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

2024-06-09

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精选十篇)

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 篇1

关键词:经济开放,国家经济安全,金融安全

一、我国经济开放现状

(一) 定性描述

1978年, 我国确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党的十六大上我国又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对外开放总目标, 对外开放一步步加深加宽, 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 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此又进入全新的阶段。中国已由有限范围、领域、地域的开放, 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现在, 我国的经济开放是面向全世界的开放, 不仅进行贸易开放, 也进行投资开放和金融开放, 不仅开放物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 也开放旅游和交通等服务领域。

(二) 定量描述

对经济开放现状进行定量描述即测算目前我国经济开放度。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主要根据姜波克 (1999) 所设立的指标体系对经济开放度指标体系重新进行构建以计算我国经济开放度, 公式如下:

我国经济开放度= (贸易开放度+外资开放度+金融开放度) /3

其中, 贸易开放度=商品贸易开放度+服务贸易开放度=商品贸易进出口总额/GDP+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GDP

外资开放度=接受外国直接投资的开放度+本国在外直接投资的开放度=我国实际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总额/GDP+我国在外直接投资总额/GDP

金融开放度= (货币开放度+资本开放度) /2= (央行国外净资产/央行总资产+证券投资总额/GDP+其他投资总额/GDP) /2

根据上述公式, 以及《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6年国家外汇管理局《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1997~2005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统计数据, 得出1997~2006年中国经济开放度。由表1可以看出, 我国经济开放度不断增大, 这也说明我国经济开放的广度不断拓宽, 深度不断深化。

资料来源: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整理计算

二、我国经济开放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危害

目前, 我国学术界和理论界对国家经济安全有不同的解释和界定范围。其中, 比较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解释为:国家经济安全即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 经济安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保障, 经济安全失去保证, 对外开放也就失去了意义。

(一) 对产业安全的影响

外资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 也会对中国的产业安全带来负面影响。改革开放后, 我国为了吸引外商来华投资, 对外商投资企业给予了超国民待遇。其结果是, 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国内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变化, FDI在我国造成对某些行业的垄断, 挤占我国市场、排斥我国当地企业, 抑制我国某些行业的发展, 特别是由于跨国公司投资导致经济对外依赖程度的提高, 增大了我国经济的脆弱性。

尤其是外国服务业的进入会挤占我国服务市场。由于我国服务业较为落后, 在资金、技术、服务质量、营销手段等方面与国外服务业企业有明显差距。一旦外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企业进入, 就会迫使中国竞争力低下的服务企业退出市场, 或者为他们所控制。

(二) 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从表1可以看出, 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逐年加快, 随之非安全因素也将增加。目前, 我国国内金融市场尚不发达、不健全、不完善以及管理不够规范, 外资金融机构势必会加剧国内金融业的竞争, 对我国金融业产生负面影响。按照加入WTO承诺, 我国将逐步放开金融服务领域, 外资银行将可以吸收中资企业和居民的存款, 外资银行还可以从境外向境内输入大量外币, 这在一方面会对我国的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和股市造成很大压力, 另外还会加大国际资本对国内金融的影响, 消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实施效果, 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加大。

(三) 对能源和环境安全的影响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是我国一项基本的国策。但是, 我国在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能源和资源。此外, 发达国家还将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等垃圾转移到我国以从中渔利, 并借中国招商引资之际将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产业转移到我国。这些都危害了我国生态环境的安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经济发展。

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建议

在对外开放中, 国家的经济安全涉及到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和核心。理论界和学术界在对经济开放和国家经济安全关系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合理经济开放度这一概念。但是, 在对合理开放度的界定上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更没有计算出合理经济开放度的确切数值。江水法、杨江敏 (2005) 界定合理经济开放度为经济开放的程度符合本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符合相应的国际规则, 有利于实现对外开放的目的。此界定具有高度概括性, 本文将从对外开放的内容上来具体说明如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即从贸易开放、外资开放和金融开放三方面进行适度开放, 保证国家经济安全。

(一) 加强对FDI的监管和引导

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在给我国带来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 会给我国发展带来一些冲击, 增强了外部经济风险向我国的传递, 降低了我国政府实施的一些宏观经济政策效应。为了确保国内市场的公平与公正竞争, 必须制定、建立、完善我国的公平竞争政策体系, 完善相关法律, 健全各种相关的市场结构分析标准, 规范国内企业及外资企业的市场行为, 引导外商投资的健康发展, 从而健全我国的市场竞争机制, 为我国各种经济主体建立公平公正的国内竞争环境;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涉外经济法规体系, 强化涉外法规的执行和对涉外经济活动的引导, 依法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监督管理, 完善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联合年检工作, 使其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要建立我国经济安全指标体系, 增强经济运行风险的预警能力, 提高风险防范机制的运作效率, 确保对外开放过程中我国经济发展的安全。

(二) 制定适度的服务贸易保护政策

服务市场的开放对我国经济安全存在危害, 因此服务市场的开放是利弊并存, 对此, 必须综合考虑, 谨慎权衡。我国加入WTO后正在逐步取消各个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壁垒, 国际服务业巨头在华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面对国外的激烈竞争,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是一步开放服务业的, 也没有一个国家是毫无保留地开放所有服务部门的。因此, 面对国际高水平服务业的冲击, 我国必须制定适度的服务贸易保护政策, 进行有差别的保护。涉及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和国家机密的极少数部门或项目, 应采取明令禁止的政策, 不开放、不允许外资进入;对我国一些缺乏竞争力的幼稚服务业、高新技术服务业和战略性服务业进行有效保护, 防止因国外服务提供者进入太多、竞争过度给国内服务业造成巨大的冲击;除以上两者外的绝大多数一般部门或项目, 要完全开放, 实行自由化的政策, 但应在坚持国民待遇的原则下, 采用严格规范的国内政策以限制和推迟外资进入。另外, 《服务贸易总协定》还给予发展中国家若干特殊的优惠待遇、宽限期以及保护措施, 我国应充分加以利用。选择对国内服务市场的保护方式, 应符合GATS的原则和要求, 遵守服务贸易国际惯例, 同时还要考虑国内服务市场的实际情况。

(三) 适度、渐进开放金融业

金融开放在一国开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也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中最重要、最困难、最需要防范风险的一项开放战略。金融开放战略是渐进的以安全考虑为主的开放战略。因为, 金融安全构成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金融开放的诸多利益是诱人的, 但发展中国家普遍金融实力弱小, 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却要以发达国家制定的规则为导向, 在不能满足相关条件的情况下, 尤其当金融活动超越金融监管范围的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 金融内在脆弱性的特点在开放中很容易诱发各种前所未有的巨大金融风险。

目前,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金融很脆弱, 竞争力不强。如果完全开放金融市场, 必然会使国内经济面临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 甚至发生金融危机。金融开放不当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造成的损失不会比金融抑制对经济阻碍造成的损失小。所以, 我国的金融开放、金融国际化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国应循序渐进的稳定推进金融的适度开放, 尽可能减少金融开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金融业的适度开放就是要使国内经济发展与金融开放相适应, 这就要求我国不断完善金融体制的改革、不断提高国内的整体金融效率, 尽量与金融开放的步伐保持一致。

同时, 为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确保国家经济不受重大损失, 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和高效运行, 还必须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效灵活的国家经济安全指标体系及一整套监测指标, 随时进行监控和调整国内外政策。如金融方面建立由银行安全指标体系和汇率安全指标体系构成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对影响金融安全的各种风险实行有效监督和预防;建立外资利用风险预测监控体系, 确保我国民族产业的竞争地位等。

参考文献

[1]张旭宏.开放条件下如何保障国家经济安全[J].经济研究参考, 2005 (31) .

[2]陶坚.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中维护好国家经济安全[J].太平洋学报, 2005 (1) .

[3]江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经济安全[J].求是, 2007 (6) .

[4]张倩, 王志斌.对外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问题[J].特区经济, 2007 (5) .

[5]郑敏.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金融安全问题[J].统计与预测, 2003 (2) .

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 篇2

全球公共物品、经济安全和对外经贸政策

面对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挑战,民族国家不得不应对随之而来的经济安全和各种危机,这在涉及国际贸易流动和国际竞争时更为严重.而我们观察到,目前所谓“全球化”趋势,在不同国家间造成收益分配上的不平衡,尤其是考虑到跨国资本和贸易以及相伴随的国际经济制度安排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本文引入全球公共物品概念,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外经贸政策的相关性,并且通过新加坡的案例分析来说明,结论说明经济政策制定和经济安全维护中应以弥补提供和利用全球公共物品为政策制定基准.

作 者:孙泽生 惠丰廷  作者单位: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系,浙江,杭州,310023 刊 名: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16(4) 分类号:F113.1 关键词:全球化   经济安全   全球公共物品   对外经贸政策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篇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机遇与挑战;改革开放;经济发展

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取得了翻天覆地的经济发展成就,我国也逐渐开始走出贫弱的阴影,日渐富强,并重新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如何迎接机遇和挑战,继续扩大改革开放规模,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逐渐加强的过程中,我国的改革开放得到了顺利的发展并深化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建设成果,因此,我国的改革开放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较深,而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挑战

1.经济风险性加强,民族经济的发展威胁较大

经济全球化不仅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让中国的民族经济能够有机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市场中获得锻炼、吸取经验,也为我国的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发展风险,威胁着我国本土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经验较少、科学技术水平较国外相比较差、资金融通不够流畅,这就使得我国的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巨大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而国外各种垄断行业更严重压迫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使我国的民族企业发展面临重重困境,受到较大的冲击。

2.对我国的政治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进程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来推动的,这就使得经济全球化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带有着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印记。我国也会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受到西方价值理念与政治意识等的影响,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与经济发展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而我国现阶段一些让人崇洋媚外的言论与行为就是最好的证明。然而我国要想取得经济上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当中去,这就使我国不得不做好面临西方政治与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原有价值体系的冲击的准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抵御住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蚀。

3.对我国自然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我国加入到经济全球化发展中时必然可以通过进口的方式来使我国的能源与资源紧缺的现状得到缓解,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许多西方的先进国家为了提高其本国的生态环境质量,会将许多污染高、耗能高的产业转移到正处于发展中的我国,加大我国的能源消耗量,使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加恶劣的污染危机,加大我国的生态环境压力。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取得成就与对外开放态度

1.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对外贸易规模提升明显

自我国于2001年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成就获得了世界的瞩目,无论是从对外贸易质量上还是从对外贸易数量上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都赢得了世界人的称赞。除此以外,我国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外贸易质量还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对外贸易体制,为以后的对外贸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对外开放意识增强,国内的社会法制体系逐步完善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在进行改革开放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之中,虽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与阻碍,但是我国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逐渐变得越来越机智,不仅在开放的意识上更加理性,而且开放意识也明显增强。

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程度越来越深入,我国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与技术等方面也获得了明显的进步,社会工业、农业、民生等体制也逐渐完善,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家的法律制度等也越来越完善。

3.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体制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更重要的是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呈现出了飞速的发展,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后,我国已经重新站在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前列,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在国际社会不仅获得了话语权,而且话语分量也越来越重,我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制造大国、发展大国。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加强,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也会越来越稳定。

四、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只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把握机遇的同时规避风险,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的型与新古典经济学反思[J].北大经济研究中心,2012,14(6):56-59

[2]张幼文.从开放战略向不战略的升级—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对外经济关系[J].小经济评论,2010,13(2):23-26

重庆经济对外开放与城乡统筹模式 篇4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内陆开放”, 同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将对外开放和城乡统筹结合起来, 对于指导重庆的实践,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源于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重庆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 城乡二元结构特别突出, 各级领导十分重视重庆的发展。2007年两会期间, 胡锦涛总书记参加重庆代表团讨论的时候提出了重庆新阶段发展的“314”总体部署。314概括起来就是:明确了三大定位——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提出了一大目标——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交办了四大任务——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步伐;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城市建设,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这三大定位、一大目标和四大任务,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可以称之为重庆新阶段发展总体部署。”全党的领袖在统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之时, 为一个地方提出如此科学、系统的总体部署, 实在是重庆的偏得。这个“314”总体部署, 就是重庆未来科学发展的总纲。

2007年6月7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国家发改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 正式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重庆是位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内陆城市, 内陆特色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 要迎接国内外的产业转移浪潮, 就必须加大开放力度。通过开放, 吸引国内外产业、贸易转移, 从而加快城市化进程, 扩大地区就业,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这也是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核心所在。

2 重庆具备扩大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重庆直辖市处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的结合部, 具有承东启西、左右传递的区位优势。重庆拥有丰富的各类自然资源, 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 是西南地区和中西部最大的工业城市, 是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 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港口城市, 是西南地区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邮电通信枢纽, 重庆教育科研实力较强, 是我国区域性教育培训中心和科技情报中心, 同时拥有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具有广阔的市场, 并且潜力巨大。在被批准为城乡统筹试验区后, 重庆在投资政策上的优惠更加明显, 在对外开放中促进重庆大发展, 通过“一圈两翼”建设大城市带动大农村,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3 扩大对外开放, 对于推动重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以利用外资为例来说明对外开放对重庆经济社会的影响。

3.1 重庆市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

从2000~2006年重庆市利用外资额持续增长,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8.77亿美元, 比2000年绝对值增加了5.32亿美元, 年均增长25.7%。其中, 外商直接投资是利用外资的最主要形式, 2006年占全部实际利用外资的79.4%。

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来看, 外商投资结构调整的速度在加快, 外商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第三产业日益成为外商投资的主流。2006年第一产业投资比2000年下降了0.8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份额较高, 在2005年出现突然下滑;第三产业整体呈加快发展趋势, 增势趋于稳定。2006年用于房地产领域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为23262万美元, 占到全市外商投资总额的14.1%。

3.2 利用外资对重庆经济的作用分析

1) 外商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性持续增长, 同时外资在城乡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差距较大。

至2006年年底, 957户外商投资企业外商累计实际投资额达44896万美元, 其中累计实际现金投资44164万美元, 实际实物投资522万美元, 无形资产作价投资210万美元, 为重庆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外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投资额逐年增长持续增长, 总体上看外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2000年固定资产投资中利用外资140934万元, 2006年利用外资为560587亿元。其中, 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中利用外资的比重最大, 为2.84%。而国家预算内资金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2000年的10.99%减少到2006年的5.53%, 国内贷款由28.29%减少到6.51%, 债券由0.02%增加到1.33%, 自筹资金由39.74%增加到41.19%, 其他投资由18.57%增加到25.38%。国家投资的重要性下降, 尽管目前自筹资金仍然是重庆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支柱, 债券、利用外资和其他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重要性持续增长。

另外, 从利用外资额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城乡分配比重来看, 2005年和2006年, 用于农村投资额为1560万元、2220万元, 占利用外资额的比重分别为0.34%和0.79%, 都不足1%, 与用于城镇比重在99%以上外资投资相距甚远。

2) 外资企业带动了经济增长, 增加了就业机会。

2006年, 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60.0145亿元,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3.6%, 外资企业已经成为重庆市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一批世界500强企业也把重庆作为其在中国的落脚点, 在重庆设立了办事机构、分公司或建立了生产制造基地, 并不断追加投资, 扩大经营规模, 带动了重庆经济的增长, 代表性的有美国福特、英国BP、日本本田、瑞士ABB、法国拉法基等公司。外资企业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随着利用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 外资企业吸收的劳动力数量逐年增加。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年末就业人数为5.01万人, 比上年增加了1500人, 增长3%,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重庆的就业压力。

3) 外资企业带来了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提高了经济增长的效率。

在外资企业带动下, 重庆市产业结构稳步升级, 产品技术改造升级, 有力地推动了汽车及摩托车制造、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加工产业的发展。此外, 服务贸易领域也日益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目前, 加拿大丰业、香港汇丰等几家外资银行, 美国利宝、新加坡大东方等保险公司在重庆设立分支机构乃至分公司, 沃尔玛、易初莲花、麦德龙等跨国零售商则在带来新的消费理念、营销理念的同时, 进一步丰富了重庆的商业流通。而恒河果业则致力于库区柑橘产业的开发, 并在2005年开始出口, 使重庆市利用外资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了重大突破。这些投资带来了先进的产品和技术, 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跨国公司不仅带来了技术, 还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方法, 这些都会通过“示范效应”和“扩散效应”对重庆市其他企业产生影响, 从而导致全市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4) 扩大了重庆外贸规模, 改善了外贸结构, 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外资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是重庆与世界市场沟通的主要桥梁, 加速了重庆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张。外资企业的进、出口总额在全市全部进、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加。2000年外资企业出口达9666万美元, 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2.23%;到2005年, 外资企业出口达到49967万美元, 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例也上升到l9.8%。

另外,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的增长推动了出口商品结构升级。外资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全市出口增长的拉动效果继续上升, 汽车及零部件、发电机、数控机床等逐步成为出口新亮点,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结构的变化对贸易结构升级发挥着促进作用。

4 在对外开放中促进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

打造良好的投资软硬环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与国际接轨, 营造公平、公正、合法、开放的竞争环境。探索对外开放的新方式, 特别要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 扩大间接利用外资规模。把对外开放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结合起来, 通过利用外资使重庆市根据自己的产业规划、技术升级战略满足我们所需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需要, 从而促进产业升级, 提高国际竞争力, 加快自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在第一产业上, 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在第二产业上, 一方面要积极引进跨国公司来渝落户, 促进重庆产业结构的改善, 并向长江上游地区和西部地区辐射;另一方面要发挥本地优势,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在第三产业上, 要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 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水平, 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要积极吸引国外服务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 推动内外市场一体化, 提升服务业水平, 加快与国际服务业的接轨。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产品研发、信息咨询等生产服务业, 加强对制造业国际化的支撑, 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努力发展物流、旅游等服务贸易, 特别是以旅游业来带动周边落后区县的发展, 促使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加大服务业利用外资, 增强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 促进农业和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

对外开放不只是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事情, 要在对外开放中实现大发展, 就要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 让所有的区县进入对外开放的主战场。如此, 重庆才能有效汇聚并优化资金、人才、管理等先进要素, 置身于西部、跻身于全国乃至世界的市场, 在更高平台、更宽舞台上, 在分享经济资源和发展机会的同时加快发展;各区县首先要掌握区情、县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用好政策、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 抓住国内外产业升级换代、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有利时机, 提高区县的综合竞争力, 进一步促进区县经济大发展, 壮大区县经济的实力,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重庆40个区县发展极度不平衡的问题, 从根本上解决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国家总体部署的指导下, 被确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背景下, 重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核心就在于扩大开放。只有不断探索对外开放的新方式, 把对外开放和产业升级结合起来, 让重庆市所有区县都加入到对外开放的主战场中,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教学设计 篇5

一、目标设计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3)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原则、目标。(4)我国目前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5)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6)“走出去”的含义

(7)对外开放必须坚持原则。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1)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3)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经贸活动的影响。(5)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

(6)“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的问题

(1)结合典型事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应当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结合我国对外开放中的典型事例,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以及分析如何成功地实施“走出去”战略。

(3)结合典型事例,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在实行对外开放进程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看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1、辩证地、全面地看待问题是我们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要求。例如,在讲经济全球化的时候,不能只谈机遇,而不谈挑战;也不能只谈挑战,不谈机遇。又例如,在分析对外开放时,我们要求坚持自力更生。在这里,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并不是对立的。同样,在分析“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时,我们也应当引导学生认识二者是统一的。此外,在分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时,也不能忽视它所带来的挑战。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注意全面地分析事物、看待问题。

2、在分析经济全球化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时,就必须要运用到许多前面各课所学的知识,如市场调节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分析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时,也要用到与市场经济有关的知识。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应当引导学生将各课的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3、在分析世界贸易组织、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时,应当引导学生搜集我国对外开放进程中的实际事例,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挑战,应当让学生认识到,要应对这些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努力,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志向。通过分析我们面对的挑战,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其肩上所承担的责任,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同时,通过回顾我国二十多年的对外开放成就,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热情与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本课的学习,要帮助学生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任何民族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自立于世界之林。我们要从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3、开放进程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时,我们同样要注重国家的经济安全,积极主动。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自觉认识到,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时,要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法设计

1、目标引导法

2、研——学——练结合法

三、教学流程设计

展示考情——分析考情——预测考势——明确目标——构建体系——核心考点解读——反馈训练——体验高考——达成目标

四、试题设计

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 篇6

[关键词] 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近年来一直是国际贸易研究的活跃领域,对外贸易与经济增的关系理论界一直有不同的观点:大致形成促进论、阻碍论、折中论。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证作基础,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对某个地区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在其他地区不一定实用,所以对某个特定地区就要具体分析对外贸易对该地区起到什么作用。

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十年来,烟台市对外贸易额和GDP迅猛增长,不管是从总量上看还是从增长速度上看都要高于开放前的水平,所以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有某种促进作用,下面本文就运用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并结合烟台的实际情况对它们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回顾

最早提出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是亚当·斯密:他假定一国在开放前存在闲置的土地和劳动力,剩余资源用于生产更多的商品出口,由此为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开辟了出路,这样贸易就可以在不降低国内生产的情况下扩大出口,结果提高了经济活动水平。后来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学说,他认为比较优势决定贸易形式,给一国带来收益的不是剩余资源的使用,而是更有效的资源配置。出口使得一国能够在较国内生产更为有利的条件下购买进口品,同时,通过专业化生产成本相对低的商品,即使没有资源增长和技术变化,贸易也能促使各国生产最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穆勒进一步指出,贸易的直接优势在于促进世界生产力更有效的利用,贸易的间接优势最显著的是市场的扩张带来的增进生产进程的趋势,生产的扩张会导致生产专业化,充分利用各种要素,并进行发明改造,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当代经济学家赫克谢尔和俄林创立要素禀赋理论:他们认为各国应输出密集使用本国充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输入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可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使两国均获其益。纳克斯从需求的角度强调了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的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国内储蓄和资本形成不足,生产率低下,发展对外贸易能够启动本国经济摆脱贫困恶性循环实现经济增长。

二、烟台市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烟台地处山东东部,北接渤海,东北面与日本韩国相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对外贸易额与GDP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下面根据1999年~2006年的数据并用前述理论对它们的关系进行分析。

1.定性分析

(1)对外贸易促进了生产的扩大和资源的更为充分的利用。烟台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额由2000年的9.33亿美元提高到2006年的49.9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30%。加工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贸易迅猛的发展也伴随着劳动力使用的大量增加,因为烟台劳动力非常充足,加工贸易的迅猛发展大量吸收劳动力,使剩余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了使用,从而生产出更多的出口产品创造更多的产值,提高了经济活动水平。同时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烟台利用这个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并充分发挥其优势以扩大出口量,加工贸易的发展也带动了与之相关的交通运输、旅游、信息、餐饮、金融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经济活动水平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烟台对外贸易中一般贸易额从2000年的10.3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37.9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0%,出口需求的扩大导致了生产的扩张,从而导致了GDP的增加。

(2)对外贸易促进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首先,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导致了生产的扩张并推动了生产的专业化,使机器设备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使用,并为发明创造提供了契机,促进了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其次,外商投资的增加给本地带来了更多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机器设备,这些要素与当地的土地及劳动力资源结合起来会使生产率和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了国民收入。同时由于技术及管理的外溢性,整个地区的劳动生产率都会提高,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3)对外贸易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烟台市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的比重逐年下降,而产值却逐年上升,第二产业的比重总体上升产值增加迅速,第三产业的产值也是逐年上升的。第一产业产值上升表明农产品在逐渐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经济价值在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出口提高了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使农产品的生产必须按照出口的要求进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必然会提高其经济价值,导致该产业产值上升,使其所占比重更加合理。工业品出口和外商投资的大幅增加要求第二、三产业必须适应国际化的要求,搭配更加合理并能更好的发展。

2.定量分析

烟台市1999年~2006年GDP与对外贸易数据如下表:

数据来源:烟台统计年鉴GDP:人民币外贸及出口额:美元

用SPSS软件对GDP与外贸额进行回归得Y=538.219+12.707X。Y:GDP,X:外贸额,样本决定系数R=0.997,常数的显著性检验:t=16.86>t(7)=2.36检验通过,系数的显著性检验t=31.61>t(7)检验通过(显著性水平为95%)。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它们的线性关系成立。烟台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贸易额就增加将近十三单位的GDP,对外贸易对GDP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正如前面分析中所提到的对外贸易发展具有很强的乘数效应会促进许多相关行业的发展,使经济总体水平得到提高。再对外贸额与出口额进行回归得Y=517.603+22.376X1,X1:出口额。R=0.993 常数与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值分别为10.388和20.581远大于2.36,出口与GDP线性关系显著,并且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出口GDP增加超过二十二个单位,所以出口对GDP的作用更为显著。烟台在国内属于比较发达的地区,但与其主要贸易国日、韩、美相比是有很大差距的。烟台出口贸易的作用如此显著,这正如纳克斯所认为的,不发达地区应积极发展出口贸易,促进资本形成并提高生产率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摆脱不发达状态。所以烟台应当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积极推进外向型发展战略。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前面的理论及实证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烟台市的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具有非常强的促进作用,所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同时我们也应该创造有利条件提升自己的优势以使国际貿易对经济增长更为有利。对此本文有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努力培养技术型管理型人才

技术 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加快创新并提高产品的价值量,并能在国际贸易分工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烟台的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部分所占比重很大,技术含量低, 产品附加值低,产品价值与外国同类产品相差很大,出口利润率低,出口产品的大部分利润被外国进口商获得。所以我们要加大对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并提高管理水平,以增强产品的资本、知识、技术密集程度,提高产品的价值增量,以赚取更大的利润。

2.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首先,加大对第一产业的调整,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适合内外市场需求的农作物,使农业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以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积极对二三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其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增加其附加值,政府可以选择某些具有潜力的行业像信息、金融服务、新产品开发等进行扶持以增强其竞争力,让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在外贸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市场引导和政府参与相结合使本市产业结构更能满足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能促进经济更好增长。

3.合理引导投资流向提高投资效益

烟台市投资增长迅速,但重复投资严重,根据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重复投资的收益率要低于市场收益率甚至会出现负值,重复投资不仅会带来很高的机会成本也会失去发展机会,所以应避免重复投资。烟台近几年发展起很多新兴行业,他们目前利润较低,资金缺乏但非常具有前景,我们应该把资金引向这些部门,让其尽快摆脱起步阶段进入迅速发展期。投资合理会使产品能更好的适应市场,使我们在国际贸易中更具竞争力,更有利于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杨全发舒元: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8):54~58

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 篇7

加快对外开放步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是当今各国面临的主要任务。对于一个人口占世界1/5 强,疆域位居世界第三的大国,对外开放势必对国内区域经济格局产生影响。一直以来,对外开放就是国际经济学和国际贸易所研究的领域,然而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个角落的今天,国际经济问题已经进一步衍生为区域经济问题,国际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日益加强。因此,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研究国际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以往的研究重视国际化对区域经济影响的一面,而忽视国际化引发的区域互动的另一面,本文在将分析对外开放对带动区域内部发展的路径进行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产品的扩散,而这一集聚和扩散过程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长三角、珠三角与国际市场的依存关系各有不同,本文主要从区域劳动力转移和企业发展资本积累路径两个方面探讨国际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劳动力供给与区际联系

即便在长三角内部,浙江与江苏的劳动力流动也不同。浙江企业劳动力使用主要以自我雇佣或企业家形式为主,以企业家形式存在的人力资本要比江苏多,江苏劳动力更多是以雇员的形式,在专业技能人力资本方面占优势。

从人口迁入的地区分布可以看出一个地区工业化吸引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是以本地为主,还是以外地为主。下页表1显示,珠三角的迁移人口约60%是外省迁入的;相较而言,长三角就少得多,江苏不足30%,浙江居中,也远不过50%。

从迁入规模来看,依次是广东(2 530.4 万)、江苏(910万)、浙江(859.9 万)、上海(538.5 万),广东是千万级的,是名副其实的人口迁入大省。

从外出就业的地区结构可以看出一个地区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主要流向,也可以考察区域经济发展对本地就业的拉动方式。下页表2 显示,长三角的江苏和浙江劳动力外出就业本地化程度较高,流动范围集中在市内,浙江与江苏比较,浙江的本地化程度更高,浙江大半外出就业人口集中在本县和本市内就业,江苏在市外省内的不少。而珠三角的广东则以跨市的就业居多,表明广东区域经济的发展拉动就业以外地为主。

二、资本积累方式与市场扩展

对区域经济发展路径的分析,可以从资本来源和市场扩展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从资本来源看,采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类型结构观察发展不同区域模式的资本来源及其构成。本文表3 给出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经济类型结构,数据显示,江苏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的比重较其他地区大,上海则在外商投资公司方面显得尤为突出。从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如果以资金来源和市场目标划分,广东属于外资主导的外向扩展模式,而江苏则属于内外互动扩展模式,浙江属于内向扩展模式。

其次,从市场扩展的路径来看,采用市场数量及其成交额观察不同区域模式的市场扩展对公开市场的依赖程度。浙江和江苏对于公开市场依赖程度较大,而广东明显较低。浙江与江苏对比,浙江在数量上占优,可见商业活动在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资料来源: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

资料来源: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农业普查提要(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单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各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

三、对外开放与区域发展路径

(一)浙江:商人及其编织的市场网络

商人和市场网络是温州模式中极为活跃的因素。温州模式第一阶段(1980—1990 年代初),费孝通(1988)总结为:“以商带工的小商品、大市场和以家庭和联户经营的民办工业同专业化市场、农民供销大军、民间信贷相结合。”这一模式背后的机制是,市场容量可以在企业家才能的作用下扩大,当市场容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加工各个环节与前期供料、后期销售自然形成专业化分工的协作体系,产业链也不断分解、拉长,市场越做越大。理论认为,市场与企业是两种可替代的交易方式,市场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在某种情况下,必然存在交易费用低于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成本的情形,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成功就是这一模式最好的注解。另一方面,这种模式对生产领域效率的影响,则诠释了斯密的经典论述———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命题。市场网络的扩大刺激了生产规模的扩大,汇集的市场信息使人们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逐步形成了专业化的制造业中心。专业市场与专业化生产的协同发展,实现了专业化经济、网络效应和规模经济,使浙江模式发展和壮大。发达的市场网络和细密的分工体系是浙江区域经济核心竞争优势之所在。这种模式的扩张立足的根本在于伴随着专业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市场网络的外延扩张,市场容量不断扩大,进而又为生产领域的专业化分工提供了市场空间,如此循环、互动,市场扩展与经济增长相伴随。这就是外部化交易方式与企业集群分布相结合的方式。

随着商品生产与远距离消费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矛盾加剧,对商人的需要也就应运而生。温州商会的复苏和蓬勃发展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表现。改革开放后,温州商会出现恢复的迹象,至1992—2000 年期间温州商会得到了蓬勃发展,1995 年第一家外地温州商会在昆明成立标志着一种新的商会形态———异地商会开始出现,在此期间温州160 多万人口在全国各地经商办企业。浙江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并不是升级版,只是上述模式的国际版。其实质是浙江的小规模小作坊的商品生产与专业市场相结合,以商业市场网络扩展为推动力的国际化模式。2001 年以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浙江经济走向国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浙商在国外建立商品城的消息也频见报端。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贸易争端将温州商会推到前台,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进出口业务,由于各种原因,贸易纠纷、争端时有发生,甚至屡屡出现“温州鞋被扣事件”。温州商会在主动与被动之间迅速与国际商会接轨,2005 年12 月温州市国际商会正式成立。

(二)江苏:政府和企业结合的园区经济

集体、政府和企业是苏南模式中极为活跃的因素。以社队企业为发展基础,以具有集体性质的乡镇企业为发展主体,以依托上海为代表的城市经济辐射为发展路径,大城市既是苏南产品的销售市场,也是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来源。政府是苏南模式发展的重要能动因素。经过一轮改制热潮后,苏南模式,还是珠三角模式,其企业在所有制性质上无实质的差别。但在政府干预和发展路径上,新的差别依然存在。苏南模式在经济资源和组织资源上与过去的公社和集体有很强的承袭关系。即便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外资企业进驻,经济由相对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跨越,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政府干预依然是苏南模式最主要的特征。主要的变化是:(1)干预主体由乡镇政府,演变为更大级别的市政府;(2)干预手段由管理、销售、信贷等直接手段,演变为市政建设、产业政策、人才供应服务等等,甚至土地、税收优惠、经营城市等间接手段;(3)干预领域由企业管理的微观领域,演变为打造园区和城市环境等宏观领域。随着外部形势的变化,上述所有演变最终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依托,那就是园区经济。因此,苏州工业园区是苏南模式自然演替的结果,并没有与之割离。这种演替中的继承恰恰是苏州工业园区表现优于其他工业园区的根本原因。

园区经济是地方政府找到干预经济的一种新方式:一方面,政府的各种意图可以通过园区经济规划和管理来体现;另一方面,政府干预经济也受到园区经济规划的制约,从而保留在适度范围内。园区不仅具有产业集聚功能,而且也是为企业提供物业管理、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等等的服务功能。建设这样的工业园仅靠市场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政府来牵头。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激励这种模式不断复制和扩展。江苏部署了南北挂钩、结对帮扶,开始了南北共建园区的实践探索。苏北成为了承接苏南、上海等地产业转移的重要选择。

从市场拓展方面来看,最初,作为内源发展模式,体现在发展初期市场扩展依托城市经济辐射,为城市经济做配套,与城市形成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与科研机构形成科研—生产联合体。在国际化时期,外资作为新资本改变苏南原有的发展路径模式,通过建立工业园区,以强势政府和有效政府为基础,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土地换资金,以空间求发展。

(三)广东:外资与地租经济结合的外向型经济

珠三角发展有着毗邻香港的优越地理位置,凭借侨眷关系的港澳台资本和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外资主导是这一模式最初形成的显著特征,因而珠江三角洲地区也成为我国开放度最高的地区,外资与本地资源的不同结合方式,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路径。

以东莞为例,东莞主要提供土地,或已建成的标准厂房;劳动力大部分来自四川、湖南等省中西部省份,随着企业的不断入驻,村镇大规模兴建厂房,由此形成本地靠出售或出租土地为主,本地居民则进入相应的物业领域,衍生出庞大的“地租经济”。围绕着土地衍生的经济,各市将土地处置权下放至镇一级政府,甚至最终落到拥有土地的镇、村、村民小组手里。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投资者首先要与相应的农村基层组织谈判,明确使用土地的条件,然后村、镇向市级国土部门提出用地申请并确保取得各种用地的批准文件。一般而言,只要村、镇同意出让土地,市级土地管理部门通常会同意。这种与外资结合的土地利用方式主要由村镇层面来操作,上一级政府对土地开发的宏观引导相对缺乏,这与全国瞩目的苏州园区经济,政府在产业规划、园区建设和公共服务方面发挥综合功能的积极形象形成对照。

以南海为例,以土地为资本,通过招商引资、资本带动实现地方区域的发展。土地是“南海模式”招商引资的核心资源,县乡两级政府,利用本地和外地资金在当地投资设厂的机会,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的前提下,将集体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将土地厂房出租给企业使用。原来的单层厂房正慢慢向楼宇经济转变,土地招商正向产业载体招商。南海政府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无为而治”到后来“有为、有限、有信、有效”,始终在寻找与市场、企业的结合点。开始改变原来纯粹发展民营经济的做法,进入招商引资时代,全力推进吸引外来投资的战略。

四、沿海开放路径的启示

虽然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市场等要素,但各地获取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的渠道和方式不同,从而要素的相关主体———企业、政府和农民结成了不同的关系。在浙江模式中,家庭、商人和市场网络是温州模式中极为活跃的因素;在江苏模式中,集体、政府和企业是发展路径的核心因素,依靠本地的大城市经济辐射,为城市经济做配套,大城市是苏南乡镇产品的销售市场,也是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来源。与城市形成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与科研机构形成科研—生产联合体。广东模式,充分利用了地缘优势,吸引侨眷资金、外资,乡镇以土地为核心要素介入,这种方式也锁定了当地经济发展的路径。对这三种模式的分析,为我们细致考察开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经济社会效应奠定了基础,今后可进一步研究不同模式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对包容性发展的影响等等。

摘要:以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互动为视角,比较分析两大三角洲——长三角与珠三角,归纳出浙江以家庭经济加商人与市场网络的不断互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江苏以集体经济和政府的积极互动,依托城市经济辐射,实现城乡联动的区域经济发展,广东以外资投资办厂,带动当地以土地为基本要素介入区域经济发展。沿海开放带动区域发展的路径,为分析沿边开放带动边疆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参照。

关键词:对外开放,区域发展路径,两大三角洲

参考文献

[1]翁申霞.珠三角厂房经济模式的前世今生[N].赢周刊,2009-01-08.

[2]费孝通.温州行[J].望,1986,(22).

[3]董辅,等.温州农村商品经济考察与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探索[J].经济研究,1986,(6).

文化创意与对外经济协同发展 篇8

关键词:文化创意,文化经济,对外经济

社会发展进步离不开文化作为其深厚底蕴,文化与经济相伴而行、彼此交融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优秀的文化对人们的潜移默化有助于形成文化的创意,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也带动着文化的繁荣。经济的“文化化”,文化的“经济化”、“产业化”,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是现代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

一、问题的感知

人类发展史证明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文化推动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带动文化氛围的提升。马克思曾经对物质与文化发展的不均衡现象进行描述,认为艺术的繁盛时期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成比例的,那些最伟大的艺术作品都不是在经济最繁盛的时期产生的,支撑那些宝贵精神遗产的恰恰是科学技术不发达、物质匮乏的时期。威廉·配弟认为好的文化设施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经济进步中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亚当·斯密认为文化已经不仅仅可以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产品也是属于生产性劳动,可以为社会创造一定的财富价值,教育在人们所追求的文化产品中是最重要的。大卫·李嘉图认为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都同样属于社会财富的一部分,当生产力有了飞跃的进步,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文化产品被赋予了商品的特性,其已经是社会供给的一部分,而非单独存在,此时为提高社会财富就必然会增进同样作为社会财富一部分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的发展同时带动了人们对文化越来越高的渴求。

马克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指出特定文化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如果说我们能从经济发展史中学到什么,那就是文化会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我们应从更广泛的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来理解文化的作用。登唐·拉瓦依教授和埃米莉·查姆利-赖特认为市场是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类可以创造多姿多彩的生活和表现他们精神面貌的地方。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文化和经济、政治三者并列的社会结构理论,并指出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所以,文化对是经济和政治的体现,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状况。

林毅夫(2006)认为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文化复兴,并认为一个文化体在没有外来文化撞击的时候,它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会形成一个自治实体,作为上层建筑的儒家文化也会有能力吸收外来文明的精华,并根据时代的需求而不断创新,而且在创新过程中保留传统儒家文化的精华,并根据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改革。伴随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杨英法等(2008)认为文化力量也日益凸显,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最终决定力量将会是文化,文化对经济已经不单纯只有影响作用,甚至可以说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丁言(2008)在《悟“道”文化经济》中提出文化能改变、提高人们对时间的认识、控制能力,文化的力量能够统一社会意志、巩固经济的发展。

袁新村(2008)认为文化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形态,随着经济与文化的不断相互融合,世界经济已经开始进入文化经济发展时代。翁珠琴(2008)认为文化经济是人类学与经济学的交融产物,这种理念颠覆了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人”的假设,并认为文化经济是一种道德经济,是以人文精神为深层动力来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蔡尚伟、刘锐(2010)认为我国的文化经济以及文化产业政策经历了曲折复杂演变过程,已经形成了自身的基本特点和逻辑,要正确把握好执政安全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内适应能力,就必须正确把握好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文化市场的开放度。

综上所述,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协调互动的发展关系,前人对文化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研究,文化对经济发展存在推动作用,对经济大宗背景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而经济的发展又带动了文化的繁荣。因此,文化和经济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二、中西方不同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基督文化影响着美国经济

发源于公元1世纪的基督教,其道德核心是爱,原则是爱神与爱人的统一。即使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挑战,其教义也在诠释着对于世界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态度、倾向、价值观。基督教认为人是上帝财富的托管人,应将财富增值作为天职;其精神中体现为充满信心、不惧困难,极具创新意识,不断开拓创新。基督教为美国的企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得企业在国际的舞台上始终保持一个引领市场的主导位置。这种精神推动着美国企业不断创新发展,走向科技创新的道路。由此不断带动美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经济发展蓬勃、工商业发展迅猛,企业利润剧增的条件下,企业家的回馈意识获得提升,将其经济发展推向了一个可持续的循环当中。因此,基督文化成就了美国特色文化:创新意识、实现自我价值,推动了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二)儒家思想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创立,也称儒教或者儒学,最初是指司仪,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以尊卑等级的如指掌“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文化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强调道德感化,其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国特色文化的重要基因,对经济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也有利于维持商业道德,以道德规范约束商业行为,能更好地维护市场经济体制秩序。儒家文化的群体意识有助于使政府、企业和员工共同互助、和谐共处,维护经济组织建设、提高经济组织效率,从而创造更多的利益。儒家文化提倡的节俭精神使得储蓄率普遍较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儒家精神对教育的重视,崇尚学习之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输送人才。儒家文化关于不耻下问的精神能够促进人们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理念,吸收外来文化,更好地建设社会。

(三)浙江精神对其经济发展的协同

浙江人特有的文化精神是他们不断进取的根本动力,浙江文化对浙江经济贸易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浙江的文化产业能为浙江经济带来更大的利润,而浙江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也同时带动着文化产业的兴盛。在儒家文化的大文化背景下,浙江人具备特有的务实、创新、勇往直前的精神,塑造了敢为天下先的楷模。这是浙江人应对新时期、面对国际市场的支柱。它激发出来的生生不息的动力,是浙江经济活力的源泉,它带动着浙江经济在世界舞台腾飞发展。

民营企业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是浙江体制优势的体现。浙江的民营经济领跑全国,在国民经济中有较高的比重,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在国际贸易的大市场上也是遥遥领先。“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精神,充分体现了浙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本质和精髓。浙江具有典型代表的有强调文化交流、重视创新发展的义务文博,中国好莱坞之称的横店影视城等等,这些都是浙江丰厚文化底蕴的具体体现,为浙江经济贸易发展推动。

三、文化与对外经济协同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文化对经济变量影响的模型分析及检验

1.模型的建设与构建。

文化对对外贸易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非因为纯粹的定量因素,而是本质上的定性因素,是动态的影响因素。在实际经济中,这种定性因素都是不能直接用数据精确描述的,而是说明某种属性或状态存在与否的非数值因素。为了在模型中反映定性因素,本文将浙江文化因素转变为虚拟变量。

模型建立:Y=α1+α2D1+β1X+u (1)

其中Y为地区生产总值,X为进出口总额,D1为虚拟变量。

1996年浙江省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2002年浙江进行文化产业体制改革。本文将1996年和2002年设为分界点,设置虚拟变量反映1996年和2002年浙江地域文化对浙江经济的推动影响,其中D1如下:

设置虚拟变量如下:

undefined

如公式(1)所示,这里假定对外贸易总额直接影响地区生产总值,而文化作为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定性因素,此公式的意义是假定其他因素(除文化外)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研究文化是否对经济发展存在影响。本文选用的解释变量包括作为对外贸易经济指数的进出口额即定量变量,和作为虚拟变量的浙江文化因素,考虑到其中文化对经济的作用既可以直接体现在对因变量地区生产总值的数值影响中,又会体现在作为定量变量的进出口额的影响,而对进出口额的影响最终又体现在对因变量地区生产总值的数值影响上,模型最终选择用虚拟变量表示不同截距的回归。

当u满足古典假设时,可得出结论:

假若文化对经济存在负面影响:E(Y |D1=-1)=(α1-α2)+β1X (2)

假若文化对经济不存在影响:E(Y|D1=0)=α1+β1X (3)

假若文化对经济存在影响:E(Y|D1=1)=(α1+α2)+β1X (4)

2.模型回归分析及检验。

选取1991年至2009年的数据样本空间进行回归分析,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浙江统计年鉴1992-2010。

对表1的数据运用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Y=1.485*X+25.199*D1+246.582 (5)

(16.29) (0.28) (3.52)

t=(18.19) (6.34) (17.85)

R2=0.9757

从回归结果来看,R2=0.9757,说明样本的拟合程度较好,对于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F检验显著,tα/2(n-k)=t0.025(20-2)=2.101,t检验显著,文化确实对经济存在影响。对方程(5)进行异方差检验,可以看出 nR2=19.514,由White检验知,自由度为(n-k)/2-c=3,在α=0.05下查χ2分布表,得临界值χ20.05(3)=7.81。因为nR2=19.514>χ20.05(3)= 7.81,所以怀特检验不能证明存在同方差,即存在异方差。对其进行D.W.检验,值为1.44439,n=20,k=1,查表得在0.05显著性水平dL=1.20,dU=1.41,dL

回归结果分析:

undefined

这表明在三种不同情况下,文化对经济变量的影响在回归方程的统计意义上是不相同的。在相同斜率基础上,文化对经济变量的影响反映在截距系数差异上。在没有对文化大省战略提出具体措施的时候,假设1996年以前文化对经济是存在负面作用的,模型截距系数为252.661;在1996年至2002年期间假若文化对经济变量不存在影响,模型截距系数为423.710;在2002年至2008年期间假若文化对经济变量存在积极作用,模型截距系数为246.582。在1996年与1996年至2002年这两个阶段的假设可以从模型看出,假若文化存在负面影响,它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发展速度,而1996年至2002年和2002年至2008年这两个阶段模型结果可以看出,若文化对经济存在推动作用,它将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与模型假设的条件吻合,说明文化对经济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从模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对外经济变量上涨,即进出口额增加以及文化因素的加重对经济的确有促进作用。

(二)对外经济对文化的模型分析及检验

1.对外经济对文化影响的模型。

当经济发展时,文化也会相对因经济的壮大而被带动发展。这里采用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作为被解释变量,浙江省进出口额作为解释变量,研究对外经济指数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模型建立:Y1=α+βX1+u (6)

其中Y1为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X1为浙江省进出口额,该模型主要用来解释浙江对外经济发展对浙江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的作用。采用浙江省文化产业这个参数来阐述浙江地域文化,主要因为文化产业是最能直接反应浙江省地域文化这一定性变量的经济指标。

2.模型回归分析及检验。

本文采用了浙江2000年至2011年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和进出口总额来做回归分析,数据如下:

数据来源:浙江统计年鉴2001-2011。

对表2的数据运用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Y=0.0617*X+3.329 (7)

t=(9.78) (0.31)

R2=0.91402

从回归结果来看,R2=0.91402,说明样本的拟合程度较好,对于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F检验显著,tα/2(n-k)=t0.025(11-2)=2.262,t检验显著,说明浙江省外经济发展对浙江文化产业存在影响。

对方程(7)进行异方差检验,由White检验知,自由度为(n-k)/2-c=1,在α=0.05下查χ2分布表,得临界值χ20.05(2)=5.991。因为nR2=10.05>χ20.05(2)= 5.991,所以怀特检验不能证明存在同方差。对其进行D.W.检验,值为1.828947,n=11,k=1,查表得在0.05显著性水平dL=0.763,dU=1.332,dL

四、政策建议

(一)政府继续支持文化大省建设

由第一个模型得出的结论可知当文化发展提高时必然能为经济发展带来有益效应,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的历程显示文化的发展最先源于政府的推动。文化产业的大步发展依赖于政府对文化建设问题的重视以及大力投入。随着对文化经济的逐步认识,政府已经确定文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识得到上升。浙江省政府颁发的一系列政策、决定,都为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极大地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政府、学术界加大对文化与经济协同创新的研究力度

政府、学术界加强对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研究,找出其发展规律,改善对文化的投入方式,为文化产业创立投资基金。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培育文化市场主体,为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文化经济设立法度,并加强监管责任,落实、稳定、创新文化经济政策。

(三)利用高新技术、创新理念加强浙江文化协同发展

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国际潮流面前,浙江近年来十分重视文化建设,进一步强化发展理念,突出工作中点要加大文化产业促进工程和文化建设的实施力度。推进文化发展应大力推动文化创新以及利用在文化领域运用高新技术,不断创新文化产业,积极发展文化创意,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四)对浙江文化产业进行深化体制改革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相对浙江经济的飞速发展来说是比较迟缓的,由于文化产业属于经济发展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经济产品,传统的管理理念、方式,尤其是管理机制严重约束了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的规模、效益。推动改革深化重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企业制度,以及进一步推进产业经营集团化、市场化,并且要把握好浙江文化市场开发的节奏与度,落实相关政策规定。

(五)提高浙江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浙江对外经济发展

目前,浙江的文化产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规模较小、产品档次不高、技术含量偏低、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都严重影响着浙江文化产业的提升。要将浙江文化产业提升,与国际接轨,提升其在国际竞争的优势则必须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创造品牌效应,重点发展浙江特色文化并提升其档次,将浙江特色文化“带出去”,让浙江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中更好地融合、发展,推动浙江对外经济发展壮大。

(六)大力发展浙江对外经济,提高文化层次

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回顾与思考 篇9

一、中国对外贸易总量不断扩大

建国初, 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 我国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处于孤立地位。自尼克松访华以来, 我国逐步与西方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对外经贸联系不断增强。时至今日, 我国已与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经贸往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额也呈现出迅速上升的趋势。中国出口贸易额由1978年的97.5亿美元, 增长到2011年的18986亿美元, 三十年间增长了近195倍。尤其是在2000年以后, 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几乎呈现出指数增长的态势。仅在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 中国对外出口额稍有回落。详细数据见下图1所示[1]。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之一, “中国制造 (Made in China) ”在全球随处可见。

随着1997年、1999年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 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 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2003年6月, 中国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而后10月又与澳门特区政府签署《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旨在进一步推动内地与港澳之间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便利化。这些经贸协议的签订, 极大地促进了两岸三地贸易的增长。从贸易额来看, 2011年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的货物进出口总量分别达到2835.2亿美元、25.2亿美元和1600.3亿美元, 其中内地与香港进出口量已占内地进出口总量的7.8%。

二、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热情高涨

在“对外开放”政策方针的指导下, 我国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 允许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市场。1980年4月, 我国首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被批准成立。为了鼓励外商投资, 中国给予外资企业税收减免等“超国民待遇”。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宠儿, 成为全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1985年, 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只有19.56亿美元。到了2011年, 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1160.11亿美元, 比上年增幅9.72% (见图2)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质量和水平日益提高, 投资领域不断拓宽, 涵盖了制造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电力、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多个行业。其中吸引投资最多的行业为制造业, 2010年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495.91亿美元, 占中国吸收对华直接投资总量的43.22%。世界500强中已有470多家企业在中国设立了分支机构, 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和快速增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时, 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下降14%, 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出下降17%, 发达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下降29%。在国际资本流动、跨国投资与并购活动急剧萎缩的背景下, 中国吸收对外直接投资不但没有放缓脚步, 反而飞速增长, 净额达到559亿美元, 较上年增长了一倍多[2]。虽然在2009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有所下降, 但2010年和2011年迅速恢复并超过2008年的投资水平。

三、中国企业开始 “走出去”

随着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不断深化发展, 外商投资质量不断提升。为了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 使我国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 又提出“不仅要积极吸引外国企业到中国来投资办厂, 也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 到国外去投资办厂”。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 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这预示着我国改革开放战略朝着双向开放的纵深方向发展。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8年保持了增长势头, 年均增长速度达到54%[3]。联合国贸发会议《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 2010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首次超过日本, 达到创纪录的680亿美元, 位居世界第五位居, 在发展中国家位居首位。我国境外投资领域分布较为广泛, 其中投资较多的行业主要有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及农、林、牧、渔业。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地区也非常广泛, 遍布亚洲、拉丁美洲、非洲、欧洲、北美洲等。

通过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我国获得了稀缺的资源和外国先进的关键技术, 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同时也突破了国外贸易壁垒的限制。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海外投资项目有, 中石油与中海油联合收购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持有的安哥拉石油区块20%的权益;中钢集团公司在澳大利亚建立全资子公司;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等。

四、中国积极加入国际经济组织

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主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性组织, 为中国对外经济进一步发展拓展了空间, 同时也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

2001年, 世界贸易组织 (WTO) 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 中国正式成为WTO这一世界最大的经济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国将依照国际规则对自己的体制和法制进行改革, 进一步同国际接轨。贸易自由化的结果是, 中国企业在与国际同行竞争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 世界500强上榜的中国企业数目从2001年的11家增加到2011年的69家[4]。

1991年, 中国在汉城召开的第三届APEC部长级会议上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PEC) 。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受益于亚太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引进外资中相当大的部分来自APEC成员, APEC成员国也是中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国。2001年, 中国作为东道主在上海成功举办了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2010年, 在APEC横滨峰会上, 中国支持APEC一贯的方针, 促进亚太地区各成员的贸易投资自由化, 极力推动亚太地区各国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中国的立场得到与会各国一致好评。

2010年1月,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发起的第一个多边自由贸易区,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此后, 中国与巴基斯坦、智利、新西兰、新加坡、秘鲁、哥斯达黎加等国都签订了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中国与伙伴国的贸易额大幅增长, 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 2010年1月~11月,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达2630.1亿美元, 同比增长了40.6%, 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中国对外贸易总体增长速度。

五、中国积极进行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外开放, 我国同时也不断进行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打破了建国初期国家垄断、高度集中的对外贸易体制。国家外贸体制改革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下放对外贸易经营权,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外贸经营体系, 打破国企独家经营的局面;推行外贸承包制, 改革外贸行政管理;取消出口财政补贴、完善承包责任制。以上措施表明, 国家更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 取消外贸出口收购和调拨计划, 缩小国家指令计划贸易的管理范围。

随着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国家还调整了关税制度, 并开始实施出口退税制度。我国1982、1983年两次对进出口关税税则进行全面修改, 并提出了“鼓励出口和扩大必需品进口, 保护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保证国家关税收入”的关税改革方针。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几次降低关税税率, 平均关税水平不断下降, 还对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等制订了一系列进口税收优惠政策。此外, 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施出口退税制度, 该制度对于促进我国商品出口具有重要作用, 不但起到支持出口、改善出口商品结构的作用, 同时还提高了进口国消费者的福利。

六、中国对外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回顾30多年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 我国对外经贸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 我国对外出口贸易严重依赖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 采用低价策略抢占国际市场的做法已经无法持续。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逐渐接近“刘易斯”拐点, 廉价劳动力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劳动力成本正在不断上升, 且全国各地已经开始显现民工荒现象。据联合国测算, 中国劳动力将于2017年进入负增长, 劳工需求达到8.37亿人, 而劳工供给为8.19亿人, 劳动力缺口达到1760万人, 相当于美国现有劳工总数的11%, 日本的25%, 德国的41%[5]。

第二, 长期的对外贸易顺差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多问题。长期外贸顺差导致我国外汇储备不断攀升。2011年6月, 中国外汇储备总量已达到了31974亿美元, 是1990年末110.93亿美元的288倍。巨额的外汇储备不但成为发达国家指责我国操纵汇率的借口, 而且也成为国内流动性泛滥, 通货膨胀不断高涨的一大原因, 进而影响了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抉择。

第三,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长期严重失调。长期以来, 我国出口主要依赖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 主要出口产品为工业制成品, 占货物出口总额的94.75%。在工业制成品中, 出口最多的是机械及运输设备、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等。而中国贸易进口国主要是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等国家, 进口较多的产品为高科技产品、机电产品、原油、铁矿砂及其精矿等。可以看出, 我国贸易结构是严重失调的, 高技术产品和能源类产品都依赖进口, 大量出口附加值较低的工业制成品。

以上问题的存在, 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我国迫切需要提高科技水平, 尽快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 从劳动力依赖型经济增长方式向技术驱动型增长方式转变。

2012年是“十二五”的承上启下之年。目前, 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深水区”, 保持对外经济持续、稳健、健康的发展依旧任重而道远。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 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 我国对外贸易环境恶化, 出口产品屡屡遭受贸易伙伴国贸易壁垒的限制, 所引发的贸易争端不断升级。与此同时, 我国自身也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攻坚时期。对外贸易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重要引擎, 必将首当其冲。

展望未来, 我国将继续进行贸易体制改革, 不断完善贸易结构, 使得我国贸易增长方式从依赖劳动力优势的数量型增长向依靠科技的质量型增长跨越。通过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解决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以转变对外贸易结构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不断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建中, 梁珊.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及其政策措施[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1, (6) .

[2]张国红.入世十年中国对外贸易迎来最快发展时期[J].科技信息, 2011, (36) .

[3]廖晓淇.关于我国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的若干看法[J].国际贸易, 2011, (12) .

[4]田斌, 何茂春.风雨十年的喜忧与思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回顾和评论[J].国际经济合作, 2011, (12) .

[5]韩秀申.入世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及启示[J].中国对外贸易, 2011, (12) .

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期高速增长,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一举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许多学者认为,贸易开放度的提高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包群等,2003;黄新飞、舒元,2007)。进入21世纪以来,日益严重的世界经济失衡,影响着各国的经济运行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新兴经济体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质疑,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后危机时代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前景及调整对策。

经济开放度是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综合性指标,体现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接轨和融合程度。关于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国内外学者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Helpman和Krugman(1985)认为,出口的扩大可以产生巨大的规模经济进而提高生产率;Esfahani(1991)提出,出口可以通过提高一国货币的信用等级来减少外汇管制条件,从而为其提供更大的国际市场。在新增长理论看来,对外贸易可以通过加快本国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Romer,1986;Lucas,1988),或实现国内资源在物质生产部门和知识产品生产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而促进经济增长(Grossman和Helpman1991)。

在实证研究方面,使用不同的度量方法、不同的经济开放指标和不同的样本空间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很难找到能够完全反映贸易、投资政策等经济开放度的满意指标。Harrison(1996)运用7种开放度指标分析了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当采用截面数据时,7种指标中只有1种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采用5年的平均数据时,7种指标中有3种与增长有正向联系;而采用年度数据时,则有6种指标与增长有显著的统计意义。Sinha(2002)以19个亚洲国家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经济增长率与开放度、投资增长率、人口增长率的关系,发现经济增长与开放度和投资增长有显著正向关系。包群等(2003)选取5种指标测算了中国贸易开放度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的度量方法、不同的贸易开放度指标导致了不同的结论。

本文根据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选取贸易开放度和投资开放度两个指标来衡量中国经济开放度。在测算上述两个指标的基础上,通过VAR模型和冲击反应模型对中国经济开放度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二、中国经济开放度的测算

目前国内外尚未就经济开放度指标形成统一的标准,现有研究基本上围绕贸易开放度和资本开放度两个方面展开。小岛清最早在其《对外贸易论》一书中提出以外贸依存度,即一国进出口与该国GDP的比重来反映一国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外贸依存度能够直观地反映贸易开放程度,但外贸依存度会受到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国内消费需求、市场规模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完全反映一国贸易开放度变动。近来的研究出现了许多测算经济开放的新方法,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为指标体系法,二为模型法。Schacfer(1995)认为,除了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外,资本的国际流动、对外投资和融资的比率也应成为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由此可见,经济开放度既要包括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经济活动的程度,还应包括一国消除贸易壁垒、投资壁垒等方面所做的努力。现阶段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外资引进和出口导向为双引擎,由资本、人力资源、知识、对外贸易、FDI和制度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完整体系。发展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所以,本文选取贸易开放度和投资开放度两个指标来衡量中国的经济开放度。两个指标定义如下:

其中,O1为衡量贸易开放度的指标,X和M分别代表一年的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O2为衡量投资开放度的指标,Ii代表一年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Io代表一年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GDP为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对外开放的领域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增强,表现为中国经济开放度的各项指标不断提高。图1表明,中国的贸易开放度和投资开放度都呈上升趋势。贸易开放度显著上升,从1980年的12.41%上升到2006年的最高点63.59%。期间虽有波动,但波动幅度不大。之后,受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7年至2009年略有回落。中国贸易开放度的快速提高源于中国进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投资开放度总体亦呈上升趋势,从1980年的0.02%上升至2009年2.99%,期间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最高点1994年的6.4%后,随后呈缓慢下降趋势。中国投资开放度先升后降的发展趋势,源于中国GDP总量的快速增长,并非中国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量的下降。至2009年,中国已连续18年成为吸收FDI最多的发展中经济体,并稳居世界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八年持续增长,位居发展中经济体首位,名列全球第五,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近2500亿美元。

资料来源:1980-2008年数据来源于各期《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数据来源于中国商务部网站。

三、中国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及分析方法

为了从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这两个角度研究中国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我们构建了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以及经济增长对经济开放度的冲击反应模型。VAR模型是基于数据的统计性质建立模型,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由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为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及分析系统中随机扰动项对经济变量的动态影响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一个p阶向量自回归模型VAR(p)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yt表示t时期(n×1)向量(y1t,y2t,…,ynt),A1,…,Ap均为(n×n)自回归系数矩阵,扰动项εt是白噪声的向量推广形式。构造VAR模型的关键是确保其稳定性,这也是确定VAR模型最优滞后期的重要评判标准。对于稳定的VAR模型,其特征方程的根的倒数均要求小于1。

与以往单纯对计量模型估计结果进行解释不同的是,我们将在VAR模型的基础上用脉冲响应函数对已建立的模型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脉冲响应函数刻画了在扰动项上加一个标准差冲击,对于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及扰动项对某一变量的冲击影响,通过VAR模型的动态结构传导给其他所有变量。我们将构造包括经济增长、贸易开放度和投资开放度3个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

(二)实证检验

1. 数据说明与变量设定

本文以中国为样本,考察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各期《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商务部网站统计数据,选取数据的样本时间为1980年至2009年。模型中涉及的变量主要有:贸易开放度、投资开放度和国内生产总值。用GDP代表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为十亿美元;用TRADE代表贸易开放度,用FDI代表投资开放度,单位均为百分比;以LNGDP、LNTRADE和LNFDI分别代表GDP、TRADE和FDI的对数,DLNGDP、DLNTRADE和DLNFDI分别代表LNGDP、LNTRADE和LNFDI的一阶差分。

2. 变量平稳性检验

在建立VAR模型和进行协整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单位根检验(unit root test)是常用的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方法,本文采用ADF(Augment Dick-Fuller)检验法来检验相关变量的平稳性。对LNGDP、LNTRADE和LNFDI进行ADF检验,发现它们的水平值都是非平稳序列,但对它们的一阶差分DLNGDP、DLNTRADE和DLNFDI进行ADF检验则是平稳的(检验结果见表1)。检验结果表明,LNGDP、LNTRADE和LNFDI变量均为一阶单整I(1)过程。

注:(1)(c,t,k)中c代表有截距项,t代表有时间趋势,k为滞后阶数。(2)*表示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表示通过显著性水平为5%的检验。

3. 协整关系分析

目前进行协整检验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Engle和Granger(1987)提出的两阶段回归分析法;二是Johansen(1991)等人提出的协整检验方法。本文采用后一种方法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通过建立基于最大特征根统计量和迹统计量来判别变量LNGDP与LNTRADE、LNFDI之间的协整关系。

表2所列出的协整检验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增长与贸易开放度和投资开放度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注:括号内为5%临界值;*代表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4. 因果关系分析

只有变量都平稳或者虽不平稳但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时,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才是可信的。从前文可知,中国的LNGDP、LNTRADE、LNFDI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故可以对这些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从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可以看出,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显著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即贸易开放度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说明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能够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投资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具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即投资开放度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说明投资开放度的提高能够拉动中国经济增长。

5. 脉冲响应函数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对中国经济增长与贸易开放度、投资开放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反映的是,在扰动项上加上一个单位标准差大小的新信息冲击(innovation)对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

图2表明,经济增长对贸易开放度一个标准差正冲击的反应初期为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迅速减弱,并于第2期转为正面影响,之后正面影响逐渐增大,于第5期达到峰值,随后比较稳定地维持在这一较高的水平之上。图3表明,经济增长对投资开放度一个标准差正冲击的反应始终为正。这种正面影响在前5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之后呈缓慢上升趋势。相比之下,经济增长对贸易开放度冲击的反应大于对投资开放度冲击的反应。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在考察贸易开放度和投资开放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时须区分不同的时段。

四、结论

本文以贸易开放度和投资开放度两个指标测算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开放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VAR模型和冲击反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贸易开放度和投资开放度的测算结果来看,中国经济开放度虽然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总体而言呈上升趋势。其中,贸易开放度上升速度较快,开放程度较高,并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达到最高点;投资开放度上升较为缓慢,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最高点后缓慢回落。

对中国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贸易开放度、投资开放度与经济增长都存在显著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即贸易开放度、投资开放度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增长不是贸易开放度、投资开放度的格兰杰原因。贸易开放度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负-正”特征变化,负面影响持续时间短而小,正面影响持续的时间长而强;投资开放度冲击对经济增长影响始终为正面影响,且这种正面效应随着时间推移缓慢增大。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时段,贸易开放度和投资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所不同。

中国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在过去的30多年中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但并不存在开放度越高经济增长速度越快的趋势,而且经济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冲击很不稳定。因此,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不能依赖于经济开放度的进一步提高,而必须高度重视国内投资的可持续性和国内消费市场的培育。在后危机时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会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中国现有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势必进行重大调整。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应该转向产业结构升级和出口结构改善、引资重点转换和外资效率提高、增长方式改进和消费市场转移等方面,从而保证经济增长活力和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本文力图澄清对中国外向型发展模式的一些认识,为即将到来的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思路。尽管本文从定量研究的角度探讨了经济开放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但对冲击的渠道和机制仍然缺乏深入的探讨,这也将成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吸收FDI以及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国民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通过贸易开放度和投资开放度两个指标测算中国的经济开放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VAR模型和冲击反应模型对中国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和投资开放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较大的差异。进一步的动态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开放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作用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上一篇:内部审计职能下一篇:让学生在愉快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