 在独唱歌曲创作方面,代表性作曲家有验克、生茂等,代表性作品有《我为祖国献石油》、《唱支山歌给党听》等。 在合唱音乐创作方面,《红军不怕远征难》得到了广大群众和音乐界的一致肯定,是当时社会影响最大的声乐套曲。当时涌现出了一批受到社会欢迎的作曲家,其作品旋律动听,比较注意对音乐创作艺术和声乐表演技巧的发挥,深深扎根于我国民族音乐土壤之上,融合成了一种群众性和抒情性相结合的艺术品质。这一时期,各类新人才的成长促进了我国器乐创作的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有钢琴和小提琴为主的独奏创作,以二胡、琵琶、古筝为主的民族乐器的独奏创作,以及包括协奏曲在内的各类交响音乐和民族乐队的合奏创作。当时中国的歌剧创作比较注重对民族传统经验的继承,所创作的音乐优美动听且富于民族特色,也符合剧中人物形象刻画的需要,当时创作的不少歌剧深入人心,这阶段中国歌剧创作的成就是比较突出的。 在1958年后,代表性的作品有舞剧《鱼美人》(吴祖强、杜鸣心作曲)和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吴祖强、杜鸣心、王燕樵等作曲)。

四、对音乐表演事业发展的影响

在音乐表演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的扩大建制的情况。如1956年以 后,在 上海创 建了“上海交 响乐 团”、“上 海 歌 剧 院 ”、“上海民族乐团”等。1962年在原来“中央乐团”和“中央歌舞团”的基础上先后创建了“中央民族乐团”和“东方歌舞团”。1964年,在“中央实验歌剧院”的基础上,创建了“中央歌剧舞剧院”和“中国实验歌剧舞剧院”。60年代在北京正式成立了综合性的“中央广播文艺工作团”。当时也涌现出了一批从国外学有所成的优秀表演艺术家,如指挥家李德伦、严良堃、曹鹏等,器乐演奏家顾圣婴、刘诗昆、殷承宗、盛中国等,声乐家苏凤娟、施鸿鄂等,他们在群众音乐文化生活中发挥了明显的骨干作用。在这一时期的音乐演出方面,除一些全国性的文艺汇演外,地区性的音乐汇演,如“上海之 春”、“哈尔滨 之夏 ”、“羊城 花会 ” 等,成为引发各地定期推出新人新作的重要基地。

五、对音乐理论研究及出版事业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初,陆续产生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音乐专著和教材:如汪毓和主编的《中国现代音乐史纲》、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编写的《民族音乐概论》、李重光的《音乐理论基础》、吴祖强的《曲式与作品分析》等。 这些努力,标志着中国音乐家自主办教育的观念有所提高,以往学校音乐教材依靠外国的状况开始有了根本性转变。李岩松的《中国俄苏歌曲的导航者——薛范先生》一文,认为青年一代的文艺工作者应该以薛范先生作为榜样,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积极投入到苏俄歌曲的翻译工作中。刘莹的《俄苏群众歌曲在中国的传播》一文,认为对苏俄群众歌曲的研究、传播对于我国群众歌曲的创作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苏俄音乐有很多地地道道的人民音乐,俄罗斯艺术家深入到人民群众中,体察他们的喜怒哀乐,这很早就是俄罗斯音乐的一个特色。苏联音乐的积极方面在于进一步打破并拓展了“高雅艺术”的界限,全新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理念与深厚的文化传统相结合,造就了拥有大量音乐精品的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和流派,俄罗斯音乐的消极方面是它忽视了艺术在人民群众和艺术家中的自由等条件。俄罗斯音乐对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对中俄音乐交流的历史事迹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对其进行辩证思考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回顾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总结我国音乐学习、交流和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以更好地面向未来也具有现实的积极作用。

总之,我国的社会主义音乐文化建设,是在不断借鉴西洋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的双重影响下前进。正确处理好音乐建设中的“古今关系”和“中西关系”,仍然是中国现代音乐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4]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音乐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全面推进,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水平明显提高,音乐教育和音乐人才培养以及音乐理论的研究出版不断繁荣起来。苏俄音乐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给中国音乐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帮助和积极影响,中国音乐家对此是怀有感激之心的。现在中俄双边关系发展顺利,这十分有利于中俄音乐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中俄两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会逐渐呈现高层次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平等的繁荣局面。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苏两国音乐文化在反复交流碰撞、相互吸收和交融过程的中,中国现代音乐文化开始融入世界音乐发展的洪流中。 但是,我们当前缺乏深层次的音乐艺术生产过程和音乐教学过程,中国音乐家对于将中国音乐传播到世界的自信尚不够,俄罗斯音乐为什么能在艺术上和情感上得到世界范围的普遍认可,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应该也有必要探讨和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发展和建设中国的音乐文化事业,我们今后与俄罗斯音乐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应该具备更加客观、理性和成熟的理念。

[1]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2]特里斯.M.沃尔克.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基础与原理[M].田林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刘咏莲.“变迁”、“覆盖”理念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1(1).

[4]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篇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论文

中西方等级关系的不同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本文通过阐述中西方等级关系的不同,分析了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认为深刻理解文化的.这一组成部分的内涵,是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和基础.

作 者:刘红 LIU Hong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8刊 名: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年,卷(期):20(6)分类号:G04关键词:等级关系 跨文化交际

篇6: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要回答这个问题按照常规的思路,一是要先回答什么西方文化是什么?再知道中国文化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没有弄清楚或者理解不对路,那么所得到的答案也肯定不对路。首先就来看看中国文化是什么?不就是所谓的国学吗?王小波在《我看国学》中说:“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年,实在太过分。”。王小波基本是完全否定了国学的价值。王小波的想法典型,也很普遍。王小波是比较极端的,就是鲁迅这样极端的人说话也不敢把话说死,在《拿来主义》也只是谈论鸦片可以治病的理论。《拿来主义》的道理自然是没有错的,不过其实是没有什么用的滑头主义。

胡适的思想口头上比较西化,他主张全面西化,但是他的学问却相反是标准的国学,问题变得看起来有点奇怪,为什么胡适主张全盘西化,而做的学问却是国学呢?他自己可能也无法说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也五四时期文人们一个普遍的现象,满世界折腾一圈子,最终还是都抱起了古籍,就是鲁迅也研究起中国小说史。王小波可以将话说死,说了痛快,看了舒服,因为他自己是不做文学问的。要做学问就避不开要谈论这些东西,因为需要一个叙述的载体,当然可以更简捷的认识问题,一句话色既是空,其他什么都不说全世界都概括进去了。钱钟书则比较高明他不明说,他不肤浅的做愤青。从《围城》中的戏说,却隐约可以看出他的倾向,他的内心或者说本能中有些抵制西方文化的情绪,但并不是明确的反对西方文化,一些问题实在是不可以定论。

象王小波这样认识是比较痛快,但是一些事是没有办法痛快的。对于中国学人或者一般的学生,学本国历史,就要比美国学生累太多,历史比较长啊。一个美国历史专家大概也要比中国历史专家轻松很多。当然这是一个玩笑了,不过也是一种现实。但美国历史也许变的非常细致,估计一个特别点的刑事案件就可以写进历史。在美国电影《国家宝藏》中,编剧能想出来的美国最重要的文物只是《独立宣言》原件。有一个词叫做博古通今,但是这话说着容易,做起来就困难了,什么样才能叫博古。谁要是能写个《四库全书通考》那他一定可以算是一个博古的人,这还是玩笑了,《四库全书》现存的有79000卷,不要说写个通考,就是看一偏,估计没有成为一个博古的人,肯定就成了一个废人。没看过谁敢做评断呢?谁敢象王小波那样说呢?

王小波没有直接说他喜欢西方文化,他说他喜欢法拉利,怎么弄点铜丝绕吧饶吧,就能弄出电磁,太神奇了,换句话说他喜欢科学,这也是西方文化能对中国产生影响的最重要原因。科学和民主本来关系不大没有直接的关系,极少有那种严谨的学术体系将这两概念放一起研究的。“五四”时期用了两个非常蹩脚的比喻:“德”先生和“塞”先生将这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浓缩成西方文化的精华,被极力的倡导。民主对中国的影响首先不说,先说对文人的影响,却教会了中国文人假装没有民主自由,为什么可以假装没有自由呢?主要是因为对这个词意思没理解,所以只能假装没有。这个词的对于社会学的意义也不去说,其实所谓民主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面子,所谓的人权也就是面子。有面子就是有民主了,就有人权了,要死要活的要的东西却不知道到底在要什么?面子和民主本质是一个东西,但是有人既想要民主,却反对要面子,这显然是没有道理的。对科学的态度,圣人也是有态度的,孔子说“君子不肖小艺。”这个小艺的艺就是指科学。

篇7: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论文

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对家庭治疗的冲击和影响

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对传统家庭治疗理论模式和方法造成冲击和影响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可以将其概括为四个主要的方面:其一是强调用政治的眼光看待家庭;其二是反对“谴责母亲”;其三是主张从社会性别的视角看问题;其四是正视家庭暴力.当人们尝试以女性主义所引导的视线来认真地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审视一番,人们就会在那些已被认为是司空见惯的事实、理所当然的.真理背后找出存在的问题.女性主义将会为家庭治疗领域的整体发展做出自己的重要贡献.

作 者:汪新建 WANG Xin-jian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天津,300071刊 名: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分类号:B84关键词:女性主义 家庭治疗 女性主义家庭治疗

篇8:人文主义对西方文学的影响刍议

一、疏析西方文学与人文主义

古典文化的代表即古希腊的文化, 在西方甚至在全世界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希腊神话故事, 是具有永久魅力的话题, 具有超长的渗透力, 超越时空的限制。通过故事中诸神的人格化, 导出人文精神, 向受众群体展示古希腊文化成就。古希腊有着斐然的文学成就, 希腊早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有神话、史诗、抒情诗和寓言, 无一不蕴含着人文主义色彩。Humanism一词作为一种思潮、哲学理论和世界观, 始于19世纪欧洲。在当代汉语中被翻译为:人道、人本、人文主义, 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 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 提倡宽容, 反对暴力, 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人文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个人的尊严、兴趣与价值观。强调了人们之间相处需要容忍, 反对施暴, 崇尚交往中思想上的自由。在道德问题上人们寻求答案中, 用启蒙运动中的人文主义代替了宗教, 但都没有打开“道德主体之门”, 这也是文学思想受到限制的主要因素。可是, 对于当时来说已经是一大进步。崇高“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主要思想体系的形成, 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用“人权”开始反对“神权”, 用“现世”反对“来世”的说教, 用“真实的幸福”反对“禁欲主义”。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反映的主旨精神为通过科学理性的理念来反对封建迷信, 救治了文化上的偏执与流弊。

二、勾勒人文主义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启蒙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为夺权做的舆论铺垫。文学作品宣传涉及到人性观、理性观的文学理论, 但仍然存在宗教神学的遗留的历史唯心主义世界观。之后的浪漫主义文学, 继承和发扬了人本主义理念, 颠覆西方资本主义旧的价值理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通过描写环境和生活细节, 烘托人物性格, 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深入细致, 对主人公内心矛盾变化的揭示, 反映了文学的人民性。

1. 人文主义对英国文学作品的影响。

Robinson Crusoe《鲁滨逊漂流记》是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 作品中:我完全不顾父愿, 甚至违抗父命, 也全然不听母亲的恳求和朋友们的劝阻。我的这种天性, 似乎注定了我未来不幸的命运。将主人公刻画成新兴资产阶级的人物代表, 扫除封建残余,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揭露社会弊端, 表现了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 也揭示人的感性世界的困惑, 展现了资本主义的私有观念和占有欲。理查生的代表作《克莱丽莎》书信体的形式阐释了人物在家庭生活中的内心哀婉感伤情感, 可谓是感伤主义文学之首创。18世纪末19世纪初, 英国文学进入浪漫主义时期, 作品多为崇尚自然、返朴归真, 主张内心涌动的真实情感。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表现为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失望与不满, 把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希望寄托在理想世界。由于在资产阶级大革命中贵族阶层逐渐落魄的现实状态中, 作者个人抱负实现不了, 因此作品多为悲剧。通过对失望与忧郁的描写, 借此表示反抗, 构筑了新人文精神。华兹华斯的诗歌, 赞颂自然美景的疗效作用, 净化人的心灵, 给人力量, 视大自然为灵感的源泉。19世纪30年代后, 英国文学进入批判现实主义时期。如文学巨匠狄更斯的作品, 多是揭露资本主义金钱交易的种种罪恶的社会真相。从人文主义角度创造了劳动者的形象, 抒发了对弱小者深深地同情, 渗透人道主义观点。《大卫·科波菲尔》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 揭示当时社会现实。萧伯纳通过剧作启迪人的灵魂, 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虚伪, 引导人们弃恶从善。

2. 人文主义对法国文学作品的影响。

启蒙主义阶段, 法国文学作品主要反应新兴资产阶级的现实生活。如伏尔泰的作品《老实人》、《天真汉》, 人文主义者主要对当时贵族和宗教乐观主义进行了批判, 对现实社会黑暗的讽刺。卢梭在《忏悔录》中主张“自然”, 强调了个人的价值与尊严, 认为回到自然, 才能净化灵魂。人文思想观体现在“人最值得珍贵的东西就是他自己”的经典话语中。狄德罗在《论戏剧艺术》、《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研究》倡导戏剧改革, 利用严肃剧宣传人文思想的道德教化。在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背景, 诞生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以1801年夏多勃里昂发表中篇小说《阿达拉》为开始的标志。有代表性的如雨果的作品《巴黎圣母院》, 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更加关注历史的、民族的、社会的主题, 表现出浓厚的政治色彩和社会乌托邦倾向。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 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 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 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现实主义文学在法国主要反映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上的时代生活风貌。司汤达的作品《红与黑》, 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来反映社会生活, 再现客观现实, 对人物的内心冲突和思想感情瞬息间的变化描写非常细腻。小说对社会罪恶、社会矛盾的暴露性和批判性是显而易见的, 力图通过客观真实的生活画面, 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 唤起人们对灵魂重大价值信仰, 鼓舞人们勇敢地走向理想生活。

3. 人文主义对俄国文学作品的影响。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 俄国启蒙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一般是开明进步的贵族知识分子, 以罗蒙诺索夫为奠基人, 著作有《从彼得堡到莫斯科的旅行》, 著名诗人伊普宁的诗《人》与《上帝》等, 冲破古典主义成规向现实主义过渡。俄国写实主义文学是怀有伟大目的, 能够更有效地启蒙民众。俄国19世纪文学, 交织着启蒙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思潮。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 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他的长诗《叶普盖尼.奥涅金》反映了俄罗斯人民要求民族尊严、国家独立、社会进步的愿望和心声。在俄国, 现实主义形成于19世纪30~40年代, 批判封建农奴制及其残余。人文主义作品力图描绘社会生活的客观发展规律, 强调文学的人民性。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从人的角度出发, 利用美学观点深刻阐释了“美”的标准。列夫?托尔斯泰的巨作《战争与和平》, 利用各种人物的心灵辩证法描绘心理过程本身, 反映了文学的人民性。把目光投向文艺复兴、启蒙主义时代面向现实的传统和古典主义文学的讽刺倾向。

各国社会背景差异决定了文学人文主义观点表达的不同, 都对现实主义制度和现实给予深刻揭露和抨击, 表达出人民生活向往。但人文主义文学受历史、阶级因素的限制并未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源。

摘要:在漫长的西方文学发展史上, 人文主义思想开辟了全新的思维视角, 开始更多的关注人与其本质。大多西方文学题材与主题都是倾向于现实生活的描写和对人权的肯定, 强调个性解放, 抨击禁欲主义;突出理性思维, 反对封建和蒙昧。近代文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对其精髓进行了传承和创新。

关键词:人文主义,西方文学,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晓敏.从《红与黑》看司汤达的现实主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S1) .

[2]陈兵.启蒙主义与十八世纪英国文学[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 (01) .

上一篇:拔牙(英语小品剧)下一篇:劳动监察协管员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