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免疫学功能

2024-06-17

血清免疫学功能(精选十篇)

血清免疫学功能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1月1日—2015年10月31日在该院治疗的150例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资料均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150例资料均经相关实验室检查 (胃镜、B超、CT、MRI) 检测临床确诊为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 并排除了酒精性肝病和药物性肝炎等因素所致的肝纤维化病例资料。其中男87例, 女63例;年龄36~68岁, 年龄 (45.6±9.8) 岁;病程1~17年, 平均 (5.8±3.4) 年;以《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肝肝纤维化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分组, 150例患者中肝纤维化S1组、S2组、S3组、S4组分别为44例 (29.3%) 、31例 (20.6%) 、43例 (28.6%) 、32例 (21.3%) 。其中S1组44例患者中男26例, 女18例;年龄36~66岁, 平均 (45.5±9.6) 岁;病程1~16年, 平均 (5.8±3.6) 年。S2组31例患者中男18例, 女13例;年龄37~67岁, 平均 (45.8±9.2) 岁;病程2~17年, 平均 (5.7±3.5) 年。S3组43例患者中男25例, 女18例;年龄37~68岁, 平均 (46.2±9.4) 岁;病程1~16年, 平均 (5.5±3.2) 年。S4组32例患者中男18例, 女14例;年龄36~37岁, 平均 (46.1±9.0) 岁;病程1~16年, 平均 (5.6±3.6) 年。各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指标

选取血清免疫学功能3项指标和肝纤维化功能指标4项作为观察指标来研究这些的相关关系。血清免疫学功能3项指标分别为免疫球蛋白Ig G、Ig M和Ig A三指标。肝纤维化功能4项指标分别为透明质酸 (HA) 、Ⅲ型前胶原肽 (PⅢNP) 、Ⅳ型胶原肽 (CIV) 和层粘连蛋白 (LN) 。血清免疫学功能3项指标为贝克曼特定蛋白仪分析晨空腹静脉血所得, 肝纤维化功能4项指标为化学发光法检测所得。

病例资料肝纤维化程度分级标准以全国第十次病毒性肝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为标准按严重程度分期:S1级:肝脏汇管区纤维化范围扩大, 肝局限窦周和小叶内有纤维化表征;S2级:肝脏汇管区纤维化范围扩大, 且纤维间隔形成, 但小叶结构仍保留;S3级:纤维间隔形成且伴小叶结构紊乱, 但无肝硬化;S4级:肝硬化形成, 肝脏假小叶表征出现。

1.3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病理资料数据作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运用直线相关分析 (spearmans) 来分析慢性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学功能3项指标与肝纤维化功能4项指标的相关关系, 同一指标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免疫学功能8项指标和纤维化功能8项指标的相关关系分析

分析发现:血清免疫学功能指标与纤维化功能指标的显著相关 (P<0.05) , 见表1。

2.2 各纤维化分期的血清免疫学功能3项指标相关性分析

分析发现:血清免疫学功能3项指标Ig A、Ig G、Ig M在各纤维化分期中呈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 (r) 分别为10.591、12.742和9.783 (P<0.05) , 见表2。

3 讨论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功能器官和调节器官, 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紊乱的免疫状态会进一步加剧肝功能障碍程度, 致使人体多方面代谢紊乱, 并且免疫功能的下降会对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3]。机体免疫细胞的状态和功能的正常功能发挥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诊治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4]表明, 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纤维化水平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成正向相关关系。

肝纤维化过程是机体肝脏内细胞外基质的一种过量蓄积状态, 该过程不断发展可导致肝硬化病变[5]。肝脏内细胞外基质主要以胶原蛋白、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组成。其中胶原蛋白是机体肝纤维化过程中纤维间隔的主要组份, 可达85%左右, 是正常机体肝脏内的六倍以上[6]。Casini[7]等发现机体免疫球蛋白Ig G、Ig M和Ig A可增加肝炎患者细胞外基质中、Ⅲ型前胶原 (Ⅲ型前胶原肽 (PⅢNP) 、Ⅳ型胶原肽 (CIV) 的m RNA表达水平。该研究结果显示:血清免疫学功能指标与纤维化功能指标的显著相关 (P<0.05) 。表明:对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免疫学三项指标对慢性肝病患者均对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过程起到主要作用。同时研究[8]还发现自然杀伤细胞 (NK) 也与机体肝脏内细胞外基质的表达水平相关。可见, 机体血清免疫学功能指标与机体胶原蛋白合成有关, 而血清免疫学功能指标中的免疫球蛋白Ig G、Ig M、Ig A参与了慢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过程。该研究结果显示血清免疫学功能3项指标Ig M、Ig G、Ig A在各纤维化分期中呈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分别为10.591、12.742和9.783 (P<0.05) 。也证实了:血清免疫学功能指标与纤维化功能指标的显著相关, 血清免疫学功能指标Ig M、Ig G、Ig M在各纤维化分期中呈正相关关系, 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血清免疫学功能是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过程中一个关键链条, 如果我们能够开发出能打断这一关键链条的药物, 肝纤维化医疗难题有望得以解决。而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免疫学功能和肝纤维化密切相关, 可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张佳乐, 陈真.Th17/Treg失衡在肝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 2015 (7) :1225-1228.

[2]余亚玲, 牛海燕, 李倩.肝硬化病人血清微量元素与免疫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相关性分析[J].护理研究, 2014, 22 (27) :2751-2752.

[3]刘朝阳, 李红广.乙肝病毒感染者淋巴细胞亚群失衡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4, 23 (5) :560-562.

[4]张晓明, 张晓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检测的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17) :25-26.

[5]江训猛, 刘桢.肝纤维化诊断方法的现状简述[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5 (2) :127-129.

[6]周斐.肝纤维化患者血清和血浆中Ⅲ型胶原蛋白检测的价值比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 (19) :2880-2882.

[7]Casini A, Pinzani M, Milani S, et al.Regulation of extracelluler matrix synthesis by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in human fat-storing cells[J].Gastroenterology, 2011, 105 (1) :245-253.

血清免疫学功能 篇2

关键词:湖羊;人ApoB;抗血清;琼脂扩散法

中图分类号: S85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3-0186-02

传统的畜禽养殖业利润较少,且受市场行情及疾病影响较大,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亟需转变传统养殖观念,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把生物技术引入畜禽养殖业,以畜禽为载体,为人类生产各类生物制品(特定蛋白、特异性抗体、特殊材料等),既可以解决传统养殖利润低的问题,又可以为人类提供高品质蛋白,降低医疗成本。以羊生产羊抗人的抗体计算,1只羊利润约1万元,大大高于传统养羊的利润。载脂蛋白B(ApoB)被认为是包含载脂蛋白的脂蛋白的显著标记,ApoB是脂蛋白结构的限制因素[1]。研究表明,人ApoB对于糖尿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后期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通过免疫羊获得羊抗人抗体的效价不高,如何提高抗体效价是利用羊生产人抗体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本研究利用湖羊制备人ApoB多抗血清,对原有的常规免疫程序加以改进,建立一套从湖羊免疫、血清采集到抗体效价检测的生产方法,旨在为增加养殖业附加值、提高养殖户收入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选用体质量约35 kg的健康青年湖羊25只,免疫前全部打上耳标,采用群养放牧饲养方式,白天放牧4 h,上午、下午各 2 h,晚上添加少量精料,有利于羊身体健壮,避免过肥,自动饮水,每天早晚各观察1次羊的健康状况。

1.2 抗原

人ApoB抗原自行制备,纯度高于98.5%,接种前0.1 mL抗原(含1 mg抗原)+1.9 mL无菌PBS+2 mL弗氏完全(或不完全)佐剂充分混合,制成4 mL免疫原乳剂备用。

1.3 湖羊免疫方法程序

首免:每只羊接种4 mL免疫原乳剂,注射方式为皮下与皮内注射,共计16个注射点。分别为颌下、背部皮下各2个点;后足窝皮下共2个点;前腹股沟皮内各2个点;后腹股沟皮内各3个点注射。二免:首次后第15天进行二免,皮下与淋巴结注射,共计18个注射点。分别为颌下、背部皮下各2个点;前腹股沟皮下各2个点;后腹股沟皮下各3个点;前后腹股沟淋巴结共计4个点。三免:二免后第10天进行三免,皮下注射,共计14个注射点。分别为颌下、背部皮下各2个点;前腹股沟皮下各2个点;后腹股沟皮下各3个点。四免:三免后第10天进行四免,免疫方式同三免。五免:四免后第10天进行五免,免疫方式同三免。

1.4 血清制备与血清效价测定

分别于三免、四免后7~8 d采静脉血5~10 mL进行血清分离,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血清抗体效价,剩余血清 置于-20 ℃ 冰箱冻存,标注抗体效价。第5次免疫注射后第 7~10 天经抗体效价检测,若供血羊准备重复利用,则每只羊根据体质量采血280~320 mL;若供血羊不准备重复利用,则将所有血采完,根据羊的体质量一般可采血900~1 200 mL。将采得的全血放入容器内,38 ℃水浴中静置 1.5~2.0 h,使血清充分析出,取出置于4~5 ℃冰箱中保存過夜。

1.5 琼脂板配制

配制0.01 mol/L PBS液,配方为NaCl 4.25 g、磷酸氢二钠1.35 g、磷酸二氢钠0.195 g、蒸馏水500 mL混匀,pH 值74。取100 mL PBS液置于烧杯中,加入优质琼脂1 g,2%叠氮钠或1%硫柳汞1.0 mL,沸水中融化均匀,将已融化的琼脂趁热倒入平皿中,制成3 mm 厚的琼脂板,冷却后备用。

1.6 结果判定

分别设置标准阴性对照孔、标准阳性对照孔,在标准阳性对照孔与抗原孔之间出现明显的致密白色沉淀线,标准阴性孔不出现沉淀线的前提下,将被测孔与对照孔进行比对,以判定阴阳性。利用Excel软件记录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血清的产出

从接种人ApoB抗原的羊体中,通过颈静脉采血10~20 mL,装于离心管中倾斜放置,放于38 ℃水浴箱中孵育 1.5~2.0 h,再放入4 ℃ 冰箱过夜。第2天在无菌操作台上操作,移液器吸取血清上清液,放于指形管中,在指形管标记人ApoB及日期成功获得人ApoB血清上清液。经离心沉淀分出血清,根据每批血清的抗体效价进行抗体标准浓度调整与稀释,分装后置于-20 ℃冰箱冷冻保存。

2.2 血清效价及检测效果

通过琼脂扩散法检测血清效价,结果表明,三免后,血清抗体效价为1 ∶26,四免时增长到1 ∶28,五免抗体效价为 1 ∶210,达到后续用于制备检测试剂盒或者其他医学用途的抗体水平(表1)。

2.3 抗体生成规律

如图1所示,以效价对log2作图,结果显示:四免后所采集抗人ApoB血清效价比三免提高2 个数量级(或更高),五免比四免提高2个数量级(或更高)。笔者认为,五免后7 d内抗体效价可能升幅不高,10~20 d左右抗体效价处于高平台期。

3 结论与讨论

联合检测载脂蛋白A 与载脂蛋白B(ApoB)对血脂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3-4]。由于ApoB在脂质组装、转运过程中起核心作用,ApoB基因的遗传变异可能帮助解释脂质水平与严重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测定载脂蛋白及脂蛋白HDL、LDL对分析病理发生状态很有帮助。由此可见ApoB对于医学诊断及疾病治疗的重要性。目前生产大量抗血清,主要采用大型家畜,包括马、绵羊、山羊等,这类家畜寿命较长,容易管理,不必施行麻醉即可从颈静脉采集大量血液,故主要用于抗血清的商品化生产[6]。本试验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免疫程序方面,常规的免疫程序中注射方式一般都为皮下注射,本试验中首免时将腹股沟的皮下调整为皮内注射,这样注射的好处是二免时淋巴结会肿大,方便进行淋巴结注射,淋巴结注射亦是本试验的创新点,淋巴结是重要的免疫器官,理论上抗体生成效率更高,本试验五免之后的抗体效价能达到210,达到预期水平,可用于后期的商业化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收益。本试验需要免疫5次,抗体效价才能符合生产要求,一方面2种抗体效价检测方法不同,不具备可比性;另一方面推测免疫原本身在羊上不易产生高的效价,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Uchide T,Tohya Y,Onda K,et a1.Apolipoprotein B (apoB) concentrations in lipopmteins in cows [J]. Vet Med Sci,1997,59(8):711-714.

[2]姜伟超,张德太,张 科,等. 糖尿病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poB与ApoA1比值测定的临床意义[J].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13,26(6):837-840.

[3]Hirata T,Fujioka M,Takahashi Ka,et al. ApoB C7623T polymorphism predicts risk for 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after renal transplantation[J].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cience,2007,12(3):199-206.

血清免疫学功能 篇3

关键词:复发性口疮,微量元素,T淋巴细胞亚群

口腔黏膜疾病中最常见的是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并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发病因素可能与血清中的微量元素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平衡方面有关。本文中笔者对6~14岁发病患儿监测血清中锌、铁含量、铜锌比值、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及免疫球蛋白含量,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复发性口疮溃疡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6~14岁口腔黏膜复发性口疮患者65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男33例,均为轻、中型患者;女32例,为轻型、多发型,男女中均未有白塞型;病程0.5~2.0年。每1~2个月发作一次,在检测前半个月未作任何药物治疗。同期随机抽取体检正常的学生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女各25例,抽查学生中无口腔黏膜病及全身系统性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人群均在普通饮食情况下,进食12 h以上,抽取晨起静脉血备用。采用PE 31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清铜、锌、铁含量。试验器皿均经去离子化处理。采用中国军事科学院检测试剂盒(单克隆抗体APAAP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检测结果中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血清中锌和铁元素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u/Zn比值高于对照组(P<0.01);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计数,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血清球蛋白Ig 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试验组血清微量元素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见表1。试验组T淋巴亚群计数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见表2。试验组免疫球蛋白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复发性口疮溃疡是口腔黏膜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可能与患者的精神因素、免疫因素、遗传、激素水平的变化、微量元素缺乏等综合原因有关。通过本组检查结果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因素与血清中的微量元素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平衡方面有密切关系。国内早有报道缺锌或缺铁与复发性口疮溃疡的关系[1,2]。

从检测结果中发现,复发性口疮患者淋巴细胞转化率及血清中铁、锌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从结果上分析复发性口疮溃疡的发病机制与患者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清中微量元素铁、锌的变化有密切关系。锌是许多酶的辅基,在维持口腔黏膜正常增殖和结构完整中锌起着重要的作用。体内DNA和RNA聚合酶的合成过程中离不开锌,同时对免疫调节功能发挥重要作用[3]。铁是人体代谢过程中必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同时机体组织的许多代谢离不开铁,缺铁可引起口腔黏膜萎缩、变薄和抵抗力下降。

机体细胞免疫水平高低与淋巴细胞转化率有密切关系,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则淋巴细胞转化率低[4,5,6]。本研究结果显示,复发性口疮溃疡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CD3、CD4计数和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CD8的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复发性口疮溃疡与机体免疫因素密切相关。机体内铁元素减少引起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转换率下降,从而加重口腔溃疡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使口腔黏膜抵抗力下降,口腔黏膜变薄导致上皮结构改变、局部坏死、形成溃疡[7,8]。

总之,复发性口疮溃疡发病因素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与微量元素铁、锌的减少,T淋巴细胞亚群失调,免疫功能紊乱有密切的关系。合理补锌和补铁对于防治和减少复发性口疮溃疡的复发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翁志强,蔡若冰.口腔黏膜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变化研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6,3(4):28-30.

[2]傅长秀,周玉昆,陈美瑛,等.原子吸收法测定阿弗他溃疡患者血铁含量与淋巴细胞转换率的关系及治疗[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3,9(3):146-147.

[3]孙善珍,凌涤生,魏奉才.复发性口疮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的检测及分析[J].口腔医学杂志,1994,14(4):172-173.

[4]宋文刚,秦德川,杨志孝,等.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及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2,19(3):16-18.

[5]谭茂卿,陈振超.桂枝汤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8):137,139.

[6]周晓梅,高兰敏.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及综合治疗[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6):101,104.

[7]马旭辉,孙黎飞.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基础研究与治疗现状[J].实用医药杂志,2006,23(10):1264-1266.

血清免疫学功能 篇4

摘 要:以添加不同量银耳菌丝体多糖(0.1%、0.12%、0.15%),酵母细胞壁多糖(0.005%、0.01%、0.02%),黄芩苷(0.01%、0.02%、0.04%)的饲料投喂初体质量为0.227 g±0.017 g的青虾 60 d,研究其对青虾的生长及免疫因子的影响。各组青虾肝胰脏中SOD活力均被抑制。与对照组相比,0.1%添加量的银耳菌丝体多糖对青虾肝胰脏中的 ACP 活力的提高最明显;0.02%添加量的酵母细胞壁多糖组对虾肝胰脏中的 AKP 活力的提高最明显;0.005%添加量的酵母细胞壁多糖组对虾肝胰脏中的POD活力的提高最明显;银耳菌丝体多糖和酵母细胞壁多糖各添加量组对青虾生长有明显提高。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适当剂量的银耳菌丝体多糖和酵母细胞壁多糖可以促进青虾的生长及增强青虾的免疫能力。

关键词:青虾;免疫增强剂;免疫因子

淡水青虾学名日本沼虾,俗称河虾,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淡水中,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自上世纪90年代始,成为新兴的养殖品种。因其苗种来源方便、养殖技术相对简单,成为农业结构战略型调整的一个首选品种。青虾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青虾病害对于青虾养殖业的危害也逐步加大,以使用抗生素为代表的传统治疗方法,因其易导致养殖动物产生抗药性、易有残留等原因,在各国逐渐被禁用和取代。因此,研究青虾的免疫增强剂,有效提高虾类本身的抗病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实验用添加天然植物免疫增强剂的配合饲料投喂青虾,研究其对青虾的生长和相关免疫因子的影响,探讨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可能。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饲料

本试验将银耳菌丝体多糖、酵母细胞壁多糖、黄芩苷作为免疫增强剂,添加于青虾饲料中。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12%、0.15%有效银耳菌丝体多糖,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5%、0.01%、0.02%有效酵母细胞壁多糖,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1%、0.02%、0.04%有效黄芩苷。饲料制成直径为1.6 mm的颗粒,自然风干,4 ℃冷藏保存。基础饲料配方见表1。

1.2 材料来源与驯化

试验在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养殖基地进行。青虾幼虾(平均湿体质量0.227 g±0.017 g)取自浙江德清吴越水产有限公司,青虾在实验室玻璃纤维水槽(200 cm×200 cm×100 cm)中暂养,水温23.5~25.0 ℃。

1.3 养殖试验设计与管理

试验采用3×2析因设计,每个水族箱(30 cm×40 cm ×50 cm,养殖水体约50 L)放养40尾青虾,每个水族箱放置一张聚乙烯网片,供青虾栖息、攀爬。每个处理设2个重复,共20个水族箱。日投饵2次(06:00和18:00),投饵量约占青虾体质量的3%~5%;投饵2.5 h后从每个水族箱收集残饵、粪便和虾壳,3 d换水1次,每次换水2/3以上。溶解氧维持在6.0 mg/L以上,水温(25.0±0.5)℃。试验周期为60 d。

表1 试验饲料的基础配方

成分Composition 比例Percent/% 成分Composition 比例Percent/%

鱼粉Fish meal 12 预混料Premix 1

豆粕Soybean meal 20 磷脂PhospholiPids 3

菜粕Rapeseed meal 12 磷酸二氢钙CaH2PO4 2.2

棉粕Cotton meal 10 食盐NaCl 0.3

花生粕Peanut meal 12 酵母粉Yeast-extract paste 3

次粉Wheat middling and red dog 16 虾壳粉Shrimp powder 3

麸皮Wheat bran 3.4 沸石粉Zeolit 1.6

黏结剂Binder 0.5

1.4 样品测定

试验结束时,称重量,然后进行青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测定。

1.4.1 SOD的活性 应用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测定。

1.4.2 POD的活性 应用POD检测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测定。

1.4.3 ACP的活性 应用酸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测定。

1.4.4 AKP的活性 应用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银耳菌丝体多糖、酵母细胞壁多糖和黄芩苷对青虾幼虾生长的影响

结果和变量分析见表2。分析表明,银耳菌丝体多糖组和酵母细胞壁多糖组,随着饲料中添加量的增加,相对增重率逐渐增大,当银耳菌丝体多糖添加量达0.15%时,增重率达到最高,当银酵母细胞壁多糖添加量达0.02%时,增重率达到最高。但酵母细胞壁多糖的增重率比银耳菌丝体多糖增重率低。黄芩苷组中随着饲料中添加量的增加,青虾相对增长率并没有随之增加,而是出现不规则变化。

2.2 三种免疫增强剂对青虾幼虾肝胰脏ACP和AKP活性的影响

结果和变量分析见表3。分析表明,银耳菌丝体多糖组中随着饲料中添加量的增加,青虾幼虾肝胰脏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活力也随之增加。酵母细胞壁多糖的添加量为0.005%时,ACP和AKP的活力最高。黄芩苷组中随着饲料中黄芩苷的增加,ACP和AKP的活力也随之增加。但是,ACP活力增加不显著,AKP的活力增加显著,在添加量为004%时,AKP的活力最高。

表2 银耳菌丝体多糖、酵母细胞壁多糖和

黄芩苷对青虾幼虾生长的影响

种类 免疫增强剂

添加量/g•kg-1 末体质量/g

银耳菌丝

体多糖 0.1 0.599 473 7±0.026 45

0.12 0.711 429±0.098 658

0.15 0.785 833 3±0.060 828

酵母细胞

壁多糖 0.005 0.715 833 3±0.026 458

0.01 0.718±0.02

0.02 0.73±0.040 373

黄芩苷 0.01 0.486 470 6±0.023 664

0.02 0.45±0.032 506

0.04 0.469 393 9±0.021 213

对照组 0 0.534 444 4±0.034 303

表3 三种免疫增强剂对青虾幼虾肝胰脏ACP和AKP活性的影响

种类 免疫增强剂添加量/g•kg-1 ACP活力(U/mgprot) AKP活力(U/mgprot)

银耳菌丝

体多糖 0.1 60.388 55±2.238 175 93.975 65±1.608 122

0.12 56.403 87±2.141 164 67.697 06±0.894 151

0.15 52.013 69±1.649 056 61.358 54±1.165 459

酵母细胞壁

多糖 0.005 61.034 44±1.164 07 84.373 33±2.186 777

0.01 48.854 02±1.121 151 56.939 49±1.192 723

nlc202309032222

0.02 65.797 05±1.521 078 79.678 28±0.704 803

黄芩苷 0.01 41.134 46±1.762 552 47.019 88±1.509 226

0.02 49.828 05±1.292 55 47.214 65±0.573 809

0.04 52.341 91±1.425 345 48.752 43±0.843 195

对照组 0 51.150 32±1.429 696 37.912 47±0.674 413

2.3 三种免疫增强剂对青虾幼虾肝胰脏POD和SOD活性的影响

结果和变量分析见表3。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管是银耳菌丝体多糖组,还是酵母细胞壁多糖组和黄芩苷组,均对青虾幼虾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起抑制作用。有可能免疫增强剂的量过高或是过低,起到抑制作用。银耳菌丝体多糖组和酵母细胞壁多糖组中,银耳菌丝体多糖和酵母细胞壁多糖添加量分别为0.1%和0.005%时,青虾幼虾肝胰脏过氧化物酶(POD)活力最高。黄芩苷组三个浓度对POD活性影响甚微,甚至起抑制作用。具体原因不清,有待进一步研究。

表4 三种免疫增强剂对青虾幼虾肝胰脏POD和SOD活性的影响

种类 免疫增强剂添加量/g•kg-1 POD活力(U/mgprot) SOD活力(U/mgprot)

银耳菌丝体

多糖 0.1 0.753 24±0.024 77 0.036 057±0.000 935

0.12 0.429 982±0.033 708 0.075 903±0.000 257

0.15 0.455 164±0.022 38 0.029 655±0.000 874

酵母细胞壁多糖 0.005 0.982 871±0.015 59 0.038 509±0.001 226

0.01 0.484 187±0.009 988 0.069 003±0.001 635

0.02 0.387 646±0.014 414 0.077 132±0.003 811

黄芩苷 0.01 0.220 458±0.020 272 0.055 282±0.000 557

0.02 0.194 451±0.011 434 0.091 286±0.001 442

0.04 0.258 095±0.024 283 0.067 109±0.001 025

对照组 0 0.251 288±0.007 499 0.098 113±0.000 734

3 讨论

3.1 免疫增强剂对青虾生长的影响

本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银耳菌丝体多糖和酵母细胞壁多糖试验组的生长状况均好于对照组。当银耳菌丝体多糖添加量达0.15%时,生长情况最好,当酵母细胞壁多糖添加量达0.02%时,生长情况最好。而且,该两组均是随着饲料中免疫增强剂添加量的增加,生长情况越好。黄芩苷组的生长情况与对照组相当,少有不如,这有可能与黄芩苷的添加量有关,添加过高或高低。天然中草药植物中有效成分极为复杂,它不但含有大量的生物碱、挥发油、苷类、有机酸、鞣质、多糖及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和一些未知的促生长活性物质,还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矿物质、维生素、油脂、植物色素等营养物质[1-2]。由于中草药具有资源丰富、加工成本低、副作用小和药物残留少的优点,被广泛用于水产动物饲料添加剂,并且在加速生长、提高生产性能和增强免疫力等方面产生了较好的效果[3-4]。酵母细胞壁多糖的主要功能成分是β-葡聚糖,国外研究表明,β-葡聚糖能显著促进对虾的生长。Lopez N曾报道β-葡聚糖可以使凡纳滨对虾日增重率提高[5]。Sung的研究也表明能促进对虾的生长[6]。Wigglesworth等的研究则认为对虾可以消化β-葡聚糖,因此推测β-葡聚糖促生长的作用原理是由于其能被消化提供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从而节约了蛋白质[7]。

3.2 免疫增强剂对青虾免疫因子的影响

本试验结果表明,银耳菌丝体多糖组中随着饲料中添加量的增加,ACP和AKP的活力也随之增加。酵母细胞壁多糖的添加量为0.005%时,ACP和AKP的活力最高。黄芩苷组中随着饲料中黄芩苷的增加,ACP和AKP的活力也随之增加。但是,ACP活力增加不显著,AKP的活力增加显著,在添加量为0.04%时,AKP的活力最高。银耳菌丝体多糖组和酵母细胞壁多糖组中,银耳菌丝体多糖和酵母细胞壁多糖添加量分别为0.1%和0.005%时,POD活力最高。与对照组相比,不管是银耳菌丝体多糖组,还是酵母细胞壁多糖组和黄芩苷组,均对SOD活力起抑制作用。有可能免疫增强剂的量过高或是过低,起到抑制作用。黄芩苷组三个浓度对POD活性影响甚微,甚至起抑制作用。具体原因不清,有待进一步研究。近年来发现,银耳多糖有免疫增强作用[8-10]。郑宝灿等[11]通过给小鼠每天灌胃0.5或1.0 g/kg银耳菌丝体多糖,连续20 d,不仅可明显地促进小鼠特异性抗体的形成,亦可明显地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量。Zhang等[12]得到银耳多糖50~100 mg/kg腹腔注射可使羊红细胞诱导的小鼠空斑形成细胞(PEC)增加。Sung等[6]采用从酵母中提取出来的β-1,3-葡聚糖的溶液浸泡斑节对虾,发现对虾的溶菌酶和酚氧化酶活性均有提高,且抗创伤弧菌的能力增强,并持续了18 d。许第新等[13]以酵母细胞壁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注射克氏原螯虾后发现肝胰脏中的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有明显增强。这与本实验结果相符。陈昌福[14]的研究也表明,在南美白对虾饲料中添加酵母细胞壁多糖可以显著提高对虾肌肉和血液中的AKP和ACP活性,并使肝胰脏中的POD,ACP和AKP活性也有显著增强。这也与本试验的结果一致。郭文婷等[15]把含有黄芩等9种中草药以2%剂量在饲料中添加后,试验组酚氧化酶活力、过氧化物酶活力、抗菌活力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本试验结果与该结果不一致,本试验黄芩苷不能增强青虾的过氧化物酶活力,这有可能与添加量有关,本试验添加量为0.01%~0.04%。

参考文献:

[1] Jian J C,Wu Z H.Effects of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nonspecific immunity and disease resistance of large yellow croaker,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J].Aquaculture,2003, 218:1-9

[2] Lin H Z,Li Z J,Chen Y Q,et a1.Effect of dietar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on apparent digestibility coefficients of nutrients for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J]. Aquaculture, 2006,253:495-501

[3] Jian J C,Wu Z H.Influenc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dne On nonspecific immunity of Jian carp(Cypnnus carpio var. Jian)[J].Fish&Shellfish Immunology,2004, 16(2):185-191

nlc202309032222

[4] 阎斌伦,王兴强,何执中,等.中草药对脊尾白虾存活和生长的影响[J].准海工学院学报,2007,16(3):62-65

[5] Lopez N,Cuzon G,Gaxiola G, et al.Physiolodical nutritional, and immunological role of dietaryβ-1,3 glcuan and ascorbic acid 2-monophosphosphate in Litopenaeus vannamei juveriles. Aquaculture, 2003, 224:223-243

[6] Sung HH, Koom GH, Song YL. Vibrosis resistance induced by glucan treatment in tiger shrimp(Paneausmonodon)[J].Fish Pathology,1994, 29;11-17

[7] Wigglesworth JM, Grifith D RW. Carbohydrate digestion in Penaeus monodon. Mar. Biol, 1994, 120:571-578

[8] Gao Q,Seljejid R,Chen H,Jiang R.Characterisation of acidic heteroglycans from Tremellafuciformis Berk with cytokine stimulating activity- Carbohydr.Res.1996b, 288:135-142

[9] Gao Q,Killie MK,Chen H,Jiang R,Seljejid R.Characterization and cytokine•stimulating activities of acidic heteroglycans from Tremella fuciformis Planta Med.1997, 63:457-460

[10] Gao Q,Bemtzen G,Jiang R,Killie MK,Seljejid R.Conjugates of Tremella polysaccharides withmicrobeads andtheirTNF•stimulating activity PlantaMed. 1998, 64:551-554

[11] 郑宝灿,马桂荣. 银耳菌丝体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食用菌,1991,10(2):9-11

[12] Zhang L,Zhang M,Chen J,et a1.Solution properties of antitumor carboxy.Methylated erivatives of A-(1,3)-D-glucan from Ganoderma Lucidum[J].Chinese J of Polym ci.2001, 19(3):283-289

[13] 许第新,姚娟,陈昌福.注射免疫多糖(酵母细胞壁)对克氏原螯虾几种免疫相关酶的影响[J].淡水渔业,2004,34(5):56-58

[14] 陈昌福,姚娟,陈萱,等.免疫多糖对南美白对虾免疫相关酶的激活作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23(5):551-554

[15] 郭文婷,李健.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血淋巴中免疫因子的影响[J].饲料工业, 2005,26(6):6-10

Study on Growth and Impact Different Immunostimulants

on Immune Functions of 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SHENG Peng

--------------------------------------------------------------------------------

cheng,YIN Wen

--------------------------------------------------------------------------------

lin, LIN Feng, XU Yang,YAO Jia

--------------------------------------------------------------------------------

yun, XU Ting,

HAO Gui

--------------------------------------------------------------------------------

jie, CAO zheng, WU Ying

--------------------------------------------------------------------------------

lei, SHEN Jin

--------------------------------------------------------------------------------

yu*

(Zhejiang Institute of Freshwater Fisheries, Huzhou, 313001)

Abstract: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juvenile(initial body weight 0.227±0.017g) were fed on basal diet supplemented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tremella mycelium polysacchrides(0.1%、0.12%、0.15%), polysaccharides of yeast cell wall(0.005%、0.01%、0.02%), and baicalin(0.01%、0.02%、0.04%) for 60 days. Each group was duplicate. Growth, and activities of acid phosphates(ACP), catalase(CAT), superoxidase(SOD) and peroxisome (POD)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 showed those activities of SOD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uppressed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The activities of ACP in 0.1%tremella mycelium polysacchrides group were ver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s. The activities of AKP in 0.02%polysaccharides of yeast group were ver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s. The activities of POD in 0.005%baicalin group were ver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s. Tremella mycelium polysacchrides groups and polysaccharides of yeast cell wall groups can help 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improve their growth significant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dding appropriate doses of tremella mycelium polysaccharides and polysaccharides of yeast cell wall could promote the growth and immune functions of 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Key words: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Immune enhancer; Immune factor

(收稿日期:2013-12-13)

血清免疫学功能 篇5

关键词:肝炎,血清,自身抗体,临床检测

我国是肝病的比例居于世界之首,尽管肝病患者中大部分是病毒性肝炎,但也有部分临床肝炎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而肝功能指标异常的患者,这部分患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以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1]。目前对AIH以及PBC的临床界定主要是通过检查患者血清中相关的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的检出阳性率是区分AIH以及PBC的重要标志物[2]。本文将38例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进行血清自身抗体免疫检测,从而探讨其对AIH的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8例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龄为12~75岁,平均年龄为(45.5±3.8)岁,其中PBC 11例,AIH 27例:分别为I行14例,II型10例,III型3例。以上所有患者病毒感染指标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但患者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异常。患者排除因酒精、药物、遗传性肝病、肝肿瘤、重叠综合征以及寄生虫感染等病例。选取35例确诊为病毒性肝炎患者为对照1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为2~78岁,平均年龄为(44.5±4.8)岁,其中HAV患者10例,HBV患者15例,HCV患者6例,HEV患者4例。同时选取35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2组,其中男性24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为18~68岁,平均年龄为(42.8±5.2)岁。对照2组患者均已排除心、肝、脾、肺、肾等功能异常的患者,患者肝功能指标正常。

注:与AIH-II、AIH-III相比,P*<0.05, P*<0.05,与AIH-I、AIH-III相比,P°<0.05, P*<0.05,与AIH-I、AIH-II相比,P#<0.05

1.2 方法

1.2.1 免疫荧光法检测

分别于清晨空腹抽取3组患者静脉血液,对其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分别检测患者血清中ANA(抗核抗体)、SMA(平滑肌抗体)、LKM-1(抗肝肾微粒体)、LC-1(抗肝溶质抗原1型抗体)、AMA-M2(抗线粒体亚型-丙酮酸脱氢酶)、SLA/LP(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所用试剂由上海生物试剂公司提供。分别以(大鼠胃以及HE2细胞)作为抗体为基质冰冻生物薄片作为抗原,待血清稀释浓度为1/100后放进温水中加热30min。对样本洗涤后加入异硫氰酸荧光素对样本进行洗片,封片后将样本放在免疫荧光纤维镜中进行镜检,当组织或细胞内出血黄绿色荧光时则为阳性。

1.2.2 病毒标志物检测

对各类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进行测定,包括抗-HCV、抗-HAV、抗-HEV、Ig M/Ig G以及乙肝两对半,其中HBV试剂盒由上海华实生物科技公司提供,甲丙戊试剂盒则由北京生物工程公司提供。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方法

分别观察三组患者血清中患者血清中ANA、SMA、LKM-1、LC-1、AMA-M2、SLA/LP、的阳性反应情况,患者各项免疫指标,只有有1项为阳性,则判断结果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计量资料均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结果

与对照1组及对照组2组相比,观察组ANA、SMA、LKM-1、LC-1、AMA-M2、SLA/LP阳性检测率显著增高(P<0.05),结果见表1。

2.2 AIH亚型自身抗体检测结果

27例AIH患者中各种亚型检测结果为AIH-I 18例,AIH-II 5例,AIH-III 4例,具体检测结果见表2。

3 讨论

随着临床医生对免疫性肝病认识的深入以及实验室对免疫性肝病质谱的开展,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检测率不断上升,这为不明原因性肝病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提供了临床诊断的依据[3]。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均是不明原因性肝功能异常经多家医院诊治仍查不出原因,但经自身抗体检查后最终确诊。根据血清中AIH种类可将其分为I型、II型、III型等亚型,其中I型较为常见,II型及III型检测率较低。本文中27例AIH患者中各种亚型检测结果为AIH-I 18例,AIH-II 5例,AIH-III 4例,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不同类型的AIH亚型,其血清检测指标具有差异性。

PBC是一种与自身免疫相关的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因此常造成误诊[4]。本组PBC患者检测指标中AVA、SMA这两项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AIH以及两组对照组,因此在临床检测上可通过对这两项指标检测确定将不明原因的肝炎患者进行分类。从本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与对照1组及对照组2组相比,观察组ANA、SMA、LKM-1、LC-1、AMA-M2阳性检测率显著增高(P<0.05)。因此对肝功能异常的肝病患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能有效查出肝性病变的原因,对早期的分型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永哲.自身抗体检测技术临床推广应用和质量保证工作中应重视的问题[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 29 (9) :769-770.

[2]张利方, 阎有功, 郑山根, 等.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意义[J].检验医学, 2005, 20 (3) :253-255.

[3]蔡晓燕, 董光富, 崔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63例[J].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 (12) :2208-2210.

血清免疫学功能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治疗组, 上述患儿均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2], 排除合并心脑肾肝功能不全者, 患有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另选取健康儿童2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患儿男10例, 女10例, 年龄2~6岁, 平均 (3.1±2.1) 岁, 病程1~3年, 平均 (1.5±0.9) 年。对照组儿童男9例, 女11例, 年龄2~6岁, 平均 (3.2±2.2) 岁。两组儿童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儿给予常规使用注射用头孢西丁钠 (河南新帅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63198) 抗感染、口服川贝止咳糖浆 (广东新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Z44023788) 镇咳祛痰等对症支持治疗, 并使用泛福舒儿童装 (细菌溶解产物, 瑞士欧姆制药有限公司OM PHARMA, 规格:3.5 mg×10粒) , 空腹口服1粒/d, 服用周期为连服10 d后停药20 d, 连续治疗3个周期[3]。

1.3 观察指标

使用流式细胞术、电化学发光法, 在治疗组患儿病情进展期、病情稳定期 (呼吸道症状消失后4周) 、健康儿童, 分别检测血清中T细胞水平、血清皮质醇 (COR) 的含量变化, 对比分析T细胞免疫功能与血清皮质醇关系[4]。血清皮质醇 (COR) 检测时间为上午8点~10点[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组血清中T细胞水平与COR水平的比较

治疗组患儿病情稳定期体内血清T淋巴细胞CD3+、CD4+及血清COR水平高于病情进展期, 而T淋巴细胞CD8+水平低于病情进展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治疗组病情进展期与对照组T细胞变化及COR变化比较

治疗组患儿病情进展期体内血清T淋巴细胞CD3+、CD4+及血清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而T淋巴细胞CD8+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治疗组病情稳定期与对照组T细胞变化及COR变化比较

治疗组患儿病情稳定时由于T细胞CD3+、CD4+大量分泌的影响, 患儿体内血清COR指标可接近对照组的正常儿童[ (300.35±103.21) nmol/L vs (325.92±125.23) nmol/L]。

3 讨论

细胞和体液具有免疫效果来保障机体抵御致病原侵扰, 它们各负其责协同维持机体健康, 免疫功能易被环境变化、心情、神经及内分泌等影响, 出现功能障碍与失调, 儿童在2~6岁时恰处在生长发育重要阶段, 由于遗传、孕期营养、喂养方式与周边环境等因素影响免疫系统形成, 导致儿童免疫功能不全。环境中的致病原影响导致免疫功能失调, 患儿病情出现反复发作并加重, 严重损伤患儿身体[6,7]。

RRTI患儿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 体内呼吸道保护屏障与免疫应答机制是人体重要的防线[8]。T细胞亚群作为细胞免疫的重要免疫应答细胞, 最初CD4+T细胞由于多个的细胞因子诱导产生几个T细胞亚群, CD4+T细胞可调节B细胞转化, 使细胞与体液具调节免疫功能作用, CD8+T细胞属于机体中细胞毒性T细胞, 对机体中的病毒、细菌或肿瘤具灭杀效果。健康人体内CD4+T细胞与CD8+T细胞水平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在发病情况下, CD4+T细胞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 CD8+T细胞就会对感染后的CD4+T细胞进行灭杀, 机体内两种细胞水平稳定性被破坏。CD3+通常在T细胞表面表达, 其水平直观反应T细胞总量水平, 其机体含量水平波动可对细胞免疫功能造成影响[9,10]。本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患儿病情进展期, 血清中T细胞CD3+、CD4+水平显著降低, 经对症治疗, 病情稳定后, 血清中T细胞CD3+、CD4+水平增高, 接近正常人水平, 故对血清中T细胞水平的监测, 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预后判断, 减少疾病恶化。

有报道称, 血清皮质醇参与机体应激反应, 机体由于外界刺激损伤后, 由脑干网状通道上移到达下丘脑, 触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跃,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分泌增多, 皮质醇加大合成量, 其在血液中水平增高, 有助于自体抗炎、抗过敏和解毒效果[11]。相关学者研究发现, 机体中血清皮质醇水平变化主要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影响, 并处于周期性变化中, 清晨水平值较高, 1 d内逐渐降低, 晚间值达到低点, 故评估其水平变化时要确保采血时间的固定[12,13]。有学者研究发现机体中血清皮质醇水平下降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为营养不良导致, RRTI患儿的体内能量消耗过多, 显著高于健康儿童, RRTI患儿在高消耗、高速代谢前提下, 机体营养获取降低, 体质量减轻。反复发作的病情严重影响肾上腺皮质分泌, 病情越重皮质醇分泌越少;反之, 病情缓解, 皮质醇分泌增多[14]。二是供氧不足与高碳酸血症, 患儿机体供氧量减少导致血清皮质醇分泌减少, 影响其血液中含量[15]。

本院通过实验研究发现, RRTI患儿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后, 病情稳定时由于T细胞CD3+、CD4+大量分泌的影响, 患儿体内血清COR指标可接近正常儿童, 而病情进展时, 由于患儿体内T细胞分泌CD3+、CD4+减少, 导致体内血清COR水平降低。治疗组患儿病情稳定期体内血清T淋巴细胞CD3+、CD4+及血清COR水平高于病情进展期, 而T淋巴细胞CD8+水平低于病情进展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患儿病情进展期患儿体内血清T淋巴细胞CD3+、CD4+及血清COR水平低于对照组, 而T淋巴细胞CD8+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血清免疫学功能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CRF患者208例。纳入标准[3]:(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临床诊疗指南》中制定的CRF的西医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肾脏并得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判定》中的CRF的中医诊断标准;(3)患者入院治疗前3个月的生命体征及病情较稳定;(4)所有研究对象均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既往有透析史、肾移植史;(2)治疗依从性差,配合度不高的患者;(3)心脑血管、肝脏及神经系统严重损害者。其中男122例,女86例;年龄30~75(51.4±4.2)岁;病程1~16(6.2±1.4)年;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08例,高血压肾病44例,慢性肾盂肾炎24例,糖尿病肾病22例,其他疾病1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4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原发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进行饮食控制与对症治疗。采用低盐、低脂、低优质蛋白、限钾、限磷、含钙饮食方案,在保证足够热量的前提下控制高血压及肾小球高压,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调及低钙血症等。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频单药组方口服与中医灌肠联合治疗。高频单药自拟方: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查询并检索有关中药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相关文献,疗效显著且符合要求的中药口服治疗文献共421篇,统计药方中出现次数较多的高频单药如下:黄连408次,大黄381次,紫苏叶372次,黄芪370次,附子366次,茯苓353次,当归343次。参考文献的治疗剂量组配上述单药方,组配药方:黄连8g,大黄10g,紫苏叶15g,黄芪90g,附子6g,茯苓15g,当归10g。首先用冷水浸泡药方,浸泡时间为20min,之后用武火煮沸并持续煎20min,然后加入大黄再煎5min。取药汁温服,早晚餐后分别服用1次。中药灌肠汤主要成分:牡蛎、大黄各30g,白芍、丹参、黄连、柴胡、甘草各20g。用500ml清水浸泡上述药方2h后,文火煎至200ml,冷却药液温度至39~40℃,睡前行灌肠治疗,每天1次。

1.3 观察指标

(1)免疫功能指标,包括CD4+、CD8+、CD4+/CD8+、Ig M、Ig G,测定方法直接荧光免疫标记法。(2)血清学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IL-6、TNF-α。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免疫功能

治疗后2组CD4+、CD4+/CD8+、lg G、lg M的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8+、lg G、lg 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清学因子水平

治疗后2组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CRF的病因复杂,中医认为湿、热、淤血均是引发CRF的原因。脾肾亏虚是主要原因,而本文高频单药组方具有健脾补肾,化湿降浊的功效[4,5]。黄连具有除湿热,降浊毒的功效;大黄苦寒,具有通便、改善氮质血症、减少基质产生、降低肾小球高压、降低肾小管高代谢多种功效;紫苏叶行气和中,具有和胃化浊、抑菌止血、抗肾小球膜细胞增生作用;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作用,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促进作用;附子辛温大热,与大黄配合,能达到排除寒湿内结的作用,其余药物亦具有健脾温肾的作用。中医灌肠汤可清热除湿、祛瘀排毒,两方联合应用可达到益气补血、解毒泄浊的功效。

患者机体的免疫平衡取决于CD4+和CD8+水平,CD4+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而CD8+具有抑制细胞毒性的作用,研究显示CRF患者CD4+/CD8+比值低于正常健康人,具体原因尚未得到证实。本文结果显示,CRF病程延长,则会使气血瘀滞,导致水液代谢障碍引起水肿;另外,久病会使身体产生多种毒素,刺激炎性反应细胞,从而诱发炎性反应,使血清CRP、IL-6、TNF-α等因子水平升高,使机体处于炎性反应状态。本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研究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高频单药组方与灌肠结合常规西医治疗CRF能有效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并控制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高频单药组方与灌肠结合常规西医治疗慢性肾衰竭(CRF)对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8例CRF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血清CRP、IL-6及TNF-α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CD+4、CD+4/CD+8、lg G、lg M的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8、lg G、lg 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单药组方与灌肠结合常规西医治疗CRF能有效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并控制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高频单药组方,灌肠,常规西医,免疫学,血清学

参考文献

[1] Prakash J,Rathore S S,Arora P,et al.Comparison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cute kidney injury versus acute-on-chronic renal failure:Our experience in a developing country[J].Hong Kong Journal of Nephrology,2015,17(1):14-20.

[2] 傅毅.益肾排毒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5):3145-3146.

[3] 先小乐,肖相如.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35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5,34(1):40-42.

[4] 刘向东,艾子敏.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对免疫功能,微炎症状态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7):939-940.

血清免疫学功能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本研究病例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黏膜科,1978年1月至2009年7月年间就诊并留档随访,临床及病理确诊为"口腔盘状红斑狼疮"的病例共174例。其中女性112例,男性62例,男性:女性为1:1.8。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6.9岁。

1.2 入选标准

(1)临床及病理确诊(诊断标准参照《口腔黏膜病学》第四版),(2)无其他口腔黏膜病(3)有全身及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

1.3 病情活动计算标准

采用Urowitz[2]等1980年提出的狼疮活动计算标准(lupus activity criteria count,LACC):(1)关节炎。(2)实验室检查异常:狼疮细胞阳性;白细胞计数低于4X109 L-1;补体下降。(3)皮疹、黏膜溃疡、脱发。(4)胸膜炎、心包炎。(5)癫痫、狼疮性头痛、精神异常。(6)血管炎。(7)血尿≥5RBC/HP。

以上指标,存在1项为1分,不存在者为0分,当积分大于或等于2时,提示病情活动,将病情分为活动组和非活动组。

1.4 统计方法

(1)使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2007程序建立样本数据库。

(2)采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统计学教研室提供的SAS6.12软件包。应用t检验、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

2 结果

2.1 年龄与性别分布(见表1)

在174例口腔DLE病例中,女性112人,男性62人,男性:女性为1:1.8。

本资料中年龄最小20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46.9岁,男性平均发病年龄47.1岁,女性平均发病年龄46.8岁。41-60岁年龄段有92例,占总数的52.8%。

2.2 口腔临床表现

2.2.1 口腔病损部位分布(见表2)

174例病损部位分布:下唇117例(44.5%),上唇14例(5.3%),颊部86例(15.2%),舌部40例(15.2%),腭部3例(1.1%),牙龈2例(0.8%),口角区1例(0.4%)。单部位发病为71例(40.8%),多部位发病为103例(59.2%)。

2.2.2 口腔病损类型

174例病例中糜烂型共96例,非糜烂型为78例。性别比较中,糜烂组女性60例,男性36例;非糜烂组女性52例,男性26例,两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569)。全身状况比较中,糜烂组伴有全身损害的有19例,非糜烂组伴有全身损害的有16例。全身状况无统计学差异(p=0.906)。两组血常规及血液免疫功能指标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

2.3 全身临床表现(见表3)

注:白细胞减少-白细胞计数<4×109 L-1,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100×109 L-1,贫血-血红蛋白<100g L-1精神症状-癫痫、神衰等精神异常

174例患者中,面部蝶形红斑9例(5.1%);其他皮肤盘状红斑7例(4%);关节炎21例(12%);精神症状3例(1.7%);蛋白尿20例(13.6%);血清IgG异常34例(45.9%);血清IgA异常18例(10.3%);血清IgM异常4例(2.3%);抗核抗体阳性30例(17.2%);白细胞减少20例(11.5%);28例有血小板计数的病例中血小板少于100×109/l的6例(21.8%);166例有血红蛋白计数的病例中贫血21例(12.7%)。在13例伴有皮肤损害的口腔DLE患者中,头面部损害多见,为10例(52.6%),上肢损害3例(15.8%),下肢损害2例(10.5%),阴部损害1例(5.3%)。

2.4 血清免疫学表现(见表4)

血清IgG升高34例(45.9%);血清IgA升高18例(10.3%);血清IgM升高4例(2.3%);抗核抗体阳性30例(17.2%)。

注:ANA-抗核抗体IgG、IgA、IgM的正常范围分别为7-16mg/dl、0.7-4mg/dl、0.4-2.3mg/dl

2.5 疾病活动性分析

本研究活动病例46例,稳定病例128例,活动性病例占26.4%。Logistic回归模型适用于病例对照研究,本研究建立该模型试图找出影响口腔DLE病情活动的主要因素。本模型将活动度作为因变量,将可能影响这个因变量的多个因素作为自变量。设定选入和剔除变量的显著水平为0.05,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筛选最终具有显著影响因素的变量。最终获得的回归方程如下:

式中:P为Y为1的概率,X5为血清IgG。

从上述回归方程中可知,血清IgG是影响疾病活动度的显著影响因素。

3 讨论

3.1 关于口腔DLE性别分布特点

Plemons等[3]报道口腔DLE患者女性与男性之比为2.7:1,张莹等[4]报道43例口腔DLE女性与男性之比为1.69:1。

本研究资料174例患者分析中发现口腔DLE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女性与男性之比1.8:1。11-20岁年龄段及60岁以上年龄段的患者基本无性别差异。

这提示体内性激素的水平可能对该疾病有影响。雌激素可以通过雌激素受体抑制或减弱一种称为抑制性T淋巴细胞的作用,抑制性T淋巴细胞功能下降,对B淋巴细胞的抑制削弱,而B淋巴细胞是生成抗体的主要细胞,得不到适宜的监控后就会生成大量不正常的抗体,其中一些抗体对人体自身组织有破坏作用,会引起多种风湿性疾病,红斑狼疮的产生也是如此,这也是红斑狼疮好发于女性的原因。

3.2 关于口腔DLE的发病年龄

文献报道口腔DLE平均发病年龄为44.15~45.5岁[4]。Faoka等[5]曾报道16岁以下儿童DLE发病率为7%,10岁以下为2.67%,但未说明是否为口腔DLE。Fenniche等[6]回顾了2005年以前的文献,仅发现74例关于儿童DLE的报道,因此认为儿童DLE发病率很低,也未说明是否为口腔DLE。

对本组研究资料174例患者分析中,发现口腔DLE好发于40~60岁年龄段的中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46.9岁,与文献报道相符。本组研究资料未发现10岁以下的儿童患者,原因可能与病例筛选有关。本组研究资料中10岁以下儿童病理活检例数较少,因此无符合病理诊断的10岁以下的口腔DLE患者。

3.3 关于口腔DLE的口腔表现

口腔DLE的黏膜表现形式多样,包括:唇炎、红斑、蜂房样斑块、盘状损害、苔藓样损害、溃疡。口腔黏膜区损害形态虽然多变,但在各种形态中仔细观察仍能看到盘状红斑的特征。本研究资料中口腔黏膜损害区中央一般为红色萎缩区,边缘为白射纹。

本研究资料发现口腔DLE好发于下唇,占44.5%。结果与以往报道相符[7]。174例口腔DLE病例中55.2%为糜烂型,因此口腔DLE口腔损害易发生糜烂。原因可能与唇部解剖结构以及特殊位置有关:固有层结缔组织乳头狭长,接近上皮表面,乳头内富含毛细血管袢,血管神经末梢丰富。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糜烂组与不糜烂组的年龄、性别、血清免疫球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数据,试图找出糜烂的危险因素。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01)。因此性别、年龄、血清免疫球蛋白升高、外周血异常均不是口腔DLE患者口腔糜烂的危险因素。

3.4 关于口腔DLE的全身表现

徐学义等[8]报道37例口腔DLE,78.3%有不同程度皮肤损害;Schiodt等[8]等报道32例口腔DLE中21例合并皮肤损害,约占70%,且皮肤损害好发于头面部,特别是颧颊部和鼻背,呈蝶形分布,其次发生于耳廓、头皮、手背、手指等处。本研究资料中存在皮肤损害的占4%;与以上报道差异较大。原因可能与样本含量、随访时间及临床检查有关。但本研究资料和以上报道均证实口腔DLE可合并皮肤损害。在13例伴有皮肤损害的口腔DLE患者中,头面部损害多见,其次依次为上肢、躯干、四肢,符合盘状红斑皮肤损害特点。皮损的分布特点可能与皮肤的曝光强度有关,头面部因处于日光直接照射下,其皮损发生率也较高。

174例病例中有87例(50%)存在不同程度的全身及实验室检查异常,包括关节炎、精神症状、皮肤损害、血液异常、抗核抗体阳性、蛋白尿。但其发生率较SLE低,症状也较轻。如在SLE患者中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16%~30%,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25%[10],本资料中依次为21.4%、11.5%。血小板减少大都不严重。血液系统受损主要与患者体内产生多种抗自身血细胞的抗体有关,这种自身抗体作用于血细胞,使外周血相应的某一系列血细胞或全血细胞遭到免疫性破坏,从而造成血液病。

本组研究资料证实口腔DLE除了具有口腔损害外,部分患者还可有皮肤损害、关节炎、血液异常等全身表现,但症状较轻。

3.5 关于口腔DLE血清免疫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

盘状红斑狼疮的发病机理与T淋巴细胞,特别是抑制性T淋巴细胞功能减退有关,后者导致了一系列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具体表现为血清免疫球蛋白升高,补体下降,尤以IgG升高为明显。有研究证实[11],31%口腔DLE患者血清IgG、IgM、IgA水平高于正常;抗核抗体阳性率29%[12]。

本研究资料174例病例中,血清IgG、IgM、IgA水平高于正常的比值分别是45.9%、2.3%、10.3%,抗核抗体阳性率为17.2%,与以往报道基本相符。进一步证实口腔DLE与体液免疫有关。

免疫复合物对补体系统的激活和补体成分的消耗是红斑狼疮处于活动期的重要特征之一[11]。本研究资料174例病例中,活动组为46例,稳定组为128例,活动性病例占26.4%。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血清IgG越高,口腔DLE的疾病活动性越大。因此血清IgG升高是疾病活动的危险因素,分析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指标有助于临床医生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及病程,对指导治疗及预后有一定意义。

摘要:目的 分析口腔盘状红斑狼疮口腔及全身临床表现特点;分析口腔盘状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核抗体、IgG、IgA、IgM特点。方法 病例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黏膜科,1978年至2009年间符合临床及病理诊断为"口腔盘状红斑狼疮"的病例共174例。使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2007程序回顾分析这些资料;并通过SAS6.12版本软件进行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74例中,44.5%病损位于下唇,55.2%病损表现为糜烂。16.7%患者存在皮肤损害、关节炎、精神症状等全身表现。174例中,血清抗核抗体阳性占17.2%,IgG升高占45.9%,IgA升高占10.3%,IgM升高占2.3%。活动期患者血清IgG显著升高(P<0.05)。结论 口腔盘状红斑狼疮好发于下唇,病损多表现为糜烂,少数患者伴有全身损害;部分口腔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升高,抗核抗体阳性,疾病活动性与血清IgG升高有关。

血清免疫学功能 篇9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血清细胞因子; 高敏C-反应蛋白; 免疫球蛋白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1-22-02

Alteration of Serum Cytokines,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Immunoglobulin in Mycoplasma Pneumonia Infection in Children

HE Shuqing WEN Xinlan XU Na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PLA No.322 Hospital,Datong 03700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detection of serum cytokines,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and immunoglobulin level in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MP) infection. MethodsThere were 56 children with MP infection and 58 healthy children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serum IL-2,IL-6,IL-8and IL-12 and hs-CRP and IgA,IgM and IgG were detected. ResultsThe levels of the serum IL-2 andIL-12 and Ig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the serum IL-6 and IL-8 and hs-CRP and IgM and Ig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It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detect the serum cytokines,hs-CRP and immunoglobulin levels in children with MP infection.

[Key words]Mycoplasma pneumoniae; Serum cytokines;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Immunoglobulin

近年来,我们对MP感染患儿进行血清细胞因子(IL-2、IL-6、IL-8、IL-1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的检测,以探讨其在诊治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价值,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2月~2009年2月我院住院的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符合《实用儿科学》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1]。入选对象年龄1~15岁,病程为急性期(发病~1周),无混合其它感染,有呼吸系统症状或体征(均有发热,热型不定,咳嗽,多为阵发性顿咳,无痰或少量白痰),血清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1:40阳性的患儿,并除外肥胖、糖尿病及其它感染性疾病。按上述标准共有56例患儿入选本研究,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1~14(平均5.2±1.2)岁。另选择同期在我院门诊健康查体的58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为1~13岁,平均(4.8±1.3)岁,既往无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疾病,近3个月无任何感染、发热及咳嗽病史。两组在性别、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分别于清晨抽取观察组患儿和健康查体儿童空腹静脉血2mL,2000r/min离心后取血清在-30℃冰箱保存待检。白细胞介素IL-2、IL-6、IL-8和IL-12测定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和IgA、IgM、IgG。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正态分布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χ±s),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不齐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IL-2、IL- 6、IL-8、IL-12检测结果的比较

观察组血清IL-2、IL-12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IL-8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 两组血清hs-CRP和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的比较

观察组血清hs-CRP、IgM、Ig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MP感染对肺部损伤不仅与MP直接损伤肺泡上皮细胞有关,更主要与其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引起肺外器官多系统、多器官损伤,使患儿病情迁延。

IL-2对外周调节性T细胞的植入及存活起重要的作用,淋巴细胞受特异性抗原信号刺激激活后合成与释放IL-2,并表达其受体,IL-2受体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即成为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而血清IL-2、SIL-2R水平与淋巴细胞活性成正相关,是淋巴细胞活性的敏感指标[2]。IL-2下降将抑制T、B细胞功能,从而对细胞免疫产生一定影响。本组实验发现观察组IL-2水平显著下降,提示MP患儿T淋巴细胞功能降低,细胞毒作用减弱,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IL-6是机体活化的T细胞分泌的重要免疫调节因子,在免疫应答早期发挥重要作用。在大多数正常静息细胞中并不表达。但在感染和其它诱因刺激下,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处于活化状态,导致IL-6合成和释放增多,并且其增多的程度与感染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3]。但高浓度的IL-6则明显抑制T淋巴细胞IL-2和IL-2R的合成,这与本组研究的观察组患儿血清中IL-6升高而IL-2降低,血清IL-2与IL-6成负相关一致。IL-8属于C-X-C趋化因子家族,它是中性粒细胞有力的化学吸引剂和激活剂,在感染或其他刺激期间对中性粒细胞浸润至肺部起着重要的作用。中性粒细胞与IL-8接触后发生形态变化,定向游走到反应部位并释放一系列活性产物,从而导致机体局部炎症反应,达到杀菌和细胞损伤的能力[3]。在MP感染的胸膜渗出液和持续的纤维化过程中均能检测到IL-8,这也说明IL-8在MP感染的病理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IL-12是一个由P35和P40亚单位组成的异二聚体,IL-12-P40缺乏可增加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导的肺部炎症和Th2细胞因子的分泌,IL-12能诱导合成IFN-γ以及诱导并维持Th1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这在炎症早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组实验结果显示MP患儿的血清IL-1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IL-12的生理功能是促进Th0细胞向Thl细胞分化、发展的重要因子。MP患儿IL-12水平下降不利于Th0细胞向Thl细胞转化可能导致Thl/Th2细胞因子比例失衡。这也说明本研究中MP患儿IL-12水平较低可能与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有关。

本研究中检测的hs-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由肝脏合成,在炎症或急性组织损伤时,CRP的合成可在4~6h内迅速增加,36~50h达到高峰,经积极合理治疗后,3~7d迅速降至正常,因此它可作为疾病急性期的一个衡量标准,且其不受性别、年龄、贫血、高球蛋白血症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它是优于其他急性期的反应物质[4]。本研究中,MP感染患儿血清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P<0.05)。提示hs-CRP在早期诊断肺炎病原体时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MP患儿血清IgM、Ig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P<0.05),血清Ig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说明MP感染患儿中普遍存在免疫功能紊乱,MP感染时有体液免疫参与。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1120.

[2] 袁红瑛,于芳,张青晓,等.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及8变化[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5(9):749-750.

[3] 叶承志,邹典定,赵东赤.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TNF-α与IL-8的关系及意义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03,6(9):784-786.

[4] 陈柳英. C-反应蛋白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检测价值[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8,15(8):212-213.

4种血清生殖免疫抗体检测模式研究 篇10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5年5月-2009年5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门诊诊断为不孕不育症的女性患者,年龄20~43岁,平均27.5岁,共1 071例。

1.2诊断标准

依据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妇产科学》第6版制定的诊断标准。

1.3研究方法

1.3.1 标本采集

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mL,分离血清备用。

1.3.2 实验方法

采用金标斑点渗滤法检测4种抗体,试剂盒购自郑州博赛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3.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4种抗体总阳性率

在1 071例不孕不育患者血清中,4种抗体的总阳性率(含2种及以上抗体阳性者)为28.48%(305/1 071)。其中仅单一抗体存在病例的阳性率为18.49%(198/1 071),2种以上抗体并存的病例阳性率为9.99%(107/1 071)。

2.24种抗体阳性检出率

AhCGAb的阳性率最高,为14.47%(155/1071);AsAb次之;EMAb与AOAb检出率最低。结果见表1。

2.34种抗体检测组合模式

两种及以上抗体并存的病例结果组合模式阳性率为9.99%(107/1 071);两种抗体阳性组合模式(模式4、6、7、10、11、13)阳性率6.91%(74/1 071);3种抗体阳性组合模式(模式8、12、14、15)阳性率1.96%(21/1 071);4种抗体阳性组合模式(模式16)阳性率1.12%(12/1071)。在各种组合模式中,模式11、10、6和13的阳性率均超过1%,占多种抗体并存阳性组合模式的64.21%。模式11阳性率较高,为2.33%;模式10为1.31%;模式6和13基本一致,为1.03%;模式8阳性率最低,为0.09%。以AhCGAb阳性的多种组合模式阳性率6.53%,AhCG阴性的多种组合模式阳性率2.33%。结果见表2。

单种抗体阳性率与多种抗体阳性组合模式的阳性率比较,P<0.05; AhCGAb阳性与阴性的多种抗体阳性组合模式的检出率相比较, P<0.01。

3讨论

据WHO调查,15%的育龄夫妇存在不育问题。文献[1]报道,育龄夫妇不育发生率为12.5%。近年来研究发现,不明原因不孕妇女患者体内存在多种免疫性不孕抗体,并证实了这些抗体对不孕产生的影响[2]。免疫性不孕抗体的产生均是由于感染、外伤等因素导致屏障被破坏,异常抗原产生,免疫调节失调而引起的超出正常限度的免疫反应的结果。这类抗体干扰破坏内分泌、排卵、受精、着床等各环节而导致不孕[3]。

本次结果表明不孕不育妇女血清生殖免疫性抗体阳性率28.5%,与张晓峰等[4]报道相近。AhCGAb、AsAb、AOAb、EMAb阳性率分别为14.47%、10.74%、8.87%、8.59%;4种生殖免疫抗体阳性率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种抗体阳性率为19.61%,多种(含2种)抗体阳性组合模式阳性率为9.9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生殖免疫自身抗体在女性不孕不育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对患者实施多项自身抗体联检是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免疫性不孕不育可由几种不同的免疫原引起,因而使影响不孕不育的免疫因素变得更为复杂。

在本次临床病例资料中,AhCGAb阳性率最高,阳性率为14.47%,与李天贺等[5]报道相近,而与文献[1,4,5]报道AsAb阳性率最高存在较大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受检人群的选择不同造成。hCG在配子着床和维持妊娠中有重要作用,可被特异的AhCGAb灭活,引起停育,因此AhCGAb有肯定的致不孕作用[6]。

AsAb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感染、外伤或男方精浆中免疫抑制因子减少。AsAb在不孕不育症妇女中有较高发生率,是导致流产和不孕不育症的重要原因[1]。资料[6]表明,约有10%~30%不孕女性的血清中,可检出ASAb。本次结果AsAb阳性率10.74%,与报道基本一致。

在多种抗体阳性检测结果组合模式中,模式11(AOAb/AhCGAb+)阳性率最高,而模式8(AsAb/AOAb/EMAb+)阳性率最低。在实验室检测中,若检测结果为模式8时,需要对标本进行复查,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何种因素导致此结果模式的产生尚有待进一步研究。AhCGAb阳性与阴性的多种抗体阳性组合模式检出率分别为6.53%、2.32%,两组模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余3种的结果组合模式间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因此,以AhCGAb阳性的多种抗体阳性组合模式结果在治疗过程中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对生殖免疫自身抗体的多种检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了解生殖免疫系统紊乱的变化规律和生殖免疫平衡紊乱的严重程度,从而提高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摘要:目的:探讨4种生殖免疫抗体检测模式与女性免疫性不孕的关系。方法:对1071例不孕症妇女血清采用金标斑点渗滤法检测抗hCG抗体(AhCGAb)、抗精子抗体(AsAb)、抗卵巢抗体(AOAb)和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结果:发现4种抗体总阳性率为28.48%,AhCGAb、AsAb、AOAb、EMAb阳性率分别为14.47%、10.74%、8.87%、8.59%。4种生殖免疫抗体阳性率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仅单一抗体存在病例阳性率为18.49%,2种及以上抗体并存的病例阳性率为9.99%,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hCGAb阳性与阴性的4种抗体组合模式阳性率分别为6.53%、2.32%,两组模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生殖免疫抗体在不孕不育妇女中发生率较高,是造成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多种抗体检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了解生殖免疫系统紊乱的变化规律,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免疫性不孕,抗体,阳性率,检测模式

参考文献

[1]黄宇烽.免疫性不孕不育症二例诊断与治疗评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8,31(8):953-955.

[2]王丽,黄萍,黄晓燕,等.1020例免疫性不孕患者的治疗结果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4):234.

[3]黄绍坤,曹茵,张建鸿.760例继发性不孕不育女性患者的免疫学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3,11(1):76-77.

[4]张晓峰.检测不育不孕患者免疫性抗体的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7,17(5):52.

[5]李天贺,关志宝,逯静茹.多种自身抗体联检对女性不孕不育的诊断价值[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3):4564-4565.

上一篇:细胞外基质代谢下一篇:改进的中值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