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主体

2024-05-11

发展主体(精选十篇)

发展主体 篇1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 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 增进感情, 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 互相谅解, 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校风。我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 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 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 紧跟时代步伐, 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 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因此, 为了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重在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发展。

一、以身立教, 言传身教

身教重于言教, 言行一致应是教师具有的美德之一, 如果教师嘴上说得很动听, 而实际做的又是另一套, 那换来的将是学生的蔑视。其次要尽量说到做到, 处理事务要客观公正。这是让学生信任的必要条件。培养学生, 教师要把自己当作一面镜子, 以自己的遵纪守法来鞭策学生, 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感召学生。再次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以开朗的心胸, 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和平衡的心态从事教学教育工作。如果动不动就发脾气, 喜怒无常, 垂头丧气, 损害自己的形象, 威信便无从谈起。正如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这就是说正人先正自身。教育区别于其它劳动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示范性。学生“听其言, 观其行”, 教师在进行教育过程中时时处处事事都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言行, 成为学生的榜样, 使学生得到主体性发展。

二、巧抓机遇, 不失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 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 这是人的道德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 抽象的道德戒律, 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学生耳濡目染, 其思想认识也已变得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的做法是:巧抓机遇, 充分利用晨会、班 (队) 会、宣传栏、黑板报等, 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 把道德认知自觉地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 我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生日贺卡, 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 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出了他们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学生在实践活动中, 提高了思想认识, 净化了自己的心灵。

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 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作。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与时俱进, 精心策划, 不断地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

三、通过各种竞赛活动, 对学生进行集体荣誉感教育

学生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 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 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 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 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一次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 如学校开展的庆“六·一”趣味运动会、歌咏赛、作业展览、普通话演讲、作文竞赛、手工制作、办各种板报谁最棒等各项竞赛活动, 让学生逐步培养起集体荣誉感, 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 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 让他们能努力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这种集体荣誉感是建立在学校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中的, 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实践证明, 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 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 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 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 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通过少先队组织,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学生对于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很骄傲, 我们正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一条条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每一位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 每得到一枚奖章, 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喜悦。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 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 有助于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可以开展捡纸屑等一些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化为自身的东西。

五、通过课堂教学,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是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 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通过讨论, 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 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惯。

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 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 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 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 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 又导行, 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 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 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 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 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 就可以满足小学生交流的欲望, 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 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 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 或者横向比较, 看做得好的同学是怎么做的, 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 在比较中, 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全国市场主体发展总体情况 篇2

2011 年上半年,全国市场主体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企业实 有户数平稳增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个体工商户稳步增长,农民专业合作社继续快速发展。

一、全国各类市场主体期末实有情况

截至2011 年上半年,全国实有企业1191.16 万户(含分 支机构,下同),比上年底增加54.68 万户,增长4.81%,实

有注册资本(金)66.16 万亿元TPF

FPT,比上年底增加6.53 万亿元,增长10.95%。内资企业实有1146.57 万户,比上年底增加 54.61 万户,增长5%,实有注册资本(金)55.46 万亿元,比

上年底增加6.27 万亿元,增长12.74%。其中私营企业903.49

TP

PT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的货币单位原为美元,各年注册资本数按数据分析当日汇率折算。2011 年6 月底数

按美元对人民币汇率6.4716 换算。

2万户, 比上年底增加57.98 万户,增长6.86%,注册资本(金)22.85 万亿元, 比上年底增加3.64 万亿元,增长

18.98%;

外商投资企业44.59 万户,增长0.15%,注册资本(金)10.7 万亿元,增长2.52%。

个体工商户实有3601.13 万户,比上年底增长4.29%,资 金数额1.5 万亿元,比上年底增长11.98%。

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有44.6 万户, 比上年底增长17.66%,出资总额0.57 万亿元,比上年底增长26.12%。

二、全国各类市场主体上半年新登记情况

今年上半年,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100.15 万户,比上年 同期增长19.1%,注册资本(金)3.63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

增长35.02%。内资企业登记注册98.16 万户,比上年同期HH

长19.38%,注册资本(金)3.16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8

1%。其中私营企业登记注册91.32 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21.86

%,注册资本(金)2.4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47%; 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2 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6.93%,注册

资本(金)0.47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4%。

个体工商户新注册355.25 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7.73%,资金数额0.24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1%。

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6.44 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0.36

3%,出资总额 0.11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95%。

三、市场主体实有户数在第一、三产业增长较快

从产业分布情况看,全国企业在第一产业实有28.51 万户,比上年底增长7.83%,占全国企业实有总户数的2.39%,比 上年底扩大0.06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有327.81 万户,比上

年底增长3.71%,占全国企业实有总户数的27.52%,比上年

底减少0.29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有834.83 万户,比上年底

增长5.15%,占全国企业实有总户数的70.09%,比上年底扩

大0.23 个百分点。

个体工商户在第一产业实有 57.48 万户,比上年底增长

9.84%,占全国个体工商户实有总户数的1.6%,比上年底扩

大0.08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有300.93 万户,比上年底增长

2.5%,占全国个体工商户实有总户数的 8.35%,比上年底减

少0.15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有3242.72 万户,比上年底增

长4.37%,占全国个体工商户实有总户数的90.05%,比上年

底扩大0.07 个百分点。

四、中西部地区市场主体增长快于东部地区

从区域来看,西部地区企业增长率略快于中、东部地区, 占全国企业总户数比重比上年底扩大0.04 个百分点。东部十

二省市实有企业户数为746.02 万户,比上年底增长4.75%,占全国企业总户数的62.63%;中部九省实有企业265.17 万户,比上年底增长4.78%,占全国企业总户数的22.26%;西部十

省市实有企业179.97 万户,比上年底增长5.12%,占全国企

业实有总户数的15.11%。

个体工商户在中部地区发展较快。东部十二省市实有

1782.59 万户,比上年底增长3.25%,占全国个体工商户总户

数的49.5%;中部九省实有1093.3 万户,比上年底增长5.64 %,占全国个体工商户总户数的30.36%;西部十省市实有

725.23 万户,比上年底增长4.88%,占全国个体工商户总户

凸现主体 引导发展 篇3

关键词:幼儿; 科学探索活动; 主体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9-094-001

幼儿是科学探索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引路人。

一、尊重解放幼儿,还给幼儿一个儿童的生活、儿童的世界

孩子对学习是有一种渴望的,他对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他对世界有太多的困惑,他幻想着老师会满足他的一切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作为教师,尊重儿童就是要倾听孩子的心声,要真正理解孩子,设身处地的为孩子考虑,理解孩子的需要,还给幼儿一个儿童的生活、儿童的世界,让他们能够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自由地去想、自由地去做,让他们有更多的户外活动,可以和同伴一起游戏。

如一天户外活动大家玩过大型玩具后,我安排孩子们自选活动,孩子们一声“耶!”分头行动:有的孩子玩起了“办家家”游戏,他们捡来许多小树枝堆在一起准备煮饭,用树叶做碗,找些烂泥巴搓起了小圆子,还摘了一些像葱一样的叶子切断了做菜,几个孩子嘴里叽里咕噜说个不停,长廊里的孩子们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有的站在长凳上,有的爬到围墙栏杆上,有的跟在别人旁边翘首相望,原来这些孩子们发现紫藤上有许多好看的瓢虫,戴泽平喊来老师帮她捉树叶上的虫子,我很快帮她捉到了虫子,平平当宝贝似的和小虫子玩去了,只见沙钊杰小朋友也发现了一只瓢虫,他爬上围墙栏杆,小心翼翼地拖下树枝扑上去捉住了它,这下,几个孩子都围着它,争着要看小瓢虫,沙钊杰小心地张开手,只见瓢虫在孩子手心上爬来爬去,突然一下飞走了,急得沙钊杰直跺脚,何思勰说:“我们再去捉!”他们又围过去仔细地找,发现瓢虫就捉住,够不着的地方孩子们主动喊老师去帮忙。在老师的帮助下,许多孩子都捉到了许多小瓢虫。我乘机告诉孩子们这是瓢虫,专门吃小虫子。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作为教师,我有这种意识:活动能在大自然、大社会中进行的,我决不放过这种机会,尽量让幼儿直接接触大自然、大社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

二、抓住幼儿探索的火花,鼓励幼儿去尝试

儿童学科学既是出自内在的心理需要,同时也需要外在的强化,他们非常重视老师的态度,容易受到老师的暗示和影响,也希望得到老师的支持。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当孩子有了自己的发现时,总是要迫不及待地告诉老师,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支持,而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不仅是对他们已有发现的接受,更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愿望。如在科学活动“玩电珠”中,开始我为每个幼儿准备了一节电池、电线、棉线、小灯泡、铅丝等,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小灯泡发光的过程,幼儿兴趣很浓。当有的幼儿将电池、电线和小灯泡连接在一起,电珠发亮时,他们兴奋极了,跑来告诉老师,我及时表扬了他们的发现,并鼓励他们去教其他孩子,看看能不能让小灯泡变得更亮。孩子们开始去看别的幼儿,用自己的方法和别人交流,别的孩子听了他们的方法,就开始自己尝试起来,有的幼儿一下子就将小灯泡弄亮了起来,几个孩子高兴地抱成一团,有的幼儿尝试后觉得还不行,其他幼儿就会帮助他们,直到小灯珠发亮为止。还有一些幼儿的小灯珠发光后,就几个人一起玩,将小灯珠、电线、电池连在一起,他们发现自己的小灯珠特别亮,别提有多高兴了。

在探索过程中,老师始终鼓励幼儿去试试,看看会有什么发现,再试试,看还会发现什么,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不停地去尝试、探索,就这样,孩子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再探索。在自己的感知过程中,既提高了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又不断认识了新事物。鼓励性的语言能树立自信心,激发幼儿活动的欲望。在生活中,幼儿对许多事物的好奇心是稍纵即逝的,他们在摆弄或操作中也发现了问题,但由于没有成人的鼓励与指导性的语言的帮助,很有可能中止其活动,这时就需要老师抓住孩子们的这些举动,用语言和材料去启发或引导,鼓励他们继续完成活动。

三、为幼儿提供丰富而有趣的材料,引导幼儿积极探索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而活动材料是幼儿思维的基石。材料可以引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热情,帮助幼儿完成探索的过程。经过观察、尝试,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材料投放对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在投放材料时也注意了材料能否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环保教育活动“乐音和噪音”的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许多打击乐器,让幼儿自己尝试怎样发出有趣的声音。刚开始的时候,小朋友玩得很带劲,使劲敲呀,玩呀,教室里响成一片,孩子们感觉吵死了,耳朵都快聋了,体验噪音的危害;我又让幼儿尝试怎样发出好听的声音,能否用力小一些,节奏明快些,再配上优美的音乐进行伴奏,在动听的打击乐活动中,幼儿心情愉快,惊叹小小打击乐竟会发出美妙的声音。通过幼儿的亲自探索和体验,幼儿理解了乐音和噪音。

由此可见,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奥秘。它们不断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热情。教师要关注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要有意识地通过材料来引导幼儿探索,要在材料设计上花功夫,使每一个活动的展开更加顺利、成功,也使孩子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同时,不断提高幼儿尝试的积极性。对幼儿来说,探索活动本身比通过活动获得知识更为重要。

在贯彻落实新《纲要》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作为教师,与其把知识机械地传给孩子,不如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和研究去获得知识和经验;与其让幼儿被动地接受学习任务,不如让他们按自己的愿望和兴趣去做选择;与其着眼于幼儿的不足之处,不如为他们提供活动的材料和场所,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其让幼儿单独学习,不如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一起与他们分享成功的快乐……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凸现孩子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尊重主体,不断鼓励和适当引导,让孩子在科学的世界里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译者主体意识的发展 篇4

译者的主体性是现在倍受关注的话题, 在解构主义等后现代思想大行其道后译者的主体性更加凸显了。在不同时期对于译者主体性所给予的关注度自然不同, 然而在整个过程中一些基本的原则如忠实于原文是不应该被抛弃的。本文就试图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理论发展时期的表现。

我们先来看看在未受到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系统影响以前翻译理论中二者的具体表现。也就是奈达所谓的以语文学为基础的翻译方法。刘重德在《西方译论研究》一书中谈到了托尔曼的翻译艺术。托尔曼主要强调了两个方面, 即译者有双重任务, 一是“译文必须是活的语言, 而不是矫揉造作的外文化了的语言。” (刘重德, 2003) 。二是“保留原作者的风格” (同上, 50) 。初看起来这颇有些像归化的翻译。但我们细读一下“译文首先应该是活的 (英语) , 而不应该是娇柔造作的希腊文或拉丁文化了的英语。否则, 它怎能接近我们的感情呢?其次原先的诗人或者作者的特殊风格也应该加以保留” (同上, 42) 。所以这样的“活语言”并不是韦努蒂所批判的归化或一味的通顺, 因为这双重任务同时也照顾到了原文的特殊风格。就像托尔曼讲的那样, “如果说原文的意义是模糊不清的, 那么, 忠实的译文也就应该同样是模糊不清的。原文句中的省略部分, 除非绝对需要, 也不宜在译文中任意补充” (同上, 43) 。所以译者的主体性在这里不是很凸显, 主要局限于使译入语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 听着同样的情感上面, 而对于忠实的原则则十分注重。

对奈达的理论, 许多批评者颇有微辞。根此勒 (1993) 从解构主义的角批评奈达的理论是一种宗教方面的归附。除了这听上去比较偏激的诋毁外, 有些理论家的批评却很中肯, 如蒙迪 (2009) 就批评到这种等效是免不了一些译者的主管判断的。所以质疑奈达的理论到底科不科学。

正如吕俊批评结构主义语言学时说的那样“结构主义语言学只关注语义 - 句法规律而忽视主体与语境作用从而否定了它作为翻译学的语言学基础的合法地位” (吕俊, 2005) 也就是说这种封闭静止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对于译者主体性既没有规约更无凸显, 而是直接忽略, 所以才导致那种不可避免的“主观性判断”。

“这种理性是不完整的理性, 因为它完全排除了主体与事物环境的因素, 所以它深为解构主义所诟病。” (吕俊, 2005)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解构主义的研究范式, 韦努蒂为例。

蒋童在 (2012) 介绍了韦努蒂由一条环环相扣的术语链而发展成的翻译理论。首先就是借自于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的“症候式阅读”, 这种阅读法“就是要抓住相互对立面的问题结构, 给被隐藏的言说以生命, 并对其进行重构。” (蒋童, 2012) 作者在此基础上指出韦努蒂严厉批判由于对通顺翻译的妥协和在出版权上的无地位而造成的译者的“隐形”。从而“彰显译者的主体性”。接着维氏的术语链, 蒋童评述了“反常式忠实”, “对抗性翻译”在抵抗英美世界的文化霸权和本族中心主义中所起的作用。这样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地位差异悬殊, 建立翻译伦理就十分有必要了。“他认为翻译不应该只考虑那些在本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群体的利益, 而应该考虑到异域文本之所以产生的文化, 并且面向本土内不同的文化群体。” (同上) 也就是韦努蒂所称的“存异伦理”。

然而我们可以从韦努蒂随后提出的“因地制宜伦理”找到对策。韦氏也意识到了文化地位差异的复杂性。“对于‘翻译实践的’关键性问题‘显然决不能’单单关系到采用哪一种话语策略——是流畅的翻译还是抵抗翻译, 它还应包括翻译的意图和效果, 也就是通过翻译究竟是否达到了促进文化这一根本目的。” (蒋童, 2012) 。也就是说, 把一边缘文化的语言翻译成英语, 如果有利于这种文化“口语传统向现代文学转化, 从而为自身带来意义重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 归化的翻译对它们来说无一是好的翻译。” (同上) 。相反将强权文化语言翻译成处于附属地位的语言也应避免陷入只顾强调自身丰富文化传统的原教旨主义危险。

从以上三个范式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译者的主体性意识在不断增强。然而国内学者误读了解构主义, 主张放弃忠实原则。有的学者则对以上言论进行批评。如, 曹明伦就指出“德里达学说之重点并比在于‘解构意义的确定性’, 而在于强调文本和语境在解读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于强调解读文本者的经验和资质。” (曹明伦, 2006) 。

刘全福也指出国内对于解构主义并没有真正理解而是盲目跟风。在分析严氏的翻译时他说“严复并没有故意违背‘信’的标准, 某些所谓‘涂了糖衣’的痕迹也不过是原文的科学散体使然。” (刘全福, 2005) 。就是说对于英汉翻译必须借助的技巧无须“大惊小怪”。

所以在主体性意识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些根本性的原则是不会改变的, 也就是对于原文的忠实。陈大亮指出, 关键是要在翻译内部研究 (读者, 作者, 译者) 和外部研究 (不同文化) 中都应该平等对话, 相互依存。“以建立翻译伦理学, 规范翻译的不平等现象。” (陈大亮, 2005) 。我们绝对不能在没有深入理解一个新兴的理论时妄下断言, 盲目跟风, 将原先积累的传统翻译思想全盘否定, 这样的危害是极大的。

参考文献

[1]Munday, 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0.

[2]Nida, E.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吕俊.论学派与建构主义翻译学[J].中国翻译, 2005 (4) .

[4]曹明伦.论忠实取向的翻译标准——兼论严复的“信达雅”[J].中国翻译, 2006 (4) .

[5]陈大亮.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转向[J].中国翻译, 2005 (2) .

[6]蒋童, 术语链.韦努蒂翻译研究生成[J].外国语, 2012 (1) .

[7]刘全福.当“信”与“化境''被消解时——解构主义翻译观质疑[J].中国翻译, 2005 (4) .

主体意识:一个辩证发展的观念 篇5

本文从西方哲学中以人为本的观念演变的角度,审视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认为主体意识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关于自身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及与外部存在物关系的自我认识和觉悟.迄为止,主人“类”意识的圆圈式的辩证运动过程.在当代,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和现代系统思维方法基础上次的主体意识.

作 者:胡韦文  作者单位:天水师范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刊 名: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TIAN SHUI XING ZHENG XUE YUAN XUE BAO 年,卷(期):2002 “”(6) 分类号:B017.9 关键词:主体意识   理性化   非理性化   人“类”主体意识   个体意识  

★ 观念

★ 近代爱国诗句

★ 近代名人座右铭

★ 灾后重建感言

★ 拆除重建申请书

★ 灾后重建工作总结

★ 危房重建申请书

★ 法纪观念对照检查

★ 理财观念调查报告

注重评价,关注主体发展 篇6

关键词: 主体发展 高中政治课堂 影响 作用

当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存在一些问题,使对学生的评价出现偏差,不能利用评价有效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影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发展。因此,教育者应当注重评价的过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关注主体的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1]。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现状

(一)评价过于侧重学生成绩,成绩成了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

受高考的影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过于侧重学生的成绩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了评价学生的主要因素。很多学校还按照学生的考试成绩划分了班级,成了“尖子班”,并且根据学生的成绩,认为成绩好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肯定要比相对较差的学生高。这种评价方法是非常不正确的,该评价方法无法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不能从评价结果中获得真实的反馈信息,无法作为教学成果的有效反馈信息。

(二)评价手段过于侧重笔试,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评定。

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方法很多,部分教师还是通过笔试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笔试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存在很多弊端,无法真实有效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已经习惯了用笔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定,用直观的分数划分学生的能力,但对于高中政治思想课程来说,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应当运用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定。运用综合评定方法客观、真实反映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学习能力,为教育者反馈最真实的信息。

(三)缺少学生的自我评价环节。

以往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评价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评价工作往往都是教师或者家长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工作成了教师和家长的单方面工作,对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和学习能力强化是十分不利的。

二、高中政治课堂中评价的影响和落实途径

(一)评价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政治教学工作不仅是为了应对高考,而且是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应当更加多元化,不要完全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除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之外,还要使学生具备高效的学习能力。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评定和潜能评价,用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说话,转移侧重点,减少评价过程中学生成绩因素所占的比重,这是每个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根据高中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

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工作中,实际教学大纲和教学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教育者的评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当结合高中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特点进行评价。例如,在高中思想政治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必修一《经济生活》中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二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中,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与学生性格特点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用短篇小论文的方式阐述该堂课学到的知识,并描述自己的消费观。通过学生的小论文完成评价工作,这种评价方式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反馈的结果真实而有效。

(三)采取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

学生的评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学生在该项工作中占据主体地位。评价工作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主体发展,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结合的评价方法,并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真实、科学,为教育者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学生反馈的信息提供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结合学生的具体成绩、综合素质能力、教师的评价、学生家长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采取多种评价方式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定,反映学生最真实的信息,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和评价的结果,适当调整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最终实现高中政治教学发展。

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状况评价工作无论对教育还是学生本身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教育者在评价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改变评价观念,不再以学生的综合成绩为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主体发展,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结果真实有效。

参考文献:

[1]陈绍华.在生活中评价在评价中发展——高中政治有效学习评价的方法和对策探析[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2(7):44.

立足自身发展履行主体责任 篇7

立足自身, 鼓起加快发展的精气神

这次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决定》与以往单纯强调省级支持和珠三角帮扶的区别就是首次明确提出粤东西北地区要履行发展的主体责任。这就要求粤东西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充分认识到外因是条件, 内因才是起决定作用的根本因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需要中央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的关注和支持, 但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欠发达地区立足自身、振奋精神, 抓住机遇, 激发活力, 科学发展。要加快发展, 根本上要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奋斗;要加快发展, 就是要树立加快发展的责任意识, 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 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内在动力;要加快发展, 就是要埋头苦干, 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抢抓机遇, 迎难而上。要充分认识自身的差距既是压力也是潜力, 压力可以转化为强大动力, 潜力可以转化为现实优势, 关键取决于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要履行发展主体责任, 要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进取精神, 艰苦创业、苦干实干, 全力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决策部署。

彻底清除各种思想障碍, 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

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主要表现为经济实力的差距, 但归根到底是思想观念的差距。因此, 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清除各种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 对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决定》中特别强调要鼓励粤东西北地区要充分意识到改变落后面貌, 不能总是强调困难, 而是正视困难, 面对落后的特殊市情, 要做到人穷志不穷、知难不畏难、有苦不叫苦, 克服等、靠、要思想, 立足自身, 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 励精图治, 沉下心、铆足劲、拼命干、不争论, 从被动承接产业转移转变到主动出击找项目, 从局限于地域利益转变到大力对外开放, 从干与不干一个样转变到你追我赶争上游。这才是加快发展的精髓所在。

明确发展定位, 实现错位发展

主体性教师发展刍议 篇8

一、主体性教师的内涵与特征

1.主体性教师的内涵

主体的人, 只有在与之对应的客体存在时才有意义, 没有对应客体的存在, 也就无所谓主体的人。主体、客体各以对方的存在, 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人在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中, 处于能动的地位才构成主体, 才具有主体性。所以, 对主体的讨论, 也只能在与之对应的客体的关系中才能进行。

根据哲学的有关研究, 主体的人, 在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中, 其主体性特征主要表现为自觉、自为和自由。自觉是意志自由的表现, 自为是行为自由的表现, 自由则是前二者结合后产生的一种状态, 是对人的本质的终极界定。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 人才是目的而非手段。

“人”作为一种高度抽象的概念, 只存在于哲学之中。现实中的各色人等, 由于在社会分工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与之对应的客体也各不相同。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人的主体性 (共性) , 是通过它们各自不同的社会角色所呈现的个性表现出来的。因而, 他们的主体性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独特性。

现代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主动性、创造性、独特性很强的社会活动。这样的社会活动内在地需要教师的主体性, 并对主体性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 对自由创造积极追求;对现代教育的本质有准确而深刻的认识, 真诚地关爱学生, 由衷地热爱教育事业, 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产生对教师职业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幸福感;具备实现主体价值的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简单地说, 一个主体性教师应该成为认知主体、道德主体和审美主体, 是一个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

2.主体性教师的特征

(1) 选择自主性。它是意志层面上自由的表现, 处于个体实现自身价值、形成主体性的起点上。它表现为一种自我决断, 自我选择。这个意志层面上的自由对于从事高度个性化精神生产的教师的主体性实现,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 其主体性范围更广, 要求更加强烈。选择自主性, 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一是这种决断和选择, 源于教师对自身条件与客观对象、现实条件的深刻认识、理解与把握, 是一个探究、思考、判断, 进而选择的过程;二是这种选择, 决定了以后实践所要实现的目的和发展的方向;三是这种选择一旦确定, 必然产生一种强大而且源源不断的内驱力, 为以后的实践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能量源泉;四是这种选择, 尤其是一些较为重要的选择, 一般不会一次完成, 它应该也必须在以后的实践中, 进行验证、反思, 根据对主客体认识的深入, 自觉地进行调整, 当有外力介入时, 也必须内化为个人的意志。

(2) 实践能动性。它是行为层面上自由的表现, 处于主体性教师发展的第二个层面上。只有意志层面上的自由, 没有实践, 就不可能与客体建立价值关系, 当然也不会有主体性教师。实践 (教学活动) 是教师将个体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是实现自身价值, 形成主体性的过程。这个过程, 是在自由意志的引领下, 表现为积极主动地寻求一切可以实现自主选择目标的可能性, 并挑选最佳途径, 大胆实践, 勇于探索。在实践中验证、调整、深化当初的认识, 把实践推向更高一个层次, 如此往复, 螺旋式上升。当达到对对象本质特征或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时, 所谓“众里寻她千百度,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便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这一阶段, 教师精神亢奋, “痛并快乐着”。

(3) 自由创造性。它是经过自主选择、能动实践后进入的一种状态或境界。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从心所欲”即自由, “矩”即规律。在这种状态下, 教师的教学如庖丁解牛般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 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得到充分的呈现。教师所上的每一节课, 哪怕是同一内容, 都会因时因人 (学生) 而异, 不与他人雷同, 甚至与自己的过去不同。在这种境界里, 教师充分对象化了自己的本质力量 (脑力的、体力的) , 在与对象 (学生) 的关系中, 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完成了教师的主体性, 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两个生命体的和谐发展。但是对自由创造境界的追求, 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因为人类对对象本质特征和规律的认识, 具有相对性, 只有在不断的追求中才能进入更高层次的自由创造之境。另外, 所谓“自由创造”, 在教师实践对象上有不同层级和领域, 其本质特征和规律也各不相同, 因而也各有其“自由创造”之境。

主体性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选择自主性、实践能动性和自由创造性, 并不是一种线性的前后相接的逻辑关系。选择自主性属于实践活动的前位, 但这种选择是以原有的经验作为起点的, 而原有经验的获得 (尤其是直接的经验) , 一般而言, 都是能动实践后的结果;实践能动性主要是自主选择之后的实践活动, 但这种能动性往往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其中的“认识”环节, 往往成为对先前选择的校正或深入, 这其中就包涵着第二次乃至多次的自主选择过程。至于自由创造性, 作为选择自主性和实践能动性结合之后呈现的一种状态与境界, 理所当然地包含着前两个特征的周期性呈现。

二、主体性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

1.选择上的身不由己

这是个体在意志层面的自由缺失。具体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教师自主选择的空间被不断挤压, 被无数的“统一”所占据。“教什么”相当程度上由统一的各层级的考试决定, 考分是教师业务能力的统一尺度, 于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教”原本最能彰显教师的自主选择性, 然而在现实中, “千人一面, 千教一腔”的情况并不鲜见。因为统一的教参, 统一的习题集, 网络信息所提供的几乎囊括了所有课目的名师教案、课堂实录, 无形中统一了“怎么教”。另外, 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教研活动多为行政干预的外设行为, 将教师作为专业发展的“客体”来对待, 忽略其作为发展“主体”的客观事实。二是教师长期的“被选择”, 渐渐地淡薄了自主选择的意识, 也渐渐丧失了自主选择的能力。意志自由的缺失, 必然为后来的实践和结果带来决定性的不良影响。

2.实践上的被动消极

由于在意志上的身不由己, 由外力替代自己思考、判断、选择, 因而缺乏对后续实践的必要性、合理性的认同, 难以激发进行实践的动力和激情, 既不会主动寻求实践活动的最佳途径、方式, 也难以产生百折不回的意志, 只是被动地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甚至消极懈怠, 得过且过。具体表现为:对教育教学中的“软任务”敷衍塞责;课程实施缺乏选择创造;教学水平停留在低层次上机械重复;课堂不是师生生命的相遇, 也并非师生生命的对话;教学个性缺失, 因人因地因课而异的教学独特性缺失;对新的理论方法盲目跟进, 跟风之后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专业发展的方法, 将教师培训作为任务应付;将职业作为赚钱手段而非事业, 更谈不上使命感。这样的被动消极, 丧失了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性特征, 长期发展下去便会出现主体性完全丧失的状态。

3.职业上的倦怠麻木

当一名教师沿着“身不由己”“被动消极”的方向发展下去, 终将被异化为“工具”, 主体性特征不复存在, 呈现出职业倦怠与精神麻木的状态。“教学本来是主动性、创造性很强的事业”, 现在却“成了按部就班去实施的任务。其中还有很多竞争, 很多 (做) 无用功的形式主义、事务主义, 这一切赶着大家拼命往前奔, 天天如此, 长期如此, 所谓职业性倦怠就发生了, 严重了”。[2]原来还有的痛苦、挣扎、呻吟, 在无力改变现状的情形下, 日复一日, 长此以往, 终于适应了这种痛苦, 当挣扎和呻吟都没有, 只能对上面说声“喳”的时候, 他已经在职业上倦怠麻木。诚然, 上面所描绘的情景, 只是一种典型的丧失主体性的教师的状态。在现实中, 教师的主体性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 然而盲目、茫然、焦虑这类负面精神状态, 的确在教师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

三、原因分析与对策讨论

1.原因分析

主体性教师发展受到阻碍, 甚至被扭曲、异化的原因, 只能在教师与教育行政部门构成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和教师与学生构成的“教与学的关系”这两对关系中探寻, 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教师自身等方面, 具体分述如下。

(1) 社会对教师期许的偏差

人们普遍认为教育就是奉献, 经常将教师比作“蜡烛”, 这种比喻既有对教师奉献的赞美, 也暗含着社会对教师的期许:教师作为人, 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 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教育行政部门在评优选先活动中更强化了这种期许, 渐渐地使其成为“共识”, 甚至影响到教师自身。

(2) 市场经济的潜在影响

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市场经济将学校卷入其中, 金钱利益关系扭曲了教育、学校的公益性, 渗透到学校的各对关系中,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学校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均受到影响。教育滥收费、有偿家教被社会广为诟病, 恶化了主体性教师发展的生存环境。

(3) 应试教育异化教育本质

教师围绕提高学生考分展开教学, 被“应试”所指挥, 失去选择的自主。围绕应试的教学, 许多学校形成行之有效的成熟模式, 教学实践照此办理, 教师能动空间被挤压。教师或许能在观摩课上有所创新, 而一回到常规课堂便一切照旧。“应试”的力量几乎让人感到螳臂当车般无奈, 最终师生皆沦为分数的奴隶。

(4) 教师教育的偏颇与缺失

教师在入职前接受师范教育时, 教育目标上重视职业规范和学术标准, 忽视主体价值和自我实现;课程设置上重视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 轻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性知识;教育形式上师范学校学生的主体性也未得到重视。

教师入职后的继续教育也与师范教育相类, 即使是课改以来倡导的校本培训也因为缺乏教师本人的主体参与而使教师专业发展仅停留在“自然成熟”或“服从发展”上, 忽略了教师自主发展动机的激发、教师自觉发展能力的培植, 导致教师没有将专业发展性格化、习惯化。

(5) 教师管理工业化倾向

学校忽视精神生产的特点, 用工业化管理的理念、模式来指导、实施教师管理, 为教师设计出严格的规定与规范, 实施量化检查和督导评估, 使教师的思维、行为被限制在规定与规范里, 压抑了“主体性”。无形中将教师的注意力吸引到“不作为”上, 而不是有所“作为”上。

(6) 专业思想不牢, 主体意识淡漠

教师对职业缺乏认同感, 对教育缺乏热情, 对学生缺乏爱心, 这必然抽去教师工作的动力, 使教师难以全身心地投入, 难以主动而有创造性地工作。另外, 教师没有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既是培养学生成人的过程, 也是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 因此没有将享受职业带给自己的内在尊严和快乐作为工作目标。

(7) 专业支撑薄弱, 主体能力欠缺

教师素质距离专业化程度还有差距,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存在明显不足, 导致教师在工作中自我效能感差。另外, 教师对职业生涯各阶段的特点、自身发展的优势劣势, 缺乏理性认识与思考, 不善于寻求、支配、整合各种资源成就自己的专业发展, 限制了主体性教师的发展。

2.对策讨论

(1) 创设主体性教师发展的社会环境

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政策引导和宣传媒体部门价值引导的作用, 扭转社会对教师不切实际的期待及由此产生的指点评论。树立先进典型不能仅仅将学生和社会获益作为标准, 更应将教师的生命质量作为标准。

政府应加大教育财政投入, 保证学校发展的需要, 保障教师的合理收入, 把学校彻底从市场中拉回来, 还学校一片净土。努力消除社会浮躁之气、功利之风对学校的侵蚀, 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

建立与素质教育相衔接的考试评价制度;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主体性发展的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学校评价制度。

(2) 营造主体性教师发展的学校氛围

学校作为教师直接面对的生存环境, 对主体性教师发展的作用十分关键, 在无力改变社会环境的背景下, 营造适宜主体性教师发展的学校氛围既现实又迫切。

首先, 倡导文化管理。对教师的主动行为、创新方法给予鼓励, 根据个人的兴趣和优势寻找教师和职位的契合点。赋予学校制度以精神文化的色彩, 让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 在学校与教师之间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

其次, 推进多元合作。改进“教研组”“师徒制”等过于行政式、偏于教学规范、限于单向性的组织管理方式, 打破学科、学段界限, 建立起基于教师内在需要而自愿结合的组织管理模式, 在群体中实现惠人利己、和谐共生。

再次, 注重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的功能不是仅仅作为评比和奖惩的依据, 而更迫切和重要的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指导性的建议。教师不能也不应该只是等待被评, 而应该作为主体投入评价活动, 促进自身不断发展。

最后, 教师的继续教育要由教育专家、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共同参与。要重视教师的自我教育和个性发展, 针对教师的需求提供菜单式培训, 建立校本培训学分制度。要提倡培训者与受训者进行轮值, 让教师既是受训者也是培训者。

(3) 提升教师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职业幸福取决于教师在工作中用什么样的视角选择去注意什么, 所以教师应对职业价值进行自我审视, 对职业状态进行自我评估, 对职业形象进行自我分析, 对职业发展进行自我规划, 在工作中塑造使命感, 把自身的发展当作认识和实践的对象, “育人”的同时“育己”。

理性认识教师生涯各阶段的特点, 进行优势梳理和劣势分析, 制订职业规划, 建立发展档案, 使得“已有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 使得“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 [3]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都进行反思, 及时调整专业发展的行为方式和活动安排。

教师不仅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 更是自己专业发展的掌舵人。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存在教师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 教师必须以主动的姿态、主体的地位参与到这种互动的实践活动中, 发挥教师作为个体专业发展活动的动力源和控制调节中心的作用, 自主地选择自己发展的目标、自觉地探索自己发展的路径、自由地享受自己发展的快乐, 才能成为“全面发展且自由的人”。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关于教师创造性的再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 2001 (3) .

[2]温儒敏.关于“焦虑感”和“职业性倦怠”[J].语文建设, 2012 (1) .

推动银行保险主体平等发展 篇9

关键词:银行保险,模式,金融制度,问题

一、概述

银行保险是在金融服务融合、金融服务一体化的框架下发展起来的一个概念, Bancassurance一词说明银行和保险的融合才是真正的银行保险。具体的说, 银行保险是保险公司或银行采用的一种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战略, 是将银行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 并通过客户资源的整合与销售渠道的共享, 提供与保险有关的金融产品服务, 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从不同的角度划分, 银行保险的主要模式有销售协议、战略联盟、兼并收购、合资公司和金融集团等模式。销售协议模式是指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签订代理销售协议, 银行作为保险产品的兼业代理人, 利用其经营网点销售保险产品, 取得中间业务收入, 保险公司负责产品开发、理赔服务, 取得保费收入。战略联盟则是销售协议不断发展的产物, 在此阶段, 保险公司与银行往往通过协议发挥各自的优势, 风险共担, 使银行保险合作关系长期化、固定化, 银保双方建立的通常是紧密型的“一对一”合作关系。兼并收购模式是说银行或保险公司通过资本运营进入各自的经营领域。典型的是银行出资收购或控制保险公司, 实现进入保险领域的目的。金融集团化模式主要是指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交叉持股、合作及融合, 或者通过保险公司设立银行、银行设立保险公司等新创设方式, 来实现的银行和保险公司更高程度一体化的经营方式。

目前, 从国际国内的银行保险的实践和运营成果来看, 银行保险的多种模式各有千秋, 是银行保险主体适应性行为选择的结果, 无所谓先进与落后。各国及地区的金融环境、法律政策和消费习惯等的差异性就要求各银行保险的主体积极适应市场的需要, 选择能够给合作双方带来持续经济效益的模式就是恰当的模式, 而不是说银行保险一体化的程度越高, 其发展就越成功。

二、背景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制度。在这种制度安排下, 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无法很好的进行资本的融合, 银行保险组织模式的创新缺乏相应的制度基础。同时, 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不够发达、银行和保险尚不成熟的特点也使银行和保险间资本融通受到了限制, 导致了现期我国银行保险形成了以合作层次较低的兼业代理、协议销售为主的合作模式, 且未来短期内不会作出太大的变化。在这种模式下, 保险公司仅把银行保险当作一种新的销售渠道;同时, 银行也只是将其视为一种中间业务, 其结果则是银行与保险合作关系不稳固, 容易发生短期行为, 无法获得预期的协同效应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中国目前金融业竞争的基本环境是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 银行业强大, 而保险业相对弱小。银行具有庞大的渠道优势、巨大的信息和客户资源、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在金融业中处于垄断地位。保险业虽然近年来快速发展, 经营主体不断增加, 但保险公司急于扩大市场份额, 相互间竞争激烈。

由于银行在我国的金融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 控制着绝大部分的销售资源和力量, 在分销协议中处于强势地位, 这种双方地位的不对等容易埋下合作失败的隐患。从银行来讲, 迫于竞争加剧, 对于银保合作具有较高的热情。但短期来看, 因为代理保险业务不能融入到银行的整体战略, 银行也不能分享保险公司的利润, 所以就可能利用网点的资源优势获取尽可能高的手续费, 而不会去配置较多的优质资源与保险公司进行深度合作。而从保险公司的角度看, 在这种松散的合作中处于弱势地位, 话语权的缺失使得保险公司很难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银行。相反, 保险公司为了争夺稀缺的销售渠道资源, 还要竞相抬高“手续费”及提供更多的好处, 以争取银行的支持。其最终的结果是保险公司的合作动力受到削弱。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 手续费恶性竞争

随着银保业务的不断发展, 竞争日趋激烈, 手续费逐步攀升, 银保业务对保险公司的利润贡献并不高, 好比“鸡肋”。尤其是国内银保市场上形成的一些手续费支付的“潜规则”, 使得各保险公司犹如进入了“囚徒困境”, 为银行保险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大账、小账现象目前是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心照不宣的合作潜规则, 银行代销保险产品的手续费属于据实列支的“大账”费用, 但保险公司要想推动业务发展, 还必须在私底下向银行网点、柜面人员等终端环节支付更多费用, 包括旅游、奖励等在内的业务推动费, 被业内统称为“小账”。实际运行下来, 保险公司最不堪负荷的其实是潜伏在水下的“小账”。对于“小账”的处理, 一般是列进管理费用, 用别的票据抵消。由于各保险公司在抢占市场份额方面各自打算, 很难团结一致, 达成自律联盟, 最终导致的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效果。

(二) 银保双方对合作的认识存在偏差

之所以出现手续费“大小账”问题, 关键原因在于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还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仅仅是竞争性的合作伙伴。二者都急于从合作中追逐各自的当前利益, 而缺乏一种长远互利的可持续发展眼光来看待这一业务合作。银行保险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活力的业务, 能够为银行带来稳定的手续费收入, 可以丰富银行的服务产品种类, 提升银行影响力, 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对于保险公司而言, 银保业务作为一种新的产品销售渠道, 有利于降低营销成本, 增大市场份额。银保双方应当倾力合作, 高度重视并把握这一合作机遇, 打造双赢。

(三) 技术落后

获取服务的便捷性是客户进行金融消费的基本要求, 能够及时快速地为客户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是银行保险发展的基本条件。但目前我国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信息系统尚未实现联网操作, 电子化建设相对滞后, 降低了银行保险业务的处理速度。银行网点受理客户业务后, 保单流转缓慢, 导致投保到承保的周期较长, 影响了客户到银行购买保险的积极性, 同时也不利于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和风险防范。

(四) 部分网点存在销售误导行为

由于部分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或者说是由于急功近利的心理, 导致在销售银保产品时片面宣传, 没能够客观实际的将产品的功能和收益问题向顾客阐释清楚。甚至存在着为了更多卖出产品, 而夸大或歪曲产品功能的现象, 为保险公司的后续理赔等相关工作埋下了隐患, 不利于银行和保险公司形象的维护和提升。

四、解决的对策建议

正如前所述, 银行保险的发展成败, 并不是完全由其一体化的程度高低而定的, 可以说银保合作没有固定的模式。银行保险成功的关键不是跨业经营模式的选择, 而是在既定的经营模式内进行整合。即银行保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内部因素的制约, 如组织结构、信息系统、销售人员的培训等。鉴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和监管环境的特点, 对于国际上出现的金融业务一体化的热潮, 要理性借鉴, 而不是盲目追随。

(一) 整治市场, 规范兼业代理活动

在我国当前发展的银保合作模式下, 银行只是作为保险公司的兼业代理人, 代理保险公司向个人客户、公司客户销售保险产品。在其合作过程中, 银行往往与多家保险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通过签署不同的代理协议代销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由于银行面临着众多家保险公司合作的平衡问题, 则其本身显现出一定的主导地位, 有着一定的话语权。为了实现银保合作主体的平等对话, 避免手续费大战, 应引导兼业代理模式向前发展, 如排他代理。即商业银行选定一家保险公司作为其长期合作的伙伴, 与其共建项目、产品乃至渠道方面的排他关系, “一对一”合作。排他代理是建立在银保双方合作基础良好, 实力比较匹配的基础上的, 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 此时已不再是松散型的兼业代理合作方式。例如, 香港渣打银行和保诚亚洲就属于这一阶段的合作。

同时可以加强行业自律, 形成共商共议、相互监督的良好市场氛围。积极引导银行和保险公司树立以优质服务和产品取胜的现代竞争意识, 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 有效抵制各种“潜规则”, 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

(二) 积极推动银保产品的转型和创新

转型目标是销售适合银行渠道、与银行业务互补的长期储蓄产品, 增加期缴业务比例, 加大风险保障功能。期缴型产品不仅可以稳定银保业务的营销员队伍, 还有助于分散资金运用风险, 从而规避投资波动。

双方应从“保险公司提供什么产品, 银行就销售什么产品”的被动代理模式, 到积极倡导“银行出需求、保险出产品”理念。银行和保险公司都要加强对客户需求的研究, 加大联合开发新产品的力度, 降低银保产品与其他金融产品的同质性, 增加与其他金融产品的互补性。在继续加强理财型产品的市场营销基础上, 必须加快推进保障型产品销售的步伐。充分挖掘和利用网络、理财中心、自助终端等不同渠道的特点和客户的保险消费特点, 分销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来实现销售差距, 提高业务的综合效益。

(三) 提高银行保险的信息技术水平

银行和保险公司应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 加快电子化建设的步伐, 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最新成果, 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尽快实现业务的联网操作。加快业务信息的处理速度, 为银行保险的发展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四) 完善激励机制, 提高银保销售人员的综合素质

银行发展银保以拓展中间业务, 但基层管理者多以存款多少作为被考核的重要指标, 因此基层人员办理保险业务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可以提取银保手续费收入的一定比例作为销售人员的奖励。

银保代售人员综合业务知识的熟练和完备有助于提高服务效率, 可以加大对从业人才的培训, 提高其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 提升客户对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五、结语

期待保监会及同银监会尽快出台有关银行保险业务的相关规定, 从而在制度上对银保业务存在的诸多问题加以规范。银保双方在逐步完善的外部环境下, 规范业务行为, 加快合作和创新步伐, 共同推动我国银保业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辉.银行保险—国际经验及中国发展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

[2]字兰.黄儒靖.我国银保合作模式的选择与创新[J]现代商业, 2009.

关注主体发展提高教学实效 篇10

一、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主体探究意识

有效的情境是指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 激发学生思考,满足学生遇到问题时能赖以借助解决问题的情境.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增强不在于教师的强制灌输,而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有效地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变灌输为参与,激活学生内部动力,诱发学习兴趣,激发探究意识,推动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

(1)创设美的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成为积极的主体.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声音,那么教师讲授的知识就能被学生接受, 并且走进学生的思维世界.”在教学中,既要借助多媒体演示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生动鲜明的形象中,使枯燥无味的知识产生美感,提供生动的动感画面,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又要充分挖掘一些幽默有趣的、能激发求知欲望的趣味性游戏去吸引学生,尽量使死板的数学知识变活,赋予它丰富的内容、变化的动作,用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和探究意识.如教学《可能性大小》时,教师创设了“非常六加一”李咏砸蛋的游戏情境,只有生动吸引的画面,没有砸蛋的声音和其他辅助成分;不是刻意渲染砸蛋表演,而是注重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砸蛋背后可能性的问题.让学生不受声音、气氛的干扰,在情境过程中引领学生走向数学学习,情境非常有效.

(2)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思维才有动力.提出问题是思考、分析问题的起点.教师必须科学而又积极地为学生的思维活动创设引思发问的情境,激发学生自觉发问.如教学“平行四边形”时,教学目标旨在探究公式是什么不是什么? 为什么是这个公式不是那个公式.新课导入在比较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面积大小时,学生意见不一致,这样就充分点燃了学生心中探求新知识的好奇心之火,把学生引入提问题的有关情境中. 有的同学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边和邻边的长度相乘,有些同学是把测量出的底边乘高,当产生问题冲突时, 教师用变形模具演示把平行四边形拉伸为长方形,定格在那里,让学生上前描绘出面积的变化,对多出的面积进行剖析,从而找到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成功推导出计算公式.实践证明:让学生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疑难问题去学习,有助于开启他们的思维大门,从而驱使学生积极而又主动地参与和完成学习活动.

二、关注学习过程,培养主体探究能力

有些知识不用教学生也知道,有些知识教了学生也不太清楚.因而要通过感受体验让学生主动建构,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留下学的痕迹、学的过程.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教师要教什么为学生想学什么,变教师讲学生听为学生学教师导,尽量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思考、讨论、发现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过手、动脑、动口,让每名学生都拥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使学生自始自终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重视培养自学能力.知识的获得除了靠教师的传授 ,更多的则是通过自学获得,因此培养自学能力尤为重要.以往的教学,重在教师传授学习的结果而忽略课本的作用,而课堂自学必须在教师精心组织下进行. 自学前要明确地提出目标,即:看什么? 怎么看? 看了要解决哪些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自学后要及时反馈,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自学中发现了什么疑难问题……这样既使学生交流了学习心得,又交流了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主观能动性.

(2)鼓励质疑问难,加强小组讨论学习.“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有疑,说明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大脑在积极地思考.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潜能是否充分挖掘,主要看问题是否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因此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质疑的机会,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哪怕有的问题超越教学内容.学生提的问题越新颖,表示他的创新意识越强烈,教师应不予制止.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不宜直接告诉正确的答案,而是要让他们通过充分的交流、自由的讨论来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在小组讨论交流时充分阐述自己的见解、集思广益,让每个主体既能充分表现自我,又在多向交流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发展.

(3)重视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学习 .动手操作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提高兴趣,便于建立表象,帮助理解算理等优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更需要学生独立自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的内驱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在“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中,教师注重在学生心中建立一把小尺子.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剪剪纸条、捏捏硬币、卡片感受1分米、1毫米,这些体验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烙印,从而对1分米、1毫米有了精确的认识.

又如在“吨的认识”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通过抱每袋10千克大米的体验让学想象100袋这样的大米有多重,感悟由重—更重—1000千克—1吨迈进,对吨的认识形成有根据的认识.第二,采用小组掂量的方法体验1吨:第三,播放同学们往儿童游泳池中倒水的视频,拧50桶的过程就让学生感受很累.这只是半吨水,要装满两个游泳池才是1吨水 ,这样的体验让学生对1吨的重量有了深刻的感悟.

(4)注重自我评价.教会学生自我评价 ,让他们知道参与学习的结果,看到自己的进步.学习的每一个步骤都要明确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如课堂练习中的自我校对、同桌校对;又如,在课堂小结时,通过提问:“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让学生从知识和方法两方面对学习进行归纳总结.既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再次唤起学生对学习方法、思维策略的关注,通过自我评价不断地调节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主体学习意识.

三、重视因材施教,激励主体持续发展

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使全体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共同的基本要求,但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偏爱优秀生,更不能歧视后进生,应该给每一名学生以平等、充分的关注,尊重学生的个性,用丰富的 情感、生动的语言、形象的事例,充分发挥民主,把课堂教学作为向学生倾注爱的主渠道,创建活跃、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和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联系和活泼的课堂气氛中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由喜欢数学教师而喜欢数学.首先,教师要爱护、调动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等同的参与成功的机会, 感受到参与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以长处促进短处,让每名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最后,教师要了解学生创造潜能和特点,对学生发挥出来的创造力感到由衷的喜悦,并给予高度的赞扬,激励学生不断持续发展.

上一篇:记忆过程下一篇:房屋建筑面积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