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潜力

2024-05-31

碳汇潜力(精选三篇)

碳汇潜力 篇1

关键词:海水养殖,碳汇潜力,浅海贝类,大型藻类,评估,中国

水产养殖生产参与碳循环, 是全球碳循环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浅海贝类和藻类养殖直接或间接地使用了大量的海洋碳, 通过养殖贝藻的收获, 大量的碳直接从海水中移出, 大大提高了浅海生态系统吸收大气CO2的能力, 从而体现出水产养殖的碳汇作用。但是贝壳中的碳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循环到大气中[1]。我国是一个海水养殖发达的国家, 养殖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以贝藻养殖为主, 根据《中国渔业年鉴》提供的数据, 2007 年的海水养殖产量中贝类产量约占总产量的76.02%, 主要的养殖种类为牡蛎、蛤类、扇贝和贻贝等。大型藻类约占10.37%, 主要的养殖种类为海带、紫菜、裙带菜、江蓠等。二者相加占了我国海水养殖产量的86%。2008 年和2009 年贝、 藻产量分别占了我国海水养殖产量的85.6%和85.3%[2,3,4,5,6,7]。

目前, 对于我国水产养殖碳汇作用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根据《中国渔业年鉴》提供的数据和有关的文献报道, 采用物质守恒定律, 对我国海水养殖的贝类和藻类的碳吸收进行了估算, 为我国水产养殖的碳汇研究统计提供数据支持[8,9,10,11,12,13]。

1 研究方法

1.1 碳汇作用的估算方法

1.1.1 藻类养殖的碳汇估算方法。一方面, 通过光合作用, 大型藻类将海水中的溶解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另一方面, 从吸收海水中溶解的营养盐, 使得表层水的碱度升高, 从2个方面降低水体中CO2分压, 促进大气CO2向海水中扩散。

大型海藻碳含量 (干重) 为20%~35%, 其营养成分见表1。在一定范围内, 不同种类之间的营养成分差异较大。其中, 海带中碳含量最高。

碳汇估算公式:

藻类养殖的CO2吸收量=藻类养殖的碳吸收量×3.67 (1)

式 (1) 中, 藻类养殖的碳吸收量为 Σ (养殖品种产量×碳含量) ;3.67 为转换系数, 取44 (CO2的分子量) /12 (C的分子量) [14,15,16,17,18]。

1.1.2 贝类养殖的碳汇作用。养殖贝类利用海水中的碳酸氢根离子形成碳酸盐躯壳 (贝壳) , 除了极少量有机碳从表面海水沉入海洋深部, 大部分通过收获移出海水中。滤食性贝类软组织、贝壳的化学组成见表2[19], 部分生物学参数见表3。

碳汇估算公式为:

贝类养殖的CO2吸收量=贝类养殖的碳吸收量×3.67 (2)

式 (2) 中, 贝类养殖的碳吸收量为∑ (养殖品种产量×软组织干重比例×软组织碳含量) +∑ (养殖品种产量×贝壳干重比例×贝壳碳含量) ;3.67 为转换系数, 取44 (CO2的分子量) /12 (C的分子量) 。

2 结果与分析

2.1 碳汇作用的估算

2.1.1 藻类养殖碳汇估算结果。根据 《中国渔业年鉴2007》提供的数据:2007 年我国海水养殖中海带产量77.55 万t、紫菜9.04 万t、裙带菜14.02 万t、江蓠9.95 万t。据此计算:

海带养殖从海水中移出碳量=77.55×31.2%=24.2万t

裙带菜养殖从海水中移出碳量=14.02×30.7%=4.3万t

紫菜养殖从海水中移出碳量=9.04×27.39%=2.476万t

江蓠养殖从海水中移出碳量=9.95×28.4%=2.826万t

海藻养殖从海水中移出碳总量=24.2+4.3+2.476+2.826=33.8万t

海藻养殖每年的CO2吸收量=33.8×3.67=124.05 万t

2.1.2 贝类养殖碳汇估算结果。根据方建光等[20]对桑沟湾收获贝类的一些相关生物学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牡蛎、蛤类、扇贝和贻贝的软组织干重比例分别为1.29%、7.54%、7.29%和4.63%, 牡蛎、蛤类、扇贝和贻贝的壳干重比例分别为63.81%、45.01%、56.60%和70.65%, 其他贝类软组织的碳含量为2.30% (以湿重计) , 壳的碳含量为7.02% (以湿重计) , 不同海区和种类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不同海区或种类之间的C、H、N元素比例的变化, 主要是由于氮含量的变化所致。

根据《中国渔业年鉴2007》提供的数据:2007 年我国养殖牡蛎产量350.89 万t、蛤类295.73 万t、扇贝116.53 万t、贻贝44.87 万t、其他贝类185.81 万t。根据我国各种海水贝类养殖的产量 (湿重) 和生物学参数, 可以推算:

牡蛎养殖从海水中移出碳量=350.89×1.29%×44.90%+350.89×63.81%×11.52%=27.83 万t

蛤类养殖从海水中移出碳量=295.73×7.54%×42.21%+295.73×45.01%×11. 52%=24.75 万t

扇贝养殖从海水中移出碳量=116.53×7.29%×43.87%+116.53×56.60%×11.44%=11.27 万t

贻贝养殖从海水中移出碳量=44.87×4.63%×45.98%+44.87×70.65%×12.68%=4.97 万t

其他贝类养殖从海水中移出碳量=185.81 ×2.30% +185.81×7.02%=17.32 万t

贝类养殖从海水中移出碳总量=27.83+24.75+11.27+4.97+17.32=86.14 万t

其中, 贝壳中的碳含量约为65.74 万t, 贝类养殖每年吸收的CO2吸收量=86.14×3.67=316.14 万t;其中, 贝壳的CO2吸收量=65.74×3.67=241.26 万t。

2.1.3 贝藻养殖碳汇估算结果。 根据2007 年我国的贝藻养殖产量, 可以得到2007 年我国贝藻养殖的碳汇情况, 具体见表4。

2.2 碳汇潜力估算

2.2.1 我国贝藻养殖产量的发展趋势。根据我国 《中国渔业年鉴》提供的2007—2013 年的我国贝藻养殖产量数据, 整理后得到我国2007—2013 年的贝藻类养殖产量情况, 具体见图1。

从图1 可以看出, 我国贝藻类养殖产量2007—2013 年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根据趋势外推法的原理, 以贝藻类养殖产量的年产量为纵坐标, 以年份为横坐标, 可以得到图2。

对2007—2013 年的贝藻养殖产量的年产量进行对数曲线拟合, 可得方程:

式 (3) 中, x为年份-2006+1;y为贝藻养殖的年产量。

根据上式可以预测得到我国2016—2025 年的贝藻养殖年增产量和产量, 结果如图3 所示。

2.2.2 我国贝藻养殖的碳汇估算。以2007 年我国贝藻养殖的CO2吸收量为基数, 根据预测的贝藻养殖产量, 可以预测得到我国2016—2025 年的CO2吸收量 (表5) 。

3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 2007 年通过大型海藻养殖和贝类养殖可以从海中吸收CO2440.19 万t。尤其重要的是移出的贝壳为较为稳固的碳汇, 其碳含量约65.74 万t, 相当于CO2241.26 万t。以2007 年我国贝藻养殖的CO2吸收量为基数, 根据我国2007—2013 的贝藻养殖产量的增长趋势, 趋势外推得到2016—2025 的贝藻养殖产量, 从而预测到2025 年我国贝藻养殖可以吸收CO2606.171 万t。

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条件及潜力分析 篇2

一 合格碳汇项目条件

森林在其成长过程中吸收并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因此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手段之一。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以及我国正在建设的部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都允许开发碳汇项目,使之成为能够交易的经核证的碳减排额度。然而,合格的碳汇项目,必须全部满足以下条件。土地合格性要求

清洁发展机制(CDM)对造林再造林项目土地合格性的要求,限于在1990年1月1日以来的无林地上开展的人工造林活动,只有满足这样条件的林地,才有开发并最终获得可交易的碳减排额度的可能。由于我国能够满足CDM要求的林地越来越少,因此国内的方法学降低了这一要求,只需满足2005年2月16日以来无林地要求即可。

除了对林地时间上的要求,项目活动所涉及的每个地块上的植被状况还需满足一定的要求。额外性要求

所谓额外性,是指项目在财务、技术等方面存在障碍因而无法独立开展活动,必须通过碳汇项目的支持克服障碍才能使项目得以实施,这样项目产生的碳汇量才具备额外性。评价项目是否具有额外性,须根据方法学要求,按照一定的步骤和程序进行分析。适宜的方法学

开发碳汇项目必须根据相关部门备案的适宜的方法学进行。2013年11月4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关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第二批)备案的复函》,同意国家林业局报送的“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和“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作为第二批备案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此外,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方法学正在进行专家审核,预计会成为第三批备案的方法学之一,这三个方法学几乎可覆盖我国林业行业碳汇项目的需求。

二 碳汇项目开发程序

按照项目的开发模式,碳汇项目可分两大类:一是碳汇造林项目;二是森林经营项目。

根据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的通行做法以及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开发碳汇项目流程包括项目筛选和评估、设计与描述、审定、备案、实施与监测、核证、备案CCER。

三 碳汇造林项目潜力

一般来讲,林木生长速度快、造林成本相对较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潜在价值大、人均年收入较低的地区比较适合开展碳汇造林项目,能够较好的满足方法学对基准线情景和额外性的要求,并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同时从碳汇的购买方考虑,也比较容易接受。

因此,结合林木生长率、生物多样性、造林成本、人均年收入等4项评价指标,有关专家对全国范围内的适宜发展碳汇造林的地区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级别最高的为5级,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北、华中、东南地区,其中以云南省分布最为密集;4级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北地区,分布较为零散;3级区域分布较为广泛,在西北、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华南等地区均有分布;2级区域分布最广,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1级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华中、西南部分地区。从5级到1级我国无林地项目总和逐渐升高,从5级78万亩提高到1级的1.7亿亩,全国1990年以来的无林地总数超过4亿亩。

从以上分析可见,我国林业碳汇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全力做好林业碳汇工作,不但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减轻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压力,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生态环境及濒临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因此可以说,林业碳汇项目是各种减排类型中最有价值、“性价比”最高的项目,现阶段我国开发林业碳汇的条件正趋于成熟,未来林业碳汇市场潜力巨大。一 合格碳汇项目条件

森林在其成长过程中吸收并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因此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手段之一。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以及我国正在建设的部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都允许开发碳汇项目,使之成为能够交易的经核证的碳减排额度。然而,合格的碳汇项目,必须全部满足以下条件。土地合格性要求

清洁发展机制(CDM)对造林再造林项目土地合格性的要求,限于在1990年1月1日以来的无林地上开展的人工造林活动,只有满足这样条件的林地,才有开发并最终获得可交易的碳减排额度的可能。由于我国能够满足CDM要求的林地越来越少,因此国内的方法学降低了这一要求,只需满足2005年2月16日以来无林地要求即可。

除了对林地时间上的要求,项目活动所涉及的每个地块上的植被状况还需满足一定的要求。额外性要求

所谓额外性,是指项目在财务、技术等方面存在障碍因而无法独立开展活动,必须通过碳汇项目的支持克服障碍才能使项目得以实施,这样项目产生的碳汇量才具备额外性。评价项目是否具有额外性,须根据方法学要求,按照一定的步骤和程序进行分析。

适宜的方法学

开发碳汇项目必须根据相关部门备案的适宜的方法学进行。2013年11月4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关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第二批)备案的复函》,同意国家林业局报送的“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和“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作为第二批备案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此外,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方法学正在进行专家审核,预计会成为第三批备案的方法学之一,这三个方法学几乎可覆盖我国林业行业碳汇项目的需求。

二 碳汇项目开发程序

按照项目的开发模式,碳汇项目可分两大类:一是碳汇造林项目;二是森林经营项目。

根据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的通行做法以及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开发碳汇项目流程包括项目筛选和评估、设计与描述、审定、备案、实施与监测、核证、备案CCER。

三 碳汇造林项目潜力

一般来讲,林木生长速度快、造林成本相对较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潜在价值大、人均年收入较低的地区比较适合开展碳汇造林项目,能够较好的满足方法学对基准线情景和额外性的要求,并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同时从碳汇的购买方考虑,也比较容易接受。

因此,结合林木生长率、生物多样性、造林成本、人均年收入等4项评价指标,有关专家对全国范围内的适宜发展碳汇造林的地区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级别最高的为5级,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北、华中、东南地区,其中以云南省分布最为密集;4级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北地区,分布较为零散;3级区域分布较为广泛,在西北、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华南等地区均有分布;2级区域分布最广,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1级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华中、西南部分地区。从5级到1级我国无林地项目总和逐渐升高,从5级78万亩提高到1级的1.7亿亩,全国1990年以来的无林地总数超过4亿亩。

碳汇潜力 篇3

关键词:清洁发展机制,碳汇,市场开发,政策创新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和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世界各国正在积极致力于减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从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手段讲, 包括两个基本方面, 一是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二是增强对气候变化的减缓能力。就后者而言, 关键是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积累, 其做法一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源) ;二是增加温室气体吸收 (汇)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源主要是通过减少能耗, 提高能效来实现。但常常会对一个国家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汇主要是利用森林等植物的光合作用, 把大气中的CO2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到植物体和土壤中, 在一定时期内起到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积累的作用。林业碳汇是指通过实施造林、森林管理和保护, 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 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和活动。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 国际碳汇交易市场正在世界各地形成, 交易双方在市场上相互买卖经核证的碳信用, 其中森林碳汇是整个碳汇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森林清洁发展机制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 是指发展中国家的造林经换算成吸收二氧化碳的碳汇单位, 然后将这种吸收二氧化碳的指标卖给发达国家以抵消他们工业化发展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作为经济充满活力的发展中大国, 中国被认为有很多有利条件来实施CDM项目, 如技术能力强、国家风险低、比较容易获取项目投资等。此外, 中国的林业部门已经在自愿减排碳交易市场获得了一些经验, 如云南省腾冲县500hm2的项目和我国东北部内蒙古敖汉旗防治荒漠化青年造林项目等[1,2]。还有一些CDM项目和自愿碳汇森林项目也正在进行但考虑到中国林业部门投资的规模, 这部分资金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1 中国的森林资源状况与碳储量分布

1.1 中国的森林资源状况

中国有1.72亿hm2的森林, 覆盖着约18%的国土面积, 是世界上造林和再造林的冠军[3]。根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1999-2003) , 近30年来中国已新造林5 300万hm2, 全球约1/3的人工林分布在中国。全国森林面积17490.92万hm2, 森林覆盖率为18.21%, 活立木总蓄积136.18亿m3, 森林蓄积124.56亿m3。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 森林蓄积列居世界第6位。除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外, 全国天然林面积11 576.20万hm2, 蓄积105.93亿m3;人工林面积5 325.73万hm2, 蓄积15.05亿m3, 人工林面积高居世界首位。第五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 中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为18.12%。到2010年, 中国将新增森林面积3 668万hm2, 森林覆盖率达20.13%。到2020年, 新增森林面积2 960万hm2, 森林覆盖率达23.14%。到2050年, 新增森林面积4 696万hm2, 森林覆盖率达28%以上。

中国森林资源变化呈现如下特点[4]:一是森林面积持续增长。森林面积增加1 596.83万hm2, 森林覆盖率由16.55%增加到18.21%, 增长了1.66个百分点, 二是森林蓄积稳步增加。林木年均净生长量4.97亿m3, 年均采伐消耗量为3.65亿m3, 继续呈现长大于消的趋势。活立木总蓄积量净增7.98亿m3, 年均增加1.62亿m3, 森林蓄积量净增8.89亿m3, 年均净增1.78亿m3;三是森林质量有所改善, 龄组结构、树种结构发生可喜变化;四是林种结构渐趋合理。防护林面积和特用林面积合计占林分面积的42.81%, 上升了21个百分点;用材林面积7 862.58万hm2, 占林分面积的55.07%;五是非公有制林业成效突显, 在现有的未成林造林地中, 非公有制比例达41.14%。

1.2 中国森林碳储量的时空分布

近年来, 方精云等[5]基于中国近50年来的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对中国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变化作了大尺度的研究, 建立了中国主要森林类型的林木蓄积量与生物量之间的相关式, 提高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C储量的估算精度。赵敏[6]基于第三次和第四次森林清查资料, 估算了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 从某一时间断面上反映了中国森林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 中国森林碳储量由解放初期的5.06Pg C减少到70年代末期的4.38Pg C, 之后又开始增加到90年代末的4.75Pg C。徐新良[7]根据六次森林清查资料计算了1973—2003年中国各省区的森林总碳储量和平均碳密度, 他认为总体上随着时间的推移 (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80年代初期除外) , 中国森林面积和碳储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 森林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1.08×108hm2增加到2003年的1.43×108hm2, 森林植被碳储量由3.8488Pg C增加到5.506 4Pg C。从80年代初到2003年 (第二次与第六次清查期间) 森林碳储量净增加1.810 4Pg C, 平均年增长0.082 3Pg C/a, 其中90年代初期到2003年 (第四次与第六次清查期间) 森林碳储量年增长率最高。徐新良等[7]还对各地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变化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东北、西南地区碳储量变化较大, 均呈现先降低后增长的趋势。

有研究表明, 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低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中国80%以上的森林属于未成熟林;二是由于中国森林质量不高, 多数原始森林已经逐渐退化为次生林, 甚至低价的疏林;三是对于苗木、草本、根系以及枯枝落叶及死立木生物量均未测定, 从而使得对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的估计偏小。最近20多年来, 中国森林碳汇主要来自人工林的贡献, 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 中国森林起着碳汇的作用, 平均每年吸收0.022Pg C的CO2。有关研究表明, 幼龄林、中龄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都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幼龄林、中龄林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固碳能力, 中国森林的碳汇功能将进一步增强。

2 CDM机制下中国森林碳汇潜力分析

2.1 CDM机制下影响森林碳汇潜力的主要因素

2.1.1 造林再造林面积

CDM机制下的造林再造林项目包括小规模的森林和私有林恢复到大规模的工业造林活动。造林再造林的面积是影响未来碳交易的重要因素。Nilsson S.评估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宜林地面积[8]。全世界适用于造林再造林的总面积大约是21亿hm2, 中国的宜林地面积约占附件Ⅰ国家宜林地面积的29%。根据中国林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到2030年, 中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4%以上, CDM机制下中国可造林再造林的面积约占全球可造林再造林面积的30%。

2.1.2 森林碳密度增加

当前中国的大多数森林属于植树林和次生林, 平均碳密度为41Mg C/ha, 碳密度低于50Mg/ha的森林所占森林总面积的比例为60%。如果碳密度能够恢复到50Mg/ha, 将会额外固碳2.1Pg C CO2。如果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中国的森林固碳能力将会大大增加。

2.1.3 森林保护项目

森林保护项目旨在减少正在发生的毁林, 也是一种增加森林碳汇潜力的有效方法。这意味着森林保护项目的面积受当前毁林程度的约束。在中国, 由于政府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 毁林情况并不严重, 因此森林保护并非产生碳信用的最佳方案。

2.2 CDM机制下森林碳汇潜力估算模型

2.2.1 森林碳汇潜力估算模型

Waterloo提出一种基于生物量的固碳模型[9]。植物生物量的增长通常遵循S曲线, 开始几年保持较低的水平, 随后增长越来越快直到成熟期接近最大值。正常情况下, 在达到成熟前采伐。在种植和采伐之间的时期称为周期T。周期T中某个时间点的生物量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B (t) 为时刻t的生物量, Bm为最大生物量, r为内在生长率。

生长趋势参数b为

植物固碳量 (Fc, Mt y-1) 为

其中, Aref为森林面积 (ha) ,

Ksoil为土壤和落叶层碳泄漏系数, KC为从C到CO2的转换系数 (KC=3.67) , B (t) 为t时刻生物量, C生物量中C所占系数 (假设为0.5) 。

周广胜提出了森林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关系[10]

其中, B为某类森林的类型, V为森林蓄积量, a和b为参数。

基于上述两种理论, 可以得到森林蓄积量和固碳量之间的关系

其中, V (t) 为时刻t的森林蓄积量。

2.2.2 案例研究

以江苏溧阳龙潭林场为例, 进行碳汇潜力计算, 结果如表1所示。

3 CDM机制下中国森林碳汇市场开发政策创新机制

3.1 中国森林碳汇市场开发存在的问题

3.1.1 政策问题

政策是构建中国森林碳汇市场所面临的最重大挑战。非志愿的森林碳汇市场是通过国际行动公约、协议等形式的国际法律强制约束实现的, 如果没有强制性的规定, 站在经济人及准经济人的角度, 企业、国家不可能主动减少碳排放, 就不会产生碳信用的需求, 也就不会有林业碳汇市场存在[11]。

3.1.2 融资、交易和信用成本

融资成本是市场能否活跃的一个关键问题, 过高的融资成本使得很多本来可以进行的交易无法进行, 使得市场经济非效率。融资成本包括在我国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造林成本、双方达成交易所需的交易成本以及由于碳汇造林而使得土地无法改作他用所产生的一切机会成本。在构建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的融资机制中, 应当充分考虑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

3.1.3 信息不对称

信息对称是协调市场供求的主要手段, 也是市场功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必要保证。信息对称不但包括市场需求信息的对称, 还包括一些基础信息或知识的对称。如果林业碳汇买卖双方任何一方对林业碳汇知识了解不够, 那么这个林业碳汇市场交易便很难发生。林业碳汇市场在国际上刚刚起步的今天, 林业碳汇知识的普及率还非常低, 国际林业碳汇需求的信息渠道还不完善, 以及在我国发展林业碳汇项目的基础信息不很充分, 因此, 目前所存在的林业碳汇市场信息不对称成了阻碍碳汇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3.1.4 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是限制公共物品向私人物品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这一因素也是林业碳汇市场发展的主要约束因素之一。与工业和能源项目相比, 林业碳汇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复杂的技术问题, 包括项目基准线与额外性的确定、碳储量的计量与核查, 以及汇项目所特有的非持久性、泄漏、不确定性和项目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等。

3.2 政策创新机制

通过林业碳汇项目, 实现碳交易, 完成生态效益市场化的价值补偿, 这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模式取向。林业发展的机制创新, 包括市场机制的创新和管理机制的创新[12]。市场机制的创新有:产权界定的探讨、融资渠道的构建、交易规则的确定以及利益分配的选择;管理机制的创新有:管理机构的设置、人力资本的连续以及管理政策的安排。

3.2.1 产权界定与土地承包期限

正常的交易要求来自政府充分的法律服务和明晰的产权保障, 这也是保护生态系统市场运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产权涉及到土地、水、森林或其他资源, 基于产权的资源管理产生了生态系统服务。国际经验表明, 制度和法律的改革对于生态系统服务市场的开发与高效运作是必要的。中国的农村土地改革规定农民可承包土地30年, 林地可承包30~70年。然而在一些地区, 个人和集体的权利仍然得不到充分保障, 这不仅阻碍了当地的发展, 而且有时有恶化的趋势。当前进行的林权改革进程正在不断深入和深化, 产权的法律系统框架必须建立起来。

3.2.2 财政金融工具

由于森林管理具有高额的成本, 因此碳汇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采取一定的财政金融机制是必须的。具体措施包括碳汇市场、碳基金和生态彩票等。许多国外的碳交易市场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中国需要深化交易机制和经济关系的改革, 鼓励更多的企业投入到碳交易中来, 同时完善生态税收系统。

3.2.3 相关非政府组织

在发达国家的林业经营管理领域, 尤其是可持续发展领域, 许多非政府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中国还完全依靠政府来完成。未来需要为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开辟越来越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使其在林业事务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4 结论

林业CDM项目明确了造林和再造林在减少温室气体方面的作用, 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抵消其部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这为林业以森林固碳为基础的生态效益补偿市场化创造了制度条件。中国具有极大的林业碳汇潜力, 同时作为碳信用最重要的供应者, 现在和未来都对国际碳汇市场具有重大的影响。基于这一现实, 中国需要准确定位自己在国际气候框架中的位置, 尽快开展相关的能力建设以及政策和方法学, 采取积极的政策创新机制, 以应对未来发展所面对的问题与机会。

参考文献

[1]李国瑾.碳汇项目在云南[J].云南林业, 2007, 28 (3) :17-18.

[2]刘伟华, 张宏玉.CDM下的森林碳汇项目给我国林业发展带来的机遇[J].生态经济, 2009 (5) :163-165.

[3]何英, 张小全, 刘云仙.中国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现状与潜力[J].林业科学, 2007, 43 (7) :43-50.

[4]林清山, 洪伟.中国森林碳储量研究综述[J].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6) :220-224.

[5]方精云, 郭兆迪, 朴世龙, 等.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J].中国科学:D, 2007, 37 (6) :804-812.

[6]赵敏.中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收支评估[D].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004:65-67.

[7]徐新良, 曹明奎.森林生物量遥感估算与应用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 2006, 8 (4) :122-128.

[8]NILSSON, S G, WHITE B A, XU Jintao.China's forest sectormarkets:policy lssues and recommendations[J].InternationalForestry Review, 2004, 6 (4) , 299-306.

[9]WATERLOO MJ, SPIERTZ P H, DIEMONT H, et al.Criteria, potentials and costs of forestry activities to sequester carbon withinthe framework of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J].AlterraRapport, 2003, 35:16-19.

[10]ZHOU G S, WANG Y H.Estimation biomass and net primaryproduction from forest inventory data:a case study of China's Larixforests[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02, 169:149-157.

[11]林德荣.森林碳汇服务市场化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5:28-30.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碳汇潜力】相关文章:

市场潜力05-24

贸易潜力05-04

投资潜力05-12

创造潜力05-28

内在潜力06-02

潜力发掘06-16

激发潜力06-16

潜力数据06-17

潜力调查范文05-17

经济潜力分析05-16

上一篇:正确改革下一篇:疲劳调查