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主体

2024-05-12

鉴定主体(精选六篇)

鉴定主体 篇1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结构,火灾,检测,鉴定,加固

1 工程概况

某纸品厂车间为四层框架结构, 总建筑面积约9000m2, 平面呈矩形布置 (结构平面见图1) 。该工程基础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砼管桩基础, 梁板柱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框架柱及屋面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5, 其余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均为C20。该建筑主要用途为生产、堆放礼品包装纸的厂房, 一层为印刷车间, 二层为堆放车间。经调查该厂房一层于2008年8月11日5时01分发生火灾, 造成该厂房一~二层柱、梁、板结构构件和铝合金门窗、机器、货物等严重烧损。根据委托方提供的消防大队火灾原因认定书认定, 火灾原因为印刷车间4#凹版全自动电脑套色彩印机流水线压印胶轴过热引燃油墨中铝粉导致。

2 灾后结构受损检测和鉴定

2.1 结构损伤程度的确定

由于车间内成品、半成品等货物堆积, 且都是易燃物, 造成火灾温度很高且持续时间较长。根据外观检测并综合考虑裂缝分布及宽度等特点, 可将结构构件分成基本未损、轻度受损、中度受损及严重损伤四种。对于严重受损构件, 构件表面呈土黄或砖红色, 大部分梁、柱角部混凝土角部剥落露出主筋, 板底大面积露筋, 板面水泥砂浆面层起拱, 混凝土外表呈现龟裂。根据现场检测该楼一层柱, 二层、三层楼面梁、板损伤较重。

2.2 过火结构构件损伤状况检测

根据检测报告, 过火结构构件损伤状况检测结果如下:

⑴过火范围。一层过火范围为Ⅰ区一层柱、二层梁、板, 其中 (1-5) 轴- (A-B) 轴为过火损伤严重区域;二层过火范围为Ⅰ区二层柱、三层梁、板及Ⅱ区 (7-10) 轴间部分二层柱、三层梁、板;三层过火范围为Ⅰ区 (3-5) 轴- (A-D) 轴范围内四层梁;除Ⅰ区二、三层部分楼板变形、起鼓, 其余过火构件未见明显变形, 其余区域未发现明显过火迹象。

⑵过火范围内结构构件损伤程度。结合外观检查和超声、钻芯法检测, 过火区域内多数一、二层柱过火损伤深度为15~25mm, 部分柱损伤深度为5~15mm, 一层柱 (1) - (A) 、 (1) - (B) 、 (2) - (A) 及 (2) - (B) 损伤严重、表面混凝土剥落, 其损伤深度40~60mm, 其中1Z- (1) - (A) 箍筋裸露, ;位于 (1-5) 轴- (A-B) 轴区域内的二层梁损伤严重, 角部灼伤严重、混凝土酥松、剥落, 损伤深度超过25mm, 多数二、三层梁过火损伤深度为15~25mm, 部分二~四层梁损伤深度为5~15mm。

过火区域内的Ⅰ区二、三层部分楼板板面变形、起鼓, 二、三层部分楼板板底混凝土脱落露筋, 二层楼板混凝土最大脱落深度为41mm, 三板混凝土最大脱落深度为38mm。未脱落的过火楼板板底混凝土损伤深度约5~10mm。

2.2 过火构件材料性能检测

⑴过火范围内材料性能检测。经钻芯法检测, 由于过火梁、柱普遍存在裂缝, 部分柱芯样存在裂缝, 切除损伤层并采用环氧树脂修补后进行抗压强度检验, 其中所取柱芯样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为39.8~53.5MPa, 所取梁芯样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为19.7~37.2MPa。

从过火后露筋的一层窗顶过梁截取的2组带肋钢筋力学性能符合HRB335指标要求;从过火后露筋的二、三层楼板截取的2组φ8钢筋力学性能符合HPB235指标要求。

⑵未过火范围内构件材料性能检测。抽取其余外观过火痕迹不明显的柱、梁进行超声法检测, 结果表明:所检构件波形良好、声速正常, 构件外观正常, 未发现过火造成的明显内部和外部损伤。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其混凝土强度, 所检柱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22.6~36.1MPa, 梁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22.8~39.4MPa。

受损情况参见图2~5。

3 火灾高温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粘结强度由胶结力、摩擦力和咬合力三部分组成, 高温下与高温后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随温度升高总体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高温下粘结强度在较低温度范围内 (螺纹钢筋300℃以内, 光圆钢筋200℃以内) 有所提高, 而在较高温度 (螺纹钢筋600℃以内, 光圆钢筋400℃以内) 时则急剧降低。高温后粘结强度不但没有回升, 反而比高温下降低更明显。高温后混凝土吸水膨胀, 钢筋收缩, 减小了二者的摩擦力和咬合力, 混凝土的强度进步一降低, 使得粘结强度更加劣化, 极限粘结应力更小。

4 主体结构受损构件的修复加固

火灾对建筑物结构梁、柱、板构件的损伤, 可采用以下加固方法:①扩大截面法, ②外包角钢法, ③粘贴钢板加固法, ④粘贴碳纤维加固法, ⑤局部混凝土置换法。本工程由于该厂房受火灾影响面积较大且损伤影响程度不同, 应对不同构件、不同损伤加以区别对待。

4.1 框架柱加固

检测报告中柱混凝土损伤深度Ⅲ级的框架柱需要进行扩大截面加固处理 (加固大样见图6) 。加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细石混凝土, 混凝土中掺8%AEA膨胀剂, 水泥为42.5级普通硅酸盐早强水泥, 混凝土水灰比不应大于0.5。

检测报告中柱混凝土损伤深度Ⅰ、Ⅱ级的框架柱凿除表面损伤的混凝土后采用改性聚合物砂浆加固, 过火损伤严重区域内的Ⅱ级损伤的部分框架柱可采取柱外包角钢钢进行加固。该方法新增加柱截面在提高柱承载力的同时, 还因为新增钢板箍的横向约束作用, 使原混凝土柱处于良好的三向应力状态, 因而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柱的承载力。

4.2 梁加固

根据现场查勘及结构检测报告可确认共有14根框架梁和17根次梁应采用扩大截面法进行加固处理。梁扩大截面加固大样见图7。

检测报告中混凝土损伤深度Ⅰ、Ⅱ级的梁可采取改性聚合物砂浆进行加固。加固后重新进行粉刷。对于过火损伤严重区域内的部分Ⅱ级损伤框架梁可采取粘贴钢板进行加固。该方法将高强度的钢板粘贴于被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受拉区, 提高框架梁的抗弯、抗剪的性能。

4.3 板加固

对过火损伤深度大的楼板建议凿除混凝土后重新浇筑。对火灾严重区检测报告中表明板底混凝土剥落、露筋的楼板进行板底剔除酥松层并用聚合物砂浆进行修补, 并根据计算进行粘贴高强度碳纤维布加固。对轻微区的混凝土构件需凿除空鼓的抹灰层, 重新进行抹灰处理。

现浇板混凝土拆除时, 满堂脚手架搭设好后才能对需拆除的现浇板进行拆除, 拆除楼板混凝土时应轻敲细打, 避免对未拆除结构产生不利影响。拆除时应尽量保护好原现浇板内钢筋, 以便后续施工的充分利用。

4.4 构件裂缝处理

经过火灾作用的混凝土突然遇到冷水作用而使混凝土面产生大面积的龟裂纹, 大部分裂缝宽度约为0.3mm, 且多数不在混凝土梁上, 为避免钢筋锈蚀, 先用裂缝密封胶对其进行密封。对于梁柱上的裂缝, 可采用粘钢补强, 通过钢板来封闭粘钢部位加固构件的裂缝, 约束混凝土的变形, 从而有效地提高加固构件的强度、刚度和抗裂性。

在进行结构补强时, 对受损物件要分门别类, 轻敲细打, 不宜深度敲打。对受损轻微的物件应尽量保护避免伤害。对结构受损较为严重的建筑在进行结构构件补强时, 施工顺序应从低到高, 逐层依次进行, 避免全面施工。

5 结论

火灾发生后, 应及时对火灾后的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使用性、耐久性进行鉴定。建筑物的火灾鉴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其目的是提供火灾后各类构件的剩余承载能力, 是工程进行加固的依据。对于火灾损伤较严重的混凝土结构, 应进行必要的维修和加固处理。混凝土结构的火灾应该以预防为主、消防结合。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混凝土结构的抗火设计;使用过程中应遵守操作规程, 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闵文保, 李延和.建筑物火灾后诊断与处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2]GB50367-2006,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S]

鉴定主体 篇2

摘要:本文从鉴定主体资格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基本原则、审查、选任和条件这几个方面对司法鉴定主体资格进行论述,提出现行的鉴定主体资格规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的建议。本文是对笔者掌握资料的综述。

关键词:司法鉴定 资格 改革

司法鉴定是在诉讼过程中,对于案件中的某些专门性问题,按诉讼法的规定,经当事人申请,司法机关决定,或司法机关主动决定,指派、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对专门性问题做出判断结论的一种核实证据的活动。什么样的人可以向司法机关提供鉴定结论,或者说什么样的人具备鉴定主体的资格,这是司法鉴定制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颇具实践意义的问题。

鉴定主体资格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一)西方司法鉴定制度的起源与完善

西方国家的司法鉴定制度起源于封建社会初期。有史料证实,司法鉴定在16世纪就被纳入法典。1532年,德国的《加洛林纳法典》219条当中有40条涉及到对鉴定的规定。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期,西方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司法制度的大变革,其中的刑事诉讼制度由纠问式向控告式转变。许多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等)相继制定了适合于资本主义社会需要的较为完备的刑事诉讼法典,其中对于鉴定问题作了与过去有诸多不同的具体规定,其中就包括鉴定主体资格。这是现代西方国家司法鉴定制度中关于鉴定主体资格的雏形。

20世纪以来,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对自己的诉讼法典至少进行过3次以上的修订增补,其中关于鉴定问题增补的条款与内容不少。主要集中在鉴定对象、鉴定机构、鉴定标准、鉴定活动方式、鉴定结论的评断、鉴定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等适应现代法制需要的深层次问题上。有的国家为了实施诉讼法中关于鉴定的规定,还制定了单行的鉴定法规或鉴定条例。如美国1937年制定的《统一鉴定证言法》等。

(二)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发展现状

根据史料证实,我国最古老的鉴定活动产生于距今两千余年的奴隶社会。在周朝就有了为诉讼服务的伤害鉴定。封建社会鉴定手段较为普遍,鉴定的对象和范围也较宽,并制定有许多法规。我国唐、末时期,鉴定制度发展到较为完备的程度:唐代将鉴定人“作虚假结论依罪受罚”加以法定化;宋代的法律规定了鉴定官员的身份与职责、检验内容、检验记录的格式等,说明鉴定管理制度有了雏形。

我国现代司法鉴定制度确立于本世纪初期。19《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对鉴定问题作出规定,但这部法典末获得批准。19清政府颁布了《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此中对鉴定作了较多的规定,仅鉴定人就有2条:“凡诉讼上有必须鉴定,始能得其事实真相者,得用鉴定人”(第74条);“鉴定人须由审判官选用,不论本国人或外国人,凡有一定学识经验及其技能者,均得为之”(第75条)。1928年国民党政府颁布了《刑事诉讼法》,对鉴定作出了较具体的规定。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司法鉴定工作有很大发展,在处理各类诉讼案件中起了积极作用。五六十年代公检法机关,根据当时的法规和各自办案的需要,分别制定了部门鉴定工作细则,作为不成文的“习惯法”共同遵守。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刑事鉴定作了原则性规定,在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又对伤情和精神疾病的医学鉴定作了增补。1989年和1991年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对民事鉴定和行政鉴定问题作了规定。至黑龙江、重庆、吉林、深圳、河南、江西和河北陆续出台了司法鉴定条例。司法部在8月14日颁布的《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和《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第一次系统地确立鉴定主体资格的法律依据。

鉴定主体资格的基本原则

在确认鉴定主体资格的问题上有两种基本原则,一种是英美法系国家采用的鉴定人主义;另一种是大陆法系国家采用的鉴定权主义。

(一)鉴定人主义

按照鉴定人主义的原则,有关法律或权力机关并不明确规定哪些人或哪些机构具有鉴定人资格,并不将鉴定权固定地授予特定的人或机构。所以,又称为“无固定资格原则”。《美国法律词典》把“专家证人”解释为:“在一项法律程序中作证,并对作证的客观事项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专家证人是具有普通人一般不具有的一定知识或专长的人。受教育程度可以为一个人提供专家证人的基础,但是基于经验的特殊技能或知识也可能使一个人成为专家证人。”可见,在英美法系国家,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案件中的鉴定人,只要该案的法官和陪审团认为其具备了该案鉴定人的资格。

(二)鉴定权主义

按照鉴定权主义的原则,有关法律或权利机关明确规定哪些人或哪些机构具有鉴定主体资格,或者将鉴定权固定地授予特定的人或机构。所以,又称为“有固定资格原则”。具体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将鉴定权授予个人。例如:法国刑事诉讼法规定,鉴定人应该在最高法院或上诉法院注册;鉴定人注册名单的确定方法由行政规章确定;预审法官一般应在上述名单中挑选鉴定人。

第二种是将鉴定权授予某些机构。例如:按照俄罗斯的有关法律规定,刑事案件中的各种鉴定主要由国家授权的司法鉴定机构负责,只有当这些机构无法进行鉴定时,如涉及建筑学、工程学、机械学、艺术学等领域的专门问题,司法人员才能授权其他机构进行鉴定。

第三种是前两种情况的结合,或者说是比较灵活的鉴定权方式。例如:德国既有专门从事鉴定工作的政府机构,也有民间的鉴定机构和具有鉴定资格的个人,而且当事人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自由选聘鉴定人,所以其鉴定人资格制度实际上是有固定资格原则与无固定资格原则相结合的,但是以前者为主。

鉴定主体资格的审查

在鉴定主体资格的审查这个问题上,实行当事人主义诉讼制度的国家与实行职权主义诉讼制度的国家有所不同。

英美法系国家是由当事人或其律师对鉴定人的资格进行审查。这包括两方面的审查:其一是聘请该鉴定人的当事人或其律师的审查;其二是对方当事人或其律师的审查;而且以对方审查为主要内容。这种资格审查方式属于“事后审查”。

大陆法系国家对鉴定人资格的审查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有鉴定权的机构自行审查。2、由授予鉴定权或确定鉴定人资格名单的机关负责审查。3、由法官或其他负责案件的司法官员负责审查。这三种资格审查方式属于“

事前审查”。

鉴定主体的选任

司法鉴定主体的选任与诉讼模式紧密相连。在以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中,司法鉴定主体的选任往往是司法机关的权利。而在以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中,司法鉴定主体的选任并不是司法机关的专权,当事人也有权选任司法鉴定人。但随着两大法系的融合,大陆法系国家在鉴定人的选任上在坚持由司法机关主导的同时,也赋予了当事人的选择权或当事人的建议权。

在鉴定人的选任上,我国三大诉讼法中只有《刑事诉讼法》有明确规定。《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第二章“侦查”中,实际上确定了侦查机关对鉴定主体的选任权。此外,公检法机关制定的一些规章、司法解释中对鉴定主体的选任作出了一些规定,但这些规定只赋予了公检法机关,当事人并无权进行选择。《仲裁法》是我国现行法律中唯一赋予当事人选任鉴定主体权利的规定。

鉴定主体的条件

由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对司法鉴定主体的角色定位不同,司法鉴定主体的条件也有所不同。在英美法系国家,司法鉴定主体的法律地位与证人的法律地位相差无几,司法鉴定主体的条件也模糊不清。而大陆法系国家则完全不同,由于鉴定主体被认为是法官的辅助者,承担着近乎法官的准司法职能,因而,担任鉴定主体也要有严格的资格要求。

我国三大诉讼法对司法鉴定主体的条件笼统地规定为“有专门知识”。所以,司法鉴定主体的条件一般较高。

司法鉴定主体的具体条件,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条件、实践能力条件、法律知识条件、职业道德条件等。

专业知识条件:司法鉴定人必须对其所从事的司法鉴定领域的专门知识有过系统的学习,掌握了比较深厚的基础理论和熟练的运用技术,具备一定的学历条件。

实践能力条件:司法鉴定人必须具有一定年限的从事本专业司法鉴定工作的实践经验,经过考核办案的数量和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能独立解决本专业司法鉴定工作的实际问题。

法律知识条件:司法鉴定人必须具备与司法鉴定工作和诉讼活动相关的.法律知识,如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刑法学、侦查学等。

职业道德条件:司法鉴定人必须符合司法鉴定人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徇私情,不谋私利。

我国现行的鉴定主体资格规定存在的问题

我国各个部门的规定限定了司法鉴定的主体范围。实践中鉴定对象的范围日益扩大,使超出本部门规定范围的司法鉴定对象无法可依,使大量的民事、经济案件找不到鉴定机构,或因当事人对鉴定机构的鉴定权有异议,而被拖延甚至无法裁判。

对司法鉴定机构的设立和鉴定人权利义务等规定参差不齐。由于各部门的规定内容粗细不均,技术标准和法律水准不一,甚至失衡,往往会出现各行其是,造成矛盾、冲突现象,难以适应诉讼领域的逐步拓宽,新型案件不断出现,司法鉴定范围日趋扩大的新情况。

由于公检法机关都分别设置了鉴定机构而形成了各自为鉴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这种“自侦自鉴”、“自检自鉴”和“自审自鉴”的管理体制虽有有利于诉讼的某些阶段,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制约和监督,行政干预和人情鉴定难以避免,违背了诉讼的原则,也降低了司法鉴定的权威性,损害了司法公正。对鉴定主体资格的确定都是按照自己部门相应的法规文件进行,使各个部门的鉴定主体的水平参差不齐。

司法部授权各省、市、自治区司法厅各自进行自己的司法鉴定资格考试,四川省按名额淘汰了三分之一,按这个比例划定分数线。总共是四门考试:司法鉴定导论、司法鉴定法律知识、四川省司法鉴定条例、司法鉴定基本知识。这样的考试不能考出真实的专业知识和水平,任何在相应鉴定部门的人通过短时间的学习和背诵都能通过。

改革和完善之我见

兼顾公正和效率的价值追求以及保持与我国诉讼制度的协调统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基于以上认识,对确立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提出以下主要设想:

建立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主体统一管理制度,确保司法鉴定主体严格的规范性和公正性。司法行政机关对司法鉴定的统一管理应包括鉴定机构的设置、鉴定人资格的审定和取消、鉴定人的业务培训和职称晋升、鉴定标准、程序、范围、对象的制定、对司法鉴定活动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以及对鉴定人的必要奖惩等等。

实行鉴定主体资格预先审定制度。司法鉴定所涉及的都是专业性很强的专门性问题,因而对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专业技能的要求是很高的。为保证司法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需要确认司法鉴定主体的资格。

国际上对司法鉴定主体资格的确认主要有两种方式:大陆法系国家多采用预先审定方式,即由有关机关预先确定享有司法鉴定权的人员和单位,并登记造册。只有被列入名册的人员和单位才能受理司法鉴定。英美法系国家多采用法官临时审定方式,即当事人选聘的鉴定人是否具备鉴定资格,由法官在诉讼过程中临时确认。还有的国家是兼取两种做法,既由国家明确规定享有司法鉴定权的人员和机构,又允许民间专业机构和人员从事司法鉴定工作。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司法鉴定主体资格的确认应采取预先审定的方式。凡是专职司法鉴定机构都由司法行政机关统一审核确认、登记造册。其他可以从事司法鉴定的机构及其鉴定人员的司法鉴定资格也应由司法行政机关预先统一审定,并登记造册。对诉讼中涉及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专门性问题,均只能由预先审定注册的法定机构及其法定人员进行鉴定。但是,对某些不常见的专门性问题存在无鉴定能力的情况是难免的。对这类问题不得不由非法定机构、非法定人员进行鉴定,这种情况下,建议其鉴定资格由省、部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专家委员会(或由省、部级司法鉴定委员会)安预定程序临时审定。

参考书目:

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版

王彦吉、杨鸣主编,中外刑事警察教育训练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年版

宋英辉主编,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版

朱青春、谢集中,规范痕迹鉴定技术思考,载张书杰主编《21世纪中国痕检技术》,群众出版社,20版

公安部政治部编,刑事证据学,警官教育出版社,版

何家宏主编,司法鉴定导论,法律出版社,年版

鉴定主体 篇3

关键词:宏观鉴定理论;档案鉴定;鉴定主体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archival appraisal in Netherlands, Canada and Australia, introduce the different links of archival appraisal and the functional roles of different appraisal subject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acro—appraisal. Meantime, this paper draws the characters which are reflected by the structure of different appraisal subjects in the three countries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Macro—appraisal, hoping to bring some references and revelation for our country in practice of archival appraisal.

Keywords:Macro—appraisal theory; Archival appraisal; Appraisal subject

宏观鉴定理论改变了以往档案鉴定单纯以文件本身内容的微观价值判断为基础,以文件保管期限表决定档案处理结果的档案鉴定模式,向宏观意义上文件社会价值、文件形成机构职能鉴定方向转变。围绕社会结构与国家战略宏观意义上的价值鉴定分析,价值主体由文件形成者及国家利益为主向更广泛的社会利益与社会民众群体利益倾斜。档案鉴定主体代表谁的利益会影响到我们所留存的社会记忆的结构以及档案价值发挥的水平。“谁能代表全体利用者的利益公正地挑选和评价档案?谁能为未来选择历史?”[1]这是我们着手分析档案由谁来鉴定,分析档案鉴定主体的组织与职能划分的初始化问题。

1荷兰宏观鉴定实践:PIVOT项目中档案鉴定主体组织与职能划分

荷兰的宏观鉴定实践走在世界前列。荷兰的PIVOT(Project to Implement the New Transfer Period),是基于实施缩短移交时间而开展的档案鉴定项目。该项目“站在宏观的高度,采用自上而下的视角,通过鉴定文件的生成背景来鉴定文件。具体地说,是通过鉴定政府各个领域的职能来鉴定执行该职能时所生成的文件”。[2]从文件形成背景和所属部门职能对文件进行鉴定,这是一种典型的宏观职能鉴定观:以文件来源机构为核心,综合分析文件形成背景、职能性质、内容等特点,系统地开展鉴定工作。

该项目保管方案的制定流程如下,“‘三方咨询 —民众的网上评价—国家文化政策理事会(National Council for Cultural Policy)部长批准—荷兰政府报纸(Dutch Government Gazette)出版生效。其中,‘三方咨询 环节是由利益相关者来研讨并决定某职能的命运,至少包括以下几方:相关政府机构的专家,相关机构的文件实践管理者,国家档案专家”。[3]

“三方咨询”作为保管方案制定的起点,对档案鉴定起着根本性的抉择作用。相关政府机构的专家、相关机构的文件实践管理者及国家档案专家这三类主体,能够从国家战略利益、机构利益及国家档案事业整体利益出发,对需鉴定文件作“同时空”的咨询式、研讨式的裁决。这种咨询鉴定模式,兼顾了社会记忆的延续性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满足、机构职能利益的考量以及社会潜在利用者的涉及。

民众的评价被鉴定体系所吸纳,民众的意见与建议被鉴定者所考虑。这是在宏观鉴定思想下挖掘社会档案潜在利用群体、满足社会利用需求及发挥档案的社会记忆功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对三方咨询方案的有效补充。民众对三方咨询的结果可以进行评价,把自己的利用需求传递给鉴定主体。国家文化政策理事会部长的批准以及荷兰政府报纸的出版生效,是对三方咨询及民众评价后的鉴定保管方案的处理结果。部长批准表明最终保管方案生效,并利用政府官方媒体“荷兰政府报”进行公开发布。社会参与度的加强,有利于鉴定标准的社会价值与社会利益的保持。

综合上述项目中档案鉴定主体的组织结构与职能划分,荷兰的宏观鉴定实施模式从鉴定主体到鉴定主体的补充,都围绕着如何有效保持社会记忆的延续,维持鉴定标准的多方利益的平衡与妥善的保管方案的制定。同时,加入了民众鉴定这股新的鉴定主体力量,为宏观鉴定的社会价值的维护起到重要作用。

2澳大利亚宏观鉴定实践中档案鉴定主体组织与职能划分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的档案鉴定是基于本国文件管理标准“the Standards Australia Standard for Records Management”。该国档案学者丹尼斯·康纳指出,该鉴定模式提到了五个鉴定的取向,涵盖了长期为行政机构发挥行政管理价值以及具有广泛社会意义和价值的文件的保存。[4]社会价值的判断以及广义价值鉴定标准的提出体现了宏观鉴定的思想。

此模式有两种鉴定授权形式:一是传统的政府机构常规范围的机关部门所涉及的文件鉴定领域;二是特殊机构特殊形式的核心业务。其中,职能部门承担鉴定文件的中心任务。文件形成机构需要自行考察和分析本机构的历史演变过程、本机构所形成和积累的所有文件类型并将其纳入文件保存系统之中。同时,文件形成机构与政府信息管理专门机构共同来承担分析本机构的核心业务、核心业务中的各中心活动所形成的文件类别和整体,分门别类划分保管期限。

随后,内部咨询是对档案鉴定进行的第二次判定。内部咨询流程由国家档案馆承担,需考虑信息获取与服务、档案信息管理部门、政府办公室需求等因素。信息获取与信息服务主要针对公众信息和文件档案参考与查询需求,档案信息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档案的整理与保管,在鉴定中,需考虑他们保管的实际条件。政府人员与档案管理部门对于鉴定提出一些修改意见,例如,考察鉴定后的文件是否能够全面充分地反映和覆盖机构的业务活动等。信息获取与信息服务分析过程中,档案专家顾问的职责是提供一个相关评估:那些应该保管并作为国家档案的文件是否被挑选出来。他们需考虑:关乎澳大利亚未来发展与环境发展的文件需妥善保管;保管好那些有足够信息量和特殊能力,来证明澳大利亚国家与人民地位和环境条件的文件以及联邦政府对于他们影响的文件;能反映政府与民众互动、沟通的文件;能反映并能体现澳大利亚知识丰富,历史、文化和人民生活的相关文件。[5]

上述内容能够反映出澳大利亚档案宏观鉴定的三个基本主体,他们分别是文件的形成机构人员、国家档案馆档案人员、档案专家顾问等。三者构成了档案鉴定主体的组织体系,分别从文件的形成背景与形成机关的基本职能,政府的实际管理,文件的国家战略意义、社会发展意义、社会记忆功能的延续、民众的利用需求等进行全方位的考虑,避免了仅从机关本身和业务活动本体出发鉴定的片面性。

3加拿大宏观鉴定实践中档案鉴定主体组织与职能划分

1991年,加拿大国家档案馆在鉴定联邦政府文件时开始实施宏观鉴定战略。具体方案如下:“(1)国家档案馆与文件形成机构协商文件的处置方案,称之为‘历年文件办理方案;(2)依据办理方案这一原则性框架,针对不同责任者、不同的工作职能部门制定具体的文件处置实施方法;(3)国家档案馆依据文件处置期限表,对档案文件加以具体分析研究,作出鉴定的决定;(4)国家档案馆与文件的形成机构就文件的进馆问题,对其起源、保留时间、外观形态等进行协商,作出最终的进馆决定。”[6]这种从职能出发的实践模式,贯彻了宏观职能鉴定的基本思想。

加拿大档案馆在鉴定的实施过程中,馆内文件处置部门与联邦机构一起协商来确定机构及其下属部门的重要程度。在处置时,双方认可的前提下确定文件处置计划,“这一计划详细规定了各类文件鉴定的顺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实施计划表,具体规定档案馆审批联邦机构需处置的文件范围和期限”。[7]对特殊载体的文件,处置权交由特定档案小组来完成。

加拿大的宏观鉴定模式涉及的档案鉴定主体主要为国家档案馆档案人员、文件形成机构双方。鉴定采用的是协商机制下的“背景调查与处置计划”互动体系。国家档案馆档案人员在不断分析文件形成机构的职能与文件形成背景调查的基础上,与文件形成机构协商确立“长年处置计划”。这种协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机械地套用已形成的处置方案,灵活机动地安排最有价值的文件的优先鉴定。鉴定主体双方可以说是互相制约,围绕文件的形成机构职能、文件的形成背景调查、协商讨论等开展鉴定工作。

4国外宏观鉴定实践鉴定主体组织对我国鉴定工作的启示

4.1我国档案鉴定主体的组织与职能划分现状。我国档案部门“文书处理—档案室—档案馆”的三级管理模式决定了我国档案鉴定也分成三个层级。文书处理完毕后,经由文书人员与档案业务人员进行立卷归档,“此时,既要对无保存价值的文件‘判处死刑,又要为准备留存归档的文件区分价值(划分保管期限),并据此分别立卷”。[8]文书人员与业务人员成为第一个层级的档案鉴定者。档案室在向档案馆进行案卷移交时,“主要是对立卷归档时确定的保管期限进行检查,适当调整部分档案的保管期限并决定哪些档案应移交档案馆,对确定无继续保存价值的档案造册登记并销毁”。[9]这时,档案室业务人员成为第二个层级的档案鉴定主体。移交至档案馆的馆藏档案,档案馆按照规定定期审查馆藏档案,并对保管期限划分不科学的案卷进行调整直至销毁。由此,档案馆业务人员成为第三个层级的档案鉴定主体。

4.2宏观鉴定思想下对我国鉴定主体的组织、职能问题分析。我国档案事业中的三级鉴定模式,在前两个鉴定环节中,容易忽视档案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这是由于前两个鉴定环节的鉴定主体(文书人员与档案室业务人员)在鉴定档案时,除了依据“文件保管期限表”与“档案馆收集范围”等规范性文件外,主要考虑对本单位利用价值空间较大及对本单位记忆留存关系重大的内容等因素。档案一旦进馆,档案馆工作人员处于鉴定的第三个环节,他们仅仅是对前两个层级档案鉴定的修正与补充。对于社会记忆的构建与档案价值的发挥也仅基于各单位所移交的档案资源,无法跳出前两个鉴定环节已经划定的资源范围。同时,三个鉴定环节相对独立,协调性不足,影响整体的鉴定结果。

相比之下,荷兰等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上问题。首先,他们既考虑到了文件对于文件形成机关的现行价值与本机关的记忆留存因素,也在宏观意义上,将文件的鉴定扩展到了社会价值的考虑、社会记忆的留存以及潜在的历史、文化价值的预见性。同时,其档案鉴定模式均从文件的产生背景、文件形成机关的分析入手,从文件生成伊始就开始考虑文件、文件形成机关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另外,鉴定主体模式都遵循了各鉴定方相互补充、协商的原则,将文件的各种价值尽可能都囊括在最终的鉴定方案。

我国可以在原有鉴定模式的基础上加以调整,以适应宏观鉴定的趋势和要求。传统的鉴定主体集中于文书处理、档案室与档案馆三个层级的档案工作者。这些可以成为新架构宏观鉴定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因为他们熟悉并适应档案工作的基本流程,并能在原有基础上容易适应新的模式。借鉴荷兰等国经验,可以将档案专家顾问、社会民众评价等新的鉴定主体引入我们的档案鉴定体系,并灵活运用“多方同时空咨询”、“不同鉴定主体协商”等鉴定方式。同时,我们可以沟通协调原有三个鉴定主体层级严格、前后顺序固有的模式,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机制。关于新架构的鉴定主体体系职能划分,旧有的三级鉴定主体可以负责微观文件的价值判定,而国家档案馆可以承担国家战略的考虑及机构重要程度的评级,档案专家顾问负责社会价值的判定、未来潜在价值的分析及社会、历史、文明等相关因素的考量。社会民众的评价也可以吸纳进我们的档案鉴定体系,为民众服务并提供信息利用和咨询的工作观念同时可以得以实现。

档案宏观鉴定模式一定程度上能减少鉴定标准的主观性,并能够从文件形成机构的社会职能以及社会价值等宏观分析层面为档案鉴定提供思想框架与实践模式。不过,宏观鉴定在实践工作中需要把实际的鉴定工作组织好,对于鉴定主体的组织与协调也应加以重视。宏观鉴定下的鉴定模式需要摆脱相互独立的鉴定程序和不同时空的鉴定流程。不同的鉴定主体代表着不同的鉴定角度与利益代表群体,他们所对应的职能分析、价值判断后的档案鉴定处理决定都关系到宏观鉴定的最终效果。宏观鉴定下的鉴定主体组织设计需要在档案鉴定主体与其所对应的不同职能判断分析上作出具体的划分。

4.3对宏观鉴定下档案鉴定主体组织问题的思考。宏观鉴定理论下的档案鉴定工作组织和档案鉴定主体的组织与职能的划分,决定着宏观鉴定思想的落实与实践领域的具体实施。从文件形成机构的职能与文件的机构价值、国家战略价值、社会公众利用价值及影响全社会历史记忆、文化发展、知识丰富、文明进步的价值出发,构建能够有效兼顾这多方面利益和价值的鉴定体系是一个很系统的课题。构建过程中,笔者认为,应该坚持以下原则:①宏观鉴定模式下,确立档案鉴定者的主体独立、鉴定业务相互关联的工作模式;②档案鉴定者的确定与筛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来设置,同时,需要注意维护基本鉴定主体的稳定性;③避免鉴定主体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建议以规范或者立法的形式来规范档案鉴定行为;④注意鉴定模式的持续性与有效性保障,增加鉴定者的后备储蓄力量,增强鉴定工作队伍。

参考文献:

[1]刘东斌.档案鉴定——由谁鉴定——档案鉴定基本问题思考之二[J].档案管理,2006(3):23.

[2][3]潘未梅.宏观鉴定实践的先驱——荷兰PIVOT 项目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1(5):34~35.

[4]National Archives of Australia. Why Records Are Kept: Directions in Appraisal,Canberra, 2000(revised2003) [EB/OL]. [2011—12—1]. www.naa.gov.au/records—management/keep—destroy—transfer/why—records—are—kept/index.aspx.

[5]National Archives of Australia. A role for reference archivists in the appraisal process (Denis Connor) [EB/OL]. [2011—12—1]. www.naa.gov.au/search/searchresults.aspx?SearchString=A+role+for+reference+archivists+in+the+appraisal+process&htm=yes&doc=yes&pdf=yes.

[6]张姬雯,薛春刚.加拿大政务档案的宏观鉴定法[J].档案与建设,2002(5):42.

[7]黄霄羽,张宁.宏观鉴定战略在加拿大的应用[J].中国档案,2000(8):46.

[8][9]胡玉琴.中美档案鉴定工作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J].城建档案,2006(7):27.

鉴定主体 篇4

太原市迎泽区某学校教学楼, 设计于2005年9月, 建成于2007年, 为教学用房, 包括教室、阅览室和实验室。结构平面形式呈矩形, 东西向布置, 长59.2 m, 宽23.8 m, 为地下1层、地上11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地下1层层高为3.9 m, 1层层高为4.2 m, 2层~10层层高均为3.9 m, 11层层高为4.25 m, 室外地坪标高-2.400, 建筑总高46.5m。

依据设计图纸显示:该教学楼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等级为二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 设计分组为第一组, 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 特征周期值为0.45 s, 结构阻尼比为0.05, 框架抗抗震震等等级级为为二二级级, , 剪剪力力墙墙一一级级, , 地地下下11层层抗抗震震等等级级为为三三级级, , 结结构构设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该楼地基处理采用CFG桩复合地基, 桩径400 mm, 桩距1 500 mm, 有效桩长11.05 m, 正方形布桩, 桩体强度等级为C15;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 基底标高为-3.900, 下部为100 mm厚素混凝土垫层, 筏板厚600 mm, 基梁高1 600 mm, 基础以上为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楼屋面为现浇混凝土板, 板厚100 mm, 该楼未设置沉降缝;现浇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基础垫层为C15, 基础及5层以下框架柱和剪力墙为C40, 5层及以上框架柱和剪力墙为C30, 所有楼层框架梁和楼板均为C30, 楼梯为C25, 其余均为C20, 钢筋采用HPB235, HRB335和HRB400级钢, 填充墙部分外墙厚300 mm, 内墙厚250 mm, ±0.000以下采用非粘土土空空心心砖砖和和MM77..55水水泥泥砂砂浆浆砌砌筑筑, , 孔孔洞洞用用水水泥泥砂砂浆浆填填实实, , ±±00..000000以以上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和M5混合砂浆砌筑, 局部为GRC轻质隔墙板。

2 检测目的及依据

1) 检测目的。

确定以上房屋建筑结构现阶段安全性等级及抗震性能, 并提出处理建议。

2) 鉴定依据。

a.依据的规范与标准如下:

GB 50292-1999,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GB 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23-2009,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GB/T 50344-200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 50068-200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JGJ 79-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GB 50007-2011,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现行规范。

b.相关图纸资料。

教学楼:2005年9月出具的《太原市第××学校教学楼施工设计图》。

c.工程地质情况。

依据《太原市××中学教学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显示:场地地貌单元属汾河东岸Ⅰ级阶地, 地基土主要由第四系人工堆积物和冲、洪积物组成;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 为不均匀地基;场地土为中等液化, 不具有湿陷性;地下水埋深在1.2 m~1.5 m, 水位变幅1.0 m, 地下水对混凝土腐蚀的环境类别为Ⅰ类。

3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判定

根据GB 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之规定, 太原市第××学校教学楼属于重点设防类建筑, 即乙类建筑。

4 外观质量检查

1) 室外台阶开裂。教学楼室外台阶面层存在裂缝情况, 主要由温度变化和台阶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 开裂部位主要位于楼体南侧大理石块体上, 裂缝沿台阶踏步方向通长开裂, 裂缝最大长度达7.0 m, 裂缝最宽处达2.0 mm, 裂缝处地面略为隆起。

2) 墙体裂缝。初中楼墙体裂缝较明显, 裂缝系温度变化和材料收缩导致, 均为贯通型, 从存在部位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填充墙裂缝, 开裂部位主要分布于楼体内外纵墙的窗户下部, 且一、二层较为明显, 裂缝大都沿窗下墙体, 呈竖直方向, 裂缝上宽下窄, 最大长度达1.7 m, 裂缝最宽处达1.2 mm, 缝口两侧未产生错层现象。第二类裂缝位于初中楼屋顶女儿墙根部, 且转角处裂缝略向下部墙体延伸, 裂缝宽度介于1.0 mm~3.5 mm间, 最大错层达3.0 mm, 裂缝处抹灰层空鼓、脱落, 局部残留水痕。

5 抗震分析计算

该教学楼2005年设计, 建成于2007年, 使用用途为教学用房, 其后续使用年限按50年考虑, 简称C类建筑, 抗震鉴定按GB 50023-2009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和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执行。经建模计算及对照规范得出结果如下:

1) 该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有效, 并按图施工, 施工资料比较齐全;材料的实际强度的标准值采用原设计的标准值。

2) 该建筑使用功能及布局未改变, 活荷载标准值按现行规范取值。

3) 该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 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后续使用年限为50年;场地土类别Ⅲ类,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抗震验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工程部编制的SAT-8 (2012年版) 程序进行结构分析。经复核验算, 并与原施工图及施工资料核对, 该建筑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个别框架柱纵筋配筋量偏小;部分框架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不满足规范要求;部分框架梁柱箍筋加密区长度、箍筋直径、最小间距不满足规范要求。

4) 该建筑场地为中等液化场地、不均匀地基, 原设计采取了CFG桩复合地基进行了地基处理, 并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 抗液化能力有所改善。经验算, 该建筑场地、地基和基础基本满足抗震鉴定要求。

6 结论与建议

该教学楼现阶段房屋安全性评定等级为B级, 不满足现阶段抗震性能要求, 建议加固维修。

7 结语

2008年新版《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发布实行以前设计的部分中小学建筑未列入重点设防类为丙类建筑, 造成大量建筑设计抗震等级偏低, 抗震构造措施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这是由时代的局限性造成的, 但是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视其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摘要:以太原市某中学教学楼为研究对象, 对其主体结构进行了安全与抗震检测鉴定, 介绍了检测目的与依据, 通过外观质量检查与抗震分析计算, 得出该教学楼不满足抗震性能要求的结论, 建议加固维修。

关键词:教学楼,检测,抗震,鉴定

参考文献

[1]程绍革, 史铁花.全国中小学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示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国振喜.建筑抗震鉴定标准与加固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鉴定主体 篇5

1工程概况

某中学实验楼地处边坡, 其 (25-36) 轴结构单元为五层带斜屋面的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 设计采用钢筋砼柱下独立基础, 房屋高度约为19.4m, 建筑面积约为2106m2;于2014年9月开工, 在施工至平屋面梁板时, 因 (36) 轴一侧滑坡导致局部结构受损, 建设方综合考虑处理费用等因素后, 已拆除其中 (33-36) 轴三个结构开间。为了解拆除后现状结构的安全状况, 我院受委托进行检测鉴定。

2现场检测内容与检测结果

2.1结构布置与场地条件

该中学实验楼 (25-36) 轴结构单元为五层带斜屋面的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 (33-36) 轴3个结构开间拆除后, 现状结构平面轴线尺寸由原设计49.2m×11.7m变更为36.0m×11.7m, 二层板面至基础梁顶面高度约为4.8m, 二至五层层高均为3.6m;房屋高度约为19.4m, 建筑面积约为2150m2。采用柱下钢筋砼独立基础, 设计持力层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基础埋深约为1.5m~4.0m。

2.2建筑布置与使用功能

本工程于2014年9月开工, 鉴定时尚未投入使用。设计外墙为190mm厚烧结多孔砖, 设计内墙为190mm厚或90mm厚混凝土空心砌块, 现填充墙体仅施工至二层, 实际均采用烧结多孔砖砌筑。屋面不上人, (27-28) - (1/K-2/K) 轴设置1个15t消防水箱。

2.3结构构件工作状态检查

2.3.1 (33-36) 轴残留基础

(33-36) 轴上部结构因滑坡受损已拆除, 对残留外露的 (33-36) 轴基础进行检查, (34) 轴基础短柱出现水平裂缝, 最大裂缝宽度测度值为0.30mm; (33-34) - (N) 轴基础梁的 (33) 轴端部的梁顶面及梁侧面开裂, 最大裂缝宽度测度值为1.20mm;以上裂缝呈现 (36) 轴一侧滑坡所致的滑移破坏及不均匀沉降裂缝特征。

2.3.2 (25-33) 轴现状结构

对 (25-33) 轴现状结构进行检查, 外露基础梁、框架柱、梁、板、已砌筑的填充墙体均未见明显变形和开裂现象。

2.3.3结构侧向位移

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布置10个测点量测结构倾斜, 实测数据表明, 最大倾斜值为H/500, 参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GB 50292-1999) , 各测点侧向位移未超过规范限值H/450的要求。

2.4结构构件施工质量检测

委托单位提供较为完整的施工内业资料, 包括由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出具的“钢筋力学性能检验报告”和“砼试块强度检验报告”, 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出具的主体结构“钢筋及预埋件隐蔽验收记录”, 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工程参建方签章的“地基验槽 (复验) 记录”等。根据上述施工内业资料, 本工程基底持力层、基槽尺寸及主体结构砼强度、钢筋配置、钢筋力学性能等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现场抽检验证情况如下:

2.4.1框架柱、梁砼强度

现场抽取部分构件采用回弹法检测其现龄期砼强度, 数据表明, 所检柱现龄期砼强度推定值为38.8~49.0MPa, 梁现龄期砼强度推定值为37.6~46.8MPa, 所检构件砼现龄期强度推定值均达到设计强度等级C30。

2.4.2框架柱、梁纵筋根数与角筋公称直径

现场抽取部分框架柱、梁构件进行纵筋分布扫描检测, 数据表明, 所检构件纵筋根数与角筋规格可满足设计要求 (其中4Z- (25) - (K) 与5Z- (27) - (K) 纵筋根数由原设计10根增大为12根、角筋由原设计18增大为20) 。

2.4.3框架柱、框架梁箍筋平均间距

现场抽取部分框架柱、梁构件进行箍筋分布扫描检测, 数据表明, 所检框架柱、梁箍筋加密区长度与平均间距基本符合设计或抗震规范要求。

3承载能力受拉验算

3.1构件边界条件的变化

(33-36) 轴上部结构拆除后, 现状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边界条件与原设计存在以下主要变化:各层 (32-33) - (J) 轴、 (32-33) - (K) 轴、 (32-33) - (N) 轴框架梁的 (33) 轴支座负筋实际锚固长度为相应位置的柱截面宽度 (分别为400mm、400mm、500mm) , 均达不到设计值592mm;以上框架梁承载能力复核验算时, 其支座负筋强度设计值按实际锚固长度与设计值的比值进行折减。

3.2部分计算模拟

考虑以上边界条件的变化, 结合检测数据及原设计施工图, 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结构三维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进行复核验算, 部分计算参数如下: (1) 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取0.35k N/m2, 地面粗糙度取B类; (2) 本工程地处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 (0.05g) , 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第3.1.2条, 本次鉴定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3) 楼面装修荷载按设计取1.5k N/m2, 屋面装修荷载取2.2k N/m2; (4) 本工程尚未投入使用, 楼面均布活载根据设计使用功能及荷载规范取值; (5) 梁上线荷载:各层梁上线荷载分布按设计填充墙体位置考虑, 墙体材质根据已砌筑的墙体按烧结多孔砖考虑。 (6) 现斜屋面层柱、梁、板尚未施工, 其结构布置按原设计考虑。

3.3承载能力受拉验算结果

受拉验算数据表明, 现状各层框架柱、梁承载能力可满足规范要求, 各基础承载能力可满足规范要求。

4结论与建议

(1)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属建筑物难以抵御的偶然荷载, 建筑物选址前应进行场地稳定性评价, 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 本工程 (33-36) 轴局部拆除后, 部分构件的边界条件发生变化, 承载能力受拉验算时应予考虑。 (3) 针对边坡滑塌, 应注意其对主体结构产生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裂缝, 特别关注因裂缝产生对结构内力传递的变化。 (4) 滑塌后的边坡应及时请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以免发生二次灾害。

参考文献

[1]GB 50153-2008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S].

[2]GB 50292-199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S].

[3]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4]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鉴定主体 篇6

该工程建筑面积约6000m2, 长50m、宽11m, 六层;砖混结构;条形基础 (设计基础埋深为-1.0m, C15毛石混凝土垫层, 砖砌体大放脚, 满堂设置地圈梁) , 采用天然地基, 设计选用了碎砾石层作为持力层, 容许承载力为260KPa。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0, 砌体均为MU7.5机制红砖M5.0混合砂浆砌筑。

工程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均有正规的资质, 且办理了相关报建手续并通过了验收。

工程于2003年3月开工, 2003年6月竣工, 2003年7月通过了备案, 2007年10月办理了房屋所有权证。

2007年9月, 相邻综合商务大厦举行了开工典礼, 并开始进行地基基础开挖。

2008年11月, 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给建设单位发出了关于该工程墙体开裂质量问题的函, 该函反映: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接到住户投诉后, 分别在2007年11月17日、2008年11月11日两次组织当地质监站及设计单位的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勘察, 认为该商住楼墙体裂缝较为严重, 且有继续发展趋势, 并责成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机构或人员对房屋进行结构安全鉴定。

2008年12月28日, 鉴定机构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开始鉴定工作。笔者有幸作为主要鉴定人员参与了整个鉴定活动。

本次委托鉴定的是其中的E区 (14) ∽ (22) 轴线范围共8个开间, 每个开间为4.0m, 进深约为13.8m, 委托鉴定范围内 (14) ∽ (16) 两个开间为四层, 其余部分 (14) ∽ (16) 为三层 (檐口高度为12.1m) , 也即离相邻综合商务大厦最近的部位。

2 鉴定分析

(1) 现场勘查:经对该工程E区 (14) ∽ (22) 轴线范围房屋及其两端相邻三个开间房屋 (11) ∽ (14) 轴线、 (22) ∽ (25) 轴线) 进行勘查发现:

a) 、 (14) ∽ (22) 轴线范围内部分砖墙有不同程度的裂缝现象, 裂缝宽度多在3∽4㎜、最大裂缝宽度达6㎜, 卫生间墙面的瓷板因此松动或拉裂, 以其中间部位的 (18) 轴线表现更为明显, 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有崩皮露筋现象;三层屋面高低跨连接处出现较明显的错动现象;

b) 、对 (11) ∽ (14) 轴线间、 (22) ∽ (25) 轴线间三各开间的房屋现状的现场勘查没有发现有异常的裂缝情况;

c) 、经现场开挖 (15) 、 (17) 两轴线交A轴线的基础及持力层发现:基础埋深为1.6m, 基础持力层为角砾层;

综合这些裂缝的表现特征, 基础有异常沉降现象, 且 (14) ∽ (22) 轴线范围内中间部位基础沉降明显, 两端相对较小。

(2) 设计单位提供的《岩土工程补充勘察报告》反映:建设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较差;第二层工程岩土层即角砾层厚度为1.5∽1.9m。第三、第四工程岩土层即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土, 夹含角砾, 中高压缩性, 含水, 属软弱下卧层;有较高的地下水;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一般。见附件三:《岩土工程补充勘察报告》。

(3) 实体检测:检测中心对该工程实体砖墙进行了原位轴压检测。《检测报告》反映:砌体强度标准值为2.07Mpa。砖砌体强的度等级满足设计要求。

(4) 相邻商务综合大厦 (距离该旅游商贸城 (14) ∽ (22) 轴线约6.0米) 在2007年下半年开始地下室大开挖 (开挖深度约5.0米) 施工抽水, 使该工程场地一定范围内水位下降、地基持力层下卧层中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和淤泥土层的有效应力增加, 造成该两土层的排水固结, 引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3 鉴定结论

经综合分析, 对该E区 (14) ∽ (22) 轴线范围内墙体的裂缝原因及裂缝对主体结构的影响形成以下结论:

(1) 相邻商务综合大厦地下室大开挖施工抽水是造成墙体裂缝的原因。

(2) 墙体的裂缝对工程主体结构安全存在影响。

4 结语

既有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周边环境因素影响的事例很多, 构成影响的原因也相当复杂, 本例是通过对既有建筑物所受的影响角度寻找原因, 有一定的局限性, 若能直接从相邻商务综合大厦对该建筑的影响这个角度去鉴定, 相当来讲就更简单明了。

摘要:本文通过对某工程墙体裂缝原因及裂缝对主体结构的影响鉴定分析, 说明视质量鉴定委托方、委托目的的不同, 应选择的鉴定角度也应不同, 才既有利于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又有利于解决问题。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鉴定主体】相关文章:

论完善我国的司法鉴定主体资格制度04-30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12-23

责任主体05-24

主体体系05-15

纳税主体06-02

出版主体05-02

主体05-02

启动主体05-05

训练主体05-07

主体博弈05-09

上一篇:基础英语课程教学下一篇:审计成果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