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说课稿

2024-05-28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说课稿(通用7篇)

篇1:《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说课稿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说课稿

一、课程信息

本课程是高中一年级历史课《经济发展史》,属于文化课,美术特色专业的必修课程。包括三部分,分六学期完成,参考学时数每学期60课时。

二、专业分析

本课授课班级为8班,该班专业美术特色,是预备参加普通高考的班级,历史是必考科目。该专业对应的几个岗位是:一是升学,参加高考。除对美术专业如素描、色彩等达到与高考同等水平及以上之外,文化课上要求达到高考水平;二是从事美术设计及相关工作。要求学生具有较突出的美术技能,适应相关工作要求。

本课程在该班专业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依据:一是参加高考的必考课程,二是增强历史素养,增加历史鉴赏力。

三、目标的制定

扩大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了解历史发展的线索,并掌握认识历史的方法和理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在知识能力方面,提高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感经验方面,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国情,继承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理解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多样性,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高中历史核心课程包括三部分,即政治文明史、经济发展史和文化与科学技术史。

根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浦东开发的目的及影响;理解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能力方面,通过图片、材料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树立对外开放意义,认可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

四、课的思路

根据本课内容特点,采用歌曲和文史材料导入,主要采用设问法、对比法及讲授法,其中采用讲授法时应注意条理,注意引申内容的逻辑性,便于学生理解。

重难点突破上采用讨论、引导、分析来加以突破。

依据本课内容与现实比较贴近,学生基本上都对某些史实有所了解,采用歌曲、图片、文史材料等手段辅助教学。

本课教材结构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层层递进的方法得出结论,能够使学生了解对外开放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因而本次授课未对教材内容结构进行调整。

五、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人数24人,班级学风整体状况良好,其中对历史课感兴趣的5-7人,不愿学的3-5人。学生基本处于15-17岁之间,已具备一定的认知水平和理论学习能力。但是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探求欲念相对不足,这就要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同时从目标、兴趣等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六、评价方法

1、习题评价:准备2-3到典型试题,通过测试评价课效;

2、提问评价:通过复习提问、导入提问、课堂设问方式进行评价;

3、学生参与课堂程度评价:通过参与课堂活动的人数、精神状态来进行评价。

七、教学过程

首先以歌曲《春天的故事》及相关史料导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出本课第一个内容——经济特区的设立,通过图片——深圳成为城经济特区前后的图片对比、史料分析——经济特区发展的数据资料等,使学生了解特区设立的成就和影响,并进入第二个问题,经济开放区的开辟,通过阅读地图,分析沿海城市、沿海开放区的设立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此时,可将本课第一个内容经济特区设立与第二个内容经济开放区的开进行联系、比较,得出对外开放由点、线、面的发展过程。对于本课第三个内容,浦东的开发与开放,突出浦东开发对长江沿岸经济发展的意义,对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即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八、课程实施的条件

教室、教材、挂图等

篇2:《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说课稿

榕江第四初级中学 熊文倩

一、说什么

1、课题:《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是一节八年级新知识常规课,本课时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十一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决策“改革开放”,其中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一课的知识点在本册和中考中的都占有非常大的分值,地位很显著。

2、教学内容:本课有3个子目:

1、经济特区的建立,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教材的处理:根据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及更好的把握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过程,我对本课重新进行了整理归纳:

1、对外开放的原因,2、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3、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加入WTO。

4、教学目标

需要识记的知识有:5个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格局及特点、中国加入WTO的时间。通过学习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培养学生归纳知识和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通过比较中国近代开放,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通过学习对外开放是中国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是经济全球化的需求,让学生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的意识。

5、重点难点:重点是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难点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二、说怎样教

1、堂课的整体构思 我对这堂课的整体构思是:

(1)、利用一组展现中国改革前后变化的图片,图片由大及小,从上海大都市的变化到我们所在的榕江县城的变化,再到我们中学所在地朗洞小镇的变化的图片导入新课。

(2)、讲解对外开放的含义及原因。

(3)、学生自主完成学案的第一部分:基础训练(填空题)。

(4)、讲解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重点),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二、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三、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四、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五、开放内地城市。利用多媒体出示其形成的各个阶段的示意图,让学生归纳总结出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及特点是什么。

(5)、讲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难点),利用多媒体出示材料,分析证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和利弊。

(6)、学生完成学案的第二部分:分组讨论(我国近代的对外开放和现在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

(7)、学生完成学案的第三部分:达标训练(选择题、材料分析图)。

(8)、课堂总结,布置作业。作业是

1、列举我国的5个经济特区。

2、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和特点。

3、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的英文缩写。

2、教学和学习方法:主要采用了学案教学方法、比较法、问题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学生只要以自学、合作、探究的学法。

3、媒体选择:利用多媒体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有效性。

三、为什么这样教

学生情况和教学理念:这一课的内容比较多,在内容的取舍上我作出了很大的调整,根基学生的认知水平,只要集中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识记和对对外开放格局形成步骤的讲解,而有些知识就舍掉了。在本堂课上、我尽量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知识的引导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后反思:尽管教学设计比较周全,但在教学过程中任然会出现很多的失误:

1、上课开始是总是那么的紧张,显得语无伦次。

2、没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及特点,出现的冷场的现象。

篇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说课稿

一、“对外开放”

先解“开”和“放”之意。“开”即“手拉门闩开门”;“放”由“方”和“文”组成, 即“有范围的放松”。“开”和“放”都有打开门户, 接受新鲜气息之意。然后采用开花组词法增强对“开放”的理解, 进而提出“开放”的目的、原因、条件、内容和原则。板书如下。

目的: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原因:我国经济落后, 急需恢复和发展。

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和确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地位。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已打破。

内容:技术合作与交流, 经济合作, 对外贸易。

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二、“格”

《说文解字》释义为“树木的长枝条”, 即组成大树的主干, 引申为中央推出的强有力的开放举措: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开放城市和港口、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城市六大举措。还可以把“经济特区”“内地省会城市”归纳为能够发挥凝聚力的“点” (抓点) ;把“沿海开放城市”“沿江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归纳为发挥方向和调整作用的“线” (串线) ;把“沿海经济开发区”归纳为发挥规模和潜力作用的“面” (铺面) 。这样学生就能明显地体会到对外开放是立体的、多层次的。

(板书略)

三、“局”

有格方成局。中央政府推出的六大举措形成开放的分布结构与战略。“局”《说文解字》的释义为“分布”。通过开花组词游戏 , 让学生认识到只有通过“点”“线”“面”的合理分布才能构成不会散架的“局”。局还包括开放过程中提出的“弓箭战略”和费孝通先生提出的“龙战略”。“弓箭战略”即以沿海开放地带为“弓”, 以长江开放城市为“箭”, 以上海为“镞”, 浦东新区就是“镞头”。“龙战略”即以上海为“龙头”, 长江为“龙身”, 西北西南为“龙尾”, 形成点、线、面立体开放体系。

四、“初步”

开放的水平:我国开放尚处初级, 即建立窗口阶段。一是各地区建立适应当地发展水平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成为当地开放的窗口。 (至2011年底共建立131个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创造了40%的国民生产总值。) 二是把浦东新区建成全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至2009年浦东新区共有1.7万家外企, 有26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 135家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 2009年创造国民生产总值6000亿元。)

五、“形成”

“形”可分为“幵 (jian) ”和“彡 (shan) ”, 解为“具备独有特点的实体”。“成”先从“戈”加代表“不”的“丿”到表示“在仓之戈”的“戊”, “戊”里再加“丁”为“成”。把两字引申为对外开放的特点, 即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然后开花组词, 加深学生的印象。

1.全方位: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 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2.多层次: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 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地带、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 充分发挥开放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第一个层次是开放五个经济特区, 第二个层次是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第三个层次是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 第四个层次是开放内地。

3.宽领域:立足于我国国情, 对国际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的开放, 把对外开放范围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

篇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说课稿

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选择题

1.广东惠阳地委组织机关干部学习中共“十二大”文件,特别介绍了乌石公社景联大队党支部书记写的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横额:“社会主义好!”。“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指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

2.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D.大家伙对他的背叛

3.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努力突破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瓶颈,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健全流转市场,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表明()A.我国土地所有制性质即将改变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过时 C.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更新经营方式 D.农民将失去土地承包权

4.“语录粮票”是时代的产物,他们产生于“红色海洋”年代,每个票上都印有毛主席语录,多数为“备战、备荒、为人民”“厉行节约、严禁浪费粮食”等。“语录粮票”不仅是凭证,而且是一种政治宣传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语录粮票”就陆续收回,予以销毁,这种粮票也变成了历史文物。这说明

()

①中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 ②中国逐渐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管理体

制 ③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④中国已经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A.①②

C.③④B.②③ D.②③④

5.1980年8月,原温州市革命委员会转发了市工商局《关于对个体工商户进行全面整顿、登记、发证工作的报告》的通知,1844位个体户统一领到了营业执照,成为温州乃至全国第一批具有合法身份的个体户。这说明

A.温州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

C.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D.非公有制经济开始占主体地位

6.票证是时代变迁的反映,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不能反映()()

A.我国的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物资供应得到保证

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本达到小康

D.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

7.有一浙江商人,1980年到1992年间因做买卖三次入狱,又无罪释放。引起各方对其是否合法经营展开激烈争论。此事例不能说明()

A.民营经济发展道路坎坷

C.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深刻B.改革开放初期立法滞后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8.从1993年3月到1998年2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了40多个有关市场经济的法律,如《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等。这些立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保障企业的合法地位

C.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D.限制企业的不法行为

9.1991年3月2日上海《解放日报》发表评论《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在改革深化、开放扩大的形势下,我们要防止陷入‘新的思想停滞’”。这篇文章发表的背景是()

A.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展开

D.国际局势剧变并影响中国

10.“深圳在建特区的25年间,用前18年的时间使GDP达到了1 000亿元人民币,接着用了5年时间使GDP达到了2 000亿元人民币,然后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使GDP达到了5 00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接近30%,一再创造经济奇迹的‘深圳速度’成为深圳一张闪亮的名片。”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A.深圳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过程

B.深圳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C.证明私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D.表明中国外贸总量跃居世界前列

二、非选择题

11.城镇化进程将深刻改变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也必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日本的城镇化始于明治维新时期政府的工业化政策的推动,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1920~1950年),通过发展农业现代化

来间接促进工业化生产。第二阶段为加速阶段(1950~1977年),随着战后工业升级的展开,日本的城市化率从1950年的37%上升到1977年的76%。这一阶段,面对非常严重的收入分化问题,日本政府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现了国民收入翻番,中等收入阶层明显增多。期间日本还先后制定了3个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力图实现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为新进城农民提供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和市民身份,严格企业对劳动者的雇佣保障,完善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福利体系。第三阶段为成熟阶段(1977年至今),政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日本完成了由“贸易立国”到“技术立国”再到“文化立国”的转变,第三产业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舒绍福《日本如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材料三 2012年11月28日,李克强会见世行行长金墉时指出,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发展还很不平衡,尤其是城乡差距量大面广,差距就是潜力,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我们推进城镇化,是要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路子,要保证粮食安全„„要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加强环保节能,还要深化改革,加强社会建设,推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等。这些都需要国际视野和世界经验,这有利于我们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城市人口变化趋势示意图”中,C点—D点、E点—F点呈现出不同变化趋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评述日本政府在促进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

(3)综观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的认识。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的研究一般都同意,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经济增长非常巨大,但60年代则不那么大。一位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估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人民币738亿元增长到1959年的人民币1 234亿元,增长了约

70%。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50年2月14日,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之后,一直到1952年底,中苏两国有关部门陆续达成了由苏联援助中国建设和改造50个重点项目的协议。„„1950~1959年苏联帮助中国新建、改建和扩建了400多个工业企业、车间和其他项目,其中有100个国防项目。„„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苏联单方面撤除对我国的所有技术合同。

——《苏联对中国的工业援助资料》

材料三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角度概括指出推动中国20世纪50年代经济发展的合理性因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了什么外交方针。评价这一时期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篇5:《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说课稿

天津师范大学马列部 杨静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社会分工突破民族、国家的界限,发展成为国际分工。国际经济联系由流通领域扩展到直接生产领域,经济全球化已成必然趋势。因此,任何一个国家想要获得发展或加快发展,孤立起来是不可能的,闭关自守是没有出路的,开放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对外开放作为我国长期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对外关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明确提出来的。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除了清王朝出于防御和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一度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外,对外开放的思想和主张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几十年来,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经历了两次巨大的历史性变化。一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独立自主的对外经济贸易,结束了旧中国受歧视、遭掠夺的不平等对外经济贸易历史;二是1978年以后,不断改革和完善涉外经济体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一、1978年以前的对外经济关系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克服重重障碍,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在十分严峻的环境下取得了一些成就。如,对外贸易方面: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采取敌视、封锁政策,我国积极开展了对前苏联、东欧国家和一些友好国家的贸易和经济合作;由于外汇短缺,我国与朝鲜、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主要以记账方式进行贸易;与此同时,我国还利用香港、澳门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与西方的密切经济联系,与其发展贸易。从1957年起每年举办两届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使我国对外贸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60年代以后,由于中苏关系发生变化,我国外贸的主要对象开始转向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并加强了与第三世界的往来。进入70年代,随着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的恢复等重大事件的发生,我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环境明显改善,对外贸易额迅速增长,l973年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到1978年又突破200亿美元。总体上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由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对外贸易虽然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定位不正确,对外贸易被看作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补充手段,仅局限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框架内。在利用外资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但由于用资金主要是借用利率高、还款期短的国外商业贷款,成本过高,加之我国科技落后,国内配套资金严重不足,特别是“文革”的破坏和影响,利用外资的整体效益不高,引进的资金设备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外援助方面,由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发展非常有限,失去了一些机遇。在接受国外援助方面中国尚未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对外开放。

二、1978年以后的情况

1978年12月举行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装备的重大决策。从此对外开放被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这是我国经济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

1.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

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是我国对外开放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果。粉碎“四人帮”以后,在研究外国经济建设成功经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设置经济特区的做法,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些经济特区,一般都是从本国、本地区内划出一定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和特殊灵活的措施,用减免关税等优惠办法吸引外商进行经济贸易活动和投资,以发挥特定的经济功能,达到发展本国、本地区经济的目的。这些经济特区,尽管其范围大小不一,发展模式不同,但都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就是在其区域范围内实行一套优惠办法,以吸引外来投资,有效地开展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活动。

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通过对国外出口加工区和自由贸易区的研究,根据本省与香港、澳门相邻,商品经济较为发达,海外华侨众多的特点,提出了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和举办出口加工区的设想,并于1979年4月向中共中央作了汇报。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责成广东、福建两省领导机关进一步组织论证,提出具体实施方案报中央审定。6月,广东、福建两省向中央提出报告。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广东和福建两省分别提出的关于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城市各划出一定区域办出口特区。中共中央、国务院允许广东和福建两省实行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扩大两省的经济管理权限,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实行大包干的办法。“财政方面,明后两年,广东每年上缴数确定为十二亿元,福建每年补助数确定为一亿元,以后年度到时另议。其他有关包干的基数、指标和具体实施办法,由各主管部门同两省商量确定。”①二是在拓展外贸、吸收外资、引进技术等对外经贸业务上,允许两省有一定机动余地,在国家的总盘子中单划一块。三是国家在财力上给予照顾支持,5年内(后又延长5年)两省新增的效益,国家不要或少要,留给省里安排建设。1980年3月,报经中共中央同意;出口特区更名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并批准公布了国务院提请审议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从此我国的经济特区通过国家立法程序正式诞生。1983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比照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实施于海南。1988年3月召开的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设立海南省并正式设立海南经济特区的有关规定。

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也不是“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它仍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但在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主要有:

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经济比重可以大于内地。

二、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下主要采取市场调节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三、对到特区投资的外商提供较多的优惠待遇,企业的所得税率减按15%征收,对进出特区的境外客商、外籍人员简化手续,给以方便。

四、对特区政府授予较大经济管理权限。属于中央统一管理的外事、边防、公安海关、金融、外汇、港口、铁路、邮电等方面的业务,由国家主管部门结合特区实际情况,制订专项管理办法。

五、国家对特区建设实行特殊政策倾斜,如,增加银行信贷资金,新增财政收入、外汇收入全部留用,特区进口基本建设所需的物资免征关税等。

社会主义国家举办利用资本主义世界资金、技术的经济特区,历史上没有先例,这是一项创造性的实践。经济特区的建立,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第一,特区经济的快速增长给全国的经济发展以鼓舞与启示。

1992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工业产值达785.7亿元,农业产值59.2亿元,社会零售商品总额255亿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60多倍、10多倍和30多倍。海南1992年与1987年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倍,达到人均2000元。经济特区的巨大成就引起全国注目,增强了人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它在开展外引内联、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以及拓展出口为导向牵动经济的提高,追踪市场需求推动科技进步以更新产品,采用现代农艺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相应发展第三产业以支持第一、二产业等方面,给人们以重要启示。

第二,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特区是全国吸收利用外资的热点。1992年在五个经济特区,外商实际投入90亿美元,约占全国外商实际投资的29%,外贸出口达124亿美元,约占全国出口总值的1/7,涌现出了一百多个技术和管理先进。年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创汇大户,成为全国出口的新基地。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先行探索和示范作用。

第三,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我国进行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的改革,没有可以参照的现成经验。实行特殊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区,正是体制改革方面进行综合性试验的适宜场所。它在改革方面取得的许多成果,如:建筑工程实行招投标承包制、劳动用工实行合同制、干部实行聘任制、设立外汇调剂中心、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建立劳动保险社会保障体系、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等等,都在内地推广。有些只适宜在特区进行的改革,在思路上也为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四,特区是我国了解世界和世界了解我国的窗口。

我国了解世界方面。(1)特区的技术窗口作用:经济特区开办以来,从国外引进相当一批先进或比较先进的技术,其中有些技术填补了我国的空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特区的技术窗口作用不仅表现在引进、了解国外先进技术,而且表现在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将其消化、创新、推广等实践活动上。(2)特区的知识窗口作用:经济特区为大量、快速吸取外国的知识提供了机会和空间,通过此窗口,我们可以吸收、掌握和运用适合我国国情的一切有用的知识。(3)特区的管理窗口作用:经济特区是引进外国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的理想中介。在经济特区,可以在合资、合作和独资企业中学到外国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也可以通过涉外企业直接派出人员到外国先进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4)特区的对外政策窗口作用:在经济特区,可以按照新事新办,特事特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的原则进行改革,成为我国实施开放政策的试验场。这样既可以将成功的经验向内地推广,又可以把不成功的东西限制在小范围内,从而降低改革成本。

世界了解我国方面。经济特区开办以来,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大批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工商人士到特区参观访问,使特区成为外部世界观察社会主义中国的窗口。在这个窗口中,展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展示了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所作的努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以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为突破口,我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

关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开发与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参照经济特区的一些做法而设立的。1984年2月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他在视察期间写了一些题词。在深圳的题词是:“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回北京后他又说:“我们建立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记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②同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的通知下发,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这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延伸,在沿海地区从南到北连成一线。对进一步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国家执行仅次于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

一、放宽利用外资建设项目的审批权限。

二、增加外汇使用额度和外汇贷款。外汇使用额度,在今后几年内天津为每年2亿美元,上海为3亿美元,大连增至1亿美元,其他几个市也有增加。

三、积极支持利用外资及引进先进技术改造老企业。

四、对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及外商独资企业,给以若干优惠待遇。

五、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利用外资项目的审批权限,大体上比照经济特区的规定执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中外合资、合作办的及外商独资办的生产性企业,其企业所得税按15%的税率征收③。198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批转《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的通知下发,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的61个市、县,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这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继续延伸的体现。

1986年5月,国务院成立外国投资工作领导小组,作为统筹协调外商直接投资事务的机构,并于当年公布《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随后有关部门制定下达了实施《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的细则,这就使我国吸收外资的工作进一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推动了投资环境的改善,把吸引外商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④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的鼓舞下,全国改革开放出现了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各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抓住机遇,加大工作力度,开放工作由初期主要引进资金,向深层次的完善投资环境、创新运行机制观生产、上水平、求效益发展。截止到1994年,国务院批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数达到32个。1999年,为了加快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步伐,促进中西部地区大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允许内陆地区省会城市可以设立一个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使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展。

关于浦东新区的崛起。开发浦东的设想酝酿已久,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设资金基本上要依赖国家,而国家经济落后又没有足够的财力,致使开发浦东的设想未能实施。改革开放后的198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打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开发浦东的问题。1990年2月,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开发开放浦东的请示》。同年4月,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李鹏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上海宣布开发、开放浦东。1992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的新飞跃。1997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鼓励这些地区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前面,发挥对全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⑤由此可见,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极其重要,是我国扩大开放格局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又一部署。国家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为浦东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浦东新区按照不同功能定位,设立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四个功能小区。现在的浦东已经成为上海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中心的高速增长点和上海、长江流域同世界经济新的连接点。

关于保税区的建立。设立保税区,是我国借鉴国际上自由贸易区成功经验和通行做法所进行的有益探索。我国的保税区是1990年在上海浦东新区的外高桥首先建立。而后,国务院又批准设立了一批保税区。保税区作为关内境外的外贸基地,对国外的商品进入实行保税,免领许可证,允许外商或中外合资、合作在保税区内发展转口贸易,区内周转外汇可保留现汇,最大限度简化境外人员进出保税区的手续。保税区的设立与运营,从总体上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和拓展功能运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储备显示出经济活力,成为对外开放经济的新增长点。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梯度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即: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最终确立。

注释:

①③天津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天津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编:《对外开放政策法规选编》第一编,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8-

9、24-26页。

②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1-

52、373页。

⑤《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0页。

篇6:《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说课稿

首先, 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确立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覆盖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建成。在1998年建立职工医保、2003年建立新农合制度的基础上, 2007年城镇居民医保试点, 2009年全面推开, 标志着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在制度层面实现对城乡居民全覆盖。去年底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3亿人, 较2005年底增长2.14倍, 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3亿人的约束性指标;加上新农合参合8.3亿人, 总覆盖人数超过12.6亿人, 90%以上的城乡人口有了基本医保。提高统筹层次工作成效明显。京津沪和西藏已实现省级统筹, 其他省市有57.8%的地区实现市级统筹, 基金共济能力大大提高。城乡统筹取得积极进展。天津、重庆、宁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4个省级单位, 成都、杭州等35个地级城市和140多个县开展了基本医疗保障城乡统筹工作。

其次, 政府投入逐年增加, 历史遗留问题加快解决。“十一五”期间, 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医保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一是建立医保专项补助基金。从2008年开始, 中央财政安排509亿元资金, 支持各地多渠道筹资, 将596万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纳入职工医保, 并统筹解决了200多万其他关破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二是对居民医保缴费给予补助。各级财政对参保居民的补助标准, 从2007年的40元, 到2008年的80元、2010年的120元, 今年提高到200元。过去几年,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居民医保的财政补助资金达496亿元, 对职工和居民医保的投入合计达到1068亿元。

第三, 基金规模迅速扩大, 保障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 城镇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4309亿元, 较2005年底增加2904亿元, 年均增长25.1%;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3538亿元, 较2005年底增加2459亿元, 年均增长26.8%。在此基础上, 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一是基金支付比例大幅提高。2010年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出院2628万人次, 次均住院费用8413元, 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75%;90%的地区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6倍;绝大多数地区出台了肾透析、肿瘤门诊放化疗等门诊大病费用由统筹基金按比例支付的政策。居民医保2010年参保人员出院884万人次, 次均住院费用为5468元, 政策范围内基金支付比例为59%;大多数地区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80%的地区建立了门诊统筹。二是封顶线和起付线的变化更有利于参保人员。职工医保封顶线从初期的社平工资4倍提高到6倍, 加上工资水平上涨等因素, 5年实际增幅超过1倍。10年前按职工平均工资10%确定的起付线, 多数地区始终未作调整, 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目前实际下降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3%左右, 群众得到了实惠。三是基本药品目录调整扩大。2004年版进入国家目录的甲乙类药品1937种, 2007年为适应城镇居民医保, 增加了36种儿童用药;2009年新版目录又增加了220多种, 达到2040种, 基本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用药需求。

篇7:《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说课稿

一、时间轴的运用效果好

新课程历史教材以模块为架构, 以专题为基本单元, 以中外混编为体系。尤其后者, 中外混编时序颠倒, 课程体系跳跃性很大, 缺乏连续性, 使学生弄不清时间的先后顺序。对此, 笔者进行了探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课的重点, 是让学生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几个步骤。怎样掌握呢?很多教师的做法, 是简单地投影显示某年开放某个地区, 学生被动记忆, 效果不好。笔者未步后尘, 设计了如下一个时间轴:

上课前, 笔者把该材料印发给学生, 人手一张。上课时, 每学完一部分, 就让学生在时间轴上补充对应知识点, 如学完经济特区, 学生在“1980年”上方补充填写“4个经济特区”;学完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让学生在“1984年”上方补充填写“14个沿海城市”等等。填写完整后的时间轴如下:

而后, 每教学一个知识点, 笔者就结合课件投影显示其具体位置, 学生一目了然。课后, 学生反映:时间轴的设计非常好, 思路清晰, 重点突出, 方便记忆。听课教师也给予了很高评价, 认为:“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改革开放时间轴板书的设计。因为新课改后, 历史教材采用专题教学, 学生很容易混乱时间, 陈老师的时间轴解决了这个问题, 且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步骤。”“时间轴将成为本课极好的教学工具。”

实际上, 根据历史学科时间性强的特点, 很多课都可以考虑利用时间轴, 特别是历史人物课。如在选修教材《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15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教学中, 可以将毛泽东一生的重大事迹设计成如下的时间轴:

再如, 在选修教材《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教学中, 可以将康熙帝一生的重大事迹设计成如下便于学生记忆的时间轴:

可以说, 时间轴的使用方便了教师教学, 也方便了学生记忆和以后的复习。不过, 需要注意的是, 使用时间轴不能就事论事, 而应让学生弄明白时间轴上各事件的递进关系或前因后果, 真正达成利用时间轴让学生消化、理解相关知识的目的。

时间轴在高考试卷上也显踪影。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北京卷第40题第3问 (见下试题) , 考查的就是时间轴的应用。

试题:1980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空间的扩展, 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体现。

该题要求读图后, 概述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的过程。

答案:从东南沿海4个经济特区起步, 逐步开放东部沿海地带, 随后进一步开放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 从而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本题虽说是概述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的过程, 但其实质是考查对外开放的几个步骤及格局的形成, 时间性很强, 平时如善于利用时间轴, 结合时间掌握知识点, 弄清它们的递推关系, 本题就不难回答。

二、历史《地图册》和《填充图册》运用得好

新课程鼓励教师开发课程资源, 于是, 有的教师就到处查图片、找视频, 教学成了资料的简单堆积, 效果并不理想。笔者的做法是, 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现有以及与教材相配套的资源———历史《地图册》和《填充图册》, 辅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 培养读图、识图、解图的能力,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在“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课教学中, 当讲到“为什么中央决定首先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地为经济特区”时, 笔者首先让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四地地理位置, 并在历史《填充图册》上予以填写。再让学生结合地图思考, 学生一般都能说出原因:沿海地区, 交通方便;临近港、澳、台, 便于吸引这些地方的投资;都是著名的侨乡, 便于吸引侨胞到家乡投资。学到“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4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浦东”“开放内地”等知识点时, 同样也让学生先在地图册上明确相关地区的空间分布, 之后再在《填充图册》上予以填写。这样处理,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点、线、面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的概念就自然形成了。

一位听课教师这样评价笔者的教法, 说:“很久没有看到有老师在教学中如此充分地利用《地图册》》和《填充图册》了。陈老师将历史和地理结合起来的做法,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喜欢上历史和地理。”

实际上, 即使从高考应试的角度看, 也有必要平时多加强读图、识图、解图能力的培养。如2008年高考北京卷第13题 (以一幅未完成的《古代水路交通图》设置问题, 考查水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过程) 、广东卷第2题 (考查学生能否从图中获取“中国农业发展的重点区域集中在长江流域”这个信息, 判断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全国卷1第39题 (选取土尔扈特回归祖国这一素材, 要求考生从提供的地图中体会土尔扈特不畏强暴、心向祖国的精神) 、全国卷2第39题 (要求从“1942年5月太平洋战争形势图”中得出开辟驼峰航线的必要性) 、上海卷A组第9题 (学生通过古代行政区划、地方制度获得信息, 找出正确结论) 等, 都是以历史地图为材料呈现形式的试题。如学生善于利用地图册, 都不难回答。

上一篇:企业法人申请变更登记注册书的材料下一篇:公司统计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