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积累

2024-06-16

文化积累(精选十篇)

文化积累 篇1

一、以教材为平台, 引导学生积累

(一) 联系课文学习成语

我以课例中的成语作为切入口, 引导学生认识成语, 初步感知成语的意思, 在所创设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学会联想, 意会成语所表达的意境, 使学生接受并喜欢成语。如《北京》课文中的“各种各样的车辆在桥上桥下来来往往, 川流不息”, 对于其中“来来往往, 川流不息”的理解, 我是这样教学的:首先, 由于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带有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 因此要有具体而形象的刺激物作为学生理解成语意思的“中介”。于是, 我让学生观察插图——立交桥上有许多车子, 来的来, 去的去, 一辆接着一辆像条长龙, 一直向前开。接着, 再让学生一起跟着教师做手势, 模仿车子在立交桥上“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然后, 我通过语言描述把学生带入预设的情境中:看看图上的车子一辆接着一辆, 一直往前赶, 就像大自然中的 (河流) 一样, 不停向前流, “川流不息”说的正是这个意思。把车流和河流二者的共同点联系起来, 让学生有了直观的比较和联想, 便能进一步感悟“川流不息”所表达的意境了。最后, 我又把这个成语放到生活场景中去, 让学生在上学或放学途中感受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车辆与人流, 引导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积累成语。

(二) 借助生字补充成语

给生字找成语朋友, 让学生在扩词中积累成语。扩词是低年级小朋友语言积累过程中最常用的手段。在扩词的过程中, 常以一个生字为基点, 可带出几个学生易读、易懂、常见、实用的成语。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一册“拼音识字”第一课后, 我便在课上让学生用学过的生字“一、二、三……十”进行扩词, 并说说带有这些数字的成语, 让学生开“成语火车”: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光十色→六神无主→七嘴八舌→九牛二虎之力→十全十美。通过这样的教学, 当学期结尾时, 学生无形中就积累了许多与生字有关的成语, 这其实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些浅近常用的成语, 学生爱听、爱读, 无需教师过多解释、说明, 学生也能耳熟能详。有些成语学生现在还不一定能完全理解, 但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 这些成语便会在不经意间“其义自见”, 久而久之, 就达到了“厚积薄发”的境界。

(三) 通过分类充实成语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配合新课程标准也十分注重语言积累, 如语文园地辟有“日积月累”栏目, 四册教材的“日积月累”中增添了能突显中华文化的成语韵语、古诗词等内容, 把很多意思相近 (相关) 或结构相似的成语放在了一起, 让学生读读背背。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的课文和课后也有很多成语, 包括与春天有关的、与秋天有关的、富含人生哲理的等, 它们大多浅显易懂, 学生非常喜欢。教师可就地取材, 指导学生加以类别, 然后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成语的韵律美, 通过诵读悟其大意、悟其意境, 再背诵以强化积累。此外,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使学生多积累带有数字的成语、带有动植物名字的成语、含有反义词的成语等。通过对成语的分类积累, 学生的成语积累量逐渐增加了, 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 语文素养也明显提升了。

二、以课外拓展为延伸, 丰富学生积累

从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中, 我们可以理解到:课内阅读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除了要重视课内阅读之外, 还应该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使二者相辅相成, 共同促进小学生的文化成长。因此, 教师要从小学生入学之初就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尤其是阅读成语。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读物, 使学生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建立“词汇摘抄本”, 多摘抄优秀读物中的精美语句 (含成语) , 量变变质变, 一学期下来收获就会多多。

此外, 经典诵读也不失为成语积累的一条捷径。我每天利用预备铃响到上课铃响的几分钟时间, 让学生背诵《成语速记》《成语童谣》《成语韵文》等经典教材。如《成语韵文》求学篇:谦虚谨慎, 不耻下问;温故知新, 循序渐进;学以致用, 触类旁通;学而不厌, 稳操胜券。通过诵读经典, 学生既传承了中华经典的精髓, 又积累了丰富的成语, 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以运用为舞台, 沉淀学生积累

语言学家将只能理解、不能运用的语汇称为“消极语汇”, 将既能理解又能运用的语汇称为“积极语汇”。要把“消极语汇”转化为“积极语汇”, 就必须加强运用语言的环节。因此, 教师要善于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 巧妙运用成语, 把积累的成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 并形成积淀。

(一) 创设运用情境

如利用文中丰富多彩的插图, 引导学生看图中人物的表情说成语:愉快时眉开眼笑, 失意时愁眉苦脸;看图中的天气现象说成语:下雨前乌云密布, 晴天时万里无云, 台风袭来时风雨交加;看学校场景时, 如“下课了,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走出教室, 操场上人山人海;上课了, 教室里鸦雀无声, 同学们正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课”。如此这般, 成语就消化了, 真正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东西。

(二) 构筑运用阶段

心理学告诉我们, 小学生学习语言需要一个过程, 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善于给学生铺设语言转换的阶梯, 引导学生拾阶而上。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1, 有一组描写春天的成语和韵语, 语言优美, 韵律和谐, 词汇丰富。为帮助词语内化, 教师要这样让学生“拾阶而上”: (1) 熟读, 读出韵味。 (2) 结合插图和课件, 想像词语描绘的景象, 感受春天的律动美。 (3) 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你眼中 (心中) 的春天, 说话时要用上文中你认为美的成语。这样让成语与该成语所代表的事物或情景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联系, 学生说话时就能“妙语连珠, 出口成章”, 以后习作时就能“文思源涌, 妙笔生花”。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在学以致用中得以提高, 文化品味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古代文化常识积累 篇2

(1)幼年

生小:幼年。《孔雀东南飞》“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髫,古时小孩下垂的头发。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于是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①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②初度:周岁。《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

③教数:9岁。④外傅:10岁,出外就学。

(2)金钗之年:女子12岁;

(3)舞勺:13岁。豆蔻年华:女子13岁;

(4)15岁

束发: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成童指青少年。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笄:指女子15岁。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及笄:女子15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5)二八:女子16岁;

(6)弱冠:指男子20岁。弱,弱小。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7)花信年华:女子24岁。

(8)而立:指30岁。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9)不惑:指40岁。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10)艾:指5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另有,“知天命”也指五十岁。

(11)老年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①花甲(耳顺):指60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②古稀:指70岁。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③喜寿:77岁;

④耄耋:指80岁。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⑤米寿:88岁;

⑥鲐背:tái,90岁,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⑦白寿:99岁;

⑧期颐:[qī yí]指百岁。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⑨茶寿:108岁; ⑩上寿:120岁

○11双稀:140岁

古代文化常识之称谓

尊敬称 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①古代对帝王的称呼都是敬称:比如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②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③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④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⑤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⑥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⑦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 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

⑧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⑨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⑩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谦称 ①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②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③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④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

“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⑤其他自谦词有: “下”: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 “小”: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

“老”: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

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官职调动

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明帝纪》)

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

表辞官的词语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由“文化早餐”谈积累 篇3

关键词:文化早餐;积累;古诗文;名家名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积累”,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总目标”中又提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每一个阶段目标都规定了要诵读儿歌、古诗、优秀诗文等,“积累”已成为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因此,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教师可以利用文化早餐时间,开展语文积累活动。

一、积累古典诗文,感受中华文化

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殿堂中一颗璀璨的瑰宝。我们开展“诵经”活动,就是将经典文化中凝聚的语言艺术以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篇章,在传统文化熏陶濡染中受到滋养,得到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

二、背诵名家名篇,丰富学生语言

背诵,自古以来是我国传统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我们利用“文化早餐”时间,让学生通过对文质兼美文章的背诵,在大脑中储存丰富的语言材料。这样写作时,不仅熟记于心的词语往往自然流于笔下,一些美文的谋篇布局也使之易于结构文章,写作能力的提高自然不言而喻。邹韬奋曾经说,小时候曾经背过许多名篇佳作,后来似乎忘记了,但写作时那些熟记于心的词语往往自然流于笔端。这使他倍感惊喜。

三、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将“养成读书习惯,让书香浸润人生”作为班级学生的成长目标。在班级里设了图书角,这里的图书是孩子献来的,所有的图书由全班同学共享,随时可以借阅。

有了图书的资源,为了养成学生的读书习惯,孩子们准备了读书积累本,摘抄喜欢的句子,写自己的读书心得。

每个月我们还会利用“文化早餐”时间,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孩子们把读到的好书在全班进行介绍,把自己的读书体会在此时进行交流,每个交流的学生都会得到“读书积累卡”,在所有交流的学生中,评出“读书小博士”。

虽然文化早餐的时间很短,可是我渐渐地发现孩子们已经把背诵、读书、积累融入平时的生活中,看着他们的知识一点点的丰富,阅读、作文能力一天天地提高,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快乐,我想这就是“文化早餐”带给他们的营养吧!

让学校在文化积累中成长 篇4

一、校园, 应让她具有文化

学生到学校里是来学知识的, 但我认为学生到学校里来更要学会做人。是的, 学校是教育人的场所, 而教育就是要育文化人, 学校必须是一个充满文化的场所, 让所有人都能在学校这个“文化场”中得到教化。因此, 我们在学校建设时应努力让学校富有文化, 让学校成为一个文化的“场”, 让每个人都能在这个“场”中得到“文化”。在学校环境建设中必需着力让校园具有文化。

1.“墙头文化”

学校应是一座文化的院落, 走到哪里都能采撷一个个文化故事。我们要打破以往学校墙壁布置的单一做法, 把传统文化、地域特色、学校大事、书画精粹、师生活动等搬上墙头走廊, 让学校的墙头文化更生动。我们可以把“蒙学教材”搬上墙, 从百家姓、三字经到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蒙学教材都放上墙, 引导学生通过这些国学教材, 拓展思想、知识的含量, 在一抬头一散步的无意中学到知识, 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时, 我们还可以把地域文化搬上墙。如我们学校, 把绍兴地域文化特色放到墙上, 把绍兴的酒乡、水乡、桥乡、名士乡、纺织乡都搬上墙, 通过展示绍兴特色经典文化, 激发学生去探索体验的欲望, 让学生在自觉学的探求中完善自我。

2.“厅室文化”

厅室文化——营造学校家园文化。每一间教室就是一个小小的文化场, 每一间教室都有一个特色的文化点。在每个教学楼层中, 学校都精心设立了休闲区, 内有图书、各种棋类、游戏用具等。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发展规律出发, 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珍视学生幸福的童年, 通过休闲区、活动室的开设, 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开放、学习、活动的环境。学生可以在这里自由地阅读书籍, 自由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伙伴进行活动、游戏。

“吧”、“歇”让工作更幸福。学校专门为教师开辟了“教师休闲吧”、“教师茶吧”、“教师学习吧”, 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一个自主交流、自主学习的温馨空间。教师休闲吧置于教学楼内, 全天开放, 教师空课时、休息时可以自主、自由、自乐于吧内, 读书看报, 品茗赏曲;学科团队、教研组可以置身其间交流感悟、谈论专业。“茶歇”与学校会议室相并, 只以屏风相隔, 便于教师会前会后饮茶绪思、交流讨论。“吧”、“歇”文化让每一位教师都悄然萌生一种快乐怡然的情态, 对建立和谐进取的教师团队精神和合作品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印迹文化”

文化的呈现, 是一个感受与熏染的过程, 了解文化的源头与根结点是引领文化长远发展的根本。为此, 秉着“让每一位师生都在自己的校园里留下自己的文化印迹”的思想, 学校通过立碑铭志, 对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都进行了文化阐述与史迹描绘, 让每一位师生在了解、感受文化的同时深切体会学校文化的来龙去脉。

学校应该营建一个积极、美妙的文化场, 让每个学校的成员都制造文化、感受文化, 从而对自己的学校产生一种情感。

二、队伍, 应让她富有人情

要让教师把职业当成事业来做, 应让他们把学校当成家园。只有真真切切地爱着, 才会踏踏实实地为之奋斗, 为之争光。而让学校充满人情味, 才能让每一位教师对学校充满真情, 让每一位教师对学校饱含期待。

1. 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 要给教师有成长的机会。

“一徒多师“的磨课历练。对青年教师、薄弱学科教师可以进行一徒多师的磨课实践, 即由一位徒弟几位师傅, 针对一个学科一个主题课例, 徒弟上课, 几位师傅听课, 师傅上课, 徒弟学课, 通过跟踪课堂、磨砺课堂、反思课堂的形式进行强化历练。

“学科团队“的赛课活动。学校根据学科特点, 结合教研组和备课组的规划建设, 成立以学科为单位的教学研究团队, 通过平时在学科团队内磨课、教研、主题探讨、课型研究、理念渗透等多元化的历练模式, 强化团队整体课堂实力, 提升个体课堂教学水平, 并开展了学科团队风采大展示活动, 通过团队教师分工合作, 以说课、上课、评课、答辩等形式进行全面展示, 分工细、立意高、形式新、参与广, 切实提高了每一个学科团队的整体教科研专业水平。

“周周亮相”的低重心交流。学校可以开展“周周亮相”课堂研究模式, 即每周安排教师进行课堂展示, 形式多样, 有教研组同课异构、学科组课例研究等, 这种模式意在巩固课堂、夯实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营造全面、丰富的课堂研究氛围。

“校级课题”研究立项制。学校要倡导、鼓励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 提出“问题即课题, 教学即研究, 进步即成果”的草根式课题研究理念, 让每个教师积极投身其中。

2. 关注教师成长的需求

教师的成长就是学校的成长, 教师的发展就是学校的发展。我们必须有这样的认识。让每个教师都能在工作中得到发展, 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成长需求。设立校级课题立项制, 为要求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提供了机会;建立周周亮课制, 让每位教师都有上公开课的机会;设立学校教学大讲堂, 让每位教师都有上台作讲座吐经验的机会;等等, 努力为每个教师的成长需求提供帮助。

3. 关爱教师工作的情态

细节决定成败。学校“以情动人”从细微处见真情。生活节奏快, 竞争压力大, 教师的心灵也需要更多的关怀。每年教师节学校精心设计安排的一个个惊喜, 好书、清茶、鲜花、香茗、笑影……总是让忙碌的教师们翘首期盼:教师新年晚会、教师节的课外礼品、教师生日的祝福等等都能调节教师的工作情态, 让他们感受到生活、工作的意义。

快乐是积极工作的源泉, 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自我的需求得以满足。我们应本着人文的关怀, 努力为教师营建一个良好的、充满人情的工作环境, 让我们的教师在工作中收获快乐, 在快乐中工作!

三、活动, 应让她充满活力

走进学校, 应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迎面而来的是一股活跃的生机, 而这正是学校缤纷的活动产生的巨大活力。这就需要通过大量的学生活动来烘托。我所在的中国轻纺城小学, 通过开展各种学校教育活动让学校教育充满活力。

1. 传统节日做出新意

少先队紧密联系各个节日, 老瓶装新酒, 酿出新滋味, 开展节日文化活动。如植树节开展“我为母校添新绿”毕业班母校植树活动, 既是植树节的传统活动, 又赋予了新的内涵, 学校还为他们刻碑以志;清明节的“艾草青青, 艾饺青青”的学做传统美食活动, 把传统的习俗, 变成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每年九月一日的开学典礼改为“开学第一课”, 把烦琐的假期生活总结, 学校领导讲话变成了学生成果汇报、新学期诗语、开学的祝福等, 用诗朗诵、小品舞蹈、歌唱的形式生动地表现出来, 用这样活泼的形式开启新学期的大门。“开学第一课”已然成为我们学校新学期教师和学生期待的第一道活动文化的盛宴;教师节里“一张贺卡、一声问候、一个队礼、一杯清茶、一张留影、一盆鲜花”, 简简单单却充满心意的准备, 让老师们都沉浸在浓浓的幸福里;建队节庆祝活动, 我们邀请全体一年级家长到校参加新生入队活动, 教家长挂红领巾, 普及队知识, 让少先队的节日也成为一种时尚。

2. 特色活动做出特色

每年的春天, 校园里学生自制的风筝总会在家长、老师的帮助下在碧空中翻飞, “瓜渚风筝节”已经持续开展五届, 有效调动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参与热情,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传承传统文化, 促进亲子沟通;学校形象大使选拔赛活动面广, 参与的学生多, 展示平台大, 更是激起了家长、学生、老师们浓厚的活动兴趣。学校结合社会资源开辟校外活动基地, 带领学生走进纺博会, 进行“走进轻纺城”课题研究, 开展轻小特色活动。

3. 品牌活动打出品牌

红领巾交通警察学校, 是我们学校一直来在交通安全教育上的有效追求。学校安装了红绿灯模拟道口, 将社会生活中的交通信号指示系统搬进校园, 学生每天都能感受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和责任性, 从中也激发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我们还邀请县交警大队柯桥中队的交警成为学校红领巾警校的校外志愿辅导员, 定期来学校进行训练。在此基础上, 我们延伸拓展, 请来家长, 让少年警校的教育功能得以扩大, 每天放学时, 我们用“微动力”的形式, 让家长参与上下学接送车序的管理, 让我们的家长既是交管员, 又是受教育者。这一活动开展效果极好!学校先后两次被评为“浙江省实施交通安全教育工程先进集体”。

在2012年一年中, 我们学校开展的大型活动就多达三十多次。每一次活动都得到了全体家长和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 使活动档次不断提高, 活动效果不断提升。如今年上半年承办的绍兴市少先队“红领巾心向党, 中华文化我弘扬”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和今年下半年开展的“读红书、上红网、做红色接班人”活动得到前来参加活动的领导和专家高度赞扬, 为学校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学校的师生活动已成为了固定的传统:校园文化艺术节、教科节、瓜渚风筝节、校园形象大使评比、中华诗文朗诵、辞旧迎新联欢活动、庆祝教师节活动、开学第一课、家校共祝建队节、学生书画摄影艺术展、校园达人才艺展等活动都是一年一次, 不得随意更改。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更让学校充满了活力。

四、艺术, 应让她展示魅力

其实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在打造学校的品牌。在我们绍兴县中国轻纺城小学, 我们从实际出发拟定了学校创建规划, 其中“以精品社团为依托, 整合精简社团文化, 全面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成为学校发展的抓手, 确定了以社团建设为阵地, 着力建设特色品牌来带动学校整体工作的提升。建立了以“‘小海燕’摄影俱乐部、瓜渚湖画社、轻纺少儿合唱团、雅韵乐坊、‘轻舞飞扬’舞蹈队、智能科技队”为重点的一批社团, 并以艺术为学校的特色品牌进行重点建设, 以此来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1. 成立基地, 组织活动, 为打造特色品牌铺基础

学校先后建立了“轻小摄影创作基地”、“轻小音乐创作基地”、“轻小舞蹈创作基地”, 聘请各类专家参与辅导, 使得学校的社团建设朝着专业化、艺术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学校组织“轻小杯”摄影比赛、“瓜渚杯”校园书画比赛、“古城杯”作文比赛……这些都旨在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对艺术的追求与提高艺术品位, 为学校艺术品牌建设不断提供后劲。我们还进行班际比赛, 以此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为人才的培训和输送提供更厚实的基础。

2. 突出重点, 精品精打, 为建设特色品牌树信心

学校重点建设了民乐队, 请民乐专家量身定做原创曲子《水韵》《校园之声》《鉴湖欢歌》等, 经过努力, 在县、市等各级比赛中获一等奖。

同时, 我们还着力打造学校学生舞蹈队, 邀请了舞蹈专家, 创编具有绍兴特色的《弄堂记忆》。经过半年的苦练, 参加全省少儿舞蹈比赛并获得创作金奖、演出银奖, 后又参加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生少儿舞蹈大赛获得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这个节目还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并获得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

学校学生摄影社团的作品屡屡在各类比赛中摘金夺银;书画社团的六幅作品获得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大赛一等奖;学校智能社团有十几名学生获得全国比赛一等奖, 并被评为全国先进组织奖。

就这样, 学校的艺术特色品牌建设已成雏形, 为学校品牌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热点素材积累:节目文化热 篇5

这未必全然归因于人们文学价值的忽视,主流媒体在阅读氛围和倡导文化价值的职能上也存在缺失。当大众的眼睛被娱乐资讯填满,自然会产生新的需求——对自我、对世界产生疑问,寻求答案。而发问、思考正是指引人们深入探寻的开始,阅读优秀的书籍也会在此时成为人们的需求。

现实的生活往往鸡零狗碎,能拿出来安静读书、读诗、写信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人们的眼睛在被满屏的娱乐节目充塞得满满之时,表情是哈哈大笑,内心却是空空的。

人间情感突显文学之美,人文情怀加深节目厚度。在书信、诗词、文章的`背后,那些故事和情感,总能带给我们心灵上的共鸣。带给我们的改变往往是“润物细无声”却又能成为深厚的积淀。

电视节目带来的热度转瞬即逝,构建书香型社会才是长久的解决之道。例如,打击盗版和抄袭,保护知识产权;兴建图书馆和电子阅读机等文化设施;构建书香型校园,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别让文化之风只刮过荧屏,让她春风化雨般滋养我们心灵的土壤。

话题拓展

文化与传承;流行与经典

★ 作文素材积累摘抄大全

★ 高考写作素材积累

★ 文化类活动颁奖词

★ 夏日的中考素材积累

★ 积累的议论文素材摘抄

★ 语文素材积累摘抄高中

★ 高考素材积累:奇葩材料作文题

★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心态和人生

★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名人名句

让点滴积累沉淀成 厚重的文化知识 篇6

要积累厚重的文化知识,必须让学生有这种意识: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教师课堂四十分钟教出来的,而是自己积累感悟出来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形成生活中时时处处皆语文的思想意识,对生活中的人和事的感悟和判断、对周围景物的细微观察、对优秀作品的阅读等都是语文学习最好的方法。像一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新意,用大量的课件、视频、讨论充斥课堂,这些固然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但背离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舍本求末。那么语文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带领学生走近真正的语文呢?本人在教学中总结了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与各位同仁商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目的,以便使语文教改能真正达到让中国优秀文化能更好的传承的目的。

一、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积累习惯。课堂四十分钟不只是知识灌输,更是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本人在教学中利用开始新课前的十分钟,让学生展示课前积累成果,具体做法是一位学生课前推荐一篇自认为最优秀的文章课前朗读给全班同学听,教师听后给予评价。然后让推荐者谈推荐的理由。另一位同学课前推荐一首古诗词抄写在黑板上并在课前为全班同学分析这首诗。这样不仅让学生对优秀文章、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意义有一定的感悟,还能对写作技巧有所吸收,著名作家唐立厂在西南联大教书时,就是对诗文进行声情并茂朗读后只有一个“好”字就结束对文本的分析,所以好的文化素养的养成是悟出来的,不是教师对文章字句支离破碎分析出来的。这种课前积累的方法不仅是对学生知识的积累,更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一举多得的教学方法为什么不用呢?课堂剩下三十分钟是针对文本的教学,对文本的教学也注重对语言的积累和创新,我让学生自读文本摘抄优美的句子和文段,写下感悟,因为高中学生有一定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他们遇到问题时会自己想办法解决,在自己阅读文本解决问题时让他们注重积累与应用。老师针对教学目标给予适当的点拨指导,真正做到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再加上一定量有针对性的知识性训练起到强化知识、训练技能的目的。当然课堂教学只是积累知识的一个小的方面,要想真正掌握语文知识还需要从生活中、从优秀的文化作品中积累丰富的知识。“聪明来自勤奋,天才在于积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语文的学习的规律来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要想我们的学生有厚重的文化知识,必须养成点滴的积累的习惯。课堂教学虽不能让学生积累太多的语文知识,但我们可以借助课堂给学生一种时刻学会积累知识的意识。

二、课外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兴趣。

我启发学生学会积累点滴知识,背诵古代名家的优秀作品,摘抄成语、名言、警句、格言、歇后语,古人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古人又云“不动笔墨不看书”,时刻教育学生养成阅读习惯。语文知识包罗万象,天文地理、人生百态,所以让学生多读书来扩充知识面,边阅读边摘抄。为了激发学生积累知识的兴趣,我会不定时的进行摘抄本的展览,成语接龙比赛、背诵、默写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感受积累知识的快乐。当学生厌倦时,我会用“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的道理来教育他们,我们的学生犹如一块璞玉,作为老师应是一块雕塑家,把他们都塑造成国家的栋梁人才。而作为语文老师必须让我们的学生把我们祖先留下的厚重的文化发扬光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植根于民族文化我們才会走得更远。当我们看到网络用语错字连篇时,当我们问起庄子,老子我们的学生哑口无言时,当我们学生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绞尽脑汁写出了一些干巴巴的文章放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课改为了什么,当我们把课堂变得越来越热闹的时候,学生学会了什么,课堂不是教师讲多少知识,而是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学会了那些能力。我们要求学生“下笔如有神”的能力,必须让他们有“读书破万卷的”积累。

文化积累 篇7

交际 (communication) 是指人们相互交换信息、相互影响、共同建构意义与身份的过程。跨文化交际强调的是交际的参与者属于不同的文化群体。著名学者科里尔和托马斯 (Collier and Thomas) 曾指出, 跨文化交际是建立在认同于不同文化的交际者之间的, 这种各自的认同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标识, 这些交际者除了认同各自的文化, 而且扮演着各自的文化代言人, 这些交际者展开的交际就是我们所说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究竟该从什么方面着手研究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 个人行为不足以反映文化, 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才能一定程度上体现文化, 所以, 在对跨文化交际进行研究时, 首先要做跨国、跨种族、跨民族的研究, 这也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内容。

2 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

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价值体系的总和, 虽然在社会群体的内部, 不同个体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但是文化模式大体上是相同的。每个文化都自成体系, 与其他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 同时也拥有很多共同点, 具有一定的不可通约性。

著名的人类学家罗伯特·F·墨菲曾经说过, 一种文化自身并不是绝对的统一的, 往往会包含许多差异或者冲突着的价值理论和行为方式, 但是这不能掩盖文化内在的一致性。正如著名人类学家家露丝·本尼迪克特的代表作《文化模式》中所阐述的那样, 人类是个复杂的群体, 行为的多样性可能是无穷的。但是一种文化内部总蕴藏着具有相同价值取向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但不局限于婚姻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社会风俗、礼仪等。文化模式是经过历史筛选整合后形成的, 是一种趋向稳定的文化关系和结构。也就是说, 文化模式就是文化群体内部本质上的一致性, 也叫共性。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正如著名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 (Clifford Geertz) 所说,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轨道, 并沿着自己的轨道以自己的速度行驶。每个文化都是自成一体的, 各自有各自追求的价值取向。著名学者卡里·多德认为, 当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影响到人际交往的结果时, 跨文化交际就相应产生了。不同文化群体发出的行为的出发角度是不同的, 因此, 一个文化的观念、习俗可能难以被其他文化所理解。

概括起来, 虽然学者们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角度不尽相同, 但是有几点共识:第一, 跨文化交际涉及到的不同文化群体内部是具有一致性的;第二, 每个文化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是存在显著差异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共性, 使得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但是又由于不同个体差异性的存在使得跨文化交际研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3 实践与文化资本积累

文化资本这一概念最初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提出的, 这一概念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布尔迪厄将文化资本分为了三类, 分别是具体化文化资本、物化文化资本和制度化文化资本。具体化文化资本以精神和身体持久“性情”的形式存在;物化文化资本以文化商品的形式 (图片、书籍、词典、机器等等) 存在;制度化文化资本以一种客观化的形式存在。布尔迪厄认为文化资本是个人经过不断学习逐渐积累起来的, 与个人资本密不可分割。而积累跨文化能力, 笔者认为可归为具体化文化资本的积累, 这种积累可分为三个阶段。

3.1 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指的是刚开始尝试用所学语言跨国接触的时期。比如, 当实习生或留学生第一次走出国门, 时空改变了, 语言改变了, 文化也变了。他们兴奋, 因为这是一次检验自己学习效果和提高外语水平的好机会;但是他们也有深深不安, 因为缺少沟通经验、信心缺乏, 怀疑自身的语言交际能力, 担心自己的发音不被辨识。这个阶段的跨文化交际中, 他们拼命在大脑中搜索所学的词汇、场景, 尽力模仿外国人的言谈举止。但是书本中说学到的交际用语是十分有限的, 远远不能满足真实跨国交际情境的需要, 所以, 他们自然地借助母语文化来处理。比如, 很多初次去法国留学的学生, 在最初的交际时, 不能理解法国人的见面礼-接吻, 也无法理解相熟的人天天见面握手。还有在遇到法国人对自己赞美时, 很多学生都会自我贬低或者否认, 以示谦虚, 其实这些行为都是受了母语文化的影响, 这些应对往往会让外国友人摸不清头脑甚至产生误会。

在初级极端, 与外国人展开跨文化交际时,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时刻提醒自己不完全使用母语文化。当接收到一个外语信息时, 首先要做的是用书本或者课堂所学的外语知识去解读, 如果确实搜罗不到这方面的知识, 才求助于母语文化。母语文化和他国的文化各自自成一体, 但是在相互碰撞的时候, 也会形成一个新的混合物。最开始, 在这个混合物里, 由于所学知识的有限, 母语文化一直在占上风, 但是随着在交流次数、交流经验的增加和知识的进一步积累, 母语文化和他国文化的比重会慢慢发生变化, 越来越协调, 使用者会慢慢得心应手, 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这个过程中慢慢得到提高。

3.2 中间阶段

当与外国人有了一定接触, 所学语言和文化资本较快速地积累时, 我们认为就步入了中间阶段。初级阶段, 人们通过观察、猜测、模仿去适应异国文化。在初级阶段, 这种模仿对人们适应异国文化与母语文化之间的冲突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只理解表层含义, 不熟悉文化背景的盲目模仿, 有时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定型观念和偏见影响个体各方面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它指导个体对一定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使个体做出选择性的记忆, 并去寻找支持自己定型观念和偏见的证据, 使定型观念和偏见本身得到巩固。学者关世杰相关的调研证实了定型观念和偏见对交流有消极的作用, 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质量, 甚至会阻止跨文化交际。学习异国文化是艰难的, 根据情景平衡好两种文化, 恰当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更难。它涉及交际的各方面因素, 需要时间去积累经验。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 才能逐步运用自如。

3.3 成熟阶段

逐渐的, 人们接触异国文化的时间长了, 对外国人的语言、文化、举止都有所了解, 文化资本都到积累, 误会的次数越来越少, 对异国文化的接受程度有了大幅提高。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 他们开始尝试协调双方的交流。人们开始站在两种文化之外, 尝试驾驭这两种文化, 比如他们可以成功预见出什么样的言行可能被对方误会, 给对方造成困扰或者伤害。所以他们在表达或者翻译时会有目的地调整、修饰词汇、表达方式和语气。

上述三个阶段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是外语水平不断提升的必经之路, 也是语言资本和文化资本不断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有意识、无意识地重视起母语文化和异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更快丰富个人文化资本, 从而达到了快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4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教育学家们积极鼓励学外语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段时间迁徙到所学语言国生活、学习, 接触当地人, 与当地人在实际情景中交流, 从而丰富语言和文化资本。有的甚至认为没有这种迁徙的学业是不完整的。因此我们鼓励语言学习者多创造机会, 进行中国式迁徙, 走进真实的外语学习环境中去, 比如, 可多参加一些有真实语言环境的实习等。除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习活动外, 学校和教师也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们多接触外国人, 如协助联系实习、组织一些中外双方参与的庆祝活动、讨论会等。通过这类直接的接触, 激发学生们对跨文化交际的兴趣, 让他们有机会在所学语言环境中得到熏陶, 提高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

此外, 学校也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中, 语言知识的教学工作一直被摆在首位, 很多学生的语言知识很充足, 但是却缺少实用的跨文化知识和交际知识。教师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 教会学生如何应用所学知识, 这也是让学生体会到语言实用魅力的最主要的途径。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运用所学语言, 告诉学生一些外国的文化, 教会学生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笔者认为, 如果说外语学习的目的是交际, 那么,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是外语教学的目标。

5 结束语

迁徙到所学语言和文化的环境中是学习外语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在这种环境中, 学生们对学习上的问题和困难更敏感;沟通上的压力迫使他们做出更大的努力去适应环境, 因此能更快地提高语言学习能力, 积累更多的个人文化资本。这种积累反过来能激发学生们在回国后的学习兴趣, 形成一股动力, 使积累持续下去。交流中的挫折和失败一方面有着对立的双重效应, 它们造成不理解或误会, 甚至导致交流的失败。同时, 它们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只要失败者从中吸取教训, 它们反过来可以帮助提高交际能力。另一方面, 在一些同学中积累起的某些影响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定型观念和偏见, 会影响他们日后的交际活动。个人资本的积累在这里更多地表现为学生们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应扮演什么角色, 起什么作用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的过程是通过时间不断积累语言和文化资本的过程。愿辛勤的园丁们正确地栽培和浇灌, 努力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摘要:走出校门, 在外语专业学生的实习或留学过程中, 跨文化交际方面会遇到很多问题, 而到外国语言和文化环境中、直接接触外国人是学习外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十分有效的方法, 同时个人文化资本的积累也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息息相关。该文在概述了跨文化交际和文化资本的内涵后, 强调了文化资本的积累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 之后就文化资本积累的三个阶段展开论述, 最后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文化资本积累,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2]蒙岚, 周晓玲.跨文化交际的语用问题研究[J].学术界, 2011 (7) .

[3]戴晓东.跨文化交际理论从欧洲中心到多中心演进探析[J].学术研究, 2011 (3) .

[4]单波.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1) .

大学生文化资本积累现状与提升路径 篇8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资本,提升路径

收录日期:2012年10月8日

一、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

资本是经济学概念,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最早将其引入社会学领域。在《资本的形式》一文中, 他第一次完整地阐述了文化资本的概念, 提出了自己的文化资本理论。布尔迪厄运用文化资本理论来揭示现实社会中各不同阶层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根据资本所体现的社会权力类型与关系, 布尔迪厄将资本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及社会资本。三种资本彼此可以相互转化, 其中文化资本最具有转换力量。文化资本是一种能力, 它包括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专业技能、个人的举止风度以及对成功的把握能力等。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形式, 第一种是具体形态, 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式存在, 如语言能力、行为惯习、适应能力、人格类型等;第二种是客观形态, 以文化商品的形态存在, 如图片、书籍、词典、工具、机器等;第三种是体制形态, 以文化资本的形式由权威机构授予, 并成为一种具有保证性的资历认证, 如资格证书、文凭等。很显然, 这三种形态对应了文化能力、文化产品与资格证书。

二、大学生文化资本积累现状

布尔迪厄在《区隔》一书中提出了文化资本的两种再生产方式:通过家庭教育传承文化资本和通过学校教育积累文化资本。首先, 家庭是文化资本再生产的最初、最主要的场所。家庭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既有父母对子女有意识的教导, 也有子女对父母无意识的效仿, 不同家庭背景的后代获得了上辈人的“惯习”, 传承了父母的文化资本, 并将其身体化, 转化为自己的文化能力;其次, 学校是除家庭之外最重要的生产文化资本的场所。学校教育不仅仅是技术与知识的传播, 还承担着向社会成员传输特定的文化传统的任务, 承担着文化再生产的功能。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 家庭传承的文化资本已基本固化, 在校期间的文化资本积累是改变其文化资本持有量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考察大学生三种文化资本, 即文化能力、文化产品和资格证书的拥有状况, 分析大学生文化资本积累现状。

1、文化能力。

文化能力既是一种内在化的文化资本, 布尔迪厄将其看作是最重要的, 是其他两种形式文化资本的基础。大学生的文化能力表现为语言表达能力、文化品味、文化修养等。

文化能力与特定个体紧密相连, 不能通过赠予、买卖、抢掠等形式实现个体之间的传递, 个体积累是获取文化能力的主要途径。笔者从事高校教育工作多年, 通过与大学生的接触交流发现, 大学生的文化能力积累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 以被动接受为主, 主动挖掘欠缺。尽管学校开设多门课程, 但不少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没有充分吸收和消化, 只要考试通过就万事大吉。这种被动式的学习使学习过程流于表面, 获得的知识是临时的、零散的, 难以转换成内在化的文化能力。其二, 生际间差异明显。文化能力的积累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还要以一定的家庭经济资本作为支撑。那些拥有丰富文化资本的家庭后代条件优越, 更容易传承积累学习能力和文化品味;而对于那些贫困大学生而言, 不仅难以得到家庭经济资本的支持, 为了筹措生活费和学费, 还需要挤占学习时间用于勤工助学, 缺乏对分数之外的素质和兴趣能力的培养和投资。多数贫困生由于没有学习之外的特长而滋生自卑心理, 将自己拒之于各类活动之外, 阻碍文化能力的提高。

2、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是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 大学生的文化产品指大学生拥有的书籍、报纸、绘画、工具等文化物品。根据布尔迪厄的观点, “行动者的藏品—书籍、绘画和古董等物质性财富越丰富, 或者其质量越高, 他拥有的客观形态文化资本越多。”所以, 藏书情况是衡量客观形态文化资本的主要指标之一。文化产品以物质形式存在, 是可以进行传递的。从家庭角度看, 不同阶层的家庭对大学生客观化的文化资本积累的影响是不同的。相对于农村大学生, 城市大学生能更多地传承上辈留下的图书、文化收藏、艺术品等。从个人角度来看,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取书籍的主要来源。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丰富, 大学生获取书籍的经济成本较低, 基本能够满足需求。

3、资格证书。

体制化了的学术资格或证书, 是衡量体制化文化资本的重要尺度。正是“这种证书赋予其拥有者一种文化的、约定俗成的、经久不变的和有合法保障的价值”。为此, 大学生争相通过获取官方所认可的文化资本来提升自身价值, 除了争取各种教育资格与机会外, 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亦成为了大学生的选择, “考证热”在大学校园渐成气候。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提供的信息, 中国已在90个职业采取了职业准入制度。有人断言:“21世纪将是职业证书的时代。”在大学校园, 每年的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会计资格证、律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导游证、人力资源管理师、报关员等考证风潮, 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下, 为了给自己在就业市场上增加筹码, 多数大学生意识到了资格证书对获取职位的重要性, 对考证的投入可谓代价巨大。从时间成本来说, 考取某项证书, 从考前的筹划到购买资料、上辅导班、复习等, 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同时意味着舍弃专业学习、实践锻炼等机会, 可见大学生对考证的重视。此外, 考证还需要付出一定的货币成本, 如报名费、资料费、辅导班学费等。然而, 与大量投入相比, 考证收益是不能确定的。由于部分大学生陷入考证误区, 不结合个体差异选择证书类型, 盲目跟风, 使得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之间的转化失败, 考取的证书对就业毫无用处, 这也是大学生体制化资本积累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来看, 在就业压力的影响下, 浮躁心理及重证书、轻能力是当前大学生文化资本积累中呈现的主要问题。

三、大学生文化资本提升路径

从大学生文化资本积累现状来看, 提升文化资本的路径主要是学校教育与个人努力。

1、学校教育。

高等教育是大学生积累文化资本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发挥积极作用, 促进文化资本在学生中平衡发展。

首先, 学校应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使大学生提高文化能力。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互动的重要平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能够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参与进来, 为学生广交朋友、锻炼社交能力、建立竞争协作意识创造条件, 使其提高文化能力。

其次, 学校应丰富图书馆资源, 以增加大学生文化商品存量。为突破馆藏资源约束, 可以建立校际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大学之间书籍、光盘等资源的馆际互借, 使得学生可以方便地接触到更多的文化资源。

最后, 学校应鼓励学生考取资格证书, 增加体制形态文化资本存量。一方面要鼓励他们学好校内课程, 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考取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和等级证书。

2、个人努力。

布尔迪厄指出个体在获取文化资本途径上, 除了秉承家庭文化资本代际传递的先赋因素外, 还与个人的成就动机、努力奋斗等自致因素是密切相关的。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 知识快速更替, 家庭文化资本先赋因素的影响力渐趋弱化, 而个体后天自致因素的影响力却越来越大。因此, 大学生应积极发挥个体主动性来积累文化资本。

首先, 大学生应认识到个人能力的提升与自我追求和辛勤付出是息息相关的, 树立正确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勤奋学习、不懈奋斗, 不断积累文化资本。

其次, 大学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接触社会, 适应社会。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兼职、实习等各种机会, 有意识地加强与社会的交往, 是弥补自身社会资本单薄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锻炼个人的业务能力, 而且可以扩大个人的社交网络范围, 获得人脉资本。

参考文献

[1][美]戴维斯沃茨.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2]毕淑芝, 王义高.当代外国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文化积累 篇9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文化积累,课堂教学

一、职高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语文课作为基础学科, 它的作用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在职业学校, 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有其难以言说的“窘境”, 语文课作为主要的文化基础课, 其教学现状却不那么乐观。我认为目前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来自学生, 而是来自教师的思想观念陈旧、不注意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积累, 因而在教学中无法体现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学活动没有活力, 没有创新意识, 最终越来越僵化。再加之多年来, 长期封闭的教学模式及教育管理中命令主义的钳制, 导致语文教师唯上唯名唯命的思维定势, 定于一尊, 奉命从事。“先生是教书死, 死教书, 教死书;学生是读死书, 死读书, 读书死” (陶行知语) , 这大概是令人失望的语文教学的真实写照。“带着镣铐跳舞”, 这是许多语文教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做法。

例如, 现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上课习惯于以教材为本, 过于注重课本教学, 一直发展到仅仅以课本内容当做全部教学内容的地步。从注音、词解到划分结构, 从归纳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到完成课后练习, 按部就班, 面面俱到, 来不及讲的, 就搞加班加点, “一言堂”、“满堂灌”。再比如, 有不少教师上课习惯于以教案为本, 教学过程过分依赖于教案, 不敢越雷池一步, 牵着学生的鼻子一步一步地向预先设计好的“套子”里钻, 让学生无意之中成了“套子里的人”。从表面上看, 教师似乎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实际上只是完成了写在教案上的任务, 至于学生在这堂课上究竟有哪些收获, 发展了那些能力, 那就不得而知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有些教师习惯于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学生也渐渐养成了依赖求同的思想, 当然, 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渐渐变得僵化了。这种“划一、求同”的思想是语文教学简单化的具体表现。

要改变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相对滞后的情况, 我们既要依赖于职业教育环境的整体改善, 又要依赖于职教语文教材的科学化及语文教学本身的自我改进。同时, 我认为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语文教师自身的“自我完善和提高”, 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我认为, 语文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文化积累与教学个性的探索, 从积累、改进、提高中开拓一条自新自进之路。

二、语文教师文化积累的主要途径。

文化积累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什么是文化?从广义的角度说, 人类所从事的一切精神和物质的活动都可以称为是文化。那么,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 文化积累是建立在对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成果之上的。当然, 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这种积累是有所选择的, 重点选择那些对培养和造就新一代人才有积极意义的文化成果。另外, 不同的学科也决定了教师的文化积累有所侧重, 那么,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 其文化积累的主要内容应该是那些?我以为应该包含这样一些方面。

1. 文学修养是语文教师的基础。

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博览群书, 教起书来方能做到游刃有余、成竹在胸, 如果只是一味地在教学技巧上耍“花招”, 那是难以为继的。文学修养差的教师,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虽然稚嫩但富于灵感的东西或视若无睹, 或错误地加以否定, 限制并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长此以往, 语文课只会成为死水一潭, 学生讨厌语文课、讨厌写作文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 只有提高广大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 才能根本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文学修养是当好语文教师的基础, 没有这个基础, 语文课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课堂的生动与活力也就无从谈起, 而这种提高完全在于教师的自觉和平时的积累, 只有阅读成为一种内在的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教师文学修养的提高才成为可能。

2. 博闻强识、开阔眼界, 努力汲取相关知识。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句话强调了“博学”的重要性。要了解理科的一些基本知识。现行语文课本中, 有大量的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章, 出现了诸如“黑洞”“生物化学”“太阳风”等内容, 这些知识弄不懂, 自然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己的教学。语文老师不是“文盲”, 但也不能成为“科盲”, 因此, 要加强对自然科学史、化学、物理、生物学、气候学、天文学等常识方面的学习, 要了解新兴的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如社会学、管理学、法学、人才学、未来学、现代美学等, 这些与语文教学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了解并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知识, 如学习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行为学等, 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三、通过不断积累提升个人素质和修养, 着力打造全新的语文课堂教学天地。

我们一再强调语文教师的文化积累问题, 积累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那就是为了不断改进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努力营造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念的、师生关系融洽、充分体现创造精神的全新课堂氛围。我想, 语文教学的“新天地”应该充分体现这样几个特色。

1. 求新———敢于打破传统观念, 树立现代教育观。

首先是语文教育观念的更新。从语文的性质而言, 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 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过去那种仅仅把语文教学定位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于漪说:“抽掉人文精神, 只在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 语言文字就会失去光泽, 步入排列组合的文字游戏怪圈, 脱离语言文字的运用, 架空讲人文性, 又背离了语文课的宗旨, 步入另一个误区。”可见,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在教学中不可荒废其一。在教给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时, 语文教学要发挥全面育人的重要功能, 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纳入教学的目标, 并加以落实。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教学质量观。

其次是教学手段的更新。人类教学手段的发展已进入综合性、开放性阶段。如果仍停留于“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低层次, 势必造成教学的高耗低效。教学手段主要包括三种:语言、普通教具、现代化教具。它们各有其功能和局限, 三者只能互相补充, 不能互相替代, 更不能互相排斥。在教学中, 应尽快转变观念, 将三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其各自长处, 从而获得最佳的综合效应。一方面, 教师要把普通教具从“冷宫”中请出来, 如照片挂图、实物模型等, 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另一方面, 要加强学习, 尽早掌握投影、录音录像、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 使其对教学起到辅助作用。

2. 求实———摒弃虚幻浮躁的风气, 深入语文教学的本质。

在改革的大气候下, 语文教学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但是, 我们也不难看到, 一些急功近利、装饰华丽但实质空洞无物的所谓改革经验也像蓐草与荆棘一样掺杂其中, 甚至出现了教改经验、教改课题“各领风骚三五天”的奇怪现象。许多公开课是靠“花拳绣腿”装点门面, 初看热热闹闹, 细想却是“空中楼阁”。这种虚假的繁荣危害是极大的。无疑, 教学必须讲求实效, 凡成功的教学经验, 无不渗透着一个“实”字。

语文教师应该强调师生双边活动的有效性。首先, 教师布置的每一项训练内容, 提问的每一个问题, 都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是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的。问题过难, 学生就会无从下手, 一片茫然;问题过易, 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 达不到锻炼思维的作用。其次, 要加强学法指导。学生主动性的体现, 并不单纯指课堂上的七嘴八舌, 如果仅仅局限于热闹的表象, 宛如茶馆一般, 无主题而言, 自然也是不可取的。我认为, 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 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及教师必要的点拨, 让学生掌握解决某些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授之以渔”, 以求达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

3. 求活———打破僵死的教学模式, 还语文教学以生动活泼的本来面目。

吕叔湘先生说:“在各种教学法之上, 有一个总的教学方法, 那就是‘活’。”这句话揭示了课堂教学“求活”的重要性。而教学设计的“活”是最关键的要求。不少教学设计或因为太过模式化, 或因为掺杂了过多的无效环节, 或因为脱离学生的现有水平, 常常导致教师疲惫不堪, 学生怨声载道, 而实际收效甚微。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特别强调课堂设计的“活”, 其教学设计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总是从训练学生的能力着想, 注重实用, 讲究实际, 取消了一切无效的教学活动, 完全摆脱了程式化的倾向。因此, 他的课体现出灵活多样、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风格, 深受学生的喜爱。只有做到导入“活”, 解疑“活”, 授法“活”, 练习“活”, 以致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敢于打破常规, 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来进行, 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真正受到学生的欢迎。

4. 求真———语文教学要诉真情, 写真意, 发挥塑造学生人格的功用。

一是教学情感的“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 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日本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实验结果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 思维、记忆等认识机能全会受到压抑阻碍, 无论何等抽象的思维, 没有情感都不能进行。因此, 教师要认真研究课文, 用心品味文章情感, 接受课文的启迪和熏陶, 使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得到统一, 讲课时做到储情于胸, 激情导入, 引导学生入境体验, 最后融情入理, 达到教情、学情、文情三者统一的真境界。试想, 如果教师矫揉造作、虚情假意, 或面无表情、冷若冰霜, 又怎能感染学生?课堂教学情感的“真”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是写作内容的“真”。有人说:“语文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道出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但现实的语文教学与生活脱节的现象比比皆是。尤以作文教学为甚。学生作文中充斥着胡编乱造、“假大空”的顽疾。究其原因, 主要是教师对作文课缺乏研究, 缺乏指导, 往往不管学生感受和生活实际, 命一题目了事, 任凭学生抓耳挠腮而置之不理。魏书生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十分注意这个问题, 或敞开学生心扉, 让学生自己拟题, 以利于学生畅所欲言, 或抓住学生关心的热点命题, 让学生热血沸腾, 不吐不快。学生从“空”中落到“地”上, 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踏踏实实作文, 走真实化的道路, 自然比只教一教所谓的写作手法, 而逼迫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效果好多了。

5. 求美———学美文, 上美课, 提高学生欣赏美、分析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其乐融融”的审美境界, 是语文教学的最佳境界。每一个有上进心的语文教师, 无不憧憬自己的语文课能如一篇优美的散文, 如一首动听的乐曲, 使学生如醉如痴, 陶醉于语文的“美”中。要做到这一点, 至少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导之以读而“求美”。叶老说:“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句话, 揭示了“读”在追求语文教学美感境界中的作用。但可惜的是, 在我们的课堂中, 那“朗朗的读书声”越来越少了, 取而代之的是机械的分析, 是对一篇篇“美文”的肢解, 当学生丧失了对文章的整体感悟, 只剩下零碎而枯燥的文字游戏时, 语文的美又从何谈起?这恐怕是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受学生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教授一篇文章, 教师首先要导之以声情并茂的读, 用真情打动学生、感染学生,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自读, 并授之于节奏、声调、语气等必备的知识, 让学生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激情, 美感自会油然而生。

导之以析而“求美”。罗丹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要让学生去发现语文的美, 就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启发、引导学生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寻找美。语文教师首先要设法将学生带入作品的特定的情境中去, 牢牢抓住人物的刻画、场面的描写、气氛的渲染等一切传送审美情感的载体, 使学生身临其境, 感同身受。鲁迅的《故乡》给人以忧愤甚广的悲剧美;朱自清的《背影》洋溢着浓郁的人情美;鲁彦的《听潮》弥散着动人的自然美;周敦颐的《爱莲说》闪烁着千古传诵的哲理美……这些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有所心得。其次要开展道德评价, 促使心灵美的升华。教师除了增强学生美的感性认识, 还要积极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使其获得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文化积累 篇10

因此, 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提高语文素养。

一、强化熟读背诵, 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 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 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 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 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 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

背诵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教材中可供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内容很多, 书中所选的每一篇课文都是语言规范、生动优美的名篇佳作, 课后都提出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复述课文”等语言积累方面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以书为本, 督促学生多读多背, 把课本中那些规范的、生动优美的语言信息储存在大脑中, 并内化吸收为自己的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 指导学生背诵,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如教学《爱之链》时, 我让学生课外收集了关爱他人的公益用语进行背诵, 如“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 “送出一份爱心, 收获明媚阳光”等。在古诗教学中, 可以指导学生背诵同类型的诗或该作者的其他诗, 不断激发学生背诵、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如“送别组诗”“思乡组诗”。教学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歌, 还可以引导学生背诵其他描写夏、秋、冬的诗歌。在各种纪念节日到来, 我还让学生收集有关的公益广告进行诵读, 如:环境日———“一花一草皆生命, 一枝一叶总关情”, 安全日———“带上平安上路, 载着幸福回家”, 敬老日———“善待老人, 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二、抓好随文练笔, 从写中积累语言

1. 练在情感交融处

如《嫦娥奔月》, 课文教学到“嫦娥吃了仙药, 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后羿连声呼唤, 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怎么也追不上”一段时, 我指导完学生反复朗读后, 马上安排了写一段话的练笔:“嫦娥从此与丈夫永别, 面对相隔遥远的丈夫和乡亲们, 她一定有千言万语要倾诉, 请你展开想象写一段话。”这样安排, 学生就有话可说了, 更能体会“凄美”之情。

2. 练在思维的发散点

如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最后一段后, 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我提出假设:“假如你就是高尔基的儿子, 收到了信, 将会怎样呢?请以‘收到父亲的信后’为开头写一段话。”这样就收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了。

3. 练在情节的空白处

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 “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 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这里情节较简单, 为了加深学生对谈迁顽强品质的认识, 我安排了一次想象练习———他是怎么从痛苦中挣脱出来的, 这样进一步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练在读文有感处

有些课文的内容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 让学生在情绪亢奋状态写写体会, 有水到渠成之妙。如《军神》一文, 讲的是刘伯承元帅在战争年代右眼受伤, 但他坚持不用麻醉剂, 强忍剧痛做完手术, 比起关云长刮骨疗伤有过之而无不及, 被沃克医生惊呼为“军神”, 这种钢铁般的意志感染了学生。学文后, 引导学生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自己的体会, 学生乐于表达, 愿意动笔, 对刘伯承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5. 练在文章结尾处

有些课文的结尾言虽尽而意未尽, 余味无穷, 可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如教学《草原》一课时, 结尾写道:“太阳已经偏西, 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可让学生想象汉族客人和蒙古族主人在蒙古包前依依惜别的情境:客人中有哪些不同身份的人?分别来自哪些地方?他们各会讲些什么?蒙古族人民会讲些什么?在想象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三、开展口语交际, 从说中积累语言

口语交际课是培养学生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表达情感、学习规范语言的教学平台, 借助这个平台, 可以为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为此, 我以教材的例子为基础, 不断向学生生活拓展, 经常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 如新闻发布会、课前五分钟演讲、我喜爱的名言、评价一种社会热点, 等等。在这些活动中, 我为学生创设了表现自我的舞台, 设计说话情境, 让学生畅所欲言, 有条理地说, 倡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在阅读中获取的知识, 谈收获, 议看法, 评瑕瑜, 让学生一方面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 另一方面在“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况中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与渴望, 同时也在说话中帮助学生积累了新的词汇、短语、句子, 掌握了新的语言结构, 既提高了学生说话的技能, 又达到了巩固平时学习的语言材料的目的。

上一篇:田野中反思下一篇:现代酒店的绿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