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义

2024-05-17

全球主义(精选十篇)

全球主义 篇1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爱国,爱国主义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 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赖连成一个整体, 所有国家、地区和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当今, 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随着国际分工和国际协作的扩大,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成为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从根本上说,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

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是:贸易全球化, 投资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 跨过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 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的局面。

二、爱国与爱国主义

爱国就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无比热爱的一种高尚情感。祖国是一个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历史为一体的综合概念, 是由一定社会历史阶段和一定区域的国土、国民和国家机器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社会共同体。爱国就是爱故土、爱人民和爱国家的统一。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 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对于公民个人而言, 爱国主义包括爱国的情感、爱国的思想和爱国的行为三层内涵。

三、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 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 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 是国际社会活动的独立主体, 只要国家存在, 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要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1. 正确认识全球化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树立民族自信心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国只有积极、勇敢的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竞争, 才能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 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 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的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 维护国家的安全, 这些都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作为一个国民, 需要有全球战略的眼光, 用理性而积极的心态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 在竞争中, 力争互利双赢。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给发展中国家既带来机遇, 也带来挑战。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不断开放市场, 发达国家一方面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利用他的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政治观、文化观以及生活方式, 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把发展中国家纳入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民, 更应该坚定爱国主义信念, 捍卫国家利益, 维护国家民族尊严, 促进祖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事业的发展。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 在历史上, 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应该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坚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中华民族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一定能够像过去一样, 再次创造辉煌。我们要放眼世界, 心系祖国,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使国家的安全、荣誉、利益高于一切, 只有祖国繁荣, 我们才能自豪;只有祖国昌盛, 我们才能幸福。每一个公民的命运与祖国民族的命运永远联结在一起。

2. 正确处理好民族利益与世界利益的关系, 树立科学发展观意识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现阶段我们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必须关心一些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的问题与威胁:如生态环境问题, 资源能源问题, 粮食耕地问题, 水资源供应问题, 反恐、贩毒、卫生安全、食品安全问题等等。爱国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时代的新内涵。一方面, 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另一方面, 也应该放眼世界致力于解决全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正确处理好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 为祖国服务与为国际尽义务,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力争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同时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 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处理好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 处理好爱国与做好本职工作的关系

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情感, 也是一种思想观念和觉悟, 更是一种行动。爱国不仅需要激情, 更需要理性。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 建设初期, 华罗庚、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爱国科学家, 他们放弃海外优厚的物质条件, 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 历尽艰辛毅然回到祖国, 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作为当代公民, 在新的历史时期应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 履行自己的责任, 做好自己的事情, 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 刻苦钻研, 不断创新, 用实际行动报效自己的祖国。

总之,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我们要认真理解, 正确把握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与科学内涵, 处理好各种关系, 做一个新时代的爱国者。

参考文献

[1]杨学兵主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西北大学出版社

[2]《思想道德修养》高教出版社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教出版社

[4]卢黎歌主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西北大学出版社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教出版社

全球贸易进入黑暗保护主义 篇2

全球贸易进入黑暗保护主义

两个月前,IMF宣称今年全球贸易将下跌2%,这将创造自1982年来最大一次跌幅.最近,WTO宣称贸易将惊人地降低9%.而其中7%的差距则代表的是巨额资金和上千万工作岗位.中国已有2千万农民工失业.据ILO(国际劳工组织)年初估计,今年约有5千万人会失业,该数据必将有所增长.存在大量失业的同时也意味着社会无法提供上亿个工作岗位.

作 者:让・皮埃尔・莱曼  作者单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 刊 名:中国企业家 英文刊名:CHINA ENTREPRENEUR 年,卷(期): “”(7) 分类号: 关键词: 

抛开主义的全球救市 篇3

朋友贵为一家美国上市公司的主席,不过就在两个星期前,他坐着他的豪华轿车从深圳来到了香港的上水,和几百名香港民众一起在银行门口排起了长队,为的就是要把自己的存款提出来。现在,他已经把自己的这个经历当成笑话告诉大家。

当然,现在他可以放心了,继澳大利亚之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也承诺,对银行存款给予100%的保障,从原本的保障10万港元,到100%。政府突然改变态度,行政长官曾荫权事后向媒体高层透露,这是因为,在澳大利亚做出了这个公布之后,政府预计,接下来,新加坡一定也会跟随,在这个信贷紧缩,一块钱都要争夺的市场上,如果香港不这样做,后果就可能是,大量的存款涌向了新加坡这个香港的竞争对手的手中。

和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不同,这次的金融危机,不再是几个对冲基金对港元的狙击,这一次,是一场全球性的信贷危机,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在这场危机里面独善其身。这一点,欧盟的成员国并不是一开始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于政府接管银行这样的国有化动作,这种干预市场,一些决策者并不能够接受,或者说不愿意接受.但是问题在于,在这场危机面前,不是选择如何去做,而是只有一个选择,而且,这样的选择也并不意味着解决问题,而只是意味着应对危机的开始。

欧盟的领导人们最终选择了共同采取行动,抛开意识形态,面对金融危机这样一个现实,没有犯下冰岛首相的判断错误,冰岛的破产,正是政治抉择的结果,而在这场危机面前,任何政治的角力,只会让问题越来越复杂,让自己陷得越深,冰岛和英国曾经的较量,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对于中国来说,一开始大家觉得这场发端于美国华尔街的危机相当的遥远,甚至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只是,尽管不断有人乐观地告诉大家,中国可以成为这场风暴里面的一片高地,但是对于中国的负面影响,也正在开始显现。美国经济衰退,使得这个习惯了大手大脚消费的国家,大幅缩减在全球的订单,而中国制造当然首当其冲。香港的中小企业的商家每天都在担心,因为不知道,自己的企业是不是能够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寒冬里面生存下去,或者是,自己的生意伙伴,是不是会突然倒闭,自己收不回来货款,或者是失去了一份订单。业内的估计,最快的情况可能要到春节过后,因为在今年第四季度还不能够彻底地反映这场危机带来的影响。

坏的日子没有来到,不管是美国的联储局主席,还是香港的行政长官,都用这样的语气告诉公众,一定要做好过艰难日子的心理准备。对于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来说,透过市场干预的手段,来为市场注入信心之余,也要让大家明白事态的严重性,因为毕竟政府措施塑造的信心是短暂的,如果没有市场本身的调节,以及民众的充分心理准备,将没有办法去应对风暴过后的日子。

全球化语境下的“东方主义” 篇4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 东、西方间既存在着《东方学》中彰显的西方人对东方的东方化, “东方的自我东方化”等关系, 也出现了东方的东方主义、东方的言说等新趋势, 形成了后现代社会中一道独特的美学景观。

一、西方对东方的“构想”

在西方人面前, 东方以他者形象出现, 通过建构“东方学”的话语系统, 对东方进行言说。“东方学的一切都置身于东方之外:东方学的意义更多地依赖于西方而不是东方……使东方在关于东方的话语中‘存在’。”1此处的东方, 不同于地理上的存在意义, 而是西方人为了便于主宰、控制东方而对其进行的构想。西方通过替“无语”的东方言说, 自己的价值观、对外政策和世界观。

1. 西方意识的强权输入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名称差别, 昭示着经济上的不对等。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各个国家、地区间通过交换获得所

杆下”是P (弱) 。而第二遍演唱时就是mp (中弱) 比上一句要强, 且“开”字有rit (渐慢) “下”字atempo (回原速) 。第一个“我愿”poeoagitat。 (稍微激动) , 第二个“我愿”contenerezza (用温柔柔情) , 第三个“我愿”是f (强) , 是三个“我愿”中高潮。“红颜”ten (保持, 表示要唱足该音符时值) 。“好教我”rit (渐慢延长) p (弱) “留住”atempo (回原速) , “芳”无限延长并做渐强渐弱, “华”字pp (很弱) , 歌曲结束。

(二) 根据歌曲的发展巧妙运用声乐技巧

1、巧用气息

《玫瑰三愿》打动人之处在于三个“我愿”, 要唱得真挚感人。这三个乐句语句较长, 需要在每句的中间换气, 这样可以使感情更充沛。

2、运用混合腔体

《玫瑰三愿》是首典雅精致、含蓄内敛、诗情画意的艺术歌曲。在演唱时应该运用混合腔体, 主要是头腔共鸣和口腔共鸣的使用, 可以使声音明亮圆润富有金属光泽。也不能忽视胸腔共鸣, 胸腔共鸣可以支持头腔和口腔共鸣, 从而使声音显得厚实、有力度。

3、注意咬字吐字

《玫瑰三愿》中主要的字有“花”“下”“打”“华”。这些字的韵母都是a, 属于开口呼。开口呼的演唱主要用力在喉部。要注意口腔打开, 发音圆润丰满, 口型保持不变, 直到整个音唱完。

4、注意音色

整首歌曲音色处理要细腻, 才能准确把握歌曲的原貌。“玫瑰花, 玫瑰花, 烂开在碧栏干下。”中的“瑰”字是重音, 要唱得圆润光滑。声音犹如叹息又似断似连、缠绵不断的感觉。玫瑰花的三个愿望在演唱上辗转迂回, 音色上更是变化起伏。第一句“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情绪要激动, 音色可以明亮又包含激情表现出祈求渴望的情绪, 力度要比之前的力度强。第二句“我愿那爱我的多情的游客莫攀摘”音色要柔和, 表现出需品。相较于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是弱势。萨义德曾说, 东方学这种文化霸权不仅对西方优势文化中的作家、思想家进行“内在控制”, 而且“在弱势方也产生了生成性”2。

西方强势文化通过消费市场作用于东方社会。“东方文化的生产便有可能向西式的生产机制趋同, 从而形成一种世界文化生产的单一性机制———一种打上深刻西方烙印的生产机制”3。在生产逻辑影响下, 东方被迫接受商品符号表征意义背后的意识形态观。

二十世纪末以来出现了“全球化媒体”,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距离被进一步缩小, 帝国主义文化通过媒介更方便地进驻到东方人的视野中。以美国好莱坞电影为例, 其中暗含“西方”本位主义观点, 东方人被迫接受西方对自身的“想象”与“言说”。有的学者清醒地认识到:“武力、经济与政治的扩张最终必然要转型为文化形态呈现出来, 所以哪里有文化扩张, 哪里就有殖民文化。”4

2.东方的“妖魔化”

内在性与外在性是萨义德《东方学》话语批评合法性的基础, 他注重东西方间文化上的认同。“伊斯兰在西方一直得到人们的错误表述”即指向西方否认东方的内在性, 在终极意义上西方对阿拉伯人政治、文化持不认同态度。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虽然殖民国家已经消亡, 但东方主义的思维与认知策略依然盛行, 东西方在文化、政治等方面发生冲突。经济交流并未改进美国对中东伊斯兰、阿拉伯世界的理解, 西方社会的东方学家们仍在为五角大楼对伊政策、战争制造合理辩护。西方媒介继续将阿拉伯世界“妖魔化”, 随意为其贴上“恐怖分子”标签, 造成东西方文化认同的沟通举步维艰。

二、东方的自我东方化

玫瑰花自顾自怜的含羞情绪, 力度也相对弱化。第三句“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是整首歌曲的重点语句, 前面的两个“我愿”都为这一乐句做铺垫。情绪和力度都达到最高潮, 音色上表现出玫瑰花热情的期待着自己愿望的实现。最后一句“好教我留住芳华”, 音区降低, 力度减弱。音色中要表现出女性的无奈与失落, 但心中又存有一丝渴望的情绪。

结语

我这里仅用抒情艺术歌曲《玫瑰三愿》做典型代表, 他的各类的艺术歌曲在创作手法上虽然有差别, 但其整体的风格却有很多相似, 这些都体现了黄自先生创作的独特性。本文仅是笔者个人观点, 不够详尽之处, 请专家老师指导批评。

注释

1.李岩:《试论中国现代艺术歌曲的发展》, 中国音乐, 1990年第1期

2.《黄自遗作集》 (文论分册) 第85页,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7参考文献

[1]上海音乐学院编辑小组著《黄自遗作集》,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7年第1版

[2]上海音乐学院编辑小组著《黄自遗作集》,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7年第1版

[3]汪毓和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 2002年第3版

[4]吴祖强著《曲式与作品分析》,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2年第1版[5]张前主编《音乐美学教程》,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年第1版[6]赵梅伯.唱歌的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马纳,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9级研究生, 指导老师:赵小平教授。

《东方学》末章“东方学现状的最近阶段”的一个小标题是“东方人东方人东方人”, 即东方主义在当今仍然繁盛, 东方对自身的阐述仍处于西方人的“东方主义”逻辑中。“东方地区……知识阶层与帝国主义之间”发生了汇合, “现代东方参与了其自身的东方化过程”5。阿拉伯语书中充斥着阿拉伯人对“阿拉伯心性”、“伊斯兰”的二手分析, 沦为美国学术、政治、文化的附属品。这一现象成因有二, 一是近东当代文化有受欧美文化主导的明显趋势, 二是东方的消费模式。

1. 无意识的消费认同

在全球化背景下, 发达国家资本以商品形式强行进入东方市场, 现代东方人在消费过程中, 无力拒绝西方后殖民主义的诱惑, “林肯”轿车、“可口可乐”饮料、好莱坞电影……由于缺乏自省, 人们无意识地移植了西方的生活模式, 东方按照西方的“东方化”规约己身。消费符号系统下潜藏的西式意识形态得到了认同, 阿拉伯世界里的人们按照西方电影中的形象来设计自己的衣着, 在行为模式中暗合了西方对东方的“想象”和“话语言说”。

保罗·哈里森在《第三世界—苦难·曲折·希望》中曾说, 第三世界贫困之源是对西方模式的照搬和认同。“有这种行为的人, 照搬他希望跻身其中的那个社会集团的习惯和生活方式, 而抛弃自己社会集团的习惯和生活方式”。6东方盲目地对西方进行全面摹仿, 认同西方话语逻辑, 完成了“现代东方的自身东方化”。

进而言之, 东方虽在不平等的东西关系中意识到自己的弱势, 但东方并未找到适当的言说途径, 希冀在西方中心的话语逻辑系统中“发言”带有一定的空想性。东方无意识地运用西方逻辑挑战西方, 使其在根本上丧失了拒绝西方权利话语、殖民话语的能力, 东方人和西方人共同营造着“东方主义”的新神话。

2. 东方的有意他者化

西方运用本质主义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使东方位于“他者”位置上, 东方有待于被审视、规约、救治或惩罚。萨义德曾表示, 东方知识界从美国那里接受关于现代化、进步、文化等观念, 给予它们合法存在的证明和权威, 这种行为是东方对西方形象、学说的默认。正是全球化政治、经济交流的语境, 使得西方“想象性东方”在东方人心目中得到了极大强化, 部分东方人主动迎合西方, 将己身塑造为西方人眼中的“他者”, 进而与西方进行沟通。

以中国电影为例, 由于东方的自我表达与西方“想象性东方”之间的间离, 造成中式电影在美国的屡屡碰壁。张艺谋的《英雄》放弃中国叙事, 通过“自我东方化”而强调花哨的武功、宏大的场面、似是而非的传统“天下”思想……东方人眼中的普通商业片, 迎合了西方人对中国的种种想象, 在国外好评如潮。有人评价说, 《英雄》是张艺谋讲给西方人听的东方童话。也有人说, “自我东方化”已经成为东方导演把影片推向国际市场的有力武器。

3. 建立西方学

萨义德因东方难民身份受到东方的欢迎, 认为他在为伊斯兰和阿拉伯系统辩护, 提供一种“反西方论”。这与萨义德的初衷相悖, “书中的观点显然是反本质主义的, 对诸如东方和西方这类类型化概括是持强烈怀疑态度的, 并且煞费苦心地避免对东方和伊斯兰进行‘辩护’, 或者干脆就将这类问题搁置起来不予讨论”。7他旨在揭示西方对东方的言说逻辑, 发现其中的压迫与霸权。

但在全球化语境中, 东方人未曾深刻理解萨义德, 而是遵循东方学的体系, 在推翻西方主体东方客体这一旧的二元对立之后, 建立起一种反向的新的二元对立——西方学。这种“西方学”言论重蹈“东方学”本质主义思维的覆辙, 是被萨义德极力否定的。东方人应逃离这种文化公式, 避免在“自我东方化”的过程中, 与西方形成更大鸿沟。

三、东方人的东方主义

东方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 出现了多种衍生思想, 除了上述简单化了的“西方学”, 还有“东方人的东方主义”。在《后革命氛围》中德里克指出, 东方主义并非只属于西方, 也非固定产物, 而是西方对东方的一种面向模式, 是东西方扩展中的关系产物。东方主义具有其现代性和六边形。从“东方人的东方主义”的角度出发, 既可以可能是民族主义用以对抗“西方霸权”的武器, 也可能从西方霸权逻辑中衍生出一种更为隐蔽的本土策略。

东方人进入全球化文化共生时代, 运用东方主义的思维模式, 将本土东方文化与世界资本主义话语霸权相连接。东方在完成对“西方化东方主义”反抗的同时, 又形成一个以自己为主体、以周边国家为客体的“东方的东方主义”, 以东方民族为中心对其他民族国家进行“他者”化想象。“东方人的东方主义”即是东方人自己在东方扮演“西方”的霸权角色, 用东方主义的逻辑去完成对他者文化的想象与统治。由于对全球化“同质化”的恐惧, 许多地区的“民族特色”与“本土意识”觉醒。在东方各种文化的各自表达中, 东方主义的中心意识再占高峰。以东方人主体对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客体化、霸权阐释解读的方法, 为民族的本质主义提供了土壤。

四、小结

萨义德《东方学》出版以来反响广大, 也遭遇过歪曲和误读, 在不断的解构与建构中其核心点未变, 即对一种本质主义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揭示, 探讨西方对东方的思维方式和话语系统。随着全球化语境的到来, 在大众媒体、商品符号表征体系等作用下, 东西方的文化会迎来进一步的碰撞。消费社会意识形态的全球新扩张, 使长期处于“东方主义”思维模式下东方开始对本土文化、民族身份的自觉和反思。

东西方之间的理解误区要得到根本消解, 可从三个方面尝试, 首先是打破接受者的“前理解”。西方对待他者文化要能够理解“悬置”, 不受东方学科知识干扰, 用平等的态度去接受和理解他者。其次, 是解放想象力。西方不要拘泥于非此即彼的思考二维向度,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多元共生, 在面向他者文化时东西方均要具有包容多元的态度。第三, 是更好地认识踏着文化。不同文化间进行平等交流, 共存互补。东西方文化只有在交流中消解本质主义的逻辑思维, 并警醒其再生, 才能使全球化的文化空间更加丰富。

注释

1.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9:29.2.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9:19.3.林丰民.东方文艺创作的他者化[J].外国文学.2002 (4) .

4.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 北京:三联书店

6.保罗·哈里森.第三世界一苦难·曲折·希望.钟菲,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37.

7.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 北京:三联书店, 1999:418.

摘要:萨义德《东方学》是后殖民主义的代表作, 第一次揭示出东西方之间的帝国主义意识形态逻辑。随着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潜在的“东方主义”逻辑思维仍然存在, 却又有了新变化。本文通过对全球话语境下的东西方言说进行分析, 试图发现东方学新的面相呈现。

经济全球化下的爱国主义 篇5

——谈中欧关系问题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古往今来,爱国主义一直是人们所提倡的优良品质,它支撑中华民族走过风风雨雨数千载屹立不倒,其内涵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停的变化。在如今经济全球化潮流覆盖全世界的时代里,爱国主义就理所当然的和经济全球化联系在了一起,所以今天我想就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来浅谈中欧关系及国民爱国方式问 题。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世界经济都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同时也影响到了各国的政治、文化和国民生活。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处在这样一个潮流里,自然需要和很多国家打交道,而和世界上和最大的经济政治集团欧盟打交道就显得必不可少 且举足轻重了。

中国与欧盟在多方面上有着密切的合作,中国需要向欧盟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体系,而欧盟则需要中国来拉动经济发展。在当前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阴霾下,中欧合作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显得重要和突出。

在合作的同时,当然也会产生摩擦,比如法国接见**、欧盟对中国商品实施反倾销等。这些摩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欧友谊,也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使中国人民有点抵触欧盟。

虽然有摩擦,但中欧关系还是以合作为主题的,双方密不可分,相互合作,共同进步,实现了双赢的局面。而且中欧关系在世界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唯有中欧关系良好稳步发展,才能使世界经济复苏,步入正轨。

所以中国人民应该重新评价爱国主义的含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不应该过于激进,意气用事,比如对法、对日的打砸事件,这样不仅不能缓解国家间的关系,保持经济较快发展,而且会影响地方经济,影响人民生活,甚至使国家关系恶化。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我认为我们应该服从国家的安排,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根据国家的要求做好自己的事情,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中国的经济实力更上一层楼,在世界的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世界之林中屹立不倒,永远辉煌。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 篇6

目前复苏的贸易保护主义有多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要求在本国特定项目中只使用本国货,例如美国奥巴马政府的“购买美国货”(Buy American)条款。该条款要求,在奥巴马政府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中,任何基础设施项目(包括联邦建筑与学校)要获得新经济刺激方案的资金支持,其所使用的钢铁产品必须是美国国内生产的。第二种是禁止其他国家特定商品的进口,例如印度对中国玩具的进口禁令。2009年1月23日,印度政府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发布公告,宣布从当日起禁止进口海关关税9501、9502和9503项下的中国玩具,禁期为6个月,直到发布下一个公告为止(在各方压力下,印度政府于2009年3月2日宣布,将允许符合全球安全机构认证的中国玩具进入印度市场,这场由印度政府自编自演的闹剧终于告一段落)。第三种是要求本国跨国公司在收缩经营的过程中确保本国范围内的就业水平。例如,法国总统萨科齐敦促本国汽车公司的资金投在法国国内,而撤出在捷克和斯洛伐克的汽车工业投资。很明显,此举在于保护法国本土的工作岗位,而非保护法国汽车公司在中欧提供的工作岗位。第四种是呼吁本国企业在雇佣工人的过程中优先雇佣本国工人,例如英国首相布朗提出的“把英国人的工作留给英国人”。第五种是通过竞争性贬值来提高本国商品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迄今为止,除人民币、日元与港币外,大多数东亚国家货币对美元的汇率都明显贬值。

除贸易保护主义外,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金融保护主义也明显抬头。所谓金融保护主义,是指特定国家政府要求本国商业银行优先对国内项目提供贷款、收缩在海外市场的贷款规模,甚至将此作为决定是否救援商业银行的前提。中欧与东欧国家是本次金融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这些国家在过去几年向西欧商业银行举借了大量贷款。由于西欧商业银行在次贷危机中遭受亏损,不得不启动痛苦的去杠杆化进程。这表明其将收缩风险贷款规模,提高流动性在贷款组合中的比重。这就意味着西欧商业银行提前收回在中欧与东欧的贷款,或者不再提供新的贷款。大量短期国际资本从中欧和东欧国家撤出,造成资产价格缩水、本币面临贬值压力、外汇储备急剧流失,西欧国家政府的金融保护主义举措更是火上浇油。如果中欧与东欧国家不能及时获得外界贷款援助,它们很可能在2009年上半年集体爆发金融危机。

正如世界经济增长有一个景气循环周期一样,贸易保护主义的涨落同样有一个周期,而且恰好与世界经济周期负相关。当全球经济高速增长时,世界各国均从全球自由贸易与资本流动中获得了好处,各国都没有动力实施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处于低潮。而一旦全球经济增长开始下滑,世界各国,尤其是像美国这样的进口大国,就开始面临以下各方面的压力:首先,由于经济增速下滑,国内失业压力有所增强。而为了缓解失业压力,通过限制外国商品进口来确保本国替代型制造业的发展与就业,就成为优先考虑的问题。其次,在经济衰退时期,社会大众对执政政府的不满情绪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当局者通过树立一个外界的敌人(替罪羊),把社会大众的不满情绪向外疏导,就成为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而采用的一种惯常举措。例如,美国政府可以把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失业,归咎于来自日本、中国等出口商品的倾销。由于涉嫌“操纵汇率”,这些国家获得一种人为制造的竞争优势,从而挤占了美国制造商品的市场,加剧了美国国内的失业。因此,对来自日本、中国的出口商品采取贸易制裁措施,不仅“顺理成章”,而且对美国制造业工人而言“大快人心”。因此,当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时,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就死灰复燃,愈演愈烈。

一方面,全球经济衰退引发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反过来加剧全球衰退。这是因为,只有全球自由贸易和全球资本自由流动,才有助于稀缺资源更有效率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才有助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如果只有一个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举措,这个国家也许能够获得一定好处。但如果所有国家都开始推行贸易保护主义,那么最终只能沦为“纳什均衡”——多输而非多赢的结果。

迄今为止,在贸易保护主义与经济衰退的循环反馈方面,一个最深刻的教训就是1929~1933年大萧条之后世界各国的贸易战。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引爆了全球金融危機,但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是从1930年下半年开始的,而美国国会在1930年通过的《斯慕特-霍利关税法案》在那次全球衰退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该法案悍然宣布对两万多种进口商品征收高昂关税。此举引发了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实施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例如征收进口关税以及让本币汇率竞争性贬值,这种以邻为壑的贸易战、汇率战,使得国际贸易与投资基本上陷入停顿,加剧了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导致全球经济陷入长达10年的衰退。事实上,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全球经济要走出这次衰退,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实体经济越滑越深的背景下,通过加强国际协调来避免各国竞相采用贸易保护主义举措,避免1930年的悲剧重演,就变得至关重要。事实上,在2008年的G20华盛顿峰会与2009年的G20伦敦峰会上,成员国都一致同意要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然而,承诺避免贸易保护主义容易,要贯彻实施起来却倍加艰难。很多国家国内都存在国会与政府之间的对峙,即国会在利益集团游说下倾向于采纳贸易保护主义举措,而政府从长远发展考虑支持全球自由贸易。因此,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新兴市场国家而言,一方面要持续敦促发达国家政府放弃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另一方面也要积极转变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只有实施内外平衡、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才能避免经济增长被外部冲击所中断,才能在全球化的时代掌握经济增长的主动权。

文化全球化与新历史主义 篇7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文学的文化研究已呈现出多层面展开的态势。“文化分析”、“文化阐释”、“文化诗学”、“文艺文化学”、“文化人类学”等一系列概念、方法的运作, 使文学与文化的内在联系、文化分析在文学研究中的效用、文学与文化沟通研究的必要、可能及限度等问题备受关注。文学的文化研究作为一种“外部研究”已显示出广阔前景, 对于文艺理论而言, 文化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是对文学的宏观考察和跨学科的研究。

目前, 文论界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是有关经济全球化之后, 文化的全球化问题。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中外学者都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分歧, 但可以肯定的是, “由于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 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在许多方面文化之间的影响都在增长:经济、政治、还有科学、艺术, 以及哲学和宗教。就目前文化全球化的认识来看, 全球化不是一个以普遍性代替特殊性的过程, 相反, 它将是一个在承认特殊性基础上寻求共性的过程。这一过程中, 全球性的文化交流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人文科学的交流将更加重要。面对这种情况, 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过程中, 我们所需要的是既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局限, 又能保持一定的独立品格, 积极与现代世界文化沟通接轨而不保守对立的文化发展策略。具体来说, 我们要致力于中国文学和文论研究的历史品格建设和现代转型。

具体到中国近几年的文学艺术创作和文学研究, 我们看到, 对历史文化的执着是中国知识分子和作家们一个斩不断的情结。对现实的焦虑和不安使他们渴望到历史中寻求答案和出路, 找回民族情感上的自尊, 这就注定要将这个年代文学的空间引向历史。在80年代中期, 整个文化学术界出现了一个关于历史、文化、民俗与宗教研究的热潮, 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自己对本民族的阐释。当我们站在古典的立场上, 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理解和阐释时, 传统在这个行为中发生了巨大的作用。用伊格尔顿的话说:“传统永远不会打盹, 他总是已经神秘地预见到那些尚未创作出来的重要作品。”我们在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对历史和传统的关注中, 看到了在全球化中自我认同的方向和可能性。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中, 究竟如何更好地认识我们的历史和传统是一个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历史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首先, “新历史主义者格林布拉特说他从事研究新历史主义的初衷是‘要与死者对话’”, 在批评实践中, 新历史主义强调文学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不是作家自己孤立的活动, 强调不同文化文本之间的互动关联。中国的史官文化和乐官文化十分发达, 其中历史和文学的关系较之西方更加紧密, 我们在文学研究中应重视探讨文学与其他形式文化活动 (史书、日记、报纸、信札、讲经、布道等等) 的关系, 纯文学和俗文学的关系, 书面语与口头文学的关系, 从而打破孤立单一的研究模式, 使我们的历史文化研究更加丰富。比如, 近几年对于民间艺术包括说唱艺术的研究都可以和相关的文学研究结合起来。其次, 新历史主义认为文学既不是被动地反映历史, 也不独立于历史之外, 能动地作用于历史, 他们对文学文本的阐释坚持过去与未来的双向阐释纬度。目前, 在中国文论的现代转换中, 我们常常将古典的东西机械地搬到现代, 缺乏对中国古典文论的相关范畴进行“历史化”过程的挖掘。在研究中, 我们可能更关注这些范畴在历史变迁中所发生的变化, 却很少用现代意识来挖掘这些“变化”本身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对历史的能动构成作用, 从而忽略了它们所带给我们的各个时代的文化信息, 对这些历史范畴在未来文化发展建设中的意义和价值也缺乏预见性的考察。正像新历史主义所倡导的, “‘再现’历史的同时, 阐释者必须试图参与和建构关于未来 (而不只是关于过去) 的对话。”我们只有尽力用现代意识、现代视野来认识过去, 用未来建设性的眼光来关照过去, 才能达到真正的古今融通, 才能对传统和历史的研究进行有价值的现代转换, 从而更好地与其他的文化形态进行对话和交流。当我们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时, 就没有什么力量可以让我们迷失“自我”, 这是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应该坚持的信念。对新历史主义这样一个复杂的文论流派, 我们不能作简单地分解, 但可以从各个方面去领悟它的精神, 分析它的价值, 真正汲取它内在的艺术理念以及相关的实践精神。我们深知, 作为一种对文学与历史的思考, 作为一种不同以往的研究方法, 新历史主义的理论探索远远不能中止, 我们对其理论本身的思考和质询也是无法穷尽的。目前, 新历史主义文论在发展中对自己的种种不足也有较清醒的认识, 这是它具有的不同于其他文论的比较强烈的自省性。新历史主义学者在批评实践中对最初的新历史主义的批评方法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批判态度, 比如加利福尼亚大学英语系的教授艾伦·刘 (Alan Lin) 在对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研究中就“一方面最严格地执行着新历史主义方法, 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方法作最彻底的批判”这应该是新历史主义理论自身前进的标志。

参考文献

[1]昝涛:《由“文化全球化”所想到的》, 《思想者》2001年第4期。

经济全球化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 篇8

但是20世纪80年代末的苏联、东欧剧变对于全球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力量来说是一个沉重打击, 作为一种实践的社会主义运动随之处于低潮。在这种情况下, 许多学者以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制度崩溃为契机, 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的特点和经济全球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对社会主义进行彻底的反思。这种反思与以前的反思最大的不同是把社会主义置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思考社会主义存在的价值、失败的原因以及未来前景, 给人们许多新的启示。我们认为, 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去思考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和命运, 即经济全球化进程对社会主义制度意味着什么?社会主义国家是否能够、如何寻求发展的机遇、壮大自己的事业?这是每一位关注社会主义命运和发展的人都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也是本文论述的主旨。

一、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

世界经济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以市场为纽带, 以商品和生产要素流动为媒介, 将各国经济紧密联接在一起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没有谁可以像孤岛那样, 与世隔绝而独善其身”。伴随着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程度的日益加深, 经济全球化己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 并且正在形成为高科技条件下经济社会化的历史性新阶段。而经济全球化在二十一世纪前期的进一步重大发展, 必将更加深刻地影响社会主义和世界发展的大局。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观察、如何把握、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大潮更好地建设自己, 以利于社会主义事业乘势而起, 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所不能无视的最重大的时代背景, 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的重大的基础性课题之一。

我们认为, 当今的经济全球化不是突然冒出来的, 而是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进程和历史曲折的一种重大的人类社会现象,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其形态。同时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从一国到多国的胜利, 从单一模式到多种模式的转变, 一句话,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党在这个地球上的产生、发展和所走过的道路, 是同经济全球化有着深刻内在联系的。具体地看, 科学社会主义从产生之日起, 其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都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紧密关联。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对世界第一次产业革命及其所

带来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及诸矛盾的重大回应, 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2. 第二次产业革命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大大加速了科

学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 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种科学的理论发展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的飞跃。

3. 面对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新趋势而作出的不同选

择, 导致了苏东社会主义的不战而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东方的崛起。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存在的价值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诸多负面效应, 如生产的全球化造成全球失业的增多、国家内部以及国家之间不平等的扩大、工业和技术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对民主的影响等等, 从一开始就与资本主义相伴随。美国马萨诸塞—波士顿大学经济学教授阿瑟·麦克艾文认为, 全球化、资本主义生产与交换关系的国际扩展, 是一个具有破坏性的、痛苦的过程。而社会主义则提供了一套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的价值范式, 这种价值范式提倡平等和民主, 反对等级制与压迫, 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的价值没有把人类推到自然界的对立面。因而, 某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垮台不等于资本主义的胜利, 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右翼、种族主义相比, 社会主义代表着理性、进步的价值以及伟大革命的时代。”这些论述从一个方面说明, 社会主义的价值是永恒的。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社会主义的价值不会消失, 也永远不会消失。具体来说, 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主义的诞生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 社会主义开拓了一条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 埋葬了野蛮的殖民体系。

4. 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引导、示范作用。

5. 社会主义的改革与革新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升华, 使社会主义找到了新的生长点。

6.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解决经济全球化弊端的唯一出路。

总之, 经济全球化既然与社会主义的历史、现实、发展相联系, 要使社会主义在全球化趋势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全方位、多视角展示和发挥社会主义的价值, 研究社会主义在全球化进程中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不断地推出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创新的新全球化战略和策略。

三、经济全球化态势下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

在当今时代,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强大的经济优势和雄厚的经济实力, 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渗透和控制, 这就注定了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带有资本主义的局限和弊端。但同时, 它又是符合历史进步的客观发展趋势, 加速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因而经济全球化对正处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 无疑是一把“双刃剑”, 但社会主义不能因此拒绝全球化, 只能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积极主动地挑战经济全球化, 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唯一正确的选择。

1. 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以坚定的政治理论优势挑战经济全球化。

2. 改变过去的“冷战”思维方式, 致力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谋求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3. 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 不断发展生产力,

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挑战经济全球化, 走向复苏振兴的决定性因素。

4. 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发展文化产业, 让先进文化成为新世纪的主旋律。

四、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财会制度发展

在科学社会主义这场伟大变革中, 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 推动新旧体制的转轨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适应全球化步伐的战略要求。“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 当今, 世界各国会计制度的建立、健全, 往往离不开一条主线, 那就是服务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使其既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部分, 又紧紧围绕着微观经济环境的建立。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财会制度作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内容, 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快速而深刻的发生着变革。当前, 我国初步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财会管理体系, 丰富了基于实践的财会理论和方法体系, 更加准确的处理企业微观管理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 总体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有中国特色的财会模式, 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核心竞争力, 强化和约束企业内部管理和社会责任。对于加入WTO之后的中国财会, 还将对我国众多行业持续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也将继续给我国会计制度变迁及会计模式选择带来挑战和机遇。

1. 会计模式选择上, 实现国际化与国家化的结合, 即在经

济全球化下实现中国化进程, 确立国际化与国家化相结合的会计模式, 融入“国际性商业语言”, 实现会计国际化。

2. 财务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修改和完善过程中, 借鉴国

际通用做法, 体现国际惯例, 使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比较和使用。

3. 企业经营管理方面, 充分借鉴和采用发达国家先进的

会计管理方法, 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益和社会责任, 适应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

4. 有效反映国家建设中不同行业、部门和所有制企业

的综合会计信息, 强化核算职能, 充分发挥对经济活动的监督职能。通过分析反映国家实力, 进行科学决算和宏观调控。

五、经济全球化是社会主义最充分的准备

150多年前, 马克思通过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国际化的作用、实质和历史趋势所做出的深入研究, 揭示出由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使得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其发展趋势不仅会使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逐步激化, 而且会为新制度的诞生创造积极的条件。从现实和历史眼光看,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总伴有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它不仅与资本主义相联系, 而且将摆脱资本主义的羁绊, 而与社会主义相联系。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实现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尽头, 隧道的尽头将是全球社会主义的灿烂曙光。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的物资准备。资本主义主导地位的经济全球化所预示的不是资本主义的最终胜利, 而是资本主义不断积累和加深的基本矛盾, 并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为社会主义的实现做出最充分的物资准备。“只有伟大的社会革命支配了资本主义时代的成果, 支配了世界市场和现代生产力, 并且使这一切都服从于最先进的民族的共同监督的时候, 人类的进步才会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的国际化准备。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革命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 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 至少在英国、美国、德国, 同时发生的革命”。“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由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 历史也就是越成为世界历史”。社会主义是世界市场和普遍交往的必然结果, 世界市场和普遍交往是社会主义的必要前提, 因而,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正为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作最充分的准备。

全球主义 篇9

1. 全球生态主义学术思潮的概述

由于语言具有生物生态性, 也会有生存的危机, 有发展---衰落——消亡的过程, 有的语言在历史的长河中折戟沉沙, 有的则枝繁叶茂, 郁郁葱葱, 这是自然规律也是历史规律。关键在于, 这种语言的消亡是自生自灭还是人为破坏使然, 这是语言生态学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如果出于非自然的人为的破坏, 就要追究人的责任, 就要从人的角度去改善和纠正。一个不好的倾向是, 伴随经济的全球化倡导的语言的国际化, 恰恰是破坏这种语言生态平衡的罪魁祸首[2], 甚至中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也在赶国际潮流, 全民学英语, 中高考外语的分值和母语是一样的, 外语甚至置于母语之上。现在反过头来看看, 短短几十年母语的应用能力已经在迅速滑坡。世界范围内, 英语一统天下, 恨不得成为国际共同语言, 所有的外交、政治、体育、文化、艺术活动都要求说英语, 各国的资料只要参与国际交流一律英语化, 而且归化率相当高, 非强势语言的国家民族主体性难以得道彰显[3]。这种语言生态的所谓国际化其实就是美国化、英语化和去母语化, 给语言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怎样才能遏制愈演愈烈的语言失衡现象呐?翻译无疑是致命武器, 是秘方良药。首先翻译要打破传统的“形式对等”, “动态对等”等旧框框, 引入异化的翻译, 对欧美中心主义进行解构[3]。Venuti认为, 异化的翻译抑制民族中心主义对原文的篡改, 在当今的世界形势下, 尤其需要这种策略上的文化干预, 以反对英语国家文化上的霸权主义, 反对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现象。异化的翻译在英语里可以成为抵御民族中心主义和种族主义、反对文化上的自我欣赏和反对帝国主义的一种形式, 以维护民主的地缘政治的关系[4]。

当前教育所面临之挑战为社会生态的理解以及个人的养育, 而社会生态以至于自然环境之生态危机的根源则为经济、技术以及个人的短视近利, 此即为当前消费文化的主要特征。因此对于教育中助长生态危机之文化预设的理解, 则必须针对消费文化进行反思, 并以有助于生态永续之文化型态作为教育之核心。在更大程度的平等与个人自由之理念的背后, 潜藏着人类对于物质欲望的需求, 每个人都可以依据其收入满足欲望, 而个人竞争力的增加则代表着欲望满足等级的提升[5]。然而在提升个人生活舒适度的背后, 环境资源的消耗则被忽略, 消费文化的意识型态也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而压迫其他的在地文化, 造成文化型态的单一化。

为文化信念转化为个人意识的过程中, 其间的线索便是语言, 而语言不只作为两者的连结, 同时也是对于世界、个人的定义和理解, 且在沟通的过程中, 文化与个人均获得确立、延续或是改变[6]。

2. 翻译的生态结构

翻译的宏观生态体系和微观生态体系, 泾渭分明, 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但要强调的是, 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不可做绝对的理解。翻译的生态结构, 一般来说, 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翻译研究的总体框架, 也就是说翻译学的总体框架, 这是从总体上说的;具体某个翻译理论的框架, 这是从微观上说的。在翻译实践方面, 从宏观和微观上分, 有一般的翻译技能和特殊的翻译技能之分。第二, 翻译的类别结构和专业结构, 主要指各分类的比例, 以及专业比例结构, 它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第三、翻译级别结构, 又称翻译的层次结构, 主要指翻译各个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 与翻译效果相适应。

在翻译的各种群体中, 要保持生机和活力, 需要经常开展活动, 需要有激励或刺激, 使某些外在因素能够激活群体成员内心的心理需求。同时, 还应通过活动结果的反馈而得到加强。在种种外化内化的过程中, 群体领导人的领导艺术、思想水平、组织能力、翻译教学的艺术和翻译研究的能力等, 起着主导因子的作用, 领导与被领导之问、群体中个体成员之间交互感应。翻译生态群体的内在关系, 可能是友谊或猜疑、激励或嫉妒、温和或粗鲁、相容或不相容。这涉及到群体中每个成员的心理素质、性格特征, 以及他们的心理生活空间。翻译生态群体的外在关系, 一般表现为中性, 但在一些关键时刻, 特别是处于同一生态位中, 则表现为激烈的竞争, 或友好的合作, 或者合作与竞争交替。

3. 全球生态主义学术思潮下生态翻译学的发展

3.1 生态翻译要求确保语言的生态性

最后, 国际视野下的生态翻译, 也同样重视语言的生态性, 即绿色性、清洁性和伦理性。因此, 将他种语言中的“不洁”拒之门外, 保持自我本族语的洁净理所当然得成为生态翻译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语言伦理指语言的使用要符合它们所在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主流意识形态, 遣词造句不得出现污言秽语和污染。语言伦理是所有种族、民族、社会的共性特点, 是语言使用的理想境界。然而理想毕竟是理想, 我们不应该沉浸在理想中, 枕着理想酣睡。我们要面对现实, 而现实是: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污染。

3.2 生态翻译是来源于对语言的认识

第二语言学习过程是用创意构出一个系统, 在此系统内, 学习者以自己的知识为基础, 不断测试自己对于目标语的种种假设, 知识来源可能包括:对母语的了解、对目标语的有限了解、对语言沟通功能的认识、对语言的一般性认识、对于人生、人性、世界的了解。

3.3 生态翻译要求做好份内之事

国际视野下的生态翻译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如何坚守中国特色保护好中国文化根脉, 做好翻译工作呐?第一, 打造属于中国特色的“以我为本”的翻译环境, 在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中, 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翻译生态和个体生态翻译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第二, 坚持依法治理和道德约束双轨并举, 整顿和规范翻译市场, 加强翻译队伍的教育和法治道德建设, 完善翻译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 使翻译工作有法可依, 有规可循。对制度上无法规范的思想行为要用伦理道德规范和约束。第三, 翻译界必须弘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先进文化占领市场, 必须围绕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经济, 服务于政治, 服务于国家, 服务于人民。第四, 树立竞争意识, 随时调整我国翻译教育、翻译研究、翻译组织和翻译产业中的不合理成分, 积极同世界接轨, 竞争协同, 使我们的发展走向正轨。第五、采取有效措施, 不断改善翻译人员的生存状况——这也是生态翻译学关注的问题之一, 不断提高翻译从业人员的待遇水平, 提高翻译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六, 从小抓起, 培养生态翻译意识, 对在校生, 要强化生态翻译思想以适应国际潮流。第七, 坚持拿来主义, 引进国际先进的生态培养方案为我所用, 与中国传统的生态意识习惯相融合, 建立适应世界发展的生态意识。

结语

生态翻译学是将翻译系统和环境系统结合成翻译生态系统来分析, 从多维角度采用多种方法来剖析翻译的结构, 在此基础上, 分析翻译的生态功能, 进而阐述翻译生态原理, 揭示翻译生态的基本规律。只有对翻译的各种生态环境以及翻译的生态结构和功能深入地加以研究, 其它翻译生态问题才有了探讨的前提和条件。通过本文的对生态主义学术思潮与生态翻译学的研究, 更有利于对我国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的认识和完善。

摘要: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 环境问题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应运而生的生态主义思潮以及全新的生态观, 为每一位“生态人”提出了挑战, 作为自然生态的一部分, 语言肩负着沟通思想、交流感情、传承文明的重任, 净化语言, 保护好语言的生态平衡和道德伦理, 是语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 生态翻译功不可没。本文将主要针对全球生态主义学术思潮下生态翻译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全球生态主义,学术思潮,生态翻译

参考文献

[1]潘苏悦.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时政新词英译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14, 12:146-149.

[2]果笑非.论翻译生态学与生态翻译学:研究对象、方法和走向[J].外语学刊, 2015, 01:105-108.

[3]崔丹.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羌族释比戏英译的文化反思[J].贵州民族研究, 2015, 02:218-221.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异”和“新”——不同翻译研究途径的比较研究并兼答相关疑问[J].中国外语, 2014, 05:104-111.

[5]唐祥金.生态翻译学语境下的翻译改写及其理据[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3:114-120.

全球化视域下跨国学术资本主义研究 篇10

一、学术资本主义到跨国学术资本主义概念和理论的提出

1997年,希拉·斯劳特(Sheila Slaughter)和拉里·莱斯利(Larry Leslie)合作研究了经济全球化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四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并详细解释了此影响如何导致了四国高等教育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日益减少,致使院校和教师不得不寻求外部资金来源的现象。斯劳特和莱斯利将学术资本主义这一概念界定为“院校及其教师为确保外部资金的市场活动或类市场活动”。[2]2004年,在新经济背景下,斯劳特和加里·罗兹(Gary Rhoades)在学术资本主义现象描述和概念提出的基础上,从新的知识流(new circuits of knowledge)、大学内的间隙组织(interstitial or ganizations)、公共部门与私有部门之间的中介组织(networks that intermediate between public and pri vate sectors)和拓展的管理能力(extended managerial capacity)等四个要素出发,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学术资本主义理论体系。[3]新知识在工商业领域的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初创公司和其他创业活动中得以体现,形成新的知识流,并且学术组织和机构通过开设在线学习课程和招收全额付费的国际学生,促进了知识和资本的跨国流动;间隙组织出现于现有大学组织内部的空隙中,是处理技术转让、科研成果商业化和招收全额付费的国际学生等事务的组织;中介组织连接政府、企业和大学之间的新知识流,为知识资本的流动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支持;大学积极拓展其管理能力,以发挥其作为经济参与者角色的作用。[3]该理论认为院校不再被动地依靠市场,而是主动地参与到学术资本主义活动中,以拓展院校外部资金来源。

在全球化背景下,学术资本主义的核心要素———知识,发生了质的改变。大学或其他组织为了在市场或类市场活动中建立竞争性的优势并获取利益,将知识作为一种商品从一地转移到其他地方,知识的轨迹从本土本国向全球各国扩展;知识从传统的知识生产者拥有转变为所有人都触手可及;新的研发也由大学和研究机构主导,转向学者与世界各地的学术和商业机构合作研究。跨国学术资本主义和理论的提出正是建立在学术资本主义这些变化的基础之上。跨国学术资本主义概念是指大学及其教师为了获得更多可能的外部资金来源,通过整合高等教育和全球知识资本的方式,把跨国因素融进教学、研究和服务的活动或行为。[5]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跨国学术资本主义将会代替国家界限的学术资本主义,也不意味着所有学术资本主义的特征都已经跨国化了,或者所有个人和集体参与者将会跨国合作。

跨国学术资本主义强调参与其中的要素,无论是核心的知识要素,还是人员、资本等其他要素,都不是属于一个单一的国家,例如,范·德维特(Hans de Wit)和简·奈特(Jane Knight)认为将教学、研究和服务融入跨国维度,通过地方的、国家的以及跨国的中介组织和间隙组织、知识生产网络等进行学术资本主义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会增加学者和大学获取多元化外部跨国资金的可能性,从而使高等教育、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不仅在国家范围内,还在世界范围内。[6]因此,跨国学术资本主义强调整合高等教育与全球流动资本。所谓“跨国化”有三层含义,从地理上看,跨国化意味着国家不是概括学术资本主义特征的知识流、网络与实践活动的唯一“容器(containers)”;[7]从组织上看,跨国化是指跨越国家界限的国际组织,如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和大学等;从内容上看,跨国化包括跨越国家界限的知识流、人员和资本等的流动。[8]例如,斯劳特和布莱登·坎特韦尔(Brendan Cantwell)已从欧洲层面研究了跨国学术资本主义,他们的研究表明学术资本主义不仅在欧洲的不同国家出现,而且学术资本主义的这种跨国形式模糊了高等教育、国家和市场之间的界限。这是由跨国的媒介和间隙组织来主导的,如高教商业论坛(Higher Education-Business Forum)、欧洲科学和技术转让专业人员协会(Association of Europe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Professionals)等。此外,欧洲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还通过多种多样的激励措施积极促进高等教育和工业领域之间的跨国合作,如研究框架项目(Research Framework Programmes)等。[9]

跨国学术资本主义理论是建立在学术资本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是学术资本主义理论的深化。随着全球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跨国学术资本主义也必然会呈现更加复杂的特点。

二、跨国学术资本主义的表现

跨国学术资本主义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跨境供给,如网络教育和教师跨境任职等;境外消费,如学生在海外留学支付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商业据点,如大学在其他国家建立海外分校等。所有这些形式和其他市场及类市场的活动都可能增强学术资本主义的跨国化,并且可能为院校及其教师争取到跨国的收入来源,从而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发展。

(一)跨国化的产学研合作

跨国化的产学研合作是跨国学术资本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大学为了开展科学研究活动,需要外部资金的支持;而跨国公司为了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大学的技术和人才支持,二者相同的利益诉求将合作变成可能。实证研究表明,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显著增强了其研发合作和战略联盟,尤其是与大学的合作,跨国公司和大学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例如,欧洲地区的应用科学网络大学(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 network,UASnet)就是学术资本主义跨国化的最好例证,该大学将10个欧洲国家的技术研发机构、公司和政府机构联系起来,旨在塑造欧洲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其目标就是“强化UASnet对欧洲研究和创新战略的贡献”,[10]以便增强欧洲的全球竞争力。又如,隶属于欧盟的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所(European Institute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EIT)的知识与创新社区(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Communities/KICs)是由高等教育组织、私人公司和起源于不同欧洲国家的公共组织所组成的跨国网络。[11]该网络将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聚集到一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共同解决相关领域的发展问题,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学术资本的跨国流动。

(二)大学董事会成员的跨国构成

大学董事会作为美国和欧洲大学内部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大学治理体制的核心。全球化的今天,美国公民在欧洲大学董事会中拥有一席之地,而非美国公民也开始逐渐加入到美国大学的董事会中,影响大学董事会的决策。这种董事会成员的跨国化组成使跨国学术资本主义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例如,俄罗斯的斯科奇科学与技术学院(Skolkov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koltech)是一所国际化的大学,与微软、强生、诺基亚和爱立信等跨国公司,以及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MIT)等大学合作,以建立强大的跨国大学参与的全球知识网络和跨国科学经营网络,其董事会成员之一的约翰·多伊奇(John Deutch)教授就是该校跨国董事会成员的一个代表。多伊奇教授于1980年加入麻省理工学院,同时,还担任过花旗集团、康明斯公司和雷神公司的主管。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还曾担任过许多政府部门的要职,包括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和部长、中央情报局主任和能源部副部长等。[12]多重角色使多伊奇教授可能为该校带来更多的跨国合作和跨国资金。

(三)大学建立海外分校的跨国化拓展

大学建立海外分校,是其从事跨国学术资本主义活动,从而融入跨国知识网络的表现形式之一。对于大学海外分校而言,知识的流动和不同形式的资本积累是在由大学、跨国公司、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等机构所组成的跨国知识生产网络里发生的。大学海外分校将发展中国家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的输出地,并通过提供课程、学历和学位等来满足不同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输出国采取大学海外分校的形式进行学术资本输出,积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从而在本国教育拨款下降或不充分的情况下满足大学发展的资金需求,以巩固它们在日益激烈的全球高等教育市场中的地位并在竞争中攫取更大的利益。通过建立海外分校,高等教育输出国的大学以招收留学生和申请当地科研项目为主要渠道,获取持续稳定的跨国收入,这也是其开展跨国学术资本主义活动最主要的动机。而高等教育输入国也通过这些海外分校,获取潜在的知识资本。如石油大国阿联酋,基于其雄厚的国家财力和对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为建立海外分校的大学提供丰厚的经费和其他支持(如无税贸易区),在迪拜国际学术城,建立海外分校的大学在这里享有分校的全部收入、税收全免和利润全部汇回的优惠。近几年,阿联酋吸引到的海外分校数量大大增长,占全球总量的比例高达25%左右,位居全球第一位。[13]

(四)在线教育的跨国化扩张

世界各地的大学,尤其是知名大学,都在积极发展在线教育,进行跨国化扩张。前耶鲁大学校长、课程时代(Coursera)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莱文(Richard Levin)说:“在线教育将为世界带来巨大改变,它将带来革命性的全球化趋势。仅目前我们就拥有全球200多个国家的用户群,大多数学习者都料想不到,他们也可以参与美国名校课程的学习,比如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等,我们让他们梦想成真。”[14]以Coursera平台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s)为例,至2013年5月,全球已有63个教育组织参与到Coursera提供MOOCs,主要参与者有新加坡国立大学、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和多伦多大学等研究型大学,注册学生人数也达到约270万人,呈大规模增长趋势。[15]尽管MOOCs还未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全世界的大学依然迫切想要参与其中,可能原因之一就是参与MOOCs为大学提供了获取多种形式资本的机会。再如,美国旧金山的一所新型全球大学———密涅瓦大学(Minerva University)正在进行着全球化教育,该大学用全新的理念,完全颠覆了大学传统的教育方式,探索未来大学的可能性。该大学招收来自全球各国的学生,学生第一年在旧金山学习,另外三年则在全球6个不同的城市学习,教师采用网络教学的方式,学生所有课程的学习也全部在网上完成,另外一部分的学习时间要花在实践活动上,如完成项目、与人交流和互动等。[14]在线教育的跨国化扩张既是高等教育市场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跨国学术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三、跨国学术资本主义对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市场体系变得更加开放,跨国学术资本主义活动将会越来越普遍,因而对全球高等教育的影响也会愈加深刻。然而,跨国学术资本主义并非给每个国家以平等的机遇与挑战,那么,跨国学术资本主义对全球高等教育发展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这值得我们深思并探讨。

首先,可以将参与跨国学术资本主义视为一个(部分)解决高校因本国政府对其资助的减少所产生的财务问题的解决办法吗?大学通过跨国化的产学研合作、招收国际留学生、建立海外分校以及开设在线教育课程等方式,获取了大量跨国收入。其中,以大学与跨国公司的产学研合作较为引人注目。跨国公司为了自身的商业利益,不仅寻求与其他公司的合作,也会寻求与大学的合作;而大学也发现这种合作会成为其有吸引力的外部资金来源。跨国公司与研究型大学开展合作的形式有设立奖学金、合同委托和共建研究中心等。科研资源越丰富的研究型大学通常拥有的联合研发机构越多,科研合同经费规模越大。如北京大学注重与企业尤其是大型跨国企业的合作,与IBM公司、朗讯公司、英特尔公司等跨国公司进行一系列的科研合作,获得了多项科研资助。上海交通大学在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的目标指引下,非常重视与跨国企业的合作,与美国通用公司合作共建实验室就是其中典型的案例。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主要是与IT领域跨国企业的合作,以培养面向工业化、国际化的软件人才。[17]这些跨国合作大大改善了各大学和相关院系的教学科研条件,对大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再如,欧美大学一直积极争夺国际留学生市场,麻省理工学院和美国其他致力于引进优秀国际人才的著名大学一样,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这种国际化的人才结构已经并将继续为麻省理工学院甚至美国带来巨大的直接或潜在的跨国经济收入。

其次,跨国学术资本主义是否会加剧不同国家之间大学的不平等,尤其是高等教育强国与弱国之间的不平等?跨国学术资本主义的核心资本—知识,在世界各国是分布不均的。创造知识的研究人员的多寡便成了决定该国高等教育强与弱的重要标准之一。据日本媒体报道,2011年,每100万居民中,日本的研究人员是5,180人,美国是4,673人,英国是3,947人,欧盟平均是3,059人。而在金砖四国(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中,只有俄罗斯在人员数量上接近上述国家(3,091人),中国是863人,巴西是668人,印度是136人。[1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现,像中国、巴西和印度这样的国家大多是其他国家生产知识的使用者。[19]因此,以消费知识为主的国家相对于美国等高等教育强国处于明显劣势。世界一流大学中有1/4是美国大学,而且大约70%的诺贝尔奖得主在那里工作。此外,如MOOCs,虽然可以被全球访问,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西方国家通过在线课程将西方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传播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加剧了全球化不平衡格局的发展。[15]因此,美国等高教强国主导了世界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弱国则被边缘化,而跨国学术资本主义的发展则进一步加大了两者之间的差距。

最后,谁将拥有资源参与到跨国学术资本主义中?根据跨国学术资本主义理论,参与跨国学术资本主义活动的主体通常包括拥有知识资本的大学、拥有经济资本的跨国公司以及某些非政府组织或者国际组织等,其中大学主要指科研实力雄厚的研究型大学。以工程类专业在2016年《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世界大学排名中力压欧美知名理工院校位居世界第一的清华大学为例,截至2015年10月9日,来自126个国家和地区的129万学习者注册选修了清华大学学堂在线推出的504门MOOCs课程,其中108门由清华大学开发,其他课程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与机构以及ed X慕课平台联盟成员高校,包括计算机、经济管理、理学、工程、文学、历史、艺术等多个专业。自2013年10月10日创立以来,清华大学学堂在线着力打造顶级MOOCs以助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与世界知名高校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等共享课程资源;与法国国家级慕课平台FUN签署合作协议,将陆续引进法国优质高等教育内容;此外,与国际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也即将合作推出在线课程。[21]因此,拥有资源参与跨国学术资本主义活动的组织或者机构都是强强联合,以谋求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加剧了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程度。

上一篇:初中体育体验式教学下一篇:临床实习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