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文化管理

2024-06-10

资本主义文化管理(精选十篇)

资本主义文化管理 篇1

著名心理学家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的文化分维模型。霍夫斯泰德是著名的荷兰跨文化研究专家,他是基于工作目的上存在的价值观和信念差异来建立其模型的。他主要通过美国IBM公司的综合性问卷调查,总结出了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文化中差别最大的五个维度:首先是权力距离,是指社会对权力在社会或组织中不平等分配的接受程度。研究表明,美国、澳大利亚是低权力距离的国家,而中国文化具有高权力距离的特征,表现为等级严格。第二是不确定性避免(强/弱),不确定性避免是指一个民族对所生存的社会感到无把握的、不确定的或模糊的情景威胁时,试图以技术的、法律的、宗教的方式来避免不确定局面的发生。每个民族对不确定性的避免程度都有显著的强弱差异。美国、加拿大等是不确定性回避低的国家,表现为敢冒风险,鼓励创新;而中国的文化传统则是不确定性回避高的国家。第三是个人导向性(个人/集体),这个文化维度是指人们对待集体和个人的关系,重视集体还是个人。与欧美文化的个人主义特征相对应的是,欧美企业不大赞成在工作单位结成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而中国文化强调群体至上,重视“人和”,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力避免冲突。第四是“阳刚性”(刚/柔),“阳刚性”表明一个国家、民族在自信、工作、绩效、成就、竞争、金钱、物质等方面占优势的价值观。阴柔性则是指在生活质量、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服务和团结等方面占优势的价值观。最后是利益导向性(长期/短期),这个维度表明一个国家/民族持有的对待长期利益或近期利益的价值观。具有长期导向的国家或民族较注重对未来的考虑。以动态的观点来观察事物,注重节俭和储备,做任何事都留有余地;而短期导向的国家,民族着重眼前利益,注重对传统的尊重和对社会责任的承担。

基于以上人力资本的新特征,对于今天的企业而言,拥有人力资本只是创造财富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只有创造各种机制进行人力资本能力开发,尤其是营造有助于知识共享的文化土壤,使个体愿意在这种氛围下将其智力资本同他人交流和共享,才能实现个体能力向企业核心能力的成功转换,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着手从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方面来培育这个特定的文化土壤。

一、以新型的伙伴关系来建设知识共享的文化软环境

企业和员工的根本关系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性质,创建知识共享文化氛围的前提在于以企业和员工成人平等关系来取代传统的父子关系。在传统父子关系下,企业追求员工流动率最小化,员工追求工作安全感;而在伙伴关系下,企业追求最短缺能力的流动最小化和转化最大化,员工则追求工作成就最大化和个人专业发展空间最大化。

新型伙伴关系的强化,使员工跳槽和企业对员工某项技能的放弃不再被视为不忠诚和没有承诺。这种关系将有助于人力资本的更新升级,同时也坚固了这样的文化氛围:所有员工都有机会并且必须提升能力,不能允许任何停滞。因此,企业氛围要更加民主和开放,信息要更加公开和透明,甚至和他们分享所有的尤其是敏感的信息,如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未来业务的发展方向、项目增减规划等。另外,企业还必须对员工自我职业发展有所投入,帮助员工获得信息资料、培训机会并战略性地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这种由上而下的伙伴关系的确立是知识共享企业文化的核心所在。

二、以知识共享技术设施来建设企业文化硬环境

要使个体资本能力向企业能力转化,还必须以技术手段改变以往的知识信息传递模式,以企业文化的硬环境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1、以信息关系网促进个体能力的转化

首先,选择关键职位、工作业绩好、学习意愿强烈的专业员工组成信息关系网,使他们成为传导外部知识的桥梁,向同事提供技术咨询,促进组织学习。企业必须意识到,只有通过关系网络迅速获得专家知识和能力,才能有效防止个体能力随着其载体的离职而流失。

其次,以内在激励促进能力转换。信息桥梁人员多是高成熟度员工,要通过精心的工作设计和再设计,使其兴趣同工作相吻合;要重视授权和参与,使他们感到自身的责任和价值;要实施沟通能力和信息网业绩的考核,以考核来满足他们的工作成就感。

再次,以外在激励促进知识共享。信息桥梁人员多是专业人员,由于专业人员之间存在竞争性,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会面临一定的困难。因此网络参与和贡献必须被认可,对提高了他人的技能从而使之完全替代自己工作的“师傅”给予晋升,使知识型员工培养指导的员工数量和质量同他们在企业内的地位和薪酬水平正相关。

最后,做好人力资本接续工作。随着专业人员的不断提拔,最终行政级别会使技术才能的运用机会越来越少,因此要做好后备信息管理人员的培养工作。

2、以技术网络实现关系网络

建设Internet和Intranet两种技术网络平台,培训企业各级管理者使用网络平台来处理问题和获取信息。以遍布全公司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来实现关系网络并连接每一位员工,通过电子菜单、电子公告版等帮助他们寻找信息资源(如公司的每次会议)、上报客人反馈和提出建议;通过交互式共享和解决问题的软件,帮助他们获取专家隐性知识,进行知识存储和知识创造。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管理在全球竞争中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人才国际化、以及企业管理广泛变革的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高效运作成为跨国企业考虑的重点。

跨文化人力资源规划。跨文化人力资源供给主要有四种情况:一、母国公司派遣驻外人员,特别是在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早期阶段使用母国人员作为分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是最有效的人事安排;二、从东道国选聘人员,以当地利益为前提,开发当地人才资源,实现人员选聘的本土化;三、从第三国选聘人员,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决策主要从公司的全球利益出发,考虑的是人员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一般来说,跨国公司会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人员配置方式。

跨文化人力资源的招聘与录用。外派人员的招聘与甄选是跨国经营管理中的核心环节,企业为国内和国外的经营机构甄选管理人员的操作程序是类似的,但无论何种方式,候选人都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技能,以及作为一位成功管理者的智力和人际关系能力。

与国内人员甄选相同,对外派人员的甄选需要制定与职位相匹配的甄选标准。各种外派职位要求具有一定的共性,均要求员工掌握专业或技术方面的技能,具备国际化沟通交际的能力,符合国际化发展的需求,掌握必要的语言技能,同时还要得到家庭的支持。以上五种要素缺一不可。不同的外派环境对外派人员的要求各不相同,外派人员的甄选环节应当结合各种环境因素进行员工甄选。外派应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因素:任职时间长短、文化差异、与东道国雇员沟通的能力、工作的复杂性和责任等。

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与开发。第一,跨文化培训。跨文化培训是跨文化管理的重心所在。由于各自工作习惯、企业体制、管理方法的差异,有必要对跨国企业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例如,日本富士通公司为了开拓国际市场,早在1975年就在美国檀香山设立培训中心,开设跨文化沟通课程,培训国际人才。现在,该公司为期四个月的跨文化管理课程,除了用于培训本公司的人员,还用于其它公司和国家跨文化管理人才的培训。

第二,针对性的绩效考核。对于不同东道国外派人员的绩效考核,除了区别于母国公司的考核系统,应视不同经营情况、市场环境的复杂性,采用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方式。其中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的结合比较适用于外派人员的绩效考核。在实际考核中,可与外派人员相关的上下级考核、自我考核、顾客评价等相结合,也可由总部派出专业的考核审计小组,对所有外派人员进行系统评估。

第三,有效的激励策略。跨国经营企业在制定考核和激励制度时,要正确理解和认识文化差异,把母公司企业文化与东道国文化有机融合,在形成本企业独特文化内核的同时,将企业成员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尽心尽力地为本企业工作。

第四,合理的薪酬激励。国家之间存在劳动力成本的差异,跨国经营企业应根据当地的劳动力成本制定企业的薪酬战略,根据企业自身实力来选择企业薪酬战略,然后再根据员工的绩效制定员工的可变薪酬。尤其是外派人员的薪酬,要与当事人的绩效能力以及所在国的生活环境水平相适应。基于员工文化、信仰、生活方式的不同,企业可以提供除基础性福利外的选择性福利。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跨国和跨区域投资不断增加,企业经营要求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生产要素,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实现“跨文化优势”。企业为了更加充分利用不同的资源优势,就必然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如何优化不同区域的企业管理,提高个体人力资本转化率是这些企业面临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跨文化,环境,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 .潘爱玲.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的流程设计和模式选择[J],国际商务,2004(6)

[2] .施振荣.再造宏基[M]中信出版社,2005

资本主义文化管理 篇2

关于陕西武字区爱国主义教育综合示范基地运营管理方案的说明汇报(讨论稿)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中宣部颁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了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重点对象以及一系列具体措施。尤其对拓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强调通过群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取得教育成果,并着眼于建立长远的教育机制,体现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在十四届六中全会上国家领导人也特别指出:“要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提高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全社会进一步发扬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良好风尚”。近日发布的《文化部、— 1 —

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也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陕西中际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简称CUDI)为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陕西省民政厅批准成立。以城市规划的前期策划、园区建设规划设计、产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行业规划、产业项目招商引资策划、项目咨询及可研编制、项目建设投融资、项目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城市发展、教育培训及咨询、城市营销、数字城市建设为任。其非企业的社团组织机构特殊性,可以接受政策允许范围内的各方(包括政府投资和专用支持资金)项目相关捐助、扶持、活动赞助、教育宣传收费、拥有社会性收费许可资格。广泛开展了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成立了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示范等若干业务项目部门。在陕西各界人士及革命时期陕西武字区(现三原陵前镇周边渭南、铜川、咸阳部分地域)及三原籍贯的热心人士倡议下,拟选址在三原陵前镇口外村建设陕西武字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综合示范项目。近代历史上,该地系陕西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诞生地。

做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和传统文化产业延伸以及社会事业

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的综合示范定位。其中要特别说明的产业定位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指为了满足旅游者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而策划设计的文化活动内容并形成旅游者可以体验参与的活动,以及为此而必备的制度安排和设施条件。创意主要是释放在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设施上。从旅游业角度看,重点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谋划,包括原有产业的稳定发展和深度发展,以及新型创意产业的培育。旅游创意主要包括旅游产品创意(增加文化品位)、旅游活动创意(增加深度体验)、旅游商品创意(加强设计水平)和旅游服务创意(更加人性化)等方面。旅游创意产业具有较高的连带效应。旅游创意产业不仅涵盖了传统旅游产业中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行业要素和创意产业中核心的科技要素,而且由于其与国际先进理念的紧密结合,将进一步带动更广泛意义上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市场连带效应和宣传连带效应。

示范基地建设的“发展,让我为国家更自豪!”的主旨,对经济社会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乃至人类文明的进步都具有普遍的意义。实践“发展,让我为国家更自豪!”的主旨将作为示范基地的目标和理念贯穿于筹备和以后运营的全过程。成为示范基地的精神成果长期贡献于全民的精神文明健康发展。所以,示范基地市场开发总体计划不仅立足于为示范基地提供资金保障和服务支撑,而更加以爱国主义主题实践活动为

目标。对国家、城市的发展以及居民的美好生活建设具有实际结果的价值导向,更加顾及其长远利益。

示范基地会议展览经营与旅游节点形成,带动周边社会与经济发展,把目前存在的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形成的旅游产业经济模式扩展到以"发展,让我为国家更自豪!"为主旨的会展经济、文化创意经济、旅游产业经济、农业生产体验与农业(村)经济、三产及服务业产业经济模式。在策划中将武字区范围同咸阳、铜川、延安、渭南,四区接壌关联,争取列入国家战略中的陕甘宁边区振兴计划的陕西武字区专项规划。

发展,让我为国家更自豪!

发扬新时期的科技与强囯的科学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产业联动的和谐爱国主义精神。坚持能源开发与节能减排环保示范的绿色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全球华夏子孙爱祖国爱陕西爱家乡的乡情爱国主义精神。

陕西武字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综合示范园区(以下简称示范基地)。选址在三原县陵前镇口外村东坡,位于关中环线经济带,据大地原地泾阳县永乐镇35公里,它北面延安,向南通过西黄高速公路与西安对接,西靠法门寺、乾陵,东临华山、兵马俑,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关中环线经济带的旅游产业的重要“节点”。位于关中环线经济带,在建的富平三原公路沿线,区

位优势明显。

建成后的教育基地,主题馆内部结构安静优雅,庄严肃穆、缅怀先烈,安静优雅;高科技馆、新能源馆实物示范,服务相邻。旅游商业与农家乐地方小吃部分带动周边村户,统一规划、田园风光、乡情浓郁。可带动周边农村经济,解决当地就业。这一重要旅游节点将北承革命圣地延安;南启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市区;东联兵马俑、华山;西接法门寺、乾陵。建成后是我省旅游产业关中地区的重要枢纽,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意义。

示范基地市场开发计划将不以盈利为目的,其全部收入将用于园区运营。所以市场开发收入目标根据完成运营任务的资金需求而定,约为1亿人民币左右(包括门票收入)。

为了提高这一新时期鲜明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示范园区的进程,广开合作,多元化经营,多方合作。对于运营方式也是一次动力地产在旅游版块的大胆的尝试,根据这一具有整合与变革特色的旅游多元化目标市场细分的特色拟分为以下七大部分十余个场馆具体内容如下:

1、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革命历史回顾及发展中的当代陕西杰出人物丰碑鼓舞运营模式

该项目运营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基础项目形式,是不以盈利为模式,门票免费,纯属依靠下面的联动项目收入补给与支持生存。建设资金来源于社会捐赠、赞助、主题活动收入以及尽可

能的争取一些政策支持资金。

革命历史人物主题纪念馆——(习仲勋纪念馆)

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及张德生、汪峰、赵伯平、黄志文、孙一君等老一辈革命同志开会和商讨革命活动的旧址为基础的革命历史人物纪念馆(又名习仲勋纪念馆,待定)。是重要的革命遗址,有史料、有事实、有传承。在三原县陵前镇口外村东坡(解放前称武子区长坳村,与习老出生地富平县淡村毗邻)习老启蒙老师郭培生(已故)先生的旧居遗址就在这里。1930年16岁的习老双亲去世后,离别年幼的弟妹只身一人来到郭培生(郭明效的大哥)家,后在郭明效的陪伴下到长武县王德修支队搞兵运工作。一九三一年两当兵变失败后,习老重返三原县武子区开展革命活动,为保护习老的安全,郭培生先生将自己居住的窑洞进行了改造,该旧址从此成为渭北革命根据地的活动据点。

陕西英才人物纪念馆

该馆与陕西英才人物组委会共同合作。陕西当代英才人物展示馆区,集中展示建国以来,在延安革命精神的鼓舞下,当代陕西的社会、人文、经济和科技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果,陕西及陕西籍贯的英才人物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引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加快发展、与时俱进的奋斗史。情系家乡,联络同乡,搭建平台,沟通信息,共建三秦。集中展示陕西籍贯精英业绩风采、抒发游子情怀。汇聚陕西籍和在陕长期工作生活的精英人士,在这里,你可以结识更多的陕西现代时期的精英人物。可以发布各类合作信息,互通有无,乡情文化可有力地吸引各地来陕投资。为地方招商引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陕西经济建设。

2、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与校外素质教育运营模式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对思想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问题作过精辟的论述,他深刻地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素质教育的质量不仅是具体学业与学科的质量,应首先是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素质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开拓进取、自强自立精神以及善于合作的良好品质等。校外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中的一部分,是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它通过各种动之以情、寓德于美、寓教于乐的活动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书法之乡”为主题的文化艺术交流培训中心

辛亥革命先驱、著名爱国诗人、当代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的故乡三原县被中国书协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这是陕西省第

一个获此殊荣的县区。当代提倡“笔墨当随时代”,坚持“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人民书法的理念的三原籍贯赵学敏,他主张的书法要紧密结合时代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更是再现了新时期的时代精神风貌,也勘称一个代表性人物。三原县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古城,这个县的群众自古就有学习书法的兴趣和爱好。2007年9月,三原县提出争创“中国书法之乡”口号,并从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全县学书习艺之风盛行城乡,能写善书者日渐增多,各类书法教育培训班相继开班授课,各种书法产业应运而生,一批当代书法家脱颖而出。目前,三原县已有三原书法家协会、三原于右任书法家学会、三秦书法画院等10余家书画协会,拥有会员上千人,书画爱好者2万多人,经常参加书展、书法比赛活动的人员300余人,形成了一支力量雄厚,阵容可观,学术活跃,展事频繁,潜力较大的书法创作队伍。

校外教育培训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舞蹈情节、每一首歌词、每一幅书画作品,每一则戏剧小品,都从某一侧面、某一角度反映一个主题,描写一个意境、抒发一种感情。培训过程中,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加以深化,使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接受教育。如声乐队通过演唱革命历史或传统歌曲等让学生自然接受爱国主义和两史一情教育;舞蹈班通过民族舞蹈的观摩、教学,使少年儿童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而激发他们民族自

豪感、自信心。

文化艺术品鉴赏与青少年文化创新实验馆

随着文化产业在陕西的发展,文化艺术产品成了走向市场的重要途径。文化产品已经从人们的收藏和爱好角度逐渐进入了人们的家庭陈设和案头,所以从在追求高品位的材质的高端市场走向高品位的设计、创新工艺的生活消费市场。旅游生活逐渐进入每个家庭,旅游纪念产品开发因为更具市场潜力,与个性品质礼品青少年教育基地秉承“善思乐学,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坚持“阳光与友爱,创造与执着”的价值观,旨在传播健康的教育理念,并通过打造精彩的校外课堂,培育广大青少年的创造精神,塑造其健全人格,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纽带。基地一直致力于开发寓思想性、实践性、教育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特色实践课程,在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善于思考,拓宽青少年的知识面、提高观察力、强化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会议中心配套酒店

联系行业协会开展政企合作课题发展研讨与爱国主义观摩等更广泛的会议活动对接;联系各部门对城市规划等城市发展研讨、城镇化建设发展观摩、社会和经济管理等若干发展方面所面

临的诸多课题等会议承接。

服务示范基地的游客、周边地区的接待任务、相关的酒店经营服务配套服务。

4、假日经济城乡互动综合实践与农业生产互动体验经营模式

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农村居民通过向城市销售产品谋生,而城市的繁荣也依靠了农村腹地的资源和需求。城市的扩张对乡村土地资源和其他不可再生资源带来的巨大的压力。同时,大量农村人口的流入给城市管理提出了艰难的课题。一方面,城市社区的建设和改造将赋予城市化人口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另一方面,小城市和集镇的建设,也能有效减轻大城市所承受的人口和就业压力。良好的城乡互动能够帮助这些农民成功地转换经营、重谋生计,或者重塑农村生产结构,恢复农业的竞争力。如何协调在城乡间的人员流、资金流、商品流和信息流,关系到对城乡能否和谐同步发展。发展中国家城乡间的城乡差异促使利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互补作用和相互联系,在设法消除城市贫困的同时,努力消除农村贫困并改善农村生活条件。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界限已经不那么明显,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正变得越来越紧密,唇齿相依。未来的和谐城市,越来越离不开一个同样和谐宜居的乡村腹地。

生态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 ,也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 ,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有机地附加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的交叉性产业 ,是当今旅游新需求的必然产物。农业生态旅游是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开发类型。生态农业旅游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人们对生态农业旅游的热爱也不断增加。农业资源占优势的特色产业带动模式(观赏+学习+参与型)。

例如,我们把以果园、育种种植为主题的农业生态旅游推向市场,把果品作为核心,关联带动果园的观光休闲、科技园区果苗培育种植的科技学习、农家的果品品尝节、工厂的加工包装参观等果旅消费,这样不仅可以打通果品销售的呆滞环节,也盘活了所有资源和资产,带动了当地农副产业的快速发展。整合陕西及三原当地多元产业的丰富资源,创造性地开展以农业科普教育为主线,集环保教育、创业教育、通用技能训练、学生综合实践教育等多项教育功能为一体,并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一系列体验式活动。

5、高科技、新能源与节能减排技术产品综合展览与广告中心

高新技术交流与市场行业会议暨新产品展览从内容上可分

为基地建设赞助回报部分的固定投资赞助展示和演示区和会议组织、主题策划会展活动两个组成部分,和示范基地区域内其他功能配套。广告位采取招商和专业市场化运营策略。将高科技、新能源与节能减排技术产品综合展览的广告固定赞助投资部分(即为基地建设赞助回报部分)和会议展览活动经营二者融为一体,服务于示范基地的各项工作和经营单元;会展经营也不以本身创造经济效益为目的,带动区域内交通、旅游、餐饮、住宿、广告等后三产的发展。实施恰当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在这个部分的第二大功能就是科研机构、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在此通过产品尤其是新产品展示的同时,最主要创造消费需求广告展现了。我们提出的广告中心也是广告固定赞助投资部分(即原始起步为基地建设赞助的回报方式部分)和规划区域内经营权拍卖出让与专业市场细分经营部分二者融为一体,并作出内容和方式要求:

1)、数字媒体设施及室内功能指示标志预设部位数字影音播放、电子广告、标志性循环数字媒体播出系统。广告内容要求紧扣主题、产品广告在遵循企业诉求同时必须以示范基地的“发展,让我为国家更自豪!”的爱国主义主题文化内涵为主要目的。

2)、建筑物广告、户外广告设臵和建筑物形体轮廊线和建筑的立面形象格调统一;建筑物在建筑设计同时应对户外广告设臵

的位臵、大小及形式作出广告规划、整体设计、制作。其中建筑物广告以建筑单元为单位,室外空间广告应以空间相关地段为单位进行设计,并且广告的形式、形状、尺寸和材质等应当与基地示范区空间的整体景观保持协调,尽量采用最新技术新材料制作户外广告。户外广告牌在空臵时必须及时发布爱国主义公益性广告。为示范基地新区域增色、体现“发展,让我为国家更自豪!”的爱国主义主题文化内涵为主要目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档次,塑造示范基地的特色景观。通过拍卖与招商广告经营者广告业主经营为经营思路。邀请专业设计公司和广告公司制作细化方案,经由专家和相关部门进行论证,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决定同意后组织实施。

6、新农村建中的小城镇建设民居与产权式酒店公寓国际化托管运营模式

地理位臵远离城市、交通便利,与文化传承和革命历史旧址以及大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多处于环境优美的生态敏感地带,讲究人与自然的融合,注重给予旅游者一种度假的心情与情调,达到与现实生活的短暂隔离、和自然风光亲密接触,实现自然、人文与时尚生活的完美结合,呈现独特的风格与个性。

拥有完善且独立的生活配套设施和综合性的游憩、娱乐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多样化服务、多类型休闲及娱乐服务。不只是

单纯提供食宿的驿站,更是要为旅游者创造一种全方位的休闲生活经历。这种经历往往在度假酒店与它所处的极致自然环境产生共鸣时显得更加丰富,并容易让旅游者产生一种场所感和归属感。从居住的角度看,犹如多个设施完善且相对独立的居住单元体的集合。

多元文化的综合体。度假酒店每年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度假型游客,同时也集中了不同地域风格和不同文化特征,再加上度假酒店所在地的民风乡情以及为符合度假酒店主题而设的特色设施和活动,度假酒店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综合体。

产权式公寓酒店作为一种新型的房产投资和消费模式,与住宅写字楼的投资、股票投资、储蓄及国债投资等相比,投入轻松、风险小、回报更丰厚,同时还获得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私家酒店。有关资料显示,近10年来,全世界产权式酒店平均每年增长15.8%。与银行储蓄和投资股票债券相比,投资风险相对较小的产权式酒店有望成为中产阶层的首选。对于投资回报率来说,其实就是出租率,只有高出租率的保证,才能提高投资回报率并降低投资风险。而出租率直接与物业的地段、稀缺性以及品质相关,因此地段好,有特色的产权式酒店才能成为投资者眼中的宠儿。

结合新农村建设中的小城镇发展,改善附近农民人居环境,建设区域内城中村改造,在示范基地的副中心区依托地方传统民居风貌、文化遗存,把附近的村民住宅区域统一规划、在宜居环

资本主义文化管理 篇3

一 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回顾

(一)文化资本理论的相关概念

布尔迪厄指出,只有在关系系统中,这些基本概念才能获得真正的意义,这些概念不仅是文化再生产理论的核心内容,其本身也反映了关系主义的基本倾向[1],也就是说一个场域由依附于某种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关系构成,而惯习的形式是固定的“性情倾向”则是由沉淀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社会、历史的关系所形成,资本是积累的劳动,人们正是在以资本为工具的基础上在场域内进行各种活动的。

1 场域

场域,即行动空间,回答的是行动者在哪里行动的问题,关注的是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布迪厄指出,场域是“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或构型,这些位置在客观上是由它们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的分配结构中实际或潜在的处境以及它们与其他位置的客观关系(支配、服从、类似等等)所决定的,而拥有权力或资本,则意味着可以获取场域中利害攸关的特定利润。行动者的策略取决于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即在特定资本分配中的位置,也取决于他们对场域所持有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又取决于他们对场域所采取的观点,即他们作为场域中的一点对场域所作的观察”[2]。布迪厄进一步指出:作为一种场域的一般社会空间,一方面是一种力量的场域,而这些力量是参与到场域中去的行动者所必须具备的;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斗争的场域,就是在这种斗争场域中,所有的行动者相互遭遇,而且,他们依据在力量的场域结构中所占据的不同地位而使用不同的斗争手段,并具有不同的斗争目的。与此同时,这些行动者也为保持或改造场域的结构而分别贡献他们的力量[3]。因此,场域具有如下的特征:首先,场域是一种结构性的空间,但也是由空间中的行动者建构的,具有主动的建构特征;其次,场域是一个为争夺资源而激烈竞争的场所,但身为其中的行动者也有保持或改造场域的共同目标;第三,场域具有相对独立性。场域的独立性是经过激烈的斗争从经济、政治等外部因素控制之中脱离出来的过程,形成了本场域特殊的行动逻辑并逐渐成为支配特定场域中一切行动者及其行动的逻辑。但是,各个场域的独立性都是相对的,它们都会受到元场域的制约;第四,场域的界限具有模糊性,各个社会场域之间的界限具有不明确性和复杂性,并处于互相影响的关系网络之中,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和社会结构的历史发展,特定场域的界限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 资本

资本最初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经济学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在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中将其视为一种积累起来的劳动,人们在排他性的基础上占有这种积累的劳动,资本的概念扩张到社会的各个场域之中,从而成为一种客观性的力量,同时也是强调场域内在规律性的原则,并决定了资本拥有者在场域结构中的社会位置。布尔迪厄指出,“资本排斥了对于运气的偶然性的理解,资本的占有和积累不是赌博式的过程,而是一种有秩序的连续形成的活动;同时,资本还具有一种生成性的繁殖能力,它以等量的或扩大的形式来进行自身和利润的再生产,资本具有获取各种形式利润的潜在能力,行动者在特定的场域中总是趋向于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4]。因此,资本就是某个特定场域中行动者通过劳动积累下来的能给他带来利益的资源,这种利益不单纯是经济的利益,其内涵因资本和场域不同而变化,“每一个场域都拥有各自特定的利益形式和特定的幻想,场域创造并维持着它们”[5]。布迪厄的资本概念中分成的各种资本形式是用于分析各个场域的基本工具,在某个具体场域究竟哪些资本最有价值,是依具场域自身的内部结构决定。

3 惯习

惯习,即行动逻辑,回答的是行动者如何行动的问题。布迪厄认为,惯习是行动者长期的实践活动,经过积累将经验内化为人的意识,并调节行动者的行为,成为行动者与周围世界的日常联系策略或图式。

布迪厄特别指出,惯习所产生的行为并不像根据某种规范原则或固定格式推演出来的行为那样,具有严格的规律性,事实上也不可能如此。因为惯习是含混与模糊的概念,作为一种后天具有生成性的自发性,它在与不断变动的场域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得以确定自身,并遵循一种行动逻辑,尽管这种逻辑多少有些含糊不清,但它却体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动现状。所以,布迪厄提醒人们,应当从惯习的生产过程中挖掘惯习的意义,离开了过程便失去了行动的意义。布迪厄认为惯习是行动者在场域里的社会位置上形成的对客观位置的主观调适,是“外在性的内在化”的结果,是“结构化了的结构”和“促结构化的结构”[6]。惯习概念集中体现了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结构的建构主义的理论特征和基于行动过程的意义。

(二)文化资本的含义

布尔迪厄提出文化资本这一概念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不同阶层的孩子在学业方面所受到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这些孩子未来的发展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他指出,不同阶层的孩子所能获得的学业成就与其家庭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基本上是对应的,也就是说拥有较多文化资本的家庭更容易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布迪厄将文化资本定义为“以教育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的、在某些条件下能转换成经济资本的一种资本形态”[7],并将文化资本分为三种存在形式:一是客观化的形式,也就是理论的具体体现,一般是以文本或文化商品的形式加以体现或对象化,如图片、书籍、机器以及工具,等等;二是身体化的形式,即内化于个人身体和心智之中的、持久且相对稳定的“性情倾向”,这种形式直接存在于人的身体中;三是制度化的文化资本,即以合法化和正当化的制度加以认可的各种资格,如各种学位、文凭和资格证书等。文化资本和所有的资本形式一样,具有顽强的再生产能力,它们共同维持着社会的再生产,即现存的社会秩序及其不平等的状况的再生产。endprint

二 文化资本理念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概念框架建构

(一)班级管理的含义

班级管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学校管理者根据相关管理原理,科学地分班,配置班级管理力量,创设班级活动条件,使班级成为学校有效的育人单位。二是指班主任遵循班级管理的规律,使学生在班级里快乐地成长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职能活动[8]。在本文中,我们选取第二层含义。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然而,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长期以来片面强调控制和服从,一味追求表面化的纪律和秩序,致使班级管理沦为教学的附庸,班级丰富的育人价值不能充分发挥。目前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理念中,“以人为本”管理理念[9]、“自主式”管理理念[10]、“基于人性化的量化”[11]管理理念都各有其特色。由于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生源复杂,有普通高中生也有职高生,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并且培养目标也大不相同;且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和“文化强国”“文化兴校”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将“文化资本”理念引入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资本”,提高高职学生文化素养、专业理论和就业能力。

(二)文化资本理念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概念框架

通过对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和班级管理的探讨,文化资本理念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涉及到班级场域、班级惯习、班级文化资本的概念,根据这几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绘制以下文化资本理念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概念框架图。在这个概念框架图中,强调的是利用班级中的师生个人初始的文化资本,通过他们主体间性的对话交往,构建班级场域、班级文化资本和班级惯习,同时在新的班级场域中,受到新的班级惯习和班级文化资本的影响,每个人又会获得更高级的文化资本,作为集体的班级也会获得全新的文化资本状态。

三 文化资本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研究边界界定

文化资本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研究有其研究边界,根据文化资本理念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概念框架图,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班级文化资本:班级管理的行动工具

首先,班级文化资本包括两个层次,即个人的文化资本和班级文化资本。个人文化资本包括个人进入班级前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和在班级中学习生活几年后文化资本的提升;班集体的文化资本主要指班级中的各项文化制度和班级目标、班级中文本的文化资本、班级中的隐形文化氛围。其次,在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资本的主体是班级,而不是个人。在这里,班级管理就是要建设相应文化制度和班级目标、购买文本化的文化资本、营造良好的隐形文化氛围。班级文化资本的价值取决于班级场域中师生学习与生活行动的存在;是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关系的核心依据,也是班级场域中处于不同客观位置中的学生与老师在学习、生活中中彼此竞争和争夺的关键所在,如评优评奖、差生转化等。第三,在班级文化资本中,有有形的文化资本(班级制度和目标、文本化的文化资本)和无形的文化资本(班级隐形的文化氛围、师生的行为举止和性情)。

(二)班级场域:班级管理的行动空间

首先,场域的建构性特征可以把班级场域视为一个由处于其中的师生共同建构的行动空间。所有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情景中发生的,个人行为策略的变化和周围空间情景的变化是双向建构、互相影响和促进的过程。每个学生由于拥有不同质量和数量的文化资本,相应地在班级场域中都有一个特定的客观位置;并对周围的环境和情景有相应的认知与感知,这种认知和感知依赖于他们对班级场域所采取的观点和看法,也就是从自身在班级场域中所处的位置点出发所采取的视角。同时,每个人先前的文化资本和行为策略使他在班级场域中具有主观立场。班级场域中的行动者根据自己的主观立场和客观位置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惯习”,从而使自身的行动策略能够持久有效地适应外部情景,在这个过程中这些行动者也为保持或改造场域的结构而分别贡献他们的力量。

其次,场域的斗争性和界限的模糊性特征决定了班级场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空间。班级场域中的各种位置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作为一种相互关系,始终伴随班级场域的历时性而改变、伴随各种隐而未发的力量和正在活动的力量不断进行着自我生成和自我更新。斗争性特征决定了处于其中的成员是竞争性的关系,他们围绕着特定文化资本展开争夺和竞争,在这个过程中又不断地赋予班级场域以新的意义和变革基础。各种力量关系和竞争关系,催生了班级场域的结构性变化和学生行为策略的的建构性变化。

(三)班级惯习:班级管理的行动逻辑

布迪厄认为“惯习是一个开放的性情倾向系统,不断地随经验而变,从而在这些经验的影响下不断的强化,或者调整自己的结构,它是稳定持久的,但不是永远不变的。”惯习作为一种具有后天生成性、能被塑造的、主观的能动的行动策略,是身体化的文化资本,是研究社会资本理念下高职班级管理的关键部分。班级惯习是指在班级场域中,积淀于学生身体中的心理倾向与行为方式的总和。学生在班级场域中有规律地行动,正是这种“惯习”的力量。班级惯习作为班级管理的行动逻辑,是由于:首先,“班级惯习”的建构性使得每个人的“惯习”都不是被动地复制的,而是在与班级场域和其中的行动者发生联系时,结合自己原来的行为策略,不断改组建构。作为班级场域中的成员,他们在解构和重构自己的惯习时,也影响了场域中其他成员惯习的解构和重构。其次,惯习既是在个体内部建构和生成的,也是在班级场域这一制度化学习生活环境和情境中社会性建构和生成的。在社会性因素与个体性因素的交互建构中,学生的惯习才得以生成、巩固、改造或重构。最后,班级惯习是通过大学生的行动轨迹将外在的社会结构内化到个体的身体之中,从而使个体社会化,被赋予了一整套班级场域的性情倾向系统,因此,班级惯习是一个随着时间不断建构的过程。正是这些特性,才使班级惯习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概念。endprint

(四)走向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级管理的行动主体

在现代日趋开放的教育大环境下,在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在学校授课制度和管理制度不断创新的今天,大学中班级的概念也越来越模糊。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其中的行动者:教师、学生。有关师生关系的理论,我们有过教师主体、学生客体和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的理论,以及现在的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理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缺失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传统缺陷,特别是在班级管理中,存在大量的专制性班级管理模式,以规训为手段,遏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因此确立一种能够体现学生“主体性”,体现师生平等对话的“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模式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主体间性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也有人把它称之为交互主体性、主体际性、主体通性、共主体性、主体间本位等。主体间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胡塞尔认为,为了使先验现象学摆脱“为我论”或“自我论”的危机,现象学必须从“自我”走向“他人”,从单数的“我”走向复数的“我们”,即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另外,他认为主体间性是一种在各个主体之间存在的“共同性”或“共通性”,即“交互主体的可涉性”。主体间性是通过主体的“类比统觉”“同感”“移情”等“视域互换”来实现的。海德格尔所谈的主体间性是我与他人之间生存上的联系,是我与他人的共同存在以及我与他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同。主体间性理论中提出了“视界融合”“对话”“交往”,使得主体间性从认识论层面转向了实践层面。在班级管理中,人际关系主要体现为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通过“共情”地“对话”“交往”达到“视界融合”,从而共同构建有意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使班级不再是个模糊的概念、规训的组织场域,而是一个有意义的生命共同体。

参考文献

[1][4]陈治国.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研究[D].北京:首都

师范大学,2011.

[2][5]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

学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4.

[3]高宜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5.

[6]宫留记.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D].南京:南京师范大

学,2007.

[7]包亚明.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

布尔迪厄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檀传宝.德育与班级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9]孙淑桥.以人为本视域下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J].长春

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2(4).

[10]陈英芳.基于自主管理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创新型班级

管理模式探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8).

[11]沈虹.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人性化量化管理研究[J].现

代商贸工业,2010(24).

[12]陈国民.学校文化资本的定义、概念框架与研究边界

资本主义文化管理 篇4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南针

1.1 大学生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2014年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的第24年, 相关的研究调查报告结果表明, 我国有超过九成的大学生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并认为大学生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和努力践行者[1]。研究结果也表明,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主流价值观已经逐渐成为他们人生观、价值观所遵循的追求和准则, 并已深深植根于广大高校学子的心中。虽然这一研究结果比较让人欢欣鼓舞, 但不可否认的是, 大学生思想虽渐趋成熟, 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易受影响。部分大学生信仰不坚定, 在多元文化融合与冲突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 开始怀疑社会主义, 对党产生不信任的心理, 出现信仰危机。大学生思维活跃, 易于吸收新文化、新思想、新理念, 却也极易导致无中心、无本质、无灵魂,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 崇尚功利, 宣扬个人主义, 致使家国意识薄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的行为实践表明了正确指导和严格监督, 对整合与重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思路, 可以成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过程中的理论指南、精神坐标。因此, 要对大学生进行持续的、连贯的、系统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1.2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

处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中, 作为文化的一种, 校园文化具有文化的共同特征, 多元即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文化多元, 融合的过程之中有冲突, 优秀文化之间、优秀文化与糟粕文化之间, 多元文化共现大学校园, 选择多也意味着选择难, 而作为校园文化对象的大学生思想活跃但不成熟, 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缺乏辨别能力, 部分大学生意志力不坚定, 面对选择艰难便放弃选择, 对于扑面而来的多元文化不加选择, 不分优劣, 敞开胸怀, 来者不拒。导致部分高校享乐主义盛行、拜金主义当道、个人利益被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 剔除糟粕, 提升品味。

2 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2.1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载体

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载体, 校园文化具有育人功能, 能利用其师生共识的、贴近师生生活、结合大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的、独特的办学历史、理念、传统、精神风貌, 依靠其对大学生影响面的普遍性、广泛性, 影响渠道的多样性, 影响方式的渗透性和有效性, 于潜移默化中, 熏陶和感染学生, 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曾指出:“要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在师生员工中强化以校训为核心的校园精神。”因此, 高校要进一步探索和寻找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 具体来说, 一方面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日常化, 使其充分融入到学校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以及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去;另一方面可以将校园文化赋予新的时代特征并不断更新, 把握好时代脉搏, 使大学生的校史和校情教育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2.2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有力推手

文化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作用于价值观的形成:一是通过文化感召和引导, 使其倡导的价值观被人们理解、认同、接受、践行, 对人的言行产生直接的、正面的导向、规范与约束作用;二是将价值观渗透于一定的文化形态之中, 以间接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校园文化正是借助这两种方式,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一文化核心的传播。一方面通过正面的宣传、学习,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传递给学生, 并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另一面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的契合点, 根植于校园文化之中,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 做到润物细无声。因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立足并扎根于校园文化, 将校园文化深刻渗透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同时要求学生强化认同和内化校园文化中所显示或者蕴涵的价值观。

2.3 校园文化蕴含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素材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 它的主体为大学生, 理念为育人, 目标为使大学生成长成才, 依托为大学精神, 其重要组成包括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其中,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与核心, 包括大学办学理念、办学思想、校史、校训、学风、教风、考风、班风等。

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学生, 有利于大学生的高雅气质以及人文精神的良好培养。[4]完善的校园制度文化通过强有力的、制约性的方式匡正、规范大学生的行为模式, 而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与核心, 其本身就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素材。大学生可以通过精神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以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载体, 在价值选择与判断等方面对先进文化产生认同, 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塑精神与品格。

3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

高校校园文化因其对学生影响面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影响渠道的多样性, 影响方式的渗透性以及对学生特有的亲和力, 能够有效承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使命。因此, 为了分发挥其教育载体作用, 要全面加强和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3.1 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全方位、多渠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建设要紧跟时代步伐, 紧密结合当前的任务与形势, 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勤勉学习、善于思考, 使其保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感、肩负厚重的社会责任感。如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伦理、创新、品质、绩效”的办学理念, 其中“创新”所指, 即“日日新, 又日新”, 取不断推陈出新, 永跟时代脚步之意。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 曾在他的著作《帕夫雷什中学》中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学校管理者应通过校园各处丰富的张贴和多样的陈设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自觉思考, 努力做到建设好“会说话的墙壁”, 于无形中、无声处滋润学生的心灵。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 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出现在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官方网站首页以及各行政机构和系部的主页、教学区、生活区宣传栏、电子滚动屏、校园广播、各班级教室。基本上做到了凡是有学生出现的地方, 就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院辅导员组织学生召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班会, 各社团开展了同主题的演讲、征文比赛以及暑期社会社会实践活动,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培育提供肥沃土壤。

3.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 梳理校园文化

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挥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色各样的校园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培育和努力的践行, 其中校园精神文化实施的更加透彻。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特色和灵魂, 受学校历史、传统、地域文化的影响, 由学科特色、办学理念、师生的品格和气质共同培育, 集中反映着一所高校的追求和信念[4]。如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三三三制”的办学理念, 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素材。第一个三为“三心”, 即“关心、爱心、耐心”, 以教师对学生之爱为起点, 倡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友爱与和谐。第二个三为“三严”, 即“严管、严教、严考”, 以此营造校园公平氛围、砥砺学生追求诚信品质。第三个三为“三特色”, 其一是教学特色:“两证多照”。要求本科毕业生不仅要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又要取得英语、计算机等等级证书, 特别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学生造自立、自强之势;其二是品德特色:“三守”。要求师生都要“守时、守信、守法”, 争做合格公民;其三是“形象特色”, 即师生要有良好的风度仪态, 作文明校园、文明社会的一分子。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 梳理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又如, “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的升达精神, 是对爱国、友善、敬业 (学业) 、文明的诉求;“勤俭朴实, 自力更生”的升达校训, 亦是国富家强、社会繁荣、民族兴盛之途;“对朋友要尽心、交以直待以诚、尽我力作公益、社会隆乐大同”的升达治家格言阐释了个体如何严于律己、服务他人, 为社会、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因此, 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和“领袖”地位, 并能在其指导下领悟和深化校园精神, 凝练和提升校园文化, 贯彻落实其重要教育载体作用势在必行。

3.3 以校园文化为资源, 开发两课校本课程

校园文化是学校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是一所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 并能深刻影响高校学生的自身道德修养和价值准则的形成, 因此, 将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并利用其这一作用培育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而从以前较为推崇的价值观教育模式来看, 这一教育模式太过着重于从理论和道德的角度进行说教和传输, 因此,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 忽视了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 无法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低效。因此, 需要创新教育模式以适应受教育者的认知特点, 增强受教育者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著名教育学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其大意是说, 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融合了受教育者经验的材料更容易被受教育者接受, 经受教育者吸收、改造、重组, 内化于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中。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对于身在其中的学生有着特殊的意义, 因此, 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 挖掘其中的教育要素, 开发校本课程, 发挥其“活的文化”作用, 帮助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传播者和践行者。

参考文献

[1]2014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EB/OL].[2014-05-26].http://www.moe.edu.cn.

[2]王红.高校校园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9) .

[3]毛若, 毛晓红.高校校训文化传播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 (12) .

[4]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载体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 (6) .

读《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有感 篇5

这次拜读的是由丹尼尔•• 贝尔著作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实说实话,在初见“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这个题目时,我有仔细回想了一下,发现我之前一点都没有思考过文化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或者矛盾等方面的内容。之前我都倾向关注于资本主义与经济相关联的内容,所以这本书带给我很全新的思考。

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是严谨。非常严谨。它的前言就细分了7节,作者非常严谨地提前对读者叙述了他对一些名词、概念等方面在这本书中所代表的含义以及整本书的主题,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解。然后作者分了两大部分:现代性的双重羁绊、政治的困境,然后在这两个大主题下再细分小主题,所以整本书的框架思路不可谓不清晰。

我想和多读者都和我一样,对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这个内容并没有那么熟悉,所以作者在第一张就首先解释了这个名词:在当今普遍流行的自由主义风气中,文化意象的模本就是现代主义者的冲动,其意识形态原理是将冲动探索作为行为方式。这几句话并不那么通俗易懂,所以作者用了很多例子来帮助理解:“中产阶级趣味”文化,假内行的文化批评游戏,被组织和“消费”的生活方式;资产阶级“社会”文化,总是将文化看成商品,并从它的交换中获得势利价值观,在文化和社会之间总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等等。

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让我学会了怎么样从现象中思考出背后本质。最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于中国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像章交换市场”的诠释。我有从长辈那儿听过很多有关那个时代像章的流行,但我从未想过这样的“交换市场”为何出现,如何发展。“世俗世界再次闯入意识领域,面对你那难以驾驭的有物质刺激引起的欲望和将权力传给后代的欲望,道德只是抽象观念”,作者的这句话在文革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真正的问题出现在“革命后一天”。从历史现实也可以证明,文革之后社会陷入了持久的革命的骚动之中。第一次知道原来可以把一个现象剖析得那么清晰、那么本质。而借由这样的剖析,作者又回到“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这个大主题上。“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不是需求,而是欲求”,而这样的欲求即使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也有着无处不在的体现,这样鲜活的证据更加有力地征服着读者。

虽说作者谈论的大方向主题是资本主义,然而他对社会主义的一些见解也让我醍醐灌顶。贝尔说自己是社会主义者,并且不认为财富可以兑换成与它无关的领域内的不适当特权。也就是说,因为有钱,就要求医疗设施的不恰当特权是不对的,因为它们也是社会权利,所有人都有权平等得到。进而,对于“平等”这个概念贝尔向我展示了极具创新力的阐释。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如何分配财富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这就涉及到“平等”。贝尔又说道:法律是平等对待众人,但它并不是想“使他们”平等因而从根本上说,人们还是不平等。诸如此类的有趣的论述还有很多,这使得这本书显得生动而耐人寻味。

文化严厉主义 篇6

好人白岩松,随后努力帮助、争取黄健翔“过关”,“争取处理事不处理人”,他还赶去柏林陪同黄健翔解说德国对阵阿根廷的比赛,是为“复出之战”。后来健翔向观众道歉,但道歉赢得的原谅还是很少,同行张斌也批评他的这段解说“失声、失态、失礼、失常”。央视重播比赛时,让另一位解说员重新解说了一次,当然已平淡得毫无个性。在澎湃的舆论中,“倒黄派”甚至变成了“扫黄派”。

后来这段解说词成了各种仿词仿调的蓝本。很清楚,黄健翔只是喜欢意大利足球队、意大利足球,不喜欢澳大利亚足球,与意大利、澳大利亚这两个国家无关。从中立的角度看,这“爱憎分明”、“异常偏爱”的解说确实不太妥当,但也不至于天塌下来。白岩松在书中说,“巧的是,第二天,澳大利亚总理访华”。这很容易被提升到“政治不正确”的高度。一点“出格”,就归为“出事”。

其实,比所谓政治不正确更可怕的是文化不宽容。第二天是我一个同事生日聚会,在席间聆听了一位中年男人发自内心的、极其严厉的对黄健翔的批判,他绝对愤怒,绝对无法接受黄健翔如此的解说。在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上,人与人是多么的不同啊,对此,我只能努力宽容地听着,不加评说。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存环境,长久以来就缺乏博爱的信仰,不知宽容为何物。试想,对文体娱乐层面的浅文化都没有一点宽容的精神,何谈其他领域呢?到了2010年世界杯,刘建宏后期解说时连喊八个“进啦”,我听了是精神一振,但建宏老兄却立马受到了广泛的网络批评,被讥讽为“重复帝”。

更严峻的是,我们整个文化的制度环境不宽容。有关文化官员,他们施行的是没有宽容的文化严厉主义,骨子里总认为严厉管制、严厉处罚才是文化建设的正道。所以,你三天两头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文化指令”,尤其是那主管电视文化的,热衷于这个不许,那个不得,这个不行,那个不可。自己很紧,弄得人人都很紧。按韩寒在博客里说的话就是:“不是我的东西太大,而是对方那里太紧。”——韩寒筹办杂志《独唱团》充满曲折,因为很多文章和内容无法通过出版审查,所以出版时间一延再延。

这真是一个在本质上没有幽默、缺乏宽容的国度。从稍远一点的历史看,当时一些所谓的大事、天大的事,其实不过是些小事。足球,世界杯的足球,是人类地球上的健身娱乐而已。比赛有国别,足球无国界;热爱即家园,狂爱即家国。一个小小的足球解说,为什么就不可以超越国家意识、表达自己的爱憎呢?文化的制度环境,为什么就要弄得那么严苛?

文化无宽容,个性被泯灭。个性被泯灭,大家都整齐划一,都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当今中国的教育,已经把孩子们弄成一个模子出来的;当下中国的文化,也想把成年人弄成一个模子出来的。

文化无宽容,则文化无繁荣。文化严厉主义,是戕害文化、湮没文才的首恶。

资本主义文化管理 篇7

关键词:学术文化传统,学术资本主义,传统,现实,博弈

一、大学的学术文化传统

学术文化是大学组织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学术文化是处于学术共同体内的学者, 在发展学术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思想、信念、价值观以及行为规范, 它内隐于学术共同体中, 通过大学规章制度、行为方式以及物质设施彰显于外。大学自中世纪产生于欧洲以来, 经过千百年的积淀与历练, 经过不断的吸纳与摒弃, 终于形成了自身相对稳定的学术文化传统——学术至上、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

(一) 学术至上

大学是探索高深学问的场所, 是“传递深奥的知识, 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 并探索新的学问的领域”, 是“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 [1], 探索真理、追求学术至上是大学存在的合法性基础, 是其他一切活动进行的起点。尽管大学拥有多样的功能, 但这都不是其本质特性的表现, 大学最根本的属性是它的学术性, 大学中其他所有活动都是围绕着学术活动来进行的。

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将不同教育流派的高等教育哲学理念总结为两种观点:一种是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另一种是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认识论哲学观认为, 高等教育是以“闲逸的好奇”精神来追求真理, 而政治论哲学观则认为, 追求真理、探讨学问不仅是为了满足学者“闲逸的好奇”精神, 大学还应走出“象牙塔”, 承担起培养人才和为国家、社会服务的责任。细究这两种哲学观可以看出, 二者的区别在于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社会服务”还是仅仅出于“闲逸的好奇”, 但二者都一致认为大学的本质使命在于“追求真理、探讨高深学问”, 即从事学术活动、追求学术至上应当是大学生生不息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二) 学术自由

大学是一个追求真理的场所。弗莱克斯纳说道, “大学在本质上是追求智力目标过程中, 学者、教授和学生自然地混合在一起的自由的社会”[2]。大学追求真理所进行的学术活动需要自由环境和自由状态的支撑, 更进一步讲, 学者们只有在不受限制和不受外界干扰的氛围中, 其工作状态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 否则, “这种自由一旦被剥夺, 他就失去了充分参与智力交流活动的机会, 而智力交流活动却是有助于培养人的价值观, 有助于认识世界, 有助于发挥那些最具人性特点的思维和想象力的”[3]。

作为大学最古老的传统之一, 学术自由为学者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去自由地进行研究并可以大胆地发表言论或出版, “而不用考虑真理是否受欢迎, 是否引起争论, 是否不合时宜或令人讨厌”[4]。曾领导依阿华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的詹姆斯·弗里德曼认为, 学术自由真正维护了人类和社会的最高利益, 并“保证每一代中最有前途的人能获得良好的机会, 免受外部压力一时知识风尚的干扰, 去研究人类关注的基本问题”[5]。

回顾大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发现, 从它产生之日起, 大学便一直坚守着学术自由的精神理念。作为西方大学最原始的形态, 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所创立的雅典学园就开始自由地进行学术探索和学术对话。之后, 大学从中世纪一路走来, 曾先后经历了教会、皇室、国家不同程度上的控制, 即便如此, 学术自由作为大学孜孜以求的精神从未湮灭。19世纪初, 德国学者洪堡提出将学术自由作为研究型大学生存的原则之一, 这一举动进一步稳定并强化了学术自由在大学中的地位并在日后被世界各国广为接受。20世纪初, 美国建立了大学教授协会 (AAUP) 并发布了关于学术自由和终身聘任制的原则声明, 指出如果大学不能全面接受和贯彻落实学术自由的原则, 那么大学就不能履行她的三大功能, 其结果将影响大学的效率, 破坏大学的精神并损害社会利益。终身聘任制是学术自由发展史上重要的丰碑, 也是学术自由走向制度化的新征程。

(三) 学术自治

学术自治也是大学学术文化的古老传统之一。学术自治和学术自由是一对孪生姐妹、相伴相生, 前者是后者得以保障的先决条件, 后者则是前者实施之后的应然结果。学术自治的核心目的是使学者团体在从事高深智力活动的同时, 免受外界的干扰与纷争从而独立自主地探求真理。从大学的外部来看, 学术自治表现为大学独立于宗教、国家等其他机构之外而独立、自主地决定其内部事务;从大学的内部来看, 学术自治表现为大学可以自主决定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和学术标准, 自主从事教学、科研活动, 自主确定学科和专业并且自主聘用教师、选拔学生。

纵观大学发展的历史, 可以看到学术自治的传统从中世纪大学开始就已存在, 这一时期的大学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执着于学术事务的具有高度自治的社团, 因为“大学要履行探索真理的天职而探索和传授高深学问, 所以受教皇或皇帝的通牒保护, 成为调停于神权与皇权的中间力量, 这一地位给予大学一定的自主权” (李荷, 2010) , 由此, 中世纪大学可以概括为是“教会和君主授予特权的师生独立团体”[6]。18~19世纪以来, 随着民族主义和国家至上主义意识的强化, 大学与宗教的关系日渐疏离, 国家对大学的干涉和控制越来越多, 学术自治空间遭受到严重的挤压。19世纪初, 德国学者洪堡在发展研究型大学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国家应从政策、经费上保护和支持大学对高深学问的探究, 但同时也应最小程度地干涉大学。洪堡的提议既使大学处于国家的支持和庇佑之下, 同时又使大学确保自己拥有足够的自治空间。进入20世纪以来, 呼唤大学走出象牙塔之声日益强烈, 大学除教学和科研之外, 同时也承担起了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职责, 尽管大学与国家、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 但学术自治仍被学者视为处理大学与外部环境的有效准则。正如赫钦斯所言, “失去了自治, 高等教育就失去了精华。”[1]

二、学术资本主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 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转变为高新科技知识的竞争。大学作为知识生产和科技创新的主体, 其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随着大学通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来参与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程度越来越高, 各国重新调整了高等教育政策, 鼓励大学与市场的密切合作, 美国《贝多法案》的出台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此外, 受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 各国政府为了减轻经济上的压力, 纷纷削减了高等教育的公共经费支出。为了应对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 大学的决策者希望通过教师和他们的研究成果来产生财政上的回报, 学术资本主义应运产生。

美国学者希拉·斯劳特和拉里·莱斯利在他们的专著《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中提出了“学术资本主义”的概念:院校及其教师为确保外部资金的市场活动或具有市场特点的活动[8]。通俗地讲, 学术资本主义就是 “学术知识的资本化”, 在工业社会当中, “资本”包括土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等, 而进入知识经济社会, 技术、发明、专利、版权这些“软”性的知识逐渐成为资本的主要内容。由“学术资本主义”的定义可知, 市场活动 (market activities) 和类市场的活动 (market-like activities) 是学术资本主义的两种主要行为, 市场活动“就院校而言是营利性的活动, 像获得专利及随后的专利权使用费和许可协议, 以及衍生公司、独立公司、产学伙伴关系等具有利润成分的活动”, 此外, “还包括更加世俗的活动, 如来自教育活动的产品销售和服务 (如标志和体育设施) , 与食品服务公司和书店的利润分成, 等等”[8]。类市场的活动指院校的教师通过争取企业的捐赠、研发合同以及其他的校企合作来获得外部资金。这些行为的出现, 一方面为大学获得了额外的办学经费, 促进了大学的发展, 另一方面, 它使得长期以来蛰居于象牙塔中、以追求真理为终极目标的大学, 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学术资本主义的到来使得大学在很多方面发生了变化。从教师扮演的角色来看, 教师从传统的学者身份转变为学者与“学术资本家”或“学术创业家”兼具的双重身份, 他们不仅生产知识, 同时还从事贩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事情。从研究取向来看, “闲逸的好奇”精神所驱动的对“纯科学”和基础研究的兴趣, 逐渐转向为市场导向的实用性研究。从知识属性来看, 大学所产生的知识是具有公益性的产品, 当知识流向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之中, 它被看作商家之间竞争的法宝和谋取利润的源泉, 知识就变成具有保密性和私有化的产品。从组织特征来看, 学术成果与商业行为的直接联姻使大学这个学术组织机构产生了“类企业”的特征和行为, 市场、竞争、成本、效益、效率等字眼逐渐渗透进了大学。从大学管理方式来看, 从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 大学的传统管理方式便是学者社团的自我管理, 即便是在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盛行的时候, 大学也努力保持与国家之间的距离, 抵抗国家的干预, 而当学术资本主义悄然出现之后, 大学管理方式正在经历一种范式的转变, 正在从传统的“学者共同治理”向“新管理主义”转变, 即企业化的管理方式和运营方式被应用到大学当中, 成本、效益、竞争等成为大学关注的对象。

三、学术资本主义对学术文化传统的挑战

(一) “学术至上”使命受到挑战

长期以来, 学术与商业和市场是截然分开的。随着社会的变迁, 大学逐渐从社会的边缘地带游离到中间地段, 特别是当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产生之后, 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更加紧密, 但即便如此, 对纯粹科学知识的探求仍然是大学的核心价值追求。通过知识的资本化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这种目标是被传统学术理念所拒斥的, 因为这种任务应归属于企业和其他机构来完成, 大学仅仅是进行人类社会最本真追求的场所。

20世纪80年代之后, “第二次学院革命”的兴起使学术资本主义在大学当中悄然兴起, “学术至上”的传统理念以及学术本身的含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挑战, “当学术不仅仅转变为智力上的努力, 而且还是经济上的奋斗时, 很多大学一直以来所坚持的科学与企业之间的分离状态被打破了, 因为大学自己也变成了企业家”[10], 可见, 学术资本主义的到来使得“学术”的传统意义得以延伸, 学术不仅仅意味着一种智力上的挑战, 而且还包含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同时学术资本主义还使得大学的身份从追求真理的场所变为创业基地, 教师变成了兼具“学者和创业科学家”双重身份的人物。

当传统遭遇现实的挑战时, 二者之间的冲突必然会在一定情形下爆发, 20世纪60年代末沃里克大学中的校园骚乱事件便是典型的冲突事件。在沃里克大学创立之初, 副校长巴特沃思提议将它建设成为一所“适应时代需要的大学”, 他强调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并寻求在大学中灌输一种亲工业的态度, 但是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 英国大学中传统的“学术至上”理念仍然根深蒂固, 学者们反对与工业过分密切的联系与合作。于是, 1969年在沃里克大学内部发生了一场激烈的骚乱, 学生占领了行政大楼, 卷宗被抄, 副校长和相关工作人员遭到了学生严厉的打击, 而且随之而来还出版了一本颇具讽刺意味的书——《沃里克大学有限公司》, 以此来揭露大学内部的学术资本主义行为[11]。从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到, 当大学传统的“学术至上”使命遭遇挑战时, 二者之间尖锐的矛盾如果得不到协调和解决, 就必然会在一定的时空中爆发。

(二) “学术自由”传统遭到侵袭

在学术资本主义的影响之下, 大学中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准, 研究则偏重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应用研究。学生给大学交纳高额学费来购买他们想要得到的产品, 因此, 大学中的教学活动从学科的创立、课程的设置, 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都以满足它的顾客——学生的需求为准。在研究方面, 学术资本主义使传统的对基础研究的关注转向了能带来巨大收益的应用研究, 而基础研究的重大特征之一, 就是某个人无论在何种程度上都不可能预知科学发展带来的结果, “伟大的研究者在研究时经常会转向新的领域。这种只对创新性头脑开放的意外之喜, 使我们的世界充满惊奇和生机, 并且只有大学能支持它”[4], 而对应用研究与特定研究目的的关注, 限制了研究者思想与意识的自由驰骋, 同时也使研究者失去了研究过程中的“意外之喜”和“惊奇”。此外, 当企业与大学签订合作合同、委托大学研究和开发他们所需要的产品时, 大学的教师们将面对来自企业赞助者的巨大压力和密切监督。在《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一书中, 作者希拉·斯劳特在对澳大利亚新波大学教师的访谈中提到:“……他们 (小麦局) 是我最大的经费来源, 资助了两个大的项目……执行主任今天刚刚来过……他非正式地说他们正努力使他们的钱得到更多应用上的快速回报。听到这个, 我认为我最好开始考虑生物技术方面的问题。他们定期来检查我们的工作。以前是一年一次。现在是两次。他们更密切地监督我们。由于大学和资助团体的缘故, 我们通常有一种到处都负有更多责任的感觉, 而且有一种感觉是我们应当做更多的应用工作。我对此特别不高兴, 因为这基本上不是我们的主要职能。”[8]当企业为大学提供研究经费之后, 教师的研究内容、研究进度和研究效果都在企业的监管和控制之下, 教师基本上丧失了自主处理事务的权力。可见, 大学获得外部提供的财政支持是以牺牲教师的学术自由为代价的。

当学术资本主义产生之后, 学者所追求的“自由的环境和自由的研究状态”不复存在, 教师所拥有的传统的教学和研究自由遭受到严重的侵袭, 洪堡提出的“学术自由”大学理念如逝去的风景, 于现实之中渐行渐远。

(三) “学术自治”理念面临威胁

根据资源依赖理论, 为大学提供资源的人或机构就有权力对大学进行管理和控制。也就是说, 大学从外部获得的资源越多, 它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就越严重, 大学的自治程度也会越低。

自从18~19世纪大学成为国家统治下的机构以来, 大学与政府的紧张关系便一直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二者的逻辑关系是:政府是大学的投资创办者, 大学接受并依赖政府的资源得以生存, 这种“授受”关系使得传统的学术自治空间遭受挤压。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和学术资本主义的产生, 政府已不再是大学学术自治传统唯一的威胁者了, 来自市场的压力成为人们新的担忧——“伦理上的问题是这样的, 参与是否会转移大学传统的教学和科研职能——关于价值观的问题。有人担心大学对经济问题的关注会使它丧失独立性。……‘大学—企业’关系的批评者坚持认为大学在卷入这些活动时正在冒着失去其独立身份和特殊使命的危险”[10]。事实证明, 上述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 当大学试图通过摆脱政府的财政资助重获自主时, 学术资本主义却使大学变得更加依赖于它的新的收入提供者——企业和市场, 同时再一次失去自主权。“大学尝试获得其他的收入。但是替代品经常附带着条件;它们要求履行一定的条款。……最终的结果是教学科研人员的努力从由政府固定拨款和学费资助的活动, 特别是教学及相关活动, 显著地转向在竞争性的‘市场性的’领域中创造收入并满足那些奖励条件的活动。”[8]当大学与市场联姻之后, “满足消费者需求”、“效益至上”等这些市场所应遵循的规则进入到大学之中, 大学就不再能够拥有自主地决定和处理内部事务的权力, 市场作为资源提供者成为大学新的“主人”。

四、传统还是现实:大学何去何从

千百年来, 大学面临过无数次价值观的碰撞:个人与社会、理性与功利、科学与人文、精英与大众、教学与科研、学术与行政……在这一次次的冲突与融合之中, 大学跌跌撞撞一路走来, 成为人类社会中最历久弥新的机构。

当前, 学术文化传统与学术资本主义的博弈是摆在大学面前的又一个难解的命题。对于这一现象, 目前学术界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学术资本主义的到来会使大学失去千百年来累积的学术文化传统, 甚至有学者认为学术资本主义是“一场被资本意淫的政治狂欢”, 他们呼吁大学走出资本化的困境, 回归大学学术圣殿的传统;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 在当前社会中, 没有任何组织机构有理由蛰伏于象牙塔之中独群寡居, 他们认为大学应成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引擎, 大学知识的资本化与商业化是大学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因此, 即便以牺牲学术文化传统为代价也是值得的。

英国学者阿什比在《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中说道:“大学像动物和植物一样地向前进化。所以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它们在向前进化的过程中, 正经历着遗传体系经常遇到的进退两难的困境:一方面它们本身必须改变以适应社会的新形势, 否则将遭受社会的抛弃;另一方面, 它们在适应社会的改变中, 又不能破坏大学的完整性, 不然就将无法完成它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16]当前学术文化传统与学术资本主义的博弈正处于这样一个两难境地。大学究竟何去何从?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研究者面前的课题, 值得我们沉思和探究。

参考文献

[1][7][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 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13.28.

[2][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 陈晓菲,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197.

[3][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 陈军,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17.

[4][12][美]达雷尔.R.刘易斯, 詹姆斯.赫恩.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为新时代公共利益服务[M].杨克瑞, 王晨, 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8:67.66.

[5]Freedam, J.O. (1996) .Idealism and liberal education[M].AnnArbor, MI: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6]袁本涛.现代大学制度——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J].探索与争鸣, 2012, (4) :70.

[8][9][13][15][美]希拉.斯劳特, 拉里.莱斯利.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M].梁骁, 黎丽,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8.10.153.63-64.

[10][14][美]亨利.埃兹科维茨.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M].王孙禺, 袁本涛,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12.21.

[11][美]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3.

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篇8

一、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经济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基础, 社会进步是文化兴盛的条件,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也必然伴随文化的兴盛和繁荣。历史上, 每一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 往往也都是文化繁荣兴盛的时期。30多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 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 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在客观上要求文化有一个大发展大繁荣。在改革开放进程中, 我国文化建设虽然也取得巨大成就, 但总体实力和总体水平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 同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很不健全, 文化产业的总体规模还不大, 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我们必须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文化。

当今世界, 多元文化并存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不仅过去存在, 现在存在, 将来也会存在。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网络化的深入发展, 不同民族、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世界各地几乎没有文化死角, 所有民族、国家的文化都暴露在世人面前。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之中, 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全方位交流、碰撞。西方文化及其价值观的进入, 一方面有助于我们了解、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另一方面, 也冲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现在, 美国的文化产品已在其对外贸易中占据首位, 日本的文化产业产值已超过汽车工业, 韩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国。在这种形势下, 保持民族文化独立的任务尤为紧迫。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激荡, 有没有文化自觉, 文化的发展大不一样。

我国当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与之相伴随, 各种社会思潮空前活跃, 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 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多样化。而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的现象:如果人们只是为了生计和物质生活享受而疲于奔命, 就会精神无着、心灵空虚。长此以往, 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就会逐渐淡漠, 引发犯罪, 影响社会稳定。所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进行宣传和教育。

二、我国文化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多的成就, 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增强, 据统计, 2006年全国共有广播电台267座, 电视台296座, 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0%, 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2%。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作品, 像《恰同学少年》、《我的长征》、《雄关漫道》、《八路军》等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受到广泛好评, 还有许多反映现实题材的作品也不断的涌现。文化建设在不断取得新成果的同时, 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青少年:当代的青少年处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 思想观念、群体结构、具体需求和行为方式多样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当前青少年文化建设却存在着制度不健全、阵地缺乏, 青少年文化建设工作者队伍流动性大, 极端不稳定, 导致文化建设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把各种新思潮、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传达给青少年, 强烈冲击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传统教育理念, 青少年群体由于经历局限、心理特点等原因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甄别和选择能力还比较欠缺, 存在着盲从的现象;由于我们的社会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中存在过分夸大金钱、财富的作用, 贬低精神追求的意义和价值取向的现象, 导致青少年用金钱的标准来衡量一切, 最终会侵蚀青少年的思想和道德;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等原因, 青少年文化资源多分布于城市, 农村适合青少年的文化资源匮乏。这些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意味着我们在青少年的文化建设方面出现了问题, 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充分注意这部分群体。

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 我国农村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广大的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 现在虽然在经济发展方面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城乡差距也在不断的加大, 但是农村的文化建设问题更值得注意, 这关系着广大农村地区的稳定和发展。由于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 重视程度不够, 政府文化建设职能严重缺位, 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文化宣传滞后。目前, 农村文化建设处于“无阵地、无队伍、无作品”的“三无”状态。大部分农村电影院、文化馆、图书室都变成了商店、旅社、个体摊位;描写农村生活, 适合农民口味的精品之作越来越少。电视节目繁多, 但真正关注农业技术、农业法规以及农经信息方面的电视节目少;出版社“三农”图书积压, 但是农民很难看到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市场经济理论和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的书籍。农村的娱乐设施和场所太少, 加之缺乏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管理, 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和生活习俗乘虚而入, 封建迷信、宗族势力重新抬头。建庙造神、求仙问卜、算命看相、为活人大修坟墓等活动已经公开化, 并呈蔓延之势。许多地方虽然建立了文化大院, 但是基本上都处于闲置状态。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就必然越来越多, 这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除了这些群体的文化建设问题, 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也存在着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政府部门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不够;文化市场秩序混乱, 存在着盗版、侵权、假冒伪劣产品等现象;社会上的不健康文化仍然比较多, 像迷信、色情、暴力等文化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还有很多西方文化、韩国文化等等充斥着我们的市场, 也对我国文化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新时期文化建设

面对这些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我国未来的文化建设仍然是任重而道远。重要的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 创造并宣传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内容。主要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青少年文化建设。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是社会的未来, 他们的思想文化状况直接影响着未来的社会发展, 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关于他们的文化建设工作。一是加强青少年读书的意识,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在学校里营造一个浓郁的读书氛围, 让师生亲近经典书籍, 在阅读中实现与大师对话, 使阅读成为师生的生活, 成为生活习惯, 从而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二是加强文化设施建设, 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 (站) 、电影公司、新华书店、广播电视台等的建设, 通过这些文化设施向青少年推荐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图书报刊, 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 做好面向青少年的优秀影片、戏剧、歌曲和图书展演、展播、展销, 并组织他们剧评、影评、书评, 使他们在学习娱乐中受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三是要加大网络管理和网络教育, 加大传统文化教育, 提高广大青少年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 防治他们沉迷于一些网络游戏, 这就要求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积极引导, 紧密结合, 形成合力, 构成网络教育网络。四是多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文化活动, 像青少年创作大赛、青少年文化艺术节等等, 推动青少年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在广泛开展青少年文化活动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具有鲜明时代气息和社会影响力的青少年文化活动品牌, 吸引广大青少年踊跃参与, 广泛吸纳社会资源, 促进青少年文化建设。

2.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应该加大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 社会广泛参与, 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服务优质、覆盖农村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 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 乡镇有文化站, 村有文化室”的目标, 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加强一些重点乡 (镇) 文体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和村文化室建设, 新建、翻建一批文体服务中心或文化活动中心, 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老年活动场所、农村科技文化培训中心、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并对一些陈旧的文化活动阵地进行整修, 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要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 引导农民走近知识、走向市场、走向富裕、走向文明, 提高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 提高获取、吸收、交流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提高转岗的专业技能和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 为城乡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直接动力。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应该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按照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要求, 利用节日和集市, 组织开展花会灯谜、文艺演出、书画展览、读书征文、体育健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发动群众广泛参与, 发掘民族民间文化,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许多地方的民族歌舞、地方戏曲、民间书画、雕塑以及各种民间工艺等, 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 在这些具有特色文化资源的村庄, 挖掘、保护和合理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 开展展示活动和申报建立特色文化村活动, 对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繁荣农村文化、展示新农村农民新形象、增强农村凝聚力和提高农民自信心, 有着积极的意义。

文艺理论中的文化主义与审美主义 篇9

文艺理论属于人文科学,其本身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 不能够简单的凭借事实来论证观念,其理论很大程度上会附带研究者本人对文艺的理解和判断。文学是人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但是在研究中,由于研究者本人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的诸多不同,其对某一文艺现象的理解也会截然不同,任何文艺理论都不可能是纯客观的。然而,尽管研究者的个人价值取向各有差异,但是各类研究成果也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文化理论中文化主义和审美主义的研究分歧众多,但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社会追求的最高目标,文化主义研究只有具备这样前瞻性的眼光,才能提升文艺理论的理论品味。另外,文艺理论必须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以指导和服务实践。在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必须立足于现实中国人的生活实际,提出自己的研究见解,而不应该简单的照搬西方国家的研究成果,比如,很多西方后现代社会消费文化理论与我国的现实实际严重脱节,所以,西方的消费文化理论虽然对西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一旦引入我国,就会因为文化语境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效果。为此,我国的文化理论研究必须立足于我国的现实,真正的文艺理论不应该仅仅描述现实生活,而且还要发现规律,指引社会发展方向,现实生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为此,文艺理论研究者也应该依照现实生活的发展规律,不断反思,不断超越,推动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文艺理论中的文化主义概述

随着现代生活和文艺实践的急剧变化,文化理论研究在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格局。文化主义是近年来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入在我国出现的一股消解文艺的审美属性,将其混同为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并以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来抵制审美文化的一种文艺观念。对于文化批评或者文化研究,不同的学派都有着不同的意见和理解,西方的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批评持反对批判态度,将其看做是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民大众进行意识形态控制的手段,而伯明翰学派则将其看做对资本主义霸权主义的反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消费主义文化快速发展,文化研究也因此与消费主义结合在一起,文化研究被混淆为消费文化,而这一理论在我国的研究也深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有人指出,今天的审美活动已经超出了纯艺术或者纯文学的范围,大众的文化生活不仅包含小说、诗歌、散文等经典的艺术,而且还包含了广告、时装、 健身等各类艺术活动场所,人们的文化活动、审美活动和商业活动已经融合在一起,没有了区别界限。但是,笔者认为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虽然都是以通俗文化的形式存在,但是两者存在诸多不同,比如,通俗文化通俗易懂,为大多数人喜爱,与审美文化相辅相成,具有永恒的典范价值,消费文化则与之有较大的不同,其遵循的享乐主义生活方式,消解了审美文化中独有的思想深度,成为一种享乐文化。

三、文艺理论中的审美主义概述

长期以来,审美的概念就遭受到各类误解,将其认为是一种不承担任何使命的纯感官享受,但是这是一种极为浅显的认知。在消费文化时代,人们对美学的认知变化就是将其视为一种简单的感官享受,而这明显是对审美的误解,康德指出按照审美判断的质的契机是将审美规定为不以利害关系而让人感到愉快的思想,但是后人却将康德的这一思想简单的曲解为不承担任何精神使命的纯感官享受,而我们将文学艺术的性质看作是审美的,往往是因为其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超越。而文化研究中反对传统美学中主张的审美超越性,认为现代的审美并不需要灵魂的震动,自足于美的消费和放纵。然而这明显是一种误解,文化理论中审美理应是人对自我的超越。因为人与动物不同,在物质生活中,人能够不断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思考生活的价值,并通过将自己与生活保持距离来意识到自己应当如何去创造生活,而审美正是让人与当下物质生活拉开距离,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以超越自我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从人的现实生存活动来说,人不仅有物质生活还需要精神生活,正如雨果所说,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否则,人的生活与动物没有什么差别。而我们坚持的文艺理论中审美主义,提倡的审美超越精神,可以帮助人们摆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害,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另外,人的精神生活不仅局限于审美领域,哲学、道德、 宗教等无不牵涉到人们的精神生活,然而审美却能够将人的精神生活的理性层面和感性层面有机结合在一起,让人们在感性愉悦中领悟,体验人生理想,提高自己的人格素养。

结语:

社会资本与企业文化 篇10

1. 社会资本的内涵

由于社会资本是一门相对较新的理论, 人们对社会资本的了解和研究还不深入, 所以对社会资本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最早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他对社会资本的定义是: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拥有的以社会结构资源为特征的资本财产, 社会资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各个要素构成, 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中。美国学者罗伯特·普特南这样定义社会资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信任、规范以及网络等社会组织的特征。普特南把长期以来为主流经济学所忽略的基本关系转换为解释潜在经济能力与行为差异的概念, 作为一种对集体行为以及长期选择, 对经济发展所须依赖的结构与制度安排的诠释, 得到了一大批学者的赞同, 并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层面的研究之中。

国内首次提出并具体研究社会资本的是张其仔。他认为社会资本就是社会关系网络。[4]顾新等人认为, 社会资本是指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组织通过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关系来获取资源的能力。李惠斌和杨雪冬认为, 社会资本是指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区别的以规范、信任和网络化为核心的从数量和质量上影响社会中相互交往的组织机构、相互关系和信念, 是社会机构、社会成员互动作用的具有生产性的社会网络。在这个概念中, 社会资本不仅表现为个人、组织相互关系的认同性、互利性, 而且体现了这些联系的稳定性和扩展性, 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大致认同。

2. 社会资本的特征

社会资本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一样都是资本的一种表现形式, 除了具有资本的一般属性外还有自己的一些特征, 主要有:

(1) 公共物品性。社会资本只能在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形成, 即个人或组织只能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才能拥有社会资本, 所以社会资本是被这一社会关系网络所共有的;

(2) 不可转让性。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的社会资本都有其具体的使用范围, 都只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 所以是不可以转让的;

(3) 传递性。在社会关系网络中, 各个个体或组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通过联系, A的社会资本可以传递到B, 从而在使用上可以达到互惠的效果;

(4) 无形性。社会资本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是一种无形的资本;

(5) 可再生性。经济资本会随着使用慢慢消耗, 而社会资本可以通过社会资本再生产有效地避免资源的消耗。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 企业文化的内涵

对于企业文化的定义, 中外学者们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爱德加·沙因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 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 并用来教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 (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等) 。美国学者约翰·P·科特和詹姆斯·L·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在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 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 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同的文化现象。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各种社会活动及经营活动中, 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 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 包括价值观、道德、精神追求、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

虽然学者们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各有不同, 但在不同之中可见其本质, 即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组织行为的习惯与传统, 是企业中的共同价值观, 并且这种企业组织行为的习惯与传统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沉淀、渐进养育、长期形成的。

2. 企业文化的特征

企业文化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 独特性。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具有相对独立性, 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积淀, 这是由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特色、企业传统、企业目标、企业员工素质以及内外环境不同所决定的。

(2) 相融性。企业文化反映了时代精神, 它必然要与企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社区环境相融合。

(3) 人本性。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 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行为规范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强调在企业管理中要理解人, 尊重人, 关心人, 注重用愿景鼓舞人, 用精神凝聚人, 用机制激励人, 用环境培育人。

三、社会资本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为企业提供精神力量, 为企业指引前进的方向, 它的创建需要丰富的社会资本存量。社会资本在企业文化的创建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

1. 企业文化的创建有赖于员工的信任与合作。

企业员工不仅是整个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也是整个企业文化的践行者。然而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就需要企业员工之间广泛的信任与合作的社会资本作支撑。员工之间的信任与合作, 不仅能够整合差异和不一致, 而且能够塑造现代企业文化的价值。

2. 企业文化的创建离不开有序的员工参与网络。

员工的信任与合作不仅包括员工个人之间、组织之间的信任与合作, 而且包括员工个人、组织与企业行政层级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后者主要表现为有序的员工参与网络的建立。社会资本是使“民主得以运转的关键因素”, 这其中主要是指有序的参与网络。有序的员工参与网络对企业文化创建具有重要作用:首先, 它能够创造企业整合员工利益的条件, 将企业员工纳入各项企业文化决策的参与程序, 从而将员工自身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过程。其次, 它能够使员工的物质利益表达和精神利益表达得到有效实现, 拉近了员工与行政层级的距离, 将企业打造成一个坚强有力的整体。再次, 它能够防范企业危机时刻造成的企业战斗力和竞争力的缺失, 重现企业员工的战斗堡垒作用。

3. 企业文化的创建需要公平正义的企业规范及其价值理念。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创建企业文化必然也离不开公平正义的现代民主政治价值取向。这就要求企业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从观念上确立公平正义的理念, 从制度上制定公平正义的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各项管理机制的运行、管理职能的实施必须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和理念。企业是员工利益的最大实现者, 这不仅包括物质财富, 也包括精神财富。作为现代民主政治价值的公平正义也是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利用社会资本培育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创建是为了员工之间能够和谐、合作, 使企业目标能够更好地实现, 而社会资本能够促进企业的和谐与稳定, 所以要加大对社会资本的投入来培育企业文化。

1. 尊崇企业家。

对企业家的尊重首先意味着社会对个人利益的尊重, 其次意味着社会对创新精神的推崇。本质上就是对创新的支持、对企业家的尊重。

2. 崇尚合作。

对合作的崇尚, 也就是说文化要有助于推动和实现企业之间潜在和显在合作。对合作的崇尚首先是推动企业分工专业化的需要。对合作的崇尚意味着企业存在较低交易成本, 而较低的交易成本是分工深化的前提条件;其次对合作的崇尚是获得集体效率的必要条件。

3. 培养开放创新的情怀。

开放与封闭相对而言, 封闭的文化只能导致僵化, 不利于企业这一具有开放性的组织成长。创新是企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机制之一。在同一区域里, 由于企业在空间上彼此接近, 企业家在平时的商业协作和交流中, 通过直接观察就可以掌握其他企业新的生产经营思路和其他创新形式, 这样可以促使企业间的相互模仿和攀比, 形成企业之间良好的创新环境。企业家之间这种默契的思想交流很容易在区域内营造一个创新环境。有利于保持开放创新的文化因素包括三个方面: (1) 以信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文化。 (2) 企业之间特有的交流模式。 (3) 创新的氛围。

4. 塑造文化共性。

在文化共性塑造的过程中, 精神价值层面的文化共性的塑造不可或缺, 主要包括:一是共同的价值观。企业成员的价值观念越接近, 其思维和行为模式的一致性就越高, 就越强化成员企业行为的连续性, 维护组织的稳定性。在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中, 不能只注重与外国企业建立网络关系而忽视与本地企业建立密切联系, 这样容易削弱本地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 并导致对国外企业的过度依赖。同时, 外来的企业必须根据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来调整自己包括与当地的供应商取得联系, 就近获得零部件, 聘用当地的劳动力以及面对当地市场等, 只有树立起融入本地的认识, 才能使企业扎根于当地。二是共同的历史传统。如浙江宁波依托“奉帮裁缝”的传统技艺, 大力发展服装产业, 广东东莞作为著名侨乡, 与台商在历史、文化上具有亲和性, 亲缘、乡缘等社会关系网络为台商在大陆投资以及台商企业家与大陆企业家的交流奠定了文化基础, 使之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资讯产品生产基地和我国最大的国际性对外加工基地。[11]

总而言之,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促进社会发展的广泛而行之有效的资源, 它在企业文化的创建过程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现代企业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努力扩大社会资本的存量, 为企业文化的创建创造充分有力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戴萍萍.社会资本理论综述[J].科技信息, 2007 (15) .[1]戴萍萍.社会资本理论综述[J].科技信息, 2007 (15) .

[2]詹姆斯,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2]詹姆斯,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3]黄锐.社会资本理论综述[R].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7.[3]黄锐.社会资本理论综述[R].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7.

[4]张其仔.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7.[4]张其仔.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7.

[5]顾新等.社会资本及其在知识链中的作用[J].科研管理2003, (2) .[5]顾新等.社会资本及其在知识链中的作用[J].科研管理2003, (2) .

[6]李惠斌, 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6]李惠斌, 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7]江肖.浅谈中国企业文化发展[J].科技信息, 2012 (26) .[7]江肖.浅谈中国企业文化发展[J].科技信息, 2012 (26) .

[8]李连喜, 索明健.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研究[J].才智, 2012 (25) .[8]李连喜, 索明健.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研究[J].才智, 2012 (25) .

[9]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M].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9]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M].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10]刘涛.社会资本视野下的现代企业文化创建[R].天府新论, 2007.[10]刘涛.社会资本视野下的现代企业文化创建[R].天府新论, 2007.

上一篇:实习生流失下一篇: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