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的性事特点

2024-06-07

中老年人的性事特点(精选九篇)

中老年人的性事特点 篇1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

(一) 青少年违法犯罪动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盲目从众和随意性导致走上违法犯罪。什么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众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俗称“随大流”, 表现为个体的意见与行为和群体中的多数人相符合。盲目从众不仅会抑制个性发展, 束缚思维, 扼杀创造力, 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等。特别是青少年对事物的美丑、善恶是非缺乏鲜明的标准与界限, 认识上常常模糊不清, 甚至是非颠倒, 美丑混淆, 善恶不分, 崇拜豪杰, 羡慕结义, 不仅容易造成他们沾染不良嗜好, 抵制不住不良诱惑,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 犯罪手段趋于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

据一项调查统计材料表明:在青少年违法犯罪中, 运用高科技手段作案的占被调查案例的38.7%, 其手段各种各样, 有伪造或破坏犯罪现场的, 有利用假证件进行诈骗的, 有清除犯罪痕迹的, 有利用网络骗钱骗色的等等;完全和成年人作案没有差别, 甚至其犯罪的智能化水平超过成年人。据一份资料显示, 近几年来暴力犯罪有逐渐上升趋势, 并且暴力手段更为残忍和隐蔽, 犯罪更为低龄化。总之, 暴力型青少年犯罪逐年增多, 强奸杀人、抢劫杀人、报复杀人、公开持刀抢人等暴力型案件发生率高, 并呈直线上升趋势。

(三) 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低龄化趋势

近年来, 从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来看, 十四、五岁岁少年违法犯罪居多, 并向低龄化趋势发展。一些青少年从十一、二岁就开始有劣迹出现, 到十三、四岁就已经能作大案了。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 受社会不良环境影响

受社会一些不良的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 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侈等倾向。对社会风气造成较大的影响。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他们缺乏社会经验, 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限。加上文化娱乐场所比如网吧、舞厅、游戏机室、录象厅, 管理混乱。在文化市场上, 音像制品、图书杂志、文化娱乐等中充斥着大量的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以及其他有损青少年健康内容的陈旧、低级、庸俗文化, 腐蚀人的灵魂、阻碍社会的进步。深深地诱惑着学生, 使学生逃课, 离家出走, 荒废学业,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 受家庭不良教育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子女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家庭的环境不同, 父母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取向和行为的差异, 家庭教育的缺陷等等, 往往会使子女养成任性、执拗、蛮横、朝野、放纵等畸型性格, 放任子女不良习惯和行为, 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再一个随着离异家庭增多, 孩子缺乏父爱或母爱, 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感情的正常发展, 子女家庭教育缺失, 渐渐失去家庭的温暖, 在新家庭中仿佛成为多余的人, 造成孩子性格孤僻、任性、心理扭曲等, 就很容易诱发孩子走向违法犯罪的手段。

(三) 学校品德和法制教育滞后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 我们一直存在重知识传授轻品德和法制教育的现象, 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品德教育课, 开展多种形式法制教育普法教育活动, 但不重实际, 而是为了应试的需要, 普法教育也像一阵风, 刮过去就了, 没有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导致许多青少年学生缺乏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 缺乏普通的法律常识, 不懂法、不知法, 更谈不上遵纪守法, 致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是非、荣辱、善恶观念, 这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一) 提升家长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及生活细节都会给子女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事实证明:家长文化层次和文化素质较高的家庭, 往往比较重视子女的家庭教育, 他们能深刻认识到掌握文化知识对人的一生的重要性, 因而十分注意从早从小就抓孩子的行为习惯, 注意纠错他们的不良行为, 其子女的犯罪率就相对较低。因此, 作为家长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 用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子女, 为子女起好的表率作用。并能注意教育方法, 善于因势利导, 就能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二) 学校要把德育、法制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学校教育对于青少年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起到关键作用。学校通过进行各式各样品德、纪律和法制教育, 使青少年懂得遵纪守法, 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犯罪行为作斗争。首先, 学校要重视环境治理。学校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一是学校必须进一步的端正办学思想, 防止重知识轻德育的思想, 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业不良的问题。二是学校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入手,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避免学习成绩差而发展成为学习品德“双差生”。三是加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 严格防止学生旷课、逃学, 严格控制学生流失, 逐步减少学生逃学、辍学, 使学生不流向社会, 减少学生犯罪率。

(三) 加强综合治理, 优化社会环境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篇2

一、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新特点:

(一)未成年人犯罪性质愈趋严重。近年来,该院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多表现为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抢劫以及盗窃等具有暴力性、侵财性特点,且主要为故意犯罪。一些寻衅滋事或聚众斗殴案件的主要起因是未成年人易冲动、斗强好胜心强、情感不稳定而临时起意,并为琐事而突发犯罪。在犯罪过程中往往不计后果,动刀动棍,大打出手。如该院审理的吴某、赵某寻衅滋事案,案件的起因很简单,就是二被告人坐出租车去某乡镇玩时,因道路较窄,前面的一辆拖拉机未及时让路,二被告人即对拖拉机的驾驶员大打出手并造成二名受害人鼻骨骨折的伤害后果。又如该院审理的丁某聚众斗殴案,丁某在某迪厅玩耍时,受朋友约请,为“讲究哥们义气”,聚众持砍刀砍伤一名在校学生,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二)未成年人犯罪手段成人化现象突出。近年来,一些未成年人犯罪愈趋成人化,犯罪手段及方式显得成熟老练。在犯罪预备阶段多表现为策划及准备工作相当充分详细,在犯罪实施阶段,不心虚、不胆怯。比如该院审理的张某某、吴某某盗窃案,其中张某某及吴某某虽然只有16岁,但其盗窃作案多起均未被发觉,主要原因是该被告人在盗窃前就到被窃户进行踩点,在实际作案时,自己头上用丝袜套住以免被他人认出,在夜里盗窃被害人家的鸡鸭时,先用绳子扣住被害人家的门,以致即使作案过程被被害人发觉,但该二被告人依然能从容逃走,直至作案38起才被抓获。

(三)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高。当前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政策对未成年人犯罪所持的态度是从轻或减轻,因此对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适用缓刑或轻刑的较多。根据此次调研发现,因种种原因,这些未成年人在服刑期满后或缓刑期满后又犯罪的现象较多,不少未成年人属于二次或三次被追究法律责任。比如一寻衅滋事案的被告人陶某某在16岁时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缓刑期满后,又参与寻衅滋事,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四)未成年人纠合犯罪增多。近年来,未成年人共同犯罪的案件也有增多的趋势,一些过早离开学校的未成年人因平时无事可做,从而拉帮结派,经常在一起吃吃喝喝,没有经济来源就去偷或抢。或者是受不良影视的影响,动辄为所谓的朋友义气而无辜殴打他人,到处寻衅滋事,惹事生非。

(五)部分案件发案地点比较集中。通过调研还发现,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寻衅滋事案件及聚众斗殴案件的发案地点在歌厅、迪厅或者网吧。由于这些场所不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以致于这些地方成了未成年人集中玩乐的场所,对于一些自制力差的未成年人来说,一言不合就有可能导致一次打架斗殴。

(六)犯罪的未成年人文化层次均比较低。调研显示,犯罪的未成年人大多是小学文化或初中文化,由于文化知识的不足,直接导致未成年人对外界的不良影响缺乏识别能力或抵制能力,分不清是非,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七)转化型犯罪增多。近年来,因未成年人对法律的无知,往往在一念之间导致一些

犯罪由轻罪转化为重罪。这种情形多发生在盗窃或抢夺过程中为逃跑而使用暴力。比如吴某及刘某二人相约去偷狗卖钱,在盗窃过程中,被人发现,在狗的主人追赶他们时,为了逃跑,他们用棍棒击打了受害者,以致案件性质由盗窃转化为抢劫。

二、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分析:

根据调研,发现未成年人犯罪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家庭都是残缺家庭,或是父母离异,或是有一方去逝甚至父母双亡。未成年人自小就随祖父母生活,缺少一种直接的有效的管教。还有一种类型就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因其父母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无法照料或管理,通常只是从物质上满足他们的需求,对未成年人所出现的一些不良习性或苗头性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或解决。因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没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极易形成了不良的人生观、金钱观,不图通过刻苦学习与工作获取金钱,而是通过偷或抢来满足个人享受的欲望。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调研显示,犯罪的未成年人经常去的一些场所就是网吧、迪厅等玩乐场所,而这些地方又最易滋生寻衅滋事或聚众斗殴。主要原因是:网络上的一些暴力性游戏直接刺激了未成年人不成熟的心理,以至未成年人沉缅于游戏,不思上学,长期流落于社会,自觉不自觉的接受了不良影响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而舞厅、迪厅等娱乐场所中的一些人的不良行为,也会程度不等的给未成年人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三)学校普法教育的弱化。近年来国家大力强化了普法教育,国民总体法律素养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对一些学校来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比比皆是,忽视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造成学生不学法、不知法、不懂法,以致有些未成年人对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一无所知,不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要承担何种责任,甚至犯了罪还不知道。比如上面所举的刘某、吴某二人抢劫案,在庭审中,三被告人一直认为偷一条狗不算犯罪,却不知道其行为已转化为抢劫。

(四)不良文化传媒的影响。当前一些影视节目对未成年人犯罪具有一种间接的指导作用,特别是一些反映侦破过程的、反映一些黑社会内幕的电影电视对未成年人影响极大,很多未成年人看了这些影视剧以后觉得有意思,并极力模仿。比如该院审理的丁某某聚众斗殴案,在斗殴过程中,丁某某及他人手中所持砍刀达一米多长,在砍人时根本不作思考,与一些电影中所展示的镜头极为像似。

(五)社区矫正功能的丧失。据调研,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区矫正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很多未成年人在初次犯罪后往往被判了缓刑,对缓刑犯的监督和管理目前是由各地的社区矫正中心承担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各地社区矫正中心的管理失之于软,失之于宽,不能有效的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与监管。未成年人在缓刑期间并未得到很好的改造,从而重新犯罪。

三、防范未成年人犯罪的几点对策: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如果得不到根本解决,对国家的前途、社会的稳定具有极大的潜在破

坏力,因此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继续加大全社会普法力度,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笔者认为,政府应当将青少年在学校接受法制教育作为对未成年人普法的主要渠道,在教育方式上要多样化,可以采取开设模拟法庭、举办忏悔报告、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培养学生的学法自觉性和积极性,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金钱观;各种媒体应加大对案例的报道力度和法律知识的宣传,减少或杜绝宣扬暴力色情等格调低下的文章,在全社会形成讲法守法的大气候,在每个家庭形成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氛围。

(二)深入开展“打黄扫非”活动,减少不良文化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为减少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应切实加大对印刷、网络、图书、音像市场的治理和审查力度,打击文化市场领域的犯罪活动,清理纯洁文化市场。要特别加大对网吧、迪厅等娱乐场所的管理,对违反相关规定让未成年人出入的经营者要采取严厉措施,努力减少社会阴暗面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

(三)要充分发挥社区矫正功能,提升社会矫正水平。目前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社区矫正中心的作用和功能,对被判处缓刑的未成年人的管理和矫正要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务切不能流于形式,要勇于探索对未成年犯进行矫治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在管理教育过程中注重对青少年正当人格的培养,社会要多提供一些可以帮助未成年犯就业的途径,鼓励未成年犯能自立自强。

(四)建立司法机关送法下乡、送法进校活动的机制。笔者认为,经常性举办“送法下乡、送法进校”活动,对强化普法效果,减少青少年犯罪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司法机关拥有非常多的案例来源,如能经常性举办送法下乡、送法进校活动,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真实的违法的人和事进行法制宣传,可以达到非常好的社会效果。因此阜宁法院建议,各级政府可以将司法机关送法活动作为一种制度予以建立并予以严格考核,以切实推动全社会的懂法守法意识,减少犯罪。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自我调适 篇3

根据资料, 世界上已有70个国家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年型, 面对日益增长的庞大老年人群, 面对席卷全球的银发浪潮, 我国作为4个进入老年型的发展中国家, 在“未富先老”社会保障还不够的情况下, 如何让老人健康地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 心理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进入老年期, 老年人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工作岗位, 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和结构、功能都逐渐地出现种种退行性的衰老变化现象, 这些变化使老年期心理呈现出一些特征。

1.1 消极情感增多

失落感是进入老年期经历的第一消极情感。由于退休改变了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人际交往圈子和生存目标定位, 老年人从往日繁忙的工作中突然变得无所事事, 内心会变得非常空虚和失落, 在退休后的2年~3年内是老年人失落感最强的时期。

抑郁是影响老年人生活的重要消极情感, 抑郁具有发病率高、筛查率低、危害重的特点。据临床心理学家估计, 65%的老年人有抑郁症状, 这使得老年群体的自杀率远高于其他群体。据孟琛等的研究[1], 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奋性下降、愉快感缺乏、精神运动迟缓等情绪性症状和食欲下降、失眠等躯体性表现。

情绪急躁易冲动。老年人由于大脑皮质的控制减弱, 脑组织老化等因素, 常常会有明显的情绪变化, 表现为容易发怒, 失去控制, 难以平静等。

疑病。老年人退休后关注的重心从外部世界转向自己的身体, 他们对自己身体的变化非常敏感, 稍有不适, 他们便怀疑自己患病, 亲人或医生越是否认, 疑病心理越重。有的人甚至翻阅专业书籍对照自己的不适, 成天心神不定, 忧心忡忡。

1.2 智力的部分能力减退

智力也称为一般能力, 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根据心理学的研究, 个体心理发展中发展的越早的能力, 其衰退的时间也越早。感知和记忆作为发展较早的能力, 衰退的也较早, 只是进入老年期后, 老年人关注的重心发生变化, 这种衰退显得越发明显。具体表现为各感觉系统出现普遍的退行性变化, 对外界刺激反应的敏锐度下降, 感知时间延长以及机械记忆减退较快[2]。而智力的核心———思维因出现的时间较晚, 其衰退的时间也较晚。有研究发现, 有些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并未随年龄下降, 认知复杂事物的能力甚至会提高。Marion Diamond发现老年人认知绩效的提高与其经常使用这些能力有关, 用他的话说就是用它或失去它。对不同的老人而言, 这种技能下降的速度和幅度并不相同。许多老人在老年前期 (60岁~79岁) 还相当健康, 只是在老年晚期 (80岁以上) 才出现身体和认知能力的较大变化[3]。总的来说, 老年人智力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全面退化, 只是某些方面有所衰减。

2 老年人的心理调适

老年人应正视身体的变化, 建立现代的健康理念, 即在生理健康不可能逆转的情况下, 心理健康成了现代社会人类保持健康活力的首要选择。时时对心理进行自我调适是保持健康心理的重要手段。

2.1 正确认识生活事件

据上海地区的调研, 老年期生活事件发生率依次是退休、丧偶、自己患病、生活习惯改变、亲人患病、家庭生活问题 (包括经济困难、家庭关系不和等) 。应该让老年人明白, 生活事件是一种客观存在, 每个年龄段都有生活事件发生, 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承受着生活事件发生所带来的压力, 只是不同年龄段生活事件的内容不同罢了。退休作为老年期发生率最高的生活事件, 打破了老年人几十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性, 使老年人从社会生活的主流中脱离, 会对老年人的情绪产生极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终身的, 一般智力正常的个体都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 并进行积极调整, 这需要一个过程。根据我们在本地老年大学和社区做的抽样调查, 退休后的2年~3年是老年人心理波动最大的时期, 虽然社区和家庭能对老年人的心理调适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更重要的是自我调适, 因为所有的生活事件要成为精神压力必须经过个体的主观感受。总体来看, 大多数的老年人都能度过这个波动期, 只是所需时间的不同。正视生活事件的发生就能尽早地走出事件对老年人的打击, 减低生活事件的负面影响, 保持健康的心理。

2.2 培养兴趣爱好, 转移对身体变化的关注

老年人由于生活重心的变化, 他们对躯体的退行性改变非常关注, 常常会因身体的老化而影响心理, 而心理负担的加重则促进身体的老化。所以老年人应培养1~2种爱好, 如养花、钓鱼、健身等, 将自己的精力放到兴趣爱好中, 转移对身体变化的关注, 避免因身体自然老化而影响心理健康。要知道身体的老化是不可避免的, 但心理的年轻是通过调适可以做到的。

2.3 坚持学习益智健脑

老年人的智力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衰退得可怕, 如果能采取适宜的应对措施来补偿或维护已有的功能, 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下降速度会大大延缓, 甚至在某些方面的表现还可能并不亚于中年人或青年人。一系列研究发现, 老年人的智力还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研究表明, 老年期智力与多方面因素相关, 包括生理健康、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因素, 坚持用脑有利于在老年期保持较好的智力水平和社会功能, 而且活动锻炼对智力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老年人可坚持看书、读报, 了解国内外大事, 了解社会的发展;参加当地老年协会或老年大学活动;也可以利用自己原有的专业之长为社区做一些服务工作等。

2.4 学会包容, 保持积极的心态

现进入老年期的人都是上世纪50年代前出生的, 他们经历了生活困难时期、政治运动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 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上世纪70年代后出生的人有很大的差距, 这不是他们的错也不是年轻人的错, 观念的更新和文化的多元是社会进步发展的结果, 作为老年人应该包容这些差距和不同, 其目的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根据医学研究, 当人的心情愉快时, 神经体液的调节处于平衡状态, 则思维敏捷, 工作效率高, 免疫力增强;反之, 则引发疾病。老年期常见的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除生理因素外, 消极情绪是最重要的心理诱因。

总之, 老年期已经不再是人生短暂的一瞬间, 它占到了人生的1/4到1/3的时间, 如何走好人生最后的历程, 保持健康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老年人要了解老年期的心理特点, 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主流, 健康地生活。

参考文献

[1]孟琛, 汤哲.北京城乡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分析与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0, 20 (7) :196~198

[2]张宏.浅谈老年人的心理护理[J].新疆医学, 2007, 37 (5) :310~312

[3]侯玉波.人格与社会心理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0, 36 (5) :719~724

当代海事青年的特点与青年人才培养 篇4

当代海事青年的主要特点

当代海事青年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从总体上讲,他们热爱海事事业,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状态,在海事改革和发展的各个关键期,能够自觉担当、奋勇前进,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时代使命感,是值得信赖、大有希望的一代。与以往几代海事人相比,他们的价值体系、行为方式、生活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他们崇尚自由,勇于解放自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西方文化对青年的影响日益显著,广大青年更加注重个人权利,追求个性自由,强调个体价值。近年来,由于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跨地域、跨族群、跨国界的文化传播不论是速度,还是广度、深度都达到了新的水平,青年成长环境更具开放性,这使得他们思维更加活跃,目光更加深远,兴趣更加广泛,更加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排斥腐朽陈旧观念。

他们崇尚竞争,勇于展现自我。当代海事青年处于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人的趋利性、资源的稀缺性和市场经济的竞争性等多重因素,在给人们的文化心理、行为准则和交往方式带来极大冲击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各种有形、无形,直接、间接,公开、不公开的竞争中,为了取得比较优势,战胜对手,脱颖而出,他们勇于接受挑战,甚至主动出击,大胆地展现自己的知识、技术、能力和个性魅力。

他们崇尚成功,勇于实现自我。由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显著扩张,接受高等教育人数所占比例的显著提高,以及海事系统录用方式的重大变革,当代海事青年,尤其是近几年新录用人员,大多学历高,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不甘落后、不甘平凡,向往事业成功带来的职务的晋升、物质的富足和精神的愉悦,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成就感、荣誉感和优越感。

当代海事青年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显现明显优势的同时,受自身成长规律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

缺乏对社会环境复杂性的认识,容易滋长侥幸心理。与以往海事青年相比,当代海事青年生活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的和平年代,缺乏艰苦复杂环境的锻炼,经历相对简单,成长比较顺利,往往片面理解社会,把人生的成功简单归因于机遇甚至是幸运等偶然因素,从而一厢情愿地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好恶来行事,企图取得自己希望的结果。

缺乏对人生实践艰巨性的认识,容易滋长浮躁心理。当代海事青年崇尚成功,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特点,一方面驱使他们表现为积极上进、勇攀高峰的良好精神状态,另一方面也使得有些人滋生出好高骛远、贪慕虚荣的情绪,对人生的艰辛、世事的艰难视若无睹、充耳不闻,加之受社会上愈演愈烈的成功神话的影响,渴望一夜暴富、一夜成名,不安心于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热衷于找窍门、攀关系、走捷径。

缺乏对风险考验严峻性的认识,容易滋长畏难心理。受到人生阅历、经验的影响,加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当代海事青年对前进道路上可能遭遇的问题、困难、挫折思考不多、认识不足、准备不够,一旦碰到,自然而然地容易失去信心、勇气和斗志,轻则望而却步、踯躅不前,重则自暴自弃、一蹶不振。

当前海事青年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与海事事业的快速发展要求相比,与海事青年的成长成才需求相比,当前海事青年人才培养仍然存在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职业发展途径狭窄。近年来,尽管海事系统充分认识和重视人才在科学发展中的基础性、关键性、战略性作用,根据不同门类、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人才的不同特点、不同要求、不同成长规律,对人才实施分类培养,逐步造就了党政领导人才、行政执法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三支人才队伍”。但由于人才评价标准相对单

一、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结果不对等,加上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受到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官本位”思想和事实上将在很长时期、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官员特权问题的影响,使得党政领导人才“一枝独秀”、受人追捧,成为包括海事青年在内的大多数海事干部职工的人生奋斗目标,至少是首选或第一目标,这就形成了实际上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在海事青年人才培养中,尽管各级海事机构都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个人奋斗与组织培养相结合,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但都有所侧重,并非等量齐观,在一些地方、个别单位,对海事青年人才的培养存在强烈的行政色彩、功利目的和短期行为,搞“一刀切”、“短平快”,对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等方面,难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势而异,有的甚至无视人才培养规律,出于个人好恶,揠苗助长,对所谓的“苗子”一味地进行倾斜性的“培养”,最终不仅没有促进人才的成长,反而扼杀了这些“苗子”的竞争活力。

激励竞争机制缺乏。为了激发海事青年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热情和积极性,近年来各级海事机构从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等方面探索采取了不少措施,如实施绩效工资、建立荣誉制度、实行科研补贴等,但由于受到机构性质、资金来源和权力等级等方面的制约,这些措施的力度不大、覆盖面不广、针对性不强,诸多措施之间还缺乏联系性、互赖性、系统性,有的甚至相互排斥、相互抵消,激励作用还比较有限。由于上述原因,这些激励措施往往难以为继,纵使勉强坚持,最终也陷入有如“鸡肋”的窘境,这使得不少海事青年成长成才的驱动力更多地源自自身的志趣、觉悟和责任感。

加强海事青年人才培养的对策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保证青年人才成长的方向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青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年的各种信念、观点和奋斗目标还不够稳定和成熟,科学、辩证、全面地分析问题、做出判断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年的终身发展具有方向性意义和决定性作用。要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青年人才培养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青年培养高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伦理美德,教育青年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和工作作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新的形势,针对当代海事青年的特点,利用视听传播技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手段和途径,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由被动式、封闭式、说教式向主动式、开放式、体验式转变,提高科学理论、正确观点、良好行为在青年中的影响力、信服力、感染力。结合青年学习、工作、生活的具体生动实践,尤其是关键时期、重点工作、艰苦任务、突发事件,发现、培养、树立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引导、感召青年,吸引更多的青年为海事事业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共同做出艰苦不懈的奋斗。

2、拓宽职业发展途径,扩展青年人才成长的舞台

人都有从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工作中得到成长、发展和获得满足的强烈愿望和要求。青年处于生命的旺盛期,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希望、富于憧憬,具有强烈的上进心和进取精神。对青年强烈的成才渴望,各级海事机构既要指明方向,也要拓宽路子。现有的单一的公务员任命和升迁模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培养人才和选贤任能的需要。拓宽职业发展途径,扩展人才成长舞台已经成为包括青年在内的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要结合交通运输部直属海事系统当前正在进行的核编转制工作,在严格依照国家《公务员法》实施管理的同时,根据海事工作的性质、状况和特点,积极探索实施分类管理,拓展综合管理、行政执法、专业技术不同类别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空间,破除权力崇拜,淡化“官本位”思想,逐步建设一支更专业、更廉洁、更高效的海事公务员队伍。正确处理不同类别公务员之间的衔接点、交互关系,平衡好各方面的发展意愿、利益需求和晋升机会,使不同类别的海事公务员各得其所、各尽其才。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青年人才成长的效果

加强对青年职业规划的引导,帮助青年正确认识自己、找准职业定位,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使青年自觉地把自身的成长成才纳入到海事事业发展的大目标、大思路、大格局中去谋划、去实施。探索建立健全双向选择定岗、定向选择定岗机制,指导和帮助青年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个性特点和志趣爱好选择合适岗位,从而更好地发挥青年成长成才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使个人意愿和组织需求最大程度统一起来,从而实现人员与岗位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坚持在重点工作、重大活动、重要任务、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锻炼青年,尤其是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一些政治合格、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富有潜力的优秀青年放到专项工作、特殊任务、艰苦环境中去培养,提高青年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完善激励竞争机制,增强青年人才成长的动力

抓住直属海事系统核编转制的有利时机,坚持系统性的理念,采取创新性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包括职务、奖励、荣誉等在内的激励制度,努力形成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的激励体系。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中大胆引入竞争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和创新竞争上岗制度,重点扩大竞争上岗的适用范围,放宽竞争上岗的资格要求,改进竞争上岗的考试考察方式。继续规范选人用人制度,进一步明确选人用人的标准,拓宽选人用人的范围,规范选人用人的程序,强化对选人用人的监督,加大对选人用人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积极创造有利于青年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公平、透明、廉洁的选人用人环境。

5、强化舆论宣传引导,优化青年人才成长的环境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观念的反映。做好青年人才工作,首要在于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要深入发掘、提炼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具体工作,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帮助青年牢固树立“适岗即是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人才观、成才观,使青年学有方向、学有榜样、学有动力。引导干部职工正确、辩证、全面地看待人才,对人才既不降格以求,又不求全责备,为海事青年人才成长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通过深入广泛、生动形象的舆论宣传,形成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局面。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篇5

1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患者各种脏器及其组织细胞功能也逐渐减退, 生理上的衰老造成了心理上发生改变, 可以表现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方面, 其情感、性格也发生改变。老年人身心状态发生变化, 衰老使人精神衰退, 意志消沉, 他们变得自卑、空虚、自责、孤独寂寞、情绪多变, 有些人还会变得自私、多疑、小心、谨慎。在心理上有失落感, 可以表现为表情淡漠, 沉默, 不喜欢说话, 出现急躁, 爱发脾气, 对周围的人和事不满。他们食欲也减退, 有些人易失眠、多梦, 精力、脑力体力明显不足。离、退休使他们改变了原有的工作生活习惯, 他们失去了原有的生活圈子, 变得无所适从, 孤独, 烦躁不安, 焦虑。疾病使他们的心理负担加重, 忧郁、极度悲观失望, 在情感上变得象孩子一样, 一些小事就会让他们生气, 愤怒。有的老年人因患一些疾病, 如脑出血造成行动不便, 或癌症患者化疗后脱发等, 他们不愿出门, 不愿与人接触, 心理上产生自卑, 每天在家里, 长时间就会变得忧郁, 甚至造成抑郁症。

2心理护理内容及措施

2.1 满足老年患者心理的需要

老年人在生活中孤独寂寞, 生病后会悲观抑郁, 需要亲人的安慰和关心, 护士要嘱家里人要陪伴患者, 多来探视。老年人心理上有被尊重的需要, 希望大家都重视他。护士要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诉说, 适当的给予夸奖, 可以使老年患者产生自豪感, 感觉自己被人喜欢、被人关注。护士要关心照顾老年患者, 就像对待自己的长辈, 要细心耐心, 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2.2 给予老年人生活上的照顾

要给老年人详细讲解养生保健知识, 适当告知疾病的危害及防护, 消除对疾病的恐惧, 紧张[1]。沟通时要态度和谐, 言语温柔轻松, 恰当地运用表情动作和肢体语言, 护理人员要有一颗爱心, 要细心为患者安排日常的生活起居, 要让他们感觉到象在家里一样温暖舒适。

2.3 修身养性

可以培养老年患者的兴趣爱好, 比如琴棋书画等方面, 可以转移他们对疾病的注意力, 学会放松, 保证充足的睡眠, 舒缓患者的心情, 愉快地接受治疗。

2.4 帮助老年患者调整情绪

老年患者在生病后悲观、情绪低落, 要指导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培养他们的生活情趣, 可以选择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 如环境调节法, 沟通调节法、情绪发泄法等, 改善心情, 多与老年患者交流, 调整情绪。

2.5 老年患者与周围人交流

帮助老年患者与周围人群建立良好的关系, 进行交往, 尤其是和同龄人,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一些室外活动。某老年患者退休在家, 然后又经历了老伴去世的打击, 变得孤僻, 不愿与人交往, 在住院后, 经过护士多次的沟通, 并且有意识的让他与性格开朗的患者住在同一病房, 然后让他学习怎样与人共处, 后来他也渴望让别人了解, 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病患关系群。

2.6 增强患者自我保健的知识

老年人保健知识匮乏, 缺乏恰当的自我保护和防病治病知识, 经常是疾病来时会手足无措, 不知道要怎样解决, 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而未起到治疗的效果。护士要针对患者不同的文化修养、不同的性别、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多方面的健康教育, 提高保健的意识。

2.7 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老年患者多疑, 对人不信任, 这就要我们首先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要取得患者的信任就要在沟通时要掌握方式方法, 把握好讲话的度, 即要满足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必要了解, 也要作适当的隐瞒, 即不要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 也不要让他有小病无须治的想法, 所以我们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对疾病的认知, 心理状态以及心理能够承受的压力的程度, 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积极配合治疗[2]。

总之, 护士要耐心地针对老年人的不同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进行护理, 将某些东西无形地渗透到他们的心理, 影响患者的精神和信心, 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 使患者心里满足, 情绪愉悦, 就要有计划地、主动地与患者沟通, 实施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梁燕仪, 阮洪, 蔡文玮, 等.浅议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的基本技能[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4, 13 (2) :219.

浅析老年人冠心病的特点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09年9月到2012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74例,其中男58例,女16例,年龄为61~86岁,平均为73.5±12.5岁,其中60~69岁之间的有20例,70~79岁之间的有38例,80~89岁之间的有17例;病程为4~28年,平均为15.9±11.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

1.2 诊断与治疗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心电图、彩色多普勒、心动图、血脂等方面的检查以诊断病情,并且在治疗期间,心电图检查每月一次,血压检查每半月一次,血脂检查每三个月一次。

1.3 分析方法

对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在临床表现、合并症、检查等方面的特点,并将数据输入统计工具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74例患者在入院后,有45例患者出现胸闷症状,有36例患者出现心悸症状,有28例患者出现心前区不适症状,有10例患者出现咳嗽症状,有9例患者出现心前区疼痛,有3例患者出现呕吐、恶心症状,而没有明显症状的患者有6例,详情见表1。

2.2 辅助检查

74例患者心电图检查中有50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其中ST-T发生改变的有37例,出现异常Q波的有15例,T波出现倒置的有5例,出现低电压的有7例;74例患者心动图检查中有33例患者出现左室壁的运动减弱现象,有15例患者出现左心室增大现象,有10例患者出现主动脉增宽现象,有5例患者出现左心房增大的现象,有3例患者出现右心室及右心房增大现象,有5例患者的心肌活动出现异常改变,有2例患者出现心影增大,有1例患者出现心包积液。

2.3 合并症

74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有14例,合并心律失常的有42例,合并高血压的有38例,合并心绞痛的有26例,合并心肌梗塞的有34例,详情分布见表2。

2.4 治疗结果

在经过医院诊治后治愈出院的有68例,死亡病例有6例,治愈好转率为91.89%,其中有2例因心肌梗死严重死亡,有2例因严重心理衰竭死亡,有1例因严重肺部感染死亡,有1例因脑血管意外死亡。

3 讨论

老年冠心病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使得患者的动脉管腔变窄,导致心肌缺氧、缺血而引发的心脏病,老年冠心病病程多缓慢,且老年人自身的身体机能开始出现退化,使得冠心病在发病时的首发症状比较多样,患者的临床表现存在很大差异,甚至有的患者在临床上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差异,这就为老年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增加了困难,提高了误诊、漏诊的发生率。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7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的老年人冠心病的临床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病情发展较快。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原因,心脏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多存在脂肪侵润、心肌细胞增大、淀粉样变、心肌硬度增加等症状,使老年人的心脏多出现供需不平,应激反应减弱等现象,使得老年人在发生冠心病时的症状不如中年人明显和激烈,同时老年人多存在基础疾病,如高血压、肝肾功能下降、心脑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会使冠心病的发作变得复杂,从而隐藏了冠心病的典型临床症状,因而在发病早期会出现无明显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出现。另外,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在众多基础疾病和身体机能的影响下,病情多发展迅速,且变化较多,在短时间内就有可能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

二是误诊、漏诊情况较多。由于老年冠心病的临床表现不明显且变化多样,在疾病发作时心前区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疼痛感,而是多出现咳嗽、腹痛等症状,这就使医生在对患者进行初诊时将患者诊断为腹部疾病或呼吸道疾病,而延误了患者病情。并且老年冠心病多伴随有其他合并症,合并症状的发作也会对冠心病的诊断造成影响,混淆或者掩盖了原来冠心病的临床症状,增加了诊断难度,从而导致漏诊、误诊的发生,使患者的病情不能够得到尽早救治。

三是合并症较多,治疗预后较差。由于冠心病会导致心肌缺血和心脏传导系统障碍,而使患者易发生心律失常,多表现为房室传导出现阻滞、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等,在本组研究中,74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若不及时救治则可能出现泵衰竭。同时,老年人的高血压、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使得多冠心病的治疗也十分困难,加之患者身体机能和心脏机能的退化,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出现,使患者的治疗预后出现不良。在本组研究中共有6例患者死亡,其中有2例因心肌梗死严重死亡,有2例因严重心脏衰竭死亡,有1例因严重肺部感染死亡,有1例因脑血管意外死亡。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冠心病进行诊断治疗时,应该耐心仔细的分辨各种临床表现,并且对患者的相关病史进行询问,结合辅助检查手段来共同诊断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进展,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提高确诊率和治愈好转率。

摘要:目的 对老年患者冠心病的相关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7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相关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74例老年患者在入院后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心衰、心前区不适、心前区疼痛等;出现并发症有心肌梗塞、心绞痛、糖尿病、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在经过医院诊治后治愈出院的有68例,死亡病例有6例,治愈好转率为91.89%,其中有2例因心肌梗死严重死亡,有2例因严重心脏衰竭死亡,有1例因严重肺部感染死亡,有1例因脑血管意外死亡。结论 老年人的冠心病在临床上表现并不明显,且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加上易并发多种合并症,因而其预后也较差。医院应提高老年冠心病的确诊率,减少误诊、漏诊出现,尽早为患者进行治疗。

关键词:老年患者,冠心病,病症临床特点

参考文献

[1]吕建峰,刘郎.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老年人冠心病的比较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8):2790-2791.

[2]刘可征,张杰梅.老年人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老年人血脂代谢异常及调脂药物应用[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1,18(11):1-6.

[3]赵言正.老年人冠心病的临床特点观察及相关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6):23-23,12.

[4]秦巍,白琳,武猛,王芝洁.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老年人冠心病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6,4(3):180-182.

[5]张妮,何青,汪芳,李靖.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结合组织多普勒应变率成像技术诊断老年人冠心病的研究[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1,16(6):414-417.

浅谈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篇7

1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衰老是生命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随着年龄的增长, 生理解剖上的退行性变化, 导致老年人在生理上功能上出现许多障碍和病变。主要表现为活动能力的降低, 听力、视力的减弱, 记忆力和意志的减退;机体免疫功能衰退, 抵抗力下降;营养吸收力降低;内环境平衡能力减弱, 适应能力差, 因而容易患病, 患病后又容易合并感染, 一旦患病, 病程长, 恢复慢, 疗效差, 易反复等。

1.1 呼吸系统的变化

老年人呼吸肌萎缩, 胸廓变形, 变硬, 顺应性降低;呼吸频率及深度受限;呼吸道黏膜和肌纤维萎缩;呼吸道管腔扩大, 无效腔增加;肺组织萎缩, 毛细血管减少, 肺泡变薄, 弹性减退, 肺泡扩张, 易形成老年性肺气肿。

1.2 循环系统的变化

人到老年, 即使在健康状况下, 心脏组织也产生明显的退行性变化。如心肌纤维减少, 脂肪组织增加。这些都使得心肌顺应性和收缩效率降低, 功能明显减退, 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心血管系统的普遍改变是血管弹性纤维减少, 动脉粥样硬化, 造成管腔变硬和管腔变窄, 导致器官血流量减少。故易引起老年人血压增高, 心肌缺血。

1.3 神经系统的改变

脑细胞逐渐萎缩, 大脑体缩小, 脑重减轻, 脑回变窄, 脑沟宽, 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扩大, 脑脊液增多, 脑血管发生程度不同的硬化, 血流量减少, 脑组织内营养物质的合量和代谢水平降低, 氧供应不足, 出现记忆力减退, 视力和听力减弱, 反应迟钝及运动不准确等功能衰退的表现。

1.4 空腔脏器的老化

胃肠平滑肌萎缩, 弹力减退, 韧带松驰, 容易发生胃下垂, 食道憩室等。胃肠黏膜萎缩, 消化腺分泌减少, 蠕动减弱, 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由于平滑肌纤维萎缩, 器官或管腔变小, 如膀胱变小, 老年人夜尿量增加。

1.5 实质脏器的老化

肝、肾、胰、牌等均因萎缩, 结缔组织增生, 导致机能减退。由于肾循环血管硬化狭窄, 老年人肾血流量减少, 使肾清除率下降。同时肾小管退变, 使分泌和重吸收功能减退, 对电解质的排泄减少, 调节水盐平衡功能降低。肝脏缩小, 血流量减少, 发生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胰脂肪酶分泌减少, 常引起脂肪吸收延迟。

1.6 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变化

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在性腺表现十分明显, 到了老年男性睾丸功能减退, 生殖能力随之减弱并最终丧失。女性性激素分泌减少, 不仅影响生殖功能, 还易引起骨组织代谢和心血管等方面的改变。如骨质疏松, 易骨折, 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增加, 引发冠心病等。在老年, 各种类型的淋巴细胞数量比例失调和活动改变, 使机体防御感染的能力减弱, 自身稳定功能紊乱和免疫监视功能减退。因此老年人易受到细菌、病毒感染,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率也较高。

2 老年人的心理状态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机体各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衰退, 导致机体调节功能不足, 抗病能力减退, 适应力下降, 心理状态也随着老年人特有的变化而出现异常。

2.1 惶恐遗弃感

每一位老年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经历,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工作岗位上担负一定的职务, 一旦离开工作岗位, 会因年老失去地位而感到空虚和被遗弃。子孙不孝, 家庭不和睦, 生病后住院担心花钱多, 怕疼痛, 怕失去生活能力, 尤其是一些诊断不明确, 治疗效果不显著的疾病, 更易使他们产生惶恐感。

2.2 孤独寂寞感

孤独寂寞是老年期最常见的心理特征。有些老年人由于神经抑制高于兴奋, 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生活。但是当他们离开工作岗位时, 则往往若有所失, 子女成家立业, 各奔东西, 加之亲朋亡故, 更加孤独寂寞, 忧心忡忡。特别是生病离开家住进医院后, 周围都是陌生人, 这样病人自然产生孤独寂寞。如有的病人住大病室时和别人交流一多, 情绪开始稳定, 一般状态较好。

2.3 焦虑抑郁感

老年人爱操心, 他们既关心儿孙的进步成长, 对有些年青人的生活习惯又看不惯, 管不了, 只觉得自已年龄大了, 力不从心, 不中用了, 因而焦虑不安。当有病时, 这种心理更为明显, 常担心自己的健康。往往因一些小事发脾气, 性格孤僻、固执, 不易与人合作, 不能自制。特别是生病后少言寡语, 对外界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 有的饮泣不语, 还有的自暴自弃, 放弃治疗, 甚至出现轻生念头。

2.4 多疑、啰嗦, 自卑感

由于存在自卑心理, 别人说话时, 总怀疑是议论自己。子女们因工作忙, 不能及时看望, 问寒问暖, 使老人就以为儿女冷落他们, 常因一些小事生气, 流泪。甚至悲愤而轻生。另外由于老年人的记忆力下降, 遇事好唠叨, 使年青人讨厌他们, 更加重了老年人的悲观情绪。

3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老年人尽管理解衰老是生物体不可抗拒的规律, 但一般都希望自己尽量健康长寿。他们自已不服老, 也不希望别人说自已老。因此在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中我们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性, 心理状态和需要, 制定合理的护理程序。通过护士美好的语言和亲切的交谈, 与患者沟通, 改善他们的不良心理情绪, 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康复。

3.1 建立社区老年健康咨询中心

应有专业人员指导老年的自我保健。如饮食的烹调, 营养的搭配, 娱乐活动的具体内容等。建立保健档案,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做到无病早防, 有病早治。组织专家进行老年保健讲座, 订阅老年保健杂志, 建立老年健康宣传栏, 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活动, 使他们愉快地安度晚年。

3.2 消除病人的恐惧焦虑感

全社会都应该尊重老人, 爱护老人, 使养老敬老成为社会美德和风尚, 让老人事事处处都感到和受到优待, 而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帮助老人建立价值观、满足感, 用科学的态度看待衰老过程。根据观察, 老年病人适应力差, 一旦患病, 非常恐惧和焦虑, 担心自己的身体能否好转, 是不是不行了等等。这时护士要主动接近病人, 帮助他们挂号, 取药、取送化验标本, 热情接待, 解除孤独感对住院卧床的老年病人, 应经常变换体位, 使其能做些轻微的活动, 放松肌肉, 消除紧张情绪。通过护士与病人的交谈使病人感受到在医院得到了妥善的治疗和护理, 增强他们对医院的信赖, 解除了焦虑, 增强了恢复健康的信心。

3.3 热情周到的护理

马克思说“热情体贴和蔼可亲的举止, 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由于疾病, 老年人心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情绪低沉, 固执, 爱发脾气。对老人医务人员应加倍耐心, 热情, 更加体贴, 用诚恳的态度, 亲切的话语, 就能增添老人心理上的安全感, 从而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4 严密注视病情发展

对疾病的细微变化, 护士都要严密观察, 因为老年人的抵抗力下降, 易引起合并症, 所以要加强护理, 根据不同的生理变化, 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如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交叉感染, 故作静脉穿刺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减少刺激。吸人性或坠积性肺炎时, 可采用经常翻身拍背的护理方法, 保持呼吸道畅通。根据气温的变化, 注意衣服的增减, 以免受冻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和其他器官的疾病。

3.5 饮食护理

老年人的合理膳食应当是低盐、低脂肪或低糖, 充足的优质蛋白, 多种维生素多种蔬菜、水果等的平衡膳食, 力求色香味俱佳, 易于消化, 有营养。采取少食多餐方式, 从而增加食欲。

3.6 为病人创造舒适优美的环境

病房宽敞, 光线柔和, 安静, 安全。病床要低, 被褥要轻、保暖, 增加病人的舒适感。因此, 住院环境要逐步家庭化, 以减轻病人的不适应性。要创造条件, 种植花草, 在病室的墙壁上可挂贴优美的字画, 以美化环境, 使病人心情舒畅。病室的设备要维持病人的独立性, 如准备轮椅、手杖等。走廊、厕所等处要设扶手, 便于行走, 保证安全。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 可做适当的活动, 以促进血液循环, 加快病情的恢复。

总之, 随着心理护理学的发展, 护理人员应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原则, 在老年病人的护理过程中, 应熟悉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全面了解不同的病人在心理上的差异, 细心周密地进行护理, 这样才能做到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必及时治疗, 才能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家庭因素刍议 篇8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家庭因素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概念

未成年人是法律根据一定的年龄而规定其行为能力受到限制或者无行为能力的人。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我国现行的未成年人概念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依据我国刑法,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而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本文研究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主要是指未满18周岁的人实施的触犯刑法的行为,以及未构成犯罪的各种越轨行为的总称。[1]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基本特点

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称为世界“三大公害”。根据调查,未成年人犯罪约占所有刑事犯罪中的70%,低龄化、团伙化趋势明显,手段也向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方向发展。[2]就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点而言,归纳如下:

(一)犯罪专业化、团伙化特征明显

经过对现有未成年人犯罪资料的分析,未成年人团伙作案已成为一种“趋势”,并且呈现出明显的“专业化”发展态势,在犯罪的过程中形成结构稳定的斗殴团伙、抢盗团伙等。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未成年人的年龄较小,共同作案能减少孤独感,加强分工,克服恐慌,从而提升作案的成功率。[3]

(二)犯罪的主要群体为文化程度低、无业闲散的农村未成年男性

经过对近十年来未成年人犯罪资料的梳理,我们认为未成年人中男性较女性犯罪比重大,16—18岁的未成年人在整个未成年人犯罪中占比最高。犯罪的未成年人普遍文化程度很低,尤其是失学未成年人是犯罪高发人群,农村籍的未成年人犯罪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所占比例较大。[4]

(三)犯罪前预谋趋势明显,而且暴力犯罪占比较大

未成年人年龄因为其生理、心理发育尚未完全,辩证思维能力较差,所以犯罪时盲目性明显,做事不计后果,所实施的暴行往往让人嗔目。经过对犯罪卷宗的分析,我们发现与以往未成年人犯罪突发性特点不同,当下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体现出明显的事前预谋性特点。往往都是多次“踩点”,精心谋划,而且事后损毁现场,销毁证据,威胁当事人,加大了案件侦破的难度,使得未成年人犯罪具有了明显的成人化、智能化特征。[5]

三、未成年人犯罪中家庭因素分析

经过对现有未成年人犯罪资料的分析,我们认为除去未成年人自身生理、心理特点外,负面的家庭因素在未成年人犯罪原因中占比最大。具体而言,负面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架构的塌陷、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的缺失以及家庭经济文化环境的不完善。[6]

(一)家庭架构的塌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内部有其运行的共性合理结构。家庭架构的塌陷并不是构成犯罪的直接原因,但通过对现有未成年人犯罪资料的分析,家庭结构的不完整的确容易导致其子女出现不良行为。我们认为这类家庭主要包括迫于生计,主要监护人外出后形成的留守家庭;各种原因形成的单亲家庭;离异重建等原因形成的破损家庭等。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极易导致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关爱,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纾解,忧虑、孤独、自卑,如果此时再有社会负面因素的介入,未成年人就已经游走在犯罪的边缘。[7]

(二)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的缺失

经过对近十年来未成年人犯罪资料的分析,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的缺失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不当家庭教养方式主要分为暴力型即家长惯以训斥甚至是打骂的手段对子女进行管理教育;溺爱型即对子女娇生惯养,百依百顺,一味地满足孩子过度的物质需求;放任型即父母对子女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可以想见这些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危害有多大。[8]

(三)家庭经济文化环境的不完善

我们所处的时代,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较以往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家庭收入水平、文化水平的差距也在拉大,各种因事、因病致贫、返贫的家庭屡见不鲜。家庭经济困顿、家庭内文化氛围的缺失往往造成未成年人难以接受系统、良好的家庭、社会教育,如果此时身边恰有不良的交友、不当的社会诱因就会出现未成年人犯罪。现实案例中,很多出身贫寒的未成年人就是因为年纪小,抵挡不住诱惑,最终走向财产型犯罪的道路。[9]

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对策

管子云:“育幼无方,则民意绝,乱必滋生,而上位危也”,未成年人教育事关国家存亡、民族兴衰。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细胞,我们在办理各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家庭作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守住它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父母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家庭、家长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可估量,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未成年人本身素质的高低。父母的言谈举止会对未成年人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应当从自身做起,注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10]

(二)保持家庭成员乐观向上的心态

未成年人心智发育未全,情感脆弱而敏感,他们往往能感受到父母微小的情绪变化。现代社会竞争残酷,心理障碍成为困扰成年人的一个普遍问题,如果家长不能保证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情绪稳定、行为适度,极易把各种消极情绪传递给未成年人。面对孩子时,父母必须经常提醒自己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和家庭氛围,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建设,努力做到“四心”,即爱心、耐心、细心和放心。[11]

(三)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常言说孩子是种子,家庭是土壤,家庭氛围就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空气和水分。在现实家庭生活中,我们鼓励父母尽可能多的和孩子沟通交流,每天十分钟听听孩子心里梦,使孩子时时意识到自己是有爱的家庭中的一员,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对家庭充满信心和依恋。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速迈向世界超强的征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毫无疑问,它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协作,但首先是家庭的努力与付出,只有全社会的家庭正视、重视起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才能守住第一道关卡,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安宁的天空。

参考文献

[1]杨洋.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与学校教育策略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2.10.

[2]赵敏.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7(6):44.

[3]王旌棘.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与权益保护[EB/OL].中国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9/12/id/384646.shtml,2009-12-08.

[4]陈苇石婷.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及对策实证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5):48-50.

[5]王旌棘.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与权益保护[EB/OL].中国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9/12/id/384646.shtml,2009-12-08.

[6]李新玲.未成年人犯罪更趋低龄化家庭是主要因素之一[N].中国青年报,2015-04-24(6).

[7]胡月香.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原因及对策[J].青年学报,2014(4):88.

[8]王俊梅.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原因与预防[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3):54.

[9]陈苇,石婷.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及对策实证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5):48-50.

[10]张彦华.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J].法制与经济,2011(2):98.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篇9

关键词:心肌梗死,老年人,临床特点

冠状动脉型心脏病 (CHD) 简称冠心病, 其病理为冠状动脉呈粥样变化后导致血管腔变窄甚至发生堵塞, 继而引发心肌缺血缺氧, 该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而急性心肌梗死 (AMI) 则是CHD最严重的类型, 发生心肌损伤的程度更深, 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闷胸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是休克等, 可导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 相关资料显示, 在全球范围内, 每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高达850万人[2]。近年来,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 治疗AMI的方法随之得以改进,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心源性猝死发生的概率, 然而,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AMI的发生率和致死病例仍在不断攀升, 同时, 由于老年患者多数时候会合并多种慢性疾病, 通常会导致机体敏感性降低, 甚至会失去部分痛觉, 所以临床的老年AMI患者又以不典型和无痛型居多[3]。在AMI易被其他症状掩盖的情况下, 仔细观察病情, 争取尽早获得诊断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治疗老年AMI疾病的关键。本文通过将同期发病的108例AMI患者按年龄阶段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进行比较, 旨在总结老年AMI的临床特点, 并期可对以后的老年AMI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心肌梗死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 (≥65岁) 和非老年组 (<65岁) 。其中, 老年组共61例, 包括男37例, 女24例, 年龄65~87岁, 平均年龄 (74.2±6.8) 岁;非老年组47例, 包括男38例, 女9例, 年龄45~64岁, 平均年龄 (52.3±5.7) 岁。两组患者的诊断在排除急性肺动脉栓塞、急腹症及其他心脏疾病情况下,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定的《中国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 (2007) 。

1.2 方法

回顾分析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无胸痛时的主要临床症状、梗死部位、主要合并症和并发症以及治疗和预后等方面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无胸痛时的临床症状主要考察心力衰竭、上腹不适与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心悸大汗、休克以及意识障碍等。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处理,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发病之时, 老年组存有胸痛者22例, 占本组36.1%, 无胸痛者39例, 占本组63.9%;非老年组存有胸痛者38例, 占本组80.9%, 无胸痛者9例, 占本组19.1%。两组患者无胸痛时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见表1。

2.2 梗死部位

两组患者经心电图检查后发现, 其梗死发生的部位情况接近, 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详见表2。

2.3 并发症与合并症

并发症与合并症的考察结果显示, 老年组在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急性脑血管意外等情况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 (P<0.05) , 详见表3。

2.4 治疗和预后

两组患者均给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治疗, 如静卧休息、吸氧、镇痛以及营养心肌等。结果老年组痊愈46例, 占本组75.4%, 死亡15例, 占本组24.6%;非老年组痊愈40例, 占本组85.1%, 死亡7例, 占本组14.9%。组间病死率比较具显著性 (P<0.05) 。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的冠心病类型之一, 其主要病理为在冠状动脉发生病变的时候, 可偶有发生冠状动脉血流骤然减少和中断的现象, 从而导致心肌长时间处于严重缺血的状态, 并造成不同程度的坏死。现根据本文对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研究结果, 将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做如下总结。

3.1 AMI与性别及年龄的相关性。两组病例可以看出, 老年组共61例, 女24例, 占到39.3%, 而非老年组47例, 女9例, 仅占19.1%, 组间差异显著, 老年组AMI患者的女性比例远高于非老年组, 这与国内相关的报道一致[4]。其原因可能是老年妇女由于绝经后血孕酮浓度大为下降, 从而失去了拮抗雌激素对心肌损伤的作用。

3.2 老年人A M I临床多数表现为无痛或非典型性胸痛。本次研究中, 非老年组无显著胸痛病例占该组病例总数的19.1%, 而老年组为63.9%, 提示无胸痛是针对于AMI比较严重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 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5]: (1) 老年人的冠状动脉血管通常比较狭窄, 导致相对心梗面积不大; (2) 老年患者发生冠状动脉梗死的速度更快, 其导致心肌细胞出现坏死的速率很快, 疼痛刺激相对延迟以至于很少时候感觉的到; (3) 脑功能的衰退以及长时间对心绞痛的适应可导致对AMI的敏感度持续降低; (4) 多数老年患者合并有糖尿病, 此类患者通常会因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而损伤迷走神经功能, 最终促成心脏去神经支配综合征, 可进一步影响对疼痛的感知。以上负性影响可随年龄的增加而加重, 值得心血管临床高度重视。

3.3 具更多的并发症和更高的病死概率。就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 老年组在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急性脑血管意外等情况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 (P<0.05) , 这些都是导致老年AMI患者病情更为复杂以及病死率更高的直接原因。相关资料表明, 随着年龄的增加, 心脏的退行性变化会更为严重, 心肌缺血、硬化及纤维化的现象比较普遍, 从而可催生一系列并发症与合并症。

3.4 针对老年人AMI的临床特点, 笔者认为, 若老年人突然出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持续时间较长的胸闷痛、恶心、呕吐的症状, 应即刻考虑患上AMI的可能性, 并在第一时间做心电及心肌酶学等方面的检查, 诊断务必及时。治疗方面[6], 在患者无溶栓禁忌症的情况下需适时进行溶栓治疗, 以降低梗死范围;同时需在早期对脏器功能加强监测, 最大程度地防止系统功能衰竭和并发症的发生,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做冠脉支架, 将球囊导管送到病变的冠状动脉, 扩张狭窄的血管并植入支架支撑;最后, 需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 如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阿斯匹林等, 积极改善心肌供血情况, 防止心室重构。

综上所述, 熟悉老年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尽早诊断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对降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Yusuf S, Reddy S, Ounpuu S, et al.Global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Par tⅡ:var iation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y specific ethnic groups and geographic regions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J].Circulation, 2001, 104 (22) :2855-864.

[2]顾东风.心血管病预防的现状和展望[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3, 37 (2) :75-76.

[3]许恩实.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08, 6 (9) :670-672.

[4]陈茂华.157例老年急性心缺梗死临床特点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13 (2) :188-189.

[5]张尉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分析 (附97例报告) [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5, 8 (4) :48-49.

上一篇:信息发布机制下一篇:提高学生体育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