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本积累

2024-05-30

文化资本积累(精选九篇)

文化资本积累 篇1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资本,提升路径

收录日期:2012年10月8日

一、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

资本是经济学概念,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最早将其引入社会学领域。在《资本的形式》一文中, 他第一次完整地阐述了文化资本的概念, 提出了自己的文化资本理论。布尔迪厄运用文化资本理论来揭示现实社会中各不同阶层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根据资本所体现的社会权力类型与关系, 布尔迪厄将资本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及社会资本。三种资本彼此可以相互转化, 其中文化资本最具有转换力量。文化资本是一种能力, 它包括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专业技能、个人的举止风度以及对成功的把握能力等。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形式, 第一种是具体形态, 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式存在, 如语言能力、行为惯习、适应能力、人格类型等;第二种是客观形态, 以文化商品的形态存在, 如图片、书籍、词典、工具、机器等;第三种是体制形态, 以文化资本的形式由权威机构授予, 并成为一种具有保证性的资历认证, 如资格证书、文凭等。很显然, 这三种形态对应了文化能力、文化产品与资格证书。

二、大学生文化资本积累现状

布尔迪厄在《区隔》一书中提出了文化资本的两种再生产方式:通过家庭教育传承文化资本和通过学校教育积累文化资本。首先, 家庭是文化资本再生产的最初、最主要的场所。家庭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既有父母对子女有意识的教导, 也有子女对父母无意识的效仿, 不同家庭背景的后代获得了上辈人的“惯习”, 传承了父母的文化资本, 并将其身体化, 转化为自己的文化能力;其次, 学校是除家庭之外最重要的生产文化资本的场所。学校教育不仅仅是技术与知识的传播, 还承担着向社会成员传输特定的文化传统的任务, 承担着文化再生产的功能。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 家庭传承的文化资本已基本固化, 在校期间的文化资本积累是改变其文化资本持有量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考察大学生三种文化资本, 即文化能力、文化产品和资格证书的拥有状况, 分析大学生文化资本积累现状。

1、文化能力。

文化能力既是一种内在化的文化资本, 布尔迪厄将其看作是最重要的, 是其他两种形式文化资本的基础。大学生的文化能力表现为语言表达能力、文化品味、文化修养等。

文化能力与特定个体紧密相连, 不能通过赠予、买卖、抢掠等形式实现个体之间的传递, 个体积累是获取文化能力的主要途径。笔者从事高校教育工作多年, 通过与大学生的接触交流发现, 大学生的文化能力积累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 以被动接受为主, 主动挖掘欠缺。尽管学校开设多门课程, 但不少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没有充分吸收和消化, 只要考试通过就万事大吉。这种被动式的学习使学习过程流于表面, 获得的知识是临时的、零散的, 难以转换成内在化的文化能力。其二, 生际间差异明显。文化能力的积累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还要以一定的家庭经济资本作为支撑。那些拥有丰富文化资本的家庭后代条件优越, 更容易传承积累学习能力和文化品味;而对于那些贫困大学生而言, 不仅难以得到家庭经济资本的支持, 为了筹措生活费和学费, 还需要挤占学习时间用于勤工助学, 缺乏对分数之外的素质和兴趣能力的培养和投资。多数贫困生由于没有学习之外的特长而滋生自卑心理, 将自己拒之于各类活动之外, 阻碍文化能力的提高。

2、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是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 大学生的文化产品指大学生拥有的书籍、报纸、绘画、工具等文化物品。根据布尔迪厄的观点, “行动者的藏品—书籍、绘画和古董等物质性财富越丰富, 或者其质量越高, 他拥有的客观形态文化资本越多。”所以, 藏书情况是衡量客观形态文化资本的主要指标之一。文化产品以物质形式存在, 是可以进行传递的。从家庭角度看, 不同阶层的家庭对大学生客观化的文化资本积累的影响是不同的。相对于农村大学生, 城市大学生能更多地传承上辈留下的图书、文化收藏、艺术品等。从个人角度来看,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取书籍的主要来源。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丰富, 大学生获取书籍的经济成本较低, 基本能够满足需求。

3、资格证书。

体制化了的学术资格或证书, 是衡量体制化文化资本的重要尺度。正是“这种证书赋予其拥有者一种文化的、约定俗成的、经久不变的和有合法保障的价值”。为此, 大学生争相通过获取官方所认可的文化资本来提升自身价值, 除了争取各种教育资格与机会外, 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亦成为了大学生的选择, “考证热”在大学校园渐成气候。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提供的信息, 中国已在90个职业采取了职业准入制度。有人断言:“21世纪将是职业证书的时代。”在大学校园, 每年的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会计资格证、律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导游证、人力资源管理师、报关员等考证风潮, 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下, 为了给自己在就业市场上增加筹码, 多数大学生意识到了资格证书对获取职位的重要性, 对考证的投入可谓代价巨大。从时间成本来说, 考取某项证书, 从考前的筹划到购买资料、上辅导班、复习等, 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同时意味着舍弃专业学习、实践锻炼等机会, 可见大学生对考证的重视。此外, 考证还需要付出一定的货币成本, 如报名费、资料费、辅导班学费等。然而, 与大量投入相比, 考证收益是不能确定的。由于部分大学生陷入考证误区, 不结合个体差异选择证书类型, 盲目跟风, 使得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之间的转化失败, 考取的证书对就业毫无用处, 这也是大学生体制化资本积累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来看, 在就业压力的影响下, 浮躁心理及重证书、轻能力是当前大学生文化资本积累中呈现的主要问题。

三、大学生文化资本提升路径

从大学生文化资本积累现状来看, 提升文化资本的路径主要是学校教育与个人努力。

1、学校教育。

高等教育是大学生积累文化资本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发挥积极作用, 促进文化资本在学生中平衡发展。

首先, 学校应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使大学生提高文化能力。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互动的重要平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能够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参与进来, 为学生广交朋友、锻炼社交能力、建立竞争协作意识创造条件, 使其提高文化能力。

其次, 学校应丰富图书馆资源, 以增加大学生文化商品存量。为突破馆藏资源约束, 可以建立校际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大学之间书籍、光盘等资源的馆际互借, 使得学生可以方便地接触到更多的文化资源。

最后, 学校应鼓励学生考取资格证书, 增加体制形态文化资本存量。一方面要鼓励他们学好校内课程, 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考取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和等级证书。

2、个人努力。

布尔迪厄指出个体在获取文化资本途径上, 除了秉承家庭文化资本代际传递的先赋因素外, 还与个人的成就动机、努力奋斗等自致因素是密切相关的。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 知识快速更替, 家庭文化资本先赋因素的影响力渐趋弱化, 而个体后天自致因素的影响力却越来越大。因此, 大学生应积极发挥个体主动性来积累文化资本。

首先, 大学生应认识到个人能力的提升与自我追求和辛勤付出是息息相关的, 树立正确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勤奋学习、不懈奋斗, 不断积累文化资本。

其次, 大学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接触社会, 适应社会。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兼职、实习等各种机会, 有意识地加强与社会的交往, 是弥补自身社会资本单薄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锻炼个人的业务能力, 而且可以扩大个人的社交网络范围, 获得人脉资本。

参考文献

[1][美]戴维斯沃茨.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2]毕淑芝, 王义高.当代外国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资本积累文献综述 篇2

摘 要 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家把从雇佣劳动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此,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研究资本积累对于理解马克思资本论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以及资本主义最终走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资本积累的定义、源泉、包含的因素以及资本积累发展的必然性和趋势。

关键词 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

一、资本积累的定义

资本积累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资本化。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看,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的规模越大,资本家可以获得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将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的因素

在剩余价值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一定的条件下,资本积累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因而一切决定剩余价值的因素,都会影响资本积累规模,这些因素有:1.劳动力的剥削程度。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4.预付资本的大小。

二、资本积累的过程

单个商品生产者手中一定成都的资本积累,是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前提。也可以称为原始积累。资本积累以剩余价值为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掌握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而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又来源于这个原始积累,原始积累的产生离不开时代背景,15、16世纪的西欧封建主凭借手中的权利强迫贫穷的农村居民同自己的生产资料相分离。对农业生产者即农民土地的掠夺,形成了原始积累的基础。

三、资本积累的必然性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有:1.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决定了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必须进行积累,这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2.资本积累也是由竞争规律决定的。谁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得扩大生产规模,追加投资。竞争迫使每个资本家都要拼命地进行资本积累,这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四、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指出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中,财富在纵向上发生了积累。具体讲,有以下几点:

(一)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

资本构成从价值层面看是由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从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方面看,每一个资本都分为生产资料和活的劳动力;这种构成是由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量和为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而必须的劳动量之间的比率决定的。投入一定生产部门的许多单个资本,在构成上或多或少是不同的。把这些资本的一个个构成加以平均,就得出这个生产部门的总资本的构成。假定资本的构成不变,为了推动一定量的生产资料或不变资本始终需要同量劳动力,那么对劳动的需要,要按照资本增长的比例而增长,而且资本增长越快,劳动的需要也增长越快。因此,资本的积累也就是劳动力的不断增加。

(二)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

一旦资本主义的一般基础奠定下来,在积累过程中就一定会出现一个时刻,那是社会劳动率的发展成为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杠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资本技术构成的这一变化,即资本价值的不便组成部分靠减少它的可变组成部分而增加。然而,积累的增进虽然使资本可变部分的相对量减少,但是决不因此排斥它的絕对量的增加。

(三)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

资本积累最初表现为资本的量的扩大,通过减少资本的可变组成部分来不断增加资本的不变组成部分而实现的。而可变资本主要由劳动力构成,随着可变资本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减少造成相对人口的过剩。过剩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过剩的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它不受人口实际增长的限制,为不断变化的资本增殖需要创造出随时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

(四)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方式

过剩人口经常具有三种形式:流动的形式,潜在的形式和停滞的形式。

五、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揭示的问题

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尖锐地揭露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利益的根本对立和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指出了无产阶级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六、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排斥对自然的社会统治和社会调节,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出消灭它自身的物质手段。

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充分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同时,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不仅为自己的灭亡准备了客观物质条件,而且还为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准备了社会力量,即无产阶级。总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剧,成分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当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朱方明,张衔.政治经济学(上).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文化资本积累 篇3

交际 (communication) 是指人们相互交换信息、相互影响、共同建构意义与身份的过程。跨文化交际强调的是交际的参与者属于不同的文化群体。著名学者科里尔和托马斯 (Collier and Thomas) 曾指出, 跨文化交际是建立在认同于不同文化的交际者之间的, 这种各自的认同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标识, 这些交际者除了认同各自的文化, 而且扮演着各自的文化代言人, 这些交际者展开的交际就是我们所说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究竟该从什么方面着手研究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 个人行为不足以反映文化, 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才能一定程度上体现文化, 所以, 在对跨文化交际进行研究时, 首先要做跨国、跨种族、跨民族的研究, 这也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内容。

2 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

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价值体系的总和, 虽然在社会群体的内部, 不同个体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但是文化模式大体上是相同的。每个文化都自成体系, 与其他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 同时也拥有很多共同点, 具有一定的不可通约性。

著名的人类学家罗伯特·F·墨菲曾经说过, 一种文化自身并不是绝对的统一的, 往往会包含许多差异或者冲突着的价值理论和行为方式, 但是这不能掩盖文化内在的一致性。正如著名人类学家家露丝·本尼迪克特的代表作《文化模式》中所阐述的那样, 人类是个复杂的群体, 行为的多样性可能是无穷的。但是一种文化内部总蕴藏着具有相同价值取向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但不局限于婚姻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社会风俗、礼仪等。文化模式是经过历史筛选整合后形成的, 是一种趋向稳定的文化关系和结构。也就是说, 文化模式就是文化群体内部本质上的一致性, 也叫共性。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正如著名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 (Clifford Geertz) 所说,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轨道, 并沿着自己的轨道以自己的速度行驶。每个文化都是自成一体的, 各自有各自追求的价值取向。著名学者卡里·多德认为, 当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影响到人际交往的结果时, 跨文化交际就相应产生了。不同文化群体发出的行为的出发角度是不同的, 因此, 一个文化的观念、习俗可能难以被其他文化所理解。

概括起来, 虽然学者们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角度不尽相同, 但是有几点共识:第一, 跨文化交际涉及到的不同文化群体内部是具有一致性的;第二, 每个文化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是存在显著差异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共性, 使得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但是又由于不同个体差异性的存在使得跨文化交际研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3 实践与文化资本积累

文化资本这一概念最初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提出的, 这一概念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布尔迪厄将文化资本分为了三类, 分别是具体化文化资本、物化文化资本和制度化文化资本。具体化文化资本以精神和身体持久“性情”的形式存在;物化文化资本以文化商品的形式 (图片、书籍、词典、机器等等) 存在;制度化文化资本以一种客观化的形式存在。布尔迪厄认为文化资本是个人经过不断学习逐渐积累起来的, 与个人资本密不可分割。而积累跨文化能力, 笔者认为可归为具体化文化资本的积累, 这种积累可分为三个阶段。

3.1 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指的是刚开始尝试用所学语言跨国接触的时期。比如, 当实习生或留学生第一次走出国门, 时空改变了, 语言改变了, 文化也变了。他们兴奋, 因为这是一次检验自己学习效果和提高外语水平的好机会;但是他们也有深深不安, 因为缺少沟通经验、信心缺乏, 怀疑自身的语言交际能力, 担心自己的发音不被辨识。这个阶段的跨文化交际中, 他们拼命在大脑中搜索所学的词汇、场景, 尽力模仿外国人的言谈举止。但是书本中说学到的交际用语是十分有限的, 远远不能满足真实跨国交际情境的需要, 所以, 他们自然地借助母语文化来处理。比如, 很多初次去法国留学的学生, 在最初的交际时, 不能理解法国人的见面礼-接吻, 也无法理解相熟的人天天见面握手。还有在遇到法国人对自己赞美时, 很多学生都会自我贬低或者否认, 以示谦虚, 其实这些行为都是受了母语文化的影响, 这些应对往往会让外国友人摸不清头脑甚至产生误会。

在初级极端, 与外国人展开跨文化交际时,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时刻提醒自己不完全使用母语文化。当接收到一个外语信息时, 首先要做的是用书本或者课堂所学的外语知识去解读, 如果确实搜罗不到这方面的知识, 才求助于母语文化。母语文化和他国的文化各自自成一体, 但是在相互碰撞的时候, 也会形成一个新的混合物。最开始, 在这个混合物里, 由于所学知识的有限, 母语文化一直在占上风, 但是随着在交流次数、交流经验的增加和知识的进一步积累, 母语文化和他国文化的比重会慢慢发生变化, 越来越协调, 使用者会慢慢得心应手, 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这个过程中慢慢得到提高。

3.2 中间阶段

当与外国人有了一定接触, 所学语言和文化资本较快速地积累时, 我们认为就步入了中间阶段。初级阶段, 人们通过观察、猜测、模仿去适应异国文化。在初级阶段, 这种模仿对人们适应异国文化与母语文化之间的冲突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只理解表层含义, 不熟悉文化背景的盲目模仿, 有时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定型观念和偏见影响个体各方面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它指导个体对一定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使个体做出选择性的记忆, 并去寻找支持自己定型观念和偏见的证据, 使定型观念和偏见本身得到巩固。学者关世杰相关的调研证实了定型观念和偏见对交流有消极的作用, 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质量, 甚至会阻止跨文化交际。学习异国文化是艰难的, 根据情景平衡好两种文化, 恰当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更难。它涉及交际的各方面因素, 需要时间去积累经验。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 才能逐步运用自如。

3.3 成熟阶段

逐渐的, 人们接触异国文化的时间长了, 对外国人的语言、文化、举止都有所了解, 文化资本都到积累, 误会的次数越来越少, 对异国文化的接受程度有了大幅提高。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 他们开始尝试协调双方的交流。人们开始站在两种文化之外, 尝试驾驭这两种文化, 比如他们可以成功预见出什么样的言行可能被对方误会, 给对方造成困扰或者伤害。所以他们在表达或者翻译时会有目的地调整、修饰词汇、表达方式和语气。

上述三个阶段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是外语水平不断提升的必经之路, 也是语言资本和文化资本不断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有意识、无意识地重视起母语文化和异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更快丰富个人文化资本, 从而达到了快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4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教育学家们积极鼓励学外语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段时间迁徙到所学语言国生活、学习, 接触当地人, 与当地人在实际情景中交流, 从而丰富语言和文化资本。有的甚至认为没有这种迁徙的学业是不完整的。因此我们鼓励语言学习者多创造机会, 进行中国式迁徙, 走进真实的外语学习环境中去, 比如, 可多参加一些有真实语言环境的实习等。除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习活动外, 学校和教师也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们多接触外国人, 如协助联系实习、组织一些中外双方参与的庆祝活动、讨论会等。通过这类直接的接触, 激发学生们对跨文化交际的兴趣, 让他们有机会在所学语言环境中得到熏陶, 提高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

此外, 学校也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中, 语言知识的教学工作一直被摆在首位, 很多学生的语言知识很充足, 但是却缺少实用的跨文化知识和交际知识。教师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 教会学生如何应用所学知识, 这也是让学生体会到语言实用魅力的最主要的途径。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运用所学语言, 告诉学生一些外国的文化, 教会学生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笔者认为, 如果说外语学习的目的是交际, 那么,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是外语教学的目标。

5 结束语

迁徙到所学语言和文化的环境中是学习外语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在这种环境中, 学生们对学习上的问题和困难更敏感;沟通上的压力迫使他们做出更大的努力去适应环境, 因此能更快地提高语言学习能力, 积累更多的个人文化资本。这种积累反过来能激发学生们在回国后的学习兴趣, 形成一股动力, 使积累持续下去。交流中的挫折和失败一方面有着对立的双重效应, 它们造成不理解或误会, 甚至导致交流的失败。同时, 它们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只要失败者从中吸取教训, 它们反过来可以帮助提高交际能力。另一方面, 在一些同学中积累起的某些影响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定型观念和偏见, 会影响他们日后的交际活动。个人资本的积累在这里更多地表现为学生们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应扮演什么角色, 起什么作用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的过程是通过时间不断积累语言和文化资本的过程。愿辛勤的园丁们正确地栽培和浇灌, 努力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摘要:走出校门, 在外语专业学生的实习或留学过程中, 跨文化交际方面会遇到很多问题, 而到外国语言和文化环境中、直接接触外国人是学习外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十分有效的方法, 同时个人文化资本的积累也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息息相关。该文在概述了跨文化交际和文化资本的内涵后, 强调了文化资本的积累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 之后就文化资本积累的三个阶段展开论述, 最后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文化资本积累,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2]蒙岚, 周晓玲.跨文化交际的语用问题研究[J].学术界, 2011 (7) .

[3]戴晓东.跨文化交际理论从欧洲中心到多中心演进探析[J].学术研究, 2011 (3) .

[4]单波.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1) .

文化资本积累 篇4

摘要: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这些生态思想揭示出资本积累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揭示出资本积累对劳动者生态权益的剥削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资本积累;生态思想;当代价值

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作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积累的本质、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得出“两个必然”的结论。在涉及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众多的研究方向中,对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中蕴含的生态思想的讨论相对比较少,文章从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中揭示出的生态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中蕴含的生态思想

(一)资本积累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马克思说:“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1]714。资本积累作为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它的本质是最大程度的追求剩余价值。资本家将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追加不变资本用来购买生产资料,追加可变资本用来雇佣劳动力。资本家在进行扩大规模生产时,会不断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技术和设备,进而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的提高,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比重逐渐增多,可变资本比重逐渐减少,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当个体资本不变时,一定数量的可变资本可以加工更多的原材料,这会使原材料在不变资本比例中增加。也就是说资本积累的直接后果是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索取,有限的自然资源与无限的资本主义生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生态危机的产生。

(二)资本积累对劳动者生态权益的剥削

资本积累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使劳动者生存、生活环境日益恶劣。资本家为了获取最大的资本积累量会不断的压榨劳动者,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劳动力的再生产成本,这对劳动者身体和精神方面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资本积累的要求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不满足于当前劳动者的剥削,而且需要大量的产业后备军,相对人口集中使得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最直接的后果是造成常备的过剩人口越多,而他们的贫困却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资本主义产业后备军的存在使得在业工人不得不拼命劳动,向资本家提出妥协的条件,从而使资本家能轻易的加强劳动强度,增加劳动时间,使得资本家进一步实现了对人的自然力的掠夺,从而加重了资本家对劳动者生态权益的剥削。

(三)资本积累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资本主义积累对劳动的剥削使得劳动呈现出异化的状态,劳动不再是人类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手段,而是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工具。对劳动者劳动的剥夺,使得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再生产过程被中断,社会内部的物质循环遭到破坏,物质资源被大大的浪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是“资本同自然的关系”[2],资本实现了对自然条件的免费占有。资本积累使人与自然正常的物质变换关系变为一种纯粹的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资本积累的要求使自然资源遭到无休止的开发和掠夺,自然资源被大大的消耗和浪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资本的扩张性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无法弥补的裂缝”。

二、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所蕴含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资本的扩张性使资本主义生产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对环境的污染,这种只顾追求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极度不和谐。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的平衡不能因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遭到破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积累造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异化,这种异化状态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不利于人类社会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因此,合理控制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十分重要。马克思说:“正像在生产的第一天一样,形成产品的原始要素,从而也就是形成资本物质成分的要素,即人和自然,是携手并进的”[1]696。人类应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正常的物质交换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消灭剥削和压迫,解放劳动者

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形式使资产阶级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本实现对劳动者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资本家最大限度的获得剩余价值,但是这种做法不仅是对劳动者本身自然力的掠夺,而且会加剧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的对立情绪。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要制约那些不劳而获和无偿占有别人劳动的人。解放生产力就要解放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者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充分的肯定,劳动者的权力要得到充分的维护。在社会主义联合劳动中继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扩大社会福利,实现社会的平等,使劳动者更好的发挥劳动者的价值。

(三)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循环经济

马克思在论述资本积累的过程中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思想。马克思的循环经济思想一方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资源的盲目开发,另一方面把废弃物进行再利用的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循环经济作为生态经济的主要形式能够依靠科学技术手段使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料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这样在没有预先支出资本的情况下,创造了新的资本材料,对于资本积累的过程来说,节省了资本积累的成本,增加了资本积累量。循环经济很大程度的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盲目的开发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循环经济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资本论(第 1 卷)[M].人民出版社,2004

文化资本积累 篇5

一、身体资本的积累促使体育日趋生活化

身体资本的积累包括身体形象资本的积累、身体健康资本的积累和体适能资本的积累。

第一, 身体形象资本的积累。身体形象注重身体的外形以及内在性格的外在表现。与体育相关的有身高、体重、姿态、服饰等方面, “按照我国颁布的BMI (身体质量指数) 各等级划分标准进行筛查显示, 自2000年以来, 我国成年人、老年人的体重增长幅度大于身高增长幅度, 呈现出超重与肥胖率持续增长。”超重与肥胖, 在现在的外形审美观念里, 人们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通过身体锻炼进而达到塑身的目的成为很多人的首选。体育锻炼在矫正人们身体姿态方面的作用也显而易见, 体育品牌服饰在锻炼和装饰时也常能见到。我们似乎也可以将这些深入到某一类、某一区域, 甚至逐步深入到文化的层面上。

第二, 身体健康资本的积累。虽然健康的概念扩展到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 但这里的身体健康资本我们还是要将身体和心理统一考虑在内。身体健康资本的积累不仅有遗传的因素在里面, 还与后天的努力改善分不开。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方面, 适当的体育锻炼都能够很好地加以强化, 尤其是在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自我暗示方面。

第三, 体适能资本的积累。体适能是“个人除足以胜任日常工作外, 还有余力享受休闲及能够应付压力与突如其来的变化的身体适应能力。”与体育锻炼相关的是专门性能力的提升, 如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等方面。信息时代的到来, 生活节奏逐步加快, 人们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 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多, “增加体适能资本存量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需要;增加体适能资本也是现代人重要的生活要求。”无论是身体资本积累的哪个方面, 都需要体育锻炼的介入。有关身体自尊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运动员的身体自尊与整体自尊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运动员。”可以看出, 参与体育锻炼有助于身体自尊的形成。但是, 体育锻炼对身体资本各个方面积累的帮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经常性的坚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体育逐步进入日常生活已成为趋势。体育生活化, 就是人们所感觉到的、日常在其中发生的体育行为, 它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生活化的体育锻炼将作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有助于所有人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人们参与在体育锻炼之中, 体育锻炼促进人的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二者在日常体育生活中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身体资本的积累在体育锻炼维度的意义实现, 源自于人们在体育锻炼中的自我确证和自我实现。生活化的体育锻炼体现着所有人现实地在世存在, 人们通过参与体育锻炼保持与自我生存的生活世界的相对平衡状态, 一旦这一平衡受到外力的影响, 就会失去平衡, 随之而来的便是资本的重新积累。因此, 身体资本积累的三个方面只有体育彻底的生活化才能做到长久。

二、体育日趋生活化加快体育经济的增长

我国提出体育强国建设以来, 更加关注所有人的体育锻炼参与。我国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已明确提出,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居民的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 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更加强烈, 体育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强调, “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和社会体育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 仍然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体育日趋生活化, 提高了人们的体育消费水平, 从而形成相关的体育产业, 带动体育经济的迅速发展。近些年, 我国体育产业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 体育服务业增加了形式多样的专项服务内容, 体育用品制造业创立了很多自己的民族体育品牌, 体育用品销售业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 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如体育市场的不健全影响着体育投资的力度。事实上, 体育经济的增长始终遵循体育市场的价值规律, 我们也要加快体育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其实, 体育经济的迅速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可以说, 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虽然比例很小, 但也不能忽视。

现阶段, 消费文化的兴起, 人们审美能力不断提高, 也愿意将钱花在改变自己的外观方面。人们为了改变外形, 不断地加强身体锻炼, 身体锻炼需要置办装备, 从上到下、由里到外和器材设备都需要费用, 有需要场地和指导的还需额外的费用, 也有购买各种书籍和学习视频的体育消费者等等。我们应该将关注点落位在一个个的个人身上, 基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身体的潜意识引导着人们的体育消费, 无论是身体资本积累的哪个方面都将促使人们体育消费行为的发生。虽说个人在体育方面的消费看似不多, 但是所有的个人消费求和后的费用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体育经济的发展。而对体育消费者个人而言, 他们的体育消费只不过是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和其他消费一样, 只是在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的情况下, 体育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化。

三、体育经济的增长改善身体资本的积累

经济制约着体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促使人们生活越过越好, 体育经济的增长改善身体资本积累本身和其所处的外环境。一方面, 体育经济增长速度越快说明体育生活化的程度越高, 身体资本在生活的不知不觉中得到积累, 因为身体外形、身体健康、体适能都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得到改善。人们对“花钱买健康”的观念的逐步接受, 以及体育消费水平不断上升, 在改善自身健康的同时, 使自己的外形更美, 使自己的承受能力更强。人们不仅需要自然属性身体的成长, 而且追求着社会属性身体的实现, 身体逐渐成为自己做任何事情的资本, 这里显然有了强与弱的区分, 至少在自己心理是这样的, 也正因为如此, 才能“舍得”将更多的钱花费在身体资本的积累上。另一方面, 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体育经济的快速增长, 体育经济增长后的再投入必将带动体育产业的再发展, 身体资本的外环境在体育经济的发展中得到了改善, 因为身体外形、身体健康、体适能都在体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或多或少地增强。人们都愿意也希望自己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 因此, 吸引体育消费者必须不断地改进身体资本积累的外环境, 作为外环境的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品牌销售业都必须做强自己, 满足人们体育锻炼的需求, 这样一来, 体育经济的发展便能引导人们身体资本的积累。无论是身体资本积累本身还是其所处的外环境, 在总体上与体育经济的发展呈正相关, 极个别因素的落后只能影响局部身体资本的积累, 而不能改变体育经济增长对身体资本积累在正方向上的功能实现。

结束语

身体资本积累涉及很多领域, 只有体育日趋生活化, 才能使身体资本积累在体育维度得以实现。体育日趋生活化后, 体育经济快速增长, 进而改善身体资本积累本身和其所处的外环境。身体资本积累更新后, 体育再趋生活化, 体育经济再继续快速发展, 这样循环往复下去, 便形成了身体资本积累的循环, 动力来源于不断地身体锻炼。这样的身体资本积累诠释着自然属性身体的成长和社会属性身体的建构。

参考文献

[1]陈波.逻辑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283

[2]熊欢.身体、社会与体育——西方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体育[M].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1:1

[3]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EB/OL].http://www.gov.cn/test/2012-04/19/content_2117320.htm

[4]沈剑威, 阮伯仁.体适能基础理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3

[5]郭海霞.论身体资本与身体教育[D].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1.67

[6]田录梅, 张向葵, 于海峰.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大学生身体自尊及整体自尊研究[J].心理学探新, 2003.4:55

文化资本积累 篇6

大学毕业生在社会职业地位获得的过程中, 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包括社会环境、社会资本、个体人力资本、自身心理资本等多方面[2]。因此, 在影响大学生个体的微观因素中, “三维资本”逐渐闯入了人们视野。了解“三维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帮助大学生提升“三维资本”的积累, 不仅对其就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进而有利于深层次探讨构建我国社会转型期大学毕业生就业教育体系新思路。

1“三维资本”内涵及内在关系

1.1 人力资本内涵

“人力资本”概念是于1935年被美国学者沃尔什 (J.R.Walsh) 在《人力资本观》中首先运用的。20世纪50年代后, 众多学者对人力资本理论体系进行不断的补充和完善。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 以贝克尔、舒尔茨等为代表的众多学者对人力资本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理论研究及实证检验, 以此构成了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人力资本理论普遍认为, 人力资本指的是凝结在个体身上的知识、经验、技能等条件的总称, 它可以在经济活动中给人力资本拥有者带来一定的收益, 因此具有投资性和收益性。在人力资本的投资路径中, 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1.2 社会资本内涵

20世纪70年代后期, 格林洛瑞 (Glen Loury) 首次提出了“社会资本”概念, 使得社会资本逐渐引起了众多领域的广泛关注。经过不断的完善与发展, 社会资本理论成为了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跨学科领域有力的分析工具。

社会资本是一个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来解释和理解的概念。在对其定义上, 基于不同学者研究的领域、对象不同, 因此对其界定也有所不同。尽管如此, 不同学者对于社会资本不同的描述也都表达出了相同的意义, 即社会资本是处于社会网络或更广泛的社会结构中的个人 (或组织) 所能动用的社会资源[3]。

1.3 心理资本内涵

Seligman将心理学、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于2002年首次提出了“心理资本”概念。经过十余年的创造性延伸, 在心理资本的构架上,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可心理资源理论的解读, 认为心理资本是由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坚韧性组成的。由于心理资本的构成因素都是类状态的积极心理成分, 符合独立、积极、有效评估及开发的社会性心理特征标准, 从而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同时, 相关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上述构成因素相互影响, 且以协同方式共同发挥作用, 研究其发展趋势, 对心理资本内涵的丰富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三维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

2.1 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

根据经典的人力资本理论, 在统一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中, 人力资本对个体的就业实现及工资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4]。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 获得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学校声望等方面的积累, 对其成功就业、收入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说, 个体人力资本存量是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2.2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

中国传统上是个人情社会, 由于当前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尚不完善, 就业信息缺少公布透明度和传递时效性, 导致其相对落后的运作方式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高度成熟性配置。由此, 社会资本对于劳动者成功进入劳动力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 在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与制度背景下, 当个体人力资本要素相差无几时, 拥有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及丰富的市场需求资源的大学毕业生, 不论是在择业还是在晋职中都具有显著优势。

2.3 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

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表明, 心理资本有利于提高个体对职业的正确、良好认知, 从而积极推动个体的职业发展与成就。与此同时, 只有个体具备良好的社会性心理素质, 在就业过程中才能够容易被就业单位和团队接受, 容易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与支持, 从而形成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良性循环。

3 大学生就业“三维资本”积累途径

目前, 大学毕业生就业挑战逐渐增强, 这就要求个体利用并开发人力资源中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 特别是心理资本, 以获得和增强竞争优势, 为顺利就业积极准备。

3.1 大学生人力资本改善途径

舒尔茨在著名的《人力资本的投资》演讲中, 反复强调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对于大学生来说, 人力资本是“自致”因素占主要地位, 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去增强、丰富和累积。人力资本主要包含了个体的知识、经验、技能、能力等方面, 对于接受大学教育, 面临选择与被选择的大学生来说, 人力资本投资应当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3.1.1 知识积累

大学是学习的场所, 是高等教育的殿堂。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并积累知识, 对其而言, 认真学习、获得成绩上的肯定是应当持有的态度。而学习成绩便是大学生学习效果、知识积累最直观的反映。与此同时, 学习还应该是发散性且多元化的, 可以不断丰富、充实自身的知识架构。学习成绩是大学生可控的、也是通过努力可以获取的, 更是用人单位招聘时非常看重的人力资本。

3.1.2 学生干部经历

学生干部经历, 不仅是大学生自身工作和能力的综合体现, 也是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的考核指标之一。因此, 大学生不能一味偏重注重专业学习, 还应当积极参与学校的学生工作和实践活动, 以此逐步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 积累工作经验。学生干部的任职级别越高, 面临的机会和身处的平台也就越发的丰富和宽广。所以, 在担任学生干部时, 也要像工作一样积极向更高层努力。

3.1.3 实践能力培养

实习不仅是大学生了解职场、深入社会的绝佳途径, 也是大学生们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明确自己职业追求的最优途径, 更是大学生求职时的重要筹码。优秀的实习经历能为求职者增光添彩。因此, 大学生应当严肃对待实习经历, 并通过学校、家长等多种途径增加自己的实践机会。

3.2 大学生社会资本增加途径

3.2.1 正确认识社会资本的重要作用

在学术界关于社会资本的讨论中, 很多研究结果证明了社会资本对于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在当代中国这个人情社会, 流动着一股“拼实力”不如“拼爹妈”的观念。社会关注点也越来越多地偏向于个体背后的社会关系实力上, 将个体的成功与其拥有的社会关系和背景资源紧密联系。可见, 无论是研究结果还是社会环境倾向, 都从不同侧面表达了社会资本对于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对于面临求职的大学生来说, 正确认识社会资本尤为重要, 应当做到既不盲目崇拜, 过分夸大社会资本作用, 将求职结果与社会资本完全挂钩;也不迷茫处置, 对自身的社会资本要有全面了解, 以便在求职中有效地运用, 发挥最大功效。

3.2.2 维护强社会关系

根据诺拉格威特分类, 强社会关系指的是互动频率高、情感程度深、关系密切程度深、互惠交换多、同质性强的社会关系。以此推断, 大学生所拥有的强社会关系包括父母、朋友、同学、老师等等。其中, 父母是大学生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的中心, 家庭及其社会关系网络是它的主要载体, 父母不仅能为大学生提供庞大、丰富的强关系网络, 同时也能为大学生求职提供强有力精祌关怀与物质支持;朋友和同学作为大学生最容易获得的社会资本, 不仅应该扩大这类人群的社会关系网, 更应深入维持与他们良好关系;老师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更宽阔的视野, 在求职过程中可以为大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3.2.3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 往往不了解求职者的背景、能力与素质, 而求职者也不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及方式, 这就造成了一种信息不对称现象。大学生可以利用学校资源这一社会资本渠道, 积极地深入获取更多的用人单位的信息和资源, 从而削弱这种不对称现象在自身求职中的负面效应。

3.3 大学生心理资本改善途径

3.3.1 培养自信, 设立可实现目标, 建立积极自我暗示

自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变量, 在行为主体拥有相当能力前提下, 自信是制胜的关键因素。对于大学生求职者来说, 培养自信这一心理资本, 有着重要意义。开发自信可以从了解劳动力市场供求需要, 设立可实现的目标;积极与求职成功人士交流、学习, 寻求榜样力量;建立积极的自我暗示等几个方面进行。

3.3.2 培养希望, 树立积极旳人生观、价值观

希望是对于目标和成功持有的坚定态度, 是心理资本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抱以希望的态度, 一定会影响大学生求职时的自信心和行为。在培养希望的过程中, 确定合理目标后, 首先要设计目标实现途径, 假想实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最后制定克服困难的计划。这一系列行为设计与思考的过程, 就是一种树立希望的训练。通过此过程, 大学生会对整个求职过程有更清晰的预想和设计, 对实现目标树立更强烈的信心和愿望, 从而建立起对求职的希望。

3.3.3 培养乐观, 学会积极归因

积极归因指的是不仅对未来发生的事情抱以积极倾向态度, 对眼前所面对的事情也能够进行积极地解释和原因归纳, 是一种心理能力。在求职过程中, 大学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 就业市场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求职者所面临的困难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学生所面临的。在面对就业难问题, 大学生要相信自己和其他人一样, 有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力和资本。

3.3.4 培养韧性, 直面困难、学会承压

韧性是人类在遇到困难时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能力, 它可以帮助人们承载压力、战胜困难, 从而实现目标。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 既要对未来心存远大志向, 同时也应着眼于现实, 诚恳、勤奋、踏实地对待求职过程;在面对求职的困难和逆境时, 韧性作为一种心理资本, 可以帮助大学生勇于接受挑战、直面逆境, 坚持不懈地奋斗。

摘要:当前, 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数量与日俱增, 就业压力日趋加重,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大学生就业问题。本文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三个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核心竞争力的维度出发, 探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新思路, 以期能够更有力地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三维资本,积累

参考文献

[1]董咏雪.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 (3) :128-129.

[2]赖德胜, 孟大虎, 苏丽锋.替代还是互补:大学生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0) , 1:13-31.

[3]康小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职业发展成就[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文化资本积累 篇7

一、我国居民财产水平及构成分析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 “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 (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 、不动产 (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 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运营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通常情况下, 居民的财产可以分为六项, 即土地、资产、金融资产、生产性固定资产、耐用消费品和非住房债务, 各项财产的加总额减非住房债务后的价值为财产总额。财产性收入属于初次分配。

(一) 农村居民的财产水平及构成。

从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的调查数据来看, 在农民的六项财产中, 土地和房产占到74%左右。1988年以来, 农村居民的总财产规模不断快速增长, 扣除物价因素, 1988年~1995年的实际增长率为67%, 1995年~2002年的实际增长率为13%。同时, 扣除物价因素, 土地价值1988年~1995年增长了32%, 但是1995年~2002年反而下降了26%。因此, 人均土地价值在总财产中的比重迅速下降, 房产价值和金融资产价值的比重迅速上升。土地价值的比重1988年为59%, 1995年为47%, 2002年为31%;房产价值和金融产值分别从31%提高到32%、43%和从3%提高到10%、12%, 恰好反映了农村市场改革进程的加速。但作为最稀缺性资源的土地的重要性下降, 是不正常的现象。

农村居民各类财产中, 金融资产的分布是最不平等的。人均财产最多的20%人口占有55.25%的金融资产, 而人均财产最少的20%人口仅拥有4.54%的金融资产。其次是房产的分布, 人均财产最多的20%的人口拥有50.94%的房产, 人均财产最少的20%的人口仅拥有4.71%的房产。耐用消费品和生产性固定资产分配的不平等程度非常接近, 分别为31.01%、32.07%和2.91%和3.14%。土地财产的分配则是相对较平均的, 两者的比例分别为19.05%、3.35%。而对于非住房债务资产而言, 没有如同其他项目明显的规则, 总体上来说是穷人所欠的债务比富人要多。

(二) 城镇居民的财产水平及构成。

与农村居民相比, 城镇居民的财产构成中没有土地。2002年城市居民财产中最大的两项是房产和金融资产, 占到了90.31%, 主要因为城镇居民房产价值拥有突出比重造成的, 其比重为64.39%, 与此对应, 农村居民仅有43.01%;金融资产城镇居民比重为25.92%, 农村居民为30.72%;生产性固定资产在农村为9.13%, 在城镇仅为1.77%;耐用消费品和其他资产比重分别为7.24%、1.34%, 非住房债务为-0.65%。可以看出, 城镇居民的财产更加集中于少数几项中。

城镇居民部分债务会超过其财产总额, 这样的话, 人均财产最少的10%的人口拥有相当低的财产份额, 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人均财产最高的10%人口来说, 拥有份额高达33.85%。即使人均财产最少的20%人口仅占2.75%, 而人均财产最高的20%人口高达51.07%。在各类财产中, 房产的分布是最不均等的。人均财产最少的10%人口, 其房产净值是负数。人均财产最多的20%的人口拥有52.36%的房产, 而人均财产最少的20%的人口则仅有1.52%的房产。生产性固定资产两者分别为49.93%、4.40%;金融资产分别为:50.10%、4.76%;其他资产分别为44.07%、6.16%;耐用消费品分别为41.45%、9.09%。

(三) 全国居民的财产水平及构成。

由于城市人口没有土地, 所以经过全国人口的平均以后, 土地的价值迅速下降, 占到全国人均财产的9.35%。其他财产变化都不大, 变化最小的是耐用消费品, 比重农村为6.13%, 城镇为7.24%, 全国则为6.89%, 说明城乡之间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的差距比较小。在全国居民财产的构成中, 最重要的是房产、金融资产和土地三项, 合起来比重占居民财产总额的89.02%, 其中尤其以房产和金融资产两项最为突出, 合占79.67%。

从全国财产的构成上来看, 人均财产最多的20%人口拥有59.3%的财产, 而人均财产最少的20%的人口则仅有2.80%的财产。如果以拥有财产最多的10%人口同拥有财产最少的10%人口相比, 那么, 两者拥有财产的比率为61:1, 这种差距同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有很大的联系。

房产差异化是所有财产中最不均等的, 人均财产最高的20%人拥有65.84%的房产, 而最低的20%人口仅拥有1.05%的房产, 而人均财产最低的10%人口房产净值是负数。金融资产的不均等程度也较高, 20%最高组拥有67.2%, 20%最低组拥有2.3%;生产性固定资产对应比重分别为37.64%、7.34%;非住房负债最高组和最低组最多, 分别为:21.75%、39.04%。

二、从要素市场发展状况看财产收入对国民财富积累的功能和作用

目前, 百姓收入包括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 前者涉及股息、利息、分红等收入, 也就是财产性收入。它的存在可以将分散在居民手中的钱用多种方式转化为建设资金, 进行财富积累, 较好地解决国家经济发展问题。利息可以吸引居民参加银行储蓄;股息和红利, 可以吸引居民直接投资于股份制企业。特别是后者, 起到了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的巨大作用。

(一) 居民储蓄的降低。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老百姓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 当前居民储蓄在15万亿元左右, 国民储蓄率2001年~2005年间曾达到44%, 居民储蓄率也在16%以上。政府一直希望通过改革, 推动股票市场健康发展, 将银行储蓄资金转移到资本市场, 提高居民的财富效应和消费水平, 降低储蓄率。同时, 也希望通过股票等直接融资将社会资金引导到相关产业部门中, 缓解流动性过剩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 实现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和收入的合理分配。

目前, 随着股市等金融市场的繁荣, 百姓投资理财热情高涨。继2007年5月居民储蓄创下减少2784亿元的历史最大降幅之后, 央行的调查结果进一步证实:中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意愿已降至近六年来的最低, 而改为选择更多购买股票和基金的居民比例则首次超过储蓄存款, 成为投资首选。资本要素市场的发展, 使居民的投资多元化, 并使财产性收入大幅增加。

(二) 资本市场的发展。

在我国, 金融资产、房产和土地三项对财产收入的影响较大。而使这三项资产得以资本化的媒介正是资本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等要素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发展, 对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和国民财富的积累, 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以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相继于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成立为标志, 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形成。股市、股民的出现,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全新的思想冲击和市场活力。1992年初,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中国股市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发行股票的试点由上海、深圳推广到全国。尤其是200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 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我国证券市场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 已从发展初期的“替补席”上升到事关国民经济建设全局“助推器”的高度。发展证券市场、扩大直接融资, 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 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尤其是其中的股票买卖活动, 已经逐渐成为人们除了银行储蓄外的日常投资方式。截至2007年10月初, 沪深两市投资者开户数超过1.2亿户;基金资产净值总计已超过3万亿元, 基金投资账户数超过9000万个。股票市场使居民财产性收入得以大幅度增加。

(三) 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构成。

20世纪九十年代后, 资本市场得以形成和发展, 人们除了薪酬收入之外, 还有其他正当合法的收入, 投资渠道逐渐增多。比如, 通过储蓄、国债、基金、投资股市等方式来创造财富, 获得财产性收入。 (表1、图1)

如表1所示, 考察1992年~2003年间我国财产收入的构成状况, 利息和红利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从图1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 利息收入已从1992年的4868.39亿元升至2003年的12426.58亿元, 增长了155.25%, 其发展轨迹是在不断波动中逐渐增加的。从各部分构成比例看, 利息收入在财产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2003年达到了76.18%。其次就是红利收入的贡献较大, 在1992年~2003年期间, 它从最初仅为4.22亿元的金额, 增长到了高达3817.50亿元的收入, 其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86.66%。这说明, 资本市场在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中确实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我国经历了居民财产高速积累和分化的时期, 城乡居民财产分布的差距超过了收入分配的差距, 财产分布差距的扩大必然将成为影响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纵观我国城乡居民各项财产收入的构成状况, 房产和金融资产合占79.67%, 成为最主要的贡献部分。因此, 只有对这些资产的分配状况进行有效合理调节, 才能较好地解决资本要素收入的居民分配问题, 进而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减少贫困, 并最终促进国家财富的积累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一)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发展各类金融市场, 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首次提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而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资本市场的发展。因此, 我们要着力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竞争力;优化资本市场结构, 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同时, 还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健全和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二)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指出, 在初次收入分配中也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意在遏制近年收入分配状况恶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因此, 我们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保护合法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只有低收入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增长快于富人, 我国的贫富差距才可能缩小。

文化资本积累 篇8

一、从“积累悖论”到“金融化悖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 资本主义过度积累会导致“积累悖论”[2]。积累悖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重商主义时期, 资本积累主要在商业、农业、采矿业中进行。由于受到手工生产能力的制约, 从总体上看不存在消费不足问题。到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初期, 资本积累急剧地转向包括工厂、交通运输和通讯等现代工业领域。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经济繁荣与萧条循环交替。由于剥削加剧, 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 导致马克思意义上的经济危机经常爆发。19世纪末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资本积累集中在银行、房地产业等领域。此时期资本积累的特点是资本急剧积聚和集中, 整个经济体系的有效需求问题愈来愈严重[2]。20世纪70年代进入金融垄断资本主义以来, 资本积累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在成熟的、垄断的资本主义出现了长期滞胀的现象。传统意义上的资本积累下滑, 尽管剥削率越来越高,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2~3], 但与此同时金融垄断资本却出现超常规增长。到此, 传统的积累悖论理论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显得力不从心了。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模式发生了变化, 金融化积累机制 (货币资本化、资本虚拟化) 成为资本积累的主导机制[4]。所以, 有必要把积累悖论分析进行理论进化。这需要先对金融化的涵义进行厘定。

我们认为金融化的核心内容是资本积累机制的金融化。Gerald A.Epstein (2006) 将金融化界定为金融市场、金融动机、金融机构和金融精英在经济运行及管理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的过程。格·R·克里普纳 (2008) 把金融化定义为一种积累模式, 认为在这种模式中, 利润主要是通过金融渠道而非贸易和商品生产生成[5]。Firat Demir (2009) 将金融化描述为金融资本回报率 (相对于固定资本回报率) 提高引起的实际生产部门短期金融资产收购增加。徐丹等 (2011) 认为金融化即产业资本金融化, 是伴随经济金融化出现的, 一部分产业资本在逐利性的驱使下通过积极寻求向金融机构的渗透转化为金融资本的现象和趋势[6]。这些定义从不同侧面强调了金融化的现象、生成、影响及趋势等。但通过分析可以发现, 这些定义都是建立在承认金融化是一种资本运动的前提上, 从而关于金融化的这些定义可以在积累机制上可以找到交集。金融化是与价值运动、资本运动相联系的经济现象, 脱离价值运动、资本运动就难以正确把握金融化的实质和意义。金融化的核心在于资本积累机制的金融化, 金融化的广泛发展意味着资本积累机制的转变[4]。因为无论怎样, 资本运动、金融化总是要通过一种机制来实现, 所以金融化的核心就是资本积累机制的金融化。

金融化积累机制放大和强化了资本逻辑, 资本主义出现经济金融化现象。表现为:金融资本流动和金融运作自由化;金融虚拟化和泡沫化;金融资本成为经济乃至政治的主宰, 社会资本创造的利润越来越多地被金融资本所占有, 金融资本相对于实体经济企业资本迅速膨胀;等等[7]。实证研究表明, 以金融资本发展最为成熟的美国的经验资料为研究对象, 金融业资本的收入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非金融业企业的收入来源、国民收入分配和消费模式结构、金融资本家的权力和收入等几项指标充分证明美国的经济确实存在明显的金融化倾向[3]。在今天,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表现形式。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在全球化、信息网络技术、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和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服务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得以建构和运行的, 其资本积累的核心机制就是金融化积累机制。

随着资本积累机制的金融化, 资本主义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出现了一些严重的后果, 引起了“金融化悖论”。我们认为, “金融化悖论”是金融垄断资本时代的积累悖论的新发展, 指的是资本积累机制金融化造成的一种二律背反的状况。具体来说, 为了克服滞胀问题, 资本主义经济出现金融化, 经济金融化在缓解滞胀问题的同时却造成了实体经济的下滑, 金融垄断资本在经济停滞的僵局中反常地快速增长, 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呈现经济停滞与金融化因果循环的局面, 金融化在解决滞胀问题的同时, 也为以后更大的动荡创造了条件, 从而形成了“金融化悖论”。

二、“金融化悖论”是金融垄断资本时代资本积累模式发生变化所导致的后果

资本主义是建立在榨取剩余价值基础上的一种生产方式,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资本要不断地追逐利润, 但最终又会引起资本利润率的下降。这种特殊的生产关系既决定了价值增殖的目的, 又阻碍了价值增殖的进一步扩大, 从而形成了悖论[8]。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 剩余价值的生产不断破坏着生产与消费的统一, 剩余价值的生产同它的实现处在一个对抗性的矛盾状态中[9]。可以说,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就蕴含悖论的种子。在前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这颗种子发芽成长为马克·布劳格所说的“积累悖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所孕育的悖论种子就发芽壮大为“金融化悖论”。

金融化是解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价值增殖悖论的必然途径[8]。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与金融密不可分。随着金融的出现, 资本主义生产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金融, 出现经济金融化趋势。本法因认为, 包括生息资本、虚拟资本以及其他形式的商业资本的混合体便是资本主义制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表现得愈来愈明显的金融化特征的胚胎形式[10]。约翰·B.福斯特 (John Bellamy Foster) 认为, 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来, 垄断资本禁止价格竞争, 造成过剩的生产能力得不到遏制, 导致滞胀出现, 滞胀成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常态[11]。为了克服滞胀, 新自由主义利用金融化来克服垄断资本的积累悖论问题。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 资本主义在金融的超常爆发中寻找到了再生产的新方式, 金融化积累模式成为资本积累的主要模式[1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 金融化积累模式就是完全省略商品生产过程直接获得利润的一种资本积累模式。从重商主义到20世纪60年代, 资本积累主要是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来实现。在这段时期, 资本家主要是通过M (货币) ———C (商品) ———M′ (货币) 的方式, 获得生产剩余价值或利润, 进而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进行资本积累。从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 金融化积累模式则成为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资本积累模式。在金融化积累模式下, 资本家是通过M (货币) ———M′ (货币) 的方式, 完全省略商品生产过程获得生产剩余价值或利润[2]。

金融化积累模式自福特主义破产以来得到形成和长足进步。进入20世纪, 金融垄断已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主导形式, 其积累模式的要旨是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创造利润[13]。在这种积累模式下, 由于剥削和垄断的不断加剧等原因, 资本主义国家经常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二战以后, 福特主义积累模式———工业资本与商业资本融合———共同创造短暂繁荣。20世纪60年代, 福特主义积累模式陷入困境。为了应对危机,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自由化、劳动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去监管化以及私有化的经济政策, 从而促进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融合, 促进了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膨胀, 促进了货币资本化和资本虚拟化的发展。与此同时, 全球化为世界范围内货币资本化和资本虚拟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尤其是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大发展和广泛运用, 金融衍生工具等金融创新不断出现, 使得跨国金融垄断公司日益成长壮大起来。金融化的发展, 造成了金融部门自我膨胀和扩张的机制和条件, 使金融部门不仅可以通过中介作用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而且能够借助于货币资本化和资本虚拟化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实现资本的集中和积累。到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金融业资本除了与产业资本进一步融合, 金融垄断资本还与非金融业垄断资本融合混合生长, 形成具有高度流动性、投机性和垄断性的现代金融资本[4]。当今全球化时代这种金融垄断资本积累的载体主要是占支配地位的巨型跨国垄断公司。

金融化积累模式是通过金融化积累机制来实现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 金融化积累机制成为资本积累的主导机制[4]。在这种机制下, 资本积累的内容主要是货币资本和虚拟资本的积累。金融化积累机制的主要运行方式是金融系统的去中介化, 通过股票、债券和大量金融衍生品等公开市场金融的发展, 金融企业直接把非金融企业、家庭以及政府部门卷入金融化积累的过程中。伴随着经济的金融化, 非金融企业在日益恶化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获得高利润越来越艰难, 但又不得不向金融机构进行不断支付, 否则就会受到股票价格下跌和敌意收购的威胁。面对这种困境和超额利润的吸引, 非金融企业的投资行为不得不朝着金融化方向前进[4]。在家庭方面, 随着金融化的扩散, 家庭部门在越来越容易地获得信贷支持、获得多样化金融服务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制于金融服务。金融化发展同时把政府部门纳入金融化积累渠道[4]。资本主义政府越来越放松金融管制, 政府部门在与巨型跨国垄断公司的博弈中被“挟持”或被收买, 政府部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得不利用金融化工具, 结果造成政府部门自身及其积累的金融化。这种情况在次贷危机和随后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金融化积累机制造成了金融化悖论。金融化积累机制沟通了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储蓄投资联系及货币资本化的渠道, 同时造成现实资本积累与货币资本积累、虚拟资本积累在社会范围内的分离, 形成二重积累过程, 导致了一方面实体资本积累下滑, 另一方面金融垄断资本超常规增长的金融化悖论之困境[4]。金融化积累机制使资本积累摆脱了马克思传统意义上的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进行资本积累的束缚。金融资本的积累规模不再受到底层相对贫困的限制, 资本家可以超出现有储蓄水平进行积累。甚至连债务都可以成为资本积累, 正如马克思指出:“连债务积累也能表现为资本积累这一事实, 清楚地表明那种在信用制度中发生的颠倒现象已经达到完成的地步。”[14]金融垄断资本时代金融系统与实际生产体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遥远了。虚拟经济领域的金融化了的经济和部门已经形成自己独立运行的体系、秩序和制度, 对利润的攫取变成纯粹的赌博欺诈制度。拉里·艾略特 (Larry Elliott) 认为, 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部门变得更倾向于造成资产泡沫。约翰·B.福斯特非常确信指出, 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这种颠倒的关系是我们理解世界 (经济) 新趋势的关键所在[2]。

三、启示

金融化悖论的现实表现是金融化困境。金融化困境使经济持续增长受到阻碍, 经济发展处于两难之境。比如, 一方面实体资本的积累非常困难, 另一方面金融垄断资本超常规增长;一方面跨国垄断金融公司等个体利益日益最大化, 另一方面损失愈来愈社会化, 全球经济日益衰退, 贫富两极分化不断加剧;实体资本形成与虚拟资本形成比例严重失衡, 国债积累成为资本形成重要渠道;等等。

正如福斯特所说, “当今的金融化困境, 我们现在可以越来越清楚地看到, 在体制之内不能轻松地或完全地避免这种困境。这样一种不合理的经济状况及其长期意义不能用标准的经济模型来解释, 而只能从其历史演变方面来解释。”[2]基于福斯特的看法, 对中国当前的金融化现象等问题的分析, 需在经济全球化、中国转型期特定的历史和逻辑的演变中进行分析。对于过度金融化带来的后果我们不得不高度重视并有效预防。

在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重心已由产业部门转向金融部门, 这一转向的直接后果就是资本积累过程的金融化[15]。过度的金融化导致滞胀长期共同出现。中国虽然并没有进入这种状况, 但在经济全球化、生产世界化、金融全球化情况下, 由于跨国公司和全球垄断企业的渗透和传导作用, 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原因, 中国当前也存在资本过度积累的迹象和苗头。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在政府竞争氛围中各级政府具有强烈的资本积累的冲动, 中国有些地方政府部门已出现金融化的倾向。中国财政收入税收在二十年里增长了30多倍, 年均增长率19.5%, 远远高于GDP的增速[16]。从2002—2010年, 中国消费占GDP的比率由44.0%下降到33.8%, 而与此同时投资由36.2%上升到46.2%[17]。2013年12月31日国家审计署公布中国政府部门债务总规模为20.7万亿人民币, 尽管中国债务总体可控, 但因为很大部分是地方政府假借融资平台之手在市场融资的隐性负债, 存在一定债务风险。二是表现在特殊利益集团的垄断趋势和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加深等方面。如中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 由1983的56.5%下降到2005年的36.7%, 而从1978年到2005年, 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0个百分点[18];三是表现在一方面实体经济企业利润下降甚至破产;另一方面虚拟经济出现金融化倾向, 如信用过度膨胀、赌博经济盛行、房地产投机、股市投机、文物市场出现过度炒作;等等。

预防金融化困境需要从解决货币资本、虚拟资本形成过度入手。当前的着力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各级政府必须控制财政赤字规模、控制投资规模、有效预防债务风险。中国目前的赤字率已经到达了2.1%, 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余额2013年3月已超过了100万亿元人民币, 已经是GDP的2倍了[19]。中央政府实行坚持不扩大赤字, 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的政策。二是预防过度金融化需要结构性减税与结构性加薪并举, 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当前稳增长, 实施结构性减税, 首要的是要加大对中小型、微型企业的减税和信贷支持, 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促进中小、微型企业资本有效形成, 从而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实施结构性加薪, 不仅要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还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民、农民工、普通工薪阶层等弱势群体的劳动收入和社会保障, 从而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三是预防过度金融化必须改善微观主体资本形成条件和状态。这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在制度供给、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福利提高、资本市场改革等方面协同努力。

摘要:“积累悖论”在解释当今金融垄断资本时代一方面实体资本积累下滑, 另一方面金融垄断资本超常规增长等现象显得力不从心。在金融垄断资本时代, 资本积累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金融化积累模式成为资本积累的主导模式, 金融化积累模式导致了金融化悖论。防止货币资本、虚拟资本形成过度是克服金融化困境的有效途径。

文化资本积累 篇9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本,消费水平差距,向量自回归模型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使全球经济进入萧条时期, 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扩大国内需求, 保持经济持续稳健增长, 成为我国这几年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城市已趋于饱和状态, 扩大内需, 增强内需, 其主要动力之一来源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然而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弱, 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大。1981年至2012年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从520元增加到24565元, 增加了47.2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也由201元增加到7919元, 增加了39.4倍。但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却在逐年扩大, 1981年城乡消费比率已达到2.59∶1, 由于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 活跃了农村经济, 刺激了农村居民的消费, 1985年城乡消费比率下降为2.19∶1。之后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推进, 城镇经济发展越来越快, 社会保健体制也越来越完善, 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发越来越高, 而农村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 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居民收入也增长缓慢, 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迅速攀升, 由1989年的2.67∶1扩大到2012年的3.1∶1。

一、数据选取及模型说明

由于数据方面的原因, 本文只选取了反映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及健康状况的指标进行分析。在受教育水平方面, 选取农村人均教育支出 (E) 作为衡量指标;健康状况方面, 选取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 (M) 作为衡量指标。而城乡消费水平差距 (C) 则采用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差为衡量指标。所选数据为1981-2012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 其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经网—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各时间序列以1978年为基期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进行调整。为避免出现异方差, 对各序列进行对数化处理, 分别记为Ln E、Ln M、Ln C。

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和城乡消费差距的数量关系, 从长期和短期两方面刻画两者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计量模型如下:

Ln C=C0+αLn E+βLn M+εt其中, C0为常数项, εt为随机扰动项。

二、实证分析

(一) ADF单位根检验

利用Eviews5.0软件对经过预处理的农村人均教育支出Ln E、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Ln M和城乡人均消费差距Ln C, 以及各变量的一阶差分进行ADF单位根检验, 以判断平稳性, 检验结果表明, Ln E、Ln M和Ln C均是非平稳时间序列, 而一阶差分后的序列均是平稳的, 且均为一阶单整过程, 即I (1) 。因此可对其进行协整检验。

(二) Johansen协整检验

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对Ln C、Ln M、Ln E序列进行协整检验。本文采用AIC和SC准则, 经过多次试验, 采用滞后期为1时, 建立模型。结果如表3.1所示:序列Ln C、Ln M、Ln E之间有且只有一个协整关系。

注:*表示在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对比迹统计量与5%、1%水平临界值可知, 分析结果拒绝变量间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假设, 且不能拒绝存在至多一个协整关系的假设, 因此, 两变量之间有且仅有一种协整关系。取标准化 (Normalization) 的协整系数, 得协整方程如下:

对残差序列

e=Ln C-0.188497Ln M+1.0585191Ln E+3.749531进行ADF检验, 结果表明, 在99%置信水平下残差序列不含单位根 (见表3.2) , 是平稳的。说明协整关系通过检验是正确的。

因此可以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检验其短期动态关系。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其中,

ecmt-1=Ln C (-1) -0.188Ln M (-1) +1.059Ln E (-1) +3.750, 是VEC模型的误差修正项。

由式 (3-1) 和式 (3-2) 可知, Ln E、Ln M和Ln C之间不仅具有长期均衡关系, 而且也具有短期动态调整关系。即增加农村人均教育支出, 可使城乡人均消费水平差距缩小;但增加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 反而使城乡人均消费水平差距增加。

可见, 加大对农民教育的投入, 可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素质, 改变其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而农村医疗保健的支出之所以会出现同方向的变动, 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农村医疗保障体系虽已建立但并不完善, 而且存在基层实施过程中的监管漏洞, 农民基本上还是作为自我保障的医疗群体, 较低的收入水平, 无法跟上医疗费用的急剧上升, 这大大限制了农民的消费水平。

(三)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的动态关系, 图3.1至3.4为序列Ln C、Ln M、Ln E之间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

从消费差距Ln C的脉冲响应来看, Ln C对Ln M始终呈现持续的、负向的响应, 缩小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并不能从根本上使农民增加对医疗保健支出幅度, 只有国家通过体制上的改革,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才会对农民增加医疗保健支出幅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Ln C对Ln E的冲击, 在第1-2年变化不大, 之后缓慢上升, 在第5年后趋于稳定正向响应。

从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Ln M的脉冲响应来看, Ln M对Ln C的冲击在第1年为正向影响, 之后迅速下降, 在第2年开始呈现微弱的负向扰动, 从第5年开始对消费差距不再产生扰动。这反映出我国现行医疗体制的弊病, 农民是自费医疗群体, 较低的收入水平, 无法跟上医疗费用的急剧上升, 致使大量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此, 政府不仅需要加大对农村医疗的投入, 而且要进行有效的监管。

从农村人均教育支出Ln E的脉冲响应来看, Ln E对Ln C的冲击始终呈正向扰动, 而且幅度比较大, 在第5年达到峰值6%后趋向平稳。这反映出我国的城乡之间存在着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

三、结论与建议

(1) 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 (Ln M) 、农村人均教育支出 (Ln E) 和城乡人均消费差距 (Ln C) 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且Ln M、Ln E和Ln C分别具有正向、负向的长期均衡关系。这反映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 现行的医疗体制存在着弊病, 农民有限的收入增加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消费昂贵的医疗费用。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医疗改革的进程和有效地实施医疗改革的方案。

(2) 脉冲响应函数显示, 城乡消费差距对农村医疗保健支出一个标准差大小的新息冲击没有响应。而增加教育支出对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呈现一个正向的、持续的、稳定的响应。此外, 我们的分析显示: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和教育体制在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政府要尽快完善城乡各种不均等的政策体制, 切实让农村居民享有更多的社会公共福利。

参考文献

[1]白菊红.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民收入分配机理研究[D].2002

上一篇: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下一篇:秘书专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