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理论对西部开发的借鉴意义

2024-05-16

人力资本理论对西部开发的借鉴意义(通用10篇)

篇1:人力资本理论对西部开发的借鉴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人力资本理论对西部开发的借鉴意义

作者:田素霞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5年第03期

摘要:人力资本是指凝结在劳动力身上的知识、技能及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人力资本的形成需要投资,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研究证明,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要高于物质资本的收益率。因此,西部大开发中,要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只有人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提高,其他要素才能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西部经济的腾飞。

篇2:人力资本理论对西部开发的借鉴意义

人力资源经理的必修课

——人力资本理论

卜欣欣程社明

全球化、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入WTO......所有这些历史发展进程,都促成了人力资本理论与实践在我国的迅速推广传播。毫不夸张地说,掌握了人力资本,就把握了经济进步、企业发展的命脉。本文是在综合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一概要评述,以期业界能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

一、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与理论体系形成一般认为,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力自身中的生产知识、技能、创新概念和管理方法等资本存量的总和,它构成未来收入增长的一个源泉。

首先必须明确,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人力资源是被开发、待开发的对象。在一个社会组织中,凡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可称为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本是能够直接创造效益的知识、技能、经验等资本存量。因此说,人力资本是从人力资源中开发出来,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并创造效益的那一部分。惟有人力资本才能盘活资金等有形资本,实现价值增值。

在古典经济学中,是没有人力资本这个概念的。一直到二十世纪50 年代末,人力都被看作是一种单纯的要素投入,早期经济学研究忽略劳动力之间的差异性,认为劳动者生来具有同质能力。经典的柯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经济产出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投入,其中,资本主要是指机器厂房等物质资本、矿产等自然资本和货币资本,那么,为了增加产出就要增加资本或劳动力投入数量。

然而,这种传统理论观点在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遇到了挑战。首先,现实表明一些工业化国家产出增长率大大高于其劳动力与资本两种要素投入的增长率,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余值”,这表明单纯把人力投入看作是数量的增加而不考虑质的改进是非常不全面的。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日本和德国,短短十几年间,经济便从战争后的废墟上奇迹般地复苏并发展起来。特别是日本这样一个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凭什么率先实现了经济起飞?其次,经济学家在研究收入分配领域时发现的大量的经验数据也明确显示出个人收入分配格局与教育程度具有某种相关性。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率先提出了人力资本学说。他在长期的农业经济研

共5页,第1页

究中发现,促使美国农业产量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劳动力或金融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同时,他发现工人工资的大幅增长中有一部分尚未得到解释,他将这一部分归功于人力投资的结果。于是,1960年,舒尔茨在一次著名的经济学会演说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指出由于人力资本这个第三要素的存在促成了经济更大幅度的增长。在舒尔茨的定义里,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体现在人身上的,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收入的一种资本,指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并不断增值的能力。舒尔茨并指出,人的知识技能是投资的结果,一国欲获得经济产出的较大增加,必须进行大量的教育投资。

其实,早在他之前,雅各布·明塞尔在对有关收入分配和劳动市场行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便开创了人力资本的方法,其后,加里·S·贝克尔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工具应用于人力投资分析,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框架。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力资本生产理论,主要回答为什么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其均衡状态是什么; ○人力资本收益分配理论,探讨人力资本收益分配规律; ○人力资本与职业选择问题。○

今天的人力资本理论与实践正是循着舒尔茨、明塞尔和贝克尔三位大师的开创性研究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因素在促成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劳动力是一种比资本的增值力更高的主动资本,而不是一种被资本雇佣的被动要素。

展开:

1、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2、人力资本投资;

3、人力资本产权特征及企业治理。

二、人力资本增长论

如前所述,在传统经济学中,经济增长被看作是两种单纯的要素投入——资本和劳动力的结果,自从舒尔茨首次论证了人力资本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一现代增长观,80年代西方出现了“新经济增长论”,其代表人物为罗默和卢卡斯。

1986年,阿可洛夫·罗默在他的博士论文《外部因素、收益递增和无限增长条件下的动态竞争均衡》中建立起一个“知识推动模型”。在这个框架下,罗默除了保留资本和劳动力两个基本要素之外,又引入了第三要素——知识,使得对经济增长的解释更为合人力资本学说的提出宣告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开端,从它一问世,便在经济企业管理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总体说来,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大体可以从三个主要角度

理。他认为:知识能够提高投资效益,从而能够说明增长率的非收敛性。○知识也是一种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必须像投入其他生产要素一样投入知识。3 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不仅能自身形成递增的收益,而且使资本、劳○

动力等生产要素也产生递增的收益,从而整个经济规模是递增的并保持经济的长期增长。

后来,罗默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研究,把知识细分为人力资本(以劳动力受教育的年限来衡量)和新思想(以专利或知识产权来衡量),使其人力资本理论更趋完善。

无独有偶,罗伯特·E·卢卡斯也在1988年用人力资本来解释持续的经济增长率,他把人力资本作为独立的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与索洛的技术进步概念结合起来,具体化为“专业化的人力资本”,认为这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卢卡斯强调智力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他认为:人力资本的生产比物质资本的生产更重要。○拥有大量人力资本的国家会取得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人力资本低下是欠发达国家增长速度较慢的原因所在。○

卢卡斯的模型与罗默的模型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后者的贡献在于直接把技术内生化,而前者的贡献则是把原来外生的技术因素转变为人力资本来研究,从而根据贝克尔理论把人力资本内生化。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充分强调人力资本投资,并把它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这就是后人把罗默和卢卡斯统称为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原因。

三、人力资本投资

像物质资本一样,人力资本的形成也是投资的结果。

1、西方代表性研究的回溯

1957年,雅各布•明塞尔在他的博士论文《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中,率先运用人力投资方法研究收入分配,并首先建立了人力投资收益率模型,提出了人力资本获利函数;并在考察在职培训对终生收入模式影响时,提出了“追赶”时期的概念。明塞尔把一个人看作在生命周期的每一刻都在做出人力资本投资的选择。在人力资本收益率模型中,用参加培训或受教育的年数表示人力投资量,那么,一个选择较多人力投资的人,年轻时只能获得较低的收益,但到年老时,则会获得较大的收益回报。模型表明,人力投资量越大的人年收入越高。值得一提的是,在建立人力资本获利函数时,明塞尔便明确将人力投资区分为正规学校教育投资和学校后的教育投资如在职培训。

以后,加里·贝克尔在明塞尔人力投资收益率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完备的人力资本

理论。贝克尔并结合事实,提出人与人之间在才能和家庭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使事实中的人力资本投资存在差异性。

当然,贝克尔及其后的人力资本学家也补充了明塞尔的人力资本投资内容,即除了必要的教育与在职培训,人力资本投资还包括卫生医疗保健、劳动力流动甚至向境外移民等方面的投资。这其中,教育是起决定作用的投资形式。

2、我国企业管理中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和实践

我国企业对员工的管理部门经历了劳资科(80年代以前)→人事科(80年代)→人力资源部(90年代)的演变过程。

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我国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与产出几乎微乎其微。企业培训以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为主,组织学习以政治内容为主。对员工的系统培训主要起始于80年代成立的合资企业,兴盛于90 年代改制后的各种股份制企业。我国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则是在近几年刚刚起步,目前只有少数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认识到人力资本与其它资本在企业发展中有同样或更为重要的作用。

四、人力资本产权特征与企业制度安排

周其仁强调“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性”,通过剖析奴隶社会下奴隶的行为反应阐发了人力资本产权的三大特征:

第一,人力资本天然归属个人。

第二,人力资本的产权权利一旦受损,其资产可以立刻贬值或荡然无存。所以“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才蔓延古今。

第三,人力资本总是自发地寻求自我实现的市场。

进而,周其仁推论出,让人才充分发挥其知识才能,就必须从人力资本之产权特征着手,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将企业所有权授予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

张维迎区分了两种人力资本所有者:一类是负责经营决策的人力资本,称之经营者;另一类为负责执行决策的人力资本所有者,称之生产者。并证明,由于契约的不完备,让最重要最难监督的成员拥有企业所有权可以使企业的总价值最大化,因而把企业所有权安排给“经营者”是最优选择。

魏杰同样强调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指出人力资本主要指两种人:一种是技术创新者;另一种为职业经理人,他们不仅是企业的新生产要素,而且对企业产出的增长起到明显作用,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人力资本成为确定企业产权制度安排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他指出人力资本对法人治理结构产生的巨大冲击——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已使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界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转向界定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的关系。如何协调这两种资本的关系,将原有的作为经营者而存在的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提升到与货币资本相对等的地位、作为人力资本而存在就成为当前中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一个迫切的课题。因此,建立起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就成为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中的关键环节。此外,人力资本还要求企业文化进行重点调整。

综上所述,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和企业制度安排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企业的管理者,特别是人力资源经理必须重视人力资本理论,在实践中通过投资不断提升企业人力资本价值,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步上新台阶。至此,在管理学理论上我们已经取得共识:人力资本如同货币、物质资本,都是企业创造效益的要素。

篇3:人力资本理论对西部开发的借鉴意义

营销策略的主要核心可以理解为根据企业自身条件结合外部环境, 细分市场, 寻找目标市场, 组织销售的策略。其作用主要是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寻求胜利, 获取客户的一种策略。

2 当代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提倡市场经济的环境下, 企业间的竞争愈发的激烈, 想打败对方已经不是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所能解决的。近年来, 各大高校扩招大学生, 导致有些地区人才的过度密集, 难以区分人才的优胜劣汰, 难以给企业人力资源注入新鲜血液。现代社会的用人制度更趋向于合同工, 员工对薪资的要求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增加也在不断提高, 造成成本不断在增加, 员工效率却无法得到明显的提高。

3 通过营销策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在研究企业的经营过程中, 我们能够发现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来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些弊端。

3.1 借鉴营销策略中以目标市场的选择方式用做人力资源的获取

众所周知, 目标市场其实就是企业为了在市场中生存下去, 而为市场提供相应的实体产品或者是服务。企业要想很好的营销, 前期就必须选择大市场, 然后再进行细分, 最后由企业内在实力与外部环境选择和定位市场。这是市场营销的核心, 决定了企业在整体营销战略的成败。目的是为了企业能把握机会, 避开风险, 接下来通过这些思考一下作用在人力资源方面有哪些好处。可以先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分析 (主要分析供求关系以及相应的成本预期分析) 。一方面是横向归类分析, 比如:年份、人数分布、学历高低、职称、性别、年龄等。另一方面是纵向归类分析, 比如:其所学的专业、其所处的行业等。就现在情况来说主要是应对当前的毕业生和其他的求职者。但是, 近年来由于大学扩招导致供给数量过高, 所以也需要注意未来出现的人才。还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成本, 获取各类人才所需要的资金、物资、福利是不一样的。人才数量的多少也会增加资金负担。获取人才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 从其他企业所支付的薪资也会对自己成本的付出造成很大影响。以上这些因素能够充分帮助企业认清市场, 了解整个人力资源现状。

3.2 通过营销策略中关于无差异策略方式获取人力资源

什么是无差异策略?其实就是把市场当成一个整体, 不对其进行细分或者其他手段分析。把所有的客户或者顾客都想象成是一样的, 没有差别的。根据这些条件组织策划的战略。优点是经济成本低、范围广, 能照顾到更多的顾客。缺点是其具有局限性, 没有考虑到细分市场的优势以及面对竞争对手时容易处于劣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采用无差别的策略进行人力资源的招聘, 就不需要考虑太多关于应聘者的具体情况差别, 比如:性别、年龄、学历等。让他们所有人都拥有工作机会, 可以更有广度的吸收应聘人员。无差别策略对于企业的形象可以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让应聘人员觉得这企业是唯才是用的, 很看重能力的企业。如果没有其他企业的人力资源竞争的情况下或者为了企业的战略需要, 采用无差异策略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人力资源, 找到急缺的人才。但是, 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使用无差异方法的时候, 也需要谨慎和注意, 有时会出现一些鱼目混珠的现象。

3.3 通过营销策略中关于差异化策略获取人力资源

既然营销策略中会出现无差异策略那么也会出现差异化策略, 现在就来谈论下差异化策略能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什么好的建议。首先, 我们要明白差异化的含义, 其实就是企业把自己的产品或者是服务进行一种差异的体现, 逐渐形成了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创新性和惟一性的产品或者是服务。差异化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能体现出公司的优势, 体现出企业在消费者中的形象, 间接影响到顾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已达到吸引顾客获取顾客。那么, 采用差异化策略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有什么样的帮助呢?通过差异化策略可以从社会上吸收到符合企业自身需求的客户或者是员工。通过差异化策略吸收人力资源的方式有很多,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符合自身的品牌形象、品牌文化, 形成企业与企业间的差异, 以便吸收人才。企业的领导者也往往吸引着大量的关键客户以及优秀的中高级人才;组织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企业都讲究企业文化, 经常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提升企业文化, 以企业文化来吸引顾客以及人力资源, 并且稳定现有的人力资源, 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此外, 人力资源部门还可以在培训、工作环境、学习发展、薪资表彰、员工的生活平衡等差异化为企业获得并且留住员工。为了能更加有效的利用差异化策略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最理想的情况就是人力资源部门在多方面进行差异化。企业在进行差异化过程中可以适当忽略资金方面的问题, 毕竟理想的人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摆在首位。

3.4 通过集中目标策略来获取人力资源

集中目标策略的大致内容主要是特别针对某个地区性质的市场或者专注于特定的客户、产品或者是地区。集中目标策略的优点在于有利于企业形成一种局部的优势, 以相当好的效果、相当高的效率提供好的产品与好的服务, 这样做就降低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 提高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最终形成了竞争方面的总体优势, 也就是说在同比的市场里取得了比其他企业都大的成功。因此, 集中目标策略的目的就是使企业能够在小的市场里取得大成绩, 在大的市场里取得更大的成功。通常我们能了解到小型企业在与大型企业竞争的时候, 经常采用集中目标策略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一些企业为了在目标市场树立强有力的地位也会使用集中目标策略。企业在同行们求才若渴的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采用集中目标策略就能够提高办事效率、以较佳的效果获得特定的客户化的员工, 同时也就能打败竞争对手。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如果企业有个职位空缺或者是待补, 人力资源部门希望能够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进行人员招聘或者是致力于招聘拥有稀缺技能的人才以及特殊身份的人才, 都可以采用集中目标策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就接触到了一些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人力资源的例子, 比如现在绝大多数的广告应征都可以看出多集中目标策略的影子。现在有很多的企业, 在人力资源获取方式上, 企业通过集中目标策略从广大毕业生中招募人才, 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优秀的学生往往在毕业前夕就被一些企业相中并且已经签署用工协议, 以防止落入其他竞争企业的人才库中, 更有甚者把目标集聚于特定高校的特定专业, 逐渐吸收进企业。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 名牌院校的大学毕业生为何能够比较容易的找到工作, 而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却不容易找到工作。因此, 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应当通过理清自己的优势, 再实施该策略就有可能最大限度的获得理想员工。

4 以营销理念继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价值

满意的员工才能产生满意的顾客, 现代营销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员工当成顾客, 进而把员工作为组织伙伴, 应用内部营销工具来培养员工的顾客意识, 内部营销理念逐渐被企业广泛应用。

员工关系管理:参照外部营销增强与客户交流沟通、提高客户保留率和忠诚度的做法, 确保相互交流的渠道完全畅通, 改善和密切内部劳资关系。

员工需求细分:参照外部营销的市场细分理论, 根据员工的特点将员工群体进行细分, 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群体的员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员工需求动态化管理:参照外部营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做法, 以员工自身的需求为基点, 不断寻找问题, 再通过思考解决办法, 使人力资源管理长期处于动态的自我完善的循环当中。

加强与客户之间的关系的管理是现代企业营销策略的核心内容, 那么从所对应的内部营销来看, 把员工比作顾客, 做好员工的关系管理的重要性也就同等于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

企业与员工关系的管理涉及内容非常的广泛, 但是其目的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形成员工的归属感, 提高团队精神,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做好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的管理, 首先应该从高层管理人员方面抓起。管理人员应该必须尊重自己的下属和同事, 要尽自己最大努力与能力, 为员工实现自身价值提供最大帮助, 充分尊重员工的人格、支持员工在技能方向不断发展和知识共享方面的权利:

第一, 建立一种“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的人文环境, 让员工在企业中既服从统一管理, 又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和事业追求。

第二, 建立以共享知识为特点的企业文化, 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够明白, 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知识不但是对企业和其他员工的一种支持和帮助, 还是快速提高自身能力与修养的一条捷径。

第三,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以“换位思考、加强协作、互相信任、平等沟通”为宗旨, 加强企业与员工之间, 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 避免出现误会与信息错误传递的可能性, 达到提高合作效率的目的。

第四, 发挥员工参与并监督企业管理的作用, 落实企业民主。

第五, 为员工提供优质服务, 细致入微地了解并及时解决员工工作、生活和思想上遇到的实际困难, 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 自觉地做好工作。

5 营销策略中制度的保障同样能改进人力资源管理

最重要的一点是企业必须在制度上作保障才能更加促进员工的态度、热情、效率。各种规章制度是企业进行内部营销的依据和保障, 要满足内部员工需求, 需要建立和完善如下制度:

创新用人制度:通过中层述职、内部竞聘等制度考察、选拔干部, 通过改造现有机制, 使同一企业的员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实现用人方面:进得来、出得去、留得住的良性循环。

建立岗位竞聘激励机制:企业需要时刻以社会现实环境为条件建立具有创新性的内部机制, 为员工的成长提供适合的上升空间和公平的平台。在企业的组织与结构调整中, 要适当推行管理岗的竞争上岗。

建立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 运用业绩评估和职业素养评估的方法进行考核。同时, 也可以采用时下最常用的“计分卡”方式进行绩效考评。既解决了财务评估方法的短期行为, 更有利于员工对企业的目标及战略方面的沟通和理解, 有利于员工的学习成长及核心技术能力的培养。

完善薪酬管理制度:制定以绩效考核为基础进行薪酬分配的管理制度, 同时可以采用二八法则, 整合企业部门内的资源, 将资源用在能创造更多价值的员工身上, 让他们能更好地服务企业的目标客户群。

健全员工培训体系:培训是员工的福利之一, 有效的培训是内部营销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于一个制造型规模企业而言, 培训可以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技能与工作效率, 促进整个企业在运作方面效率的提高。

6 结语

营销策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借鉴意义是深远的, 从人力资源的获取一直到人力资源的培养、完善等, 都起到了不可动摇的作用。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营销学的内在经验, 然后作用于人力资源方面, 相信会取得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庆国.内部营销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J].管理观察, 2010, (15) .

篇4:人力资本理论对西部开发的借鉴意义

一、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状况及其政策

(一)西部地区培养、留住、吸引人才的困难

1人力资本的累积效应说明人力资本的积累依赖于历史,人力资本的集合效应说明人力资本的积累受现有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而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特别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比较匮乏,这就意味着如果西部地区采取了与东部地区相似的人才战略,在累积效应和集合效应的双重作用下,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将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西部地区的经济将永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2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表明人力资本市场上不存在政府干预时的竞争性,均衡是一种社会次优,为保证社会的最优增长,政府有必要进行干预。干预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加大教育投资以降低人力资本投资的私人成本;二是提高人力资本的所有权收益。这两条途径均需要政府财政投资,对于经济落后,财政收入不够雄厚的西部地区来说是很难办到的。

(二)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政策

1与留在、来到西部地区工作的人员签定最低工作年限合同。当然,如果这些人违反了最低工作年限合同,就要接受一定的惩罚,包括经济惩罚;行政强制。

2给一些留在、来到西部地区工作的人才提供更加优惠的待遇。包括住房待遇、工资津贴待遇以及行政职务待遇等。实质是降低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机会成本。

3提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口号,目的在于吸引其他地区的人力资本为西部地区服务。

4提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主张,目的在于为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提高他们的预期收益,这同样是在降低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机会成本。

二、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流动交易成本的高低在长期内不改变本地区原有人力资本的最终分布,最多只能改变短期内人力资本流动的速度和决定主体。与人力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相比,在交易成本加大的情况下所不同的就是在人力资本的去留决定主体上发生了变化,最终流向还是决定于收入高低的比较,即相对机会成本。这就是说,西部地区采取的行政限制性条款以增加交易成本在改变人力资本分布上的努力是失败的,因为它并未留住它想留住的人才。

(二)人力资本的最大特点就是人力资本与其载体的不可分性,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政策成功与否关键就是看该地区人力资本的集合程度和积聚速度。“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政策从理论上讲就暗含了一个契约:西部地区与人力资本的用工单位之间的契约,具体地说,就是西部地区在某段时间内租用该用工单位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在短期内,这是一种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人力资本使用权的方式,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但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力资本政策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篇5:人力资本理论对西部开发的借鉴意义

新公共管理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它以现代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主张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公共管理,打破政府对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垄断;更多地注重管理的结果,而不是只专注于过程,重视政府绩效的考核;把公众视为顾客,将顾客满意程度作为衡量的标准。新公共管理运动首先发端于英国,以撒切尔夫人上台为标志,随后波及到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加拿大、荷兰、法国等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这些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增强了整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新公共管理的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七个方面。首先,新公共管理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机构,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则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其次,新公共管理更加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即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第三,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而实现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第四,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和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第五,新公共管理强调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而应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第六,新公共管理主张对某些公营部门实行私有化。第七,新公共管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管理环节上的灵活性。

虽然新公共管理也存在其自身的缺陷,比如无视公营部门与私营部门的根本差别,盲目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把政府与公共的关系完全等同于供方与顾客的市场关系等等。但由于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而对我们进一步深化税收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不无借鉴意义。

2新公共管理理念的成功实践

新公共管理理念是西方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公共管理改革的浪潮在传统的西方国家和新型的工业化国家中普遍展开,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满足了更多的公共服务需要,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通过国外税务管理部门对新公共管理理念的运行就可见一般。

美国国内收入局在1998年实施了重组与改革法案,其新使命被描述为“通过帮助纳税人了解和实现他们的纳税义务,并通过使税法公平适用于所有纳税人,来为美国纳税人提供最高质量的服务”。在组织形式上,收入局建立了一个类似于在私营部门中广泛应用的组织,即面向顾客需求的组织。在这里,税务机构的顾客是纳税人。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收入局同时减少了管理层次和主要单位数目,以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对顾客的培训和服务。在绩效评估方面,美国国内收入局建立了一套平衡评价体系,对收入局内部各级组织及其员工进行评估。

新加坡国家收入局提出的目标是“税务管理在国际上要居于领先地位,由受到良好培训的、专心工作的税务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新加坡国家收入局从1992年开始改革进程,将部门式的收入管理改为独立的收入局。独立的收入局有利于提高税务管理的灵活性,并能雇用到高技术的职员。同时,新加坡国家收入局把没有完整性的以税收为基础的组织结构,改为以功能为基础的为纳税人一站式服务的组织结构。这一新结构减少了以税收为基础的原有机构中存在的功能重复问题。

韩国国家税收服务局保证以9月1日作为一个新起点,开始为纳税人提供公平、透明的税务管理服务。为此采用功能导向型管理制度进行根本性机构改革,并实施高效、公平的税务管理。同时,采取从外部评价国家税收服务局的绩效等措施。

篇6:人力资本理论对西部开发的借鉴意义

西方行政管理思想是西方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西方公共行政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显然可以为我国的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强化管理的高效率。我国某些政府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造成权力过分集中,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也管不了的事;由于组织机构不合理,机构重叠,从而使得职责不清,互相掣肘、扯皮;由于行政法规不健全,任意增加编制,从而造成机构庞大、臃肿,人浮于事。综观西方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我们发现注重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是它们共同关注的焦点。这一思想是值得借鉴的。为了提高效率,政府管理人员首先应树立效率意识,增强活力,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

2.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新公共管理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打破了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这一方面,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也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为了提高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行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做法,在加强对提供公共服务的宏观管制的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开放一些公共服务的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和鼓励私营部门进入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例如,在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电信、电力、铁路运输、自来水和燃气供应等基础设施产业中便可以进行某些方面的改革,从而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瓶颈现象。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从而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完善和健全政府组织。鉴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政治制度、公共行政发展水平方面的差异,完全照搬新公共管理以企业式为取向的政府组织改革是不可取的。但是这种改革模式的适应变化了经济社会形态,努力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质量的追求目标可以为我国的行政组织改革所借鉴,迄今为止,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仍然没有脱离集权性的韦伯式的官僚体制的基本准则,这是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但同时,我们也应以前瞻性的目光来勾勒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不仅要立足于转变政府职能,力求运转协调、行为规范(这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要兼顾提高效率、质量。也就是说在从等级行政向网络行政,从精英行政向大众行政,从机关式行政向企业式行政发展方面,我们应做出一些勇敢的试探。这不仅会提升政府机构改革的质量,而且也是一种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罗伯特•丹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66.

篇7:人力资本理论对西部开发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借鉴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经济管理和政府管理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因此, 在新的经济体制之中, 转变以往的政府职能, 建设廉洁、灵活和高效的政府, 使用新的管理方式, 使用市场化的方式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 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重要作用, 使行政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同时,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状况, 应该着重对公共管理学科的相关研究, 明确其与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

我国的公共管理, 是随着改革开放而产生的社会实践,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取得进展。公共管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行政管理的改革, 使政府的职能取得了很大的转变, 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方法不断变化, 在对公共事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增加了非政府组织的重要作用。在学位教育和学科教育之中, 公共管理受到人们的使用和认识, 本学科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但是在对公共管理理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存在着很多差异。公共管理指的是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政府在协调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发挥的作用和使用的管理手段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因此, 需要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规范的、协调的、高效的管理体系, 重视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 因为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 很多以往由政府负责的管理工作已经开始授权给非政府组织负责, 相关的人才越来越受到组织的欢迎, 为了适应这种发展的需求, 在相关部门的领导和组织之下, 招生工作妥善、快速的进行。公共管理从学校到政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公共管理具有社会性的特征, 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物, 明确了管理的目标、范围、模式、对象和主体, 最终有效地对实践进行指导。公共管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和我国的国情相结合。除了对政府事务进行管理之外, 还应该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具体来说, 公共管理的对象是社会事务、政府事务和国家事务,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公益性。公共管理的主体具有多元性的特征, 主要有慈善机构、志愿者、居民组织、中介机构和私人机构等。公共管理的对象比行政管理更加广泛, 具有更具体的事务性特征, 应该对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方式进行借鉴, 在公共管理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使行政效率得到提高。不断对公共管理的内涵进行延伸, 增加公民参与到公共事务之中的机会, 对公共责任和公共权力进行分化, 实现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 使用公民权利对公共权力进行牵制。社会利益是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 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包含社会取向、企业管理取向和公共政策取向等。

总之, 在我国公共管理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从学术上和理论上对公共管理的定义和概念进行了讨论, 最终对相关的内容达成共识, 使实践和理论共同发展, 明确公共管理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公共管理理论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

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公共管理的目标、方式、范围和主体都和行政管理有很多相似点, 在分析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之间关系的时候, 应该重视相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产生背景。公共管理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和领域, 该理论在产生的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是对政府管理进行研究, 也是公共行政学。在相关理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公共管理发生了重要的转换, 具体来说, 从以往的公共行政向公共政策分析转变, 再向公共管理转变, 在公共管理中, 重视效益、效率和经济。这种新的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 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 由于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政府财政困难, 使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等社会危机十分严重, 因此, 政府办事效率很低, 使社会问题严重, 导致了国家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第二, 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很多国家都面临着压力和挑战, 因此, 政府应该更有效地控制和引导国民经济进行运转, 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

第三, 由于信息革命的不断发展, 政府不断向透明、高效和灵活的性质转变, 政府为了和社会特点相适应, 建设了与自身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第四, 随着传媒水平的提高, 公众对政府的需求不断增多, 因此, 政府产生了巨大的改革压力。在对新公共管理进行实践的过程中, 应该转变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学科结构、探究方式、探究主体和探究范围, 成为政府管理的主流和趋势。一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不是执行政策而是制定政策, 政府应该将市场和顾客作为服务的导向。政府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使用分权和授权的方式, 政府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借鉴私营部门的经验和手段, 应该转变传统的对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控制, 在管理的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二是政府应该重视提供服务的质量、效果和效率, 对相关的行政规则进行灵活的执行, 对控制的目标有明确的认识, 要提高政府在工作过程中的预见性, 提高成本意识, 增强工作人员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感。总之, 西方国家对公共管理的改革体现了社会的新需求, 也是社会科技、经济和政治不断发展的产物, 虽然在实践和理论中都面临着很多的困难, 但是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积极的作用。公共管理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方式、对象和主体上的改革, 转变公共管理的主体, 重视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

行政管理源于美国, 主要的研究内容是政府管理。行政学主要有三个发展阶段, 即产生阶段、发展阶段和科学化阶段, 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之中都有其独特的方式方法、内容和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行政管理的主体也不断增多, 管理手段、管理对象和管理内容也不断发展。从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本质来看, 公共管理随着社会实践的产生而产生, 是科学化的公共管理活动。我国从上个世纪末期开始, 中介组织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公共管理主体、管理的方式和对象也不断发展, 因此, 我国不断加速行政管理的变革, 使政府职能进行转变, 探索出与我国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模式。随着公共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为行政管理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趋势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认识公共管理对行政管理借鉴意义的过程中, 应该坚持两个原则。第一, 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结合。第二, 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应该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适应, 不能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相关理念, 在认识问题的过程中, 应该同我国的国情相结合, 应该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 对社会环境进行考虑, 建立完善的公共管理学科体系, 充分反映出我国的社会特色。在学科设置的过程中, 应该设计公共管理为一级学科, 其下设的几个学科中包含行政管理。公共管理是我国目前行政管理的新发展趋势。在管理的内涵上, 方式、手段、范围、内容、对象和主体都是行政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更新、扩展和延伸。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政府管理, 行政管理作为公共管理的二级学科在管理的方法、方式和范围上的改变, 并不是政府职能的丧失, 众多非政府组织的活动, 也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之下进行, 因此, 应该在我国的国情之下, 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界定。

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第一, 公共管理将政府组织、政府管理的规律和第三部门的管理作为研究内容, 而在行政管理中, 研究的内容较前者来说, 比较狭窄, 二者是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第二, 公共管理研究公共部门及其在管理过程中的规律等问题, 但是行政管理将公共部门的管理规律和管理方式作为研究对象, 二者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第三, 在公共管理研究的过程中, 将工商企业和政府组织视为统一的整体, 只是二者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性质不同, 但是, 公共管理着重于对公共部门的管理, 而行政管理的内容是社会公共事务。在权利的角度上, 政府是公共权力的拥有者, 因此, 很容易将这种权力看作为无限的, 应该对整个社会生活负责。但是, 在政府实际工作的过程中, 应该将政府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相结合, 提供公共服务, 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公共管理理论对行政管理的借鉴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因此, 对政府提出了新的需求, 信息化发展和公共事务的增长对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 政府和资本不分离的制度使企业发展的创新性和自主性受到了影响, 不利于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 公共事务在处理的过程中, 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 社会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民主、合理、科学的政府制度, 实现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 使政府从经济的参与者成为经济的间接管理者, 不断创造一个有利于市场经济的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事务不断增多, 管理的变化不断加快, 挑战了以往的管理模式, 同时, 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政治文明水平不断提高, 激发了公民意识的觉醒, 人民迫切希望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之中, 对政府的非程序化、非科学化、非透明化和非民主化的管理模式提出了质疑。社会的分工不断细化, 提高了专业化水平, 对政府的行政能力提出了挑战, 因此, 需要更多的社会民众和企业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之中。随着公共组织和企业主观能动性的不断增加, 维权水平不断提高, 应该扩展处理社会事务的渠道, 转变政府压力型的管理模式。在政府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思想僵化的问题, 官僚主义严重, 在很多部门中存在着贪污腐败的现象, 使用政治化的行为进行管理, 在制定管理政策的过程中具有片面化的特征, 使社会需求和提供公共物品之间产生偏差。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实施公共管理, 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要求政府尽快转变职能, 扩大社会参与公共管理的渠道, 使社会监督不断完善, 明确社会管理的责任, 使公共管理不断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与社会的具体情况相适应。第二, 我国和世界的联系不断加强, 推动了公共管理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有助于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减少了政府贪污腐败和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

行政管理在借鉴公共管理的过程中, 应该重视以下几点。第一, 转变传统的思维, 建设公共管理体制有助于减少政府的不作为, 提高政府工作过程中的责任感, 及时转变政府工作人员的管理思维, 贯彻科学和民主的管理理念, 认识到政府的服务职能。第二, 增加社会参与, 在传统的行政管理之中, 存在着社会参与率低的现象, 公民没有健全的参政议政渠道, 表达机制不健全, 因此, 应该减少政府在管理体制上的垄断现象, 提高社会的参与程度。具体来说, 应该不断增加社会参与的渠道, 建立完善的公民权利监督机制和表达机制, 使社会民众参与到国家的民主建设之中。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 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水平, 增强民主气氛, 使国民的民主意识得到增加, 激发人民参政议政的热情, 不断加强社会监督和参与的力量。对政府实施透明化的管理模式, 减少政府一言堂的现象, 对财政预算进行及时地公布, 制定相关的流程, 实行透明化的管理制度。同时, 还应该畅通信息渠道, 建设专业的信息平台, 减少政府对信息的垄断, 同时, 还应该加强民众表达建议和意见的权利, 使相关部门能够有效、及时地解决问题。第三, 对管理手段进行规范, 转变以往经济体制下政府全面管理的现象, 减少强制行政的问题,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 使公共管理不断向合法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使用创新的管理方式, 借鉴先进的公共管理理念, 实现其民主化、合法化和科学化。第四, 政府应该明确公共管理的目标, 通过法律的手段, 制定非政府组织、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管理权限和管理范围, 在保证社会制度的前提之下, 放宽以往严格的管理制度, 激发社会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到公共事务管理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管理主体的权利得到保障, 明确组织在管理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 不断加强政府行为的目标导向。

四、结语

总之, 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公共管理的目标、方式、范围和主体都和行政管理有很多相似点, 在分析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之间关系的时候, 应该重视相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产生背景。在我国公共管理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从学术上和理论上对公共管理的定义和概念进行了讨论, 最终对相关的内容达成共识, 使实践和理论共同发展, 明确公共管理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卜增文, 刘俊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秦佑国.什么是公共管理 (学) 一相关概念辨析[A].第九届全国管理年会论文[C]集, 2004

[3].庄友明, 张建一, 李莉等.公共管理 (学) 的概念及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J].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4].姚杨, 马最良, 刘锐人.公共管理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 2005

篇8:人力资本理论对西部开发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后发优势 模仿 工业化 技术引进

1 后发优势理论简介

1.1 提出

我国古语有云“前车之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相对的经济落后具有积极作用,这一思想并不新鲜。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有一句名言:“工业化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的景象”。而托尔斯坦·凡伯伦(Veblen,1915)在对德国和英国的经济发展进行比较研究时就认为后进国可以廉价的借用先进国的技术而使经济发展的更快一些。

但将后发优势(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理论化的学者是出生于俄国的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Alexander Gerchenkron),他在总结19世纪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经验的基础上,于1962年提出了“后发优势”这一理论。他指出:“一个工业化时期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其工业化进程和特征在许多主要方面表现出与先进国家显著不同。”通过对落后国家与先进国家的对比,格申克龙得出了六个重要结论:

①一国经济越落后,它就越是强调生产性而非消费性产品。②一国经济越落后,就越会在工业化进程中强调大企业和大工程的倾向。③一国经济越落后,其工业化的起步就越是缺乏连续性,往往呈突然的大冲刺(Great Spurt)状态。④一国经济越落后,特殊的制度因素在对新生工业增加资金供给及提供较为集中和较为高深的企业指导方面所起的作用越大,国家的经济越是落后,这些因素的强制性和广泛性就越是显著。⑤一国经济越落后,人的消费水平的压力就越是沉重。⑥一国经济越落后,其农业就越不可能在为成长中的工业提供一个不断扩展的工业市场方面起任何积极作用;反过来说,工业市场的扩展也依赖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格申克龙认为工业化前提条件的差异将影响不同国家发展的进程,相对落后程度越高,其后的增长速度越快。后发优势是由后发国的历史地位所导致的特殊的有利条件,是与后发国的经济落后性共生的,“后发”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格申克龙后发优势假说提出后,纳尔逊(Nelson,1966)等人证明,一个后发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同它与技术前沿地区的技术差距呈线性正比,并进一步指出,后发国技术进步速度虽然常常高于先发国,但在逐渐接近时又会慢下来,从而保持着一个“均衡技术差距”。

1.2 其它经济学家对后发优势理论的发展和补充

1.2.1 列维:一个从现代化角度对后发优势的解释

美国经济学家列维(M.Levy)从现代化理论角度,分析了后发国家与先进国家在经济发展前提条件上的异同,指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与早发外生型现代化的条件有着明显的差异(Levy,1966)。

列维认为,维持现代化水平的必备条件不一定就是实现这种现代化水平的前提条件;早发式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不一定就是后发式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即使是后来者,每个国家现代化起步的前提条件也不一样;在现代化水平较低的后发式国家,其社会结构中与早发式现代化国家的社会结构最相类似的那部分因素,并不一定就是走向现代化的最好基础。

列维将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理论进一步明晰化,他认为后发优势主要存在于:后发国对现代化的认识要比先发国在自己开始现代化时对现代化的认识丰富的多,可以使后发国对自己现代化前景有一定的预测;后发国可以大量采用和借鉴先发国成熟的计划、技术、设备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甚至后发国可以跳跃先发国的一些必经发展阶段,特别是在技术方面;先发国可以在资本和技术上对后发国提供帮助。

1.2.2 阿伯拉莫维茨:追赶理论对后发优势的解释

阿伯拉莫维茨(Abramovitz)的追赶理论始于其“追赶假说”(Abramovitz,1989),即不论是以劳动生产率还是以单位资本收入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初始水平与其经济增长速度都是呈反向关系的。也就是说,一国的经济越是落后,其经济增长的速度越高,反之亦然。

阿伯拉莫维茨指出,把握这一假说的关键在于“潜在”与“现实”的区别,因为这一假说是潜在的而不是现实的,只有在一定的限制下才能成立。

第一个限制因素是技术差距,它是经济追赶的重要外在因素。

第二个限制因素是社会能力,即通过教育等形成的不同的技术能力,以及具有不同质量的政治、商业、工业和财经制度,它是经济追赶的内在因素。

第三个限制因素是历史、现实及国际环境的变化,它有时为经济追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有时又极大地妨碍甚至中断了经济追赶的进程。

鲍莫尔(Baumol)在阿伯拉莫维茨追赶假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对贫穷的落后国家而言,其低下的教育水平和工业化水平使其不能有效利用技术差距以实现经济追赶。

2 后发优势理论对我国的启示意义

如今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已经不是简单的互通有无,调剂余缺,而在于占领市场,争夺国际间有限的技术、人力资源、创新成果。2003年9月公布的《世界经济发展宣言》(草案)中认为:相互依存是各国发展的前提,而科技进步则是发展的第一手段。南亮进在分析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也认为:“技术革新对日本的现代化经济增长做出了决定性贡献”。我国学者傅家骥也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2.1 对技术引进和经济发展进行整合性的战略考虑

将我国的技术引进政策纳入经济政策(包括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框架中,为技术-经济发展建立强有力的制度性支撐体系。

首先,国家应该鼓励技术的进出口。通过后发优势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技术引进,我们可以节省经济发展的时间和资金成本,所以,引进技术是多快好省发展经济的捷径。

其次,为了贯彻科技应该为经济服务的方针,我国的技术政策应该奉行如下原则:

引进技术不得阻碍本国技术和技术能力的内生发展。

引进技术不得造成对产业体制和产业秩序造成损害。

在引进技术尚未消化吸收完毕之前,禁止引进新的技术,提高引进技术的有效性。

成立中央级的专门机构,对一定规模以上的技术引实行登记、审查制度,杜绝重复引进。

2.2 有目的吸引跨国公司向我国转移新技术

跨国公司是目前世界技术创新的主角,它通过技术转移使技术得以扩散,许多学者研究发现,技术扩散来自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和以直接投资为背景的非股权合作。科依朱米(T·Koizumi)和科佩基(Kopecky)在其模型(1977)中认为,企业的资本-劳动比(技术水平)有赖于外资份额。来自外资的技术溢出将使资本的边际产出提高到国际利率之上,促进一国的积累水平,导致更高的资本-劳动比。在这里,跨国公司向东道国的技术转移取决于外资份额,亦即取决于外资的控股情况。某些学者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之后,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之所以成效不大,以及外资企业出口结构与我国总体出口结构大体重合,其原因主要在于在某些行业中我国对外方规定的持股比例太低所致。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国的产业政策,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根本要求,结合世贸组织规则,大胆的放开某些竞争性行业的外方持股比例限制,为我国的技术引进创造良好的环境。

跨国公司之间的缔结战略联盟,提高了扩散技术的水平档次,使一些保存于跨国公司内部的专有技术在联盟之间进行扩散,联盟伙伴可以共享各国的专有技术和创新技术,所以,战略联盟是国际技术扩散的一种更高形式,我国应该制定政策鼓励引导我国的大企业与跨国公司结成战略联盟,从而在更高层次上获得先进技术。

2.3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就如同有形商品被盗窃而使物权所用人丧失对商品的使用权一样,知识产权若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将极大挫伤知识创造者的积极性,最终使知识很难充分供给,这将从根本上动摇一国的信用基础。笔者认为,我国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最大的失误就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盗版的知识产权大肆充斥市场,虽然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消费者剩余,但是也打击了本国的知识产品生产厂商,致使国外产品基本上垄断了国内市场,国产产品产业难以发展壮大。只有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外国的技术垄断者才有可能将先进的技术转让给我们,同时国内企业也才能有进行科技创新的动力。

所以,我国应该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同时大力的鼓励企业个人的创新活动。各级政府应该把保护知识产权放到保护公民财产的角度来看,加大执法力度。对侵权企业与个人进行重罚,以大幅度提高非法模仿创新者的盈亏平衡点,确保合法模仿创新者的后发优势利益。

2.4 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消除“恒”距离差的核心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恒”距离差是无法通过技术引进所消除的。所以,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才是实现赶超战略的核心所在。

2.4.1 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体系还远没有达到合理与完善的程度,部门之间、地方之间的保护主义问题比较突出,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没有完全打破计划经济的传统格局,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着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幅提高,产、学、研之间的有机联系也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杠杆,所以加速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成为我国科技工作的当务之急。要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引导科技中介服务业快速发展;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对社会公益性科学的支持;要在全社会科技活动中充分体现国家意志和目标,全面加强国家层次上的科技宏观调控;启动科技基础条件大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共享;政府在提高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同时,鼓励民间企业增加对技术开发的投入。

2.4.2 重视人才的作用

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继续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努力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注重海外留学归来人员的重要性;注重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育熟练技术工人。

参考文献:

[1][日]南亮进著,毕志恒,关权译.《日本的经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年12月第一版.

[2]郭熙保、胡汉昌.《后发优势研究述评》,载《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3]吴晓波,许庆瑞.《二次创新竞争模型与后发优势分析》,载《管理工程学报》1995年三月第9卷第1期.

[4]陈鹤.《知识经济与后发优势》,载《当代经济科学》1999年第5期.

[5]鄢泽星.《试论比较优势和赶超战略》,载《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6]贺雪娟.《论科技移迁导致的后发优势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载《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4月第13卷第2期.

[7]刘芳等.《中国经济后发优势分析》,载《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第5期.

[8]胡隱昌等.《后发优势研究述评》,载《湖北大学学报》2002年11期.

篇9:人力资本理论对西部开发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丹麦风电开发模式,借鉴

在应对气候变化、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下, 各国都在探索和开发低碳能源, 期望以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潮汐能发电等低碳能源中, 风力发电 (以下简称风电) 技术日趋成熟, 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 商业化、市场化潜力突显, 已成为新能源革命的佼佼者。作为世界上开发利用风能起步最早的国家, 丹麦引领着世界风电产业和技术的发展。研究丹麦风电开发模式, 不仅具有理论价值, 也具有现实意义。

领跑全球的丹麦风电开发模式

丹麦是北欧国家, 位于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虽然丹麦是一个只有500多万人口的小国, 却是风电大国, 人均风电装机容量长期居世界第一位, 目前约占世界1/4的风机, 为全国提供了1/4的电力。各国都从丹麦风电模式中发现了发展绿色能源的希望。丹麦国家气候与能源部部长康妮·赫泽高女士自豪地宣称:“丹麦风电模式”值得各国借鉴。

1. 历史悠久的丹麦风电

早在19世纪90年代, 丹麦物理学家鲍尔·拉·库尔就在日德兰岛上竖起传统的风车并成功地为阿斯科夫公立学校提供直流电。因缺乏煤炭化石资源, 丹麦早在1891年就开始进行风电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由于德国进行能源封锁, 石油短缺刺激了丹麦的风电发展, 风电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1918年, 丹麦在基础设施中共安装了约120台风电机组, 单机容量为20~35KW, 总装机容量为3000KW, 1/4的乡村使用风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欧洲各国对未来欧洲的石油供应问题的关注, 促使丹麦进一步开发利用风电。丹麦电气协会在丹麦政府的资助下, 对运用风能发电变革电力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调查和论证。1957年, SEAS电力公司实施了关于风能应用的研究与开发计划, 在丹麦南部海岸建造了一台200KW的风电机组, 它使用电磁偏航、异步发电、失速控制系统, 是现代风电机组的先驱。1973年石油禁运, 使当时丹麦的能源供应依赖于石油进口。石油危机迫使丹麦民众改变了生活方式, 如私家车不允许在星期天上路, 商店在营业时必须关闭门外的灯箱……上世纪70年代中期, 丹麦民众对核电安全性的顾虑点燃了他们发展风电的激情, 民众以入股的形式投资风电开发。丹麦政府在实施国家能源战略中, 分阶段加大对风电的投入和开发力度, 逐步转向制造大功率的风电机组, 风电产业迅速发展, 市场占有率和技术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2.风电发展水平领先世界

(1) 风电装机容量名列前茅。自上世纪90年代起, 丹麦进入风电大发展时期, 风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截至2012年, 风电装机容量达到4162MW, 是1990年的10倍, 位于世界前列。

(2) 人均装机容量长期位于世界首位。截至2012年, 丹麦人均装机容量近750W, 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见图1)

(数据来源:全球风能理事会和http://www.geohive.com/earth/popula tion_now.aspx)

3.风电在国家能源结构中举足轻重

丹麦政府不遗余力地使风电在国家电力消费中占有更大份额, 计划于2003年达到16%, 但在1999年就已达到12%, 2005年超过了20%, 目前已达到25%。在丹麦气候与能源部的长远规划中, 2015年风电比重将达到35%, 2030年将达到50%。 (见图2)

(数据来源:中国与丹麦政府合作风能发展项目报告和丹麦国家电网公司)

丹麦海上风电已成为新增长点。丹麦自上世纪90年代起, 就尝试兴建近海风电场。预计到2025年, 丹麦将在7个区域新建23个海上风电场, 每个风电场装机20万KW, 总量达到460万KW。陆上的风车王国将逐渐变成海上的风车王国。 (见图3)

(数据来源:EWEA, The European offshore wind industry-key trends and statistics 2011)

4.风电制造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模式领跑全球

(1) 风电制造技术领先。丹麦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电设备生产国之一, 同时风电的普及也带动了风电技术的发展。早期丹麦风电机组的风轮直径仅为10.6m, 功率仅为25KW;目前风轮直径72m、功率2MW的风电机组已普遍使用;风轮直径126m、功率5MW的风电机组已开始商业化运作。虽然丹麦风电产业面临德国、美国的巨大挑战, 但是仍在关键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2) 占据全球风电市场重要地位。虽然风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但是丹麦风电产业日益成熟, 仍然在国际市场拥有巨大份额和市场竞争力。

独树一帜的丹麦风电开发模式

丹麦风电开发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源于独树一帜的风电开发模式。这一开发模式主要包括能源战略、政策支持系统、法律保障、社会参与机制四个方面。

1.风电发展的“30-50”战略引人注目

丹麦政府根据不同战略历史时期的挑战和机遇, 制定了不同的能源战略, 于1976年、1981年、1990年、1996年、2004年先后发布了五次能源规划, 在风电发展中发挥了极大的指导作用。

(1) 早期石油危机时期, 丹麦能源战略旨在当发生世界能源危机时, 避免因石油禁运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能源价格波动, 保障能源供应。

(2) 进入21世纪以来, 丹麦的发展重点集中于天热气发电厂和热电联产, 制定了大力发展可更新能源和绿色能源的政策, 积极改善能源结构, 旨在使风电装机目标容量超过90万KW, 满足超过10%的电力需求。

(3) 在欧盟提出“能源20-20-20发展计划”的背景下, 绿色能源的发展浪潮席卷全球。丹麦政府发布了风电发展的“30-50”战略, 即在2030年使风电满足全国一半的电力需求, 与1990年相比减少一半的CO2排放量, 同时进一步推动海上风电的发展和陆上风电的扩容。

2. 率先构建风电发展的政策支持系统

历届丹麦政府对发展风电都给予大力支持, 不遗余力地发展和推广风电, 并尽力保持政策的连续统一。

(1) 财政补贴。丹麦政府在风电发展初期就采取直接补贴的方式推动风电发展, 例如, 为风电设备的安装和风电生产提供财政补贴;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鼓励私人安装风电机组, 使得小股权者得到了实惠。

(2) 配套服务。丹麦政府运用行政命令规定要求风电强制上网, 电力公司必须购买, 同时风电机组的上网费由风电机组所有者和电力公司分摊。

(3) 配额和罚款。丹麦议会对高CO2排放的企业进行定额限制, 超过定额须支付罚款;实施绿色电力市场制度, 所有利用绿色能源产生的电能都有优先上网权, 电网有责任购买;环境能源部规定, 每个电力消费者必须购买固定额度的绿色能源。

(4) 设备更新和出口。丹麦逐年实施更替扩容计划, 淘汰老旧风机, 提高效率。丹麦政府还通过稳定有效的政策,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向大量进口其风机的国家提供附条件的技术援助。

3. 可再生能源系列法案为风电发展提供保障

丹麦风电发展的动力来自长期稳固的政策支持, 而立法是最直接的实现手段。因此, 了解丹麦的可再生资源法规, 有助于了解其政策的执行策略。

(1) 安装补贴类法案。《可更新能源资源利用法》旨在对安装供给建筑物电力或热量的许多可更新能源设施提供补贴。1988年为了实施该法, 制定了规章, 详尽规定了安装何种设施会得到补贴及如何申请, 其中风力发电机得到特别关注, 后来该法又进行了数次修订。

(2) 生产补贴类法案。补贴范畴不再限于安装环节。1992年生效的《电力生产补贴法》, 为风力发电机生产的电力提供一定的补贴, 对公用事业公司和私人的风力发电机给予不同额度的补贴, 直至1999年被取消。

(3) 综合类法案。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已成为丹麦模式的核心。1999年制定的《电力供应法》对可再生能源作了详尽的规定:可再生能源的适用范围;可再生能源发电商可以按其发电量申请可再生能源凭证, 该凭证可用于交易;发电来源证明和环保标志;可再生能源接入费用分摊细则;可再生能源的收购价格;设立了公共服务责任基金。丹麦议会于2009年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推动法案》, 是在新形势下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系统思考, 具有极强的现实性。

4.公众参与风电发展是一大亮点

在风能的开发和利用中, 丹麦的政府、风电协会、公用事业公司、风机制造商、公众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公众的高度支持和广泛参与, 是丹麦风电大发展的关键因素。公众广泛参与能源问题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关于核电的争议。公众的意见对政府选择能源发挥了重要作用。1976年约60%的人反对发展核电, 直至1985年国会最终决定从公共能源规划中取消核能。至此, 公众对风能的开发和利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此后20年间, 公众都在高度参与讨论风电发展, 尤其是公用事业公司、风机制造商、风力发电机所有人, 参与的热情更高。

丹麦政府还把社区居民组织起来, 成立投资合作社, 使居民成为发电站的股东。以地方或社区为主, 建设风电项目是丹麦风电独特的组织形式。目前, 全国有10多万个家庭拥有风电合作社的股份或自己的风机。地方参与风电建设可增加投资、扩大装机容量, 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减少矛盾和冲突, 使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社区电力自给自足已成为可能。

我国发展风电产业应借鉴丹麦模式

我国虽然是全球风电开发领域的“迟到者”, 但是近十年我国风电发展速度令世界震惊, 不论是产业化开发规模, 还是风电制造技术水平, 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统计, 2011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达17.63GW、累计装机容量达62.36GW, 为全球风电装机容量之首。 (见表1)

(数据来源:李俊峰等编著, 《风光无限 (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1)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1年版, 23页)

但是, 我国风电快速发展的背后, 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风电企业盲目扩张, 产能过剩, 经济效益下降;风电开发商、设备制造商、电网、地方政府的职责不清、利益不平衡、缺乏共同的价值取向;风电政策不配套, 新能源政策有缺陷, 风电市场运行机制未能充分发挥;风电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技术标准、技术认证、技术检测、设备安装、风电并网技术都有待提升。

我国要解决上述问题, 发展风电产业, 应借鉴丹麦风电开发模式。

1.从战略高度把握新能源发展的方向

丹麦风电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 风电成本是最接近传统的石化燃料发电成本。30多年来, 丹麦风电成本减少了80%。1981年风电成本为12克朗/KWh, 1999年降到3克朗/KWh, 现在已降到0.3克朗/KWh左右。

在核电受阻、水电受限、光伏发电成本较高的背景下, 风电是新能源领域最具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能源形式, 它不仅具有经济成本优势, 而且还能减少二氧化碳 (CO2) 、二氧化硫 (SO2) 等大气污染。

丹麦国会大力支持新能源发展, 到2020年, 丹麦力图把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系统中占比提升至35%, 而风电在电力消耗中占比将达50%。丹麦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监莱娜·索那认为:“只有当电网有效地把电力从风机传送到终端用户时, 风能才有价值。”丹麦政府致力于为风电并网, 对技术进步、协调各方利益做了大量的工作, 成为新能源尤其是风电产业发展的“有形推手”。

我国政府应借鉴丹麦风电发展模式, 把风电作为新能源发展的方向, 着力解决风电产业链各环节的问题, 把风电传送到终端用户。

2.运用市场运行机制, 发挥风电的效能

风电一方面具有绿色、环保、低碳、清洁能源的特征;另一方面, 具有属地化、小型化、分布式、不稳定等特点。要发挥风电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既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也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为此, 丹麦政府和企业花大力气平衡电力供需:一是通过本国电网与欧洲电网互联, 运用市场机制, 确保负荷经济调度的动态最优化。二是建立稳定、灵活和可靠的电力的国际进出口机制。目前, 丹麦风电占总发电量30%, 丹麦国家电网能及时根据风电变化, 调度电力进出口, “削峰填谷”平衡电力供需。三是调整其他电源发电量, 为发挥风电效能提供保障。

从发电源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言, 风电并不占优, 但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而言, 风电是领先的, 所以平衡电力供需, 既要讲经济效益, 又要有法律保障。

据《2011年中国风电发展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 2011年我国全年限电“弃风”量超过100亿KWh, 相当于消耗330万吨标准煤, 或向大气排放1000万吨二氧化碳。参与电网调峰是被限电“弃风”的重要原因, 它使得我国风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大幅度下降。因此, 我国应积极探索不同能源利用方式之间的合作, 借鉴丹麦模式, 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并重, 充分发挥风电的整体效能。

3.运用“三种手段”, 夯实风电产业发展的基础

(1) 政策手段。从应对气候变化、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高度, 认识风电产业发展的意义, 制定发展风电产业的全过程、全环节、全方位的政策法规, 引导风电开发商、设备制造商、国家电网、地方政府参与风电有序开发。

(2) 经济手段。丹麦的经验表明, 政府对风电直接给予经济补贴, 是推动风电产业发展的基础。丹麦自1979年实施的风电固定价格补贴 (Feed-in-tariffs, FIT) , 一方面推进风电强制上网, 一方面给予高达30%的补贴, 在风电产业发展初期就营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随着风电技术发展和成本下降, 风电的固定价格补贴也不断下降, 但经济手段始终是发展风电的驱动力。

(3) 法律手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 (清洁能源) 的发电成本高于大型火电企业, 区域电网企业更愿意收购集中、稳定、低价的传统火电电源, 而不愿意购买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分布式、不稳定且价格高的可再生能源 (低碳能源) 。因此, 用法律手段强制规定电网企业收购一定比例再生能源是各国政府的共识。例如, 建立可再生能源标准配额制 (Renewable Portifolio Standard, RPS) , 通过数量化、强制性、可选择性、可交易性、竞争性方式, 要求电网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种导向性的法律约束, 为风电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值得我国政府借鉴。

4. 技术与管理创新驱动, 推进风电产业稳步发展

丹麦风电开发模式说明, 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基于“双创新驱动”——技术创新驱动和管理创新驱动。丹麦风电成本快速下降与风电技术不断创新密切相关。从传统的齿轮箱驱动到无齿轮箱直接驱动, 再到两者结合的混合驱动的大容量风机的设计和制造, 使得风电机组的技术水平在不断地突破。同时, 风电也走向大型化和大功率化 (见表2) , 风机轴心高度增加1倍 (输出功率提高) , 叶轮直径增加2倍, 发电容量提高10倍, 发电成本下降50%。

(资料来源:张希良著, 《风能开发利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年版, 24~25页)

但是, 仅有技术创新驱动是不够的, 还需要管理创新驱动。从风电技术研发→装备制造过程→产业规模化→设备安装和风电运行维护等全过程和全方位进行管理创新, 是提升风电市场竞争力的基础。我国风电产业应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 更多地学习丹麦模式, 使我国不仅成为风电大国, 而且成为风电强国。

参考文献

[1]丹麦国家电网公司.丹麦绿色能源理念[M].北京:中国丹麦政府合作风能发展项目, 2009.

[2]肖创英.欧美风电发展的经验与启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

[3]杨正位.丹麦风力发电的成功经验[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 2006 (5) .

[4]Global Wind2012Report (2011, 2012) .GWEC (全球风能理事会) .

[5]Melissa R.Elkinton, Jon G.McGowan, James F.Manwell.Wind Power Systems for Zero Net Energy Housing in theUnited States[J].Renewable Energy, Volume34, 2009 (5) .

[6]M.Canah, LFagiano, M.Milanese.KiteGen:ARevolution in Wind Energy Generation[J].Energy, Volume34, 2009 (3) .

[7]彼得·约根森.丹麦:风电占比50%不是童话.能源评论, 2012 (9) .

[8]李俊峰等.2012中国风电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2, 9.

[9]严晓建.丹麦海上发电及经验借鉴[J].中国市场, 2010 (13) .

[10]原鲲.风能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11]由然.丹麦凭借风能崛起[J].中国石油企业, 2009 (4) .

篇10:人力资本理论对西部开发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高校管理;科层制

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1]。是把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根本宗旨的政府[2]。由于历史传统和自身的特殊性,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存在“政府化”的倾向,从组织特征、组织类型、组织结构与体系等方面高校与政府有着相似的地方。

一、高等院校借鉴服务型政府理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一)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直线职能制结构

同我国政府组织一样,我国高校基本上采用层级制与职能制并举的“金字塔”型管理体制。

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人选或由主管部门直接任命,或由学校内部通过一定的方式的民主选举产生,但必须经过主管部门的认可和任命。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党委领导下,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在大学内部实行校长、院长、系主任级管理体制,有着严格的等级管理,在机构运行良好的条件下,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实现行政当局和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管理。

(二)执政党领导

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党中央领导中央政府,各级党委领导同级政府。政府必须无条件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政策制定者和监督者,政府是执行者。这是我国的公共行政与其他国家的公共行政的最大区别,也决定了我国公共行政的独自特点[3]。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集体研究决定学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支持校长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学校教学、科研和其它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的完成。

(三)面临的问题相似

马克斯·韦伯所归纳的官僚组织理论(科层制)奠定了政府组织理论的基础,对整个20 世纪乃至更久远的未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8 世纪以来,科层制作为一种占支配地位的组织形态,一方面以其形式合理性和技术化的设计在西方社会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另一方面也在科层制的运作中体现了其先天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这样几个方面:首先,组织的僵化、机构的臃肿难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其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组织规章的增多,人的工作变得愈来愈无意义和非人性化。最后,科层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弊端,掌握公共权力的官僚组织在社会中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利益群体,极力维持并扩张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导致滥用公共权力,并成为民主进程的障碍。这些弊端归结起来可以总结为由于科层制组织的自我膨胀和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使得目的与手段倒置。

在政府管理中由于科层制的弊端,“缺位”、“越位”、“错位”的情况时常发生,而在高校中同样由于科层制的天生的弊端学校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高校中的“官本位”思想

高校中的“官本位”思想首先是整个社会“官本位”思想的一个方面,其次为中国的大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在市场化、科层化的大环境影响下,大学行政权力没有减弱相反急剧上升。从整个大学系统来看,全国大学的级别有“副部级大学”、“正厅级大学”、“副厅级大学”还有“处级大学”,如一些地方的职业技术学院。大学随处可见处、委、办、科,还有产业集团、公司等。相关主管人员也都有相应的行政级别。高校教师的岗位设定、薪资、提职,工作考核等等也无不与“项目”或“量化”挂钩,有一套严格的行政管理模式,从而使高校出现了实利化、官场化的浓厚氛围。

2.层级过多

等级森严的层级管理,过多的层级机构增加了高等学校信息传递的环节,降低了高校的工作效率,将广大的师生员工排除在管理之外。

3.制度化的管理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自主权和积极性,使大学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流水线”生产倾向。

4.缺乏服务意识

在我国,高校学生管理者服务学生的意识淡薄,管理意识过强。

二、借助服务型政府理论改善高校管理体制

服务型政府理论认为政府是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私人服务与公共服务协调发展;公共服务要均等地提供给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为要规范化;税收是连接公共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的基本纽带。[4]

1.树立服务的理念

服务型政府的核心理念在于,政府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高校中,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实际上是也是学校学生管理核心问题,在严格执行国家和学校法律、规章制度的同时,要树立起对学生的服务意识。高校扩招后,学生其实自己承担了部分的教育费用,从某种意义上看,学生是学校的“消费者”或“纳税人”,他们有权获得优质的服务,惟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会得到学生的认同与尊重。

2.转变学校管理的职能

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必须要转换政府职能,政府要从划桨变为服务,但并不意味着政府要无为而治,相反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的职能。同样,高校要加强要加强教学管理,监控教学质量方面的力度,保证高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3.多元参与

服务型政府理论认为,非政府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等可以在未来的政府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样在高校中,教授委员会、学生社团等可以在学校管理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4.适度放权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大学中的二级学院应成为大学规则约束下的责权利相统一的办学实体,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渐成高校内部管理改革的重要选择[5]。通过放权可以推动基层执行力的提升。

5.建立完善网络服务平台,为教学服务

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中,电子政府、行政服务中心成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排头兵,对改善政府服务,方便人民群众起到重要作用。高校由于技术、观念的优势,电子服务平台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但出发点大多是为了改善管理而非加强服务的,许多平台不能满足学生和教师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熙瑞.服务型政府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7).

[2]张康之.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J].人文杂志,2001,(3).

[3]齐明山.公共行政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

[4]高培勇.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五大理念[J].当代经济,2007,(6).

[5]花亚纯.关于高校层级管理与重心下移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3,(6).

上一篇:高考搞笑作文大全爆笑下一篇:2011年效能建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