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态

2024-06-06

全球生态(精选十篇)

全球生态 篇1

1. 全球生态主义学术思潮的概述

由于语言具有生物生态性, 也会有生存的危机, 有发展---衰落——消亡的过程, 有的语言在历史的长河中折戟沉沙, 有的则枝繁叶茂, 郁郁葱葱, 这是自然规律也是历史规律。关键在于, 这种语言的消亡是自生自灭还是人为破坏使然, 这是语言生态学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如果出于非自然的人为的破坏, 就要追究人的责任, 就要从人的角度去改善和纠正。一个不好的倾向是, 伴随经济的全球化倡导的语言的国际化, 恰恰是破坏这种语言生态平衡的罪魁祸首[2], 甚至中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也在赶国际潮流, 全民学英语, 中高考外语的分值和母语是一样的, 外语甚至置于母语之上。现在反过头来看看, 短短几十年母语的应用能力已经在迅速滑坡。世界范围内, 英语一统天下, 恨不得成为国际共同语言, 所有的外交、政治、体育、文化、艺术活动都要求说英语, 各国的资料只要参与国际交流一律英语化, 而且归化率相当高, 非强势语言的国家民族主体性难以得道彰显[3]。这种语言生态的所谓国际化其实就是美国化、英语化和去母语化, 给语言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怎样才能遏制愈演愈烈的语言失衡现象呐?翻译无疑是致命武器, 是秘方良药。首先翻译要打破传统的“形式对等”, “动态对等”等旧框框, 引入异化的翻译, 对欧美中心主义进行解构[3]。Venuti认为, 异化的翻译抑制民族中心主义对原文的篡改, 在当今的世界形势下, 尤其需要这种策略上的文化干预, 以反对英语国家文化上的霸权主义, 反对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现象。异化的翻译在英语里可以成为抵御民族中心主义和种族主义、反对文化上的自我欣赏和反对帝国主义的一种形式, 以维护民主的地缘政治的关系[4]。

当前教育所面临之挑战为社会生态的理解以及个人的养育, 而社会生态以至于自然环境之生态危机的根源则为经济、技术以及个人的短视近利, 此即为当前消费文化的主要特征。因此对于教育中助长生态危机之文化预设的理解, 则必须针对消费文化进行反思, 并以有助于生态永续之文化型态作为教育之核心。在更大程度的平等与个人自由之理念的背后, 潜藏着人类对于物质欲望的需求, 每个人都可以依据其收入满足欲望, 而个人竞争力的增加则代表着欲望满足等级的提升[5]。然而在提升个人生活舒适度的背后, 环境资源的消耗则被忽略, 消费文化的意识型态也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而压迫其他的在地文化, 造成文化型态的单一化。

为文化信念转化为个人意识的过程中, 其间的线索便是语言, 而语言不只作为两者的连结, 同时也是对于世界、个人的定义和理解, 且在沟通的过程中, 文化与个人均获得确立、延续或是改变[6]。

2. 翻译的生态结构

翻译的宏观生态体系和微观生态体系, 泾渭分明, 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但要强调的是, 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不可做绝对的理解。翻译的生态结构, 一般来说, 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翻译研究的总体框架, 也就是说翻译学的总体框架, 这是从总体上说的;具体某个翻译理论的框架, 这是从微观上说的。在翻译实践方面, 从宏观和微观上分, 有一般的翻译技能和特殊的翻译技能之分。第二, 翻译的类别结构和专业结构, 主要指各分类的比例, 以及专业比例结构, 它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第三、翻译级别结构, 又称翻译的层次结构, 主要指翻译各个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 与翻译效果相适应。

在翻译的各种群体中, 要保持生机和活力, 需要经常开展活动, 需要有激励或刺激, 使某些外在因素能够激活群体成员内心的心理需求。同时, 还应通过活动结果的反馈而得到加强。在种种外化内化的过程中, 群体领导人的领导艺术、思想水平、组织能力、翻译教学的艺术和翻译研究的能力等, 起着主导因子的作用, 领导与被领导之问、群体中个体成员之间交互感应。翻译生态群体的内在关系, 可能是友谊或猜疑、激励或嫉妒、温和或粗鲁、相容或不相容。这涉及到群体中每个成员的心理素质、性格特征, 以及他们的心理生活空间。翻译生态群体的外在关系, 一般表现为中性, 但在一些关键时刻, 特别是处于同一生态位中, 则表现为激烈的竞争, 或友好的合作, 或者合作与竞争交替。

3. 全球生态主义学术思潮下生态翻译学的发展

3.1 生态翻译要求确保语言的生态性

最后, 国际视野下的生态翻译, 也同样重视语言的生态性, 即绿色性、清洁性和伦理性。因此, 将他种语言中的“不洁”拒之门外, 保持自我本族语的洁净理所当然得成为生态翻译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语言伦理指语言的使用要符合它们所在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主流意识形态, 遣词造句不得出现污言秽语和污染。语言伦理是所有种族、民族、社会的共性特点, 是语言使用的理想境界。然而理想毕竟是理想, 我们不应该沉浸在理想中, 枕着理想酣睡。我们要面对现实, 而现实是: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污染。

3.2 生态翻译是来源于对语言的认识

第二语言学习过程是用创意构出一个系统, 在此系统内, 学习者以自己的知识为基础, 不断测试自己对于目标语的种种假设, 知识来源可能包括:对母语的了解、对目标语的有限了解、对语言沟通功能的认识、对语言的一般性认识、对于人生、人性、世界的了解。

3.3 生态翻译要求做好份内之事

国际视野下的生态翻译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如何坚守中国特色保护好中国文化根脉, 做好翻译工作呐?第一, 打造属于中国特色的“以我为本”的翻译环境, 在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中, 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翻译生态和个体生态翻译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第二, 坚持依法治理和道德约束双轨并举, 整顿和规范翻译市场, 加强翻译队伍的教育和法治道德建设, 完善翻译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 使翻译工作有法可依, 有规可循。对制度上无法规范的思想行为要用伦理道德规范和约束。第三, 翻译界必须弘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先进文化占领市场, 必须围绕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经济, 服务于政治, 服务于国家, 服务于人民。第四, 树立竞争意识, 随时调整我国翻译教育、翻译研究、翻译组织和翻译产业中的不合理成分, 积极同世界接轨, 竞争协同, 使我们的发展走向正轨。第五、采取有效措施, 不断改善翻译人员的生存状况——这也是生态翻译学关注的问题之一, 不断提高翻译从业人员的待遇水平, 提高翻译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六, 从小抓起, 培养生态翻译意识, 对在校生, 要强化生态翻译思想以适应国际潮流。第七, 坚持拿来主义, 引进国际先进的生态培养方案为我所用, 与中国传统的生态意识习惯相融合, 建立适应世界发展的生态意识。

结语

生态翻译学是将翻译系统和环境系统结合成翻译生态系统来分析, 从多维角度采用多种方法来剖析翻译的结构, 在此基础上, 分析翻译的生态功能, 进而阐述翻译生态原理, 揭示翻译生态的基本规律。只有对翻译的各种生态环境以及翻译的生态结构和功能深入地加以研究, 其它翻译生态问题才有了探讨的前提和条件。通过本文的对生态主义学术思潮与生态翻译学的研究, 更有利于对我国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的认识和完善。

摘要: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 环境问题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应运而生的生态主义思潮以及全新的生态观, 为每一位“生态人”提出了挑战, 作为自然生态的一部分, 语言肩负着沟通思想、交流感情、传承文明的重任, 净化语言, 保护好语言的生态平衡和道德伦理, 是语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 生态翻译功不可没。本文将主要针对全球生态主义学术思潮下生态翻译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全球生态主义,学术思潮,生态翻译

参考文献

[1]潘苏悦.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时政新词英译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14, 12:146-149.

[2]果笑非.论翻译生态学与生态翻译学:研究对象、方法和走向[J].外语学刊, 2015, 01:105-108.

[3]崔丹.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羌族释比戏英译的文化反思[J].贵州民族研究, 2015, 02:218-221.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异”和“新”——不同翻译研究途径的比较研究并兼答相关疑问[J].中国外语, 2014, 05:104-111.

[5]唐祥金.生态翻译学语境下的翻译改写及其理据[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3:114-120.

全球变化生态学答案 篇2

2.全球气候变化目前最明显的特征是全球气候变暖?√

3.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C、万分之四 4.5.生态学主要研究()之间的关系。C、生物和环境 6.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个。D、5 7.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8.“地球系统科学”在什么时间被提出?D、20世纪80年代 9.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A、20世纪60年代

10.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魏格纳。D、德国人

11.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D、大气 12.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 13.20世纪后几十年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趋势之一是走向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合作?√ 14.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15.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D、氩气 16.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D、9月16日 17.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

C、1974年

18.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19.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20.“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哪年决定的?C、1995年

21.全球每年约有()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C、50000-70000 22.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阶段只查明了约()二氧化碳的去向。()B、三分之二

23.中国人工林固定的二氧化碳占森林总固定量的()。D、80% 24.土地荒漠化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 25.区分扬尘和沙尘暴的标准是看能见度是否大于2公里。()× 26.全球每年有50000平方千米-70000平方千米耕地变为沙漠。√

27.受人类砍伐和火灾的影响,过去一万年中地球森林面积缩小了()。D、三分之一 28.下列地区中不属于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区的是()。

B、南美洲北部 29.陆地上的水资源占地球总水资源的()。A、2.8% 30.20世纪末处于灭绝边缘的哺乳动物超过了400种。()√ 31.物种灭绝是人类诞生以后才开始的。()× 32.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列世界第三?×

33.生物种大灭绝的后果将给人类带来致命的威胁?√

34.我国沿海海平面近50年来平均以每年()的速度上升。A、1-3毫米 35.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A、10-20厘米 36.地球人口从50亿增长到60亿用了()年时间。C、12年

37.垃圾已经无孔不入,在太空轨道上已经有超过7000个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废物碎块在高速运动。()√

38.我国正在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预计2020年再生能源占到一次性能源的15%左右。()√

39.海平面上升现象与什么无关?B、臭氧层破坏

40.与外界只有能量而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是()。B、封闭系统 41.生物圈的厚度大约为()。D、30000米 42.地球是一个巨大的()。C、开放系统

43.地表系统指地球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的范围,包括高空但不包括内部。()× 44.大陆上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5公里,海洋上平均仅为5-8公里。()√ 45.温带地区的对流圈高度为16-17km?× 46.生物圈的厚度约为30km?√

47.盖亚假说主要强调的是()。

B、生物对环境的调节作用 48.土壤来源于()。C、岩石

49.盖亚假说中提出Gaia系统中最重要的是()。D、微生物

50.生物地球化学观点认为地球表层大多数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实质上是由生物参与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51.盖亚假说中的盖亚一次来源于古希腊神话。()√ 52.地球上出现最早的生物到现在时间约38亿年?√

53.据测算,从7亿年以前到现在地球上动植物累计重量约为地球的()倍。C、1000 54.地球上的物质运动主要包括两大能源驱动力,分别为()。D、太阳辐射能及地球内部热核反应产生的能量

55.水圈中全部的水每()通过生物体一次。()D、2800年

56.地球内部能量主要是以热能和机械能的形式突然释放出来的。()√ 57.地球表层几乎所有的物质都是非生物来源的。()× 58.生物大规模的灭绝到目前为止被认为有5次?√ 59.全球生命系统全部活物质更新周期为几年? C、8年

60.关于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指过程或事件本身的空间尺度远在地球半径以下

61.现阶段可用于全球变化的观测记录大约有()。

C、一百多年

62.人类对地球环境产生大量影响以前,地球二氧化碳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C、火山喷发

63.狭义理解的全球变化主要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64.所谓的全球变化其实包括自然自身引起的变化和人类引起的变化两类。()√ 65.认识全球变化规律不需要了解所有时间尺度上的过程?×

66.下列不属于全球变化的社会影响的是()。B、气候与降水量相互关系的影响

67.关于自然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自地球诞生之日起,地球系统在某些时间尺度上存在这种变化

68.决定全球变化研究的成败的是()。C、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69.在时间坐标上环境演变的基本表现形式中,平稳序列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70.全球环境变化的表现形式包括时间上和空间上两个维度。()√ 71.全球变化的影响和后果包括环境和社会两方面?√

<1>【单选题】全球变化的主要内容中,气候变化一般不影响的是()。A、土地荒漠化 B、生物多样性变化 C、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 D、人口增长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是全球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因子。A、生物多样性变化 B、气候变化 C、人口增长

D、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根据瑞典科学家阿兰纽斯提出的观点,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一倍,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将增加()摄氏度。A、4.26 B、5.26 C、6.26 D、7.26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2013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前十位的国家包括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等国家,其中中国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温室气体主要是吸收地表短波辐射,使大气变暖。()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因子?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1>【单选题】在吸取大气中的热量方面,甲烷被认为是二氧化碳的()多倍。A、5 B、10 C、15 D、20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下列作物中,排放甲烷量最大的是()。A、小麦 B、玉米 C、大豆 D、水稻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根据世界银行2000年的报告,下列国家中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是()。A、澳大利亚 B、挪威 C、加拿大 D、俄罗斯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氧化亚氮的主要来源是海水中硝酸盐的脱氮和氨盐的硝化。()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臭氧对地球表面生物免遭紫外线的强烈影响至关重要。()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亚洲稻田被认为是温室气体一大排放源?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单选题】从整体的趋势看,北半球主要地区从1700年到1980年之间面积比例大量升高的是()。A、森林 B、草原 C、牧场 D、农地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近年来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土著物种的减少 B、外来种的减少 C、土壤碳和养分的丧失 D、植被生产力的变化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从1700年到1980年,下列地区中森林覆盖率明显上升的是()。A、北美 B、拉丁美洲 C、欧洲 D、南亚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物种的消失都必定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瓦解。()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一般来说,外来物种的竞争力远远高于土著物种。()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通常来讲,物种数越少,生态系统越稳定?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1>【单选题】区别气候变化与天气变化的主要标准是()。A、时间长度 B、变化强度 C、影响范围 D、造成后果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从全球来看,整体年平均降水量是()的。A、逐渐增多

B、逐渐减少 C、保持不变 D、大幅度波动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全球地表温度平均上升了()摄氏度。A、0.6 B、1.2 C、1.8 D、2.4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近40年中,相较于夏季平均气温,我国冬季平均气温上升较为明显。()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一般来说,受全球变暖影响,纬度越高或海拔越高的地区升温更明显。()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一年中,白天比夜间升温高?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1>【单选题】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A、寒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冷 B、寒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暖 C、热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冷 D、热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暖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根据IPCC在1995年的报告,过去一百年中海平面上升了()。A、10-20毫米 B、10-20厘米 C、20-30毫米 D、20-30厘米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全球云量观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A、统计数据较少 B、直接观测难度较大 C、没有统一仪器观测 D、数量变化不稳定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印度尼西亚降水显著减少,秘鲁的太平洋沿岸降水显著增多。()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根据现有的观测结果,世界范围内的云量是逐渐减少的。()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据IPCC(1995)评估,过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20mm?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7>【判断题】厄尔尼诺是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之间相互耦合的结果?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单选题】下列因素中,一般不直接影响潜在植被的是()。A、大气成分 B、气候 C、土地利用 D、人口数量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是()。A、外形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物分布多样性 B、外形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物分布多样性 D、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解决地球环境问题的关键是()。A、控制荒漠化 B、保障生物多样性 C、控制人口增长 D、减少气候变化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荒漠化主要是指由于不恰当的人为活动,导致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带的土地退化现象。()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就地保护、迁移保护、离体保护三种。()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单选题】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A、遗传多样性 B、外形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单选题】根据近百年的观测数据,()是20世纪最热的十年。A、10年代 B、40年代 C、70年代 D、90年代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关于冰芯记录的相关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辨率高 B、时间尺度长 C、环境信息少 D、有效手段之一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科学家通过冰芯记录研究气温变化,主要是研究其中的()。A、水 B、杂质 C、微生物 D、气体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近百年来温度上升的原因尚没有达成共识。()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根据相关研究,地球上40万年来平均温度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据气象观测结果,过去的130多年,全球平均温度上升0.6度?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1>【单选题】树木年轮学数据主要考察的是树木的()。A、年轮数量和密度 B、年轮数量和颜色 C、年轮宽度和密度 D、年轮宽度和颜色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从理论上来讲,海水蒸发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进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可能抵消一部分温室效应。A、湿度 B、惰性气体 C、云量

D、太阳辐射的反射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一般来说,对树木年轮生长情况影响最大的是()。A、温度 B、湿度 C、空气成分 D、污染物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部分科学家认为全球气候还处于自大约550年前开始的新冰期,地球正在变冷。()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目前全球气象数据主要来自城市地区,缺少偏远地区和海洋上空的资料,这也给判断全球气温的变化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全球气候变暖可以从物候学、雪线上升和植物迁移等方面得到证据?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1>【单选题】火山喷发释放出的物质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止太阳辐射的是()。A、水蒸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火山灰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一般来说,厄尔尼诺出现的频率为()。A、2-7年 B、5-10年 C、13-18年 D、15-20年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全球变化的人为原因不包括()。A、温室气体 B、厄尔尼诺 C、气溶胶 D、土地利用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从理论上来说,高纬火山喷发以后不久,欧洲的西风环流会变得更加强盛,冬季的天气一般是温和的。()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越长,地球上的平均温度越高。()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单选题】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原因不包括? A、温室气体 B、天文因素 C、火山喷发 D、构造运动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7>【多选题】火山喷发都可以释放什么? A、火山灰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水蒸气

参考答案:ABC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单选题】产生温室效应的分子当中,()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是最大的。A、二氧化碳 B、氧化亚氮 C、甲烷 D、水汽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如果大气中只有氧气和氮气,地表温度只有是在()摄氏度时才能平衡来自太阳的入射辐射。A、15 B、6 C、-6 D、-15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根据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决策者摘要指出,人类活动与近五十年气候变化的关联性达到()。A、40% B、70% C、90% D、99%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气溶胶可能阻挡太阳辐射,降低地球温度。()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气温显著高于郊区,形成热岛效应。()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北半球的植被通过二氧化碳施肥效应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缓全球变暖的进程?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7>【判断题】如果没有大气层,地表温度则是-6摄氏度?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1>【单选题】根据大部分科学研究成果,全球气候变化的后果不包括()。A、沿海地区被海水淹没 B、土壤盐渍化

C、高纬度生物向低纬度迁徙 D、台风强度和频率增加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中,影响气候变化的发生时间和发展的是()。A、温室气体的源和汇 B、云量及其变化 C、海洋 D、极地冰雪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中,主要影响对海平面上升的预测的是()。A、温室气体的源和汇 B、云量及其变化 C、海洋 D、极地冰雪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根据主流观点的预测,近百年来气候变化速率是越来越快的,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台风强度的增加可能有助于内陆水汽的增加。()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多选题】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包括? A、温室气体的源和汇 B、云量及其变化 C、海洋 D、极地冰雪

参考答案:ABC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1>【单选题】根据宇宙辐射和云量关联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宇宙辐射整体趋势是不断减少的 B、近年来地球的云量不断增加 C、地球的温度在近百年中是下降了的

D、通过不同方式测算的宇宙辐射量基本上是相同的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下列数据中,不属于主流理论观点的是()。

A、大气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升高到450ppm-550ppm后,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将上升2-3摄氏度

B、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摄氏度以上,将可能给人类带来重大影响,突出表现为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等

C、温度上升带来的社会问题很可能进一步导致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加剧,部分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增加,推动温度继续上升

D、世界各主要国家必需采取各种行动,减缓全球变暖,使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排放水平的一半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辐射强迫理论中,减少辐射强迫最多的是()。A、二氧化碳 B、云反射效应 C、土地利用 D、臭氧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辐射强迫理论中,辐射强迫和大气温度升高成正比。()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根据对南极冰芯的研究,很有可能是温度先升高,二氧化碳的浓度才升高。()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辐射强迫值与温度升高成反比?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单选题】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从个体的分子到个体的整体 B、从个体的分子到个体的族群 C、从个体的分子到区域环境 D、从个体的分子到整个生物圈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生态学的研究层次中,()主要研究其能量和物质交换过程。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生态学的研究层次中,()动态变化是因个体的出生和死亡罗成引起的。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受到其周围环境影响后如何改变的科学。()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对生物产生一定影响的环境因子称为生态因子,包括气候、土壤、生物、人为因子等。()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生态学研究的四个层次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1>【单选题】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当今的方法和手段不包括()。A、主要是在较大时空尺度上研究全球变化和植物生理生态反应 B、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C、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植物错综复杂的生理生态反应进行模拟或各种理论分析 D、着力解决特定区域内特定物种的未来生存趋势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目的之一是揭示()在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环境条件下对植物的作用。A、主要人为因素 B、全部人为因素 C、重要生态因子 D、所有生态因子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目的中的环境胁迫主要强调()。A、高温、盐分及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

B、高温、盐分及大气污染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关系

C、高温、盐分及大气污染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之间的复合作用对植物影响 D、高温、盐分及大气污染和植物的相互作用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的处理指标确定中之所以考虑施氮处理,主要是因为现在大气和土地中氮元素急剧流逝。()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红外增温实验成本较低,但是模拟的环境与实际环境相差较大。()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红外增温实验,温度是不可控制的?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7>【多选题】实验处理指标的确定包括? A、增温幅度 B、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C、水分处理 D、施氮处理

参考答案:ABC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单选题】常用的通量测定方法中,()强调根据乱流扩散理论,通过单位面积的任意动量或标量的通量密度是其浓度梯度与扩散系数的函数。A、波文比-能量平衡法 B、空气动力学法 C、涡度相关法 D、感热密度分析法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的基础原理是()。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热力学第三定律 D、热力学第四定律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移地实验多用于植物对()响应的研究。A、温度改变和降水改变 B、空气成分改变和降水改变 C、温度改变和气压改变 D、空气成分改变和气压改变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试验时间过短可能导致数据结果不准确,无法体现出长期生态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研究全球变化过程中,感热密度分析法有效地解决了仪器不统一导致产生误差的情况。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空气动力学法的依据是热力学第一定律?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单选题】二氧化碳的光合驯化作用是指植物生长在高浓度CO2环境下,经过一定时间后光合速率可能()。A、进一步升高 B、趋于稳定

C、恢复到以前CO2环境下的水平 D、衰落到以前CO2环境下的水平以下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在高浓度二氧化碳下某些形态上的变化可能与()有关。A、同化物增多而丧失老的碳库 B、同化物减少而丧失老的碳库 C、同化物增多而形成新的碳库 D、同化物减少而形成新的碳库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当光合能力超过库对光合产物的利用能力时,碳水化合物会积累在()中。A、枝干 B、根部 C、叶片 D、土壤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强影响,光强越高光合作用越强,吸收的二氧化碳越多。()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根据现阶段研究,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生长在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下植物的源—库关系不会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7>【判断题】一切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几乎来源于太阳能?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单选题】功能型划分中,()将植物分为关键种和非关键种。A、主观分类 B、逻辑分类 C、演绎分类 D、数据调查分类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可能导致植物的呼吸作用()。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再回到原始水平 D、先下降再回到原始水平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气孔导度一般不直接影响()。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高二氧化碳浓度环境下,光合速率提高,叶中许多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如淀粉、多糖增加。()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如果气孔导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光合速率提高的话,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必然增加。()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一般来说,高二氧化碳浓度环境下,碳三植物的叶面积增加,气孔的绝对数量增加,但密度减少?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7>【判断题】呼吸作用随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而升高?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单选题】一般来说,随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会增加()。A、1-5摄氏度 B、3-8摄氏度 C、5-10摄氏度 D、13-18摄氏度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植株主要通过()散失大量的水分。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植物体含水量一般为()。A、30%-50% B、40%-60% C、50%-70% D、60%-80%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当氮素不足时,即使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植物的产出也不一定升高。()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研究表明,在水分供应出现紧张时,植物对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表现的正效应更大。()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影响在干旱地区表现最明显?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单选题】太阳电磁辐射的能量分布主要集中在()部分。A、紫外线 B、红外线 C、可见光 D、伽马射线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下列辐射中,波长最长的是()。A、紫外线 B、无线电波 C、太阳短波辐射 D、伽马射线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在植物群落下层的植物,相较于生长在植物群落上层的植物来说,一般不具有()的特点。A、叶片向水平方向生长 B、更大 C、更绿 D、更薄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在植物群落的上部,即使太阳辐射减少50%,白天大部分时间的光强仍然在叶片的光饱和点以上。()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随着南北极臭氧层空洞加剧,南北极的紫外线的总量已经远远高于低纬度地区。()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太阳电磁辐射的能量分布主要集中在红外线部分?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1>【单选题】主要引起生物入侵的是()。A、对自然种群的利用 B、土地利用及覆盖变化 C、工业 D、农业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一般来说,外来物种指的是()。A、入侵微生物 B、入侵植物 C、入侵动物 D、以上都正确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影响最大的是()。A、生物入侵 B、对自然种群的利用 C、全球气候变化 D、土地利用及覆盖变化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入侵种的定居能力、扩张性、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危害程度以及对景观的改变有强有弱,不可一概而论。()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根据大多数生态学家所采用的定义,如果某一入侵种的后代在离母体很远的地方自然生长,那么即可认为该入侵种已被驯化。()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生物入侵是全球变化的现象之一?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7>【单选题】入侵一词在生态学中的频繁使用是近()多年的事情? A、10 B、20 C、30 D、40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1>【单选题】下列入侵方式中,主要引起小型或隐形生殖体入侵的是()。A、人类运输引起的意外入侵 B、有意引入

C、从动植物园或养殖场逃逸出去的入侵 D、人类辅助的入侵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下列物种中,属于人类辅助的入侵的是()。A、环颈鸽 B、鹭鸶 C、七鳃鳗 D、驯鹿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依赖于人类的运输,生物体至少对新环境有中等程度的适应能力。A、人类运输引起的意外入侵 B、有意引入

C、从动植物园或养殖场逃逸出去的入侵 D、人类辅助的入侵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一般来说,入侵性强的物种都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一般来说,被入侵的生态环境主要有具有可利用的资源条件、自然控制机制充足、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特点。()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单选题】淡水生物入侵的常见模式是? A、自然入侵 B、屏障去除后的入侵 C、人类辅助入侵 D、有意引入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单选题】生态位机遇假说人为,()综合决定外来入侵的增长概率。A、资源、天敌、繁殖能力 B、资源、天敌、物理环境 C、资源、结构、繁殖能力 D、资源、结构、物理环境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根据多样性阻抗假说,()的群落更容易被入侵。A、发展时间较短 B、发展时间较长 C、结构相对简单 D、结构相对复杂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根据天敌逃避假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敌是植物种群的重要调节者

B、天敌对本地种比外地种有更大的抑制作用

C、植物可以利用天敌调节作用的降低提高种群的增长 D、天敌对于本地动物的影响远大于本地植物的影响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即使外来种在某一地区生存了一段时间,但仍然有可能逐渐消失,不一定会对本地种构成灭绝性的影响。()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空生态位假说认为,岛屿群落以及生物多样性比较少的群落,对外来种缺乏足够的“生物阻力”而出现入侵。()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天敌对外来种比本地种有更大的抑制作用?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单选题】从理论上来说,下列美国地区中受到物种入侵威胁最大的是()。A、密西西比河流域 B、落基山脉 C、夏威夷岛 D、五大湖地区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生物入侵将产生两种值得关注的全球效应是()。

A、降低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地理隔离 B、提高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地理隔离 C、降低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生殖隔离 D、提高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生殖隔离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海洋和港湾生境里的生物入侵的形式不包括()。A、压舱水

B、水产、渔业和饵料物种及其相伴随的物种的引进 C、运河的淤积

D、由观赏性种类养殖业或放养增殖所致的物种释放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生物入侵不仅是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日益增加。()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任何能跨越天然屏障、在浅海之间快速大量运输含有浮游生物水体的机制都有可能促进海洋生物的入侵。()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无论是大陆还是岛屿,也无论是温带还是热带,生物入侵无处不在?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1>【单选题】下列物种中,对水稻生产危害较大的是()。A、金苹螺 B、美国海湾扇贝 C、大米草 D、亚洲蛤蜊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中国转基因作物中职面积约为()。A、30万公顷 B、40万公顷 C、50万公顷 D、60万公顷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生物入侵的现状是()。

A、大多数的入侵者可以成功地定居,而大多数成功定居的入侵者到处泛滥成灾 B、大多数的入侵者可以成功地定居,但大多数成功定居的入侵者并不到处泛滥成灾 C、大多数的入侵者并不能成功地定居,但大多数成功定居的入侵者到处泛滥成灾 D、大多数的入侵者并不能成功地定居,而大多数成功定居的入侵者也并不到处泛滥成灾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大陆的物种数与该大陆的面积呈密切正相关。()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生物入侵正在消除用以产生和蓄养地球上大多数动植物种类的生物地理平常,从而提升局部区域生物群系的独特性。()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单选题】1991年,美国大陆有()种淡水鱼由于非本地种的引入而濒临灭绝? A、27 B、30 C、40 D、44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7>【单选题】中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居世界第几?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8>【判断题】入侵者不只与本地种竞争或取食本地种,并且改变了所有物种生存的规则?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1>【单选题】决定一个外来种的总体影响的主要指标不包括()。A、来源 B、分布范围 C、密度

D、单位个体的效应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最早记录生物入侵的科学家是()。A、拉马克 B、摩尔根 C、孟德尔 D、达尔文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大约()的入侵种能够成功地定居下来。A、5%-15% B、5%-25% C、10%-15% D、10%-25%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交通的便利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得预防生物入侵越来越容易。()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入侵种对本地种的遗传影响一般是直接的侵害。()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发生变化时,具有不同固碳途径的植物之间的竞争关系不会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7>【单选题】英国动物生态学之父是? A、达尔文 B、孟德尔 C、摩尔根 D、CharlesElton 参考答案:Char les Elton——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8>【单选题】一种入侵种的影响可以从几种水平上测量,以下不正确的是? A、对遗传上的影响 B、对生物个体的影响 C、对群落的影响 D、对环境的影响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单选题】全球变化研究最大的困难在于研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A、短期的生态变化 B、长期的全球变化 C、特定类型的全球变化 D、不同类型的全球变化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主要发达国家再日本精度签订了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条约《京都协定》。A、1996年 B、1997年 C、1998年 D、1999年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早期全球变化研究手段不包括()。A、探讨单一因子 B、探讨复合效应 C、研究个体 D、研究单一群落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科学家发现随着科技进步,运用人工生态系统模拟的结果和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差异越来越小,野外模拟实验越来越受到重视。()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物如何影响环境,但是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全球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过程非常复杂?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单选题】关于定位观测和台站网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是获得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数据的重要手段 B、覆盖了陆地绝大部分面积

C、观测陆地生态系统内的环境条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组成 D、观测陆地生态系统内的环境条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动态变化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美国LETR计划认为,需要长期的记录才能达到预测目的的某一现象的动态应该不是()。A、偶发的 B、稀少的 C、复杂的 D、宏观的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美国从()开始酝酿长期生态系统研究计划。A、1974年 B、1975年 C、1976年 D、1977年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定位观测一般是短时间的、连续的。()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筹建,目前有40余个生态观测站。()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定位观测所获取的数据是建立模型的基础,同时也是样带比较研究所必需的?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单选题】一般来说,样带长度应()。A、不小于1000公里 B、不大于1000公里 C、不小于100公里 D、不大于100公里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样带的研究中,不属于研究样点功能的是()。A、反映环境变化及其影响 B、定期调查 C、遥感解译 D、技术支持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样带研究是()。A、短期研究替代长期研究 B、长期研究替代短期研究 C、空间替代时间 D、时间替代空间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中国东北森林-草原样带(NECT)主要是受水分的控制。()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样带研究的宽度应该在50公里左右,以便满足遥感影像幅宽的要求。()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为确保覆盖气候和大气模式以及决策尺度,样带研究的长度应不小于100km?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7>【单选题】中国东部南北样带于()年5月,被IGBP列为第15条标准样带? A、2000 B、2001 C、2002 D、2003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单选题】从模型的时空尺度上分类,不包括()。A、林窗模型 B、经验模型 C、协作性模型 D、过渡性模型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又被称为“转换函数模型”。A、林窗模型 B、经验模型 C、过渡性模型 D、协作性模型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传统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模型假定()。A、生物与环境相互独立 B、生物与环境处于不平衡状态 C、生物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 D、生物与环境平衡态不断变化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过渡性模型引入植物功能型的概念,在传统的林窗模型基础上,以植物功能型取代林窗模型中的具体物种。()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林窗模型一般建立在非常小的尺度上。()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经验模型是一种“多物种”和“多龄级”的随机样地模拟器?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单选题】初级生产是指绿色植物固定并转化(),生产有机物质的过程。A、太阳能 B、水分 C、养分 D、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含豆科植物多的植被比含豆科植物少的植被对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表现的反应是()。A、反应更大 B、反应更小 C、不确定 D、没有区别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现阶段土地覆盖转变所释放的量占化石燃料利用造成释放量的()左右。A、30% B、50% C、70% D、100%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净初级生产量是指初级生产者扣除呼吸消耗而真正积累的生产值。()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根据现阶段研究成果,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维持在500种左右时最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土地覆盖和利用方式的改变对陆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变化上?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7>【判断题】初级生产指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或分解者利用净初级生产量进行同化作用的过程?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8>【判断题】草本植物的气孔导度因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单选题】根据1980年到1989年平均统计数字,化石燃料利用和土地利用改变向大气每年输入()吨碳。A、16亿 B、32亿 C、55亿 D、70亿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受地表植被影响,亚马逊盆地的降水最终通过径流注入海洋的量占降水总量的()。A、72.3% B、48.5% C、33.8% D、26%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年约滞留()吨碳在陆地生态系统中。A、1220亿 B、1200亿 C、220亿 D、20亿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人为造成的全球变化远比自然变化快得多,但究竟现阶段的变化速率是否属于安全速率仍然尚未确定。()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目前全球变化研究最大局限之一是没有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生理过程和结构的相互作用。()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人为造成的全球变化比自然变化慢?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7>【单选题】亚马逊盆地每年近2000mm的降水中,()通过植被蒸腾直接返回大气圈? A、25.5% B、26% C、46% D、48.5%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8>【单选题】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不包括?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二氮 C、二氧化氮 D、甲烷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单选题】关于水环境和陆地环境比热容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环境的比热容比陆地环境大

B、水环境比陆地环境在温度变化上缓冲性更大 C、水环境放热比陆地环境更快 D、水环境吸热比陆地环境更慢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潮汐主要与月亮和太阳的()有关。A、重量 B、大小 C、亮度 D、位置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关于海洋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绝大对数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适应的温度范围更小 B、绝大多数水生生物体温的维持依靠代谢所获取能量 C、绝大多数水生生物是变温生物 D、绝大对数水生生物缺乏体温调节机制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江河一般会分为上、中和下游,但受地带性影响,从整体上看,整个流域的理化性质及生物群落构成差别不大。()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湖泊由于边界的限制,水平和垂直流动及混合都相对较弱,有利于气体和营养物质的输运。()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6>【判断题】对于海洋的生物,在温度上讲,它适应的范围很大?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单选题】2005年-2006年,我国海域中发生赤潮次数最多的是()。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2>【单选题】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中的()减少。A、鞭毛藻 B、蓝藻 C、硅藻 D、定鞭金藻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3>【单选题】水体中受人类影响的营养物质的来源不包括()。A、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 B、排到大气里的废气 C、水土流失

D、有机垃圾、家畜和家禽粪便以及农施化肥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4>【判断题】水体富营养化可能导致一些渔业品种的产量增加。()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5>【判断题】浮游植物的过量增殖还会使水体缺氧,直接杀死水生动物,或使生活在这些水域里的鱼类逃离。()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来源:网络资源库

全球生态 篇3

全球碳市场的交易机制

随着1997年《京都议定书》而诞生的排放交易制度,让全球稀缺资源的环境公共产品获得了产权,并由此产生了市场和交易价格。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在本土实施温室气体的减排异常困难。以日本为例,199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4亿吨,按《京都议定书》规定日本2008年排放量应减为11.6亿吨。但其2002年的排放量已达13.3亿吨,不仅没有减少,与基准年相比反倒增加了7.6%。具有主动权的发达国家希望可以通过实施减排指标的国际合作机制将自己的排放“合法化”,这就是碳交易机制设计的基本初衷。

碳交易(即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也就是购买合同或者碳减排购买协议,其基本机制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碳交易是基于《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三个机制形成。即国际排放贸易(JET):允许工业化国家之间相互转让他们的部分“容许的排放量”(也称“排放配额单位”);联合履行机制(JI);允许某国家从其在其他工业化国家的投资项目产生的减排量中获取减排信用;清洁发展机制(CDM):允许某国家的投资者从其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并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减排项目中获取“经核证的减排量”(CER)。

全球碳交易市场发展前景

近年来,在2005年《京都议定书》框架机制的推动下,全球碳交易的配额市场和项目市场逐步形成,并出现了爆炸性增长。2004年仅为3.77亿欧元,2005年即上升至94亿欧元,2007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价值更达400亿欧元,比2006年的220亿欧元上升了81.8%,2008年即使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衰退和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全球碳交易市场依然保持爆炸式增长态势,全年交易额达910欧元左右,涨幅惊人。根据测算,全球碳交易在2008~2012年间,市场规模每年可达500亿欧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400亿欧元(约合19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特别是在日前召开的G8会议上,发达国家愿与其他国家一起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半,并且发达国家排放总量届时应减少80%以上承诺的兑现,预计未来5年将是全球碳交易市场真正蓬勃发展的开端。

中国碳交易市场巨大

对于中国而言,碳交易及其衍生的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中国拥有巨大的碳排放资源。目前,中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1/3左右,居全球第二。据世界银行测算,全球二氧化碳交易需求量超过2亿吨。发达国家在2012年要完成50亿吨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其中一半要以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形式实现。因此,CDM市场潜力巨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1/3左右,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占联合国发放全部排放指标的41%,而CDM项目,中国占到2010年世界总CDM潜力的35%~45%,相当于拉美、非洲和中东的潜力总和。

不过,尽管中国是未来低碳产业链上最有潜力的供给方,却仍不是定价方。由于碳排放权的“准金融属性”已日益突显,并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随着碳交易市场规模的扩大,碳货币化程度越来越高,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因此,发达国家围绕碳减排权,已经形成了碳交易货币,以及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碳金融大大推动了全球碳交易市场的价值链分工。

目前,全球碳交易所共有4个,他们是欧盟的欧盟排放权交易制(EU ETS),英国的英国排放权交易制(ETG)、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以及澳洲的澳洲国家信托(NSW),并全为发达国家所主导。

中国2008年以来已经成立了3家环境交易所,即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但是,目前这3家交易所都还仅限于节能环保技术的转让交易,距离推出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还有一段距离。

一国货币要想成为国际货币甚至关键货币,通常遵循计价结算货币一储备货币一锚货币的基本路径。而与国际大宗商品、特别是能源的计价和结算绑定权往往是货币崛起的起点。碳交易权的计价结算与货币的绑定机制使发达国家拥有强大的定价能力,这是全球金融的又一失衡。

目前,欧元是碳现货和碳衍生品交易市场的主要计价结算货币,日元也正在摩拳擦掌,试图使日元成为碳交易计价结算的第三货币。中国必须提前布局,积极构建碳金融体系,在全球能源金融新博弈中争取主动权。

发展碳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

低碳经济的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应提高对碳资源价值的认识,使人民币成为碳交易计价的主要结算货币,培育碳交易多层次市场体系,开展低碳掉期交易、低碳证券,低碳期货、低碳基金等各种低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改变中国在全球碳市场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获取国家最大的战略权益。

一是把发展碳金融纳入到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框架内。碳排放在碳交易机制下被赋予了资产价值,但由于中国的CDM项目分散、中介程序复杂、审核周期长,市场交易机制不完善,降低了碳资产的价值转化效率。未来需要建立和完善碳风险评价标准,提高中国在国际碳交易中的定价权,为碳金融发展创造稳定的制度环境。

二是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使人民币成为碳交易计价的主要结算货币。目前看来,在碳交易计价结算货币的问题上,欧元远远领先,2007年全球碳基金已达58支,资金规模达到70亿欧元。其中,来自政府投资者的资金93.3%是欧元,混合购买者的资金84.7%为欧元,私人投资者的资金60.19%为欧元,其余为美元和极少的瑞士法郎和英镑。可见,国际碳交易使用欧元计价结算的需要近年不断提高。此外,美元、日元、英镑、澳元、加元等都具提升空间。伴随各国在碳交易市场的参与度提高,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搭乘碳交易快车提升本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加速走向世界主导国际货币的行列。中国必须抓紧这一机遇将人民币与碳排放权绑定,推进碳交易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进程。

三是积极研究国际碳交易和定價的规律,借鉴国际上的碳交易机制,研究探索交易制度,建设多元化,多层次的碳交易平台,并且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加快构建中国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

全球生态伦理与人居环境 篇4

人居环境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从狭义上说, 人居环境是人们生存和行为的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的总和, 根据其规模和范围, 可以分成宏观环境 (全球、区域、国家、地区、城镇等) 、中观环境 (建筑群、村落、建筑物、园林等) 和微观环境 (庭院、室内、家具、摆设等) 。从广义上讲, 人居环境的构成除物质因素外, 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人文社会环境因素。本文所讨论的人居环境即针对其宏观环境的第一个层次——全球层次。自工业革命以来, 全球生态逐渐显露危机, 人居环境不断恶化, 旧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生态文明、生态伦理逐渐走上历史的舞台, 为重塑美好人居环境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与动力。

2全球生态问题

人口压力、能源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水资源危机、土地荒漠化、森林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被认为是当今全球九大生态问题。以人口压力为例, 自1804年达到第一个10亿后, 全球人口达到下一个10亿的时间分别是123年、33年、14年、13年、12年。联合国人口基金会2001年的报告《足迹和里程碑:人口与环境变化》指出, 全球人口现在每年增加7500万, 以此推断, 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3亿之巨!毋庸置疑, “更多的人口, 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消耗和更多的污染, 并且意味着环境在更大程度上的改变”[1]。

前述九大生态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特性:一、影响的全球性。这些问题不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管辖之下, 但却影响到每个人。正因为如此, 问题的解决也必须实践上依赖于国际间的合作、理论上依赖于全球生态伦理的建构。本文的着重点即在后半部分。二、问题的关联性。每一个生态问题并不是独立存在, 它与其他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如森林退化与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 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我们不可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必须用综合的方法整体性的看待问题。

3全球生态问题的深层次分析

按照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划分, 人类共经历了三次文明浪潮:第一次文明浪潮发生在一万年以前, 人类进入农业社会, 把自己从与动物为伍的野蛮社会中解放出来, 成为与动物相区别的人。第二次文明浪潮即工业革命发生在三百多年前, 它摧毁了古老的社会模式, 现代化发轫于斯。然而人们享受着越来越精致的工业文明的成果的同时, 工业文明所引致的生态危机也愈演愈烈, 反过来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 建立在生态伦理基础上的第三次文明浪潮——生态文明呼之欲出。

“你没有死过, 你就不知道人生的价值;你没有离开过地球, 你就不知道地球的价值。” (维特根斯坦语) 自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月以后, 人类可以离开地球而观察地球。然而对于地球 (自然) 内在价值的认同、对生态危机的反思, 人类却经过了漫长艰辛的过程。直到晚近, 人们才认识到,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 起因不在生态系统本身, 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度过这一危机, 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2]也就是说, 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在于文化危机, 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旧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 仅仅依靠科学技术或经济手段远远不够, 我们必须要在文化层面进行彻底的反思, 认真考察工业文明背后的价值理念。工业文明“以人对物质的无限欲望与需要、掠夺与占有为动力, 以科学主义为展开方式——即以对科学的发现和技术的开发为展开形态, 以傲慢的物质霸权主义观念为行动纲领, 以绝对经济技术理性为行动原则, 以追求无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幸福为最高目标。”[3]其核心即为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可细分为古代人类中心主义、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其中与全球生态危机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近代人类中心主义) 。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人为自然之主的价值观, 它把人看成是自然界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 是一切价值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曾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 是存在的事物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自然及其存在物不具有内在价值而只具有工具价值。因此, 人类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只能是人的利益, 自然被排除在人的道德关怀范围之外。近代自然科学革命以来, 科技迅猛发展, 人类理性力量随之加强。从笛卡尔的“借助实践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 到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 再到康德的“人是自然的立法者”, 人类越来越觉得只要认识了自然规律, 就能获得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 使自然服从自己的利益需要。因此, 人类对自然不顾后果地掠夺、征服, 相应地, 自然对人类也进行了疯狂的报复。正是在此种价值取向的引致下, 人类对自然只有利用而没有尊重, 人与自然的关系日渐疏离, 生态问题日益凸显。

生态危机的现实迫使人类开始怀疑战胜自然的理性力量:康德不相信理性的作用, 主张不可知的“物自体”;西蒙提出“有限理性”说;海德格尔预言了生态的危机, 写出《人诗意地栖居》, 他认为技术理性正变成“一种邪恶的力量”, 提出“拯救地球”, “由拯救地球而更新世界”。因此, 托夫勒提出, “工业文明是建立在征服自然、无限资源、利益递增的基础上的, 所以, 应当变革文明。”

不同于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的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可以被称为生态伦理。西方的“绿色运动”有一个口号, 要全球性的思考问题, 要地区性的行动起来。因此, 全球生态伦理的构建, 不仅需要丰富的西方精神资源, 还应从中国悠久的传统中汲取智慧:前者例如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动物权利主义、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 后者例如天人合一的观念、阴阳五行说等等。

从西方传统的论域来看, 各种流派的关切对象各有侧重, 也不乏矛盾之处, 但以下几点还是取得较多共识的[4]:在自然观的面向上,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必须尊重与保护自然, 是因为他们自身有价值而非他们对人类有价值;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在价值观的面向上, 自然界的多样性具有内在价值, 把价值等同于对人类的价值是一种偏见, 物种因具有内在价值而应受到人类的保护。在经济观的面向上, 资源是生物的资源而非人类的资源;减少污染优先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含义, 后者意味着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经济效益应当以满足人的适度物质需要为标准, 社会和环境的损失应当从经济效益中扣除;所有生产应当是最小的物质消耗与循环利用。在科技观的面向上, 不能依赖科技, 人类必须寻找解决生态问题的其他路径;技术应当是仆人而非主人, 人类绝不是必须拥有伤害自身的技术;运用综合的方法, 把所有部分看成一个整体, 这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比部分之和更深刻。在社会观的面向上, 人们不能忍受生活质量的大幅下降, 但可以忍受高度发达国家生活标准的大幅下降;提倡适度消费;世界人口增长到目前水平已威胁到了生态系统, 但工业国家的人口与行为更具有威胁性。在政治观的面向上, 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唯一方式是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全盘变革, 摆脱工业化的生活方式;人们应尽可能的自己做决定, “专家”只提供建议, 而非用权威或权力下命令;应当有强有力的法律保护环境。不难看出, 生态伦理价值导向所推导出的美好人居环境, 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政治各个方面, 以期达到人类完整幸福的实现。

4中国传统思想及人居实践对生态伦理的贡献

从中国传统的论域来看, 儒释道三家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有自己的看法。

儒家强调天人合一。天道无处不在, 向下渗透到万物生化的过程中。之于人, 天道是人道的来源, 天道存于人心, 成为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万物中的人具有自反意识, 可以通过“思而睿, 睿而圣”的方式把握人道, 向上体察天道, 感受自身性命与宇宙大化的统一。天人应该合一, 但天道包含了自然界的现象及运动规律, 难以改变, 因而人道必须顺应天道, 即人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要符合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 儒家还提出“泛爱众”的观点。张载认为“乾称父, 坤称母, 予兹藐焉, 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 吾其体;天地之师, 吾其性;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在他看来, 人与万物虽不同种, 但都是天地之所化育, 在这一点上并无高下之分。人并不是万物乃至自然的主宰, 人与万物是平等的。程颢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 天之生理是普遍的、无私的, 人不会多得一些, 动物也不会少得一些, “放这身来, 都在万物中一例看”。“一例看”就是一律平等的看, 人类不应该高踞万物之上, 应该平等地对待万物, 正确地看待自己。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对待自然应“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主张爱护自然, 不破坏自然, 并将人、自然、社会三位一体作为其最高境界。这被西方许多现代艺术家和设计师认为是“最大的人本思想”和“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老庄的哲学思想, 不仅对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 推而广之, 对整个人居环境的营造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 道家认为, 道是宇宙中一切事物最普遍的最终的价值源泉,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天地万物都是由道无为自化的产物, 且道“在蝼蚁, 在瓦甓, 在屎溺……无所不在”。万物各自的性质、形态、功能千差万别, 但从万物自身所依据的价值本原——“道”的意义上看, 任何事物的价值都是平等的, “以道观之, 物无贵贱”,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在道家看来, 人与万物一样都为道所创生, 因而不能否认万物与人具有相同的价值尊严。人不能从自身的需要、利益和是非出发对待万物, 更不能对自然界的万物区分贵贱和高下, 也就是说, 人不能从万物是否对自己“有利”或“有用”做出万物是否存在价值的评判。

佛教强调“众生平等”。佛教倡导“众生平等”, 信奉因果报应, 认为人居环境的好坏是人类观念与行动的结果, 故“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人与生存环境是一个整体, 只有融合协调, 才能共存共荣。

在儒释道三家流派的影响下, 中国的人居环境走上了一条与西方完全不同的道路, 注重风水, 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以下几点可以称得上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原则的部分内容:

趋利避害。“凡立国都, 非于大山之下, 必于广川之上,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 下毋近水而沟防止” (《管子·乘马》) “圣人之处国者, 必有不倾之地, 而择地形之肥饶者, 乡山左右, 经水若泽, 内为落渠之写, 因大川而注焉。乃以其天材, 地之所生利养其人, 以育六畜。” (《管子·度地》) 。在选址时, 古人都会对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详加勘察, 尽量把聚落建在高而近水的地方, 方便交通运输及农业灌溉, 免于淹没之灾, 为自身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因地制宜。《淮南子·秦族训》有“俯毛彩也理以制量度, 察陵陆、水泽、肥墩、高下之宜, 立事生财, 以除饥寒之虑”。汉代《淮南子·主术训》中也指出:“肥饶高下, 各因其异, 丘、陵、阪、险, 不生五谷者, 树之以林”, 这些都说明古代的人们已懂得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并开始根据自然状况合理的选择用地进行生产。《周礼·地官司徒》提到:“以土宜之法, 辨十有土之名物, 以相民宅, 而知其利害, 以阜人民, 以蕃鸟兽, 以毓草木, 以任土事。辨有十二壤之物, 而知其种, 以教稼穑、树艺”, 主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畜牧业和种植业。此外, “水处者渔, 山处者木, 谷处者牧, 陆处者农, 地宜其事……”, 都说明古人己认识到只有遵循自然生态的内在规律, 才能充分利用土地、发挥其经济、社会及生态效应。我们在进行人居环境的美化时, 切不可一味的选择一些从外地甚至外国引进的植物种类, 结果事与愿违, 与本地的生态环境不协调, 不能发挥其生态效益甚至带来负效益。

生态节制。《孟子》曰:“斧斤以时入山林, 林木不可胜用也。”表明人们认识到自然的承载力是有限的。《礼记·王制》写到“凡四海之内, 断长补短, 方三千里, 为田八十一万亿亩。方百里者为田九十亿亩, 山陵, 林麓, 川泽, 沟读, 城郭, 宫室, 涂巷三分去一, 其余六十亿亩。……名山大泽不以封”, 表明了限制开垦的用地, 保留山林、湖泊等的自然状态的主张。这些观点都是我们现今生态伦理的基础。

5小结与展望

人永远不是万物的尺度, 人与万物生命只能是互为尺度;人也不是世界的主宰和自然的主人, 所有形式的生命都是世界的主体, 自然的主人只能是生命。人与自然的关系应是“自然为人立法, 人为自然护法”[3]。只有摒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导向, 确立新的生态伦理观, 迎来生态文明的第三次浪潮, 我们才有可能消除工业社会所带来的种种全球生态问题, 拥有一个自身幸福得以最大化的人居环境。

摘要: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导向的工业文明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 人类的人居环境不断恶化。以生态伦理为价值导向的生态文明为重塑美好人居环境提供了新的方向。新型生态伦理的建构需要从全球精神资源中汲取智慧, 中国传统人居思想可以为其做出独特的贡献。

人与自然在全球生态危机中的关系 篇5

题目:人与自然在全球生态危机中的关系 院、系:材料学院、材料加工工程 姓名:王磊

学号:

***2

人与自然在全球生态危机中的关系 王磊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加工工程)摘要: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 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是人与环境辨证统一关系确立的现实根源;而现代生态自然观的实践行为缓解生态危机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哲学依据,为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当前, 面临生态危机的严重威胁,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理论的层面寻找解决生态危机的可实施的良策。本文以生态自然观为理论根基, 试图用唯物辨证观的思维方式探究走出生态危机的有效路径。关键词:人与自然;全球化;生态危机

A Reflection on Contemporary Global Ecocrisis Based Upon Ecologic View of Nature WANG LEI(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Abstract: Ecologic vies of nature is specifically materialized in the human ecology domain as one of systematic view of nature and a modern form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t view of nature.The contemporary global exorcist is A realistic root of the establishment for systematic and dialectical ecologic view of nature andthat the fulfillment of modern ecologic view of nature provides the important philosophy basis for alleviating ecocrisis., Presently,faced with the serious threat of ecocrisis, we must renewed and carefully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of human and nature,and seek a good and realizable way to solve ecocris is from the angle of theory.This article takes ecologic view of nature as the theory foundation, attempts with the system thinking mode to inquire into the effective way to go out the puzzled.引言

自人类从自然界诞生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便随之产生并随着人类的发展不断地演化发展着。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走过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步入了工业社会,正在迎来信息社会;与此同时,源于自然的人凭着自身不断增强的力量企图一步步超越自然的界限,在对自然的漠视与疯狂掠夺中企图驾驭、控制、主宰整个自然。然而,正如罗马俱乐部倡设者佩西所说:“我们继续不屈地攀登,不知道究竟是在开创有决定意义的新的历史里程碑呢,还是在挖掘自己的墓穴。”事实证明,对于人类“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一系列危机已日益明显地演化为人类自身严重的生存危机,人与自然的关系空前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前所未有地激化和尖锐化,人类再也不能沿着传统的路径前进了!人类要缓解生态危机、摆脱生存危机,最根本的出路就是重新调整并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发展关系。鉴于此,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已成为现代社会人类不可回避与忽视的重要历史性话题,而这种“重构”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中,都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哲学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方方面面的重大现实问题。

生态危机下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既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 也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20世纪后期以来, 生态危机便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近年来,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 全球性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反而愈演愈烈。为此, 国内学术界作了大量的研究和反思, 我们认为从系统理论上弄清这个问题, 在实践中解决这个问题, 仍然十分必要, 这对于当代中国构筑和谐社会、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进化具有重要意义[1]。1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回顾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在各个阶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特征与表现。1.1原始发展阶段

人类崇拜、依附于自然。这一阶段主要指公元前一万年前,即农业、畜牧业产生以前的漫长岁月。当时,由于人类认识水平、实践能力都相当有限,生存受到自然极大的威胁和挑战,因而对自然产生出一种无上的神秘感与崇拜感,只有盲目地、动物式地顺应自然,屈服于自然的主宰。那时的自然是自然的自然,人是使用简单工具的人,人与自然是自然的统一、原始的协调、低层次的和谐。2.1农业文明时期

即公元前一万年至18世纪初,人类利用并改造着自然。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完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人类经济活动的强度、范围都大大增强、扩大,甚至开始了掠夺式的经营。人类已经由靠大自然恩赐的食物采集者转变为日益摆脱大自然束缚、掌握自己命运的食物生产者。那时的自然环境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有学者从生态角度把农业文明形象地比喻为“黄色文明”,形容由于人类过分利用土地,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现象。当然总的来讲,这个时期的自然,一方面仍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一方面对人类行为有着强大的包容力。所以人与自然处于一种有破坏的和谐状态,二者的矛盾并未激化。3.1工业文明时期

人类控制、支配自然。18世纪的产业革命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人对自然的控制与支配能力急剧增强。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自我意识极度膨胀,自视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逐渐漠视自身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对自然一味地强取豪夺,从而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人与自然对立。今天,在现代社会巨大的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之余,人类不得不面对生态危机的种种现实:人口剧增、能源短缺、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水资源缺乏、森林锐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这一切无不表明:人与自然的对立,在摆脱自然对人限制和压迫的同时,造成了人对自然的巨大威胁,同时又倍增了自然对人的报复。全球生态危机成为人与自然之间的最大矛盾,人类已被置于危险的生存困境中。面对人与自然的尖锐冲突以及导致的生存危机,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2 全球性生态危机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系统性特征、对于生态困境的反思以及危机的生态文明途径的探寻, 均透悟出它与生态自然观基本思想的悖逆。在当代科技背景下, 要理清两者的关系, 不能不涉及到生态危机的内涵澄清和特征概览, 也不能不从理论上肃清生态危机的实质及形成原因。

2.1生态危机主要表现

所谓生态危机,主要是指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对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改造,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的瓦解, 从而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灾难性危害的现象。它是与生态失衡相联系的。1949年, 美国学者福格特首次提出生态平衡的概念, 他把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而引起生态条件的恶化所导致的不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现象, 概括为生态失衡, 并由此强调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他说: “我们必须进一步认识到生态平衡面临严重的情况, 即我们的环境阻力正在因为过度砍伐、森林火灾、过度放牧、不良耕作法、种植过度、土地结构崩溃、地下水降低、野生动物灭绝等原因而迅速增加。”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是公害事件层出不穷、环境污染现象屡禁不止、能源危机咄咄逼人、地球大气圈中的臭氧层损耗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迅速消失以及人类生活质量普遍下降等等。目前,人类从地球过度索取了23%的资源,达到了地球所能承受的极限,以至于自然界不断对人类进行报复:厄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沙尘暴、大洪水、大旱灾、地震、沙漠化等自然现象都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手段,核辐射病、SARS、AIDS等等严重危害到人类健康的疾病,也是人类对自然进行大规模破坏所带来的必然恶果。事实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在短短的100年内,就已经发展到了严重对立、无法调和的地步,人类真正进入了生态野蛮的极点状态。

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 环境污染严重。由于人类的活动引入环境的物质和能量, 造成对人类的危害, 对其他生物生存威胁, 并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目前, 最具全球规模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酸雨蔓延、臭氧层耗损和温室效应。第二,自然资源消耗、短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 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但自20世纪后期以来,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越来越稀少, 从而增长了威胁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因素。第三, 人口激增。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世界人口迅猛增长, 人口数量与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此时, 人口的增长便加剧了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压力。2.2生态危机的实质及成因分析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他们的经济系统, 而他们的经济系统的维持和扩张又依赖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系统的算计、盘剥和掠夺。当人类对大自然的虏掠达到后者难以承受的程度时, 后者就, 出现了灾变, 整个生态系统便遭到破坏, 人类社会文明的历史进程就陷入危险之中。正因为如此, 生态危机从实质上来讲是“人类存在方式的危机”是“人类文明的危机[2]”。它是人类活动所引起的一种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现象[3]。生态危机的爆发给原本“光辉灿烂”的人类社会文明笼罩了一层厚重的阴影。它的形成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原因。首先, 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 是同传统的人工自然观分不开的。它把人视作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 忽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调节能力和人对不断变化着的自然界的自适应能力的训练和发展, 一味陶醉于对自然系统的胜利和统治, 却忽视了人类对自然的每一胜利, 都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格里芬认为这种统治、征服、控制、支配自然的欲望是现代精神的中心特征之一[4]。其次, 社会异化的产物。以当今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例, 它既包括发达国家, 也涉及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发达国家置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和国际公法于不顾, 肆意向发展中国家倾倒垃圾、化学废料, 把公害型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贫穷和债务也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抢夺。此外, 生态危机也是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和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发展观的必然结果。总之, 人类从作为一个猎人和农夫开始就“从事着推翻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利自己[5]”的活动。生态危机的爆发与传统的孤立的人工自然观是密不可分的, 它是系统辩证的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

由此可见,当我们以更为宽广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人类的文明史,其实这就是一部人类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历史。所谓文明,也就是人类社会改变了自然生态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可是,以往人们在评价人类文明时,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孤立系统,片面地依据与人类社会结构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来划分人类社会形态。今天,如果我们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与系统环境——自然界联系起来,再以科学文明观的视角来反思人类的文明史,我们就会发现:“天地人和,物我为一。”整个自然界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人类社会是个子系统。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母子系统问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决定性地影响着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所组成的人类社会这个子系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人类未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与自然界的母子关系,在从自然母体汲取养料而创造文明的同时,一味地想要征服自然、主宰世界,从而导致自然的报复致使经常性地发生破坏或毁灭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的现象。3 生态自然观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重要的哲学依据

生态自然观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形成的, 它是系统的辩证的自然观。总体上, 它主张把人的角色从自然的征服者改变成自然界的成员、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 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 而人与共同体中的其它成员一样, 在生态上是平等的, 彼此相互尊重;人与自然之间应协调发展、共同进化。任何一种行为, 当它不利于甚至是破坏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 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具体来讲,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其一, 生态系统是具有显著整体性的生命系统。它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构成的自然整体, 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替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在生态系统里, 各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地组成一张生命网, 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生物与非生物之间, 各生物物种之间构成的食物链等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 就会影响到整个生命系统的延续。其二, 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系统内的物质和输入系统的能量在光合作用下开始循环和转化, 经过一系列传递最终分解为化合物和元素, 再回到环境中去。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如此循环往返便构成和决定了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和演化的动态过程。其三, 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关联、相干作用, 由外界能量的输入维持。外来能量的输入及其在系统内的流动、消耗、转化, 形成了生态系统复杂的反馈联系, 使系统具有自我调控、保持平衡的能力。其四, 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来的稳定状态, 不是单纯的消极适应和回归自然, 而是遵循生态规律, 自觉地积极保护自然。那种认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任何干预都是破坏生态平衡的观点是错误的。生态系统在人为的有益影响下, 可以建立新的平衡, 达到新的有序状态。

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是人对自然过度“奴役”的结果。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实践行为,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紊乱, 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和谐和稳定, 从而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完全悖逆了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为找到缓解生态危机的可行性路径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用系统思维方式探究走出生态危机的路径

“生态危机”是当代人类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也是现代文明与人的最大困境。用系统思维方式探究走出生态困境的有效途径, 就是要把人与自然界当作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 根据生态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 把自然整体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 来思量化解危机的办法。简言之, 就是要以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为理论根基, 探寻解决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可能与现实的路径, 并从总体上协调综合治理。笔者认为,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途径。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已经有三百多万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 人类文明的进化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大阶段。工业文明历时三百年, 它为人类创造了以往无法比拟的财富。但是, 工业文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工业经济的基础之上的, 因而严重地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也就成了摆脱生态困境的必由之路。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 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为宗旨, 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发展, 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生态建设要根据和谐发展原理, 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按照物质循环规律, 对受到人为破坏的自然界物质系统进行恢复, 并不断优化产业链, 避免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产生扰动, 因此, 生态建设是针对目前全球性生态危机提出的, 是建设生态文明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其任务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生态环境工程, 包括生态恢复和环境污染治理工程, 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对遭到破坏的地域进行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由于人类直接或间接干扰破坏, 造成了生态系统发展中的不连续性、不可逆性、不平衡性的损害, 导致整个系统陷入无序状态。在自然条件下, 单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很难甚至不可能回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生态恢复工程就是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对遭到破坏生态系统予以恢复, 使其回复到原来状态或近似恢复到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状态。如废弃矿山、荒漠、湿地、荒山荒地、海洋等生态恢复工程。而环境治理工程则是运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 进行环境污染治理, 防止自然生境退化, 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行性与必然性 可行性:自人类产生以后,人以自身的创造力,把一个独立存在的地球,变成了人化自然,人类比自然界中任何一个物种对自然的影响都要明显和强硬。自近代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日益加强, 人类的自信心更加坚定。同时,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支配力、强制力也与日俱增。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人类控制了一个又一个自然力, 不断地使自然人化、对象化, 人的活动、人的本质力量逐渐凝聚在环境身上。人的本质力量体现在被改造了的新环境中,这也是环境不断人化、不断被赋予人的特性的过程。由此,人更加认为自然是软弱的,人类的力量是无限的,征服自然、统治自然是人类智慧与力量的体现, 是任何力量也不可阻挡的。然而,正当人类为所取得的物质文明感到欣喜的时候,却出现了世界性资源枯竭、世界性能源危机和世界性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最为严重的破坏。全球性的生存危机给世人敲响了警钟,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往的发展道路太片面、太狭窄,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于是,人们开始探索、寻求新的更合理、更全面的发展道路。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可持续发展观问世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出现预示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境界,人类社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即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阶段。自然科学的事实表明, 有生命的和一切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事物都是处在循环往复的动态平衡之中, 呈现出一幅和谐的图景。人类本身就生活在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之间的生物圈中,人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其生命就在于同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其中,任何一种循环和平衡遭到破坏,都会直接危害人类生存。

必然性:在认识方面建立起人和自然和谐共处、共同演进的观念,这是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前提。基于此, 人们必须正确地认识、分析造成人和自然不协调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及时地制定纠正措施和方案且付诸实施。目前, 人类的科学活动和物质交换方式已经具有全球规模的性质, 决定着生态系统的不同层次中的重要变化和连锁反应,并对整个地球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人类贪求眼前利益而毁坏地球生态的平衡,威胁人类自身生存的情形客观上已经成为现实中不可忽视的紧迫问题。人对自然的支配利用已经超出了人对科学与生产的实践领域,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在于以道德和科学、伦理和文化相统一的观点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运用道德和法律的手段调节和控制人对自然的行为。

李约瑟认为,“主宰自然”这种狂热是西方破坏性思维中最具破坏力的一种观念,这一破坏性思维深化了人对自然的错误态度。当今时代,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把自己当作自然的一员,与之和谐相处。必须把自然不再看作是被人类随意盘剥的和利用的对象,而是看作人类生命的源泉和价值的源泉。要改变人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使人们建立起尊重自然、减少浪费、保持生态的自然观、价值观和发展观。价值观的改变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6 人与自然关系重构的现实途径

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是一个高度综合的问题,必须从经济、社会、法律、技术、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入手,实行相应的发展与变革。1.经济领域

工业社会以来的经济理论、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方式、国际经济关系等经济因素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环境破坏的直接导火线。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持续发展,缓和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必须改变这些不合理的理论、制度、方式、关系等因素。

首先,必须改造那种忽视自然成本,把发展片面理解为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建立一种将资源环境列为其理论基本要素的新的经济学,确立一套新的国民核算系统,从而避免因对经济增长的狂热崇拜与追求导致的大量短期行为。其次,应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逐步调整和完善一系列经济管理制度,如市场制度、价格制度等。其次,从根本上改变工业革命以来的那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走内涵型、质量型、效益型、开放性的集成化的发展新路。最后,尽力打破现行不合理的国际经贸体系,坚决反对和杜绝“垃圾买卖”,反对富国对穷国转移“肮脏工业”,转嫁环境危机。2.社会领域

人口和人类生活方式是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两个主要社会因素。按照目前的“人口爆炸”势头,预计到本世纪中期世界人口将达100亿,这无疑会给地球上有限的自然资源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人类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更加剧了这种压力和对自然的破坏程度。据统计,人口为世界1/5的的富裕国家,消费量占世界的4/5,而这种过度消费又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耗用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和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环境灾害为前提的。鉴于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必须科学制定和切实执行与其自身的自然和经济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规划和政策,各国都必须注重提高人口素质,尤其是文明消费和环境意识,从而把庞大的人口包袱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而不是对自然的强大威胁和破坏力。3.环境保护的立法与执法

当代环境问题涉及到个人、企业、地区、国家等不同层次,涉及到有关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涉及到公共资源的享用权、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依赖规范的法治途径,法规和标准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保障。

自1967年日本制定了现代社会的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公害对策基本法》以来,世界各国已先后建立了各自的环保法律体系。目前要做的,一方

面是根据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新标准、新形势,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不断修订完善现行的环境、资源管理法律体系,研究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切实加强执法力度,强化有关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的能力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精心立法、严格执法、忠实守法就是坚持人 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4.文化教育 有学者认为,当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实质是人类的文化危机。一方面由于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超过了正确运用这些知识的知识,结果导致了生态危机,另一方面如果生态危机日趋严重则终将导致人类及其文化难以延续。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适当改变人类文化发展方向上的侧重点,及时加强文化教育,具体讲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研究天然自然的科学转向侧重研究人化自然的科学,不仅要认识自然本身的规律,更要注重发现“人———自然”系统的复合规律,按此规律进行实践,达到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与发展。第二,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很好地结合起来,使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哲学、伦理学等一系列学科在与环境科学交叉结合的基础上对其理论体系进行改造、重组和创新,以迎接生态危机及生存危机带来的巨大挑战。第三,加强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生态教育,加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和与可持续发展相容的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进一步提高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的能力。5.技术领域

“科技作为调节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的价值目标的中介性手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其双重属性决定了它既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又受到社会文化价值观和人的目的的规范。”[6]因此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引导下必然要求“可持续技术”的产生,要求技术的选择运用与生态环境相容。

可持续技术就是在最大限度减少直至消除传统技术负面效应的同时能满足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文明持续发展要求的技术。首先,它在必须遵循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和创造人类发展的需要,如生态农业技术、海洋技术等;其次,减少污染,如水循环利用技术、废物回收技术等;再次,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具有持久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如生物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当然,已经选择的技术,随着发展也可能带来新的生态问题,我们自然可以选择更新的技术替代它,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总之,我们必须在现代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中随时注入生态理念,进行有效地选择和调控,真正发挥其“第一生产力”的作用。6.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与生存危机,可持续发展必然是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全球、全人类都是相

互联系的共同体,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危机的加剧、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恶化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世界各国应从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出发,相互协调、交流和支持,尤其是发达工业化国家不仅不能把发展中国家当成转嫁环境危机的场所,而应该给予他们尽可能多的经济、技术支持,共同讨论、制定并遵守建立在公平与公正基础上的真正有利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国际性公约,为摆脱人类的生存危机而不懈努力。总之,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决不只是某一领域内某一阶段内的事,也不是某一领域能单独解决的问题,它有赖于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参考文献

马尔代夫:为全球生态敲响警钟 篇6

记者眼前的莫芮德大使中文娴熟,平易近人,又不失幽默,即刻拉近了记者与其的距离。实际上这是记者与大使的第二次会面,第一次会面时记者向大使递送了有关本次采访的简要提纲,大使过目后提出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准备,足以见出他对于本次采访的重视程度。

珊瑚岛国的生态困境

提及马尔代夫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大使谈道“马尔代夫是一个群岛国家,但它的岛屿和其他南太平洋的岛屿不太一样,是珊瑚岛。由于珊瑚岛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因此马尔代夫也面临着与内陆国家或其他岛屿国家所迥然不同的生态问题。”众所周知,人类发展对任何国家的生态系统都带来了挑战,因此目前各国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平衡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鉴于马尔代夫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这一任务就显得更加重要与急迫。据大使介绍,除却拥有的35万本地居民以外,马尔代夫每年还要接待100万的国外游客,如此算来,马尔代夫脆弱的环境和生态系统每年要供将近150万人使用,“这是一件多么具有威胁性的事情!”谈及此问题,大使脸上也泛起了忧虑的神情。

“另一方面由于四面环海,海洋和潮汐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由气候决定,所以马尔代夫也明显感受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对此,大使解释道,影响首先是季节模式的变化。马尔代夫作为一个热带国家,气候受到东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比如50年前,从6月到8月会有很鲜明的雨季。而现在,雨季变得不可预测。过去9月常常是干燥寒冷的季节,而现在9月却可能雨水连连。其次,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导致全球地震活跃度剧增,频繁的地震灾害也威胁着马尔代夫,主要是海底地震,如果澳大利亚附近发生地震,马尔代夫就会受到波及。再次,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雪山、冰川开始融化,海平面上升日益严峻,马尔代夫的沙滩因此而受到了严重侵蚀,而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不过大使也承认,这种现象的发生存在部分人为因素,“在马尔代夫的所有岛屿中,只有198个有人类居住,当地居民为了生产生活建造了很多码头,但实际上码头的建设对环境是有影响的,其中之一就是可能改变水流的方向,使岛屿受到侵蚀。”除此之外,马尔代夫还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盐水入侵问题。马尔代夫周边海域的上方只有薄薄的一层淡水,淡水下面就是咸海水,海平面上升,侵蚀沿海海拔较低的地区,导致海水入侵地下水系统,淡水资源受到破坏。同时一些人类活动也导致盐水倒灌,比如使用抽水马桶,抽水马桶会使淡水被抽出,盐水灌入。

努力寻求解决之道

“你或许想问对待这种生态困境,我们采取了什么措施。”看出记者的疑问,大使主动说道。事实上,马尔代夫的一些小岛屿上人口非常少,有的还不到1000人,政府正试着鼓励这些居住在小岛屿上的人们向那些较大的、超过10平方千米的岛屿上迁移。政府采取的是自愿移民的方式,通过在大岛屿上建设更好的设施,如学校等,来吸引人口迁移。这实际上是在建立一个人口中心。在人口中心四周,建设“水砖”,以防止海水入侵。同时还采取填海的办法,建造至少高于海平面10米的保护墙,为的就是抵抗侵蚀。“这些举措虽然都非常昂贵,但是我们愿意去尝试。”

就旅游业来说,国家一直在努力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环境,因为马尔代夫就是因其干净优美的环境而成为旅游胜地,因此干净、无污染的环境至关重要。对此,国家有很严格的规定:不允许从崖边私带珊瑚,禁止捕杀珍稀鱼类等。生态系统是马尔代夫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因此,马尔代夫致力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圈,并将整个国家都划入生物圈内。“联合国对我们的这项工作也非常支持,目前已经将马尔代夫列为了保护区,因为一种叫Menta Rays的古老鱼类只生活在马尔代夫的海域。”大使脸上露出自豪的神情。

同时,国家还希望来马尔代夫旅游的游客能有环保的概念,希望他们明白只有环境得到保护,马尔代夫的旅游资源才能长存。“在过去,游客来到马尔代夫,人们会用新鲜的椰子招待他们,喝完椰汁后,椰壳仍然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被加工成很多工艺品。但是现在,生活方式变了,人们用可乐或其他软饮招待客人,喝完的饮料瓶被扔掉,就产生了很多垃圾。供求双方不能说孰对孰错,但是结果是破坏了环境,这是我们都不想看到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提倡更科学的污水治理系统。比如,我个人认为传统的厕所更加环保,但是大部分人则更倾向于选择抽水马桶。使用抽水马桶就意味着不断地抽取水资源,价格也更为昂贵,由于需要化石燃料来支持处理污水的电站,因此也加剧了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我们希望把马尔代夫的碳排量降到零,在2020年实现‘碳中和’,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涉及到具体实施情况,大使介绍道,通过研究发现,马尔代夫的风能并不丰富且不稳定,但是却阳光充沛,有着发展太阳能所需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太阳能技术目前正在马尔代夫实施,预计三年之后,也就是2016年,希望将马尔代夫太阳能发电的比例提高20%,从而较大程度地降低碳排量。

关于应对气候变化,解决生态困境的措施,大使总结道“碳中和,填海,打造人口中心,增强监管制度都是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应对生态困境所采取的措施。我们不能对抗自然,而是要适应自然,因此我们要协调自然与人类发展之间的矛盾。比如之前谈到的码头影响水流的例子,我们会尽可能地多做调查寻求解决办法,减少建造码头对自然造成的破坏。目前,马尔代夫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正在寻求更多的科技支撑,也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国际支持。”

“岛屿消失”实为提请各国注意

马尔代夫是一个平原国家,没有山脉,自然地理上,它的最高海拔只比海平面高出3米。近年来,有关马尔代夫会被海平面上升影响直到最后被海水淹没的传言不绝于耳。 然而真实情况究竟是什么,莫芮德大使给了我们这样的答案:“这只是一个有一定科学依据的设想,目的是向国际社会敲响警钟。人们从很早以前就开始讨论有关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实际上,大家都很清楚,工业化国家才是排放温室气体的始作俑者。马尔代夫并不是工业化国家,但是现在却要为此而接受惩罚,被环境污染的恶果所困扰,这是不公平的”。

2010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总统与内阁部长召开了全球首个海底内阁会议,会议目的实际上也是为了提请世界各国关注气候变化,关注海平面上升等问题。“我个人也以部长身份参加了海底会议,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希望得到关注。作为一个身处印度洋中间的小国家,马尔代夫经常被忽略。因此,民众也希望我们的做法更加戏剧化,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马尔代夫的现状。”

当记者问及马尔代夫前任总统穆罕默德·纳希德曾提出的由于海平面上升马尔代夫不得不举国搬迁的计划时,大使解释道,实际上此项计划也是期望以戏剧性的说辞来获取国际社会的关注。但事实情况可能并非如此,马尔代夫代表的不仅是一个国家,还是一种文明,一个有着3000年历史,可以追溯到人们膜拜太阳神年代的文明。有关这个文明发源地的保护何其重要,人们或许可以迁移到别的土地上去,但是很可能因此而面临古老文明的丧失。

“事实上,马尔代夫并不会消失。”已经有科学数据表明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慢于岛屿生长的速度。马尔代夫是由大大小小的珊瑚环礁形成的特有的珊瑚环礁岛群,这些珊瑚环礁会随着海水上升而一起生长,但是当塑料制品被扔入海中后就会吸附在珊瑚上,使珊瑚无法呼吸并最终死亡。如果这种情况持续,珊瑚环礁岛就不会生长,马尔代夫的海拔也会保持不变,就极有可能被海水吞噬,因此保护水域不受污染是马尔代夫最重要的任务。

“但是无论消失与否,马尔代夫极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马尔代夫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帮助解决现有的问题,因为全世界对于气候变化都应当负起责任。所谓的防止“消失”,不单单是防止一个国家的消失,还有防止一种文明的消失,这种文明就是生态文明。国际社会有责任帮助马尔代夫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使文明得以延续。这需要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比如填海、建学校、增加植被覆盖等。“我们希望,有能力提供帮助的国家能够即刻行动起来做这些事情,而不是签署了协议却无所作为;增加GDP中用于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资金比例,而不是把资金花在战争上;不是一味地进行诸如停建工厂、节能减排之类的表态,而是实际地去帮助已经被环境和生态问题困扰的国家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与中国的对话与合作

大使告诉记者,对于马尔代夫当前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中国给予了极大帮助,尤其是在社会福利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印度洋海啸后,为给受灾群众提供帮助,中国援助马尔代夫建设了众多避难所。在马尔代夫的人口中心计划中,中国也提供了足够的支持。同时还支持马尔代夫在科技与新能源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中国做出了很多实际的行动来帮助我们协调生态环境和人类发展之间的问题,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可以说中国是帮助马尔代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作为马尔代夫的重要伙伴,我们期望能与其有更深入的对话和合作。”

全球生态 篇7

NFC的美好景象已被人们描述了数年之久, 不过由于一直未曾真正商用, NFC应用因此只能停留在人们的想象之中, 人们所拥有的也只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般的模糊印象。

而这一次情况有所不同。6月份, 中国移动正式推出了NFC手机支付业务;在近日举行的GSMA大会上, 遍布场馆的NFC业务体验, 更让人们切实体验到了NFC的无限精彩和便捷适用。

此外, 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NTT docomo以及“中华电信”在内的运营商均宣布了NFC加快商用的有关消息。GSMA协会项目经理邓炳才更是预测, NFC在全球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攀升期。可以说, NFC正在步伐稳健地向我们走来。

从过热期到低谷期

NFC是一种无接触无线电技术, 可在彼此距离几厘米的两个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将NFC与移动连接可在零售、运输、支付等领域提供多种便捷, 例如用户通过NFC可以完成近场支付, 商家可以通过NFC给客户发放代金券, 此外, 具有NFC功能的手机还可以作为员工卡、会员卡、酒店门卡, 将手机对准NFC图标可以读取数据、访问特定网站, 两部NFC手机互相触碰可以交换信息……总之, 通过NFC可以实现的应用五花八门, 应有尽有。

NFC已经存在了多年, 并不是一种新技术, 其在全球最早的商用从2004年已经开始, 但是由于终端缺乏和支持商户较少等原因, NFC这么多年来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全球最早应用NFC的是NTT docomo, 2004年NTT docomo在日本推出了Felica手机钱包业务, 支持信用卡、电子货币、公交刷卡、票务、会员卡和优惠券等服务。NTT docomo的推广将NFC带入了商用时代。受NTT docomo示范作用的影响, 此后的2006年~2008年, SK电讯、KDDI、韩国电信、VISA等都推出了NFC业务, NFC进入了第一波快速发展期。

不过当时的NFC发展遭遇到了重重障碍。首先, 全球NFC标准尚未统一, 比如日本采用Felica技术, 是一个相对孤立的系统;而其他的运营商, 有的倾向于把NFC模块放置在手机中, 有的愿意把NFC模块放置在SIM卡中以掌握主动权。各方对技术标准难以达成共识, 给手机厂商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支持NFC功能的手机则少之又少。

受理环境的不成熟更令NFC发展举步维艰。虽然各国国情有异, 但是电信与金融以及公共服务领域的话语权争夺一直僵持不下, 导致支持NFC的POS终端较少, 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使用热情。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 NFC经过一段时间的过热发展后, 迅速进入了相对沉寂期, 从2009年到2011年, 全球NFC发展陷入低谷, 期间除了谷歌钱包和Turkcel的NFC之外, 市场上并无太多亮点。

2012年进入攀升期

进入2012年以后, 随着标准的统一和市场环境的成熟, NFC重又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这一年多来, 关于NFC的好消息接连不断。

2012年8月, 新加坡运营商启动了NFC商用业务, 新加坡政府牵头形成了NFC跨行业联合体, 建设开放的基础设施, 目前已发展约1.5万名用户。

2013年4月, 泰国运营商启动了NFC商用业务, 预计至2013年底NFC用户将超过5万户, 届时将可支持公交、支付、优惠卷等各种业务。

2013年6月, NFC业务在我国香港开始商用, 电讯盈科与万事达卡、恒生银行结成了合作体, 另一个合作体则是和记电讯与VISA和花旗银行。

中国移动于2013年6月开通了NFC手机钱包业务, 预计将在北京和上海推出手机公交业务, 此外优惠券等业务也将推出;中国联通的商用日程日渐临近;中国电信也开始转向NFC-SWP方案, 在本次展会上展示了电子标签、手机社交等新型NFC业务。基于三大运营商的决心和行动, GSMA协会预计到今年底中国的NFC用户将达到千万量级。

在本次展会上, 来自我国台湾的“中华电信”更是浓墨重彩地为今年底即将商用的NFC进行预热, 其整个展台均以NFC为中心, 展示了智慧钱包、自行车租赁、会员卡、房卡、信用卡、员工证、交通卡、储值卡、导游服务等。

GSMA协会的统计数字显示, 截至2013年3月, 已有超过55家运营商承诺支持和实施基于SIM卡的NFC解决方案和服务。

另一个角度的数据也能反映出NFC蓬勃发展的状况, 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统计, 在2012年4月和2013年3月之间, 全球共售出1.1亿部基于SIM卡的NFC手机。

此前NFC商用情况较好的日本和韩国依旧在稳步推进。例如, 到2012年底, 韩国的NFC用户已超过2000万户, 其中活跃用户约占15%, NFC可支持公交、支付、优惠卷等业务。而在日本, NTT docomo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独有、相对封闭的Felica并不利于NFC业务的长期发展, 因此开始步入了Felica和NFC-SWP融合发展的轨道。

接踵而至的好消息, 使得人们对NFC发展充满了期望。i Supply称, 到2015年, NFC手机的全球销售量预期将达到5.45亿部, 有的咨询公司的预期甚至更为乐观, 如Frost&Sulivan预计为8.63亿部, IMS的预测数字为9.2亿部。在市场渗透率方面, 移动行业研究公司M for Mobile认为, 2015年市场将迎来转折点, 届时NFC手机市场渗透率将达到51%。在市场规模方面, i Supply预测到2015年全球NFC总体规模将达到740亿美元。

生态系统成熟是利好因素

为何2006年~2008年, 全球NFC的火热商用只是昙花一现, 而如今NFC迎来了真正的攀升期?对于记者的这一问题, GSMA协会邓炳才表示, 此轮NFC市场的快速发展, 主要受益于NFC终端的成熟以及受理商户的增多。

几年前, 市场上出现了多种NFC方案, 对于这些方方案的优劣势, 各方真论不休, 互不相让。近年来, 基于SIM卡的NFC方案NFC-SWP逐渐成为业界共识, 随着标准的统一, 终端厂商明确了方向, 开始加大力度投入NFC手机的生产和研发。邓炳才表示, 目前全球已经有100多款NFC手机;在中国, 目前支持中国移动NFC手机钱包的手机也有5款, 到今年底还将有15款新的手机加入。

受理商户规模的扩大也是推动NFC加快发展的利好因素。以中国移动为例, 目前只要标有“Quick Pass”的POS机均可以支持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在上海, 如面包新语、星巴克咖啡、屈臣氏以及Family Mart等均是可受理的商户。记者在现场体验时发现, 收银员对于手机支持的操作十分熟悉, 整个过程非常便捷顺利。

可信支付管理平台 (TSM) 的建立, 更是消除了金融系统与运营商之间的障碍, 使得运营商在一个平台上支持多家银行成为可能。借助TSM平台, 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可支持9家银行的账户, 基本涵盖了主要的银行。

TSM现在已经成为运营商推出NFC的共同选择, 例如, 我国台湾的“中华电信”就通过TSM平台将NFC服务空中发行到用户手机上, 将应用程序和个人化数据安装至NFC手机的安全芯片中, 这种基于TSM的服务也将实现对多家银行的支持。

服务全球化、应用多样化

在NFC商用步伐不断加快的同时, 两个新的趋势开始出现, 即服务全球化、应用多样化。

服务全球化指的是NFC服务能够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实现漫游:语音和数据业务的漫游已经成为人们出境之后的基本通信需求, 随着NFC业务的推广, 现在这一需求正在扩大到NFC领域, 人们希望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能使用NFC业务。

NFC的漫游服务已经在全球推出。2012年4月1日, docomo和韩国电信启动了全球首个NFC漫游服务, 使得韩国电信的用户在去日本旅行时, 使用自己的NFC手机, 可以从嵌有NFC标签的海报上下载促销优惠券, 然后在东京的店铺向收银员出示优惠券获得折扣。2012年12月起, docomo的用户去韩国旅游也可以实现同样的功能。现在, 随着中国移动手机钱包业务的推出, 中国移动也加入了由韩国电信和docomo组成的漫游联盟。

NFC漫游正在得到越来越多运营商的重视, 例如虽然“中华电信”尚未真正推出NFC商用业务, 但是已经对漫游服务进行了周密的准备。来自“中华电信研究院”的官有富向记者介绍, “中华电信”的NFC业务开通后, 来自香港的NFC用户可以通过OTA方式下载交通卡, 就可以刷手机乘坐台湾的公交车;来自日本的NFC用户则可以在台湾通过刷手机获得电子优惠券, 台湾的用户漫游到日本也可以享受同样的服务。

“随着NFC的发展, NFC漫游将成为用户的基本服务需求。”官有富表示。当然, NFC漫游需要全球统一的标准, 需要产业链共同创造开放的竞争环境, 实现手机和NFC服务的可携带性, 而用户服务的统一也是NFC漫游的前提条件。

在NFC应用方面, 另外一个显著趋势就是服务变得多样化。或许在NFC初期, 还有很多人将NFC应用等同于手机支付, 如果现在你还有这样的看法, 那么你的认识就亟需要更新。

在“中华电信”的展台上, 记者看到, NFC可以用来作为员工卡、会员卡、房门卡, 可以用来租赁自行车;在中国电信的展台上, 工作人员将两部NFC手机碰触就实现了图片的传输;在GSMA协会的展台, 记者体验到用NFC刷标签可以访问特定网址、获取事先存储在标签中的资料, 以及将手机静音, 关闭Wi-Fi网络等。

“简而言之, NFC手机有两大功能, 一是作为读卡器来读取NFC标签上的信息, 并完成某种事先定义的操作;二是作为卡片来被其他读卡器读取信息, 手机支付就是典型的应用。”官有富表示。

在这两个大的类别下面, 是丰富多彩的具体应用, 目前人们所开发的仅仅是冰山一角。

行业壁垒仍存

在NFC蓬勃发展的同时, 存在多年的行业壁垒问题依旧不容忽视, 这些壁垒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限制NFC发展的主要障碍。

NFC在公交系统的应用前景获得了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 不过运营商与公交系统谈判却是波折重重。一位接近中国移动的人士向记者表示, 公交系统不愿意放弃对公交卡的控制权, 在与中国移动谈判中提出了较为严苛的条件, 使得这一领域的进展一直较为缓慢。同样进展缓慢的还有香港的地铁, 香港地铁卡和公交卡为八达通公司所垄断, 用户办理八达通卡需要交纳50港币的押金, 这些沉淀资金是八达通公司不愿意放弃的利益, 因此在与运营商谈判的时候不愿意妥协。目前, 这一情况有望得到改观, 据悉中国银联将进入香港的地铁和公交系统, 开通另外一张卡, 从而打破八达通公司的垄断地位。更加竞争开放的环境对于NFC运营商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全球生态 篇8

传播区域的国际方位

新疆对外传播是以新疆行政区划为基点, 使用多种传播媒介, 面向区外或境外的跨文化、跨国界的信息交流活动。作为区域传播行为, 其传播活动或者行为必然受传播区位的影响。在电子媒介出现以前, 地理区位极大地限制着人类传播活动的范围和速度, 卫星和电子媒介突破了高山大海的阻隔, 地理区位已经不能限制人类传播活动的范围和速度。然而, 向什么地区传播、对谁传播的选择以及与传播对象的互动关系依然与传播区位有密切关系。“作为人类的传播活动, 地理环境中的种种情况和条件必然要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间接制约和影响着它的过程和成效。”[1]甚至可以说, 传播区位是影响传播活动的第一环境要素。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 是中国边境线最长、邻国最多的自治区, 与八个国家接壤, 西临中亚、西亚, 通欧非大陆, 东承九洲华夏, 恰好处于从朝鲜到中西亚的大弧形区域的中心区, 在历史上就形成了国家之间和边民之间相互往来的众多通道, 现在是第一和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

新疆矿产资源富集程度高且种类全, 分布广泛, 是我国重要的“动力源”。而新疆对外传播的主要对象———毗邻的中亚特别是中亚五国油气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水力开发潜力巨大, 土地资源可利用后备面积大。所以其有战略意义的能源开发与输送、国际通道的建设, 使美、德、法、英和日、韩、新加坡等国家对进入中亚市场抱有极大的兴趣。对土耳其和伊朗来说, 中亚在建立中西亚穆斯林经济圈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中亚也是“独联体”和俄罗斯南出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又是其南面的安全屏障。[2]当然, 中亚地区的地缘优势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是恐怖的“伊斯兰新月形地带”即“车臣—中亚—阿富汗”的主要组成部分, 也是阿富汗与俄罗斯、中国和欧洲之间的毒品贩运通道和中转枢纽。

广阔的地域与丰富的资源, 被中亚及西亚 (部分) 诸国簇拥的独特地理位置, 使新疆的战略地位显著。在历史上新疆就曾经成为英、美、俄等列强争夺和蚕食的对象, 如今它不但是国际反华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突破口, 也是境内外“三股势力”矛头所向。而“上海合作组织”六个成员国及四个观察员国家分布于新疆周边。这些因素使中国新疆在国际地缘政治的显性或隐性影响更加多样化。

新疆对外传播的区域特征为“多方位、大广角”, 这一方面决定了在“多方位”上的国家或者相关联地区自然是新疆对外传播的对象 (当然有主有次) ;另一方面这些“多方位”上的国家或者相关联地区 (境外) 是当代国际地缘政治的热点或焦点。那么, 新疆对外传播的影响力不仅仅关乎新疆形象, 更与整个中国国家形象直接相连, 而且会影响周边, 波及世界更多地区。所以, 中国新疆对外传播虽然是区域传播, 但是在全球传播生态环境中的生态位却是国际性的。

传播关系的多向度

新疆对外传播区域的国际方位决定了新疆对外传播关系的多向度即三个面向、三个点。

“三个面向”是指面向全国、面向周边、面向欧美。

1.面向全国。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地处西北边陲,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与其他省区市的交通非常不便, 相对封闭, 不少人对新疆了解肤浅, 特别是对改革开放后新疆的沧桑巨变所知不详, 对新疆有许多“老印象”, 也有不少的误读, 所以, 面向全国全方位地介绍新疆,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疆, 可以增进人们对新疆的了解。这既关乎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更关乎国家开发西部战略的实施。

2.面向周边。中国新疆周边指中亚、西亚及北亚, 这些国家是与中国有着悠长历史交往的邻居, 与新疆门对门、户挨户, 彼此的亲戚朋友也不少, 可也有隔阂与分歧。和谐邻里关系, 增进各方面交流自然是题中之义。

3.面向欧美。新疆对外传播的这个向度既是服从于国家对外传播的战略安排, 也是新疆谋取稳定和平发展环境的战略考虑。全球传播网络中, 欧美凭借其巨大的传播力控制着话语权, 影响着国际舆论, 更以偏见与谬读影响着对中国形象的评价。同时, 在所谓的“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下, 采用各种形式明里暗里支持“东突”分裂中国的活动。所以, “面向欧美”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的和平发展、新疆的和谐建设, 还欧美民众一个真实的中国;另一方面在国际舆论的舞台上发出中国的声音, 回击对我国的诽谤, 化解误解和偏见, 展示中国形象, 营造一个可以对话、交流的氛围和空间。

“三个点”是指三个传播网络的交会点。

在历史上世界传播网络是由海上的丝绸之路与陆地丝绸之路形成的。新疆及中亚、西亚不仅是古代世界的人流、物流集散地, 也是古代世界传播网络的交会点。而古代世界传播网络与今天由互联网、卫星电视、调频广播网络、无线手机网络连接的全球传播网络“有太多相似之处”[3]1。在当代全球传播网络中, 新疆及中亚地区依然处在重要的交会点。

首先是中国国家媒体和新疆地方媒体传播网络与中亚地区传播网络交会处。中国对外传播网络由新华社、报刊、广播电视及网站组成, 近十年来, 以几十种语种通过新闻报道、专栏、专题片、电影电视剧、书籍等多种形式对外传播新疆, 扩大了新疆的影响。新疆传播网络由两个报系、一个广电、一个兵团传媒、以天山网为核心的网络系统及音像书籍出版系统、外宣期刊哈萨克文《友邻》和俄文《大陆桥》构成。中亚国家的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发展的速度也参差不齐, 从总体趋势上看, 传统媒体占主导地位, 而媒体市场以非国有媒体公司占主导地位, 中亚传播网络使用俄语和本国主体民族语言、英语、土耳其语、阿拉伯语、维吾尔语、汉语等语言播出。从传播力上比较, 中国国家媒体和新疆地方媒体传播网络所形成的合力当然大于中亚地区传播网络, 但是国际传播或曰跨文化传播所面临的传播环境比国内传播复杂得多。复杂性源于地域、国度不同而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及传播控制差异。“这些差异无形中增加了国际传播的难度, 使得很大一部分所传信息在传播途中就损耗掉了。没有损耗的也难免存在传而不通或通而无效的情形。”[4]这决定了中国国家媒体和新疆地方媒体传播网络在中亚地区是“相对弱势的声音”。

其次是中国传播网络与西方资本主义传播网络的交会处。中国新疆周边中亚国家的媒体还不是很发达, 独立前, 这里是苏联传播网络的一部分, 独立后, 该地区却成为美国及西方大国对中国进行信息战的主战场之一。西方国家广泛租用苏联、东欧国家的对外广播发射机, 加上原有在中国周边国家设立的转播台, 已经形成对中国的“全月形”广播包围圈。其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是美国在离新疆最近的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和塔吉克斯坦杜尚别的自由亚洲电台转播台。[5]而一些国际宗教组织办的电台和新疆地区周边国家的一些宗教媒体近年也加大了对新疆的广播力度。其中, “东突厥斯坦新闻信息中心”对新疆的稳定威胁比较大。“西强我弱”是对这个传播网络交会处传播力对比的概括。

最后是新疆的传播网络与国家及其他省市区传播网络的交会点。这个交会点的中心是国家的传播网络。

这三个交会点会集了四种文化, 即俄罗斯文化、美国文化、中亚的伊斯兰文化、中华文化, 更密集了四种文化的各类传播媒介, 在新疆及其周边形成了媒介集群, 这个媒介集群营造了一个关于中国新疆的信息环境, 它影响并制约着“地球村”人对中国新疆的感知。这个信息环境由于媒介制度、媒介形态及媒介文化各异, 其生态并不平衡, “西强我弱”是总的态势。媒介之间的传播关系也错综复杂, 我方与敌方对峙, 对手与朋友共存。身处这个媒介集群中的中国新疆对外传播, 如何准确把握并充分利用其相互制约影响的多层次关系, “以弱胜强”是达成对外传播的目的、扩大自己影响力的必须。

传播资源富集与稀缺

传播资源是传播活动的土壤, 它由传播活动诸因素以及传播活动得以展开的环境要素构成。新疆对外传播资源中有“五个替代不了”[6]的优势资源。如面向中亚、西亚乃至欧美的跨文化传播, 除了这些优势资源外, 还有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和充满活力, 为世界和平、发展、合作而不懈努力的中国形象。

这些优势资源要转换为新疆对外传播的影响力, 关键是资源中的最核心部分———传播者。这个传播者指对外传播活动的具体实施者, 既包括使用大众媒介进行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播出者, 也包括采用非大众传媒进行对外传播者。据调查, 新疆对外传播人员少且专门人才严重匮乏, 人员大多是从非对外传播岗位调入或聘用的。

新疆对外文化传播能够诉诸对象国的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资源是有限的, 大量的是“异”文化。这需要把“异”文化转换为适合传播对象信息接收方式并且能够明白的文化象征符号, 那么, 传播者一要把握新疆文化的特质, 二要熟知对象文化并了解其信息传播模式, 三要精通传播对象的语言, 四要具备有关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的相关理论水平。在新疆, 这四者都具备的人才很少。人才是新疆对外传播影响力“木桶效应”的短板。所以, 新疆对外传播的资源现状是一般资源富集、核心资源稀缺。

传播地位焦点性与边缘性

由于历史的原因及多边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中国新疆一直是国际传播中的热点之一, “7·5”事件更把新疆推到了全球高度关注的焦点上, 也成为全球传播网络关注的焦点。但是, 全球传播网络的“西强我弱”使得“美国的全球媒体控制着国际社会所读到的、看到的和听到的一切”[3]31, 在全球传播议程中按照其价值观设置新疆议题, 形成西方传播视野的焦点, 这就是为什么新中国60年的沧桑巨变经欧美媒体造型就“走形”, 新疆各民族的和谐发展经欧美媒体加工就“变味”, 其目的不言而喻。

与新疆总是全球传播焦点地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全球传播力的相对弱势和新疆对外传播力弱势的地位, 这种弱势地位往往使得新疆乃至整个中国在全球传播、地区传播格局中被边缘化。中亚国家媒体很少有自己的新闻来源, 主要采用的是西方通讯社的新闻, 虽然也部分采用新华社的消息和新疆当地媒体的节目, 但是数量很难与西方通讯社平分秋色, 以至于新疆周边国家的百姓对欧美非常熟悉, 却很少了解中国。这说明中国对外传播的实力与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并不相称, 同样, 新疆对外传播力与新疆的地区形象也不相称。

弱势地位虽然不利, 改变却是可能的。虽然国家综合国力强弱与对外传播的影响力大小是正向相关的 (匹配性原则) , 但是, “如果一个国家在传播时机的把握、信息强度的大小等方面进行很好的掌控, 其传播力和传播效果会跳出以上规律性的约束, 获得某种程度上的独立发展”[7]。小小的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以弱势媒体赢得中东地区话语权而在全球传播中占据独特地位的经验可以借鉴。

从传播角度说, 焦点地位可以最大限度地凝聚受众的注意力, 如果我们精确把握传播时机、拿捏准信息的强度大小、选择对意见角度, 再辅以合适的传播策略与方式, 边缘化的地位也可以产生强势声音, 我国主流媒体在关于“7·5”恐怖暴力事件的报道中抢占了国际舆论制高点的表现就印证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邵培仁.论中国媒介的地理集群与能量积聚[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 .

[2]高志刚.新疆与中亚五国在区域开放中的战略地位与合作趋势[J].开放导报, 2005 (1) .

[3]李希光, 周庆安.软力量与全球传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程曼丽.国际传播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6.

[5]洪沫.西方对华广播在我国周边地区部署庞大发射网[M].//国际传播 (现代传播论文集)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145.

[6]王稼祥.新疆在西部有“五个替代不了”[N].亚洲中心时报, 2007-03-10.

全球生态 篇9

挪威

这个中美洲国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完善的自然保护区”,其国土的27%是由野生动物保护区、生物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这样的网络组成。哥斯达黎加能提供各种与生态相关的活动,跋涉穿越几百万年历史的热带雨林,火山远足,漂流,近距离观赏美洲虎、爬行动物、五彩斑斓的鸟类。

哥斯达黎加

从阿尔卑斯山脉的山峰,到大西洋上的群岛,法国有丰富的原始乡村资源。其中一个不被关注的地方——法国南部的Lot Valley,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想要寻找既有平原、小山丘又有森林、峡谷或是溪谷的地方,这里是一个很好的去处。

法国

“南非积极支持生态游,并保护珍稀动植物,警惕偷猎。这些都让它获得了很高的得分。”南非克留格尔国家公园内生态环境良好。游客能够同时观赏到南非五大动物———非洲象、长颈鹿、犀牛、非洲狮、野牛。此外,园区内鲜有旅游车。

南非

新西兰自从《指环王》上演之后,新西兰辽阔开放的美景一下子被世界各地游客熟知。这里崎岖的地形令人瞠目结舌,美丽的海滩,壮观的地热,以及火山活动让众多游客无限向往。在Abel Tasman国家公园进行一次海上独木舟之旅是个不错的选择。Marahau和Takaka之间精致的海岸线,游客大可以尽情探游这其中的沙滩和海岬,如果愿意还可以在途中宿营。

新西兰

芬兰的拉普兰是欧洲最后一个未遭破坏的原生态区域,大片森林和数以百计的原始湖泊,游客们可以尽情地欣赏午夜太阳、迷人的自然风光,还有机会看到熊和山猫。芬兰最近被《新闻周刊》命名为“世界上最好的国家”,它是徒步旅行者,骑手和露营者的天堂,也是一个难得的暂时逃离现实的遁世之地。

芬兰

参观“开放农场”,在这里你可以学到粮食是如何生产的。还可以亲自接触一些生态农业技术,购买城市超市中买不到的新鲜和健康食品。拉脱维亚有各种各样的开放农场:家畜养殖场、蘑菇农场、养鱼场和花朵农场。游客可以住在美丽田庄的小木屋,参与骑马、徒步旅行、划独木舟的运动。

拉脱维亚

众多纯净的山脉和湖泊,瑞士在绿色纯净国家排行榜上称雄,相信是在每个人的意料之中。但是想以最环保的方式体验阿尔卑斯山脉之美,那么选择走进瑞士将是最好的结果。

瑞士

这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欧洲最低!因为依山傍水,爱沙尼亚在波罗的海语中意为“水边居住者”。城堡、广场、教堂、修道院……这些童话故事里必备的浪漫要素,让爱沙尼亚充满了情调。游客可以骑着自行车,穿梭于纵横交错却又平坦宽阔的街道上,张扬自己的环保意识。首都塔林,是波罗的海沿岸唯一保持中世纪外貌和格调的城市。市内保存着13-15世纪的城堡、教堂等众多建筑,处处古风犹存。卡德里奥尔格公园。

爱沙尼亚

加入欧盟后,克罗地亚政府在支持生态旅游上取得了骄人成绩。位于科库斯岛上的Eco Centre Caput Insulae培育中心是克罗地亚最“绿色”的发展计划之一。该中心致力于保护濒临绝种的克罗地亚秃鹰。通往中心的道路十分惊险,车道仅容单行,另一面是悬崖峭壁,底下就是万丈深渊,恰好把这座岛屿的险峻突显得淋漓尽致。克罗地亚,民众在卡尔卡国家公园中的瀑布沐浴。

全球生态 篇10

全长1045米、宽约100米的世博轴是世博会园区空间景观和人流交通的主轴线, 也是园区内最大的单体项目。处于世博园区浦东片区中心地带的世博轴, 左右分别连接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和文化中心。

世博轴在设计中充分引入生态、环保和节能的理念, 如通过6个阳光谷及两侧草坡, 把绿色、新鲜空气和阳光引入各层空间;同时还采用地源热泵、江水源热泵、雨水收集利用等环保节能新技术, 体现“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主题。阳光谷像漏斗一样收集雨水后再处理, 可提供厕所、绿化灌溉等用水。

世博轴阳光谷整个屋顶膜面长约843米、最宽处约97米, 由31个外桅杆、19个内桅杆及牵引桅杆的各类钢索作为支承系统, 整个索膜结构由69块巨大的白色膜布拼装组成, 创造了“世界索膜结构之最”。

上一篇:头孢西丁下一篇: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