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双重转型

2024-06-29

中国的双重转型(精选十篇)

中国的双重转型 篇1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走出了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叠加的双重转型之路, 也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同时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现代化社会。这两种转型的叠加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因此, 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双重转型构成了独特的改革开放之路, 也为发展经济学增添了新的内容。

首先, 转型要从最薄弱的环节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最薄弱的环节是什么?是农业。农业是薄弱环节, 农民的改革愿望最强, 改变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点就在农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农村先动起来, “大包干”从农村开始, 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带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形成了势不可挡的改革潮流。

其次, 最要紧的是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上世纪80年代, 农村搞了“大包干”, 粮食大幅增产, 农民能吃饱而且有积极性了, 于是农民开始向城市、向建筑工地流动, 寻找就业机会。人流动起来, 劳动力就多了, 这是中国一个大变化的开始。有了劳动力, 自己建厂房, 到工厂去买下脚料作为原材料, 乡镇企业就发展起来了。乡镇企业产品的推销者走遍全国, 也带活了全国的经济。

第三, 把产权改革放在重要位置。国有企业不改革, 光放开价格有什么用?一定要进行产权改革, 明确产权, 走股份制的路。这些话引起了一场论战。经过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 又经过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 我们明确了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把产权改革放在重要位置, 这是中国的实践为发展经济学作出的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第四, 注重解决就业和民生问题。在双重转型过程中, 把大锅饭打破了, 把铁饭碗打破了, 如果就业问题不解决, 民生没有得到改善, 社会就不稳定。我们在改革中解决了国有企业工人下岗问题, 加大城乡社会保障力度, 使民生得到持续改善, 保障了双重转型的顺利进行。对民生的投入实际上是对人力资本的投入, 使我们拥有了素质高、讲纪律的产业工人队伍, 这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没有的。一个企业家对我说, 当初看到东南亚的工资比我们低, 就把工厂搬到那里, 结果非常后悔。一是东南亚的工人没有中国工人讲纪律, 上班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二是他们不像中国工人那样愿意努力学习技能。这告诉我们, 对就业和民生的投入有利于长远发展, 是很值得的。

去年, 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50%, 这是现代工业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表明我国已开始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下一步的发展需要注意三件事情。

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一是让产品更加个性化, 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二是让服务业更加人性化, 服务得更周到。三是提高品牌的国际知名度。中国品牌学会的同志告诉我, 他们经常向来中国采购货物的外国商人发调查问卷, 题目是您所熟悉的中国制造业著名品牌。答案只有一项最多, 就是茅台酒。这说明大多数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还远远不够。四是把消费留在国内。我国消费者现在拼命到外国去买东西, 为什么?因为同样的商品, 外国的价格比中国便宜, 还不用担心买到假货。这个状况一定要改变。

不要忘记中国工业化尚未实现。虽然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50%, 但工业化还没有实现。因为我们与建成制造业强国这个工业化目标还有距离, 必须向这个目标继续努力。

中国传统道德的双重价值结构 篇2

中国传统道德的双重价值结构

中国传统道德的双重价值结构主要表现在整体意识与自私自利意识、善待他人与善恶不分、重视道德理想与空谈道德的“统一”,其根源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殊的经济政治结构.改变这种历史价值的双重特性以建立统一的道德价值观,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当前伦理学和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 者:钱广荣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刊 名: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0 24(2) 分类号:B82-02 关键词:双重   道德价值   结构   伦理学   道德建设  

中国的双重转型 篇3

这场全球危机的罪魁似乎是次贷危机,但根本原因在于支撑欧美经济体发展的科技动力日渐式微,是全球经济进入长波下滑阶段的必然结果。中国作为技术追赶型国家,技术进步还有很大空间,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仍然有较长的路要走,因此并不存在长波周期下行的压力。但全球范围内的中波周期衰退和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相互叠加,从而加剧了中国经济的调整力度。

理论及投资界关注的周期分别有存货周期、产能周期、建筑周期和技术进步的周期。基钦发现了基于存货调整的周期性变化,二战以后的经验研究表明,短波周期的平均长度为40个月,其上升阶段比较明显,而顶部及下降阶段则不明显,往往受到所处中波周期大背景的影响。然而,过去对短波周期的观察可能受到了中波周期的干扰,实际的短波周期可能更短。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基于银行贷款、利率和物价的统计资料,研究了英、法、美等国家工业设备投资的变动情况,发现了9—10年的周期波动。这就是中波周期,也称设备投资循环,马克思在其《资本论》里详细论述了设备周期。熊彼特认为中波周期反应了经济在特定技术和制度环境下的“自然兴衰”。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兹认为经济中存在长度为15—25年不等的长期波动。这种波动在美国的许多经济活动中,尤其是建筑业中表现得特别明显,所以库兹涅茨周期也称为建筑业周期。前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产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周期非常有规律,基本上每过五六十年就有一个长周期:前面三四十年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后面二三十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①刘崇仪.经济周期论.人民出版社,2006从早期经验来看,长波周期的长度为30—50年。如果技术革命加速,制度灵活性越来越大的话,长波周期则有变短的趋势。

对后危机时代我国的经济形势认识存在较大分歧。国家信息中心认为,2010年对全球经济复苏是极其关键的一年,也是真正考验各国政府宏观调控智慧的挑战年。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宽松政策的退出、部分国家财政危机演化和美元走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10年将增长3.1%。但复苏将是缓慢的,因为金融体系目前仍处于受损状态,公共政策提供的支持将逐步减小,一些经济体还将面临高失业率。巴曙松认为我国经济将进入一个十分重要的结构转型和政策调整期。①巴曙松.2010年我国经济走势的三条主线.半月谈,2010(3)继2008年的危机和2009年的刺激之后,势必留下很多后遗症,2010年正是清理后遗症的年份,问题不断,但终将在发展中解决,经济增速难以超越9%,但经济增长的质量有所提高。②孙建波.在过渡中寻找突破.广发基金2010年宏观策略报告,2010-01从各大投行对2010年经济增长的预测来看,在9%—11%之间都有分布,充分体现了对2010年的分歧之大。

经济发展模式的过渡:步入主动城市化阶段

2009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调结构并不仅仅是经济矛盾加剧之后的被动选择,更是我国迎接主动城市化阶段的战略举措。

过去30年的城市化是工业化推动下的被动城市化。我国借助高效率的工业用地审批制度快速承接了全球加工制造业的转移,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获得了极大成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08年的45.68%。特别是1995年以来,城市化加速,城镇人口比重从29.04%起步,年均增长1.28%。主动工业化的典型特征是重工业的增速高于工业整体,尽管我们只有2000年以来的数据,但过去的经验表明重化工业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主基调。

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命题。从国际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表明中国已经走过了初级的出口导向阶段,目前正处于进口替代的中后期阶段,未来的发展目标是要完成进口替代发展阶段并形成具有自主技术优势的“技术溢价”型出口导向产业。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工业发展进入进口替代中后期阶段的典型特征是重工业化基本达到顶峰,国民经济积累率也基本达到顶峰,工业化的外延式扩张基本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工业化推动的被动城市化动力开始弱化。

主动城市化是工业化完成外延式扩张之后的必然趋势,而其基础正是农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没有农业的发展,农民就不可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农民工也难以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和市民。主动城市化的显性目标是要实现人口就业结构的转型,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让这些农民工将逐步融入现代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和市民。从区域结构来看,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地区的城镇人口比重已经超过60%,而西部地区省份仅为35%左右,部分省份低于30%。我国城市化的整体水平与区域经济结构类似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状况。在这一城市化水平和区域经济结构下,今后的任务是通过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推动全国范围内的均衡城市化。人口就业结构的升级带来的是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从而最终实现人民生活模式的转变。我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制造业产能完全能够满足中国消费结构升级所需要的产品生产;而正在推进的产业升级也将不断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1997—2007年是中国参与全球分工快速工业化的黄金十年,中国资本市场得益于“世界工厂”演绎了波澜壮阔的行情。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压之下,我国工业化进入集约化发展阶段,主动城市化势必开启中国大内需的黄金时代,中国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收入结构及消费结构的变迁将开启大内需的广阔市场,包括传统行业中的新应用以及各类新兴行业。2010年正是中国向新增长模式过渡的关键年份,调结构也必然成为今年经济增长和政策调整的关键词。

从中波周期底部向全面复苏过渡

中国经济不仅面临着增长方式转型的压力,这一压力同时与中波周期谷底相叠加,从而加大了产能更新的难度。中波周期是反应产能变化的周期,产能变化是总供求相互作用下的扩张、收缩及价格变化的结果,也就是马克思所强调的设备周期。2000年后全球经济迅速扩张,在世界分工体系内,总需求和总供给空前繁荣,加之金融工具的使用,催生了生产和消费的双重泡沫,2007年达到顶峰后破灭,在2008和2009年完成了价格体系重建和低价格均衡形成,体现了一个完整的中波周期图景(图1)。而当前,全球经济包括中国经济已经在低价格均衡中,距离复苏阶段尚有一段距离,是从典型的中波周期底部向全面复苏过渡的阶段。

图1 中波经济周期中的均衡水平演化

1.低价格均衡水平的形成

中波经济周期主要由四个阶段组成(图1):第一阶段是低价格均衡,包括低要素价格、低利息、低消费。这种低价格均衡为经济复苏及繁荣打下坚实的动力基础。第二阶段是经济复苏,表现为生产扩张及消费扩张,而且这两种扩张在低利息及杠杆作用双重影响下持续扩大,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推动各种价格不断创新高;全社会信心膨胀最终推动经济进入高价格均衡阶段,表现为高要素价格及高消费价格,此时企业扩张的财务成本也就更高;然而高价格均衡是难以持久的,收入分配的改革往往滞后于生产扩张,消费能力往往跟不上价格的提高,总供求的量价均衡遇到消费约束,从而打破生产和消费量价螺旋式上升的链条。量价向上的预期被打破之后,企业产能投资和存货投资的过剩问题也就充分暴露出来。社会进入消费调整期;企业迅速去除存货,同时消化过剩产能,去杠杆;经济又进入新的低价格均衡,当然这也是下一个经济周期的起点。

尽管经济危机必然导致金融不稳定,但并不是每次经济危机都伴随着金融危机。危机之下,社会不同主体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出现系统性贬值,偿债能力受到影响,部分主体陷入破产境地。①黄旭平.公司金融中介行为形成机制与次贷危机.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1):53-56局部的破产并不足以引发金融危机,但金融衍生产品往往在范围和幅度两个层面放大这些债务。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本轮危机较之以往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消费者行为成为危机的源泉之一,次级贷款的违约导致消费收缩较之历次危机更为严重;二是衍生工具的冲击特别大,衍生产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总需求的收缩加剧了生产领域的危机,而衍生产品的危机则直接冲击着金融体系,生产领域和金融体系同时受到冲击则使得市场经济的资金流受到严重影响。

全球在生产和消费领域的过度扩张乃危机之源,在实体经济中表现为制造业产能过剩和居民消费在高位难以为继。低价格水平的均衡已在2009年初形成,并在年中稳定下来。金融体系已经从休克的状态中有所缓和,金融在经济中的“血液循环”功能重新启动:无论是TED利差,还是LIBOR-OISTED利差都从2008年第四季度的创记录高水平回落。这些迹象表明,尽管全球经济仍然处于去产能去杠杆的调整期,但金融冲击的洪峰已经过去。

从中波周期的视角来看,当前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已经从危机中迈进低价格水平均衡,政府政策的使命是如何通过影响存货变化、产能调整、经济活动杠杆率和消费意愿来推动经济走出低价格水平均衡,走向复苏。然而,可以预期的是,2000年以来全球总供求高度膨胀以及全球分工的畸形发展,导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能扩张结构不平衡加剧,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加工制造业产能面临长期调整的压力,而以美国为代表的消费型和财富型经济体则面临着过渡消费的压力,世界需要重新调整生产和消费结构。

2.对全球和中国经济所处中波周期阶段的判断

2008年以来,对全球经济周期做出明确判断的有周金涛和波涛。周金涛认为全球经济进入了新一轮长波衰退,但他对中国经济抱有乐观的态度,提出“起飞萧条”将使得中国目前面临最困难的局面。①周金涛.明年可能呈现双底.中国证券报,2008-11-11波涛认为,世界经济1982—2006年的平稳发展期已经结束,世界经济正进入以“动荡”为特征、长度大约为10—20年的历史发展时期。②波涛.世界经济进入动荡的历史新时期.中国证券报,2009-01-09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标志着新的世界经济动荡期的开始。全球于2008年第四季度进入中波周期的底部,来自金融的压力在2008年下半年把中国经济迅速地推向了调整的最低点。2009年全球经济虽然还处于中波周期的底部区域,但短波向上将是主旋律,2008年第四季度或2009年第一季度成为可以预见的绝对低点。③孙建波.主动城市化或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上海证券报,2009-12-23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阶段都表明经济仍有着持续发展的空间和动力,中国经济长期增长仍有较大空间。④张明之.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战略性发展机遇——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审视.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1):46-52

2010年将是复杂的过渡年,已经进入低价格均衡的经济很难快速走上全面复苏的轨道。全球经济经历了2008年的危机和2009年的刺激,必然要面临很多后遗症。但总的基调是向好的,后遗症毕竟是解决一个少一个,这就是过渡期的基本特征。我们正是要把迪拜世界债务危机、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困境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等问题放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中来解读,要清醒地认识到,问题暴露一个就能解决一个,解决一个就少一个。从中波周期来看,已经明确地走出底部;从短波周期来看,经历了2009年的补库存,短期缺乏大幅向上的动力,但在中波周期向上的大背景下,短波不会表现为明显的向下,而是在当前的平台上等待社会信心的积累,酝酿走上新台阶。一句话概括就是:中波出底,短波震荡等待走上更高平台。

3.过渡期的政策使命:稳定信心

过渡期的政策面临两难,刺激力度过大容易滋生泡沫风险,而刺激不足或退出过快则有可能阻碍复苏进程。从中波周期底部向复苏过渡的时期,宏观政策一方面要治理危机和过度刺激的后遗症,另一方面要致力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在千头万绪中,政策的关键是要稳定社会对经济健康发展的信心。

首先,要控制宽松的货币状况。从政策角度来看,2009年的货币状况是过度宽松,货币政策制定者面临的关键问题是何时开始紧缩以及如何调整庞大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在紧缩货币政策时机方面,先进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面临不同的挑战。新兴经济体必须考虑外部冲击。如果对国内需求和资产价格的担忧加大,政策制定者应考虑通过引入有助于稳定经济的审慎宏观工具来补充通胀目标。

其次,要在保障财政可持续性的同时维持财政支持。尽管许多国家都已拥有巨额财政赤字和日益增加的公共债务,但是,在复苏奠定坚实基础之前,必须维持财政刺激计划。如果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转为现实,那么现行计划可能需进一步扩大或延长。一旦复苏奠定牢固基础,他们需承诺大规模削减赤字,并开始着手解决长期财政挑战,必须推进改革以便使公共财政更加可持续。金融体系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持续的资产质量恶化问题。政府需逐步撤销计划,同时利用以市场为基础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减少对公共支持的依赖。

进入2010年以来,在春节之前的短短一个月里,中国政府连续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节奏之紧凑,幅度之大,远远超过市场和全球观察家的预期。这表明货币政策的过度宽松是不可持续的,但经济复苏的基础和信心尚未稳固,从政策的角度来看也就面临两难抉择。不过,信心的积累是大方向,认识到这一点,政策也就能够从容一些,对中国的“提前紧缩”也就能多理解一些。基于此,美联储在上调贴现率之后反复强调货币政策宽松的基调没有改变。我们认为,态度没有变,但力度肯定变了。

过渡期的中国经济展望

后危机时代,中国的复苏更是一个缓慢的结构转型和信心重建过程。

1.经济复苏节奏的基本判断

中国经政府的资源调动能力和政治号召能力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难以比拟的。在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来袭之际,4万亿投资计划把中国迅速从快速下滑的趋势中拉出,2009年中国经济实现了率先反弹,主要经济指标在第二季度出现了明显的回升。然而经济复苏却有可能需要较长时间。原因主要有:

第一,欧美复苏是我国出口部门复苏的前提条件。尽管中国经济社会已经面临着发展模式的转型,但不容否认,我国当前的主要制造业部门仍然是出口导向型的。对于一个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来说,目标市场尚未完全复苏,我国何来率先复苏?因为,中国经济的坚实的复苏必须具备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欧美市场的先行复苏。

第二,4万亿投资势必挤压了未来投资。李嘉图等价告诉我们一个基本的道理,政府当期举债等同于未来征税。一方面,4万亿投资所需要的财政资金形成了未来财政的压力;另一方面,4万亿所投的项目在未来的2—3年到期后能否有民间投资接续,才是判断经济是否复苏的关键。

第三,结构调整必然以牺牲增长率为代价。当前经济调结构已经成为共识,而调结构势必要淘汰一些原有的产能,建设一些新的产能。新产能形成生产能力是需要周期的,而旧产能的淘汰是立即影响当期生产的。为了未来增长的动力而进行的结构调整,也就必然对当期增长带来压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中波周期危机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叠加决定了经济复苏的长期性。

2.后危机时代经济形势前瞻

进入2010年,在全球经济仍然低迷的前提下,我国仍将维持适度宽松的财政货币环境,但政策效应也将有所减弱,企业收益下滑带来的居民消费力增速下降也将逐渐显现,2009年内需强劲增长的势头将有所降低。与内需相反,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由负转正,会部分弥补内需减弱的影响,但其拉动作用不会太大。预计2010年我国经济增速将维持2009年的水平,经济增长不高于9%。其他宏观预测指标如表1所示。

第一,工业生产平稳运行。随着物价水平的逐渐复苏,企业经营效益继续改善,工业生产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由于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力度不大,企业的谨慎性预期加重,扩大再生产投资难以全面启动,预计2010年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在11%左右。

第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由于2009年新开工项目和在建项目较多,投资增长惯性较强,2010年投资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尽管政府投资增量仍然较大,但由于新增贷款规模不会出现2009年的高速增长,以及政府对投资取向和产业结构的调节,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5%—30%之间。

表1 中国主要经济数据预测

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幅下降。在大规模促内需政策的刺激下,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一直在“红灯区”内运行。随着经济信心逐步恢复,以及国家刺激消费政策的持续推行,居民平均消费率有望逐年提高,2009—2010年有望扩张至83%左右。假设2010年CPI为3%,居民收入实际涨幅为10%—13%,则2010年社会零售总额的增幅大致为15%—17%。

第四,对外贸易小幅改善。从货物数量上看,2010年的进口与出口总量将维持8%左右的增长,这一判断是基于全球3%左右的产出增长率预测,以及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市场份额保持不变的估值。由于我国进口商品多以初级原材料和高新技术产品两端为主,预计2010年初级原材料价格对比2009年将有超过10%的平均涨幅,而高新技术产品小幅下滑,其他工业品与我国出口指数相当,进口价格指数约为 5.5%左右的涨幅,出口价格指数约为4.5%。

第五,物价水平将继续小幅回升。从我国的物价环境来看,由于基数原因,CPI/PPI将呈现出前高后稳的运行态势。预期2010年1季度将形成同比增速的高点,全年稳中趋降;绝对价格水平维持小幅上扬态势。预计CPI增速在2.5%—3%之间,PPI的增速在5%—6%之间。

过渡期的投资环境及资产配置

经济的过渡期也意味着投资的过渡期,资产配置也必然要适应过渡期的基本特征。一方面要遵守投资时钟的基本规律,在向复苏过渡的过程中把资产从固定收益资产调整到权益类资产,另一方面要顺应中国结构转型的需要,把资金配置在最能推动经济调结构的领域。

1.投资环境

首先,市场推动力从预期修复向盈利增长过渡。2009年股市波澜壮阔的表现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复苏和政策刺激,危机来临之时的恐慌所导致的超跌留下了更大上涨空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说,市场的修复型上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盈利增长推动的内涵并不意味着市场不再拥有投机因素,对盈利增长推动所应该给予的估值仍然是一件非常艺术的事情,需要理性和公正地把握。但盈利增长推动之下,借着盈利增长的名义,投机的气氛或将比估值修复阶段淡得多。

其次,市场风格变化从劫后狂欢向平稳运行过渡。为什么会有劫后狂欢?因为经济从最底部上来的时候,相对数所反映的环比和同比增长都掩盖了绝对数的质量低下,显示出危机实不可怕,从而不愿意接受“复苏总是漫长的过程”这一事实。而现实也似乎为狂欢提供了足够的支撑:强劲的补库存掩盖了产能利用率的不稳定,强劲的扩张政策推动掩盖了经济结构失衡的加剧。我们认为全球经济增长在2009年中期至2010年上半年是从环比高增长向同比高增长过渡的阶段,相应地,我们认为这一阶段也将是劫后狂欢的疯狂区间,此后市场将稳定下来。

第三,流动性从外生冲击向内生平衡过渡。流动性因素是股市的一个不老话题。从M1/M2的角度来看,当前正处于从M2高点向M1高点过渡的阶段,而M1也正处于从环比高点向同比高点过渡的阶段。从M1、M2的性质来看,M1更多地反映了企业和居民户的真实经济活动,具有更多的内生性特征。市场的流动性推动因素逐步趋缓。

第四,政策冲击向强调平稳过渡转变。政策冲击也是市场的一大心病,症结在于如何退出,或者说是退出的节奏。悲观者或者是不信任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人往往担忧政策随着数据动荡。我们认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确定性事件,不必担忧政策退出的冲击性影响。而退出的原因则不一定是被动的。例如加息,除非滞胀将被动加息;如果社会有能力承担更高资金成本去扩张,则主动加息,主动加息意味着复苏,意味着更高的盈利。

第五,市场特征表现为前震后稳。2010年上半年,特别是第一季度,宏观经济稳步上行,同比数据由于基数原因大幅增长,主要物价指数跳空走高,这些都将刺激市场产生乐观预期。然而宏观政策仍存在不确定性,基于平稳性的控制有可能被解读为紧缩,这些因素将加剧市场波动。预期5月份之后,全年经济态势基本明晰,宏观政策的基调也将基本确定,市场中的预期,无论是经济运行预期,还是政策方面的预期,都将稳定下来。市场运行也将随着经济运行和政策方向的稳定而稳定下来。

2.过渡期的资产配置

中国的双重转型 篇4

厉以宁指出,体制转型是指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转型是指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而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历经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国经济正逐步实现双重转型,同时中国也在推行双重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丰富且有益的经验。

第一,体制转型是双重转型的重点,并要以体制转型带动发展转型。第二,在双重转型中,必须把产权问题放在改革的首位。在体制转型中,产权改革是突破口,是主线;在发展转型中,产权界定和产权清晰是动力源泉。第三,在双重转型中,要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鼓励自主创新。自主创新的成效既取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取决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激励。

中国的双重转型 篇5

 来源:新华网

 2012-04-27 07:37 关键词:双重国籍 人大常委会委员

[提要]加入了外国国籍,就不能再保留中国国籍,这是我国法律的明确规定。然而,加入外国国籍又未注销中国国籍的实际上的“双重国籍”在我国已不是个例。

新华网北京4月26日电(记者邹伟、余晓洁)加入了外国国籍,就不能再保留中国国籍,这是我国法律的明确规定。然而,加入外国国籍又未注销中国国籍的实际上的“双重国籍”在我国已不是个例。

“双重国籍”的出现有哪些原因?带来了哪些管理难题?如何才能有效消除?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的部分常委会委员,26日在分组审议出境入境管理法草案时就此发表意见。

“改革开放以来,有较大数量的留学人员和以其他方式移居国外的中国人,在取得外国国籍后,并不报告,拥有的中国居民身份证还保留着,户口也没有注销。”陈宜瑜委员说。

陈宜瑜认为,根据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的规定,上述这类人从国籍上说应该算是外国人,但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回国时继续使用中国公民的居民身份证,甚至还更换了二代身份证,出现难于依法管理的情况。希望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办法。

除了“双重国籍”人员自身的因素,金硕仁委员还指出出现“双重国籍”的另一种情形——

“我国公民在境外加入外国国籍后,到我驻外使领馆申请退出中国国籍。但由于信息共享不及时,导致公安机关未能及时注销已加入外国国籍人员的在中国的国籍信息,此类人员继续保留着国内户籍。”

“虽然在法律意义上是无效户籍,但在我国户籍管理机关继续显示为有效户籍,人为造成‘双重国籍’。”金硕仁委员说,这不仅与我国国籍法相悖,也给公安机关外国人管理工作带来不便;同时,在办理涉外行政、民事、刑事案件等司法实践中,也存在诸多困难和麻烦。

双重调整下的中国机会 篇6

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经济数据都出现了下滑走势。10月8日,全球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有史以来首次联合行动降低利率,11月初,全球再度联手降息,其目的就是阻止经济的进一步下滑。

但IMF预测,金融和经济的状况还会进一步恶化。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世界经济可能陷入比1929年大萧条更可怕的梦魇中,深度调整将不可避免。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多数专家认为,中国大陆经济可谓一枝独秀,成为全球经济中的唯一亮点。但“金融海啸”已经影响到了中国,股市低迷、出口恶化、楼市下滑……整体经济形势迅速由过热转移到保增长。如果世界金融经济形势持续恶化,中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专家认为,中国经济新一轮的调整也是不可避免的。

专家指出,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两种调整是截然不同的。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大增长大发展的周期中,中国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是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中国经济的调整是大增长大发展中的调整。

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世界经济可能陷入严重衰退。而此时,中国成为了全球经济沙漠中的唯一“绿洲”,成为各路资本化解危机的最后防火墙。

中国英语教师的双重文化身份 篇7

1 对中国英语教师文化身份的界定

1.1 学生理想中的英语教师文化身份

文化身份是一个文化群体成员对其自身文化归属的认同感, 其主要特征是具有文化倾向性和建构性。作为学生而言, 学生当然希望自己的中国英语老师能像外教一样, 起着native speaker的角色:拥有纯正地道的口语、上课幽默风趣、具有异国风情和精通英语国家的文化。能够通过师从自己的英语老师而迅速地具有英语

语言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而言, 学生理想中的英语教师文化身份是英语文化身份的, 即西方文化身份。

1.2 现实中的英语教师文化身份

在现实生活中, 大多数的英语教师都是在国内成长起来的, 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缺乏国外学习和生活的经历。汉语和汉文化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再者, 英语教师首先是中国人, 他们担忧学生会在西方文化的洪流中迷失了自己, 其爱国之心和爱国热情会驱使其保护本国的文化。鉴于这两点, 中国英语教师具有汉语文化身份, 即中国文化身份。

由此可见, 中国英语教师具有双重文化身份, 即西方文化身份和中国文化身份。面对双重文化身份, 中国英语教师难免会对自己的文化身份感到困扰。尽管其双重文化身份是相互矛盾的, 但也是可以相协调的。以一棵树作喻, 汉语文化身份就好比树根, 而英语文化身份就好比繁茂的枝叶。因此, 可以采取以汉语文化身份为立足点和基础, 最大限度地建构自己的英语文化身份。

2 与中国英语教师文化身份相符的积极态度

中国文化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未曾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明, 是全世界人民公有的文化宝藏。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数千年来, 它不但在中国历史上大放光彩, 惠及历史炎黄子孙, 而且在汉代开辟“丝绸之路”以后, 也影响了西方世界的历史与文化。作为中国人, 这都是引以为自豪的事情。而西方文化如复活节的彩蛋、圣诞节的由来、感恩节的故事和古老的斯堪的纳维亚乡村的民俗等等, 同样也令人心驰神往。面对西方文化彰显的异国情调, 中国英语教师既要避免对西方文化的一味盲从, 因为这样的结果是失去中国独特的文化;也要避免对西方文化的强烈排斥, 因为文化的发展需要多因子的相互碰撞和借鉴, 需要借助他种文化的积极成分, 以培植文化发展的新的基因 (程裕祯, 2007) 。因此, 中国英语教师一方面应该持有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 具有虚怀若谷、胸襟宽广的文化品格和批判的眼光, 容纳异质文化中有益的东西以此来发展壮大自己的文化。

3 如何在教学中履行好自己的文化身份

3.1 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的土壤, 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外语教学中必须教授文化, 这一点已是外语界的共识 (陈敏玥, 2008) 。因此, 对西方文化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 西方文化也不例外。对西方文化的教学就需要教师具有睿智的眼光和批判的态度, 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英语国家的主流文化。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肖彬, 2010) 。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障碍。因此,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善于捕捉中西文化差异的不同点, 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中西文化的了解, 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向交流, 文化的输入和输出同等重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文化发生了兴趣:譬如, 汉语热已悄然兴起;儒学在西方再一次盛行;对《红楼梦》等古典小说的研究也成为国际上的显学以及《孙子兵法》也成为西方企业家的经营战略等等。中国的文化又一次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吸引了世人 (程裕祯, 2007) 。面对机遇, 作为跨文化交际者理应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为民族文化的传播贡献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 让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3.2 行为

3.2.1 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大量摄取西方文化知识和教导学生珍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成为广泛的共识。面对浩瀚如海的西方文化, 笔者建议:广泛阅读。阅读《圣经》、阅读西方的报章杂志和阅读文学名著。作为西方文化源头之一的《圣经》被视为西方精神文明的支柱。在西方社会, 它的影响已不再局限于宗教的范畴而是渗透到西方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哲学、法律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被誉为一扇了解西方文化的窗口。阅读英语报刊是一种感受鲜活地道英语、了解国际时事和学习西方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文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其中有社会的缩影和积淀。文学是文化载体的集中体现, 阅读文学名著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文化营养, 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蕴, 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在当代的年轻人中, “文化失语症”现象 (雷买利, 2006) 已经凸显:当问及年轻人“圣诞节”的来历、“复活节”典故和“情人节”的故事时, 他们口若悬河;而当问及“重阳节”的由来、“端午节”的来龙去脉和“七夕节”的爱情故事时, 他们却一脸茫然。麦当劳快餐、可口可乐、好莱坞电影等带着西方文化烙印的产品赢得了中国人的广泛喜爱。而与此同时, 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受到了冷落。为解决这一奇怪的现象, 笔者建议每周举行一次用英语来介绍中国文化的主题班会。这样学生在准备过程中, 自然就会去查阅与主题有关的文化、了解文化, 从而领略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 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 提高了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不至于国际友人在问及何为孔孟之道、老庄思想的时候, 学生只会耸耸肩, 作一脸的无奈状。

3.2.2 在教学中, 采取中西文化并举的教学策略

1) 对比的教学策略

汉英文化的对比可加深对彼此的理解。在教学中, 涉及英语国家文化时, 教师应有意识地把它与汉语文化进行对比。例如, 在学习英国的教育体制时, 可让学生思考中国的教育体制。在学习传奇人物罗宾汉之后, 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写他们文化中的一个著名人物, 真实的、虚构的都可以。对这个任务, 可鼓励学生写中国的传奇人物, 如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忠君仗义的宋江或者箭术高超的后羿。又如在讲英国大诗人华兹华斯的名篇《咏水仙》之后, 可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古代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再把这两首诗歌加以比较。尽管这两首诗都显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但它们所呈现的自然主义思想各有特点。陶渊明的《饮酒》展现的是自然和人的完美组合, 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而华兹华斯的《咏水仙》展现了他希望在自然中得到现实中得不到的某种神秘的东西, 反映了诗人孤独的心理和善于哲思的精神。通过对比, 学生从中体验了中西方两种田园诗风格的异同, 加深了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

2) 融合的教学策略

中国文化从发生的那一刻起, 就是一种多元融合与交汇的态度;发展到今天, 更是多元融合与交汇的结果。遵循这一传统, 在英语教学中, 有意识地把中西方文化融合在一起。例如:在词汇课教学中以date back to为例进行造句的时候, 不妨采用这样的句子: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dates back to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is still observed annually in memory of the great Chinese poet Qu Yuan.而讲be made up of时, 也可这样给学生造句:In America the Federal government is made up of three elements—executive (the President) , legislature (Congress) and judicial, and the three elements are checked and balanced each other.又如, 在翻译课之前, 对汉译英材料的选择, 教师可尽量选取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材料;而对英译汉材料的选择, 也可尽量选取与西方文化有关的材料。通过翻译达到中西文化的融合。

3) 体验式的教学策略

体验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实践中体验自己进步与成功的一种过程。它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如影片欣赏、角色扮演、学生对文化包的制作和创设教学情景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需要选取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活动形式加以整合利用。比如, 在教授莎翁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时, 可以尝试体验式的教学策略。谈到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国与之外形相似和相媲美的姊妹花当数《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被称为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只悲歌主题相同, 男女主人公为了捍卫自己真挚的爱情, 最后都以双双殉情自杀。尽管故事都以悲剧结尾收场, 然而它们共同昭示的纯洁忠贞的爱情和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却为世人所传唱。首先让学生欣赏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 让他们在电影中感受悲壮和凄美的爱情;然后把学生分为两组让他们对这两部电影进行讨论:为什么主题相同但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对悲剧命运的抗争和悲剧结局却截然迥异;接下来进行角色扮演;最后学生自制文化包探析这两个故事“蔷薇玫瑰形虽同, 但色泽香味自纷呈”后的文化根源。通过这种体验式的教学,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验中领略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在文学作品中淋漓尽致的体现, 从而更好地理解了这两部不朽的经典。

4 结语

中国英语教师的文化身份问题既是一个矛盾的问题, 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中国英语教师作为跨文化交际的纽带和桥梁, 联系着英汉文化的两端;兼具中国文化身份和西方文化身份, 但中国文化身份是其主要文化身份, 西方文化身份是其从业文化身份。中国英语教师的文化身份决定了其在教学中, 中国文化是其跨文化交际的立足点。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 然后按中国文化的生存机制改造它们, 以使中国文化永葆青春的活力和更具魅力, 从而能够在世界的大舞台上绽放出持久的光芒。

摘要:中国英语教师兼具中国文化身份和西方文化身份, 但中国文化身份是其主要文化身份, 西方文化身份是其从业文化身份。中国英语教师的文化身份决定了其在教学中, 中国文化是其跨文化交际的立足点, 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容纳异质文化中有益的东西以此来发展壮大自己的文化。

关键词:中国英语教师,文化身份,中西文化并举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高一虹.“文化定型”与“跨文化交际悖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 (2) .

[2]雷买利.论母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与教学中的地位[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 (3) .

[3]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2) .

[4]陈敏玥.英语教师如何体现自己的文化身份[J].英语教师, 2008 (9) .

屏风——中国画图像的双重性 篇8

在此只讨论屏风作为绘画图像, 如何传达画家观念, 即作品审美空间和隐喻性的传达。

汉代初期, 画家注意到屏风的空间分割功能, 这种功能来源于生活的常识性, 还没有把这种特性自觉运用到作品中, 而是出于作品的需要。但是多半省略了屏风上的复杂图像。汉代后期, 把屏风运用到作品中成为艺术创造的自觉, 并注意到在屏风上绘有山水、人物、花鸟, 作为视觉审美图像的屏风本身的视觉逐渐丰富起来, 画家运用屏风本身的容纳性, 在作品中可以运用屏风这个既符合实际又能表达隐喻性的特征。这种隐喻性的特征既表达作品的某种寓意, 又可以扩大作品的空间内容。

一、屏风的空间分分割和隐喻性

典型的作品如《韩熙载夜宴图》。首先要澄明一点, 本文所提及的《韩熙载夜宴图》之宋代摹本, 这也是研究者必须面临和澄清的问题。《韩熙载夜宴图》作品巧妙的借用屏风, 处理画面故事内容的叙事性, 解决了空间性和时间性的统一性。屏风共出现了四次, 常规的对作品情节划分为五部分, 其中第二和第三部分没有用屏风间隔, 而是借助两个侍女的形态做了分割。因为作品中对屏风的运用在其它几个情节中运用很明确, 所以, 美术史学家巫鸿认为此作品分为四个部分, 根据屏风的出现对作品加以分段, 有失偏颇。除了根据情节来做正确的判断外, 根据主人公韩熙载出现的次数也可以做以判断, 按照巫鸿的划分第二段和第三段中韩熙载出现两次, 一次在击鼓, 另一次在床榻上休息, 显然把这两节合为一段有失常理。

第一段听乐, 床榻周围用屏风做了类似半包围结构, 处于一种敞开状态。屏风上面画了一些山水画, 运用水墨形式来表现, 画面尽量减少水墨的浓重效果, 作品呈现空旷遥远的气象, 对人物形成一种烘托, 又符合高山流水般的乐致。欣赏着的目光会随着男性的目光转到弹琵琶的女性身上, 女性皎白的面容和艳丽的服饰在后面屏风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瞩目, 欣赏者无论站在哪个位置, 注意力一定会转向弹琵琶的侍女。第一段中人物数量最多, 起首处就给人一种歌舞升平的气象, 借助屏风把众多人物围成半包围结构, 屏风后一侍女探出头来观看演奏, 同时也把欣赏者的注意力限定起来, 这种处理使得主题更集中, 欣赏者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感受到晚宴的热烈气氛。第二段击鼓与第一段的只是两个情节的一种拼接, 屏风正面弹琵琶的侍女和击鼓的身着虾青服饰的男性做了背对背的处理, 屏风的间隔使得欣赏者自然的认为他们在一起并且合情合理, 欣赏者通过屏风打消了疑虑, 进入画家设计的空间。第二段和第三段休息之间没有运用屏风做分割, 主人公坐的床榻以及画面上方的卧床和环绕的屏风, 都和第一段起首处形成一种形式的呼应, 第三段中的男性减少, 女性增加, 第二段和第三段如果没有在主人公的两次出现, 很难判断这是两段还是一段, 同时, 虽然为两段, 但在空间的布局上丝毫不显得空洞, 两段各自集中又有序, 第一段借助屏风告诉欣赏者, 这一段已经结束, 第二段展开, 而第三段与第二段之间如果运用上面的方法, 会有雷同之感, 画家选择了一个背面和一个正面的侍女作为情节的分割, 代替了屏风。这段屏风呈现给欣赏着的是背面, 屏风的两面均可以绘画, 作者没有在背面作山水画, 减弱屏风绘画带给主题的干扰性和画面节奏性。屏风形成一个回环状态似乎告诉欣赏者, 这个是一个空间, 并和下一个空间是隔离的。即产生了第四段轻吹, 和前面不同, 绘画背景大量的删掉, 人物活动非常清晰, 这段末尾处用屏风对第五段加以隔离, 但是回头的男性和女性隔着屏风似乎在说话, 打断了情节隔离, 同时告诉欣赏者这两段所处是同一个空间。屏风面积和第一段屏风面积相仿, 这是作品最后一个屏风的出现, 似乎画家有意和前面屏风要做以回应。在此, 屏风作为最好的视觉分割物, 分开了单个场景, 又把欣赏者和画面很好隔开, 产生一定的距离, 这种审美空间会随屏风在作品空间位置的变化所产生迫使欣赏者视线产生忽远忽近的空间效果, 加强了作品营造的暧昧气氛的艺术感染力。“这一屏风母题就成为控制连续欣赏过程中何时停顿、何时继续的标志”。1前文提到过屏风中的山水是宋代画家加上去的, 最后一个屏风上面山水效果笔墨较为浓重, 近景描绘松树和杂树, 旁边有石头和流水, 又点缀水草, 画家在此屏风上较多的运用了精力, 和弹琵琶的女性后面山水那种空灵形成某种对比。虽然是宋代所画, 可是也能推测原作的一些面貌, 原作屏风上肯定是有山水画作品的出现, 因为在五代时期山水画发展已经成熟。同时, 体现了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隐喻作用, 用山水来深化主人公渴望远离朝政, 放浪形骸, 寄情山水的一种超脱心态。宋代画家对摹本中加入自己的意思。这在传统摹本中是常见的现象。“屏风中清楚的呈现出某种12世纪的山水画样式”。2宋代创造性的把原作空间装饰画成当时流行的样式, 表明“新”之所在, 在当时是常见的。在复杂的空间体系中创造出连续不断的画面, 而这种连续性是借助于屏风得以实现, 在唐寅的摹本中也是借助于屏风实现, 只是唐寅在屏风上画了当时的山水风格。

《韩熙载夜宴图》中屏风对画面空间进行了分割, 巧妙的把叙事性的主题运用长卷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性, 告诉这一段是什么, 并引出下一段, 每段井然有序;同时把欣赏者的视觉间断性的打破, 提醒欣赏者所进入的空间是什么。屏风在作品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屏风具有分割空间作用, 这点在作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它分割空间的隐喻性功能除了上面所说的暗示主人公心里世界的山林之乐外, 还表现为性别的含糊和作品气氛的烘托。屏风的分隔空间是暗示主人的社会地位, 封建社会屏风的正面是男性世界的象征, 后面是女性世界, 并告诉其他人屏风后面是不能随意窥探, 但是《韩熙载夜宴图》中看不出屏风所体现的具有性别空间的划分;相反, 屏风正面看到的是性别的混淆, 甚至是女性世界占主要方面, 封建社会屏风具有的社会意义在作品中彻底消失, 转化为叛逆性, 画面产生一种具有暧昧的氛围。

二、手卷的形制

为什么会选择手卷这形式, 手卷这一形式和作品中的屏风有何关系?

画家兼有一定的使命而, 这种使命不允许任何人都知道的;所以, 必须以某种不易被发现的形式表现使命内容, 无论是在何时何地所作, 总之他都要保持使命的秘密性;手卷具有私人把玩的特征, 符合最初目的, 即给李煜提供一种窥探性质的内容。所以, 手卷这种易于携带的形制便成为最佳选择。

手卷作为一种特殊性的形制, 具有四中特征:第一, 横向的构图;第二, 高度较窄长度极长的形式;第三, “卷的形式”;第四、绘制和欣赏过程中逐渐展开的过程。作品把屏风运用中国画长卷中传达自己的观念, 它适合手卷的欣赏方式。手卷既有中国小品的品味性质, 可以细细品味, 又能包括巨幅作品的内容量而不失空洞;手卷所包含的信息量可以根据需要来扩充长度。手卷绘制山水花鸟题材要有一种连贯性, 山水作品可以从右至左欣赏, 但是作品中的景色可以认为是同一时间不同空间或者是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结果。比如画面右边有点景人物的活动, 左边也有人物的后动, 可以认为这两个人物活动处于同一时间的不同空间, 或者是不同时间和不同的空间, 欣赏者甚至画家创作时候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这点对创作者来说无关紧要, 但是对研究中国画的空间就显得很有必要。这在具有很强的叙事性的人物画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人物画的叙事性决定了时间和事件的先后顺序。要在长卷中把事件绘画出来, 就要求有一种处理手段, 包括欣赏时候的方法。欣赏者打开画卷, 从右至左的欣赏方式进行欣赏, 手卷随着视觉的推移逐渐打开, 是画家设置的欣赏方式, 也是画家把画手卷的方式逐渐复现一次, 既是复现画家画的一段场景, 又是欣赏者跟随画家的思路进行场景和事件的不断变化欣赏的过程。形成手卷的内容的连续性, 手卷的阅读方式决定了手卷不同于挂轴或其他形制的作品, 正因为这种连续不断的阅读方式, 屏风才显得更具有存在的意义。

《韩熙载夜宴图》图采用手卷的方式, 当打开作品时候, 右臂的长度决定了作品展开的长度, 看到的会是一段一段的情节绘画, 这一段与下一段之间的衔接画家运用了屏风, 符合欣赏者的动态欣赏。正是因为手卷的这些特征, 画家把屏风作为视觉图像和手卷形制完美结合。

三、结语

屏风作为古代绘画中常见的视觉审美图像, 一是屏风这个特殊的媒材和自身的使用性质以及所具有的隐喻性质, 画家经常借用其某一个或几个性质, 在作品中来表达自己的意图。还有同时代的作品《重屏会棋图》《堪书图》都借助屏风这个典型的视觉形象, 形成空间的一种交错。在传世的美术作品中, 每个历史时期都会发现运用屏风作为视觉图像的例子, 这在明清时期出现的尤为明显, 比如《西厢记》木刻作品, 大量的运用屏风产生空间转化和主题的隐喻性。《韩熙载夜宴图》运用屏风这个独特的, 也是当时画家钟爱的视觉题材对作品情节进行了巧妙的分割, 作品空间产生视觉的间断和隐喻的意义。

摘要:屏风作为传统特殊家具之一, 它对中国画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屏风对中国画空间的营造方式和作品隐喻做了文本注脚, 丰富了中国画的视觉文本和内涵, 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就屏风作为绘画题材的视觉审美, 探讨它如何影响中国画的审美意象空间和隐喻性。

关键词:屏风,中国画,审美意象,空间,媒材

注释

11 .巫鸿.重屏.中国绘画的媒材与再现[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

212 月;第43页.

32 .巫鸿.重屏.中国绘画的媒材与再现[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

中国的双重转型 篇9

汉语作为世界语言之一, 和其他语言一样离不开实践的原则。遵循实践原则不仅指教育者在教学工作中按照实践原则安排教学、组织教学、评估教学, 而且指学习者在学习时也要遵循实践原则, 通过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测试自己学习语言的能力。遵循实践原则并非忽略理论的指导作用, 因为语言教学理论是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形成。只有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对外汉语教学才能在现实中生动起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如何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是学习理论, 并将抽象理论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实践, 使之鲜活起来。现在世界上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最先进的指导思想可谓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其理论核心为: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同时注重文化环境等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这一理论核心起码提供了以下两点启示:第一, 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摆正位置, 那就是把受教育者——学生放在核心位置, 所有的教学设计、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体系都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接收、理解信息的程度进行。教育者只需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 特别要注重目的语文化环境的构思与实施。这需要在教学中探索、积累鲜活的教学实证, 教学理论只有放在教学实践中才有活力。第二, 该理论“强调学生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然而, 现实中的语言学习者, 很少有人会自觉主动地学习, 会有计划、有组织地提前安排好学习内容。大多数人是以一种反应性的方式学习, 即按照教师和教材的要求完成指定任务。尽管语言学习和学习进程离不开学习者的自身作用, 但这为语言 (对外汉语) 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培养语言 (汉语) 学习者的主动精神?虽然不同的教师可能有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 但我想都离不开这样一个内容:在学校, 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自身需要、个人动机、秉性和已有的知识, 在尊重学习目标、学习课本、学习方法的情况下, 做出自己的学习安排。另外, 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索, 积累有效的教学经验, 然后对已有理论内容进行再补充、再完善、再提升。

二、建立“汉语学习成长纪念册”, 制定切实贴近学习者实际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进入21世纪后, 外语学习已成为人的毕生之事。在乌克兰, 目睹了乌克兰人语言的现状:每一个人不仅只懂一两门外语, 而是三四门, 有的甚至会说七八门外语。从小学到大学, 乌克兰学校开设的语言课门类很多, 我所工作的大学就开设了十余种语言课供学生选修, 这与最近几年来欧洲理事会外语教育政策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语言多元化的理念”有着密切关联。这里需要说明, “语言多元化”不等于“多语言化”。后者指个人会说一定数量的外语, 而前者则不局限于此。它强调随着个人在自己生活的文化环境中语言阅历的增加, 个人不会把这些语言及其文化割裂开来, 而是在建构一种交际能力, 即每学会一种语言以及学习语言的每一次经历都在促进交际能力的构建。在这样的交际能力里, 说话人会根据不同的情形灵活地应用交际能力的不同方面, 实现与某一特定对话者的有效交际。“语言多元化的理念”给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带来深刻的启示:汉语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学会这门语言, 不再是以培养理想中的讲汉语的人为终极目标, 而是要培养具备汉语交际能力的综合语言素质, 并激发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继续学习汉语的动力、能力和信心。因此, 中国对外汉语教育工作者不应只满足于学生达到某一阶段的汉语水平, 哪怕是极高的水平。面对这样的中国对外汉语教育形势, 当务之急就是采取相应的对策和行动:

其一, 建立“汉语学习成长纪念册”。汉语学习成长纪念册就是把学习者个人在校期间汉语学习的点点滴滴及其跨文化的经历记录下来, 作为学生毕业离校后学校赠送给学生的一份纪念礼物。其中的内容需要在校的相关管理者、考核者、任课教师填写, 因为这些人员与汉语学习者接触最多, 也最了解他们的交际状况、进步程度。这个思路基于学习者终生学习汉语的需要。在为世界瞩目的中国, 来华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现在, 汉语不单是中国人说的汉语普通话, 而是已成为全世界的语言。据预测, 到2020年全国外国留学人员数量将达到50万, 我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流动目的地国家。汉语的发展前景将同英语一样成为全世界普遍学习的语言, 并将成为终生学习的语言。相关教育工作者应从长远着眼, 放眼世界, 关注未来, 要充分考虑到汉语学习者离校后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并以此为终极目标做好学生在校期间点点滴滴的成长记录。做好“汉语学习成长纪念册”的记录格外重要, 因为它是学校以及教育工作者对毕业后的汉语学习者的随时激励, 其内容至少包括学生学习汉语的点滴进步、需要改进之处、跨文化交际中的所有细节等。记录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日记体、语录体、格言式、条目式、短文式等皆可。对学习者而言, 这份倾注心血的纪念册既是汉语学习者汉语学习经历最珍贵的回忆, 也是一种汉语知识、技能、经验的积累, 更是对离校者继续学习汉语的精神激励。它留给学习者的不只是内心的感动和对学校及其教师的感激, 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汉语的动力、决心和信心。因此, 建立“汉语学习成长纪念册”尤为必要, 这是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切实“以学生为中心”的远景内容。对教育工作者而言, 这是一种艰苦的劳动, 需要对每一位学子负责, 付出热情、心血和汗水, 需要恒心、爱心和关心。目前, 国内还没有一所学校建立这样的纪念册。

其二, 确立学习者容易实现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是不同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目的”一词的解释是:“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目标”是实现目的的标准或尺度。目的是最终的结果, 目标是为了实现目的这个最终结果而制定的可操作的标准。目的是宏观的、概括的, 目标是微观的、具体的。因此, 教学目标制定得不要空泛、模糊, 要具体、明确, 教育者应根据学习者的实际状况制定他们容易实现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外国人学习汉语应该有以下四重目标及其相应的内容:学习汉语技能和有关特定的汉语知识;培养汉语交际意识;培养个人的汉语交际能力的态度;培养汉语交际的综合能力。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汉语的社会语言表达能力是指从社会的角度应用汉语的能力, 汉语的语用能力指学习者对汉语的使用及其规律的理解、组织、架构的能力, 包括话语能力、功能性能力、构思能力。话语能力是指学习者组织、构建句子, 表达完整意义的能力, 包括了解汉语句子的结构及其组成部分;把握句子的连贯性和因果关系;话语成段的建构能力。功能能力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而运用汉语口语或书面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种能力通常存在于交际的互动过程中, 学习者应有使用汉语互动模式的能力, 比如互动各方轮流进行的连续发言。构思能力就是把汉语词连成串, 形成有中心及层次的整体思维活动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 需要教师把教材内容当做教学参考资料, 而不是当做文本原封不动地传给学习者, 需要随时调整、更新教材内容。同时, 还需要将其他文化所不具备的中华文化内容融入汉语课堂, 使汉语学习者在快乐中收获, 在收获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0.

浅议双重国籍在中国的适用性 篇10

自然人具有某国国籍就是该国的公民, 既负有遵守该国律法的义务, 也享有获得该国的外交保护的权利。双重国籍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拥有两个国籍, 既是A国的公民又是B国的公民。

二、双重国籍在中国的发展

我国历史上曾承认过双重国籍。1909 年清政府颁布中国第一部国籍法《大清国籍条例》后, 中国一直采取血统主义原则, 不论出生地, 只要是中国人的后裔, 就具有中国国籍。如在美国当地出生的中国人的后裔, 就自然拥有美国和中国的国籍。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便不再承认双重国籍。1955 年中国和印尼签订《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 条约规定取消华侨的双重国籍身份, 这就表明了我国不再承认双重国籍。1980 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1]

三、双重国籍在中国适用的利弊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各国在人才、贸易、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渐频繁。双重国籍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制度, 有其存在的价值。

( 一) 双重国籍的利之分析

第一, 有利于海外华人为中国带来先进的技术、资金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海外华人不愿意放弃外国国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国外某些方面的待遇比大陆优厚。若海外华人具有中国国籍, 它将给祖国创造更多的财富。第二, 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海外华侨的权利, 吸引其归国。一般来说, 国籍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总是比非该国籍公民多, 且其权利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承认双重国籍可以平等的对待华侨, 保障其利益。[2]第三, 在打击违法犯罪方面, 双重国籍有利于我国对海外华侨违法犯罪的管辖, 有利于司法部门开展工作, 也避免了犯罪分子利用外国国籍逃避刑罚。第四, 有利于顺应国际化潮流和趋势。当今世界, 人才流动全球化, 步入了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海外华侨中的高端人才大多都有外国国籍, 若中国承认双重国籍, 则可能会双赢。如今半个多世纪都过去了, 时过境迁, 中国的双重国籍也应有所调整。

( 二) 双重国籍的弊之分析

事物具有两面性, 双重国籍制度有利也有弊。第一, 拥有一国国籍就意味着对该国负有一定的义务, 多重国籍者则负有多个国家的义务, 这些义务在特定情况下会发生冲突, 比如战争时的忠诚义务, 两个国籍国发生战争, 双重国籍者就面临着二选一的困境。[3]第二, 实行双重国籍制度会导致管辖冲突。一个拥有双重国籍的人犯罪时, 两个国籍国都可以采用属人原则对其进行管辖, 这势必会造成两个国家之间产生冲突, 给个人和国家都带来麻烦。第三, 双重国籍成为违法违纪者逃避刑罚的一种新手段。多起案件的违法违纪者皆是利用他国公民身份办理护照逃往境外。《人民日报》发文称, 目前我国反腐斗争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就是贪腐官员利用各种手段秘密获取外籍身份或者双重国籍逃往境外。[4]

( 三) 双重国籍的利弊权衡分析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 实行双重国籍能够使华侨在中国境内得到最大的便利和保障。从国家的角度来说, 实行双重国籍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国家的管理、为国家吸引更多的人才等。[5]双重国籍制度重在解决海外华侨的问题, 例如海外华侨的技术、资金、管理优势, 所以我们想依靠双重国籍制度来解决这一问题, 但是, 在笔者看来双重国籍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还可以在政策上对海外华侨进行优惠, 吸引其投资。针对违法犯罪而言, 也可以制定法律法规, 规定出现海外华侨违法犯罪的事件如何行使自己的管辖权, 或者签订双边、多边条约。关于顺应国际化趋势, 笔者认为, 随大流并不是一种可取的办法, 发展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 因地制宜, 不能盲目跟风。

四、结语

通过对双重国籍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以及适用性性分析, 笔者认为: 我国坚持一人一籍原则, 在适当的范围内为来华非中国国籍者制定相应的便利性政策即可, 无须承认双重国籍。

参考文献

[1]齐玎.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思考[J].福建法学, 2007 (4) .

[2]王芳.在我国适用双重国籍制度之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 2009.

[3]http://baike.baidu.com/view/56724.htm?fr=Aladdin.

[4]http://baike.baidu.com/view/56724.htm?fr=Aladdin.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中国的双重转型】相关文章:

双重转型05-02

双重忠诚的范文04-08

伦敦的双重生活05-04

科学技术的双重作用05-11

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体系的建设09-10

双重文化背景中哲学理性的位移06-18

双重05-11

双重成本06-15

双重价格策略05-11

双重主保护05-31

上一篇:优化支护参数下一篇:广电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