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主体思想科学发展观论文

2022-04-29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它一方面源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另一方面又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并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所推动和发展,从“为人民服务”到“三个有利于”,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艾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进程呈现了一个连续性、一脉相承性的动态发展过程。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人民主体思想科学发展观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民主体思想科学发展观论文 篇1:

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研究述评

摘 要:自习近平任党的总书记以来,他紧紧围绕执政为了谁、依靠谁、如何执好政掌好权这个根本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掷地有声的重要讲话,蕴含着丰富的“人民主体”思想。通过对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思想的重大意义、理论基础、内涵、主要内容、实践路径等方面研究成果的梳理,使得有关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研究现状有一个直观明了的呈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评析,指出了关于这一研究主题在研究角度的转变、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概念的深化等方面的发展走向,从而更好地实现我们对新时代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准确把握和全面践行。

关键词: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述评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达203次地提到了“人民”一词,并且着重强调:“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做主”[1]。人民主体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是至关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事实上,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频频使用并强调“人民主体”及其“人民主体地位”,逐步形成了富有个性特征的人民主体思想。学界对这一思想已经做出积极的学术探讨并形成了数量可观的理论成果。党的十九大以来,为了深化对新时代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研究,学界有必要对现有成果进行梳理与评述,这也正是我们的研究初衷。

一、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研究现状

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研究,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重大意义研究

郭广银在《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中强调要与时俱进地关注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现实需求,尽管历届领导人的为人民服务的形式有所改变,但是人民主体立场从未改变,同时指出习近平对其进行诠释和创新。其次,从习近平执政以来的政绩及个人自身魅力方面对其海内外的影响给予阐释[2]。

黄小艳、秦在东在《浅析习近平人民主体观》一文中主要对于习近平的人民主体观在“四个全面”战略中的地位、作用逐一地进行了分析,同时从中国梦的内容、主体两方面指出人民对于逐步实现中国梦有重要的导向作用[3]。

王淑芳等在《习近平的人民性思想述论》中明确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是对历届领导人思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并强调在其治国理政中举足轻重一力承当之地位,当前一些“苍蝇”的思想和行为玷污党的形象,用人民主体思想强化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刻不容缓、重于泰山,通过苏联共产党地位的嬗变和苏联的解体血的教训论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必要性[4]。

(二)关于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基础研究

徐榮在《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探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一文中指出,一方面,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史观、毛泽东思想的“人民”理论和群众路线、邓小平以人民为核心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中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5]。

蔡晓良、谢强在《论习近平的人民主体思想》一文中通过逐一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人的人民群众观,突出强调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人民群众观是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源泉[6]。

郭良婧、郭广银在《认真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 深入把握努力实践人民主体思想》中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中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是其哲学基础和指导思想。其次,从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创造历史的基本观点上间接地强调人民地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从对唯物史观的矛盾对立面——唯心主义历史动力论的批评中正面积极、有理有据地叙述了人民主体的思想。之后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作品中体现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以及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进行阐释,间接地引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作者在文中主要是从不同时期的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君主的观点、主张、内容、指导思想强调民本思想的重要性以及在中国古代治国安邦中的重要地位来论证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与民本思想的一脉相传[7]。

(三)关于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基本内涵与主要内容研究

1.基本内涵研究

安宇在《“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学习习近平的人民主体地位思想》中表明,习近平总书记的以人民为主体思想的执政理念是“以民为本”,共产党人的责任是要对人民负责,在社会建设当中民生应是第一位的,应首先解决民生问题,强调要实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拉近领导与群众的距离,尊重群众的智慧和创造[8]。

王淑芳等在《习近平的人民性思想述论》中从人民性蕴含人民利益的实现、人民性坚持了党性和阶级性、人民性诠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方面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文章指出,习近平的人民性思想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不仅体现了人民主体地位的基本要求,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4]。

秦义在《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创新价值》一文中,首先介绍了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形成背景、过程。其次,指出人民主体思想的基本内涵是:人民是社会实践、权力、认识、价值、利益的主体。最后,将在新时期条件下的人民主体构成、社会使命、社会角色与以往进行对比,之后又对其进行补充说明[9]。

2.主要内容研究

施敏在《论习近平的人民主体思想》一文中指出,习近平的人民主体思想包括用中国梦凝聚利益共识、用全面深化改革凝聚改革共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价值共识、人民是认识主体的思想、实干铸就中国梦、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是实践主体的思想和高度关注民生、强调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文艺要以服务人民为导向等方面[10]。

蔡晓良、谢强在《论习近平的人民主体思想》一文中认为,践行群众路线、恪守执政为民的宗旨和改进党的作风、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从法制建设为了人民和法制建设依靠人民两方面论证我们党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保障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贯主张。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两方面强调共同富裕的目标。分别详尽地论证了五大发展理念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6]。

徐荣在《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探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一文中,首先主要从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不竭的动力之源、推动改革的主体力量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其首创精神;其次,按照时间范畴、从价值观考量的角度论证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政治情怀;最后强调,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群众路线”的思想,稳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提升党员的时代责任感,始终要与人民群众的利益保持一致[5]。

(四)关于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实践路径研究

陶日贵、田启波在《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研究:主体地位、主体作用、主体利益》一文中指出,用中国梦和全面小康目标凝心聚力,通过实行全面深化改革释放社会活力,通过全面依法治国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实现主体利益是巩固主体地位和发挥主体作用的动力和归宿。坚守底线思维,强调社会政策托底。运用法治手段,切实保障民生权益。尊重客观规律,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11]。

徐建飞在《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中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在落实工作中明确人民创造主体地位,领导干部要摒弃官本位思想,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广泛开展调研。在社会建设中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保障人民治理责任的地位平等,突出人民的实践主体地位。历届国家领导的指导思想当中的人民主体思想表明要以人民为利益主体,以满足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重视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让人民成为工作成效的评判者[12]。

郭良婧、郭广银在《认真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 深入把握努力实践人民主体思想》一文中从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来论述实现人民主体思想的路径。经济路径:首先,进一步藏富于民。其次,建立一个基本的民生保障体系。政治路径: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丰富人民民主形式。文化路径:第一,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第二,大力鼓励优秀文化成果的创新。第三,构建和发展现代文化传播体系,提高文化传播能力[7]。

二、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研究的现状评析

习近平的人民主体思想不仅具有精彩纷呈的理论内涵,而且具有划时代的理论意义和凝人心、聚人力的实践意义。在理论层面,一方面人民主体思想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继承。另一方面,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在新时代条件下对中国的具体国情、民意、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建设的精准把握和有效结合。在现实工作和具体实践中,人民主体思想与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步伐保持一致,此外它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航向标、引路石。而且使党的执政为了谁、依靠谁、如何执好政掌好权更加让人一目了然、清晰可见,更加坚定地表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3]的矢志不渝的决心和态度,更好地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因此,对于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研究,在理论层面要不断深化,在实践层面要不断与时俱进。尽管学术界在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基础、创新内涵、主要内容、社会建设、战略布局、人民主体思想的体现等方面已进行了有效研究、分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进一步研究人民主体思想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学理积淀。但是,迄今为止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还存在一些缺陷、漏洞,这些正是后来者可以继续精意覃思、极深研几的支撑点,另外也是查漏补缺、温故知新、刃迎缕解的至关重要途径。

以当前在知网上搜到的资料和文献为例,对于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研究而言,有三个方面尚可裁长补短:第一,在人民主体思想理论基础方面尚未凝练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目前,对于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基础的研究大多数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历代中国共产党人“人民主体”思想一脉相承方面进行的。对其形成的哲学基础、主观条件方面探讨和研究相对较少。第二,对于人民主体思想和人民主体地位两者的概念、内涵、主要内容、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把握尚不到位。因此说,对于人民主体思想和人民主体地位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有待于学者去进一步商榷、研究。第三,对于人民主体思想的重大意义方面研究范围尚不全面,缺乏多层次、深入化、系统化的分析。学者们对于理论意义研究颇多,但对于其在实际工作和现实中的运用之探讨微乎其微。此外,对于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意义之研究多以習近平人民主体思想本身意义为主,对于人民自身以及人民获得感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因此,在以后的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研究活动中,我们应该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第一,研究角度的转变。从人民自身获得感、评价标准方面进一步阐释人民主体思想的重大意义。马克思认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4]任何理论的重大意义都不仅仅停留在这个理论本身以及对社会建设、战略布局、伟大构想等方面。还要着重去把握理论的主体、服务对象——人民。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主体是人民,体现的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同时也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来作为实践层面的评判标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必须相信群众、敞开大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15]

第二,研究方法的创新。正如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所强调的“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16]对于人民主体思想的研究,一方面要侧重于在理论层面对其内容进行有效补充、对其内涵进行全面丰富、对于本质进行精确深化;另一方面在具体实践中要善用、巧用、敢用,从而对其理论正确性进行检验,使得理论深入民心。为此,对于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来源一方面要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从而做到观往知来。同时,要认真研读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中所体现的人民主体思想,使得理论研究有理有据,更能为广大人民所理解、接受。另一方面,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针对研究中的问题要积极开展有效的调研活动。即使对文献分析得已经非常深刻,但也是前人的经验。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時代,与之伴随而来一些新问题、新挑战,面对这些新问题、新挑战,我们要不断开展调研活动、深入实践,从而能获得较为详尽的第一手资料,以便有更充分的依据去有针对性地回答理论问题。对于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习近平的系列讲话当中,学者们要走出书本、走进人民群众当中,获取第一手资料和直接经验,以此更好地实现在新时代条件下对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真正理解和全面践行。

第三,研究概念要明了、精准。人民、人民主体、人民主体地位这三者在概念上有一定的区别,但同时也是有联系的。但即便如此,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充分使三者在概念、内容上清晰、明了。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加选择,对三者的研究和使用混为一谈。习近平的人民主体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作为主要理论依托,人民主体地位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但在主要内容上是有区别的,人民主体思想紧紧抓住人民这个最大公约数,无论是领导者的思想内容,还是中央政府在制定决策、地方政府在执行决策、学者在研究的过程当中都将其作为主体。人民主体地位则侧重于强调在承认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尊重、承认并坚持人民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主体地位。但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以人民为研究对象、主体、灵魂、核心。因此,在研究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和人民主体地位思想时,要将两者把握精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

[2]郭广银.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18(5):19-22.

[3]黄小艳,秦在东.浅析习近平人民主体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6):88-89.

[4]王淑芳,等.习近平的人民性思想述论[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5):34-37.

[5]徐荣.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探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学术论坛,2015,38(3):6-10.

[6]蔡晓良,谢强.论习近平的人民主体思想[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4):25-29.

[7]郭良婧,郭广银.认真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 深入把握努力实践人民主体思想[J].探索,2014(1):8-13.

[8]安宇.“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学习习近平的人民主体地位思想[J].奋斗,2015(6):50-52.

[9]秦义.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创新价值[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39(1):128-132.

[10]施敏.论习近平的人民主体思想[J].西藏发展论坛,2015(4):4-8.

[11]陶日贵,田启波.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研究:主体地位、主体作用、主体利益[J].贵州社会科学,2017(7):5-10.

[12]徐建飞.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7,34(5):135-139.

[13]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15]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

[16]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

作者:景晓旭

人民主体思想科学发展观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发展研究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它一方面源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另一方面又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并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所推动和发展,从“为人民服务”到“三个有利于”,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艾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进程呈现了一个连续性、一脉相承性的动态发展过程。

关键词: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发展

引言

所谓人民主体,首先,它是一个基本层次上的哲学范畴。它所表示的是人民在认识和改造客体对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地位和性质。这种自主性突出地表现为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由于在不同历史阶段“人民”具有不同的内容,这种主体性的实现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条件;因此,人民主体又是一个历史观范畴。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是在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等人唯心的历史动力论和个人创造历史的错误观点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主要包含了两层内涵: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包括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体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生产的主体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以及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决定力量。二是人民群众是价值主体.具体指人民是价值的创造者,同时也是自己创造价值的享有者。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强调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民。历史也“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就是说,人创造了历史,但人创造历史活动的目的又是为了人本身,一切人类历史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利益需求,这是人类历史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历史唯物主义将人民群众视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主体。列宁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中明确提出:“工人和农民,这才是俄国政治力量的主体”的命题。

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结合不同时期国际国内社会形势的变化发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形成和发展起来具有中国精神、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人民主体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必不可缺的理论武器,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进程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动态过程。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不仅能大大丰富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理论体系,而且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形成的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形成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唯物史观为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创见之一,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真正创造者,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实践和价值的主体。马克思关于人民主体思想的一系列经典性论述,为中国化人民主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对无产阶级性质及其历史使命的科学论述,深刻地回答了共产党人与全体无产者的关系。因此,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高度对人民主体思想的经典论述,成为了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发展的理论基石。

2,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的形成,不仅需要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生长的基点,同时也需要一个优厚的生长环境。中国丰厚而独特的传统民本思想为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民本”思想是指主张以民众为社稷之根本,并以民众为执政施治基础与标准的政治哲学思想。《尚书》提出:“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孟子·离娄上》中孟子总结尧、舜因得人民拥护而得天下,桀、纣因失民心而失去天下的历史经验时,提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认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荀子以舟水来比喻君民关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在安民利民方面老子提出“以百姓心为心”的民本思想。总之,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推动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宝库。然而,纵观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虽然都以对民心民意的关注为出发点,但从根本上说并不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而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专制。因此,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进行批判地和有针对性地继承。

(二)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形成的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开始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客观上要求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必须中国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大劳动人民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和残害,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残酷的社会现实激励着一大批仁人志士为民族命运和中国未来发展去积极寻求救民强国之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当时中国革命的实际,开始积极思考和探索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毛泽东在领导新民主义主义革命实践中,在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的基础上,面对旧中国是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特点,指出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放手发动群众,尊重群众的主体性,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革命,才能求得自身和民族的大解放。正如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为此,毛泽东一直强调中国共产党、军队一定要为人民服务。1944年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第一次明确共产党和党领导的军队要为人民服务。在党的七大更是确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人民主体路线。中国革命实践

充分证明了一点:人民主体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经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共同努力,使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得以逐步丰富和发展,并形成了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一脉相承的中国化理论体系。

(一)从“为人民服务”到“三个有利于”

毛泽东同志毕生致力于提高人民的主体地位,他的人民主题思想来源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同时吸收中国传统人本思想的精华,同时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形成了毛泽东的人民主体思想,这一思想鲜明而深刻地体现于他所创立和侣导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之中。毛泽东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把毛泽东提出的群众路线精炼地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时代,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与中国具体国情的结合。

邓小平作为毛泽东的亲密战友,他准确地把握和深刻领会了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的精髓。对党的群众观点多次作出深刻独到的阐述: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具有极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对立。他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批判性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的“民为贵”、“民为上”、“民心不可违”等思想,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点和工作方法以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人民为本”的思想。“三个有利于”强调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和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之一。以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标准,他强调指出,如果不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就不懂得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的意义,进一步要求把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问题放在战略高度加以考虑和落实。因此,“三个有利于”在继承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上,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现实生活,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

(二)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围绕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而深远的问题,提出来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首先,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落脚点。因为,无论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其最终都离不开人——推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这个主体因素的作用,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满足人民大众的要求。

其次,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治国活动的主体,必须依据人民的要求和意愿来进行治国实践。由于人民是通过自己的代表——共产党来进行治理自己的国家,因此在治国活动中出现了如何反映人民的主体性、如何处理党与人民的关系这一重要问题,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i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邓小平理论的“三个有利于”的深层意蕴,进一步强调人民主体地位,指出中国共产党要永葆生机和活力,必须加强执政党的建设,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据这一点,江泽民同志指出:“全党同志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工作和决策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上阐明了党在治国实践中必须充分反映人民的主体性要求,它表明。党要想取得治国执政的成功,就必须做好人民的忠实代表,充分满足人民的要求,也就是必须要充分反映人民的主体性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党的先进性建设出发.在继承邓小平“三个有利于”基础上,更加凸显了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发展的新阶段。

(三)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我国近年来在发展方面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提出了我们究竟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一重大而深远的问题。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马克思主义权利观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胡锦涛进一步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当好人民公仆,诚心诚意为人民造福”。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号召,致力于建设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做到人人平等,保护环境。这不论对当代人还是对我们的子孙后代,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实践证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是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的核心,因此,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发展的最新阶段。

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发展的终极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把人作为自己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人民主体思想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又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那里,“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

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的根源是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就是推翻资本主义,进入共产主义,从根本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的最终目标和共产主义社会对人的最高目标是一致的。

然而,社会主义或者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向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迈进的整个历史过程中,人民主体思想和理论原则要时刻铭记于心,最根本的是要求共产党人要结合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地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关于人民主体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用人民主体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去指导新的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进程中,无论从毛泽东同志的以“为人民服务”为代表的人民主体思想和群众路线,还是到以“三个有利于”为代表的邓小平同志的人民主体思想,还是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些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它们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中国化,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发展是一个完整的、一脉相承的、连续的动态过程。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织部分。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不仅拥有其磅礴的生命力,而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为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发展是始终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的,不容置疑的是,在此目标的追寻和实现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必将有一个更加广阔、更为全新的空间,直至到达成功的彼岸。

作者:崔利宾

人民主体思想科学发展观论文 篇3:

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实践要求

[摘要]建党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取得丰硕成果,尤其是对马克思的人民主体地位思想发展到了极致。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高度关注人民主体思想理论创新和实践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以贯之,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胜利的首要原则,坚持人民至上,强调共建共享、公平正义,最大限度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激发社会活力,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关键词]人民主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溯源;实践要求

我们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在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地位理念的指引下,取得革命和建设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1]。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理念,就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最广泛地动员人民群众平等的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和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出共创共享共治的良好社会生态和社会秩序,让每一个人依靠劳动和奋斗实现个人的美好梦想。
一、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溯源

人民主体地位思想主要渊源在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是从实践论的角度来谈社会的主体。主体,从社会构成来看,有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群体主体是指以一定的群体形式进行实践活动的主体,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跨地域性的,在三种形态的主体中,群体主体是最主要的实践主体,其具体形式有家庭、团队、阶级、政党、民族、国家等。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人民主体思想,为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障。无产阶级成为解放自己和解放全人类的最主要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神圣家族》一文中,马克思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262,“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295。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已经达到极端恶劣,达到非人性的极点,所以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解放自己,但他必须首先消灭他的极端的生活条件。人民主体性的创立和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然而,在历史的进程中,人民主体地位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往往不是相一致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体性充分地体现在掌握和控制生活资料的极少数人身上,体现在资产阶级身上,无产阶级则丧失了主体性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权利。从这个角度理解,人民主体性成为区别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原则。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结果的最终决定因素。“生机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3]。列宁充分尊重人民的历史创造性和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發扬民主,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时代: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发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二、人民主体地位思想在我国的运用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实践,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开始由“富起来”向“强起来”迈进,人民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探索实践,人民主体地位的理论也得到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一)毛泽东关于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基本观点。毛泽东的人民主体地位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主要渊源和基础之一

首先,科学界定“人民”的概念。毛泽东指出:“拿我国的情况来说,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日本帝国主义、汉奸、亲日派都是人民的敌人。在解放战争时期,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即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都是人民的敌人,一切反对这些敌人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4]毛泽东把“人民”这个概念做了创造性的发展,提高到理解其人民主体思想的核心地位。

其次,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党的七大政治报告深刻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5]。毛泽东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和伟大作用,认为只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了人、有了人民群众,就可以创造人间奇迹。人民群众是至高无上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就是共产党人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实现这个价值目标,就是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使人民成为真正的主人;要实现这一价值目标就必须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毛泽东说过:“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认为无产阶级的事业只能依靠人民群众。”[6]要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革命才能取得胜利。但他明确提出反对群众的自发性,要秉持“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7]的著名论断。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5]。为人民服务,就是要为人民谋利益,要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把是否符合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最高评价标准。“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其根本价值取向。

(二)邓小平关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拓展了人民主体地位的理论和实践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邓小平是这样解释“中国共产党的含义和任务”的,“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8]。邓小平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一再强调,人民的利益就是制定党的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否拥护、是否答应,是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

充分尊重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首要的是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这是邓小平人民主体思想的重要特征。要多听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所需所求,要注意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同时还要善于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不断提高。

注重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性作用。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主体和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改革实践,经济上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政治上人民当家作主成为主人。邓小平非常注重人民群众物质利益,明确提出人民共同富裕的思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9]的著名论断。

注重人的素质的提高。只有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在社会实践中大胆使用人才。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富有鲜明的人民主体论色彩

从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和勇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写入党章,是中国共产党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强烈的人民性色彩,更加突出党和人民群众鱼水关系的理论阐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利益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要采用“兼顾”的方法和原则,考虑、衡量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根本利益。尤其是新出现的社会阶层,他们为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江泽民提出要着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这里人的全面发展是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10]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是互为前提、互相促进。

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发展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其理论基础和精神实质就是人民主体思想。在这里,“人”不是抽象的无差别的“类”,而主要是指人民群众;“本”,不是世界本源意义上的“本体”,是指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胡锦涛指出:“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追求。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1]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加之后来胡锦涛强调的“人民主体”“人民民主”“人民幸福”等观点,赋予人民主体以更丰富的内涵,是我们党对人民主体理论的高度升华。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出人民至上的理论品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在新时代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针。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胜利的首要原则。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203次提到“人民”、43次提到“群众”,特别是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基本方略,既坚持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又体现了“为人民造福”的执政理念。人民立场,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思想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使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成为全党全国人民高度认同、自觉高举的精神旗帜。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不断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尊重而不忽视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坚持人民立场,与人民结成“命运共同体”。习近平认为,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共产党人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大问题。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始终不脱离、不动摇这个立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依靠人民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才能推动历史前进。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需要在发展变化,人民的主体意识在不断提升,这就要求我们党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必须坚持人民立场,处理好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让人民群众从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坚持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2]。改革发展的目的在于人民,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是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所以,要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增加收入,使全体人民更公平更多地共享到改革发展的累累硕果。

在2018年1月5日省部级领导干部开班仪式上,习总书记更是作出了“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的精彩论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和原则宗旨。
三、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实践要求

历史反复证明,只有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我党长期形成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我们的党、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伟大胜利。

(一)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依据和最高目标

共产党执政的本质要求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共产党执政的合法地位是人民赋予的,代表的是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因此,要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把握党执政的规律,才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新的胜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否则,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就会受到严重削弱,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需求就不能得到实现和满足。人的全民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和理想追求,体现的是社会的高度发展,人民的极大富裕,体现的是党执政理念人民性、可行性。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自觉把自己作为人民群众实现其历史任务的工具,把解放全人类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作为自己纲领和目标,确立了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目标。共产党执政的本质就是以人民为执政主体、代表人民执掌政权,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立党為公、执政为民,人民群众的利益至高无上,是共产党人治国理政根本理念和最高目标。

(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始终依靠人民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我党执政的根本经验。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选择的结果,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主体论的结果。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来,经历艰难曲折,取得辉煌成就,坚持人民主体思想是其成功执政的不二法宝。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摆在最高位置,实现人民的利益是共产党执政唯一目的和本质要求。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人民群众是价值评价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逐步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党情、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总结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指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作为党治国理政的一条根本性经验,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和始终坚持。

(三)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的最本质规定是共同富裕。实现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牢牢把握共同富裕这个关键。改革开放40年来,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很大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贫富分化加剧,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却没有带动另一部分后富起来,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群众出现心理失衡,甚至危及社会秩序。因此,坚持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至关重要。一方面是解决好社会两极分化等问题的关键因素,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之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必须加快转变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发展瓶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供给侧改革,实现经济良性发展;必须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尤其注重分配领域的公平,分好蛋糕,促进社会和谐;同时,注重处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削弱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产生的社会基础,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待。

(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共建共享

共建共享,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人民群众充分发挥首创精神,发挥创造力,共同创造历史;“共享”,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是是社会财富的享有者,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的主人,理应享有自己的劳动成果和发展成就,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在“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都一再要求坚定不移贯彻共享的发展理念。共建共享,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统领,其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出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和根本宗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共建共享,从不同的层面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共建”解决的做大蛋糕的问题,“共享”是要分好蛋糕的问题,解决好这两个根本问题,激励迸发出人民群众的极大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力量,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坚实的群众基础。

(五)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保障公平正义

人类社会追求公平正义,社会主义社会更是追求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先进性质和根本要求。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公平正义是基本要求,是人的尊严和地位受到尊重和重视的基本条件和衡量指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立场的引导下,对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要努力使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通过加快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创造出更多的公平原则,包括权利上的公平、机会的公平、规则的公平,从而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不受侵犯,得到公正的实现。新时代,要以驰而不息的精神维护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实现,这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体现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个体主体的高度关注和尊重,也深刻的体现出新一代领导核心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理解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2.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69.

[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5.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6]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70-371.

[7]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3.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3.

[10]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01,(13):16.

[1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2.

[1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王玮玮

作者:何东亚

上一篇:信息化临床营养学科建设论文下一篇:竞争性企业战略信息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