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媒体

2024-06-29

广电媒体(精选十篇)

广电媒体 篇1

近几年,泰州广电积极推进新媒体探索和建设,先后开办凤城泰州网站(2008年)、CUTV泰州网络电视台、CUTV泰州网、Cmmb、无线泰州、联播网等不同形式的新媒体,千方百计打造“阵地、资讯、体验”多功能媒体平台,在服务大局、助推经济、传递正能量和满足群众文化生活及精神需求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有的媒介活动还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应当说,泰州广电新媒体在发展实践中已形成了自己的资源优势。一是视频资源。二是品牌资源。三是市场资源。优势既存,但也不能忽视出现的一些问题。如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传播评估和监测体系,对媒介传播到达力、终端效果及市场需求等相关指数缺乏有权威的反馈,更缺乏足够客观正确的认识;由于部分广告创意和呈现方式缺乏创新理念,过于依赖传统广告回报模式,不是以受众需要为中心,而是以广告客户意识为中心,构成了受众对这些广告的厌恶和抵触,并与传统媒体运营品牌延伸上也存在断层和不足,没有形成运营宣传的1+1>2的叠加增值效果;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已实施的项目相互间关联度不够,各行其是,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影响广电新媒体的优势发挥;无线泰州与CUTV成员台合作呈现平行态势,两个媒资库不兼容,相同的视频新闻不能同步,浪费了人力物力。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广电新媒体的发展。

2 广电新媒体发展的建议

新媒体是一种复合型媒体,面对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差异化、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广电新媒体如何走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2.1 建设新媒体技术运行体系,打造“好用”的新媒体平台,是广电新媒体发展的核心

2.1.1 建立网、库、平台及多终端的技术支撑体系

这包括网络顺畅工程建设、数据存储兼容建设、节目制作存储播控平台和分享互动平台建设、以及互联网、手机、移动传媒等终端资源共享一键播控的基础技术建设等。这些先进技术的有效建设和利用,不仅将有效改变网络安全隐患多,网页打开速度慢、视频缓冲时间长等用户体验不畅的尴尬,而且可以提升数据内容的存储,实现节目数据和用户数据的全面对接,使服务内容在电脑终端、手持终端及公共场所视听载体实现全覆盖。

2.1.2 搭建新媒体内容监控的技术系统

这个系统除包括我们常见的PV、IP以及VV等的数据监控外,还对移动车载、手机视频以及LED屏广告到达率进行监控,从而实现新媒体从业人员对其提供的内容产品是否符合本土受众兴趣取向的全面正确把握,并进一步实现对市场需求的正确分析。

2.2 整合本地新媒体资源,迅速圈地,是广电新媒体发展的要务

以视频新媒体来说,移动有CMMB手机电视、联通有手机视频、交通部门有移动车载、电信早早进行了户外LED中小屏的圈地,万达金鹰这样大型商场利用自己的优势树起了LED大屏等等。作为以视频为优势的广电媒体,要想树立本土新媒体的品牌,应抢抓机遇,整合这些新兴视频媒体资源,利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全力打造和深化TZTV新传媒品牌形象,构建TZTV新传媒网络频道、公交户外频道以及手机频道等内容建设框架,形成拳头品牌,助力信息多渠道的强势到达,逐步实现“电视无处不在”的新城市形象,从而提升受众尤其是客户市场对其新媒体品牌实用的认可。

2.3 进一步完善内容建设管理体系,提供受众实用信息,是广电新媒体发展的关键

2.3.1 进一步完善提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体系

其一,内容融合

传统电视节目受到时间限制,必须将最精华的内容在有限时间内传递给观众。新媒体的互联性带来的海量性特征可以很好弥补传统电视这一缺陷。因此,在新媒体的建设过程中,广电媒体可以使已形成的影响力延伸到新媒体中。

此外,由于新媒体的无空不入,无间不在,主要受众是在白天的出行人群,因而对扩大党和政府的舆论宣传、对政府应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都是一种极好的有效途径。因此,广电传媒还可以结合传统新闻节目,融合广电新媒体共同打造成突发事件内容发布应急平台,利用先进技术提供及时的条件和手段,增强新闻节目的直播功能,迅速发布短平快的新闻,使之成为新闻信息的集散地,党和政府舆论宣传的新阵地,通过主动承担媒体社会责任和公益功能来提升其影响力。

其二,互动融合

新一轮的节目改革中,互动电视节目、全媒体新闻直播等已经出现亮点。在台内,新媒体部门不仅要完成自身建设,更要服务和配合广播电视节目,为广播电视节目制播提供全面的新媒体支持,从新闻平台、节目策划等传媒机构生产的核心环节就开始实现融合,打造出全媒体的广电新闻平台、娱乐节目及互动平台。

其三,队伍融合

新媒体品牌建设除要建立编辑、技术、策划、营销等新媒体人才的核心团队,拥有设计、维护、推广运营等一系列专业人员外,更要建立一套适合新媒体特点的采集、编辑、制作管理体系。例如设立日常编采、审核、发布制度,形成新媒体生产模式下的网台联动制度。通过与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对接以及台外的网友队伍的配合实现符合新媒体特性的信息发布。省广电打造的拍拍新闻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该平台除提供了传统网络的视频图片及时上传外还设计了适应安卓和苹果系统的手机客户端,方便传统记者编辑及网友的拍摄上传,这充分调动了本台记者编辑和台外网友的积极性,从而丰富了新媒体的内容,提升了时效性,展示了新媒体直播新闻现场的品牌特色。

2.3.2 推出具有新媒体特色的栏目及代言人,打造本土新媒体的品牌体系建设

新媒体最重要的不在于规模的大小,在于专注的细分领域的领先,使得自己在所属领域做到最细、最精。因此,按照新媒体的特点开办节目、举办线下活动,培育网络节目主持人,打造本土新媒体的独特形象符号是新媒体品牌建设不可缺失的部分。例如搜狐视频出品的《大鹏嘚吧嘚》获得众多铁杆粉丝的追捧,其视频播放覆盖人数月度接近800万,甚至超过其他视频网站上的卫视王牌综艺。

2.4 寻求市场商机,构建适合新媒体规律的产业运营模式,是广电新媒体发展的重点

2.4.1

实现新媒体广告业务与传统强势广告媒体直接对接,按照对等的市场规则将新媒体广告与电视、广播、广电报社广告进行捆绑、打包或配套,通过统筹考虑新媒体广告原本应有的价值,进一步拉动并提升其表现价值。

2.4.2 延伸新媒体项目产业链

努力挖掘除传统广告盈利模式之外的新产品,推动新媒体产业的经济效益多元化。例如终端产品的营销、新媒体人才培训基地等等增值服务。

2.4.3 创新广告业务模式

设计以互动论坛功能为核心的网络营销模式,通过举办多种方式线上、线下互动活动,扩大本土新媒体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行广告产品的营销。例如开展与异地新媒体互访活动等都是线下活动营销的手段。

2.4.4 争取政府部门的专项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

获得有关新媒体方面的财政补贴。

2.5 完善其安全体系建设,促进新媒体健康稳定发展,是广电新媒体发展的保障

新媒体的应用与传统媒体相比是一个全新的传播应用平台,还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的状态,缺少严格的法律法规来限制网络信息发布和上网行为。由于消费群体的自身认知不同,会存在有效地判断其各种信息真伪的问题。秦火火、薛蛮子等之所以能利用互联网蓄意制造传播谣言,一方面是部分消费者的轻信和判辩能力,另一方面就是缺乏安全管控和强制手段,忽视网络自动纠偏纠错功能。因此,建立和完善其安全体系建设,是新媒体发展的题中之要,也是新媒体树立良好的形象,保证其健康长远发展的可靠途径。

摘要:毋庸置疑,全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只有与新媒体融合,才能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站稳脚跟。就泰州广电新媒体建设现状与发展进行浅谈。

广电新媒体发展面临三重问题 篇2

根据Enfodesk易观智库近期发布《典型广电企业新媒体战略研究-湖南广电》报告显示,湖南广电的新媒体战略发展过程中存在三个问题:

1.机构隶属问题业务多有交叉,缺失统筹运营战略思维

事业单位的运营机制使得湖南广电旗下部分新媒体业务由多个部门同时运营,例如金鹰网、湖南网络广播和湖南经视分别运营了网络视频业务。这种多业务交叉容易造成资源分散、无法集中突破的问题,同时其他同类新媒体业务已构筑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复用,统筹运营战略的缺失是主因。

2.核心资源局限于内容,业务运营中诸多KSF因素的缺失是发展制约

目前湖南广电的集中优势仍集中在内容端,在有效到达用户的多个环节仍需要合作厂商支持,例如网上零售业务的技术研发、支付渠道、物流配送和服务体系等运营环节。短期来说新媒体业务对湖南广电来说处于营销意义大于盈利回收时,暂可采取合作的方式弥补短板,但长远来看战略执行、环节调控上核心环节的缺失是制约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战略部署和细分受众与主流新媒体厂商多有重合

湖南广电主打娱乐路线,主要受众集中在青少年群体,与腾讯、盛大等互联网厂商的主要受众多有重合,缺乏新媒体运营经验、且核心价值链尚未贯通的湖南广电,在与有着丰富运营经验的互联网厂商竞争时,仅凭内容和媒体影响力的差异化优势尚不足够成为出奇制胜的充分条件。

针对湖南广电新媒体发展中的三个问题,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建议湖南广电:

1.统筹运营新媒体业务,合理利用内部资源

集团从上至下合理统筹安排旗下的各类资源,包括营销资源的交叉配合,节目制作与新媒体业务的无缝嵌入,快乐购物流资源和其他网上零售业务的合作利用等,以达到资源利用效果的最大化。

2.合理进行新媒体业务环节战略部署 逐步独立运营优势业务

虽然短期来说部分新媒体业务的核心环节可通过与领域内成熟厂商合作方式达成,但长远来看部分有助提升整体服务水平的核心环节需要逐步进行战略部署和进入,包括自主建立或收购的方式构筑优势。另外,对于部分拥有优势资源的新媒体业务领域,可逐步与主体分离进行独立运营。

3.以用户需求和自身优势资源为交叉核心进行业务研发

广电媒体 篇3

关键词:新媒体 互动移动 数字化 微博

一、新媒体传播规律

(一)什么是新媒体

在新媒体发展的过程中,至少出现过三种理解新媒体的主要倾向。第一种,从时间纬度进行理解新媒体。新媒体永远是个相对的概念,是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二)媒体发展的三个阶段

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精英媒体、大众媒体和个人媒体。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着传播发展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

(三)微博将是未来几年最给力新媒体

由于微博的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以及低成本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可以让每个人发挥新媒体的特点,实现创造与传播、关注与交友、尊重与满足等人类的基础需求和精神需求。一个消息通过微博可能被迅速无限放大,达到最快速最广泛的传播,微博是人人可以参与的社会化、低成本的新媒体,微博也将是未来几年最给力新媒体。

二、广电媒体必须与新媒体结合才能焕发新的活力

新媒体羡慕传统媒体说“你们有品牌、有权威性、有新闻采访权、有信息发布权”,传统媒体却经不住新媒体的诱惑说“你们有机制、有用户、有收入”,所以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各个互联网公司,甚至包括电信运营商都在业务中不断消化媒体属性,而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却纷纷转型,都想借用互联网技术使自己焕发出新的活力。媒体开始走向融合,这种趋势势不可挡。

电台具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广播节目直接性、及时性的互动方式很容易跟手机发生联系。一批知名主持人拥有稳定的听众群体和规模数量的客户群体。资讯、娱乐、音乐都是电台的优势。

三、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初步尝试

在信息网络化传播时代,抓住网民,刻不容缓。那么,如何能用更加多元化的形式在网络上展现广播节目,让更多的网民接触广播、养成收听广播的习惯,正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打破广播以时间为轴的形态,打包组合、形成专题

在保持目前网络广播节目线性播放模式的基础上,将全台资源、节目分主题、分特色、分类型进行打包组合,形成特色专题产品。如全运会专题、蓝调音乐主题、冷笑话集锦、“老罗语录”特辑等等。这样能让网民更加方便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以选择。

(二)在受众匹配的基础上,增强与多种网站的合作

根据新生代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08年经常浏览的网站前十名为:新浪、搜狐、腾讯、百度、新浪新闻、网易163、QQ游戏、谷歌、淘宝、搜狐新闻等,而广播听众经常浏览的网站与其基本相同。

在分析广播节目与网站受众匹配度的基础上,可以将相似内容、相似形式、相似受众的节目与受众喜欢的网站捆绑,如在体育网站插入体育频率的专题节目,在开心网推广适合白领群体收听的音乐节目等,以降低找寻受众的成本,提高受众接触率。而这种捆绑又分为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结合。在内容方面,可采取在新闻、专题后面配以音频点击的方法推广广播新闻及节目;在形式方面,可采用悬浮窗口、固定播放条、弹出播放器、专门板块、分享等多种方式与网站进行融合。

(三)拓展网络广播的载体形式,关注网络播放器的发展

在线广播是目前网络广播所采用的最主要的形式,但需要长时间打开页面且不能断网,也是其现存的问题。而现在市面上的多种网络音乐、视频播放器则为网络广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即像音乐产品一样,可将广播产品内嵌于网络播放器当中,并且也可按专题等方式将其分类便于受众挑选。这样做既免去了受众专门寻找节目的烦恼,又方便使用、易于切换。

广播与网络的完全结合,可能仍受到政策或现实情况的限制,而且这种与网络相伴的广播节目适宜采用怎样的形式等也需要进一步讨论。但毋庸置疑的是,在这个资讯时代,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被铺天盖地的信息包围。而人们在上网时,耳朵仍处于空闲状态。将沉睡的耳朵叫醒,让网民习惯广播的声音,必将是广播与互联网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融合的结果。新媒体发展速度一定会超过传统媒体,但是新媒体一定不会取代传统媒体,同时,新媒体发展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一个机会。如果说传统广播在新媒体的第一个十年,即“有线互联”的黄金十年已然输掉了比赛,3G带来的“无线互联”时代则给传统广播提供了一个全新机会,大家又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奔跑。这次,成为“无线互联的服务提供商”是新广播的一个华丽转身,而机会并不总那么多,并且,机会永远垂青那些有准备之人。

城市广电媒体融合探索 篇4

无锡广电于2012年底开始建设以智能手机为表现终端、 以无锡市民为服务对象、以融媒体战略为后台支撑的“智慧无锡”城市民生服务云平台(以下简称“智慧无锡”),以新技术为载体,整合自身媒体资源及全市各行业民生服务资源, 立足本土构建政府、行业、市民交互共享资讯的主导平台。 “智慧无锡”以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引领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不仅符合当前“智慧城市” 建设潮流,也正契合了当下国家倡导的媒体融合发展趋势。 2014年无锡市委、市政府发布“智慧城市建设三年纲要 (2014—2016)”,“智慧无锡”被指定成为其中四大支撑平台之民生服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1]。迄今“智慧无锡”已推出新闻资讯、生活服务、社交娱乐等24个功能模块,不仅获得无锡市民的高度认可,也为无锡广电在城市台媒体融合之路上探索新型运营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

1 技术平台建设

1.1 建设原则

“智慧无锡”是媒体融合与技术融合的产物,媒体属性要求其与现有广播、电视音视频业务密切协同;民生服务目标要求其与各行业异构系统、无锡智慧城市相关平台对接;对新型盈利模式的探索则要求引入电子商务、大数据技术,“融合”决定了“智慧无锡”在技术架构上不能简单地定位为一个手机APP,而应该以平台化、大数据化、互联网化为原则:从应用端来看是可扩展的超级强大的应用商店,可自由接纳第三方应用;从管理端来看则是高度灵活、高度扩展的、多层设计、分层构建的系统平台。如此才有足够的弹性兼收并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特性,有足够的能力支撑百万级用户的智慧城市应用,并能根据业务发展灵活地随需而变。

1.2 总体架构

基于上述原则对“智慧无锡”总体架构进行了规划设计和建设。

1.2.1 “智慧无锡”与无锡智慧城市的互联架构

如图1所示,智慧城市的核心——城市大数据中心及四大平台均由无锡市政府建设,大数据中心是基础平台,负责大数据采集、分析及应用和运营,四大平台在大数据中心基础上分别汇聚整合政务、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经济运行等领域的数据和应用,面向各自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智慧无锡”隶属于民生服务信息服务平台,是各类民生资源在移动互联网上提供服务的统一窗口,同时也会将自身用户访问的数据反哺大数据中心,为各相关部门决策、优化民生服务做参考。

1.2.2 “智慧无锡”软件总体架构

“智慧无锡”民生服务云平台由5部分组成,分别是业务管控平台、内容生产及应用接入平台、大数据平台、前端发布平台和客户端。通过内容分发网络实现服务端到用户端的信息发布。如图2所示。

业务管控平台是架构的核心,它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和行为分析、统一的广告管理和推送、与网银或支付宝的统一接口,以及视音频流的管理、统一的内容推送管理等。

内容生产及应用接入平台,分成三类内容来引入,第一部分是无锡广电内部生产的内容,如专题、图文资讯、广播电视等;第二部分专门引入第三方已开发好的成熟的应用内容;第三部分专门引入需做接口开发的内容,通过对资源进行二次加工转入统一的内容生产平台,如交通、医疗、公安、 公用事业、教育、与居民生活服务相关的各类信息等。

大数据平台对智慧无锡用户使用信息与服务的行为数据进行搜集、分析与用户画像,同时成为城市大数据中心社会化数据的来源。

前端发布平台是前端客户端的服务管理端,通过统一的API实现不同操作系统终端安装包和升级包的发布;根据用户终端的地理信息、在线状态智能地推送各种消息;提供各终端模块的信息更新入口,方便合作单位或商家调整或者更新信息;提供监管模块等。

客户端即在用户手中移动终端直接展示无线客户端应用程序。

1.3 硬件平台

硬件支撑平台以适应“智慧无锡”在实际运营中随时调整应用模块、弹性使用技术资源的需求为目标,因此整个云平台基础架构采用云计算(虚拟化)技术构建。利用5台物理服务器虚拟出42台虚拟服务器,支撑起业务管控、内容生产、大数据、前端发布等平台功能。对于某些高可用性服务如业务管控、前端发布等系统,将虚拟出来的主备服务器分布式部署在不同物理机上,通过前端负载均衡设备,实现故障的0秒切换,很好地保证了整个平台的稳定、可靠、高效。“智慧无锡”硬件平台示意图详见图3。

1.4 客户端设计

综合考虑软件性能、开发成本、软件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因素,采用客户端原生SDK并使用自己建立的开发框架来设计制作客户端软件,部分采用HTML5框架开发。支持主流的不同分辨率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目前以IOS、Android为主。

用户界面和体验设计完全由“智慧无锡”团队自主完成, 采用简洁的欢迎界面和黑底加方块按钮的选单界面。预置界面风格自定义功能,后台用户行为数据中心对用户的风格选择、皮肤选择、每次的登录信息、收藏信息、观看信息以及地理位置信息等项目进行记录,用于未来大数据平台的分析挖掘。所有用户互动的资料都进行统一的规划存储,提供网络端的存储和客户端本地的存储,采用异步更新同步机制, 保障本地下载速度的提升和真实数据的安全。界面如图4、 图5所示。

2 运营探索

2.1 拓展传播渠道,实践媒体融合

“智慧无锡”平台的首要职责,是更好地改善传统广电平台的信息传播渠道与传播方式,提升现代广电传媒综合影响,引领媒体融合发展。在多种视音频技术、交互工具的支撑下,“智慧无锡”利用直播、点播为传统媒体拓展渠道、扩大影响力,利用报料、调查、互助、专题等多个功能模块以及后台用户数据统计分析,帮助无锡广播、电视栏目进行选题、节目形态创新、推广以及后续用户数据挖掘等,在数据的指导下再进一步完善节目制作,真正实现对用户需求的“有的放矢”。其中“报料”模块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为无锡广电旗下9个广播栏目、5个电视栏目提供了近4 000条新闻线索;而在无锡电视2014年全新打造的 “无锡早新闻”栏目中,“智慧无锡”与栏目高度融合,开创性地在演播室中设置了“报料墙”,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的报料可实时滚动投射至主持人身后的大屏上,大大加强节目与受众的互动性、粘合度[2]。

2.2 探索多元化媒体服务,打造新型 产业链

“智慧无锡”对于无锡市民不仅是一个本地新闻客户端,笔者更希望能将其打造成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依托政府支持、自身公信力及技术实力,“智慧无锡”汇聚了多方民生服务资源,开拓性地实现了公交车辆到站的实时提醒、机场航班状况的实时查询、城市交通路况的实时播报、地铁实时信息查询、水电气缴费等智慧功能,实现了媒体功能的飞跃。目前还在与公安、医管中心、校管中心协调,努力争取上线更多的便民功能[3]。

在丰富服务、吸引用户的同时,盈利模式的探索也是“智慧无锡”的重点工作。用户规模使得“智慧无锡”具备了优质广告平台的基础,已有多家本地商户通过客户端页面投放广告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广告模式不是“智慧无锡”的目标,利用自身的媒体属性可以实现包括商品信息在内的高质量民生信息的流动和匹配,从而开辟出更广泛的服务空间,如大数据运营下的精准营销、VIP用户个性化收费服务、互联网金融渗透、智慧城市产业链切入……2014年夏天,本台联合无锡最大的桃商,以及快递业中有口皆碑的顺丰,在一个月内, 利用“智慧无锡”客户端出售了6 000余箱桃子,销售额近百万;联合徐州、常州类似客户端同步推出该项业务,形成了地域性的电子商圈联盟,成功试水电子商务。未来还将通过与建设银行合作的“我的银行”、与电视购物栏目联动的“惠购”、与家乐福超市联办的“商超”等模块,逐步完善用户中心、支付平台等电商平台功能,为未来从单一传媒广告经营模式向城市O2O服务平台转型奠定基础[4]在丰富服务、吸引用户的同时,盈利模式的探索也是“智慧无锡”的重点工作。用户规模使得“智慧无锡”具备了优质广告平台的基础,已有多家本地商户通过客户端页面投放广告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广告模式不是“智慧无锡”的目标,利用自身的媒体属性可以实现包括商品信息在内的高质量民生信息的流动和匹配,从而开辟出更广泛的服务空间,如大数据运营下的精准营销、VIP用户个性化收费服务、互联网金融渗透、智慧城市产业链切入……2014年夏天,本台联合无锡最大的桃商,以及快递业中有口皆碑的顺丰,在一个月内, 利用“智慧无锡”客户端出售了6 000余箱桃子,销售额近百万;联合徐州、常州类似客户端同步推出该项业务,形成了地域性的电子商圈联盟,成功试水电子商务。未来还将通过与建设银行合作的“我的银行”、与电视购物栏目联动的“惠购”、与家乐福超市联办的“商超”等模块,逐步完善用户中心、支付平台等电商平台功能,为未来从单一传媒广告经营模式向城市O2O服务平台转型奠定基础[4]。在丰富服务、吸引用户的同时,盈利模式的探索也是“智慧无锡”的重点工作。用户规模使得“智慧无锡”具备了优质广告平台的基础,已有多家本地商户通过客户端页面投放广告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广告模式不是“智慧无锡”的目标,利用自身的媒体属性可以实现包括商品信息在内的高质量民生信息的流动和匹配,从而开辟出更广泛的服务空间,如大数据运营下的精准营销、VIP用户个性化收费服务、互联网金融渗透、智慧城市产业链切入……2014年夏天,本台联合无锡最大的桃商,以及快递业中有口皆碑的顺丰,在一个月内, 利用“智慧无锡”客户端出售了6 000余箱桃子,销售额近百万;联合徐州、常州类似客户端同步推出该项业务,形成了地域性的电子商圈联盟,成功试水电子商务。未来还将通过与建设银行合作的“我的银行”、与电视购物栏目联动的“惠购”、与家乐福超市联办的“商超”等模块,逐步完善用户中心、支付平台等电商平台功能,为未来从单一传媒广告经营模式向城市O2O服务平台转型奠定基础[4]。

3 结语

广电新媒体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篇5

新媒体(newmedia)是指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新媒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

这种新媒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媒体机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甚至个人等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创造自己信息发布与传播的新平台。新媒体的出现对于信息生产机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引发了新闻传播的变革。同时,网络新媒体具有海量化、时效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

新媒体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且影响力极大,将引领媒体产业潮流。在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等,新媒体的产业所占比重是高于传统媒体产业的。我国的新媒体行业也正在兴起中。

部分传统的媒体行业已经逐步走向衰微,新媒体的出现对报刊、图书出版等传统媒体行业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新媒体的研究报告:

     2017-2022年中国视听新媒体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视听新媒体项目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 2017-2022年中国视听新媒体行业细分市场研究及重点企业深度调查 2017-2022年中国广播影视新媒体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2017-2022年中国新媒体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发展现状

在传统媒体中,广电媒体作为视听媒体,在传播形态和传播方式上与众多新媒体关系更为接近。国内各广电媒体,特别是省级广播电视台在战略上高度重视新媒体的发展,在应对新媒体市场竞争、建构媒介融合的实践中做了很多探索。广电新媒体普遍发展较快,资源集聚度高、平台大

国内传统广电媒体中最早开始涉足新媒体领域的当属中央电视台。早在1996年12月,中央电视台就建立了国际互联网站并试运行,成为中国最早发布中文信息的网站之一。直至2009年12月28日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开播,在这十余年的探索中,央视把CNTV打造成集新闻、信息、娱乐、服务为一体,具有视听、互动特色的综合网络媒体,拥有新闻采访、报道和评论权,是重大新闻和事件网络报道的国家主力军。

各省级广电媒体,也多在本世纪初就都普遍成立了自己的新媒体运营主体。上海广电的新媒体运营主体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视通”),于2004年在中国大陆电视台中第一个建成宽频网络电视平台,打造了中国首个网络电视品牌“东方宽频”;2005年在上海、黑龙江启动中国最早的IPTV试点商用,同时建成中国第一个手机电视平台。经过多年发展,百视通新媒体公司已经在IPTV、家庭游戏娱乐、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机顶盒、网络视频电视、手机电视、移动互联网、多媒体制作、数字媒体平台研发与建设等多个领域开展新媒体全业务运营。

浙江广电的新媒体业务则是在省市优质广电资源整合基础上得以飞速发展。华数传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后由杭州文广集团、浙江广电集团等联合投资设立,成为浙江广电新媒体发展的主力。其新媒体业务包括互动电视、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和互联网视听等。华数传媒积极推进“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全媒体发展,位居全国新媒体和三网融合产业发展的前列。

作为国有广电媒体的新媒体领军企业,百视通与华数的发展比较有代表性。从本世纪初开始,在不长的时间内,国内各广电媒体较为迅速地发展了新媒体的主要业态。历经多年建设、经营,新媒体资源在国内各广电企业都有较高的积聚度,广电媒体普遍成为新媒体技术、内容、产品、渠道等的综合发展平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开始相拥融合。

广电新媒体在产业经营上市场化程度高、开放度大,具有比较开阔的发展空间

据发布的新媒体行业现状调查报告显示,相比较而言,广电新媒体在同样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较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具有更强的产业属性。因此,国内广电媒体在推进新媒体发展时,根据新媒体的形态更为多样、传播更为广泛、渗透力更强的特点,大多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加大力度,促进新媒体健康持续发展。在这方面,广电新媒体虽起步晚,但市场发育程度较之传统广电媒体普遍较高。从现实来看,广电新媒体的发展开放度较大,大多数广电新媒体企业都开始了与国内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比较深入的合作,打破了国内广电系统长期封闭、垄断的局面。

良好的发展势头给广电新媒体提出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在资本运营上,广电新媒体企业迅速成为国内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链接的热点领域。百视通与华数率先在国内同类媒体中较早地成为上市企业,获得了飞速发展的平台。大多广电媒体也正在或已经尝试进行战略融资或股权改造,建立一个比较良性健康的发展结构。2012年12月,组建仅两年的广东广电南方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地引入央企邦信基金作为战略合作伙伴,融资达8800多万元,未来它还将引入更多的战略投资,进行股权改造,力争尽快实现整体上市,获得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

广电新媒体对国内广电建设新型主流媒体作用显著,实现了新媒体发展社会效益与经营效益的双丰收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要经历相分共存、互动发展、一体共融这样一个过程。从现实来看,国内广电新媒体已走出了初期彼此缺乏联系的平台建设阶段,大多走向了互动发展相互依存的阶段,新媒体发展从平台效应转向传播优势。传统广电媒体通过再造传播流程,实现与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社交媒体等新媒体之间的聚合互动,进行多终端、立体化的传播,增强宣传效果。新媒体成为主流舆论的发布场和集散地,有效提高了舆论引导能力,新媒体在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影响力上作用愈益显著。

尤其在重大宣传报道中,如全国两会,各广电媒体已普遍运用全媒体和新技术,除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进行报道外,还分别通过网站、客户端、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报道两会,上传记者采制的两会新闻视频。这些新闻视频图像清晰,可随时随地收看,易于保存、转发、共享,还可以查阅过往新闻内容,极大地丰富了传播渠道,增强了用户体验,成为重大宣传报道的有效传播平台。

广电新媒体对广电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日益发挥积极作用,也拓展了新媒体发展的经营空间,经营效益连年提升。目前,国内广电新媒体企业经营状况普遍走向上升通道,不仅百事通、华数等一线新媒体企业对广电产业经营贡献巨大,大多广电新媒体企业实现全面或局部赢利,已成为传统广播电视经营收入新的增长点。发展困境

比起新技术发展所提供的巨大空间,比起广大民营新媒体企业的巨大活力,广电新媒体的发展也显现出了愈来愈多的问题,面临着许多困境。媒体内外资源分散,广电新媒体发展整合不足

从外部来看,资源分散问题成为国内多数省份广电新媒体发展的瓶颈。我国广电系统目前总体上仍然实行“四级办”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四级办”客观上存在层级利益的问题。近年来,“台网分离”之后的历史遗留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使得各地市台的台长仍兼任网络公司总经理,地市台的主要收益来源主要还是有线网络。IPTV、互联网电视等新媒体业态的发展常常被排斥,在地市的推广被视作冲击省有线的业务,该问题直接影响到IPTV乃至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

从新媒体发展先进地区上海、浙江、江苏发展情况来看,其整体优势是建立在资源高度整合的基础之上。从内部来看,在媒体系统构造、传播流程上,传统广电与新媒体发展“两张皮”的现象还未能从根本上加以改变,内容生产与传播都还处于整体上的分割状态。从长远来看,内外资源分散是制约各地发展新媒体的一个共性瓶颈与困境。

广电新媒体传播的品牌力、影响力不足

近年来,国内广电新媒体发展已完成平台搭建,发展主题集中在多元平台的开拓与建设上。从IPTV、手机电视到互联网电视、移动电视,各业务平台均实现产业运营。但是与网络媒体、移动媒体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形成反差的是,传统电视媒体的影响力持续下降。与此阶段发展特征密切相关,各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建设还没有跟上新媒体实践发展的需要,内容生产与集约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一现状造成新媒体传播的品牌力、影响力不足,特别是在众多民营新媒体企业如腾讯、乐视、爱奇艺的冲击下,这一问题尤显突出。广电新媒体技术、人才优势不足

新媒体发展的核心是技术,是人才;技术与人才是新媒体飞速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也是新媒体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对大多数国内广电媒体来说,在新媒体发展初期所依赖的广电行业的传统人才与技术规模优势,在平台搭建完结后进入深层的创新发展时,就面临举步维艰、后继乏力的发展困境。由于体制机制的束缚,在体制内发展的国有广电新媒体,在技术创新与人才激励上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其对技术与人才的吸附力与体制外的民营新媒体业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劣势。技术与人才的缺失正日益成为国内广电媒体发展新媒体的短板。体制机制问题是进一步发展的掣肘

新媒体业是大投入行业,发展需要的资金投入很大;同时它在国内特殊的相关行业管理体制背景下,发展也面对着众多的行业壁垒。新媒体业发展尤其是发展广电新媒体业非常需要党委政府的资金政策扶持。目前就国内多数省份广电媒体来看,获得的政策支持力度远远不足。这是制约国内广电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

发展路径

加强媒体资源的深度整合

从新媒体发展先进地区上海、浙江、江苏发展新媒体情况来看,其跨越发展的基础都是实现了资源的高度整合。浙江在政府主导下,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有机结合,打造出了有线网与IP网共同发展的“杭州模式”,与此同时,一改传统的广电运营模式,市场化、企业化经营,成为继百视通之后成功上市的广电新媒体企业。

从现实来看,促进新媒体发展的关键就是整合资源,消除省、地市台发展新媒体的短板,铸造以省台为中心,联合地市电视台优质内容资源(本地内容)的广电传媒新媒体联盟——既能实现国家对新媒体的监管,统一对外宣传口径,又能促进各省广电传媒新媒体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同时利于在统一的平台上,消除行业壁垒,实现融合发展。

除了外部资源的整合,媒体内部资源的贯通融合也是广电媒体发挥自身优势的一大路径。这包含两个方向:一是新媒体业态与广电内容生产的贯通,这是广电新媒体跨越发展的一条制胜之道;二是新媒体与广电传统媒体在传播渠道上的贯通,在此基础上实现整合传播优势。打造新媒体传播的品牌力、影响力

三网融合打破了过去广电行业对广播电视节目传播渠道的垄断,“渠道为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这一背景下,优秀的内容资源成为整个传媒行业竞争的核心,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冲破行业壁垒参与内容市场的竞争。在内容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广电只有发挥自身的传统优势,继续做大做强内容产业,才能在时代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近年来,国内多数广电新媒体发展还处在平台搭建时期,这一阶段的发展主题集中在新媒体多元平台的开拓与建设上。未来广电新媒体的发展主题将会向内容建设转换,在投入和布局上都会成为发展的重点。广电新媒体内容生产与集约能力要有较大的提升,以打造广电新媒体传播的品牌力、影响力,全面参与市场竞争。

从现实来看,广电内容生产还主要针对传统频道频率,对各新媒体业态还缺乏相应有针对性的内容打造。未来必须拓展用“新媒体思维”打造新媒体内容优势的发展之路,实现对以往用传统媒体思维办新媒体的发展思路的超越。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为新媒体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目前广电新媒体面临着来自体制束缚和外部市场竞争的压力,而体制外的新媒体借体制机制的灵活,凭借开放的资本吸纳平台,不仅在硬件和形态研发上不断出新,还开始从传统媒体购买版权和制作团队,制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制胜概念和案例,实现跨越发展。

广电媒体捂紧版权资产“口袋” 篇6

确权:为播出开发铺路。确权是版权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性的工作。除了常规的版权合同审核及信息采集外,SMG的新节目播出前,必须提供三张数据表:广告预测表、节目预算表、节目版权信息表。编导必须在版权信息表中注明节目的版权归属、是否可供开发等一系列版权信息,交由领导和专家组成的审片委员会提出意见和建议。前期全面的版权身份认证,有效指导了节目的后期开发,避免了后期开发中的侵权行为。

管理:主动提供专业服务。SMG版权中心主要采取了两项版权管理措施:一是设立版权服务工作站,为版权中心借助政府主管部门力量向各节目部门提供专业支持和专业资源创造条件;二是建设内部版权共享平台,该平台以外购版权产品为主体,为节目制作者提供国内外各类版权产品信息,也为集团内部的版权使用方提供信息资源输出共享、分销和成本分摊结算的服务,以实现节约成本预算和效益最大化。

广电媒体 篇7

一、新媒体兴起给媒体融合生长提供了良好路径

媒体融合属于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同时也属于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基于总体角度去分析,媒体融合中心就是传统媒体一定要在短时间内学会与新媒体融合。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指出,必须整合新的媒体资源,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二者的融合发展。其实这句话包含两个对象,第一个是传统媒体,第二个就是新兴媒体。但是更重要的是传统媒体,融和发展的最后目标就是全媒体大发展。由党报党刊和广播电视台当作代表的传统媒体,属于党与国家根本的思想舆论场地,比新媒体更加具有迫切的需求,进而提高自身和新媒体二者的融合发展,这样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传统媒体的特征,还能够完美地借助新媒体的优势,使其在总体舆论场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新媒体,一定是相对于包含广电和报刊在其中的传统媒体来讲的,由只能终端当作传播目标的新传播形式,主要特色就是交互性和及时性以及海量性和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特性,还有个性化和社群性。在媒体融合过程中,我们是要打造一个“中央厨房”,承担着中央处理器的功能。目前在解决广电视音频资源的同时,在传统平台和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多终端、立体式的发布传播信息。和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具备两个优势:一是内容融合的资源主要来自传统的广电媒体;二是拥有阵容强大的训练有素的采编队伍。在这两个优势的基础上,只需要在资源整合、业务转型、体制转型方面做出尝试,通过转变产业、受众和内容,来实现媒体融合发展。产业格局转变要将过去单一依靠广告以及单一的广播电视的制作和播出的模式,转为从新媒体的流量中获得收益的模式。受众格局的转变要从本地用户向全国用户拓展,从不确定的大众用户向细分用户转变,从传统媒体受众向新媒体用户转变。

二、促进融合的核心在于传统媒体采用互联网思维

这里所说的互联网思维是给予互联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提倡互联网思维,重点是对于传统媒体来讲。这个不难理解,新媒体就是将互联网当作根本孕育生长的土壤,其起自身就具有互联网的基因和思维。之前我们说到,媒体融合属于双向的,但是大部分是对于传统媒体来讲的。还有,文章中所说的互联网思维重点也是对于传统媒体的,也可以夸张一点说,这全都是对于传统媒体的。若传统媒体无法有效掌控和使用互联网思维。那么由传统媒体开展的媒体融合几乎没有办法朝着既定方向推进。

从广电媒体的角度出发解释互联网思维,一定要抛弃传统广电媒体联上互联网这种单纯的观点和初级方式。因为这样没有领悟互联网思维的真正意义,对于媒体融合发展的认识不到位,很难不存在误区,实践就无法保证不出现差错,认为媒体融合就是建议化的报道上网或者是网评见报。或者是觉得建立起微博和微信以及移动客户端就相当于是融合,还有的甚至觉得融合发展的最后目标就是将传统媒体剔除传播领域。部分专家明确指出,存在这些误区的原因就是仅仅存在互联网意识,而不存在互联网思维。

第一,明确用户第一这个思维,促进内容方面的融合,不管传播方式怎样改变,内容仍然属于最为中心的竞争力。并且自媒体怎样开发性信息生成的方法,传统媒体因为具有权威性与专业性,还是新媒体最根本的信息源头。

第二,树立开放共享思维,促进技术之间的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程序,就是使用新的技术与手段加强媒体传播力的一个流程。

第三,树立扁平管理思维,促进生产程序融合,具有互联网思维媒体管理办法一定是扁平化的例如,本文之前提到的,媒体融合就是媒介大发展策略与媒介所有权二者的融合,这其实属于媒体管理上的改革。

第四,树立迭代创新思维,促进精英人才融合,拥有人才,尤其是掌握广电新闻和文化业务,还有互联网技术这种跨界型的人才,才可以有效促进传统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二者之间的融合。

三、结语

通过本文对于媒体思维变革与媒体融合的进一步分析与阐述,使我们了解到融合的核心就是传统媒体学习和吸收并且履行互联网思维。必须要这样,才可以真正地掌控媒体今后发展的潮流,找到传统媒体生存和发展以及创新的途径。不断推动全面且深入的融合,使用互联网思维改进升级之后的广电媒体,或者是把其转变成全媒体以及现代视听传播机构。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朝着全媒体方向发展和靠近。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媒体思维变革与媒体融合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摘要:媒体融合发展,逐渐成为包含广电媒体在当中的传统媒体生存和发展以及创新的途径,这不仅是一个新的课题,同时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当中存在很多理论和实践相关的问题属于系统性且层次较深的,必须要进行仔细梳理与廓清。本文主要基于广电媒体的特点和独特的优势,探讨了新媒体兴起给媒体融合尤其是全媒体生存提供了最佳的路径,并且说明了推进媒体融合的关键,旨在给媒体思维变革与媒体融合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媒体,思维变革,融合

参考文献

[1]蒋宏宾.媒体思维变革与媒体融合——侧重于广电媒体的分析[J].学海,2014(05):45-50.

[2]蒋宏宾.媒体思维变革与媒体融合——侧重于广电媒体的分析[A].江苏社科界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应征论文论文集[C].2015:15.

[3]吴信训,吴小坤,高红波,王建磊,李珠,靳子亭,江凌,宋超.互联网与传统媒体融合趋势研究[A].《世界传媒产业评论》第七辑[C].2011:69.

[4]陈伟,刘成璐.浅论传统媒体在融合发展中的转变[A].荆楚学术(第二辑)[C].2016:3.

新媒体环境下广电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篇8

一、先入为主:热点主动介入, 掌控话语主导

新媒体环境下, 传统媒体已不再是公众获取信息的惟一窗口, 广电媒体必须转变惯性思维, 摒弃“唯我独尊”的固化思想, 适时调整对热点事件尤其是对负面事件的报道姿态, 积极主动介入, 以事件动态的权威发布, 强化导向以正视听。

江阴广电集团在热点事件的及时介入上做了积极的探索,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今年上半年, 江阴发生了一起有毒气体小范围泄漏的生产事故, 群众反应强烈, 传言铺天盖地。在征得宣传主管部门的同意后, 江阴电视台、江阴电台对事件起因、周边群众所受影响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权威发布, 并对后续工作持续进行了大量及时的跟踪报道, 赢得了公众的普遍赞誉, 有效控制了舆情。

二、分进合击:整合优势资源, 营造舆论强势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 广电媒体要善于整合优势新闻资源, 形成报道合力, 营造舆论强势。

江阴电视台现设有主流新闻栏目《江阴新闻》、专题新闻栏目《暨阳时空》以及民生新闻栏目《鲜闻一线》, 节目定位明晰, 各自拥有相对稳定的受众群体。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报道中, 有效整合这三档节目的新闻资源, 可最大程度地增加传播的到达率, 进而强化舆论引导力。今年以来, 江阴电视台在重大活动的新闻报道中, 适时调整了以往只有主流新闻栏目参与报道的惯例, 强化了各个新闻栏目的合力出击, 通过精心策划, 将所需报道的活动进行细分, 并根据各档新闻栏目的特点, 量身定制报道角度。今年3月4日, 江阴举办了以“保增长、促消费、惠民生”为主题的“二月初八”南门印象系列活动, 《江阴新闻》在当天的节目中播出了《江阴“二月初八”南门印象系列活动拉开帷幕》、《新闻侧记:老南门新记忆》、《新闻述评:“一举多赢”彰显破冰迎春江阴智慧》三篇报道, 客观全面地报道了活动盛况、百姓反响及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具有的特殊意义;《鲜闻一线》的报道从文化的角度, 对系列活动中的亮点进行报道, 从另一个角度反映百姓对于这一惠民实事的拥护;《暨阳时空》则主要对活动本身进行记录, 并对活动之外的江阴各项“保民生、促消费”的举措进行理性思考。在此后举行的江阴“3·29天下游”、“华西国际旅游节”等重大活动中, 江阴电视台也都延续了这一“三箭齐发”的报道方式, 形成了报道声势, 制造了舆论热点。

三、扬长避短:创新传播方式, 赢得受众关注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 广电媒体扬长避短也是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广电传媒的优势是声画兼备, 原汁原味。同一条新闻信息, 如果能让受众在阅读过网络新闻的前提下, 依然可以从广播电视新闻中获得进一步的信息, 获得更多的视听满足, 就能在受众分流中尽可能地保持较高的关注度。新媒体的优势是“短平快”, 这一点是广电媒体无法企及的, 但如果广电媒体能以更丰富的信息量, 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示、还原事件本身,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短平快”上的缺陷, 从而掌握更多的有利因素。

四、登高望远:进军新兴媒体, 占领舆论阵地

新媒体条件下, 受众分流已是不争的事实。广电媒体在积极做好传统宣传主业的同时, 充分整合资源, 抢占时机, 进军视听新媒体, 这既是广电产业发展的需要, 更是占领新的舆论阵地的需要。

广电媒体发展新媒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是公信力。广电媒体较高的公信力, 使其在新媒体领域更易形成凝聚力。其次是丰富的内容资源。无论是手头掌握的权威信息, 还是业已形成的音视频资料库, 都使得广电媒体在发展新媒体时内容资源充沛而丰富。再次是人力资源优势。广电媒体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传媒专业人才, 尽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运作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更多的只是传播方式的差异, 运营和管理还是有诸多共通之处, 这也是广电媒体发展新媒体的持续动力。

广电媒体 篇9

1 城市广电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城市广电媒体逐渐被边缘化

当前,在的媒介市场中,不管是内容制作方,还是广告投放上,其媒介价值的考量均倾向于强势媒体,整个市场俨然被优质资源所垄断。由于在覆盖、政策及资金等资源要素上缺乏优势,当前城市广电媒体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中逐渐被边缘化。

1.2 城市广电媒体综合竞争力薄弱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广告始终是城市广电媒体的主要收入来源,但现今,城市广电媒体广告经营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受制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影响,受制于中央、省级广电媒体广告份额压力的影响,还受到国家广告政策的影响,以上因素促使城市广电媒体广告经营出现波动现象。单一的盈利模式在媒体融合趋势的冲击下,其产业发展空间将会面临系统性风险。

1.3 内容资源有限且影响力小

当前,我国广电媒体开始进入到渠道、品牌及内容资源竞争的阶段,不同层级媒体都以电视剧、新闻及综艺等资源展开了激烈的竞争[2],这些资源成了广电媒体竞争的核心要素,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广电媒体可以得到的份额非常有限,因此缺少高质量的内容,在收视份额、广告市场上,城市广电媒体均呈现下滑趋势。城市广电媒体获得优质资源的能力被大大削弱,在这种媒体连锁反应下,城市广电媒体处于下降螺旋困境中。

2 媒体融合时代城市广电媒体产业发展策略

2.1 突破传统媒体思维

当前,媒体融合的趋势正此消彼长,不同互联网形态正呈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城市广电媒体必须探寻产业发展途径,在受众需求变迁过程中紧紧把握产业发展脉搏,而突破新型媒体格局下的思维关是第一要务,需从意识层面解放思想,在新的起点推动媒体之间的融合。首先,应从事业单位思维转变成市场思维,这是当前媒体行业面临的重要任务;其次,从传统媒体思维转变为互联网思维,打破传统媒体思维的局限,在互联网框架中对传统媒体产业价值进行思考;最后,从单一媒体经营思维转变为多元经营思维,进行跨界经营是行业内外之间互惠互赢的趋势,这也是当前媒介产业内外部的共同呼声。

2.2 创新媒体内部体制

在新媒体此消彼长的媒介环境中,传统广电媒体正面临着观众分化、人才稀释及市场份额挤压的境地,面临着严峻的生存环境。显然传统广电媒体在媒体融合趋势下显得格格不入,必须进行体制上的改革,建立起和媒体融合相适应的机制,为广电媒体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在当前日新月异的媒体产业环境中,广电媒体应该积极攻克体制关,积极进行体制改革创新,形成顶层设计思路,将改革引入到基层媒体中。

2.3 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撑

传统媒体都想借媒体融合的契机来实现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目标,然而这些发展动力都来源于充足的资金保障。广电媒体要想实现产业规模发展,依靠传媒利润是不可行的,必须另辟蹊径。当前,城市广电媒体不仅面临着省级媒体的竞争压力,还要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只有充分借助资本市场,利用资本运营才能为其在资金、人才及资源配置等方面提供支持,以充分适应媒体竞争的实际需求。

2.4 积极构建人才培养机制

城市广电媒体产业转型是否可以成功,不仅与理念、体制及资本直接相关,人才也是其中非常关键的因素。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媒介产业市场中的竞争非常激烈,对媒体运营产业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这种形势,媒体经营人才缺乏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从整个媒体行业来看,传媒人才缺失已经成为当前媒体产业转型发展中的瓶颈。在此背景下,必须确定需求人才目标,创新并完善人才建设机制,加大技术研发、资本运作及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积极探索适合本单位的人才建设机制。

3 结语

面对当前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城市广电媒体产业发展必须充分借鉴其他媒体的成功经验;同时,要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与自身的现实情况现结合,进行由此及彼、从内到外、从顶层设计一直到落地实施的探索和实践。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城市广电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媒体融合时代城市广电媒体产业发展策略,供大家参考。

摘要:城市广电媒体是我国媒体版图中非常重要的城市力量,目前正面临着不进则退的发展局面,产业变革及发展成为他们参与市场竞争的最终砝码。基于此,对媒体融合时代下城市广电媒体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很有必要。

关键词:媒体融合,城市广电媒体产业,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卢钊凯.用IP打通全媒体产业链条——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的思考[J].中国电视,2014(34).

如何加快广电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之路 篇10

关键词:广电媒体,新媒体,模式,融合

2016年中国经济持续疲软,在经济下行的“新常态”背景下,传媒市场格局出现结构性改变,互联网在传媒市场的地位不断提升。广电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是广播电视媒体赢得未来的必由之路。新媒体是我们生活中依靠网络传播的媒介,如电脑、手机和数字媒体等。现在,我们就站到行业、技术、信息和社会的高度来分析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发展。

1 广电媒体发展之路的认识

1.1 传统的电视节目需要顺势发展

传统的电视节目,作为人类工业文明的产物,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从20世纪30年代,经历了七八十年的风雨历程,节目在内容、形态方面都已发展到了极致,现在看来创新空间极小,创新成本高涨,边界效应突显。

人类的科学史证明,重大技术理论的突破之路十分狭窄艰难,技术成熟后,进入到应用领域,创新会变得水到渠成十分简单,进入一波创新爆发期。例如,互联网技术成熟了,跟饭店结合就是“饿了么”,跟出租车结合就是“滴滴打车”,跟天气预报结合就是“墨迹天气”。这波爆发期过后,就会进入到创新的贫乏期,直到下一次应用技术的成熟。

同样,传统电视领域也经历过顺应形势的创新。当电视技术成熟后,人类在电视领域的文化形态创新迅速进入到爆发性增长和繁荣。1983年,中国电视机基本普及,且制作技术日趋成熟,中央台文艺部制作了影响中国三十多年的“春晚”。电视领域创新也层出不穷,模仿电影推出的电视剧,多机位搞大型活动现场直播、真人秀电视台自创栏目等。但今日,传统电视创新的机会愈发艰难,如果继续走下去,人财物和时间成本远远超出收益,这是我们电视人不愿意看到的。

1.2 视频领域再次创新,突破传统电视的传播体系

今天,互联网的信息传输、呈现、互动等技术业已十分成熟,强大的信息技术,将导致传统电视这种文化形态迅速转入衰退期,并创新和变革出新的文化形态。

1.3 未来的视频节目是全新互动的视频节目

人类所有在互联网上的成功应用都是互动的。视频,作为人类的一种记录和再现符号,未来的产业形态一定是以全新互动的形态为主体的,它包括在适合互联网传播环境下的,全新互动的节目形态、运营形态和盈利形态。

1.4 不必悲观,我们电视人还有机会,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为止,传统媒体跟新兴的视频网站的竞争各执通道和内容优势,决胜局是互动节目形态与运营形态的突破。IT人掌握着技术和互动工具,却不知道内容的规律。而电视人掌握的是视频内容,却没有技术能力,视频网站的技术和互动工具是我们共同的需求。传统媒体人现在制作的线性节目内容还首先考虑电视台现有传播渠道,但落后的渠道所要求只能适应单向线性播出的节目形态,根本无法做适合网络环境的互动节目。我们应该在双向互动的视频节目中适当地放弃与创新,以此创造一条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之路。

2 加快广电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几种模式

2.1 发展自身的优势

广电媒体在自身的内容及质量上有经验和优势。其内容就是媒体向用户提供的基础性产品。在国际传媒产业发展历程中,以优质内容产品赢得市场并实现集团化发展的模式非常普遍,如迪斯尼。国内电影和电视剧领域涌现出华谊、光线和华策等以内容产品为核心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在广电领域中,浙江台、湖南台、江苏台等也在不断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大力提高内容产品竞争力,强化其原有的竞争优势。以湖南台为例,一是从2004年开始,其已开始进行内容创新,推出《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超级女声》等一系列品牌栏目,使湖南台在众多的卫视台中独树一帜。2013年,湖南台从真人秀、综艺节目、自制偶像剧和大型活动晚会等节目类型进行再次创新。2016年将又再次突破。二是将着重传播优势。优质的节目内容和质量是提高电视台传播力与影响力的根本。经过多年的经营创新,湖南台已经成为国内极具传播力与影响力的电视台,2015年实现广告创收101.77亿元。2016年,湖南卫视品牌栏目均获得巨额广告收入。三是实现平台化发展迈出了实有力的一步。在新兴媒体强势来袭之际,湖南台根据自身优势内容打造独播策略,推出新媒体平台芒果TV,促进了媒体融合发展,结合自身的实际优势得以实现优质内容多屏覆盖和广泛传播。目前,芒果TV在网络视频领域与腾讯、优酷、土豆等平台并趋。像一些互联网电视一体机和机顶盒系列产品也在芒果TV的推出范围之内。通过多种形式,湖南台构建大芒果生态圈。

2.2 从传播力影响力着手,发展新的产业运营模式

广电媒体自身的性质要求其必须同时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播出自办或购进的不同节目。无论什么形式都要将不同的影响力转换为经济效益,实现总体可持续发展。现有形式下,广播电视机构已通过自身的平台传播力影响力,探索“广电+产业”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平稳转型改变。如湖北台、广东台及一些地区甚至县级电视台已通过电视台的影响力拓展线下业务,开辟新的广告收入增长点。我们了解到湖北台做的较为突出,首先,湖北台就积极建设融合平台,推出融合产品,实现移动端、电视端、PC端和线下一体化的新的营销模式。现在,湖北台已经推出面向全省的新媒体云平台“长江云”及面向全国广电同行及商家的“微摇——百台千县互动平台”。基于融合平台与产品,湖北台对其播出内容和相关产品进行电视广播、互联网、直播现场、商场四位一体的整合营销,真实地提高了营销能力。

2将“广电+产业”作为一种产业链运营

湖北台将各频道甚至栏目都积极打造“广电+产业”链,通过了解湖北台,除新闻节目外,湖北经视其他所有节目都按照客户需求定制,从电视、新媒体到商业实体布局产业链,形成从内容产品到品牌授权经营实体店再到品牌服务的产业链,经视频道已经成为了实施“广电+产业”战略的核心部门。

3 多措并举进一步强化用户服务能力

在媒体竞争加速、融合发展加速的形势下,将传统媒体的受众转化为有效用户,以丰富的服务吸引用户、留住用户。用户量的多少决定了我们传播产生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多少。苏州台就进行了新的尝试,将传统广电观众转化为移动互联网平台上的用户,以提供各种民生服务,开发用户资源,形成了用户为中心的发展模式。2011年,苏州台推出“无线苏州”移动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该平台中有媒体资讯、智慧交通、智慧社区、诚信苏州和电子商务等功能,其中媒体资讯以苏州台内容为主,成为转换用户的平台。2016年4月,苏州台推出的生活服务平台用户总量达到290万人,据资料估计至2016年底,总用户突破500万人。不仅如此,苏州台还将各类服务在平台上交融,用户在平台上互动,不断激发新需求、推出新应用、吸引不同需求的用户,向生态性平台演进。2014年7月,苏州台以“无线苏州”为基础开发了“无线江苏”城市云服务平台,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跨地区跨层级跨媒介发展。先后嵌入了江苏省13个地市可独立运营的模块,形成抱团式发展。

一些想发展但没有实力改变或没找到路径发展的地级、县级电视台,也要寻求合作商家。例如,很多地方台正在进行的APP搭建带来新的盈利模式。但地方台自建APP和后期的维护运营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此一些新的媒体公司专门提供一个新媒体平台,帮助电视台发布新闻、生活资讯,与观众、粉丝互动;同时,赚取广告费,对电视台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

寒冬之下,跨界融合、开放共享成为破局之道,以此适应传媒市场的“新常态”,并实现各类媒体的发展共赢,进而创造最佳的媒体环境。

参考文献

[1]金珠.媒介融合时代广播媒体发展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上一篇:中国的双重转型下一篇:闭塞性动脉硬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